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03:16

汽车零件篇1

作者:项晓栋

首先,温州、台州、瑞安等江浙一带以生产售后汽车零配件为主的地区,正着力发展整车oem、oeS配套能力,积极进入国内主机厂配套体系,这将对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有力竞争。其次,金华、萧山,以及稍远的安徽六安、芜湖等新兴汽车产业基地发展迅速,也将对宁波汽车产业形成较大的竞争威胁。此外,越来越多的外资零部件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在占据高附加值零部件产品市场的同时,逐步开拓低端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市场,这对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了潜在的威胁。制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因素尽管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近年来趋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但是,仍然还存在许多影响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一是技术相对滞后,缺乏拥有核心技术的关键汽车零部件产品,以及总成化、模块化产品。虽然宁波汽车零部件产品结构丰富,如空压机、空调压缩机、液压千斤顶等名优产品,但多数企业还是以生产零件为主,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从产品加工方式看,主要以简单的机械加工、模压和铸造为主,加工手段较为落后。此外,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尚未形成总成化、模块化供货能力。二是自主品牌不振。宁波零部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自主开发能力,产品技术的先进性、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企业的商务能力等与国际市场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企业缺乏出口的主动性。由于企业规模偏小,国内市场增长很快,使主流企业忙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缺乏出口的主动性。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仍相对紧缺。现有技术力量不能满足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近年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用工成本的上涨,宁波汽车产业“用工荒”现象也颇为严重。五是由于标准和法规体系一直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在产品出口中受到许多技术环节的制约,这已成为限制宁波乃至全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壁垒。六是贸易形式单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今天,多元化的贸易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格局。但是长期以来奉行加工贸易这样单一的贸易形式,会制约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提升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议“宁波十二五规划”把汽车零部件产业列入重点支持集群化大产业之一,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重点建设完善了离岸金融体系,为汽车零部件(用品)制造企业对外贸易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从而带动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因此,提升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对于做强做大“宁波制造”、促进宁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出台推动汽车零部件对外贸易的相关鼓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制机制,以主导企业培育、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整合政策资源,突出扶持重点,对效益好、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特别是对“成长型、创新型、效益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加强金融信贷保障,引导商业银行向企业增加信贷投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二是推动企业产品结构升级与调整。加强对重点技改项目的排查摸底和帮助扶持,保障用地和资金需求,允许工业投入项目的设备加速折旧。加大企业技术改造补助力度,对设备投资额大的技改项目,按设备投资额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同时要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凡符合国家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规定的,可在所得税前列支,对开发出技术领先、具有市场推广价值并投入批量生产的国内、省内首台(套)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大力发展与新能源汽车相配套的关键零部件。政府出资支持一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和生产。地方财政要安排一定资金,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给予适当补助,建议政府制定鼓励企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和生产的相关政策。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积极扶持产品集成度高、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对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给出予优先保障和支持,并给予税收奖励。同时积极引导、鼓励产业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提升。三是加强与国内外大公司的技术和资本合作。引导零部件关联企业加强协作和优化重组,加强与实施模块化供货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营销对接,进一步提升配套知名汽车品牌能力和覆盖面。同时,把引进国内外著名的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以提升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四是强化管理创新和人才引进及培育。在有条件的企业推创精细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注重企业经营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企业经营团队和工程技术人员团队,加强管理人员和技工队伍培育。

由市经信委牵头,建立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落实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扶持政策,协调相关重大事项。同时,进一步健全政府、协会、专冢组、企业“四体”联动长效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合力,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六是创新汽车零部件市场对外拓展的路径。针对宁波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的自主品牌技术实力差、没有和整车同步开发的条件与机会、高端汽车人才匮乏、行业准入门槛低、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规模小实力弱、品牌推广差、缺乏强势的展销平台等问题,充分依托利用现有的宁波国际汽车城“全球汽车零部件(用品)采购中心”平台,帮助本地零部件厂商进入全球整车企业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及汽车零部件后市场。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生产性质,采取不同的市场拓展方式,因地制宜推进汽车零部件市场拓展。

汽车零件篇2

1、发动机部分,发动机是一辆汽车的动力源,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燃料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等组成。

2、底盘部分,底盘承载着车身及各种装置,组合成汽车的整体造型。给发动机提供着力点,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主要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四部分组成。

3、车身部分,汽车车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驾驶员以及构成良好的空气力学设计。车身结构从形式上说,主要分为非承载式、承载式、半承载式。车身构成部件包括发动机盖、车顶盖、尾箱盖、前后翼子板等组成。

4、电气设备部分,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和车内的其他用电装置。

汽车零件篇3

关键词中国汽车零配件市场

一、汽车零部件概要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重要的中游行业,其中包括以下六项:动力传动装置、发动机零部件、悬架制动装置、电器电子装置、车身零部件、照明仪表装置以及附件。其与汽车整车制造业、汽车轮胎、汽车玻璃以及汽车蓄电池等制造行业相关联。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别由发动机零配件、底盘零件、仪表电器件、车身及车身附件以及通用件五大类构成。其中发动机零配件包括了气缸、曲轴、凸轮轴、连杆等组成;底盘零件由离合器、变速器以及取力器等组成;仪表电器件由发电机(磁电机)、起发电机以及起动机(永磁直流)等构成;车身及车身附件由驾驶室及车身、货箱以及刮水器等构成;通用件则由随车工具、千斤顶以及摩擦材料等构成。纵观零部件行业,机械类占比最多,达到55%,其次为电器类,占比达到30%,然后是电子类占比达到13%,占比最少为饰品类,仅为2%。

二、汽车零部件市场行业分析

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整体盈利表现受到整车制造业的影响,2015年1~7月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为-2.4%,上一次汽车全行业利润同比下降是2005年,2011年、2012年汽车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为16%/6%,利润率下降;2013年、2014年汽车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依次为25%/18%,利润率上升。2015年汽车行业迎来新一轮调整期,利润率入下行通道。

受到整车制造业的影响,2015年1~7月

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12.7%,高于同期收入同比增幅,税前利润率较2014全年有所提升,但毛利率较2014年全年有所下滑。

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随着国内整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得到巨大增长动力,目前整体行业利润有所压缩,但是规模效应逐渐凸显,在国际贸易中,汽车零配件进口额稳步上涨,出口数额也在大幅提升,中国汽车行业产品贸易逆差差额呈现下降的趋势,产品竞争能力加强,国内零部件产品以及整车制造业国产化率提高。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利润总额同比增幅统计图。

零部件盈利分析中不难看出自2003年至今,中国汽车零配件市场的毛利率到达历史新低至14.5%,可是2006年之后整体市场的毛利率波动幅度不大,大体维持在15%左右。相反税前利润率平稳中有上升趋势,7.42%为近几年的新高。

三、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亟须针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与对策,使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根据以上的行业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为加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建议尽快成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分会,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各市、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扶持政策,推动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引导全国高新技术园区和地区骨干企业成立汽车零部件行业分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实现资源、信息、技术共享,并负责向企业提供信息,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制定行业自律规定,提供行业服务,对外代表行业开展活动等,多层次促进安庆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二是根据地区实际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扶持产业园的发展,可通过引进发动机制造商或其他部件生产商,建设相对集中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建议从新兴产业扶持资金中切块扶持入园高新项目,鼓励发展创新项目,借此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落实和实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重点扶持汽车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实施和落实产业规划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好龙头带动问题。为此建议由地方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精干力量开展调研,尽快选择确定产业链中关联度大,有核心竞争力、发展前途好的汽车部件关键项目(如科技含量高的汽车发动机项目或其他项目)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具体路径是,可选择一家本地龙头企业来承担实施;也可将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在开发区引进一个大型龙头企业,与地方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合资新建一个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尽快解决汽车零部件产业缺乏龙头带动的问题,改变目前大部分地区只能零散生产汽车零件的现状。

汽车零件篇4

汽车零部件物流被国际物流界公认为最复杂、最具专业性的领域。长期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水平一直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然而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如何应对主机厂日渐提升的产能,以及复杂多样的产品要求,成为汽车零部件物流发展中必须面临的考验。

目前,在汽车零部件物流一体化趋势引导下,再加上自动化技术装备的助力,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发展正悄然间发生着蜕变。

发展水平呈现多层次

汽车零部件物流是指根据汽车制造企业的需求.将零部件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商送到汽车生产厂家,为了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存储而进行的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是集运输、搬运、存储、分拣、排序、预装配、配送、包装、及相应的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管理。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物流起步较晚,多数汽车零部件物流发展依托于汽车制造商发展需求,因此,汽车制造商的发展水平也就密切影响着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的发展:法布劳格物流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芸在汽车物流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她表示,随着多年来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物流水平呈现出多层次分布的格局。

第一层次,高度自动化的零部件物流。

大众、宝马、奔驰、现代等一线品牌乘用车车系的零部件物流,大多具备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能与主机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联动。这些零部件仓库或物流中心多位于主机厂周围,采用就近供货的形式,减少了汽车装配线因缺件停产的风险,降低了运输成本;其次,这些仓库和物流中心可提供零部件分拣、排序、预装配、器具循环使用等增值服务;第三均采用高效的仓储管理系统,能实现与主机厂的eRp实时交互。有的物流中心还通过自动输送线的桥式通道与主机厂相连,实现自动配送排序件至总装线;有的物流中心通过悬挂式输送线实现轮胎的自动上线配送;有的物流中心通过aGV实现对总装线各工位的零件配送。

第二层次,精准的零部件物流。

有些汽车生产企业在生产规模未达到一定程度时,物流服务商基于主机厂物流成本核算的要求,通常在仓储、分拣、排序、上线配送等操作环节自动化设备应用较少,但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物流服务商三方能实现信息联动,物流管理水平良好,零部件入厂物流同样能达到精准和及时的服务水平。

第三层次,缺乏信息联动的零部件物流。

主机厂与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未能完全形成信息联动,零部件的仓储和配送信息很可能与生产信息脱节,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影响生产。该层次的零部件物流配送中心内部管理水平尚可,但因为信息未能实现实时共享,所以物流运营管理成本一般较高。

第四层次,低水平的零部件物流。

汽车零部件物流虽然总体行业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制造业,但是在重卡、客车、特种车等国内目前个性化生产要求较高,而自动化流水线式生产方式又较弱的汽车生产企业,以及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中小型汽车生产商,当前还是以人工、纸张作业居多,他们的物流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

一体化发展存在短板

张芸强调,汽车零部件物流的发展方向必须是“一体化”:汽车零部件物流一体化是指汽车制造企业面向供应链,将其零部件物流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如供应商、物流服务商、运输公司、包装公司、器具厂商和各个环节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逆向物流,以及信息系统等无缝衔接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与主机厂的生产节拍高度契合的一种物流模式。只有实现汽车零部件物流一体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的整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而在当前汽车产销量不断攀升的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在发展当中存在的几大短板,对汽车零部件物流一体化的阻碍作用已经十分明显,亟待改善。

一是汽车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普遍落后。要实现一体化管理,就需将在零部件采购、供应商管理、零部件入厂排序、库存现状、上线配送等一系列供应链环节上的所有物流信息充分、即时地交流和共享。实现企业间可以随时随地共享信息,有效地计划和运作一体化物流系统。但是,当前我国多数汽车物流企业的信息流通技术比铰落后,没有高效并且适合自身的信息系统,无法满足精确化货位管理、无法保证库存的准确性、无法知道货物的库龄情况。

二是标准化流程缺失。汽车零部件物流一体化最理想的流程和程序都应该是清晰、有效、标准的,便于效率提高,但是现实中,汽车零部件物流的各成员都各有一套作业方式和程序,导致不必要重复作业流程,影响效率;一些单独个体内部不合理的作业流程,没有科学合理的货位摆放规则还会导致货物管理混乱。

三是低端的仓储设施设备。当前阶段,很多主机厂和供应商的零部件仓库仍然是传统仓储形式,运作管理水平较低;缺少现代化仓储设备、仓储管理系统应用,无法提高仓储管理质量、仓储作业效率,无法保证发货的准时性和准确性。

四是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仍旧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零部件物流操作主要还是依靠人工。但我国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物流成本随之上升;其次,人工装箱、拣选等作业效率低,人员管理难度较大,都对汽车零部件物流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自动化技术装备提供新动力

针对当前阶段汽车零部件物流发展的短板问题,自动化、信息化物流技术装备的应用优势逐渐显现,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对自动化、信息化物流技术装备需求十分迫切,是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向一体化发展的新动力。

1.智能信息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汽车零部件物流一体化过程中,一些大型零部件物流已经具备自动化信息系统,实现了供应商、生产厂、物流商之间的对话。相关专家表示,当前阶段的汽车生产还多为推动式的生产模式,即主机厂接到订单后,通过eRp系统“告诉”设备、车间如何处理物料,各部门按照企业生产计划进行作业。

但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拉动式生产将成为汽车生产的主要模式,即由客户需求来驱动生产,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不再处于系统之后,而是直接与终端用户、供应商对接,双方通过智能平台互通互联。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同步系统、生产及物流拉动系统、供应链可视化系统SRm和车间物流配送系统SpS等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实现由物料来控制系统,所有信息互联互通。

2.自动化立体库助力存储

自动化立体仓库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升存储效率,提高仓库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生产需求。

近年来,先进的汽车零部件仓库已经应用了自动化立体库,主要用于部分零部件排序环节,自动化立体库虽然前期成本投入较大,但是长期运营所带来的优势是平库所无法比拟的。目前,不少早就应用了自动化立体库的汽车零部件物流服务商切身体会到了自动化立体库所带来了效率和成本的双优势,正在计划用更多自动化立体库来替代平库,减少人工。同时,输送、分拣等自动化设备也将会随之更加广泛地被应用。

3.无人化搬运设备提升效率

用于汽车零部件物流中的无人化搬运设备,目前主要有aGV、无人化叉车等等。但未来智能工厂中应用的搬运工具将更为先进。

aGV在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多用于厂内零部件物流搬运,例如,主机厂的发动机、后桥、变速箱、底盘等部件的自动化柔性装配,以及零部件的上线喂料等。因为主机厂的装配车间一般非常大,大量的远距离物料需要搬运,aGV代替叉车和拖车搬运物料大能够实现批量替代的规模成本优势,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在应用居多。而对于体量较小的零部件工厂以及零部件物流仓库,没有主机厂那种成批量的替代效应,加之前期投入成本考虑,所以应用并不普及。但是,随着aGV技术成熟,人工成本上涨,aGV在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无人化叉车主要是指以标准托盘作为搬运对象的无人化搬运工具,严格来讲应该叫做托盘车式aGV或者堆高车式aGV,在欧洲也称作apm。这类产品当前的成本低于aGV,在汽车零部件物流仓库的应用的普及速度可能会更快:

随着工业4.0的兴起,已经有公司研发了更为先进的流体物流,在一个面上,最下层是磁铁,上层铺满了一块块像瓷砖一样的托盘,用电磁场来控制电流的流向,以驱动托盘的走向。把货物就放在托盘上,托盘自己就可以知道要去哪里,无论是在地面、墙上,还是天花板上,都是电磁场可控制的。这项技术非常适合汽车产业应用,经过试验已经证明,以前需要600平方米放零配件,现在只用148平方米就足够了;以前,运送每一个零部件需要21.18秒,现在只需要2.3秒,几乎提高了10倍的生产效率。

4.标准化、信息化技术提升周转效率

标准化是汽车零部件物流自动化、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对于汽车零部件物流来说,最基本的标准化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包装,因为只有包装标准化,才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每条线路货量的大小,最大程度提高运输车辆的装载效率,以及更好地保障零部件的运输安全和质量。2016年2月14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依法备案行业标准318项,其中,《汽车零部件物流器具分类及编码》规定了汽车零部件物流中物流器具的分类及编码,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物流中可周转使用的物流器具。相信在标准化政策的支持下,汽车零部件托盘和周转器具的标准化发展将更加快速。

同时,汽车零部件的种类繁多,大小各异,在物流过程中该如何码放才能达到周转器具的最大使用效率,是汽车零部件物流服务企业十分头疼的问题。目前市场中一些软件技术可以十分有效快速设计出最佳码放方案。例如,Capepack软件,能够轻松解决托盘装载以及产品包装优化问题。据悉。该软件已经被国内多个知名汽车厂商使用。

一体化大时代即将开启

近几年,无论是汽车生产商,还是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商,都十分重视汽车物流的发展,加大汽车物流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设备的应用,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物流中心的态势十足,汽车零部件物流一体化的大时代即将开启。

汽车零件篇5

【关键词】怀宁县;汽车零部件产业;产业集群;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42-02

一、怀宁县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现状

怀宁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通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产品,成为怀宁县经济开发区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为怀宁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怀宁县汽车零部件企业共有20多家,有12家坐落在怀宁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为21亿余元。2012年,汽车零部件企业总共创造工业总产值约20亿元,占整个经济开发区总产值的17%。县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依托省自主品牌奇瑞汽车、江准汽车、叉车集团等优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除了产品供应安徽本省汽车品牌外,大多数汽车配件企业的销售网络遍及全国,为上汽、一汽、东风等汽车名牌企业供应汽车配件,有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如安徽福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安庆市德奥特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其汽配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日韩、中东等国际汽车市场,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此外,为将经济开发区的汽配产品推广到更大的市场,由安徽省万胜农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汽车零部件市场项目——万胜国际城,主要经营汽车零部件物流,总投资17亿元,占地面积约1200亩,计划五年内全面建成。

(一)龙头骨干企业迅速发展扩张,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产品初步形成

近几年来,安徽福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安庆市德奥特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抢抓机遇,加大投入,扩张裂变,膨胀规模,上档升级,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些企业生产的汽配产品已经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竞争力,生产技术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得到市场上的广泛好评。

(二)规模效应比较明显,产业集聚初步形成

经过几年的发展,怀宁县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随着汽配产业的不断壮大,生产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不断的有机结合,怀宁汽车零部件产业产生了1+1>2的规模效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怀宁县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之一,汽车零部件企业“抱团”发展,有的生产厂家产品类别相同,比如轴承和活塞环,区内就有安徽汉升新金属技术有限公司、安徽银球轴承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生产,这些企业联系紧密,经常有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交流。有些企业的销售网络大致相同,共同为某个汽车品牌供应产品,这样就可以在产品规格等方面执行统一的标准,提高后续的整车生产水平。同时,在产品物流上也加强合作,大大缩减了交通运输成本。

二、怀宁县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汽车产业总量小,缺乏竞争能力强和带动作用大的整车产品

目前怀宁县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心是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上,虽然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但是还没有引进整车生产线,这才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心,因此从整个汽车产业全局来看,怀宁县的汽车产业总量仍偏小。整车生产对于当地经济、就业、消费的带动作用要比汽车零部件生产大得多,怀宁县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引进竞争能力强、带动能力大的整车产品。

(二)汽车零部件产品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品种过于繁杂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①怀宁县汽车零部件的优势产品是轮毂与活塞环,分别主要由福斯特公司和德奥特公司生产,虽然这俩家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是产业集中度仍比较低,对市场的支配能力不明显。此外,开发区内的1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约生产20余件汽配产品,产品门类比较繁杂,无法集中主要力量生产优势产品。

(三)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

除安徽省德奥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有一些独立知识产权产品外,怀宁县开发区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技术多从国外或者国内名牌企业引进,自主研发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主要停留在简单的生产加工上,产品生产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只是单纯的引进,所以产品附加值很低,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不高,还难以完全适应国际采购系统化、模块化供应的要求,企业的利润率也很低,多数产品的利润被国外汽配产业巨头赚走。②

三、怀宁县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利用区内汽配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汽车零部件产品做大做全,建立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目前,怀宁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出现了许多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如安徽福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安庆市德奥特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具有较大的规模、完善的产品种类和范围较大的销售网络等,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未来发展中必须要利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其扩大规模,拓宽销售网络。在已有的优势汽配产品基础上,可以引进其他汽配产品企业,完善汽配产品门类,将其做大做全。在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发展、汽配产品门类不断齐全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专业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从事专业化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形成强势工业走廊,尽快融入省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③

(二)加强与周边市、县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联系,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了怀宁县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外,其他市、县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也很快,其中安庆市、桐城市、枞阳县都建立了专业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在未来的发展中,怀宁县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加强与周边市、县同类企业的交流,展开多方面的合作,这种合作包括产品制造上的经验交流和产品销售网络的共享等等。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本县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成本。开展合作可以以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的方式进行,将全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到协会中来,定期开展人才与技术交流、生产经验交流与产品市场信息共享等等。这样,就会形成全市范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增强全市汽配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竞争力,有利于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长远发展。④

(三)积极与省内江淮、奇瑞等本土品牌展开合作,引进汽车整车生产线

生产汽配产品是为整车组装生产服务的,因此,汽配产品主要就销往汽车企业。怀宁县汽配产业要想得到快速发展,需要和本省的江淮、奇瑞等自主品牌展开合作,成为这些本土自主品牌的固定供应源。有了固定的销售网络,企业的生产产值才能逐年逐步上升,为地区经济做更多的贡献。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只是处在汽车产业链上游中的一环而已。⑤因此,在怀宁县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上,必须要引进汽车整车生产线,延长汽车产业链,这才是发展汽车产业的长久之计。有了整车生产线,本土的汽配产业可以实现自产自销,产品直接供应本土的整车组装生产线,由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为汽车产业集群。

注释:

①王铁,胡卫国.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组织政策[J].汽车工业研究,2006(11).

②魏拴成.企业创新能力滞后原因实例分析[J].商业时代,2006(03).

③高文书.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国际转移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学术探索.2005(05).

汽车零件篇6

晓楷

根据一项粗略的估算,包括零部件物流在内的汽车物流,每降低1%的成本,就可为汽车生产压缩至少110亿的成本。根据近些年的相关统计,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约占产品成本的16%,而欧美约为8%,日本甚至已经降低到5%。汽车零部件物流是集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体系,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复杂、最具专业性的物流体系。

汽车零部件的逆向物流是汽车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再制造等过程的整合,它能有效挖掘企业利润源泉,充分利用废旧汽车零部件中可利用价值,对企业整个供应链(正向和逆向供应链)的建设起到支撑作用,对企业成本的控制、服务水平的提升、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汽车零部件的逆向物流网络建设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成功实施汽车零部件的逆向物流,有很多需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对废旧汽车的回收及再制造重视不足

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网络是为了保证汽车零部件的逆向物流活动得以有序顺利进行的前提。这个网络的开始点是收集/检测中心,就是把规划区域内的报废汽车进行拆卸,在收集中心集中起来,然后再送往其他中心进行后续的其他操作。

再制造企业专门从事逆向物流活动,具有专门的设备、人才和技术,与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和下游的整车企业都有良好的商业关系。它可直接接受来自零部件制造商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再制造过程,也可以将回收上来的零部件经过处理后销售给整车企业。从这个方面看,再制造运营商最适合成为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运营的主体。但我国目前很少有专业的再制造运营商,市场不够成熟、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企业的技术能力不够是主要原因。当前很多报废汽车都进入黑车市场,拆卸、回收及再制造都不够正规。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未来报废汽车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大,对报废汽车的回收和零部件的再制造有效利用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回收问题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实践,一方面是由于对环境的重视,另一方面是汽车回收及再制造产业隐藏着的巨大商机。而在我国,由于观念及商业环境的差异、立法的滞后、技术的落后及企业和政府都更注重短期利益等原因,废旧汽车的回收及再制造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界和实业界对此问题的关注都不够。

为了有效推进废旧零部件的再制造和回收,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经济结构体系,逆向物流网络的科学规划是重要的方法途径。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由于其自身具有的阶段多及产品种类多等特点,比起其他类型逆向物流来说更复杂,构建具有指导意义的逆向物流网络也更加困难。

汽车零件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本土采购趋势明显。目前,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际汽车零件供应中心,一些地区的零件在生产领域的竞争优势已被跨国汽车集团所认可。无论是合资企业或是国产厂商在考虑购买成本的同时需要考虑零件的规格、长途运输的费用、昂贵的进口关税。如果过多采用进口零件将会失去很大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倾向于本地化采购,不仅可以培养当地的采购资源、促进其发展,而且也可以规避国际采购所面临的风险。

二是市场增长特别迅速。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大环境,这也是零部件发展的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汇总的统计数据,从近5年的发展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工业总产值增速每年平均保持20%以上。2014年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多达1万家以上。虽然受2012年整车增速放缓的影响,但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势头保持良好。

我国汽车零件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零部件企业物流管理现状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体现的就是库存大并且积压资金。库存是物流管理的重要部分,汽车零部件厂商在日常运营当中需要购买大批量的原材料。同时,生产时所造成的在制品的积压,生产计划所面临的产品的提前期等都会造成大量的库存。企业库存的存在导致占用企业相应资金,使资金的周转周期变长。

其次是物流效率低而成本高。我国大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是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比较落后。大多数制造企业物流设施机械自动化程度不高,利用率较低,同时标准化水平也不高。汽车的零部件产品种类多并且大部分种类的零件每种产品的批量较小,造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周转速度慢、库存量大并且物流系统效率低。低速的周转速率和大量的库存积压使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成本偏高。

最后,零部件物流企业一般在仓储管理方面水平不高。我国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很多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仓库管理水平较低。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整个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运作效率。此外,很多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同样影响着仓储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水平上的差异还体现在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物流环节之间的信息化程度低造成了信息沟通不畅,同样会造成库存积压、资源浪费等问题。

在我国,废旧汽车报废管理工作晚于西方各国,80年代初才有了正规化管理。1985年颁布了《汽车报废标准》,1990年颁布《报废汽车回收实施办法》,2001年颁布《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总量控制方案》,2006年颁布《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08年颁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等政策法规。

但从现阶段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现状看,形势不容乐观。2014年应该报废的汽车数量为300万~600万辆,但2014年数据表明,仅有270万辆车被拆解。如果按照6%的报废率进行计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报废汽车将超过900万辆。目前我国正规的拆车企业有1000多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其中60%~70%的企业年拆解回收量在100辆以下。

当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存在车源少、技术差、系统不完善、回收拆解企业处理能力小等问题,不可避免有报废汽车倒买倒卖的现象,由于存在许多非法回收企业倒卖、拼装,大量应该报废的机动车流入二手车市场或贫困地区,扰乱了车辆报废市场,造成无序经营和市场混乱,导致我国每年实际回收报废汽车的数量较少,回收率较低。

我国废旧汽车回收的环保要求低,对拆解场地没有要求,不易处理的材料如塑料、橡胶、废油等随意堆放、倾倒、燃烧,对于无价值的废弃物仍采用掩埋的方式,严重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资源。另外,汽车回收从业人员素质也较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汽车回收行业从业人员中,企业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1%,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7%。

需要合理高效的衔接机制

汽车零件篇7

一、产业现状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一批以金麒麟集团、水兴集团、中南集团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和以刹车片、轮毂、密封条、销声器等为代表的主导产品,武城县被命名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县”,金麒刹车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已达750多家,销售收入140亿元。

但也应看到,当前我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偏小、生产集中度不高。目前全市750余家零部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只有60多家,无一家挤入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综合实力百强行列,规模最大的金麒麟集团销售收入仅为浙江万向集团的1/30(后者连续多年稳居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综合实力百强之首)。宁津县共有销声器企业35家,其中绝大多数规模小、实力弱,仍处于家庭作坊式的起步阶段。二是研发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不强等原因,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储备,研究开发还处于跟踪、模仿阶段,产品只能靠价格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三是零部件产品档次不高、配套能力差。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体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主要部件优质品牌不多,难以满足整车配套标准要求,大多数产品只能流向修配市场。

二、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应按照产业集群化、生产规模化、品牌多元化、销售网络化的原则,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升级并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规模膨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发展新格局。

(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合资合作及产学研结合等方式,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尽快使我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走出“低技术含量—低利润率—低研发费用—低技术含量”的恶性循环。围绕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重点,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促进汽车零部件向节能、环保、安全、轻量化等高技术方向发展;掌握系统集成与匹配技术;发展关键零部件系统化设计、模块化集成技术;提高零部件制造、检测和电子化技术水平;积极开发零部件可回收、可利用的新材料应用技术。

(二)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紧跟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推动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发展高端产品,引导实力较弱的企业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自己竞争力最强或附加值最高的核心业务或价值链核心的环节上。遵循专业分工和规模经济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和各类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适应汽车零部件行业系统化、模块化供货的新要求,着力提高产业关联度,加快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产业群优势和产业链优势。重点做好两个结合的文章:一方面,把延伸产业链条与骨干企业培植结合起来,构建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把延伸产业链条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按照“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链招商引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国内外知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引进一批有利于促进我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结构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着力抓好东风轻卡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

(三)强化品牌意识,搞好产业配套。按照“名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知名品牌。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介入国内外整车企业的车型开发和产品改造,及时掌握新车型对零部件性能质量的要求,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同步技改、同步发展,尽快适应整车企业QSpt采购原则(质量、服务、价格、技术)。突出抓好中国重汽集团*配套基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推动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与重汽集团建立稳定的合作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市内整车企业在同等质量、同等价格下优先采购市内零部件产品,提高市内综合配套率。

三、下一步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对加快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服务功能和资源配置作用,为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尽快把其培植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人挂帅,市直有关部门参加的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做好我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各重点县市政府也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本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汽车零件篇8

对企业来说,汽车在生产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汽车零部件的采购供应过程中,因采购的零部件中存在假冒伪劣产品、供应不及时、价格不合理等问题,给企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就企业汽车配件采购供应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对策和措施。

1企业汽车零部件采购供应现状

1.1资源市场狭窄,以经销商为主渠道

企业为满足生产的特殊性,需配置多种特殊类型的车辆,而这些车辆的数量又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直接与车辆主机厂建立供应关系的可能性。又因车辆零部件使用计划的随机性大、急用料多、车型种类复杂及其它原因,使得汽车零部件供应主要以快捷、灵活、供应及时、售后服务比较周到的零部件中间经销商为主。

1.2需求计划零散、准确性差、随机性大

计划零散、随机性大。使用单位缺乏对常见车型、常用配件的计划预测,不按要求上报月、季、年度计划,而是随要随报,报了就急要,使得本来常用的配件成了缺口急用料。甚至有时在修一台车时,几天内连报数次计划,多次重复采购同一种配件。

零部件需求计划存在较多问题。如:所报计划车型模糊、配件名称规格无法分辨、计量单位存在误差等,使得采购难以进行,或采购来的并非所要配件。

1.3库存储备不足,急用料多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汽车配件的计划性也在逐步衰退,同时,由于企业为减少积压风险在不断的压缩库存,提倡“零库存”供应。企业的仓库内日常几乎没有储存汽车零部件,即便是常用易耗的零部件也需要临时采购。因此,目前企业几乎所需的汽车零部件都成了急用料。

1.4零部件价格混乱

由于汽车零部件市场上配件种类名目繁多、生产厂家众多、质量不同价格差异较大。同时,因企业对汽车零部件实行的采购方式不同和使用的紧迫程度不同,使得同一种汽车零部件会在不同的采购情况出现多个不同的价格,有些价格差异较大,一些汽车零部件的价格甚至与市场的价格脱轨。

1.5采购的零部件质量难以保证

在汽车零部件市场大环境影响下,采购的汽车零部件可能存在原厂、配套厂、副厂、假货、水货等各种零部件,为质量安全埋下了较多的隐患。而目前企业对于汽车零部件质量的把关只能从外观、标识和随货资料上进行初步的验收,几乎所有的零部件必须在装车试用或经过使用一段使用后方可发现质量优劣和寿命长短。

2原因分析

汽车零部件采购供应问题是企业许多部门和相关人员经常关心和思索的问题。要提高企业汽车零部件的供应质量,首先要分析影响企业汽车零部件供应的症结所在,做到对症下药。

2.1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混乱

零部件来源复杂。目前,在国内的汽车配件市场上,国产车、进口车配件的类型大体有四种:正宗的原厂配件、配套厂产品、专业厂产品、副厂产品、假货、水货。许多仿制产品或国产配件被换上假冒的外国包装,假冒进口配件销售;许多小厂或副厂的产品换上主机厂的包装和合格证来充当原厂配件销售的配件。

上述现象不仅造成企业采购的汽车零部件价格差异,而且在质量上差异较大,难免会有假冒伪劣或质次价高的零部件流入企业。

2.2企业车型杂、同型车数量少,零部件互换性差

企业为满足不同生产需要,拥有的车辆类型较杂(如某油田约有500余种车型),这些变型车、改装车、特种车、杂型车往往是东凑西拼,许多零部件连厂家、铭牌都没有。不仅零部件通用性差,而且这些车型在企业往往仅有几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供货渠道,再加上汽车配件数量多、单件金额小、目前急用料多、大多数供方对油田占较大比例的杂牌车型掌握不熟悉,使得目前企业的汽车零部件资源市场相当狭窄。

2.3控制手段薄弱,把关力度不够

①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人员知识欠缺,经验较少,辨别零部件真伪的能力有限。

②检验手段缺乏,无法对零部件进行使用前鉴定。如对于反映较多的汽车电器来说,仅从外观根本发现不了什么问题,只能在使用时才能发现问题。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假冒伪劣零部件外观看似优良,包装十分精致,真伪、优劣难以鉴别。

3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针对汽车零部件市场现状,结合企业零部件需求特点和物资管理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合理配置车型,形成规模化采购

企业在配置车辆时应根据生产特点和使用环境优选车型,在满足使用工况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国内大众化的车型,尽可能的减少杂牌车的选用。为满足特殊需要和恶劣环境工作的车辆也应选择在大众化车辆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和增设专用的设施。避免采购社会上拥有量少、通用性差或濒临淘汰的车型。

3.2加强零部件需求计划管理

督促使用单位提报年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减少零星计划和急用料比例。

同时,企业物资部门应加强与使用单位的配合,做到提前介入,摸准需求,提高零部件需求的预测和把握能力。审查零部件计划的编制依据是否科学;同时应建立需求计划执行“双向”考核制度,对因需求计划提报、审核和执行失误,造成物资积压浪费或延误生产运行的追究责任。

3.3规范采购渠道,培育主力供应商

对企业来说,直接从汽车生产厂家采购零部件应是主渠道,要采取一定的优惠条件吸引主机厂加入企业零部件的供应网络。注重从一级配件商和连锁经营店采购配件,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同时对于信誉高,供货质量比较稳定、价格合理,售后服务好、供应快捷的中间供应商也要保留适当的比例。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考核。建立零部件供应档案和供应、售后服务记录。严格制定供应商的考核办法,真正做到优胜劣汰。严格把好零部件供应商的入网的资质的验证、审核,把不符合条件的厂商拒之门外。

3.4灵活选择采购方式

近些年,企业内控制度要求汽车零部件的采购也应采取招标方式。笔者认为对于汽车零部件这种比较繁杂的物资应采用招标采购和日常的询比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灵活采购方式。

对于能够形成批量的车型配件、单件金额比较大和通用性比较强的零部件应优选供货厂商采取招标的方式采购。而对于杂牌车型、难以形成批量、金额较小、零星急用料可在企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网络内采取网上询比价等方式采购。不论采取何种采购方式,应首先选用原厂配件或与主机配套厂的配件。

3.5探索实施汽车零部件门市化供应模式

门市化经营是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借鉴零售业门市经营的方式将常耗的、分散的、一次性不易形成批的物资,实行超市化供货的经营服务。

针对汽车零部件特性,企业应探索对常消耗件和易损件实行门市化经营供应。选择的门市化厂商应是零部件配套厂商或区域总商,经营的配件质量要可靠。企业物资部门、主要用户、门市化经营管理人员一起根据物资料性及消耗规律,制定出一个能够保证企业生产建设的最低库存(或订购点),当库存数量低于最低库存(或订购点)时,就及时补充。

随着门市化经营品种及规模的扩大,可以考虑将独家经营变为2~3家经营,建立良好的比价采购竞争环境;企业采购部门定期对市场进行调查,摸清门市物资市场价格趋势,及时对门市化经营零部件主要品种的价格进行调整;定期对门市化经营商品价格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6利用供方资源,开展零部件代储代销

充分利用社会和供方资源开展汽车配件的代储代销,保证企业所需配件的及时供应。

企业根据拥有的主要车型,根据以往常用零部件的消耗情况,制定零部件代储代销计划,计划应尽可能预测准确全面。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主机配套厂零部件供货商,签订框架协议,实施代储代销。企业按照消耗的零部件种类和数量,依据框架协议中的价格与供应商实行结算。这样企业不仅可以“零储备、零库存”保生产,节约采购费用,而且还能够规避因储存零部件而产生积压的风险。

3.7健全零部件价格管理体系

企业应健全完善汽车零部件价格体系,尽可能摸清楚本企业在用车型的零部件不同产地来源、不同品质的价格信息。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厂建立沟通渠道,适时掌握零部件的价格信息。同时通过企业内部的eRp系统,互联网和其他渠道掌握零部件的价格变动和市场行情,梳理出有关车型在某个时期的价格目录,并适时调整价格。

根据不同产地、不同品质、需求的紧急程度和不同采购方式客观对待一物多价问题,不能一味要求一物同价。但要避免同一时期、同一生产厂的同品质零部件出现价格差异较大现象。对于同一种零部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更应避免同一零部件因称谓变更而有意抬高价格现象发生。

3.8提高业务人员素质,培育专家采购队伍

提高采购人员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技能。加强对业务人员专业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辨识零部件真伪优劣能力。把懂汽车结构、原理,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汽车零部件的采购供应岗位上来。树立市场观念,认真开展汽车零部件市场调查和价格分析,着力培育企业汽车零部件的采购专家队伍。

汽车零件篇9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企业;财务分析;应用;策略

在汽车工业的发展中,汽车零部件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有着极大意义。因此,采取合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财务分析应用策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最终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

一、汽车零部件企业财务分析应用的解析

(一)运营能力方面

在汽车零部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其运营能力与运营资产、效率、效益等有着直接联系,需要从周转率、产出、占用比率等多个方面体现,而对企业的运营能力有比较全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存在的一些弊端,从而采取相关解决措施,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中,财务涉及的固定资产可以体现其工艺水平,存货可以体现其产品,因此,必须对存货与固定资产的周转率给予高度重视。总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存货比较快的进行周转,则资产有较强的流动性,可以表明其运营能力较强。

(二)偿债能力方面

通常情况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回款周期是三个月左右,如果期限不长,则资金流动的速度很快,从而其担负的债务金额也比较少。根据国家在2016年3月公布的相关政策来看,汽车维修信息公开立法对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等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在18种比较常见的车型整零比系数中,最高的已经超过1273%。所以,在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财务分析时,应对其短期的偿债能力指标加强重视,如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现金比率,其中,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可以更好地用量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三)发展能力方面

根据我国公布的相关数据可知,国内生产总值在2016年已经同比增长超过7%,即超过636460亿元,而居民消费价格在2016年与2013年相比,也增长有2%,并且,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重心都开始转移到着发展中国家,从而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更良好的市场环境。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情况可知,发展能力与其自身存在的发展潜能有着直接联系,需要从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资本增长率等多个方面分析,以及资产负债率、外部环境等。所以,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时,需要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加大研发力度、改进生产线等,才能促进其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最终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四)盈利能力方面

从2016年12月之前的相关数据可知,汽车企业提出的召回申请超过110件,部分大规模的召回事件,致使民众对汽车的各种零部件质量存在极大质疑,如宝马因为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外壳上的固定螺栓存在设计上的缺陷,从我国各个地区召回的车辆超过132095辆。所以,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股东权益方面;第二,销售收入方面;第三,资产盈利指标方面。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其销售毛利,但不能用于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也不能用来对企业获利能力进行分析。所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应重视企业营业利润。

二、实践应用和相关策略

为了更深入的分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财务情况,本文对某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探讨,并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资产管理

通常汽车零部件的资产管理能力是从资产周转率上体现出来的,根据相关数据来看,其在2014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2.9,2016年的有所降低,降低为2.3,则说明该企业存在很多应收账款,给企业资料管理带来一定不良影响。与此同时,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在2014年是3.1,2016年为4.0,则说明该企业有较多库存,从而影响企业资金总资产的周转率,即资产周转率在2014年是0.7,在2016年是1.6,可见该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在不断降低。

(二)偿债能力

从2014年到2016年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流动比率来看,其是呈现降低趋势的,从2降低为1.8;速冻率也是呈现降低趋势的,从1.9降低到1.6;资产负债率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从33.4%上升为40.1%。所以,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偿债能力在不断降低。

(三)盈利能力

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中,盈利能力非常重要,可以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2014年到2016年的相关数据来看,其2014年的毛利率是27.4%,2016年降为23.0%;净利率在2014年是106%,2016年是6.0%,呈现下降趋势;生产费、人工费、管理费的变化是,2014年为14.6%,2016年为16.2%,即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不断降低。在国家实施相关新政策以后,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根据2017年3月底公布的相关数据可知,我国有93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在2016年的总营业额超过11023亿元,净利润在2016年超过690亿元,在上市公司a股中的占比超过3.4%,并且,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超过11811亿元。所以,针对上述情况,该企业需要采取的策略有:第一,从财务角度出发,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如资产管理能力上,应加大销售方面的人员投入,提升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能力,才能确保销量不断提高。第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对当前运营情况、投资情况等进行分析,如原材料采购时,必须选择价格合适、质量合格的类型,生产设备的使用必须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注重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才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从而降低企业财务工作面临风险,对于促进零部件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靖玉梅.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6(23):49-50.

汽车零件篇10

abstract:inourcountryautomobilesparepartindustryhasmadeconsiderableprogresswiththedevelopmentofmorethanhalfacentury,buttherearestillmanyproblemswhenfacingtheoverseassparepartenterprise.thisarticlewilldiscussourcountryprofessionquestionandproposethesolution,basedonourcountrysparepartprofessionandtheoverseasprofession.

关键词:零部件;产业集群;精益生产;信息化

Keywords:sparepart;industrialcolony;leanmanufacture;informationization

中图分类号:t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25-02

0引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庞大的汽车需求量及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到中国合资或独资设厂,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得到进一步地快速发展,特别是自主品牌的发展,为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良机。从2001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出现了两次增长高峰,分别出现在2002年、2006、2007年。200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334.2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45.73%,是进入21世纪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6年我国汽车配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240.02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30.47%;2007年我国汽车配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566.54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44.40%。2009年我国汽车零配件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14万亿元。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世界汽车行业遭受重创,对比国内,汽车产量和销量节节攀高,带动零部件行业产值再创新高,也给我国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呈现出以下趋势:①产业集群初具雏形。2009年末,以柳州为龙头,辐射桂林、南宁、玉林的广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正式启动。我国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六大零部件的集中区域。②创新能力提升。国内汽车厂商奇瑞、华晨、上汽在近两年相继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③海外并购频频发生。今年,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简称“pCm”)与美国通用公司在底特律签约,收购了通用旗下neXteeR公司。是自去年京西重工1亿美元收购德尔福之后,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收购案。我国零部件企业自2009年下半年来,发生海外收购案多达10余起,全球金融危机给了本土零部件商最好发展机会,利用时机收购海外优质资产或技术,使自身更快成长。

1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情况

综观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历程,其产业目前的概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1.1标准件、通用件生产和模块化供应成发展趋势国外汽车企业为了寻求规模经济与多品牌、个性化之间的平衡,有效提高生产能力,纷纷推行产品开发的平台战略,发展柔性生产装配线。平台战略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尽最大可能实现零部件共享,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生产,摊销因不断增多的车型数量和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而导致的高昂开发成本。通用化、标准化的零部件生产是平台战略成功的基础。模块化就是将零件和总成按其在汽车上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完整的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思想贯穿在汽车的开发、工艺设计、采购和制造等环节的全过程之中。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许多整车企业从传统的单个零件采购转变为模块化系统采购。模块化供应使零部件企业依附于单个整车企业的产业组织方式逐渐弱化,整车与零部件生产一体化,汽车零部件企业正走向独立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以多系列、大规模生产为较多的全球整车企业提供配套。零部件全球采购、系统配套、模块供货已成为潮流。

1.2零部件精益生产和信息化管理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精益生产是以客户驱动为核心的生产方式,其生产准则为在适当的时间生产适当数量的客户要求的产品,因此能充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和交货时间短的汽车市场的要求。

汽车自诞生以来,主要以机械技术为主。如今依靠机械技术创造附加值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而通过精益生产降低成本和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效率,为汽车行业的收益拓展了空间。

精益生产和信息化管理使国外企业所有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与持续改进。意味着,生产的各种要素在规划阶段就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确保最终制造出来的产品完全达到企业所设定的质量、工时和成本目标。国外企业大量采用mRp、eRp等最新的应用解决系统,如美国福特公司采用eRp等系统后,使得新车型开发周期从过去的36个月缩短至1至12个月,新车型开发后期设计修改减少50%。

1.3产业发展集群化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汽车产业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决定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企业群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具有集群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具有内生的增强机制。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发达经济体中经常存在。汽车产业是高关联、强系统性产业,各经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如美国的底特律、日本的丰田城等,都是著名的汽车产业集群。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起步晚、起点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虽有了较快发展,但与汽车生产大国相比,差距仍然明显。特别是与国外零部件制造企业相比,差距更为明显。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差距,除了规模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制造技术以及管理技术上的差距。整体而言,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普遍存在下述问题:

2.1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不合理据相关资料,目前国有、国有控股及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零部件企业共有5000多家,加上村办企业、小型非国有企业及家庭作坊式小型零部件企业总数将超过7000~8000家。80%以上的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在1亿元以上的只有130家。国内近70%的零部件供应商生产成本高,整体效益低下,相对或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博世汽车零部件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达470亿欧元,而中国最大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年销售收入还不到10亿美元(万向集团2009年销售收入为514,8亿人民币),差距非常明显。

2.2研发投入低,自主研发能力差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研发年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2%,对比国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研发年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0%~20%,在国内多数中小型企业还处于没有研发能力的阶段,只有43%的零部件企业拥有专利,不到20%的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这种现象导致产品缺乏创新,不仅质量受到严重制约,而且产品附加值越来越低。

2.3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较低由于我国汽车整车、特别是乘用车主要车型来源于不同国家、不同公司,产品采用的标准不同,系列也不同,这为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制约了零部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我国,多数汽车企业集团均下设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工资,为本集团整车厂配套,也造成企业规模难于做大,标准化,通用化难度加大。(如,东风康明斯柴油机不会装在解放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