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14:48

工程训练论文篇1

针对以上问题,长沙理工大学于2009年成立土木工程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其建设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大学生科技立项和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学生课内外科学研究及发明创造活动为主线,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法、模式、机制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探索与试验,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土木类创新人才培养示范体系。经过近5年的建设,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并于2014年正式立项成为湖南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土木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的建设主要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训练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训练模式、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一是建设一支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科研和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二是扩大创新训练覆盖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训练方法。三是建立大学生科技交流平台和网络管理平台,形成创新实践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效机制和学生自主学习与自由探索的有利环境。四是构建土木类创新人才培养支持与奖励体系。五是创新训练中心完善运行与管理模式,确保创新训练中心持续健康发展。六是建立与兄弟院校长期交流合作的平台。

二、土木工程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具体建设内容

(一)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加大创新训练师资队伍的建设经费投入,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加入,提高土木工程创新训练专职教师比例,确保创新培训稳步、有序地开展。加强双师型指导教师的培养,选送指导教师到企业培训;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通过传帮带等优良传统指导培养年轻教师,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即一个老教师指导一个年轻教师,在基本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聘请优秀企业人才加入指导教师团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高水平的创新辅导课或专题讲座。构建一支以专业教师、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术工人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创新训练指导教师团队。

(二)扩大创新训练覆盖面,改革大学生创新训练方法

1.在土木工程专业试点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在2014版培养计划的夏季学期设立“创新学习与实践”环节,在创新训练中心实施。针对该环节,编写特色培训教材。2.创新训练中心对创新能力分阶段培养,骨干创新人才与普及人才共同发展。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分层次、不间断递进式培养。初级创新训练阶段:以一、二年级学生为主,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吸引有创新积极性的学生,通过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力学理论水平,初步了解结构设计,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同时结合工程实践了解工程管理、成本分析和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中级创新训练阶段: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以大学生科技立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院或施工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项目等为依托,以综合设计和自主创新能力训练为目标。高级创新训练阶段:以三、四年级学生和一年级研究生为主,以教师科研项目和企业工程技术项目为依托,如大型桥梁的施工监控项目、合作企业的施工技术难题、设计院的创新结构设计和工程结构的改造加固研究等,并及时将这些工程实践融入到本科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中去,以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三)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1.建设力学理论与工程结构相结合、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中心的训练课程与内容将注重力学理论与工程结构结合。对初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基础性的力学理论专题培训,夯实其基本理论与基础,提高学生学习力学理论课程的积极性与兴趣。对中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有限元软件分析等专题培训,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对高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大团队创新项目训练,以企业的施工技术研究、设计院的创新结构设计项目、工程结构的改造加固项目以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依托,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训练课程体系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向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的实践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让力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更为紧密。2.加大软硬件投入通过加大创新训练中心软硬件投入,共享学科专业平台资源,进一步扩大学生受益面,建设一个能够同时容纳200人以上的完全开放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每年吸引超过800名本科学生进入创新中心,力争累计训练学生数达15000人天/年。训练项目来源多样化,通过参与教师科研转化项目、企业技术革新和改造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中心招标项目,支持学生的科学研究、创新结构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3.构建大学生学科竞赛支撑平台中心组织开展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周培源全国力学综合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结构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组织宣讲会、成果展览会,调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扩大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的人数,确保每年各类赛事参赛的学生人数在300人以上。以学科竞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改善了学风。4.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科技的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的拓展和申报。创新训练中心每年寻求多家设计院或施工企业进行合作,吸引企业深度介入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全过程,培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土木特质人才;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促进土木工程教育回归实际工程。一是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向生产力转化;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深入到企业中去,了解、发现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在生产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研兴趣。5.建设院校交流与合作管道以创新培训为主题,通过与湖南省人力资源协会协调,建立与省内兄弟院校长期交流与合作的管道,吸收和接纳兄弟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到创新中心开展实习和专题培训,中心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中心定期派出业务专精的教师深入兄弟院校进行现场指导,积极参加土木工程各类教学实践研讨会议,学习有效的创新教育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同时积极申请承办中南地区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和湖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增强与省内外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6.完善网络管理和创新学习平台不断完善大学生科技交流平台,完善土木工程创新训练网站,公布创新训练基地的全部实践活动,包括培训时间、内容、各类创新项目申报情况、学术研讨活动、仪器设备使用现状等。创新项目申报,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的组织等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具体由创新训练中心办公室完成。

三、土木工程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运行与管理模式

中心成立跨学科、跨部门的创新训练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建设发展、学术交流、日常运行进行指导和监督。建立校内学生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创新训练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凡对土木工程相关结构的创新设计或结构模型制作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以团队形式申请,经考核批准后进入中心,可参加中心学期培训及暑期培训,有资格选修中心的专有课程,可使用中心会议室进行会议或者学习活动;中心采取项目管理制模式进行运作,学生可以自带项目,经评审批准后进入中心;中心也可以设立项目面向学生进行招标,获准立项的学生进入中心;省级以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团队、学科竞赛决赛团队,经申请批准后进入中心。中心将为学生提供开展创新活动所必须的场地、仪器设备条件,并配备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项目要求或未取得实质进展的应作相应处理。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利用学校的学科竞赛经费,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对学生正常开展的创新活动一律不收取任何费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自主申报工作,争取教育厅和学校的项目和经费支持;建立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机制,扩大创新项目经费来源;与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争取企业的创新基金,解决资金投入与发展的瓶颈问题,做到专款专用。构建训练目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创新训练目标管理指标体系,研究主要观测点及评价办法,体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以激励为主的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的结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工程训练论文篇2

关键词:内引外延;协同育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实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11-04

“内引外延”是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自2007年起在实施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职业素质养成训练“内容零散,形式单一,与教学、职业、企业脱节”等问题,构建的突出训练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加强体系、机制建设,打破训练和教学、职业、企业之间的“壁垒”,以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心理素质、职业发展素质和职业法律素质为基本内容,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以生为本、协同育人”训练理念和“内引外延、文化融合”运行机制的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模式新体系。

一、“内引外延、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构建

(一)探索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机理

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是一个由认知、情感、意志到行为、习惯不断积淀的过程,按照职业教学理论要求,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与训练体系,让学生接受课程项目(任务)的系统学习和各种训练,在学习训练中增强认知理解,通过体验感悟、反思总结、践行强化与校企文化共同熏陶,促成学生内化养成积极的人格品行,积淀为社会所需的职业素质。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是经过构建职业素质训练体系,通过课程学习获取知识,搭建职业素质训练平台,通过课堂训练、校园训练和顶岗训练,以达到“学训融合、赛训融合和创训融合”的素质训练目的,促使认知心理系统和认知行为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融通,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确立了“以生为本、校企政行协同育人”的训练理念

“以生为本”的训练理念指职业素质训练中,尊重学生的权利与人格,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训练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个性化需要。职业素质训练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这就是校企政行“协同育人”理念的根基所在。

(三)明确了职业素质训练体系目标

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职业素质训练活动,使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法律素养与职业发展能力达到职业岗位素质与行为规范要求。目标分三阶段实施:一年级是培养具有基本职业素质的大学生,二年级是形成全面发展的准职业人,三年级是塑造素质良好的职业人。

(四)把握了职业素质内涵,确定训练体系的基本内容

职业素质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是人文精神在职业行为上的彰显。一般来说,职业素质在广义上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适应与交往素质、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等。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在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按照“与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运作策略,江门职院从狭义上,选取了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发展素质、法律素质作为职业素质训练的基本内容。其中,职业心理素质是基础,职业道德素质是重点,职业发展素质是核心,职业法律素质是保障。

(五)构建了训练体系的运行机制

围绕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凸显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文化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根据高职学生职业化成长的育人规律,职业素质训练体系必须在设计思路、内容组织、职业化特点、训练平台、评价和保障机制上进行系统构建。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江门职院逐渐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跟进、三个要素、四个平台、五个保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新体系。(如图2所示)

二、“内引外延、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实践探索

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以“缘于爱、新于融、成于练”为导向,根据学生职业发展与成长成才的规律,江门职院着力构建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2007年至今,经历顶层设计、先试先行和成效推广三个发展阶段(如图3所示),训练体系日趋完善。

(一)贯彻了一条主线

“内引外延”,是指为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化成长,高职院校主动将企业、职场、社会的人才职业素质要求内化为学院人才职业素质培养需求,形成“以生为本”的训练理念和“开放训练、协同训练和全方位训练”的全新体系;以课程为支撑,以校内外实训为路径,将课堂内外训练、竞赛与顶岗实习、校外实践等形式结合起来,打通学校和企业、职场、社会的关节,切实增强职业素质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校企文化结合和协同育人。

(二)落实了两个跟进

“两个跟进”即入学后跟进与顶岗后跟进。学生入学后,江门职院主要通过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教育教学和入学教育活动,建立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档案;学生顶岗后,学校将职业素质教育和训练等延伸到企业,与企业配合,按企业职业素质培训要求落实顶岗培训。

(三)确定了三个要素

2008年,学校成立“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中心”,全面负责学院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的实施,如宣传、制定和完善计划、经验推广、进展报道、优秀评选等工作;各教学系部具体负责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企业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与培训。

(四)搭建了四个平台

学院以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以“缘于爱、新于融、成于练”为导向,构建了以课程为支撑,以训练为手段的职业素质训练四大平台。依据职业教育教学论与课程论,将职业素质教育和训练课程化,各个平台设计一系列必修和选修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并采用“课程项目(任务)化”,实施教学训练与管理,把职业素质训练具体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职业素质训练主要通过“三个融合”,即学训融合、赛训融合和创训融合,开展课堂训练、校园训练和顶岗训练,形成两两相互作用的、互补共生的立体训练结构(如图4)。其中课堂训练是基础,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素质训练相结合,实现“学训融合”;校园训练是课堂训练的补充,通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类竞赛,以竞赛带动素质训练,实现“赛训融合”;顶岗训练是校园训练和课堂训练的延伸,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通过参与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以企业创新实践活动促进素质训练,达到“创训融合”。

(五)落实了五个保障

2008年,学校成立专职机构“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中心”,全面负责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工作,相继出台《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的意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质训练学分认定范围及标准》等。落实了以专任教师、企业培训师、行业企业顾问三结合的职业素质训练师资队伍。设立专项资金,从2010年开始年均拨款18万元,对相关课程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六)建立了评估反馈机制

对课程教学各环节与每一项目训练内容分别设立了监控指标,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专业评估)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调查(校外评价)等进行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健全职业素质训练机制。

三、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的应用成效

(一)全面促进了学生的职业化成长

近七年,学校职业素质训练成效显著,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挑战杯”竞赛中获得部级奖项312人次,省级奖项783人次,市级奖项211人次。

学生心理健康与法律知识知晓率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近三年,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引发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为0,及时发现并成功处理心理危机8人次,转介个案2人次,全部个案均得到妥善处理。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冲突得到了有效缓解,学生在企业顶岗中增强了维权意识。

(二)繁荣了以职业为导向的社团文化

学校85%以上的学生参与了各类社团;90%以上的学生社团聘请行业、企业顾问;每年有5000多人次学生参与以专业社团为主体开展的校园技术节;树立了模拟炒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社团活动品牌。依托集邮协会,学校获得“全国集邮示范校”。2010年,异域舞团街舞培训工作室和启航就业指导中心获江门市创业资金实战运作创业项目。

(三)推进以素质为根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形成了校企“三合作一促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和促进就业)育人特色。学生对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认同度高;根据近四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训练工作评价良好;对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率高。从近三年反馈调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认可度较高。

(四)形成职业素质训练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

项目组成员共公开17篇,其中8篇发表于核心期刊论文,系统总结了职业素质训练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成果,反响较大。公开出版了著作教材7本,都在教学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加强了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建设,并在教学推广中获得了充分应用。2011年,“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建构”项目成为院级教改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模式改革”获得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委托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研究”和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委托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模式改革”顺利结题,并获得优秀等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成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1]许明.香港全人发展教育与内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对比研究[J].前言,2012,(10).

[2]徐徐.人性化视野下高职素质教育危机审视与发展变革[J].教育与职业,2012,(5).

[3]李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2.

[4]俞立军,朱海岳.“全景式”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11,(17).

[5]沈苏林.体系化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析[J].江苏高教,2011,(4).

[6]安德志.论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构建[J].河南农业,2011,(4).

[7]张翔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0,(1).

[8]吴光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9]王琦.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实现途径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10]戴亚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11]胡俊文.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缺失与提升途径研究[J].社科纵横,2008,(5).

工程训练论文篇3

【关键词】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急救技能;训练

2005年6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文职人员条例》,标志着中国人民文职人员制度的正式建立。建立和实行文职人员制度,是中央军委在新时期推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1]。近三年随着非现役文职人员的陆续聘用上岗,针对此类人员的特点而开展的集训,是以“训练与实践相结合、救治与军事技能相结合”为目标,使非现役文职人员尽快完成由地方向军队任职的角色转变。《条例》也明确规定,文职护士根据军队需要参加作战、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处置突发事件,因此,文职护士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军事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2]。为达到上述目标,我院于2009年4月对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战地急救技能集训,参训的护理人员共89人。在战伤救护技能训练中,突出了战场背景条件下的救治,采用了“三步训练,一项考核”(简称“三训一考”训练法),“三步训练”即教室精讲示教、实验室分组练习、训练场综合训练;“一项考核”即战场背景条件下的救治考核,以强化实战救治能力[3]。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训练对象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89人,其中男1人,女88人;年龄跨度22~27岁;学历构成:本科10人(11.24%),大专79人(88.76%)。

1.2训练方法

1.2.1精讲理论及示教结合非现役文职人员的特点及实践的要求,编写了专题讲义,制定了训练实施计划,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组织具有丰富战地救治理论和经验的医护人员精讲理论知识,着重讲透重点内容及操作要点,明确避免训练误区,增强训练效果。

1.2.2实验室分组练习①分解练习。按照重点、难点或操作程序,分别进行触摸颈动脉方法、仰面抬颈法、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分解练习,实施逐次递进训练方法,在分解练习的基础上,便于强化训练现场救治操作程序。②程序练习。现场救治操作程序的训练,是在分解练习完成的基础上进行训练[4]。最先进行单人程序救治,重点训练操作动作规范性、有效性和程序的连贯性;再根据参训者的素质进行合理配对,进行双人救治程序训练,训练中重点训练配合的协调性及技术操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参训者现场救治的能力。

1.2.3训练场综合训练针对非现役文职护士未接受过任何的军事技能战术动作的实际情况,模拟在真实战场的背景条件下,如何对伤员进行有效、可靠的紧急救治是训练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2.4战场背景条件下的救治考核根据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完全模拟战地实际情景,按操作流程中的每一步骤进行严格考核。

2训练结果与讨论

2.1提高了战地救治的训练效果战地基础训练过程,采用了“三训一考”训练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技术,引进“苏醒安妮”标准教具,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训练,使训练过程更具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强调师生互动,缩短了训练周期,减少了训练时间。同时,激发了参训者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训练效果,使文职护士真正体验军人生活,提高了文职护士对军队的认识,从思想上实现最初角色的转变,并尽快融入其中,适应军队疗养院工作的需要[5]。通过对89人的考核,通过率100%,优良成绩者76人,优良率达85.39%。

2.2针对性训练特点突出非现役文职人员无实战经历和战伤救治的经验,也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故缺乏了军事素质[6]。如何使非现役文职人员尽快掌握战地急救技术,达到《条例》中应有的基本军事素质和救治技能,此专项训练设计就应紧紧围绕参训者的实际需要和对技术掌握的规律来进行,做到符合实际,贴近实战[7]。训练中应抓住文职人员无实战经历和战伤救治经验这一特点开展训练,以强化实战救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晓丽.努力建设高素质军队文职护士队伍的思考[J].护理杂志,2007,24(1):1-2.

[2]黄咏梅,窦红梅,等.聘用护士到文职护士角色转变的实施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6):51-53.

[3]李巍,朱京慈.现代野战护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269-373.

[4]王蕾,李武平,宋向阳,等.战伤救护五项技术演示及互动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J].护理杂志,2008,25(2):67-68.

[5]杨明,刘香杰,吴迪.军队医院聘用文职护士试点工作的做法和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7,7(4):53-54.

[6]王莹,王茜,潘霞.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管理的难点和对策[J].护理杂志,2007,24(4):81-82.

工程训练论文篇4

运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能够帮助运动员在实际的训练中更好的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实现运动水平的超长发挥,同时还能够不断的完善运动员的个人运动人格发展,让运动员在实际的运动生涯中更好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因此相关理论是针对西方运动员的,因此,面对不同的中国文化发展背景,运动员能否完全的适应西方社会发展的心理学理论,需要我国运动心理学学家们不断的进行深思。由于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发展倾向性等方面都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别,由于这些方面存在着的差别会影响到体育运动实际参与者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以及行为实践。从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来看,存在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化背景的跨越与运动心理学本土化发展之间的矛

盾,[1]58同时这也是运动员体育技能训练中心理技能发展中无法躲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运动员心理学技能方面的训练理论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西方社会,从西方直接移植过来的理论在中国运动员心理技能发展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消化、吸收存在着困难的问题。相关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坚持“求同存异”的发展原则,在结合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特点以及运动员心理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运动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加深实际的运动心理学研究理论深度。

二、运动心理学与运动项目结合度不高

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在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们不懈努力之下,运动心理学领域方面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运动员内容选材、竞赛指导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整个运动心理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学术层面,也就是理论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性并不强,实践性研究成果较为缺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大多集中在运动员身上,因此研究对象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研究工作人员大多是通过心理咨询与训练来提升运动员实际的运动水平以及运动适应能力。实际上,运动心理学理论具有非常强的普适性,也就是说使用范围更广。[2]64由于理论发展、理论科研等方面的不断发展,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涉及到学科越来越广,单单凭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进行研究是远远不足的,研究者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其他学科的内容,诸如,解剖学、社会学,等等。从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理论研究来看,研究工作人员更多的集中在于本学科之内的研究,缺乏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性,研究工作人员大多是利用假想和现象来进行研究,实现的研究成果与运动员实际情况存在着错位的现象。因此,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深入到运动的现场实践之中,通过与运动员教练员、实践运动员之间的不断交流来了解体育项目的实际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实现运动心理学理论研究与运动实践相结合。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到问题研究的中心问题,考虑到整个研究内容实施的可行性问题,坚持研究方式上的适用性,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让研究的理论更好为研究对象而服务,提升运动心理学的实际使用性,展现其巨大的威力。

三、运动员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方面存在着需求差异性

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的研究成果是为运动员提供心理咨询、训练,让运动员在运动项目中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提升运动水平,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运动员人格方面的特点,让运动员能够更好的面对运动生涯中的挑战。实际上,运动心理技能、运动员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把握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这三种都需要借助运动员的努力来获得。由于运动员对心理技能方面的掌握与运动员其他能力的掌握存在着趋同性,加上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在实际的运动训练中存在着功利性发展心态,忽视了心理方面的训练工作,只是希望能够凭借心理训练获得显著的效果。在进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运动心理学指导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不适应的问题;心理咨询、训练与比赛心理存在出入;[3]91运动心理学研究缺乏合作与支持,对整个研究不进行配合;运动心理研究工作人员与运动员在心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运动员无法表达自身内心感受,双方合作并不默契等等。

四、研究方式上的问题

在进行运动员心理技能方面的训练过程中,训练工作人员需要坚持训练技能方面的规律性特点,也就是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坚持长期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同时还需要保证心理技能方面的训练与实际的操作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通过不断的训练操作以及具体情境来实现。在进行运动员心理技能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够与实际的运动情境想脱离。[4]73例如,在进行注意力方面的训练过程中,需要保证运动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注意力的完全集中,提升实际的训练品质,让运动员在实际的情境之中完成相关的任务,提升整个训练工作的针对性。总而言之,在进行运动心理学实际的研究以及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创设的训练情境与运动员真实的运动情景二者之间非常的接近,提升整个实验效果的实际意义,提升运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有效性。

五、运动心理学技能方面的训练效果实际评定

工程训练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以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例证,就如何深化工程综合能力训练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财政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竞赛之一,是基于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面向全国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它不同于已开展的数控技能大赛和机械设计大赛,更加突出综合性、实践性、设计性、研究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工程训练的特点。它以竞赛活动为平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为根本,推动学生了解工程环境、建立工程意识,逐步掌握现代工业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可见,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目标与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以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契机,深入推进工程综合训练教学改革。

工程综合能力训练不同于工程认知实习,也不同于工程技能训练。工程认知实习强调大工程背景教育,工程技能训练注重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而工程综合能力训练则致力于创新精神、工程应用综合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工程综合能力训练的特定目标,决定了这种训练不能再沿袭以往的教学思维,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据此,笔者就如何深化工程综合能力训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适应教学对象

从本质上讲,工程综合能力训练是一种项目式的过程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作为项目主要承担者将全程亲历整个项目的运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生产组织能力、设计制造能力、检测装配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让某个专业的学生完全具备工程训练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领域的知识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教学对象的构成必然要打破学科界限、甚至是年级界限,实现教学对象的自由优化组合,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团队,这是其它课程和训练项目所不具备的特点。

以首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例,要求完成一套带底阀的圆筒形容器的设计、加工、检测、机器人组装及方案分析。完成这一项目,至少需要产品开发管理、机械设计制造、产品检测装配、成本分析控制等几个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参与的学生应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共同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各展所长,相得益彰。

二、调整教学内容

工程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具体的训练项目做相应调整,既不能“刻舟求剑”,也不宜“任性而为”。应当潜心研究具体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创新设计、工艺设计、实际操作、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等方面能力的教学模块。

首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就明确了以下要求:在综合分析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表述题目意图、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工作方案;在创新设计能力方面,在要求参赛学生完成指定功能部件或装置的规范设计的同时,给予他们以较大的创新、探索空间;在工艺设计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工艺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操作方面,包含加工操作、装配与调整操作、检测及数据处理操作等内容;在工程管理综合应用方面,则要求学生就相应的工艺、成本、过程管理进行综合性设计、分析、处理和必要的模拟。

三、优化教师队伍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教师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工程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师队伍应该因教学目标的改变、教学对象的改变而实现优化重组。由某个指导教师针对某个专业班级的学生采用统一的、集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新形势下是行不通的了。应该结合具体的工程训练项目,由不同领域的指导教师组成专门的教学团队,然后分别对教学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工程训练项目与教学试验不同,它更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工程综合训练的指导教师除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当具备一定功底的工程实践能力,否则难以胜任教学任务。

在这次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活动的准备中,重庆科技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就组织了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其中既有项目运作管理、机械设计制造方面的人才,也有成本分析控制及检测装配分析方面的熟手,由这些专任教师组成特定的教师团队共同指导竞赛项目,无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灵活教学方式

工程综合能力训练归根到底是实践性项目,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项目运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因而项目会议必不可少。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都要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一环节显然不同于辅导答疑,但它在增长知识和才干方面的功效却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将项目会议看作一种教学方式,以便于实现教学相长。

当然,项目是做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所以,现场教学实践是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指导教师不仅要有将项目做出来的本领,还要有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具体实践操作的能力。以现场加工为例,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技能和设备维护保养方法,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何加工合格零件,以及如何应对异常情况,等等。显然,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为了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开展专题讲座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重庆科技学院就曾为竞赛项目开展了工程项目管理、新产品开发、机械加工工艺、数控编程基础、产品质量检测等一系列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更新教学设备

完全依赖传统教学设备来开展工程综合能力训练是不现实的,甚至因此而无法实现训练目标。比如,在新产品开发中应用非常广泛的逆向工程技术,就需要三坐标测量仪、快速原型制造机床等先进设备;复杂型面的制造更是离不开数控设备。此次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则明确要求采用机器人、数控设备等先进设备。可见,更新教学设备是搞好工程综合能力训练的必要措施。

依照《普通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基本要求》规定: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训练,要求占总实习时间的20%~35%。这就要求配置一定数量、不同种类、具有先进制造技术水平的设备,比如数控机床、特种加工设备等,不断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数量和档次。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还应规划建设局域网条件下的技术集成制造系统。

工程综合能力训练对于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新要求,也促使高校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步伐,以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契机,不断深化工程综合能力训练改革。

参考文献:

工程训练论文篇6

【关键词】体育高考专业训练;重视;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在我们文化课薄弱学校,体育高考专业训练一直受到学校的重视,也把高考体育人数看作是高考人数的增长点。要求我们要特别注意做好体育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抓好体育高考生的专业训练和文化课的学习;“全力提高升学率,探索新的高考增长点”,加强对体艺考生的选拔与培养。班主任对体艺生的学习时间、训练时间作明确的规定;科任教师不放松体艺生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从以上可以看出我校对体育高考的重视程度,这就为我们展开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导向下我们体育教师更应该抓住这样的有利形式为我市的高考出一份力,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

二、研究方案

(1)发扬研讨活动的作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研讨活动是原来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开展的相当出色,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活动的内容很多,达到了多样化,如召开课题研究会议、体育高考训练研讨会、校际交流、亲临现场指导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我校训练能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性强,且各项活动交替进行,每个活动都有针对性,能有目的地解决各个时段出现的问题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这些多样化、系列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训练的有效性。

(2)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一个供大家互相交流的平台,平时大家忙工作、忙训练,很难有机会聚在一起,在课题组成员的参与下开展各种活动让大家互相交流,了解兄弟学校的科学做法以便取长补短,调整训练方法,达成共识。

三、研究计划

各种活动在课题开题之前已经开展,为课题的顺利进行与开展打下了基础,之前的工作主要是制定课题的总体计划与阶段计划,并严格执行、实施。

总体计划: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经验;开展各项活动,展开校际交流,总结经验,明确不足,改进措施,取长补短。

阶段计划:经过选题讨论,制定方案,理论学习等程序,2010年我校召_了开题现场会,各课题组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对这项课题研究的价值大家一致认为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同时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很高。愿意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并对研究任务进行了分工。在实施阶段,各课题组成员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抓好自己的训练队,及时总结,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上交训练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交流,避重就轻。

四、研究过程

(1)以活动促交流。本课题开展活动形式多样,有研讨、讲座等,不同的活动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促进同行之间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经验的高三教师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新高三教师介绍了考生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2)对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事物都处于不同的变化中,及时了解其变化有助于了解身体的发展动向,及时了解训练中的发展规律,从而掌握一般规律,找出适合本地区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手段与方法。为了了解学生的体能素质训练情况,每月测试一次,及时了解训练情况,及时做出评估与调整。

(3)及时总结,形成理论。对平时实施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经检验后及时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总结下来与大家交流或形成论文,为后续训练打下良好的经验基础。

五、研究成果

(1)提高青年教师的训练水平。青年教师训练大多没有经验,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与各种交流活动,青年教师训练水平成长迅速,从选材、训练到加试整个过程都胸有成竹,已经能独立承担训练任务。

(2)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前一阶段的课题研究许多青年教师已逐步成长起来,许多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提高,现在已初步形成了所有教师能参与运动训练的局面。教师专业有了发展,教师的研究、训练水平、业务能力也大有提高,在各种比赛中课题组成员都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训练论文数目有所提高,同时教学研究的理论文章越来越趋向于发表。

(3)及时参与课题,教科研有成果。因为参与课题的研究带动了许多老师参与训练、教学方面的研究,能针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与反思,并与理论相结合形成论文与总结,有的已经发表。取得的成果如下:本人的论文《中学体育高考生800米的强化训练》《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中学400米体育高考生的强化训练》在田径杂志上已发表。

六、研究反思

工程训练论文篇7

景;研究计划;研究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24―0090―01

一、研究背景

在农村学校,一直把体育考生看作是高考上线率的增长点,因此高考体育生专业训练工作一直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要求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高考体育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抓好高考体育生的专业训练和文化课的学习,加强对高考体育生的选拔与培养;还要求班主任要对高考体育生的学习时间、训练时间作明确的规定,不放松对高考体育生文化水平的提高。从以上可以看出我校对体育高考的重视程度,这就为我们展开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导向下体育教师更应该抓住这样的有利形势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

二、研究方案

1.发扬研讨活动的作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研讨活动应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性强,且各项活动要交替进行,要能有目的地解决各个时段出现的问题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这些多样化、系列化活动的开展,可极大地促进训练的有效性。活动的内容可以有很多,如,召开课题研究会议、召开体育高考训练研讨会、召开校际交流会,等等。

2.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课题组成员了解各兄弟学校的科学做法,以便取长补短,调整训练方法,促进成长。

3.从总结中发现规律,找出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通过和全县同行交流,针对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如选材要注意的问题、选材的大概标准、冬训要注意的问题与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通过研究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研究计划

总计划: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经验;开展各项活动,展开校际交流,总结经验,明确不足,改进措施,取长补短。

阶段计划:经过选题讨论,制订方案、理论学习等程序。2010年,我校召开了开题现场会,各课题组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大家一致认为此课题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大家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都很高,愿意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

活动计划:自开题仪式之后,我校至今已召开了多次课题研讨活动,会议针对高考体育训练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了解、预测、跟踪等,各种交流活动让大家了解了兄弟学校的优势,从比较中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从而为改进训练方法与手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四、研究过程

1.以活动促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研讨会、讲座等,不同的活动都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每次活动也都应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这样可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对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为了了解学生的体能素质训练情况,可每月对学生测试一次,以便及时作出评估与调整,从而找出适合本地区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手段与方法。

3.及时总结,形成理论。对平时实施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经检验后进行及时总结,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与大家交流或形成论文,为后续训练打下良好的经验基础。

五、研究成果

1.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训练水平。青年教师对高考体育生进行训练大多没有经验,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与各种交流活动,青年教师的训练水平成长迅速,从选材、训练到加试,整个过程他们都胸有成竹,已能独立承担训练任务。

2.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前一阶段的课题研究,许多青年教师已逐步成长起来,他们的专业发展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已初步形成了所有教师能参与运动训练的局面。此外,教师的研究、训练水平及业务能力也大有提高,课题组成员在各种比赛中都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训练论文的数目也有所增多。

3.及时参与课题,教科研有成果。许多教师能主动参与训练及教学方面的研究,能针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与反思,并与理论相结合形成论文。如,笔者的论文《中学体育高考生800米的强化训练》《少年儿童耐力训练的基本方略及手段》《中学400米体育高考生的强化训练》在相关杂志上已发表。

工程训练论文篇8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演进;范式;发展阶段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对事物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了解,以便能够了解到事物运动的整个发展情况。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体育科学中重点的研究内容,在我国拥有较长的历史。中国运动学在不断的发展中,展现出了自身的优势,通过变革和发展,实现了系统化的演进历程。应该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演进过程进行了解,促进学科研究的深入化。

1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阶段的界定

运动训练学是在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在中国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发展战略,相关的运动学研究人员对运动训练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时,却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进行整理,导致运动训练学在实际的运用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要想促进运动训练学的良好发展,需要对其发展历程进行重新梳理。系统化发展阶段是运动训练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竞技体育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促进了中国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深化和发展,需要细化内部的具体内容,加强对运动训练学内部理论体系和价值取向的研究,确保运动训练学各个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1]。

2我国运动训练学系统化发展阶段的范式

2.1理论框架

通过对运动训练学进行研究可知,运动训练、运动员教材和经济体育管理中都涉及了大量的运动训练学系统化理论,里面含有大量的体能训练知识。需要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充分展现出运动训练学的发展理论,明确运动训练学的地位和作用,强化运动训练学的方法和手段,强化智能训练的内容。在运用运动训练学时,需要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历程、任务和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按照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的相关内容,加强对运动员的训练,可以从身体训练、技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等多方面的内容开展训练,选择的训练手法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训练要求,将运动员选材作为训练的主体内容,完善运动训练的理论框架。运动训练学自身具有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工程,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会受到理论研究框架的影响,能够展现出动态化的发展特点。应用运动训练学加强对运动训练,对丰富运动学理论体系,促进训练内容的丰富和充实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2]。

2.2历史背景

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对人们的意识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生活中的各项行为起支配作用。意识观念的形式会受社会背景的影响,鸦片战争唤醒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展现出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性质和走向。人们将竞技体育作为振兴民族精神的突破口,希望通过体育,来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的强大。中国竞技体育是世界体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竞技体育精神被运用到了奥林匹克体育比赛中,展现出了我国体育的辉煌,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2.3研究取向

运动训练学与我国的其它运动理论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运动训练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既能展现出运动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能展现出运动竞技体育变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我国经济部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运动训练学理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展现出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充分和及时的反应出了竞技体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促进体育理论学科的不断完善和丰富。当前我国的理论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训练理论与训练学对体育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训练学思想,将训练运动学理论融入到我国体育发展中,促进运动训练学的整合的创新[3]。

2.4实践成果

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对推动中国体育走出国门和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额作用,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实在1974年德黑亚运会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使中国开启了奥运之旅,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促进科学训练理论与科研攻关的有效结合,对实践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5主要思想及学术平台

在对中国的运动训练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成了完善的中国运动学训练理论,将其作为运动学训练的主体,对促进运动学训练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必须要植根于传统的学术理论体系中,要想促进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需要建立运动训练学学术平台,加强对运动训练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人才提供沟通的交流的机会,通过不同训练人员之间的研讨,能够促进运动训练学的发展,为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4]。

3结论

中国运动训练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应该走在训练理论的前言,将运动训练学的实践理论作为运动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应该注重对运动训练学相关科研人员的培养,促进科研人员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将运动训练学的演进发展作为体育行业中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探索性实践活动,促进训练水平和训练能力的提升,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影.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赵丙军.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D].上海体育学院,2013.

工程训练论文篇9

选址是指为项目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具有固定性,选址一经确定很难变动。不同的项目其选址考虑的因素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尽可能地为项目选择较好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因素等。选址指在项目建设之前对拟选地址进行论证及决策的过程。首先可在若干备选区域中确定选址的大致区域,然后具体确定选址的地点和方位。选址需要明确:一是不同的项目选址需要考虑的侧重点不同;二是选址可采用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三是选址是在多方案中筛查较优的方案。故选址报告的写作侧重于选,体现区位条件、产业门类等特点。毕业论文在此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训练学生。论文写作是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写作技能。

二、毕业设计一题六体模式的实践

(一)一题六体模式的实施流程设计

一是计划阶段。计划的主旨在于设定目标及保障目标实现的措施。学校2003年依据社会需求提出一题六体模式的设想,将传统的本科毕业论文拓展为六种文体,并制定了实施措施。二是组织阶段。科研训练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导师制与阶段分包制相结合;实习则采取导师负责制;答辩按照文体分组,分为设计类组与论文组,由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答辩组长,从组织措施上充分保障了模式的顺利实施。三是协调阶段。由于师资力量有限,需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将硕士研究生纳入教学资源中统筹安排,通过助学、助管、助教,参与到一题六体模式实施中。同时,采取分管院长负责制,调配全院教学资源,统领科研训练与经济写作课程等各个环节,保障了一题六体模式的顺利推进。四是控制阶段。立足过程控制、质量控制,保障目标实现。制定本科科研训练及毕业实习指导手册,用于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如实记载科研训练、毕业实习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工作动态。

(二)一题六体模式的实践意义

1.构建经贸类专业的专业技能体系根据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市场营销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自的特点,经贸类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集中在分析、论辩、计算、规划、策划、评估等方面,从而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专业技能体系。六种文体作为专业技能体系的载体,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化为对学生进行六种文体的训练。这种训练覆盖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使其在大学期间顺利实现了专业学科教育到专业工作实践的渐进式过渡。2.一题六体模式实施中对学生的引领对学生的引领分两个途径:课外科研训练与课内专业写作训练。一是课外科研训练。为使学生在本科就读期间获得基本的科研素养,2003年起坚持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科研训练采取阶段分包制。阶段各专业区分度均较小,对学生的科研训练由学院统领,旨在体现学科大类特色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阶段的科研训练交由各系分管,旨在体现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学习研究和思考习惯〔1〕。二是课内专业写作训练。在一题六体模式推进中,以师资为核心组成不同的指导教学团队。由承接相关文体社会服务并具备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组成团队核心成员,核心成员对全院教师进行相关文体写作培训,为一题六体模式实施奠定了师资基础。

(三)实施一题六体模式的保障措施

工程训练论文篇10

关键词:工程训练;安全教育;安全文化素养

当代中国已经陷入了深深的安全焦虑中,建筑、机械、化工、食品等工程领域都安全问题频出,民众对安全的关注也是前所未有的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安全方面素质与修养,包含对安全规范的严格执行,发现、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以人为本的安全道德理念等。缺乏安全文化素养就会导致执行规章制度不力,人为制造安全隐患,不能发现或者不能稳妥解决安全问题,甚至为了经济利益在工程行为中违规违法,罔顾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来自高校的工科学生,工程训练是他们接触工程文化的第一站,也是养成其工程安全文化素养的关键阶段。

一、工程训练中安全文化素养培养的缺失

目前国内高校的工程训练大致都可分为如下几个平台:基础训练平台、综合训练平台、研发创新平台。

基础训练平台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工程技术,熟悉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在基础训练平台阶段,对学生的安全意识的要求很高,有大量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求学生遵守。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让学生的安全之弦时刻紧绷,能够养成学生良好的安全制度执行力。

到了综合训练平台和研发创新平台后,安全方面的要求和基础训练平台一样,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目标往往还是保证工程训练安全,保障教学顺利开展。这对于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的提高非常不利。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工程安全的要求贯穿整个过程。工程师不但要遵守各种安全规定,还要能够发现和解决隐藏在表象后面的各种安全问题,更要能够以人为本,坚守法律底线,坚持社会道德准则,将工程安全理念渗透到整个工程行为中。

二、在工程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

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工程安全文化素养的培养要贯穿始终。从基础训练平台、综合训练平台到科研创新平台,随着工程训练的深入,安全教育的层次和目标也要相应提高,教学方法也需要作相应的改变。

1、基础训练平台

基础训练阶段,对学生安全方面的要求以遵守各类规章制度为主,力争养成学生的安全习惯,同时鼓励学生评估现有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发现不足的地方。教学方法可采用安全文化教育法、以身作则示范法、监督教育法、自行监督法等。

安全文化教育法:在工程训练基地里,利用图像、文字、多媒体、专题活动、实战演习等方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时刻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如在墙壁上张贴安全宣传挂图,在显眼位置喷涂有关安全的格言警句,在休息场所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安全资料片,邀请消防、医生等专业人士做疏散、抢险、急救方面的讲座,举办消防灭火实战演习等形式,大力传播安全文化,使安全规程、安全常识在学生心中扎根,变成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自觉自主行为,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安全文化、归属安全文化。

以身作则示范法:在工程教学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安全规定,对安全方面的问题坚持“零容忍”原则,发现一个立即整改一个,以求树立安全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安全观念。

监督教育法:在工程训练中,不是每个学生都会遵章守纪。工程训练的管理部门必须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保持安全制度的严肃性。

自行监督法:在工程训练中,教师可以在每个训练分组指定一名责任心比较强的同学,作为学生安全监督员,协助教师进行安全监督工作。学生安全监督员不但要熟悉安全规章制度,还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发现训练中的安全薄弱环节时向教师汇报,并做记录,课后与同学讨论改进方法,得出结论后写成实习报告的安全部分,交予教师评价。

2、综合训练平台

综合训练阶段,对安全教育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如何更好地执行规章制度、保证工程训练安全了。学生接触的设备种类不断增加,接触时间相应变长,对设备结构和原理的了解也相对深入。这个阶段的安全教育方法,除了基础阶段的方法之外,可以增加互动教学法,实例分析法等。

互动教学法:因为在基础训练期间,学生已基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初步养成了注重训练安全的习惯,所以教师在本阶段的工程训练中,不再完全充当一个规章制度的化身,而是一个和蔼的引导者,一个平等的交流者。教师可以就训练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与学生交换意见,对学生的合理意见给予肯定并采纳之,对不成熟的意见共同分析利弊得失,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例分析法:工程训练中接触的设备虽然多种多样,但几乎每个设备都有相应的安全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安全设计是要解决什么安全问题,该设计保障安全的原理又是什么,有没有更好、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这些讨论,能够逐步触摸到安全设计的大门,对安全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为下一步的创新训练中工程产品的安全设计打下基础。

3、科研创新训练平台

科研创新训练阶段,是将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提升为安全文化素养的关键阶段。在科研创新训练中,学生对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环节都会有一定的接触,而每个环节对工程技术人员都有严厉的安全要求。学生在此阶段进行科研、创新时,必须对工程道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对安全问题有足够的发现和解决能力,对安全隐患的后果有深刻的认识,对创新产品的安全性有充分的测试和不断完善的耐心。在此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工程道德教育法、产品安全挑刺法、安全事故例证法、后果假想法、情感教育法等教学方法。

工程道德教育法:在科研创新训练期间,教师必须向学生灌输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任何导致不安全的工程行为都是对国家和民众的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在社会不良风气的面前,必须保持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格尊严、技术尊严和职业骄傲,绝不向金钱与恶俗低头,绝不与工程腐败同流合污。让学生明白,只有秉持良心,坚持工程道德的才能打造传世的经典产品,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产品安全挑刺法:学生在科研创新训练期间,教师可以布置一个给同类工程产品的安全性挑刺的任务。针对挑刺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学生需要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将相关安全理念应用到创新产品中。

事故例证法:教师将各类工程事故按照事故原因归类,对应学生创新设计的同类安全隐患,可简单直观、触目惊心地警醒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工程生涯中牢记教训,不在出现同样的错误。

后果假想法:有些工程行为的不安全之处是不明显的。教师发现问题后,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审视产品,假想安全隐患爆发的后果,同样能警醒学生。

情感教育法:通过分析惨烈的工程事故,让学生深刻感受事故的惨痛教训,极度痛心受害者及亲属的遭遇,激发学生以工程安全为己任,坚持工程道德,打造让人放心的工程产品。

三、结语

有着良好安全文化素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是传世工程、经典产品产生的必要土壤,是一个社会安全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在高等教育的工程训练过程中,分层次多方法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对当前社会安全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强锐.强化意识、转变观念,探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04).

[2]金业权,毛剑,刘刚,涂江红.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安全意识培养方法研究[J].石油教育,2011,(02).

[3]陆琨.浅论以人为本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企业与文化,2009,(03).

[4]王秀勤.大学生创造力课程研究(D).河海大学,2006

[5]韦庆辛.关于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03).

[6]李成学,钟世荣,孙山.略论高校安全文化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7]莫海军,蓝民华,曾仪.基于创新作品制作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08).

[8]邹卫放.工程训练中心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2).

[9]王晓红,朱晓明.现代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6).

[10]张惠进.要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03).

[11]蔡文辉,于佟佟.工程训练中心多层次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3).

[12]惠记庄,刘海明,邹亚科.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及训练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3).

[13]惠记庄,曹杰,纪真.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实验区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3).

[14]叶树铃,毛锡锋.工程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