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指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05:40

经济效益指标篇1

一、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按照投入产出的具体指向内容不同,分为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

从宏观经济效益讲,投入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实际耗费,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产出指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提供满足国家、公众需要的服务和利益。从价值角度讲,包括工资、税金、利润、利息等等。某些经济活动即使没有税金、利益,站在国家的角度考察可能仍然具有经济效益,如技术开发实验,公共事业部门等等。可见,宏观上的投入产出是十分广泛的概念。

微观经济效益,主要指企业经济效益。投入就是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产出就是企业创造出的收入。产出与投入相抵,就是利润。企业投资过程,就是用已有的资本,利用外部环境,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使资本不断增值的过程。在宏观经济中一些投入产出内容如人力、自然资源、银行信贷资金、税金等等,在微观经济中都成为了外部环境。例如:借入资金投入经营,取得收入后就归还借款、支付利息。借入资金的循环过程是加大资本创收能力。企业可以视经营状况多借少借或不借。一个企业尽管缴纳了很多税金,支付了很多利息,如果它本身亏损,资本不断减少,虽从宏观算帐有经济效益,但因没有经济效益可言,投资人则认为是投资失败。

同一经济内容在宏观与微观中的这种变化,源于宏观、微观利益主体不同。而由于宏观经济效益、微观经济效益的计算内容不同,经济效益指标就不同。会计上讲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指微观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根据上述对经济效益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就是反映企业投入、产出关系的指标,基本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济效益=产出-投入

经济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投入

经济效益是绝对指标,反映有无效益以及效益大小,经济效益水平是相对指标,进一步反映效益水平。从上述两个指标衍变出来,反映投入、产出和比较结果的整体、局部状况的各项指标即构成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二、利润指标是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理由如下

1、利润是企业投入产出关系最综合的绝对额反映指标。企业节约投入,降低成本费用,可以增加利润;企业开拓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多创收也可以增加利润,每次具体经济效益最终汇集为企业利润。

2、利润是企业维持再生产的条件。企业只有不断创造利润,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如果企业年年亏损,那么,企业就不可能生存。

3、利润是企业投资者追求的现实目标。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利润的绝对额越大越好。提高盈利水平也是为了在有限资本投入的前提下,获得更大利润。一般情况下,投资者都会采取投入更多资本或是提高盈利水平等多种方式来增加利润。

4、销售利润率、资本利润率、资本增值率等相对指标都是以利润为前提,是利润指标的延续,并非投资者直接追求的目标。如果以其某一个为核心,如资本利润率,由于资本投入不一样,很可能得出获得一万元利润时的效益要优于获得一百万元利润的错误结论。

5、利润数额大小还反映企业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资本利润率再高,如果利润的绝对额不大,在市场的大浪中还是不堪一击。只有利润的绝对额大,才有能力承担潜在风险,获得长久稳定的经济效益。

6、利润是人们普遍认可、被广泛使用、能直观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

三、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分析》一文有如下的不妥之处

1、进行两数比较时方法不全面。既称“经济效益是一个比较量”,那么,就应包括两数相减得出的绝对比较和两数相除得出的相对比较,这是统计学的基本常识。因此,《分析》一文中认为“某些总量指标……不能直接说明经济效益”是不妥的。

2、将“利润指标”排除在经济效益指标之外,更是不妥。《分析》在认为“经济效益指标是财务成果比率指标”的同时,以此为据举例说明利润不是经济效益指标。前文已述利润是收入与成本的绝对和相对比较结果,包含绝对指标,应属经济效益指标。

3、混淆了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内涵。《分析》用“资金利润率”指标为核心,认为“企业经济运行成果之全貌,一般先从分析资金利润率入手”。首先,资金利润率=营业利润÷投入资金总额×100%,从宏观上,分母是全部社会资金占用,包括资本和负债,分子则应包括工资、利息、税金、利润等全部宏观效益;从微观上,如分子只含企业利润,分母就不应包括负债,分子分母应时时注意保持口径一致。从绝对技术角度看,“资金利润率”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如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不变,仅是筹资方式不同,筹资成本对利润产生不同影响,其资金利润率就会不同。如企业付息前利润率高于银行利率,以发行股票方式筹资,此时资金利润率就高,以银行贷款筹资,资金利润率就低;而计算资本利润率,结果却正好相反。传统的资金利润率是一个计算内容和意义模糊不清、没有实用价值的指标,不是完整意义的经济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篇2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构建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般包括多种运输方式,如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等。它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城乡之间、企业之间联系的阶梯,还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导,是确保社会生产、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前提和先决条件。

一、现行交通运输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国家财政部早就颁布了一套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产出效率、产销衔接六个方面考虑,形成了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这套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一样适用于交通运输业。下面我以销售利润率、存货周转率2个评价指标为例,谈谈现行交通运输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1.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用来表示每百元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净额所实现的利润总额。它一方面表明交通运输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反映销售收入中职工为社会新创造价值所占的份额。销售利润率的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盈利的越多。然而,我们通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子、分母统计口径不一致。建议将“销售利润率”改为“营业利润率”,将“产品销售净收入”改为“营业净收入”。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用于反映交通运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次数,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的一种衡量标准。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分子是产品销售的成本,分母是所有存货的成本,两者口径也不一致,后者的范围明显大于前者。所以,应该具体化分母的平均存货,使其仅包括库存商品,这样就使分子、分母上下具有可比性,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存货周转的效率。

二、提高现行交通经济效益的措施

提高运输经济效益是交通运输工作的核心。面对现行交通经济效益的不足,笔者认为应该兼顾多种运输方式。

1.大力发展优势交通方式

水运具有诸多优点,如运量大、成本低、能耗省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越条件,大力发展。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旅客运输,解决人民群众乘车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节约能源与抓好安全生产。每年车船事故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抓好安全生产,避免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另外,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等诸多长处,便于担任短途货运和中短途旅客运输任务。铁路运量大,对于保证煤炭等重点物资的运输是比较合适的。因此,要积极稳步地发展公路和铁路事业。

2.积极稳健发展多种交通方式

积极稳健地发展多种交通方式,就是要加强交通建设,加快公路、铁路的技术改造与养护,加强航道与港口建设,提高车船的运载能力,进一步降低能耗和运输成本。要加强合理运输。逐步改革交通管理体制,配置合理的运输网,选择合理线路。要加强管理的计划性,合理使用各种运输工具。要大力发展专业运输,其效率高,能耗少的特点值得我们推广。另外,要加快车船更新改造,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

三、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指标构建

建立一个全面反映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对提高交通运输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作用。想提高交通运输的经济效益必须以建立能够反映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为前提。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交通运输经济效益指标构建:

交通运输所提供社会服务数量、交通运输与国家经济增长的适应性、交通运输的质量、交通运输工具效率指标、交通运输的运输能力结构、交通运输中车船等工具能源消耗、交通运输中航道、公路、铁路等设施的具体情况,包括:对速度的影响以及对通过能力等、交通运输工具维修能力、显示交通运输过程中工作效率的指标、显示运输过程运营状况及盈利状况的指标等等。

经济效益指标篇3

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一、引言

由于人口较多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缺失,并伴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使得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其中,区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经济效益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个地区开始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各个地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全国生态农业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使得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热点问题之一,也成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

其中,对于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衡量是我国学者当前对于区域生态经济的主要研究内容。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多用指标体系来描述和分析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但是缺少能够整体反映人文要素、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协调、合理布局与分布的空间统计分析指标,致使现有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不能够真正评价生态效果,导致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割裂。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建立更为全面的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够真正的将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出来,达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更好地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要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使之能充分反应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内涵和经济实质,目标明确,测算方法准确规范。[1]与此同时,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估也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系统,在确定指标体系时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意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同级指标之间的互斥性,分级分层次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得指标体系的构建合理。

(二)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其数据采集较为方便合理,选取的指标尽量采用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可通过数据对经济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便于检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定性指标则很难获取相应数据,使得评价指标体系不能较好的反映以及比较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别。且采用的指标一定要具有实用价值,如果构建的体系较为完整和规范,但不适用于大部分区域,体系的推广不可能完成,使得其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没有较大意义,研究成果没有任何意义。另外不要过分追求指标的覆盖范围,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三)全面性和综合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应在考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全面的、综合的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可以体现其大致的发展现状并将相对重要的指标归于其中,使得指标体系覆盖全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关键,可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和共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生态环境基础的发展状况(地质地貌、大气、土壤等)、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状况、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状况、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按照其指标的构建原则,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其生态经济效益的各类因素,从而实现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将衡量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指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划分为综合经济发展、人均影响、社会影响、公众影响、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综合生态指标几个方面,建立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因素

其中,综合经济发展中的绿色GDp是指区域GDp减去社会生产生活的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损失,它能够客观的评价区域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可由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计算得出,环境破坏损失由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出量得出。绿色GDp/区域GDp越大,证明该区域经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而符合生态条件的产业占区域总产业的百分比、生态产业产值占区域产业总产值的百分比这两个指标则反映生态对其区域是否存在重要影响,生态产业的经济效益是否较好,比值越大,说明生态经济在此区域占有重要位置。另外,区域财政收入和国家对地方的财政补贴则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社会因素

社会影响方面的指标,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可以体现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可以直接获取数据。城市用地面积由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公园建设用地来计算。公众影响方面的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可以由有节能消费习惯居民比率来反映,而公众对于其环境的满意度这一定性指标,虽然无法用定量指标来表达,但可以对其进行赋值,公众对其非常满意为2分,对其不满意为-2分,认为环境对自己无影响的为0分,用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生态因素

其他生态指标中的资金利用率=生态回收/生态投入,这一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区域生态保护是否到位。生态投入则可根据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投资进行计算,生态回收根据资源回收利用产值的金额,此比值越小,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较好。区域生态效率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影响价值的比值[3],经济发展水平可用该区域工业总产值计算,环境影响价值可以生态投入来计算。突发灾害损失则可根据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而资源利用这一因素中的单位GDp能耗、水耗和单位土地面积较好的反映了该区域的大体能源消耗,人均用水量、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能源利用则反映出该区域的自然能源是否丰富,能否在生态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由于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该指标体系根据前人研究的基础,基本选取了适合各个区域大致特点的指标,可以适用于各类区域。评价一个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下一步则应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进行结合,同步提高,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以及指标权重的研究,学者们大都采用专家调查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评价方法。对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首先应对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赋予其权重,对其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本文认为现阶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影响较大,社会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所以对其指标体系中的社会因素赋予权重0.15、经济因素0.35、生态因素0.5。其中,经济因素中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影响这两方面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都较为重要,都能表现出生态经济对于其区域整体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所以两个方面各占整体经济的0.175。社会因素中的城市建设可以明显的反映出区域城市建设对整个区域经济所做的贡献,占整体经济的0.09,而公众影响对初期生态经济建设的影响相对较少一些,因为它所带来的效益是长期的,在初级阶段影响较为浅面,所以它占整体经济的0.06。生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利用、节约、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较为明显,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资源都对经济效益产生较大作用,环境保护则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较大,使得区域的生态效益得到提高。所以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整体经济的0.1、0.15、0.15。具体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将具体指标赋予合理的权重,寻找合适的评价方法,对整体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再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保护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使得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限于论文篇幅,将在下文述及。

五、结语

构建较为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下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实施,加快实现我国“青山绿水、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

[2]李崇勇,陈森林,范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4)

[3]郭莉,郭亚军.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6(8)

经济效益指标篇4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受过去传统的以“出口导向型”的对外经济战略的影响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指标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忽视了对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社套公平缺失。在以重商主叉的视角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价与资源、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相结合。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重商主义;修正1重商主义基本思想(1)在社会财富观上重视货币。重商主义坚持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金银。认为金银即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态,把货币即金银的多寡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2)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重视对外贸易、谋求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只有靠流通才能增加社会的财富。还意识到商业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应保护商人的地位,发展商品经济。随着认识的深化,他们进一步明确:纯粹的国内商业虽属必要,但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货币量),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保证。同时,贸易顺差,才能保证金银源源不断的流人国内。托马斯·孟在他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贸易差额论的原则。他极力主张发展对外贸易,并提出和论证了为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3)强调国家的作用。重视发展本国的制造业。重商主义者要求建立统一的民主国家,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同时颁布保护商业、工业的法令,实行货币输入和产品出口,限制或禁止货币输出和商品进口的政策。可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重商主义是一个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不仅仪是斯密所描述的那样“重商”,而是一个将商业、贸易、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及政策体系。历史证明,重商主义学说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2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重商主义分析受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借鉴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经验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确立一条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对外经济战略。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一切对外经济活动以及对我国贸易发展的评价指标都带上了一股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这一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2.1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开始实行的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型”并列的经济政策。1994年进行外汇改革后,人民币太幅贬值,这标志着我国全面转入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与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西欧各国奉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有着极其相似之处。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商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导致了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辅助和直接推动对外贸易总量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实现。(1)廉价货币、出口补贴。中国在实行这种经济战略时借助了两种手段。第一个是廉价货币;第二个是出口补贴。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我国开始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市场汇率制度。通过汇率并轨,人民币深度贬值,由以前的1美元比5.7元人民币贬值到8.7元人民币,实则远远低于自身的购买力价值。再加上出口补贴的政策,使出口货物的价格远远低于成本价。有了这两手,从而使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低,竞争力大增,成就了中国对美国大量出口。(2)招商引资。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政府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中国各级政府制定了各种优惠的政策比如说:税收优惠、设立外商开发区,降低贷款利率等。这一政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使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增强了经济活力,扩大了出口。另外对出口还特别实行了退税优惠等政策。(3)大力发展加工工业。在沿海沿江经济带上大力发展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通过发展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业,扩大出口,目前中国在纺织品、服装和制鞋等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均已居全球第一。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占外贸出口总值的55%,2007年,我国对美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454.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对美出口总值的62.5%,加工贸易项下对美贸易顺差1272.5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77.9%。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4)“外资”主导中国的出口。众所周知,许多发达国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纷纷来华投资设厂,将中国变成其生产、组装基地,然后出口到世界各地。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外商出口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0.04%大幅上升到2005年的58.3%。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出口企业200强中,外商投资的企业就有148家。出口额达1675.5亿美元。占前200家企业的出口额的75.5%。而现有的对外贸易评价体系在对于我国出口中的外资控制现象缺乏有效的细分,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就值得我们深思。在我们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绝大多数产品是要依赖国外的专利技术的,这对于我们在评价我国的对外贸易效益时需要有清楚的认识,并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2.2忽视了对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这一评价体系忽视了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在重商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对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利方面。“出口导向型”战略下长期的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整体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然而,问题也同时彰显出来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的“四多”“四少”。(“四多”,“四少”是指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强度大的产品出口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强度小的产品出口少}产业链低端产品出口多,产业链高端产品出口少;传统产业出口多,高新产品出口少;货物贸易出口多,服务贸易出口少。)它带给我们的另一个“财富”就是资源的不断枯竭,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比方说长期的低价值产品出口,造成国内原材料和能源的大量消耗。由于消耗的资源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我们面临的资源枯竭危险不断增大,尤其是能源危机。伴随着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不断飙升,中国不得不花更多的外汇去购买日益稀少的石油。随着遍地开花的工厂拔地而起,尤其是国外把那些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大量转移到中国生产,然后再从中国进口。长期的招商引资使得利益实现了国内外共享,然而污染却留在了国内。温怀德,刘渝等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区)2000年~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FDi与环境污染效应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出口贸易与FDi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的结论。虽然外汇有了,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却是难以计量的——严重威胁子孙后代的利益。然而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还将在未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现阶段的出口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出口产品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在这样一个阶段,保护环境会引起企业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失去了价格优势的中国产品,再出口就是一个问题了。长期的“扩大出口,赚取外汇”思想使得一些企业对一些污染产品不断扩大生产,增加出口,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地威胁与破坏。2.3社会公平缺失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德国。其中出口额达到1218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伴随着贸易量的增加,长期的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得非常快,截止到2008年3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6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有着这样一种现象:东部沿海经济发展了,从事外贸业务相关的老板富有了,而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农民工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他们的工资水平长达数年的徘徊,收入低,没有任何的保障且还被人歧视。社会公平缺失,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对外贸易评价体系的不足。3改进措施建议3.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同时结合着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新格局,尤其是我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上升,我们有必要修正当前的一些评价指标,以期更加完善的反映我国对外贸易的真实情况。同时还应该体现对外经济效应变动的连续性。3.2经济效益评价与资源、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指标上注重将经济效益同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结合起来,修正过去片面追求贸易总量,贸易顺差以及贸易发展速度等指标,增设一些反映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的评价指标。走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子孙后代留后路。3.3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相结合改进现有的只反映外贸发展的指标,注重考量与外贸发展相关的群体的特征与指标。将社会公平与外贸发展结合起来,尤其是考察与外贸部门发展的相关群体的公平。通过构建这样一个评价体系,以期真正达到贸易发展与国民收入提高同向变动,同时又能缓和国内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情况,缩减收入分配差距。

经济效益指标篇5

【[内容摘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传统审计走向现代审计的重要一步,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将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效益审计上来,把监督寓于服务之中。本文拟从内部审计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中必须先了解概念、熟悉内容,在此基础上掌握评价标准及其体系,以便更有成效地开展效益审计,为企业增值服务。

一、前言

国家审计署五年规划提出“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水平发展方向,是现代审计的主流。”这为审计工作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审计领域不断拓展,审计环境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审计监督由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检查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延伸是形势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审计工作不仅在查处违纪违规履行好职责,还要在促进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这就要求审计机关要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强化对权力制约与监督的高度,推行效益审计,依法加强对权力在经济活动中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的检查力度。因此,审计工作总是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开展效益审计正是顺应时代的旋律,实现审计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概念

内部审计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定义如下: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另外,该定义在强调内部审计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过程这三方面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四个目标,即组织运行的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资产的安全。

在实现组织运行的效果和效率这个目标中,所谓效果,就是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比如组织是否能取得盈利、利润的多寡等。所谓效率,是指一定的资源投入所带来的产出量。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所谓的产出,则可以指实际完成的产量、利润、工作量或其他可测量的成果。一定的投入量带来的产出越多,或一定的产出投入的资源越少,效率就越高。

这个目标也可以说明,内部审计应在传统的财务审计基础上向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延伸。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就是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

经济效益审计

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人员对具有法人资格的现代企业的经营过程、成果及其管理,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审查、对比、取证、评价,以促进提高宏观和微观结合的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的经济监督。

三、内容

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分为对资本经营、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审计这三大部分。

(一)资本经营的经济效益审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现代企业已从单纯的生产经营发展到资产经营与生产经营"双轨"运行。在资产经营活动中,一般情况下,交易标的物是企业本身即企业的资产权利,包括企业的所有权、债权(债务)或企业其他有形和无形的资产,直到整个企业。同时,企业资产经营在实际操作中有两个层次或是两类(文秘站:)主体,一类是企业本身;另一类是专业从事"买卖企业"交易或撮合此种交易的中介机构,其经营特点和效益评价标准体系与其他企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仅就企业本身资本经营活动效益的审核与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作一些探讨。

1、资本经营效益的总体审核与评价

(1)资本经营规划组织情况的审核

资本经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其结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审计人员在对资本经营效益审核与评价时,应认真查阅企业规划文件和有关资本经营决策、组织实施情况的决议、简报、报告等资料。

(2)资本经营总体经济效益的评价。

对企业资本经营总体效益的评价与现代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是一致的,即应以实现利润(资本收益率)和可持续发展为评价依据。同时还要检查分析与此相关的其他基础性指标。

分析企业资本经营总体效果的其他基础指标主要有:

——资产负债率(资产结构)

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率,通常情况下是企业资产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企业通过资产经营调整资产负债率,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其调整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在考察企业资产经营对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影响时,应结合企业总资产报酬率的变动情况及其趋势进行审核与分析。

——负债结构

为了提高资本盈利率或改善当前的财力状况,企业还可通过调整债务结构来达到目的。对负债结构主要审核总负债利率水平的变化(注意剔除贷款利率降低的客观因素影响)、高于总负债平均利率的债务额占总负债的比例变化、流动比率的变化(注意剔除资产负债率变化的影响)。

——资本控制率

资本控制率是反映企业在资本融合和产权多元化进程中,以现有资本或较少的新增资本,掌握和控制更多的资产或企业,来实现企业经营的规模化或多角化的一个经济指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的成果。

——资本保值增值率

这一指标是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主要

经济指标之一。在审核这一指标时,对股东增资、税收返还、资产评估增减值(不包括存货的评估增减值)等因素引起的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变化,要仔细分析其与企业自身努力的关系,只要这些变化与企业主观行为有关都应予以考虑计算。只有那些确与企业自身努力丝毫元关的因素,如政府政策性注资、资产评估中综合物价指数升降影响等等才应予以剔除。 2、企业兼并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

企业资本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形式之一是"兼并",包括承担债务式兼并、购买式兼并、吸收股份式兼并和收购(控股式)等四种形式("收购"从属于"兼并",两者不是并列概念),其基本特征是通过吞并或吸收其他企业法人财产,实现企业产权的转移。

对企业兼并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主要有:

(1)兼并活动决策的审核

兼并企业是一项既复杂又极具风险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兼并行动开始之前和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兼并一方的企业必须认真决策、精心组织、仔细操作。

(2)兼并效果的审核与分析

对企业兼并活动的成败不在于是否完成交易,而在于交易完成后的经营效果是否能如期实现。

3、外部资金筹措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

资金筹措是企业实施其战略性、战术性经营决策,保障企业持续经营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

现代企业的外部资金筹措主要是通过直接筹资(如发行债券、股票等)和间接融资(如向各种金融机构借款,企业间的商业信贷等)来取得新的现金流入。其决策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考虑了企业整体财务结构的改变,因此从这个意义说,外部筹资活动也是企业资产经营的重要环节。这里仅就企业债券发行和股本筹集等主要的企业外部筹资活动形式的经济效益审计内容作一些探讨。

(1)外部筹资活动决策的审核:(2)债券发行的经济效益审计:(3)股本筹集和其他外部筹资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

4、其他资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

上述粗略地探讨了企业兼并和外部筹资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的一些基本内容。事实上,企业的资产经营活动还包括其他方式,如工业(知识)产权的经营,企业产权的经营,大宗不动产的经营、期货当证券的经营等等,这些经营活动的决策模式和交易形式类似于产品(商品)经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与业务经营效益审计相类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企业资产经营的方式和内容会有更大的发展和变化,对这一领域的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也应按照形势发展的要求而不断深化和科学化。

(二)业务经营的经济效益审计。

业务经营的经济效益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生产力诸要素开发利用及其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进行的审计,旨在分析评价企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经济资源的利用情况,挖掘生产诸要素的潜力,改进要素配置,谋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以改进业务经营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现对企业业务经营的经济效益审计作简要论述。

1、销售、供应、生产业务效益的审计

(1)销售业务效益审计

销售是企业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实现过程,是联接生产和流通,生产和社会的中介,是保证企业再生产不断进行的先决条件。

(2)供应业务效益审计。企业能否及时、保质、保量地供应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物资是企业的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对供应业务的审计,不仅要审查供应过程本身的成本效益,还要审查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3)生产业务的效益审计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商品生产,创造财富、获取利润、增加积累,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合理组织生产,使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企业生产是企业业务经营的中心环节,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生产过程决定的。

2、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

资金是企业重要的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须确立资金成本概念,合理使用各种资金,搞好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资产的实物量上或资金的价值量上有所增加。企业使用资金所负担的费用同筹集资金净额的比率即资金成本率,资金的使用效益是一个综合性的审计内容,涉及到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根据资金在生产中周转性质不同,资金使用效益审计主要包括:

(1)全部资金整体效益的审查。(2)流动资金使用效益的审查。(3)长期资金利用效益的审查。

3、人力资源利用效益的审计

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一样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力要素中最为重要、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有权决定自己的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工资制度,以充分利用劳动力和工作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的审计是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对人力资源的审计主要包括:

(1)人力资源利用情况的审查。(2)劳动力素质的审查。(3)工作时间利用情况的审查。(4)劳动生产率的审查。(5)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审查。

(三)企业管理审计

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的一大特点,企业管理的审计对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管理不能对企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通过加强管理,可以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各项管理机能进行审查,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提高被审单位的管理素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来提高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管理机能一般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等基本机能,这些基本机能决定了管理审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决策机能的审查;2、计划机能的审查;3、组织机能的审查;4、领导机能的审查。5、控制机能的审查;6、激励机能的审查。

四、体系

现代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以价值形式的综合指标为第一层次,即以税后净利润和净增加值二个价值指标为主,同时考虑组成的基础指标为辅,组成网络状的评价指标体系。价值指标又可以用绝对值和相对值两种方式反映,应该以价值指标的相对值,如资本收益率、净增加值增长率等综合性的相对值指标,才能评价出不同规模的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高低;只有运用基础指标,才能分析出经济效益高低的原因、趋势和奋斗的方向。

(一)评价指标

1、综合指标

现代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必须以价值指标来综合。价值指标可以两个层次的价值增量,即企业的价值增量和对社会贡献价值增量来综合反映。

(1)税后净利润指标

这是反映企业价值增量即企业根据国家政策交纳流转税、所得税等税负以后的产出大于投入的净价值增量。如果税收政策已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那么扣除税负以后的净利润就反映该企业给社会作出的贡献所应取得的回报,也可以说是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的活动抵触宏观的经济效益,那么应课较高税负甚至寓禁于征,使企业税后净利润降低或没有利润,以促使企业服从国家的税收政策导向,从事符合社会效益的企业活动。这种税收政策可以实现

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纠正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损害社会效益的偏向。 税后净利润指标是绝对值指标,是第一层次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它往下统率产量、产值、质量等等各项第二层次及其逐级往下层的基础指标。这些基础指标非常重要,是优化税后净利润的基础,它们的经济效益通过价值形式综合反映在税后净利润这个价值指标里面。国际上常用的杜邦公式把利润指标分解为销售利润率和资金周转率,再进一步分解为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次级层次的框图,基本上说明了综合反映的道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2)净增加值指标

这是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价值增量,即反映国民收入口径的Vm的价值量指标。它从社会经济效益角度反映出企业为社会再生产和发展创造的价值增量,它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衡量现代企业对社会经济效益作出贡献的重要指标之一。净增加值指标也是绝对值指标,往上挂国民经济指标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往下挂企业的税后净利润指标。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加上各种税负和各种工资、福利、利息、折旧等国民收入口径后形成国民收入的基础,即净增加值,代表了该企业为国民经济创造的经济效益,是第一层次的经济效益指标。

上述二项指标各有优缺点,前者偏重企业,后者偏重社会,两者均以实现利润为基础,分别作些调整而成。由此可见利润的计算应力求真实和公允。要充分考虑风险防范,揭示潜亏,以及运用影子价格等方法揭示影响利润的特殊因素。我国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大量吸收国际上通用的稳健原则,有助于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发挥利润指标确切反映价值增量的独特功能。

(3)用相对值反映的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本期税后利润÷本期平均净资产)×100

人均净增加值=本期净增加值÷本期平均职工人数

2、基础指标

(1)收益性指标

收益性指标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了解企业一定时期内经济收益高低和盈利能力大小。通过收益性指标的分析,可进一步分析企业利润的构成,影响获利能力的重点产品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的情况,分析产品质量管理状况和原料管理现状,综合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因而,借助收益性指标是分析与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侧面。

收益性指标大体可以用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三个相对指标来比较。

(2)成长性指标

成长性指标分析的目的是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的增长情况和发展趋势。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经营过程中要以较少投入取得较大产出,经济增长要讲求实效和可持续发展。

成长性指标大体可以用资本控制率、资本保值率、社会贡献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等指标反映。

(3)稳定性指标

稳定性指标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能否有一个协调的顺畅的经营环境,使企业稳定地发展生产,扩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稳定性指标的分析,可进一步分析影响资产运行的重点产品。分析销售的增岳和应收帐款回笼资金管理状况,分析不良资产的变动情况,从而评价企业资产运行效率和资产质量状况。

另外,还可以运用制度基础审计的方法,对企业内控制体系和外部运行环境进行测试,评价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

因此,借助稳定性指标分析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是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的又一个重要侧面,稳定性指标大体上可以用资产负债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贷周转率来反映。

(4)定性指标

定性指标用于对上述定量指标评价形成的基本结果进行定性分析验证,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基本评价结果。

定性指标可运用于对管理效益的评价,按照管理的六大职能分别进行评价。

(二)评价标准

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一般标准有二点:

一是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下,充分地加以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用最大值的优值(即价值增量指标)去衡量。

二是在既定目标的条件下,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耗费最少而完成既定任务,用最小值的优值(即价值节约量指标)去衡量。

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有质和量的规定性,对此有以下四种评价标准:(1)历史标准。以本企业实际完成的指标与上年实际水平或历史先进水平比较作为评价标准。(2)社会标准。以本行业的社会平均水平为评价标准,如超过同行业的社会平均水平,表明企业经济效益已开始在国内进入先进行列。(3)同行业先进标准。以本行业上年实际达到的先进水平为评价标准,如超过同行业水平为评价标准。上述由低到高一共四个档次,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应用,建立相应的评价参数。

(三)评价体系。

审计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提高经济效益,对基础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关键原因对症下药是极为重要的措施,是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加快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企业收益性、成长性和稳定性指标三者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如企业收益性提高,利润增加,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升高,也即提高了企业的成长性。同样,企业经营得当,资金调度有方,生产经营内部条件能保证生产稳定发展,企业的稳定性提高了,也会为收益性指标的提高创造条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项指标一般是一致的,不存在背离的情况,是可以用权数来参考反映的,其目的是对综合指标的补充。为此根据企业收益性,成长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可以制订基础指标评价体系。

1、标准值的确定。根据行业特点以及前述的四种评价标准,综合确定评价标准值。

2、权数的确定。可以参照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结合本行业的特点,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各项基础指标在标准值下的权数比分。

3、实际值的确定。在收集与评价指标有关的原始数据时,应采用稳健原则,充分估计资产损失,而不估计收益。即不以现行报表反映的会计利润,而是以市价与成本孰低原则所确定的经济利润为依据,估计企业资产价值量,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4、计算综合实际分数。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实际值,然后加权平均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实际分数。

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又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回答目前大家所关心的有关概念、内容、评价体系及标准,由于自身认识的不足,难以准确、全面地回答,只是作了些初步的尝试,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审计界同行重视,尽快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与评价体系。(潘惠刚)

参考文献:

[1]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於榕《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审计研究》1998年第6期

[3]杨树滋、《效益审计探讨》、中国审计学会网站20__年6月

经济效益指标篇6

(一)在划分标准等级和选取指标时对外部环境具有的影响采取轻视的态度调整和修改评价指标必须满足时展的需要。但是在评价社会经济效益指标是所选择的指标变化较小,影响着评价指标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因为公路建设需要跨越很长时间,很多指标也具有较大变动,所以选择稳定性差的指标会出现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具有差异的现象。在确立项目阶段过分依赖标准会造成评价社会经济效益的结果低于制定标准的情况。

(二)效益指标之间没有具体、科学的对比分析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对其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包括评价项目决策环节、施工设计环节、运营环节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情况。预测数据作为评价的前提,将各个环节和预测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其中差别以及成因进行研究。但现在后评价公路建设效益的过程中,通常只根据现实产生的数据和对后评价进行重新预测后的数据再次对各种指标予以计算,没有深入的实施对比和分析效益指标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并没有按照结构层次来分析指标体系,忽视对比和分析经济效益指标,对影响指标的数据出现变化的具体原因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

(三)在选取指标时重视直接效益指标,轻视间接效益直接效益评价指标包括评价筹措资金方式、评价财务效益、评价经济效益等指标。在评价过程中通常以财务效益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为评价主体,例如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行时间、缩短公路里程等指标。以沈阳环城高速为例,在进行后评价的工作中,选择的指标多为直接效益指标,例如区域建设布局、影响交通运输指标、财务效益指标等。而选择的间接指标很少,只有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国防力量、土地增值等几项指标。在整体效益中,间接效益也是其组成部分,忽视间接效益会让实际效益和评定结果之间出现差异,让效益后评价指标不能真实、全面、客观的对公路周边经济情况予以反映。

(四)细分社会经济效益指标缺少必要的深度对社会经济效益实施后评价的公路一般都具有社会影响力大、投资规模大的特点,这种公路在运营后,会影响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空间发展结构。评价公路建设项目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要研究公路对周边的自然环境、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在经验和学术方面带来的影响。因此要分析公路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现在分析指标将两种效益结合起来分析,没有深入细致的对各种指标进行深入解读,难以客观准确的体现出公路项目对社会和经济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二、构建我国公路建设项目获得社会经济效益所具有的后评价指标

(一)构建公路建设项目得到社会经济效益所具有的后评价指标的方法现在构建后评价体系的方式比较多,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法、整合法和分析法来。第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就是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专业学者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整理分析并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的一种方式。第二、整合法。整合法就的以从前实践中认为恰当的指标当做是基准定位指标,根据要制定的新方式和目标对其进行改进和重新分类,让它更具完善性。在重新建立效益指标过程中,要运用使用率高的评价指标为前提,按照实际情况,完善和修改指标,并建立起全新的指标系统。第三、整体分析法。整体分析法是将具有多元化评价整体根据各个环节内在的联系拆分为很多子模块,接着将子模块继续细分,并描述、分析、评价各个指标。在分析社会经济整体时,要把社会经济效益分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再细分各个效益,根据评价内容的差异制定评价指标。

(二)构建完善的公路建设项目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后所具有的评价体系现在我国对很多公路实施了后评价,但是公路后评价作为新生事物,其概念、内容、特点、作用等环节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需要加深了解。社会经济效益后评价在项目评价中的地位很重要。以下就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对后指标进行分析。第一、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是指公路建设项目根据本身财务状况、对公路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价的一种工具,是评价其对国民经济做出贡献的根据,有直接效益以及间接效益之分。在传统划分的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前提下,按照整体分析法细分层次探索评价因素,评价针对性强的指标。直接指标包括减少运营成本、评价经济效益、评价财务效益三个方面组成。其中评价财务效益有财务效益费用、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方面构成,项目主要按照交通部颁发的规章制度和财务制度共同选取。间接指标由评价对外交流、评价资源开发、评价经济环境等指标构成,主要从对经济环境有影响的环节对公路推动周边区域经济进行科学评价,其中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地区投资率、影响就业等指标。新建立的经济效益指标系统,在提高国民经济和财务受益指标的前提下,细分间接经济效益指标。第二、社会效益指标公路对周边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影响,建设公路的目标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从保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进步两个方面对公路实行社会效益后评价,社会效益指标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GDp增长率、转变思想等部分构成。对社会效益指标进行分析的前提下细分指标。在充分考虑截取数据的困难后,将该项目的社会适应性指标予以删除,最终形成公路社会效益的后评价指标系统。对评价体系进行指标简化,选择的指标要可以体现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同层面,并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各种指标对社会进步具有的影响,增强公路项目社会效益。第三、环境效益指标公路环境效益评价是评价和分析公路环境,要以发展为前提,是评价公路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公路运营和建设部门掌握公路发展方向、管理公里建设环节的重要依据。环境效益主要包括公路环境保护能否达到标准,环境指标能够实现等方面。具体分为保护文物古迹指标、开发景观效益指标、保护生态环境指标、土地占有率指标和环境持续发展指标等,从生态环境、景观开发、古迹保护等多角度评价环境效益,提高评价指标的广度和深度。

三、结束语

经济效益指标篇7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审计方法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具有法定资格的独立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用专门程序和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经济效果和效率,以及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审计,客观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和经营状况的一项经济监督活动。我国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审计法律保障不健全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虽然我国现行的《审计法》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从实际情况上看,《审计法》中的法律条款并未对经济效审计的实施细则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国家已经颁布出台,并落实实施的审计准则与审计规范中,都没有全面、系统的经济效益审计规范和评价标准,由此给审计工作的开展增添了一定难度。由于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致使经济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常常是以经验判断为主,审计风险随之增大。

(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依据,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该指标体系往往由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设计,而审计人员只能按照这一标准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使得评价指标的建立与应用丧失了独立性。同时,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与企业战略目标没有建立起紧密的联系,难以通过评价指标如实地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表现为:重视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重视综合性指标、忽视单项指标;重视历史数据评价、忽视未来预测数据评价等等,难以达到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

(三)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缺乏系统性

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经常采用的审计方法有审阅法、调查法、分析法、盘存法等等,由于这些方法的系统性不足,加之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和操作指南,致使审计人员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都是凭借自身的经验来选择相关的方法,因不同的审计人员选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从而使得同一个审计项目,会出现不同的审计结论,由此进一步增大了经济效益审计风险。此外,传统的审计方法虽然可以在经济效益审计中进行应用,但从实际情况上看,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审阅法、调查法等,不利于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四)经济效益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从我国目前审计人员队伍的组成结构上看,多以财会和审计这两大基本专业的人才为主,他们虽然对传统审计技术的掌握比较熟练,财务审计经验也相对比较丰富,但对现代审计技术的了解却有所不足,加之缺乏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对策

(一)完善经济效益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经济效益审计因与经济相关,所以相关工作的开展必须严格依据有关法律规范进行。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效率,应不断完善经济效益审计法律体系,从而使具体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规范可执行,这样才能确保提出的审计建议更具科学性。首先,应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法律地位加以明确,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统一规定,如审计流程、方法、报告等。同时应对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加以完善,并适当加大执法力度,对造成巨大损失事件的责任人应当追究其经济责任。其次,可对国外成功的经验进行借鉴,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能够指导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如可在审计准则体系的操作指南中,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方法、标准、内容等进行规范,使之形成指导性文件,由此不但能够减少审计过程中技术操作的偏差,而且还能确保经济效益审计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二)完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应当结合运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构建起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指标具备动态性、可控性、指导性的特点,使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在财务指标中,主要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偿债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其中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可包括净资产收益、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用率等指标;资产质量的评价指标可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等;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可包括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债务比率、利息倍数速动比率等;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可包括销售利润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增长率等。在非财务指标中,主要评价企业的管理效益,要求非财务指标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有着紧密关系,评价指标可包括战略管理指标、发展创新指标、经营决策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基础管理指标、人力资源指标、行业影响指标、社会贡献指标等,通过这些非财务指标可以对企业长远发展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在审计人员通过评价指标计算出相应数值后,要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特征,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

(三)改进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从而使得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必须具备综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的最终目的是真实评价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所以,选用的审计方法应当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鉴于此,应当对传统的经济效益审计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审计方法更加科学,审计结论更加准确,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及经济效益的提升。首先,要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由于传统审计方法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致使审计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可采取一些措施克服方法的局限性。如审阅法的局限性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克服: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会计处理过程加以规范、强化执法、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加大违法违规的惩治力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其次,运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可将计算机审计方法应用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当中,由此不但能够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还能提高审计质量。此外,可对国外较为先进的审计方法进行合理应用,如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法、因素分析法等等。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除了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之外,审计人员还应遵循经济性、效果性的原则,并按照审计事项来选择最适宜的方法。

(四)建设高素质经济效益审计人才队伍

为了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首先,应不断完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在对审计人员进行招聘的过程中,除财会和审计专业的人才之外,还应广泛吸纳工程管理、物资设备等相关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并通过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构建经济效益审计咨询委员会。按照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需要,合理配备专业的审计人才,组成知识覆盖面广的审计团队,以此来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要逐步提升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审计职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所以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因此,审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财会、审计、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现代审计技术熟练应用,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同时,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培训的重点可放在专业技能和思路拓宽上,借此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国应当积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效益审计体系,引入现代审计技术方法,构建起科学规范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一直高素质、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才队伍,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耿建新,杜美杰.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探讨的新视角[J].审计研究,2012(10):79-81

[2]张岚.作业链视角下企业经济效益内部审计创新探讨[n].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2):47-49

[3]雷达.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的影响及对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10):66-68

[4]吴青川,郡志娟.现阶段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的四大特点[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4):92-94

经济效益指标篇8

一、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考核指标体系

(一)考核指标应具有的特征

为了客观公正地考核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状况,分析影响效益提高的原因,提出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因而在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中必须建立一套较为科学,较为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此,首先必须了解对考核指标设置的要求。其指标设置应该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1、科学性

一套科学的企业内部效益审计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具有能够排除主观意志和个人偏见干扰的功能,它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同时还对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有准确、真实的数量反映。

2、综合性

也就是说,指标体系不仅仅只反映某侧面,而是能反映各方面经济效益的状况,既要能反映微观的经济效益,又要能反映宏观的经济效益;既要能反映目前的经济效益,又要能反映长远的经济效益,既要能反映劳动投入的情况,又要能反映劳动成果的情况。如果所采用的指标只反映其中的某一个侧面,那么这些指标就构不成完整的体系,也就不能全面而综合地评价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状况。

3、适用性

为了便于不同知识层次的审计人员掌握和使用,指标必须直观、清晰、明白、易懂、便于计算、比较、考核、分析和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指标必须具有一定概括性,要少而精。同时,还要求指标通过适当分解,可以演变成其它考核指标。

4、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指标体系能在较长的时期内有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样,便于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效益状况进行跟踪审计。这就要求在选取指标时,要选择代表企业经济效益实质的指标,尽量减少具有明显时期性的指标。

(二)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考核指标体系

根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目前国内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笔者认为其设置体系应为:

1、满足社会需要的指标

产品销售率:一般用企业的销售收入占产值的比重来表示。它是商品销售数量与售价之积,同产品总量与现价或不变价之积的比率。

2、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指标

(1)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一比率能反映企业劳动效率的状况及变化,是评价企业劳动人员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它可进一步反映为人均净产值等。

(2)工业净产值率:是指工业净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表明每创造一百元产值,有多少是新创造的价值。

3、资金利用效果指标

(1)固定资产产值率:即总产值与固定资产账面原值的比率。这可引申为百元固定资产产值和百元产值固定资产占用额指标等,这指标一方面能较好地反映固定资产与劳动的关系,即固定资产的变化对劳动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该指标与其它企业的比较,可以衡量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2)流动资金周转率:它反映了该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的快慢,是表示流动资金利用率的经济效益指标,从另一角度讲,也反映了产品销售实现程度及流动资金占用多少。

二.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体系

审计标准,是审计三大要素之一,没有一个衡量和判断企业经济活动中经济效益高低和好坏的客观标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就不能成立和实施。众所周知,财务审计的评价标准比较明确和具体,而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由于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刚刚兴起,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有关理论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大的分歧,因而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按不同的分类方式有着不同的内容。如按审计对象可分为企业标准,事业标准、行政机关标准等;按评价标准来源可分为现成的标准和临时制订标准;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内标推、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在具体审计实务中,应按一定的方式,对标准体系作一系统归纳,详细说明每项标准的内涵,以利于内审人员在具体评价过程中的选用。故在笔者看来,为了易于将评价标准进行归纳,并且便于内审人员选用,可根据标准的性质和用途,将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具体为:

(一)定性标准

定性标准包括了国家的经济方针和市场经济规律,主要是从质的方面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在经济效益评价中要注重质的规定性,否则在量上即使取得较好成绩也是无意义的。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定性评价没有定量评价,其结论无立足之点,评价结论成为空调的议论,此种情况下的经济效益审计显然是无意义的;反之,只有定量评价没有定性评价,则容易进入“唯效益论”的死胡同,不能从宏观角度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综合评价。

(二)定量标准

定量标准是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主要依据,只有通过量化的指标体系评价,才能克服定性评价中比较粗略的缺陷,才能准确地把握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客观状况。这类标准是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主要标准,因为,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是进行效益高低,多少的定量评价,这需要通过具体量化的指标来实现。

单位外部标准,是针对被审计单位外部而言,它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国际标准等。

(三)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1、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必须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商品交换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实现,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益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也就是说,企业的微观效益与国家的宏观效益是相一致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在涉及一些具体问题时,有时住往会产生一些矛盾。因此,在评价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时,不仅要着眼于诸如产值、利税之类的表现微观效益的指标,还要评价效益的取得,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符合宏观经济发展要求等等。

2、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要目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

在评价企业经济效益时,还应考虑到目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相一致。长远效益以目前效益为基础,而目前效益则寓存于长远效益之中。评价目前效益应该以长远效益为指导,因为一个企业的目前效益虽然可观,但不等于长期如此,而另一企业眼前虽然无利可图,但发展下去可获得大利。在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应该坚持批评那种硬拼设备,分光吃净、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以后发展的行为,使企业的发展有后劲,有实力,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3、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是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结合

企业的一项经济活动不仅会给自身带来经济效益,往往会给其他单位也带来效益,乃至是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审计人员在评价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时,既要评价该企业所得的经济效益,又要测算由于这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其他企业带来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综合地评价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针对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实际工作中需运用的考核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试图为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提供理论参考。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其中疏漏在所难免,请读者指正。

参考文献:

[1]周应良.关于我国效益审计难点、对策的思考.审计与理财,2005,(07)

[2]周新玲.政府效益审计的难点与对策.审计月刊,2003,(11)

经济效益指标篇9

【关键词】客观必然性内容依据如何开展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做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效益审计与由统计、财会或其他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而后者则是有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客观必然性

1.财务审计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真实性是审计目标的基础,如果真实性问题还未解决,就很难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一方面是由于真实问题不解决,审计机关很难有力量去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真实性作为基础,评价经济效益也难以做到准确、有效。

2.政府和社会公众更加关注经济活动的效益。当政府关心经济效益时会要求审计工作经济效益的提高,就能支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成效后,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从查处腐败转移到有效使用财政资金时,会要求审计机关更多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3.审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必须是具备一支具有全新知识结构,掌握经济效益审计基本技能的能够胜任的审计队伍。

4.相关法律的健全。经济效益审计是要考察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而在审计时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随着国家经济和财政宏观要求的提高,确定相关经济责任的法律规范将会不断完善。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1)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3)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具体包括:常规经营活动的审计,即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

3.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考察效益水平的高低,既要看产出的多少,也要看投入的高低,而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主要是指企业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所以资源利用效益的高低也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审查资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中所消耗资源的大小,计算资源利用效益的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中找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固定资产利用效益、资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四、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依据

经济效益审计依据是指用来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效益高低、优劣的尺度。选用好经济效益审计依据对于写好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很重要。一般选用的方法为:

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审计项目后,应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的初步调查,了解其行业特点、主要特征、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管理模式等,确定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

2.收集评价指标的数据资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数据资料,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颁标准、同行业先进水平、本地区先进水平、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企业的历史资料和计划资料等。

3.确立审计依据。为了使审计依据更适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便于将来审计建议的落实,审计组在确定审计依据时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认真分析研究评价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适用程度,在指标的使用上要考虑所使用的指标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紧密相关,要选取那些确实能反映其经济效益水平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在数量水平的选择上,一要具有先进性,同时也要具有可行性。新晨

五、如何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1.应选择好开展效益审计的最佳切入点。选择切入点时,应充分考虑到审计机关和人员的胜任能力,被审计单位的可接受程度和社会的需要。目前效益审计的范围主要是财政性资金,目的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及一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今后应作为效益审计的重点。目前的效益审计还应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不可能象国外那样搞全面的效益评估。

2.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人员效益审计的学习与培训。效益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很大的全新工作,与传统的财务合规性审计相比,具有目标多样化、标准模糊化、方法灵活化和评价主观化、结论非强制化等一系列特点,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效益审计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之中,范围之广,情况之复杂,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认真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审计机关可选派一些审计骨干到效益审计搞得好审计单位去参观学习,体验效益审计的操作程序,收集效益审计的实践经验。

经济效益指标篇10

[关键词]客观必然性内容依据如何开展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做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效益审计与由统计、财会或其他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而后者则是有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客观必然性

1.财务审计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真实性是审计目标的基础,如果真实性问题还未解决,就很难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一方面是由于真实问题不解决,审计机关很难有力量去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真实性作为基础,评价经济效益也难以做到准确、有效。

2.政府和社会公众更加关注经济活动的效益。当政府关心经济效益时会要求审计工作经济效益的提高,就能支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成效后,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从查处腐败转移到有效使用财政资金时,会要求审计机关更多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3.审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必须是具备一支具有全新知识结构,掌握经济效益审计基本技能的能够胜任的审计队伍。

4.相关法律的健全。经济效益审计是要考察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而在审计时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随着国家经济和财政宏观要求的提高,确定相关经济责任的法律规范将会不断完善。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1)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3)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具体包括:常规经营活动的审计,即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

3.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考察效益水平的高低,既要看产出的多少,也要看投入的高低,而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主要是指企业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所以资源利用效益的高低也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审查资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中所消耗资源的大小,计算资源利用效益的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中找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固定资产利用效益、资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四、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依据

经济效益审计依据是指用来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效益高低、优劣的尺度。选用好经济效益审计依据对于写好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很重要。一般选用的方法为:

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审计项目后,应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的初步调查,了解其行业特点、主要特征、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管理模式等,确定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

2.收集评价指标的数据资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数据资料,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颁标准、同行业先进水平、本地区先进水平、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企业的历史资料和计划资料等。

3.确立审计依据。为了使审计依据更适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便于将来审计建议的落实,审计组在确定审计依据时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认真分析研究评价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适用程度,在指标的使用上要考虑所使用的指标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紧密相关,要选取那些确实能反映其经济效益水平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在数量水平的选择上,一要具有先进性,同时也要具有可行性。

五、如何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1.应选择好开展效益审计的最佳切入点。选择切入点时,应充分考虑到审计机关和人员的胜任能力,被审计单位的可接受程度和社会的需要。目前效益审计的范围主要是财政性资金,目的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及一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今后应作为效益审计的重点。目前的效益审计还应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不可能象国外那样搞全面的效益评估。

2.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人员效益审计的学习与培训。效益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很大的全新工作,与传统的财务合规性审计相比,具有目标多样化、标准模糊化、方法灵活化和评价主观化、结论非强制化等一系列特点,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效益审计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之中,范围之广,情况之复杂,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认真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审计机关可选派一些审计骨干到效益审计搞得好审计单位去参观学习,体验效益审计的操作程序,收集效益审计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