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保护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18:48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篇1

【关键词】人文主义文化思潮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a

人文主义(humanism)是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想,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使公众对建筑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步颠覆了公众对建筑遗产以及城市发展思潮的认知观念,人文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成为建筑保护理论发展的文化影响因素和思想基础。

人文主义思想的启蒙

人文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时期,是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和哲学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tulliusCicero,公前106年~公前43年)在《论共和国》中明确提出人本主义的思想主张,这也被认为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至文艺复兴时期,对世界的最新认识,个体命运、人的价值以及个人尊严成为最为关注的基本信念,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人的中心地位。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新观念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它渴望打破宗教的束缚,崇尚理性,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不断加强个体对其精神和肉体发展的权利,逐步建立人类中心论的主要观点,鼓励个体对自然的不断探索。因此,在文艺复兴背景下的人文主义看似是一场关于文化的运动,实际上它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将理性作为武器对封建的特权制度和等级划分进行批判,倡导用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对抗封建宗教统治,用人性对抗神权,用个性打破传统禁欲主义的束缚,用理性冲出蒙昧主义的桎梏。

建筑的发展和环境、历史、情感以及宗教联系紧密,贝聿铭说:“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形式”,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艺术的形式影响巨大,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识,物质发展水平又决定了公众的精神需求。而人文主义思想作为西方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思潮,对建筑遗产保护更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性

15世纪从佛罗伦萨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对于西方建筑史而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均强调人的思想,突出公众的基本诉求,主张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教会的黑暗统治逐渐被揭露,教会的权威受到公众的极大质疑,希腊文明成为公众用来对抗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古罗马建筑的文化符号和内涵精神是希腊文明对建筑影响的直接体现,这也从侧面对建筑工匠的技术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兴的资产阶级同样对教会存在不满,他们积极支持人文主义者,如哲学家、诗人、艺术家和建筑师。

建筑在人文主义的关怀和帮助下逐渐打上了建筑师的思想烙印,“建筑师”的出现是公众对建筑以及建筑文化重视的结果,公众对建筑及其内涵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建筑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量的人文学者和艺术家开始涉足建筑领域,加上他们先前对古典主义建筑原则的理解以及对建筑原有的一些认识,在建筑地位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基础上诞生了大量的建筑著作。建筑理论的产生一方面规范了建筑的标准,另一方面将建筑营造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使得新建的建筑完全摆脱了原先毫无内涵、仅靠经验而又缺乏理论指导进行建筑修建的方式,也使建筑真正的成为了一门学科。

从物质性走向文化性

人文主义思想对建筑遗产保护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建筑美学价值的理解提升到广阔的社会综合保护价值上。人文主义思潮从文艺复兴开始发展到近现代,是对启蒙思想的“抽象理性”的进一步反思的延伸,它崇尚感性,反对一切的科学和理性,将对人的关心和关怀放在首位,进一步确立个体――人的中心地位,突出人的尊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这种观念将“对人性的关注”延伸到人文历史、遗产保护以及世界观认识的各个方面。

人文思想的介入使得公众对建筑遗产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就是建筑遗产的形式美价值在社会价值面前变得越来越弱势。在对建筑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恢复和保持建筑的原有风格,而是逐渐转向注重建筑结构以及建筑自身的审美意味,突出强调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同时,对“人”的关怀和重视越来越明显。理念的转变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建筑遗产保护对周边自然环境、非物质层面的人类活动以及文化与传统,这也直接促使各个阶层都需要以整体的角度看待建筑遗产,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将保护对象扩大到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时代。因此,人本主义思想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完整性理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特殊性走向大众性

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原先只关注重要的历史遗迹,人文主义思想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将研究层面拓展到更为宽泛的范围。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封建制度呈两极趋势发展,新兴的市民阶级和无产阶级不断涌现,西欧封建制度逐渐走向末路,“在同中世纪宗教传统的斗争中,一个体现新时代的新建筑以它的古典性和人文性挣脱神学的羁绊,逐步孕育、形成和发展成熟起来”。这种新建筑一方面仍孜孜不倦的复兴古典建筑,另一方面,新建筑的大量理论将新兴的学科知识不断应用到新建筑中。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冲击传统宗教观念,它的核心内容就是积极的肯定个人价值,鼓励个体面向现实世界,“表面上是要恢复古罗马的进步思想,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创新,艺术本质上已经不再是为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工具)服务,而是朝着一种反映人的自我价值的方向演变了”。

正是在特殊的人文主义背景下,对历史遗产保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往只是对重要的历史古迹进行保护,现在逐渐拓展到对一般性历史建筑以及历史环境的关注。由此可见,人文主义思潮不只是关注比较有代表性意义的历史古迹,随着公众对遗产价值的认知,社会底层的一般性建筑也被纳入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关注范围,这也直接打破了之前对一般性历史建筑价值的认知。

从保护性走向可持续发展性

人文主义思想更多的是从单一保护向可持续发展层面延伸,海德格尔利用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直接否定了笛卡尔的物质与精神的二元论。胡塞尔也在“欧洲科学的危机”的标题下对实证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萨特秉承人文主义思想,从“自由”的角度诠释了人存在的本质。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为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方法带来了新的发展,对建筑保护理论中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协调的作用。人文主义思想打破了传统对建筑的修复、保存的认知,它强调对建筑的再利用,正是人本主义对人的重视和关怀,使得建筑保护也逐渐开始注重对公众日常行为的关注,对建筑的再利用研究,使传统建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人文主义思想对建筑保护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拓展了建筑遗产保护从只关注历史古迹到总体建筑的范围,推动了对建筑保护对象从物质性存在到非物质文化层面的研究。在建筑保护理论的基础上打破了原先孤立的保持和恢复的传统形式,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更多的注重建筑功能的有效延续,将建筑的使用价值进行最大化的体现,强调对人的尊重,在价值延续以及有效使用中进行保护。

(作者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马慧芝:《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建筑》,《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篇2

1.1工业遗产保护法规尚需完善现行的从国家到地方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中,都没有专门针对工业遗产建筑保护的条款,已列入文保单位、文保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工业遗产建筑可以遵照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保护与利用。由于现行的政策法规对工业遗产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指导性不强,约束力较弱,使得不少有保护价值的工业建筑由于缺乏法制的保护而面临破坏和被拆除的危险,亟需在现有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内容。

1.2管理部门审批协调困难工业遗产建筑的审批涉及发改委、规划、国土、建设、消防、绿化、文物、房管等众多管理部门,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加上缺乏相应的管理规定,增加了项目审批过程中部门之间协调的难度,造成审批流程的不畅和行政服务的低效。

1.3保护名录认定程序缺失由于国家尚未有专门关于工业遗产建筑保护名录认定和审批程序,部分城市是以个案的形式,通过专家论证进行认定。这种方式灵活性大,但由于不是法定程序,其改变或撤销的随意性大,对建筑的保护约束力不强,保护规划难以落实。

1.4规划用地性质难以界定通常建设项目都是按规划审批确定的用地性质进行建设,而工业遗产地块是建筑已经存在,功能调整后如何确定它的规划用地性质,这是现行的政策法规、规范难以解决的问题。规划编制无法明确界定工业遗产的用地性质,带来后续的规划管理以及与国土等部门的审批衔接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工业遗产的再利用过程中由于建设主体和使用功能的不确定性,按照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不能明确表达涉及工业遗产建筑用地的规划要求,对项目的审批和实施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1.5规划地块指标难以设定工业遗产建筑一般具有大空间、大跨度的空间环境特点,空间使用具有很大灵活性,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若按一般建设项目指标进行控制,则既不符合实际又限制了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如何设定地块指标是规划管理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2工业遗产建筑规划管理政策体系构建

工业遗产建筑不同于新建项目,无法完全按照目前已有的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程序进行管理。结合一般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流程和工业遗产建筑的特点,杭州市从保护名录认定、保护规划编制、规划审批、用地审批、建筑审批等方面构建工业遗产建筑的规划管理机制框架。

2.1审批管理主体工业遗产建筑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的不同可分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其他工业遗产建筑。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都已有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相应的审批管理主体,其他工业遗产建筑的审批管理,重点是对其再利用改造的管理,往往涉及遗产建筑所在地块规划指标的变动,主要的审批权限属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考虑到工业遗产建筑涉及管理部门较多,杭州市采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审批的方式,组织发改委、规划、国土、建设、文物、房管、消防、绿化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联合审查。

2.2保护名录认定程序“每一国家或地区都需要鉴定、记录并保护那些需要为后代保存的工业遗存。”①杭州市于2008年对全市的工业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登记,随后编制了《杭州市区工业遗产(建筑)保护规划》,规划中推荐了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单,经相关部门和专家咨询论证、公示并经市政府批准,建立了工业遗产建筑保护的基本名录。为了使后续发现的工业遗产能够及时得到保护,杭州市通过增补名录的方式,建立了一套动态的保护名录认定程序(图1)。

2.3工业遗产建筑的使用功能与用地性质

工业遗产地块用地性质的确定是规划审批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在确定用地性质之前首先应明确建筑的使用功能。规划管理需要对工业厂房再利用的使用功能进行规定和引导,旨在既有利于保护,又能发挥其大跨度、大空间、易分隔等优势,实现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双赢。

2.3.1建筑使用功能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类型主要有:用作博物馆和展览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大跨度厂房改建成大型超市等商业用途,多层厂房改造成公寓、旅馆和办公楼;用于社区配套等。

2.3.2用地性质结合当前国内一些城市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形式,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相衔接,杭州市创新了用地分类,将工业遗产的用地性质分为2大类、7中类、11小类。为了在审批过程中便于将工业遗产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区分开,在土地使用性质尾部加注“GY”。同时对工业遗产建筑使用功能与相应的土地使用性质作了规定,原则上都应符合表1的规定,允许适度兼容。

2.4工业遗产建筑的规划编制

2.4.1规划编制体系杭州市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护规划编制体系。工业遗产建筑的规划编制应该与已批准的法定规划相衔接,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明确工业遗产保护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落实工业遗产保护图则的相关内容,增加保护规划的刚性和可操作性。为了在空间上协调保护建筑和新建建筑之间的关系,杭州市的经验是在编制控规之前对工业遗产地块先进行城市设计,通过城市设计的论证来划定合理的保护范围,同时使得控制性详细规划设定的工业遗产地块的控制指标更具合理性。

2.4.2规划指标控制工业遗产地块内的各项规划指标的控制应以保护为前提,根据保护的要求,在测算现状指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善。对工业遗产建设用地内的保留建筑,在尊重现状、满足保护要求和符合城市设计的基础上,经相关职能部门审查同意,在规划控制指标上可适当放宽要求,对建筑退让、建筑间距、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配建等指标采取适度弹性的控制原则。杭州市通过大量个案的研究,形成了一套非常有针对性的具体操作规程。

2.5工业遗产建筑保护实施主体

国外在实施工业遗产的保护方面主要有两种模式:由开发公司主导实施的再利用模式和公私合作的项目开发管理模式。前者由于难以对私人投资与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管,容易造成对工业遗产的破坏性再开发;后者发挥政府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引导作用,采取企业投入、市民参与的方式引导工业遗产用地的良性开发,既保证政府对开发主体的建设活动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又不至于影响开发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工业遗产建筑保护应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多种途径的保护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减轻政府在工业遗产保护资金上的压力,形成政府部门、市场投资开发主体、工业遗产所属企业三力合一的保护态势,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2.6工业遗产用地开发模式

工业遗产项目按实施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府投资项目、社会投资项目、政府与社会联合投资项目三类,相应的用地开发模式有行政划拨模式、公开出让模式和功能更新模式三种方式。

2.6.1行政划拨模式工业遗产建筑用于非营利性教育设施、公益性科研机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以及非营利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单位可以按照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图2为采用行政划拨模式由原杭州市土特产有限公司桥西仓库改建成的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

2.6.2公开出让模式工业遗产建筑用于经营性用途的,建设单位必须通过公开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大部分的工业遗产用地都将以公开出让模式进行开发。工业遗产地块的出让不宜采用价高者得的拍卖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不利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建议采取招标或挂牌的方式,根据报价和方案综合评标办法确定中标者。图3为采用公开出让模式,利用原杭州市重型机械厂工业遗产建筑开发的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项目。

2.6.3功能更新模式功能更新模式指工业遗产建筑在保持现有土地权属和土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临时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此种情况,建设项目须经论证并批准,且按规定缴纳土地收益或土地年租金。图4为采用功能更新模式改建的凤凰国际创意产业园区。

2.7工业遗产的建筑管理对工业建筑进行保护和改造再利用,可以避免能源浪费并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造应尽可能地着眼于维护原有的状态,同时应具有可逆性,并且对其本身的影响应保持在

最小限度内。

2.7.1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改变为了鼓励开发主体做好工业遗产的保护,提高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在审批管理上应该适度政策倾斜,允许企业通过提高厂房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来增加经济收益。大部分工业遗产建筑原先是作为厂房或仓库等用途,具有大开间、层高较高的特征。在符合结构安全、消防、卫生、环保等规范的前提下,可根据使用需要对内部空间进行适当分隔或通过夹层、加层、加建、加固等改造方法,实现工业建构筑物的适宜性再利用。但产权不允许分割,也不允许分割出售,以确保工业遗产的完整性。

2.7.2结构、外观和立面的保护在对工业遗产建筑内部进行改造时,一条重要的原则是不能影响或改变旧建筑的主体结构,即使是加固措施也不能损害旧建筑的原有结构。另外,在再利用过程中使新旧结构清晰可辨,通过材料和技术方法上的对比,还可以表现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也烙上了当代的印记,延续了历史,“使历史的每个时代都清晰可了解”③。工业建筑的外观和立面是其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主要特征,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对于保护价值较高但损坏严重、影响再利用的工业遗产建筑,应在保留建筑结构和式样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原有的材料、装饰构件等进行修缮。对于遗产价值不是很突出的工业建筑,可对原建筑物进行加层或立面装饰,但应尽可能保留建筑结构和式样的主要特征。任何对工业遗产建筑外观的改变,都须通过工业遗产建筑方案的论证来确定。在规划管理中,这些可以作为指导性的规划要求。

3结语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篇3

法、英建筑保护学派的理论虽然存在一定缺陷,因而备受争议,但其中也包含富有价值的主张和建议。维奥勒—勒—杜克要求负责修复的建筑师要熟悉各时期各流派的风格,强调修复工作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根据可靠的文献记录实施修复计划;莫里斯等英国建筑保护学家认为,建筑遗产是历史的纪念碑,价值超群,而建筑师对文物建筑保护认识的局限性破坏了建筑的历史价值。这些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大规模展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建筑保护与修复工作,并提出自己的保护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派开始形成。意大利派的奠基人、著名建筑师波依多(CamilloBoito)教授认为,对历史建筑应该实施保护(Conservation)而不是保存(preservation)。他说:“加固一幢建筑优先于维修,维修优先于恢复。任何现代的干预都应该被发觉或标记;更新或附加的部分应被看作结构的整体组成部分;被拆掉的任何碎片或要素都应悉心记录,并且,如果可能就保存原址。”①意大利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文物建筑保护学家贝尔特拉密(LucBeltrami)指出,文物保护工作需要事先进行历史的、考古的研究,要证据确凿地进行修复,不能仅仅靠自己的感官进行分析和推断。艺术史学家阿洛瓦斯•里格尔(aloisRiegl)也强调,古建筑应注重保护(conservation)而不是恢复(Restoration)。意大利派是一个后起的学派,它借助法国和英国两个派别的一些观点建构了自己的理论,认为:建筑遗产具有多方面价值,保护过程不仅要尊重原生态建筑物,而且要尊重后来添加、改动的部分;文物建筑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缺失也是一种历史,不应轻易补缺;对于实际已经破损的建筑物,不能像维奥勒—勒—杜克那样去“创造”原本不存在的风格;此外,文物建筑的环境也要得到相应保护。应该说,意大利学派的理论具有总结性意义,正因为如此,后来的一些国际性建筑保护法规更多是在这个学派的理论上形成的。“敬重历史”的必然逻辑是“留住历史”。而“留住历史”正是对历史的最好敬重。早在19世纪,英国的约翰•罗斯金就说:“建筑应当成为历史,并且作为历史加以保护”,应“小心呵护看管每一座老建筑,尽可能守卫着它,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着它不受破坏”。“留住历史”并非将历史上已有破损甚至毁坏的建筑重新复原。因为复原意味着仿造,不仅欺骗了当代,也欺骗了后人。所以罗斯金说:“所谓的修复,其实是最糟糕的毁灭方式。”②在他看来,废墟同样是一种景观,破损和毁坏增加了历史的沧桑感,诱发人们的思古幽情,有利于教育后人。古代建筑如雅典卫城、罗马斗兽场,中世纪城堡;艺术作品如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等,既已残缺,就应原样保存,这才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先进、可行的理论只是实施遗产保护的初始条件,在理论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方能使历史建筑得到保护。而得不到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常常一遇障碍便难以排除。随着理论的成熟,英、法、意三国在建筑保护探索过程中实现了由理论到法规的过渡。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立法的国家。1913年颁布的《历史纪念物法》是法国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的基础。在这部法令中,保护范围仅限于文物建筑和与其有直接关联的部分。随着对古建筑价值的认识的提高,范围逐渐扩展到“历史保护区”。1943年颁布《纪念物周边环境法》,规定,古建筑周边半径500米以内的环境必须进行保护。1962年又制定《马尔罗法》(malrauxLaw),以“保护区”的形式加强了对历史环境的保护,指出,历史建筑与周围环境须一同实施保护,而且强调这种保护须从城市发展的高度进行;1887年出台的《历史性建筑法规》(HistoricBuildingsact)则强调了法国政府对保护历史性建筑的权力。为了保证历史保护区的地位,法规还规定了历史建筑等级划分制度,对列入保护名录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文化遗产实行不同的保护改造和再利用政策。另外,法国十分重视专家在遗产保护方面的作用,法规授予建筑师与规划师以很高的权威性。他们可以充分行使专家权力,参与遗产建筑和周边环境的管理,直接影响政府的相关决策③。在理论形成的基础上,英国政府制定了许多官方文件,如国情介绍、文化主管部门的年度报告以及政府的《英国年鉴》等,并相应颁行了一系列法规。1882年颁布《古迹保护法》(ancientmonu-mentsact),是英国第一部关于遗产保护的法规,首次将一批建筑确定为历史古迹。1900年,《古迹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将保护范围扩大到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普通建筑物。1953年颁布《古建筑及古迹法》,进一步确立了建筑保护制度。1967年出台《城市文明法》,将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列入保护范围。以上法规无不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放在首位,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将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妥善保存,以创造新的文化产品,为公民提供更多的享受文化遗产和现代艺术的机会①。同时,英国政府还制定了专门古建筑保存条例,规定,1840年以前的建筑物,一律加以保护,且不得更改外观;1900年前后的建筑物,根据是否有保留价值而定;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若不能加以利用便可以进行重建②。此外,文物登录制度是建筑保护中的重要环节,是欧洲各国普遍采用的制度。英国政府于1947年颁布《城乡规划法》(townandCountryplanningact,1947),确立了登录制度的框架,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有权不经过财产所有者的同意便可将具有重要价值的建筑登录在册。爱尔兰古建筑保护法规的诞生稍晚。20世纪50年代,爱尔兰的古建筑一度面临被摧毁的命运。当时无论公众还是政府都还没有意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也没有专门资金用以维护,所以常见开发商把价值几百万英镑的建筑推倒而将地皮用作他用。

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保护意识的提高,专家与公众的呼吁开始影响政府决策,有关古建筑保护的政府文件和法律法规遂陆续出台实施,对古建筑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城堡成为现在爱尔兰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游览。意大利的建筑保护与修复工作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居于世界建筑遗产保护的主导地位。由于意大利派形成较晚,这个学派吸收了19世纪英国派和法国派的建筑保护理论,所以相对来说更加科学、合理、可行。1872年,意大利制定了第一部文物建筑保护法。这部法律源于教育部1870年拟定的关于保护古建筑的条例,法律将保护对象划分为两级,即部级和地方级,分别由中央政府和地市政府或大区政府负责维护。同时规定,不得任意破坏文物建筑的完整性和稳固性③。1932年又颁布了《文物建筑修复标准》,提出了建筑维护和修复的基本标准,并对现代材料在古建筑中的应用做了详细规定。同年,在这些法规的基础上,国际建筑保护会议制定了《文物建筑修复的意大利》(简称《罗马》),成为指导文物建筑修复的国际技术规范。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国际法规都源于意大利派的理论。如前所论,在《威尼斯》制定以前,英、法、意三大派别就已经出台了很多建筑保护法规。后来随着一些建筑保护国际组织的建立,许多文件、宣言、法规、应运而生,从而形成了具有权威地位的建筑保护法规体系。在这些国际组织中,最负盛名的当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nternationalCouncilonmonumentsandSites,iComoS),这是一个古迹遗址保护和修复领域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它颁布的许多法规和目前仍具有指导性意义。主要有④:由上表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遗产保护焦点开始由单体建筑逐渐扩展到广义概念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历史街区、历史城市、历史园林、甚至无形遗产等。回顾过去50年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可以看出国际保护组织平均每10年致力于解决一到两个主要问题,同时关注新的问题。60年代形成了统一的理论准则;70年代对遗产进行集中估价;80年代对遗产地进行管理;90年代则采用了新的遗产分类,如文化景观、宗教圣地、乡村聚落等,引发了人们对原真性的激烈讨论;进入21世纪,由20世纪90年代的讨论引发的关于无形遗产保护领域的探索开始受到广泛关注①。这种理论的形成和转变促成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对历史建筑整体环境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欧洲本土保护组织如欧洲理事会(Councilofeurope),也颁布了大量宣言、决议和,并举办了一些旨在推动建筑保护工作开展的活动。1975年,推出了“欧洲建筑遗产年”活动,欧洲各地踊跃参加,对于历史建筑、历史城镇及城市的保护具有划时代意义②。这次活动制定了《关于建筑遗产的欧洲》和《阿姆斯特丹宣言》(theDeclarationofamsterdam),强调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in-tegratedConservation),标志着遗产保护由单体到整体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此后,建筑遗产范围不仅包括品质非凡的单体建筑、周边整体环境,还包括城镇乡村等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地区。建筑遗产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区都应视为整体环境的一部分,予以保护③。

现代意义的文化遗产保护始于20世纪初。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国际组织已经颁行了很多国际和公约等文件,其中涉及建筑保护与修复的举世公认的法规文件主要有《雅典》和《威尼斯》。《雅典》是第一份有关历史遗产保护的国际性文件,首次提出了古迹修缮中的“可识别性”原则④。《威尼斯》是国际文物建筑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国际历史遗产保护运动的里程碑。它总结了欧洲各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科学可行的修复方法和原则,规定:补足的部分必须与整体保持一致,同时又必须与原有部分明显区别,防止补足部分使原有的艺术和历史见证失去真实性①。也就是说,修复和补缺的部分要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以有助于恢复而不是降低其艺术价值和信息价值;任何添加的部分都要跟原来的部分有所区别,使人们能够识别哪些是修复的、当代的东西,哪些是过去的原迹,以保持历史建筑的可读性和艺术的真实性。而关于原真性(au-thenticity)的定义,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也作了明确规定:物质上保持原始或真实的建造状态,并保留随着时间消逝留下的老化和风化痕迹②。欧洲各国实际建筑保护工作遵循国际法规,严格执行了雅典原则和威尼斯精神。英国温莎城堡(windsorCastle)的维护就严格遵循着上述原则。温莎古堡是一座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的英国王家城堡,属于国家财产,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居住城堡,无论是女王宴会厅还是会客厅,都保留了当年的风格,给游人身临其境的感受。1992年,城堡部分房间在一场大火中烧毁,对于这样一座极为敏感的历史建筑,一开始皇家建筑师和皇室就承认,原封不动复原城堡已不可能,因为它的一部分已经在火灾中消失。于是在不改变外观的基础上,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20世纪的印记便留在了城堡之中。在法国卢浮宫的保护工程中,建筑师贝聿铭采用新要素介入历史建筑的方式扩大了建筑内部空间,这些改造全部融入卢浮宫古老的内部结构中,是古今对比的成功案例之一。在建筑立面就可以看到加建部分的年份和建造者,有助于后人了解真实的历史。增建的“金字塔”式入口将过去和现在完好地融合在一起,在艺术上实现了古与今的对话。卢浮宫改建成功后,游客比原来增加了一倍。这样,所得资金就可以部分用于日常维护,无疑是解决昂贵维护费用的最好办法。意大利维罗纳城堡博物馆也是贯彻执行雅典原则和威尼斯精神的典型案例之一。博物馆的原型是一座建于1354—1356年的城堡。这座建筑曾一度陷入改建误区,直到建筑师卡诺•斯卡帕接手,才开始遵循整旧如旧、修新以新的原则,最终成为建筑改造中较成功的作品。19世纪时,拿破仑曾将城堡改建为防御工事及营房。20世纪早期,又改造为中世纪艺术品博物馆。当时的建筑师试图重建城堡使其恢复原状,以杜克的“风格式修复”理论为指导,结果彻底混淆了原真性与可读性。当斯卡帕接手进行重建时,他不主张恢复原貌,因为在他看来历史正是在与现实的对话甚至冲突中才能充分展现出存在的意义和美感。这次改建留下了多个历史层面,原有肌体与新增部分保持一定距离,游客可以清楚地辨认新老元素,从而使新旧并置与对比在此形成了富有张力的历史对白③。再如,米兰的斯弗尔查城堡的改建,建筑师将城堡公爵庭院的一层改造为一个十分前卫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很多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与古朴庄重的城堡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交流。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篇4

重建,是遗产保护领域里的一个非常重要而敏感的话题。根据国际公约、,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遗产重建的有关条文和规定,遗产重建是指在有充足必要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考古、历史文献、测绘等材料,将被损毁的文物古迹恢复、复建至历史上某个特定状态的文物保护行为。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批我国遗产重建项目时,需要满足有充足的必要性,能够惠及民生;有充分历史和科学测绘的依据;严格遵循文物保护规划的规定;维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文物本体安全等原则。

关键词.遗产重建;文物保护规划;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文物本体安全;原址保护;原址展示

重建(reconstruction),是遗产保护领域里的一个非常敏感而重要的话题。经过国际文化遗产理论界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文化遗产价值的评判标准已经归纳、总结和突出强调为“真实性”和“完整性”。遗产的重建,从某种角度来说,有利于增强遗产的“完整性”,但对遗产的“真实性”带来威胁和挑战。鉴于此,在国际公约、中,对遗产的“重建”,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

一、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

1964年的((威尼斯》规定,对任何重建都应事先予以制止,只允许重修,也就是说,把现存但已解体的部分重新组合。1982年的《佛罗伦萨》对“修复与重建”的规定是,在未经彻底研究,以确保此项工作能科学地实施,并对该园林以及类似园林进行相关的发掘和资料收集等所有一切事宜之前,不得对某一历史园林进行修复,特别是不得进行重建。1990年的“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规定,重建起到两方面的作用:试验性的研究和解释。然而,重建应该非常细心谨慎,以免影响任何幸存的考古证据,并且,为了达到真实可靠,应该考虑所有来源的证据。在可能和适当的情况下,重建不应直接建在考古遗址之上,并应能够辨别出为重建物。1999年的《巴拉》规定,只有当遗产地因破坏或改造已残缺不全,以及对复制到早期构造有充分把握时,才能进行重建。在个别情况下,重建也可用作保留遗产地文化重要性的用途使用和实践的一部分。同时要求,重建应当与详细的审查结果或附加的诠释相一致。2000年的《关于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历史重建的里加》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因自然或人为的灾难中损毁,文化遗产的重建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并对遗产的重建提出了多项限定条件。2015年版的((实施的操作指南》规定,在真实性问题上,考古遗址或历史建筑及地区的重建只有在个别情况才予以考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只有依据完整且详细的记载,不存在任何想象而进行的重建,才可以接受。

由此可以看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界对已经损毁的建筑遗址较多采用的是“原址保护”和“原址展示”的方法,对“重建”的规定是谨慎和严格的,但也并没有对“重建”完全关闭大门。事实上,对重建的讨论和研究,一直也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界关注的焦点。2016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理论与哲学科学委员会将在华举行年会,此次年会主题便是“文化遗产的重建”。

二、国内法律、文件中的相关规定

随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界引入和逐步接受,“原址保护”、“原址展示”也已成中国遗产保护和展示的主流观点和主流做法;对遗产的重建也是极为慎重的。这在中国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宣言、文件中得到明确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要对文物“复建”进行严格限制,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切实用到对重要文物、特别是重大濒危文物的保护项目上。《长城保护条例》规定,长城段落已经损毁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

2005年的《关于中国特色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共识一曲阜宣言))指出,已经损毁的文物古建筑能否重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已损毁的古建筑所处的环境、地位、对建筑群体的作用以及文物建筑群的完整性、原真性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2007年的《北京文件》规定,只有在特许情况下,才可有选择地对个别建筑在原址上进行重建。重建不得伪造城市环境和景观,或破坏现存的历史肌理;2015年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提出,不提倡原址重建的展示方式。考古遗址不应重建。

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多种原因,某些部门、单位热衷于对已损毁的遗产申请进行重建。正因为重建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我国法律对重建的审批程序、实施主体资格等,都做了较为严苛的规定,谨慎对待每一项遗产申请重建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同时又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已经全部毁坏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获得批准后,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报批勘察设计方案。,即分级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

“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应当同时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对重建工程的施工单位资质做了规定。

三、重建的定义

重建的定义是什么?重建与其他相似、相仿辞汇的区别和关系是什么?如“恢复”、“复建”、“再建”等。在现行的国内的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此进行明确说明,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混用的情况。以地方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上报国家文物局的正式公文为例:在《关于复建某某寺历史建筑及恢复宗教活动场所的请示》中使用了“复建”的字样;在《关于请求审批的请示》中使用了“恢复”字样。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认为,在建筑群中原址重建已毁建筑是对该建筑群原有完整形态的展示。在学术界,有学者认为重建就是在原有建筑或环境已经灭失的情况下,根据原有的影像、图纸或其他资料,重新建起与古建一模一样的建筑(群);有学者认为重建是指将已经不存在的文物建筑按照考证的原状重新建造或将某遗产地恢复到已知的某一历史状态;也有学者认为,重建是一种不考虑,或不过多考虑历史建筑原貌,而基于现代人的审美要求、物质功能要求的建造活动。而复原不同于重建,它是指通过维修或建筑的手段,以恢复或重建历史建筑曾经在历史上某个特定时期中存在过的面貌的完整性和审美价值为目的的历史建筑保护活动。

综合学者们的前期研究和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重建,就是指在有充足必要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考古、历史和文献、测绘等材料,将被损毁的文物古迹恢复、复建至历史上某个特定状态的文物保护行为。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可以说“重建”只是比~恢复”和“复建”等更书面化和正式,但从本质上来说,它们的内涵相差不大的。

四、近年国内遗产重建的案例及分析

由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和对历史文物的态度,从历史到现今,在中国各地进行的文物重建项目一直也没有完全停止过,如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雷峰塔、胡雪岩故居、永定门城楼和故宫建福宫等等。这些重建的建筑,有的成为新的地标性建设,也有的引起较大的争议。每处遗产的重建,事前都经过审慎的论证和严格的审批。具体说来,究竟什么样的遗产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重建,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部分行业性文件和专家对重建要遵循的原则、实施的条件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于中国特色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共识一曲阜宣言》提出,损毁建筑的重建应经过专家论证和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严格按程序办事。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规定,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如缺失建筑对现存建筑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且缺失建筑形象和文字资料充分,依据充足,能够准确复原,方可考虑这一措施。并提出要履行立项程序、审批程序等,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罗哲文先生认为,复原、重建工程只要具备了一定条件,是可以允许的:一、要自筹资金。二、要有复原的依据,这包括原建筑的实物遗存、测绘图纸和照片、文字记述和图画、参借相应对称或多座相同的古建筑。三、要有合格的设计施工力量。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先生指出,文物建筑原址重建要遵循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考古与历史研究相结合原则、真实性原则、保护原则和精品原则。也有学者提出重建必须满足真实性的要求,这种需求可以是真实性的使用功能延续的要求,也可以是真实性的国民精神延续或情感记忆恢复的需要。

下面是几个近年来向国家文物局申请重建,并获得批准的案例。在批准文件中对重建工程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宝圣禅寺鼓楼重建:要求要在选址、规模、高度、色彩等方面严格遵守《水西双塔文物保护规划》的相关规定,并应采用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余庆桥重建:要求应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进行,尽可能使用原有构件。对散落的条石等尚能使用的构件应尽可能归安,已不能归安使用的构件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并要做好相关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刘铭传旧居部分建筑重建:要求建筑的高度和样式,应以现存资料照片和相关考古成果为主要设计依据,同时参考该地区同时期传统建筑的做法。

但更多是没有获得批准的案例,如辽宁义县奉国寺下院,云南曼短佛寺鼓房、僧房和山门,北京万寿寺唱经台院,云南驿古建筑群关圣殿大门等,寿县古城墙瓮城城墙,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等等。

那么为何只有安徽宝圣禅寺鼓楼、福建闽东北廊桥余庆桥、安徽刘铭传旧居等少数几个文物重建项目获批,而更多的重建申请被否决呢?下面,将对上述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力图勾勒出在我国目前进行遗产重建,要符合的条件和应遵循的要求:

(一)有充足的必要性

任何遗产的重建,都要有充足的必要性,这是遗产进行重建的根本前提。凡遗产重建的必要性不足的,则均应对遗址进行“原址保护”、“原址展示”。如同意安徽宝圣禅寺鼓楼的重建,应该是考虑到宝圣禅寺是宗教类建筑,是当地民众朝拜供奉的场所,建筑的完好对当地民众、信众心理有重要影响。对遗产进行适度重建,维护好遗产的完整性,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提高国家的凝聚力。福建闽东北廊桥余庆桥,为两岸群众交通必经之道,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联系密切。后因为火灾而烧毁,民众对遗产的损毁有强烈的重建愿望。重建此类遗产,有利于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广大民众,有利于使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有充分的依据

遗产的重建,还要有充分的依据。依据可以分为历史依据和科学测绘依据。历史依据是指拟重建的建筑在历史上曾真实存在过,后因人为或自然灾害等原因损毁,但通过考古勘察和发掘,查找、研究文献记载,可以确认拟重建的建筑的位置、形制等,这是重建的历史依据。科学依据是指通过准确、全面测绘,全面掌握了拟重建的建筑体量、构成、空间、细部特征。如宝胜禅寺的钟楼、鼓楼及部分殿堂系解放前重建,再毁于“”时期;余庆桥,在火灾发生前,当地文物部门委托安徽省文物保护中心进行了现状勘察和测绘,保留有全部的测绘材料。国外最典型的例子是波兰华沙城。华沙城在二战中损毁严重,但依据华沙大学建筑系师生的全面测绘资料,经过战后二十年的努力,完成重建。并于1980年,以“华沙历史中心”之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史中的非常特殊的一节。

(三)、遵循文物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规划,是以国家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已公布保护等级的不可移动文物为保护对象,实现“整体保护”的具有纲领性意义的科技手段;是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保护要求落实到保护具体措施的关键环节。文物保护规划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新兴门类,是各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指导、管理文物保护单位各项工作的基本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文物保护规划多是长期(20―30年)的规划设计,是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和管理、陈列、展示工作的重要依据。如在宝圣禅寺鼓楼的重建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水西双塔文物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而正大光明殿遗址复建未获批,也正是因为不符合《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的具体规定。

因此,是否对已损毁的遗产进行重建,以及如何重建等,均要符合此处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的设计和规定要求。

(四)・维护好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

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判断评估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标准,也是对文物本体进行评估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对文物保护工程的要求。遗产的重建,是文物保护工程中的特殊门类,必须要维护好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要按照遗产的原形制、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来进行重建,并尽可能使用原有构件,最大程度保留历史信息,真实、全面、完整和科学的反映遗产被损毁前的风貌。如宝圣禅寺鼓楼重建的批复文件要求应采用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要求余庆桥的重建,要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进行,尽可能使用群众全力扑救火灾,抢救下来的部分木构件。

遗产的重建还要维护好遗产的完整性。重建建筑,要有利于维护遗产的完整性,更好地体现建筑格局,更好的向公众进行展示。如名人故居类的遗产,一般是指名人诞生地,或是名人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其价值,一方面在于文物建筑遗产本身,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名人的附加价值,名人在各自领域的地位、影响力,以及在故居里创作出的伟大作品等。为了使名人故居更具感染力和展示效果,增强其完整性,近年来,对安徽刘铭传旧居的部分建筑进行了重建。故宫建福宫是故宫内第二大花园,同意对建福宫进行重建,也是为了维护好故宫皇家建筑群的完整性。

(五)确保文物本体的安全

此外,遗产的重建还要考虑遗址的安全。保证文物本体安全,这是任何文物保护修缮、监测、展示和利用等工程首要考虑的前提条件。遗产的重建,是为了更好的展示建筑的价值,传承建筑代表的精神与情感。在重建的过程中,要做好文物本体――建筑基址与重建工程的结合,以及施工过程中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如雷峰塔的重建,下部采用当代大跨度技术,使遗址得到保护。同时,文物建筑的重建,在维护好文物真实性的前提下,还不应当一概排斥当代高新技术的采用和保护展示设施的安置。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对文物保护工程的法规建设、标准制订、资质评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和规范。对遗产“重建”项目的方案设计、施工等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建必须由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单位进行设计,由施工一级资质单位进行施工。以故宫建福宫的重建为例,该项目由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施工,配备有3名工程师及3名项目经理参加施工领导小组,这是故宫施工与管理中的首次,并投保了工程险。由此,可见业主单位对建福宫重建工程的重视。所以,考虑到遗产的重建不同于一般的仿古建筑建设,遗产“重建”,是按照建筑原有的形制、结构等进行的“再创造”,理应有更加严苛的施工组织标准,应该以“现在的重建,未来的遗产”的目标来进行遗产重建的组织和施工。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篇5

2006年9月我们从日本来到天津大学任教,我们在天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1)成立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中心;(2)参与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规划设计;(3)从事文化遗产学的教学。我们关注传统建筑的保护研究,同时也深感近代遗产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

经济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经济开发和遗产保护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并行出现的一对难题。“开发”和“保护”往往被视为对立的“二元”要素,这种对立意识导致很多城市失去了本来具有的“文化磁力”。以西部开发为例,1999~2002年笔者曾经组织了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遗产可持续性中日共同调查,调查了成都传统建筑。调查结果表明10年中传统建筑的消失率约为50%。这种现象不仅在西部,在全国各地都存在。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2006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确定了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

经济和文化是人类社会广为关注的两个方面,但是长期以来被分割开来,过去时代的经济学家在分析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时,很少考虑文化的重要作用。主要的经济学分析所建构的生长模式,只考虑经济上的要素,只有经济上的参数,而文化研究者又不能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文化的价值。近年来,国际上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经济学今后应当研究战后时期经济学理论的一些缺陷,特别是过于依赖那种把社会、心理因素排除在外的理性数学模型的现象,而必须关注文化对经济的充分影响。2001年澳大利亚大著名的经济学者大卫・索罗斯比(Davidthrosby,现任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农业经济协会与澳大利亚经济协会nSw分部主席、国际文化经济学协会主席、国家视觉艺术协会基金会主席。曾任世界银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许多政府机构和私人公司的顾问。)出版了《文化经济学》(Davidthrosby.economicsandCultur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引起世界上很大反响,该书很快被翻译为日文和中文。该书以价值理论为基础,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种概念出发,将两者整合起来。书中探讨了文化资本与文化的永续性,并在文化遗产的应用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该书第五章为“文化遗产的经济侧面”,其中探讨了遗产即文化资本,并用投资评价的手法对遗产进行再评价。

大卫・索罗斯比把文化遗产的价值分类为使用价值(usevalue)和非使用价值(non-usevalue),使用价值包含了直接使用价值(directusevalue)和间接使用价值(indirectusevalue),直接使用价值是指建筑物本来的实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宗教建筑以及历史上的古典作品除了使用价值之外还有在此之上的价值。非使用价值包含了选择价值(optionvalue)、存在价值(existencevalue)和遗产价值(bequestvalue)。选择价值是指未来某个时候有可能产生使用价值的价值;存在价值是指因为其存在而具有的超越使用价值的价值,或称为固有价值(intrinsicvalue);遗产价值是指作为后世可以继承的财产的价值。文化遗产的价值关系。

东京大学教授城市保护专家西村幸夫用大卫・索罗斯比的文化遗产价值论更为具体地解释了城市和建筑保护。他认为每个建筑物的价值都是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的总和。通常使用价值比非使用价值容易理解,使用价值中直接使用价值比间接使用价值容易理解。非使用价值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为间接使用价值,但是并不是所有非使用价值都可以完成转变,而且也不一定必须实现转变。他特别指出目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往往过分考虑非使用价值如何转变为使用价值的问题,但是非使用价值本身就具有足够的价值,如果不建立这样的理论体系框架,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逃脱不了局限于使用价值的经济学探讨。这个问题在中国也同样存在。

具体来说非使用价值是什么?具有非使用价值中的存在价值的建造物和环境几乎都是依赖美的、艺术的、技术的、传统的创造力而使其产生价值,历史的建造物和环境内涵了创造性和想像力,这种创造性和想像力正是可以让后人继承的非使用价值,这种非使用价值称为创造性价值。另外又可以宏观考察建造物所处时代和地域,建造物的地域性特色和历史上的重要性、珍稀性等都使建造物和环境保有了存在价值。也可以说存在价值的主要内括了创造性价值和地域特色、重要性和珍稀性等。

使用价值和创造价值是建造物自身固有的价值,另一方面,综合评价建筑物所在的地域特征、时代背景、历史事件等,又可以发现新的非使用价值。一般建筑在竣工之后实现了其使用价值和创造性价值的总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使用价值逐渐减少,从微观意义上说,价值的总和会减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者来说为补充因为时间流逝而损失的价值有如下方法:

(1)通过历史建造物的再利用等补足劣化的使用价值并增加新的使用价值。

(2)对间接使用价值重新评价,发现其中的价值。

(3)将非使用价值的一部分转变为使用价值。

(4)对建造物的艺术上的创造性价值进行再发掘。

文化遗产的经济学价值评定的目的是通过全面理解文化遗产价值的总和的意义,超越微观的价值评价从宏观的角度再发掘非使用价值,将使用价值的损失的部分从提高非使用价值方面弥补,保持文化遗产价值总和的平衡。

国外的经济学和城市学研究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化遗产认识的理论建构,促使我们更为全面的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且为我们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二元统一提供参考。

重新认识天津的文化价值定位:自主型近代化城市的先驱

天津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展现自身的文化,展现什么样的文化资源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说起天津的文化特色很多外国人并不十分了解。在外国人的视野里的天津的魅力远远比不上北京和上海。据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统计,2007年1~3月主要城市接待外国人情况为北京为675022人,上海为924073人,天津是207492人。香港同胞接待情况为:北京68515人,上海71944人,天津9351人。澳门同胞接待情况为:北京1882人,上海3112人,天津701人。

台湾同胞接待情况为:北京48185人,上海87446人,天津8656人。虽然天津旅游情况不如直辖市上海和北京并不能完全归结于文化的问题,但是旅游和文化磁力有最直接的关系。

“近代中国看天津”,天津和北京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近代特征;和近代城市上海比它是中国自主型近代化城市的先驱。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近代天津和现在的天津的在行政区划上有不同的意义,所以这里所指的“天津”包括了清末“直隶”所辖的范围,除了天津之外,还应该将“周边”的重要遗产收入研究范围之内,才能理清天津近代化发展自身的脉络。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建立了中国的轮船公司,铁路和电报事业,开创了中国水陆交通、电讯事业的近代化。1879年,李鸿章试设天津到大沽的电报成功。这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电报。1881年开创了中国最早的自主型铁路事业,天津周边有全国最早的铁道桥梁,铁桥和沉箱基础工法的采用都是全国最早的。1895年天津创建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化工科大学――北洋大学堂。1904年天津开办了全国最早的考工厂,此后发展为劝业展览会。1906年天津的教育陈列馆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图书馆的雏形。

美国的中国历史学者科恩(p.a.Cohen)1984年出版了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发现中国历史》,在该书中作者批判了美国的中国近代历史研究都是以西方为准绳来衡量中国的历史的史观,提出应该从中国人自身探寻中国近代史。中国的近代建筑研究实际上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从沿海城市进行调查的最初动机就是揭示“外来冲击――中国反应”这一过程的。由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多把视点放在租界,而忽视中国人自身的近代化遗产的研究。天津位于沿海地区,的确受到过很多外来影响,但是中国人自身的近代化过程更是天津的特点。如果摒弃“外来冲击――中国反应”的史观,从中国人自身的中国近展的历程来撰写中国近代历史,我们也许应该从天津写起。天津是中国自主型近代城市的先驱.从这样的定位我们可以足够地感受天津文化积淀的魅力。

天津近代化遗产研究和保护的课题:工业遗产研究的缺失

当我们把天津定位为中国自主型近代城市的先驱的时候,以什么样的文化遗产来向社会展示这样的先驱特性呢?

天津的近代建筑调查开创了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的先河。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究和指定近代建筑,1988年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重点调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转变了原来的选定基准。1989年开始进行第一个城市的近代建筑普查,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总揽――天津篇》。2004年,五大道近代风貌建筑综合整修项目荣获了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5年7月20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9月1日起施行。目前天津市已经挂牌527件“历史风貌建筑”。

但是上述调查尚不能反映天津作为自主型近代城市的全部特征。无论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近代建筑普查还是527件“历史风貌建筑”,其重点主要放在了租界建筑上,天津近代建筑的研究也主要是放在租界建筑上。尽管我们说租界建筑也是近代化遗产的一部分,但是从自主型近代化的角度思考就会发现还疏漏了自主型的近代化遗产。这里所说的近代化遗产包括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调查的“近代建筑”,近年指定的“历史风貌建筑”和有待研究的“工业遗产”。而自主型近代化遗产最典型的就是工业遗产。当然工业遗产中也包括了在某个时期的一部分外商企业。但是主流还是清末的官办企业和民国时期的民族工商业。

“工业遗产”本身也是保护体系中一个新的课题。“工业遗产”(industrialHeritage)也有被翻译为“产业遗产”的,是指那些工业文明的遗存。20世纪50年代,在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一些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开始了对产业建筑、土木工程遗产的调查和保护。1973年成立了英国产业考古学会,同年在产业革命的发祥地之一、世界最早的铁桥所在地――铁桥峡谷博物馆召开了第一届产业纪念物保护国际会议(FiCCim)。1978年,在瑞典召开了第三届产业纪念物保护国际会议,会上成立了有关产业遗产保护的国际性组织: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该委员会2003年在俄国下塔吉尔发表了《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2006年4月18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正式启动了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事业。 狭义的工业遗产主要指生产加工区、仓储区和矿山等出处的工业物质遗存,包括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纺织工业、电子工业等众多工业门类所涉及的各类工业建筑物和附属设施。广义的工业遗产包括了与工业发展相关的交通业,商贸业以及有关社会事业的相关遗存,包括了新技术、新材料所带来的社会和工程领域相关成就,如运河、铁路、桥梁以及其他交通运输设施和能源生产、传输、使用场所。 天津不仅是个近代城市,更是个近代工业城市。天津工业是伴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成长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天津有中国最早的自己建设的铁路、电报、工科大学。清政府就在天津创办了天津机器局,还修建了大沽船坞,另外1876年创办的启新洋灰公司是中国最早的生产水泥的公司。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天津兴建了北洋银元局和造币总厂;民国年间,天津又陆续出现了六大纱厂、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制碱工厂以及一批近代化的面粉厂等工业基地。到1949年,天津共有4708家企业。尽管在天津的中国的近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但是天津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没有工业遗产。天津市区、县文物保护单位中有福聚兴机器厂旧址、大沽船坞遗址等极少数工业遗产,而且尽管这样也面临被拆掉的危险。天津市已经挂牌527件“历史风貌建筑”中没有工业遗产。

目前天津以惊人的速度丧失着近代工业文明留下的遗存,日本神奈川大学2007年3月在对上海、青岛、天津的工业遗产的比较调查中发现天津是几个城市中遗存最少的。我们认为天津大量工业遗产的丧失是和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直接有关,也就是说对其使用价值的认识远远高于对非使用价值的认识。作为遗产的使用价值,旧厂房已经部分的或全部失去其使用价值,但是建筑物的总体价值并不仅仅是使用价值,历史的积淀和在天津这样特定的地域使得建筑物中包含了非使用价值,其中有存在价值,蕴涵的创造性价值,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种非使用价值的意义,是否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工业遗产价值的总和。2006年国务院的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第10条提出了“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具体到天津来说目前最紧急的课题已经不是租界地建筑研究了,尽早抢救工业遗产是当务之急。

国家文物局制定了未来5年的工作目标,其中第一项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搞好“清理家底”的各项工作。与其他城市比较,天津的工业遗产普查基本上还是空白。在中国上海是较早启动“工业遗产”研究的城市。上海最早的调查始于1998年,当时整理出60家企业的档案,但是实存只有41家。最终有15处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遗产列入1999年市政府公布的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相比之下天津的工业遗产普查工作则并不顺利,从2006年才由天津市博物馆结合博物馆的展览进行天津市工业遗产的调查,迈出了工业遗产调查的第一步。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篇6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保护力度不够在古建筑文物保护方面我国实行国家法和地方法两个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制度》等属于国家法,为古建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然而,这些法律法规以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评判标准,法律保护主要集中在北京故宫、安徽徽派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和精品建筑上,对于大多数地方性非文物类古建筑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保护程度还远远不够,致使这些建筑现状不佳,生存堪忧。例如位于河南省安阳县西北的渔洋古村落拥有丰厚的文化积奠,记载着6000年的华夏文明,然而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对该地区的保护力度不够,导致大量古建筑损毁,大批文物遭破坏,这样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不是个例。多数古建筑带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多元性特点十分突出,国家法站在宏观的角度,难以切合多样性的实际需求。但是当前保护古建筑的地方法规和专项法律深度不够,需要各地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具体条例,根据其特殊性制定出专项保护措施。

(二)重视建筑单体保护,忽视周边环境协调中国传统建筑注重整体与和谐,保护古建筑不能孤立地只保护建筑本身,还要关注其向周边环境的拓展,《西安宣言———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明确了保护古建筑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当前的古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本身,忽视了建筑所在的周边环境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古建筑所在的环境是从本体出发,把周围空间的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集结形成的环境,是古建筑效应的辐射和放大,没有这个背景,建筑本体的意义不完整的,价值也会受损失。建筑与环境是彼此依存的有机整体,把两者联系起来共同开发才能使古建筑保护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四)忽视原住民的文化载体作用古建筑中有一部分是传统民居建筑,例如皖南的徽派建筑群西递和宏村就是其中的代表,对于这类建筑,其保护的外延要扩展到建筑内的原住居民。原住居民是传统民居建筑鲜活的文化载体,在保护和再利用古建筑时若将其中的居民迁出,则会使居民失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同时古建筑也失去了真实性和原有的历史韵味,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古建筑保护不应仅仅停留在修复建筑表面,不能只注重物质的保护而忽略文化的传承。保持一定数量的原住居民可以更生动、形象的展现传统的文化和习俗,给古建筑注入生机和活力,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无锡地区古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威尼斯》指出“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人民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从而把古代的纪念物看作共同的遗产。大家承认,为子孙后代而妥善地保护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地把它们的全部信息传下去。”[2]城市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现代文明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早已深入到方方面面,将古建筑再利用融入城市化发展对于当地的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古建筑是宝贵的资源,再利用是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在严格控制下妥善合理地使古建筑得到再利用是保存它们的最好途径。有效的利用使古建筑与时俱进、持续发展,使它们被赋予新的生命、焕发新的光彩,也有利于把地方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财富永续保存。“太湖明珠”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无锡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在江苏省内名列前茅,辖区内古建筑资源丰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使城市化与古建筑和谐共生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时俱进,保护古建造的原真性2014年6月,中国古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无锡古运河同时成为世界遗产,古运河沿岸的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再利用时必须遵守《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保护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古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应遵循“保护为主、修旧如旧、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整体设计和空间尺度上应延续原有肌理,最大限度保留其原有历史风貌及空间布局形式。遵循原有的空间形态,保留原有的空间序列、脉络和空间模式,注重保护原有的居住氛围,意在反映传统的生活样式。在当前古运河申遗成功的大好形式下,无锡市的古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工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期,政府部门、文物工作者、研究人员、普通百姓都在为文物保护工作奔走出力。目前恰逢世界范围内遗产保护合作的大好形势,可以获得良好技术理论支持。在内外形势都有利的情况下,要一鼓作气把无锡的建筑遗产工作做好。

(二)坚持古建筑与周边环境共同保护古建筑是所在地的历史见证,古建筑的保护应注重历史价值,而周边环境能反映建筑的沧桑,描绘出时间的真实性,所以古建筑与周边环境要共同保护开发,彼此相得益彰。然而现实中出现很多建筑与环境割裂的情况,存在重建筑轻环境的错误保护观念,使得建筑文物成为孤立的个体,失去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建筑文物中茕茕孑立。距今约一千四百五十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南禅寺是无锡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有“江南最胜丛林”的美名。位于寺内东面的妙光塔距今千年,建于北宋,为七级八面的阁楼式古塔,素有“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之称。然而目前南禅寺本身及周边地区小商铺林立,商业气氛浓重,街市巷尾的各种叫卖声扰乱了晨钟暮鼓的清幽,各种名目的仿宋仿明清的建筑充斥,淹没了古寺名刹昔日的光辉。南禅寺及周边地区的保护与再利用应以反映建筑文化及挖掘所赋予的历史内涵等因素来考虑,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保护的目的和观念,要提倡重文化重历史的保护观,淡化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化倾向。近年来佛教文化越来越受到欢迎,在南禅寺的再利用上可以同无锡灵山大佛一起形成旅游系列,定位在引导和传播佛教文化,成为满足人们思想精神追求的佛教文化旅游产业链。

(三)注重地方文脉的延续文脉是文化的脉络,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空间,表达文化的核心理念,包含由历史演变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古建筑是一部承载特定时期历史的史书,代表社会文化的荟萃和科学技术的结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建筑形象走向趋同,如果不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在现代城市背景下它会成为一个僵化的躯壳,不仅暗淡了昔日的光辉,沦为自然的衰败,对城市建设也极为不利。古建筑的合理再利用是另一种层面的保护,历史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建筑遗产新的内涵,使新老文明在古建筑中和谐发展,使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惠山古镇地处惠山之麓、古运河南岸,自然环境优美,古祠堂群密集,文化底蕴丰厚。古镇以惠山古祠堂为中心,包括寄畅园、惠山直街、横街和惠山泥人博物馆。名胜众多,有赢得“天下第二泉”之赞的惠泉,有唐代诗人皮日休诗曰“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的听松石床等。古银杏、古玉兰、古香樟等古树名木林立,历史文化含量高,可挖掘的潜力大。在惠山古镇的再利用中需要深入研究其历史文脉,充分体现其文化内涵,对于古典园林艺术、泥人艺术、茶文化等经典文化的传承要深入浅出,既要体现其价值与深度,又能为人民大众所喜爱。

(四)保护原住居民,维护文化传承原住居民和古建筑传统民居是天然的共生关系,是外延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是无形的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和文脉延续的中坚力量。保护好原住居民就是保护了建筑富有生活气息的软环境,使其形象更饱满充实。“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微茫映画楼”,一曲《二泉映月》唱尽了无锡的世态民生。有古运河绝版精华地、江南水弄堂之称的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以古运河为轴线,以幽深的古巷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为主要特点,高低错落、粉墙黛瓦的江南典型风格建筑沿着古老的运河呈线性分布,极具水乡情怀,汇聚了古窑、古宅、古街、古桥、古寺、古塔、古庙、古巷、古码头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被赞誉为最具原生态风貌的古运河文化绝版之地。桨声、灯影、古桥、民居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画廓。清明桥文化街区历史文脉的传承和世代居住的原住民是密不可分的,开发中要把原住民纳入保护范围,鼓励他们世代居住,使居住文化和建筑遗产一同生动鲜活地传承下去。

(五)坚持变更最少的原则古建筑是历史信息载体,“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3]在古建筑保护利用中“变更最少原则”是最有利的方式,应选择使建筑、环境等因素变更最少的方案进行改造。传统古建筑都是历史的产物,无论从自身的材料、结构、风格等物质层面来看,还是它所承载的审美、文化等精神层面来看,都是无法复制、替代的。在建筑本身相对完好,安全性和使用性不存在较大问题的情况下,尽可能按原来功能利用改造,在维护和再利用时尽可能少的对建筑本身及其所处的环境做较大变更,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保护建筑的价值,降低维护和改造费用。

(六)古建筑改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建筑遗产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对特定古建筑的历史价值的理解必须立足于其自身的文化土壤,离开了文化大背景谈保护就会产生谬误。当前对历史价值的保护已成为古建筑保护的主要方向,古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体现建筑外观特色的建筑表述与体现价值内核的历史积淀共同描绘出古建筑的沧桑感。建造特征是外在特点,蕴含的文化意义是内在特点,这就决定了在保护建筑实体的同时必须更加关注传统文化在建筑上的非物质内涵,这是古建筑价值的重要体现。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工作,需要理清蕴含在建筑中的传统历史文化,这样才能抓住保护的价值重点,确立合理的保护和再利用的策略。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篇7

关键词:土遗址;新疆土遗址;价值评估;必要性

1土遗址相关基本概念

1.1古遗址、土遗址

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具有一定价值和信息的产物,古遗址就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古遗址是历史上遗存下来的人类居住、墓地、生产和进行宗教、军事等活动的建筑遗址。古遗址最主要的两大类是土遗址和石窟。土遗址自身概念比较模糊,其涵盖的范围是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遗址。

1.2价值

所谓价值,就是指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或者说是客体的存在及其属性同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土遗址价值概念

2国内外土遗址保护研究概述

2.1国外土遗址保护概述

古迹遗址保护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土遗址保护作为文物保护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受环境和社会影响非常大,其保护又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因此一直是一个难题,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目前,国际上土遗址保护主要研究机构有:波兰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意大利的国际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中心以及美国的盖蒂保护研究所。

2.2国内土遗址保护概述

我国土遗址数量庞大,状况也较差,土遗址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在国内少数几个地方开展。时至今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土遗址保护工作中也取得了进展,关于土遗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土遗址的病害及破坏机理,土遗址的风化机理研究,以及冻融、风蚀机理研究;发掘与现场保护研究;土遗址的建筑形制的研究等,但对于土遗址的价值讨论以及土遗址的价值评估研究就比较少。

3新疆土遗址

3.1新疆土遗址概况

新疆地域辽阔,横亘中部的天山山脉将其分为南北两个大的地理单元,北疆是准噶尔盆地,南疆为塔里木盆地,在东疆还有一个较小的地理单元为哈密、吐鲁番盆地。大量土遗址在上述单元中均有分布,主要形式为古代城址、佛寺、戍堡、驿站、熢燧、作坊等。截至2006年,新疆区现有的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土遗址25处,其中北疆3处、南疆20处、东疆2处。37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土遗址195处,其中北疆51处、南疆101处,东疆43处。这些土遗址大都历经千年沧桑,由于分布地域广,保护管理难度大。再加上土遗址在材料选用和工艺技术上的特点,导致在废弃以后的千百年间,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3.2新疆土遗址保护现状

由于新疆土遗址及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采用的保护技术基本上属于临时措施,还没有上升到真正的科学保护层面,对病害的科学分类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土遗址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还没有形成规范。2005年以来,以“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国家开始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对新疆北疆、南疆和东疆地区的几十处土遗址实施区域性、综合性的大型抢救保护工程。

4新疆土遗址价值评估研究的必要性

4.1新疆土遗址价值评估的研究背景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曾经高度发达,并对世界各国的文明与进步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见证。作为文物古迹中主要组成部分的土遗址尤为需要人们的重视以及保护,因为他们虽然在数量和面积上巨大,但在现存状态上非常脆弱。新疆地处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的中段,以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土遗址存世极多。

新疆土遗址数量虽多,但由于保护理念起步较晚,生存条件比较差,并且存在人为破坏,这就要求文物保护工作者们要与时间和各种破坏赛跑,抓紧时间保护它们。但土遗址以往的保护经验告诉我们:理想的土遗址保护工作程序应该是实施任何保护程序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视,并且反复推敲验证,确定不会再造成保护建设性破坏才能进行。因为它们是那么的重要,更是那么的脆弱!

4.2新疆土遗址价值评估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保护研究的深入和全社会保护意识的增强,从上世纪至今,一系列土遗址保护修复工程紧锣密鼓的出现。在这些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案例当中,大量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对土遗址保护修复观念不一致;对价值理论体系的认知存在偏差乃至缺失的问题;面临着大量的国外保护技术、材料的涌入却难以正确选择的问题等等。对于问题和缺憾的总结有助于土遗址保护工作今后朝着更加理性、科学的方向研究和发展。其中价值理论体系的认知与应用更应是如今新疆土遗址的研究重点。新疆土遗址作为古文明成就的独特表现之一,其价值的理解与评估也就成为保护的首要与核心工作。事实上,保护土遗址的目标即在于保护其价值,近年来,以价值为核心的保护规划为我国的遗产价值评估的理论与实务带来新的视野与借鉴意义。在遗产保护和其他社会事务的关系中,也需要以价值议题为核心开展保护规划,去匡正过去视保护与开发为矛盾的错误认识。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为新疆土遗址保护体系的建立提供前期知识储备和理论依据,为保护规划的实施提供决策前提和智力支持。

也许在上个世纪,也许土遗址保护在我国刚刚发展没多久时,就要求开始实施保护修缮工程前,对其先进行价值评估,是有一些强人所难,毕竟我们的科学和思想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但作为21世纪的文物保护工作者,要做的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保护,很重要的是要让整个保护系统更加完善,使保护进入良性的循环并发展下去。

一面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保护工作者神圣的时代使命,一面是“鲜血淋漓的前车之鉴”笔笔皆是,想要做到不负历史与人民的重托,保护好我们的“骄傲”,实施有利无害的保护措施,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有一套完善的针对新疆土遗址的价值评估系统。价值认识与评估作为新疆土遗产保护规划与管理的核心,保护措施和相关制度建设实有赖于理论基础,所以价值议题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是急迫且必要的。

5结语

新疆土遗址的价值评估体系研究任务艰巨,我们要用智慧保护中华瑰宝,让它们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更长久的屹立于中华大地之上,凝聚着中国的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孙满利,王旭东,李最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

[2]张帆.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8月

[3]孙满利.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19.(4):64-69

[4]黄明玉.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D].复旦大学.2009

[5]冯晓芳.大遗址价值评估体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

[6]阮仪三,李红艳.原真性视角下的中国建筑遗产保护.[D].建筑史.2007

[7]王世仁.文化的叠晕.[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8]程建军.文物古建筑的概念与价值评定.[D].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

[9][俄]0.n.普鲁金著.建筑与历史环境.[m].韩林飞译,金大勤、赵喜伦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10]国家文物局法制处编.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11]罗哲文.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2003

[12]李新建,朱光亚.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对策.[J].新建筑.2003

[13]吕舟.文物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1997

[14]王世仁.为保护历史而保护文物——美国的文物保护理念.[J].世界建筑.2001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篇8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历史建筑的理论研究开始关注到历史建筑保护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层面。1999年,澳大利亚编制了《巴拉》,依据本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提出“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强调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应该注入“相容”的功能。这一概念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2003年国际颁发的《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对产业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措施等作了明确规定,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更新提供了评价依据和标准。

一、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实践发展

随着历史保护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产业遗存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保护,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也达到了全新的阶段。设计师们利用创新的设计手罚,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生命。产业类历史建筑不再是文明衰落的象征,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城市形象的多样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和北美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与地段保护工作比较成熟,有十多处工业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综合体改造模式。1965年,美国的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在旧金山的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Square)将一个巧克力工厂改造成为一个集娱乐、居住、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购物广场。这是第一个产业建筑商业性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运用了建筑再循环理论。该项目在改造之初就本着对原有产业建筑充分尊重的原则,并镶嵌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使得人们在享受娱乐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建筑带来的历史底蕴。很快,吉拉德里广场作为商业性改造的成功典范,在美国开始被大规模地效仿,比如波士顿昆西市场(Quincymarket)改造,将码头仓库区改建为商业综合体,又如着名的旧金山渔人码头,将军工厂改建为展览中心。这种改建模式甚至影响到世界的其它区域,比如澳洲的岩石区也是直接套用这种改造模式。

“阁楼”(LoFt)模式。这种模式最早是美国自发式地探讨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与更新,苏荷(SoHo)区的改造是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作为世界的艺术中心,许多艺术家租用了租金低廉的苏荷(SoHo)区的旧产业建筑,他们运用全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将它们改造成适合自己工作和居住的多功能空间。阁楼(LoFt)公寓充分利用旧产业建筑的大柱网大开间进行灵活多样的围合式分割布局,充分发挥产业建筑的高荷载承受能力。新肯考迪亚码头的改造是历史建筑改造为公寓楼的成功范例。综合区域模式改造。鲁尔工业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将旧产业园改建为景观园区非常成功的例子。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历时4年将一个废弃颓败的旧工厂改造成一个综合休闲公园。鲁尔工业区中还有许多将单体建筑、厂区群体建筑及设施以及区域等不同尺度层面的改造模式,例如将历史建筑改建为博物馆、展览馆的模式,还有将产业建筑中的大空间改造成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的模式、将很多建筑设施上设置餐饮空间模式等等。

二、产业类建筑改造的现实意义

1.生态价值的体现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原料约一半以上都用于建造各类建筑及辅助物,建筑业对环境污染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全球每年排出的温室气体中,有三分之一源于建筑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可见,要减少建筑从建造到使用、再到最终解体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最核心的是延长建筑的使用期限。城市废弃的产业类建筑物质价值大于其功能寿命,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不仅比新建建筑成本节省许多,还免除了大量的拆除成本,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2.自身的适宜性

产业类历史建筑代表着某一时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是城市产业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虽然他们自身功能寿命大多完结,但是其空间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其物质寿命和精神寿命仍在,这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一方面,空间结构适宜。产业厂区规模大,占地多,建筑单元之间又留有弹性空间,为整体规划提供很大的发挥空间。厂房、仓库等产业建筑多为大跨度、大开间,非常适宜进行空间和功能区域的重新划分,创造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强的空间。而且产业建筑结构荷载要求严格,其房屋安全质量较高,其结构都可以满足多种民用建筑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类历史建筑体量庞大,在城市中成片存在,在城市空间形成历史街区形态,其特征明显具有很大的识别性,易成为该城市区域的中心。若将这种历史地段成片开发,能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商业利益的吸引

大多废弃的产业建筑虽然功能寿命结束,但其物质寿命依然存活。将产业类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拆除费用,而且节约了建设成本,缩短了建设时间。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成功实施还能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其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对其投入。

延伸知识:毕业论文的论证方法

选题确定,材料提炼之后,应研究论证方法。即用材料说明题目,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为此,应遵循下述论证方法和逻辑规则。

1.论据必须真实可靠

论据是论证的基石,必须真实可靠论据来源于客观实际,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客观事实,是反复推敲无懈可击的真货。任何浮光掠影、金玉其外的材料是绝对不可取的。

2.不得采用循环论证法

循环论证就是用某个命题的自身来证明这个命题,自己证明自己,只是换个说法,这是不合逻辑规则的。例如,用“人吃饭为了不饿’’这条道理来证明“人饿了就要吃饭”这种现象,就是循环论证。

3.论证要合乎逻辑

论据和论点存在着内在联系,文章应当揭示这种联系,得出合乎规律性的结论。这种规律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就是真理。揭示真理就是论文的使命。如文章只凭观察和经验,将偶然的表面现象推断出某种论点或观点,则这种论点或观点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篇9

关键词:福建土楼;夯土营造技艺;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0.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71-02

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建筑材料,早在石器时代的人们就掌握了基本的生土建筑的营造技术,根据考古发现距今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中就有大量的以生土为材料的建筑。生土建筑由于材料来源较为便捷而且稳定性良好,直到现在仍然运用广泛。本文要讨论的福建土楼就是典型的夯土建筑,那个时候客家的先民为了躲避战乱居家南迁,并在当地就地取材建立起了自己的家,这就是福建土楼发展的基本历史成因。福建土楼的营造技艺在明清时期到了发展的巅峰,其主要的建筑特点是墙体称重量大、工期长,相对于水、竹、石头等建筑材料其土墙材料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福建土楼夯土营造技艺综述

一个地区建筑文化的形成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沉淀和自然地理环境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从建筑技艺上讲,传统的土楼构筑技术主要是靠夯土版筑,即通过夯杵等工具将黄土进行夯实并且干燥后来构筑墙体。福建土楼的土楼外墙使用的土配方非常的复杂考究,不仅是建筑材料,其营造技术还特别注意夯筑的工序,除非土质非常好或者天气好,否则夯筑的过程必须坚持一天只行墙一周的原则,等到夯好的土楼质量达标才能进行第二圈的夯筑,每一圈行墙之间的连接处要一定要保证密闭性,必须使用泥刀、竹片进行修正。

从文化意义上讲,土楼围屋建筑的向心性、对称性特点及聚族而居的特征,可谓是儒家文化和宗族精神的缩影。所以说,土楼营造技艺的建造与延续,不单单是出于生存、防御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追求与渴望。钱程、尹培如(2014)提出,夯土技术在新时展过程中创新的思维和方向。根据保护的不同等级的要求,在原始复原、改良维护、保护探索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刘托(2012)指出,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我国文化遗产的存续受到猛烈冲击,包括营造技艺在内的一些依靠言传身教进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现代建筑思想和建造方式的巨大冲击而目益萎缩,已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二、福建土楼营造技艺保护现状

(一)保护现状

据一些建筑土楼的老师傅介绍:土楼的选址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参照标准:一是要选择向阳避风,靠近水路地方,从而有利于生活、生产和出行。二是要按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传统风水文化,实际来看就是左侧有流水,右边有山坡,前方有开阔,后方坚实的外部环境,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地势不但能避开凛冽的北风,同时能获得最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开阔的视野。三是要根据山势的高低、坡度的缓急来选择楼址,使土楼与山体,山势相呼应,配比适当,和谐统一。

历史的经验证明,做好土楼的保护规划,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留住原住民。只有留住原住民,方能保护好土楼,保护好土楼的历史文化。此外,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土楼的文化研究、强化对土楼和土楼群周边的环境保护,确定土楼保护的有效技术措施,做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制定激发土楼原住民保护热情和资金投入的政策措施,编制土楼保护与新区建设的规划设计等。

(二)相关影响因素

福建土楼申遗成功,更引起国内外众多游客的兴趣,土楼的旅游观光热潮正在兴起。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向公众进行展示的要求。因此,利用土楼开发旅游产业,也就成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土楼保护的有效途径。

1.地理因素。福建属多雨、潮湿、温热地区且多白蚁,土木结构的建筑由于缺乏妥善维修保护,会出现老化、腐烂,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维护已迫在眉睫。土楼没有垂直的排水系统,只在一层地面有排水沟槽,卫生、洗澡和厕所的问题无法解决。许多原汁原味的土楼客栈因为这个问题而失去了接待游客的竞争力。

2.旅游业发展因素。土楼旅游虽然吸引游客,由于景区交通及服务等问题,令人遗憾的是,众多旅游者来去匆匆,尚未能做到留住来客和招揽回头客,因此也就尚未能发挥土楼应有的作用。为此,在土楼的旅游产业开发中,为避免粗放型的无序发展和超容量开发,应根据土楼保护优先的原则,做好开发富有创意性土楼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规划。

三、基于保护原则的福建土楼营造技术思考

(一)原始原貌恢复

我们上文探索了福建土楼详细的营造技艺,在核心保护区要完全地按照传统的方式对进行修旧如旧,严格地逐一进行标记。邀请当地善于传统建筑的工匠参与到文物保护当中,对土楼的修复尽量使用传统技艺。

(二)改良研究传统的工艺

要求对原有的土墙进行保护,对于风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墙体要根据传统的方式进行修补。在缓冲地带的维护中没有必要严格的按照传统的营造技艺,可以对传统的营造技艺进行一定的改良,主要的目的是真实地还原建筑的风貌。主要的改良方向有以下几点:强化墙体的耐久性;适当使用现代机械,减少人力投入;适当增加土墙的渗水性避免脱落;在墙体外侧增加一定的色彩和质感变化,保持艺术性的前提下做到美观。

(三)保护性探索和研究

周边的环境协调区可以基于保护性原则进行适当的研究和改造,一般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不改变土质的原料,也就是说,在原材料不断的情况下对其加工的过程进行探索和创新,例如利用泥土装袋化、统一配料、标准施工等多种方法提高土质的加工过程,将传统的土材料的加工变成现代化的加工运作方式,并且严格控制泥土生产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运用统一装配的方法来建造生土建筑,极大地提高了土墙建筑的效率。第二种思路是保持其外形的情况下,对泥土生产的过程进行改良。这个形是保持其风貌的关键所在,由于周边的环境协调区的保护原则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在保证其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对内部的材料和结构进行大胆的创新。考虑到保护区是不允许出现于原始建筑风格相差很大的建筑的,而且为了旅游以及文物展示的需要,必须要在其原始的外观下对建筑的内部进行创新。

华侨大学的研究生团队对福建省土楼建筑区中周边环境保护区新建建筑进行了研究,经过试验和调查发现这些可以量化生产的面砖能够在非常好地还原原始风貌的情况下保持建筑的坚固性和耐用性,而且其表面的土质纹理也非常的逼真,并且这种技术也在后来经过了加工和改良,这种探索的成果也逐渐转化成了实际的工程应用,将普通居民建筑或者店铺建筑的外部做成了非常好的土质感,并与保护区内部的土楼建筑形成视觉上的统一。

(四)传承的载体

有调查发现,目前拥有土楼营造技艺的能工巧匠屈指可数。土楼维修之以所工匠难寻,一是因为会修土楼的人少之又少;二是因为这个维修活危险系数大;三是因为报酬低。目前懂得土楼营造技艺,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人数少且年龄又大,最小的都已近60岁。老师傅曾带过的几十个年轻徒弟这几年也都转了行。如果个人无法承接工程,土楼营造技艺也就没了传承的载体。这些“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虽然历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但是如果没有日常维护保养,也易损易坏,这就需要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去维护它、修缮它。所以,还需要政府或企业牵头,集中老匠人,成立项目部。只要有工程,土楼营造技艺也就有了传承的载体,那么,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参与土楼维修也就有了报酬,这才有可持续发展性。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中存在着各种障碍,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开展技能鉴定、培训和专业建设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方法,立法保护、书面传承将是更进一步的探索。

四、结语

2015的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旨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的实践,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客家土楼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如此,其营造技术也体现着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土楼建筑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集合居住、方位、生产生活等各种需要为一体,其营造技艺的继承和发扬工作非常的重要。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传统的福建土楼营造工艺,并且以保护性为原则分析了营造技术的传承和改良思考,对此类传统建筑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土楼建筑与文化[J].中外建筑,2006,(6).

[2]李俊杰.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刘托.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4).

[4]韩洁.谈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环境价值认知――以“福建南靖土楼”为例[J].中外建筑,2008,(5).

[5]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卢丽华.永定客家土圆楼“和谐”美学特征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篇10

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建筑;保护;开发;再利用

abstract:throughanalysisofprotectionandreuseoftheindustrialheritagetypicalmodels,andcase,withChina'shistoryofthepresentsituationofindustrialarchitecture,thispaperdiscussestherighttodevelopmentdirection,makeourcountrytheindustrialbuildingheritagesinurbanizationprocessarefoundinthenewpositionandvalue,continueindustrialcivilizationandhistory.

Keywords:industrialheritage;industrialarchitecture;protection;Development;reuse

中图分类号:tU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通常人们所关注的可能有古代的寺庙、衙署、民居、市场、建筑遗址、老字号、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等。但现在,艺术家、建筑师和历史保护主义者越来越多将目光放到各种近现代的工业遗产上来。因为,那些曾经的工业建筑经过了漫长岁月形成了城市独特的气质,也始终萦绕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工业建筑是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工业建筑并不会仅仅因为它是工业建筑才变成需要受到保护。保护是对重要的历史印记和城市特色的珍视和筛选,而对价值的认识是保护的基础。

曾经大量的工业建筑集中于城市的工业区内。随着城市建设的过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许多工业厂区已经成为城市中心地段的组成部分。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或者用地性质的置换、环境要求的变化,这些工业建筑开始逐步失去原有的功能,并被赋予新的功能和内容。关于工业遗产如何安置的讨论直接影响着这些历史建筑的未来。

2、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的典型模式

如何对待城市中工业建筑的问题,在欧洲一些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广泛地探讨。如何使工业建筑重新融人城市生活、重新成为城市振兴的动力,成为许多国家关心的问题。在各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中,出现的典型保护模式主要有5种。

2.1利用原有遗址改建为博物馆

此种保护模式主要针对那些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工业遗产。此类工业遗产往往曾经是一个地域的时代名片,通过改建成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和展示,便于达到功能再生的目的。

博物馆模式除了能直接展示在现代工业中已失去作用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过程,还能通过影音或发行纪念品等渠道帮助游客深入了解企业的背景和发展。该模式在最大限度地对历史信息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如作为艺术创作基地,开展一些艺术作品展览活动。

该模式以亨利钢铁厂、措伦采煤场为典型。位于哈廷根市的亨利钢铁厂已被改造成一个露天博物馆(如图2-1),市民和儿童可以在废弃的工业设备中进行亲自游乐。而位于多特蒙德的措伦采煤场,旧厂房通过翻新形成展览馆,废旧火车被改造成园内特色交通工具。

2.2开发为公共艺术中心或民俗文化区

城区中废弃的厂房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的场所,形成城市的公共艺术聚集地。那些已停止使用而且建筑风格特征并不明显的工业建筑可以与公共艺术或民俗文化结合,改造为剧场或观演大厅等。蒂森钢铁公司就是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废弃的旧贮气罐被改造成潜水训练池,堆放铁砂矿的混凝土料场被改造成青年活动场地,墙体被改造成攀岩者乐园;一些仓库和厂房被改成迪厅和音乐厅,甚至高雅的交响乐也以巨型钢铁冶炼炉为背景别开生面地演出。

工业建筑宽大的厂房适合改造成任意大小的表演舞台,既能容纳较多的观众,通过灵活的空间分隔也能创造合适的亲民尺度,适合举办自由的文化交流、聚会沙龙等。工业建筑的文化艺术价值与公共艺术、民俗文艺的对话,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景观,为城市提供了文化缩聚点。

2.3改造成城市里的景观公园

在工业遗址上若保留原有的建筑而开发成以工业为背景的城市公园是环保且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既能面向外地游客,也能吸引本地的居民,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空间。与一般的自然景观园林不同,这样有特色的公园并不多见,将休闲游览设施巧妙地与原有的工业设备建筑的特点等结合,不但能成为城市旅游提供独特的风景线,也使城市光辉灿烂的历史得以延续。

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如图2-2)经过4年多的努力,这个昔日的钢铁厂被改造成为一个占地230万平方米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高架铁轨形成公园的立体交通空间;公园底层上的水体景观,利用以前的废水排放渠收集雨水;公园内各式各样的桥梁和四通八达的步行道一起构成的地面道路系统;功能各异的使用区和构思独特的花园自成体系。

2.4直接开发为工业体验基地

对于仍然能够投入使用的工业建筑可直接开发工业游览,使旅游单位和企业同时获利。让游客直接参与工业生产,亲身体验工业生产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能起到宣传及科普教育的作用。开展工业游览能帮助宣传工厂的企业形象,创造企业额外效益,也间接保护了动力机厂的历史和文化。对于某些经营不佳的工厂,工业游览也更是可行的自救方式,这些工业建筑在城市更新和竞争中依旧能保存下来。

波兰的维利奇卡盐矿是世界遗产,盐矿还在开采,但产量和效益日渐减少。为保存传统工艺和产业振兴,因此维持其正常运营的不仅只有传统盐业,它更应是包括博物馆、旅店、餐厅、教堂的工业体验中心(如图2-3)。游客可亲手开动机器体验采盐过程,并制作各类盐制工艺品和纪念品。

2.5与旅游购物相结合进行综合开发

游览中游客的吃住行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具有改造潜力的工业遗产,可考虑进行集参观、购物、娱乐、住宿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当工业建筑处于城市中心地段时。宽敞的厂房可直接改为购物中心,礼堂或电影院,加入新的结构也能使单层厂房变为多层的别具风格的酒店,满足功能使用的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城市风景。

鲁尔区奥伯豪森中心购物区(如图2-4)是在该区域第一家铁器铸造厂旧址上新建的大型购物中心,并保留大量工业设施包括一个高达117米、直径67米的储气罐。巨型储气罐不仅可以举办各类活动和工业实践,而且作为城市地标吸引周边地区和国家游客来此购物旅游。

3、对我国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的启示

3.1我国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的现状

在我国,当前泛滥的“城市化妆”式的建设思潮无法担当起恢复生态环境、重建精神家园的重任。斗大的“拆”字粉刷在每个城市的街头,人们已习以为常。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如何延续城市历史脉络、和谐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已经摆在面前。

针对作为当代艺术基地的原工业建筑的保护,作为工业建筑而言,它们所保留下来的只是作为建筑使用价值的残值。而作为现代艺术的基地,它们则变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见证,对它们的保护则应侧重于对各种重要艺术活动的相关印记,而不是曾经的工业生产的痕迹。

在我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工业遗产被列为重要的对象。面对如此之多的工业遗产,不仅要感叹我国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的积累,更要认识到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工作迫在眉睫。由于这些工业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城市中的位置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讨论城市遗产保护的时候,它们也具有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它们的价值,根据价值确定它们在城市发展、城市历史中的地位,确定对它们所应采取的保护、利用、更新措施,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3.2我国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的启示

在推行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同时,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不同工业遗产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在借鉴国外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在认识到工业遗产保护对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和不可取代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体现其在历史、经济、科技和审美等价值,使得工业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赋予新的内涵和功能,与时俱进。除此之外,面对我国如此庞大的工业遗产还需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科学界定中国工业遗产的内容与时间范围。我国工业遗产基于历史时期的分类可分为:见证古代手工业和工程技术的工业遗产、反映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的工业遗产、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工业遗产。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业遗产的特点,提出合理保护和再利用的方式和方法。

其次,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特点。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时间较短,而且当前正处于信息化与工业化并进的阶段。因此,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必然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和复杂性。

参考文献:

[1]韩好齐,张松.东方的塞纳左岸―苏州河沿岸的艺术仓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王建国,戎俊强.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改造再利用.世界建筑,2001

[3]许建.时空中的色彩变幻――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遗产改造.城市环境设计,2007

[4]钱静.工业之后的景观再生.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3

[5]徐逸.都市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建筑,2003

[6]俞孔坚.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