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01:38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篇1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技术;自动化;安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了用电量的不断增涨,与此同时对于电能质量、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新看法。在这种社会发展形势下,供电企业做好电力调度工作尤为关键,其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发挥出其重大优势。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分析

经过国内外社会发展实践表明,现代化电力系统管理的基础在于调度自动化,开展调度自动化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也有助于提高电能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达到电能高效利用的目的。

1、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指的是在工作中采用各种具备自动计数的监测设备、决策方案、控制功能的装置和通信信号系统来数据传输和管理的电力系统元件、系统组成来进行监控、调节、控制,以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高质、稳定运行,从而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充足的电能。

2、电力调度自动化

截至目前,电力系统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环节,而电力调度自动化则是电力系统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部分。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常说的电力调度自动化主要指的是在工作中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形成的电网监控调度自动化系统,其基本在构成按照功能和组成可以分为以下环节:

2.1、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环节

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是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初始阶段,是电厂、变电站运动终端的主要构成。而运动终端与主电站配合能够形成一个功能齐全、准确的数据采集系统,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实时参数,在遥信方面的主要功能在于采集并传送极端保护器的动作信息、参数和断路器的状态信息。

2.2.信息传输子环节

信息传输环节是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主要设施,是信号传递媒介,一般在目前的工作中,按照信息传输子系统的通道结构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模拟传输系统和数字传输系统两个不同组成环节。

2.3、信息收集、处理和控制环节

为了实现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从技术标准、管理策略方面入手,为实现对整个电网进行监测和控制功能,需要在工作中收集分散在各个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实时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及时的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将结构显示给调度员,产生相关的系统控制方法。

二、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功能

通过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开发利用和整理,使得电力公司调度系统能够形成一个信息可靠、畅通性能好、主站处理功能完善、监控功能合理的综合性整体,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提供扎实的技术保障。

1、电力系统的监控功能

在目前的电力调度系统中,对电力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尤为关键,是为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安全分析等高层次功能提供实时数据。其中监视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显示、告警和打印,以及对电力系统异常或事故的自动识别,向调度员反映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和电气参数。而控制主要是指通过人机联系设备执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静电电容器组、变压器分接头等设备进行远方操作的开环控制。

2、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主要内容是利用实时数据对电力系统发生一条线路、或一台发电机、变压器跳闸的假想事故进行在线模拟计算,以便随时发现每一种假想事故是否可以造成设备过负荷、以及频率和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等不安全情况,是一系列以单一设备故障为目标而进行的在线潮流计算。

3、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是在满足安全、电能质量和备用容量要求的前提下,基于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的约束条件和考虑网络损失的影响,以最低的发电(运行)成本或燃料费用,达到机组间发电负荷经济分配且保证对用户可靠供电的一种调度方法。在调度过程中按照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约束条件,在给定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中,在保证系统频率质量的条件下,以全系统的运行成本最低为原则,将系统的有功负荷分配到各可控的发电机组。经济调度一般只按静态优化来考虑,不计算其动态过程。

三、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国外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均是采用了RiSC工作者,UniX操作系统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西门子SpeCtRUm系统。该系统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基于32比特SUn点的SpaCe或iBmmRS6000工作站硬件平台,引入软总线概念,服务器之间及内部各进程与实用程序问的信息交换实现标准化开发的。采用了分布式组件、面向对象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配电公司、城市电力公司和工业用户。

2、Cae系统。该系统采用64比特aLpHai作站、客户i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双以太网构成的emS硬件平台,选用分布式应用环境开发研制的,集DaC、SYS、app、Com于一体。该系统功能分布于各节点,能有效地减少网络数据流,防止通信瓶颈问题。

3、VaLmet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可连接SUn、iBm、pHa工作站。该系统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应用软件三个服务器。

4、SpiDeR系统。该系统是由aBB公司开发的,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模块化结构,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配置系统。它具有双位的遥信处理功能,使状态信号稳定性好,并有一套完整的维护工具。

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调动自动化技术应朝着模块化、面向对象、开放化、只能化合可视化等方面发展。

1、模块化与分布式。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就是模块化和分布式。组件技术是一种标准实施的基础,能够实现真正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基于平台层解决数据交换的异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

2、电力系统调度综合自动化。全面建立调度数据库系统,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避免电力系统崩溃或大面积停电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并完善电气事故处理体系,使事故停电时间降到最短,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影响。

五、结语

随着电力市场的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要求能够使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上报和查询等操作,这就对智能调度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国家经贸委和电监会已经出台了相关技术规定,但是可以预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问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智能调度”系统将能够满足客户在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方面更高的需求。

参考文献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篇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

1引言

伴随经济的增长、时代的前进、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力系统中运用电子自动化技术的频率越来越高。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起步,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和国外先进水平之间仍然具有很大的距离。增快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依旧是国内电力领域中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提供配电的网络可靠性以及供电效率以及质量的有效提高,目前电气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技术和新标准的发展和电力市场的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联系的更加紧密,是电网安全、优质、经济供电的重要保证。

2电气自动化技术

2.1技术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其把互联网通讯技术、电子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有效融合,在当前阶段和经济社会前进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在电力系统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具体表现为:完成电力系统与发电厂调度的智能化、自动升级和更新电力系统运行数据、自主解决电力系统现实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简单问题、保证电力系统工程的管控可以依照流程自主运行等等。在电力系统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达成即时管控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固性与可靠性。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发展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也会持续健全,为电力系统工程提供更牢固的技术支撑。

2.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求

目前时期,尽管诸多行业均已运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可是和其他方面相区别,要想使其良好地应用在电力系统工程中,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电气自动化技术必须能够满足不同电力系统部分进行实际运行的不同技术要求,才能给电力系统以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提供安全性保障,才能保障在技术工作人员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过程中,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人身安全与电能使用安全。在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有关的工程管理者必须要保证其应用安全,第一时间梳理电力系统工程的有关信息,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承成效,保障其运行安全,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电力需求,给电力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3.1辅助决策价值

全面的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可以协助技术工作者与技术研究人员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有助于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做出科学的维护策略与计划,减小了过去工作形式中存在的风险,而且提升了电力工作的质效。另外,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在电力系统中打造一个模拟平台,经过仿真可以着实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水平,丰富有关技术工作者的经验,提高电力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3.2经济价值

经过深入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改进电力系统的组织架构与技术架构,从而有效降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控制成本。同时,在电力系统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电力系统的总体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电力生产的质效,提升电力公司的物质收益与社会效益。除此之外,还能经过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进行电力系统落后产能的淘汰,进而推动电力系统实现自我升级,提升经济效益。

3.3社会价值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可以大幅提高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准,对于社会的进步来说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以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与推广为立足点,经过持续地提升技术,从而完成电力系统中有关部门的升级更替工作,这不单单是电力系统的进步与发展,更是整个社会层面的进一步发展。

3.4发展价值

在当前阶段,社会的进步以及行业的发展都越来越依靠电力供应,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经济社会的前进有不可忽视的效能。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和安全化目标的达成,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固性,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潜能。另外,经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电力系统会具有更加广阔的影响范围,使其相关的各方面获得更深远的发展,促使社会进一步前进。

4电力系统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运用电气自动化的方面具体而言:信息传送的智能化、发电厂的智能化、供电系统的智能化。

4.1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特别关键的一个内容便是现场总线技术,其是一种综合性特别显著的应用技术,其融合了数字通讯、电脑网络、即时管控系统等技术。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电力作业现场运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和自动化电气设备,而且让各种设备间有效连接,进而构成电力系统中综合化的数字体系。在目前时期,现场总线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电力系统工程中。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的具体步骤为:①在电力系统中,网络监测系统要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的收集和处理;②在监测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应用信号传送器来进行信号的实时传输,从而第一时间将相关信号传送到电力系统的主控电脑中;③电力系统的有关管理工作者需要依据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判断,而且及时对其加以剖析与处理;④依据信息的处理结果,实操工作者把指令发送给电力系统的有关管控设备中。

4.2数据库技术的运用

在电机自动化技术的现实运用过程中,数据库技术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技术。该技术在电缆项目中的有效运用,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运用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以前的数据库比较,电气自动化数据库对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功能方面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则更加看重,这符合当前阶段我国电能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多的实际状况。为此,电气自动化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得到了深入的认可。在电力系统真实运用电气自动化数据库技术时,所牵涉的大多是主动对象的数据库,在该过程中运用有关系统的监视效能,可以较易得到监控目标的所有有效信息,而且对其加以全面的整合和运用,减短电力系统的信息获取时间,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4.3电气自动化补偿技术

在目前时期的电力系统中,低压补偿技术存在很大的问题与弊端,在运用单相负荷时,较易产生三相负荷不均衡的状况。假如故障比较严重,乃至会导致补偿过少或者补偿太多的问题,给电力系统和有关电力设施的稳定运行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的电力系统中应用这种传统的补偿技术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电压的均衡关系,乃至不具有符合要求的配电监测效能。然而,电气智能化补偿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将之前的分相补偿、固定和动态补偿有效融合,3种方式一同进行。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补偿技术的问题,可以有效顺应所有电力系统中负荷的改变。

4.4计算机技术

一方面,首先要要做好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是当今阶段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它是通过详尽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电气自动化,从而有效发展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关键性代表技术,智能电网在输配电以及供变电过程中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是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配电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做好电网调动技术的应用。调动技术是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对我国电力系统的信息进行完整的手机工作,并实现不同级别电网的自主调动,电网调动技术能够将国家的整体电位设备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国家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最为有利的监控力量。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化技术还能有效集成电力系统的各个信息,从而实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类信息的整合工作和记录工作,达到电气自动化的根本目标。

5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前进,中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前进,而且其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在电力系统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一方面可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固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效,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特别关键,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娄进.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13).

[2]魏勇.刍议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8).

[3]肖奔.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4):23~25.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虽然我国对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年来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目前国内的这些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对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展开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一、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存在的必要性

各行各业的发展互相都存在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都是有目共睹,信息化方面的发展速度可见一斑,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保证,也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能源紧缺也是如今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电能虽不是我们讨论的一级能源,但是与一些有限能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国的发电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火电和水电。而煤炭资源的日益短缺已引起人们重视,水资源的极度浪费以及水污染也仍在治理,这从一方面也反映了电能的紧缺。虽然我国的电力覆盖面积每年都在逐渐扩大,但是仍有部分地区没有供电,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虽然享受电力的带来的方便,但是由于电力设备的老化以及电网拓扑的陈旧结构,时常发生停电现象。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所导致的供电中断也造成了不可估计的损失,供电中断中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发生的事故,就会引发无法预想的损失,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扰乱国民经济,严重者会影响国家安全。

以上的种种都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电能的有效利用,重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这些都是推动电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网智能化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的一些设备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电力设备的寿命,保证可靠地电能质量,还可以消除谐波污染问题,根据系统需要,补偿电网所需的特定次谐波。有的设备则担任起了采集数据,传输和分析的功能,有的设备实现监控功能,对重要的电力系统部分实行监控,实时分析其当前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渗透,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助我国发展坚强可靠地智能电网一臂之力,是我国电网实现智能化的关键。

二、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计算机技术是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中最主要的技术,其应用涉及到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输电、配电、变电、发电、供电的各个环节。

(1)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所形成针对整个全局进行智能控制的技术,也就是智能电网技术,是一个最具典型性的技术,涵盖了配电、输变电和用户以及调度、发电的各个环节。其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等被广泛应用到计算机技术的系统中,同时一样的还有诸如调度柔流输电以及自动化系统等。目前这种数字化电网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智能电网的雏形,实际上也为我国建设智能电网做着准备工作。智能电网中较为典型的有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很多依托计算机的技术,需要具备实时性、双向性、可靠性的特征,需要先进的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而且该系统也是完全依托计算机技术而存在的,同时具有信息管理系统。

(2)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说,变电站的自动化的实现又是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的,要实现电力生产的现代化,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就是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变电站依赖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在实现的过程中计算机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次设备也随之实现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完全是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实现计算机屏幕化以及运行管理和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是操纵以及监视,变电站的整体自动化才得以实现,正是如此多的组成部分实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为了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变电站以及与之相关的输配电线路必不可少。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不仅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了满足变电站的运行操作任务。

(3)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将电网调度自动化分为五级,其中各级电网的自动化调度都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不开的,从高到低分别是:国家电网、区域、省级、地区以及县级调度。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些装置在计算机系统的连结下形成一个自动化的电网调度系统,将整个的结合起来。其他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工作站、服务器、变电站终端设备、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场、大屏蔽显示器、打印设备。计算机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作用不仅要实现对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的监控,还要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更要实现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预测以及状态估计等功能。因此种种这些,都是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测量控制以及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等装置。

2、电气自动化中pLC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pLC技术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互配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技术手段,主要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中。它进行控制、运算、记录等指令的工作是通过其内部的可编逻辑程序存储器来实现的。在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使用pLC技术,使系统具有内高可靠性、接线简单、有较好的灵活性和低耗能等优点。pLC技术具有数据排序、查表、采集、图像分析处理,同时还有对数据的数学运算、数据传送和位操作等功能。智能装置通过计算机通信功能接受这些数据,进行一定操作控制。智能计算机输出的数据还应用于过程控制系统,调节大型控制系统等。

开关量控制和顺序控制多用于火力发电站能发电系统的辅助的工艺流程。现在,pLC技术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的各个生产设备上,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小了生产成本。pLC开关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它输出和输入信号都是通/断的开关控制信号,例如,我们平时做的升降电梯,机床、汽车装配生产线及饮料灌装线等等。近年来,各个国有大型发电企业,尤其是大型的火电厂,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应经都陆续的将传统的开关控制系统升级换代成了pLC技术的现代开关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大大的降低了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耗损,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提高了整体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的收益和口碑。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1、在相关的行业领域中突破其重大技术的创新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也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向前发展提供很好的契机。根据当前这种经济形势,要想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提高其技术水平,就必须要完善其发展环境,加大对科技的改进力度。尽管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但是在一些重大的核心技术范围内,仍旧和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今后技术改进过程中,应该利用本行业人才这一优势,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研发机制,尽量为该技术的发展以及创新提供一个稳定且良好的科研环境,逐步实现电气自动化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改造。

2、提高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否获得技术上的进步和飞跃,主要还是取决于科研技术人员。因此,在各科研院中,在研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在装配和设计电力系统之前,首先应该对技术人员实施专业化的教育,加大对其的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电气自动化的相关技术,继而使其对电气自动化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进。

3、实现保护、测量以及控制的一体化

基于人员的配备、专业的分工以及运行体制的不同,当前我国所设计的电力自动化系统采用的是在站内实施监控与采集数据,以此来保护系统,提供更为清晰的故障分析界面和处理界面等。若从系统发展趋势、设备重复配置的减少、维护工作量的简化以及技术合理性、科学性等方面来进行考虑的话,在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该把保护、测量以及控制等功能结合在一起,实现一体化管理,这样才可将其优势更好地体现出来。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中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孙华.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神州,201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生产运行;实时仿真系统;智能保护;人工智能

我国虽然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状态,可是在很多技术的研究中,已经趋向于发达国家的标准,同时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上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目前,各个国家的竞争,已经直接转变为技术的竞争,社会建设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技术的帮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高科技内容,不仅在服务的领域上比较广泛,同时还可以将生产运行电力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保证社会各项工作、各个建设项目的稳定运行。日后,应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上不断深化,推动电力系统走向更高的层次。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向

1.1电力系统自动化实时仿真系统的应用

就生产运行电力系统本身而言,其在运作的过程中,是通过不同的子系统来共同完成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电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很多地方的电力系统都需要面对较大的压力,此时如果无法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实时性,将很容易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较多的威胁。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向把控上,需要将“实时仿真系统”有效的操作,为电力系统提供的运转提供更多的保护。该仿真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地提供大量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与多种电力系统的暂态实验、稳态实验同步的开展,帮助科研人员针对新装置进行良好的测试分析,进而将生产运行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优化干预。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很多地方的电力系统虽然在长久的运行中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问题,整体上的工作也符合要求,但是长久的保持在固定的水平上,并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创新。实时仿真系统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入到电力系统以后,能够创造出很高的价值,在可行性方面比较突出。

1.2智能保护的应用

从国际的角度来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了焦点技术内容,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智能保护的内容充分展现出来,不能因此出现任何的缺失现象。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针对各个生产、生活领域,提供足够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智能保护内容进行应用,可以达到以下目的:第一,电力系统本身的功能和组成得到了更好的优化,特别是网络通信的融合、自适应理论的融合等;第二,智能保护与电力系统进行相互作用以后,二者可以形成新的工作体系,针对电力系统过往的不足来进行良好的弥补,而不是单纯地进行压制处理。智能保护可以将电力系统的各项问题正确反映出来,然后根据预期的设定内容,直接根据条件状态,对电力系统做出保护处理。不仅提供了较多的数据信息,还在系统的保护性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第三,智能保护的应用能够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进一步的提升,将安全领域的内容、保护装置的内容、智能控制的内容进行协调分配,并阶段性地调整,促使电力系统在今后的工作中,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1.3电力系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单纯地开展人工操作已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而且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电力系统所要面对的影响因素也是比较多的,根本无法在短期内一一解决。为此,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提出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向。简单而言,人工智能的应用是根据人的思维和技术能力,将其与电力系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由此来达到对电力系统更好的控制目的。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在落实以后,可以将电力系统的多项内容进行实时分析,如果发现其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是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地做出报告,将电力系统的安全事故和各种不良威胁有所降低。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虽然在可行性、可靠性上是比较高的,但对于现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掌握而言,还有一部分的内容没有特别的完善,今后的研究也应该大面积拓展,以避免出现问题。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

2.1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

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作为目前关注度较高的电力系统,其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并不能从传统的角度出发,而是要充分地顾及到今后的工作进展,否则很难在最终的成就上达到最佳的状态。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以后,建议将“智能电网技术”合理应用。第一,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将信息管理更好的落实。现下的电力系统运行,不仅要搜集到较多的资料与信息,同时还需要面对繁杂的处理手段以及多样化的规范要求。在智能电网技术的帮助下,电力系统的信息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梳理,从而在配电、输变电、用户、调度、发电等各个环节,均执行相应的手段与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第二,智能电网技术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将通信任务更好地完成。一般而言,电力系统的建设、优化过程中,需要依托很多的内容来完成。而智能电网技术的操作,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好的过渡帮助,为电力系统直接选择相关的适用技术体系,同时还可以将不同工作的规范提前设定,防止在建设、优化过程中出现偏差问题。

2.2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后,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现如今的很多地方,都在经济发展上非常的迅速,很多工作的执行,都必须考虑到长久的建设效果,倘若仅仅是在固有的内容上完善,基本上无法取得较高的成就。另外,变电站在长久的运行以后,将会面临更新、重组的挑战,自身的日常工作量也非常大,要保证日后的各个预定项目可以正常地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后,变电站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以说,变电站的自动化的实现又是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的,要实现电力生产的现代化,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就是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变电站依赖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在实现的过程中计算机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次设备也随之实现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完全是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实现计算机屏幕化以及运行管理和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是操纵以及监视,变电站的整体自动化才得以实现,正是如此多的组成部分实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为了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变电站以及与之相关的输配电线路必不可少。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不仅是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为了满足变电站的运行操作任务。

2.3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还需要在电网调度方面投入较多的努力。我国在目前的发展中,很多地方的电力资源都表现出了分配不均匀的问题,由此导致地方的经济出现了两极化的发展现象。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操作当中,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是非常典型的技术应用内容,不仅解决了现有的各项难题,同时对未来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对于电网调度而言,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些装置在计算机系统的连结下形成一个自动化的电网调度系统,将整个电网结合起来。其他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工作站、服务器、变电站终端设备、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场、大屏蔽显示器、打印设备。计算机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作用不仅要实现对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的监控,还要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更要实现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预测以及状态估计等功能。因此种种这些,都是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测量控制以及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等装置。

2.4pLC技术的应用

除了上述的几个方面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突出表现在pLC技术的科学操作,将电力系统的全部内容均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中。pLC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具有排序、查表、数学运算、数据转换、数据传送以及位操作等功能。这些数据可以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其他智能装置,可以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也或将它们打印制表。数据可用于过程控制系统,也可以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统。

3结语

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展开讨论,从已经得到的成果来看,很多地方的电力系统均表现出了较大的进展,多项工作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的隐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今后的操作中,应该不断将技术体系进行完善,在细节的钻研上持续开展,保证该项技术的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孔怀.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13).

[2]于满,冷延武,张全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6,(29).

[3]曾涛,陈丽娜.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21).

[4]余燕.浅析生产运行电力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J].通讯世界,2016,(22).

[5]陈如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J].硅谷,2014,(24).

[6]朱泽宇.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6).

[7]石永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6,(7).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篇5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40-01

前言: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加上劳动力逐年减少、人工成本的上涨、工作环境的改变、人口老龄化和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使各企业面临着重重压力。为了解决困境,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瞄准了电气自动化设备,以此代替人工生产。种种迹象表明,工业自动化时代已渐行渐近,自动化设备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时代[1]。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电力系统逐渐开始应用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从而改善自动控制水平。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符合时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微电子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微电子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改善微电子的半导体器件的运行质量,从而有效改善电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促进系统监控效果的完善。微电子技术中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表现为电气电子技术设备的有效引入,需要对传统微电子技术进行有效改革,从而提高微电子工艺的整体化效果[2]。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个新出发点,不断促进微电子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有助于优化企业的生产质量水平,同时改善其生产质量。对微电子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分析,是企业综合改善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探究意义。

(二)变化器中的应用

在变化器电力系统中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改善变化器的电路,同时可以实现低频到高频的转换,加速电路系统的更新发展。在传统的电力工程中,多使用直流变化器实现对电路系统的流量控制,难以获得优秀的整流效果。在变化器中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则可以显著改善功率,同时有效减弱谐波对电冈的影响,降低低频转矩脉动中发生不良问题的可能性,从而促进系统的完善。

(三)变流调速控制中的应用

在运输车辆的实践中,直流调速的调速性能比较好,但是具有比较高的事故发生率,制约了其有效应用。交流电所提供的交流电,应用于调速中,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消耗,提高使用寿命,但具有调速困难的问题。在交流调速控制中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流磁场以及转矩的有效控制,可以有效改善控制性能,具有比较良好的调速效果。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实时仿真系统

实时仿真系统能够应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并同步进行电力系统的实验,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协助作用。同时应用多种控制装置,有效形成闭环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智能化保护作用。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实时仿真系统,可以有效监控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在对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效构建实时仿真环境实验室,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二)综合自动化技术

在我国多年研究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电力综合自动化技术逐渐进入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所研制的分层式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有效应用与多种电压等级的电站,同时可以在电气自动化保护装置中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自适应理论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从而有效改善综合自动化控制水平,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的改善,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三)人工智能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与部分元件的有效诊断,同时能够对规划进行设计[3]。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发展研究中,通过有效应用模糊逻辑以及专家系统等先进的科学理论,不断深化对电力系统的实践研究,并不断促进电力系统的控制智能化发展。

(四)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结合国际标准公共信息模型,同时应用高级应用软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配网的自动化。我国的配网自动化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中,主要应用在高级应用软件、中低压网络数字以及信息配网一体化等多种方面中。通过解决配网的载波损耗等问题,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完善。

(五)单片机、集成电路

以mCS-51为代表白8位机虽然仍占主导地位,但功能简单,指令集短小,可靠性高,保密性高,适于大批量生产的piC系列单片机及CmS97C系列单片机等正在推广,而且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已开始扩展至智能仪器仪表或不太复杂的工业控制场合以充分发挥单片机的优势另外,单片机的开发手段也更加丰富,除用汇编语言外,更多地是采用模块化的C语言、pL/m语言[4]。

(六)pLC控制技术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在工作流程上由数据采集、数据计算与数据输出三大部分组成。首先根据编写好的程序实现规范化的数据采集过程,将相关数据采集的电子元器件获取到的数据统一存储于系统内部,再进行具体扫描与读取工作,将采集到的数据整合为映像单元的形式。完成以上工作之后,便会自动进入主体程序的计算执行部分。当完成用户设定好的相关数据采集工作之后,将继续实现程序的执行功能。最终通过模拟/数字输出的方式,修改相应电气设备的控制参数,最终实现电气专业的自动化。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建议

(一)电气自动化与数字化的结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有效结合,其典型表现为地球数字化技术,其中包含有电气自动化的多种创新经验,能够实现对高分辨率、多为空间的大量数据有效整合为坐标,最终组成为数字化地球。该技术通过在计算机中储存多种信息,结合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得电气自动化的基本数据信息。

(二)现场总线技术的创新性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电气化技术应用中,通过运用现场总线以及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运行经验的有效积累,从而促进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改善。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有效应用网络技术,并结合现场总线技术,可以突出目的性,为设施提供良好的通信渠道,从而将信息有效结合在一起,避免间隔状况的发生,从而有效节约资金以及材料,提高可靠性,同时节省电缆,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5]。

(三)加强电气自动化企业与相关专业院校之间的合作

首先,鼓励企业到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校中区设立厂区、建立车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技术生产等,建立多种功能汇集在一起的学习形式的生产试验培训基地。走入企业进行教学,积极建设校外的培训基地,将实践能力和岗位实习充分结合在一起。扩展学校与企业结合的深广程度,努力培养订单式人才。按照企业的职业能力需求,制定出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培养人才的教学方案,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指导。

结束语:

在我国现代化水平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电力系统中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时展的本质需求。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深入研究电气自动化的创新发展战略,不断促进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为现代社会提供良好的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赵杨,丁宝峰,杜翠女,赵明.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与应用[J].硅谷,2011,03(09):93-94.

[2]周亚峰.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6(08):313-314.

[3]郭红生.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1,12(08):115-117.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

随着我国输电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电力部门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在大力发展电力系统的同时把配电网自动化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我国的配网自动化建设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线上,滞后于电网发展的步伐,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电力资源需求,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我国的城市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展至今已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能。当前,城市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其重要性日渐突显。

1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概念

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必须依赖通信、传感器、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才能正常运行,只有依靠这些新技术手段才能进行配电数据信息交互,使配电网安全可靠。配电网系统能安全可靠的运行是经济节能的主要目的,因为配电网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依赖通信系统的支持,通过通信系统又可节约一定的电力设备成本,它对整个电网进行控制,以此获取有效数据和及时掌握信息的最新动态。所以从各个方面来看,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对通信系统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需求量也非常大。

2我国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现状

我国对于发电部门各方面重视程度高,投入的经费力度大,管理水平也相对较高,却往往忽略了电网配电工作的重要性。电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大机组建设工作、大电网建设工作,使得电能产出量逐年增多,但是产出的电能是否能够合理配置到用户那里,电网是否能够稳定地、高效地供电,却不是这些设备能够决定的,需要加强电网配电工作的投入力度。当前,部分地区的配电网络技术发展缓慢,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规范,造成供电可靠性差、效率低、安全性低。当然,随着近些年,各部门对电网自动化控制重视程序的逐步提升,大部分地区的调配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出现了大量无人值守变电站,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迅速提高,由此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成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技术,它包括配电网的分析自动化、自动馈线化、自动制图、设备管理和信息分析,与原有的手工操作不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分析、制图、设备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通过智能软件从数据库中获得资料,并进行实时的自动分析处理工作,进而就能够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功能。长久以来,配电网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其控制基本上是靠手工方法实现的,既存在耗力耗时效率不高的缺点,还存在各种潜在的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逐渐懂得使用孤岛自动化的技术来代替以前的手工操作的方法,但也有缺陷,即对设备的使用设计以及在电能的分配使用上还是有所欠缺。因此,为了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转,对配电网自动化的改进以及电能的监控和分配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配电网自动化的要求

要想让供电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达到实际操作层面的要求,供电系统的配网系统必须遵守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方面是必须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鉴于供电在国际民生方面扮演的重要作用,供电系统要想实现配网的自动化效果,首先要保证的就是配网系统的安全性,只有能够切实的保证配网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才能让人民群众放心的使用。第二方面是供电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必须达到易于操作的要求。第三方面是供电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必须起到降低供电系统运作成本的要求。

4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实现

4.1供电方面

在供电方面,首先要运用高新科技技术,如运营分布式电源入网模型,并制定相关准则,一切操作需按照制定的准则操作,确保供电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布式电源入网控制系统,利用可行性研究,将各种新能源在电力系统配网结构中的优势具体展现出来。而对于中式城市的蓄能系统建设,我们可以利用两网并运的模式,积极开发,使得储能系统的监视和控制得以实现,能有效掌握最新电力运行状况,为人们日常供电提供有效保障。

4.2通信方面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有很多种,下面简要的介绍几种。第一种是采用分组无线业务通信,采用这种通信方式具有的优势就是设备的价格比较低、进行一次性投资、安装简便、不需要进行维护、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因为这些优势所在,被广大人们所关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必须要保证系统的每一个测控点都必须处于公共数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之内,如果没有在这个范围之内,就会导致无法进行通信。因为通信的实时性受到了制约,这也就是的网络重构的时间会发生一定的延迟,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有这方面的考虑才可以。最后就是在采用此通信系统的时候必须要对系统进行加密或者采取其他的措施进行防范,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第二个是光纤通信。现在的通信模式选取率最高,也可以说是作为首选通信模式的就是光纤通信模式。光线通信模式具有通信速率高、技术成熟、价格适中的优点。但是这种通信模式在可靠性上来说不如上面提到的通信模式,价格较高。

4.3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模式

(1)馈线自动化。就地控制模式,即利用重合器加分断器的方式实现;计算机集中监控模式,即设立控制中心,馈线上各个自动终端采集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通信通道远传回主站。在有故障的情况下,由主站根据采集的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切除故障段并实施恢复供电的方案;就地与远方监控混合模式,采用断路器(重合器),智能型负荷开关,并且各自动化开关具有远方通信能力。这种方案可以及时、准确地切除故障,恢复非故障段供电,同时还可以接受远方监控,配电网高度可以积极参与网络优化调整和非正常方式下的集中控制。

(2)自动重合器。把两个连接环网划分为成若干段数,可以通过附近的重合器实施保护功能,环网之间任务分配完成,一旦有事故发生,前一级的设备来保证开断故障的任务顺利实施,当任一段故障时,将故障隔离,而分断器与重合器数相配合来切除线路分支线的故障。

(3)主断路器与馈线断路器相配合。电力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并不能有一个或一小组设备来完成任务,通常有各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为了提升配网结构的性能,两个电源组成环网供电,考虑到可以反复使用开关,而反复开闭的命令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控制中心、通信、事故信息通关微机一次性完成。

5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建议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逐步朝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按照配电自动化系统分层要求,我们可以发现其基本上包括现场设备层、区域集结层、配电自动化子控制中心层和配电自动化总控制中心层。层次化的管理方式使得整个系统管理更加便捷、职能。而随着信息化、技术化和数宇化技术的推进,尤其是新型载波通信技术的运用,使配电系统实时破译功能,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系统的功能机构和工作效率。同时,运用交换式以太网的配电自动化后台

系统和数据库,管理整个区域内的配电系统,形成系统的、即时性的信息共享平台、管理与服务评价等,这不仅便于整个配电管理系统的工作,而且能够及时了解到用电客户的需求,优化电力系统的服务。

电力自动化配电网是目前电力系统建设的热点,不管是大、中、小型的城市均将电网的

自动化建设实施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大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其主要目的均是为扩大系统供电的能力,增强供电系统可靠性,使电力设施服务得以优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内容还限于研制、开发与试用的阶段,为此,各地区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注意统筹和安排,从地区配电网网络的结构入手,注重规划,做好效益反馈,逐步建设,完善适合于本地区电网发展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未来,电力系统电网自动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不断提高电能质量的同时,加强电网的自我管理、自我修复能力,实现电网无人操作将成为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最终目标。

6结语

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城市电网当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在保证城市电网安全平稳运行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的城市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然而通过采取各种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提高其应用水平,继而促进我国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浅谈配电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1,27:23+25.

[2]张鲲.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与实现技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32:115.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篇7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监控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133-1.5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1.集中监控方式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系统设计容易。但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

2.远程监控方式最早研发的自动化系统主要是远程控制装置,主要采用模拟电路,由电话继电器、电子管等分立元件组成。这一阶段的自动控制系统不涉及软件。主要由硬件来完成数据收集和判断,无法完成自动控制和远程调解。它们对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装置,相互之间独立运行,没有故障诊断能力,在运行中若自身出现故障,不能提供告警信息,有的甚至会影响电网安全。

3.现场总线监控方式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0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且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连接,可以节省大量控制电缆,节约很多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各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装置之间仅通过网络连接,网络组态灵活,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任一装置故障仅影响相应的元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方式是今后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二、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应用

1.集中模式。集中模式也就是传统的硬接线方式,将强电信号转变为弱电信号,采用空接点方式和4ma-20ma标准直流信号,通过电缆硬接线将电气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一对一接至DCS的i/o模件柜,进入DCS进行组态,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监控。这种模式又分为直接i/o接入方式和远程i/0接入方式两种,前者是将电缆接至电子间集中组屏,后者是在数据较集中且离主控室较远的电气设备现场设立远程i/0采集柜,然后通过通信方式与DCS控制主机相连,两者具有相同的实现技术,本质上没有区别。电气量的采集集中组屏,便于管理,设备运行环境好;硬接线方式成熟,响应速度快。缺点主要有:电缆数量大,电缆安装工程量大,长距离电缆引进的干扰也可能影响DCS的可靠性;DCS系统按“点”收费,不仅投资大,而且只有重要的电气量才能进入DCS,系统监测的电气信息不完整;所有信息量均要集中汇总至DCS系统,风险集中,影响系统可靠性;由于DCS调试一般是最后进行,采用集中模式通常难以满足倒送厂用电的要求;没有独立的电气监控主站系统,无法完成较复杂的电气运行管理工作(如防误、事故追忆、继电保护运行与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录波分析等高级应用功能),不能实现电气的“综合自动化”。

2.分层分布式模式。分层分布式模式从逻辑上将eCS划分为三层,即站级监控层、通信层和间隔层(间隔单元)。间隔层由终端保护测控单元组成,利用面向电气一次回路或电气间隔的方法进行设计,将测控单元和保护单元就地分布安装在各个开关柜或其他一次设备附近。网络层由通信管理机、光纤或电缆网络构成,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数据汇总、规约转换、转送数据和传控制命令的功能。站级监控层通过通信网络,对间隔层进行管理和交换信息。间隔层测控终端就地安装,减少占用面积,各装置功能独立,组态灵活,可靠性高。模拟量采用交流采样,节省二次电缆,降低了成本,抗干扰能力增强,系统采集的数据精度大大提高。系统采集的数据量提高,监控信息完整,能实现在远方对保护定值的修改及信号复归,运行维护方便。分布式结构方便系统扩展和维护,局部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部件)正常运行。设置独立的电气监控主站,便于分步调试和投运,满足倒送电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厂用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修。

三、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与国外技术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所以需要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开发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1.保护、控制、测量一体化鉴于目前的运行体制、人员配备、专业分工,我国的自动化系统主要采用站内监控采集数据而保护相对独立的模式,以提供较清晰的事故分析和处理的界面。但是从技术合理性、减少设备重复配置、简化维护工作量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考虑,将保护与控制、测量结合在一起会更有优势。

2.国际标准的应用近年来,ieD电力自动化方面有了广泛应用。为了实现不同厂家ieD设备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性,使厂站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成为开发系统,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了ieC61850国际标准。为了与国际接轨,国内已经开始了基于ieC61850标准的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产品研发,相信这将是未来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

3.以太网技术的兴起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综合自动化系统需要传输的数据越来越多,对通讯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以速度快、传输数据量大为特点的以太网满足了这一要求。以太网最典型的应用形式是ethernet+tCp/ip。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在继承了以太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工业过程应用,产生新一代以以太网为核心的现场总线技术。

四、结语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深入,这也使电网管理方式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新理论的应用使一些概念不断被更新和修正,传统的技术界线逐渐模糊,各种原来看似不相关联的技术会彼此融合和渗透,这些推动着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参考文献】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篇8

(四川蜀能电力有限公司成都蜀达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摘 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正在发展,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现场实际要求的有机结合,将促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更加完善。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问题;实现

0 引言

电力系统自动化指采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并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个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自动监视、协调、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健康地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全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以下技术关键是应该予以重点关注的。

1 系统结构与性能

1.1 系统性能特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监控和管理系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现场安装后可立即使用并稳定可靠运行。系统的软、硬件设备十分便于维护,各部件都具有自检和联机诊断校验的能力,为维护人员提供了完善的检测维护手段,包括在线的和离线的,都能准确!快速的进行故障定位,维护人员都能在现场自行处理。计算机监控和管理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其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为:主要设备大于20000h,系统总体大于17000h。系统的软、硬件设备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当各软、硬件功能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通信出错,或当运行人员在操作时发生一般性错误时,均不引起系统的保护功能丧失或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运行。

1.2 信息采集方式:对一个较先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而言,其信号采集应该是可以完全分散分布和下放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控制电缆,简化二次回路。特别是在10kV变电站,可将测控部分合并在10kV保护装置内,根据模拟量对采样精度的不同要求,采用专用的电流输入口以接测量用。

1.3 网络结构与通信:分散分布式结构,各间隔层与站级层所有控制指令、数据传送、信息交换等都是通过计算机数字通信实现的。这就对承担数字通信的物理介质的可靠性、实时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变电站自动化向分散式系统发展时,采用计算机网络的优点来替代传统串口通信成为一种趋向。

2 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发展途径

2.1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由于神经网络具有本质的非线性特性、并行处理能力、强鲁棒性以及自组织自学习的能力,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的神经元以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神经网络将大量的信息隐含在其连接权值上,根据一定的学习算法调节权值,使神经网络实现从m维空间到n维空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

2.2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应用:模糊方法使控制十分简单而易于掌握,在家用电器中也显示出优越性建立模型来实现控制是现代比较先进的方法,实践证明它有巨大的优越性!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电热炉一般用恒温器来保持几档温度,以供烹饪者选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很简单,输入量为温度及温度变化两个语言变量,每个语言的论域用&组语言变量互相跨接来描述。

2.3 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的应用: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对电力系统处于警告状态或紧急状态的辨识,提供紧急处理,系统恢复控制,非常慢的状态转换分析,切负荷,系统规划,电压无功控制,故障点的隔离,配电系统自动化,调度员培训,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报,静态与动态安全分析,以及先进的人机接口等方面!虽然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难以模仿电力专家的创造性。

2.4 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的应用:最优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最优化理论用于控制问题的一种体现。线性最优控制是目前诸多现代控制理论中应用最多,最成熟的一个分支。

3 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不同产品的接口问题: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RtU、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主站、通信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软件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

3.2 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的维护依靠厂家,在专业管理上几乎没有专业队伍,出了设备缺陷即通知相应的厂家来处理,从而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要想维护、管理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首先要成立一只专业化的队伍,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其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划分应尽快明确,杜绝各基层单位“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的现象。

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的功能

4.1 微机保护:是对站内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包括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及备自投,低频减载等安全自动装置。各类保护应具有下列功能:故障记录转贴于。存储多套定值。显示和当地修改定值。与监控系统通信。根据监控系统命令发送故障信息,动作序列。当前整定值及自诊断信号。接收监控系统选择或修改定值,校对时钟等命令。

4.2 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包括状态数据,模拟数据和脉冲数据。状态量包括:断路器状态,隔离开关状态,变压器分接头信号及变电站一次设备告警信号、事故跳闸总信号、预告信号等。目前这些信号大部分采用光电隔离方式输入系统,也可通过通信方式获得。常规变电站采集的典型模拟量包括:各段母线电压、线路电压,电流和有功、无功功率值。

4.3 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测距:事件记录应包含保护动作序列记录,开关跳合记录。变电站故障录波可根据需要采用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集中式配置专用故障录波器,并能与监控系统通信。另一种是分散型,即由微机保护装置兼作记录及测距计算,再将数字化的波型及测距结果送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存储和分析。

4.4 控制和操作功能:操作人员可通过后台机屏幕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分接头,电容器组投切进行远方操作。为了防止系统故障时无法操作被控设备,在系统设计时应保留人工直接跳合闸手段。

4.5 系统的自诊断功能:系统内各插件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并把数据送往后台机和远方调度中心。对装置本身实时自检功能,方便维护与维修,可对其各部分采用查询标准输入检测等方法实时检查,能快速发现装置内部的故障及缺陷,并给出提示,指出故障位置。

4.6 数据处理和记录:历史数据的形成和存储是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上一级调度中心,变电管理和保护专业要求的数据,主要有:①断路器动作次数;②断路器切除故障时截断容量和跳闸操作次数的累计数;③输电线路的有功、无功,变压器的有功、无功、母线电压定时记录的最大,最小值及其时间;④独立负荷有功、无功,每天的峰谷值及其时间;⑤控制操作及修改整定值的记录。

5 结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电力行业展示出其独有的魅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改进和自动化元器件性能的提高,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起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奇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19(10).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篇9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新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电力工程以电信号为根本介质,瞬时反应,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畅通性是电力系统内的重要课题。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电力技术的重大革新,电力自动化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中信息化、网络化的排头兵,其发展方向和潜在应用的挖掘,必须重点关注。自从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之后,电力系统的发展速度几乎也几何级数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制约着电力系统的各个核心环节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同样能在安全保障方面,为电力系统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

一、电力自动化的概述

微型电子处理器(microelectronicprocessingUnit自出现之初就决定着他将在电力系统内部引发一场盛大的技术革命,在电力系统中开始出现自动化的概念、技术和理论。而电力系统能提供长效、高质的供电又反过来促进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近二十多年来,计算机技术、程控通讯技术、新型电子技术、自控技术等新型的技术流派相继出现,各种技术之间相互推波助澜,相辅相成。逐渐形成了电力自动化的庞大理论体系,并逐步从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转化为应用到实践和生产中来。随着电力自动化体系日趋完备和进化,许多电力系统中悬而未决的难题,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下迎刃而解。而电力系统中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成为评价一个系统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

二、电力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简言之,就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当前时代是一个技术集成、资源集成、产效集成的时代,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能深度透析、合理分配整个系统内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效能,以程序化的专业视角规避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的运行至关重要。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线技术起初是源于计算机技术,涉及到电力系统中的总线技术,主要是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通过智能电力自动化元件或者设备,按照电力系统规则进行互通互联,就组成了电力系统内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总线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将分支系统产生的电量进行汇集。将系统内信号进行编制解码,录入数控微机。由微机依据专家系统对来源信号进行解析、分拆、汇总、分类,进而做出决策,并将专家系统指令传输到自动控制设备上,以调度电力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有序工作。

2.信息共享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信息共享技术,是近十几年刚刚兴起的新技术。信息共享技术的主要用途就是对电力系统的细节进行监控。信息共享技术的核心是系统内建立针对对象函数(objectfunction)的主动对象数据库的建立。信息共享技术主要是利用主动对象数据库,将来源信号与对象函数进行比对和修正。从而对系统起到控制和监督的作用。由于它大大节约了系统信息流的交互过程,避免写和读的繁冗,并对对象函数数据进行程序化管理,因此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3.电力自动化在变电调度中的应用

变电系统是电力系统中功耗最大的分支,因此电力自动化在变电系统中的应用也尤为重要。电力调度环节,最适宜对电力系统的各子分支、子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汇集、梳理、分类、解析。这部分的自动化技术涵盖了多种尖端技术的集成功能,如通讯、来源处理、微机建模、电力远程操控等。变电系统内实现自动化的调度,加大自动化技术的投资建设,无疑会给电力企业带来成本和收益的双向共赢。

三、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探究

目前各个国家对电力自动化的研究和探讨向纵深发展,新型的电力设备也在紧张的研发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将会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奇妙的改变,我们的用电感受也会得到质的飞跃,综观各国的电力自动化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系统集成度大大加强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中,电子商务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同样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也因此有了新的发展空间。电力建设单位,从用户的用电需求贴心化,用电流程精简化出发。进一步开发出了与电力系统自动化相挂钩的电子商务新途径。相信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许多更加贴心的子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2.信息共享技术会在将来的自动化技术中更加深入和成熟

用户终端和服务器技术,是互联网领域广为人知的应用。虽然出现时间不是很长,但其优越性已经被电力行业的研究人员迅速重视起来。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这种理念作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建设核心是电力自动化的方向。与过去的分布式结构相比,扩充系统规模、吞吐数据能力、鲁棒性能等都是相当优越。尤其对于庞大的电力系统中,运用这种模式进行自动化控制更具先进性。

3.柔流输电技术(FaCtS)促进电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柔流输电技术,在电力行业中是新生力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适应各种功能的元器件被研制出来,并逐步根据需要投入生产。如果说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宏观上掌控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那么柔流输电技术必将在微观上令电力技术自动化实现起来更加的便捷和简单。

结束语

电力工程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我国经济与电力的不断发展,电力自动化在现在和将来的电力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前沿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中,现在和以往的电力技术,将会被逐步淘汰出电力市场。而电力自动化技术作为电力行业的新宠,必将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身,并得其大成。我们的研究机构和产能企业应该建立相应机制,建立良好的导向,从研究实验到生产实践都向电力自动化技术靠拢,以期更快的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需要。改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现状。

参考文献:

[1]薛帅斌,顾锦.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3).

[2]刘井泉.浅谈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3]刘中飞.电子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展望[J].北京电力高等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篇10

当前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正在日益完善,但由于各类因素造成的安全管理问题也在逐步突出,并影响了整体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因此,结合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安全管理应进行充分重视。本文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安全管理现状以及优化策略进行研究,论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善方法,在促进电力系统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强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策略。

关键词: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现状;优化策略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有效的提升了国家电网的工作水平,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并不只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更是要为整体的电网运行提供前提保障。随着国家用电量的增多,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也有了一定影响,若是没有对自动化技术进行正确的管理应用,则会终止电网运行工作,最终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进行。因此在电网运行管理工作中,应及时总结电力系统的工作问题,进行及时优化和调整,推动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设计水平有待提升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各种设备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电力设备水平依旧给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工作难度,并在用电量增大时加大设备的运转符合[1]。若是没有对电力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以及必要维护,造成设备由于老化无法承担大负荷的输出电量,从而引发电力系统的故障。此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中对设备的要求也较高,若是设备无法负荷整体的技术要求,就会在实际运行中达不到安全工作标准,从而产生相应的安全事故隐患,甚至引发电力系统故障。

1.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在国家电网部门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中,通电量的增加会加大不合理的电力系统负荷,并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干扰。此外,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工作区域,电力系统自动化会受到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作用,电网建设水平也较为落后,最终无法有效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之间的衔接,进而影响正常的电能输送。目前国家的电网发展建设工作中,还应持续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而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问题。

1.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有待规范

在目前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研发工作中,对安全管理的技术还应继续进行落实,减少自动化技术的故障原因,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的规范工作中,首先是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规范,另外是对专业维修人员的培养[2]。并在工作中对工作人员的维修水平进行提升,避免由于技术难题的延误导致严重电力事故的发生。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增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合理性设计

由于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较晚,因此同西方国家之间的技术设计有较大差距,为对这一差距进行弥补,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经验基础上,与当前的国家发展情况相结合,最终进行电力系统的合理科学设计。此外,在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应对其应用故障深入分析,并对造成故障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策略,从而强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计水平。

2.2增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管理水平

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水平的强化包含对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及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必须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对技术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要与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相结合,进一步确定企业发展的责任与义务,进而拥有更加合适的学习发展空间。依照不同岗位职责,进行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培养,使其对先进的技术知识有更好掌握,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加强专业人员素质培养,在工作中更加认真处理各项工作,进行安全管理的各类培训;最终具备基本的安全操作要领,并能够保障自身在工作运行中的人身安全与技术安全。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有效提升自动化的管理水平。通过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因素,能够了解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管理与维修[3]。可通过增进实际应用状况的了解,对各级管理工作及时落实到个人,促进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更好发挥自身工作职责,建立规范性的电力系统工作。在实际的设备维护中,可增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投资,使设备研发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能够进行自动化的电力系统调节和检测,进而保障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2.3增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护水平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将其在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能够使电网工作运行更加安全、有效[4]。同时,要想充分发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就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的维护管理,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数据优化和采集,促使其能够对通信信息和综合信息进行高效管理,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3结语

若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中,没有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管理进行规范,或是对没有电力系统的设备缺陷充分考虑,就会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效果得到减弱。针对这种情况,更应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管理水平,更加合理利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作用。通过技术人员水平的培训发挥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价值,使电力系统的工作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系统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石辉,张思远.省级电网静态安全在线辅助决策优化建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20):98-102.

[2]张敏.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几点看法[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11):00110-00111.

[3]涂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01):0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