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阑尾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59:36

妊娠合并阑尾炎篇1

关键词:妊娠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在妊娠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病,发病率为1/1000~1/2000[1]。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增加诊断难度,并且炎性反应容易扩散,易发生阑尾坏死、穿孔和腹膜炎,引起流产或早产,甚至造成孕妇及胎儿死亡,使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大大提高[2、3]。我科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4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年龄22~42岁,平均28.5岁;其中初产妇36例,经产妇4例;孕早期8例,中期30例,晚期2例。

1.2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侧腹痛26例,查体:右下腹麦氏点显著压痛22例,麦氏点上方压痛16例,右上腹压痛2例,出现反跳痛3例,出现呕心、呕吐、腹胀等症状28例;患者血常规wBC:1.1~18.6×109/L之间。

1.3治疗方法㈠保守治疗:早期妊娠行抗炎治疗;㈡手术治疗: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行单纯阑尾切除术,或行阑尾切除术置管引流。早期妊娠患者术后给予镇静、保胎治疗。

2结果

40例患者5例保守治疗成功,4例保守治疗失败要求终止妊娠行人工流产。最终3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并流产3例(患者要求终止妊娠行人工流产2例,胎儿均死亡),其中2例孕34~36周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剖宫产术,早产儿经积极治疗均存活。无孕妇死亡病例发生。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并发症,妊娠并不诱发阑尾炎,孕妇特殊的生理和解剖改变,以致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同于非孕者,另外增大的子宫将腹壁与发炎阑尾分开使腹壁防卫能力减弱、阻碍大网膜抵达感染部位发挥防卫作用,以及妊娠期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多使孕妇的免疫机制受到抑制等原因,导致阑尾炎极其容易扩散,病情发展快,易发生穿孔及腹膜炎。当阑尾炎症波及子宫浆膜层时,可刺激子宫收缩,发生流产或早产或刺激子宫强直性收缩,严重的导致胎儿缺氧而死亡。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时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有:①早孕反应的症状与急性阑尾炎的常见症状很相似,易忽视漏诊;②妊娠中期,阑尾位置随子宫由真骨盆上升而开始移位,诊断阑尾炎的压痛点发生改变;③妊娠期的其他疾病与阑尾炎混淆,如输尿管结石、急性胆囊炎、胎盘早剥等。依据临床经验来看,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断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1)妊娠急腹症病人,应首先想到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首先加以排除,因为妊娠期急腹症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阑尾炎;(2)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中多数病人仍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妊娠中晚期由于阑尾位置改变,触痛点也随之逐渐升高;(4)由于妊娠后期阑尾阑尾居于腹腔深处,腹前壁的触痛可能不明显,临床体征的表现较临床检查的炎症结果为轻,不能作出阑尾炎的诊断,考虑其他疾病而出现误诊。妊娠后期急性阑尾炎病情常较重,国内学者[4]研究发现,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的误诊率高达到36%。;(5)当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压痛反跳痛仅限于两侧;⑹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时,充分利用B超及血液化验检查排除胆囊炎、输尿管结石、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右侧异位妊娠破裂、胰腺炎、等疾病。超声波诊断的准确性为98%[5],临床对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无论在妊娠早、中、晚期,手术利大于弊。目前认为妊娠早期阑尾炎切除手术引起流产的可能性不大,而保守治疗将冒穿孔和复发的风险。有报道:妊娠初期急性阑尾炎经过保守治疗后约有80%将在妊娠中晚期复发,保守治疗留有后患,妊娠中晚期再施行阑尾切除术,不仅操作困难,而且并发症多,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去除病灶是治疗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6.

[2]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175.

[3]钱龙,喻钢,超声和Ct平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比较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3):69-70.

妊娠合并阑尾炎篇2

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妊娠合并阑尾炎20例,分娩总数为6550例,急性阑尾炎发生率0.31%。患者年龄20~38岁,其中初产妇8例(40%),经产妇12例(60%),妊娠早期发病3例(15%),中期发病10例(50%),恶心呕吐者14例(70%),肌紧张者6例(30%),白细胞计数>15×109/L者13例(65%),发热者12例(60%)。

结果

5例起病较缓,病情较轻,给予抗生素保守治疗痊愈,其中4人有慢性阑尾炎病史。

15例患者起病急,病情较重,采用手术治疗,其中4人有慢性阑尾炎史。术中见单纯性阑尾炎5例,化脓性阑尾炎6例,阑尾穿孔坏疽3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均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生素及保胎治疗,无1例孕妇死亡。保胎治疗无效导致流产、早产及死胎者共4例,其中流产1例。

讨论

发生率:国内文献报道为0.1%~2.9%[1]。本组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20例,同期住院分娩6550例,发病率为031%。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从本组20例可以看出,妊娠期阑尾位置随着子宫的增大而改变。因妊娠子宫覆盖病变,阑尾炎征象较非孕期轻,可造成诊断困难。因此,应掌握妊娠期阑尾炎的特点,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本组结果显示妊娠合并阑尾炎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妊娠期由于阑尾的位置随子宫的增大被推向外上方,从而使症状不典型,仅50%患者有典型的转移性腹疼。②局部压疼点上移或后移。③妊娠中晚期阑尾位于腹腔相对深部,因此腹肌紧张者较少见,仅占30%。④孕早期恶心呕吐较多,易与早孕反应相混淆。⑤患者常有慢性阑尾炎史,占40%。⑥妊娠期白细胞呈生理性增加,无助于妊娠期阑尾炎的诊断,但白细胞计数>15×109/L,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0.80,有临床意义。⑦妊娠期盆腔充血,大网膜被增大子宫推向上,炎症发展快,不易局限,阑尾易坏死穿孔,易引起弥慢性腹膜炎。

妊娠合并阑尾炎对妊娠的影响及治疗原则: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妊娠期充血及增大子宫使大网膜不能达到阑尾区,不易使感染局限。因此,炎症易于迅速扩散,常引起弥慢性腹膜炎,容易波及子宫浆膜层;亦可通过血循环侵入子宫、胎盘,引起子宫收缩,发生流产、死胎和早产等不良后果。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不主张保守治疗,一旦确诊,应在积极抗炎治疗的同时,立即手术治疗,尤其在妊娠中晚期,有产科指征者可同时行剖宫产[2]。本组结果表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轻重而决定。起病缓慢且病情较轻者可予抗生素保守治疗,但在保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病性重、起病急、疑有穿孔可能者,应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阑尾切除术,最好不放置腹腔引流,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以免引起早产。急性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术毕应放置腹腔引流,术后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及保胎治疗,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妊娠合并阑尾炎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25

妊娠期发生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掌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1]。2009~2011年收治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26例,均行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26例,年龄20~40岁,平均28.6岁;孕期8~41周。均符合急诊手术治疗手术指征。

方法:

⑴心理护理:向孕妇讲解疾病知识及手术的必要性。以真诚给患者同情和安慰,循序渐进地向患者说明急诊手术是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治疗的最佳方案,因为妊娠期盆腔器官充血,阑尾也充血,炎症发展很快,容易发生阑尾坏死和穿孔。由于大网膜被增大的子宫推移,一旦穿孔就不易使炎症局限,造成弥漫性腹膜炎。若炎症刺激子宫浆膜时,可引起子宫收缩诱发流产、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其毒素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对孕妇同样会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必须立即手术治疗。至今国内外无1例因麻醉对胎儿造成不良后果的报道,使患者消除顾虑。尊重患者的隐私,对患者多关心。在备皮和留置导尿等术前准备时用屏风遮挡形成一个床单元独立空间,尊重患者的隐私,每项护理操作都必须轻柔、稳妥、体贴入微,做好解释工作。当手术室人员来接患者时,不但向手术室人员交待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并由一名病房护士护送患者到手术室,表示对患者的关心,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⑵术后护理:由于手术麻醉、手术切除引起的应激反应易导致患者缺血、缺氧,血压偏低及子宫收缩不良影响,因而术后须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胎动、胎心音及宫缩等变化,尤其是胎心音,应做到每30分钟听胎心音1次,发现胎动或胎心音异常,应及时正确处理以避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同时应密切观察阴道分泌物中是否有出血等异常情况。注意术后切口护理,由于孕妇体内胎儿不断生长发育,妊娠中、晚期的子宫不断膨胀,使腹壁张力增大,腹膜变薄,再加上术后腹胀或咳嗽等症状,手术切口容易裂开,应引起高度重视。患者咳嗽时,护理人员应指导其用手紧压固定切口以减轻对切口的牵拉力,患者腹胀时则用热敷方法并及时报告医师以给予进一步治疗;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切口是否出现渗血、红肿或化脓;有放置引流管者,护理人员还应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物的颜色,流量及性质是否有异常变化。孕妇产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尽量帮助患者减轻。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提高痛阈的方法。如果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可用药物止痛,但要选好药物,不能用对胎儿有禁忌的止痛药。

⑶生活护理:孕妇加强营养,因为营养是母体康复和胎儿生长发育的保证。手术后,机体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出现明显的负氮平衡。肠蠕动恢复后必须循序渐进地按清流质、流质、半流质、普食的方式给予各种营养素齐全的高营养饮食,同时要考虑妊娠的因素,营养素的提供要比一般手术患者更多一些,尽可能按患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烹调,确保营养素的摄入,以利于机体的修复和胎儿的生长。给孕妇选择合适的卧位,中晚期妊娠的患者,膨大的子宫可使膈肌上移,胸腔体积缩小,选择半卧位可使内脏器官稍下垂,胸腔体积增加,从而减轻心肺负担。半卧位还可使脓液局限于直肠子宫凹陷,减少毒素的吸收,促进术后孕妇康复。术后的早期活动可加速肠蠕动功能恢复,避免肠麻痹及肠粘连的发生。对于术后无胎心及胎动异常且无流产、早产先兆者,护理人员可指导其在床上做适当的四肢活动,如果其病情许可,则可鼓励并帮助患者术后24小时下床活动,而对于有胎动异常或先兆早产流产者,则须嘱其卧床休息而不宜下床进行早期活动。

结果

26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均通过采用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后护理、妥善的生活护理,均顺利获得痊愈出院。

讨论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外科合并症,可发生在妊娠各个阶段,发病率为0.5%~1.0%,其病程发展快,并发症多,不及时诊断、治疗可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导致严重后果[2]。掌握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妊娠期由于子宫增大、右旋,阑尾的解剖位置发生相应的移位,从而使阑尾炎的腹部症状、体征不明显。妊娠期阑尾炎具有临床特殊性,给护理观察带来因难。而孕期盆腔器官充血,阑尾随之充血,炎症发展快,容易发生阑尾坏死、穿孔。使炎症波及子宫浆膜,可诱发子宫收缩,引起流产、早产或子宫强直性收缩,其毒素可能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威胁母儿安全,故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时应强调及时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特殊时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给予认真、及时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母婴安全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妊娠合并阑尾炎篇4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年8月~2009年9月间收治的27例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例均治愈出院,其中22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流产及早产等并发症。5例行非手术治疗,予抗生素和安胎等治疗,随访亦无流产、早产等并发症。结论:妊娠合并阑尾炎更应强调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及时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妊娠期;阑尾炎;诊断及治疗

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发生在妊娠的各个阶段,其发病率与非妊娠期相同,国内资料为0.5‰~1‰,但由于孕妇的特殊解剖和生理改变,给阑尾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母婴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掌握妊娠期阑尾炎的特点,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我院2000年8月~2009年9月共收治妊娠合并阑尾炎27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24.5岁。发病在孕12周以下2例(7.4%),孕13~27周18例(66.7%),孕28周以上7例(25.9%)。既往有慢性阑尾炎病史3例(11.1%)。

1.2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9例,持续性右下腹痛6例,脐周及右上腹痛9例,全腹痛3例。伴有恶心、呕吐20例。局限性麦氏点压痛8例,麦氏点上方压痛10例,右中腹、右上腹、肋缘下压痛7例,全腹压痛2例。腹肌紧张3例。体温>37.5℃者15例,白细胞计数正常4例,(10~20)×109/L21例,>20×109/L2例,中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80%有18例,占66.7%。发病至入院时间6~48h,其中24h内入院18例。

1.3治疗方法: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法。行手术治疗的22例,其中2例因妊娠晚期(分别为孕37周、孕39周)行剖宫产+阑尾切除术,1例因腹膜炎、腹腔大量脓液,术后行放置腹腔引流。术后病理报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2例,慢性阑尾炎3例。非手术治疗的5例,给予抗生素和安胎等治疗。

2结果

27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22例手术治疗者中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无流产、早产等并发症。非手术治疗者腹痛消失,腹部无压痛,随访亦无流产、早产等并发症。

3讨论

3.1临床特点:①妊娠早期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与非妊娠期阑尾炎一致,可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和右下腹固定压痛、反跳痛。妊娠中、晚期因阑尾位置的变化,腹部压痛及肌紧张多不典型。本组27例中,除18例有典型的右下腹固定压痛外,其余压痛区域均有改变。②妊娠时随子宫增大,大网膜和小肠被推上移,阑尾炎症不易被包裹局限,易发生穿孔及腹膜炎。③妊娠期体内甾体类激素水平提高,抗体免疫力下降,机体对免疫的抵抗力减弱,促进炎症发展。④恶心呕吐者较多,本组中有20伴有恶心呕吐症状,中占74.1%,但应警惕早孕期将此症状误认为是早孕反应。⑤阑尾炎症可刺激子宫收缩,易误诊为先兆流产或早产,增加了症状和体征的复杂性。⑥正常娠期白细胞计数可较非孕期升高,孕早、中期约(6~16)×109/L,妊娠晚期可升至(20~30)×109/L,所以白细胞总数分析对诊断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参考价值是有限的。⑦妊娠期其他腹痛性疾病如:早产、肾绞痛、肾盂肾炎、胎盘早剥、子宫肌瘤变性等也可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

3.2诊断:妊娠期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合并急性阑尾炎的可能。①转移性右下腹痛仍是诊断阑尾炎的重要依据。本组中有9例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占33.3%。询问发病症状及有无慢性阑尾炎病史对诊断亦有帮助,本组中有3例既往有阑尾炎病史。②妊娠早期阑尾炎症状和体征与非孕时基本相同,常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及消化道症状,右下腹麦氏点附近有固定压痛、反跳痛。③妊娠期中晚期阑尾炎的压痛点可随子宫增大而不断上移,甚至可达右肋缘下,可通过以下试验进一步明确诊断:Bryan试验:嘱患者采取右侧卧位,妊娠子宫移到右侧而引起疼痛,提示疼痛并非子宫的疾病所致,可作为区别妊娠期阑尾炎与子宫疾病的可靠体征。alder试验:将手指放在阑尾区最明显的压痛点上,嘱左侧卧位,使子宫倾向左侧,如压痛较仰卧位时更明显,提示疼痛来自子宫以外,合并阑尾炎的可能性大[2]。④在妊娠期白细胞计数呈现生理性增加,对诊断帮助不大,但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超过80%有临床意义,表明炎性反应发展的进程。若白细胞呈进行性升高,对诊断亦有意义。⑤B超检查具有无创伤,对胎儿无影响,可反复检查的特点,且阑尾炎时由于阑尾的炎症渗出、化脓、形成周围脓肿、坏疽等病理改变,B超征象表现为阑尾区中呈低回声的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阑尾直径≥7mm[3],阑尾周围可见积液,故对阑尾炎的诊断亦有一定价值。

3.3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手术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仅仅适用于早期症状较轻,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手术前应请妇产科医生会诊,协助处理妊娠情况,尽量减少手术对妊娠的干扰。麻醉以硬膜外麻醉位宜。手术时应将右侧臀部提高30°~45°,使子宫坠向左侧,便于暴露阑尾并减少术中对子宫的刺激。妊娠早期可选择麦氏切口,妊娠中、晚期及腹膜炎患者采取右侧腹直肌旁切口,高度相当于宫体上1/3部。术中操作应轻柔,避免刺激子宫引起早产、流产。最好不放置腹腔引流,如确需放置者,应避免引流管直接与子宫壁接触。对于近预产期或胎儿基本成熟,可行剖宫产+阑尾切除术。术后选择对厌氧菌较为敏感、对妊娠各期胎儿影响较小的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同时与头孢菌素类、氨苄西林等配伍使用。若继续妊娠,需加用抑制宫缩药物。非手术治疗的措施包括静脉注射头孢类抗生素,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黄体酮、硫酸镁等抑制宫缩类药物。总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更应强调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及时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60-161

[2]徐立梅.妊娠合并阑尾炎27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生,2005,16(7):37

妊娠合并阑尾炎篇5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4-3758-02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是由于增大的子宫使阑尾的解剖位置改变,大网膜被子宫推向一侧或被阻挡不能到达发炎的阑尾区,不易将感染局限化。加之妊娠期阑尾炎的病程发展较快,可发生穿孔及腹膜炎,处理不当会导致胎儿流产或早产[1],可直接威胁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极为重要。我院2000~2007年共实施阑尾手术983例,其中妊娠期急性阑尾炎42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年龄20~40岁,平均25岁。早期妊娠12例,中期妊娠17例,晚期妊娠13例;初产妇29例,经产妇13例;化脓性阑尾炎27例,坏阻性阑尾炎7例,单纯性阑尾炎5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临床表现:36例右下腹痛,1例腰背痛,5例全腹痛;36例有恶心呕吐;6例有腹泻;血常规:白细胞8.0~20.3×109/L,n80%~94.3%。住院时间7~14天。

1.2治疗原则: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主张早期手术治疗,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降低母婴的死亡率。

2临床观察及护理

2.1密切观察胎动与胎心音:妊娠期由于手术的刺激可引起子宫收缩及盆腔器官静脉充血,以及激素的影响,组织蛋白溶解能力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促使炎症发展,致使阑尾坏死穿孔。据统计,妊娠急性阑尾炎早、中、晚期穿孔率分别为12.5%、2.8%、42.9%[2]。可见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并且炎症扩散可刺激子宫收缩,从而引起早产甚至死胎。所以常规对患者进行胎心监护每小时1次,必要时增加次数,给孕妇吸氧,以保证胎儿的氧供,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术后患者更应该特别注意胎心与胎动的情况,听胎心音30分钟1次,并且要注意阴道有无出血及腹痛的情况,仔细辨别是切口痛、肠蠕动痛,还是宫缩痛。

2.2切口的护理:中、晚期妊娠的患者,腹壁张力较大,如果术后有腹胀、咳嗽等也可增加腹内压,容易引起切口裂开或加重切口疼痛,故嘱患者咳嗽时按压切口,或者给患者束腹带,拆线时间一般要推迟1~2天,必要时行间断拆线。如有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要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并且观察和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按时更换引流袋。

2.3正确选择卧位:中晚期(尤其是晚期)妊娠患者,膨大的子宫可使膈肌上移,胸腔体积缩小。选择半卧位,可使内脏器官稍下垂,胸腔体积增加,从而减轻心肺负担;半卧位还可使脓液局限于直肠子宫凹陷,减少毒素的吸收,有利于引流,也可减少腹部张力,减轻切口疼痛。

2.4术后疼痛的护理:向患者介绍有关术后疼痛缓解的知识,并请患者家属配合,尽量给她关爱,以达到转移注意力,提高痛阈的作用。如果患者难以忍受,可用药物止痛,但要选好药物,不能用对胎儿有禁忌的止痛药。

2.5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胎心正常,没有流产、早产先兆时,应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以避免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有产科异常先兆,须卧床休息并推迟下床活动的时间。有引流管的患者,活动时要注意保持通畅,并妥善固定,以防止脱落和反流。

2.6饮食护理:肠蠕动恢复后必须循序渐进地按清流质-流质-半流质-普食的方式给予各种营养素齐全的高营养饮食。同时要考虑妊娠的因素,能量的供给要比一般手术患者更多一些。尽可能按患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烹调,确保营养素的摄入,以利于机体的修复和胎儿的健康生长。

3结果

本组42例均于入院后3~72小时内行阑尾切除术,伤口愈合良好;住院治疗7~14天痊愈出院,住院期间未出现流产和死胎,治愈率100%,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4讨论

妊娠不是手术禁忌证,手术也不一定引起流产或早产,妊娠中晚期阑尾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关键。过分保胎,在腹腔留有炎性病灶,如发生穿孔,菌血症会直接威胁母婴安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极易与先兆早产相混淆,所以对妊娠期急腹症患者在诊断不明时,应选用相关辅助检查手段,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指导,争取及早确诊及时处理,避免因治疗护理不当贻误病情,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艳,傅美霞,费英俊.首例六胎妊娠的产科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25(10)633.

妊娠合并阑尾炎篇6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科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35例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细心、细致的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妥善的术后处理,除1例发生流产外,其余全部康复出院,顺利生产。结论:通过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其临床表现,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注重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争取及早确诊及时处理,实时监测胎儿胎心,可避免因治疗护理不及时延误患者病情,保证母婴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是妇女常见的外科疾病,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国外资料为0.1~0.29%,中国资料为0.1~2.95%。妊娠各期都可能发生急性阑尾炎,但以妊娠期6个月内居多。由于妊娠期妇女解剖及生理特点的变化,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常不典型,给诊断增加困难,患者常因延误诊疗导致发生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母婴生命。所以只有充分掌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011月3月~2011年7月我院共收治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35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9岁。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由于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容易发生穿孔,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加之产妇对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的陌生,以及对自身病情的恐惧,还要担心胎儿的安危,使产妇容易产生紧张、焦躁、恐惧等不良心理。不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所以正确的精神状态对于患者来说就非常重要。那就要求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针对性的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及解释,详尽解答各项检查的目的、步骤及意义,介绍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过程及转归。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之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

2.2病情观察

因为急性阑尾炎坏死穿孔容易引起腹膜炎,刺激子宫的收缩,可导致流产、早产甚至死胎。所以,中晚期妊娠的患者入院后在进行术前准备的同时,应给与胎儿电子监护,nSt(无应急实验)检查,根据具体的情况予以处理。观察胎动及胎音时,应每1-2小时监听一次,如病情需要时可增加次数。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胎动的自我监护,并做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严密观察患者腹痛情况尤其是妊娠中期患者,其盲肠被子宫推压上移,大网膜难以包裹阑尾,压痛和肌紧张多不明显,只表现为右侧疼痛,因而要区别此类腹痛与子宫收缩引起的腹痛。

3术后处理

3.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在术后应给予患者持续的心电监护,每30min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由于手术时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以及手术的刺激等可引起患者缺氧、低血压和子宫收缩等情况的出现,应及时使患者吸氧,防止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每30min以多普勒严密监测患者的子宫收缩、胎心变化、阴道出血及阴道流液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必要时给予胎儿电子监护。

3.2用药护理

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应向患者介绍有关术后疼痛缓解的知识,并请患者家属积极配合,给予心理安慰;如患者疼痛感难以忍受,一般选择对胎儿影响小、有效的光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绝对禁用对胎儿有影响的止痛药,酌情使用镇静剂及黄体酮以安胎。

3.3准确选择

随着患者妊娠月份的增大,逐渐膨大的子宫可使膈肌上移,胸腔体积缩小。所以中晚期(尤其是晚期妊娠的患者)在术后6H应采取半卧位,可增加胎盘血液的灌注,改善胎盘功能,增加胎儿供氧与营养,可使内脏器官稍下垂,胸腔体积增加,从而减轻心肺负担;另一方面半卧位还可使脓液局限于直肠子宫凹陷,减少毒素的吸收,有利于引流,也可减少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

3.4伤口护理

因为阑尾术后情况感染率发生率较高,所以对于妊娠期患者术后就更应加强切口的护理。尤其是中晚期妊娠的患者,由于腹壁张力较大,如果术后出现腹胀、咳嗽等情况可使腹内压增高,容易引起切口裂开或加重切口疼痛。所以应嘱咐患者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或束腹带;拆线时间要推迟1-2d,必要时行间断拆线。有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要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引流条因外部受压扭曲、折叠、使管内堵塞,并及时的更换敷料或做引流,妥善固定,保证无菌,以促进切口早日愈合。

3.5饮食护理

营养素的摄入是加强母体康复和胎儿生长发育的保证。手术后机体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常出现明显的负氧平衡。肠蠕动恢复后必须循序渐进地按清流质、流质、半流质、普通食物来给予患者各种营养素齐全的高营养饮食。同时要考虑妊娠的因素,营养素的提供要比一般人更多一些。尽量按患者口味和饮食习惯烹调,确保营养素的摄入,以利于机体的修复和胎儿的生长,避免进食油炸和辛辣食物和易引起腹泻的食物,防止诱发宫缩而导致早产和流产。

3.6合理的活动与休息

术后如果胎心正常,无流产、早产先兆时,为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应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如果有异常,须卧床休息并推迟下床活动的时间。有引流管的患者,下床时要注意保持通畅,并妥善固定,以防脱落和逆流。避免引起相关并发症。

妊娠合并阑尾炎篇7

我院200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妊娠期急性阑尾炎18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2~33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9例。其中妊娠小于28周11例,28~37周7例。本组患者均有持续性腹痛症状,其中以右下腹痛多见,4例呈转移性。伴有呕吐11例,发热9例。均有右侧腹部压痛、反跳痛,而腹肌紧张不明显。确诊时18例患者白细胞均>10×109/L,分类n>0.8;10例患者白细胞>18×109/L,其中最高达31.7×109/L,n0.93。

1.2治疗方法:16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术,2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因临床症状轻或拒绝手术采取保守治疗。

2结果

本组出现先兆早产症状14例,其中妊娠<28周7例,>28周7例,均用硫酸镁保胎3~5天后宫缩停止,无产妇及胎儿死亡。术后病理证实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3例,阑尾穿孔8例。

3讨论

3.1妊娠期阑尾炎的病理生理:妊娠期阑尾炎的原因比较明确,一是阑尾管腔阻塞,二是细菌入侵和定殖,阑尾管腔的阻塞是主要和最常见的病因。妇女并未因妊娠而增加阑尾炎的发病率,但是妊娠时逐渐增大的子宫使阑尾不断往外往上移位,使阑尾管腔受压,进而使阑尾腔出现阻塞,这时孕妇如果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细菌则更容易定殖并繁殖于远端的阑尾腔内,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仍继续分泌黏液,腔内压力升高促使炎症加剧,阑尾腔内的细菌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黏膜上皮并导致黏膜溃疡,细菌穿过溃疡进入阑尾肌层,阑尾壁间质压力升高,妨碍动脉血运,致阑尾缺血,最终造成化脓、梗塞和坏疽甚至穿孔。

3.2妊娠期阑尾炎的诊断:在妊娠早、中期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与非妊娠妇女阑尾炎并无差异。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大,盲肠和阑尾被逐渐膨大的子宫向上向外侧推移,妊娠20周时阑尾就可处于髂嵴连线以上。故患急性阑尾炎时腹部疼痛和压痛的位置较非妊娠妇女为高,腰大肌实验和直肠指检也常为阴性。由于大网膜被子宫推压,在阑尾发生炎症时而不能下移将其包裹局限,使感染扩散。且由于膨大的子宫使腹肌高度伸展,腹壁变薄松弛,常常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因其压痛部位的变异和腹肌紧张不明显,使妊娠期诊断阑尾炎的困难加大,特别是妊娠晚期和后半期。因此,妊娠合并阑尾炎诊断,主要依据变异的压痛部位。Bryan实验和alder实验有助于诊断。妊娠期白细胞记数呈生理性增加,有碍于妊娠期阑尾炎的诊断,但白细胞增至18×109/L或分类记数中性粒细胞>0.80有临床意义(本组中10例患者白细胞在18×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均>0.80);白细胞持续低于10×109/L可排除急性阑尾炎;另外用B超诊断准确性为80~97.8%[1],以早、中孕期效果好,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呈低回声,管状结构,压之形态不改变,较僵硬,横切面似同心圆的“靶”样图像,阑尾直径≥7mm。B超对坏疽性和穿孔性阑尾炎则因局部积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诊断,但B超有助于鉴别异位妊娠卵巢扭转,输尿管结石,胃十二指肠穿孔等。X线平片、Ct、mRi对阑尾炎诊断价值不大,但对肠梗阻、胰腺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疾病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但出于对胎儿的考虑,一般不用。

3.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更应强调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及时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无论妊娠期限和病变的程度如何,一旦确诊,均应立即手术。手术和切口的选择:受阑尾上移和膨大子宫的影响,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手术和切口与非妊娠妇女有所不同。以阑尾显露良好,且不多牵拉子宫为原则。妊娠早期我们仍采用仰卧位和右下腹麦氏点斜切口。妊娠中、晚期采用向左30~40度仰卧位,使子宫因重力关系自然左移,既避免了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又增大了右侧腹腔间隙。切口采用侧腹部切口,以压痛最明显处为中心,取与腹外斜肌肌纤维平行的斜切口,此切口恰为右腰腹部与子宫间空虚处,便于手术显露,并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本组中的手术病例均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均很顺利。以下情况选择先行剖宫产:(1)术中暴露阑尾困难;(2)阑尾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致使盆腔感染严重,子宫及胎盘已有感染征象;(3)近预产期或胎儿基本成熟,胎儿已具有体外生存能力。继续妊娠者阑尾切除术后最好不放腹腔引流,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防止流产或早产[2]。本组中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术后放置引流,出现先兆早产予保胎治疗,术后30小时拔除。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保胎,支持及对症治疗,按时换药,配合理疗,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唐良萏,李佳平.妊娠中晚期合并外科急腹症21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9):535.

妊娠合并阑尾炎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9-0085-01

【关键词】妊娠期阑尾炎诊断及治疗

急性阑尾炎属外科常见急腹症,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及低、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阑尾炎虽及普通常见,但有时诊断和治疗极其复杂和困难,故对每一例均须重视,并认真处理。尤其妊娠期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由于妇女妊娠期间随着子宫的增大,使阑尾的位置发生改变因而增加妊娠期阑尾炎诊断难度。我院20年中,共收治妊娠期阑尾炎患者90例,其中86例经过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病情很快好转,确保了母子平安,有3例因病情发展迅速,虽经及时手术,未保全胎儿,另一例患者因未能及时做出明确诊断,不仅造成胎儿死亡,还给孕妇带来后遗症。由此可见,妊娠期一旦患上阑尾炎,未能早期作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常给孕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现将妊娠期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介绍如下:

妊娠期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阑尾腔阻塞和细菌入侵阑尾腔,但阑尾腔阻塞所占比例较大,这可能与妊娠期阑尾位置升高,增加盲肠活动度使异物更容易掉入阑尾腔而阻塞。妊娠期阑尾炎最早出现症状多表现为上腹痛,且为突然发生;持续性可伴阵发性加剧,腹痛经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病情发展迅速出现阑尾穿孔及腹膜炎体征,因为妊娠存在,子宫逐渐增大,阑尾的位置随着子宫增大而升高有时可达到右侧肋下肝区,致使阑尾的压痛点离开麦氏点;又因妊娠时盆腔器官本身血液供应就比较丰富,而妊娠时子宫又将大网膜推开,降低了机体将炎症局限化的能力,因此炎症发展快,阑尾坏死及穿孔的发生率也较高。但我们应注意,妊娠期阑尾即便穿孔,其腹膜炎体征亦较普通病人轻,这是因为妊娠腹部扩大,腹肌变薄;因而反射性紧张较一般弱,且妊娠期阑尾位置高,相对于腹腔深处,被增大的子宫覆盖,更使局部腹膜炎体征不典型,常易误诊。妊娠期阑尾炎因阑尾位置较高,如阑尾尖端指向右上腹,常会误诊为胆囊炎,此时可根据有无右肩部放散痛,腹痛与进食油腻食物有无关系而做出诊断。另外,孕妇由于右旋子宫原因,压迫右侧输尿管,常致尿液反流而发生急

妊娠合并阑尾炎篇9

一天上午,不明原因出现的腹部不适使得早饭后不久的宋玲心烦意乱,持续性的右侧腹痛令她难受不已,不论是坐着还是躺着,不论是排尿还是排便,不论是喝热水还是添加衣服,疼痛均不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宋玲还出现了发热,体温达38.5℃,并且恶心呕吐,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为妊娠并发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即住院施行手术治疗。对于手术治疗方案,宋玲及家属怕对孩子造成伤害不予接受,并且也不同意住院,要求回家就近输液和服药治疗。无奈,医生只得提出了用药建议,同时反复告知患方如病情不见好转或出现恶化迹象,立即回院接受手术,并要求患者及家属双双签字后离院。

回家后尽管宋玲根据医生的用药建议按时输液服药,但病情并没有得到控制,体温攀升达39℃,并且诱发了子宫收缩,腹痛更加剧烈,24小时后再次返回医院接受了急症手术,术中发现阑尾穿孔。术后虽然给予保胎治疗,但最终还是发生了早产。对此患者及家属懊恼不已。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率约为0.1%~0.2%,可发生于妊娠各个时期。有报道:急性阑尾炎在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分布情况分别为30%、45%和25%。由于孕妇特殊的生理状况和腹部位置改变,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给诊断带来困难,如果未能及时识别及处理,将对母婴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1、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特点。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盲肠与阑尾的位置逐渐被推向上方、外方和后方,妊娠并不诱发阑尾炎,但妊娠期由于阑尾位置的改变,阑尾炎体征多不典型,炎症不易包裹与局限,常形成腹膜炎。急性阑尾炎穿孔继发弥漫性腹膜炎,较非孕期多1.5~3.5倍。宋玲的阑尾炎就发生了穿孔。

2、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实验室检查来完成。

①临床表现 妊娠早期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体征与非孕期基本相同,即有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右下腹压疼及肌紧张。妊娠中晚期阑尾的位置发生改变,腹部疼痛的症状和体征可不典型。

②实验室检查 血化验白细胞计数增高。由于妊娠期有生理性白细胞增加,故阑尾炎时白细胞超过15×109/升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③鉴别诊断 借助于病史、最初发病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应与先兆早产、胎盘早剥、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卵巢囊肿蒂扭转及异位妊娠相鉴别。另外还应与急性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和急性胆囊炎进行鉴别。

妊娠合并阑尾炎篇10

【关键词】妊娠;外科急腹症;诊治

对妊娠期患病,临床工作者必须引起较高的重视,尤其是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若诊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极有可能造成病情加重、流产等后果。但是在临床诊断中,由于孕妇身体的特殊性,许多妊娠合并症的症状体征受其影响,很难被诊断出来[1],现将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治31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诊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31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均经本院专科医生会诊确诊,其中合并急性阑尾炎9例、合并急性胆囊炎5例、合并泌尿结石6例、合并肠梗阻2例、合并急性胰腺炎8例,合并胆总管蛔虫1例。患者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7.4±2.9)岁。患者急腹症发病时间为妊娠期9~38周,平均妊娠期(22.6±4.7)周,其中7例孕早期,21例孕中期,2例孕晚期。

1.2治疗方法

1.2.1合并急性阑尾炎者,孕早期3例,孕中期5例,孕晚期1例。依据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B超诊断,确诊9例。孕早期3例行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妊娠至分娩;孕中期5例中,单纯性阑尾炎4例,行腹腔镱手术,采用硫酸镁、黄体酮安胎,4例全部成功妊娠至分娩,1例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行开腹手术,致难免流产;孕晚期1例,妊娠35周后,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术后早产,母子平安。

1.2.2合并急性胆囊炎者,依据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B超诊断,确诊5例,其中3例合并胆石症。3例中孕行腹腔镱手术治疗,2例早孕行保守治疗,均成功妊娠致分娩。

1.2.3合并急性胰腺炎者,依据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B超诊断,并结合mRi或Ct、尿淀粉酶检查,确诊8例。坏死性胰腺炎1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后,难免流产;别7例属轻度炎症,行保守治疗,成功妊娠致分娩。

1.2.4合并肠梗阻者,依据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B超诊断,并结合Ct或X线诊断,确诊2例。行腹腔镜术后,应患者要求,人工流产2例。

1.2.5合并泌尿结石者,经B超诊断,确诊6例。5例行超声波碎石术治疗,流产2例,其中1例系自然流产,1例系按患者要求人工流产,另3例成功妊娠致分娩;1例行保守治疗,成功妊娠致分娩。

1.2.6合并胆总管蛔虫1例,经B超确诊后,行胃镜下胆总管蛔虫取出术,胎儿未受影响,后成功妊娠致分娩。

1.3临床特征各种外科急症临床特征见表1。

2结果

31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中,合并急性阑尾炎9例;合并急性胆囊炎5例;合并泌尿结石6例;合并肠梗阻2例;合并急性胰腺炎8例;合并胆总管蛔虫1例。经诊治,行开腹手术6例,致难免流产2例,早产1例;行腹腔镜手术8例,人工流产2例;10例行保守治疗,全部成功妊娠致分娩。31例孕妇无一例死亡。

3讨论

妊娠期孕妇合并急腹症在临床中较为少见[2],其发病原因多为急性阑尾炎突发、急性胆囊火突发,或是因妊娠前已有轻微症状,未引起重视,妊娠后受孕妇体征影响,导致病症突发[3],亦有部分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患者,在经检验时,将其表征与妊娠反应混淆,从而耽误治疗,造成意外流产或病情加重的后果。

妊娠合并阑尾炎在临床妊娠合并急腹症中最为常见[4]。子宫增大后,由于腹部压痛位置被遮盖,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经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B超诊断,才能最后确诊,有时可能需在行手术时才能确诊。其治疗方法多为阑尾切除术,而如何在切除阑尾同时保证子宫不受到刺激,需要专家与主刀医师的良好素养与水平。

妊娠合并胆囊炎的发生率在妊娠合并急腹症中仅次于合并阑尾炎,其诊断方式亦是依据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B超诊断。其治疗方法,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在临床中,亦会出现保守治疗失败的情况,这时,可再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亦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妊娠合并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多为孕妇胆道病症或高脂血症等病症引起[5],若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对症状较轻者,或行保守治疗,能到得较好效果。对于行保守治疗失败具有其他复杂因素者,可行彩超下腹腔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妊娠合并肠梗阻患者,因受妊娠影响,给医生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容易将肠梗阻的病症与体征与妊娠期妇女相混淆,不利于诊治的开展,造成严重后果。于治疗方面,对于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同时行严密观察。若保守治疗48h后,患者症状未有减轻,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上相对较为复杂,可采取超声波体外碎石治疗,效果显著,具对患者和胎儿影响较小。妊娠合并总管蛔虫患者,可让患者服用硫酸镁,插入胃管后,注入氧气解痉等进行治疗,可成功将蛔虫取去,不伤害母体与胎儿。

2014年5月~2015年5月共有31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疗,均经本院专科医生会诊,确认各并合并急性阑尾炎9例、合并急性胆囊炎5例、合并泌尿结石6例、合并肠梗阻2例、合并急性胰腺炎8例,合并胆总管蛔虫1例。6例行开腹手术,致难免流产2例,早产1例;8例行腹腔镜手术中,人工流产2例;10例行保守治疗,全部成功妊娠致分娩。31例孕妇无一例死亡。

综上所述,对妊娠合并急腹症患者,应根据具体病症,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合并急腹症,同时保证患者与胎儿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秦开祟.31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体会.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8(21):241.

[2]王吉群.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2,17(17):165-166.

[3]赵楠楠.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60例临床分析.大连医科大学,2012.

[4]黄克帮.妊娠期合并外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14,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