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13:11

设计案例篇1

关键词:设计案例;计算机操作;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将一节课或几节课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练习,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扎实,运用更加熟练。好的案例还能引导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工作中去。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设计案例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设计案例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现状和近期的发展,尽量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计算机所带来的便利。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有一个即将毕业的班级,学生都忙着找工作,对计算机课这门辅助课程漠不关心,完全就是在应付,课堂上需要不断地维持纪律,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安排的练习也很难按时完成。在一节word综合实践课上,我设计一个制作个人简历的案例,分文字版和表格版两种。由于学生即将毕业,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要制作个人简历,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会用到word软件,所以,在设计的案例中几乎包含了word软件的常用功能和基本操作,内容的设计上也是针对学生的情况精心安排的。学生在听课、练习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创意,甚至有部分学生把做好的案例保存了下来,准备找工作的时候用。

这个案例本身并没有新奇之处,只是联系学生要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以前上课时的种种不良习惯,都投入到学习中,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有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操作对熟练度要求较高,为了强化技能,提高操作速度,在练习中会有大量的重复操作。初期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练习认真,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很容易对重复操作产生厌倦。在设计案例时就要灵活多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相同的内容,不同的阐述方式,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C语言学科中,条件选择语句、开关语句、循环语句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编写程序的时候经常用到,也是平时重点练习的部分。除了教材中的案例外,还给学生选择了一些C语言中的经典案例,如“百鸡百钱”问题:数学家张丘建在《算经》一书中提出的数学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在设计案例时可以选择一道或两道这样的趣味题,虽然通过这些案例练习的都是选择语句、循环语句等内容,但通过不同的方式体现,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比较浓,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教学案例的设计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身份和眼光去看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6.

设计案例篇2

[关键词]新疆高校;软件设计;特色案例库;建设与应用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多民族聚居地区。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常常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首选[1]。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库建设为基础。案例库是学校和各二级学院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应用开发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来说,软件设计案例库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断凸显[2]。以信息产业需求、学生就业导向以及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建立健全计算机软件设计特色案例库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新疆高校计算机软件设计特色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

计算机软件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今后要承担本专业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开发的任务,也应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然而,新疆高校计算机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因认知特点、实际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在计算机软件设计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如对授课教师所讲述的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弱等,需要对新疆高校计算机软件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引起足够重视。该类课程的学习内容操作性强,涉及算法、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方法等综合知识,难度较大。如果仍然采用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不现实的[3]。目前,随着计算机软件设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兴起,案例教学逐渐引起计算机教育界的关注。各院校大力提倡案例教学,一些敢于探索且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开始引用企业真实的项目或自编案例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总体来看,当前计算机软件设计案例库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案例库资源少,特色案例缺乏。尽管教师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较为滞后,特别是具有特色又适合于教学的软件项目案例少之又少。2.案例库建设不够系统,内容不够全面,质量不高。目前,案例库建设不是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建设,而是围绕课程来建设,并且一些案例较为空洞乏味[4],难以与学生的工作或今后的实践联系起来。同时,对案例的背景说明以及专业分析不足,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案例,并提高他们对工作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能力。3.案例库资源的推广不足。目前,很多高校的软件设计案例库资源仅限于本校甚至本专业学生共享,即使那些共享的资源也常常仅能满足本专业学生理论教学的需要,而未考虑实践教学需要以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求,案例库应用范围很有限。

二、案例库建设目标及基本原则

计算机软件设计特色案例库建设应基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培养目标,服务于“程序设计语言学习”“编程项目实现”以及“软件系统开发”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教学,同时融合多学科信息化的软件开发需求。针对当前计算机软件设计类课程的案例库建设现状,可以结合教师前期完成的教学、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广泛搜集和整理各类具有特色的软件设计案例,并为每个案例提供详尽的背景说明与专业分析资料,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计算机软件设计案例库。最后,利用基于web的案例资源系统将案例库分类、分层次进行网络,尽可能地扩大案例库的应用范围。案例库建设以案例为基础,通过案例有效呈现问题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巩固理论、形成知识、提高能力。案例库建设应该体现相关课程内容、体系和方法的改革,充分结合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实践,并注重推广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强调基于案例库建设组织课堂教学的运用。在构建计算机软件设计案例库时,还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案例的时效性。案例应取材于当前最新的项目开发和应用场景,而不是凭空杜撰而来。2.案例的完整性。案例由一个或多个问题组成,案例背景说明详细,专业分析材料、开发框架源代码完整。案例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应概括和辐射许多理论知识,包括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有关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能为他们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奠定基础。3.案例要有特色。案例的选择要避免空洞乏味,最好能与领域或区域内的特色项目相结合,能与学生今后的工作或实践联系起来。4.案例要有启发性。案例的选择是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服务的。每一个案例都应该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深入分析问题,进而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5.案例要有广域性。案例可以涉及多领域或多门课程的知识,围绕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从而有效拓宽案例的辐射范围,有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案例库建设应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建设过程真实可靠,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占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三、案例库建设内容

(一)拟定拟定“计算机软件设计”特色案例库建设方案计算机软件设计案例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信息产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紧跟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拟定案例库建设方案,明确案例库建设基本原则、规范、标准以及更新机制。进行搜集、整理和设计有特色的案例。根据案例的特点,对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要鼓励教师将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实际项目引入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从而达到项目任务驱动教学的目的,还能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战性。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获取师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和完善案例,迭代完成案例库的建设。

(二)编制案例撰写规范编制案例撰写规范、入库和评审标准拟从案例构成、撰写要求和排版要求三个方面,对案例源码模板、案例背景说明以及专业分析材料进行规范。从选题、核心问题表述、教学目标设定、理论知识点分析的清晰程度、课堂计划的合理性等方面对案例建立评审标准。

(三)积极引入企业项目案例案例库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将来自企业一线的项目案例转化为适合课程教学和学生个人或团队开发的项目案例,建设课程实训项目案例库,并配套建设学生实验、实训所需的软件资源库、参考资料库以及技术标准库和网络支撑平台。尽可能重现企业真实项目开发环境和开发流程,实现“校中厂”,增强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

(四)案例库主要构成充分利用教学科研项目成果以及企业真实项目案例,筛选出适合教学和专业拔高的计算机软件设计案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分类的新疆高校计算机软件设计特色案例库,从而使学生尽早接触实际项目,达到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目的。本案例库中共包含100个计算机软件设计案例,其中61个特色案例,39个扩展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类筛选,所有案例按照四个层次进行分类:第一层次:按照应用时机分为教学案例、上机实践案例、专业拔高案例;第二层次,按功能分为图像设计案例、管理系统案例、网页设计案例、综合型案例;第三层次,按照案例特点分为特色计算机软件设计案例、扩展案例;第四层次,按照语言或开发工具进行分类,分为C语言、C++、C#、Java、VB、JSp、aSp.nte、Delphi、pHp、HtmL、Flash动画设计等15个小类。案例库中包含全部案例的程序代码、案例背景说明以及专业分析材料。

四、案例库资源管理系统的实现

(一)系统需求分析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简称B/S模式)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兴起后广泛应用的一种应用软件工作模式。采用B/S模式结构可以大大简化客户端计算机的负载,也能够有效减轻软件和硬件系统维护、升级的工作量和成本[5]。本案例库资源管理系统将采用B/S模式完成对案例的有效管理,提供案例的展示、上传、下载以及信息修改等功能。

(二)系统设计案例库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分为前台和后台模块。在权限上主要有两类:系统管理员、普通用户。系统前台和后台模块所包括的功能,如图1所示。

(三)系统实现在计算机软件设计特色案例库建设中,采用aSp.net、HtmL以及SQLServer数据库实现特色计算机软件设计案例库的分类、分层次资源管理系统。单击系统首页中的下拉菜单可以看到该类案例的下一级分类,如图2所示。点击某案例图片后会打开该案例的详情页面,其中包括案例简介、案例源代码、案例文档下载链接,界面如图3所示。后台案例管理界面实现对案例资源的综合管理,管理员在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后台,其后台界面如图4所示。

五、应用与效果

设计案例篇3

关键词:案的设计;案的功能

近几年来,我校一直推行案教,进过反复摸索,逐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案设计和使用模式。现以“苯酚”的案为例,介绍我们的案设计过程以及主要功能。

1 案的设计

我们每周教研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案设计,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第一步:每开始教新的一章之前两周,共同习本章的教目标、内容、地位、功能、课时,初步按照课时确定需要几个案,一般是每课时一个案。本章我们的计划是7个案,备课组12人分成3个小组,每组承担2-3个案。具体要求是:(1)将每课时的目标分解,以生为行为主体,运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动词,指出生在一定的行为条件下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2)案的流程设计,应该与教案的流程一致,也就是以定教,尽可能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呈现习内容,留下让生书写的空白。

第二步:每课时教开始前1周左右,研究本节课的案设计。提前把案初稿印发给大家,教研活动时着重讨论习目标的叙写是否切合生实际、有利于生对照反思,习流程是否具有逻辑性、符合生的认知规律。比如对于“苯酚”的案,我们讨论决定:苯酚的溶解性实验,苯酚与石蕊试液、与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苯酚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等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由生自己完成;苯酚钠溶液通入Co2由于耗时较长故给生播放实验录像;由于溴水污染性较强、有强腐蚀性,苯酚溶液和过量浓溴水反应由教师演示。

第三步:将讨论修改后的案印刷,于上课前发给生,教师根据自己班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跟很多校的使用方法不同(例如东庐中的讲稿,生自占了很大比重,需要提前发给生,生先自,讨论等)。我们的案主要是让生上课、课后使用,因为我们认为,生最主要的习时间还是在课堂上,不可能每一节新授课都给生大量的时间去自;生如果预习的话可以通过课本或其他教辅资料。并且案上内容也需要让生有一定的新鲜感才能激发他们课上积极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之一。

第四步:研讨使用效果。这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家主要交流自己对案有哪些灵活处理,有哪些精彩的课堂生成,有哪些心得体会,案的设计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比如,对苯酚的案,老师们普遍感觉生实验太多,导致一节课完不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生实验操作比较慢,主要是我们想让生使用自己配制的苯酚溶液和苯酚钠溶液,所以没有为生准备这两种溶液。但是有的生没有想到为后续实验留下药品,每次都重新配置;也有的制备苯酚钠时加的氢氧化钠太多,导致加盐酸时现象不明显等等。从而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2 案的功能

主要表现为生方面和教师方面。

2.1有利于生课上记笔记

课堂时间有限加何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尤其是有时我们使用课件,呈现的内容比较多,生难以一一记录。案实际上就是代替了笔记本的功能,每节课的案我们都为生留出了足够的空白,以利于生填写。这样,就节省了生记录标题、问题的时间,集中精力对问题进行思考,对方法、结论进行记录。另外的一个好处是便于对生进行管理。使用笔记本,有的生不知道该记什么,很可能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使用案,强化了重点知识,使生对习任务更加明确。

2.2有利于生自我反思、评价

本节课习效果如何?有的生可能会仅仅满足于“听懂了”。而对照案上具体的习目标,每一个生都很容易评价自己的习效果,反思自己的达标情况,从而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元认知能力。同时,新课程强调过程评价,这也是老师评价一个生课堂习过程的重要依据。

2.3有利于生课下复习

案就是一份很好的复习资料。生可以把案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从而使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也可以把案进行定期整理,根据自己的后续习补充、完善。尤其是课上使用的例题,比起在黑板上抄题、读题、利用投影放题等方式,把例题印到案上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它不仅解决了课上有的同听不清、看不清、来不及记下来等问题,还为生进行课后的复习提供了方便。

2.4有利于内容

每一个知识点的深广度、习流程、主要例题、思考题都是教师通过教研共同确定的,课时作业也是统一的,这就从整体上保证了教内容的实施和教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进行教管理和评价。

2.5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

在分工时保证新老结合、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全程参与案的研制过程,使他们在对课程目标的解读、教材内容的处理、资料的搜集和筛选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训练。他们的教水平的提升不再仅仅是模仿或独自摸索,不仅知道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一般经过3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就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

2.6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设计案例篇4

关键词:自由落体运动探究设计思想设计特点选择与改组

一、新课程课堂案例设计提出的必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教师的主观判断或经验出发,更侧重于教学过程的程式化、细节化的准备。其具体化、书面化即为倾向于静态性的教案。这不能适应动态生成的实际教学过程。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注重教学的策略和教学思路的设计。

二、课堂案例设计与解读,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为例

(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如何激励、启发、点拨学生。首先,问题必须以情景为基础。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产生探究的欲望;其次,点出问题关键,拨正学生思维的方向,以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再者,教学中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二)教学流程图

(三)教学过程概述

1.图片展示,激发兴趣

教学内容:伽利略和他的助手登上比萨斜塔让一个重一百磅和一个重一磅的同样大小铁球,同时由塔上下落。

教学活动:让学生猜想图片中的两个铁球下落的快慢情况。

设计解读: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视频播放,构建模型

教学内容:(1)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2)雨滴从空中落下来。(3)树上的果实,成熟后会掉下来。

教学活动:学生指出运动的共同特点:静止开始竖直下落。

教师指出这类竖直下落的运动称为落体运动。

设计解读:从生活情景中构建物理情景或模型,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物理的习惯。

3.逻辑推理,引出矛盾。教学内容:落体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有什么关系?

教学活动:学生凭借经验得出:“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得出错误观念。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捆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学生分组讨论,推出两种矛盾的结果。

设计解读:一方面,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既是对学生错误观念的震撼。另一方面,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结论转化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

4.自主探究,初步设想。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比较轻重不同或相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

(1)一枚硬币与一枚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硬纸片等高同时下落,比较快慢。(2)一枚硬币与一枚粘有与硬币面积相同纸片的硬币等高同时下落,比较快慢。(3)将一张纸片折叠成团,与另一张面积相同的硬纸片等高同时下落,比较快慢。(4)将一张纸片折叠成团,与另两张粘在一起的纸片等高同时下落,比较快慢。

教学活动: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拿出(硬币、纸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动手实验。

设计解读:(1)让学生主动探究,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特别增加了第四个实验,即所谓的“课程的二次开发”。(3)通过简易实验得出的结论使自己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激发了继续探究的欲望。

5.观察实验,验证猜想。教学内容:进一步探究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空气的阻力。

教学活动:教师启发性引导:跳伞运动员跳伞时,降落伞打开与没有打开时下落快慢情况。教师演示玻璃管实验,注意这时与课本有所不同,进行改进,在真空中重复前面四个学生实验。并配合模拟动画Ho1202

设计解读:(1)通过玻璃管实验使学生找出掩盖在表面现象下的规律,克服经验带来的错觉。(2)用“跳伞运动员跳伞”这一情景,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很容易想到空气阻力。(3)演示玻璃管实验时进行改进,不放羽毛、铁片等,而是重复前面四个实验。前后对比,进一步突显空气阻力的影响,加深认识。

6.实验分析,概念引入。教学内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与条件。

教学活动:教师提问:“分析刚才物体在玻璃管真空中下落受力有什们特征?”学生思考、联想、作答。即: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运动。

设计解读:(1)从刚演示的玻璃管实验中归纳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很自然的引出概念。(2)体现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或排除次要因素的研究思想,加强理想模型的认识,为后面进一步研究做好铺垫。

7.师生游戏,产生惊奇。教学内容:做“测反应时间”的游戏。

教学活动:课前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教师介绍老师手中这把尺很神奇,它既能测量长度,还能测量时间,而且能测出同学们的大脑反应时间是多少?选1到2个学生玩游戏。学生抓住尺的同时就报出反应时间。(比比谁的反应快。)

设计解读:通过这一游戏产生“惊奇”效果,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从而对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产生热切欲望。

8.主动实验获取信息。教学内容: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1)复习打点计时器有关的知识。(2)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下落轨迹。

教学活动:教师设问:(1)用什么仪器可以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2)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有什么特点?(3)使用打点计时器应注意什么?学生首先主动思考,然后小组自主实验、主动操作、记录、思考、交流讨论。从学生中选出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运用实物投影分析。

设计解读:(1)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一方面对前边学过的知识加以回顾,另一方面为后边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做好铺垫。(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

9.自制教具,发散思维。教学内容:“频闪照相”也可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轨迹。

教学活动:课前教师准备自制教具:将废弃的输液用具进行改装,输液管里装有红色液体,让装置成竖直状态,在输液细管一侧固定一刻度尺。课堂演示时用实物投影仪将整个过程展示出来。教师用数码相机对竖直下落的液滴拍照,然后将其输入电脑,在电脑进行图片处理,引导学生画出s-t,s-t2图象。

设计解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制作仪器。同时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本课设计特点

1.重视实验;2.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3.创设问题情景;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5.对教材内容做必要的选择与改组,即所谓的“课程的二次开发”;6.设置“测反应时间”的游戏;7.自制教具。

设计案例篇5

通过案例教学的实施,能够将实际经验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对实际教学环节进行了加强。案例的设计与选择是案例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案例教学进行设计和选择[1]。同时,设计案例还要从教学的主题——学生出发,对学生适宜理解和吸收的案例进行设计和选择,因此需要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1系统性

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当从课程的内容及知识体系两个方面出发,对课程案例进行系统性的设计。案例的设计选择必须涵盖整个课程的知识点,体现知识之间存在的特定联系,从而实现对教学要求与目标的满足。案例必须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将所需掌握的知识点都囊括其中。选择案例的过程中还要强调其延续性,使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巩固旧知识点的同时对新的学习内容进行扩展。

1.2实用性

案例的设计与选择要能够充分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有趣或具有实际意义的程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案例中对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巧进行理解和学习,从而对问题解决的能力进行提升[2]。如《C++程序设计》一课中,讲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这一内容,以电话薄管理程序为例,将所需解决的问题转化成通信簿与通信录两大块,对菜单管理、查找和排序等知识进行学习。又如案例Cat通过对电子宠物猫的编写,使学生初学类和对象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诙谐幽默的校园故事进行案例School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学习知识更为愉快和轻松。

1.3难易程度

案例难易程度对教师把握教学进度的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进行分析。如果设计的案例难度较大,学生在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就会产生较多困难,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过于简单地进行案例的设计,教学要求就会随之降低,因缺乏挑战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情绪。因此,调整案例的难度适中,才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的学习。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推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积累,而案例的设计难度也要随之提升。

2案例教学的应用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对全部学生进行分组,同时设计出案例对其进行研究,直至设计完成后进行讨论。一般来说,案例的设计到完成会持续三至四周,而教学案例的实施步骤主要如下:教师在第一周内提出具体案例,指导每组学生进行案例研究;第二周由分组的学生对提出的案例进行实践,同时对案例相关报告;第三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案例研究的讨论,并对组间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对包括案例报告、讨论及个人加分成绩进行计算,得出最终成绩。教师在设计或选择案例时,避免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唯一的,这是因为学生的方案设计被否定且得不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就会失去对案例准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团队的协作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小组成员花掉大量时间进行案例研究的准备,教师则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活动引导者。如此一来,案例教学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又囊括了能力的培养。作为中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师,应当对案例材料进行仔细分析,以完整掌握案例的具体内容,同时还要对学生解决案例问题时的反应进行预测[4]。学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例教学的活动中来,仔细对案例进行研究。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要精心地做足准备工作,促使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以实现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3结束语

设计案例篇6

1传统计算机网页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落后

如今虽然已经完成了教育改革,但依然有许多教师处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其在教学中往往排斥使用新型教学方式。高职教学中计算机网页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课程,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其该专业具有很好的就业空间,但若学生在就学期间无法很好的掌握该方面知识和技能,势必会使其丧失此优势。我国高职院校数量众多,虽然很多有实力的院校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教学,但依然有很多院校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对于计算机网页设计专业而言并不具优势,且难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内容,因此今后应积极改善教学方式[1]。

1.2课程设置不完善

我国教育由于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形式,即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知识为辅,此种教学理念虽然曾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此种理念显然与社会要求相悖。而高职院校恰恰与其相反,其所追求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因此其在教学中往往以实践为主,但是此种方式虽然可以使学生计算机网页设计能力得到提升,但却不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总而言之,大多数高职院校仍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课时更好地调节。

1.3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有待提升

计算机网页设计专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于任课教师的要求也很高,然而总所周知我国师资力量匮乏,能够在该专业独当一面的教师也较少,如近年来我国为了解决师资问题,适当的降低了教师准入标准,使得很多大学生有了当老师的契机,但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增加教师的数量,但却无法全面提升教师质量,很多新晋教师虽然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并不善于教学,而有效教师虽然能够很快掌握教学技巧,但奈何自身对计算机网页设计的了解不够深入,同样无法很好的开展教学。另外,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其在教学时往往更喜欢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此其在教学中很少会引用新型教学方式[2]。

2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2.1收集整理素材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收集和整理相应素材,在收集素材时应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意识到那些素材能够在当代学生计算机网页设计方面引起其兴趣,但同时也要考虑到素材与计算机网页设计的相关性。因此教师最终选择的素材可以是网页设计相关的视频、文字和图片等,通过视频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网页设计带来的视觉效果,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适当的文字可以给学生提供揣摩的时间,便于其深入理解[3]。2.2选择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选择目前对于学生而言较为重要的部分,如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个人求职网站,此种网站设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与学生本身发展息息相关。在确定教学案例后,教师则应针对该方面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对该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寻找素材来丰富自己的设计,此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也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网页设计方面的内容[4]。

2.3讨论分析案例

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是案例教学法中的重中之重,此环节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么纯熟的设计技巧,而是能够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彼此进步。同样以个人求职网站为例,教师可以讲学生集中起来共同讨论,学生均是各个不同的个体,不同个体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思所想更加不一样,将所有学生聚集在一起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设计灵感,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设计中的不足[5]。

2.4对案例进行总结并实现自我提升

案例教学法的最后应对案例进行总结,其中包括学生各自的想法抒发,教师对各个学生想法的评价等,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讨论时提出的问题进行明确的解答,也要给予学生新的问题,使其能够促进自己不断开动思维,如此一来在课堂上机时,学生即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设计。案例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对于学生而言或是教师而言均是。

3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页设计中的应用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高职教学的全面发展,也与学生的个人学习、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息息相关。如今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也在为实现全民教育、提升教学质量而不断努力,针对案例教学法我国教育界也在不断对其完善,将其应用于计算机网页设计中后其虽然使得教学效果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时代在进步,教育事业更不能停滞不前,若案例教学法不及时进行丰富,也会逐步沦为传统教学法,因此今后高职院校更应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

引用:

[1]郭锂,叶惠文.基于“双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立体教材开发与应用——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02:83-85.

[2]谭琦.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页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2)08:195-196.

[3]郭锂,叶惠文.tpBim在“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试点课程中的构建与应用——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12:111-114+135.

设计案例篇7

关键词:CDio;教学改革;程序设计类课程;案例设计

长期以来,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强调语法知识,轻视设计、编码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忽视工程经验的积累。大部分程序设计类课程相关教材、实验指导书以及教学参考书中的案例设计以辅助讲解语法规则为目的,案例虽简单易理解,但无益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从我院几年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效果反馈以及跟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虽然系统地掌握了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但不能很好地完成后续实践课程与各级软件竞赛中原型系统的开发。因此,我院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指导思想,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龙头,改革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案例的设置策略与方案,实践结果表明,在具有较强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的案例的学习与实践中,学生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积累了必要的开发经验,培养了工程能力。

1CDio工程教育模式

上世纪90年代末,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教师着手在小范围内探讨如何能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开始推动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作)教育改革计划。1999―2000学年,mit开展了小型的预研究。2000年10月,mit联合瑞典3所大学,合作组成跨国研究组,启动CDio工程教育改进计划[1]。近年来,国内包括清华大学[2]、中南大学[3]等在内多所高校关注CDio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专业与课程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CDio的观点是教师在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真实世界中的系统与产品过程中教授工程原理[4]。

课程改革是CDio四大主题之一[5],也是学生学习构思与设计复杂系统相关知识、技能的重要保证。CDio的课程改革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工程类学科学生应该掌握的完整的知识、技能以及意识体系;如何改革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CDio提出了包括一体化课程设计(integratedCurriculumDesign)、设计―实施经验(Design-implementexperiences)、建立工程工作区(engineeringworkspace)等一系列措施[6]。其中设计―实施经验是CDio计划的主要特点,也是实现一体化课程的最重要措施[5]。本文借鉴设计―实施经验的基本思想,结合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了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与实验案例设计原则与方案。

2教学与实验案例的设计原则

2.1案例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长期以来,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师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规则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与实验案例的设计,案例虽能够清晰地描述相关语言的语法规则,且简单易实现,但无益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能力、经验和钻研精神相对不足。

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软件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与领域,这为教师进行教学与实验案例的选取提供了大量的资源。选取真实的并正在得到广泛使用的软件应用系统作为案例有助于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现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累领域经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学生浪费大量时间学习相关领域知识,教师应尽量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领域及其应用系统。

2.2案例的难度适中

选取难度适中的案例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如果案例太难,结果很可能是教师成为设计者与重要环节的实施者,学生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实施工作。相反,如果案例太简单,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帮助学生建立面对挑战的自信。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学科基础、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案例难度。

2.3案例应用的多样性

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在教学与实验环节,学生需要接触到多个的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教师应注意尽量选取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积累不同类型应用的设计与开发经验。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我院同学在学习该课程前已经修完数据结构,并同时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因此,在案例选择时,我们在网络应用、图像处理、管理系统等领域都有涉及。这种方式既契合了CDio强调的多门课程内容与能力的交织[6],又在平时训练中帮助学生融合贯通学科知识。

2.4案例的可扩展性

教师选取与设计的案例应该是有生命力的,能够不断地改进与扩展功能。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我院在低年级同学中开设这门课程。学习这门课程时,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能够完成的原型系统功能比较简单,但随着专业知识与工程能力的不断积累,学生可以在后继的多个实践课程环节中不断完善原型系统,优秀的作品可以参加各类软件设计竞赛以及申请软件著作权保护。

2.5案例设计开发过程的完整性与规范性

现代软件开发是一个有标准可依的规范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与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规范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因此在案例的选取与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选取各类文档齐全、编码规范的案例。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过程开展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并借助于目前软件业主流工具软件完成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等阶段的任务。在实验环节中,教师应指导与监督学生按照规范流程完成系统设计开发,并将规范性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3教学与实验案例的实施方案

基于上文提出的基本原则,我院制定了一套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与实验案例实施方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进行探索。

我院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基本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项目等多个环节。课堂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开放实验项目一般设置在三年级。时间上的跨度为案例设计、开发、改进的延续性提供了条件。

3.1课堂教学环节以案例贯穿基础知识,训练工程思维

由于学生是在课堂教学中首次接触相关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开发的应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软件设计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环节中选取的案例是几个环节中相对简单的。需要说明的是,课堂教学中选用2~3个案例同时展开,以便于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课堂教学按照需求分析、系统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的软件开发流程展开。除集成开发环境外,课程还借助于RationalRose等软件业主流工具完成案例的设计与测试,在课程展开过程中,补充必要的UmL、测试等知识,这种基于问题的课程组织形式已经在丹麦奥尔堡大学[6]等多所院校得到成功的运用。

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我们在案例的设计与编码过程中穿插讲解面向对象的基本原理、C++语言的语法规则与编程规范,并以提纲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的规则与规范,该提纲也是学生在设计与编码过程中查询的技术手册之一。在案例的展开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当一个功能模块具有多种实现方案时,我们采用课内讨论,课后分组讨论等方式分析各种方案的优劣,并借机向学生介绍典型的编程模式以及相关参考资料。对于一些经典的编程模式与常见编程错误,教师会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查阅资料。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其效果远好于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点传授。

3.2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环节中引导与鼓励学生“模仿”工程设计开发过程

课程实验环节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第一个环节。在实验环节中,我们将同学分为5人一组的团队,团队内的同学需要充分交流,协作完成各阶段工作与相关文档。每个班给出3个实验选题以供选择,在案例完成后,我们安排在全班范围内对相同选题的团队作品从规范性、有效性、实用性等多个方面讨论评估,这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也加深了学生对工程规范、设计方法的理解。

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后,集中一周时间完成一个选题的设计与实现。与实验环节不同的是,课程设计选题难度、广度高于课堂教学与实验环节,团队之间的选题不能相同。团队内分工协作更为规范,小组长充当项目经理的角色,制定项目进度,分配与协调组员工作。课程设计环节培养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于项目开发过程的认识。

3.3通过开放实验项目激发学生创造性

开放实验项目的案例设计要求紧跟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开放实验项目同样以团队方式完成,人数不限,时间控制在2个月内。在项目开展中,激发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开发已有应用的新功能、改进已有算法或设计模式等。对于比较好的作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软件设计比赛。

4结语

我院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与实验案例的改革已开展了一段时间,从问卷调查的反馈情况看,90%的同学给予了肯定意见,80%同学认为调动了学习主动性,90%同学认为有助于工程能力的培养,80%同学认为程序设计能力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熟悉使用多种工具,学生的实验选题多样,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无法兼顾全部同学的情况。其次,团队的实验容易造成部分惰性较大、程序设计能力差的同学“坐享其成”的情况。最后,现有的成绩评估体系不能完成适用于新教学模式的考核。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于改进实验指导方案,保证实践环节的学习效果,并探索新的成绩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2]郝智秀,季林红,冯涓.基于CDio的低年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探索: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36-40.

[3]胡志刚,江林,任胜兵.基于Cmm的教师CDio能力评估与提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26-31.

[4]KFBerggren,DBrodeur,eFCrawley,etal.CDio:aninternationalinitiativeforreformingengineeringeducation[J].worldtransactionsonengineeringandtechnologyeducation,2003,2(1):49-52.

[5]JBankel,KFBerggren,KBlom,etal.theCDiosyllabusCacomparativestudyofexpectedstudentproficiency[J].european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2003,28(3):1-26.

[6]edwardCrawley,Johanmalmqvist,Sorenostlund,etal.Rethinkingengineeringeducation:theCDioapproach[m].newYork:Springer,2007:77-129.

DesignandimplementofCasesUsedinprogrammingCoursesBasedonCDio

CaoYingying,ZHULicai,CaiChang’an

(School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YanchengteachersUniversity,Yancheng224002,China)

设计案例篇8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必须依据一定的设计原则,不少学者提出了地理教学案例的选取、选编、编写、编制、开发、设计等的原则。笔者认为,就设计的角度而言,案例包括原创案例和非原创案例,换言之,自主编写案例、选取案例、改编案例都属于案例设计范畴,所以本文将其统称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针对不同教材和案例用途,学者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从表2可以看出,学者们提出的设计原则各异,但也有相通之处。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客观性、典型性、教学性和时代性。客观性即案例的基本材料来源于客观事实,具有科学性,不含有设计者的个人观点。典型性即案例能体现同类地理事物的共性特征,隐含基本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此外,案例还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区域差异,能在共性中彰显个性。教学性即案例为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服务,要求案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其创设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思考,除文字描述外还应采用图像、视频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时代性即案例应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反映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且案例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具有生活性。

二、教学案例设计策略成果较多

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阐述案例设计的策略:一是按照设计工作的流程,依次阐释各个环节的设计策略,如李晴认为地理案例的编写程序包括选择课题、搜集材料、编写案例、设计讨论等。二是按照不同类型案例分别阐释相应设计策略,如杨爱玲认为例证性案例、分析性案例、讨论性案例的编写方式各有区别。鉴于两种设计策略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笔者将从教学案例设计的一般流程进行综述。(1)案例设计準备阶段研究指导性较强案例设计准备阶段包括确定案例教学目标和收集案例素材两个阶段。据艳丽认为,设计地麟例,首先依据学生特点、地理课程标准、课时教学目标等确定设计目标;其次熟悉案例设计渠道。任晓蓉认为教师首先应通过对地理教材、课程标准的熟悉,将三维目标与章节知识框架相对应,确定教学案例的数量、内容、形式及授课时段,然后从网络信息及报纸杂志等渠道选编案例。笔者所查阅的大量文献都涉及对案例素材收集的探讨,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对中学地理教学案例设计赫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2)案例内容设计研究相对深入完整的案例设计包括案例内容的设计和案例问题的设计。案例内容设计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如何自主编写案例、改编案例、选取案例,学者们通过实例阐述论证,极具可操作性。例如,许杰胶以人教版选修教材的案例为例,指出其案籲改论坛⑩例内容设计、表述设计和问题设计等的不足,并提出相应设计策略。陈炳飞提出对教材案例进行补充、削减、改变的变式运用策略,以及变换运用教材的活动版块和借用其他版本教材的案例为我所用。王晓、孔云、余映红认为美国、英国等国外地理教材中的案例值得借鉴。还有一些学者阐述案例选取的误区和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减少问题等。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可以看出,案例内容设计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既可为地理案例内容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地深入研究。(3)案例问题设计研究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案例问题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分析案例后进一步拓展思路,弓i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曲忠厚等人认为,提出问题应有梯度性,引导学生递进式探究。邵俊峰提出问题设计应寻找思维训练和知识复习的最佳结合点,并鼓励学生参与问题设计。赵才欣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对问题作出调整,体现课堂中心由“教”向“学”转移。对案例问题设计的研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

三、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基础研究比较薄弱

关于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颇多,而案例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却少有文献涉及。仅琚艳丽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策略》一文中明确给出案例设计的理论依据,即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现代学习理论、系统论等。目前,案例设计理论基础的核心理论尚无定论,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理论基础研究值得重视。

2.学生参与案例设计研究缺乏

从收集的相关文献反映出,涉及学生参与案例设计的研究偏少,仅有个别文献提到从学生这一开发主体的角度探讨案例设计策略,认为了解开发主体是开发的必备起点,并提出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和智能结构等。因此,探讨让学生真正、广泛参与案例设计仍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3.高中地理案例库建设滞后

不少文献都提到案例库建设对于地理案例教学的意义重大,但是少有学者将案例库建设作为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探讨。原因可能在于案例库建设不仅需要地理教师的积极投入,更需要师生、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还需要形成良性互动的共享机制。

4.地理案例设计评价研究有待加强

设计案例篇9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软件案例资源库;知识点

0引言

用人单位“招人难”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在计算机行业尤为突出[1-2]。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类大学生求职状况的调查和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分析,我们发现造成“两难”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学毕业生缺乏用人单位所需的“工作经验”,因此我们认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用人单位所需的“工作经验”是应对“两难”问题的突破口。研究表明,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案例可以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实战训练,从而获得软件开发经验和应用层面的知识[3-5]。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案例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①案例教学仅在部分课程的教学中实施,只能反映软件开发的局部过程;②案例的业务内容及所采用的技术缺乏代表性,不能代表当前的主流业务和技术;③教学案例不够系统和规范,与产品级的软件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改变计算机教学中缺乏规范性、代表性的系统案例及案例教学仅面向软件项目局部过程的现状,我们对案例资源建设及案例使用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以规范案例驱动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希望以此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对计算机人才市场的“两难”问题。

1软件人才的需求分析

虽然人才市场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招聘条件不全相同,但各个企业却有很多类似的招聘条件,我们对200多家it企业的招聘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计算机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2)1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3)熟悉(精通)C#、VC++、Java等语言编程及调试,熟练使用相关工具;(4)熟悉SQLServer、oracle等大型数据库,能熟练利用SQL对数据库进行操作;(5)熟悉.net、J2ee、andriod等平台的软件开发;(6)热爱软件开发,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刚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上面的6个条件中,第1个条件是所有大学毕业生都能具备的;第2个条件多数同学都很难具备;第3、4、5个条件可通过调整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改革来实现;第6个条件很难量化,大多数同学都具备基本职业道德要求的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是企业很看重的条件,这一点可以通过教学改革和创新来培养。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的建设理应围绕就业这一主题,在教学改革中将企业的人才需求放在首要位置。笔者曾在软件人力派遣公司工作多年,人力派遣公司的经营模式是:公司根据接到的项目人力需求清单,推荐本公司员工参加项目应聘,应聘通过者根据公司双方达成的合作协议进入项目。参与项目的面试与就职面试不完全相同,但在技术要求方面有很多共同点。笔者曾参与了10多项项目的研发工作,深感工作经验和学习能力是让自己顺利进入不同的项目开发组并能成功完成项目任务的重要条件。首先,有相关项目的工作经验就获得了进入项目组的优先权,但由于软件行业发展迅速,不可能每个项目应聘者都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如果拥有学习资源且具备学习能力,便可以在项目面试前通过自学把握项目关联的技术要点,顺利通过面试获得进入项目的机会。就个人体会来说,进入项目组后,只要项目管理较为合理,大学本科毕业生90%以上是能胜任软件项目的开发工作的。由此可见,“学习资源+学习能力”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利器,因此构建良好的学习资源是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大中型软件企业通常都有一个资源服务器,服务器上存放了两类资源,分别是技术资料库和本企业已完成的各种项目成果库。企业员工利用技术资料库学习新知识,借助成果库快速实现类似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借鉴于企业的这一学习资源,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建设一个适用于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库,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较为可行的教学改革途径。

2案例资源库的建设

参照企业资源库,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类似的成果资源库,称之为案例资源库,然后在后续研究中再收集各类技术资料建立技术资料库。为对应企业招聘条件中的熟悉某平台和某语言的系统开发,我们针对目前流行的设计模式和主流技术,结合教学内容组建案例资源库。

2.1案例的选择

为顺应技能型软件人才培养,近年来,各出版社推出了大量的项目开发书籍,其中配有电子光盘,提供了书籍中介绍的所有系统的源代码供大家学习使用。这些系统只需简单配置便能正常运行,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面对如此多的学习资源,难以确定选哪个系统来学习比较合适。(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问同学或者老师都难于快速解决,因为解答者必须熟悉整个系统,花费时间多,而受益的只有极少数学生。(3)学生很难将这些系统与教学课程学到的知识关联起来。如果教师通过企业调研选择适当的案例,并全方位把握案例,就能很好地解决学生选择案例的迷惑,此外,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也能得到教师及时指点。同时,同学们采用相同的案例进行学习,同学之间也能互相解决问题,这样能使案例充分发挥其作用。根据目前流行的开发语言及开发平台,我们将案例资源库的建设分为3部分来组建,分别由不同的教师完成对应部分案例资源库的遴选,这3部分为.net平台案例、Java平台案例、手机平台案例[6]。我们选择案例的标准是:案例中包含的业务具有代表性;案例中采用的技术(设计和实现)能代表目前的主流技术。在案例资源库建设初期,针对以上3个平台,我们选择了表1中的案例系统来建设案例资源库。

2.2案例的完善

将筛选出的案例直接应用于教学,还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设计不合理。体现在可操作性和功能的完善性欠佳。(2)与产品级软件差距较远。体现在编程不规范、文档不健全。(3)助学功能不明显。体现在学习者难于在案例中捕获课程的知识点。对于问题(1),我们在遴选案例时通过基本测试可以过滤掉一部分,对剩余案例中存在的可操作性和功能问题,我们采取两方面的对策:第一,对案例进行改进;第二,将此作为设计课程的设计缺陷案例使用。对于问题(2),我们针对所有案例的编码,按照各语言或平台的通用规范进行全面规范化建设,由于各类文档的健全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我们先从各系统的部分模块入手,逐步健全完善。对于问题(3),我们将在案例资源中融入课程知识点,在案例的代码中以注释方式标注相关代码涉及的课程及知识点,为此,在案例资源库建设中,我们将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建立知识点清单,将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案例资源库中。

3案例资源库的使用

案例资源库最终是面向教学应用的,我们将在以下几个环节应用案例资源,目标是让案例能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和自学能力。

3.1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

一个软件系统案例通常涉及几门课程知识,由于课程进度和学时的限制,要将一个案例系统在一门课的教学中讲透彻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打通教学法来使用案例,所谓打通教学法即在几门(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中利用相同(一个或多个)的案例,这样将多门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连贯性地掌握知识,还能节省对案例业务理解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目前,我们在教学中选择了如下相关课程组成课程链进行教学:①可视化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②JSp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③手持设备软件开发+Java程序设计。每一组课程均安排在同一个学期,由不同教师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分别采用图书馆管理系统、网上书城和手机智慧校园作为教学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完整地掌握一个经典的案例系统,为学期末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2课程设计中使用案例

课程设计通常会提供多个选题,虽然很多系统在设计方面大同小异,但由于面向的用户不同,在设计上还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我们结合学生的选题推荐相应的案例。课程设计中案例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企业项目开发的模式。具备一定资源积累的软件企业,接到客户订单,完成需求分析后,通常会在企业现有的软件资源中找一个类似的系统来完成后续的设计和开发工作,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计模式甚至源代码,加快项目进度,节约开发成本。在课程设计中模仿这一模式,既能让学生体会企业实战模式又能让学生有的放矢,成功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3.3自学中使用案例

“具备项目经验”是本科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竞争的软肋,仅仅通过案例教学和课程设计让学生积累经验是很有限的。借助于案例资源库,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更多地去接触项目,达到积累经验的目的。这一教学计划的实施也得益于武昌理工学院素质学分制的教学改革,学校允许学生通过自学获得学分,学生可以选择自学课程,然后利用寒暑假自学并参加考试获得学分。结合这一学分制度,我们开设了实例系统读解、实例软件文档编写等课程,放假前我们提供给学生自学案例,并给出学习要点及学习中要弄清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或书写文档,并要求学生模拟实现系统中的部分功能或完善实例文档(实例软件文档编写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现今很多项目开发时间仓促,在项目完成后才补齐文档的现实而设置的课程),然后,我们组织考试和面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4结语

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是为了改善计算机软件类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加强实战能力,积累更多的项目经验,为就业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计算机行业发展速度之快也决定了案例资源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积累、不断完善。目前我们利用学院的软件工程实验室,主要围绕案例资源的完善在进行建设和试用,所建立的案例资源库采用微软的软件配置工具VSS进行管理和试用。运用中,我们赋予参与建设的教师和部分学生“签入”和“签出”的权限,赋予利用案例学习的学生“签出”的权限,资源的利用目前只能在实验室的局域网使用。在后续工作中,我们还将开发对应的案例资源库网络版应用软件,便于学生通过internet网进行资源搜索和下载,让校内外计算机软件类学生都能受益。

参考文献:

[1]奚春雁,张玥.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办学试点”项目成果总结(三)[J].计算机教育,2011(5):1-2.

[2]季玉茹,王德忠.基于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5):10.

[3]毛燕琴.软件工程专业案例启发式教学实践框架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4):22-24.

[4]辛明,周清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5(5):47.

[5]葛继科.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70.

设计案例篇10

一、在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传统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教学往往采用讲授法,以“教”为中心,即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提供教学资料,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教法”制约了“学法”,造成学生只能“照葫芦画瓢”,完全被动,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大大下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则通过教师采用案例引导来说明理论知识,学生通过案例的研究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深入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在电子设计中,对于同一工程可能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因此,围绕同一案例,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非常重要。此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电路实例故障的思考、分析和辩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会学习、获得经验、启发创造、激励探索、提高能力的过程。在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适应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解决课时少、容量大的矛盾,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二、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中案例设计及选择的原则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教学的起点,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也称个案、个例、事例或实例,具体来讲是指社会存在的、能够对教学中的基本理论或原理进行说明、阐述、分析以及引起争鸣讨论的行为或事件[3]。教学案例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案例操作,掌握课程中的理论、原理、操作方法、技巧等,加深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4]。一般而言,在选择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案例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教师在课前要依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做到有的放矢。案例的内容要与知识点有机结合。此外,还要考虑案例在教学环节中的适用性。

(二)实效性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教师要多选用一些紧扣时代脉搏的典型事例作为关注点,这样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趣味性从案例内容来讲,趣味性是可读性的主要元素;从学生心理来讲,趣味性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所选案例应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

(四)适中性案例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做到难易适当。太难的案例往往使学生因知识储备不足而无从下手,进而丧失参与的兴趣;太简单的案例,不仅降低了教学的要求,而且也无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

(五)完整性案例教学不同于通常教学中的举例,其最大区别是案例具有完整性、综合性特征。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实例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迥异并且有诸多优点的教学方法。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迁移到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教学中,但如果教师对此不做深入的探究,实施起来很容易陷入误区。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相对稳定的操作模式(见图1)。下面笔者以图形输入和文本输入混合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为例,谈谈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案例设计对于这一教学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的案例。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阅读案例要求,力求引起学生的反应,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下面的讨论、交流奠定基础。

(二)案例分析与功能分解笔者首先对相关资料用多媒体展示,引出数字电路设计过程,提出自上向下的设计思想,并用多媒体演示框图,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即以半开放式分析,指导学生从数码显示器到译码器、编码器分步设计电路[5]。这时教师要对学生提出预先设计好的问题,例如如何使译码器正确显示三号和四号选手的数码3、4,以及如何使译码器和编码器正确衔接,通过人为地在电路中设置故障,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对案例进行分析,促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

(三)设计理论与方法讨论经过前面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情绪达到了亢奋状态,急需交流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所惑,急需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笔者安排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组织学生评议。之后,再对案例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讲解、释疑,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四)案例综合评价,提升学习水平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经常会跟着思维惯性走,这样在认识上难免产生一些偏差。为了规避这些偏差,笔者运用多种方式从阅读案例的能力、分析案例的能力、已有经验、合作参与意识、思维拓展情况、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对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总结、评价、反馈,促使学生查缺补漏,自我改进。

(五)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在案例学习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简要写一个案例学结报告。该报告中包含是否达到案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在案例的基础上是否有拓展和创新,并写出创新和拓展的内容与方案;对设计中仍然存在的困惑,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5]。而笔者在课后也及时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包括案例的选择是否合理,换成其他案例效果如何?教师的组织是否到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案例分析是否深刻?讨论氛围是否和谐?评价是否科学合理?创新、不足之处分别在哪里等。这样的总结和反思具有批判性和总结性的属性,有助于使教和学双方都显得有活力,形成一种较好的良性循环。在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理论授课过程中,我们实施了案例教学法,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eDa设计软件及VHDL语言。在电子设计自动化的课程设计中同样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学生在系统设计、方案论证、整机装调、选用新器件及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学习过电子设计自动化这门课程的学生中有多人因为熟悉了现代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及电子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故障分析及调试维修的能力,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以及大学生桃战杯中曾获得全国一、二等奖及河南省一、二、三等奖。这类学生在毕业设计和科研中,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强,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和好评,在应聘时全被用人单位优选。

四、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案例教学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传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在课时安排上要兼顾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教学方法本身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案例教学法也不例外。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时代性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教学过程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考虑到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以及教学内容的需求。在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比例不能强求,要因内容不同而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必须通过课堂讲授,要注意适当的选择案例,选择合适的讨论内容。

2.案例教学法就目前的运用效果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案例的合理设计,特别是内容丰富、结构新颖、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例设计较为困难,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长期接受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于适应勤于思考,踊跃发言探讨的案例教学模式,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牢牢把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宗旨,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冷场。

3.不能将案例教学法和举例教学法混为一谈举例教学法是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在讲解理论时列举一些典型的例子来说明理论。而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师生的分析、讨论、交流,旨在发现案例中所蕴涵的基本理论或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