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不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56:36

免疫性不育篇1

不育的原因很多,发生在女性的主要有:生殖道异常,卵巢和内分泌功能异常等;男性主要有:生理和心理等因素如少精、弱精、无精等。此外,近来医学界已注意到免疫因素对不育的影响。据统计,不育症中10~20%是由于免疫原因引起的。

免疫性不育是怎么回事呢?在正常情况下,外膜上有一些特殊结构,具有识别卵子的功能,同时本身又具有抗原性。在女性,通过,抗原物质可被其身体吸收,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并随血循环遍布全身;另外,抗原也可只停留在女性生殖道粘膜上,发生局部性免疫反应,由此产生的抗体往往只存在于宫颈粘液中,而不进入血液。全身性和局部性免疫反应,既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当然,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女性发生免疫反应。可是,当生殖道有细菌或病毒感染,或者当精浆中缺少一种正常含有的抑制免疫反应的物质时,以及存在某些其它因素时,便可促使女性对发生免疫反应。在男性,正常情况是,血液循环与生成和排出的管道之间,有一道天然屏障,叫血―睾屏障。从产生到射出体外,均被这道屏障与血液循环彻底隔开,从而防止中抗原物质进入血液循环与免疫系统接触,所以不会发生免疫反应。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如炎症、损伤、手术等,导致这道屏障受到损坏,中抗原物质就会进入血循环,引起全身性免疫反应,产生自身的抗体。

抗体通过什么方式造成不育的呢?无论是男性的自身抗体,还是女性生殖道局部产生的或经全身血循环转运到女子生殖道中的抗体,一旦与接触,就会产生抗原一抗体反应,使失去功能,阻止精卵结合;另外,与头部、尾部结合的抗体还可以使与凝集在一起,或使活动力减弱甚至失去活动力,这样,就不可能游过宫颈管到达受精部位实现精卵结合。即使侥幸结合,抗体还可以诱致胚胎早期死亡。在男性,除上述情况外,抗体还可以妨碍正常的产生,出现少精甚至无精。

有抗体的不育患者,一般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做免疫学检查呢?一般说来,经各项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因的不育夫妇,以及无明显原因的少精、弱精男子应做免疫学检查。诊断免疫性不育的常用依据是,血中和官颈粘液中是否存在凝集的抗体或制动的抗体。常用的检验方法是凝集试验和制动试验。江苏省已有一些医院开展了这项检查。

免疫性不育篇2

不育是当前生殖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为免疫性不育,其发病机制甚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表明,某些免疫不育和患者体内出现的抗抗体有关。我们观察了97年4月至99年7月份来我站诊治的42例免疫性不育夫妇中的抗抗体,进一步明确了抗抗体与免疫性不育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不孕组42例不育夫妇,育龄2-7年,男方年龄22-36岁,女方年龄23-34岁,均排除了和输卵管、子宫、宫颈等原因引起的不孕。

2、对照组均为已知有一子(女)以上的男和女各20名。

(二)标本采集

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清和、宫颈粘液,正常组采集的均为血清。

(三)试剂和仪器

试剂由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仪器为南京华东电子管生产的DG30224型酶联免疫检测仪

(四)试验方法

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二、结果

42例不孕夫妇中17例抗抗体阳性,其阳性率为40.5%,其中女方10例,男方7例,男女方均阳性的2例,而正常组1例阳性(女陛)经统计学处理其p

三、讨论

免疫性不育篇3

【关键词】免疫性抗体;女性;不孕不育;检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15 

临床生殖医学科,不孕不育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随着不良因素的增多,近年不孕不育人数明显上升,据相关调查示[1],因各种原因引发的不孕不育在我国目前已婚夫妇中已达15%左右,约40%与免疫性抗体相关。本次选取女性不孕不育病例,探讨免疫性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不孕不育女性50例设为观察组,未婚12例,已婚38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3.5±5.6)年,平均不孕不育史(2.0±0.3)年。另选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未婚11例,已婚39例,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3.6±5.3)岁。两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入院后,两组受检者在晨起空腹下,抽取肘静脉血,共5ml,不抗凝,行血清离心分离,后在-20℃下放置并保存,行测定操作时,解冻血清至室温,后采用滴金免疫测定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抗卵巢抗体、抗透明带抗体5种免疫性抗体临床阳性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4%,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2%,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率为2%,抗卵巢抗体阳性率为2%,抗透明带抗体为2%,观察组分别为40%,28%,36%,38%,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881,13.254,18.778,20.250,14.583,p<0.05)。 

3讨论 

精子在女性机体中属异物,精子抗原进入女性生殖道内部后,在正常情况下,可被女性生殖道所具有的酶系统予以降解,阻断其到达体内免疫系统[2]。但当女性有宫颈糜烂或生殖道炎症等异常情况时,精子可进入机体,明显降低免疫抑制物水平,对免疫屏障构成较大程度的破坏,促使抗精子抗体不同程度产生,进而引发不孕不育[3]。 

分析抗子宫内膜抗体特性,其属一种自身抗体,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分布的孕激素依赖蛋白是其主要针对抗原,子宫内膜处于正常位置时,不具抗原性,而子宫内膜异位时,作为抗原,可有效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促具特异性的系列抗子宫内膜抗体产生,此种抗子宫内膜抗体除可与异位的子宫内膜有抗原抗体反应发生外,还可结合位置正常的子宫内膜细胞中相应抗原位点,充分激活补体系统,造成局部有免疫病理学方面的变化出现,直接影响子宫内膜腺体生理功能。进而对孕卵着床产生干扰,诱导着床失败,引发不孕不育。抗心磷脂抗体为一种异质性自身酸性磷脂抗体,在女性体内可诱发微血管血栓,进而引发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等不良事件。分析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导致习惯性流产的机制,主要为促蜕膜螺旋小动脉处形成大小不等的血栓,促使胎盘缺血、胚胎发育因此而停止。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率、抗精子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上述3项免疫性抗体,可作为临床重要的诊断不孕不育的指标。 

抗精子抗体检测具重要的诊断免疫性不育价值,相关报道指出[4],在多种引发不育的原因中,与抗精子抗体关联最为密切,抗精子抗体是由精子膜抗原或精子诱发的一种特异性抗体,其可对精子细胞聚集,将精子经宫颈黏液移至宫腔的过程阻断,对精子获能、受精、顶体反应抑制,进而使生育能力降低。有研究示[5],抗卵巢抗体在反复穿刺取卵、创伤、应用促排卵药物等情况下,相关卵巢组织所对应的抗原成分可对机体合成抗体发挥刺激作用,对卵泡的发育、排出产生影响,进而促雌、孕激素分泌降低,病情严重时,可诱导卵泡闭锁、退化,甚至闭经和卵巢早衰。抗透明带抗体对精、卵结合可构成妨碍,使卵细胞被破坏,并对受精卵着床产生干预,降低生育能力,抗透明带抗体是于卵母细胞及受精卵外覆盖的一层基质,经分析示,其由糖蛋白组成,在受精过程及卵泡早期发育中,其作用显著,透明带抗原可对同或异种免疫反应诱发,诱导抗透明带抗体产生,次抗体对精子穿过透明带结合卵子有阻止作用,进而对着床造成干扰,引发不孕,其抗原-抗体复合物出现沉积情况时,还可对卵巢功能抑制,引发卵巢衰竭,以垂体促性腺水平程度不等升高,卵泡发育失常,卵母细胞数减少,黄体功能不全等为表现,抗透明带抗体可作为卵巢功能早衰、不孕症的辅助诊断指标。本组观察组抗卵巢抗体、抗透明带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抗透明带抗体、抗卵巢抗体为女性不孕不育重要诊断指标,可提高确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敏,杨黎明.793例不孕不育症患者血清免疫性抗体结果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20-121. 

[2]徐雁.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免疫性抗体检测分析.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9):284. 

[3]汤冠莉.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免疫性抗体检测分析.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5):322-323. 

免疫性不育篇4

【关键词】不孕症;女性;免疫抗体

近年来随着继发不孕在女性不孕症中的比例逐渐上升,调查研究发现,导致不孕症的因素较多,其中约40%的患者为免疫因素所导致。随着生物化学技术和免疫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抗抗体、抗心磷脂抗体以及抗子宫内膜抗体等被更多的运用于生殖免疫和生殖免疫病理机制的研究。Sun指出asab、emab、aoab、HcGab、aca所产生的机制不同,但其均是导致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asab、emab、ao-ab、HCGab、aCa免疫抗体对女性不孕症患者中的阳性率,拟说明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在不孕妇女中的变化,探讨其对不孕妇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7年2月~2011年6月门诊治疗的女性不孕症患者32l例,均为原发性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为28.3±5.4岁;其中原发性不孕症患者181例,继发性不孕症患者140例。纳入标准:患者无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以及相关检查,排除患者为解剖、内分泌、遗传以及感染性疾病。排除标准:患者为精神异常以及肿瘤病史。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妇女98例作为对照组,其年龄为23~35岁,平均年龄为28.3±4.5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体重等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性(p>0.05),本临床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本临床研究患者在空腹情况下取肘静脉血3ml,并将其离心后分离血清进行测定,如果当天未能进行测定的标准对其按照相应的标本保存方法进行保存,其保存时间不能超过1周,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患者asab、emab、aoab、HCGab、aCa进行测定。UU/Ct感染情况检测:同期运用无菌棉拭子将本临床研究患者的子宫颈分泌物置人1ml的无菌生理盐水eppendorf管中,而后对其进行离心,弃上清,而后在沉淀物中加入显色剂,对其颜色进行变化。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a=0.05,当p

2 结果

2.1 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血清中asab、emab、aoab、HCGab、aCa阳性率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

2.2 继发性不孕症患者流产次数与asab、em-ab、aoab、HCGab、aCa阳性率的相关性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流产次数与其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

2.3 对本临床研究患者UU/Ct阳性率与血清中asab、emab的阳性率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UU/Ct阳性的患者中血清asab、em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UU/Ct阴性患者(p

3 讨论

近年来,Djaladat研究表明免疫性因素可导致妇女出现不孕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其中免疫性抗体的产生,是导致其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asab是与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在正常情况下,在中存在有一定的免疫物质对女方抗原应答进行抑制,从而形成耐受,且在正常情况女性生殖道中的免疫系统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使生产后女性不会产生asab。Simikova研究表明asab多产生于免疫抑制因子缺乏或者女性生殖系统出现炎症、损伤等黏膜免疫防御机制消弱以及抗原被子宫内免疫细胞识别的情况,从而导致生殖道局部或者全身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女性合成asab。刘迎辉研究表明当多次流产时,会加重女性生殖道内局部发生感染以及损伤,从而使其免疫反应不断强化,导致asab升高。在本临床研究中,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asab的含量比对照组高(p

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是导致女性不明原因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人工流产以及UU/Ct感染的患者其相关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增加。提示对于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必要时进行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以明确病因,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

免疫性不育篇5

[关键词]不孕不育;抗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卵巢抗体

女性不孕不育症为临床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家庭和睦以及社会的和谐。随着生育年龄的增加,女性不孕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免疫因素在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据文献报告,有近一半的不明原因不孕与免疫有关。因此本次研究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不孕不育门诊接诊的52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抗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卵巢抗体(aoab)四项生殖免疫抗体进行检测,旨在探讨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不孕不育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不孕不育门诊接诊的520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42岁,平均(34.6±2.5)岁;病程2~11年,平均(3.2±1.4)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3组:原发不孕组(160例),占30.77%;继发不孕组(240例),占46.15%和自然流产组(120例),占23.08%。自然流产1~6次,平均为(2.3±0.7)次。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第7版不孕不育的诊断标准。排除感染、内分泌异常、生殖道畸形、输卵管不通畅、排卵异常以及其他的病变,且排除男方不孕的因素。对三组患者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抗自身抗体,并比较分析。3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抽取所有患者3mL的静脉血,分离血清备用。血清抗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卵巢抗体(aoab)4项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抗自身抗体,试剂盒购自源德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操作按说明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asab、emab、aCab、aoab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三组患者免疫抗体阳性检出率,免疫抗体阳性指四种抗体中至少有一项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血清4种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比较

原发性不孕组asab、emab、acab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继发不孕和习惯性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三组患者aoab患者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9,p

2.2三组免疫抗体阳性率比较

原发性不孕组免疫抗体阻性率明显低于继发性不孕组和习惯l生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不孕症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缺陷,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带来较为严重的身体和精神伤害。近年来,随着女性性观念的变化,受晚婚晚育、人工流产、性传播性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女性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治疗不孕不育的关键在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导致不孕症的病因复杂,且涉及多个领域,其中,部分患者病因与自身免疫抗体有密切的关系,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引起的不孕症,因此,近几年,免疫因素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殖免疫抗体可以通过影响的活性、阻碍精卵的结合、干扰胚胎着床以及胚胎的发育等多个途径去干扰生殖的过程。大量研究证明,asab、emab、aCab、aoab四项免疫抗体是导致自身免疫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

asab是最早肯定的导致不孕的抗体,大约10%~30%原因不明的女性不孕症可能由于asab改变。据临床观察,asab阳性的女性患者,通常都存在生殖器官及经期异常出血时有史,或有生殖系统感染、炎症等。正常情况下,女性生殖道具有酶系统,能降解进入的抗原,不会对其配偶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在生殖道感染、出血等情况下进行性生活,会刺激抗抗体产生,asab会直接影响受精卵着床、精卵结合以及正常活动等,导致女性对发生免疫反应,进而导致不孕。emab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mtl的标记性抗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受到异位内膜刺激或经血逆流等因素有关,通过各种免疫性反应,emab对子宫内膜功能造成损害,影响胚胎着床,容易发生早期流产。aCab多出现于组织的炎症、损害以及粘连后,主要引起血栓的形成,且引起蜕膜和胎盘的血流不通畅、血供不足等而导致流产。aoab可引起卵巢的损伤,以导致不孕不育。

免疫性不育篇6

摘要:根据现代医学教学模式转变及在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对交叉学科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我校开设了《不孕不育与免疫》选修课程。通过5年多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们在已出版的《不孕不育与免疫》著作基础上,对各章内容以讲座的形式编制了教学大纲,同时亦统筹考虑了我校学生知识结构及培养模式而定,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索,将现代免疫等知识与传统医学融于一体,加之采用多媒体、愉悦案例或病案扩散式等教学方法,在扩充学生知识面、联系基础与临床、提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素养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为今后《不孕不育与免疫》教学工作的完善与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不孕不育与免疫;选修课;教学探索;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04-0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也出现了更高的需求,怎样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新的需求点,这就要求我们高等医学院校能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尤其是高等中医院校怎样才能使学生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基础医学融于一体,灵活应用,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提升应用综合知识的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我校自2008年起,率先开设了《不孕不育与免疫》选修课程。通过5年来的教学探索发现,开设此门选修课程是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医学人才模式规律的。同时也满足弥补了学生在这一领域的求知欲。总之,该门选修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而且使他们知识面更加宽阔,交叉知识联系更加紧密,值得推广。本文拟就《不孕不育与免疫》的教学实践探索略谈一下笔者的体会。

一、《不孕不育与免疫》进入中医院校课堂的必要性

早在1922年,免疫性不孕尽管被meaker首次提出,但当时很少引起临床的关注,时隔20年后,因wilson(美国)与Rumke(荷兰)两位研究者分别在男女不育不孕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抗抗体(凝集素)以来,免疫性不孕不育

症的地位才成为人们研究关注的热点[1-2]。传统中医学中没有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记载,但在古医籍中,散见有“不子”、“无子”、“绝产”、“断绪”、“不育”等篇章中的描述,这些可归属于广义不孕不育症的范畴。自从20世纪60年代免疫系统发现确立后,免疫学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人们从免疫学的角度发现有些男女不育不孕症与其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因而笔者将已编辑整理成系统的《不孕不育与免疫》著作在高等中医院校作为一门选修课开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医药与现代免疫学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深入应用研究,是祖国传统医学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开设《不孕不育与免疫》课堂教学,势在必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开设《不孕不育与免疫》选修课程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需要;第二,让学生熟知不洁的性开放是造成不孕不育的元凶,危害极大。

二、课程设置

该课程概要性介绍了免疫系统与生殖的关系;说明了免疫性不孕不育发病的原因与病原性微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及其检测的手段方法;重点指出中医药或中西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精要之处,着力揭示名医独特的学术思想、知常达变的诊疗技巧和用药特色,旨在为医学生提供一部系统总结整理免疫性不孕不育中医药或中西结合治疗及医案之作,从而为医学生研究和运用带来方便。且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融合了现代免疫知识与传统医学于一体,既有基础知识介绍,又有临床实践治疗与医案总结,可谓有血有肉系统地介绍了该领域中医及中西医治疗的最新发展。该本教材内容非常丰富,交叉学科点多,涵盖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在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发病、诊断、治疗、病案研究方面系统地给出了思路、方法参考,对帮助医学生系统学习这门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按照每章的特色设置教学内容;第二,是对《不孕不育与免疫》教学内容的设置。

三、《不孕不育与免疫》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效果

在选修课教学中,以多媒体讲授为主,仅多种关联学科多媒体材料、视频的收集整理及准备工作,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因为这些材料牵涉生殖生理学,免疫系统的组织胚胎学,生殖系微生物感染与免疫学,生物发育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妇科学等多学科相关联的知识点,只有将这些知识点适当联系在一起,方成《不孕不育与免疫》这门选修课的授课ppt。ppt课件制作的完成,为这门课程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授课过程中,除多媒体讲授外,还插放了相关视频,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考试方式及教学效果反馈

该门选修课程是围绕不孕不育、免疫为主线,辅之以其他多门关联学科展开教学讲解与讨论,加之课时有限的关系,每个讲座后均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教材或图书馆资料中查找答案,这便加深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熟悉程度,课程结束时,为了对教学效果有一客观的评价,我们选用半开卷形式进行考试,让每位同学在教材中或自己平时所做的作业中将考试思考题90分钟内独自完成。教师对每位同学的试卷客观公正的予以评价,对此我们于2008、2009及2011年课程结束后,对报选该门课程的430名学生分别发放了教学问卷,所发放的问卷全部有效收回。对问卷分析后结果发现,大多低学认为该课程使他们能熟悉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67%的同学感到非常满意;32%的同学对该门课程是满意的;87%的同学认为该选修课的内容设置是适当的。总之,学生对该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及效果等方面认为是良好的,值得肯定。

五、对该门课程的完善与推广应用的展望

这门选修课程的最大优势是将基础与临床联系结合于一体;是将中医与西医融于一体;是将传统医学在继承中得到了发展,这也是该门课程的特色与创新。况还有现成的教材,使授课的难度大为减少,加之教师在授课内容设置、教学手段与方法上不断构思改进提升,所以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相关联的交叉学科多,牵涉的内容与知识面广,所以在授课中只能通俗简单化的讲授,好让学生了解熟悉这一领域的概况。然而,总体来说这门课程的开设是符合了医疗卫生发展的规律和时代进步的需要,尤其是中医院校在对该课程完善后,建议能否将该课程开设为正式的必修课,可为传统医学在继承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亦为进一步培养出高素质、能力强的优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免疫性不育篇7

关键词:健康免疫综合教育;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有资料表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面对如此规模的人口流动,作为人群最基本的卫生防病措施,计划免疫工作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流动儿童比例的不断提高,目前一些城市、城镇免疫接种的人力、经费方法、制度等已不适应这种状况,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困难将会更加突出[1]。基于这样的现状,我院对流动儿童,采取健康免疫综合式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年~2013年752名流动儿童,其中196名儿童及其家长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观察组),其余556名未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对照组)。

1.2健康免疫综合教育方法

1.2.1教育的方式目前开展的宣传教育是多种方式进行,各类媒体共同参与的综合教育方式,以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效果。根据传播手段的不同可以将宣教方式分为4种:语言传播方式、文字传播方式、形象传播方式、声像传播方式。①语言传播方式:1次/w组织座谈会、卫生知识讲座、健康咨询、健康教育课等等,简便易行,不需要设备支持。②文字传播方式:如卫生科普书籍、报刊、传单、标语等。③形象传播方式:如卫生宣传画、摄影作品、卫生标本、模型等等,以其具体、真实、生动的形象使受教育者产生深刻印象,较受欢迎。但要有经济、物质基础,专业人员配合。④声像传播方式:如卫生科教电影、卫生电视专题片、卫生广播、卫生录音、光盘等等,作为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其信息覆盖面广,受教育人多,易于为群众接受和理解,但需要物质支持也较多。

1.2.2教育的内容①预防接种方式: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医学上叫做"人工自动免疫"。另一种是在已接触传染病的人群尚未发病时,给其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抗毒素以及成人血清等,即直接将抗体输入体内,增加消灭入侵的致病微生物的有生力量,从而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这种方法叫"人工被动免疫",特点是注射后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短,通常2~3w即消退。只适用于应急预防或治疗。②预防接种好处: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产生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叫做抗体。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患过一次后,就不会再患二次,就是这些特异性抗体在起作用。预防接种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进行人工预防,具体方法是将被特殊处理过的细菌、毒素或病毒制成各种特异的生物制品,然后接种到体内,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如再有这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就有足够的抵抗力去消灭他们,因而不发病或发病很轻。③儿童不能进行预防接种的情况为:?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症的患儿。?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患有严重皮肤病时。?正在感冒发烧的患儿。?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患儿。?有免疫缺陷的儿童。?严重腹泻儿不可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需等病好后两周才能接种。④儿童预防接种后正常反应:接种任何一种疫苗,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外来刺激。活疫苗、活菌苗的接种,实际上是一次轻度感染;死菌苗、死疫苗对人体是一种异物刺激因此,接种后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这种反应的轻重与疫苗种类、质量、使用方法以及接种对象的身体素质有关,应正确认识,并注意与疾病相区别。⑤儿童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有:?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性水肿,神经系统过敏症。?多发性神经炎。?臂丛神经炎。?癫痫。?脑病。?脑炎和脑膜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除了上述一些表现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如没有严格掌握禁忌症,接种途径、部位的错误,接种剂量过大,消毒不严及误种等,均可引起不良反应。但这些与接种制品无关。实践证明,预防接种引起的不良反应是极少的。只要医务人员认真负责,家长密切配合,在各个环节上把好关,是完全可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⑥强调接种前后注意事项:在接种疫苗前,家长须向医生说明儿童健康状况,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场所留观30min,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接种疫苗后要适当休息,当天不宜洗澡,不可做剧烈运动,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经休息多喝水,一般在1~2d就会缓解,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2结果

流动儿童年龄及接种疫苗情况见表1,观察组各年龄段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方针、策略和手段更为明确,效果更为明显。就我国防治传染病而言,与50年代初期比较,无论是传染病总发病率或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均有大幅度下降,且传染病总死亡率在死因中的顺序也由第1位降至第6、7位,对期望寿命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成就的取得,计划免疫作为主导措施之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在防治疾病的手段中,特别是对疫苗可预防的疾病,计划免疫是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

计划免疫工作最显著的特点是按照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免疫规划和免疫策略所确定的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开展以免疫接种为主导措施,辅以疾病监测、流行或暴发控制等措施,是控制和消灭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手段。它既是一项国家指令性工作,受国家的规划、政策和法规所保护和约束,又是一项面广量大、艰巨复杂的社会性、群众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科学性强、管理要求高的技术性工作。

近年来,流动人口疾病发病率在城市地区明显升高,从而改变了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地区分布格局。以麻疹发病为例,近几年来,东部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区发病率、报告病例数、疫情暴发起数、暴发过程中报告病例数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成为了新的易感人群。东部经济发达省份2005年麻疹报告病例99%为流动人口;北京、上海等地,流动人口中麻疹病例是常住人口病例的9~10倍。因此,流动人口是免疫规划疾病防治必须要重点关注的人群,流动人口的接种管理工作成为预防接种的"死角",例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建卡率为32%,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四苗"全程接种率仅为36%。显而易见的是,流动儿童群体免疫空白的存在,已经使这一群体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常住儿童。无论是从全国大范围调查情况看,还是从各地实际疫情表现看,流动儿童群体免疫缺失问题已紧迫地摆在眼前[2]。为弥补流动儿童群体免疫缺失,需要多方面展开工作。我们采用的是健康免疫综合教育,研究对象为2012年~2013年752名流动儿童,其中196名儿童及其家长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观察组),其余556名未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观察组各年龄段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日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免疫性不育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计划免疫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5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21-02

确保儿童身体健康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定期进行疫苗的接种,根据国家的规定对儿童接种疫苗,能够促使其身体内产生一种特异性的免疫力,能够抵抗病毒的入侵,保护儿童身体健康。而入社区的健康教育能够确保儿童定期、定量进行疫苗的接种、提高免疫质量,也能使得儿童家长更加了解计划免疫的优势[1]。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入社区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的重要性正在提高,本文就以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为例,研究健康教育对提高计划免疫质量的具体作用,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中心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计划接种疫苗的140例儿童家长进行研究,140例儿童中,有122例是附近常住的,其余18例为暂住,儿童的家长均为爸爸或者妈妈。将140儿童的家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家长的年龄在24-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4±3.83岁;相应的文化程度为:15名为小学文化,24名为中学文化,27名为高中文化,28名为大专文化,大专以上文化的有46名。两组家长和儿童的一般资料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1.2一般方法对对照组儿童进行传统的一般性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儿童专属计划免疫档案并接种疫苗。而对观察组儿童进行系统性的、专业性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2.1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将计划免疫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较好的心理素养、专业的职业修养,从而提高对社区健康教育的服务能力;此外,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还要与妇联、公安、村委会等相关部门进行密切联系,保证每一位常住和暂住的儿童及其家长都能够接受最有效的健康教育[2]。

1.2.2对妊娠阶段和产后的妇女进行教育相关健康教育团队应该和妇产科密切联系,对孕妇进行儿童计划免疫进行宣讲,使孕妇了解接种的重要性,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疾病,同时,建立社区儿童计划免疫档案是每一位父母的义务。

在婴儿出生后,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健康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产妇进行卡介苗接种的相关知识教育。在对婴儿进行满月建卡时,还要将婴儿近期的免疫接种计划向父母进行专业的讲解,并依据父母的实际需要进行接种[3]。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2结果

2.1儿童接种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各70例,相关免疫接种率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健康教育属于目标明确、计划周密、组织完善的教育工程,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引导患者确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树立健康的习惯。同时,健康教育也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相关信息,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患者的身心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能够带动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共同发展。而在儿童计划免疫环节中,不光要确保医护人员具有合格的健康专业技术,还要求他们医德高尚、心理素质稳定,且具有对儿童的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准、人际关系和心理等方面都是最重要的,只有确保上述几点,才能进一步推进社区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文中观察组家长接受了专业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就对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到了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就能配合免疫工作顺利实施,也为儿童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同时,将健康教育社区化、系统化,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增进人民和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能使家长对计划免疫接种更加满意[4]。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入社区能够极大加深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的了解,能够提高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儿童免疫的接种率,家长对于计划免疫也能更加配合,是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并运用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格桑曲珍,玉珍.拉萨市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J].医学信息,2013(06):143-144.

[2]舒幼平.2009——2011年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2(07):588-590.

免疫性不育篇9

如小儿麻痹症患儿的残疾、麻疹患儿出疹时的病容等,以及耐心讲解如何喂服糖丸、如何进行热敷、小儿发热应该如何物理降温,正确指导家长给予小儿喂药,在整个喂药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什么。对照组:儿童进行接种时,由医护人员向家长阐明该接种疫苗的作用、下次接种时间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提醒家长应当在孩子健康状态下带领其前往接种处进行疫苗接种,以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观察指标:①免疫知识得分:以1题1分计算,答对得分,答错或不答不予计分,总分20分。②健康教育达标率。③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④对预防接种的信心。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计划免疫综合知识得分比较:观察组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两组预防接种的信心、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比:观察组在健康教育达标率、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以及预防接种信心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免疫性不育篇10

1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相关研究

对孤独症患儿发育过程的研究发现,aSD患者头围比同龄健康儿明显增大,以大脑额叶的灰质和白质增大为特点[1],这表明aSD患者神经发育异常,而大部分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免疫系统的激活上,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母体免疫激活(mRi)可诱导未成年后代大脑的表观遗传改变,妊娠期急性损害对大脑和行为可能造成持续的不利影响[2]。母体免疫激活很可能影响多个脑区,导致大脑整体网络失衡。有研究发现,人类和老鼠的前额叶皮层主要支配社会行为,与aSD的发生有关[3]。这表明早期炎症反应可能是aSD病因的普遍因素。研究发现,早产儿患孤独症的风险比足月儿高大约4倍,也更容易受到感染,同时其血脑屏障发育滞后,使暴露于潜在神经毒素的可能性增加。部分aSD患者在围产期通过感染、压力、环境或过敏引发肥大细胞激活,导致其释放促炎因子和神经毒素分子,从而导致神经系统炎症和孤独症发病。目前,针对孤独症患者体内小神经胶质细胞的研究成为aSD免疫标志的一个新方向。小神经胶质细胞被看作中枢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在各种不同病理状态中起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小神经胶质细胞在aSD患者体内的作用,该细胞可直接与神经元相互作用,维持适当的兴奋与抑制平衡,打破这种平衡会导致神经功能和行为终身改变[4],这可能与日后神经组织障碍有关。morgan等[5]证明,在孤独症患者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有一些与特异性神经元反应有关的小神经胶质细胞被激活。另有研究表明[6],在孤独症患者小脑的颗粒细胞层和白质中,星型胶质细胞聚集和小胶质细胞激活,以及不同年龄段孤独症患者大脑不同区域的细胞因子表达增加,aSD患者脑脊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6、tnF-α、iL-1β、iFn-γ均显著增加,并且在这些大脑区域和脑脊液中其他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也表达增多,说明aSD患者的脑中促炎途径被激活。这些炎症因子是由循环中的免疫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并能影响神经功能和行为。因此异常的炎症过程可能是aSD一个持续的病因,在病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影响其行为及症状。除此以外,大脑神经元形态受损也会引起神经疾病。有研究表明,Sarm1可调节神经元形态发生[7],由Sarm1调节的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α可以调节突触可塑性[8]。并且人类Sarm1基因位于17q11号染色体上,处于孤独症易感位点6范围内;另外,孤独症患者大脑皮层中Sarm1蛋白质含量减少[9];对Sarm1敲除老鼠的行为分析也显示智力障碍、社会行为受损、认知缺乏灵活性等特点[10]。这些行为缺陷与孤独症患者的特征相似。因此,Sarm1被认为可能与神经发育障碍有关。

2自身免疫相关研究

虽然孤独症的病因尚不可知,但许多研究均证明,aSD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有一定联系[11]。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在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儿童中,大约40%患有孤独症,特别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或甲状腺功能减退、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乳糜泄、溃疡性结肠炎、银屑病、家族性Ⅰ型糖尿病有密切相关。这些研究结果支持aSD中存在自身免疫成分的可能性。免疫遗传学为在基因水平上研究aSD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方向。Geschwind等[12]的研究发现aSD的病因中约10%~20%源于遗传因素。但是,大多数的孤独症没有特异基因,即使是最常见的遗传形式在病例中也不超过1%~2%。更具体地说,免疫遗传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La相关性上。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指出经典mHCⅠ类、Ⅱ类和Ⅲ类等位基因和aSD存在一定关系。早期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父母表达的HLa抗原量大大超过对照组。最近,torres等[13]发现在孤独症患者体内某些HLa-a2等位基因表达增加。在上述研究中除了mHCⅠ类基因外,mHCii基因也与aSD有关。更具体地说,HLa-DRB1*04(被认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易感基因)和aSD之间关系更密切。此外,表达在第三高变区(HVR-3)的其他Ⅱ类等位基因也被发现与孤独症有关。还有一些孤独症儿童高表达HLa-a2和DR11等位基因。一些研究甚至表明,有些mHCii类基因可能有保护作用[13]。最新meta分析显示,孤独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表达相同的保护性HLaⅡ类等位基因,即HLa-DRB1*13[14]。就mHCⅢ类基因而言,补体C4的等位基因与aSD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转录的表观遗传调控紊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5]。研究证明Rett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和其他遗传综合征常伴发aSD,这与表观遗传修饰有关,这些研究表明,表观遗传机制与孤独症的病因可能存在一定关系。更具体地说,甲基CpG结合蛋白2(meCp2)基因突变与孤独症的关系最密切。aSD患者体内的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和免疫标记也反映出其免疫功能紊乱。对aSD患者抗体的大量研究表明,抗体与疾病的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各种研究表明在aSD患儿体内各种不同的免疫介质,包括血清抗体、大脑抗体、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nK细胞和黏附分子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这些研究严谨性不高,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看,这些结果似乎表明免疫介质变化与aSD的关联,当然这需要进一步的正确研究来证实。更具体地说,aSD患儿igG、igm减少,可能表明免疫功能紊乱。同样,促炎因子iL-6、iL-12和iFn-γ增加和抗炎因子iL-10和tGF-β1减少表明在aSD中可能存在超免疫状态。趋化因子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SD患儿mCp-1、t细胞激活性低分泌因子(Ran-teS)、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增多,这与患儿行为障碍有关,这种关联表明了一个异常的免疫状态可能与孤独症行为改变有关。此外,研究已表明aSD患儿的免疫异常,在aSD患儿中发现自身免疫相关的现象,比如单核细胞、nK细胞过度活化,t细胞反应增强,调节性t细胞功能抑制等[16]。虽然还没有研究证明aSD和特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特定的联系,但这些发现表明,免疫应答的异常调节或免疫功能障碍与aSD有密切的关系。

3aSD与孕产妇自身抗体的关联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17],母体免疫反应可能在孤独症的病因中发挥作用。1964年风疹大流行后,被病毒感染的母亲生出的孩子有8%~13%的儿童出现孤独症症状。另有研究[18]发现,在怀孕前三个月孕妇病毒感染和孤独症风险增加有密切相关。此外,感染各种微生物,包括流感、巨细胞病毒、水痘、麻疹都会使患aSD的风险增加。因此有人认为,aSD不是特定病原体引起的,而是与一个更广义的母体免疫系统激活有关[19]。并且孕产妇血清和羊水的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后代的aSD有关[20]。在动物模型中,母体免疫激活的后代表现出孤独症的症状,如在老鼠模型中,母体免疫激活的后代表现出超声波发声的数量和质量减少或下降,嗅觉交流改变,社会互动障碍,不断为自己梳理毛发和其他aSD相关行为异常[21]。类似的损害在母体免疫激活的猴子模型中再次出现。给怀孕的老鼠或猴子体内注入微生物抗原,如细胞壁成分脂多糖(LpS)或病毒成分,比如poly(i:C),结果导致其后代出现孤独症样行为功能失调[22]。总之,这几个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模型均指出母体免疫激活在孤独症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最近有研究显示,一些产妇自身抗体igG与胎儿脑组织反应,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如孕产妇患重症肌无力,就导致暂时的新生儿重症肌无力[23,24],有时也会出现致命的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尽管这样的情况相对少见,但是自身免疫性igG会影响胎儿重要的发育过程,从而导致永久性的缺陷。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新生儿红斑狼疮,典型的母体抗体引起,该抗体可结合核糖体蛋白,阻止发育过程中胎儿正常心脏的形成[25]。胎儿的血脑屏障发育还不完善,进入胎儿体内的igG可以在其完全形成之前进入发育中的大脑。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小鼠模型抗体转移的研究中,特异性沉积的母体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igG在发育中的新皮层的浓度高于母体大脑的60到70倍。胎儿血脑屏障的发育时机很复杂,其排斥特性主要是血管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对wnt/β-Catenin信号的反应。众多相关信号分子参与这种级联反应,其中涉及孤独症易感因素的一些基因变异,其中一个engrailed2基因,它的功能是调节从母体循环穿过胎盘的外源性因素的灵敏性。这种遗传易感性可能是母体抗体参与aSD症发展机制的基础。最后,孕产妇自身抗体生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在许多自身免疫相关的神经障碍中,自身抗体是在应对微生物感染的应答中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认为孕产妇自身抗体生产和某些情况下感染的孕产妇产生抗体存在相似机制。孤独症家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尤其是母亲,这也表明母体免疫状态和后代aSD发病风险增加之间有一定联系。此外,母体免疫激活长期影响产前及产后免疫力,包括降低胎儿的免疫耐受。免疫耐受缺陷,可能是促进自身反应性抗体生产的基础。而维持自我耐受与met受体酪氨酸激酶及其相关的信号级联反应有关,研究发现孤独症相关met-c等位基因会导致免疫失调和自身抗体生产[26]。同时met多态性已经在几个独立基因研究中发现与aSD相关[27],并且该多态性与在孤独症儿童母亲体内发现的孕产妇抗胎儿大脑抗体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总体来说,母体免疫激活和孕产妇自身抗体生产表示免疫相关易感性因素与aSD的风险增加有关。

4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