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测量仪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04:30

根管测量仪篇1

【关键词】根管治疗仪;电测法;根管工作长度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73-01

根管长度的测量是根管治疗中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工作长度的准确测量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效果。临床上确定工作长度的常用方法有:手感法、根管长度电测法、x线法。[1]其中电测法准确性高,操作简便,经济,迅速,避免x线的危害。近年来得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需行根管治疗术的单根管恒前牙176颗,分为a、B两组,a组95颗为根管长度电测法,B组81颗为手感法,两组患者均未安装心脏起搏器。

1.2治疗方法

患牙常规开髓及根管预备,用0.5次氯酸钠、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干燥牙面,根管内注入盐水,用吸潮纸尖吸出多余的生理盐水,a组用propex根尖定位仪的唇钩置于一侧口角,探针端接15扩大针缓慢插入根管,当听到间歇性报警声,表明扩大针已达根尖狭窄处,把橡皮止动片定位于切端最高处,测得长度,根管预备后,根管充填时加试尖步骤,调试出最适主尖后侧压充填根管,摄牙片;B组采用术者的手感和患者痛感来确定器械到达根尖孔测量根管长度,根管预备,调试出最适主尖后侧压充填根管,摄牙片。

1.3观察指标

从x线片上观察各组病例适填率、欠填率及超填率。

根管充填的判断标准:适填:根充材料距x线根尖2mm,超填:根充材料超出根尖孔。[2]

2.结果

两组病例x线比较:a组和B组均存在超填和欠填的情况,但a组适填率明显优于B组。

3.讨论

根管工作长度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根管治疗术的成功与否,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都要以此为根据。在临床工作中,可使用手感法、电测法和X线试尖法来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手感法简单方便,但准确性差,受患者敏感性、牙髓状态、根尖周病变大小及术者的经验等多因素的影响,可作为电测法的参考。X线试尖法操作繁杂、费时,且患者需要接受一定量射线照射,对孕妇不适宜。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电测法,使用的propex是登士柏公司新型的第三代根管测量仪。它工作原理主要是根管周膜好口腔粘膜之间存在一基本恒定的电阻值6.5KΩ,[3]能够在各种根管环境下极为准确地定位根尖孔。本组资料用propex根管测量仪进行根管长度测量,准确率达91.58%,而手感法准确率仅达72.84%,电测法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根管器械探测手感法,两者测量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propex根管测量仪进行根管长度测量时出现不准情况归纳原因及解决办法有:1)出血中的根管及再次治疗的根管,在测量前应尽量拔净牙髓,去除根管内异物和充填物。2)根尖周有明显骨质吸收,应联合使用X线试尖法和电测法。3)髓腔内极度干燥〔特别是粗大根管〕,向根管内滴入极少量生理盐水。

根管测量仪篇2

通讯作者:滕海英

【摘要】目的研究VDwRaypex5根尖定位仪在根管工作长度测定方面的准确性。方法将随机调查行根管治疗的112颗牙,共266个根管,采用VDwRaypex5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者为电测组,采用手感法结合插针定位X线片测量者为对照组。根据根管充填后X线片评价其准确性。结果VDwRaypex5根尖定位仪的适充率为95.10%,手感法结合插针定位X线片的适充率为91.06%,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DwRaypex5根尖定位仪临床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同时能减少X线的辐射量。

【关键词】根尖定位仪;根管;临床评价

准确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前提,可减少根管预备不足或器械超预备所致牙周组织损伤。传统确定工作长度的方法有X线片法,平均数法,纸尖法等,这些方法都因自身的局限而导致测量不准。随着根尖定位仪的发展,从1962年Sunata根据牙周韧带和口腔黏膜之间的电阻为一恒定值的原理,为6.5千欧,发明第1代根尖定位仪到现在的第5代根尖定位仪,测量原理,电流频率,误差分析逐步改进优化,使测量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更加精确[1]。笔者通过临床应用,对VDwRaypex5根尖定位仪在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方面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临床诊断为急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2)根尖发育完成的恒牙;(3)根管无阻塞或钙化闭锁;(4)无全冠修复体;(5)心脏未安装支架或起搏器;(6)患者知情同意使用。按以上标准选择112个患牙,共266个根管。

1.2方法调查抽取电测组60个患牙,143个根管均采用VDwRaypex5根尖定位仪(德国)测量根管长度,抽取对照组52个患牙,123个根管,采用手感法结合插针定位X线方法。这些患牙均常规开髓、拔髓,将10#或15#K锉插入根尖部,确定根管通道的存在。电测组用VDwRaypex5根尖定位仪测量,调节在根管内的深度,使显示屏上显示到达绿色区域即根尖狭窄区,此长度即为根管工作长度。对照组先通过手感法探查根尖狭窄区,然后将10#或15#锉插入到达根尖狭窄区,拍片确定根管工作长度。抽取这两组均是采用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治疗期间采用樟脑酚或氢氧化钙为根管内封药,标准牙胶尖及根充糊剂以侧方加压完成根管充填。全部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均由同一医生完成,并拍片观察结果。

1.3疗效评价根管充填质量的X线判定标准[2],恰填:根管内充填物恰好严密填满根尖狭窄部以上的空间,充填物距根尖端0.5~2mm,且根尖部无X线投射的根管影像。超填:根管内充填物不仅充满根管,而且超出了根尖孔,进入根尖周组织和(或)根尖周病损区。欠填:根管内充填物距根尖端2mm以上,或在充填物的根尖部仍可见X线投射的根管影像。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VDwRaypex5根尖定位仪测量组适充率为95.10%,手感法结合插针定位X线方法适充率为91.06%,两组适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经分析,电测组超填的1例因根尖孔破坏严重,欠填病例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近根尖有残髓存留,影响根尖定位仪的测量,出现假阳性的情况。

表1充填效果比较

3讨论

传统的手感法通过术者的手感和患者的痛觉来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性差,现已很少单独使用。X线片法是传统的、较为准确的测量方法,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X线片法只能提供根管的二维图象,且准确性受摄片技术的影响。当X线片不清晰时,通过根尖位置估计牙本质-牙骨质界,难以确定根管长度。有研究显示,53.59%的解剖根尖孔偏离根尖顶点,这些不在根尖的根尖孔距离根尖0.1~4.5mm,平均约为0.62mm[3]。这样大的波动范围给实际工作长度测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采用手感法结合插针定位X线法,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手感法及X线法的不足,准确性基本上能达到临床要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根尖定位仪的原理从第1代的直流电阻法,迅速发展到第3代双频交流电阻法,直到最新的第5代多频交流电阻法,使误差分析也从差值法改进到更精确的比值法,使测量准确率逐步提高[1]。

双频交流电阻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根管内存在电解质的时候,其准确性会随着根尖孔直径的增大而下降。以多频交流电阻法为原理设计的第5代电测仪如笔者所在医院用的VDwRaypex5根尖定位仪,能有效克服根管内电解质和根尖孔大小这两个主要因素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本文所采用的第5代电测仪――VDwRaypex5根尖定位仪使用不受年龄、性别、牙齿形态等因素影响,同时该仪器无需调校,使用方便、准确、迅速、无论生理性根尖孔与解剖根尖孔距离多少,都能较准确测量生理性根尖孔所在位置。本调查中超充的根管主要是由于根尖周组织破坏较大,根尖狭窄区消失,使得根尖定位仪不能准确测量根尖孔阻抗的改变。此外,金属修复体、牙颈部的龋损及导电的冲洗液所致的电流渗漏亦会影响其准确性。因此,单纯依赖电测仪尚难以保证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不应单纯依赖某一种测量方法,电测法、手感法及X线法的联合应用,将会提高根管工作长度测量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孙驰,魏永杰.根尖定位仪测量根尖破坏牙根管长度的准确性研究.北京口腔医学,2007,15(5):251-253.

[2]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1.

根管测量仪篇3

关键词:矿山测量仪器;安全管理;维护

引言

矿山测量仪器是煤矿井巷工程控制测量及地面控制测量的重要工具,由于测量地点在煤矿井下,受矿井内气候条件、施工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矿山测量仪器经常出现故障以及仪器精准度大大降低的问题,严重影响矿井测量工作,特别对于矿井内大型巷道贯通施工中一旦测量仪器出现故障或精度降低,很容易造成贯通施工出现偏差,甚至出现重大煤矿安全事故。所以矿山测量人员在日常测量工作中必须了解测量仪器各项性能、工作原理结构,提高测量仪器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测量仪器的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矿山测量工作效率,延长测量仪器使用寿命,保证矿山测量成果质量。

1矿山测量仪器安全管理目的

由于煤矿测量人员待遇不高,煤矿企业对矿山测量工作不重视,安全费用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煤矿测量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或者测量技术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技术水平,从而致使矿山测量部门对测量仪器安全管理与维护不到位,很多矿山测量精密仪器出现故障或精度大大降低,同时测量仪器管理人员对测量仪器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对测量仪器出现故障及时处理,严重影响矿山测量工作。矿山测量仪器安全管理与维护主要目的是提高矿山测量仪器管理水平,保证测量仪器各项参数安全稳定,提高仪器使用寿命,遏制因测量仪器故障或精度降低而造成测量工作误差与失误的事故发生,从根本上确保煤矿各项测量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2矿山测量仪器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煤矿企业缺乏专业测量以及仪器安全管理人员,在使用时随意、盲目,仪器乱扔乱放现象普遍,对仪器未实行归类管理。2)部门煤矿企业未建立矿山测量仪器台账,对精密仪器未建立管理档案,测量仪器出、入库未实行登记管理制度,造成很多仪器丢失。3)煤矿企业对采购的矿山测量仪器检验不严格,造成很多测量仪器质量不合格,而且部分光电、激光类仪器未严格按照要求到相关质检部门进行鉴定,严重影响精密仪器使用精准度。4)使用人员对测量仪器各项参数、结构及工作原理不了解,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操作,仪器保护意识不够,造成很多测量仪器出现损坏,精准部件出现划痕等。5)测量仪器在矿井内使用时测量人员对仪器保护力度不够,经常出现仪器从仪器箱取出时滑落现象,仪器用完后随意乱放,对测量仪器精准部位损坏严重。6)测量仪器在进行使用后对仪器部分部件如全站仪电池等未及时采取合理保护措施,造成仪器部件受潮损坏,减少了仪器使用寿命。7)矿山测量仪器检查维护工作不到位,未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验,对部分仪器使用后存在故障未能及时解决,严重影响后期测量工作。

3提高矿山测量仪器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3.1矿山测量仪器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

1)在井下进行测量工作时,测量仪器开箱前首先将仪器箱平放地上,严禁手提直接开箱取仪器,防止仪器滑落,仪器开箱后注意观察仪器及配套工具安放位置,确保仪器用完后按原样放回。2)从仪器箱取出仪器时一手托住仪器底座一手紧握支架,严禁直接提仪器望远部及横轴取出仪器,仪器取出后应立即将仪器箱盖上,防止粉尘进行箱内,严禁施工人员坐在箱体上。3)在井下安放仪器时必须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影响小、顶板淋水少的地点,安装仪器过程中必须确保仪器脚架安装牢固,在倾斜巷道安装仪器时必须对仪器脚架采取防滑措施。4)矿山测量仪器在使用整个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防止仪器受到强烈震动,对测站安置的测量仪器必须有专人看管。5)当一个测站测量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将仪器重脚架取出并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各螺旋复位,并采用干净毛巾将仪器精准部位擦拭干净原位放入箱内,待仪器箱检内检查确认附件齐全后方可盖上箱体。

3.2矿山测量仪器日常安全管理措施

1)对于煤矿企业新采购的矿山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必须到相应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确认仪器质量合格方可使用。2)测量仪器使用前测量人员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测量仪器结构、参数以及工作原理。新技术测量仪器采购后必须经过统一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严禁测量人员不熟悉仪器性能盲目使用。3)各种矿山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正,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必须及时解决,使用后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测量仪器保持良好状态,对于各种光电、激光类测量仪器必须定期进行鉴定,确保仪器精准度负荷测量要求。4)全站仪及光电测距仪在无滤光片下使用时,为避免伤害测量人员严禁将测量仪器直接对准太阳。5)矿山测量仪器必须由专库存放,存放地点必须保持干燥、通风,在井下使用后的测量仪器必须经过烘干处理后方可入库,测量仪器电池必须采取防潮措施,定期对电池进行通防电实验。6)在矿井内测量仪器长距离运输时必须做好防震措施,在采用电机车或防爆胶轮车运输仪器时必须确保仪器正放,不可倒置,同时在其下方安放防震垫,可有效避免测量仪器震动损坏。7)煤矿企业必须健全完善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精密测量仪器卡、仪器档案等制度,仪器出库、入库调迁项目应办理登记、签认手续。

根管测量仪篇4

关键词:中子水分仪;标定;最小二乘法;测水原理

中图分类号:S1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8-0012-03

0前言

土地整理工程质量监测中,对地埋管的检测是一项重要内容。现在的研究中对于市政地埋管位置、埋深探测已比较成熟,而对用GpR探测土壤中地埋管的问题探讨较少。当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中的地埋管时,水分是影响探测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准确的探测土壤中水分含量显得尤为重要。土壤的含水量与土壤的性质密切相关,它不仅影响土壤的孔隙比、塑性指数和重度等物理性质指标,而且也反映了土的孔隙水压力、承载力、粘聚力、抗剪强度和变形等力学性质。可见土壤水分的测定非常重要。所以为配合探地雷达地埋管的探测,在本实验的土壤水分测定中使用水分中子仪进行测定,水分中子仪在测定前,需要进行方程标定。

1测水原理

中子仪主要由中子探头和脉冲计数器组成,含有放射源的探头放到预定测量深度时发射快中子到周围土壤中,快中子与土壤中的氢原子核碰撞使中子散射、慢射,以至失去能量。这样在源周围的土壤中形成一个“慢中子云”。在土壤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测点土壤的含水量就取决于这个由计数器计量的“云”的密度。

计数器所显示的是它们的平均计数率,要转化成土壤含水量还需要进行计数率与实际含水量之间的标定。标定分为野外标定和室内标定,由于实验地地下情况复杂,所以我们采用野外标定。

2实验设计

2.1实验装置

实验仪器采用国产CnC-503(DR)智能中子土壤水分仪,水分测量范围0~100%(百分容积水分含量)。采用高效灵敏探测器,测量精度高,64秒计数。水分含量24%时精度为0.2%。中子仪测定用1.5m测管4根。探地雷达探测用pVC管8根。

2.2实验步骤

水分中子仪测定土壤含水量步骤如下:

(1)在测区内别布设0.5m、1m埋深的探地雷达探测用pvc管8根。

(2)在不同埋深的探地雷达探测用pVC管处每隔1根埋设1根中子水分仪测管共4根。

(3)用水分中子仪在不同测管进行测定。

(4)每根中子水分仪测管两侧25cm以内的土壤中每隔5cm用环刀进行取样,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w。

实验结束后,对水分中子仪所测定的数据进行处理,对方程进行标定。此外,在实验中,共采取24组土样由烘干法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3数据获取

水分中子仪测管露出地面的高度为20cm,将深度初始可调成99980,则到地表时,刚好是00000,当水分中子仪座放于测管上时测管的顶端刚好插入到中子仪的深度起始点即测管的顶端就是深度起始定位点(即深度零点)。

将探头分别下放到4个测点,开始测量按StaRt键测量完毕确定无误则按LoG键和enteR/Y键,存储记录,深度自动步进至15cm(指主机显示屏上D),放电缆至15cm,同样方法测完无误存储记录,步进至下一个深度,依次重复,直至测完全部深度。

野外标定时,用水分中子仪测得R/Rs。实测数据见表1:

表1实测数据表

深度

/cmR/Rsw深度

/cmR/Rsw深度

/cmR/Rsw

50.1522050.182960150.2403980.198330250.2304410.178547

50.1522050.176331150.2403980.191019250.2304410.174238

50.1598300.276086150.3380480.262943250.3140030.181093

50.1598300.294341150.3380480.282055250.3140030.248201

50.1621620.190922150.1499290.183435250.2149930.185795

50.1621620.159954150.1499290.185804250.2149930.177516

50.2998590.314727150.2588900.161419250.2375530.164896

50.2998590.319662150.2588900.145857250.2375530.156526

50.1593170.175689150.3932110.307043250.3521920.302934

50.1593170.169327150.3932110.316624250.3521920.250062

由于仪器存在“随机计数误差”。所以,在实践中一般不用计数率R进行标定,而用计数率比a*R/Rs进行标定,R和RS是在同一仪器状态下观测所得,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机误差。野外标定模型为:

w=a*R/RS+B。

式中:w――测点土壤体积含水量(%,烘干称重法测得);

a――标定曲线斜率(常数),即含水量随计数率比的变化率;

R――中子仪实测计数率;

RS――室内纯水中计数率(标准计数率);

B――标定曲线截距,意义是土壤含水量为零时的本底计数。

RS值的标定:按StD键,仪器将进行32个8秒计数,测量结束后,显示当前StD值及CHiR值即X值,X值在0.75~1.25之间可用,存储并记录当前StD值。

R值的测定:标定取样时先用中子仪测完一根测管后再取土样,以免干扰中子仪测量。时间选择至少64秒,最好256秒,每层测完后记录中子计数R即C值然后每层取样烘干称重,计算出容积含水量即w值,对于表层要尽量多取样。

求标定方程a和B:标定测量完毕后得到一系列R/Rs比值和相对应的w值后用对应的R/Rs比值和w值拟合求出各自的标定直线方程的斜率a和截距B。

输入标定直线斜率及截距(即aB值):有几条输几条用CaLiB键从上至下顺序输入,如表层输成1号,深层输成2号等等,以后便可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用excel再计算,这样便可省事、迅速的完成水分测量。

以上的步骤便是后续观测前最关键的工作。由上述步骤可以看出,方程的标定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实测数据的准确性。如何使用数据拟合方程,是关键中的关键。

4数据处理

因为需要标定的方程是一元的方程,即一元线性回归的方程。所以采用的是经典的最小二乘法。即使每一个试验值y与回归值之间的偏差,在图中表示为两个纵坐标的差,为了保证每个的偏差都很小,可考虑选取常数,,使

Q(,)=最小,这种根据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的条件来选择常数a,b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虽然原理简单,但由于数据较多,在数据处理时也是比较容易出错的。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简单易行的eXCeL软件进行一元线性的回归,从而拟合出所需方程。

根管测量仪篇5

【关键词】煤炭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煤炭检测实验室作为一个检验机构,是给煤炭的生产、加工和贸易交往提供数据参考,为方便对煤炭进行质量管理。在检测实验室,为方便检测需配置仪器设备。对于仪器设备应进行有效地管理,这样才会提高检测水平,有一个准确的检测效果。

1.仪器设备的配置

关于仪器设备的配置,主要考虑实验室经济发展水平、实验室检测能力强弱和检测工作量大小,同时也要考虑提供仪器的供应商的资信状况。对于一些实验室通用的仪器在配置时要根据厂家生产质量状况选择合适的规格型号。在煤炭检测仪器设备管理中规定仪器的配置选择需根据厂家的技术能力、市场的运用性以及成熟度,来确定仪器设备的配置。对于进口的仪器设备需要考虑到该设备是否在国内适用,以及在未来的维修上是否便捷。对于各厂家仪器设备的功能相同,应选择物美价廉的设备,以节省资金。

2.仪器设备的验收

所谓验收,就是在接到供应商的货之后所进行的验收工作。关于验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打开包装箱验收仪器设备的外观是否破损,各种设备的小零件是否齐全,仪器的型号与订购的是否一致,有电源的要对电源进行通电检测。二是对于仪器的性能进行检测验收,需根据使用规范在实验室进行性能检测,不管是仪器检测的精密度、准确度,还是具备的稳定性,都需要进行仔细的验收。在验收过程中,都需要将验收内容记录,出现问题的应立刻通知供应商,在对仪器签收前,一定要认真地检查验收。在验收完全通过后,再签收并转交给实验室负责人进行保管。

3.仪器设备的档案建立

在对接收的仪器设备准确验收后,应给它们建立档案,作出准确的资料管理,在档案中应对其基本信息进行记录,主要如下:

(1)该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以及具有标志性的标记。

(2)配置该仪器时的申请表格。

(3)该仪器设备进行验收时的具体记录信息。

(4)对该仪器进行安装和调试的报告。

(5)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

(6)对该仪器的检测记录,校准报告。

(7)使用该仪器时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使用标准和要求。

(8)该仪器的具体维修方法并记录的维修情况。

(9)仪器使用期间的核对审查记录。

(10)仪器出现事故的停用申请和报告。

4.仪器设备的检测和校准

在煤炭检测实验室中,存在一些需要强制检测的仪器设备,如压力表、天平等,对这些仪器需进行定时定期定点的检测,只有通过检测,不存在任何问题了才能继续使用。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出现有问题的,需实行校准工作。关于校准涉及的方面,具体有校准时间、校准路径等,在校准之后应根据得到的校准数据和结论对之前的检测要求作出正确的判断,有些仪器设备在校准之后仍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仪器设备的核查

对仪器进行核查是指在仪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对其测量标准、工作状态、设备使用能力和水平进行检查,主要是为了了解该仪器在校准基础上存在的可信度是多少,这种核查不是再次检测和校准,只是需要对该仪器出现故障后到校准后的追溯时间进行了解,需要进行核查的并不是实验室所有的仪器,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主要是对具有以下情况的仪器设备进行核查。

(1)该仪器很频繁地使用。

(2)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遭到损坏。

(3)该仪器使用时的环境和条件很恶劣。

(4)该仪器的性能不稳定,使用不安全。

对仪器设备进行核查,应着重考虑到实验室仪器资源状况、仪器设备的质量和配置成本、仪器设备是否重要以及仪器存在的风险率,根据这些情况再选择需要进行核查的仪器设备,从核查的内容、核查的方式出发,将核查过程中的问题和整改建议进行相应的记录,并作出核查报告作为仪器档案。

6.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

对任何一件实验室仪器设备都需要进行较好的维护,根本目的是为了延长仪器设备的寿命,让该仪器设备使用更可靠、更安全。不同的仪器设备有不同的维护方式,所以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根据该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技术状况,制定各仪器的维护方式。在维修时,首先应保持该仪器设备表面和内部的整洁,对仪器的电路、参数等准备的观察,其次,仪器上的各种小零件不能忽视,一定要全方位地维护,对其制定具体的维护操作步骤和方法,最后,对仪器设备要有一个准备的维护方向和计划,做好相应的维护记录报告。至于对仪器设备的维修,在维护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存在故障,就需要立即通知供应商让其维修,以此让仪器恢复性能,正常运作,所以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很重要,一定要考虑到仪器设备的售后维修服务,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的正常运行,节省时间,节约资源。

7.仪器设备的安全问题

在煤炭检测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为保证安全,实验室所有仪器都需要配置安全接地线,并且在使用时有具体的安全操作规范。其中,应特别注意的是高温炉、测流仪等高温燃烧的装置,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出现烫伤、烧伤的事件。

8.结语

煤炭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在煤炭检测中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才能提高煤炭检测的精确度,才能提高煤炭质量。

【参考文献】

根管测量仪篇6

关键词:水管仪;蒸馏水;漂移;干扰因素

中图分类号:tH7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945(2017)19-0189-02

引言

DSQ型水管倾斜仪是自动测量地壳倾斜变化的精密仪器,可以用来测定倾斜变化、固体潮与获取地震前兆信息,还可用于地球动力学与精密工程测量等方面[1]。该仪器采用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靠、功能全、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水管仪正常观测时,每日生成分钟值、整点值采样数据,能够记录到清晰的倾斜、应变固体潮汐以及震前异常信息[2]。DSQ型水管倾斜仪从“十五”时期观测至今,积累了很多仪器维护方面的经验,也归纳了各类仪器故障和干扰因素情况。水管仪观测系统中的蒸馏水蒸发问题,水质变化情况等,对观测资料的精度和质量也有很大影响,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提出以解决该问题,提高观测数据质量的方法。

1仪器原理及影响观测资料的因素

DSQ型水管仪工作基本原理是根据连通管内水面保持自然水平的原理(水管仪工作原理见图1)。当台基出现相对垂直位移时,两端液面便会相对仪器钵体发生变化,通过浮子、位移传感器等变成电信号输出自动记录,最后将h换算成相应的地倾斜角=(L为仪器两端点的跨距)[3]。

目前数字化DSQ水管倾斜仪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安装使用,已经累计观测十余年,观测曲线除记录到清晰的固体潮外,伴有突跳、台阶、缺数等常见异常形态,另一种常见现象就是仪器漂移,影响漂移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影响和观测系统自身因素。环境影响有山洞内温度、地质、水文、岩性、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仪器观测系统、仪器墩等也存在系统性漂移。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长水管内的蒸馏水蒸发、变质、漏水对观测曲线的影响。

2蒸馏水蒸发对仪器的影响

数字化DSQ水管倾斜仪存在自身的漂移,且负向漂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铂体内以及长水管内的水分蒸发,有些洞室比较干燥的台站水分蒸发速度更快,所以当数据快要漂出有效测量范围-2V~+2V时,则需要人为进行仪器调零。有的台站需要频繁的进行系统调零,这样过于频繁,尤其是台站位置偏远,进行一次仪器调零费时费力,人为手动调零的过程也对观测仪器的记录曲线影响很大,而常常由于水分蒸发会导致仪器观测曲线异常(见图2)。

由于水分蒸发,2013年8月,乾县地震台水管仪nS向出现大幅度向n倾斜的异常,ew向曲线正常(见图3)。经台站人员检查,n端浮子底部接近落底临界状态,浮子出现倾斜且触碰铂体边缘。

台站人员向n端加入提前放置在山洞内的蒸馏水,加水量约为20mL;加水完毕后,浮子抬起,调节浮子位置、线圈位置,并调节量程。加水后nS向趋势逐渐恢复正常。

因此,在日常的仪器维护过程中,对于某些仪器水分蒸发较快的台站,为了减少加水调节量程造成的人为干扰,使水管仪观测精度、数据质量得到较大提高,洱源地震台字承柱等人做了在蒸馏水中加入二甲基硅油和石蜡油做对比分析实验,实验得出,石蜡油能有效控制水管仪水蒸发速度[4]。此外,也可以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补水装置,利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将补水容器与水管仪的铂体连接,根据水分蒸况调节补水量,有效提高倾斜观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完整率,大大提高对有些偏远无人台站的数据监控和校准工作,减少对于仪器维护中的人为影响与效率低的情况。

3蒸馏水质对标定情况的影响

随着数字化水管仪在地震台站中的不断应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在仪器标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增加。DSQ水管倾斜仪利用连通管原理和水的不可压缩性,采用标定棒增减液体体积人为改变液面变化来进行静态标定是该仪器的标定方法,即通过标定求得液面改变单位高度时,电信号的变化量UC在数量上的变化。

由于仪器要在山洞中观测十年甚至资年,所以长水管中的水质会因为山洞内的情况发生不同情况的霉变。当蒸馏水发生变质、产生絮状物时,往往会对仪器的正常标定产生影响,导致的结果是标定时水位不稳,或者标定棒活动时,由于在铂体内部的絮状物、杂质增多,影响传感器的电压变化UC读数,导致标定精度超标,相对误差增大,仪器无法采用新的格值。此时需要及时的清洗长水管及铂体,更换水管内的蒸馏水。

4漏水对观测曲线的影响

DSQ型水管倾斜仪的两个主体安放在山洞洞室基岩主墩上,两主墩中央安置标定装置,用玻璃管一根接一根的衔接,接头用硅胶管使它们连通,再将长水管接入水管仪的铂体部分。在安装过程中,一般会对各个接口部分进行检查,一是避免水管中有气泡进入,二是防止硅胶管连接部分漏水。

当水管仪的水槽或者长水管出现开裂、漏水等现象时,则nS向或者ew向产出的固体潮曲线会发生严重漂移,比水分的蒸发更快,曲线会严重的倾斜。观测人员应该进洞室仔细检查水管仪各部分的玻璃管和硅胶管接触面,以及水槽和各密封处。如果是长水管有破裂,那么应当及时更换新的水管;如果是硅胶管和水管连接处有问题,那么应当更换硅胶管重新进行连接;如果水槽破损,那么应当用密封胶进行处理,或者更换新的水槽。

5结束语

DSQ型水管仪受元器件故障、环境干扰、人为干扰、水蒸发等因素影响,观测数据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水管仪的水蒸发问题,蒸馏水变质、仪器漏水等现象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能够提高数据观测质量,产出符合要求的真实、连续、完整、可靠的形变资料。

参考文献:

[1]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DSQ型水管倾斜仪说明书[Z].2006.

[2]李永振.铁岭地震台数字化水管仪资料分析[J].形变学科通讯,2007(2):45-50.

根管测量仪篇7

要养成认真负责、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一、工程测量常见问题及原因

1.因为建筑企业工资标准变化,施工技术人员流动性大,仪器管理混乱。

在工程施工中,生产一线上的技术人员基本上是施工测量人员,这部分人员在野外作业时间长、风险责任大、条件艰苦,从测量建筑工程师至测量员,有条件的干一段时间可能就调离或是转行,如许多跨年度项目到完工,测量工作技术人员几次换人,有时还出现断档,使整个项目的测量工作无法到位。测量仪器使用、保养、校正不能按规定规程进行,损坏、丢失严重,往往是出现明显错误的测量数据时才采取措施,甚至有些施工企业把测量仪器设备划归物资部门管理,保管不合规程、记录不清,造成仪器不能再用

2.测量工作人员的能力及素质相差距离比较大。在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因为没有专职的施工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其他技术员(施工员)兼职,主要聘用测量工、学校刚毕业出来的人员担任测量负责人,无独立工作经验,这些缺乏专门训练的业余人员,对常规测量仪器的性能、操作及测量方法都一知半解,根本不能完成施工测量工作,也就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

3.项目中的测量仪器操作方法不正确,而且日常保修不能做到相对的准时。一般来说,测量所用的仪器都属于精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测量人员的水平有限,没有严格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导致测量仪器的灵敏度降低,测量精度降低

4.相关的部门对工程测量的质量监管与控制不全面。关于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质量的监控,现有的体制是政府监理和社会监理共同参与,有条件的建设单位,还有自己的建筑工程监督部门,可谓三管齐下。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都只注重其他施工质量的检查与控制,而忽视施工测量质量的检查验收。

5.在工程建设中,测量部门与设计、技术部门之间的沟通不是很协调。随着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开工建设,工程测量在先进仪器使用、精度要求上日益专业化,技术建筑工程师己不能完成施工放样、模板安装位置检查、隧道断面测量等工作,需要测量建筑工程师的全程参与测控。

二、工程施工测量中应注意的事项

1.测量前,要对在工程检测所用到的仪器,水准尺做一次全面的检查,以防在施测的时候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2.仪器安置稳。在选在位置时,要选择比较坚实的地方,三角架不但要踩牢,且高度要适合观测者身高,观测过程中不要触碰三角架。经纬仪架头如果不水平连接螺栓斜会造成垂球线偏离度盘中心,影响对中精度。架头每倾斜6mm,垂偏离度盘中心约2mm。

3.经纬仪使用方法

(1)对中,整平方法一:对中稍松开连接螺栓,两手扶基座,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从光学对中器中观察,直到测站点移至光学对中器的刻画圈内为止(对中误差小于3mm),再拧紧连接螺栓,若误差过大,可重新移动三脚架,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相对旋转这对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度,旋转第三只脚螺旋,仍使气泡居中,再旋转90度,检查气泡误差,直到小于分划线的一格为止.脚螺旋整平会影响到仪器的对中,因此要检查对中的结果,如果测站点发生了偏离,则重复以上的对中,整平的步骤.直到对中,整平误差都符合要求为止.方法二:对中观察光学对中器,同时转动脚螺旋,使测站点移至刻画圈内(对中误差小于3mm),至符合要求为止.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三脚架的其中一只脚架1,察水准管气泡的位置,通过脚架1的伸缩,使气泡尽量居中,转动照准部,依次使水准管平行脚架2,脚架3,同样通过脚架的伸缩,使水准管气泡在相应位置上尽可能的居中.然后再通过脚螺旋整平经纬仪,步骤同方法一.直到整平的误差符合要求为止.整平结束后,检查对中结果,此方法对对中的影响不大,一般可一次完成对中整平。

(2)瞄准用望远镜上瞄准器瞄准目标,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象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单根竖丝平分,或将目标夹在双根竖丝中央。(3)读数打开反光镜,调节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看清读数窗分划,根据使用的仪器用测微尺或分微尺读数,并记录.四,注意事项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2,各螺旋的使用,不可用力过猛,过大.3,仪器出箱时要注意仪器在箱内的放置

情况,以便按原样放回.相同之处:都是用来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

4.水准尺要立直,防止尺身倾斜造成读数偏大,要经常检查和净尺底泥土,水准尺要立在坚硬的点位上(加尺垫、钉木桩)作为转点前后视凑数尺子必须立在同一标点上。塔尺上节容易下滑,使用上时要检查卡簧位置,读数是否连续完整,防止造成尺差错误。

5.了解水准尺的刻划规律,读数应由小到大,数值增加方向(不管上下,由小到大)。如果是倒镜,读尺要从上往下读数。

三、加强工程测量工作的质量监控

1.提高测量工作人员的测量能力。在进行施工测量质量监控时,务必要坚持“事前控制”的原则,加强对施工测量的监控。对主要的施工测量放样,一定要复测,最好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强校核工作。

2.有关工程测量中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在施工测量时要做到逐步加强,实施在各个工程测量管理环节(测量成果交接、复测、施工过程检查等)也必须执行有关管理制度、办法,以规范测量作业行为,保证测量成果质量,主要有:测量仪器的配置、调拨、使用、保养、标定管理制度;测量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管理制度;测量仪器奖惩管理办法;点位复测、资料复核管理制度;构筑物关键阶段部位控制复核检查制度;施工过程放样测量的检查复核交底管理制度;原始测量资料的整理、归档管理制度;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工程测量管理办法;测量成果审核和批准制度;工程测量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工程测量人员考核办法及奖罚办法。

3.对于测量仪器方面,不但要加大其投入力度,还要完善测量技术。当前建筑工程规模目益扩大,施工技术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在土建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中,采用原有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受到巨大冲击,有些必将被淘汰。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要有发展的眼光,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尽早引进实用的新仪器,以提高建筑施工测量质量,适应现代建筑工程快速、高效、优质的施工需要。

根管测量仪篇8

【关键词】精度自检自控偏差合格率

1水分仪测量原理

水分仪测量原理是利用许多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近红外能量,而不吸收其它波长的近红外能量的现象。近红外光是指波长在0.78~2.52um之间的电磁波。水分子对1.46um和1.94um附近的近红外光吸收非常强烈。如果用这两个波长的近红外光照射被测物质,就可以通过测量透射光或反射光的衰减程度来计算出物质的水分。

2根据其原理,影响其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两点

2.1物料流量不均匀

通过现场观察,发现电子皮带秤物料波动大,经过水分仪的物料忽高忽低,很不平整,水分仪本身就是依靠光波的长短来进行测量计算,物料的高低不平直接影响水分仪的测量精度。

2.2光线干扰

根据水分=跨度*参考光/测量光+零点,可以看出,参考光是固定的,在跨度和零点都不变的情况下,当外部光变大时,水分值是变小的。跟踪一批物料现场验证:当太阳光斜射在水分仪下的物料上时,现场水分仪读数分别为31.3,31.5,31.7,与烘箱检测结果对比误差分别为-2.1,-1.9,-1.6;当太阳光偏离水分仪,没有照到物料上,水分仪读数分别为33.3,33.5,32.7,与烘箱检测结果对比误差分别为-0.8,-0.6,-0.4。说明光线对水分仪精度影响较大。

3保证流量稳定,就要对下面三点进行调整

3.1调整提升机运行速度

提升机运行是由变频器控制,由于梗丝水分大,在计量管出口出现挤料的现象,导致物料料层凹凸不平,影响水分仪的检测精度。可以将变频控制改为恒速运行。把提升机变频器频率设定为13HZ恒速。

3.2调整提升机均料辊

原先的提升机均料辊位置太高,有时出现提升机耙料太多,容易造成落料口卡车现象,也是造成物料不均的原因,通过现场跟踪,向下调整提升机均料辊,调整后,提升机能够均匀提料。

3.3调整计量管均料辊

计量管均料辊位置偏高,物料层太高,造成皮带秤速度慢,出现挤料、拨料现象,并且计量管均料辊运行不灵敏。因此,向下调整计量管的均料辊。调整后,经过水份仪的物料很平稳。

通过调整提升机运行速度、调整提升机均料辊、调整计量管均料辊,物料的流量得到稳定的提高,再也没有凹凸不平的现象,皮带秤的速度基本稳定在5m/min。

4为防止光线影响检测精度,制作、安装遮光罩

根据水分仪外形尺寸,设计制作一个圆帽形的遮光罩,圆帽一圈用条形帆布密封,还可以根据物料高低调节安装位置。经过测试,现设计的圆形遮光罩消除了各种光的干扰。(见图1)

通过对梗丝加料入口电子秤均衡物料和安装遮光罩等措施的实施,水分仪检测精度比对合格率最高为100%,最低为60%,平均合格率为78%。

参考文献:

[1]蒋毅平.与《机械制图》.课程的有机融合.

根管测量仪篇9

【关键词】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

碳氧比能谱测井方法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世界兴起的一种脉冲中子测井方法。在我国,以大庆为代表的测井工作者从六十年代开始进行了该方法的研究,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获得了一大批技术成果,碳氧比能谱测井仪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特别是CoR型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仪,仪器具有较强的工作稳定性和较高的探测精度,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几年来,先后在吉林、辽河、胜利、中原、海拉尔和大港等油田从事测井技术服务,在这些油田累计测井数百口,为当地油田做出了贡献。

一、基本原理

碳氧比能谱测井的基本原理是:向地层发射快中子(14meV),同时记录分析快中子与地层中元素发生非弹性散射作用而产生的射线能谱。碳氧等多种元素受快中子非弹性散射作用后,将以发射射线的形式使自己的能级退降到原来的稳态。因为每种元素发射的射线的能量不同,我们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射线的能量,来确定某种元素的存在,此能量的射线称为该元素的特征射线。碳的特征射线能量是4.43meV,氧的特征射线能量是6.13meV,如此的能量差别很容易将两种射线区分开来。其它元素如硅、钙、氮等受快中子非弹性散射作用也将发射射线,但它们或是特征射线能量与碳、氧的不同,或是反应几率小,或是地层中含量少,所以分析非弹性散射射线的能谱,便可以知道碳、氧两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而得到C/o值,油中含碳不含氧,水中含氧不含碳,这样由C/o值的高低可以推知含油饱和度的大小。

二、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温度:-25℃~150℃;压力:50mpa;供电电源:180VDC±10%(马龙头);外型尺寸:外径94mm±0.5mm,长度4110mm±20mm;仪器的碳氧比统计起伏涨落:小于0.015;仪器碳窗+氧窗计数率之和:大于1000/S(在35﹪孔隙度标准模型井);仪器测量动态范围:不小于18%(在35﹪孔隙度标准模型井);横向探测距离:20-30cm;纵向探测距离:60-80cm;中子管气压:0.5-1.2mpa;使用的套管尺寸:51/2'7'。

三、电路原理

仪器由电源电路、数传电路、探测器电路、中子发生器电路四部分组成。井下仪上电后,微机固化程序首先对各单元电路进行初始化,然后进行系统通信自检,如果自检正常,则向地面数控平台发送“通信正常”信息,等待接收地面平台发送的参数设置和测井开始命令。测井时,中子发生器向地层发射频率为10KHz能量为14mev脉冲中子束,每次发射时间约为14.8us。探测器接收井眼及地层中各种元素的原子核退激时所产生的各种能量的特征伽马射线,整形和放大后送到数传电路进行幅度分析、射线到达时间分析,最终获得非弹谱、俘获谱和时间谱,在微机控制下再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地面数控测井平台。

四、机械结构

仪器接头、外壳和尾帽选用钛合金为仪器外壳材料,仪器外径94毫米,外壳内径80毫米,壁厚11毫米,长度为4069毫米。仪器接头直接与七芯电缆相连,接口方式是28芯的3700标准。仪器尾帽材料为45号钢,带有挂加重的结构。仪器内部部件包括中子发生器、屏蔽体、金属保温瓶、低压电源短节。

五、缆芯使用与检测

缆芯使用。仪器内部是否有开路或短路现象的检查方法是。R①③=2~3KΩ(仪器头)。R④⑥=5~10Ω((仪器头)。用万用表(二极管挡)量仪器头2芯、5芯与7芯(接红表笔)之间应有二极管特性显示。检查电缆外皮与缆芯7应连导通良好。

六、仪器的刻度

刻度的目的:确定仪器的测量系统是否正常。给出仪器的供电电压、供电电流、靶压、靶流、探头高压控制pHa、灯丝供电控制LLD、中子产额、H、Fe峰峰位等参数(作为野外测井作业的参考数据)。确定仪器在199.7mm井眼、139.7mm套管、30mm水泥环、孔隙度为35%条件下石英砂地层中,含油饱和度为100S.μ(即纯油层)和含油饱和度为0S.μ(即纯水层)中的碳氧比值及二者的差值。据此计算出仪器测量的动态范围。

刻度条件:在199.7mm井眼、139.7mm套管、30mm水泥环、孔隙度为35%、含油饱和度为100S.μ(即纯油层)条件下石英砂地层中。在199.7mm井眼、139.7mm套管、30mm水泥环、孔隙度为35%、含油饱和度为0S.μ(即纯水层)条件下石英砂地层中。

刻度过程。连接好仪器后,将仪器放入刻度井(纯水层)中(测量点正对目的层的中点);给仪器加供电电压,测量方式采用时间驱动,输入仪器各项参数,调整好仪器各项参数直到阳极电流符合要求且保持稳定(大约需要10~20分钟);缓慢给仪器靶压供电直到中子产额(C+o伽马计数)达到1000nS-1(稳定5分钟);连续记录碳氧比值50个。(同时记录供电电压、电流、靶压、靶流、pHa、LLD、中子产额、H、Fe峰峰位等参数);记录完毕后,退出时间驱动,关掉电源(先管靶压,后关供电)。将仪器提出并放入刻度井(纯油层)中;重复(1)—(5)过程;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出纯水层碳氧比平均值和纯油层碳氧比平均值。

根管测量仪篇10

城市燃气化已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我国油气田的大量开采,促进了城市燃气化的进程。然而过去已有燃气供应的城市设备落后,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更缺少有效的管理经验,而一些新启动的管道供气单位也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弊病,运营中造成巨大的亏损,有的城市每年竟有亿元之巨的大额亏损,这又给燃气的发展带来了忧虑。没有煤气急着上煤气,一旦开栓供气在经济上又给城市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显然只用提高供气价格来补偿亏损是不可行的方法,应找出原因,通过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改变这一现状。

从亏损原因看,大致可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收费管理方面。目前收费均以到户抄表为主,虽各城市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但收费流失仍很严重,现在多数城市缺少完善的计量体系,没有可靠的区域计量、管区计量的手段,实际上只能以用户终端计量作为收费依据,收多少算多少,对收费流失难以估算,由于用户多,也难以复查管理。

其次是管路漏失的损失。对于一些年久失修的供气管线,往往管线漏失也不可忽略。

最后是计量仪表方面。这几方面综合起来,计量是亏损的主导方面,前边两方面管理落后以及不能及时发现管线漏失都与有效计量有关。本文将从燃气收费计量仪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介绍一种新型的智能化仪表,以期能对解决目前困扰燃气计量的一些问题有所帮助。

一、管道燃气计量的现状

城市管道燃气包括天然气及人工煤气两大类,用气对象主要是居民生活小流量用气和一些工厂、宾馆等较大流量的企业用气。对于居民生活用气,目前普遍采用膜式容积式计量表,它可以直接给出用气的累积量,按量收费。这种仪表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主要它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首先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不易被偷气,计量中不用电,减化了仪表的使用,不受停电干扰。最后是价格便宜,虽然精度不够高,但供需双方也都能接受,对燃气公司,仪表的正负偏差,可使盈亏基本持平。由于上述原因,当今虽已进入计算机管理的信息化时代,这类仪表目前在国内外还在大量应用,有些改进也往往在收费管理上作了一些工作,仪表基本未变。

上述仪表仅适用于小流量的计量,在流量增大时为提高仪表的工作容积,已使仪表箱增大很多。尽管这样仍不能满足较大流量的计量,因此人们开始转向选用工业用气体流量计。

工业气体流量计发展历史较久,品种也较多,但经过一段探索发现工业气体流量计也很难完成燃气计量的需要。其中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对于气体流量的计量在工业中也属于一个难题。工业中液体流量计量要较气的计量可选的方法更多些,如经常使用的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虽超声波流量计从原理上可以进行气体测量,但难度要大很多。进几年国外推出可测气体的超声流量计,但造价极高,要几十万元一台,这很难大量推广应用。其它一些工业流量计由于在工业中更多的在控制工业流程中应用,流量都有一个变化的范围。对于这些流量仪表直接用来燃气计量收费,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一个差压式流量计(如孔板、弯管、阿牛巴流量计等)一般它可测流量的上、下限比值(量程比)仅为3:1,在下限以下的流量不能准确计量或不能实现计量。燃气供应是一个峰谷值很大的对象,对于小流量的流失,不能被燃气管理部门所接受。

进几年在国内外推出了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从其特性看,可以适应小流量测量,可以从很低的流速测起,但由于原理限制,在大流量时的灵敏度很低,而且大流量时由于相对误差增大使总量误差相当大。除此之外,燃气成分变化直接影响流量的测量,这样当流量增大时由于仪表灵敏度下降及燃气成分的变化可造成相当大的误差。其次由于仪表需实流标定,标定成本高,仪表的售价也相当高,一台50mm口径的仪表售价约为6?/Font>7万元,这给管网上大量应用也带来了困难。

可以用来测量燃气流量比较成熟的仪表还有孔板流量计,这种流量计是国际上唯一不用实流定标,可以通过计算实现流量计量的仪表。而且我国也根据国际标准结合我国的情况制定了自己的国家标准,由于可不必实流标定给推广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要求使用时要严格符合标准规定偏离标准要进行修正。但由于不可知的偏离和安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将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使用中要十分注意。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量程范围问题,按标准规定只允许使用在3:1的量程范围内,这又给流量变化范围较大的管线带来困难。为此,在国内外都有并联多条管路使用的先例,即把一个大口径输送管分解成几个稍小口径的管路并联,在流量大时几根管道并联供气,在流量减小时可自动(或人工)闭掉几路,这样就可以根据管路的多少,来降低下限可测流量。一般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阀门开关,由于阀门动作频繁,可靠性、寿命成了关键问题。大口径自动阀门价贵也给用户采用带来困难。

此外,还有一些带有可动或旋转运动的容积式流量计和速度式叶轮流量计,它们品种繁多,也可保证一定精度,但由于有可动部件影响可靠性和寿命。在口径较大时,造价高,或改用插入式又将大大降低精度,所以也未被广大用户所认可。

二、提高燃气计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燃气计量管理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计量结算的科学合理性,当前我国城市管道煤气计量普遍采用容积计量,即按使用燃气的容积来收费,这种方法除了受燃气的压力、温度影响外,对燃气的质量没有约束。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计量方法已过渡到质量计量和热值计量。质量流量的计量克服了压力、温度的影响,而热值计量更与供气燃烧发热值相联系。由于技术等原因,目前我国直接进入热值计量还有一定难度,但对用气量较大的单位应考虑向质量计量或热值计量靠拢。在实际应用中供气压力可变动很大,尤其是设立调压站的用户,压力一般可根据需要设定,其范围变化也较大,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规定,不同燃气用户所用的压力相差很大,工业用户及单独锅炉房允许最高压力为0.4mpa,公共建筑及居民用户由低压进户和中压进户不同压力分别为0.005和0.2mpa。在这样大的压力范围内,压力波动在10?0%,是完全可能的,此时引起体积流量变化也接近上述压力变化值,由此造成的计量误差远超出一般计量仪表的允许误差。为此对一些部门加装了温度、压力补偿装置,以便推导出瞬时质量流量(nm3/h)再进行累计,使计量更加合理,但由于增加了计量的配套设置(温度、压力传感器、变送器及流量积算仪)使装置成本有很大提高,影响了质量流量的推广。由于上述原因也将造成显著的整体计量误差。

应当指出目前由于采用的计量手段所用单位不一致,也导致了供差率计算的难度。一些终端仪表采用没有作过压力、温度修正的体积流量值,而在作总供量管理部门(或监测点)测出的流量值是在另外一个温度、压力状态下的体积量,这两个总量肯定存在很大差值。

三、智能式全量程燃气流量计

前边已介绍热式质量流量计,它对小流量极为敏感。有如图一之特性曲线a,在流速增高时特性很快饱合,灵敏度下降,使测量精度下降。它不适于大流量测量。而涡街流量计有很好的线性特性,如图一特性b所表示,但它的小流量测量不能再往下限延伸。利用了这两种原理的特性,构成了一个从零开始计量的仪表,被称之为全量程流量计;即在小流量时应用热式原理测量,当流速增大到涡街流量计敏感范围后,再用涡街原理完成大流量测量。保持了涡街测量大流量的优点。两个测量原理在交点p处转换,线性化、自动切换均由单片机完成。最后仪表输出标准状态下瞬时体积流量(nm3/h)和累积流量(nm3)。

图一仪表输出特性

仪表的构成方块图如图二所示:

图二测量原理方块图

从上面分析可见,本仪表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可实现燃气的全量程计量。不存在小流量漏失;

2、仪表全量程实现了质量计量。热式流量计本身是直接质量流量计,可给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量(可换算成实际质量数),而涡街传感器给出的为工作状态下的体积量,经过温度压力修正后折算出标准状态下体积流量输出;

3、仪表高度一体化并具有较高精度。在本仪表中根据功能需要设有温度、压力及两个不同原理的流量传感器,再配以相应的变换,运算、处理电路构成一个高度一体化的检测仪表,不但提高了可靠性,简化了仪表系统,减化了仪表的维修且大大降低了仪表系统的成本。仪表除了可输出标准状态下瞬时体积流量和累积流量外,还可根据需要输出介质的压力、温度值。在全部量程内仪表都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具体指标完全可满足国家规定的燃气计量精度要求,本仪表的示值不确定度为:±(0.5%指示值+0.5%满量程值)。其误差分布如图三所示:

图三误差分布曲线图

从这个误差分布可看出,在测量大流量时,总误差不超过±1%,在测量小流量时误差相应会减少很多,这是其它仪表所不具备的特性。

4、具有掉电自动保护及防窃气功能。本仪表采用市电供电,当电源在不超过8小时正常停电时,本仪表具有保护电源,保证仪表正常计量,不会漏计。如果用户有意拉断电源,超过8小时以后仪表将记录下停电的次数及停电时间及供电时间,给出这个时间记录意味着仪表曾长时间停电,在这个时间内用气量被漏记,在统计收费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罚处。在超出8小时停电,仪表中已存入的累积量不会丢掉,来电后将继续累积。

5、可实现客观抄表或计算机联网。为了减轻抄表工作量和防止个别抄表员不客观抄表造成收费流失,本表开发的同时专门开发了便携式抄表器(数据采集器),抄表员只要把抄表器的专门插头接入仪表数据输出口,即可取出存贮于表内的有关数据,其中包括:日期、用户编码,用气量总累积值、停电次数及各次停电、供电时间等。抄表员完成抄表后,即可把抄表器交总收费站收费计算机统一处理。

随着各行业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本仪表还可根据用户需要设通讯数据输出口,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联网。在不具备条件时,可以用前述方法实现人工联网,即人工采集,统一计算机处理,具有灵活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