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优选二十篇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优选二十篇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优选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04:56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一)

——刘克语文教学评介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有效地实施学科领域的素质教育,是进一步落实、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特级教师刘克,不断更新教学思想,研究教学规律,依据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逐步探索出一条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路子,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可资借鉴、学习的宝贵经验。

一、面向每一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的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刘克老师提出:“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为教师服务的偏向,要牢固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素质的全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思想。”

1.坚持“差异参与”的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是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的。现代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效果,而只能决定他将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掌握该项内容。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并进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刘老师始终格外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她认为,这些学生更需要教师用热心去鼓励,用诚心去感化,用耐心去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变课堂教学中少数学生积极学习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如学习《琥珀》,刘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许多学生举手,都急于想回答这个问题。刘老师并没有立刻指名让举手的学生回答,而是亲切地说:“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认为写了哪些内容?不一定找得很全,你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大家可以互相补充。好,再给大家一点儿时间。”这就给了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充裕的阅读感知、理解思考和组织内部语言的时间,非常有利于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精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刘老师还注意设置有层次的、有差异的学习目标,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学习《西门豹》,刘老师出示以下阅读思考题:(1)概括说出西门豹管理邺时首先做了什么工作。(2)西门豹找谁做调查?为什么找他做调查?(3)西门豹调查了哪几个问题?从回答中了解到哪些情况?这几个问题难度不同,既有复述型、理解型提问(适合下、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又有探究型提问(适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利于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2.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采取放任的态度,恰恰相反,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学习的主体,都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方式和效果。

在学生的认识发生偏差、意见出现分歧时,刘老师是如何处理的呢?刘老师总是通过适时适度的点拨、启发、评价,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调控学生的思维流程,升华学生的理解认识。如学习《可爱的草塘》第5自然段,刘老师提问:“这满塘的绿草为什么绿得不一样呢?”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是光线的问题,光线强的地方颜色就鲜艳一些,其他地方就暗一些。”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是风吹过草塘,草一起一伏,颜色发生了变化。”刘老师引导说:“如果按照你们的说法,课文应写成‘有的呈鲜绿色,有的呈翠绿色,有的呈墨绿色’。可是,课文中写的是‘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是有层次的,再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认识到,造成近处和远处绿草看起来颜色不同的原因是:近处的草看得很清楚,每一片叶子的颜色都呈现在眼前;而越远草就越密集,颜色看上去就越深。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充当的角色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裁判,而是为学生获得正确认识服务的引导者;学生的不同意见(包括不正确的认识)不是仅仅作为供选择、淘汰的对象,而是作为“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从而发挥了学生认识事物的主体作用。

正因为刘老师摆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体现了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思想,从而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了使课堂教学成为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的目的。

二、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刘老师在坚持正确的教学思想的同时,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扎实全面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努力提高每一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从而将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1.正音训练严而复严

学生出现语音错误、语音缺陷,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刘老师认为,语音正确标准是一个人具有良好语文素质的重要表现。因此,她在学生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师生间语言交际等各个环节,都十分重视正音训练。如学习《琥珀》有

10名左右的学生将“因为(wei或wèi)”读成了“因为(wéi)”,刘老师都不厌其烦地逐一纠正。刘老师还注意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强化正音。如学生读课题时将“琥珀(pò)”读成“琥珀(pè)”,刘老师立即指出“珀”的韵母“o”是圆唇音,并让全班学生再齐读课题以加深印象。再如学习《捞铁牛》,学生朗读课文时把“潜”读成“qiǎn”,刘老师不但告诉学生“潜”没有“qiǎn”这个音,应该读“qián”,而且板书了一个“潜”字,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2.说话训练字斟句酌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时期,这是一个人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刘老师特别注意学生说话时语脉是否清楚,语流是否顺畅,语点和语式是否合乎语法规范和语言习惯,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用词准确性、说话条理性训练。比如学习《西门豹》,刘老师让学生按小标题归纳段意:

生:第一段写了“摸清底细”。

师:这是书上给的小标题,归纳段意得把小标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

生:这段写了西门豹问老大爷是怎么回事。

师:什么怎么回事?

生: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怎么回事。

师:请你把话再组织一下,重新说一遍。

生:第一段写西门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问老大爷这是怎么回事。第二段写的是他把这个迷信给破除了。

师:“他”指的是谁?

生:西门豹。

师:在段意中如果用“他”,让人不明白到底指谁,请你再说一遍。

生:第二段写的是西门豹破除了河伯娶媳妇这个迷信。

刘老师坚持进行这种严格的说话训练,有助于尽快缩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交际需要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朗读训练适当到位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刘老师十分注重朗读训练的质量,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辅以具体、准确、恰录的朗读指导。如学习《琥珀》第3——5自然段,刘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讨论确定朗读每个自然段的感情基调:第3自然段要读得欢快、轻松,第4自然段要读得悠闲自得,第5自然段要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然后在学生练读过程中,针对学生朗读中的问题,刘老师随时给予语气、重音、速度等方面的技巧指导。如读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指导学生要读得声音不要太大,音调不要太高,速度应慢一些。“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可用虚声来读,在“小苍蝇”、“越来”之后稍做停顿,读出既替小苍蝇担心,又怕蜘蛛惊动小苍蝇的语气。

4.词语训练深究细研

师:“推测”是什么意思?

生: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生:根据琥珀里面的小虫子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事情。

师:哪些是知道的?

生:琥珀的特点是知道的。

师:哪些是不知道的?

生:“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是不知道的。

生:是根据已经知道的琥珀的特征想象出来的。

这样学生既明白了“推测”的抽象意义,又具体理解了“推测”的语境意义;同时,初步懂得了如何使用这个词。

5.段篇训练突出联系

6.思维训练重视过程

三、体现“文”与“道”辩证统一,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语文学科的学科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刘老师从学生年龄特点、思想实际和教材特点出发,选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运用多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质的同时受到相应的教育。

1.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

刘老师认为,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同时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是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如学习《粜米》中农民询问米价、米价大跌这部分内容时,刘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农民获得了丰收满怀希望来粜米时,米行老板收米的价格是“糙米五块,谷三块”,是贱买;而在六月里青黄不接,农民为糊口买米时,米行老板卖米的价格是十三块甚至十五块,是贵卖。两相对比,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米行老板的唯利是图。此外,通过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辩论米质的好和坏,争持斛子的浅和满”和“送进”等语句,明确米行老板不仅大幅度压低米价,而且在收米时又从质量和数量上进一步盘剥农民,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旧社会以米行老板为代表的资本家剥削农民的残酷。

2.通过朗读训练强化思想教育

3.创设情境自觉进行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中,只有教师首先披文动情,进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才能发挥情感“共振器”的作用;只有学生也随着动情入境,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效果。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刘老师身穿一套黑色西服,在黑板上方悬挂了一幅披着黑纱的遗像。解题之后,刘老师便播放哀乐,同时用深沉低缓的语调说道:“1976年1月8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敬爱的与我们永别了!举国上下,一片悲恸。鞠躬尽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全国人民衷心爱戴。正像当时北京人民xxx旁悬挂的一副挽联写的那样: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虽然‘’不允许悼念,但是人民群众无限热爱、深切缅怀的感情是禁止不了的。”随后,刘老师出示挂图,继续动情地说:“这就是当时首都数十万群众挥泪送总理灵车的悲痛场面。”接着播放课文录音,哀乐伴随始终。学生在情感的支配下,很快进入到课文描绘的特定情境之中,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很自然地激发出对的怀念、热爱和崇敬之情。

刘克老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7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她教过的学生语文素质扎实全面,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刘克老师用诚实的劳动,为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可贵的是,在当前,刘克老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了一条可以效仿的新路。刘克老师不愧为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榜样。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二)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1-1-2选题的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内容

1-3-3研究方法

1-4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职业教育

1-4-2高职院校

1-4-3教学改革

1-4-4大学语文

1-4-5课程

1-5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

1-5-1国内定位

1-5-2国外定位

1-5-3大学语文课程固有的性质

1-6创新点

2-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教材建设存在严重不足

2-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2-3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

2-4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2-5教师授课方式呆板,缺乏教学热情

2-6考评方式单一

3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归因

3-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3-1-1学生语言文学知识相当欠缺

3-1-2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欠佳

3-1-3学生缺少汉字书写的训练

3-2高职学生大学语文学习现状调查结果

3-3高职大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归因

3-3-1学校方面的原因

3-3-2学生方面的原因

3-3-3教师方面的原因

3-3-4没有建立合理的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4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4-1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4-1-1明确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的意义

4-1-2明确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4-1-3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4-1-4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4-1-5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安排图

4-1-6制定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4-2编写具有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

4-3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4改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手段

4-4-1立足课堂,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4-2开展丰富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4-3加强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大学语文学习习惯

4-4-4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4-4-5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4-5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

4-5-1考核评价方式的具体设想

4-5-2评价方法

4-6运用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

4-6-1精致课堂教学语言

4-6-2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4-6-3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4-6-4运用变幻莫测的体态语言

5结语

5-1主要研究结论

5-2小结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个人简介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三)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阅我的自荐材料。从这一刻起,我将呈上我的自信和能力,用我的真诚博得您的共鸣。

我叫苗臣耿,是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20xx年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努力提高和完善自我,取得了优异成绩。20xx年8月就职于一所示范高中,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工作五年来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下面我从教学、教育、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四个方面向您介绍一下自己。

一、教学方面

从教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和国家负责,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教学工作多次受到校、县领导的表彰。

20xx年4月,在xx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20xx年“xx县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中,所讲的课《逍遥游》被评为一等奖。

20xx年4月,在xx市教学研究室组织的xx市20xx年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所讲的课《项链》荣获三等奖。

20xx年6月我执教的《陈情表》一课被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评定为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获得一等奖,本人荣获教学能手称号。

所代班级语文单科成绩无论在月考还是高考中都在全校遥遥。

辅导的学生作文在各类刊物发表或获奖。刘菲菲同学的《我与高考相差多远》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第52期。张曼同学的《诗两首》发表在《学习周报》第108期头版。20xx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中华情主题写作”大赛,一人获得银奖,两人获得铜奖。

作为教研组长曾指导语文组教师参加县、市优质课比赛,都荣获一等奖。

二、教育方面

20xx年9月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学习成绩优秀,师生关系融洽。每周一篇周记,学生畅所欲言,班主任真情回复,加强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0xx年3月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办事水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称赞。

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xx年10月指导学生参加县公路局举办的“交通知识”大赛,荣获个人二等奖。xx年3月指导学生参加县宣传部举办的“迎奥运,讲文明”演讲比赛,成绩优异。在全校举办的广播体操和歌咏比赛中都获得团体二等奖。

三、教研方面

1.撰写论文。从教以来边从事教学工作,边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并写成论文。

20xx年3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初中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比大赛中教学案例《济南的冬天》荣获二等奖。

20xx年7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主体发展、活动课堂”高峰论坛论文评比中论文《“竞赛制”教学法的运用及反思》荣获三等奖。

20xx年10月在xx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2006年中学语文教学教研论文评选中论文《高考作文的生命在三分钟内绽放》荣获一等奖。

20xx年12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06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活动中论文《“活动式”教学之下的作文评价量规》荣获二等奖。

20xx年8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07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活动中教学设计《〈项链〉的生成性学习课堂设计》荣获一等奖。

20xx年12月在安徽省教育学会2007年教育教学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中论文《语言连贯题之排序题技法一瞥》荣获三等奖。

20xx年6月在20xx年xx市中学语文教学教研论文评选中撰写的论文《五分钟结课使记忆犹新》荣获一等奖。

2.参加课题研究。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

20xx年被聘为安徽省重点课题《作文风暴》的子课题组成员。参加编写校本教材《学生优秀习作选》,受到学生好评。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四)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培养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加强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一直是教育者致力研究的方向之一。而近年来开始在全球教育领域席卷的翻转课堂模式无疑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创新的大门,在翻转课堂的背景下进行情境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共同交流,也能增加学生对语文的热情,使其了解语文的魅力所在。本文将介绍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与发展,重点阐述语文情境教学实施的方法以及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突出其重要性,以期对语文教学的发展给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情境教学;语文教学

一、“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翻转课堂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方便处于山区的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及时到达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能够在家里完成该堂课的内容学习,从而制定出来的这么一个学习方法。所谓翻转课堂,简单地理解,即是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被反转过来,平时我们的学习,获取知识在课堂,回家做作业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而翻转课堂的流程则与之相反,学生通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在家里进行课程的学习,课堂则成为知识交流与应用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翻转课堂并非简单的教学与作业完成的顺序颠倒,它是一个教学流程的翻转,是从根本上转变知识来源及应用场所的一次教学创新。

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其视频教学。使用视频教学并非能使教师松一口气,相反,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要制作一个教学视频并且要使学生自己在家里也能体会到课堂的氛围,隔着机器也能融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当中实非易事。并且翻转课堂充分研究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大时长,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视频长度,再者,翻转课堂由学生掌握学习时间,过长的视频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从而放弃自主学习,因此,10分钟左右的短小教学视频成为翻转课堂的主流,每一个视频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解答,其专题性比普通教学有所增强。

二、语文教学中实现翻转课堂的基本要求

(一)语文教学的场所不应局限

有人认为通过视频学习一定是在家里或室内,这种想法显然是被旧模式的课堂所局限,既然翻转课堂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由,自然学习场所也可以有更多的变化,语文学习在于培养文学性思维,在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户外也许是更适合学生发挥想象的学习场所。

(二)语文教学需要情境的创设

通过视频教学,教师语言的感染力也许会下降,课堂中国xxx同学习的氛围也会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创设教学情境显得尤为必要。语文本来就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空间的学科,语文学习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与模式,包括不同的媒体设备、不同的课堂讨论方式等,在教学和应用中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境,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语文教学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需要精心的设计

翻转课堂的难度在于如何能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保证知识的摄入效果,除了在课堂的交流应用中可以检阅学生的状态,课堂的准备工作也是教师需要注重的一大方面,由于教师无法实时观察到学生的状态,尽可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必要。在课前,教师应设计好活动内容、教学主题及教学评价等,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讲授,并且要将课堂的应用与视频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四)语文教师要提高专业技能

在素质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上好课,除了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当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所谓专业技能,它包括课程设计的技能、讲课使用的手段方法是否多样、甚至讲课的语速和语调等,都是专业技能中要考虑的因素。对语文教师而言,要实现翻转课堂,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翻转课堂所要求的教学手段种类更多,对教师讲课的技巧要求更严格,对学生是否接纳、是否能理解教学内容更看重,因此,教师的角色依然任重道远。

三、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能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能优化记忆效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直接记忆文字既困难,回忆内容时又倍感吃力,而创设情境则很好地利用了联想记忆法。许多学生不愿意背书,是因为效果不佳而感到挫败继而放弃。但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设身处地进行记忆,依靠理解的想象对内容进行感悟,就能事半功倍,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能够使交流形式更多样

在教育模式不断革新的今天,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师生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并且这种交流应该占据更大的比重,学生的想法应该得以表达和尊重。然而,并不是任何时候学生都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尤其是语文学习中,由于语文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学生反而感到心中没底,害怕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不一致,因此沉默不言,这样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流,则很可能导致语文学习的停滞。情境教学则是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心中的想法,即使各方的思想南辕北辙,也可以相互借鉴,完善自己的认识。

四、翻转课堂背景下语文教学创设情境的具体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软件制造与课文内容相同的气氛

(二)适当增加户外教学

翻转课堂的背景下,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与交流时,可以适当选择在户外进行。语文教学中借景抒情、由景生情等手法有广泛的运用,大自然是灵感迸发最好的引导者,学生在户外,即使不用特定进行布置,心情也会格外舒畅,情绪也会特别放松与愉悦,自然能够有好的思维产物与额外的领悟。在户外进行交流,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并且增加投入度。同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己觉得最适合的地方观看相关内容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体会情景合一的学习优势。

(三)联系生活,充分挖掘身边的教学情境

语文原本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翻转课堂中,不仅教学模式要翻转,思维也应该有所转变,尤其是对大文豪的作品只学不想、对优秀范文只模仿不质疑的方式是时候发生转变了。人物作品中,一些文章往往会把原本朴实的话夸张成一种伟大的说法,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文章是很反感的,他们认为这完全脱离了实际。此时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例子,是否也经历过相似的事情、遇到过同样角色的人,他们是如何表达的,与教材有什么出入等,学生有联想自然就有话可说。再例如,师生在交流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学生可以提出疑问:烟有可能是直的吗?因为平时看到的烟都是歪歪扭扭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看是否能达到诗歌中的意境。学生开始会兴致勃勃地改动诗歌,但当发现效果都不如原诗好的时候,就会理解到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是语文中为了符合情景需要的手段,自然就理解诗歌蕴含的意义,也就心悦诚服了。

(四)投入角色,创设运用的机会

语文讲究真情实感,学生在自主学习一段内容后,可能很快会忘记,但如果能在教师指导下有一次深刻的体验,所学的内容将牢记在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要求把握好人物情绪,还要对自己的角色发表感想。高年级则采取辩论等形式,说出自己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总而言之,语文的应用除了卷面上的书写,还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甚至教师可以就一篇课文或一篇新闻,创设适合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技巧进行演讲,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五、结语

可见,在教育需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各科教学都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对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与探索,接受新兴的教育模式,而不是局限于旧式的讲课模式当中。语文教学也是同理,新的教育理念已经对传统模式提出挑战,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情境创设融入到日常的教育学习中,才能使教学真正成为一种思维的锻炼,一种能力的锻炼。此外,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改被动为主动,应该将情境教学与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符合学校自身水平的教育新模式,这样情境教学才能发挥其在语文教学领域中的最大价值,语文教学才能迈进另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空间,才能培养真正意义上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五)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设计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仔细研读文本教材,正确领会教材编写者的理念和意图,从而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有效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不断尝试对教材进行改编、拓展、延伸,结果有些教师由于过度开发教材,本末倒置,忽视了教材的重要作用。

其实,我们应该明白,教材才是实现国家教育规划目标,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依托。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围绕教材内容,适度拓展和延伸。

一、研读文本,读准阅读教学的目标

开展阅读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决定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思维的方向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目标不明确的课堂教学,必定是随意的、盲目的、无价值的。

文本教材是阅读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其中的文章都是各具特色、表现手法各不相同,文章体裁也是风格各异,语言表达更是个性十足,通过诵读不同的篇目,可以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读教材文本,理解每篇文章学习后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在一次听课时,有位教师教授课文《猫》,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显然这位教师也是下了一点功夫的。整节课上,教师突出生本教育理念,指导同学们自主阅读,并引导他们把一些描写猫的可爱特征的词句找出并记录下来,以达到词汇积累的目的,不时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板书到黑板上。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互动效果很好,整个课堂氛围很活跃、很愉快。课后,我总感觉这节课缺少了点什么。首先,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梳理整篇文章。教师应帮助学生,品评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让学生从结构上明白,这篇文章是分两部分展开描述的,第一部分描写的是猫的古怪性格,第二部分描写的是刚满月时小猫招人喜爱的特征。其次,忽视了学生对文章构段特点的学习。文中的两部分都是总分段,段落的第一句是总起句。

二、研读文本,读透阅读教学的内容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欣赏美文、陶冶情操的过程。教师是整个过程的设计者和引领者,如果教师不能完全把握和领悟文本内涵,就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特有的感悟。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无效的,怎么可能实现育人的目标呢!课文的绚烂多彩,完全来自教师对文本内容的深刻领悟和拓展。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结构顺序、表达手法,甚至一段优美的话,一个精美的词语都可以成就一个精彩的课堂。

教师应该把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上。每当拿起教材,应该首先是读,不管是否熟悉,教过几遍,先读为主。文章的“美”是反复诵读出来的,不是看一眼就能明白的。只有多读,才能明白文章的精髓和主旨。

同时,由于课时限制,课堂教学需要对所学内容适当取舍。这一过程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再开发,是对教材的创新改造,它是教师智慧和辛劳的结晶。每节阅读教学课,教师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选择,而这都需要教师提前读透教材文本。

三、研读文本,读出有效教学的策略

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研读文本,教学策略的运用同样需要研读文本,只有通过研读文本教材,准确把握其中内涵,才能从中找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环境等灵活选用教学策略,完成阅读教学过程。

如在教《可贵的沉默》一课时,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在检查学生的诵读效果时,根据不同的字词,采取不同的策略:1.板书“迅速”、“烦恼”、“勇于”三个词语,挑一些学生来认读,最后齐声读两遍;2.板书“寂然无声”,先让学生齐声诵读,然后我让学生找出词语在文中的位置,结合前后文,想想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给学生准确解释这个词语。这样,学生通过诵读,结合上下文,深刻理解这个词语;3.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然后让学生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能流畅地读下来。

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有所进步,有所发展。通过教材内容的研读和开发,在充分发掘、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更多有效学习资源。实现相同内容的多元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又不脱离文本的主旨。只有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研读教材入手,只有研读通了,研读透了,我们才能做到以教材为中心,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能生贵.语文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六)

近一年来,在省店的正确领导下,教育行政部门及书店经理室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圆满完成了全年教材文教书发行工作,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20xx年春秋两季我店发行教材548万元、文教书43万元,共计码洋591万元。回顾一年来的教材发行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动与教育局联系,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

春、秋两季开学前做好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沟通,发文到各学校要求做好教材预订工作,强调教学用书目录中所列品种均由新华书店统一征订和发行,使得各学校对教材征订工作更加重视。密切和学校联系,了解信息,及时向学校提供他们所需品种。在拿到省店课本征订单后,召集部门人员开会布置工作,分析文教书征订单中哪些品种要重点征订;哪些品种有潜力,要开拓,把工作做在征订之前。能充分了解征订的内容和重点,使征订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在订单回收后,仔细核对,发现有些学校征订品种结构不合理,或订数不到位,不厌其烦地上门去做工作,提高征订质量。

文教书的征订教育局主管部门是说了算的,我们把订单、样书一起送到教育主管部门,让他们参考,说服他们,争取政府统一采购。通过投标形式,得到全区中小学文教书发行权。

二、想办法,占文教市场。

文教书的征订首先从自身做起,了解订单、品种、学校情况、学生需求及购买等具体细节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开展征订工作。

文教书进学校、进学生书包关键是学校领导、教务主任及任课教师。于是走访各校,送不同品种的样书,与他们商榷,采取各种销售、收款方法。特别是把已确定的几种文教书统一发放到班级学生手中,统一由班主任收款这种形式见效很好。

加强门市销售,做好门市宣传十分重要。及时了解销售信息,了解个体书店销售动态,采用适当让利,努力扩大销售。

三、抓旧创新,使文教书有所突破。

狠抓传统品种《生字抄写本》、《词语手册》、《口算训练》等学生常用书,制定一系列的营销策略,使高中文教书征订有新的突破。

四、抓服务,促销售。

面临教材、文教图书市场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对照省集团公司提出的要求,我店认真总结以往经验,以改善服务为切入口,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热情的

工作态度,迎接挑战,适应教材、文教市场化的要求,认真做好征订、分发、售后服务等工作环节。

在平时工作中,经常和省店相关部门联系,了解信息,便于提早做好工作。在征订发行中,遇到一些问题和情况,也及时向省店反映,使省店领导更好地掌握全局。

尽管文教书征订是书店的难中之难,但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这项工作,通过预订、设摊、折让、读书活动等促销措施使销售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材工作是书店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来,我们辛勤努力,想方设法稳定这一块市场份额,并且积极寻求突破。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面对政府买单及文教书的新挑战,我们将继续努力,使教材发行工作做得更好。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七)

摘要: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往往忽视高校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把关注点放到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试图通过既有的文献和教学行动实践,结合大学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阐释开发与利用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相关原则和策略,为具体实践提供较充分的理论前提和操作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论文

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古代文的教学始终面临若干问题,比如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对于经典作品,怎样使学生掌握它们?文言文的语育障碍如何排除,如何避免老师讲得难学生听得也难的尴尬?从中学到大学,古代文的教学花的时间最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更何况中学阶段选学的篇目多是历代名篇短制。而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无论是从篇幅还是思想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教学方法而言,我们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先说读通,我们在解放后才有语文这门课,是国语和国文的统一体,或者说是语言和文学的统一体。因此,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驾驭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充分理解继承我们祖先遗留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要提高能力,就必须过古代文这一关。

目前文言文的教法仍然遵循古老传统。由老师先念,念一句翻译一句,学生听一句笔记一句,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串讲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无益处,只是课堂的主角是老师而非学生。

学习文学作品主要是读,说朗读说诵读都可以,既要听人家读也需要自己读,作品读出来了,好处也就容易体会了,读得越多能力就越强。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任何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阅读古代文的能力更是如此。古汉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出来的书面语,他简清生动,古人平时说话用不到书面语,我们今人更难有鲜活的语境,而学习语言恰恰需要有一个“活”的语言环境,对周围人们时刻在用的语言人们很容易接受并掌握,能触摸到语言文字的肌理,看清每个音节的面容和表情。没有语言环境,学到的就是死的知识,我们的外语教学就是最好的例证。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老师的单方面灌输,“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等等古汉语语法的问题在中学就已经基本解决的问题重新又拿到了大学课堂,真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读一读呢?因为古代私塾的诵读场面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教法陈旧,近代也有讽刺先生教书无能的笑话,仿佛诵读成了教师逃避劳动的方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学生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都能寻到有力的“证据”。老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是不是学生学习的万能药,被动学习的结果就是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文章拆的过散,美感也就所剩无几,没有审美意义,厌倦情绪随之而来,甚至哈欠也来了。

诵读是一种综合训练,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才能通顺流利地把文章读出来,文言文中很多生僻字,还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还要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了解单句和段落的大致意思。客观地讲,大部分古代文都是非常适合诵读的。古人的文章写出来也是要念的,刘勰所标的“六观”最后一观就是“观宫商”。所谓宫商本指音乐的声调,这里泛指文章的声调和韵律。就拿他这篇《知音》来说,“采用骈文的形式写理论性的文章。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可是他这个舞跳的潇洒跳的优美,怎么个潇洒,怎么个优美就需要学生亲自读一读了,骈文体的特点一读就知道,这比老师辛辛苦苦讲半个小时的效果好得多,学生读熟了,感觉就在声音符号和大脑思维的互相作用中建立起来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感。再如苏轼的《留侯论》,文笔纵横捭合,文势舒卷自如,“泉源涌出”“行云流水”,非读不可以体会苏文如海,汪洋恣肆,雄辩宏放的特点。由此可见,诵读是文言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大学语文教学需要学生的读通,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学好。

语言障碍已经克服了,下面就是学好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根本出发点是加强学生的美育和德育教育,美育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是实现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引善,以美育人,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优雅气质的人才。大学语文可以培养人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古代文学作品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文化、对于存在甚至对于宇宙的严肃思考,这些优秀作品无不充满了智慧。20世纪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他的《审美理论》一书中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就在于它永远就是一个比自身更多的存在(一个超自我的存在)。

关于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刘勰的“六观”应最有实践指导意义:“一观体位,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而他所讲的“博观”――广泛阅读的标准,则可以看作一个总则,这个总则,是学生和老师应该终生记取的。学好不仅靠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与学生的情感投入和领悟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滋味了,心灵受到震动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古代文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闪耀着我们祖先几千年来的智慧光芒,在语文教学中理应给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了使我们的民族文化顺利地传承下去,哪怕最微薄的努力也是有价值的。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八)

一、新课程改革下上好小学语文课的重要性

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逐渐发展了自身的大众化特点,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有非常独特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难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上的需求。目前,教育新形势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已经逐步被引入到学校的教育章程之中,基于这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在教育新形势的背景下正在展现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实行人本管理的课堂管理方法

所谓的人本管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在人本管理中实际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目的和中心,也就是指学生本身是管理活动开展的主体,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学生为核心来开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前提。第二方面是根本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本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所以,人本管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解放,包括学生的思想、性格等方面,意在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学校在实行人本管理时,首先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学生开展一些良性的活动,并且通过这些活动,以较小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实际效果,达到完善学生品格、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的最终目的。

(二)对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想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首先主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课堂,增添小组讨论形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开展小学语文课堂辩论形式,促进学生主动投身于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来。其次,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指导学生学习为重点,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最新的现实生活案例,在教学方式上引领学生学习。同时在课上多注意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充分活跃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把学生放在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要想改变传统单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展热点话题讨论,并组织小学语文小组讨论会,增加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多选取贴近生活的小学语文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还要适当地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传统的严谨教学风格,幽默和轻松的氛围更容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可以运用多媒体数学,例如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用画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适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做标准。传统的原有课堂评价体系无论在评价主体上,还是在评价的客观性方面,都相对不科学,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立适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尤为重要。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评价体系要符合课程发展的要求。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参与者既要包括评价体系的研究者、教育管理机构,又要包括一线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评价体系要和小学课程教学的发展相适应。第三,课堂评价体系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更有效的参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的本身素质为目的,使其具有正确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心理,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从而促进其在身体与心理上的良好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情感,还拓宽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的视野,使学生的日常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并且对丰富学生文化内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全面推进学校各管理工作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九)

语文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学生在学习中怎样运用正确的方法,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向中学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怎样抓好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材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转变现代教育强调民主化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个性张扬,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重视每个学生独立的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健康发展;要转变地位和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得到不断的发展并走向成熟。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以及学会共同生活,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2.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在课程改革与教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但具有精深广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和现状,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了解学生能力差异、个性特征、学习心理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会就会让学生茅塞顿开,心领神会……。教师的引导可以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初中生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外显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展开合理的!想象、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自信心。

3.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方式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合作、探究、交流,特别重视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正是教学产生效果的重要条件。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小组探究。通过关键词,体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词语真切地与文本对话,去探究发现,品味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学生的思维灵动,课堂的气氛活跃;探究性学习模式活是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基本的模式,但不囿于固定的模式,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创新。

4.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等多种方法教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习方法更显示出它不可忽视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技术。信息技术中有各种各样的教育产品,如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等。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借助视频、音乐、歌曲等现代媒体手段,将原本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生动直观地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感知可视化,想象可视化、知识可视化。方法作为中介,在获取新知识及形成能力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的体现,它能够更灵活、更易接受的方式来调动学和教,能够不加重教师和学生负担的情况下,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5.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就决定了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交际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6.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课程标准要求培养有语文素养的社会成员,是否掌握语文的思想感情也是作为具有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探索科学与发展经济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具有语文素养的人往往善于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发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都能有助于语文思想感情的渗透和培养,中学语文通过知识的传授,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依据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思想教育,做到“文道统一”。让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时,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课程评价即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课堂本身的评价,这两部分是有机统一的。从过分看重学业成绩转向综合素质的评价已成时代要求的必然。质性的评价,能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被评价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更有效帮助学生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在教学中,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方面进行检测和综合评价。

总之,教师作为学习的首席,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充满激情与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语文的课堂教学将是高效和谐的。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十)

[摘要]

在当今信息科技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都得到了日益广泛、深入地应用。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智能先进,使教学效果与质量都得了显著提升。在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支持。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中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以生为本,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轻负担,高质量”地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教育信息技术概念及优势分析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策略

(二)应用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将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感同身受的人文与审美教育体验。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初中生的兴趣特点,利用图像、音频、动画等,来为学生创设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灵活的情境,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达到以趣激学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变色龙》一课时,若只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将很难对变色龙形成清楚、明确的印象,而若是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播放变色龙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变色龙的色彩变化,再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与变色龙的善变进行类比,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篇讽刺小说的主旨。

(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初中学生年龄小,大多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还不够强,部分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兴趣也不足。初中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讲解重难点的时候,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使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或文本等,形成“教、学、做”一体的良好教学氛围,学生学习自然也就会高效、高质。例如,学习《智取生辰纲》时,由于该文是选文,又是历史事件,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与知识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可应用信息技术播放《水浒传》中与《智取生辰纲》联系紧密的内容,并配以适当的讲解,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而实现教学重难点突破。此外,教师也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搭建现代化的沟通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群、电子邮件等,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进而促进学生顺利内化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田建兵.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117-118.

[2]张文.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19(24):92-93.

[3]孙一云.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48.

[4]程忠武.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生态建构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8):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十一)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将阅读教学与认识世界,体验情感、感受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因此,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以下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景,在生活中观察

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语文。许多课文的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不知其然的,教学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前,我让学生请父母养几只小蝌蚪进行观察。没想到引来了学生一大串问题,有位学生说:“我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就是青蛙,可小蝌蚪与青蛙完全不一样,它怎么可能变成青蛙呢?”一个学生开了头,其余的学生都纷纷说开了,有的说:“其它的小动物小时候多少与它妈妈有点像,可小蝌蚪什么也不像呀?”有的说:“它到底是先长后腿还是先长前腿?”……

面对学生这些问题,我想: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亲身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让学生彻底搞清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我带领学生捉来了一些小蝌蚪,养到鱼缸里,每天观察小蝌蚪的变化,还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到了第九天早上,有个孩子突然叫了起来:“小蝌蚪长出后腿来了!”这一叫,同学们都围了上去,为了让学生看得清楚些,我把小蝌蚪放入透明的塑料杯中,放在投影仪上放大。学生们都睁大眼睛,两眼放光,小脸通红,那份激动啊,简直难以言表!就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是任何封闭的课堂教学无法获得的!

二、引导实践,在生活

体验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体验也是如此。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其含义是“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

因此,我们应该用新课程理念来实施教学,对教材内容加以充分挖掘,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在实践的体验中学习。

三、再现原形,在生活中感悟

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理解。

如教学《龟兔赛跑》时,让学生戴上头饰上前表演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创设了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能使他们更直接地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加以发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制作课件,演示乌龟一刻也不停步地向前爬的动作。当学生们看到小乌龟这样努力地爬行,都情不自禁地为小乌龟呐喊“小乌龟,加油!小乌龟,加油!”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仿佛就在赛场,亲眼目睹了这场比赛,并深深的为乌龟的精神所感动。这比我们平时的说教所起的教育效果显然要好得多。

四、手脑相长,在生活中创造

陶行知就手与脑的关系,提出了着名的“手脑相长”的论点。他认为脑与手联合起来才能产生力量。陶行知先生还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学也不成为真学。”在“做上用功夫,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它能极大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为此,我们要让学生们在“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中感受“人生的需要”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时,要打破“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读,学生记”的常规,坚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求得成功,在实践中尝试成功,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例如,学习了《一次科技活动》后,我要求学生开拓思路,大胆设想,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发明创造的小模型,并举行竞赛。评选出“发明小博士”和“创造先锋组”。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开动脑筋进行创造的兴趣,获得充分展现创造才能的机会。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从而真正把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十二)

实施素质教育,要在总体目标下构建具体的目标、途径和方法,做到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通俗地讲,就是各学科都要研究自己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探讨“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亦即语文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一、人的素质与语文素质的关系人的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是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我们对这“稳固的性质”的判断,以适应环境和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标志,是对人的适应环境、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潜在能力作用的量度。人的素质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素质教育,中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从基础教育角度看,语文素质决定人才素质品格。因为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学科,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

语文素质往往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才素质和语文素质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一个是上位概念,一个是下位概念。两者的基本点是一致的,基本点是人的素质。两者大部分是呈重合状态的,且两者的目标、任务相呼应。人才素质目标烛照着语文素质目标,规定着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和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圆点接近,半径几乎相等的两个圆。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塑造,坚持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目标相统一,把教学生学语文和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二、人的素质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纲要”中指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发掘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应试教育只强调适应学科要求,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高分低能”弊病的一种概括。而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凝聚力强、覆盖面大的一面旗帜,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宿。

所谓语文素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情趣、语文交际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交际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具体地说,语文素质有五个方面:1.语文基础素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2.语文智能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3.语文技能素质——听、说、读、写能力;4.语文道德素质;5.语文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书(写字)能力训练。知识和技能只是素质的外在形式,素质教育有更丰富的内涵,是深层的教育,是根本。

语文素质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认识、情意、操作诸因素的统一,语文素质各要素的和谐发展,不是孤立的某方面的单项指标,也不是几个单项指标的简单相加,是一种综合效应,综合整体水平。

三、小语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切实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质,将对各类人才的成长,从基本素质上打好基矗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1.明确认识学科性质小学语文具有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但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的特点,而且带有基础性、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教好这门学科的基本前提。教好这门学科,不但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加强语文能力培养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行为特征是语文能力。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如何,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综合地表达出来。他的思想认识,他的知识水平,他的审美倾向,他的人品学问,他的应变能力都可以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然而,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与他所掌握的语言材料——词汇、句式的获取情况、语言技巧、知识素养、认识事物等有关。

因此,语文教学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上。能力是不能灌输的,而要靠训练才能培养出来。所以,语文课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从语言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在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获得锻炼提高,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袁微子同志讲:“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文基本功训练。”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十三)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阅我的自荐材料。从这一刻起,我将呈上我的自信和能力,用我的真诚博得您的共鸣。我叫苗臣耿,是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20xx年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努力提高和完善自我,取得了优异成绩。20xx年8月就职于一所示范高中,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工作五年来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下面我从教学、教育、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四个方面向您介绍一下自己。

一、教学方面

从教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和国家负责,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教学工作多次受到校、县领导的表彰。20xx年4月,在阜南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20xx年阜南县高中

语文优质课大赛中,所讲的课《逍遥游》被评为一等奖。20xx年4月,在阜阳市教学研究室组织的阜阳市20xx年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所讲的课《项链》荣获三等奖。

20xx年6月我执教的《陈情表》一课被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评定为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获得一等奖,本人荣获教学能手称号。所代班级语文单科成绩无论在月考还是高考中都在全校遥遥领先。辅导的学生作文在各类刊物发表或获奖。刘菲菲同学的《我与高考相差多远》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第52期。张曼同学的《诗两首》发表在《学习周报》第108期头版。20xx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中华情主题写作大赛,一人获得银奖,两人获得铜奖。作为教研组长曾指导语文组教师参加县、市优质课比赛,都荣获一等奖。

二、教育方面

20xx年9月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学习成绩优秀,师生关系融洽。每周一篇周记,学生畅所欲言,班主任真情回复,加强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20xx年3月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办事水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称赞。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20xx年10月指导学生参加县公路局举办的交通知识大赛,荣获个人二等奖。20xx年3月指导学生参加县宣传部举办的迎奥运,讲文明演讲比赛,成绩优异。在全校举办的广播体操和歌咏比赛中都获得团体二等奖。

三、教研方面

1.撰写论文。从教以来边从事教学工作,边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并写成论文。

20xx年3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初中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比大赛中教学案例《济南的冬天》荣获二等奖。

20xx年7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主体发展、活动课堂高峰论坛论文评比中论文《竞赛制教学法的运用及反思》荣获三等奖。

20xx年10月在阜南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20xx年中学语文教学教研论文评选中论文《高考作文的生命在三分钟内绽放》荣获一等奖。

20xx年12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xx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活动中论文《活动式教学之下的作文评价量规》荣获二等奖。

20xx年8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xx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活动中教学设计《〈项链〉的生成性学习课堂设计》荣获一等奖。

20xx年12月在安徽省教育学会20xx年教育教学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中论文《语言连贯题之排序题技法一瞥》荣获三等奖。20xx年6月在20xx年阜阳市中学语文教学教研论文评选中撰写的论文《五分钟结课使记忆犹新》荣获一等奖。

2.参加课题研究。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

20xx年被聘为安徽省重点课题《作文风暴》的子课题组成员。参加编写校本教材《学生优秀习作选》,受到学生好评。20xx年参加《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行为习惯培养的实验》课题组,本班学生经过实验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大大提高,已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继续教育

20xx年7月参加全国中语会主体发展、活动课堂论坛,计16课时。20xx年8月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培训,并荣获优秀学员奖。20xx年7月参加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完成了24课时的学习任务。20xx年8月参加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修班语文学科的学习。鉴于毕业五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我相信自己能够从事好高中的语文教学。如果您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会以一颗真诚的心、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快速高效的工作效率回报贵校。

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我期待着能成为贵校的一员。

若承蒙赏识,请拨打手机或qq与我联系。

祝贵校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十四)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阅我的自荐材料。从这一刻起,我将呈上我的自信和能力,用我的真诚博得您的共鸣。

我叫苗臣耿,是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20xx年本科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努力提高和完善自我,取得了优异成绩。20xx年8月就职于一所示范高中,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工作五年来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下面我从教学、教育、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四个方面向您介绍一下自己。

一、教学方面

从教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和国家负责,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教学工作多次受到校、县领导的表彰。

20xx年4月,在阜南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20xx年“阜南县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中,所讲的课《逍遥游》被评为一等奖。

20xx年4月,在阜阳市教学研究室组织的阜阳市20xx年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所讲的课《项链》荣获三等奖。

20xx年6月我执教的《陈情表》一课被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评定为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获得一等奖,本人荣获教学能手称号。

所代班级语文单科成绩无论在月考还是高考中都在全校遥遥领先。

辅导的学生作文在各类刊物发表或获奖。刘菲菲同学的《我与高考相差多远》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第52期。张曼同学的《诗两首》发表在《学习周报》第108期头版。20xx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中华情主题写作”大赛,一人获得银奖,两人获得铜奖。

作为教研组长曾指导语文组教师参加县、市优质课比赛,都荣获一等奖。

二、教育方面

20xx年9月开始担任班主任老师工作,所带班级学习成绩优秀,师生关系融洽。每周一篇周记,学生畅所欲言,班主任老师真情回复,加强了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0xx年3月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办事水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称赞。

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20xx年10月指导学生参加县公路局举办的“交通知识”大赛,荣获个人二等奖。20xx年3月指导学生参加县宣传部举办的“迎奥运,讲文明”演讲比赛,成绩优异。在全校举办的广播体操和歌咏比赛中都获得团体二等奖。

三、教研方面

1.撰写论文。从教以来边从事教学工作,边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并写成论文。

20xx年3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初中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比大赛中教学案例《济南的冬天》荣获二等奖。

20xx年7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主体发展、活动课堂”高峰论坛论文评比中论文《“竞赛制”教学法的运用及反思》荣获三等奖。

20xx年10月在阜南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20xx年中学语文教学教研论文评选中论文《高考作文的生命在三分钟内绽放》荣获一等奖。

20xx年12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xx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活动中论文《“活动式”教学之下的作文评价量规》荣获二等奖。

20xx年8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xx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活动中教学设计《〈项链〉的生成性学习课堂设计》荣获一等奖。

20xx年12月在安徽省教育学会20xx年教育教学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中论文《语言连贯题之排序题技法一瞥》荣获三等奖。

20xx年6月在20xx年阜阳市中学语文教学教研论文评选中撰写的论文《五分钟结课使记忆犹新》荣获一等奖。

2.参加课题研究。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

20xx年被聘为安徽省重点课题《作文风暴》的子课题组成员。参加编写校本教材《学生优秀习作选》,受到学生好评。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十五)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一堂课,教师精神饱满,激情飞扬,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师生互动心情愉悦,视共同学习为最大的快乐。这就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高中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能绽放出生命活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导语精妙抓住人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着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如我在上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字谜:“酉时下大雨”,大家试试看,是哪一个字,学生兴趣盎然,一下子课堂就活跃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反应较快的同学运用谐音就猜到了是“酒”,我因势利导,继续引导,“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我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名诗佳句,同学们能否举些例子?”学生记忆的闸门打开了,纷纷举起了手,说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我继续引入,“这样看来,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李白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来一同欣赏李白的《将进酒》。”这样导入,就像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

二、运用媒体渲染气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创设语文情景,画面、音乐对渲染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一种重要手段。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画面、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第一,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短歌行》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曹操画像,讲述曹操一生的经历,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画面,使学生充分感受形象。借助图片,可以把人物精神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音乐对渲染情境、创造气氛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再播放配乐朗读,又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参与表演洞察内涵

新课程的理念,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地参与。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有时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小品。学生想象并模仿焦仲卿、刘兰芝以及焦母和刘兄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使课文中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全班同学面前,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小品的表演促使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课前三分尽展才艺

在每堂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或演讲、或朗诵、或高歌一曲,一天一个话题,传学生心声、扬学生鸿志、抒学生情怀、发学生所思。我再做个小结,或评价、或借题发挥、或幽它一默。于所悟、所感、所笑中拉近彼此悬殊的心,让平等与真诚永远回荡在语文教学之中。如最近我们上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每堂课前都有一位学生事先在黑板上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一上课就像老师一样给大家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上台的同学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其他同学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六、教态亲切尊重学生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心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情感教学是生命课堂的支柱,真诚的微笑是建立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良药。带着微笑进课堂,学生少了压抑、焦虑;多了乐观、自信。学生就会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地去学习。把心向学生敞开,让每一位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感受到师爱和鼓励。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像是一篇流淌着诗情画意的散文诗。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第一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活力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每一堂语文课我都会带着微笑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总之,创设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有效生命课堂还需要我们语文老师们不断探索。当我们教师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工作,饱满的激情投入课堂,抑扬顿挫的节奏调控教与学的活动,用真爱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与心彼此沟通的桥梁,以终身学习的态度和学生达到共勉,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塑造一批又一批的新人时,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十六)

摘要:

启发式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新技术和新教学手段的应用要实现应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必须将新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相结合,因此,在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不断发展的今天,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长期以来起到积极作用的教学措施,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话题之一。初中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性提问、情境创建、小组合作等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积极的学习态度。该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相关内容,对启发式教学策略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对策;教学措施;教学改革

当前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在学科教学的同时人们注重包括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互动能力在内的各种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在这些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中,并不能将传统教育教学全盘否定,在传统教学中有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建议改进并应用到当前新型教学模式中去并起到良好的作用,其中启发式教学便是这些历久弥新的有效教学措施之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也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更加关注学生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奠定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引入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以此奠定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科学利用启发式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个性,从根本上促进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

1、启发式教学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2、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合理的运用提问、点拨的教学方法

引导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

运用探讨式反诘式的教学方法

设疑引导小组互动探究

通过情感启发,感悟文章内涵

3、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引入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以此奠定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启发式教育可以让教育对象自然地对问题核心进行思考和辨析来完成新知识的获取,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问题难度的把握适宜才会起到启发的效果,问题有吸引性和趣味性,能够让教育对象投入到思考当中,通过努力探求到的答案会为学生带来难以匹敌的成就感。科学利用启发式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个性,从根本上促进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启发式教学包括多种教学形式,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兴趣,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启发式教学优势和价值,使其更好地为初中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秀云.论“情感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9):48.

[2]李海花.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J].学周刊,2017(6):145-146.

[3]武彦霞.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7):87.

[4]周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育探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7):80-81.

[5]赵富学,陈蔚,仰明桥,等.“立德树人”视域下培养中国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32(5):431-438.

[6]谭天美.浅议视觉文化方法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教育导刊,2014(9):76-78.

[7]杨朔.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度[J].现代教育科学,2014(6):147.

[8]张兴堂.“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研究报告[J].语文建设,2014(12):23-24.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十七)

比较文学下高中语文数学实践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掌握汉语基本知识,例如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等能力,还要求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培养。而这种教学理念和比较文学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比较文学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理念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

比较文学起源于国外,在经历了引进、介绍以及改造后在国内开始发展起来,并且呈现出日趋完善的趋势。目前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其两大主要支柱,跨学科研究和阐发研究则是比较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两种研究方法。目前对于比较文学的定义,较为典型的定义是:所谓比较文学,主要是基于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以及不同学科间的跨越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其主要采用的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以及跨文明研究的方法,对跨越式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以及互补性等进行详细探究,通过发现文学规律及特性,促进世界文学加强了解和整合,最终全面推动世界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近来来,随着比较文学在国内的逐渐发展,将人文精神理念积极融入到比较文学中,进一步彰显人文素养,推动文学理念朝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样充分说明了比较文学的强劲发展势头以及新鲜的学术活力。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在于通过文学教育手段,运用综合性和边缘性的学科整合,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格以及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重视对人类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在中学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规定了,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而这种教学理念正和比较文学中“兼容并包”和“和而不同”、“尊重生命”、“新人文精神”等理念不谋而合。可以说,比较文学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二、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要素和教师的学历构成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其中学生的主导地位是无可争议的。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导位置往往由教师所代替,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其学习能力还在进一步培养当中,所以这种替代也显得顺理成章。以往研究当中大多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比较文学教学的重要作用,更多的关注点则放在了教材的编写以及教改方式方面,其实高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才应当是多加关注的地方。具体来说,比较文学的理念以及方法是需要教师通过备课、授课以及课外辅导来完成的,而对于学生的要求则是使其学会如何应用比较文学思维和视野来分析文本,提高自身思维,拓展视野。

(二)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军亮.高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文学选文编排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xx,16:38-40

[2]xxx.论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现状及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26:41-43

[3]焦娟娟.高中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内涵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01:98+4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十八)

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走进语文课堂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我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然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的得以显现。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以阳光的心态活跃在教学前台。但也遗憾地看到,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的肤浅解读,甚至是错误的理解,使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课了,失去了“语文味”。教学中对语文领地拓展,使“语文”这个本来就众说风云的概念更加含糊不清了。

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一些老师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亮眼的教学设计,越来越令人眼花的教学课件,越来越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一节赏心悦目的语文课结束了,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呢?“花枝招展”的课堂设计真的能让学生静下心来,对文本进行潜心解读吗?一晃而过,让人目不暇接的课件,留给学生回味只不过是几张美丽、有趣的图片罢了。乱哄哄地讨论看似探究,但大多缺少明确的指向,学生海阔天空的发言,甚至胡言乱语,却还会受到表扬鼓励,名曰:“有新意,有创新。”

我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应重在求“实”。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激情而是冷静。我觉得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匡正人心:

一、把握拓展的“度”,潜心于读文。

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如同给学生打开了面向生活、社会、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引发了学生更为深刻的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大有益处的。可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的课堂过分注重内容的拓展,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一位教师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读研专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作用呢?请自主选择一种新型玻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读,然后向大家汇报。”学生没费多大力气就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罗列出来,至于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这些特点、作用进行说明的,学生则根本没有去细细研读、体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理念,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在设计研读专题时,既不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结果只能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种别人的田,荒自家的园”,将语文课上成常识课,让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

语文的拓展延伸应以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为基础,潜心于会文才是语文的根本。试想如果没有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没有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分析理解,那么其他的一切活动必将成为海市蜃楼。

二、弃空泛表演,做“实的”训练。

“生活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语文课堂形式的多样化,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会唱歌的老师在课堂展示歌喉;会画画的老师在台上挥毫泼墨。那会武术的老师就该拿十八般兵器在教室逐一亮相。是想:“这究竟是语文课,还是才艺展示呀。”当然,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某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表演,这确实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但如果不顾文本内容,就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表演当成课堂时尚的道具,那么这种做法就很值得磋议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唯独读书不多,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例如,某教师教学《狐假虎威》时,是这样活跃课堂:教师请5名学生分别戴上狐狸、老虎、小鹿、兔子、野猪的头饰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当导演。当导演的学生给其他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爱表演,爱看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一教学活动的确迎合了学生的心里需求。教师的话刚说完,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学生们有的找头饰,有的戴头饰,有的扮鬼脸…在表演、评价中半节课的时间转眼即过。可细思量,在这看似活跃的课堂中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呀!

我们不能否认,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更轻松、更活泼,可以带给学生欢乐,使语文学习更快乐;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更能体现大语文观。但艺术究竟该在什么时机走进课堂,该占据多大的课堂空间,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应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服务,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果为追求气氛而“艺术”,结果只能是语文学科丢失本性,异化本质。课堂表演不是万能的钥匙,过多的课堂表演必然使课堂流于浮华,它永远代替不了必要的语文训练。与其课堂上让学生脱离文本浮于表面地演一演,无力地说一说,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到不如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听、说、读、写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和书面练笔的机会。没有扎扎实实地“双基”训练,怎么能切实地提高语文能力呢?只有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才能使语文学习摆脱表面的“活跃”,回归本源。

三、适度合作,重视品读。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于是小组合作、讨论就成了目前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但有的老师为了力争更“贴近”新课程标准,为了给课堂贴上一个“新课程”的标识,时不时就来个小组讨论,动不动来个合作、探究,不是追求讨论的效果,而是追求讨论的形式,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合作学习方式,当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

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装饰品。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一个课时内就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四人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第二次在重点理解老天鹅破冰部分,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老天鹅是“破冰勇士”吗?哪些句子表现了老天鹅的勇敢顽强?老天鹅为什么要那么做?第三次讨论:天鹅们还有别的破冰方法吗?”第三次合作学习,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余两次纯属为合作而合作,毫无意义。

老师在合作、讨论之前缺少必要的引导铺垫,缺少对文本必要的朗读品味,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缺乏深刻理解的情况下就随意地展开讨论,那么合作、讨论就演变成了下面的几种情况: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都默默无语,自己想自己的事。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时而挤眉弄眼,时而东拉西扯。表面上气氛热烈异常,实际却没解决根本问题。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思考,对此“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那些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四、少点放任,多点引导。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选择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比如:“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臵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一概以“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未免太放任自流了。

课文永远不可能激起学生强烈阅读欲望,学生当然也就不可能对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情结,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如果汇报交流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学无主次,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教师既不能牵着学生鼻子走,也不能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领队,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到队伍前,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中,确实担当起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要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盲目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十九)

[内容]

泊头市王武镇后河高小刘坤认定目标是目标教学课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做到积极有效地认定目标呢?

一、认定目标应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学前重点认定,突出主要目标;学中逐一认定,坚持目标先导;学后对照认定,加深整体认识。一节课的目标系列,通常都有多个目标组成,要想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作用,就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目标。课前只对重点目标进行强化认定,其它目标则在讲课过程中边学、边认定。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必须遵循目标先导的规律,即先认定目标再学习,充分发挥目标的激疑启思功能,在导学达标之后,还可以对照目标再次认定。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目标系列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中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二、认定目标方式要简易,方法要灵活。认定目标应该以口述为主,以简化认定形式,方便教师操作。与此同时,更要注意引出目标的灵活性,如果堂堂课教师都采用“直展示”,认定目标前总是一句“我们这节课的目标是……”,课课如此,机械刻板、单调乏味,长期下去,必将消弱学生认定目标的兴趣,影响目标认定的效果。而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展标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认定目标。

具体说来,可采用“情景式”、“设问式”、“温故式”等等。

例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小语第四册)一课时,认定目标时就采用了“情景式”。我抓住了少年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在课前绘制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画,把3个目标分别放在小蝌蚪找妈妈的三道险关上,每达到一个目标就等于帮小蝌蚪前进了一步,直到最后目标达成,小蝌蚪找到妈妈。这样一来,学生兴致勃勃,学习热情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我采用了“温故式”来认定目标。学文前,我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于狼的课文,让学生谈谈对狼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前提下,我适时地引出本课目标:“狼为什么要摇尾巴?狼的本性会改变吗”?弄懂这些问题,也就达成了本课目标。这样的认定方式,有助于本课目标的达成。

三、对于中高年级认定教学目标的三种方法。

(一)提前认定目标。从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来看,他们已具备了自己理解教学目标的能力,适合于在始教阶段认定目标。同时,提前认定目标对于“自学辅导课”也很合适。如在《粜米》一课中的几个目标分别是: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背诵课文前三自然段;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3.能通过重点词和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了解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些教学目标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这课的教学目标最好提前认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带着这个任务去学习这篇课文,收到最佳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不提前出示教学目标,而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叙述。陈述时与教学环节结合,这样可以把教学目标与叙述过渡语融于一体。如在《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有一个目标是“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教育学生学习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我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先让学生找出全文的中心词“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接着指出了解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是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中心词进行提问,使学生既学会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又学会了抓住重点词句直奔中心的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引出目标的方法还有许多种,如悬念式、讨论式、点睛式、破题式、回溯式等等。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适当选择,创设认定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认定目标的导学作用和激疑启思功能,上好目标教学课。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二十)

摘要:

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实践空间,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氛围,激发激情,体验文本,拓展文本,鼓励评价,引领学生快乐学语文。

关键词:

激情;体验;拓展;评价

著名特级教师朱敬本说:“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学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如何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实践空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善学、乐学,是当前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话题。在传统教学理念中,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局限于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关注学生的人格完善和生命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人经验、情感和意见,教师只能以参与者、交流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之中,成为学生的“大朋友”。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活力,学生才能在语文课中快乐学习。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快乐学习语文呢?

一、课前预习,开发资源,激发激情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针对每篇课的不同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与作家、主人翁、文本初步接触,让学生带着好奇心积极地参与其中。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第九册)一文前,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去预习:

①文章的主人翁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营造氛围,走进文本,深入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激情的参与,才会有认知的渴望,才有表达的欲望,才会有智慧的灵动,才会引发学生深深的感悟、独特的体验。因此,教师要积极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文本中快乐遨游、深入体验。

2、动情读议,体验文本。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裳》一文时,因为课文导入时学生已进入情境,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分层次、分步骤、多形式让学生读、议。读前再设计了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及要求:

①你读懂了什么(初读)?

②你发现了什么(精读)?

③你还想知道什么(选读)?

④你感悟到了什么(浏览全文)?通过入情入境地读,学生很快体味了内容,理清了文本层次,不仅体验了文本蕴含的道理,还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兴趣,谈理想……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效果。

3、联系实际,拓展文本。如今只读教材中的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教完《滴水穿石》,可先让学生谈读后感,然后推荐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汤姆历险记》等有关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书籍;教《少年王冕》后,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再让他们选读名著《爱的教育》、《童年》、《青铜葵花》等反映人间真爱、大爱无疆的作品。针对文本有选择地阅读中外名著,不仅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体验了文本,还能拓宽知识面,从中受到熏陶、启迪。

三、即时评价,树立自信,促进奋进

现代教育评价观念倡导:“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倡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时评价,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肯定,树学生自信。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欣赏、积极的眼光,从多角度、多方面、多特质去看孩子,肯定孩子的回答与想象,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最荣幸的事,使他们感受到“我能行”、“我还行”。这样能让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2.赞赏,燃学生激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中起着调节、组织导向和动力作用。教师经常用友好、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表扬,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无疑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越学越乐学。正如心理学家盖兹说的:“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3.鼓励,促学生奋进。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说:“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学生的言辞,也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能让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投入学习,释放自身的灵性,点燃思想的火花,促进他们奋发进取的精神,使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