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手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55:51

斜视手术篇1

“a-V”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亚型水平斜视,其中V型斜视的发病率明显高于a型斜视。从2003年9月至2008年3月,烟台康爱眼科医院共收治V型斜视患者27例,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V型斜视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5~35岁,V型外斜17例,V型内斜10例,伴下斜肌功能过强者22例,不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者5例,伴不正者12例。

1.2检查方法常规眼科检查,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给予主客观论点,确定屈光度及矫正视力。

1.2.1眼位检查戴镜矫正屈光不正后,用三棱镜如遮盖法检查手术前后的正前位(原在位),上、下转25°时的水平偏斜度。

1.2.2眼球运动检查判断是否存在下斜肌功能亢进及确定亢进程度,“+”为双眼向左或向右侧转动时,内转眼不出现上转,而向该侧上方注视时,内转眼轻度上转,“++”为双眼向左或右侧转动时,眼转眼轻度上转,而向该侧上方注视时,则出现明显上转,“+++”为双眼向左/右侧转动时,内转眼出现明显上转。

1.3手术方法本组10例在神经安定麻醉下进行手术外,其余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我们根据是否存在下斜肌过强及单侧/双侧下斜肌过强将病例分为5组:(1)V型外斜不伴有下斜肌过强者2例,其中上下注视斜视角差异

2结果

手术效果见表1,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平均6.78个月,原在位正位,V型斜视矫正,下斜肌功能过强较术前明显改善,无眼眶血肿,无下斜肌黏连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代偿头位改善。位方差分析发现,各组术前术后在原在位度数和上下注视25°斜视角之差的差异均非常显著(p

3讨论

生理状态下,双眼向上注视时有分开趋势,双眼下转时有集合趋势,呈轻度V征,根据中华医学会表1手术效果(x±s)

全国儿童弱视,斜视学组(1987)规定:V型斜视的诊断标准是向上注视25°与向下注视25°时,其水平斜视角之间差异≥15°。

引起V型斜视的因素很多,不绝对单一因素解释所有病例,这些因素包括:(1)水平肌功能异常,生理状态下,人们两眼向正上方注视时,由于双眼外直肌的作用分开功能增强,两眼向下方注视时,由于内直肌的作用集合功能增强,而V型斜视被看成是上述生理状态的夸大或过强。(2)水平肌附着点异常,内直肌肌腱附着位较正常者高,外直肌肌腱附着位比正常者低时,可出现“V”征。(3)垂直肌功能异常,当两眼上斜肌功能不足时,可继发其配偶肌两眼下直肌功能过强,合并其直接指抗肌同时的下斜肌功能过强,或双眼上直肌功能不足,继发双眼下斜肌功能过强,合并双眼下直肌功能过强。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观察在眼科收治的27例V型斜视中,伴有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22例,占总数(27例)81.5%,而不伴有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5例占18.5%,多数V型斜视与下斜肌功能亢进有关。刘陇黔[3]报道,122例V型斜视中由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引起的有55例,占45%,由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引起的继发性下斜肌亢进引起的有45例,占37%,这个结果与我们临床中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我们对27例V型斜视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强/减弱术,联合直肌上端移位/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术,所有病例术后V征消失,下斜肌功能过强较术前改善,手术无眼眶血肿及下斜肌黏连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异常头位改善。

我们将5组病例的手术效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发现各组术前术后的原在位度数和上下注视25°斜视角之差,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术后V型斜视矫正效果显著。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笔者有以下体会:(1)水平斜视不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者,行水平斜视矫正的同时,行水平直肌止端垂直移位,内直肌向下移位,外直肌向上移位,移位量为5~10mm,水平肌仍按原在位斜视度设计手术量,尽量做双眼对称性手术。(2)下斜肌有上转、外转及外旋的作用,下斜肌切断后,其各项作用均减弱,因此在矫正“V”型外斜时应适当减少外直肌后退的量,而在矫正“V”型内斜时,则要适当增加内直肌后退的量。(3)下斜肌切断及部分切除术,较下斜肌后徙/后徙转位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是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牛兰俊.斜视新概念.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40-148.

斜视手术篇2

[关键词]儿童;共同斜视;显微镜

[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11(b)-0010-03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concomitantstrabismussurgeryundermicroscopeinchildren.methods88childrenwithconcomitantstrabismusadmittedinourhospitalfromaugust2013toJuly2014wereselectedasthesubjectsanddiv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andtheobservationgroupwith44casesineach.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bythetraditionalsurgeryunderthenakedeye,whilethose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bythestrabismussurgeryundermicroscope.andthesurgical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analyzedcomparatively.Resultsthepostoperativecorrectionratewas93.2%andthecureratewas90.9%intheobservationgroup,andthatwas93.2%,86.4%,respectively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inthepostoperativecorrectionrateandthecureratebetweenthetwogroupswere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hadmuchlowerincidenceofintraoperativebloodloss(5.0%vs13.8%),obviouslylowerincidenceofcornealepithelialinjuryandexfoliation(1.7%vs6.9%),significantlylowereyeandstomachreflexrate(1.7%vs3.4%),substantiallylower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njunctivalgranuloma(1.7%vs8.6%)with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

[Keywords]Children;Concomitantstrabismus;microscope

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多发于儿童,合并弱视,影响患儿的视觉发育。因此,临床应早期采取措施,矫正眼位,恢复正常视觉。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法,但选择哪种手术方法,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显微镜下手术因视野清晰,手术操作精细准确,减少损伤,提高手术效果。该次研究中,整群选取该院从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8例儿童共同斜视患者,观察采用显微镜下儿童共同性斜视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从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8例儿童共同斜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58眼),男24例,女20例,年龄为3~11岁,平均年龄为(6.5±0.3)岁,共同性内斜视26例,共同性外斜视18例。观察组44例(60眼),男25例,女19例,年龄为3~11岁,平均年龄为(6.5±0.3)岁,共同性内斜视28例,共同性外斜视1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1.2术前准备

术前需对患者进行眼光,视力检查,同视机检查,映光法检查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情况,三棱镜查看斜视度数,眼底检查以及眼部裂隙灯检查,并做好手术相关准备工作。

1.3方法

均在显微镜下放大6倍实施手术,采用显微镜手术器械,肌合时采用6-0号可吸收双针缝线,球结膜缝合时采用8-0可吸收缝线。采用奥布卡因以及利多卡因实施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儿童则采用全麻。根据术前检查的眼肌功能、屈光状态以及斜视三棱镜度数,设计手术量。术式为直肌后退术以及直肌缩短术。

1.3.1直肌后退术在穹窿部做出一个球结膜切口,长度为4mm,钩取直肌后,再实施分离,剪开肌间膜以及节制韧带,在肌止端后1mm处采用6-0可吸收线实施双扣环式缝扎,肌肉附着处剪断,肌肉根据术前设计量,后徙至预定位置,巩膜面采用褥式缝合,缝线做出一个活结,患者坐起观察并调整到正位后进行结扎,球结膜复位后,用8-0儿科吸收线缝合。

1.3.2直肌缩短术结膜切口、钩取、分离直肌方法均与直肌后退术相同,依据术前设计缩短量位置1mm位置肌肉处,采用6-0可吸收线实施双扣环式缝扎,附着点处将肌肉剪断,肌肉褥式缝合在附着处,将需缩短肌肉剪除,缝线做出一个活结,患者坐起后,观察并调整到正位后结扎,球结膜复位采用8-0可吸收缝线持续性缝合。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除球结膜切口约为8mm,不实施显微镜操作,其他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4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滴用氟美童滴眼液,4次/d,可乐必妥滴眼液,4次/d,晚上涂抹泰利必妥眼膏,术后7d拆结膜缝线,14d后引导患者进行同视机双眼三级功能训练。术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眼位、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依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分会斜视及小儿眼科学会1966年修订斜视疗效评价标准[2],共同性斜视手术疗效划分为:完全功能治愈:双眼视力水平正常,任何情况下眼位处于正位或有少量隐斜,正常视网膜对应,中心窝融合,中心窝立体视

1.5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18.5软件包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眼位矫正效果

眼位:评定标准正位:正位或±20。术后经2~4周复查,观察组术后正位41例,所占比例为93.2%,32例患者有双眼单视功能,所占比例为72.7%,25例患者可建立立体视觉,所占比例为56.8%。对照组患术后正位41例,所占比例为93.2%,具有双眼单视功能患者31例,所占比例为70.5%,可建立立体视觉23例,所占比例为52.3%,比较两组患者的眼位矫正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χ2(双侧单视功能)=3.25,p>0.05,χ2(可建立立体视觉)=2.85,p>0.05]。

2.2临床疗效

观察组44例患者,完全功能治愈40例,所占比例为90.9%,不完全功能治愈3例,所占比例为6.8%,临床治愈1例,所占比例为2.3%,对照组44例患者,完全功能治愈38例,所占比例为86.4%,不完全功能治愈5例,所占比例为11.4%,临床治愈1例,所占比例为2.3%,两组患者的完全功能治愈率(χ2=2.84,p>0.05)、不完全功能治愈率(χ2=3.05,p>0.05)以及临床治愈率(χ2=3.85,p>0.05)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外斜视患者16例,2例过矫(

对照组外斜视患者18例,4例过矫(

表1为两组患者术中的并发症,观察组术中出血、角膜上皮损伤剥脱、眼-胃肠反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斜视为一种眼外肌疾病,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主要分为麻痹性斜视以及共同性斜视两类。其中共同性斜视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眼位偏向颞侧[3]。斜视疾病不仅会影响面部美观,还存在眼球运动、双眼视觉等方面问题。临床主要采用斜视手术治疗,该手术不仅要达到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还应兼顾美观[4]。传统肉眼下实施手术,因器械以及使用缝线,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巩膜穿透、结膜囊肿、结膜瘢痕等。临床工作中,尽量术前仔细检查,仍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而且会影响手术疗效。该研究中,比较分析传统手术方法与显微镜手术治疗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5.0%、角膜上皮损伤剥脱1.7%、眼-胃肠反射发生率1.7%以及术后结膜肉芽肿发生率1.7%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13.8%、角膜上皮损伤剥脱6.9%、眼-胃肠反射发生率3.4%以及术后结膜肉芽肿发生率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与卢建香[9]等研究基本相符,具有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显微镜术与传统肉眼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不仅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而且具有促双眼视觉功能恢复的效果,但两者相比,显微镜手术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少,应用效果更为显著。为了保证手术疗效,应掌握手术时机,尽早实施手术,精确矫正斜视度。

[参考文献]

[1]陈果.双眼视觉训练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立体视建立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4):737-739.

[2]中华眼科学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斜视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4):145.

[3]徐燕,王晓蕾,卞薇.共同性斜视全麻儿童术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6):681-682.

[4]张胜利,凌丽娜.600例儿童共同性内斜屈光状态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4):534.

[5]钟建胜.儿童与成人共同性斜视的手术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6):75-76.

[6]黄琼,张运江,余新平.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的疗效分析[J].江西医药,2015,50(1):73-74.

[7]allisonCe,DeLange-JJ,KooleFD,etal.acomparisonoftheincidenceoftheoculocardiacandoculorespiratoryreflexesduringsevofluraneorhalothaneanesthesiaforstrabismussurgeryinchildren[J].anesthesia&analgesia,2000,90(2):306-310.

[8]YiJH,ChungSa,ChangYH,etal.practicalaspectsandefficacyofintraoperativeadjustmentinconcomitanthorizontalstrabismussurgery[J].JournalofpediatricophthalmologyandStrabismus,2011,48(3):85-89.

斜视手术篇3

[关键词]斜视;微创手术;显微技术

[中图分类号]R779.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170-01

斜视手术以往是在肉眼下进行的外眼手术,常见术后局部反应重,并发症多,如:球结膜充血水肿明显、刺激症状重,缝线刺激、手术过程中组织损伤过多等;对一些复杂性斜视手术害怕造成眼前节缺血,应避免在一眼上切断两条以上直肌,使手术不能一次完成。自显微技术应用于斜视手术以来,国内外诸多临床资料和经验报道,显示验证了其与以往肉眼下斜视手术相比有诸多的优点。2006年1月~2009年1月利用显微技术对100例斜视患者进行了斜视显微手术,回访成功98例,现回顾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2009年手术矫正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共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2-30岁。共同性内斜视90例,麻痹性斜视10例。术后观察1~12个月。

1.2检查方法

常规检查视力、矫正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底及视功能。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查视力,低于0.8者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扩瞳验光,检出屈光不正80例,弱视25例。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分别检查33cm和5m斜视角。

1.3手术方法及麻醉

①根据斜视的类型和程度,单独或联合选择的术式有:直肌后徙、缩短、折叠、延长、移位术;直肌联结术;斜肌断腱、部分切除术;分离保留直肌睫状血管术。②10岁以下的患者一般采用氯胺酮全身麻醉,10岁以上的患者采用1%地卡因结膜表面麻醉,利多卡因球结膜下注射。

1.4手术设备及器械

topcon手术显微镜(放大倍率5~10倍),显微镊(有、无齿)、显微结膜剪、虹膜钩、持针器,斜视钩、斜视尺等。

1.5随访与疗效评价

随访时间:1~12个月。随访检查内容包括:视力、结膜切口愈合情况、眼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疗效评价依据:斜视疗效标准。

2 结果

术后切口反应,术后第1天:球结膜切口对合整齐,轻度充血,水肿反应轻微;术后第5天:球结膜切口愈合好,轻度充血,水肿消退;术后2周门诊复诊检查:球结膜下淤血吸收。充血消退。眼位矫正结果评价参照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弱视斜视防治学组1996年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眼位正位者98例,欠矫2例,外观满意未进行二次手术斜视矫正率达98%,有效率达100%。

3 讨论

斜视手术篇4

关键词斜视矫正护理

斜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因眼位的偏斜不但影响视功能,还直接影响美容,而他们又面临上学、将来就业及婚姻家庭等多种因素,由于术前对手术的恐惧等心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甚至影响到手术中配合以至于影响效果,斜视患者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要求,就其术前、术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2009年收治斜视患者158例,男72例,女86例,年龄10~47岁,平均17.6岁。共同性内斜视71例,共同性外斜视74例,其他斜视13例。

护理

手术前患者的护理:斜视患者入院后,最担心的是术中疼痛及术后自己形象的改变,害怕手术不成功,术后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加强患者对“斜视”的认识和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与克服困难的勇气,多给予鼓励、安慰,护士应掌握患者的心理,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和恐惧手术的心理。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术眼包扎敷料是否清洁有无渗血,患者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①疼痛护理:21例患者有轻微疼痛,详细了解病人术后感觉,加强沟通及分析疼痛原因,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必要时对症处理,如止痛片等。②胃肠道反应的护理与饮食指导:有10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可能与术中对多条肌肉手术或牵拉力量及时间过长有关,对有恶心、呕吐、厌食的患者予以胃复安或口服维生素B6药物;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进食好者嘱其食易消化的、蛋白质含量高的、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勿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③眼部护理:术后24小时内一般不予开放点眼。对于害怕术眼疼痛不愿睁眼的患者,应做好解释工作,加强心理疏导,以配合点眼,减轻术后反应及加快伤口愈合。鼓励患者早睁眼视物,可帮助恢复双眼单视的功能。④复视护理:斜视矫正术后眼球正位有复视功能。有少部分患者术后有复视现象,护理人员应多予以关心、照顾、鼓励其主动看清晰物像,不要刻意寻求复像,一般1周后复视会消失。

讨论

早期治疗斜视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态,提高其生活质量,手术后的患者一般都有急于求成的心理,既想知道自己的术后效果,又担心效果不理想产生自卑心理,这主要是缺乏医学知识或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有的因对手术结果期望值过高而产生失望心理,所以护士要有针对性地向患者介绍矫正手术的预后、转归等医学知识,讲清术后有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以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康复能力,使他们顺利通过术后正视自己这一关。由于斜视原因不同,术后出现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如有的患者出现暂时性复视、视觉上的过矫等,应告诉他们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现象将自动消除,可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眼位,使他们平稳地渡过恢复期。

斜视手术篇5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及不同手术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间歇性外斜视病人按照斜视类型分为基本型(29例)、集合不足型(80例)、分开过强型(11例),对3种类型病人术后正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进行比较。集合不足型80例病人根据手术方式是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还是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分为a、B两组,比较两组术后正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及残余性外斜视、连续性内斜视发生率。结果3种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集合不足型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与其他两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3.86~6.47,p0.05)。a、B两组术后正位率、术后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残余性外斜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75~6.70,p0.05)。结论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差,手术应主要缩短内直肌以加强集合能力,一般选择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以达到术后较高的正位率和恢复一定双眼视功能目的。

【关键词】外斜视;眼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常见眼病,人群发病率为1%,尤其在亚洲,外斜视发病率几乎是内斜视的两倍[1]。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是手术矫正眼位以获得或恢复双眼视功能,但不同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效果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对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恢复更有利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观察不同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眼位、双眼视功能状态变化,以及不同术式的效果,探讨不同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方式对双眼视觉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间歇性外斜视病人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4~40岁。按看远看近的斜视角不同分为基本型、集合不足型和分开过强型[2]。其中,基本型29例,集合不足型80例,分开过强型11例。所有病人按常规进行手术设计。其中,集合不足型80例病人中,根据手术方式是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还是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分为a、B两组,a组30例,B组50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

1.2检查及记录方法

常规进行外眼、眼前段、屈光间质及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对裸眼视力不正常者行散瞳或小瞳检影验光矫正视力。术前、术后用三棱镜加遮盖法检查33cm及5m第一眼位斜视角(在单眼遮盖1h后检查)。颜氏图检查近立体视觉,同视机检查融合和远立体视功能。为统计方便,不管远、近立体视功能只要有一项存在均记录“有”,无则记录“无”,融合功能只要有融合点(不管有无范围)则记录“有”,不存在则记录“无”。斜视度数≤10pD者为成功,>10pD为残余性外斜视或连续性内斜视(不论看远还是看近)。

1.3统计分析

用SpSS10.0和ppmS1.5[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不同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率、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比较

基本型、集合不足型和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率分别为68.9%、58.8%和63.6%,三者之间比较均无差异(χ2=0.10~3.23,p>0.05)。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基本型55.17%,集合不足型28.75%,分开过强型63.63%,集合不足型和其他两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χ2=3.86、6.47,p0.05)。术后融合功能恢复率,基本型为58.62%,集合不足型为31.25%,分开过强型为72.72%,集合不足型和其他两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5.52、6.73,p0.05)。

2.2集合不足型两种手术方法的术后效果比较

a、B两组术后正位率、术后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残余性外斜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75~6.70,p0.05)。见表1。

表1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a、B两组术后各指标比较(略)

3讨论

临床上,间歇性外斜视根据看远看近斜视角不同分为基本型、集合不足型和分开过强型,3种类型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对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选择具有指导意义。CHoi等[4]报道,集合不足型的手术成功率变化不定。本文结果显示,集合不足型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融合功能恢复与其他两种类型相比最差,原因可能为集合不足型由于集合功能差,视近时通常表现为外斜视,与其他两型相比更不容易形成有效的融合和立体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集合力的减弱以及病情的加重,集合不足型对融合和立体视功能破坏性越来越大,因此术前集合不足型的融合和立体视功能就差于其他两种类型,术后恢复也相对更加困难。另外,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从事近距离工作越来越多,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对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也显得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认为对于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可适当早做手术及合理设计手术方式以达到术后好的眼位,并促进双眼视功能恢复。

本文中3种类型外斜视正位率分别为68.9%、58.8%和63.6%,与有关报道手术正位率在40%~83%之间基本符合[5~7]。集合不足型正位率要略低于其他两种类型,这与集合不足型外斜视视近时通常表现为外隐斜,而视远时可能是正位或者小度数外隐斜或内隐斜,视远视近差别往往比较大有关[8]。所以,如何提高集合不足型的手术效果是临床医生要解决的问题。有作者报道,行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这两种术式,手术效果无差异[5]。但本研究显示,两种术式在术后正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由于视远、视近的斜视角的差异,使得手术后易发生欠矫或过矫,如行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易发生欠矫,行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易发生过矫。本文结果显示,行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组欠矫率为33.3%,过矫率为6.7%;而行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组则欠矫率为10.0%,过矫率为8.0%,两组残余性外斜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连续性内斜视率差异无显著性。行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组术后倾向于残余性外斜视,这是因为该术式以减弱外直肌力量为主,主要解决角度较小的远斜视度,往往导致欠矫,因此造成较高的复发率[9]。KUSHneR[10]也报道,在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中,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的效果优于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且前种术式的满意率为82%,而后一种为52%,故建议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最好选用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aUDReY等[11]报道,对间歇性外斜视行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组成功率为74.2%,行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组的成功率为42.2%,而且前者在视远视近的斜视度上都要优于后者(术后随访1年)。很多研究也报道,间歇性外斜视行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效果优于行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12,13]。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上针对集合不足型通常设计主要以缩短内直肌来加强集合能力的手术,既能保证术后好的手术效果,又能减少残余性外斜视和连续性内斜视的发生。另外,许多作者都报道很多因素会影响手术效果,如手术年龄、高aC/a率和对斜视的控制、病人的个体差异等[5~7]。而两种术式长期的手术效果,还有待于继续观察研究。

综上所述,在间歇性外斜视中,集合不足型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差。对集合不足型手术选择应选主要缩短内直肌以加强集合能力的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以达到术后正位和尽量减小远近斜视角差异,从而恢复一定的双眼视功能目的。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aK.intermittentexotropia[J].ophthalmologyClinicsofnorthamerica,2001,14(3):399406.

[2]胡聪.临床斜视诊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0.

[3]周晓彬,纪新强,徐莉.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齐鲁医学杂志,2009,24(1):2932.

[4]CHoiDG,RoSenBaUmaL.medialrectusresection(s)withadjustablesutureforintermittentexotropiaoftheconvergenceinsufficiencytype[J].JaapoS,2001,5(1):1317.

[5]LeeSY,LeeYC.Relationshipbetweenmotoralignmentatpostoperativeday1andatyear1aftersymmetricandasymmetricsurgeryinintermittentexotropia[J].JapaneseJournalofophthalmology,2001,45(2):167171.

[6]maRUot,KUBotan,SaKaUet,etal.intermittentexotropiasurgeryinchildren.Longtermoutcomeregardingchangesinbinocularalignment[J].BinocularVisionandStrabismusQuarterly,2001,16(4):265270.

[7]YiLDiRimC,mUtLUFm,CHenY,etal.assessmentofcentralandperipheralfusionandnearanddistancestereoacuityinintermittentexotropiapatientsbeforeandafterstrabismussurgery[J].americanJournalofophthalmology,1999,128(2):222230.

[8]JoHna,JoHnSonp,王林农主译.intermittentexotropia[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55.

[9]LeeSY,HYUnKimJ,tHaCKeRnm.augmentedbilaterallateralrectusrecessionsinbasicintermittentexotropia[J].JaapoS,2007,11(3):266268.

[10]KUSHneRBJ.Selectivesurgeryforintermittentexotropiabasedondistance/neardifferences[J].archivesofophthalmology,1998,116(3):324328.

[11]aUDReYC,LinLeYS,QUaHBL.Surgicalexperienceswithtwomusclesurgeryforthetreatmentofintermittentexotropia[J].JournalofaapoS,2006,10(3):206211.

[12]CHoimY,HYUnGSm,HwanGJm.Unilateralrecessionresectioninchildrenwithexotropiaoftheconvergenceinsufficiencytype[J].eye,2007,21(3):344347.

斜视手术篇6

【摘要】目的:研究通过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治疗斜视。方法:对29例(58只眼)斜视患者行双眼斜视矫正手术,术前和术后运用针灸配合治疗,术前和术后1周拍摄眼底照片,并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视夹角度数,记录术眼的客观旋转度数。使用同视机检查主观旋转度数和双眼视觉功能。结果:58只眼术前客观旋转度数右眼为内旋转lo.48°±6.01°,左眼为内旋转9.37°±5.88°;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治疗后1周右眼和左眼的客观旋转度数分别减少了9.11°±7.09°和7.94°±4.76°。双眼手术前、后客观旋转度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斜视;斜视矫正外科手术、针灸

【中图分类号】R7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08-01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为探讨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和术后旋转状态的代偿变化,我们对斜患者行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手术治疗前、后的主观和客观旋转状态进行观察和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就诊的双眼患者29例(58只眼),男14例(28只眼),女15例(30只眼),年龄3.0~34.0岁。

1.2手术方法:行双眼上斜肌肌腱切断或部分切除

1.3针灸:术前和术后1周用电梅花针叩刺。

1.4检查

1.4.1斜肌功能的检查:上、下斜肌功能的检查方法相似[3]。

1.4.2客观旋转度数的测量: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拍摄眼底照片。

1.4.3主观旋转度数的测量: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行同视机检查,检测主观旋转度数和双眼视觉功能。

1.5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软件。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结果58只眼术前客观旋转度数右眼为内旋转lo.48°±6.01°,左眼为内旋转9.37°±5.88°;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治疗后1周右眼和左眼的客观旋转度数分别减少了9.11°±7.09°和7.94°±4.76°。双眼手术前、后客观旋转度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本研究中,全部患者手术前、后均无正常双眼视觉功能,无正常视网膜对应,甚至5例患者手术前、后均为单眼抑制。其发生机制可能为受发病时间较长、合并眼球旋转、单眼弱视或a征各方向斜视度数不同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无法形成正常视网膜对应。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后眼位虽为正位,但正常视网膜对应很难恢复,通过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治疗后,使患者增加了美感,达到了美容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BrodskymC,DonahueSp,primaryobliquemuscleoveration,archophthalmol,2001,119:1307-1314.

[2]wrightKw,minBm,parkC,ComparisonofsuperiorobliquetendonexpandertosuperiorobliquetenotomyforthemanagementofsuperiorobliqueoveractionandBrownsyndrome,JpediatrophthalmolStrabismus,1992,29:92-97.

斜视手术篇7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全麻斜视手术中悬背式调整缝线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0月收治的儿童86例(143眼)作为研究对象。男48例(78眼),女38例(65眼)。年龄3.3~13.6岁,平均(8.5±1.4)岁。包括共同性内斜视35例、共同性外斜视51例。在全麻下进行斜视矫正术,术中采用悬背式调整缝线后徙术。术后随访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成功率。结果86例斜视手术59例全麻清醒后眼位正位,无需再次调整。27例需再次调整,术中调整率为31.40%。27例调整患者中18例达到理想眼位,治愈率由未调整前的68.60%提高到89.5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治愈率为89.53%、88.37%、87.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背式缝线后徙术适用于儿童全麻斜视矫正术,使斜视手术成功率提高。

关键词斜视手术;悬背式调整缝线;后徙术;全麻

[中图分类号]R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1(a)-0099-02

theapplicationofadjustablehangingbacksuturerecessioninstrabismussurgeryundergeneralanesthesiaofchildren

XionGFengzhiLiYan

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Zhengzhou,Zhengzhou,Henan4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hangingbacksuturerecessioninstrabismussurgeryundergeneralanesthesiaofchildren.methodsthemedicalrecordsofthe86(143eyes)patientswhohasintraoperativefrom2013.1to2013.10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35casesofthepatientshadesotropiaand51hadexotropia.thepatientswereallchildrenaged3.3~13.6,themeanagewas(8.5±1.4).allcasesofstrabismusundergeneralanesthesiaweretreatedbyhangingbacksuturerecession.postoperativefollow-upof1week,1month,3months,6monthswerecompleted.Results59caeseobtainedsatisfactoryeyepositionaftergeneralanesthesiaawake,don’tneedtoadjustagain.27casesneedtoadjustagain,adjustedtherateof31.40%.18patientsobtainedsatisfactoryeyepositionin27patientswithadjustment.thecurerateincreasedto89.53%from68.60%beforeadjustment.86casesofpatientswithpostoperative1month,3months,6monthsthecureratewas89.53%,88.37%,87.21%.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adjustablehangingbacksuturerecessioninstrabismussurgeryundergeneralanesthesiaofchildrenhasgoodsurgeryeffect.itimprovethestrabismussurgerysuccessrate.

[Keywords]StrabismusSurgery;Sutureadjustablehangingback;musclerecession;Generalanesthesia;

[作者简介]熊凤枝(1964.7-),女,河南郑州人,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斜弱视。

[通讯作者]李琰(1982.7-),女,河南郑州人,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儿童斜弱视,email:liyanbbobbc@126.com。

临床矫正斜视的目的不仅为了获得良好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可以恢复双眼视功能,斜视矫正术有多种方式,但国内大部分的术者还是采取传统的手术方式,将肌肉截断后缝合于浅层巩膜上。这种传统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多,术中过度牵拉眼球引起的恶心、呕吐、疼痛及眼球穿孔等,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研究改良的手术方式。目前研究较多的就是调整缝线技术,调整缝线术并不是一个新技术,是由Jampolsky[1]将它改良后并重新应用于斜视手术。最初主要应用于复杂性斜视手术,主要是为了避免再次手术[2]。对斜视患者也采用改良术式,即悬背式调整缝线后徙术。在局麻斜视手术中采用此法取得了良好的手术疗效,但是对全麻病人采用调整缝线技术比较困难,尤其是全麻下儿童斜视手术,患儿清醒后配合较成人差。2013年1—10月,为了提高儿童斜视矫正术的成功率,对需全麻配合手术的斜视矫正术也采用悬背式调整缝线术,目的是防止手术后过矫或欠矫,以便在手术后全麻完全清醒之后进行眼位调节,提高一次性手术的成功率,避免再次手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进行的儿童全麻斜视手术86例(143眼)作为研究对象。男48例(78眼),女38例(65眼)。年龄3.3~13.6岁,平均(8.5±1.4)岁。包括共同性内斜视35例、共同性外斜视51例。手术前斜视度:外斜视20Δ~90Δ,平均54.5Δ;内斜视17Δ~50Δ,平均29.4Δ。术前均行视力、屈光状态,三棱镜及同视机检查。在肌肉后徙术时均采用悬背式调整缝线后徙术。

1.2手术方法

悬背式调整缝线后徙术:从角膜缘做梯形切口打开球结膜,分离球结膜下组织,暴露要后徙的肌肉附着点,切断节制韧带。斜视勾勾出直肌,双铲针6-0可吸收缝线在邻近肌肉附着点约2mm处穿过肌肉,圈套锁住肌肉两边;留下足够的空间,用剪刀安全地从巩膜上剪断肌肉,不剪断缝线,然后将双针相距4mm从肌肉附着点残端的中央部分穿出。用线镊向上拉紧缝线,使肌肉断端对齐,按预期手术量悬背肌肉,从缝线穿出处量取手术量,助手在此位置用线镊固定做标志点,然后用一个双圈加一个单蝴蝶结暂时固定于此点,松开线镊使缝线跟随肌肉后退滑行,结膜瓣保持开放。全麻的患者当时不能配合术中的眼位调整,可以一次手术后不缝合结膜切口,暂时包眼垫,在恢复室留观。患者苏醒后去除眼垫,滴表麻剂。在恢复室内观察眼位,如有过矫或欠娇,预计手术调整量,麻醉师给予静脉滴注再次麻醉后,调整缝线位置后将活结打紧,缝线回退,缝合球结膜。

1.3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记录眼位及三棱镜度数,评价斜视手术治愈的标准为眼位在-8~+8[3]。并总结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1.4统计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时间段治愈率比较

一次手术治愈59例,27例经术中调整1周后治愈18例,调整后治愈率由未调整前的68.60%提高到89.5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治愈率分别为89.53%、88.37%、87.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所有患者术后无眼痛、恶心等不适,患者无一例巩膜穿孔或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此种手术方式后徙肌肉时缝针仍从肌肉附着处穿出,不造成对眼球过度牵拉。

3讨论

斜视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手术治疗矫正眼位,不仅是为了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纠正异常视网膜对应和视觉抑制,从而有利于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4]。国内大部分手术还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将肌肉截断后缝合于浅层巩膜上。这种传统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多,术中病人恶心呕吐、疼痛及眼球穿孔等。近年来,调整缝线技术应用于斜视手术已经在国内陆续开展[5-6]。调整缝线技术的应用给手术者提供了一个进一步调整的机会,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过矫、欠矫和二次手术率。由于调整缝线技术在眼肌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该院对斜视也采用改良术式,即悬背式调整缝线后徙术[7]。此手术方式对大部分的局麻患者术中能配合缝线调整的获得了较理想的眼位,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报道[8],但对于全麻儿童调整缝线术式仅见少量相关报道[9-10]。目前国内报道的斜视矫正术大部分术者使用的调整缝线技术主要在手术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调整[11-12],术后几个小时或第二天,或者更长时间。术后第2天或某一时间调整等于使手术过程延长,且增加了切口感染机会。研究者在斜视手术尤其是全麻下儿童斜视手术,采用悬背式调整缝线术,目的是防止手术后过矫或欠矫,以便在手术后全麻完全清醒之后进行眼位调节,提高一次性手术的成功率,避免多次手术。此方式提高了儿童全麻斜视手术的成功率。悬背式调整缝线只打一个蝴蝶结,结膜切口不缝,可以让病人短时间内完成第2次麻醉,即使眼位非常完美,也能将活结打死并缝合结膜。悬背式调整缝线法在手术台上一次性完成调整,结束手术,避免了第2天患者再次打开切口调整缝线,减少了感染的几率。86例斜视手术59例全麻清醒后眼位正位,无需再次调整。2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过矫或欠矫需再次调整,调整率31.40%。说明全麻病人很有必要进行再次调整。调整后治愈率由未调整前的68.60%提高到89.53%,证明了悬背式调整缝线技术的先进性及可靠性,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技术。由于全麻过程中麻药的反复使用会拖延手术时间,为了避免反复麻醉对患儿身体造成影响,研究者只调整一次即结束手术,故86例患者中仍有9例未达到理想眼位。由于此方式操作简单,由缝线为媒介减少了对肌肉的骚扰,缝合的部位在肌肉附着点,而不是在靠后的巩膜壁上,故大大减少眼球穿孔的几率。悬背式缝线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可行性高的改良斜视矫正术,术后成功率高,无严重并发症,能有效降低斜视手术的二次矫正率。

参考文献

[1]Jampolskya.Currenttechniquesofadjustablestrabismussurgery[J].amJophthalmol,1979,88(3pt1):406-418.

[2]StromingermB,RichardsR.adjustablesuturesinpediatricophthalmologyandstrabismus[J].pediatophthalmolStrabism,1999:112-117.

[3]甘晓玲.斜视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4):145.

[4]漆雅,于刚,吴倩.调整缝线术用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0(1):5-8.

[5]熊凤枝,张晓利,李琰,等.悬背式调整缝线后徙术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3,35(8):604-606.

[6]冯珂,熊凤枝.局麻下术中调整缝线在斜视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2012(2):24-26.

[7]赵德宣.直肌后退可调整缝线在儿童全麻斜视术中应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4,26(5):346.

[8]张晓,李镜海.改良眼外肌悬挂后徙术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8):865-866.

[9]樊云葳,吴倩,于刚,等.眼外肌调整缝线联合拮抗肌折叠术在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应用[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2,20(2):i0001-i0005.

[10]吴夕,牛兰俊.共同性水平斜视的再次手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12):1348-1351.

[11]刘艳,刘红,刘睿,等.球后麻醉在非定量斜视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2,14(1):56-58.

[12]李翔骥,孙强,贺翔鸽,等.斜视手术初学者两种结膜切口及术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1,19(1):29-30,33.

(收稿日期:2014-10-04)

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

斜视手术篇8

关键词斜视治疗心理辅导

斜视是指任何一眼视轴偏离的临床现象,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2大类。手术是斜视治疗的主要手段[1]。对斜视患者进行了治疗和心理辅导,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手术矫正斜视患者72例,男34例,女38例;年龄17~54岁,平均24.5岁。共同性斜视54例,麻痹性斜视18例。术后观察1~16个月。常规检查视力、矫正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底及视功能。

治疗方法:⑴共同性斜视:手术在局麻下进行。①内斜首选单眼式双眼内直肌减弱术,>50度加主斜眼外直肌缩短术。②外斜首选单眼式双外直肌减弱术,>50度加主斜眼内直肌缩短术。最佳疗效为眼位正位或少欠矫,无复视。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视功能训练。⑵麻痹性斜视:手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行牵拉试验。采用减弱拮抗肌,加强麻痹肌或减弱其配偶肌的方法进行手术。具体包括斜肌部分切除断腱术,直肌折叠术等。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眼位复正,视力增加到>1.0。②显效:眼位复正或基本复正,视力增加3行,但1.0。③有效:眼位基本复正,视力增加1~2行;或斜视程度减少不到一半,但视力增加>2行。④无效:无改善或改善未达到有效标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结果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极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眼位正位49例,欠矫8例,未进行二次手术。过矫1例,配压贴三棱镜矫正。

术前、术后视力比较: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相比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术前裸眼视力0.82±0.0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11±0.13;术后裸眼视力0.95±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24±0.28。

术前、术后远近立体视比较: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远、近距离立体视觉,术后远、近立体视觉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8、8.93、9.15、4.49,p<0.01)。见表1。

术前、术后屈光度和参差度比较:术后屈光度和屈光参差患者参差度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于术前和术后的数值分别是:-1.94±5.37;-1.28±0.5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参差患者参差度于术前和术后分别是:1.36±1.86和0.70±0.77,差别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成人斜视者病程长、斜角大、弱视重,多有异常网膜对应。术中发现肌肉续发性改变大,多有肌肉挛缩、弹性差,影响手术效果及视功能恢复。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斜视,国内外学者设计了相应的新术式,以利于取得更好近期和远期疗效,减少创伤和并发症[2],为斜视患者带来最佳的疗效。斜视手术治疗矫正了眼位,纠正了异常视网膜对应和视觉抑制,术后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双眼视功能提高[3]。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又能预防和减少手术回退。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已开展试验性眼前节缺血研究。为了防止斜视手术后出现眼前节缺血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可采用分离和保留前睫状血管的显微手术方法。

斜视治疗使得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相比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使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远、近距离立体视觉,术后远、近立体视觉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目前对于视觉发育成熟的成年斜视患者手术矫正后能否获得立体视觉仍有争议,研究表明,成年斜视患者术后获得了可测量的立体视觉。

斜视患者由于斜视影响外观,影响社交,因此常常有自卑的心理。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对患者进行知识普及,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选择信任的治疗方式。斜视患者第1次手术不能完全的成功时,还需要进行第2次手术。此时患者一般比较焦虑。医生应该和患者沟通需要进行第2次手术的原因,第2次手术之后的效果,从而得到患者的支持,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因此,对斜视患者既要治疗也要进行心理疏导,双管齐下,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得成年患者恢复社交的信心和自信。

参考文献

1刘陇黔,张美霞.V型斜视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3,4(8):22-24.

斜视手术篇9

关键词:屈光不正;斜视;术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19-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成年人要求美容手术者逐渐增多,更迫切要求视力及视功能的恢复,现将近3年在我院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的140例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2012年收治由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140例,其中近视斜视102例,远视斜视38例。年龄18~46岁,平均26岁。共同性内斜视50例,共同性外斜视90例。术后早期戴角膜接触镜进行视功能训练10~15次。术后观察1~18个月。

1.2检查方法常规检查视力、散瞳验光、佩带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底及视功能。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查视力,低于0.8者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扩瞳验光,检出远视性屈光不正38例,近视性屈光不正102例,其中弱视52例。轻度弱视14例,中度弱视30例,重度弱视6例。

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分别检查33cm和5m斜视角。内斜组:斜角

1.3手术方法根据斜视角大小设计手术,内斜组首选单眼内直肌减弱外直肌增强术,>60者加非主斜眼内直肌减弱术。外斜组首选单眼外直肌减弱内直肌增强术,>60者加非主斜眼外直肌减弱术。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术中观察眼位正位或少欠矫,无复视为宜。术后第2天用同视机进行视功能训练10~15天,1月后戴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不正及进行视功能训练10~15次。

2结果

眼位矫正结果评价参照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弱视斜视防治学组1996年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1]。眼位正位者110例,欠矫30例,外观满意未进行二次手术。术后经过训练,恢复双眼三级功能者100例,占71.43%。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恢复较好。

3讨论

屈光不正主要通过两方面机制引起斜视:一方面通过影响调节和集合功能,以及调节与集合联动失衡;另一方面是因视网膜成像不清晰造成视力低下、异常。斜视术后加以屈光光学治疗,一方面由于视网膜成像由模糊变清晰,从而提高了视力,另一方面因改变调节以增加或减弱集合,从而维持术后生理功能眼位,促使双眼单视的建立。外斜视多是近视引起,且一眼近视较高,多数早期间歇性外斜视,逐渐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由间歇性外斜发展而来,手术后有可能恢复双眼视力,预后较好[2]。对年龄大、病程长、融合无力者多为进展型斜视,常合并弱视、异常视网膜对应,术后视功能不能恢复,只能美容矫正,术中观察正位或少欠矫状态。内斜视患者为远视或合并近视性屈光不正,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约三分之二的共同性内斜患者与调节关系密切。此外,未经矫正的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可引起视力下降,而且屈光度差异越大的,弱视程度越严重,手术只能进行美容矫正,无法恢复双眼视功能。内斜度大,并伴有弱视,远视性屈光不正导致弱视、斜视应早期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手术。

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如果两眼视力平衡,以不出现复视为宜,如果两眼由屈光不正发展为屈光参差,且一眼为弱视,复视不会发生,因此对于共同性内斜视特别提示:手术量应特别注意复视的发生。故对大龄患者,只能达到美容矫正、临床满意,以不出现复视为宜。

参考文献

斜视手术篇10

【摘要】目的探讨斜视及弱视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对斜视及弱视患者的护理可以巩固治疗效果,提高视力和避免并发症。

【关键词】斜视弱视护理

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一眼注视目标而另一眼眼位不正,出现偏斜现象者称斜视,斜视不仅危害视功能又影响美观的疾病,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许多原本可以早期发现、早期矫正的病例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甚至有人终身斜视,给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留下了不该有的遗憾。斜视严重影响孩子视觉功能的发育和身心健康,因此,斜视治疗应该尽早。儿童斜视和弱视是密切相关的,对有弱视的儿童,斜视手术治疗前首先积极治疗弱视,然后选择适当的时机早期手术矫正斜视。

弱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儿童眼病。眼部内外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低于0.9)者称为弱视。弱视与斜视有密切关系,单眼偏斜可致该眼弱视,而弱视又可形成斜视。下面将斜视及弱视患者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

1.1共同性斜视

1.1.1临床特征:眼位偏斜偏向鼻侧为内斜视,偏向颞侧为外斜视。眼球运动无障碍眼球向各方向转动均不受限制。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即健眼注视与偏斜眼注视的斜视角度相等。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

1.1.2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矫正屈光不正用1%阿托品滴眼充分麻痹睫状肌后验光、配镜,2.5~3岁即可开始戴镜。三棱镜的应用。药物治疗如用后马托品或托品酰胺等治疗调节性内斜视。

手术治疗原则:减弱过强的肌肉,加强不足的肌肉,平衡双眼肌力,不受眼别限制。

1.2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

1.2.1临床特征:眼位偏斜眼位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斜,如外直肌麻痹眼位向内偏斜。

眼球运动受限眼球向麻痹肌运动方向转动受限。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即偏斜眼注视的斜视度大于健眼注视的斜视度。复视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并有眼性眩晕、恶心、定位障碍等,遮盖一眼后症状减轻。代偿性头位为克服复视减少斜视角,患者头位常向麻痹肌运动方向偏斜。

1.2.2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针灸、理疗等。

手术治疗适应证:先天麻痹性斜视者及后天麻痹性斜视者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稳定半年以上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原则:加强麻痹肌,主要适用于不全麻痹者;减弱对抗肌,用于对抗肌痉挛者;减弱配偶肌,主要适用于有配偶肌功能过强的情况;加强间接对抗肌。

1.3弱视

1.3.1临床特征:视力低下轻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6~0.8,中度弱视为0.2~0.5,重度弱视低于0.1,不能通过配镜来矫正视力。拥挤现象对单个视标的识别能力大于同等大小排列成行视标的识别能力。眼位偏斜或眼球震颤。注视性质异常。

1.3.2治疗原则弱视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高,15岁后基本无治愈希望。治疗原发病早期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睑下垂等。矫正屈光不正需用阿托品散瞳后验光配镜。视功能训练。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自卑心理。主动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案,积极配合做好相应检查。转贴于各类型的斜视和弱视治疗都要强化心理疏导,患儿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治疗的关键,家长的责任心是保证治疗效果的根本。首先,应该关心爱护患儿,加强沟通,与患儿建立较亲密的关系,取得患儿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其次,强化家长及儿童的心理疏导,提高斜视和弱视治疗的积极性,使他们了解弱视的病因,掌握治疗的时机、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再次,科学治疗斜视和弱视,提高弱视治疗效果,强化人性化服务,营造良好治疗环境。消除各种不佳心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2家庭护理:家庭精细作业疗法,根据儿童的自身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及潜能,让患儿的手、眼及大脑相互协调,指导家长认识此疗法的重要性,想办法开发患儿的乐趣,主动的配合治疗,做到持之以恒。

2.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富含Vita、C、B、胡萝卜素的食物,高蛋白、矿物质食物,蔬菜及水果。

2.4散瞳检查的护理:护士应给患者详解散瞳目的、意义、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消除家长及患儿的顾虑,密切配合治疗。同时指导家属散瞳时应注意安全,避免过度用眼及直视强光。

2.5配戴眼镜的护理:指导家长给患儿配戴眼镜后,要根据治疗目的及医生的意见定期复查,及时重新验光配镜。更重要的是要坚持配戴,即使裸眼视力>1.0,随意摘掉中、高度远视眼镜,也可能引起视疲劳和视物模糊,最终导致弱视复发。应坚持治疗,维持1.0的视力达3年以上,治疗效果方可稳定。

2.6斜视手术护理

2.6.1术前护理抗生素眼药滴眼3d,预防感染;术前6h禁食;术前30min服镇静药;术前冲洗结膜囊。

2.6.2术后护理若手术是全身麻醉,术后当日按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止血药、止痛药等;观察患者伤口有无疼痛、出血等症状,随时报告医生;术后即可下地行走,但不能剧烈活动,以免伤口出血;预防术眼受伤;术后第一次换药发现眼位不正,如为单眼手术可做相应处理:若外斜欠矫,将术眼全盖,健眼向颞侧打开;若外斜过矫,将术眼全盖,健眼向鼻侧打开;内斜视过矫,将术眼全盖,健眼向颞侧打开;术后5~7d可开始眼肌功能训练和弱视训练;出院时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3讨论

斜视分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两种。共同性斜视即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和眼外肌本身无器质性的病变,而是由于眼外肌力量不平衡引起的眼位偏斜。

非共同性斜视又称麻痹性斜视,是由于眼外肌麻痹造成的眼位偏斜,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和眼外肌本身发生了器质性的病变所致。

眼球无器质性疾病而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者称弱视。根据发生原因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及先天性弱视。

共同性斜视主要与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有关。内斜视与调节集合过度有关,常见于远视眼。非共同性斜视可由于炎症、外伤、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引起颅内、眼内以及全身疾病导致眼外肌或支配眼外肌的神经麻痹而产生斜视。

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弱视治疗效果,增加治愈机率及缩短治疗时间,恰当的护理方法在检查及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护士的训练能力以及如何努力提高患儿家属及患儿的依从性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保证。在治疗后期,为巩固疗效应采取坚持治疗、间断训练的方法,并可采取递减的方式,定期复查,按照病情及病理指定复查时间,以巩固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