氯碱化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55:17

氯碱化工篇1

[关键词]氯碱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优化

中图分类号:tm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054-01

一、绪论

工业作为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氯碱工业又是工业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几年来,尽管国内生产氯碱的能力每年达到了600万吨,俨然成了生产氯碱第一大国,然而跟发达国家对比,尚存很大差距。在党的十以后,我国各行各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进,如何提升效能,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了各行各业思考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适应这个新形势,不断提高氯碱工业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能十分重要,而作好氯碱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优化控制中计算机的应用

当前,氯碱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目的在于:对氯碱工业常规控制中出现的不佳效果,或者是常规生产中无法解决的繁杂工业程序进行优化控制。氯碱化工做为一个高危工业,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其生产过程必须采用自动化检测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而自动化仪器设备和控制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氯碱化工自动化的关键。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化工装置的功能,从而实现对氯碱化工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最终提升产能、减少能耗、提升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目前,自动控制系统在氯碱化工生产过程当中的优化控制主要体现在:

(一)盐水微机控制系统

盐水微机控制系统主要采取多目标控制方式以及受状态估计方式,通过对盐水里含碱的浓度进行在线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合理分配析出的盐水,紧接着选择最低限度地采用碱或者酸的形式去调整pH值,最终不仅极大的提升盐水的质量、稳固盐水的操做,而且捉断电流效率,大大的使电解槽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二)氯压机微机控制系统

氯压机微机控制系统主要采取先进的神经元网络技术诊断氯碱化工当中的氯压机和工况的故障。使用这项技术,可以对冷却器漏、氯气含水、氯压机喘振的可能性等故障进行预报,最终实现了对故障之前的操作。与此同时,该系统极大的改善了氯碱化工工艺程序工况,实现了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控制,极大的降低了氯压机的能耗,并且因为让氯气干躁工艺程序处在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也极大的降低了对硫酸的耗费。

(三)氢系统微机控制系统

氢系统微机控制系统主要是对冷却水与工业水等进行最佳的分配,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氯碱化工整个工艺当中冷源的消耗,并且借助故障的诊断、分析、处理等先进技术,极大的提升了工序的安全性。此外,该系统还能对设备的运转与否进行预报。

(四)烧碱蒸发控制系统

氯碱化工生产系统生产烧碱的重要工序是烧碱蒸发,烧碱蒸发具有强腐蚀、冲刷、易结品、高压、高温等特征。烧碱蒸发工序自控水平的高与低直接关系烧碱的消耗、质量以及产量。其控制山常规仪表系统目前已经开始往计算机系统延伸,发展成计算机控制系统当中较为成熟的集散控制系统。而罐内浓度的测量则发展成为烧碱蒸发工序是否能够自动出碱的关键。此外,测量罐内浓度最好的方法是用物料浓度控制出料阀门开度,可是因为当前浓度检测仪表的性能尚存在一定欠缺,使得控制无法完全实现,所以唯有采取间接测量的方法,也就是采用温差法,主要经过取得烧碱的浓度和温差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建立温差控制器,把温差信号传输到现场出料调节阀门,进而达到控制出碱的目的。

三、氯碱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现存主要问题

一是DCS集散控制系统普遍存在死机的现象。二是在应用DCS集散控制系统过程当中普遍存在广度与深度的严重不足问题,致使其应用效率偏低,例如,尽管DCS集散控制系统应用在国内得到了广泛推广使用,可是其应用还是局限在报警、打印、数据采集、piD调节等常规功能上,对于那些作用重大、功能复杂等的产品则得不到充分的应用。三是一些先进的控制理论仍无法在氯碱生产过程中得到推广应用。

四、对氯碱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优化的建议

尽管计算机的应用在氯碱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优化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是在氯碱化工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目前在应用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当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改善,使氯碱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特别是那些可以适应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氯碱化工生产工艺的DCS集散控制系统,力争全力实现DCS集散控制系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常规仪器仪表有效结合,从而实现氯碱化工的全过程控制。

(二)进一步强化对先进控制技术与理论知识的研究和应用。21世纪是科技信息时代,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对那些先进实用的控制技术可以尝试应用到氯碱化工的生产过程当中,将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促进氯碱化工的发展。

(三)进一步研发与应用特殊的氯碱化工分析仪器与检测设备,不断满足氯碱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强碱、强酸等情况要求。尤其,需利用好在线分析仪,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不断实现氯碱化工生产的优化控制。

(四)进一步增强国产DCS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力度,不断提升硬件和软件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操控人员的职业素质,研发出部分适合目前我国氯碱企业较为实用的自控系统。

(五)进一步加强氯碱化工生产工艺的关联研究,不断提升自动化联动效益。由于目前我国氯碱化工生产工艺相关联动不足,再加上氯碱化工的生产流程较为繁杂,所以倘若只是对某一道工序进行自控研究,那么效果则无法满足整个工艺生产的需要,所以需加强工艺的关联研究,各个环节实现突破,进而促进整个生产的优化。

五、氯碱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优化的案例分析

目前,国内较多氯碱企业均引入了自动化技术,并且该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效用,在这里,以DCS集散控制系统在氯碱化工安全大联锁控制当中的应用做为案例,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如何对氯碱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优化,以便得到启发。

氯碱化工具有易爆、易燃和连续性强的特征,在实践过程中氯碱化工安全大联锁控制主要存在问题是:我国的离子膜装置总体配套设计能力尚存不足,未可以对整体的装置进行系统的衡量和设计,使得氯碱化工安全大联锁设计出现孤立的情况,从而造成合成炉尾气系统爆炸、VCm合成燃爆、氯氢系统爆等严重问题,既导致设备故障,又导致严重人员伤亡事故。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可以尝试采用下面优化控制方案进行改善:一是单独采取控制站作为装置eSD系统,然后完成装置系统级大连锁控制,进一步扩大设备的控制范围。二是把工艺控制标准和要求做为有力根据,然后编制连锁逻辑框图。三是把联锁系统细化成小联锁和大联锁,并将小联锁属于电解槽工艺联锁,而大联锁属于系统级联锁。四是通过联锁投切开关、闭锁、信号延时、触发延时等有效举措保证联锁系统的可靠性。五是对联锁系统添加测试、首发记录、故障复位等功能,方便联锁系统的有效管理和运转。

通过对系统进行优化之后,该运行大约四年均未发生任何重大误操作或者误动作,对氯碱化工装置的安全运转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并且系统安全大连锁的优化,进一步改善了氯碱企业生产运转的应急处理自动化,让事故的预警更加科学、规范、准确,最终经过优化举措减少了仪器仪表设备的损害以及环境的污染,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氯碱化工篇2

【关键词】节能减排氯碱化工企业

一、前言

在当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基本准则,然而由于氯碱化工企业行业的特殊性,更加应该推行节能减排的理念。本文本着科学发展,事实求实的态度对氯碱化工企业节能减排进行了总结,氯碱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具体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电石渣制水泥再利用、电力循环再利用、氯碱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科学合理的废水收集设计、循环经济产业链等等。

二、氯碱化工企业节能减排

(1)在氯碱化工企业作业流程当中的电石渣制水泥进行再利用。想要把电石渣水泥的排放污染物质有效的降到最低,就必须要对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当中所产生的一些废物(电石渣)采用有效的利用手段,电石渣在氯碱化工企业当中是制水泥的主要材料,目前国内的一些氯碱化工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石灰石资源的二次利用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对此,不难看出将氯碱化工企业当中电石渣制水泥进行再利用,不仅仅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将社会效益最大化。

(2)在氯碱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实现电力的利用最大化。在节能减排氯碱生产作业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的大量的电能以及蒸汽的消耗,对此氯碱化工企业应该规划配备2x135mw电热器联产设备,在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中高压过滤当中大约会产生9.8兆帕斯卡的高压蒸汽,对此,首先将其用来发电,用其所产生的电量进行氯碱化工企业的生产运营,再将生产过程当中所产生的1兆帕斯卡与0.3兆帕斯卡的低压蒸汽进行输送,借此来满足其他地方需要用到汽的工艺程序,借此来对氯碱化工当中的能源进行二次利用,这样不仅仅是有效得减少了氯碱化工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并且还具体的体现出了保护环境的最优功能,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还将国家所提倡的循环经济模式进行诠释。

(3)在氯碱化工企业当中的污水处理。在氯碱化工企业当中的污水处理这一方面,一般来说都是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水都是在聚氯乙烯(pVC)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一些生产废水,对此,我们可以对浓缩之后的离心母液水使用厌氧的方法,借此来对水进行B/C的调整,其次再使用强化耗氧的手段将水当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然后采取目前治理水污染方式当中较为先进的mBR膜技术,利用mBR膜技术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等特性,将浓度高的离心母液水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在处理完毕之后,就能够让产水实现循环水以及水的再次利用的目标,让氯碱化工企业聚合界区废水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如果这个项目在我国氯碱化工企业当中的实施开展,那么每年氯碱化工企业在pVC的生产过程当中能够节水的量将是不可估量的。

(4)进行科学合理的废水收集设计。在进行氯碱化工企业当中的废水收集设计的时候,因为消防废水的利用率较低,应该首先考虑将消防废水有效的利用起来,所以氯碱化工企业在进行节能节能减排的时候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最大化利用已敷设管网,进行水资源的节约,然后在使用清洁水管网络系统所采集到的清水,对氯碱化工企业周围进行夏季绿化,冬季则可以将其排入市政管网,在充分考虑到清净下水含盐量比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对清净下水进行除盐处理,在对清净下水进行处理完毕之后,就能够将其作为循环水补水,进而实现氯碱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目标。

(5)节能减排帮助氯碱化工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在氯碱化工企业生产作业的时候,把电石渣、煤矿石、分煤灰、冶金以及尾矿,使用电石渣制水熟料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热电联产在氯碱化工企业当中是最为主要的循环经济与节能项目,不仅仅是能够有效的解决电石法pVC工艺流程当中所出现的污染问题,还可以减低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于在氯碱化工企业水泥生产的时候,石灰粉进行分解就会产生数量庞大的二氧化碳)。经由电热联产设备以及电石渣制水泥熟料技术的完善,让氯碱化工企业慢慢的形成良性的循环经济,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佩龙,王坚.化工企业能耗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25(2):74-76

氯碱化工篇3

关键词:氯碱化工;综合废水;处理;回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氯碱化工企业的数量在逐年的上升,这就造成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不断增加,这就造成工业生产中的废水排放量呈增长趋势,但因为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置装置过于简陋使得在废水的处理上缺乏合理有效的处理效率和整体的利用率,使得企业的废水处理工作并不符合国家的政策性规范和要求。

1氯碱化工综合废水的处理

氯碱工业属于基础性的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水量偏大,并还有其他的冷凝水和冷却水以及酸碱水等无机废水,这就为实现废水的处理提供了契机。但是,由于氯碱工业自身的特殊性,在生产工序多变复杂的前提下,使得水质的可变性偏大,这就需要在处理过程中有效实现对整个系统的优化和整合,并根据排放废水特带你进行分析和处理,以避免出现处理工作的资源浪费现象[1]。

1.1处理系统概况

1.1.1原有的废水处理系统是进行沉淀和中和,这样简单化的处理工序没有在处理过程中有效利用生化处理工艺,不能很好地使废水中的部分物质实现降解,如氨氮等物质。1.1.2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在基础的沉降池中在表面负荷方面有所欠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废水处理的沉降效果。1.1.3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水处理主要是通过系统中泵的效能来实现的,但是在进行泵的选择时化工企业对选型却没有合理性,这使得在应用过程中造成了对动力能源的不必要浪费。1.1.4在原有的废水处理系统中,并不能实现对废水的回收利用,所以系统本身缺乏有效的循环利用率,并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因为大量的废水排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1.2处理方法的概况

大排放量、污染严重和构成复杂是氯碱化工废水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在遵循废水水质特征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在一般的实际工作中,化物法是进行化工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比如吸附、萃取与离子交换等,此外还有化学混凝沉淀与氧化还原及电化学等方式的化学法,采用蒸馏、气浮、蒸发、过滤等方式的物理法,另外,还有焚烧和生物法等。在化工企业进行废水的实际处理时,主要采用组合工艺处理法,但在氯碱工业废水处理中主要运用生化法和物化法的有效结合,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不能有效实现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降解处理,然后将此类的废水排放对自然环境中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危害,这是在当下的自然环保环境下的严重挑战和威胁。

1.3废水处理的构想

在对氯碱化工废水进行处理时,不仅需要降低污染物浓度和促进酸碱平衡,还要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这就需要在实际处理中从废水的水质特点和生产用水的需求出发,在有效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利用,在通过废水处理之后能够有效代替新鲜水源,以此来促进废水排放量的减少和新鲜用水的用量[2]。现今阶段,对于氯碱化工综合废水的处理构想主要有三氯乙烯废水和氯碱生产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在它们作为普通废水存在时,在水量含量较少且酸碱性偏弱的条件下可以先对废水进行收集,然后进行整体性的统一处理,这样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借助废水处理系统而得以有效实现的。另外,在对浓水站废水进行处理时,主要是通过对空冷器与三氯氢硅合成炉完成检修之后,再通过废水处理系统对其进行处理。其他的锅炉脱硫除尘废水、pVC生产废水等,主要是通过单独的预处理系统进行,在系统的循环作用下,通过排出后再利用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2氯碱化工综合废水的回用

2.1用水需求较低

pVC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乙块发生工序是用水量最大的缓解,所以,整体而言,整个工序没有过大的用水需求量,比如有机物浓度和酸碱度等。由此可见,在对此项工序进行废水的预处理时,可以在澄清之后直接实现水质的循环使用。

2.2用水需求较高

空冷器检修与三氯氢硅合成炉在应用中均使用新鲜水,整体而言,具有较高的用水量,这是会在应用中对用水的盐度要求相对较低,但是浓水则对整体用水要求偏高,比如较少污染物和高浓度等,然后以此为基础,使空冷器检修与三氯氢硅合成炉在应用中利用浓水站中的脓水。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有效实现了对浓水的直接回收利用,节约了水源,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空冷器检修与三氯氢硅合成炉对新鲜用水的使用量和需求量[3]。

3结语

氯碱化工废水因为自身工艺的化学特性,所生产出的废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难以直接处理的特性,这就需要在对其进行分析之后,在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化的分析和处理,然后在原有的系统支持下选用合理的处理系统和工艺,以有效实现对综合废水的处理和回用,以有效减低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进而提高对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黄雅婧.氯碱化工综合废水处理及回用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

[2]李晓竞,梁靖,周春玲,刘山林.氯碱化工综合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探究[J].石化技术,2015,06:132~133.

氯碱化工篇4

关键词:氯碱化工现状发展趋势

氯碱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氯碱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导致我国的氯碱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变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氯碱企业都意图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企业竞争力。2010年上半年,我国的氯碱价格得到了很大回升,作为氯碱生产行业的大国,2008年开始我国的氯碱行业就陷入了低迷,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才慢慢得到恢复。

一、氯碱化工行业概述

作为化学工业中最基本的技术,氯碱工业被广泛应用到轻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领域。氯碱行业是目前我国重要的基础化学工业之一,氯碱工业主要是通过电解食盐水来获取氯气、氢气以及烧碱。当前,我国大多数氯碱企业均采用离子膜交换法和隔膜法来获取这些产品。

氯碱产品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制作塑料、纤维和玻璃等,我国每年的氯碱产量非常高,因此对我国的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很多小厂家不按规范排放废水,在废水排除前,没有按照国家要求对污水进行严格的处理,导致污染严重的污水排放到氯碱企业周边的环境中,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控制氯碱企业的污水排出,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对环境进行保护。

二、氯碱化工行业的现状

1.氯碱产量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氯碱工业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不断扩大生产力,使得烧碱的产量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1990年,我国的烧碱产量位居全球第三,产量超过300万吨;2000年,我国的烧碱产量达到550万吨;2010年,我国的烧碱产量达到2080万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烧碱产量得到了大幅地增长。

2.氯碱生产能力

当前,我国的氯碱企业有280多家,氯碱企业的增多,使得氯碱行业的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部分的氯碱企业都希望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当前的烧碱产量已经使得烧碱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但是许多氯碱企业的设施都不完善,为了顺应市场的要求,获得利益,很多规模小的企业都是在这种情况下从事氯碱这个行业。虽然发展氯碱产业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其对环境的危害就放弃发展氯碱行业,应该控制氯碱企业,使其向安全化、规模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坚决放弃那些不按照规范操作的小企业,防止他们对环境的危害,维护环境。

3.技术和规模

虽然我国大部分的氯碱企业的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氯碱行业比起来,还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产量远小于国外大型氯碱行业的产量。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氯碱行业的技术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加了许多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氯碱工业的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不够成熟。同时,由于生产技术的不足,导致许多企业的生产成本过高,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利润,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氯碱工业的发展趋势

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对氯碱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许多专家都认为短期内氯碱行业都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据调查,我国氯碱行业的业绩得到回升后,股盘上还会上涨。同时,我国还有很多项目正要建设,等这些项目建设乘后,将会增加大量氯碱产品。

近年来,我国氯碱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这种形势给我过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氯碱行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损害,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增长速度过快,可能会出现部分的企业盲目扩张,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大量的耗费材料,使得行业产能过剩,给环境也带来了致命的威胁,这些都是过快发展所可能带来的隐患。所以要适当的控制其发展的步伐,稳步有序的发展才能是长远的目标和发展趋势。

另外,我国氯碱行业的出口贸易等市场也在逐年的攀升,截至2010年9月,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5%,出口741亿美元,增加41.5%。可见,将来氯碱行业的前景也是不可限量的。

四、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的氯碱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前景广阔。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所有的氯碱化工企业都要严格关注废污水的合理利用,和处理方法,不能因为经济的发展而导致环境的破坏。氯碱行业的发展就会因此带动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其的行业发展,这将是社会经济的链条,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国鑫,郑永孝.多晶硅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煤.2007(03).

[2]石元会,石泓,梅复兴.录井软件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1(01).

[3]吴斌,周丽娟,李威.我国烟花爆竹生产工艺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J].兵工自动化.2011(07).

氯碱化工篇5

关键词:氯碱化工业冷却水循环系统流程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在很多的化工行业甚至是公共服务行业领域里,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却水,而这些冷却水会引起腐蚀、结垢和粘泥等一些比较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对整个系统的长期有效的运行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能源的消耗甚至会减少制冷设备的寿命,长此以往就会大大提高企业和服务部门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它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一现象就引起了业界人士广泛的注意,在对冷却水的处理问题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而冷却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也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氯碱化工行业中冷却水处理循环系统的类型及存在问题

由于在氯碱化工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对冷却水的处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艺流程,因此,采用何种方式对冷却水进行处理就比较关键。伴随着化工处理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在对冷却水的处理问题上一般采用两种冷却水的处理系统即直接冷却水处理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

1.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类型

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目前大部分化工企业所采用的处理冷却水的主要方式。它的基本任务是防止或者缓减系统的腐蚀和结垢及微生物的危害,确保冷却水系统能够高效的安全的运行。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包括封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和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两种,这两种冷却水循环系统各有利弊。

封闭式冷却水循环系统处理水质的方法简单,容易维护,而且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补充的水量很少,这样就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但是封闭式冷却水循环系统对冷却水处理的效率比较低,而且,循环系统的基础造价和能耗较高,成本很大,这种冷却水处理方法一般用于发电机、内燃机、和有特殊要求的单台换热设备。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便可节约大量的冷却水,排放的污水量相对减少。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

2.循环冷却水存在的问题

由于冷却水在循环系统中是不断重复、循环使用的,其水温早升高、、蒸发、变化的过程中,会导致各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的浓缩,以及设备的结构和材料在多种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水垢附着、设备腐蚀和微生物的滋生与粘泥等。水垢是碳酸氢盐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浓度不断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微溶性盐类,如果水垢不断累积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降低换热器传热效率,甚至会使换热器堵塞,生产能耗增加,产量下降,严重时会造成企业停产;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设备大部分是由金属制造的,长期使用循环冷却水,就会发生腐蚀穿孔。如果设备有穿孔就会出现渗漏的情况,最终也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最后是关于微生物的滋生与粘泥问题,粘泥的微生物会附着在金属上,引起大面积腐蚀,进而降低冷却水的冷却效率。

3.工业中循环冷却水循环利用的意义

冷却水长期循环使用后,必然会带来结垢、腐蚀和微生物滋生问题,在工业尤其是氯碱化工行业中对冷却水循环系统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工业中通过冷却水循环系统对冷却水循环利用不仅节约了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人类共有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节约了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钢材,既稳定了生产又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冷却水的循环工艺

针对上述的情况,业界人士进行研究,针对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对结垢、污垢、腐蚀和微生物等几个方面的控制,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即水垢的控制、污垢的控制和循环冷却水系统微生物的控制等方式和方法。

1.水垢的控制

水垢的控制的方法一般有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法和石灰软化法两种方式从补充冷却水中除去成垢的钙、镁离子的方法:前者适合于循环水系统中补充的水量较少的工业,后者适于原水钙含量高,补充水量较大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加酸或通入Co2气体,降低pH值,使重碳酸盐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这种方法被一些化肥厂、化工厂及电厂等有Co2气体源的企业采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投加阻垢剂以减少水垢的方法,阻垢剂可以破坏CaCo3的结晶增长过程,以达到控制水垢形成的目的,加阻垢剂的方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控制水垢的方法。

2.污垢的控制

要做好污垢控制就必须做好水循环中水质的处理、对补充水的处理同时要加入分散剂,增加旁滤设备,以减少污垢的形成。

3.循环冷却水系统微生物的控制

除了水垢和污垢的控制外,我们还必须加强对循环水系统中产生的微生物的控制。一方面,要控制循环水中的氧含量、pH值、悬浮物和微生物的养料等水质的指标;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补充水进行混凝沉淀的预处理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噬菌体法等,是微生物不能得以繁殖,以减少对设备的腐蚀。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向循环水中添加杀生剂也是目前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如氯、氯化异氰尿酸、臭氧、季铵盐、有机胺类、有机硫化物、次氯酸盐、二氧化氯、溴及溴化物、氯酚类、有机锡化物等。

四、结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循环冷却水方法在化工行业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节约了企业的原材料,节省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减少向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保护了环境,符合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2]沈东升等,“我国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环境污染与防治》,1996,18(1),26。

[2]井出哲夫、加藤建司.理论与应用.[J]技报堂出版株式会社,昭和51年。

氯碱化工篇6

食盐电解法因有多种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良好的联产品,选择定价方法与经营环境和期望目标有关。

我国氯碱行业传统的产品定价方法遵循劳动价值法则,将总成本分摊到电解液(烧碱)、氯气和氢气,由各自的分摊成本加合理利润形成各自的价格。在商品市场为卖方市场的时期,总成本分摊法则的合理性掩盖了它的局限性。进入买方市场以后,总成本分摊法则的局限性开始暴露,并逐渐被认识。

国际氯碱价格通行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商品市场法则,烧碱、氯气和氢气商品的定价以诸产品平衡销售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以及氯碱行业碱氯不平衡矛盾的加剧和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绝大多数氯碱企业均已意识到在商品销售环节采用国际氯碱通行的价格计算方法的必要性,因而,氯碱总成本分摊法则将逐步被局限在企业内部核算、计划和统计报表范畴。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营销价格策略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企业建立氯碱商品价格的快速决策机制是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营销机构需要的价格快速决策机制呼唤建立氯碱销售价格模型网络,根据市场行情反馈的信息和企业生产与库存状况,迅速调整企业商品销售价格。这是氯碱企业在“转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企业相关产成品销售价格模型网络的基础是产品价格数学模型,而建立商品销售价格数学模型网络,需要首先选择商品定价方法。

一、定价方法

1、我国氯碱行业成本核算办法

商品成本是生产中的物料投入和各种生产及摊销费用的货币表现形式的总称。制订氯碱成本核算办法的初衷,一是为了规范地综合反映氯碱企业生产状况和管理水平,便于同行业进行比较;二是作为制订氯碱产品价格的基础。

中国化工会计学会氯碱分会1994年12月颁布的《氯碱行业主要产品成本核算规程汇编》规定,企业需将氯碱总成本分摊到烧碱、氯气和氢气,且对不同的电解方法规定了不同的分摊比例(见表1)。

表1氯碱成本分摊比例

电解方式分摊比例/%

烧碱氯气氢气合计

隔膜法60364100

水银法70273100

离子膜法74233100

从表1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看法:

(1)同一种电解方法,因采用同一分摊比例,可以进行同类企业间的成本比较。由于不同的电解方法分摊比例不同,故不同电解方法之间的相同产品成本不具有可比性。

(2)分摊后,烧碱、氯气、氢气的制造成本各自独立,各自依据分摊的成本制定销售价格,盈亏独立核算。相关联产品的成本分割和价格独立的弊端,会表现为任一商品的销售不畅都会造成生产和销售失调,进而影响到企业运营。

(3)若不同的电解方法具有相同的氯碱制造成本,所反映出的离子膜法烧碱制造成本会比隔膜法高出23%以上,氯气成本只有隔膜法的63.9%,进一步造成不同电解方法的烧碱(含耗碱产品)之间、氯气(含耗氯产品)之间的制造成本差异与商品价格差异,不利于公平竞争。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氯碱企业营销环节的商品定价,应该有针对性地规避成本核算规程的某些规定。

2、国际氯碱业“公制电化单位成本”概念

60年代以前,国际氯碱业烧碱需求大于氯气需求;70~80年代有机氯产品发展迅速,对氯的需求逐渐大于对烧碱的需求;90年代初期,世界环保呼声高涨,一些有机氯产品被怀疑具有致癌毒性(如氯溶剂)或被确定严重破坏水环境(如氯漂白)和大气环境(如氯氟烃),这对氯碱业造成严重冲击,《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将限期逐步停止生产和禁止使用

氯氟烃,发达国家饮用水和漂白用氯逐渐减少,从而导致氯气总需求量减少,影响到烧碱产量,使烧碱价格上扬:1986年底,氯气和烧碱价格分别为154~165$/t、和90~100$/h到1992年分别变为20~30$/t和220~240$/h碱氯需求矛盾的主导方面发生位移,造成氯价大跌而碱价上升。1996年后,主要是由于eDC、VCm、pVC需求的快速增长,拉动氯需求增长速度超过碱需求增长速度,再次呈现氯短碱长。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目前。

氯碱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烧碱和氯气的需求平衡是相对短暂的,不平衡是经常的,矛盾的主导方面在历史上是经常变换的。碱氯需求不平衡,需要采用价格杠杆刺激市场,国际氯碱业通常是采用“公制电化单位成本(eCU)”作为标尺,动态地调整烧碱和氯气的销售价格:

1电化单位=氯气价格+1.1烧碱价格

对于以氧氯化法产eDC、VCm、pVC等为主要耗氯产品的工厂,或者其它氢气增值不大的公司(例如上海氯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企业)。采用这一公式动态地调整氯碱商品产销价格是基本正确的。氯碱营销价格采用eCU作为标尺的主要好处是:

(1)由于烧碱和氯气(含衍生产品)的销售和生产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建立“eCU”标尺,有利于营销人员综合判断、主动交易、促进企业平衡生产。当氯长碱短时,营销人员可以以烧碱的销售价格快速推算氯气(含氯产品)的底价;当氯短碱长时,又可以以氯气(含氯产品)的销售价格快速推算烧碱的底价,或者综合计算氯碱(含衍生产品)价格变化对eCU的影响程度。

(2)根据测算,我国氯(氯产品折算量)进口量1997年为123万卜1998年达到174万匕预计今后若干年氯(产品)的进口仍然呈高速增长态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难以改变氯短碱长的行业状况,在争取烧碱出口和氯(产品)进口的商业活动中,也需要使用“eCU”作为标尺,推算企业烧碱出口能够承受的最低价格或者氯(产品)进口的最

高价格定位。

(3)以“eCU”作为标尺,还可以推算或判断我国氯碱业与国外氯碱业的某些差距。

二、建立我国氯碱企业营销用eCU标尺

我国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氯碱企业,多数企业规模不大,能够用一两种与eCU标尺相关联的商品主导企业命运的企业数量不多。即使是一个中小企业,也往往有多种(耗氯、耗氢、耗碱)商品,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直接表达商品间的关联度,但均能够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清晰地表达每一种商品与eCU标尺及其参数(碱、氯、氢)的关联度。因此,建立营销eCU标尺就显得很重要。我国碱、氯、氢制造总成本的计算方法与eCU计算办法基本一致。由于各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参差不齐,生产外部环境存在差异,表现于氯碱生产过程的碱损失率、氯损失率等不尽相同。因此,各企业氯碱制造总成本和碱、氯、氢的价格系数均需依据成本核算,确定营销环境的eCU标尺时,烧碱价格的系数也不一定取1.1,是否忽略氢(产品)也需权衡。

电解反应平衡式:2naCl+2H20=2naoH+CL2十H2

理论平衡量:1173680712

理论产出比10.88750.025

企业实际产出比10.885之0.9100.023~0.025

1电化单位=烧碱价格+(0.885~0.910)氯气价格+(0.023~0.025)氢气价格。

对于国内多数企业,收获1t氯的同时会收获1.10~1.13t碱。碱氯产出比数值大小并不具体反映技术先进程度和企业管理水平,因为已经计入了碱、氯、氢生产环节产品收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三、建立相关产品营销价格模型网络

我国企业碱、氯、氢的自用率和深加工水平差异很大。因此,氯碱企业除了根据生产实际为营销人员提供本企业简单的eCU数学模型和当前商品价格定位外,也需要以多种深加工商品价格数学模型为基础,以eCU数学模型为纽带,建立企业比较系统的氯碱(含衍生物)产品营销价格模型网络,用以指导销售和生产。

深加工商品价格数学模型,是将氯产品、碱产品、氢产品等营销价格与eCU价格数学模型的参数相关联:

商品(氯产品、碱产品、氢产品)价格变动值=原料消耗定额\原料(碱、氯、氢)价格变动值假定消耗定额不变,就可以迅速计算出若干种商品价格变动对eCU底价和销售期望值(销售收入、盈利)的影响,必要时采取应变措施,指导营销人员调整其他产品的价格定位。

以上只是一个思路,模型编制的繁简程度取决于期望目标的确定。

价格模型确立后,需派专人进行管理,并用反馈的市场信息和生产数据进行演练,根据企业目标及时提出合理调整价格的建议。

四、烧碱价格趋势展望

1、历史的回顾

90年代以前,我国氯(产品)消费市场低迷,生产技术落后,氯碱产量随着轻工、纺织耗碱量的增长而增长,氯(产品)需求不足制约着烧碱产量增长,每年都要进口一部分烧碱。因此,烧碱被确定为氯碱中的主导产品,电解成本分摊办法中烧碱就分摊了60%以上的综合制造成本。进入90年代,烧碱实现自给有余,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繁荣使氯(产品)需求增长速度高于烧碱需求增长速度,我国氯碱业经过短暂空前繁荣(1995年)的平衡生产期,很快过渡到了氯短碱长(1996年下半年明朗化)的时期。1998年下半年,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国际氯碱市场低迷,世界VCm销售价大跌,又引发了我国大量进日或走私进口VCm和pVC,造成国内氯的需求也出现疲软的迹象,加之烧碱出口困难,国内氯碱价格开始全面滑坡,氯碱产量跌入低谷。1999年上半年虽有回转的迹象,但不十分明显。

以上是近几年我国氯碱行业的总趋势,氯碱价格则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见表2)。

氯碱化工篇7

关键词:神马氯碱;发展型战略;Swot分析;总成本领先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11-06

引言

氯碱行业是基础化工行业,其主导产品之一聚氯乙烯树脂(pVC),以其物化特性优异、成本较低、工艺成熟、质量稳定等特点,在许多领域正取代钢材、木材、纸张等,促进了“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的产业发展趋势[1],广泛应用于建筑、房地产、汽车、电力、家用电器、日用百货等重要领域;另一主导产品烧碱,工艺成熟,应用广泛,是电力、能源、医药、农药、造纸、纺织印染、食品、装饰等行业的基础化工材料。无论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还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都给中国氯碱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

河南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马氯碱)始建于1971年,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占地30万平方米,总资产2.5亿元,目前是河南省及周边省份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担负着平顶山市及周边广大地区的电力、纺织、造纸、化工等行业的化工原料(烧碱、氯产品)供应任务。公司神马氯碱公司主要产品于2012年已形成年生产规模为:离子膜烧碱(折100%)45万吨、聚氯乙烯树脂45万吨、盐酸20万吨、液氯15万吨;按照公司董事会的战略规划,未来三至五年,神马氯碱公司将形成年产100万吨离子膜烧碱、100万吨pVC树脂生产规模;未来十至十五年,达到年产200万吨烧碱及200万吨pVC树脂生产能力,要成为全国第一的电石法pVC树脂生产基地,完成高起点、前瞻性地氯碱化工园区的建设。

若要实现神马氯碱公司的快好发展,务必要在第一时间感知并分析行业环境变化,化危机为契机,变不利为有利,企业才能准确为自己定位,秉着以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使自身的运营机制、管理体制和市场拓展模式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一、Swot分析

(一)优势

1.资源优势

平顶山市有着丰富的盐卤资源:(1)矿盐资源:盐田岩盐储量2300亿吨,为89%以上,属于特大型优质盐矿之一,质量位居第一位,平顶山市叶县境内地下有一长90公里、宽15公里、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的含盐盆地,是河南省唯一的盐田,也是中国东部第二大井盐田。岩盐矿石储量2300亿吨,含盐面积400平方公里,盐岩(naCl)平均品位89.6%,盐层稳定,在中国东部31个盐盆中,品质名列全国第一,储量位居第二位。(2)煤炭资源:平顶山市煤田面积3000平方公里,煤炭总储量达154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51%,素有“中原煤仓”之称。目前的原煤年产量在5000万吨以上,焦炭年产量800万吨以上。有焦煤、1/3焦煤、气煤、肥气煤等9个煤种,煤质优良,为氯碱产品提供可靠的煤、盐保障。公司位于盐田和“煤仓”的中心位置,同时又具备与之配套的集团汝州电化公司45万吨电石生产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区位优势和发展盐化工的产业聚集优势。(3)水资源:平顶山市水资源总量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全省前列。境内河流均属淮河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1条,总长1254.2公里。地表水资源为24.6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储量为7.46亿立方米。白龟山、昭平台、孤石滩、石漫滩4座大型水库总库容20亿立方米,保证了工业用水的需要。(4)电资源:氯碱企业也是用电大户,电费占烧碱成本的40%~55%,电价每度降低1分钱,将使烧碱成本降低20元,蒸汽价格对浓缩烧碱的成本有直接影响。平顶山有着丰富的煤炭、水利资源,在热电上,神马氯碱公司新厂区位于神马集团化工园区,与尼龙化工公司相距仅270米,新厂区起步工程可充分利用尼龙化工公司的热电等公用工程,同时向其输送原料氢气,实现优势互补。二期工程可联合或自建电厂,降低热电成本,达到规模成本效益。工程用水上,神马氯碱化工公司北接湛河,东面不到1000米便是污水处理厂,起步工程可利用尼龙化工公司的达标中水,循环水达标后排入污水厂,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5)在电石供应上,神马氯碱公司传统供应渠道有南阳、湖北、登封、宁夏、内蒙、陕西、青海、甘肃等。2008年12月28日,中平能化集团为打造完整的氯碱产业链,充分发挥集团煤炭资源优势,保证pVC树脂生产的原料供应,开工建设了45万吨电石项目,目前已全部投入生产,电石供应的主渠道将发生更本性的改变。

2.销售地域优势

河南及周边是中国铝工业和化纤工业基地,氧化铝产能占全国的30%以上。烧碱运距超过400公里就丧失了竞争优势。神马氯碱公司地处河南中南部,毗邻亚洲最大氧化铝生产基地,附近的中铝中州公司、中铝河南分公司、中铝山西分公司、河南汇源、开曼铝业、希望铝业、万基铝业、中美铝业、义翔铝业、新乡化纤、湖北化纤等都是较大的离子膜烧碱用户,烧碱用户规模大、信誉好,目前氧化铝企业正处于大规模的扩产期,烧碱市场潜力巨大。就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烧碱需求量而言,2012年烧碱需求量在200万吨左右,2013年将达到230万吨左右。

聚氯乙烯产品远销到湖广、江浙一带。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将逐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生产粒碱、固碱和多种有机氯产品,能够化解市场风险。同时,公司一方面稳定老客户,进一步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与本地具有发展潜力的用户结成战略伙伴,实现产品在本地深加工,销售地域优势更加体现出来。

3.交通优势

神马氯碱化工公司地处中原腹地,交通四通八达,东临311国道,南临焦枝铁路,许平南高速、宁洛高速贯穿全境,与京珠、连霍、二广、大广等多条高速公路相接,形成高速公路网,货到广东、江浙等目标市场只需30个小时。新建成的神马氯碱化工工业园区规划有铁路专用线与漯宝铁路相连,为产成品及原输料运输提供了保证。公司有自备槽车,能实现液碱的远距离输送。由于快捷的物流优势,多年来神马氯碱公司的pVC基本实现了零库存,对比内蒙、新疆、宁夏等西部地区的pVC销售一直因运输困难而受到制约。

4.产品结构优势

神马氯碱公司的产品可分为pVC、烧碱、盐酸、液氯等。其中pVC的适用性和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烧碱可为我省的农药、热电、造纸等工业的生产提供原材料;液氯更是河南省政府指定的自来水公司供应产品。因此来说,神马氯碱公司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企业产品链,公司的产品结构基本符合市场竞争的要求。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将逐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生产粒碱、固碱和多种有机氯产品,可有效化解市场风险。

5.技术和成本优势

经过多年的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的氯碱产品生产技术,结合自身多年的技术创新,神马氯碱公司已经形成了在技术开发、生产工艺及产品检测方面的领先优势。有先进的工艺技术作支撑,有精良的生产装备作保证,像变压吸附、凯膜过滤生产工艺和110立方米聚合釜都达到了国际领先和国际首创。诸多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使得神马氯碱公司比竞争对手能更容易地开拓市场,增加销量。

神马氯碱依托叶县盐矿资源,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卤”制碱,与省内其他氯碱企业相比,其成本优势现已为公司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稳定正常生产发挥出了强大的作用。此外,神马氯碱公司通过对产品产能的稳步扩张,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致使生产的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因而在同行企业中具有较明显的成本优势。

6.稳定的客户资源

神马氯碱公司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管理模式;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设立客服部门,维护企业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形成持续销售:一方面稳定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另一方面与本地具有发展潜力的用户一起结成战略联盟,进一步开拓市场,实现产品在本地深加工,将销售优势愈发体现出来。主要客户资源(如下页表1所示):

7.品牌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品牌竞争是跨国公司扩张资本的重要手段,是其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锐利武器[3]。细数现代跨国公司,绝大多数都拥有世界知名品牌。品牌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在于:第一,促进产品的销售;第二,监督和保证产品价值;第三,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第四,保证企业不断壮大和持续发展。

神马氯碱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的经营理念,建立了市场研究和市场督导机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掌控公司的销售市场;进行品牌推广和维护,塑造“神马氯碱”品牌的新形象,把“神马氯碱”打造成行业内的强势知名品牌。此外,公司还号召全体员工精诚团结,发扬神马氯碱公司的优良传统,为迎接更严酷的经济形势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力争不停车、不放假、不降薪,使得神马氯碱公司进一步彰显了“重合同、守信用、抓质量、保服务”等诸多美誉。

神马氯碱先后荣获全国轻工系统优秀企业、化工部清洁文明工厂、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科技企业、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01年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使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四十多年来的发展,神马氯碱造就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二)劣势

1.信息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这是现代企业的晋级过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又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有这些问题纵横延伸和相互关系的错综复杂,单靠信息技术部门来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是万万做不到的。

神马氯碱公司地处于三线城市平顶山,由于掌握信息化技术的高精尖人才较少,公司在目前还不具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系统极不发达;与企业内部网络数据库的连接尚未建立,缺少实时的工控系统。

2.复合型人才的缺失

复合型人才包括能力复合、知识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指的是多功能人才,多才多艺的多面手。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复合性人才的市价将不断上扬;此外,随着外国企业挟资本和技术之威大举进入中国,企业高素质物流和市场营销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欠缺已成为企业的短板之一,这些特征注定复合型人才缺失这一局面以及每个人都要力争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大趋势。

作为国际竞争大环境下的一员,神马氯碱公司同样需要既懂工艺技术,又熟练掌握营销管理、公司理财等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公司才能优化生产运营、搞好资本运作,才能果断敏锐洞察时事、准确把握商机,与时俱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3.高附加值产品少,深加工能力弱

尽管神马氯碱在氯碱产品工艺上已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步子,但其产品深加工的能力较弱,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多年来也只是生产pVC、烧碱、盐酸、液氯等,这些均为基础化工原料,产品种类较少,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产品不多,产品附加值含量低,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4.管理效率不高

囿于目前神马氯碱公司管理人员的水平,加之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手段相对落后,公司的管理效率还不够高。突出表现诸如:考核和激励措施不到位,造成某些员工有“不满意”、“不合理”的感受与评价;公司组织架构扁平化程度不够,各自为战现象时有发生,在企业内部协调、沟通方面,各个职能部门还未能达成一体,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还相对孤立,这严重影响了企业整体效益的实现。

(三)机会

1.全球经济复苏,产品出口前景广阔,内需也进一步扩大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国外基础化工产品需求回暖,国际氯碱市场已出现触底反弹的趋势[4]。目前,神马氯碱公司的pVC、粒碱出口订单正相继增长,广阔的出口前景为公司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保证;此外,中国有庞大的基础内需市场,2008年的经济风暴已恢复平息,就连受影响最严重的纺织业生产也在恢复增长,利润在逐步增加。由于国内经济的回暖和下游产业的曙光乍现,氯碱行业又将迎来发展的机遇[5],这也为神马氯碱延伸下游产业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国家对于高能耗的行业出台了很多限制,不合格企业处于被取缔的边缘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能源短缺日益枯竭,加上能源消费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污染,这形成了当今社会的矛盾主题。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国家相继出台了多种法规和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在这一过程中,跟不上时代步伐或者整改不达标的企业将相继消失,这将成为神马氯碱公司剔除现有竞争对手的难得机会。

3.直购电试点细则的出台

随着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的逐步推行,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理顺电价定价机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于氯碱生产企业这一用电大户来说,直购电试点细则的出台将有助于生产企业依靠电力成本打造其核心竞争力,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强产业集中度。这无疑是一个能够促进其利润回升、支撑其发展的重大利好政策。

4.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化工产品价格回暖

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相关化工产品价格的上升;另外,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乙烯法pVC成本增加,那么电石法pVC的优势在一次显现。国际石油价格在70美金左右时,有利于pVC进口,油价超过100美金时,有利于电石法pVC的出口。未来若干年内,石油作为化工原料的替代品还难以找到,油价超过100美金的可能性较大,中国的电石法pVC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四)威胁

1.国家对于高能耗的行业出台了很多限制,不合格企业处于被取缔的边缘

随着国内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十二五”期间,严格行业准入条件,限制产能无需扩张,重点是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大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如大型密闭电石炉、炉气回收利用、零级及大型电解槽、大型流化床氯乙烯合成反应器、盐化工生产中联产多种类氯产品的工艺(烧碱、聚氯乙烯、mDi/tDi联产工艺)等新技术。

关于产业政策在本Swot分析矩阵—机会中亦有提到,其机会和威胁同在却不矛盾的理由在于该政策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该政策的实施将淘汰部分不达标企业,达到剔除竞争对手的效果;另一方面,该政策又指向了神马氯碱公司的部分落后产能,这部分生产设备尚有运作能力,提前淘汰也增加了公司的生产成本。神马氯碱公司单位电石消耗量接近或低于1478千克/吨,达到了2007年11月7日国家颁布实施的《氯碱行业准入条件》规定的新建、改建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电石消耗最低标准值;现有离子膜法液碱电解单元交流电耗在2270千瓦时/吨左右,基本接近《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初彻底淘汰了隔膜法烧碱装置。

2.国家对氯碱化工的限制政策

限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而氯碱行业是能源消费大户:以目前国内技术水平来看,平均每8吨煤加上1.5吨原盐才能够生产1吨电石法pVC和0.9吨烧碱,另外,生产每吨pVC还要耗电7500度,每吨烧碱耗电2300~2500度;同时,氯碱行业又是高污染、高排放行业:需要排放10立方米废液和300~400千克废渣才能生产1吨氨碱纯碱。因此,氯碱行业自然成为受限目标。

pVC产品出口退税率的下调:自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将pVC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l%下调至5%,烧碱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0。中国液碱产能原本就明显过剩,原计划出口的部分产品已转国内市场,从而导致氯碱产品的价格一路下滑,可见,取消对烧碱、纯碱产品的出口退税无疑是雪上加霜。

原材料紧俏:随着政府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调控下,大部分不达标的电石厂定将关闭,其直接后果将是电石供不应求,电石价格大幅度上扬,这将极大地影响到pVC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3.市场电和专卖盐

氯碱行业是耗能大户于前文已几经提及,每生产1吨烧碱大约消耗工业电2400度。自2006年6月30日起,全国市场电价平均提高0.025元/度,使每吨烧碱的生产成本至少提高了60元。另外,工业盐是国家专卖产品,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盐价的变化也成为经常现象。对于氯碱企业来说,市场电和专卖盐对生产成本的控制是十分不利的。

二、Swot矩阵分析及战略匹配

为了准确把握神马氯碱公司的竞争地位,在特定环境下科学、合理地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此处将神马氯碱公司的Swot分析总结为Swot分析矩阵(见下页表2),展示了神马氯碱公司当前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所面对的机会和威胁,并可将分析矩阵下的四种基本战略组合为:S-o、w-o、S-t、w-t四种组合战略。

S-o(优势—机会)战略。神马氯碱公司要实施积极稳健的财务战略,确保公司资产和财务安全;在全公司推行月度与年度预算,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公司成本核算体系建设,降低生产成本和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开展全面成本管理,建立健全公司成本管理体系。处理好公司与税务和银行的关系,开展多渠道融资,加强公司融资管理的力度;加强公司资产管理,确保公司资产保值增值。

w-o(弱点—机会)战略。该战略的适用情况是:外部存在着一些机会,但企业内部存在一些弱点妨碍着企业利用外部机会。神马氯碱公司要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积极引进和开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以促使低成本目标的早日实现。

S-t(优势—威胁)战略。采取该战略的原理在于利用自身优势有效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外部威胁对企业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神马氯碱公司要合理利用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并以此来回避国际、国内局势以及行业竞争所带来的威胁。

w-t(弱点—威胁)战略。此战略实质上是一种防御性战略。神马氯碱公司要整合资源,提高效益,对人力资源实行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规避可能的风险,同时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合作,提高供应链质量;此外,要注意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技术集成,为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结论

通过对神马氯碱公司的具体研究,从不同侧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神马氯碱公司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了该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为神马氯碱度身绘制了Swot矩阵,最后得出:神马氯碱公司的总体战略为发展型战略,具体要靠基本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来实现,如产品结构调整、内部价值链构建和规模化经营、优化营销模式等。

(一)调整产品结构

当今的政策与成本因素推动氯碱行业进入产品结构调整阶段[6]。烧碱从形态上可分为液碱和固碱两种。由于液碱产品有诸多的局限性,而固碱则以其含碱量高、易于贮存、运输方便等优点,在烧碱中是畅销产品。神马氯碱公司应利用烧碱产品特性,采用蒸发浓缩结片、造粒工艺等工艺,倾力打造年产10万吨各种规格固体烧碱,为拓宽销售渠道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聚氯乙烯的产品结构,要增加pVC产品的品种,打破单一生产5型的局面,增加3型、7型、8型的产品,增大市场覆盖面[7];增加烧碱产品的品种,生产高浓度碱和固碱、片碱,既能够覆盖更多的市场面,还可以扩大销售地域和半径。

(二)构建新型的企业内部价值链

好的产业链就是企业的生命链!因此,神马氯碱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价值链的优化整合,加大向上游产业链的延伸,并购或成立原材料供应子公司,发挥公司资源优势。2008年底神马氯碱公司重新启动的30万吨烧碱、3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项目,以及45万吨电石项目的开工,就是神马氯碱公司开展上下游产业链纵向联合的里程碑;其次,神马氯碱公司还应着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向高端产品要效益;最后,在生产方面神马氯碱也要做到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管理模式优化、技术创新等。

(三)进行规模化经营,实现总成本领先

神马氯碱公司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煤、盐、水等资源优势,致力展开氯碱化工产业链的纵向联合,强力打造中国中东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煤盐化工基地。2008年底重新启动的30万吨烧碱、3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项目,以及45万吨电石项目的开工,两个项目总投资30.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8亿元,利税4亿多元,将神马氯碱公司成功推入全国氯碱行业的第一方阵,这标志着神马氯碱在做强做大煤盐化工主业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四)优化营销模式

作为一个有四十年生产历史的企业,神马氯碱公司在市场上已具有很好的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方面坚持短渠道、扁平化的营销策略。烧碱销售坚持以直销为主,价格以地区为主;聚氯乙烯销售坚持以直销和分销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发展直销客户,最大限度地降低营销成本。产品价格坚持实行地区定价和重点大客户定价相结合的策略,紧跟市场,顺价销售。

参考文献:

[1]何素珍.中国氯碱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发展对策[J].氯碱工业,2007,(5).

[2]中国化工信息网.化工产品价格大范围回暖[J].化工行业,2009,(2).

[3]庞晓华,摘译.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氯碱供应国[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7,(2):29.

[4]陈元辉,项荣海.烧碱生产工艺改进[J].氯碱工业,2008,(3):44-45.

[5]张培超.复杂经济环境下氯碱行业经济运行分析——2012上半年中国氯碱行业运行状况回顾及下半年预期[J].中国氯碱,2012,(8).

[6]白珍.中国离子膜法烧碱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氯碱工业,2007,(11):1-6.

氯碱化工篇8

【摘要】目的筛选富集纯化氯化两面针碱的最佳树脂及最佳工艺。方法通过静态吸附-解吸的方法,以氯化两面针碱和总生物碱的吸附率及解吸附率为指标,综合评判确定最佳纯化工艺。结果Ls006树脂对氯化两面针碱的分离效果最好。通过Ls006树脂分离纯化后,终产品中氯化两面针碱的纯度大于90%,保留率达到56.84%。结论采用Ls006阳离子树脂分离纯化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操作简单,纯化效果突出。

【关键词】两面针;氯化两面针碱;阳离子树脂;纯化

abstract:objectivetoobtaintheoptimalconditionsforseparatingnitidinechloridefromtheextractofZanthoxylumnitidumbyselectingappropriatecationexchangeresins.methodsStaticabsorption-desorptionmethodwasadoptedandseparatingefficiencywasevaluatedbycationexchangeresinsabsorptionanddesorptionrates.ResultstheLs006cationexchangeresinhadthebestseparatingefficiency.after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theproductpuritywasover90%,andtheyieldofnitidinechloridewasupto56.84%.ConclusiontheLs006cationexchangeresincanbeusedforpurificatingnitidinechloridefromZanthoxylumnitidum,andthismethodissimpleandfeasible.

Keywords:Zanthoxylumnitidum;Cationexchangeresin;nitidinechloride;purification

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Roxb.)DC.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现代研究证明两面针具有消肿止痛、抗菌等活性,同时,在抗癌方面有开发价值[1]。其中的氯化两面针碱是两面针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两面针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具有抗肿瘤、强心、降血压、抗真菌作用,特别是抗肿瘤活性方面具有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2]。因此,分离纯化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对于氯化两面针碱的研究多是提取、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而在分离纯化方面,仅见黄治勋等将粗结晶活性炭脱色,经甲醇重结晶,得氯化两面针碱。此种方法得到粗结晶前已经做了多步工作,再者活性炭对生物碱有吸附作用[3,4],最后从两面针根中分得氯化两面针碱的得率很低,仅为0.149%。王玫馨[5]用氯仿反复研磨两面针甲醇提取液,所得沉淀再经处理得到氯化两面针碱;另外,用氯仿萃取两面针提取物的酸水溶液,回收氯仿,经多步纯化处理也可以得氯化两面针碱,这两种方法均用到氯仿,对环境污染较大,也对生产者健康不利。

本文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氯化两面针碱进行分离纯化。生物碱是一大类碱性含氮化合物,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以阳离子形式存在,能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从提取液中富集分离出来[6]。氯化两面针碱是叔胺类生物碱,碱性较弱,与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效果会更好。本实验采用氯化两面针碱转移率较高的提取溶剂进行提取,以氯化两面针碱和总生物碱的吸附率及解吸附率为指标,对4种不同型号的树脂的分离纯化效果和解吸附条件进行了研究,与液-液分配等纯化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省时省力,操作简单,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有机溶媒,最后纯化效果突出,回收率也较高。

1材料与仪器

1.1材料和试药氯化两面针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848-9901),两面针总生物碱对照品(本实验室制备。经HpLC分析,氯化两面针碱含量≥60%),两面针药材(广西南宁药材市场,广西中医药研究院赖茂祥研究员鉴定为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阳离子树脂Ls006,Ls008(西安蓝深树脂有限公司),Lx-10(西安蓝晓有限公司),732(南宁市松源仪器化玻有限公司);95%乙醇,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甲醇,等均为分析纯(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有限公司),蒸馏水,去离子水(自制)。

1.2仪器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10aVp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n2000色谱工作站(浙江大学智达信息工程有限公司);tU1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公司);SB超声波清洗器(上海Branson);LXJ-Ⅱ离心沉淀机(上海医分仪器制造有限公司);aL204101型电子天平(mettlertoledoGroup);调速多动振荡器HY-4(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2方法

2.1总生物碱含量测定以两面针总生物碱对照品为对照,参照文献[7]的UV测定方法,得两面针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回归方程为Y=0.0787X-0.0076,r=0.9999,结果表明两面针总生物碱在0.51~10.20μg·ml-1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2.2氯化两面针碱含量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4.6mm×25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三乙胺(25∶75∶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1nm,流出速度为1ml·min-1,柱温为30℃。参照文献[8]的测定方法,以氯化两面针碱对照品为对照,得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测定回归方程为:Y=60087X+15964,R2=0.9999,线性范围2.2~44μg·ml-1。

2.2两面针提取溶液的制备两面针药材用60%的乙醇溶液提取3次,用量依次分别是6倍量、5倍量和4倍量(60%乙醇溶液对两面针药材的体积重量比),回流提取时间依次分别为2.0,1.5,1.5h,回流结束后,过滤,合并3次滤液,备用。

2.3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树脂用去离子水在70℃左右洗涤(7次~8次)至无味或洗出水无色,然后用3.0BV1.0mol·L-1HCl洗脱,然后用3.0BV5%naCl洗脱,接着用3.0BV1mol·L-1naoH洗脱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pH为9.0,接着用3.0BV1mol·L-1HCl洗脱,最后去离子水洗脱至pH为6.0,整个过程中流速为1.0BV·h-1,处理完后备用。

2.4吸附量和解吸附率的测定精密称取经预处理的湿树脂1.0g,置于100ml的具塞磨口的锥形瓶中,加一定浓度生物碱溶液50ml,于室温下摇床振荡吸附24h后,测定总生物碱的浓度,滤去药液,用去离子水洗至无混浊,然后再加解吸剂50ml,摇床振荡24h,充分解吸附后测定解吸液的总生物碱浓度。Q=(C0-C)V/w①e(%)=CVb/Q×100%②式中Q为吸附量(mg·g-1),C0为初始浓度(mg·ml-1),C为吸附后溶液浓度(mg·ml-1),V为溶液体积(ml),w为树脂质量(g);e%为解吸率;C为解吸附溶液中总生物碱的质量浓度(mg·ml-1);Vb为解吸附溶液的体积(ml)。

3结果

3.1树脂的筛选在相同条件下,按照“2.4”方法测定4种树脂对总生物碱的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以及氯化两面针碱的转移率。结果见表1。表14种树脂的静态吸附容量和解吸率从表1可见,Ls006树脂对总生物碱的静态吸附容量和静态解吸率以及氯化两面针碱的解吸率均为最大,所以选择Ls006作进一步研究。由于HpLC测定结果显示用Ls006树脂吸附时,氯化两面针碱的泄露率仅为1.5%,即氯化两面针碱的吸附率已经很高,所以不对上样条件进行优选。

3.2解吸附剂的选择被吸附在树脂上的总生物碱成分可用酸性和碱性的溶媒进行解吸附。本实验对盐酸、盐酸-乙醇、氨水-乙醇这3种解吸附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后,还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乙醇的酸性乙醇溶液的解吸附效果。经试验表明,解吸附效果为氨水-乙醇﹥盐酸-乙醇﹥盐酸,但是由于曾有文献[9]报道氯化两面针碱在有氧存在的碱性条件下容易反应成为氧化两面针,故选择盐酸-乙醇体系作为解吸附剂。在相同条件下,将吸附饱和的树脂分别用表2中列出的不同盐酸和乙醇浓度的溶液解吸附,计算总生物碱解吸率。实验发现,当树脂上未解吸附的总生物碱太多时,将会降低树脂的再次吸附量和重复使用次数,并且氯化两面针碱的解吸率也随着总生物碱解吸率增大而增大,为简便起见,以总生物碱解吸率为指标选择解吸附剂即可。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解吸附剂中盐酸含量在3.0~4.0mol·L-1,乙醇含量在60%~80%时解吸附效果较好。为了得到一个最优的解吸附剂组成,再各取1.0g吸附饱和的树脂3份,分别加入50ml3.0mol·L-1HCl70%etoH,3.5mol·L-1HCl65%etoH,4.0mol·L-1HCl61%etoH进行静态解吸附,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计算解吸率。结果,用50ml3.0mol·L-1HCl70%etoH的解吸率最高,为96.61%。表2不同解吸液的总生物碱解吸率

3.3解吸附剂用量的确定取吸附饱和的树脂用3.0mol·L-1HCl70%etoH溶液进行解吸附,2.0BV/次,摇床振荡12h后滤去解吸液,再加入新的2.0BV解吸液,直到大部分生物碱被解吸附,测定每次滤液的总生物碱和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求解吸附率。结果见图1。图1解吸附剂用量考察由图1可见,随着解吸液体积的增加,解吸率逐渐增大;当解吸液体积为14.0BV时,氯化两面针碱的解吸率达70%以上,总生物碱的解吸率达到90%以上,随着解吸液体积倍数的继续增加,氯化两面针碱的解吸率增加幅度明显减小,综合考虑回收率及生产成本,确定解吸液用量为14.0BV。

3.4最佳工艺重复性实验将上样液加到放有20g树脂的试剂瓶中,室温下摇床振荡吸附24h后,过滤,水洗树脂至水洗液无色,然后加解吸液进行解吸附,解吸液2.0BV/次,摇床振荡12h后滤去解吸液,再加入新的2.0BV解吸液,合并滤出的解吸液,并2000r·min-1离心,得到沉淀,测得其中氯化两面针碱含量为92%。

3.5产品分析产品减压干燥后,精密称取5.1mg于10ml容量瓶,用甲醇定容后超声溶解30min,备用。

3.5.1薄层色谱定性[10]精取产品溶液200μl加甲醇稀释成1ml,吸取5μl点于薄层板上,并以氯化两面针碱对照品液为阳性对照,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20∶5∶3∶1∶0.12)为展开剂,展开缸中饱和10min,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结果,沉淀样品除显示与氯化两面针碱对照品相同的亮黄色斑点外,有时尚显示1个暗淡的黄色斑点。

3.5.2HpLC定量测定分别取提取液20μl,泄露液200μl,产品溶液50μl,然后均用甲醇分别稀释成1.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超声除气泡30min后,取20μl进样,测定。沉淀产品中氯化两面针碱含量达92%。

4结论

通过对4种阳离子脂树的静态吸附研究发现,Ls006型阳离子树脂树脂是比较理想的树脂,吸附率大,解吸附率高,操作简便,较适合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分离纯化。Ls006树脂吸附饱和后,用3.0mol·L-1HCl70%etoH溶液进行解吸附效果最佳,解吸附剂用量为14.0BV,2.0BV/次,摇床振荡12h后滤去解吸液,再加入新的解吸液。最后氯化两面针碱的解吸率达70%以上,总生物碱的解吸率达到90%以上。经分离纯化后产品为深黄色粉末,HpLC分析氯化两面针碱纯度达90%以上,保留率为56.84%,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华钢,黄秋洁,赖茂祥.中药两面针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22.

[2]刘丽敏,刘华钢.氯化两面针碱的研究近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60.

[3]韩泳平,王曙宾,向永臣.球状活性炭对几类中药有效成分的吸附性能研究[J].中草药,2004,35(5):510.

[4]胡学军,袁小红.益气回阳注射液工艺改进及双酯型生物碱的限量检测[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8(4):350.

[5]王玫馨.两面针化学成分的研究Ⅰ:具有抗癌活性生物碱的分离和生物碱丙的结构研究[J].中山医学院学报,1980,1(4):344.

[6]江邦和,胡晓忠,邬行彦.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1,17(4):379.

[7]陆世惠,龙盛京.UV测定两面针提取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08,23(6):350.

[8]覃兰芳,赖茂祥,梁威.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含量[J].广西科学,2006,13(4):297.

氯碱化工篇9

2.电解槽极化整流器的选型及控制聂立新,廖秀华,nieLixin,LiaoXiuhua

3.氯碱工艺中脱除硫酸根方法的研究吴家全,衣守志,wUJiaquan,YiShouzhi

4.一次盐水中钙镁离子含量降低的过程氯碱工业张义,ZHanGYi

5.镍基金属氧化物活性阴极的制备和应用性能的研究李淑娟,鞠鹤,蔡天晓,方媛,LiShujuan,JUHe,Caitianxiao,FanGYuan

6.旭化成mL-32nCH电解槽电极更换总结李明,孙振熙,Liming,SUnZhenxi

7.事故氯处理装置的工艺优化袁湘淇,余万林,YUanXiangqi,YUwanlin

8.Set三效逆流降膜蒸发装置的特点宋春林,任宗凯,SonGChunlin,RenZongkai

9.2010年国内三氯乙烯市场情况及分析张积军,赵雁宁,ZHanGJijun,ZHaoYanning

10.用aDC发泡剂副产十水碳酸钠生产-水碳酸钠的工艺澹台姝娴,施光明,张品三,tantaiShuxian,SHiGuangming,ZHanGpinsan

11.2种除三氯氢硅中硼、磷工艺的比较聂少林,汤忠科,肖建辉,张颖琴,曹月丛,nieShaolin,tanGZhongke,XiaoJianhui,ZHanGYingqin,CaoYuecong

12.氯碱系统酸性气体吸收工艺的改进陈武,CHenwu

13.maCSDCS在50万t/a离子膜法烧碱装置中的应用高国光,GaoGuoguang

1.氯产品的生产、市场与发展建议赵红伟,高自建,梁诚,ZHaoHong-wei,GaoZijian,LianGCheng

2.直流接地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胡义生,HUYisheng

3.在没有预处理器情况下一次盐水过碱量的控制谭孟荣,tanmengrong

4.改进化盐工艺提高用卤比例朱红利,邵党恩,刘俊歧,王英俊,ZHUHongli,SHaoDang'en,LiUJunqi,wanGYingjun

5.10万t/apVC和10万t/a烧碱装置扩能条件的探讨付秦生,王炜,FUQinsheng,wanGwei

6.从电解槽的密封形式谈离子膜的安装聂日丛,nieRicong

7.小型离子膜法电解试验系统开发岳玲,陈建设,权旭平,YUeLing,CHenJianshe,QUanXuping

8.征稿

9.氯碱工业制约蒸发装置生产能力的因素潘中才,窦晓慧,panZhongcai,DoUXiaohui

10.氯化亚砜精馏系统技改总结宋莹莹,苗红振,杨洪轩,刘小丽,SonGYingying,miaoHongzhen,YanGHongxuan,LiUXiaoli

11.二氯丙醇的萃取分离丁克鸿,王芳,徐林,孙诚,许金来,DinGKehong,wanGFang,XULin,SUnCheng,XUJinlai

12.液氯空瓶爆鸣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刘红玲,LiUHongling

13.测定氯中水含量方法的改进许素丽,XUSuli

14.氯气鼓风机故障原因莫如姣,moRujiao

15.压力容器气液组合试验分析与探讨毕延东,BiYandong

16.氯气压缩机轴套检修过程姜岩,王柏林,JianGYan,wanGBolin

17.电磁流量计的选型与安装戴雅馨,DaiYaxin

1.白银地区以氯碱为基础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苏发东,田正义,SUFa-dong,tianZheng-yi

2.约稿

3.整流所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梁素英,LianGSu-ying

4.纳滤膜法除硫酸根技术进展付军凤,FUJun-feng

5.钛基锡锰钌氧化物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叶文艺,赖彩娥,刘慧勇,Yewen-yi,LaiCai-e,LiUHui-yong

6.含锆铁基合金活性阴极的电催化性能汪静,陈康宁,wangJing,CHenKang-ning

7.加铂纳米晶涂层钛电极研究张招贤,ZHanGZhao-xian

8.粒(片)碱生产工艺的选择及节能效果吴彬,邓建康,艾力,刘中海,wUBin,DenGJian-kang,aiLi,LiUZhong-hai

9.延长包装秤使用周期的措施李秀平,LiXiu-ping

10.氯碱下游产品建设投资分析(续完)梁诚,LianGCheng

11.多晶硅生产概况及其与氯碱工业的关系曹忠,刘淑萍,CaoZhong,LiUShu-ping

12.缩短氯化石蜡-70生产中氯化反应周期的工艺改进刘光杰,裴建功,姜秀艳,侯文颖

13.氯气产量计算及其安全使用措施氯碱工业毛炯贤,胡宪,maoJiong-xian,HUXian

14.2-羟基-6-氯喹喔啉含量的测定宋丽华,苗革新,SonGLi-hua,miaoGe-xin

15.副产蒸汽HCl合成炉运行总结李鸿伟,牛翠萍,慕玉萍,刘影

16.GH型列管式石墨换热器的泄漏原因郭建民,许丽,张敬宇,GUoJian-min,XULi,ZHanGJing-yu

17.冷凝水闭式回收技术的应用李文云,Liwen-yun

1.三氯氢硅生产前景探讨李毅,牛锦河,姜冰,niUJin-he,LiYi,JianGBing

2.5万t/a离子膜法烧碱项目整流装置的设计蒋作权,JianGZuo-quan

3.保证化工企业安全连续供电的经验段景义,高培华,DUanJing-yi,Gaopei-hua

4.离子膜电解盐水中杂质含量的控制杜疆,苏裕,孔轶众,王建川,DUJiang,SUYu,KonGYi-zhong,wanGJian-chuan

5.隔膜法电解装置节电措施靳党会,党增琦,叶鹏云,JinDang-hui,DanGZeng-qi,Yepeng-yun

6.高电流密度自然循环电解槽检修总结刘红军,LiUHong-jun

7.瓶装氢气经济效益分析于军,李娟,张尊伟,王立铁,都立伟,岳亮

8.氯气压力增高原因李中民,LiZhong-min

9.除害塔间歇操作工艺探讨郭振清,GUoZhen-qing

10.熔盐降膜法在固碱生产中的应用刘小刚,LiUXiao-gang

11.氯醇法环氧丙烷尾气脱氧的研究孙向明,李井辉,吴晓军,赵春跃,SUnXiang-ming,LiJing-hui,wUXiao-jun,ZHaoChun-yue

12.aDC发泡剂生产中氯化母液的清洁回收工艺施光明,SHiGuang-ming

13.酸法联二脲生产中的缩合反应废水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中的利用刘利德,蔡生吉,刘彦洲,晁元德,石庆斌,郭俊卿,王振军,华庆勇,LiULi-de,CaiSheng-ji,LiUYan-zhou,CHaoYuan-de,SHiQing-bin,GUoJun-qing,wanGZhen-jun,HUaQing-yong

14.氯气尾气处理系统的改造岳海燕,李洪忠,YUeHai-yan,LiHong-zhong

15.naoH含量的简易分析法许素丽,XUSu-lihHttp://

16.氯碱工业纯水制备工艺与设备选型广彩虹,GUanGCai-hong

17.波纹管换热器的应用与研究郭建民,周剑秋,GUoJian-min,ZHoUJian-qiu

18.空气压缩机的改造李辉,胡书生,王亚丽,LiHui,HUShu-sheng,wanGYa-li

1.国内外烧碱市场变化及走向叶由忠,YeYou-zhong

2.3万t/a离子膜法烧碱电解整流稳流控制系统改造周丽珍,ZHoULi-zhen

3.抓好工艺管理稳定盐水质量兰振涛,台红霞,李红彬,LanZhen-tao,taiHong-xia,LiHong-bin

4.金属阳极三元涂层电解槽的运行及管理崔长根,冯跃群,CUiChang-gen,FenGYue-qun

5.5万t/a离子膜法烧碱装置试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陈金良,李红彬,CHenJin-liang,LiHong-bin

6.浅谈湿氯气冷却除沫工艺的选择吴丹青,wUDan-qing

7.氢气处理工艺改造孙翠杰,赵明旭,SUnCui-jie,ZHaoming-xu

8.氯水处理工艺改进付汉卿,黄伟国,谢文晓,FUHan-qing,HUanGwei-guo,Xiewen-xiao

9.隔膜法烧碱蒸发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武平丽,高威,wUping-li,Gaowei

10.环氧丙烷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张建丽,ZHanGJian-li

11.氯碱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赵国平,ZHaoGuo-ping

12.氯苯副产盐酸中微量苯和氯苯含量的测定任超,仇晓飞,冯进祥,RenChao,QiUXiao-fei,FenGJin-xiang

13.尾气冷凝器技术改进孙杰,朱丽娟,SUnJie,ZHULi-juan

14.制冷系统中冷媒的选用王,万长忠,澹台姝娴,wanGJu-hua,wanChang-zhong,tantaiZhu-xian

15.节能降耗——氯碱工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汪怀玉,wanGHuai-yu

1.我国氯碱企业应主动适应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形势马庆岩,张泗文,maQing-yan,ZHanGSi-wen

2.变频器在氯碱生产中的应用张宏建,张尊锋,ZHanGHong-jian,ZHanGZun-feng

3.整流电路的分类耿庆鲁,GenGQing-lu

4.游离氯对盐水系统的影响王跃兰,wanGYue-lan

5.离子膜法烧碱淡盐水脱氯工艺的改进王小敏,林凤君,李新民,LiXin-min,LinFeng-jun,wanGXiao-min

6.DSa电解槽节能技术研究江泳,JianGYong

7.加强管理降低隔膜法烧碱电耗赵峰,ZHaoFeng

8.加强隔膜法电解综合管理获得最佳效益孙三令,李伟成,SUnSan-ling,Liwei-cheng

9.隔膜法烧碱节能技术陈康宁,CHenKang-ning

10.浅谈提高氯气安全保障的措施冯占春,FenGZhan-chun

11.烧碱蒸发扩产节能改造钱祖利,吴嘉,QianZu-li,wUJia

12.2万t/a45%离子膜法烧碱技术改造总结张菊青,杨玲,ZHanGJu-qing,YanGLing

13.Bw-2-J箔过滤器在隔膜法烧碱除盐上的应用郑艳君,ZHenGYan-jun

14.氯乙酸生产技术进展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氯碱工业李福祥,翟现明,薛建伟,吕志平,秦梦庚,LiFu-xiang,ZHaiXian-ming,XUeJian-wei,L(U)Zhi-ping,Qinmeng-geng

15.三种合成炉在生产高纯盐酸中的应用对比李忠军,王明鉴,LiZhong-jun,wanGming-jian

16.离子膜电解槽阴极系统两次轻微爆炸事故分析杨玲,蔡海彦,杨展,YanGLing,CaiHai-yan,YanGZhan

17.气相色谱法测定副产盐酸中苯和氯苯的含量朱良广,ZHULiang-guang

18.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泄压管道改造胡移风,HUYi-feng

19.离子膜法烧碱装置中塔设备运行小结韩秀丽,刘岩峰,孙朋,HanXiu-li,LiUYan-feng,SUnpeng

20.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竞争力孙占瑞,刘旺,汤迎斌,SUnZhan-rui,LiUwang,tanGYing-bin

1.江苏省氯碱行业发展概况孙勤,SUnQin

2.整流装置运行总结张进召,杨延杰,张东升,ZHanGJin-zhao,YanGYan-jie,ZHanGDong-sheng

3.次氯酸钠生产工艺的安全设计宋扬,汪晓军,SonGYang,wanGXiao-jun

4.离子膜电解槽极板修复及重涂工艺技术研究李文韬,耿林,Liwen-tao,GenGLin

5.采用新技术进一步节能降耗张明,王风新,张家忠,ZHanGming,wanGFeng-xin,ZHanGJia-zhong

6.提高隔膜电解电流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宋长军,SonGChang-jun

7.两套氯气处理工艺比较郑英兰,吴丹青,ZHenGYing-lan,wUDan-qing

8.氢气安全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张联合,ZHanGLian-he

9.氯气处理工艺研究周贤国,刘红民,ZHoUXian-guo,LiUHong-min

10.48%烧碱蒸发装置运行总结范俊,程传政,FanJun,CHenGChuan-zheng

11.隔膜法烧碱蒸发系统技术改造吴德康,付长伟,潘鹏,wUDe-kang,FUChang-wei,panpeng

12.氯碱下游产品清洁生产工艺进展(待续)梁诚,吕超,LianGCheng,L(U)Chao

13.氯碱工业盐酸生产中的优化措施张云洁,ZHanGYun-jie

14.安全清洁的氯碱生产经验何旭光,HeXu-guang

15.三氯异氰尿酸生产中氰尿酸三钠盐的测定扈廷勇,冯意玲,HUting-yong,FenGYi-ling

16.CS3000系统在复极离子膜法烧碱工艺中的应用周克余,孙学理,ZHoUKe-yu,SUnXue-li

氯碱化工篇10

【关键词】*St锦化氯碱行业资产资本结构内部控制

一、公司背景简介

*St锦化全名锦化化工集团氯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化氯碱”),是辽宁省葫芦市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所属氯碱厂、树脂厂4个主体车间的全部资产联同有关控股、参股公司的部分权益作为股本,发起设立而成的。1997年9月3日至10日,“锦化氯碱”股票(8100万股)在葫芦岛市3家银行同时发行。发行价每股6.31元,共筹集资金5.5亿元,用于年产8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2万吨烧碱配套工程的建设。9月,锦化氯碱有限公司注册成立。10月11日,“锦化氯碱”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7年10月24日,由于锦化集团公司多年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符合法定破产条件。被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于裁定进行企业重整。

2009年12月2日,锦化氯碱由于有三笔占本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以上,累计金额达10150万元的对外担保,未履行必要的股东大会审议程序,也未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属违规对外担保,开市起实行其他特别处理,股票简称“锦化氯碱”变更为“St锦化”。自2010年3月23日开盘复牌之日起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为“*St锦化”。

2010年9月9日,因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宣告破产。

二、破产原因分析

(一)氯碱行业走势低迷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近几年中国氯碱工业过度发展的影响,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中国氯碱行业进入了下行通道。氯碱行业面临着下游需求减少,国内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整个行业都进入了艰难的调整时期。锦化因此深受影响,其表现如下:

1.开工率低,产量下降

锦化集团装置总体开工率不足,据年报显示,2008年公司的开工率基本仅维持在40%左右,2009年持续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开工率不足。

2008年完成主要产品情况:烧碱(100%)240663吨、氯化苯13593吨、环氧丙烷71455吨,分别是2007年同期的80.76%、68.88%和72.35%。2009年完成主要产品情况:烧碱(100%)184927吨、氯化苯17205吨、环氧丙烷45084吨,分别是2008年同期的76.84%、126.57%和63.09%。

同时,由于烧碱、氯化苯、环氧丙烷等产品产量减少,使产品生产成本相对升高,约占产品总成本升高额的21.99%。

2.下游需求疲软,产品价格严重下跌

就整个氯碱行业来看,产能呈上升趋势。锦化集团在2006年的四期扩建工程和2007年的tDi项目配套工程目的均在于提高产能,然而下游如氧化铝、纸浆、薄膜、人造革等需求量却日益下降,呈疲软态势。如2009年锦化氯碱的烧碱营业收入较2008年下降51.07%,其中铝行业的减产直接影响了烧碱的需求,目前氧化铝平均开工率不足55%,氧化铝消耗的烧碱已经超过烧碱总消耗量的11%以上,就直接导致了烧碱价格的下跌,从而影响了营业收入。

(二)控股公司严重亏损

2006年5月本公司与大股东以资抵债方式获得了锦化动力热电公司98%的股权。主要经营发电(自发自用)、工业蒸汽、交直流电供应、工业清水及民用饮用水、工业风生产及供应等。这并没有给锦化氯碱带来福音,相反成了累赘。

由于原煤、重油、工业用电及工业用水价格上涨,工程数量降低等原因,公司利润锐减:2007年报告期末,净利润亏损3378.50万元;2008年报告期末净利润亏损5740万元。

(三)风险型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

通过2008年年报可分析出(见下表),其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处于风险型。而资产风险与较高的筹资风险不能匹配,财务风险较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在流动性上并不对称,如果通过非流动资产的变现来偿还短期内到期的债务必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偿债压力。

2008年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

流动性资产38.62%流动性负债65.93%

非流动资产61.38%非流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34.07%

根据锦化集团2007年和2008年的年报中的资产负债表可看出,流动资产方面,2008年较2007年减少224483672.49元,下降幅度为13.67%。其中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资金减少247050385.73元,下降36.31%,而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分别上升46.55%和26.73%。由此可见其流动资产变现能力下降,资产质量下降,流动性风险提高。

流动负债方面,2008年较2007年增加23155万元,上升幅度为10.58%,其中短期借款占流动负债的比例由07年的41.17%上升至08年的55.71%,应付利息增加110.03%,短期偿债压力巨大,资金周转难度加大。

而自2006年起,锦化动力热电公司因开展四期扩建工程向中国银行葫芦岛分行借款,2007年因此项目向其长期借款余额高达9800万元,而这些借款的还款期为2009年到2010年,这使得本就债台高筑的锦化的短期还款压力急剧上升。

(四)内部控制的松散

锦化集团由繁盛迅速走向破产重组,不仅因为外部环境恶劣,内部监管控制的不力更加速了其衰落的进程。

截止2009年10月31日,公司累计对外提供担保额为41650万元,占公司2008年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的43.06%。其中违规对外担保合计为10150万元。

其中,2009年度有三笔对外担保未履行必要的股东大会审议程序,也未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违规对外担保合计金额达10150万元,占本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以上。这三项担保分别是:2009年2月11日为葫芦岛市华天实业有限公司在中信银行沈阳城中支行担保合同金额为5500万元,实际5000万元的担保;2009年4月27日为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锦州商业银行金凌支行提供实际3500万元担保;2009年7月31日为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锦州商业银行金凌支行提供实际1650万元担保。

而从2009年起,锦化氯碱卷入了系列违规担保的诉讼案件中:

2010年1月4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行请求判令锦化化工集团氯碱股份有限公司、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葫芦岛华天实业有限公司偿还全部借款本金5000万元以及至判决给付之日止,按借款合同约定计算利息及罚息两项诉讼请求承担保连带责任保证。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初裁冻结被告葫芦岛华天实业有限公司、锦化化工集团氯碱股份有限公司、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银行账户存款5000万元人民币或相等价值的财产。

2009年12月22日,锦州银行诉讼请求锦化化工集团氯碱股份有限公司、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偿还州银行贷款2912万元,利息113772.00元(利息截止2009年12月20日止,以后发生利息另计)。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冻结锦化化工集团氯碱股份有限公司、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银行存款3500万元或其它相应数额的财产。

如果违规担保圈内有一家公司资金链断裂,就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其波及面不堪设想。随着非法占用资金和担保黑洞的逐步曝光,2010年1月,深交所对St锦化及其控股股东锦化集团公司、董事陈世杰、孟建华、王铁山以及财务总监李晓光予以公开谴责的处分。氯碱集团被冠以St,加上两年连续亏损,资不抵债,内忧外患,最终在夹缝中难以生存,走向了破产重组之路。

三、后续思考

锦化集团并非唯一的金融危机受害者,金融危机带来的是整个中国氯碱行业的重创。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去库存化,其要害是盈亏;二是去产能化,其要害是生死。当前氯碱行业面临的是第二阶段。近几年来大规模的投资使得中国氯碱工业产能迅速扩张,去产能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氯碱行业的出路和选择在哪里呢?

首先,氯碱行业面临着产能急速持续扩增、投资高涨而需求下降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可以进行行业重组和整合,调整落后产能、控制新增产能。

其次,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如开放氯碱生产新技术等,摆脱对国外进口设备的依赖。

最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锦化案例中由于水电等生产成本的上升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定是走绿色发展之路,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势在必行。

财务危机是导致锦化氯碱破产的直接原因。在资产结构配比风险很大和经营不力的同时还高筑债台。加上内部控制的混乱,形成大量关联担保及违规担保形成的担保链。担保链的断裂导致公司就像多米罗骨牌一样,一一倒下,短期流动风险和巨大的偿债压力一下子把锦化推入谷底。

2010年7月30日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大集团”)通过竞拍获得190126969股本公司股票,成为公司潜在控股股东;同日,葫芦岛中院依法裁定批准《锦化化工集团氯碱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终止锦化化工集团氯碱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程序。

出价并非最高的方大不仅顺利吞下了庞大的锦化氯碱,而且原本仅是以人民币2.33亿元竞得1.9亿多股a股股票,竟也同时合法取得了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厂房、设备、长期股权投资等有形资产。其中的疑虑和幕后的猜想让人不禁为锦化捏把冷汗,内部的混乱就像黑洞一样,总有一天,要跳出来吞掉毁掉整个企业。纸包不住火的道理已经在惨败的锦化氯碱上被证实,高层的人不能只顾着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整个企业长远的利益,增加企业的透明度,不仅能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更能让企业更好的实施内部监管,有利于其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宁.百年席梦思:七次破产重组后能否再度崛起.企业家信息,2010,第2期.

[2]金美子.浅谈现代财务分析方法.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第5期.

[3]贾洪申.破产与重组浅议.内蒙古煤炭经济.2003,第三期.

[4]李传玉.浅析资产负债表负债项目.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