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05:54

胶质母细胞瘤篇1

目的观测Smad7对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增殖及浸润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和RtpCR分别检测Smad7稳定转染U251细胞与空载体转染U251细胞及U251细胞在增殖和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twist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Smad7转染后,上皮细胞间质化相关基因表达未见改变(p>0.05),但相对于空载体转染U251细胞及U251细胞其增殖速度减慢。结论Smad7稳定转染后未见胶质母细胞瘤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但Smad7高表达可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

胶质母细胞瘤(GBa)是最为恶性的颅内肿瘤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GBa的预后极差。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GBa恶性演进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tGFβ异常所致疾病,通常是由于它的信号通路调控异常所引起的。Smad7蛋白作为tGFβ的细胞内重要负反馈调节因子,在肿瘤分子治疗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4~6〕。然而,Smad7在肿瘤恶性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生物学作用却存在着争议,在一些肿瘤中,Smad7抑制肿瘤的生长与增殖,发挥着抑瘤因子的作用〔7,8〕,但在另外一些肿瘤中,Smad7的高表达水平却与该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5〕。所以现多认为,Smad7生物学作用是细胞依赖性的,而目前,关于Smad7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少有报道。

本实验以稳定转染了Smad7的GBa细胞系U251细胞(SU2)、转染了空载质粒pcDna3.0的U251细胞(CU)及正常U251细胞为研究模型,比较SU2细胞与CU及U25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不同,探讨Smad7对GB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质粒和细胞株

人GBaU251细胞、Smad7稳定转染GBa细胞及空载质粒pcDna3.0稳定转染U251细胞为本实验室所保存。试剂:imem培养基(Gibco公司);新生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G418(invitrogen);RtpCR试剂盒(taKaRa);CCK8试剂盒(碧云天)。人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U251组)、Smad7稳定转染GBaU251细胞(SU2组)及空载质粒pcDna3.0稳定转染U251细胞(CU组)由本实验室冻存;细胞复苏用含10%胎牛血清imem培养,置于含5%Co2的培养箱中,在37℃、95%湿度条件下培养。

1.2细胞总Rna抽提

分别复苏人GBaU251细胞、Smad7稳定转染GBa细胞及空载质粒pcDna3.0稳定转染U251细胞,以1?05/ml的接种密度将其分别接种入3块六孔板中,待细胞长满后,每3孔为1组,每孔中分别加入100μltrizol(invitrogen)裂解,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抽提Rna,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所有样品Rna260/280oD比值均为1.8~2.0。

1.3RtpCR

逆转录cDna:反应总体系30μl,取标本总Rna1.5μg,加入Rt反应液中(taKaRa)。反应条件为:30℃10min,42℃30min,99℃5min,5℃5min。pCR:反应总体系50μl,取Rt反应产物10μl加入pCR反应液(taKaRa)40μl中,各引物序列见表1。反应条件:94℃2min,94℃变性15s,53℃退火30s,72℃延伸45s,共30个循环。最后72℃5min。pCR产物用2%琼脂糖凝胶,80V电压电泳45min,pCR产物条带密度应用凝胶成像系统扫描,并应用KodakDigitalScience1D软件进行定量,每组实验均重复3次。表1引物序列(略)

1.4细胞划痕实验

以1?05/ml的接种密度将人GBaU251细胞、Smad7稳定转染GBa细胞及空载质粒pcDna3.0稳定转染U251细胞分别接种入3块六孔板中,待细胞长满后,移除细胞培养基,经pBS清洗后,加入不含血清的imem培养基,用200μl黄色枪头在各个孔中垂直划痕,24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迁移情况。

1.5CCK8计数细胞

将人GBaU251细胞、Smad7稳定转染GBa细胞及空载质粒pcDna3.0稳定转染U251细胞分别接种入96孔板内,每种细胞接种于3个孔内,细胞密度为0.5?04/孔,置于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内培养24h后,取出1个96孔板,在各孔内加入10μl的CCK8试剂,前后摇匀;将培养板放在培养箱内孵育2h后4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将各实验组oD值减去无细胞组及空白孔oD值,每隔24h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共重复6次。

1.6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x眘表示,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

2结果

2.1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twist等基因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紫外光下观察见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twist等靶基因均为单一条带,且大小与目的片段大小相符。然而,上述基因在人GBaU251细胞、Smad7稳定转染GBa细胞及空载质粒pcDna3.0稳定转染U251细胞的表达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见图1。为了观察Smad7转染后对GBa生长的影响,应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数目,并制定生长曲线,发现转染了Smad7的GBa细胞生长速度较U251细胞及空载转染细胞明显低(p<0.05)。见图2。

2.2肿瘤细胞的培养及划痕实验

人GBaU251细胞、Smad7稳定转染GBa细胞及空载质粒pcDna3.0稳定转染U251细胞经培养后,未见明显形态差异,均呈贴壁生长,胞体较大,呈多形性,有多个突起,培养2d后,当细胞密度增加后,胞体呈成纤维样改变。同时,三种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未见显著性区别(p>0.05)。

3讨论

Smads是tGFβ的重要细胞内调节因子,通常将其分为3种类型受体调节型:包括Smad2和Smad3,其最先由tGFβ1型受体激活;协同调节型:即Smad4;抑制型:包括Smad6和Smad7。当受体调节型Smad被激活后,与Smad4形成异聚体,进而从细胞质进入核内,发挥转录因子功能而激活靶基因。同时也激活抑制型Smad,形成反馈调节抑制。

tGFβ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具体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现有研究认为,tGFβ主要是通过促进上皮细胞间质化(emt)的过程来促进肿瘤的侵袭及转移。emt主要是指已分化的上皮细胞向间质成纤维样细胞过渡的一种过程,在emt过程中,上皮细胞失去上皮细胞标记,如:ecadherin。而一些间质化细胞的标记,如:ncadherin、vimentin、twist等却得以表达。作为tGFβ的主要细胞内抑制因子,Smad7对于emt的影响少有报道,本研究发现Smad7稳定转染U251细胞的形态与U251细胞及空载质粒pcDna3.0稳定转染U251细胞的形态没有明显区别。同时在本研究中,还对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twist等基因在上述几种细胞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上述基因在这几种细胞表达也未见明显异常。这至少说明了Smad7对于GBa的emt的影响不大。

本实验还发现Smad7稳定转染U251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较U251细胞及空载质粒pcDna3.0稳定转染U251细胞低,通常认为,tGFβ具有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Smad7作为tGFβ的重要抑制因子,其高表达应该促进细胞增殖,但本实验结果却不支持该理论。最近的研究发现,Smad7尚可不依赖于tGFβ而独立发挥生物学功能,且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密切相关〔7,9〕。推测很有可能Smad7也参与了胶质瘤细胞的凋亡过程,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么Smad7对于GBa的基因治疗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naumannU,maassp,GleskeaK,etal.Gliomagenetherapywithsoluble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receptorsⅡandⅢ〔J〕.intJoncol,2008;33:75965.

胶质母细胞瘤篇2

关键词:脑胶质母细胞瘤血小板减少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08-02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由神经外胚叶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发生的肿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占颅内肿瘤的40%[1]。目前仍然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措施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期限;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而手术有出血的风险,血小板减少又增加了这个风险。2012.10月,我科收治了1例胶质母细胞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患者治愈出院。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于2012-10-29因“感头晕不适1周,呕吐1天”至我院就诊,查头颅Ct:左侧颞叶占位。故拟“左侧颞叶占位”收入院。入院查体:t37.0℃,Bp120/70mmHg,GCS14分,神志朦胧,精神差,双瞳等大等圆,直径0.3,对光反应存在。肢体活动可,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予降颅压等对症治疗,2012-10-31日血常规:pLt85×109/l;头mRi:左侧颞叶占位,胶质母细胞瘤可能,左侧大脑中动脉受压移位。患者血小板低,予纠正血小板后,2012-11-9日在全麻下行左颞叶及颅中窝占位切除术+颅骨整复术,术顺,术后予补液抗炎、降颅压、止血、制酸、积极纠正血小板等治疗。术后第5天患者出现病情加重,左侧瞳孔直径0.4cm,右侧瞳孔直径0.25cm,对光反应消失。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脑疝形成。即刻急诊行左颞顶叶及硬膜外迟发性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对症治疗。2012-11-16日病理确诊:左颞叶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围手术期血小板最低至40×109/升,最高至208×109/升,出院时为123×109/升。围手术期共输少浆血14单位,血小板17个单采,血浆4200ml。2012-12-12日头颅Ct+增强:左侧颞叶胶质瘤术后改变。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于2012-12-25日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查体:GCS15分,神志清楚,精神佳,双瞳等大等圆,直径0.3,对光反应好,头部伤口愈合可,颅压不高,骨窗凹陷。神经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予出院。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枢,加之手术对患者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患者及其家属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2.1.1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此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目的,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2.1.2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主刀医生,成功案例,同室病友。

2.1.3此患者为大学生,故联系老师和同学,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设,解除其思想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2.1.4必要时,遵医嘱予镇静治疗。

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活动及有无出血倾向,有无皮肤淤斑,有无牙龈、鼻腔出血现象等。

2.3按医嘱作相关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等。同时配血、备血,经查患者血型为Rh(+)o血,作抗生素过敏试验。

2.4加强基础护理工作。

2.4.1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减少发生感染的机率。

2.4.2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及时漱口清洁,禁用硬毛刷刷牙。

2.4.3嘱患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防碰伤。

2.4.4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4.5平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咳嗽。

2.4.6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搔抓、衣着柔软宽松。

2.5预防出血。

2.5.1对患者进行各项措施时动作轻柔,以防损伤黏膜,引起出血。

2.5.2穿棉质宽松的衣服避免皮肤受到刺激引起出血。

2.5.3避免过多的静脉穿刺、采血、皮肤试验及肌肉注射等有创操作,以免出血不止,对此患者我们应用小儿留置针,这样的话,针眼小,时间长,减少了创伤,且用生理盐水封管,禁用肝素钠封管。拔针时将棉签沿血管走向竖放,同时按压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按压时间为15min或以上可有效防止皮下淤血的发生[2]。静脉穿刺时尽量缩短用止血带的时间,穿刺从远心端开始,做到“一针见血”,避免在一处反复穿刺。

2.6患者术前共输3个单采血小板,做好血小板输注中的观察。输注血小板前严格“三查十对”。取回病房后,轻轻摇动血小板袋,使血小板混匀。血小板的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因此库存血小板取回后,用标准的输血器以患者最大的耐受力为准,最快速度输入,以达到止血目的。输注中保持血小板处于动态,最好有专人用手轻轻摇动血小板盛装袋。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输注是否通畅,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防止发热引起血小板的消耗。血小板输注对治疗和预防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降低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3]。

2.7皮肤准备术前1d剃头,并仔细检查手术野有无感染及破损。

2.8手术前12h禁食,准备好带进手术室的药物与备血单等。

2.9术前日晨按医嘱给药。

3术后护理

3.1卧位。全麻患者在麻醉未醒之前取平卧位,头转向健侧。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者头部可抬高15-30°左右,保持头与脊柱在同一直线上,头部过伸或过屈均会影响呼吸道通畅以及颈静脉回流,不利于降低颅内压。

3.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每0.5―1h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情况,并前后对比,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病情发展趋势。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患者术后第五天出现左侧瞳孔直径0.4cm,右侧瞳孔直径0.25cm,对光反应消失。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脑疝形成。即刻急诊行左颞顶叶及硬膜外迟发性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后根据医嘱继续观察。

3.3管道护理。

3.3.1气管插管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及时吸痰,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动作轻柔,负压保持在0.02-0.026Kpa之间,避免负压过大损伤黏膜。吸痰管选用韧性好的硅胶吸痰管,不宜用塑料吸痰管,因其材质较硬易损伤呼吸道黏膜诱发出血。每2h给予翻身叩背,以协助痰液排出,注意叩背的力量适中。

3.3.2头部引流管护理,密切观察引流管引流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发现新鲜出血及时告知医生。妥善固定,防止折叠、扭曲及脱管。

3.3.3导尿管护理,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定期更换引流袋,定时夹闭导尿管,常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

3.3.4氧气管护理,密切观察吸氧流量,保证湿化瓶内无菌水适量,一次性氧气管、湿化瓶定时更换,常规消毒,保持鼻腔通畅,湿润。

3.5输血液制品护理。患者第一次术后麻醉医师测动脉血气示血红蛋白70g/l,且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故予输少浆血2u,血浆400ml,术后共输少浆血14单位,血小板14个单采,血浆4200ml,输血液制品时做好手腕带身份识别,三查十对,观察输血后反应。血常规2012/12/24血红蛋白139.00g/L。

3.6营养支持。手术日禁食,术后第2天即给予管饲肠内营养,循序渐进的加量,每次鼻饲前必须回抽胃液,既可以验证鼻胃管有无脱出,又可以观察胃内容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如呈咖啡色或潴留量大于100ml时,应停止肠内营养并立即通知医生。

3.7注意切口引流液情况,有异常与值班医师联系。经常保持敷料干燥,拔出引流管后须注意有无脑脊液漏等情形。

3.8继续术前预防出血的措施。

3.8.1避免一切颅内压增高的因素,防止引起颅内再出血。

3.8.2经常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及瘀斑,观察患者有无鼻黏膜出血、齿龈出血、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发现柏油样便应详细记录大便次数及性状,留取大便标本并报告医生。

3.8.3密切观察手术切口及穿刺部位,如有切口渗血、出血、肿胀、疼痛、青紫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3.9预防感染。

3.9.1严格无菌操作,病房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细菌培养监测,防止交叉感染。

3.9.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注意体温的变化。防止发热引起血小板的消耗。

3.9.3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破损。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个人日常卫生处置和口腔护理、肛周护理、会阴护理等。

3.9.4保持手术切口处敷料的干燥无菌,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

4小结

此患者左侧颞叶占位,又有血小板减少,故手术前后采取了多种对症及对因措施,术后严密观察见患者又有出血,故又再次手术。病理诊断:脑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通过本病例的护理,护士细致的病情观察,预防出血措施的落实,如尽量减少有创操作,进行各种操作时动作轻柔等,护理措施合理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治愈。

参考文献

[1]史玉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神经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0―62

胶质母细胞瘤篇3

【关键词】多中心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治疗

多中心胶质瘤指远离的各自独立的胶质瘤存在于不同脑叶或半球,其间无既定途径相连(如胼胝体,穹窿,内囊等),排除经脑脊液循环播散的原发脑肿瘤或转移瘤[1]。本科于2009年10月收治1例经病理切片证实的多中心胶质母细胞瘤。结合文献对其组织起源、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探讨如下。

1病例

患者,男,44岁。因“头痛20余天加重1周伴恶心呕吐”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四肢活动正常。视野检查双颞外上象限视野缺损。头颅mri平扫:双侧枕叶及左侧颞叶海马区示散在长t1(图1)长t2(图2)信号,其周可见大片水肿样信号,双侧脑室后角受压。增强扫描可见2枚明显环化强化灶(图3)。入院诊断:颅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就其原发病灶进行相关检查寻找:腹部b超(肝胆脾胰双肾),甲状腺及前列腺b超未见异常,相关肿瘤标记检查结果均阴性。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右枕叶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脑组织张力极高,脑膨出明显,于矢状窦与横窦交汇处皮层造瘘约1cm见肿瘤组织,血供丰富,暗红色,鱼肉状,肿瘤中心部分坏死囊变,包膜不完整,与周围分界欠清,大小约3cm×3cm×4cm,切除肿瘤及部分水肿外膨脑组织,并去骨瓣减压。病理报告为胶质母细胞瘤(whoiv)gfap(+)(见第92页彩色图版ⅷ之图4)、vimentin(+)(见第92页彩色图版ⅷ之图5)。术后患者头痛呕吐等症状缓解,遗有双颞外上象限视野缺损,术后2周接受放化疗。

头颅mri平扫:双侧枕叶及左侧颞叶海马区示散在长t1(图1)长t2(图2)信号,

其周可见大片水肿样信号。增强扫描可见2枚明显环化强化灶(图3)。

2讨论

2.1组织起源与发病机理多发颅内占位,常常考虑为转移瘤,但原发性胶质瘤也可有类似表现[1]。多中心胶质瘤非常罕见,由于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检多样性不同,其发生率据报道约1%~10%[1,2]。brandley[1,3]于1880年第1次报道了多发胶质瘤病例,1963年batzdorf和malamud将其分为多局灶和多中心胶质瘤[4],以区别于其他颅内肿瘤。与多中心胶质瘤不同,多局灶胶质瘤通过既定通路蔓延生长,或脑脊液血液循环播散,在局灶形成卫星结节样改变[1]。胶质母细胞瘤(whoiv)是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例通过病检证实;其次,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细胞瘤等亦有相关报道。有报道多中心胶质母细胞瘤占其胶质母细胞瘤的2.4%~4.9%[5]。kyritsis等,对51例多发性胶质瘤病理切片观察,其中有31例病检为胶质母细胞瘤,且多中心胶质瘤各瘤结节可为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组成[6]。

多中心胶质瘤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有多种假说,但或多或少都存在质疑。有学者认为源于胶质母细胞在最初发育时突变散播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或者身体其他器官的癌细胞突破血脑屏障,种植在大脑中,其具体入脑途径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willis提出“两阶段”假说:首先,肿瘤突变过程发生在整个大脑或其广泛领域,其中一些对其有抵抗性,而另一些则有倾向性,适于肿瘤生长;其次,在其发育过程中,肿瘤可能源于同种或非同种原始细胞,在不同因素(生化,激素,病毒,寄生虫等)刺激下进而形成[1,2,7,8]。迄今尚无确实满意学说解释其发病机理。

2.2临床表现与诊断多中心胶质瘤发病年龄广泛,但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儿童亦有相关报道[2,7,8]。其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征性,多取决于肿瘤侵犯部位和速度,临床表现有局灶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运动障碍、视野缺损、失语,以及癫痫和颅内高压症状等[2],本例表现为颅内高压及视野缺损。头颅mri及ct为诊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但与ct相比,mri及增强对明确其肿瘤数量、性质、侵犯边界及水肿延伸带更有优势。多中心胶质瘤主要应与颅内多发转移瘤、脑脓肿相鉴别,转移瘤常有原发病灶存在,且转移瘤多位于顶枕叶皮质层或白质交界,而多中心胶质瘤则位置不定,转移瘤多不规则环形强化,而多发胶质瘤在增强可表现单一增强或环形强化,转移瘤边界呈多样性,而多中心胶质瘤边界多不清楚。脓肿坏死多伴有周身病菌原发灶感染及脑脊液炎性改变,另外,dwi扩散加权常用来鉴别肿瘤坏死(低信号)和脓肿坏死(高信号)。总之,其鉴别诊断在ct、mri上区分仍存在困难[2],易误诊,本例最初即误诊为多发转移瘤,确诊金标准仍是病理活检。多数学者认为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对明确诊断是非常安全可靠的,国外有报道致残率和死亡率均0%[1]。

近来,新技术fdg?pet可以观察其肿瘤生物特性及分化代谢之优势,特别是针对颅内多发肿瘤的不同代谢方式,并对其临床、生物形态学及分子生化特性具有潜在的预见能力[5]。多中心胶质瘤的真实发生率很可能与现实报道不符,特别是与九十年代前比较,其主要原因在于神经系统影像学如mri发展及普及应用。另外,不同学者依据其发病机理、生长部位、产生时间先后、病理特点分级及预后好坏等侧重点不同,使得多中心或多局灶胶质瘤的诊断和分类标准亦存在多样性[2,9]。

2.3治疗与预后多中心胶质母细胞瘤预后多不佳,不少国外学者认为其确诊比积极手术治疗对其延长患者生命更有意义[1,2,7]。在治疗方面的选择仍存在争议:以往多拒绝手术,选择“姑息治疗”,主要原因在于手术过多切除脑组织及大量出血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和出现神经功能受损影响其生活质量[7]。目前观点认为应早期诊断,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且通过立体定向显微外科入路避免损伤功能区和防止过多出血,辅以放化疗[10]。而国内更倾向于以手术治疗为主,但胶质母细胞瘤不太可能做到真正完全切除,应尽量做到多切除肿瘤同时作内外减压术[11]。总之,多中心胶质瘤以中老年多见,发病机理不详,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依据影像学检查并借助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提高确诊率,选择适宜手术结合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1]。

【参考文献】

1]maurizios,emanuelac,epimenioro,etal.multicentricgliomas:ourexperiencein25patientsandcriticalreviewoftheliterature[j].neurosurgrev,2003,26:275?279.

[2]zhaohuili,yutian,guozhanghu,etal.multiplegliomas[j].chinese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2007,6(4):379?383.

[3]bradleywl.caseofgliosarcomatoustumorsofthebrain[j].procconnmedsoc,1880,2:39?41.

[4]batzdorfu,malumidn.theproblemofmulticentricgliomas[j].jneurosurg,1963,20:122?136.

[5]cecilec,ericg,philippem,etal.fdg?pettopredictdifferentpatternsofprogressioninmulticentricglioblastomas:acasereport[j].jneurooncol,2008,90:47?51.

[6]kyritsisap,levinva,yungwk,etal.imagingpatternsofmultifocalgliomas[j].eurjradiol,1993,16:163?170.

[7]zamponiz,rychlickif,ducatia,etal.multicentricgliomawithunusualclinicalpresentation[j].child'snervsyst,2001,17:101?105.

[8]jfrancisco,marcosv,andrer,etal.positivereactiionforcysticercosisandmulticentricanaplasticoligoastrocytoma[j].childsnervsyst,2006,22:182?185.

胶质母细胞瘤篇4

【摘要】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胶质瘤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FR和CyclinD1蛋白在53例不同放疗敏感性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GFR或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放疗敏感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和CyclinD1蛋白的联合表达与胶质瘤的放疗敏感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eGFR蛋白;CyclinD1蛋白;脑胶质瘤;放疗敏感性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xpressionof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andCyclinD1proteinandtheradiosensitivityofhumanglioma.methodstheexpressionofeGFRandCyclinD1wasdetectedbySpimmunohistochemicaltechniqueinbrainglioma(n=55)andnormalbraintissues(n=10).ResultstherewasnorelationshipbetweentheexpressionofeGFRproteinandtheradiosensitivityofhumanglioma,sowastheCyclinD1protein.ButtheexpressionofeGFRandCyclinD1proteinwascorrelatedwiththeradiosensitivityofhumanglioma.ConclusiontheexpressionofeGFRandCyclinD1mightserveasanindicatorofradiosensitivityinhumanglioma.

KeYwoRDS: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protein;CyclinD1protein;glioma;radiosensitivity

放射治疗是治疗胶质瘤的重要手段。不同组织类型的胶质瘤其放射敏感性不同,一般认为由高到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1]。在星形细胞瘤中,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较高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对放疗更为敏感[2]。当前理论认为,胶质瘤的分子特征是决定放射敏感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CyclinD1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了解其与胶质瘤放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研究对象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2-2004年期间收治的53例胶质瘤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且随访资料完整。所有标本均经100mL/L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后存档。其中星形细胞瘤4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6例,少枝胶质细胞瘤5例。病例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4-71岁,平均40.3岁。术前均未行放疗或化疗。按照胶质瘤对放疗敏感性从高到低将标本分为少枝胶质细胞瘤组,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组,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组和胶质母细胞瘤组。另10例正常对照脑组织取自我院因颅脑损伤行内减压术的患者,男女各5例,年龄10-65岁,平均36.5岁。其固定、包埋、切片程序同前。其中正常脑组织无胶质细胞增生,无细胞坏死和水肿。

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鼠抗人eGFR单克隆抗体购自Cantacruze公司,工作浓度1∶25,鼠抗人CyclinD1单克隆抗体购自CellSignaling公司,工作浓度1∶400,广谱Sp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蛋白表达。每次实验以pBS代替一抗作为空白对照,由试剂公司提供阳性对照片。实验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观察与测定方法

eGFR蛋白以胞质染色为棕褐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CyclinD1蛋白以胞核或胞质染色棕褐色为阳性细胞。400倍显微镜下每张载玻片计数500个细胞,依据染色阳性细胞数,计算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阴性:5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eGFR蛋白和CyclinD1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eGFR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质(图1),CyclinD1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核(图2)。正常脑组织中未见表达。

2.2eGFR蛋白和CyclinD1蛋白在不同放疗敏感性胶质瘤中的表达

表1可见eGFR蛋白在不同放疗敏感性胶质瘤中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6),CyclinD1蛋白在不同放疗敏感性胶质瘤中的表达也无统计学意义(p=0.39)。表1eGFR和CyclinD1蛋白在不同放疗敏感性胶质瘤中的表达(略)

2.3eGFR蛋白、CyclinD1蛋白在不同放疗敏感性胶质瘤的共表达

eGFR蛋白和CyclinD1蛋白的共表达在不同放疗敏感性胶质瘤中有统计学意义(p=0.045,表2)。表2eGFR和CyclinD1蛋白在胶质瘤中的共表达(略)

3讨论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据统计,在美国的颅内原发性肿瘤患者中,40%为胶质瘤,其中大部分为恶性胶质瘤。恶性胶质瘤患者复发率高,预后很差,对社会和家庭的危害极大。放疗是胶质瘤治疗中最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是,不同组织类型的胶质瘤其放射敏感性不同,即使同类同一级别也存在放射敏感性的差别,加之放疗本身存在很多副作用,如脑水肿、骨髓抑制等。因此,预测胶质瘤的放疗敏感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3.1eGFR蛋白、CyclinD1蛋白与胶质瘤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eGFR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其编码基因定位于7p1113,当与其配体结合后,可通过自身磷酸化使其激活,进而激活细胞内一系列的信号通路[3]。有学者认为,eGFR的表达能抑制胶质瘤的放疗敏感性。Sherryaw等将eGFR质粒转染入U373胶质瘤细胞株,研究其放疗敏感性时发现:eGFR质粒转染组的克隆形成率是未转染组的2倍,将U373胶质瘤细胞株制成荷瘤鼠模型,放疗后发现,eGFR转染组的肿瘤体积是未转染组的3.5倍[4]。但是,也有学者认为,eGFR蛋白与胶质瘤的放疗敏感性并无明显关系。SarkariaJn等用13种胶质瘤细胞株分别接种于裸鼠体内制成13种裸鼠胶质瘤模型,放疗后有6种胶质瘤裸鼠模型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其中4种呈eGFR过表达,而其余7种放疗胶质瘤裸鼠模型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延长,其中3种呈eGFR过表达状态,两者并无统计学意义[5]。本实验的结果表明,eGFR蛋白在不同放疗敏感性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处于不同的细胞周期对放疗的敏感性不同。目前认为,细胞处于G1期对射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进入S期后对射线不敏感。CyclinD1蛋白是细胞从G1期进入S期最重要的蛋白。CyclinD1蛋白与CDK4/6形成活性复合物,CyclinD1/CDK4/6参与G1期和S期的pRb磷酸化作用,使细胞进入S期。研究表明,CyclinD1蛋白可抑制多种肿瘤的放疗敏感性。但是,在胶质瘤中尚未有定论。在本实验中,虽然CyclinD1蛋白在不同放疗敏感性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也呈上升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39)。eGFR蛋白和CyclinD1蛋白都不能单独作为预测胶质瘤放疗敏感性的指标。

3.2eGFR与CyclinD1蛋白的联合检测

eGFR蛋白与CyclinD1蛋白密切相关。eGFR蛋白可以通过激活mapK通路和aKt通路激活CyclinD1蛋白。王汉晋[6]采用westernblot检测乳腺癌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后发现对照组总灰度为17683nmols,加入eGF后总灰度增加了83%,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吴承远,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3248.

[2]GerweckLe,KornblithpL,Burlettp,etal.Radiationsensitivityofculturedhumanglioblastomacells[J].1977,125(1):231234.

[3]徐滨,宋来君,徐国本.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α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0(6):10841087.

[4]wepplerS,LiYn,DuboisL,etal.expressionofeGFRvariantviiipromotesbothradiationresistanceandhypoxiatolerance[J].Radiotherandoncol,2007,83(3):333339.

胶质母细胞瘤篇5

神经系统肿瘤因其致死率及致残率非常高,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与传统疗法相结合,起到辅助或提高疗效的目的。免疫治疗由于创伤小、针对性强而备受关注,而肿瘤特异性抗原的获得是进行免疫治疗的前提。但目前,神经系统肿瘤的特异性抗原非常少,因此,应用作用相对广泛的肿瘤相关抗原治疗神经系统肿瘤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antigen,Ct抗原)就是其中之一。神经系统肿瘤中Ct抗原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已有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1Ct抗原概述

1.1Ct抗原基因及功能

Ct抗原是一类具有特异性表达模式的肿瘤相关抗原,其表达具有以下特点[1]:①具有共同的表达模式,即在非睾丸的正常组织几乎不表达,而在各种肿瘤组织中有不同频率的表达;②大多数Ct抗原位于X染色体上;③通常是以多个家族成员的形式存在;④在各种来源不同的肿瘤组织中,Ct抗原的表达常具有异质性。

目前已发现96个Ct抗原,分别由15个基因家族和31种基因编码。根据Ct抗原定位是否在X染色体上,可将Ct抗原基因分为两大类:①X-Ct抗原,定位在X染色体上,集中在Xp11和Xq26~28两个区域,此类基因基本都是多基因家族,包括maGe,GaGe,nY-eSo-1,SSX,XaGe,SpanX以及最近新发现的Ct45等[1~3]20种基因或基因家族。②nonX-Ct抗原,则定位在不同的常染色体上,如SCp-1、Ct9、Ct46定位在1号染色体上,oY-teS-1定位在12号染色体上等[1,4~6],多为非家族性基因。对Ct抗原功能的研究目前还很少,只对少数几种Ct抗原的功能有所了解。例如,CaGe-1作为精子细胞和精子顶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精子头部顶体蛋白的包装起重要作用[3];SCp-1为联合复合体的主要成分,与染色体配对、交换及分离密切相关[7];SSX基因可能与抑制转录有关等[8]。

1.2Ct抗原的表达特征及机理

首个Ct抗原的发现源于黑色素瘤,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Ct抗原实际上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抗原,它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不同的表达。总体来说,Ct抗原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以下特征:①同一Ct抗原在不同肿瘤组织的表达频率不同;②不同Ct抗原在同一肿瘤组织的表达频率也不同;③Ct抗原的表达具有“群集性”,即同一肿瘤组织可同时表达多种Ct抗原。

目前Ct抗原表达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主要的研究集中于maGe家族,一些学者报道[9]体外用去甲基化诱导剂5-aZa-CdR可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表达maGe基因。但是,去甲基化机制并不能解释所有Ct抗原的表达机制。有研究发现在基因组广泛去甲基化的结肠癌中,许多Ct抗原的表达缺如[10]。因此,Ct抗原特异性表达除了去甲基化诱导机制外,可能尚与其它机制有关,其在肿瘤中特异性表达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明。

2Ct抗原在神经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目前,Ct抗原在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较少,只有maGe等几个Ct抗原家族有相关报道,现将其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2.1maGe家族

maGe是首个被报道的Ct抗原,是一个由a、B、C、D、e、F六个亚家族组成的大家族,其家族成员均定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maGe-a、B、C三个亚家族由于具有Ct抗原的表达模式,因此归属于Ct抗原[1]。目前对神经系统肿瘤中maGe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报道较多。其中,研究较多的神经系统肿瘤类型包括恶性胶质瘤、神经母细胞瘤、脑膜瘤及髓母细胞瘤等,见表1。表1不同神经系统肿瘤中maGe的mRna表达(略)注:[]引文,-未检测,GBm恶性胶质瘤,nB神经母细胞瘤,mB髓母细胞瘤

同时,maGe基因在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蛋白水平的表达也有相关报道。LiuG等[12]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maGe-a1在原发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蛋白表达率为38%(26/43);Kuramoto等[18]应用免疫印迹分析的方法检测了maGe-1和maGe-4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其表达率分别为85.7%(12/14)和35.7%(5/14);同时,该研究小组还利用免疫组化法证实了maGe-1蛋白存在于胶质瘤细胞的胞浆中;wolfl等[16]检测了神经母细胞瘤中maGe-a1和maGe-a3/a6的蛋白水平的表达,其结果表明,maGe-a1和maGe-a3/a6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与mRna水平大体一致,只是染色模式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即maGe的免疫反应只见于单个的肿瘤细胞或者是较小的肿瘤区域。

尽管研究结果表明maGe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但整体来看,maGe基因家族中的某些成员在特定的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因此,maGe家族作为免疫治疗的靶分子成为可能。

2.2nY-eSo-1nY-eSo-1是应用重组子表达克隆的抗原血清学鉴定(SerologicalidentificationofRecombinantexpressionClongings,SeReX)技术鉴定的一种Ct抗原。nY-eSo-1基因家族共有三个成员,其中基因nY—eSo-1、LaGe-1属Ct抗原[1]。

目前分别从mRna水平、蛋白质水平研究了nY-eSo-1在神经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在mRna水平,wolfl等[16]应用Rt-pCR检测发现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nY-eSo-1的表达率为28%(19/68)。Soling等[13]应用同样的技术发现nY-eSo-1在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6%(35/98),且发现其表达可能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组织分化类型、血清铁蛋白水平等有关。Rodolfo等[19]则报道,在包括手术及化疗前后的原发性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nY-eSo-1的表达率为55%(11/20);而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表达率仅为25%,且应用维甲酸未能影响nY-eSo-1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表达。Sahin等[17]应用Rt-pCR检测了88例脑肿瘤,其中包括星形细胞瘤、间胶质瘤、脑膜瘤、室管膜瘤,但却未发现一例表达nY-eSo-1。

在蛋白质水平,wolfl等[16]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19例神经母细胞瘤组织,发现其表达模式与maGe-a1和maGe-a3/a6极为相似,即都具有蛋白与mRna表达一致的特点,并且染色模式均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而Rodolfo等[19]也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神经母细胞瘤标本中nY-eSo-1的表达情况,发现其蛋白的表达率为82%(18/22),其免疫反应可见于标本的大部分肿瘤细胞中。染色可见于神经母细胞的神经胞质和细胞胞质,染色强度普遍较高,且其染色强度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

由于nY-eSo-1在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并且较多的研究结果表明nY-eSo抗原的免疫原性极强[20],因此,nY-eSo在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的免疫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

2.3nY-SaR-35nY-SaR-35是2002年应用SeReX技术新发现的一种Ct抗原。经序列分析推测,它可能具有细胞表面分子和分泌分子的功能。nY-SaR-35除了在睾丸限制性表达外,还在肉瘤、黑色素瘤、肺癌、食管癌及乳腺癌中表达[7]。

范容等[21]对nY-SaR-35在脑膜瘤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脑膜瘤中的表达率为36.59%(15/41),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表达率13.79(4/29),并经统计学分析nY-SaR-35的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大小、肿瘤性质和病理分级无关。

2.4SSX家族SSX基因又称滑膜肉瘤X断裂点基因(synovialsarcomaXbreakpoint,SSX),是一个由9个成员组成的多基因家族。其中SSX-1、SSX-2、SSX-3和SSX-4通过SeReX技术鉴定,发现具有Ct抗原的特征[1]。

Sahin等[17]对SSX-1、SSX-2和SSX-4在脑肿瘤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发现星形细胞瘤标本中SSX-4的表达率为27%(10/39),SSX-2为11%(4/39),而SSX-1则仅在两例iV级星形细胞瘤中表达,表达率仅为5%(2/39);在其所检测的间变性胶质瘤中,SSX-4的表达率为40%(2/5)。Chi等[22]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了神经母细胞瘤,发现SSX-2的表达率为72%(13/18),SSX-4则为67%(12/18)。由此可以看出SSX家族在神经系统肿瘤中有一定水平的表达,但不同亚家族之间表达频率不同。SSX基因在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蛋白水平表达暂无相关报道,但随着SSX抗体的商品化,将会有更新的研究进展。

2.5GaGe家族GaGe家族是应用CtL克隆技术鉴定出的Ct抗原,包括八个亚家族。有报道[23]称GaGe各家族成员可作用于细胞增强其抗凋亡功能,且研究发现其表达的存在可能与某些肿瘤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

Scarcella等[11]检测了GaGe在60例高度恶性脑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发现:GaGe-1在20例成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的表达率为65%,9例儿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的表达率为11%,15例成神经管细胞瘤组织的表达率为13%,14例脑室管膜瘤组织的表达率为43%;利用通用引物扩增GaGe-3、GaGe-6及GaGe-8的mRna的共同序列,发现20例成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的表达率为75%,9例儿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的表达率为78%,15例髓母细胞瘤组织的表达率为47%,14例脑室管膜瘤组织的表达率为93%;并且在两例未确定类别的高度恶性脑肿瘤组织中也检测到GaGe-3、GaGe-6及GaGe-8的表达。另外,Cheung等[24]发现GaGe在67例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2%。由此可知GaGe家族在多种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有一定的表达,并在不同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不一。

2.6SCp-1SCp一1是应用SeReX方法鉴定的一种Ct抗原。SCp-1编码一种参与减数分裂的特异性蛋白。目前研究已发现SCp一1在多种肿瘤,例如恶性胶质瘤、乳腺癌、肾癌以及卵巢癌中都有较高的表达频率[24]。Sahin等[17]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了39例星形细胞瘤和38例脑膜瘤,SCp-1的表达率分别为40%和18%。SCp-1在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表达频率,是否说明SCp-1趋向于恶性肿瘤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7Ct46Ct46是2005年应用生物信息库分析法新发现的Ct抗原,为单拷贝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可能与细胞的减数分裂有关[4]。Ct46除在睾丸表达外,在卵巢也有微弱的表达,而在其它组织的表达率最高不及其在睾丸表达的1%。

Chen等[4]应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Ct46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率仅为0%(0/5),尽管如此,但由于目前对其研究较少,尚不能确定Ct46在其它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3应用Ct抗原对神经系统肿瘤治疗的展望

利用Ct抗原特异性表达的特性对神经系统肿瘤进行免疫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Liu等[12]研究发现maGe-1可在恶性胶质瘤中表达,且可以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使用iFn-γ或5-aZa-CdR作用于胶质母细胞瘤,可使maGe的mRna表达率明显提高,而且可以促进自身mHC抗原表位的显露,进而提高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识别活性。这表明maGe-1有可能作为恶性胶质瘤的特异性靶抗原,从而应用于恶性胶质瘤中CD4、CD8依赖性的t细胞的主动免疫治疗及过继性免疫治疗。ishida等[14]也通过研究发现maGe的基因产物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可靠选择。Rodolfo等[19]发现nY-eSo-1抗体反应阳性及全身性t细胞反应强烈持久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较好,他们还发现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自身分泌的nY-eSo-1特异性t淋巴细胞可特异性识别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这表明含有HLaⅠ、Ⅱ二重特异性nY-eSo-1抗原肽有可能应用于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Cilensek等[23]通过对GaGe家族的研究发现,GaGe-7B、GaGe-7C具有抗iFn-γ和CD95受体诱导的凋亡反应;此外,GaGe-7C尚能给予细胞抵抗治疗因素紫杉酚及γ射线的作用。如果通过免疫治疗使GaGe家族在人体灭活,不但可以使肿瘤对放疗、化疗敏感度增高,而且还能使细胞恢复其凋亡活性。目前Ct抗原在神经系统肿瘤中的应用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例如Yu等[25]应用肿瘤组织匀浆激发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来作用于肿瘤病人,同时应用maGe-1作为标记来评价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现试验组的生存中值(133周)比对照组(30周)有明显提高。但应用Ct抗原对神经系统肿瘤进行免疫治疗还未得到广泛开展,制约其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Ct抗原在神经系统肿瘤中的表达谱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部分Ct抗原在神经系统肿瘤中表达,但表达率都相对较低。今后,一方面还需要继续寻找更多能在神经系统肿瘤中有高表达的Ct抗原;另一方面还需对已知的Ct抗原进行广泛的筛选,从中获取较完整的Ct抗原表达谱。随着Ct抗原在神经系统肿瘤中的表达谱的建立,以Ct抗原为靶向,对神经系统肿瘤进行免疫治疗必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ScanlanmJ,SimpsonaJ,oldLJ.thecancer/testisgenes:review,standardization,andcommentary[J].Cancerimmunity,2004,4:1-15.

ChenYt,ScanlanmJ,SahinU,etal.identificationofcancer/testis-antigengenesbymassivelyparallelsignaturesequencing[J].procnatlacadSciUSa,2005,102(22):7940-7945.

alsheimerm,Drewerst,Schutzw,etal.thecancer/testisantigenCaGe-1isacomponentoftheacrosomeofspermatidsandspermatozoa[J].eurJCellBiol,2005,84(2-3):445-452.

ChenYt,VendittiCa,theilerG,etal.identificationofCt46/HoRmaD1,animmunogeniccancer/testisantigenencodingaputativemeiosis-relatedprotein[J].Cancerimmunity,2005,5:9-17.

onot,Kurashiget,Haradan,etal.identificationofproacrosinbindingproteinsp32precursorasahumancancer/testisantigen[J].procnatlacadSciUSa,2001,98(6):3282-3287.

turecio,SahinU,ZwickC,etal.identificationofameiosis-specificproteinasamemberoftheclassofcancer/testisantigens[J].procnatlacadSciUSa,1998,95(9):5211-5216.

Kalejsm,erenpreisaJ.Cancer/testisantigensandgametogenesis:areviewand“brain-storming"session[J].CancerCellint,2005,5(1):4-14.

LimFL,Soulezm,KoczanD,etal.aKRaB-relateddomainandanoveltranscriptionrepressiondomaininproteinsencodedbySSXgenesthataredisruptedinhumansarcomas[J].oncogene,1998,17:2013-2018.

DeSmetC,LurquinC,LetheB,etal.Dnamethylationistheprimarysilencingmechanismforasetofgermline-andtumor-specificgeneswithaCpG-richpromoter[J].molCellBool,1999,19(11):7327-7335.

ScanlanmJ,Gureao,Jungbluthaa,etal.Cancer/testisantigens:anexpandingfamilyoftargetsforcancerimmunotherapy[J].immunolRev,2002,188:22-32.

ScarcellaDL,ChowCw,GonzalesmF,etal.expressionofmaGeandGaGeinhigh-gradebraintumors:apotentialtargetforspecificimmunotherapyanddiagnosticmarkers[J].ClinCancerRes,1999,5(2):335-341.

LiuG,YingH,ZengG,etal.HeR-2,gp100,andmaGe-1areexpressedinhumanglioblastomaandrecognizedbycytotoxictcells[J].CancerRes,2004,64(14):4980-4986.

Solinga,Schurrp,BertholdF,etal.expressionandclinicalrelevanceofnY-eSo-1,maGe-1andmaGe-3inneuroblastoma[J].anticancerRes,1999,19(3B):2205-2209.

ishidaH,matsumurat,SalgallermL,etal.maGe-1andmaGe-3or-6expressioninneuroblastoma-relatedpediatricsolidtumors[J].intJCancer,1996,69(5):375-380.

CorriasmV,Scaruffip,occhinom,etal.expressionofmaGe-1,maGe-3andmaRt-1genesinneuroblastoma[J].intJCancer,1996,69(5):403-407.

wolflm,Jungbluthaa,GarridoF,etal.expressionofmHCclassi,mHCclassii,andcancergermlineantigensinneuroblastoma[J].Cancerimmunolimmunother,2005,54(4):400-406.

SahinU,Koslowskim,turecio,etal.expressionofcancertestisgenesinhumanbraintumors[J].ClinCancerRes,2000,6(10):3916-3922.

Kuramotot.DetectionofmaGe-1tumorantigeninbraintumor[J].KurumemedJ,1997,44(1):43-51.

Rodolfom,LukschR,Stockerte,etal.antigen-specificimmunityinneuroblastomapatients:antibodyandt-cellrecognitionofnY-eSo-1tumorantigen[J].CancerRes,2003,63(20):6948-6955.

Jagere,Stockerte,ZidianakisZ,etal.Humoralimmuneresponsesofcancerpatientsagainst"Cancer-testis"antigennY-eSo-1:correlationwithclinicalevents[J].intJCancer,1999,84(5):506-510.

范蓉,肖绍文,罗昱,等.癌-睾丸抗原基因nY-SaR-35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2):109.

ChiSn,CheungnK,CheungiY.expressionofSSX-2andSSX-4genesinneuroblastoma[J].intJBiolmarkers,2002,17(4):219-223.

CilensekZm,YehielyF,KularRK,etal.amemberoftheGaGefamilyoftumorantigensisananti-apoptoticgenethatconfersresistancetoFas/CD95/apo-1,interferon-gamma,taxolandgamma-irradiation[J].CancerBiolther,2002,1(4):380-387.

CheungiY,CheungnK.Detectionofmicroscopicdisease:comparinghistology,immunocytology,andRt-pCRoftyrosinehydroxylase,GaGe,andmaGe[J].medpediatroncol,2001,36(1):210-212.

胶质母细胞瘤篇6

2003年~2014年我该院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标本1000例。所有标本均经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制成4μm的组织切片,He染色。由两位病理专家经光镜初检后,对部分疑难病例进一步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并结合临床作出病理诊断。

2结果

2.1神经上皮组织肿瘤508例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中各亚型分类情况。

2.1.1星形细胞肿瘤

包括九小类共390例,约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76.8%。其中①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共计16例,年龄4~41岁,平均18.63岁,肿瘤位于幕下者12例,占75%。②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2例,男、女各1例,平均年龄22.5岁,肿瘤位于顶叶和颞顶叶。③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共计140例,男:女约为1.63:1.00,平均年龄36.96岁,<40岁59例,占65.56%,肿瘤位于幕上82例,占91.11%。④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各141例,(各占31.38%)。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构成比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岁以后发病人数逐渐增多,呈上升趋势。

2.1.2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66例,(占13.0%),平均年龄36.9岁,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26例,平均年龄40.19岁,>40岁者14例,占53.85%,2.1.3少突-星形细胞肿瘤49例,(占9.6%)。其中少突-星形细胞瘤38例,平均年龄41.90岁,>40岁者27例,占71.05%,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11例,平均年龄47.2岁。>40岁者6例,占54.55%。

2.1.3脑膜肿瘤

共492例(占49.2%),脑膜皮细胞肿瘤共432例,占87.8%,其中良性各型脑膜瘤404例,占92.87%,不典型脑膜瘤25例,间变性脑膜瘤6例。女:男约为2.18:1.00。脑膜瘤男性和女性总体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对于男性。其他脑膜相关的肿瘤血管母细胞瘤44例,位于小脑者36例,占86.36%。

3讨论

按照2007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重新分类后,本组1000例病例中神经上皮肿瘤仍居首位,占全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50.8%,高于文献报道37.64%。其中星形细胞肿瘤是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的肿瘤,是神经上皮肿瘤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神经上皮肿瘤的76.8%,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58.93%~60%。少突胶质细胞瘤是颅内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的肿瘤,是胶质瘤的一种独立类型,占神经上皮肿瘤的13.0%,与文献报道的结果接近。脑膜瘤居第二位,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9.2%,高于文献报道34.64%~38%。本组病例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部位以幕上占优势。幕下最常见的部位是小脑。小脑好发肿瘤共36例,主要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8例,占50.0%;脑膜瘤18例,占50.0%。了解和掌握各种肿瘤的好发部位,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通过1000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复习,对2007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的新认识,与2000年wHo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相比,2007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对各个肿瘤的发病率、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部位、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大体和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标记、细胞增殖状况、遗传学和分子改变、预后因素进行了细致的修订和更新,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对部分肿瘤的wHo的分级进行了修订,如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由原来的wHoⅠ级变为wHoⅡ级。有文献报道,该肿瘤复发率约为50%,一般进展较为缓慢,偶有较快复发者。同时增加了有关遗传学研究进展,如血管母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标记α-inhibin和D-240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定义中增加了1p和19q杂合子缺失。本组病例虽然未见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但在2007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对其预后的变化值得注意。

4总结

胶质母细胞瘤篇7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脑肿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089-02

星形细胞瘤是颅内的常见肿瘤,由于病变部位的特殊,对病人的生命威胁很大,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效果较为肯定,但部分星形细胞瘤容易复发,这与其恶性程度的高低有关系。因此,星形细胞瘤充分的治疗前评估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回顾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患者mRi表现同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8例,男44例,女24例,年龄24~51岁,平均为34.9±4.7岁;其中短暂性意识丧失37例,癫痫8例,语言障碍20例,伴发颅内高压症状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mRi诊断,按Kemohan4级分类法分级【2】;Ⅰ级11例,Ⅱ级18例,Ⅲ级22例,Ⅳ级17例。

1.2方法

选择Siemens1.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头颅线圈,全部病例均做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平扫,层厚10mm,数据采集矩阵256×256,Se序列t1wi:tR/te为500/14ms;t2wi:tR/te为4000/96ms,全部病例行静脉注射Gd―Dtpa增强扫描,剂量为0.1mmol/kg体重,加扫横断面t1wi(t1wi+C)。本组所有患者行肿瘤全部或部分切除后,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染色,树脂封固,光镜观察。术中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颜色、肿瘤与周围脑组织浸润程度,以及观察切面有无出血、坏死、囊变。

2结果

所有患者中Ⅰ~Ⅱ级偏良性,肿瘤分化较好,病理改变少,mRi信号多较均匀,肿瘤边界多较清楚,本组Ⅰ级11例,Ⅱ级18例。Ⅲ~Ⅳ级为高度恶性肿瘤,病理改变较多,mRi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模糊。本组Ⅲ级22例,Ⅳ级17例,多伴有中、重度水肿及占位效应,囊变多见。68例患者中,mRi显示边界清楚21例,边界模糊47例;肿瘤形态规则52例,不规则16例。肿瘤周有水肿46例,无明显水肿22例。有占位效应54例,无明显占位效应14例。伴发脑积水3例,伴发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小、消失1例。

3讨论

胶质细胞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含多形胶质母细胞瘤)、少支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胶样囊肿等。其发病率合计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35~45%左右【3】。星形细胞瘤分Ⅰ~Ⅵ级。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Ⅰ级者,在成人多在大脑白质浸润生长,分为原浆型与纤维型两类。肿瘤组织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硬度如橡皮样,一般无出血坏死,但可呈囊性变,一种为囊内含有瘤结节,另一种为肿瘤内含有囊肿。儿童的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临床表现在成人常先有癫痫,逐渐出现瘫痪、失语、精神改变,而后出现颅内压增高。儿童多先表现为颅内压增高。X线片少数可发现肿瘤钙化影像。Ⅱ级者属分化不良的星形细胞瘤,或称星形分母细胞瘤。这两型的病程进展较缓。星形细胞瘤Ⅲ~Ⅳ级即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常见于中年之后,多位于大脑半球,并侵犯基底节与丘脑,血管丰富,易出血,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从而致病情突然恶化,病程多较短。

良性星形细胞瘤由于肿瘤的生长,使细胞内外水分增多,造成t1和t2延长,表现tl加权像呈低信导,t2加权像呈高信号,信号强度均匀,瘤周水肿轻微,注射Gd-Dtpa增强不明显。随着肿瘤的生长,瘤内发生囊变使得mRi不均匀,瘤体与周围水肿在t1加权像不如t2加权像容易区分开来,肿瘤可有轻度增强。恶性星形细胞瘤在t1加权像里混杂信号,以低信号为主,间以更低或高信号,体现了瘤内坏死或出血。t2加权像呈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可见到肿瘤血管所造成的曲线状或圆点状低信号区。在质子密度加枚图像上,肿瘤信号低于周围水肿信号,而肿瘤内部坏死区信号却高于周围水肿信号;在长tR长te图像上,肿瘤内部坏死区信号强度近似于周围水肿信号强度,瘤体信号强度相对减低。由于四周组织的神经胶质增生,有时在瘤周可见一因低信号晕环绕,介于肿瘤和水肿之间,这在恶性度高的肿瘤较为多见。后者常有显著的异常对比增强,增强持续时间长,增强部分呈斑块状、线条状、花环状或结节状,但在肿瘤坏死或出血区不发生对比增强。

星形胶质细胞瘤分级与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这是由于星形胶质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很快病灶已扩展到临床、影像和功能上被认为是未受影响的邻近组织。本组病例观察肿瘤周边的mRi和病理特点,力求分清肿瘤侵犯范围,结果表明mRi能基本反映瘤周病理改变,对于完整地切除肿瘤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此外,必须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情况,包括年龄、肿瘤大小、占位效应、肿瘤位置及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等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对病变较小且位于重要功能区尚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较为保守的治疗可能是正确的,待到mRi证实肿瘤增大时,可行更广泛的肿瘤切除术。本组资料显示,所有患者中Ⅰ~Ⅱ级偏良性,肿瘤分化较好,病理改变少,mRi信号多较均匀,肿瘤边界多较清楚,Ⅲ~Ⅳ级为高度恶性肿瘤,病理改变较多,mRi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模糊,多伴有中、重度水肿及占位效应,囊变多见。说明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高,其mRi信号的不均匀性有递增倾向,这主要与Ⅲ~Ⅳ肿瘤内出血、囊变、坏死有关。i级星形细胞瘤很少发生水肿及占位效应,Gd―Dtpa增强扫描一般不增强;iii、iV级星形细胞瘤周围有中、重度脑水肿,占位效应明显,注射Gd-Dtpa后瘤组织明显增强,周围水肿区不增强;ii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介于i级与iii、iV级之间,增强后局部增强或囊壁增强。

至于鉴别诊断,星形细胞瘤应注意与脑梗死、局灶性脑炎等鉴别,脑梗死一般起病急,病程短,发生在脑血管分布区呈扇形,皮髓质均可累及,急性期多有灶周水肿和占位效应,星形细胞瘤起病缓慢,病程长,症状以头痛、癫痫、精神症状为主,一般不累及颞叶表面皮质区,随访随病程延长占位效应出现或加重。

综上所述,星形细胞瘤在mRi上有一定的特点,根据肿瘤的边界、信号均匀性、瘤周水肿与占位效应、囊变、坏死以及增强后改变等,可以对肿瘤分级作出预测,进而为临床上制订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

[1]年、沈铭昌、郭幕依.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胶质母细胞瘤篇8

【关键词】

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临床效果

脑胶质瘤比较常见,属于恶性肿瘤,预后情况并不好,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也并不好[1],复发性较高。在首次手术治疗后的8~9个月时,肿瘤易复发,治疗方法多种,但效果并不明显。本文通过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发现其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选取了32例患者进行观察,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复发性脑胶质瘤二次手术的32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在5~63岁,本组患者男7例,女9例,年龄最大67岁,与第一次手术相隔时间为10个月至6年。涉及肿瘤类型和患者数目为:14例胶质母细胞瘤,生长于额、颞、顶叶;8例星状细胞瘤,生长于幕上,额叶与顶叶间;4例髓母细胞瘤,长于第四脑室和小脑蚓部位置;4例少枝胶质细胞瘤,长于额叶、颞叶;2例恶性室管膜肿瘤,生长于侧脑室。脑胶质瘤患者复发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和手术前的类似,会出现头痛、呕吐等情况。除此之外,额叶复发瘤大多有精神病症,出现侧肢瘫痪;顶叶瘤常多为感觉障碍,侧肢瘫疾;少枝胶质母细胞瘤多发生癫痫;髓母细胞瘤多数为头痛等多数肿瘤症状,以脑积水为主。所有复发性胶质瘤患者在实施第一次手术之后,24例患者进行了放射治疗,8例患者实施中药治疗或其他理疗方法,都没有进行化疗。

12 二次手术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通过Ct与磁共振进行确诊,并综合评定患者年龄、身体表征和心肺功能以及内分泌状况等,然后开展第二次手术。手术通常选择原切口入颅,肿瘤属于浅表性可于肉眼直视下实施切除,在显微镜下区分肿瘤和正常脑细胞组织会更准确。根据肿瘤生长位置和患者具体年龄、颅腔中的内压增高形式实施区别性方法处理:肿瘤位于额叶与颞极间的需全切,脑组织如分界不清亦需切除,肿瘤处在顶叶和其他功能区中在手术中需要谨慎对待,许多患者复发肿瘤,但并未发生较为严重的瘫痪,所以脑组织切除过多会增加瘫痪程度,致使患者较难接受,因此,可以实施大部分切除或肿瘤部分切除,再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儿童患有髓母细胞瘤需要积极切除肿瘤并将脑脊液循环系统打通。因为复发性胶质瘤表现病理通常都在Ⅲ级以上,所以肿瘤在代谢及对周围未患病脑组织进行浸润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界限比第一次手术要模糊,通常切除范围较大[2]。骨瓣需要依据颅内压情况,和对手术后肿瘤再复况进行客观评估,大多数再复位,有少数几例情况不同者可以去除,在32例患者中有18例额颞叶间的肿瘤实施全切术,14例予以部分切除。

中药治疗是在复发性胶质瘤再次手术之后追加的治疗方法,蛇枝地黄汤主要有白花蛇舌草、熟地和半枝莲可以治疗胶质瘤,起到“补肾祛浊,散瘀解毒”功效,通过观察效果明显。但是并没有在生化、电生理等方面确定其实际疗效的依据,仍然需要积累研究资料进行总结。

2 结果

进行二次手术生存期主要有病理级别确定,虽然肿瘤均为恶性,但是具体情形不同,有4例患有髓母细胞瘤的儿童在手术的6~8个月当中死亡,其他肿瘤患者大部分是成年人,生存期持续10个月至3年,通常少枝胶质细胞瘤治疗效果较理想,患者生存期有的能够超过4年,恶性室管膜瘤患者有较低的存活率,通常会维持2年。

3 讨论

脑胶质瘤复发属于常见问题,其必然性是很难以被阻止的,即便进行第一次手术之后实施相应的放化疗治疗,复发也无法被阻止。是否再次手术治疗复发的脑胶质瘤,看法存在争议。有资料显示,脑胶质瘤属于恶性肿瘤,复发之后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之后仍然会引发再次复发,所以对于拯救患者、延缓生命来讲效果比较有限,并且难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价值,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情况,无法自理日常生活,最后脑胶质瘤会再次

复发,使得颅内压增高;在此期间也增大了患者痛苦,患者家属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会相应增加,所以很多并不支持进行再次手术。本文支持患者进行再次手术,以人为本,救死扶伤,尊重患者延长自身生命的权利。脑胶质瘤复发患者采取积极再次手术治疗,其延长生命的能力,主要在于手术时间的早晚和肿瘤的病理特性。脑胶质瘤复发患者进行再手术,主要由患者家属来决定,如患者家庭有相应的经济能力,积极支持再手术,而且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医生需要尽快实施再手术,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期。

脑胶质瘤复发患者进行再次手术的指标体征有临床症状表现比较明显或是较为严重,如颅内压升高、颅骨窗区隆起等。影像学资料显示比较明显,原手术治疗的(瘤)区域呈现高密度、或低密度、肿瘤坏死发生囊性占位、脑水肿情形严重、脑内组织向颅骨窗膨出,占位比较明显。患者年龄较小、身体状况良好,各重要脏器没有发生功能性变化[3]。

恶性肿瘤治疗目的,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延长患者生命期限,增加生存质量,降低痛苦。各种治疗方法都可以使用,可以进行互补。再手术后可以根据病检效果进行合理的放化疗治疗。而且中药治疗效果也较为明显,可以适当选择进行加入治疗。总之,手术可以直接减少肿瘤细胞,是最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减缓颅内压,提供术后放化疗的辅助治疗依据。所以,在保证不伤害神经功能状态下可以进行肿瘤组织切除术。

参 考 文 献

[1] 郑慧军,许红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7374.

胶质母细胞瘤篇9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免疫组织化学

作者单位: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李勇赖润龙谭殿辉陈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雷霆)

--------------------------------------------------------------------------------

[2]侯文权,周凌云,侯文锋,等冠心病患者血清四项指标水平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381940.

[3]杨丽,孙根义,刘玉洁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2):153154.

[4]吴多智,苏哲坦,李新明炎症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及评估.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2):186190.

[5]RayKK,CannonCp.thepotentialrelevanceofthemultiplelipidindependent(pleiotropic)effectsofstatinsinthemanagementofacutecoronarysyndromes.JamCollCardiol,2005,46:14251433.

[6]KevinD,thomasom,VidyaK,etal.Serumamyloidaandlipoproreinretentioninmurinemodelsofatherosclerosis.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2005,25(3):785792.

[7]JohnsonBD,KipKe,marroquinoC,etalSerumamyloidaasapredictorofcoronaryarterydiseaseandcardiovascularoutcomeinwomen:thenationalHeart,Lung,andBloodinstituteSponsoredwomensischemiaSyndromeevaluation(wiSe).Circulation,2004,109(6):726732.

[8]morrowDa,Rifain,antmanem,etalSerumamyloidapredictsearlymortalityinacutecoronarysyndromes:atimi11asubstudy.JamCollCardiol,2000,35(2):358362.

[9]Katayamat,nakashimaH,Yonekurat,etalSignificanceofacutephaseinflammatoryreactantsasanindicatorofprognosisafter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whichisthemostusefulpredictor.JCardiol,2003,2(1):4956.

[10]JhnsonBD,ipKe,marroquinoC,etal.Serumamyloidaasapredictorofcoronaryarterydiseaseandcardiovascularoutcomeinwomen:thenationalHeart,Lung,andBloodinstituteSponsoredwomen'sischemiaSyndromeevaluation(wiSe).Circulation,2004,109(4):726732.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checkpointkinase1,2,即Chkl,Chk2)位于细胞周期检测点激活径路的终端,是细胞周期检测中最关键的效应蛋白激酶[1]。由于目前国内外关于Chk1和Chk2在胶质细胞瘤组织中实际表达状况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hk1、Chk2蛋白在不同胶质瘤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中的分布特点,以探讨Chk1、Chk2作为胶质瘤治疗靶点的合理性。

胶质母细胞瘤篇10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δnp73;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expressionofδnp73andprognosisofbrainmalignantgliomas.methodstheexpressionsofδnp73inbrainmalignantgliomasweredeterminedbyimmunohistochemistryin83caseswithcompleteclinicaldataandoverfiveyearsoffollowup,soastoanalyzetheeffectoftheδnp73expressiononprognosis.resultsthepositiveexpressionratesofδnp73proteinwere56.38%inmalignantgliomastissues.thepositiveexpressionratesofδnp73were82.35%inbrainmalignantgliomaspatientswithfiveyearorlesssurvivaltime,and41.67%inbrainmalignantgliomaspatientswithmorethanfiveyearsurvivaltime,respectively.thepositiveexpressionratesofδnp73were87.88%inpatientswithmetastasisoflymphnodes,andwere39.34%inpaitientswithoutmetastasisoflymphnodes,respectively.conclusionδnp73couldplayapromotiveactioninbrainmalignantgliomaswithmetastasisoflymphnodes.theexpressionsofδnp73canbeusedasthepredictorofprognosisinbrainmalignantgliomascancer.

【keywords】brainmalignantgliomas;δnp73;immunohistochemistry;prognosis

p73基因是近年发现的新的肿瘤相关基因[1],因其基因、蛋白结构及功能与p53基因具有相似性,被认为是p53基因家族抑癌基因的新成员[2]。δnp73是p73基因最常见的表达产物之一,在多数肿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如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等[34],表现出癌基因的作用,被认为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δnp73和恶性脑胶质瘤有无关联性,能否作为预测5年生存率的一项新指标,目前报道很少。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1999—2003年收治的94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随访术后5年生存情况,由病理医师按who标准重新复核分级,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ⅳ级12例,退变型星形细胞瘤ⅲ级44例,胶质瘤ⅱ级27例。

1.2主要试剂δnp73购自美国calbiochem公司,sp试剂盒(中国福州迈新公司)。

1.3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切片常规脱蜡,梯度乙醇水化,抗原修复,双氧水去除非特异染色10min,加入一抗,4℃冰箱过夜。滴加生物素标记二抗,室温孵育15min。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脱色、封片、照相。阴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甲醛固定的石蜡组织块,连续4μm切片后行he染色。

1.4结果判定阳性判断标准参照文献报道[2],δnp73阳性细胞颗粒位于细胞浆,在显微镜下随机选5个高倍视野(200×),每个高倍视野随机选100个细胞来计数阳性细胞,取其平均值。阳性细胞率<10%记为阴性,阳性细胞率10%~25%记为弱阳性(+),>25%~50%记为阳性(++),>50%记为强阳性(+++)。

1.5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δnp73在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见表1。表1δnp73在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注:χ2=5.246,p=0.035

2.2δnp73在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见表2。表2δnp73在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注:χ2=2.361,p=0.394

2.3δnp73在乳腺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见表3。表3δnp73在乳腺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淋巴结转移情况注:χ2=12.724,p=0.001

3讨论

脑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细胞多种肿瘤的总称[5],其中恶性胶质瘤在原发性脑瘤中占35%~45%。根据who1997年病理分级标准,恶性胶质瘤主要包括whoⅱ级胶质瘤、退变型星形细胞瘤ⅲ级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ⅳ级。恶性胶质瘤常呈浸润性生长[6],且多处于脑部重要结构,手术无法做到彻底切除,总体预后极差[7]。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8]。

本研究结果表明,δnp73在生存期>5年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与生存期≤5年的阳性表达率相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δnp73基因的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子。

δnp73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阳性率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阳性率之间存在差异(p<0.05),表明δnp73的过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以认为它在脑胶质瘤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某种作用。但通过那些途径对淋巴结转移起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低级别及中、高级别的脑胶质瘤中,δnp73的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δnp73过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分级无关。

本实验表明,δnp7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的患者,总体预后较阴性表达的患者差,且δnp73的表达程度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淋巴结转移是公认的预后指标,因此δnp73的阳性表达程度可作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其作用的详细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ozzetti,cecilian,ritam,etal.p73andp53pathwayinhumanbreastcancers[j].clinioncol,2006,25(11):14511453.

[2]domínguez,josémgarcía,cristinap,etal.δtap73upregulationcorrelateswithpoorprognosisinhumantumors:putativeinvivonetworkinvolvingp73isoforms,p53,ande2f1[j].clinioncol,2006,24(2):805815.

[3]张云杰,李保庆,单保恩.δnp73与人类肿瘤[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1):101104.

[4]张涛,贾海英,王继群,等.p53、p63、p7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10(22):919921.

[5]杨劲松,王高仁,陆雪官.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预后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05,14(2):103106.

[6]梁冶矢,刘波,回允中,等.脑胶质瘤病人的生存分析[j].肿瘤,2001,21(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