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12:08

媒体技术篇1

1、流媒体的出现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网路带宽的限制,互联网上的数据都是以文字、图片之类的静态内容为主,而那些音频、视频数据很难在网上,因为一般非压缩的广播级品质视频需要160mbps的网络带宽;非压缩CD音质的音频则需要大约2.8mbps的网络带宽。目前大部分网络用户的带宽还只是56Kbps,这与音频、视频的传播要求相差甚远。网络带宽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提升,因此要实现网上音频、视频传播就必须在传播文件本身下功夫,这样就出现了流媒体(Streamingmedia)。所谓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internet播放的媒体格式,而流式传输方式则是将整个a/V及3D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

    流媒体技术的开发创意是从传统的tCp/ip协议对通过网络传送信息的控制方法中得到的。当我们通过tCp/ip协议下载文件时,服务器会按照一定的次序将文件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数据包,然后依次发送出去。而客户端的程序会将这些数据包重新组装起来,最终形成和原来完全一样的完整的文件。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对这个文件进行任何可能的操作了。流技术则不然。流技术能够按照特定的顺序将文件发送出去,而播放程序则可以边接收数据边播放他们。

2、流媒体形式简介

    目前,在internet/intranet上提供流媒体服务的软件中应用广泛、成熟的产品还不多。根据媒体形式的不同,流媒体可分为如下五类:

1)、流式音频。网上流式音频主要有数字化声音、音乐和语音识别三种形式,如toolVox,Realaudio,CrescendomiDi等。

2)、流式视频。如VDonet公司的VDoLive,CiSCo公司的ip/tV,XinGtechnology公司的Streamworks等。

3)、流式动画。如macromedia公司的FLaSH矢量动画。

4)、流式图象。新推出的RealplayerG2支持Realpix流式图象文件格式。

5)、流式文本。新推出的RealplayerG2支持Realtext流式文本文件格式。

二、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流式传输

    流式传输的定义很广泛,现在主要指通过网络传送媒体(如视频、音频等)的技术总称。其特定含义为通过inteRnet将影视节目传送到pC机。

1、流式传输的方式

    实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法: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streaming)和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streaming)。

1)、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streaming)

    顺序流式传输是顺序下载,在下载文件的同时用户可观看再线媒体,在给定时刻,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的那部分,而不能跳到还未下载的前头部分,顺序流式传输不象实时流式传输在传输期间根据用户连接的速度做调整。由于标准的Http服务器可发送这种形式的文件,也不需要其他特殊协议,它经常被称作Http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比较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段,如片头、片尾和广告,由于该文件在播放前观看的部分是无损下载的,这种方法保证电影播放的最终质量。这意味着用户在观看前,必须经历延迟,对较慢的连接尤其如此。

    顺序流式文件是放在标准Http或Ftp服务器上,易于管理,基本上与防火墙无关。顺序流式传输不适合长片段和有随机访问要求的视频,如:讲座、演说与演示。它也不支持现场广播,严格说来,它是一种点播技术。

2)、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streaming)

    实时流式传输总是实时传送,特别适合现场事件,也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快进或后退以观看前面或后面的内容。理论上,实时流一经播放就可不停止,但实际上,可能发生周期暂停。

    实时流式传输必须配匹连接带宽,这意味着在以调制解调器速度连接时图象质量较差。而且,由于出错丢失的信息被忽略掉,网络拥挤或出现问题时,视频质量很差。如欲保证视频质量,顺序流式传输也许更好。实时流式传输需要特定服务器,如QuicktimeStreamingServer、RealServer与windowsmediaServer。这些服务器允许你对媒体发送进行更多级别的控制,因而系统设置、管理比标准Http服务器更复杂。实时流式传输还需要特殊网络协议,如: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或mmS(microsoftmediaServer)。这些协议在有防火墙时有时会出现问题,导致用户不能看到一些地点的实时内容。

2、流式传输的原理

1)流式传输的实现途径与过程

    首先,多媒体数据必须进行预处理才能适合流式传输,这是因为目前的网络带宽对多媒体巨大的数据流量来说还显得远远不够。预处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降低质量;二是采用先进高效的压缩算法。

    其次,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这是因为internet是以包传输为基础进行断续的异步传输。数据在传输中它们要被分解为许多包,由于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各个包选择的路由可能不尽相同,故到达客户端的时间延迟也就不等。为此,使用缓存系统来弥补延迟和抖动的影响,并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正确,从而使媒体数据能连续输出,而不会因网络暂时拥塞使播放出现停顿。

    再次,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www技术是以Http协议为基础的,而Http又建立在tCp协议基础之上。由于tCp需要较多的开销,故不太适合传输实时数据。在流式传输的实现方案中,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声音数据。2)、支持流媒体传输的网络协议

a、实时传输协议Rtp与RtCp

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一种用于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

Rp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

    Rtp是用于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Rtp被定义为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输情况下工作,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Rtp通常使用UDp来传送数据,但Rtp也可以在tCp或atm等其他协议之上工作。当应用程序开始一个Rtp会话时将使用两个端口:一个给Rtp,一个给RtCp。Rtp本身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它依靠RtCp提供这些服务。通常Rtp算法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层来实现,而是作为应用程序代码的一部分。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在Rtp会话期间,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RtCp包。RtCp包中含有已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等统计资料,因此,服务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动态地改变传输速率,甚至改变有效载荷类型。Rtp和RtCp配合使用,它们能以有效的反馈和最小的开销使传输效率最佳化,因而特别适合传送网上的实时数据。B、时流协议RtSp

    RtSp:实时流协议(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定义了一对多的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

    实时流协议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是由Realnetworks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该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Http与RtSp相比,Http传送HtmL,而Rtp传送的是多媒体数据。Http请求由客户机发出,服务器作出响应;使用RtSp时,客户机和服务器都可以发出请求,即RtSp可以是双向的。

C、资源预订协议RSVp协议

    RSVp:资源预订协议(ResourceReserveprotocol)正在开发的internet上的资源预订协议。

    由于音频和视频数据流比传统数据对网络的延时更敏感,要在网络中传输高质量的音频、视频信息,除带宽要求之外,还需其他更多的条件。 使用RSVp预留一部分网络资源(即带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流媒体的传输提供方便

3)、识别流媒体类型的途径--mime

    web服务器和web浏览器如何识别流媒体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呢?答案是mime。mime是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展)的缩略词。它不仅用于电子邮件,还能用来标记在internet上传输的任何文件类型。web服务器和web浏览器都基于Http协议,而Http都内建有mime。Http正是通过mime标记web上繁多的多媒体文件格式。

    流式传输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

1、用户选择某一流媒体服务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

2、然后客户机上的web浏览器启动a/VHelper程序,使用Http从web服务器检索相关参数对Helper程序初始化。这些参数可能包括目录信息、a/V数据的编码类型或与a/V检索相关的服务器地址。

3、a/VHelper程序及a/V服务器运行实时流控制协议(RtSp),以交换a/V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与CD播放机或VCRs所提供的功能相似,RtSp提供了操纵播放、快进、快倒、暂停及录制等命令的方法。

4、a/V服务器使用Rtp/UDp协议将a/V数据传输给a/V客户程序(一般可认为客户程序等同于Helper程序),一旦a/V数据抵达客户端,a/V客户程序即可播放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式传输中,使用Rtp/UDp和RtSp/tCp两种不同的通信协议与a/V服务器建立联系,是为了能够把服务器的输出重定向到一个不同于运行a/VHelper程序所在客户机的目的地址。实现流式传输一般都需要专用服务器和播放器,其基本原理如图一所示。

三、流媒体的播放方式

1、单播

    在客户端与媒体服务器之间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从一台服务器送出的每个数据包只能传送给一个客户机,这种传送方式称为单播。每个用户必须分别对媒体服务器发送单独的查询,而媒体服务器必须向每个用户发送所申请的数据包拷贝。这种巨大冗余首先造成服务器沉重的负担,响应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停止播放;管理人员也被迫购买硬件和带宽来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

2、组播

    ip组播技术构建一种具有组播能力的网络,允许路由器一次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上。采用组播方式,单台服务器能够对几十万台客户机同时发送连续数据流而无延时。媒体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一个信息包,而不是多个;所有发出请求的客户只需连结到这个数据流而不是连结到视频服务器,从而降低带宽的使用。网络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为下降。

3、点播与广播

    点播连接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主动的连接。在点播连接中,用户通过选择内容项目来初始化客户端连接。用户可以开始、停止、后退、快进或暂停流。点播连接提供了对流的最大控制,但这种方式由于每个客户端各自连接服务器,却会迅速用完网络带宽。

    广播指的是用户被动接收流。在广播过程中,客户端接收流,但不能控制流。例如,用户不能暂停、快进或后退该流。广播方式中数据包的单独一个拷贝将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用户,而不管用户是否需要。

    使用单播发送和广播方式发送的方式会非常浪费网络带宽,组播吸收了上述两种发送方式的长处,克服了上述两种发送方式的弱点,组播不会复制数据包的多个拷贝传输到网络上,也不会将数据包发送给不需要它的那些客户,保证了网络上多媒体应用占用网络的最小带宽。

四、流媒体的文件格式

1、压缩媒体文件格式

    压缩格式有时被称为压缩媒体格式,包含了描述一段声音和图象的同样信息,尽管它的文件大小被处理得更小。很明显,压缩过程改变了数据位的编排。在压缩媒体文件再次成为媒体格式前,其中数据需要解压缩。由于压缩过程自动进行,并内嵌在媒体文件格式中,通常我们在存储文件时没有注意到这点。该过程如图二所示。

 

2、流式文件格式

    流式文件格式经过特殊编码,使其适合在网络上边下载边播放,而不是等到下载完整个文件才能播放。可以在网上以流的方式播放标准媒体文件,但效率不高。将压缩媒体文件编码成流式文件,必须假如一些附加信息,如计时、压缩和版权信息。编码过程如图三所示。表一列举了常用的流式文件类型。

3、媒体格式

    媒体格式不是压缩格式,也不是传输协议,其本身并不描述视听数据,也不提供编码方法。媒体格式是视听数据安排的唯一途径,物理数据无关紧要,我们仅需要知道数据类型和安排方式。以特定方式安排数据有助于流式多媒体的发展,因为我们希望有一个开放媒体格式为所有商业流式产品应用,为应用不同压缩标准和媒体文件格式格式的媒体提供一个事实上的标准方法。我们也可从以相同格式同步不同类型流中获益。总有一天,单个媒体格式能包含不同类型媒体的所有信息,如计时、多个流同步、版权和所有人信息。实际视听数据可位于多个文件中,而由媒体文件包含的信息控制流的播放。常用媒体格式如表二所示。

五、媒体服务器

1、媒体服务器的硬件平台

    视频服务器的工作模式是当服务器响应客户的视频流后,从存储系统读入一部分视频数据到对应于这个视频流的特定的缓存中,然后此缓存中的内容送入网络接口发送到客户。当一个新的客户请求视频服务时,服务器根据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决定是否响应此请求。系统的资源包括存储i/o的带宽、网络带宽、内存大小和CpU的使用率。

1)、目前有三中类型的视频服务器结构:

a、通用主机方法

    最早的通用视频服务器采用计算机主机来实现其功能,它运行在一个标准的操作系统上,如UniX系统,硬件由一系列众多的的视频磁盘阵列组成。视频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选择、传送大量的数据,却很少进行数据处理。因此,将主机作为视频服务器既不利于发挥主机的主要功能,有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因为必须提供大量的并非必须的硬件和软件。因此,有必要研究具有专门的功能、结构简单的视频服务器。

B、紧耦合多处理机

    按照视频服务器功能要求,制作出大量完成某项指令或专门功能的硬件单元,然后将相关单元组合成相应的专用系统。这些系统有的擅长创建静止图象,有的是数据库管理器,还有的是网络设备和其它动态视频的数据库。最后将这些系统级联起来构成紧耦合多处理机实现的视频服务器。这种服务器费用低、性能高、功能强,具有解决专项问题的特征,但节目受到一定的限制,扩展性较差。

C、调谐视频服务器

    调谐视频服务器的主板有一个有独特微码的嵌入式仿真器控制。磁盘控制器、atm打包器和记帐计算机接口都利用这些极高速的仿真器来提供它们的功能和各功能块间的通讯。仿真器是通过特殊的寄存器总线和微码紧密耦合的。调谐视频服务器的结构是可扩展的。只要在主板中插入更多的服务通路,就可以达到扩容的目的。

2、视频服务器的软件平台

    网络视频平台包括媒体内容制作、发行与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视频服务器。内容制作涉及视频采集、编码。发行模块负责将节目提交到网页,或将视频流地址邮寄给用户。内容管理主要完成视频存储、查询;节目不多时可使用文件系统,当节目量大,就必须编制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管理可能包括用户的登记和授权。视频服务器将内容通过点播或直播的方式播放。对范围广、用户多的播放,可在不同区域的中心(如中国华东上海、华北北京、华中武汉等)建立相应的分发中心,协同完成播放。此外,对商业站点,还应包括计费系统等。网络视频播放的结构如图三所示。

1)任务服务(SessionService)

    建立和维持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通道;为特定的客户设备管理一系列的服务器资源;每一个客户设备只分配一个任务。

2)内容服务(ContentService)

其操作过程如下:

⑴、为当前的一个或多个视频主题查询内容;

⑵、容服务返回一个与所需要的视频内容相关联的"assetcookie";

⑶、客户把"assetcookie"交给流服务,准备视频内容"流化"

⑷、流服务用节目解析器解析出"assetcookie";

⑸、流服务定位mDS中所关联的节目内容;

⑹、流服务指引"视频泵""流出"节目内容到客户端。

3)流服务(StreamService)

    流服务指引"视频泵"(Videopump)以实时流的形式分发数据(mpeG-1或mpeG-2传输流)到客户端;同"视频泵"一起执行VCR控制功能(暂停、继续、快进、快退);客户端通过媒体网络(medianet)以流(medianetStream)的形式接收BLoB数据;

    -BLoB(BinaryLargeoBject)二进制大对象,如bitmap(位图)、imagestills(静止画面)及客户需要下载供本地访问的一些存储在VS中的数据,以可靠方式传输(通过mn),而实时视频流的传输往往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如图五)。

4)媒体数据存储服务(mediaDataStoreService-mDS)

    进行文件管理(创建、存储、修改、删除)及目录管理功能;当"视频泵"(videopump)要"播"一个视频文件时,它先给mDS目录服务器(mDSDirectoryServer)发一个消息打开文件,然后从该目录服务器得到这个文件的磁盘布局数据;由于影像文件都很大,视频服务器采用RaiD(RedundantarraysofinexpensiveDisks)存储影像文件;所有用来存储影像节目文件的磁盘称作一个卷(volume),每个卷都有一个toC(tableofcontents),存储卷里面的文件及它们在磁盘阵列的位置,toC的大小决定了一个卷能存储文件的个数;aStripe是卷上所有磁盘同样大小的一块存储空间;Striping是把一个文件分散成片(块)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可以减少单块盘的访问次数和时间,以利于并发流的处理;存储节目时,先存tableofcontents(如文件的大小、创建的时间、在磁盘阵列中的位置等),然后横跨磁盘连续地存储,每一块盘上存一个stripe,当写完第一个RaiD后,继续下一个RaiD,当写到最后一个RaiD的最后一块硬盘时,又从第一个RaiD写起。当最后一个stripe没写满时,会留下空的小块,下次写盘时,又从下一个RaiD开始写盘;因为采用RaiD存储机制,当硬盘出现故障,不影响视频服务器正常运行,数据不会丢失。视频服务器还支持"热插拔"(hot-swap)磁盘。

5)文件(节目)上传和下载(FtpService)

    视频服务器提供远程访问mDS的能力,即mdsftp。远程客户计算机运行Ftp即可上传和下载视频服务器中的mDS文件(影像节目文件),如图六所示。

    视频服务器还提供远程两台视频服务器之间上传和下载mDS文件(影像节目文件)的能力,这特别适合分布式大规模VoD系统的实现。

6)RtSp服务

    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服务处理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任务;接收客户基于RtSp协议的请求;把请求映射为适当的基于媒体网络(mn)的视频服务器呼叫;执行呼叫到合适的视频服务器进程;转发视频服务器应答并返回给客户如图七。

六、未来属于流媒体

    人们常说互联网是一场革命,实际上在流媒体全面发展之前,这场革命是不彻底的。没有流媒体的互联网无声无影,所谓"虚拟的世界"的说法名与实相去太远。流媒体技术全面应用后,人们在网上聊天就不必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语言了,直接语音输入就行了。如果想彼此看见对方的容貌、表情,只要双方各有一个摄像头就可以了;电子商务的货品展示也不再限于图片的二维观看了,看到感兴趣的商品,点击后,就会有讲解员和商品的影像出现,可以达到与现实完全一致的展示效果,而且你可以与讲解员进行现场交流;网上新闻也不仅仅只能用文字和图片表达,更有真实感的影像新闻也会出现。非但如此,流媒体还将给互联网带来全新的内容,如网络电视、网络影院、网上教育等。

流媒体发端于美国,目前的流媒体技术都源于美国,而且美国的带宽比国内丰富得多,因此流媒体在美国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像如今在美国如火如荼的mp3.Com就是得益于流媒体技术.网络电视,相对于传统电视,它的优势是:

第一,提升电视台的形象,在国内众多的电视台网站中,能够把电视台最大的优势资源--视频节目在互联网上进行全面应用的电视台并不多,网络电视能够马上提升电视台的国内国际形象。

第二,网络电视是一个全互动的电视概念,它是双向的,对电视台和观众的沟通反馈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传统电视这方面是相当弱的,基本上,它是单向的。

第三,网络电视除了能在互联网上进行广播外,它还能让全世界的网民对电视节目进行点播,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传统电视能做到这一点吗?不能。

媒体技术篇2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ternetandthewideapplicationofmultimediatechnology,moreandmoreeffortsareputonflowmediumtechnique――advancedtechnology.inthispaper,ianalyzethemainproblemsofflowmedium,suchasthesystemintegration,technologycharacteristics,networkprotocol,playmodeetc,indetail.thenialsopresentit'sapplicationinmanyfields.

关键词:流媒体;流式传输;RtCp;RtSp

Keywords:flowmedium;flowtransmission;RtCp;RtSp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174-01

0引言

internet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知道,在internet上传输音/视频(a/V)等多媒体信息,目前主要有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方式。大多数人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花上数分钟或数小时下载一个a/V文件。这主要是因为a/V文件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文件而言容量较大以及网络带宽的限制。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突破带宽限制的新的信息传输方式,于是产生了流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是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传输连续时基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的技术。流式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流式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只是在开始时有一些延迟。它不是一门单一的技术,而是融合了多种网络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包括流媒体数据的采集、压缩、编码、存储、网络传输和网络通信等多种技术。

1流媒体的系统组成及网络环境

一个完整的流媒体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①编码工具:用于创建和捕捉多媒体数据,并编辑成流媒体格式。②流媒体数据。③网络:适合多媒体传输协议或实时传输协议的网络。④媒体服务器:存放和控制流媒体数据。⑤播放器:供客户端浏览流媒体文件。

1.1媒体服务器的硬件基础及软件基础视频服务器以视频流的形式通过网络接口把视频信息发送到客户端,保证视频流的连续输出。视频信息要具有同步性:一方面必须以恒定的速率播放,否则将引起画面的抖动;另一方面,视频流中包含的各种信号必须保持同步。服务器视频软件基础包括媒体内容的制作、发行模块、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内容制作包括视频的采集和编码。发行模块负责将节目提交到网页,或将视频流地址邮寄给用户。

1.2流媒体的网络环境在企业网和广播服务环境中,对流媒体的需求日益增加,因为和文字、图片相比,流媒体的内容更加丰富。个人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机构需要越来越多的实况传送和点播数字内容,因此为采用可扩展的带宽连接孕育了新的市场机会。音频和视频内容不仅对于娱乐业来说是基本的传输内容,对于企业开展通信和电子商务也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通信网络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类为电信网络,如公共电话网(pStn)、分组交换网(pSpDn)、数字数据网(DDn)等;一类为计算机网络,如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一类为电视广播网络,如有线电视网(CatV)、卫星电视网等。

2流媒体的技术特征

采用流式传输,即通过internet把影音节目传送到pC机,是流媒体的技术特征。实现流式传输的方法有两种:实时流式传输和顺序流式传输。

2.1顺序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是顺序下载,顺序流式传输与实时流式传输不同的是,它能在传输期间按用户连接的速度调整。因而它经常被称作Http流式传输。由于该文件在播放前观看的部分是无损下载的,最终播放质量较好,因而特别适合质量较高、数据量较小、通过modem的短片段,如片头、片尾、广告等。但用户在观看前必须经历数秒的延迟,传输速度较慢时尤为明显.严格说来,它本质上是一种点播技术。

2.2实时流式传输该传输指保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连接匹配,使媒体可被实时播放。所以很适合现场事件的播放,用户播放前面、后面的内容可通过快进、后退完成。但由于它忽略出错丢失的信息,当网络拥挤时,视频质量一般。导致图像质量较差另一方面原因是以modem速度连接时,因实时流式传输须匹配连接的带宽而产生的。理论上,实时流一经播放就可不停止,但实际使用时可能周期性暂停。与Http流式传输不同,实时流式传输需流媒体服务器和特定传输协议。前者如windowsmediaServer、Realserver、QuicktimeStreamingServer等,这些协议在有防火墙时可能出现问题,导致用户不能实时播发一些地点的内容。当然,实际应用时具体采用哪种传输方式可根据需要确定,且流式传输也支持在播放前完全下载到硬盘。

3支持流媒体的网络协议

3.1实时传输协议Rtp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实时传输协议是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Rtp本身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在Rtp会话期间,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RtCp包。RtCp包中含有已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等统计资料。Rtp和RtCp配合使用,它们能以最小的开销和有效的反馈使传输效率最优,很适合网上实时数据的传送。

3.2实时流协议RtSp该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怎样有效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Http与RtSp相比,Http传送HtmL超链接文档,而Rtp传送的是多媒体数据。Http请求由客户机发出,服务器做出响应。

4流媒体技术的应用

流媒体技术发展,是以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为基础并提供强大市场动力的,流媒体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多媒体新闻、视频点播、远程教育、在线直播、网络广告、电子商务、网络电台、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信息服务。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为网络信息交流带来明显变化,同时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建川,刘守印,胡君红,彭新生.实时传输协议rtp的研究及其应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8).

媒体技术篇3

那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真的难有大的作为吗?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通过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若能恰当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在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独特功能,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助推器。

一、多功能的新型实验仪

说起实验,人们就会想到实验室里的各种传统实验仪器。其实,很多传统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实验效果并不明显。让小学生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声、图、文并茂和模数转换技术等独特功能,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时反而会取得传统实验仪器无法达到的实验效果,从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媒体信息技术平台就是一种多功能的新型实验仪。

例如,在探究蚯蚓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在普通观察条件下,只聚焦于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的易见特征,而对身体上的环带和体节等细节的结构特征视而不见。但是,当教师建议学生把蚯蚓置于教室里的实物投影仪下,利用调焦放大功能,通过大屏幕呈现出来以后,学生立即惊讶于一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并很快发现了蚯蚓的环带和体节,甚至有学生提出改变投影仪的光线,以便确定蚯蚓的活动是否会受光线的影响。这时,再次让学生在普通条件下观察蚯蚓,果然发现了刚才忽视的环带和体节等其它特征,细心观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超现实的虚拟演示器

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鼓励亲自动手,亲身经历。但是,某些如涉及自然现象等的探究活动,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因此从表象来推测,就会具有多种可能性;某些探究内容,本身具有多种实验方案,学生对每一种方案都要试一下是不切实际的;还有一些实验,要么复杂,要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要求严格的操作规范。因此,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之前,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方案进行反复的构想、推敲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预定的探究目的。

通常,我们在让学生交流实验方案时,往往要求学生用口头或书面文字和图画的方式进行描述。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固然方便,易于实施,但是,也容易出现不直观、不具体、不生动等局限性,为表达、理解与交流带来很多麻烦。如果让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自己的方案,这些问题很可能就会迎刃而解,尽管这需要教师事先精心准备便于学生互动操作的课件。例如,电路连接的实验材料比较多,有多种可能的连接实验方案,不同的连接方法,还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那么到底哪一种方案更加科学合理?这时,学生的交流仅用口头或书面文字和画图的方法,往往不能充分表达。而教师如果事先用authorware制作好课件,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人机交互方式,让学生通过点动鼠标在投影仪上演示电路连接方法,就会使学生的表达变得充分而直观,极大地推动了学生的探讨与交流。再如,日、地、月之间的位置与关系,火山及地震的类型与现象等,都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及多种软件的帮助来实现形象化的虚拟演示。

三、远距离的互动交流机

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两部分。相对而言,课外探究比课内探究更具有自主的空间,更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但课外探究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比课内多得多,在遇到困难时又不能像课内一样及时与他人交流,获得教师和同学面对面的帮助。因此,很多学生的课外探究往往会半途而废或者不能取得实效。

媒体技术篇4

【关键词】移动流媒体容错压缩编码H.264协议

1引言

现代通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得到各种媒体和信息的实时传输交换服务。流媒体是将连续的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经过压缩编码处理,在ip网上采用流式传输技术传输的时基媒体。由于在客户端缓冲存储,流媒体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对传输带宽、时延和抖动的要求。它是网络音、视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涉及到数据的采集、压缩、编码、存储、传输以及网络通信等多项技术。流媒体技术应用到移动网络和终端上,称之为移动流媒体技术。流媒体与移动通信结合成为了移动通信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和发展,移动流媒体服务将成为3G网络上的主要增值业务。流媒体、移动流媒体技术将对因特网和移动通信网的信息广播与信息交流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流媒体和移动流媒体

流媒体实现原理是将原媒体文件用高效的压缩算法压缩化后,采用合适的流式传输,通过配置流媒体服务器,按照各种实时协议传输流数据。

图1流媒体系统组成结构

流媒体按传输方式的不同分为顺序流(progressiveStreaming)传输和实时流(Real-timeStreaming)传输。顺序流传输基于Http协议,用标准的weB服务器就可以实现顺序流式服务。实时流传输基于实时传输协议(Rtp)或微软公司专有的多媒体协议,能保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匹配,使媒体可以被实时播放。

图2流式传输基本原理

一个流媒体服务器通常包含通信子系统、操作系统、存储系统三个功能子系统。流媒体服务器提供的服务方式主要有单播、点播、广播、组播四种。流媒体业务支持多种媒体格式如mov、mpeG-4、mp3、wav、avi、au、Flash等,可以播放音频、视频以及混合媒体格式。流媒体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网络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进行传输,它的协议的设计就是为了实现流媒体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通讯,流媒体传输协议是流媒体技术的核心。

移动流媒体业务系统结构一般主要包括:流媒体终端、移动通信接入网、移动通信分组核心网、ip网络、流媒体内容服务器、流媒体内容缓冲服务器、直播内容采集服务器、用户终端档案服务器、接入门户、综合业务管理平台、DRm(数字版权管理)服务器等。

图3移动流媒体业务的系统结构

3移动流媒体主要技术

3.1高容错性

移动通信使用的无线传输信道环境比有线信道复杂,随着基站和终端的位置、方向的变化,误码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压缩的视频流对误码十分敏感,即使是不高的误码率,也会严重影响终端回放的图像质量。为了减少误码,需要提高信源与信道编码的容错能力,增强信源编码算法的容错性,使用强有力的信道编码方式和采用最佳接收检测技术来满足视频传输的要求。此外,承载流媒体业务的网络传输层及底层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进一步改善流媒体传输的抗误码性能。

3.2H.264视频压缩标准

无线信道的多径性、衰落性及带宽的有限性,要求算法具有很高的压缩比,压缩和解压缩运算的复杂程度要低。目前流媒体主要采用mpeG-4和H.264等协议进行压缩编码,其中H.264是最新、最有前途的视频压缩标准。H.264是由itU-t和iSo/ieC组成的联合视频组(JVt)共同开发的最新国际视频编码标准,能够提供强大的差错隐消技术,支持低延时编/解码技术。它将每个视频帧分离成由像素组成的块,采用空间冗余的方法,对视频帧的一些原始块进行空间预测、转换、优化和可变长编码;采用剩余空间冗余技术,对视频帧里的残留块进行编码。H.264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低处理时延,提供了在不稳定网络环境下解决容易发生的丢包等错误的必要工具;其网络适应性强,提供了网络适应层(networkadaptationLayer),使得H.264的文件能很容易地在不同网络上传输。H.264编码结构如图4所示:

图4H.264编码结构框图

(1)帧内预测

对只采用帧内编码的i帧的编码是通过空间相关性而非时间相关性实现的。为了能进一步利用空间相关性,H.264引入了帧内预测以提高压缩效率:用周围邻近的像素值来预测当前的像素值,然后对预测误差进行编码。这种预测是基于块的,对于亮度分量,块的大小可以在16×16和4×4两者之间选择,16×16块有4种预测模式,4×4块有9种预测模式;对于色度分量,预测是对整个8×8块进行的,有4种预测模式。

(2)帧间预测

H.264使用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来消除时间冗余,预测时所用块的大小可变。H.264一共采用了7种方式对一个宏块进行分割,每种方式下块的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这就使编码器可以根据图像的内容选择最好的预测模式。在H.264中,亮度分量的运动矢量使用1/4像素精度。色度分量的运动矢量由亮度分量的运动矢量导出,由于色度分量分辨率是亮度分量的一半,其运动矢量精度为1/8。H.264支持多参考帧预测,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在当前帧之前解码的帧作为参考帧产生对当前帧的预测。这适用于视频序列中含有周期性运动的情况,可以改善运动估计的性能,提高H.264解码器的错误恢复能力。H.264中的抗块效应滤波器能够根据图像内容做出判断,只对由于块效应产生的像素值跳变进行平滑,而对图像中物体边缘处的像素值的不连续给予保留,以免造成边缘模糊。

(3)整数变换

H.264对帧内或帧间预测的残差进行DCt变换编码。为了克服浮点运算带来的硬件设计复杂和舍入误差造成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匹配的问题,对DCt的定义做了修改,使得变换仅用整数加减法和移位操作即可实现,在不考虑量化影响的情况下,解码端的输出可以准确地恢复编码端的输入。该变换是针对4×4块进行的,这也有助于减少块效应。H.264采用了三种整数变换矩阵,如图5所示:

(a)普通残差变换矩阵(b)亮度块直流变换矩阵

(c)色度块直流变换矩阵

图5H.264的三种整数变换矩阵

(4)熵编码

H.264有两种熵编码的方式: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变长码CaVLC和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如果不是预测残差,H.264采用exp-Golomb码或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视编码器的设置而定。H.264具有很好的错误恢复能力和网络适应性,在压缩性能上比其他标准优越,在同等图像质量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H.264在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

3.3传输协议

(1)实时传输协议Rtp

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是在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Rtp核心是数据包格式,它在包头中仅定义了数据结构,而不限制负载大小。Rtp通常使用UDp传送数据,也可在tCp或atm协议上工作。当应用程序开始一个Rtp会话时使用两个端口,一个给Rtp,一个给RtCp。Rtp本身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服务,这些服务靠RtCp提供。

RtCp(Real-timetransportControlprotocol)与Rtp共同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在Rtp会话期间,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RtCp包,其中含有已发送数据包的数量、丢失数据包的数量等统计数据,服务器可根据这些信息动态地改变传输速率。Rtp与RtCp的配合使用可有效地进行反馈,从而减小开销、提高传输效率,适合传送网上的实时数据。

(2)实时流协议RtSp

实时流协议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是由Realnetworks、netscape共同提出的一种协议,它定义了如何使一对多应用程序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RtCp之上,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与Http相比,RtSp传送的是多媒体数据,而不是HtmL;在使用RtSp时,客户机和服务器均可发出请求,而Http的请求是由客户机发出的,由服务器进行响应。

(3)资源预订协议RSVp

音视频数据流对网络的延时比数据业务更敏感,如何在网络中传输高质量的音视频信息,除了带宽要求,还需其它条件。RSVp(ResourceReservationprotocol)是一种正在开发的internet资源预订协议,它通过预留一部分网络资源(带宽),在一定程度上为流媒体传输提供QoS。某些试验性系统,如网络视频会议工具ViC就集成了RSVp。

(4)会话描述协议(SDp)

SDp只是一种用于会话描述的格式(协议)。它并不是一个传输协议,也不包含在媒体的编解码之中,而是在不同传输协议间传递消息的通知协议,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多媒体会话通知、邀请和媒体会话的其他初始化工作。

4移动流媒体业务及制约因素

移动流媒体业务的实现包括业务提供和业务使用两大部分。业务提供指流媒体业务系统要处理不同类型、不同标准的流媒体格式文件,向不同需求和不同终端类型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流媒体点播或直播服务以及流媒体广播服务。业务使用包括内容发现和业务使用两个基本过程。内容发现是指用户使用支持流媒体业务的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访问流媒体业务门户网站,通过页面浏览、分类查找或直接搜索等功能发现流媒体内容的过程。业务使用是指用户发现指定流媒体内容后进一步使用流媒体业务的过程,包括流媒体内容的在线播放、流媒体内容下载播放以及收看实时流媒体广播服务等。

由于移动流媒体业务刚刚起步,目前还存在不少技术和运营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受带宽、时延、抖动、误码率等的限制,用户终端方面受限较多,导致流媒体业务质量较差,难以发展用户。不同运营商之间移动流媒体业务互通困难,是未来移动流媒体业务高速发展的障碍。从终端的角度来看,支持流媒体服务的手机终端不仅需要语音芯片,而且需要有处理视频的芯片,价格因素成为手机视频普及的一大瓶颈。从网络技术的角度来看,手机电视等移动流媒体业务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比较高。国内移动运营商虽然已经能够提供基于现有2.5G网络的手机电视等移动流媒体业务,但受网络带宽所限,图像、声音效果尚不尽如人意,用户能够使用的移动流媒体业务的种类还非常有限。――网络带宽是制约移动流媒体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服务质量(QoS)也是非常关键的要素,需要进一步完善。

媒体技术篇5

[论文摘要]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咨询服务、图书、教育、通信、军事、金融、医疗等诸多行业,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越来越被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相关概念,对计算机的主要应用做了概括性总结。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述

所谓多媒体,就是融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其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text)、图像(image)、图形(Graph)、动画(animation)、音频(audio)、视频(Video)。各种媒体表现形式各不同。但都为数字化形式存在,即计算机二进制数字文件。

二、多媒体包括

(1)文本:由语言文字和符号字符组成的数据文件。

(2)图像:通过描述画面中各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等组成的数据文件。也叫点位图或位图图像。

(3)图形:矢量图形的简称。即生成一幅图形由数学方法组成的数据文件。一般可将图形看作是图像的抽象。

(4)动画:将静态的图像、图形及连环图画等按一定时间顺序显示而形成连续的动态画面。

(5)音频:声音信号,即相应于人类听觉可感知范围内的频率。

(6)视频:可视信号,即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动态信息,如动态图形、动态图像、动画等。而多媒体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集成在一起,从而使计算机具有了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多体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要特性:

计算机化至少对终端用户来说媒体信息的播放是由计算机控制的。

集成化涉及的设备的类型与数量尽可能地单一。包括存储集成化、捕捉集成化、播放集成化、网络集成化(iStn与iSpn)。

三、数字化主要是指媒体信息表示的数字化、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采样、量化、编码、aD/Da,有利于计算机与集成化,方便存储、传输与处理、但是也存在失真等的问题,数字化的精确性(采样速率与编码位数)与(存储器与网络)宽带的权衡也是很抉择的。交互性主要体系在四种用户定制化程度上媒体播放开始时间、媒体播放次序、媒体播放速度、播放形式。

四、与多媒体有关的概念与国际标准

(一)与计算机多媒体相关的概念

1.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就是能够同时捕捉、处理、编辑、储存和播放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常见信息媒体类型包括:文本、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

2.静态媒体与连续媒体。静态媒体(如文本)是没有时间维的媒体,即其播放速度不会影响所含信息的再现。

连续媒体(如音频和视频)是由媒体“量子(如音频采样和视频帧)组成的,具有隐含的时间维,播放速度影响其所含信息的再现,因此,需要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按特定的速度播放;如果播放速度得不到满足,媒体信息的完整性就会收到影响。

3.捕捉媒体与合成媒体。捕捉媒体是指从现实世界中捕捉到的真实媒体信息。合成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合成的媒体。

五、常见国际标准

(一)iSo指定的国际标准

JpeG标准:JpeG(JointphotographicexpertCroup)小组1991年3月提出了iSoCD10918用于连续色调灰度级或彩色图像的压缩标准,采用离散余弦变换、量化、行程与哈夫曼编码等技术,支持几种操作模式,包括无损(压缩比2:1)与各种类型的有损模式(压缩比可达30:1且没有明显的品质退化)。

mpeG系列标准:iSo于1992年制定了运动图像数据压缩编码的标准iSoCD11172,简称mpeG(motionpictureexpertGroup)标准,它是视频图像压缩的一个重要标准。mepG编码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从mpeG_1、mpeG_2到mpeG_4,甚至现在流行的mpeG_7不仅图像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且在编码的可伸缩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灵活性。

(二)itU指定的国际标准

H.320:H.320(其原名为narrowBandtSDnvisualtelephonesystemsandterminalequipment),但是H.320标准仅仅只适合在iSDn、eL、t1等高速率的数字网上运行,而不适合在电话线这种窄宽带网上使用。

H.324:H.324是通过一般电话线传送音频和视频信息,并对音频及视频信息进行编码及解码的国际标准。一般电话系统获得广泛采用的原因是使用方便,而且有数量庞大的用户。H.324标准可以将电视会议带给数以百万计的,没有加入iSDn的用户。

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例如:数字化图书馆融入了多媒体技术后,使得数字化图书馆更加生动真实。远程教育等领域也是应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东北大学就在我国开始建设远程教育网是投了巨资,从沈阳一直铺光缆到秦皇岛,成为了在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教育网络之一,他们就用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进行教学,使更多的学生受到了名师学校的教育。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方便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由于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应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但是对于图像和音频的压缩编码规范还很混乱有些压缩编码规范已经公开,有些对外界还是秘密,这对整合音视频压缩编码很不利。在资源共享,开源的思想占主流的当今的技术界,多媒体技术这部分也需要把各种音视频的压缩技术整合起来,是对多媒体技术更加规范和成熟,这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才能够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曾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探讨[J].宁波广播电视学报.2006.4(4):100-102.

[2]黄春雷,浅谈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9):25-26.

[3]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10-25.

媒体技术篇6

1.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相结合,将信息比较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接收比较大量的信息,促进解决课堂时间短与教学内容多不协调的问题。

2.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声音等方式可以直观、清楚地展现病理形态的演变过程,使抽象、晦涩难懂、枯燥的信息变得具体可见、活泼生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形式上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多媒体技术多形式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去了解信息,正确地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问题

1.主次不分。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盛行的时代,很多教师为了多媒体技术而实施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成了主导,学生真正所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指导都退居二线。

2.重量不重质。多媒体课件一节课所展现的内容比较多,有的教师认为课件播放完了课就讲完了,完全不顾及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消化信息。

3.过多运用多媒体技术,造成学生视听疲劳或者学生注意力被承载知识的外在形式吸引而忽略了知识本身。

4.医学信息是时时变化的,而有的教师怕麻烦,一个课件用几年,造成信息的滞后。

5.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现实物,过多地应用,将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三、病理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不言而喻,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也是大势所趋,病理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发生问题有可能是因为教师对新技术把握不够,经验不足,不能将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点与新技术进行良好的结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应当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出对策,多思考、多变通、多改善,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有利作用。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迎合形式而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使用教学辅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理解、吸收、运用知识。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如果使用多媒体可以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就使用,如果使用多媒体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会产生不利影响就没有必要使用,有些课程运用常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在病理学教学中,如病理形态部分,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更加仔细、微观、清楚的认识人体组织主细胞在病态下的发展,能够更加深刻的学习知识,就可以使用;在学习病理生理学机制部分,对于比较晦涩难懂、语言难以描述的知识点也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一些运用常规教学方法就可以达到教学效果的课程就不必使用多媒体技术;而对于一些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做的实验,需要在临床上做的观察,不能用多媒体操作或者观察多媒体资料替代。

2.提高教学质量,控制信息量。

信息量大,效率高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优势,但是如果不注意控制将会转变为问题。当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的信息量超过可接受范围后,所接收的信息将会处于“无效”的状态,即使课上讲了很多,学生所接收的也有限,甚至因为学生对知识来不及理解,还会造成知识储存的混乱。另外,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时,只会忙于接收,思考的时间减少,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接收。一般一节课多演示的图片在10~15幅为宜,每幅停留的时间2~3min为宜,需要给学生留下眼见、耳听、脑记的时间。

3.提升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艺术性。

媒体技术篇7

关键词:数字媒体发展趋势融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26-02

21世纪是数字信息的时代,数字媒体产业也被认为是数字信息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阳光产业,国家政府也对这一新兴的融科技、文化、艺术为一体的产业给予大力扶持。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着许多与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变革与发展。在教育领域,国内各大高校都纷纷结合各自的优势背景和特色,开设和创办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学科和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这样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之下应运而生。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跨学科新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主要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工科性质的技术,而将艺术修养,人文知识素养置于附属、辅助位置,从而导致学生综合知识素养的缺失,缺乏创意与内涵。另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对学生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培养也不如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那样严谨,造成学生文化艺术不如文科或艺术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术也比不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往往难以顺利就业。

2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艺术媒介的变化和基于数字手段的内容整合,使得以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和新媒体研究相统一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所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创作实践的应用性人才。可以看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要求具备数字技术应用的能力,包括相关的数字艺术设计软件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同时也比较注重艺术理论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陶冶。但是,有艺术专长的学生对于相关技术的学习难以精进,对相关技术软件的使用也局限于表面,因此即使有好的创意在运用数字技术表现时会受到一定的束缚,作品的展现形式不能完全符合于本人的创意和思想。

3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

3.1科技、艺术与文化

在古代,技术与艺术都指的是在劳动生产中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科技与艺术才逐渐分化。但随着数字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艺术又有了共同生长的土壤,依托于现代数字科技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媒体技术更是与新兴数字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数字艺术只有依赖于先进的数字技术才能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其艺术创作形式和风格才会趋于更加成熟与完美。

不论是科技还是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写照。因此,我认为科技与艺术的灵魂都根植于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宝贵财富―文化之中。最高的科技,一定需要人文思想作为基本指针,才会避免人类全面彻底物化的危机或毁灭的末路。因此,在数字高科技摇篮中诞生的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

3.2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数字产业需求的是具有过硬的计算机技术,同时又具备一定艺术创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在长远来看有利于培养市场所需求的人才。此外,人们对数字媒体产品也越来越挑剔,数字媒体作品的创意层次和品位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在考验着作品设计与创作人才。一件作品好不好,关键看创意好不好,创意在于赋予作品什么样的灵魂与思想,只有灵魂思想饱满充实的作品才会被人们所认可,而一件作品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精粹的体现。既然现代的数字艺术根植于文化而又借助于数字技术得到展现,那么在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逐渐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加之于文化的滋养,以赋予其鲜活的思想与灵魂又未尝不可呢。

俗话说,过去的奢侈品是今天的必需品,那么今天的奢侈品也将成为明天的必需品。在计算机发展之初,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较好的掌握使用,但在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了。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媒体技艺在作品创作,娱乐视听等各方面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普遍化,运用新媒体进行创作的人将不再局限于艺术家,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有可能,所以说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在于更加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等都是跨领域跨学科的人才,比如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就拥有经济政治学的背景。

总之,我认为从长远来看,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吸收和借鉴双方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逐渐融合的过程。

4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在学生培养方面存在一种文化涵养缺失问题。艺术创作的内容来自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财富构成了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缺失了文化的底蕴,即使再精湛的艺术,运用再好的技术,创作出的也不过是缺少灵魂的作品。因此,在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中应重视文化修养。

另外,数字媒体技艺是在交叉学科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上的再次交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学生的知识分离化现象。在教学指导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避免陷入培养“被复合型”人才的误区。

最后,由于缺少实践,许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欠缺,在就业时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可以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5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激烈的数字信息市场的竞争中,二者通过互相吸收借鉴,取长补短以完善自身价值的体系,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将来,数字媒体技术不再只是由理工科学生或科学家才能运用的计算机技术,而数字媒体艺术也不再是由艺术家或是对艺术感兴趣的科学家进行创作,而是将出现二者兼具的人才,即数字媒体技艺人才。笔者认为这样的融合才真正有利于数字媒体信息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探索[J].装饰,2008(11):100-101.

[2]陆蓉之,VictoriaLu.新媒体趋势_数字媒体艺术何去何从[J].大美术,2008(4):22-26.

[3]陈云红.跨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75-78.

媒体技术篇8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信息社会,军事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未来战争对军事人才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开始进入多媒体发展阶段,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普遍使用将带来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之可以逐步表示图象、动画、声音、视频,使得丰富多彩的世界都可以模拟仿真,可以出现虚拟的世界,几乎所有具体学科的研究对象都可以实际表示,故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是教育技术在知识表示方面的重大突破。

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与以往任何一种先进媒体的应用相比,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更深刻的改革,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多媒体信息对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的,虽然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员需要领会,在脑中努力拼凑,去重现客观存在,这是相当困难的过程,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就可直接把现实世界表现出来。例如,宏观的宇宙世界、微观的物质结构,如用语言描述,得到正确的概念对教学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但在今天的多媒体时代,可以使用模拟仿真,使内容、结构变得非常直观、容易了解。

1.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众所周知,人类的感知行为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这三种不同的形态。多媒体信息可以方便地适应不同个体在认识形态上的种种差异,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以往形式单一、直线展开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员学习的兴趣,更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但是,仅通过单一渠道所吸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实践证明,同时通过视觉和听觉所获取到的信息最容易被人接受而且容易记忆。可见,从增进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角度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是何等的重要。而多媒体系统完全提供这种学习环境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器官的功能。如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图象、动画、视频可以作用于视觉: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可以作用于听觉:一致的界面,友好的交互式操作则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眼、耳、手等器官的协同作用。

2.用信息的多维化来满足思维的多维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人们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以及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即: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和培训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当人类进入新的知识领域,这种二维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而多媒体技术为人类的多维思维提供了一种能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表达和处理的最佳技术和方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使学员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多维动态方式,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3.全方位的多媒体信息有利于实现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主要引入的是多媒体的概念和方法,目的是将多维的教学媒体信息用于超媒体结构实施有效的组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便于控制,易于控制的特点,使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去引发学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满足个体化的学习要求。这种媒体和电脑的完美结合,可以促进人类感官与想象力相互结合,以全方位的立体空间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灵感。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其它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双向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官为中心的,教官面对面地向学员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学传送的信息也是单向的,例如:电视录象,它们虽然都能实现同时表现文字影象、声音、画面等多种功能,无法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交流。教官难以准确,全面地掌握学员练习的全部情况,及时提醒个别辅导;再者,难以做到在上机的学员之间,教官与学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是上机操作成了学员自己的活动,教学工作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如果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不仅能实现学员与计算机之间交流,还能实现学员与学员之间、教官与教官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官在总控台上能及时了解每个学员上机操作的具体情况,了解学员的思维活动,调解教学过程。同时利用双响交流功能进行学员之间的对话、经验介绍及教官对学员的辅导,也可让学习方法得当、学得较好的学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所有学员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必须与教学理论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教育远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与复制,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是一个各具侧重、相互联系丰富多彩的整体。我们认识它的初级阶段,用感官直接反映,把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直接影射成感性认识,但这还很不够,为了使认识深化,需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需要经过抽象、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形成理性认识,然后才能灵活应变,去解决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因之带来的教育思想、模式和思想方法的变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高新技术,如果不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发挥其优势,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所有场合都是最优的,每种媒体都有其各自擅长的特定范围,而知识能用多种媒体表示,知识用不同种媒体表示,可有详简之分,不同的抽象层次、不同的媒体相互配合对认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效果能够大大提高。

三、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媒体技术篇9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关键性技术

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等。本文将主要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三个部分进行阐述[1]。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文字、视频、图像、动画等结合为一体的先进技术,它具有集成性与交互性。它能够将数字信息通过界面显示出来,随着我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被充分赋予了时展新特点,同时具备了显示各种形式的媒体特点[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它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的教育教学、现代化工业生产、传媒广播教学等方面,都运用到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无论是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还是娱乐都有多媒体技术的身影。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到了一个新台阶[3]。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创新,未来多媒体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通过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就是想探索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道路,从而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今后的应用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推动多媒体技术应用持续稳步发展,这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相关技术尤其是加强对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那么何谓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呢?计算机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是解决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和处理,包括多媒体数据的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以及多媒体数据的输出技术。主要应用于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为解决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视频压缩技术

传统的压缩编码是以集合论为基本,它没有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主管能动性与事件本身含义[4]。因此压缩编码的发展是从信息论开始的一个不断在更新完善的过程。按照信源的统计特点可以分为:预测编码、小波编码、矢量量化编码[5]、转码编码等方法,根据图像传达景物特点可以分为图形编辑与基于内容的编辑。基于内容压缩编码方法是当前最先进的压缩方法。

(二)视频点播技术

近年来,多媒体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视频点播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将计算机、通信、电视等技术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视频点播方式,实现了人们随意收看电视节目的想法。视频点播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点播技术让课堂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视频服务系统实现功能的核心是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是视频点播技术实现的主要载体,它充分保障了视频播放的质量。

(三)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信息通常都是非格式化的数据,它具有数据存储分散、存储对象复杂等特点。当前多媒体资料管理工作开展得不是很好,它需要良好的数据模型为基础,利用引入封装、对象、多态、继承等概念来描述其对象[7]。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充分融合起来是当前多媒体系统研发的主要方向。

(四)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集成技术,它涉及到很多学科,如:计算机图形学、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利用计算机可以合成真三维画面,从而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虚拟现实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形成逼真实体,用户通过感官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一技术的带来的先进性与趣味性。目前虚拟现实在航天、军事、医疗、娱乐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流传媒技术

流传媒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流式传输,将声乐、动画等通过服务器发送到给用户,用户不需要等到文件全部下载完成就能进行观看,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流传媒技术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效率。总之,多媒体技术将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可视化综合到一起,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六)音频技术

所谓“音频技术”,主要是以电声技术为核心内容,同时还包含了生理心理、建筑声学、音乐艺术等相关技术[8]。它主要的技术支持是一种结合了应用声学、声电换能原理、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技术。它使信息的提高方式更具灵活性。

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

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有的技术应用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它转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鲜感。

(一)多媒体教室的组建

多媒体教室的组建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性技术的主要体现之一。在多媒体教室建设中,我们可以配置一些先进设备,如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室摒弃了传统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不过在多媒体技术的实际运用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主体,依然发挥主体作用,不能过度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被多媒体技术牵制[9],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教室的功能

多媒体教室具有许多先进功能,如:广播教学、转播教学、屏幕监视、遥控辅导、交互式教学、多媒体语音复读机、网络考场等。在进行广播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屏幕和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向学生进行广播。在进行广播教学时,学生可以举手提问,教师再为其解答,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使教学的开展更加有趣;通过转播教学,教师可以将电脑屏幕及声音向学生转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屏幕监视是指教师通过电脑屏幕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实时监控,查看学生学习状态[10],并实现远程辅导学生;遥控辅导也是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通过遥控辅导,教师可以手把手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习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大力提高;多媒体教室实现了交互式教学,学生能够进行电子举手,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多媒体语言复读机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它包括:跟读回放、和音对比、自动断句、原文跟读、语速调节、语音监听、自定义教学方法等;多媒体教室还实现了网络考场,具备成绩汇总、排名、查看试卷、系统阅读等功能,能够快速实现成绩查询、成绩汇总。

结束语

本文分别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三个部分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大领域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在视频点播,视频压缩、多媒体数据库、流传媒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上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同时,多媒体技术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创新,我们必须不断寻找自身的不足,去探索更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让我国未来多媒体技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饶军辉,王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0(12):53-54+57.

[2]杨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9):225.

[3]张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3):93.

[4]陈逸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6):179-180.

[5]惠红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J].电子测试,2013(07):223-224.

[6]刘颖,王磊,郝锦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95-196.

[7]董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25-26.

[8]汪琳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0):167-168.

[9]孙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4):191-192.

媒体技术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

前言

现阶段,信息化时代成为了当代的大趋势,教育领域也跟紧了时代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了现代教学的新时代。现代的教育方式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我国现代教育也逐渐的取代传统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用现代的教育理论体系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开发与设计,进而达到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目标和实践方面的成果。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以及再现等等[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中并没有详细讲解多媒体技术,但并不代表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不发生关联,实际上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联是密不可分的,现代教育技术需要系统方法和教育思想的逐步整合,那么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就会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完美的进行运行,所以说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2多媒体技术逐渐替代传统电化教育

2.1改变教育组织形式:多媒体技术最显著的能力就是可以在进行的过程中随时接收到学习者的反馈,同时依据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调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试听媒体中单向传播的方式改变成为双向的交互性的交流,多媒体技术也很好的分担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多媒体教学技术延伸了传统教育中视听教学的能力,同时又拥有在教学过程中传递和控制反馈信息的能力,这是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技术在交互性上的创新无疑为学习的过程中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也制造了知识的创新和媒体网络的学习模式[2]。传统的教学设施的劣势就是基本没有交互性,只是一味的传输思想,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传输知识为主,而多媒体技术实现了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

2.2改变教学信息的表现形式:传统的教学设施虽然是可以交叉使用,但是将这些设施组合在一起,是非常的浪费时间以及精力的。但是多媒体技术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一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教学方式中所用到的东西全部添加到多媒体技术中,并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最后用这套完整的体系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学的过程中,内容十分具有渲染力,课堂生活中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便会变得更加积极,多媒体系统将传统的电视教学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多媒体教学技术给教育系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3]。

2.3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高校的条件相对来说比中小学要好很多,设施也比较完善,但是基本设备都不会被人们使用,总而言之是没有可用的教学软件,以商品方式出售的软件数不胜数,但是对于高校来说却不是很合适,并且目前教师无法切实打造一款适合自己教学的软件,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就是将图片与影片进行结合,在制作过程中有较多的技术问题却是大多数的教师都解决不了的,并且制作起来也是相当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的出现刚好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日趋成熟,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已经对计算机的操作了如指掌,教学的方式也变得十分简单便利[4]。

3多媒体技术教育的运用前景

3.1理论研究方向:多媒体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看重理论研究,这也是阻碍教育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最严峻的问题,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全部,也并不是万能,所以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应该树立一个良好的、全面的教育观念。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中有五大领域,这五大领域就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研究的理论以及需要我们去进行的实践,尤其需要着重的加强学习理论,并在现代教育中的多媒体领域中进行运用,毕竟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其次,部分教育学家的理论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应该深刻的研究这些学者有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学术。

3.2应用方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十分的广泛,甚至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涉猎,主要在教育领域、图书领域、商业领域、通讯领域、军事领域以及娱乐领域,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最显著的主要是在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超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智能多媒体技术四个方面。

4结论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每个人的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因材施教很重要,那么多媒体技术就比较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多媒体技术具有十分迅速的信息处理能力,会将每个学生的情况反馈给每一位学生。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同时,就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问题而言,在很长的时间内,学校中的教育技术将会以多媒体技术为主,但是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所以也不会完全取代以往黑板模式的传统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王鑫源.多媒体技术对高校教育技术的影响探讨[J].智富时代,2015,08(02):300.

[2]古红梅.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教育主体认知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3]胡予萍.高校钢琴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质量的影响[J].音乐大观,2014,03(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