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14:57

心力衰竭论文篇1

1.1一般资料

所选68例心衰患者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西医内科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64.5±9.8)岁;对照组3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63.7±9.6)岁;两组在人口学特征、病情、病程,以及治疗前一般体检项目如心率、血压、nYHa心功能分级、心电图、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舌象、脉象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参照陈灏珠主译(美)《临床心脏病学》中有关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制定[1]。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修订的心脏病心功能分级标准制定[2]。

1.3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在Ⅱ~Ⅲ级(nYHa),原发病为冠心病,病情相对稳定。

1.4排除病例标准

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Ⅰ级或Ⅳ级者;非冠心病引起的心衰,伴有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动过缓(<60次/min)、传导阻滞、急性心梗的患者,心衰合并未控制的感染;合并严重的肺、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血压≥180/110mmHg或未控制好的高血压,需加用相关药物者;因洋地黄中毒所导致的心衰症状加重者。

1.5治疗方法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均给予低盐饮食,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双氢克尿噻20mg,1次/d,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12.5mg,2次/d,治疗组口服益阴助阳、益气解毒、活血利水之中药益心合剂,(处方组成:赤小豆15g,红参6g,薤白6g,桂枝9g,川芎9g,黄芪15g,炙甘草9g,白芍20g,黄精20g,葶苈子20g,葛根15g,茯苓20g,全当归12g,远志12g,百合20g),水煎取汁400ml,分两次温服,1剂/d,两组3个月为1个疗程。

1.6观察指标

1.6.1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LVeF,Co,FS,e/a等心功能指标的变化。

1.6.2参照200205第1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症状分级量化表,将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严重程度记分。①心悸:休息时无症状,轻微活动即会引起心悸,不能进行日常活动记6分;正常活动时明显心悸,休息后可缓解,可勉强坚持日常活动记4分;正常活动时稍感心悸,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记2分;无心悸记0分。②气短:平素不活动亦感气短喘促记6分;稍活动后气短记4分;一般活动后气短记2分;无气短记0分。③疲倦乏力:精神气力严重疲乏,难以坚持日常活动记6分;精神疲乏、全身无力、勉强坚持日常活动记4分;精神不振、气力较差、仍可坚持日常工作及活动记2分;无疲倦乏力记0分。④四肢浮肿:指陷性浮肿++以上记6分;指陷性浮肿+~++记4分;晨起晚间轻微浮肿记2分;无浮肿记0分。⑤自汗:平素即自汗,动则汗如水渍状记6分;不活动皮肤微潮,稍动则更甚记4分;活动后微汗出,略有湿衣记2分;无自汗记0分。⑥尿少:尿量明显减少,24h尿量100ml以下记6分;尿量减少,24h尿量400ml以下记4分;尿量稍减少,24h尿量1000ml以上记2分;无尿量减少记0分。

1.6.3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1.7疗效标准

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5月第1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心功能达到Ⅰ级或心功能提高2级为显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足2级为有效;心功能分级无变化为无效;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为恶化。

1.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心功能nYHa分级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表1两组心功能nYHa分级疗效比较(略)

2.2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比较结果见表2。表2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比较(略)

2.3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结果见表3。表3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略)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见表4。表4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略)

2.5安全性评价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5例,4例表现为心动过缓(<60次/min),1例表现为血压过低(收缩压<90mmHg或/和舒张压<60mmHg)。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均无异常。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急性心梗后及早再灌注干预存活患者的增加,使心衰人数迅速增加。美国65岁以上人群中心衰患者占6%~10%[4]。国内调查显示,心衰患者占同期内科住院患者的3.8%[5],心衰的防治面临严峻挑战。2001年欧美相继公布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制定了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为基石的规范治疗策略,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常常限制了药物的使用,患者又不能仅仅根据症状判断治疗效果,使“有效药物”和“有效剂量”难以推广[6]。如何提高心衰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因此,我们探索以中医中药的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目前治疗心衰的方法主要有“温阳、活血、利水”,这与西医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方法可谓异途同归。大量事实证明,旧的治疗原则虽然能够暂时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对患者的生存率却没有意义,有的治疗反而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7]。心衰治疗不应仅仅局限于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缓解症状,还应兼顾到对神经内分泌激活的干预和对心室重塑的干预[8]。回顾我们的中医文献,由于局限于传统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所以治疗方法除温阳、活血、利水外,还有泻肺、养阴、益气等方法,虽然研究结果也证明有改善心肌收缩力,改善症状等作用,但并没有带来突破性进展。而且,目前关于中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报道,大部分是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即对照组为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治疗,因此不易观察中药的单独疗效。随着现代医学对心衰病理、生理认识和医疗观念的改变,不能不对中医治疗心衰的一些观念和措施做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我们经过长期临床观察,结合现代医学对心衰病理、生理认识和医疗观念的发展趋势,认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常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致阴阳两虚,病情复杂,发病机理可见气虚、阳虚、阴虚、血淤、毒邪等表现。在此基础上,拟定心衰治疗以益阴助阳、益气解毒、活血利水为大法,组方用于临床,已取得良好疗效。方中红参大补元气;黄芪、茯苓益气利水;桂枝、薤白温经通阳,助一身之阳;黄精、百合、白芍、远志滋阴养心;川芎、葛根、全当归活血通脉;葶苈子、赤小豆利水解毒;甘草调和诸药。益阴助阳、益气解毒、活血利水的治疗方法体现了现代医学治疗心衰的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干预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心室重塑的新观念和发展趋势。

观察结果表明,益心合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益心合剂治疗心衰明显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有利于患者的接受。由于本观察例数有限,资料尚不完善,故对益心合剂的疗效需要做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灏珠(美).临床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33.

[2]张子彬,tsungo.Cheng,张玉传.充血性心力衰竭[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

[4]packerm,CohnJn,abrahamwt,etal.Consensusrecommendationsforthemanagementofchronicheartfailure[J].amJCardiol,1999,83(2a):13.

[5]秦爱琼,鹿庆华,蒋卫东,等.单中心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状况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3):203.

[6]胡大一,吴彦.规范心力衰竭治疗加强患者管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6):495.

[7]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2.

[8]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第2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41.

心力衰竭论文篇2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美托洛尔卡托普利硝酸甘油心功能B

observingtheeffectofmetoprololCaptoprilCombinednitroglcerinon23Cases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ofcaptoprol,metoprololcombinednitroglcerinon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method:allcaseswithCHF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20cases)andtreatmentgroup(23cases).thecontrolgroupweregivenroutivetreatmentsuchasusingdigitalis,diuretic,nitroglcerinandcaptoprilforonemonth.whileinthetreatmentgrouponthebasisofroutinetherapyweregivenmetoprololadditionalforonemonth.Result:thecaseswithobviouseffect,effective,inefficacyin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was9cases,6cases;12cases,9cases;2cases,5cases,respectively.there''''snoserioussideeffectinbothgroups,whilethere''''ssignificantdifferenceoftotaleffectiveratebetweenthem(p<0.05).Conclusion:it''''sgoodandsafetotreatCHFwithsmalldosageofmetoprolol,captoprilcombinednitroglcerin,andit''''sworthspreadinginprimaryhospital.

Keywords: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metoprolol;Captopril;nitroglcerin;Heartfunction

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最终归宿,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我院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联用卡托普利、硝酸甘油治疗CHF取得了较多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内科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选择心功能Ⅱ级~Ⅲ级(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例)43例CHF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3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2~74岁,中位年龄58岁,平均病程6.2年,冠心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老年退行性瓣膜病2例,心功能Ⅱ级8例,Ⅲ级12例。治疗组男15例,女8例,年龄30~75岁,中位年龄60岁,平均病程6.6年,冠心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老年退行性瓣膜病2例,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13例。两组的性别、中位年龄、心功能情况、原发病无显著性差别,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半卧位休息,限盐饮食,低流量吸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发症,控制补液量及液速,使用小剂量洋地黄、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6.25~12.5mg,3次/d;静滴硝酸甘油,一般剂量从0.1μg/kg·min逐渐递增至2μg/kg·min,6h滴完,每日一次,一般疗程7d后改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10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6.25mg~12.5mg,每日2次,观察1个月。

1.3观察指标:用药前后观察以下指标:①根据胸闷、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判断心功能改善情况,②测定血压、心率、心电图,③血钾、肝、肾功能。

1.4疗效评定及统计学方法:显效:症状、体征明显缓解,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症状、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心功能不变。

1.5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治疗前后差异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表2。

表1两组疗效比较(略)

两组比较,p<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略)

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5,**p<0.01,#p<0.01

2.2不良反应:治疗组轻度咳嗽3例,心动过缓1例,头痛1例;对照组轻度咳嗽3例,头痛1例,胃部不适1例。均不影响治疗。

3讨论

由于传统观念β1受体阻滞剂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在心衰病人是应避免服用的[1,2]。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有不少关于β1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的报道[3],有研究认为[4]:神经内分泌拮抗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联用将成为治疗慢性心衰的重要方法。心衰代偿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中儿茶酚胺物质的增多,均能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促使心肌细胞凋亡,对于有能源危机的衰竭的心肌是不利的[2]。然而美托洛尔能减轻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有害作用,使迷走神经张力增强,心率减慢,有利于能量代谢平衡,β受体上调及其功能恢复[5]。卡托普利不仅表现在作用于全身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使循环中显著升高的肾素活性物质受抑制,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抑制组织中aCei活性,从而达到减轻心衰病人心脏的前后负荷,减慢心率,还表现在局部的RaS系统受抑制,使血管扩张,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及血管的重构,使心衰减轻或延缓它的过程[2]。硝酸甘油(ntG)经一系列代谢而与血管平滑肌上的特异性硝酸酯受体的硫基(SH)结合,从而使血管扩张,其扩张血管作用很大程度上与其剂量具有密切关系,小剂量扩张静脉,大剂量扩张动脉[6]。我们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时主要采用小剂量,范围为0.1μg~2μg/kg·min,扩张静脉、降低心脏前负荷及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代谢[4]。

同时为避免ntG耐药的产生,我们根据硫基耗竭学说,血管对多种缩血管活性物质敏感性增高学说等[7]。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间歇给药、同时与能提供硫基供体的aCei制剂进行联合用药。卡托普利具备了提供硫基供体而增强ntG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长期疗效,也能改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的变化,抑制外周循环血容量的扩张,从而防止ntG耐药的早期发生[8]。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均有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从而改善了ntG造成心动过速的不良现象。因此三者联合治疗CHF较合理、安全、有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175.

[2]陈敏章.中华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44-1867.

[3]越玉兰.小剂量比索洛尔治凼慢性心力衰竭85例疗效面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9,15(9):420.

[4]黄振文,崔天祥,主编.实用临床心脏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491.

[5]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623.

[6]邵耕.现代冠心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589.

心力衰竭论文篇3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位在心,跟肺脾肝肾都有很大关联,证属本虚标实,本质为心阳气虚衰,血瘀水停之证为标,以心悸、胸闷、气喘、尿少浮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重病症。陈可冀认为CHF的本质病机是内虚,归根究底是气虚血瘀。邓铁涛认为CHF的病机是本虚标实,并提出了“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应“心从脾论治”。于清华等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早期的重要标志就是气阴两虚,演变到心力衰竭阶段必然会累及心之气血阴阳。袁国强等[6]基于中医脉络学说研究了此病的病理机制,认为此病主要病机是气阳虚乏、络息成积、络瘀水停。

2辨证分型及治则治法

2.1临床分型

目前,临床上基本上是根据2014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将本病分为三型,分别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以及阳气亏虚血瘀。

2.2常见的治法

2.2.1温阳逐水活血法。孙武等通过对比研究对照组(强心剂、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等西药治疗)与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温阳活血法治疗),发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温阳活血法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2.2.2补益心气法。牛晓明等以补益心气法治疗本病30例,观察常规治疗组(西药治疗)和实验组(补益强心片治疗)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疗效优于对比组,且基于对比组治疗基础上使用补益强心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

3验方专方

常用的中药口服制剂有芪苈强心胶囊、通心络胶囊、利心丸、稳心颗粒和麝香保心丸、芪参益气滴丸等。陈、董等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心衰,总有效率分别为92.45%、89.3%,方用人参益气扶正、培元固本,麝香、苏合香、蟾酥、肉桂理气散结、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气旺、水去、瘀散、痰消之功。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改善肺瘀血及(或)体循环瘀血。

4药理研究

真武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的影响,发现真武汤与常规西药治疗CHF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改善心功能及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同时能改善CHF的心室重构,证明了真武汤对血清水平的抑制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温阳活血利水方能够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与抗心衰基础治疗结合应用疗效显著。

5小结

心力衰竭论文篇4

通讯作者:龙春燕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伴心力衰竭的特点,探讨aimi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根据本院8年来收集的6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按心衰程度、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分组进行多方面比较分析。结果(1)老年患者伴心衰较多。(2)合并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病变范围宽,预后差。(3)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结论老年aimi伴心力衰竭,合并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及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差。

【关键词】下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预后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占全部心肌梗死的40%~50%,通常认为其预后较前壁心肌梗死好。aimi可引起心力衰竭,其发生率为27%~44%,而对不同心衰程度、年龄及性别aimi引起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ami诊断及治疗。本文就近8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集的68例aimi患者的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0年2月~2008年4月入院的aimi患者68例,平均年龄64.5岁。男41例,女27例。aimi发病到入院时间为3h~2d。左心衰竭41例,其中合并右心衰竭8例,无心力衰竭27例。

1.2aimi诊断标准Ⅱ、Ⅲ、aVF导联新出现的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eCG、心肌酶学动态变化,且V1~V9、V3R、V4R导联无异常Q波。

1.3心力衰竭分级心力衰竭Killip分级按如下标准,Ⅰ级:无肺部音和第三音;Ⅱ级:双肺下半野湿音;Ⅲ级:双音肺超过一半;Ⅳ级:心源性休克。Killip分级≥Ⅱ级者定为心力衰竭。

胸前导联St段压低指胸前导联St段J点后0.08s下移≥1m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指Lown氏分级在3级以上。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率、百分率表示,p

2结果

将aimi分为心力衰竭组和无心力衰竭组。心力衰竭组41例,其中KillipⅡ级15例,Ⅲ级20例,Ⅳ级6例。与无心力衰竭组比较,心力衰竭组年龄较大,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高,胸前导联St段压低多见(p

表1两组情况比较(n,%)

3讨论

通常认为因aimi受累心肌数量少,严重并发症少,比前壁ami预后佳。上表显示aimi心力衰竭组年龄较大,与文献报道相似,提示年龄越大aimi伴发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越高,这与老年人心脏、外周血管退行性改变有关。本文显示老年aimi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60.2%,说明老年aimi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年龄老化,心室肌纤维的弹力蛋白和胶原组织变性,使心室顺应性降低,心肌收缩效率随之下降。同时,老年人由于外周血管硬化强直,对左室阻力增加,使左室逐渐肥厚,但心肌间血管或微血管却不能相应增加。且老年心脏对β-肾上腺素反应性低,使老年心脏应急能力衰退。这些因素是老年aimi时心脏易发生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

aimi容易出现aVB,aimi有50%~70%的病例是由于右冠状动脉闭塞所致有关,aVB可促发或加重aimi心功能衰竭。有人认为易出现aVB与心肌梗死面积大小有关,梗死面积大者容易发生aVB。本组病例梗死伴心力衰竭组比无心力衰竭组的aVB发生率高,可能原因是前者梗死面积较大。因aimi多系右冠状动脉闭塞所致,故老年aimi应警惕有无右室心肌梗死发生,持续右胸导联心电监护很有必要。

有研究认为,胸前导联有St段压低患者比无St段压低患者存在更大的梗死范围,梗死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较高。aimi患者V4~V6导联St段压低提示多支血管病变,aimi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合并前壁St段压低者大多合并前降支病变。本文显示aimi伴心力衰竭组51.2%患者有胸前导联St段压低,显著高于无心力衰竭组,说明aimi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病变范围宽、梗死面积大有关,心脏泵功能易衰竭,预后差。

急性心梗左室心肌坏死10%时,心功能开始受累。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通常由于大块左室心肌坏死(通常>40%)和收缩功能减低、血压降低引起。后者使冠脉灌注压下降,非梗死相关冠脉狭窄远端心肌缺血和收缩功能减退,左心室总体泵血功能减低(射血分数90%)见于半数左前降支和右冠脉,三分之一见于左回旋支和5%见于左主干。在泵衰竭早期常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会加重泵衰,因此,泵衰竭的患者若发现血压升高,特别是肺部出现湿音-急性肺水肿,应马上采取积极措施,尽快使血压降下来,即所谓减轻后负荷,维持血液正常循环,保障组织器官灌注。

综上所述,aimi并房室传导阻滞、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右室梗死心力衰竭患者,为高危亚组。因病变范围宽、预后差,应高度重视,需注意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有无右室心肌梗死和aimi扩展。急性St段抬高/Q波心肌梗死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ai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年龄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5.

[2]陈再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

心力衰竭论文篇5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临床表现;诊断

【中图分类号】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52-0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易于并发心力衰竭疾病。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老年ami患者60例,其中24例并发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4例均为2000年后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61~84岁,平均74.6±6.4岁。入院时发生心力衰竭3例,其他均发生在1周内。

1.2方法:本组分析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法。在60例老年ami中选择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统计后分析。

2.结果

2.1病情:发生心力衰竭24例,检出率为40%。心功能(nYHa)Ⅱ级10例,Ⅲ级8例,Ⅳ级6例。

2.2部位:3例患者发生在心内膜下,4例患者发生在高侧壁,5例患者发生在下壁,12例患者发生在前壁。

2.3患者的临床症状:10例患者有典型的心前区疼痛的表现,占41.7%。不典型疼痛14例,占58.3%,其中胸闷6例,上腹胀痛2例,剑突下疼痛伴有恶心、呕吐2例,1例患者有肩背部疼痛的表现。

3.讨论

心力衰竭论文篇6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胸腔积液;误诊;临床特点

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内科问题,临床上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也很多见,现对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住的胸腔积液患者共588例。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216例,占367%,其中男140例,女76例;年龄32岁~78岁;病程半月~3年,均经X线检查、B超、Ct确诊。

12方法依对本院收治的21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部位、性质、不同检查方法、漏诊率和误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2结果

21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胸患者中,诊断为冠心病165例(763%),高血压性心脏病42例(194%),扩张性心肌病9例(42%)。全心衰竭131例(606%),左心衰21例(97%),右心衰64例(296%)。

22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的部位、量及性质部位:双侧者共148例(685%),其中145例(98%)右侧多于左侧;单纯一侧68例(315%);其中64例(94%为右侧胸腔积液)。积液量:大量68例(315%),中等量127例(588%),少量21例(97%),以中量多见。性质:漏出液157例次(480%),渗出液34例次(104%),中间性积液136例次(416%)。

23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漏诊率,仅经X线检查确诊胸腔积液97例,漏诊34例,漏诊率157%;经B超检查确诊198例,漏诊18例,漏诊率83%;经Ct检查确诊214例,漏诊2例,漏诊率09%。

24误诊率:依胸腔积液性质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59例,恶性胸腔积液25例,误诊率389%。

3讨论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正常情况下胸腔液体约3~15ml,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液体并非出于静止状态,在每一次呼吸周期中,胸膜腔形状和压力均有很大变化,使胸腔内液体持续滤出和吸收,并处于动态平衡,任何因素是胸腔内液体形成过快和吸收过慢,即产生胸腔积液。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由于壁层和脏层胸膜的体循环流体静水压增高,使胸腔积液过多产生,造成胸腔漏出液。

任何原因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可引起胸腔积液,尤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引起者占三分之一。据报道[1],右侧胸腔积液较左侧多见,双侧胸腔积液患者右侧积液量常多于左侧。本文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双侧胸腔积液占685%,以漏出液为主(480%)。美国统计100万胸腔积液患者,50%系心衰引起[2]。从理论上讲,心衰引起胸腔积液应为漏出液,但约1/3患者呈渗出液或中间性胸腔积液[3]。但由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使用利尿剂和改善心功能,使积液吸收浓缩,导致蛋白、细胞数相对增多,出现中间性胸腔积液;如反复胸穿抽液伴发细菌感染时,则会出现渗出液[4]。

本结果显示,临床上对胸腔积液存在许多误诊、漏诊,主要是因为: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的性质认识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也可呈中间性积液或渗出液。

本文也显示,选择Ct检查漏诊率低于B超检查,B超检查漏诊率低于X线检查。通过本文充分认识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如Ct,减少临床漏诊率和误诊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心性胸水的诊断与治疗.新医学,1993,24(1):10.

[2]LightRw.approachrothepatientinpleuraldiseases(m).malvem,1990:7584.

[3]陶仲为.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6):322.

心力衰竭论文篇7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盐酸贝那普利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35-0140-01

我国面临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出现同比上升,约占我国老年疾病的1.6%[1]。心力衰竭是可以被控制和治疗的,早期的诊断和规范的心力衰竭治疗,对心力衰竭的控制尤为重要[2]。因此,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促进老年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笔者对本院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1月-2009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53~86岁,平均(68.5±2.5)岁。所有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身体虚弱、夜尿增多等症状。

1.2治疗方法

(1)控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饮食中摄盐量,减少无氧运动的次数,配备呼吸机辅助治疗。(2)对本组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口服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5mg/次,1次/d;根据病情可增至10mg/次,1次/d,口服10d为一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心力衰竭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而死亡。

2结果

本组研究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左心室心力衰竭患者58例,占72.5%;右心室心力衰竭患者16例,占20.0%;心脏整体性心力衰竭患者6例,占7.5%。经临床针对性治疗后,显效54例,占67.5%;有效20例,占25.0%;无效6例,占7.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2.5%,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3讨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到终末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任何心血管疾病严重时都可形成心力衰竭,预后比较差,首先得明确导致心力衰竭的病因是什么,解决好原发症,解除心力衰竭的诱因,针对心力衰竭的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3]。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复杂,必须通过各种检查手段探明引起心力衰竭的多种病因及其先后顺序,尽量采用根治病因的疗法,去除各种诱发因素,纠正贫血或营养不良,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加强支持疗法,给予合理的饮食,做好预防措施,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会起到积极作用。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端坐呼吸、心律失常、肢体肿胀、气短、胸闷、乏力、纳差食少等症状,主要是因老年人呼吸功能衰退、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饮食习惯不当、心肌缺血、不良情绪等因素所引发。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这些特点,对临床上查找心力衰竭的病因,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做好心性哮喘与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鉴别,左心衰竭与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鉴别,慢性右心力衰竭与肾病、肝硬化、上腔静脉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大量心包积液的鉴别,严格杜绝漏诊[4]。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后,应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注意情绪控制,预防呼吸系统出现感染,积极进行心律不齐对症治疗,预防合并症发生,注意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戒烟戒酒,合理锻炼,充分休息;采用有效药物针对性及时治疗,会提高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研究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客观分析患者的病症特点和针对性药物治疗,只有6例患者无效,占7.5%,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2.5%,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得到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总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因常伴有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合并症,导致老年人心力衰竭自身病因比较复杂。因此,老年人的健康要引起重视,随着身体机能的自然下降,免疫力低,老年人经常受各种疾病的困扰,而除了老年人自己要对自己的身体异常情况多加注意外,老年人的家属也要引起关注,及时就医诊治,以防病情恶化。临床上,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客观分析病因,积极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才能控制引发老年心力衰竭疾病的诱因,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2]高山钟,周丽娟,张向阳.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74例的主要用药及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125-126.

心力衰竭论文篇8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是日趋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病结构或功能衰退损伤进而影响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的结果,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该病具有预后差、病死率高及临床疗效欠佳的特点[1-4]。该病的患病率为0.50%~1.61%[5-7],其中,男性为0.70~0.95%,女性为1.00~2.28%[5-6]。该病发生后,不仅患者本人及患者的家庭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且也导致患者家庭和国家的经济及精神负担明显加重[]。本研究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等,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2005年慢性心衰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8]。其中,男性89例,女性83例;年龄65~93岁,平均年龄(78.63±6.82)岁。

1.2研究方法

收集并且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转归。

2结果

2.1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诱因特点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多有明显诱因,在1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有157例(91.28%)患者有明显诱因,55例(31.98%)为感染,41例(23.84%)为心律失常,33例(19.19%)心肌缺血,19例(11.05%)电解质紊乱,12例(6.98%)输液过速或者过量,9例(5.23%)贫血,3例(1.74%)因劳累和情绪激动诱发。

2.2伴发疾病

50例(29.07%)患者患有冠心病,43例(25.00%)患者伴发高血压,36例(20.93%)患者伴发糖尿病,27例(15.70%)患者伴发肺心病,13例(7.56%)患者伴发风心病,3例(1.74%)患者伴发心肌病。

2.3临床表现

156例(90.70%)患者出现疲劳、乏力,98例(56.98%)患者出现咳嗽、气急,86例(50.00%)患者出现心律失常,61例(35.47%)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及气短,52例(30.23%)患者出现夜尿多及体重增加,35例(20.35%)患者出现下肢水肿,31例(18.02%)患者出现恶心及食欲减退,27例(15.70%)患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1例(12.21%)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2.3辅助检查

34例(19.77%)患者有贫血;45例(26.12%)患者血白细胞异常;47例(27.33%)患者血钠102~126mmol/L;49例(28.49%)患者血钾2.1~3.5mmol/L;X线胸片结果:98例(56.98%)患者肺纹理增多;46例(26.74%)患者心影增大;43例(25.00%)患者肺淤血;41例(23.84%)胸腔积液;39例(22.67%)患者肺炎;心电图检查结果:97例(56.40%)患者St-t改变;76例(44.19%)患者心律失常,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或心房纤颤;心脏彩超结果:69例(40.12%)左室舒张功能减退,61例(35.47%)患者心脏射血分数降低(e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常规卧床休息,制动,低流量持续吸氧,针对性的积极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原发病,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感染、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扩张血管,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及对症支持治疗。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后,给予地高辛0.125mg/次,1次/日,氢氯噻嗪25mg/次,1次/日,安体舒通20mg/次,1次/日,依那普利2.5mg/次,1次/日,倍他乐克6.25mg/次,2次/日,为起始剂量,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调整剂量至靶剂量,同时辅以基础治疗。经过治疗15~25天积极治疗,146例患者病情缓解出院,17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9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老年人心衰的高发病率与左心室功能的老化及高血压及其他慢性致病因素的累加效应有关。另外,心衰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在老年人中常得不到积极治疗,这些因素导致老年人心衰发病率高,有效治愈率低。由于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差和心脏病相对较重,对非老年人无关紧要的负荷,就可使老年人发生心衰。因此,诱因在老年人心衰中所起的作用比非老年人更重要。

本研究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感染为主要发病诱因,且往往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且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造成误诊误治。这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9-10]

老年人有多种疾病并存,症状多变,病情反复,诊治较困难,老年人心衰不易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患者和医生常认为心衰症状是老化的表现,因此,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工作中,既要注意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更要注意心力衰竭易被忽视的不典型症状,重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病因,多诱因,多种并发症共存的特点,尽早发现被其他疾病所掩盖的心力衰竭征象,减少误诊或漏诊,并及时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周爱明,彭威,吴雄杰.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3):221-223.

[2]王炳理.顽固性心衰临床诊治商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655-1656.

[3]冯慧远.力衰竭的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装备,2010,7(9):47-49.

[4]王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17(3):178-182.

[5]沈渝,张钰,文学琴,等.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分析[J].四川医学,2010,31(9):1400-1402.

[6]姜红,葛均波.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点[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0,2(1):1-5.

[7]郭畅,刘文娴.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与防治现状[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2):139-142.

[8]金惠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4~155.

心力衰竭论文篇9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抢救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4-0117-02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以及体征急骤发作,它主要表现方式是急性起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发作以及心源性发作等,对生命的危害性极大。所有患者的急性心力衰竭症状、体征以及病理生理改变均比较相似,但其临床特点又有所不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预后较差,因此需紧急处理。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在于收缩功能障碍、舒张功能障碍、心脏节律发生异常、心脏负荷过重等。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发作,要控制及消除其诱发因素,它的治疗方法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基本一致,区别是前者用药通过静脉应用,而后者用药是直接口服[1]。大多数患者新发的急性心力衰竭,是由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治疗以原发病的处理为主,以药物治疗为辅。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抢救的7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抢救的7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30例,原发性高血压15例,风湿性心脏病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突发急性左心力衰竭竭2例,慢性肾功能障碍1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26~75岁,平均(57.0±0.3)岁;发病至急救时间10~40min。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40次/min,咳嗽并带有粉色泡沫痰,易出汗。发病时血压升高,高至220mmHg,若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则会血压下降甚至是休克。

1.2方法

1.2.1使患者保持坐位以及双腿下垂的姿势,有助于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其治疗应该取平卧或者半卧位,能够有效减少静脉回流,减少呼吸,改善氧供。

1.2.2氧疗保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95%~98%。该治疗方法有鼻导管吸氧、开放面罩吸氧、无创通气治疗以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呼吸的做功,从而减轻症状。

1.2.3镇静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其心肌耗氧量比较大,心脏负荷重,因此急性心力衰竭的早期,应用吗啡对抢救有一定好处。吗啡具有镇静作用,易使静脉及动脉扩张,使心率减慢,建立静脉通道后,静脉注射3~5mg吗啡,注射的次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而此治疗方法对于高龄、昏迷以及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慎用。

1.2.4利尿剂呋塞米20~40mg,2min静脉推注,必要时增加剂量或重复使用。利尿剂有快速利尿效应,且有扩张静脉作用,减少循环血容量,改善供氧。

1.2.5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的血管扩张剂主要是硝普钠和硝酸甘油。硝普钠对严重的心力衰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硝酸甘油能够使静脉扩张、动脉扩张以保持平衡,进而减少左室的负荷。

1.2.6正性肌力药房颤伴心室率快,应用西地兰0.2~0.4mg加20ml5%葡萄糖缓慢静脉推注;伴低血压者选用多巴胺。

1.3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用药15~30min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汗液减少、无咳血性泡沫痰,呼吸、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恢复正常;有效:用药15~30min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有所减轻,咳血性泡沫痰减少,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好转;无效:用药15~30min后,心力衰竭的各种症状以及体征不变甚至是加重;死亡:患者用药不足1h,抢救无效死亡。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70例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62例,无效2例,死亡2例。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70例患者治疗前后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时间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

治疗前(n=70)165.1±62.5102.0±15.4103.0±10.1

治疗后(n=70)122.0±12.575.0±13.175.3±6.1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日趋上涨。临床急诊最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就是急性心力衰竭,它严重地危害了患者生命[2]。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之中,左心衰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大多数发于一些心脏基础疾病,每当发病,就会出现左心室排血不畅以及左心房排血受阻所导致的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其血管内的大量液体渗出到肺间质与肺泡,对气体交换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心脏的排血量下降,进而导致缺氧症状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病情较为凶险,且变化快,病死率也高,因此最好在发病30min内控制住,以避免患者死亡[3]。实际上,急性心力衰竭抢救的最佳时间为发病1h内,超过6h就很可能会死亡。但另一方面,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静脉给药十分困难,但通过静脉给予利尿剂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的负荷,缓解症状,所以在急诊抢救时,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便给药。呋塞米的药效快、安全性高,对治疗肺水肿及脑水肿非常有效。硝酸甘油是血管扩张剂的一种,具有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减轻。吗啡是一种镇静剂,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非常有帮助,但吗啡具有不良反应也比较大,因此用小剂量即可,避免过量[4]。对于急性心力衰竭,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正确、氧疗、建立静脉通道、镇静以及利尿、应用正性肌力药等方法。根据各个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早期、正确的诊断,并且当确诊为急性心力衰竭后,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体征变化等情况,能够有效率,降低死亡率。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急性心力衰竭的急诊抢救效果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卢书和.对急性左心力衰竭院前急救和转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963.

[2]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临床应用准则专家委员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等.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临床检测应用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9):774-778.

[3]喻明书.86例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21):87.

心力衰竭论文篇10

【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缓释片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10周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心率、血压、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可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有效药物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

国内相关学者和资料[1-2]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英文缩写C0pD)的病人治疗难度大,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比较差。临床中公认-受体阻滞剂,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近些年来应用-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已成为临床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中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的医院应用一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炎的患者52例,收到比较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中笔者收集自2007年12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52例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炎患者,将所有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28例,对照组患者24例。治疗组中女7例,男17例,患者年龄35岁~79岁,平均61.9岁。治疗组中心功能Ⅳ级6例,Ⅲ级12例,Ⅱ级1o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3o岁~81岁,平均年龄64.3岁。对照组心功能Ⅳ级4例,Ⅲ级12例,Ⅱ级8例。两组在病程、年龄、发病、性别、心衰分级上经均衡性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及培哚普利。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缓释片(哈尔滨制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l1.875mg,每天1次开始,根据病人耐受程度的不同每2周增加剂量1次,每次递增剂量为11.875mg,逐渐达到目标剂量47.5mg95mg,1次/日。

1.3西医护理:无效:患者的心功能无改善或加重;有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i级;显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

1.4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心率比较

2.2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疾病是各种病因的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所致。利尿、强心和改善血流动力学是以前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这种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并不是十分理想,患者产生心力衰竭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加重,心率增快,心电不稳,让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而临床中我们发现-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不仅可扩张患者的血管,延长患者的心室充盈时间,降低患者的心肌能量消耗,减轻患者的心脏前后负荷,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的心室收缩舒张功能,从而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而且还能对抗心力衰竭时循环血中儿茶酚胺增高对心肌的损害,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猝死率和病死率。

本文中笔者选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并且元气疗效明显,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明显。本文中笔者在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该疾病时由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这一点值得注意。

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哈尔滨制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从而减轻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节省医疗资源。建议应尽早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

[2]戴闺柱.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641-645.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30:7-23.

[4]杨孜,李蓉,石凌懿,等.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临床界定及保守治疗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5):302-305.

[5]李春华,武文惠.4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5):33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