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包粽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59:10

我学会了包粽子篇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的节目,例如:吃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学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我学会了包粽子。

包粽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看见奶奶正在忙着洗粽叶。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洗糯米……奶奶弄好了这些,准备包粽子的时候,我就在一边看、一边学、首先,我拿了几块粽叶弄成三棱形似的,再把米倒下去,后来又抓不紧,米往下倒,弄得满地都撒满了米,连续几次都是这样,引得奶奶眉开眼笑,我看一下自己也跟着笑。后来,我终于把粽叶弄成三棱形似的,米也不漏了,再用筷子夹些猪肉、蛋黄、腊肉……然后就把叶折起来最后绑住它,奶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捆紧好粽子,不然的话,煮的时候就会成粥了。我就用绳子捆紧了粽子,一条粽子就这样弄好了,我再接再厉,继续包粽子,附近的邻居都夸我棒,都赞不绝口。

那天,包粽子的趣事真的很有趣,也让我感到好开心。让我从中懂得一个道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冲蒌中学初二:naidy奈奈

我学会了包粽子篇2

六月的天空是湛蓝深远的,六月的小伙伴是活泼开朗的,六月是炎热的。端五节坐着龙舟,脖子上挂着香包,头上扎着艾叶辫子,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向我们驶来。

端午节的前夕,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吃粽子可是端午节习俗里不可缺少的。它的味道可佳了,让人吃了还想吃。妈妈包的粽子可是天堂美食,跟商店里买的没什么两样。新鲜的粽叶,大盆用酱油调好的糯米,还有香喷喷的肉馅都准备好了,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匀地铺在底下,然后夹了一块肉馅,放在中间。接着又铺上一层糯米。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最后,把绳子扎好,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见妈妈麻利地包粽子,我的手也痒痒的,想试一试。别看我说说简单,做起来难多了。我包的粽子一会儿“喂”得太多了,糯米都从粽叶缝里“逃”出来;一会儿“喂”太少了,还没“吃”饱;一会儿粽叶被我折得乱七八糟的,粽子包得奇形怪状……我灰心丧气,干脆不干了。妈妈见了,鼓舞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气馁,我们一步步来,总有一次会成功。”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情好多了。在妈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接二连三地包出了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粽子。

妈妈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钻进我的鼻孔,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拿出一个粽子,解开绳子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着自己亲手包得粽子,我明白了:做事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急,越急越做不好事,就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三年级:陈艺晗

我学会了包粽子篇3

妈妈拿出泡在水里的粽叶,还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们两个准备“操作”了。首先妈妈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骤:①选料,选择好合适的粽叶;②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包好;③把五花肉放进有糯米的粽子里;④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来包粽子还有学问呢。

妈妈开始包了,她神色严肃,十分细心。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这不,不一会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显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妈妈这个包粽子的好手,已经包了几十个粽子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的进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妈妈有说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认真操练着,可是这粽子似乎看我是个孩子,非闹点小脾气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个粽子都没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说:“哎呀····就你···还想把我给驯服···那可比登天还难。”我可“不服气”了,这小小的粽子就能难倒我吗,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带着些虚荣心努力的学着。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茅塞顿开,真棒!我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手中的这个小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贵,那种喜悦与兴奋难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粽子。妈妈往锅里加了许多的水,然后开始煮,煮了好一会儿,粽子就好了,此时家里到处都弥漫着棕子的香味,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我学会了包粽子篇4

解放路实验小学

五(6)班

熊彦博

听说明天要举行包粽子,我们都很高兴,蹦蹦跳跳的。当然,我也做好了包粽子的准备。可是我还不会包粽子呀!哎——!有了!在放学的路上我问妈妈粽子是怎样包的,妈妈就把包粽子的材料和怎样包粽子的要领大概意思给说了一遍,我半信半疑。

我学会了包粽子篇5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会把五色的丝线拧成细绳,很长很长。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不用说,是奶奶第一个来到我的身边。

贴符。每年,门框上都要贴符的。有的是用单色的黄纸折的,有的则是用五色纸编的。奶奶也曾经教我折过,到现在已经淡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习俗:地里也埋百索子。那时,奶奶说,埋在地里的百索子会变成花蛇,保一年丰收。虽然我很顽皮,却从来没有挖过那些“蛇”,害怕它们出来咬人。后来才知道,那是老人们瞎编的故事,用来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别的习俗我真是记不起来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来个粽子却不能忘记。

粽子包起来不太容易,必须把粽叶折好,否则会“露馅”的。虽说难包,种类也不少:大米包的红枣粽子,小米包的蜜枣粽子,还有江米包的什么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锅,时间也得很长。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还是不给我吃,太难熟了。刚刚出锅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饱了,才知道舌头上起了泡。

马上,这些喷香的粽子会被放进盛满凉水的盆里降温,那时我早已吃饱了。

后来的许多天,一日三餐总会有粽子的。

街上卖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来没味。这叫什么粽子,简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绪,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我学会了包粽子篇6

“叮零零……”上课零声响了,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手里拿着粽子正等待主持人发号驶令。

主持人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大肉棕”、“栗子棕”等一些粽子是用什么线来包的?同学们也很积极,纷纷说了“大肉棕”是用深红色线来包的,“中肉棕”是用白色线来包的……说完了后,主持人一声令下,同学们开始开动起来了。

有几个同学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有几个同学细嚼慢咽品尝着;有几个同学拿着一只筷子插在粽子上咬着;也有的同学拿着勺子一勺一勺的舀着。我的同桌吗,买了两个,他办了好心,把一个粽子送给了鲁阳戈,他一会儿就吃完了,他看着别人吃,心里不好受。过了一会儿,单老师来拍照了。我竟然也成了拍摄对象,我看着镜头傻笑;汪阳拿着筷子吃;胡震超大口大口的吃,像怕别人给抢去了,又像三年没吃饭……

我学会了包粽子篇7

指导老师:何晓梅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包凉粽。

我来到外婆家,外婆正在包凉粽,我对外婆说:“外婆,我跟你学包凉粽吧。”外婆说:“好呀,你先看我怎么包吧。”外婆把洗干净的粽叶卷成漏斗的形状,右手用小碗舀起小半碗泡好的糯米,倒在粽叶漏斗里,接着将粽叶余下的一截围着糯米包成三角体,再用棉线绕两圈绑好,一只漂亮的凉粽出现在外婆的手上。

我学会了包粽子篇8

20xx端午节包粽子作文800字精选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将至,我已包好粽子上网料理我的空间。

选取上好的芦苇叶,老嫩适宜,宽4—5厘米,长30厘米以上,放在锅里,水要超过叶面。先大火烧开,再文火闷大约45分钟。使之软化增加弹性,同时也起到消毒杀菌作用,起早了叶子脆,起晚了浪费。

起锅后放在冷水里洗净,剪去叶柄备用。捆扎以蓑草(要和芦苇叶同煮)为上,现在大多用尼龙线或者蛇皮袋拆成单股。

包时取3-4片苇叶,在大头窝成漏斗状。大头尽量往前推,使之严密,不漏米。上米(可依个人口味加枣子、咸肉、葡萄干等)后右手中指、无名指分开将其夹住,大拇指从后往前推压,使其紧、平。左手拇指、食指顺势将漏斗口朝里推成等边三角形,再将大拇指推过来的叶面盖在三角形上,并以左手拇指、食指顺势将漏斗口集合处捏紧,再将余下的尾把顺拐角贴折。再取线捆扎,松紧要适度,太紧,粽子硬,口感差,甚至会夹生;太松,没口劲,甚至会散。最后,把多余的叶尾剪掉就可以了。

再就是煮了,水要没过所有粽子,也是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煮45分钟以上。放在锅里待自然冷却后再起锅。可口的粽子就成功了。

可能有人要说:这是娘们的事情,你怎么也——?我就是喜欢动手呢,没办法。

等我快要打完这文字游戏的时候,已经从厨房飘来淡淡的香味了,这就是所谓的成就感,最后一句算抒情吧。

20xx端午节包粽子作文800字推荐“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都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祝你开心又顺心……”当妈妈读到这篇短文时,我便知道端午节来了。

端午节那天,妈妈准备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应了。

我和妈妈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着地到菜场上买包粽子的原料,妈妈精心挑选了一些粽叶,买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说要吃肉粽,妈妈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小馋猫,给你做肉粽!”转过身去买了二斤猪肉和一些红枣赤豆。

回到家,妈妈叫我把粽叶先洗干净,烧上水,然后把洗干净的粽叶轻轻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粽叶放到盛满冷水的盆里浸泡一会。妈妈解释:“这样叶子不会发黄,碧绿碧绿的叶子包起粽子来可漂亮了。”

粽叶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拌馅了。妈妈把肉切成小方块,倒上若干酱油、鸡精、盐拌匀,腌制半小时,让它入味。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买来的糯米、红枣、赤豆分别洗干净,最后按照比例把红枣、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红红的红枣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锅闪闪发光的珍珠玛瑙。

开始包粽子。我搬来小板凳,坐在妈妈身边,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粽叶里抽出一张比较大的粽叶,打算包一个小粽子。我先把叶子裹成一个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轻轻用手压一下,三角粽的形状出现了。我手忙脚乱地把叶子沿着三角粽的轮廓绕呀绕,可是粽叶好象不听使唤,我用力过猛,叶子碎了,还好米没有漏出业。我胡乱地往粽子上绕线。这哪里是粽子呀!简直是个“伤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来。

在妈妈的精心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看起来顺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学。最终,我和妈妈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杰作,我满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20xx端午节包粽子作文800字今天是一月份的最后一天,我和家里的大人们一起来到酒楼包粽子,迎接新年。包粽子是我们家的习俗,每年在即将到新年的那一天,带着芭蕉叶,糯米,香料,竹绳来到酒楼、奶奶家包粽子。

包粽子的前一天,我们早早的就洗好了粽叶,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酒楼了。就在那矮矮的平桌上,我们把叶子放好,在门外淘好了米,放在一个大盆里。那米可不是一般煮饭用的米,而是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上等香糯。我们家包的粽子,既不用花生,也不用绿豆,但它依然散发出香味,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包在粽子里的,是一种香料,这种香料,平时种在奶奶家的阳台里,一到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它的叶子摘下来,把它撕成一条一条的,撕的时候,可以闻到清新的香味。当我们小孩已经把叶子撕好的时候,就会把它交给大人们,放在一个小小的用砖制成的小罐子里,大人们拿着一个小棒子,把它捣碎成粉,捣碎后,再放到锅里抄一抄,绿色变成了黑色时候,香料就做好了。接下来,我们还要去准备竹绳。这种竹绳,是生在在老家山上的一种竹子做成的,并不是每棵竹子都可以做成竹绳的。做成竹绳的竹子,必须是节长眼少,不嫩不老,长得匀称。选好竹子以后还要把它撕成一条一条的。当一切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以后,我们坐在沙发上,开始包粽子了。

姑丈、爷爷、爸爸、妈妈负责绑粽子,姑妈、奶奶、姨婆则负责包粽子。我呢,在旁边观察,帮帮忙什么的……

只见奶奶拿起两张叶子,叠在一起,用碗舀起一碗米放在叶子的中央,再拿起一块沾了香料的肉放在米的中间,再舀起一小碗米盖住肉,然后把叶子和起来呈长方形状,再把多余出来的叶子折起来,交给负责绑的人。绑的人呢,拿起一根竹绳绕在粽子头上,绕两圈,再在粽子的斜侧面绕个小结固定,再拿起一根竹绳,接着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粽子尾,大概一个小粽子上有五根竹绳,一个大粽子上有差不多8根竹绳。

我学会了包粽子篇9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一、作品赏析

(一)内容简介

住在树林里的老奶奶为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个个全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了……

(二)主题分析

通过讲述老奶奶把故事包进粽子里,然后再寻找吃了会讲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经历,引发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时激发起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

(三)情节分析

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谁呢?一位躺在床上、头上敷着毛巾的老奶奶进入了小读者的视线: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读者是否很担心呢?

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出现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叶子做什么呢?

小动物们都来吃包着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不同小动物的叫声一定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引发了焦虑:松鼠、狐狸、百灵鸟……它们不会说话!

于是小动物们找到了会说话的小姑娘,并动脑筋把她带到了老奶奶家,小读者的焦虑此时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喷喷的粽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小读者一定也很想听听吧!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体、自自的头发、围着围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画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祥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

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出现大都是笑眯眯、可爱的样子,温顺的性格一览无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个小动物的眉毛纠结、嘴角下垂,显露出它们的苦恼。

小姑娘慌张、惊讶、开心的表情变化,正是她对“粽子里的故事”从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画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黄黄的、橘色的暖色基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温暖、祥和的气息,凸显了故事的主题。

在构图上,作者运用了大片的、简单的背景来烘托人物和主题,使得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现的主要情节。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图画书中老奶奶的发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辫、花棉袄配小绿裤的服饰打扮,还有小背篓、小陶盆以及溪边淘米、洗粽叶的画面……这些细节的刻画与故事的主线“粽子”串连起来,展现出浓浓的民俗韵味。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的文字优美,娓娓道来,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节,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这句话反反复复,贯穿整个故事,使小读者读上去既琅琅上口,又充分表达了老奶奶的美好心愿。

“粽叶”和“粽米”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出现的词汇,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圆又白”这两对形容词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采、洗、包、吃、讲”这五个动词将整个故事的情节串连起来:采粽叶——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讲故事。

象声词“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的出现既表现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同时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具童趣。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老奶奶有许多好听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为了把故事讲下去,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进了粽子里,并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开始寻找吃了粽子会讲故事的小朋友……优美的故事娓娓道来,不禁引发了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也同时激发了他们学语言、讲故事的愿望。

2、活动目标

(1)听故事,理解老奶奶让大家“吃了粽子讲故事”的美好愿望。

(2)乐于参与传话、词语接龙等语言游戏,体验听说的乐趣。

3、活动准备

图画书、ppt课件

自制大粽子两只:一只用来“传话”,一只用来“接龙”

粽子糖若干

4、活动过程

(1)经验回顾,引发兴趣

出示封面:

一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听说过包着故事的粽子吗?今天就来听一听《粽子里的故事》。

(2)倾听、理解故事情节

①包粽子(出示第1~5页):

一生病前,老奶奶有什么本领?

一老奶奶为什么

要包粽子?她有什么愿望?

小结:原来,老奶奶的愿望是: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②吃粽子(出示第6~1

2页):

一谁吃了老奶奶的粽子?它会讲故事吗?

一学学小动物吃了粽子后的样子。

小结:小动物们虽然吃了粽子,但是它们不会说话,所以不会讲故事。

③讲故事(出示第1

3~22页):

一小动物用什么办法找来小姑娘吃粽子?

一小姑娘吃了粽子后怎么样?

小结:小动物们为老奶奶引来采蘑菇的小姑娘,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粽子,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④完整欣赏故事:

一小姑娘带着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如果你是小姑娘,你回家后会做什么呢?

(3)迁移运用,开展游戏

一老师这里有几只大粽子,我们一起来吃粽子讲故事吧!

①(拆开第一只粽子。)传话游戏:

玩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将词组传给每组的第一个,学生依次传话至最后一个,公布答案,比比哪组传的准确率高,哪组便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

规则:传话者要附在听者耳边传话,声音不能响但应清晰;听话者要仔细倾听传话内容,尽可能正确模仿并传递。

②(拆开第二只粽子。)词语接龙:

玩法:将学生分成两组,教师说出词组后,由两组学生轮流依次接龙,直到接不上为止,接上的一组可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

规则:词头接词尾,可同音相接。

(4)延伸活动

一你们吃了粽子也练了讲故事的本领,这里还有最后一只粽子,里面有许多好听的故事。老师把它放在区角里,下次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试试一边吃粽子,一边故事接龙哦。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孩子们见过粽子、吃过粽子,但不了解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作为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线索的形式出现,更易于为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样

包粽子?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结合“我是中国人”的大班主题,《粽子里的故事》将引发二场孩子们关于“粽子”的大讨论以及“端午”热。

2、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能学说老奶奶的心愿。

(2)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朋友一起品尝粽子,分享节日的快乐。

3、活动准备

镑图画书、ppt课件不同形状、不同馅料的粽子图片

不同馅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4、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

一(播放课件。)你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出示图片。)你还看到过怎样的粽子?

一听说过粽子里的故事吗?

(2)讲述故事

①完整讲述: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

我学会了包粽子篇10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