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制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20:19

风险评估制度论文篇1

1.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特殊性研究欠缺公共政策是一种话语与价值表达,风险评估是科学判断的过程,首要的就是建立关于不确定性(如数据、语言、系统、推断、变异性、模型、决策等)的类型学[3]。不精确的政策语言及社会的不确定性预期既潜藏了风险,也决定了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特殊性。例如,公共政策较之于项目管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无经费的支持,前者是一项相对宽泛的规定,后者则是体现经费开支的具体行动过程。对这两者进行风险评估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现有研究很少对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与几个既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如公共政策评估、项目风险评估、绩效管理、政策试验等做出区分,这将难以为实践提供操作指南。

2.基于实践体悟的研究成果不多“三段式”是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的常用写法,即先对具体政策做一介绍,然后从最一般意义上对其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或者预测,最后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对策建议。该研究路径泛泛而谈,较为陈旧,研究结论跟实际联系不紧密。即便是借助量化的技术模型(如RBCS模型等)[4],现有研究也基本未超越政策———风险———对策的套路。实际上,研究者要是无法参与公共政策风险评估实践,就很难全面把握具体公共政策可能运行的系统,提炼风险评估的核心指标则更加困难,遑论风险源的识别并以此提出针对地方需求的对策建议。由此,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文献到文献的“原地打转”,很难有新突破。

3.整体性风险评估框架尚未建立随着整体性治理理念的推进,西方政府普遍建立起整体性绩效评估(管理)框架以推进绩效管理的发育成熟[5]。这种做法同样可用于公共政策风险评估,既体现治理理念,也可将其提供的操作流程与方法作为风险评估的使用指南。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一般应包括原则、主体、流程、指标、方法、问责机制等核心要素。理论研究对上述要素都有所涉及,也充分认识到评估指标的重要性,提出了“政策环境风险”、“政策制度风险”、“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伦理风险”等指标[6]。然而,零星、分散的研究并未构建起整体性的公共政策风险评估框架。

4.跨界研究处理不善毋庸置疑,源自管理科学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模型能够为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开展提供借鉴和便利。与此同时,基于风险识别和评价强数理、强技术的要求,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也必须利用其它学科的方法。由此,公共政策风险评估及其研究就成为一种跨界行动,如何实现政策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有效对接是一项颇具难度的挑战。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将风险评估引入和应用于政策分析为公共政策的科学化确实提供了很大的益处,但偏重技术分析的政策风险评估与规范意义上的政策分析之间的鸿沟也日益显现[7]。现有研究已经开始移植项目风险评估模型等尝试方法技术上的挖掘,但效果并不理想。将管理科学关于风险评估的做法引入政策分析时形成了“两张皮”,一者是公共政策风险要素的分析,另一者是套用技术模型从宏观上谈如何对风险进行评估,离极具操作性的风险要素识别、监测、控制等还有相当的距离。此外,有些研究者对技术模型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这样的研究肯定无法深入,只是做表面的花哨处理而已。

二、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局限的成因

就上文的分析,公共政策风险评估虽已引起关注,但研究并不深入,高质量的成果相对有限。剖析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将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消解和突破策略,推进理论研究,更好地为实践提供指引。

1.理论研究重视不够政策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范式。政策评估作为政策分析的一个环节和分支,也日益得到重视,旨在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提供依据[8]。有学者提出,如果政策评估的标准或方法不科学,那么具有明显的负向排斥性政策将可能评价为好的或者合乎正义的政策[9],这将引致很大的风险。然而,他们只是点到为止,把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作为政策分析的一部分,淡化了其重要性。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2.问题意识不强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重点不在于定义什么是公共政策风险,而是如何找到风险源,进行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这就决定了理论研究需厘清公共政策风险的特殊性、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与其它项目(活动)等的风险评估有何本质区别,哪些可靠的技术手段可用于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与管理等问题。然而,现有研究花了大量的笔墨为公共政策风险下定义,以无争议的粗线条方式阐明公共政策的风险源在政策系统内外部或者政策过程。如此一来,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并非基于明确的研究问题,而是把公共政策和风险评估进行简单叠加。理论上的“自说自话”显得空洞乏味。

3.研究者学科背景受限从现有情况看,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的主体大多来自于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领域,较少受过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的专门训练,这不利于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意思的是,部分研究者具有经济学、管理科学的背景,在公共项目风险评估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公共政策风险评价的研究成果,可他们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公共政策分析训练。然而,更好的风险评估比较来自于信息交换,而不是依赖技术模型进行定量信息的比较[10],选择适当的技术之后需考虑如何对结果做出解释。所以,研究者的学科背景限制了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将价值理念、语言表征及技术工具进行有效地整合。

4.研究的压力与动力不足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大体形成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研究者个人基于兴趣、社会热点等方面的考虑进行研究尝试,以文献研究居多,重复生产的意味较重,质量不高;二是研究团队获批纵向课题后开展研究,虽说引入多学科的方法,也运用了大量的模型,但是理论解读和推导居多,基于实践的总结与提升较少。因为纵向课题通常只需提供公开出版的论文、著作等就可以申请结题,深入实践的压力几乎没有,动力也就无足而生了。当然,这跟研究者鲜有机会接受政府的委托进行公共政策风险评估有关。以教育政策的风险评估为例,由政策制定者和专家学者组成临时性风险评估团体是政府的惯常做法,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可以说是依附于政府参与评估工作,无独立性可言,压力和动力自然也有限。缺乏实际操练机会的现状很难促进研究者投入力量组建多学科背景的成员进行研究,这又怎么习得风险评估硬本事?如果研究者还是按照前文所述提提一般性的对策建议,这又加剧了地方政府对专家、科研机构独立评估的不信任,研究人员更加难以深入到“评估市场”中去。

三、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的突破

公共政策风险评估是一项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跨界对接工作,理论研究更加需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得理论成果真正指导评估实践,增强公共政策风险评估工作的成效。借鉴项目风险评估、政府绩效评估等较为成熟的做法,研究者从“黑板”、“电脑”走向“政府”、“市场”将是总体发展趋势和方向。基于这个大方向,研究者可从以下方面尝试以实现突破。

1.树立研究信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政策是一系列方针、策略的统称,是党和国家的治理工具。任何的执政理念都要靠各项公共政策来落实。很显然,对公共政策进行风险评估,不仅关乎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影响到社会稳定与社会质量的改进。通过对未来的预测,把不确定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等于政府掌握了主动权。可以预见,政府将越来越重视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者应该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前景抱以乐观的态度,相信不仅可以有所作为且可以大有作为,提高研究激励。共识一旦达成,就可促使更多的研究者加入,为研究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2.增强“市场”意识从前文分析看,研究者因承接政府委托项目少,公共政策风险评估实践有限等导致了理论研究不充分。要想推进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还得回归“市场”。这里的“市场”并非纯经济的买卖市场,而是基于政府是委托人,研究者是人形成的公共政策风险评估市场。在这个特殊市场中,政府提供经费支持,研究者基于物质利益的考虑和理论研究的需要等承担具体政策的风险评估工作,这将促使他们带着明确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所以,要想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研究者必须改变“关起门来做学问”的做法,主动接触政府,“推销”自己的成果,寻求与政府的对接。只有增强市场意识,受到市场的刺激,研究者才会以更加开放、积极的心态投入研究,体悟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在理论成果有所转化的同时进一步修正、充实、完善已有的研究结论。此外,研究者需与政策制定机构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沟通以增强信任感,因为价值判断是专家风险评估途径的内在特性,目的是提供关于危害的综合信息以满足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和利益,并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对待不确定性决策问题[11]。这有助于提高获取市场操练的机会。

3.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公共政策风险评估既需要政策分析(评估)的理论指导,也需要风险评估(管理)技术的方法支撑,这很难靠学科背景既定的研究者个体单打独斗来完成。除了政策分析的多学科研究途径,公共政策分析评估尤其需要得到理工科技术方法的支持。由此,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吸引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工程等学科的人才实现优势互补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例如,风险评估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参与审议的程序,将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之四大参数———社会信任、制度信任、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作为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就可被广泛应用[12]。这既可以弥补政策学家方法运用上的缺陷,也可预防风险评估技术人员价值理念上的偏差,因为风险研究往往没有质疑事实(包括某些有害后果的概率期望)和价值观之间的根本区别[13]。此外,公共政策涉及合法性问题,应将有法学背景的专业人才吸纳进研究团队。

风险评估制度论文篇2

[关键词]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作者简介]杨锦琦(1963—),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江西南昌330000)

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重点课题“构建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研究”(主持人:高玫,编号:1222)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著名的当代政治社会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稳定成为问题是变革社会的特征。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社会高风险期。社会转型不断推进,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凸显的各种社会矛盾,例如贫富悬殊问题、就业问题、安全生产问题、诚信危机问题等都蕴涵着巨大的社会稳定风险。因此,构建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风险因素,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构建和谐社会。

一、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内涵

创新性是构建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重要特征,必须对重大政策、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及制度等概念进行界定。

(一)重大政策

重大政策是指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和重大改革等等。重大政策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出台实施必须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近年来有些重大政策,因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考虑不周全,造成重大政策屡屡成为的导火索。由此可见,重大政策在促进改革发展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社会稳定风险,处理不当就可能诱发。

(二)社会稳定风险

社会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风险是与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相对应的一种风险,“是指所得分配不均、发生天灾、政府施政对抗、结社群斗、失业人口增加造成社会不安、宗教纠纷、社会各阶级对立、社会发生内争等因素引发的风险。”广义的社会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对社会大系统的依赖,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风险都会影响和波及整个社会,造成社会动荡和社会不安,成为社会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即是指广义的社会风险。而社会冲突、社会失范和社会分层则是社会稳定风险的主要来源。童星、张海波等对于社会冲突、社会失范和社会分层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并对来自于这三方面的社会风险进行了分析。而以上三方面的社会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比如社会分层和社会失范可能导致社会冲突,社会不稳定的重要表现就是社会冲突。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大改革等等在制订、出台及实施之前,对其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应对风险的策略和预案,并且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规避、预防、降低、控制可能产生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

(四)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是社会影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社会风险的一项重要制度性措施。它是指是对涉及大多数群众利益的重大政策出台之前或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引发危害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频率,对不同的风险进行管理,做好预防危机及计划准备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范、降低、消除危害社会稳定的风险。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结论,是政府做决策、制度政策、上项目、搞改革等重要文件审批的主要依据。将此项制度纳入维护社会稳定、实施源头治理的系统工程,旨在建立长效机制,标本兼治,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安全的隐患。

二、构建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框架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相互关系,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政策的风险评估,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安全隐患,保证重大政策的顺利实施。

(一)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原则

政府应通过建立重大政策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来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从源头上防止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合理确定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社会稳定问题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稳定评估体系的基础,人的因素是诸多因素的最小单位,也是诸多因素的核心单位,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要参考是群众的理解与支持,重大政策实施的基本准则是群众是否支持拥护,既考虑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又兼顾人民群众的[前利益。

2.促进发展原则

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就是遵循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效。发展是社会稳定评估制度关注的首要基点,发展生产力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构建社会稳定评估制度,社会稳定状态评估是永恒的主题,终极目标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重大政策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的风险评估,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有机统一,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民主法治原则

重大政策的评估应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对重大政策进行合法性的审查,做到公开、公正,体现公平,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对重大政策评估的程序要合法,必须严厉追究评估过程中出现的违反程序规定、弄虚作假等行为;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分析,充分论证,确保评估工作全面、客观、准确,保证评估结果拥有广泛的群众性,促进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逐步形成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建立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推进依法行政结合起来。

4.权责统一原则

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评估”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认定原则。重大政策的主管部门是进行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各级党委(行政)直接决定的重大政策,由各级党委(行政)具体组织实施风险评估工作,并对评估结论负责。

(二)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重大改革举措等。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重大决策;

——涉及有关民生问题的规范性文件的修改或制订;

——涉及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的改制改革等重大利益格局调整,如产权转让、职工身份转换、用工安置等;

——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有关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城乡发展等重点工程建设;

——有关诸多利益群体或较大群体利益的行业政策调整、建设规划调整、教育卫生网点调整布局;

——有关城市发展和管理建设的重大政策,如土地征用和拆迁补偿等;

——其他应该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政策;

(三)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在风险评估制度中起重要的作用,从评估的具体内容来看,主要有针对评估指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证重大政策的顺利实施。

1.合法性评估

合法性评估的目的是评估政府行为是否遵守了党和国家法律和法律程序。主要评估:

——评估重大政策的制定实施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是否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

——重大政策所涉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依据是否合法。

2.合理性评估

合理性评估的目的是评估政府行为是否与当地的财力相符合,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影响环境,是否影响到民生,是否体现了民意。主要评估:

——重大事项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

——是否超越绝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是否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

——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否兼顾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映如何。

3.可行性评估

可行性评估目的是评估政府行为的可行性,是否考虑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主要评估:

——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

——是否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研究;

——方案是否具体、详实,是否完善配套措施;

——重大事项出台的条件是否成熟,时机是否合适;

——是否会造成其他地方、其他行业、其他群众的相互攀比;

——对生态环境有何重大影响,治污、环保配套措施是否科学。

4.可控性评估

可控性评估的目的是政府行为是否可能引发民众的普遍不满,是否可能导致上访事件或,是否引发国内外舆论的批评等的应急性能力。主要评估:

——重大政策的出台实施是否可能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重大的社会治安问题;

——是否会冲击周边的社会治安;

——重大政策实施前,治安问题突出和治安混乱地区是否得到有效整治;

——对有可能出现的社会治安问题,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三、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地开始推行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目前从各地试行情况来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中已取得了一定实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评估指标的设置,评估方法的运用等都还很不成熟,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各地发展不均衡,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体系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规范性、权威性不强,造成风险评估的效果不理想。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方面的法规文本,各地政府也缺乏统一的规范性文件指导,各地目前都是基于自己的发展经验,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因此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效果受到了影响。

(二)评估主体不明确

没有清晰的评估责任主体,导致目前评估责任主体与重大政策本身经常产生利益纠纷,评估结果的公平性很难得到保证。从各地政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践来看,负责组织实施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也很多,如重大政策的提出部门、起草部门、项目申报审批部门、牵头改革的部门、实施工作的部门等等。而且主体复杂,规定太抽象,最后导致可能没人负责。独立于重大政策决策和实施主体之外的、具有中立身份的评估组织才是科学规范的评估主体。

(三)评估指标不科学

处于探索阶段我国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评估技术相对落后,设计笼统、抽象的评估指标难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评估指标科学性、系统性不强,目前没有系统论证过的评估指标选取与设置、评估指标的权重、具体测评技术等。评估过程操作简单,民间表达渠道相对不畅,对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诉求了解不够,也使评估结果难以具有可预测性与权威性。

四、完善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若干思考

为了提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水平,解决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设,规范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一)统一思想认识

充分认识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重要现实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它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摆上突出位置,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完善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办法,进一步建立完善维稳工作机制。

(二)完善评估内容的法律法规,依法进行评估

加快重大政策社会风险稳定评估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地制定合法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以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对重大政策的合法性的审查评估的程序要合法,严厉追究在评估过程中违反程序规定、弄虚作假、、行贿受贿等行为。

(三)健全组织,完善机制

围绕即将制订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专项情报信息搜集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掌控面,提高对稳定信息的掌控能力,建立情报信息搜集机制。组成专门的班子、采取专门的形式,对搜集汇总的方方面面的涉稳情况进行会研会商,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建立涉稳情况研判机制。在正式决策和采取防范处置风险的相关措施出台前,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验证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信力,建立决策有效性验证机制。

(四)建立长效机制,形成科学可行的评估体系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科学、规范、可行的一套完整体系,并将其长效化、民主化、动态化。运用科学评估方法,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评估方法有风险识别方法、风险分析方法、风险分级方法、风险控制方法。切忌生搬硬套这些方法,要进行缜密的思考和周密的安排。建立评估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评估长效机制,规范重大政策的实施,,使得评估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从源头上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五)建立重大政策社会风险稳定评估纠错机制

为了保证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取得实效而不流于形式,必须进一步强化督查指导、加大考核力度,必须重视风险评估的问责,使开展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自觉行为和规范动作,加强事后监督和责任查究,使各项监督形成系统合力。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监督、倒查和追究机制。加强对决策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开展评估工作的监督和问责,明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责任。追究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不组织评估的责任主体的责任;追究已评估事项在实施过程中,拒不接受评估机构合理建议并造成损失的责任主体的责任;追究责任主体开展评估工作,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客观地预测到拟决策事项实施后可能出现突出社会矛盾、最后引发群体性上访和的责任主体的责任;追究已评估事项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全程跟踪监督,对问题处理不及时而引发群体性上访和的责任主体的责任等。

[参考文献]

[1]塞缪尔.p.亨廷顿[美].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李永超.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长效机制建设[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1).

[2]邓伟志.社会风险预警机制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2003,(7).

吴智文.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9(4).

[3]李永超.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长效机制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2).

[4]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东南大学学报,1999,(1).

[5]童星.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践探索与研究[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1).

[7]陈静.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探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0,(3).

[8]杨雄.加强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刻不容缓[J].探索与争鸣,2010,(10).

[9]陈曦.积极稳妥地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J].中国行政管理,2011,(8).

[10]戴辉.规避涉民利益冲突减少社会稳定风险——基于构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研究[J].学理论,2011,(1).

[11]傅学军.试论做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J].中国农垦,2011,(10).

[12]中共绍兴市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1,(2).

风险评估制度论文篇3

本文以《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为指导,介绍了内部审计中风险评估和审计风险的概念,提出降低审计风险的基础是风险评估,降低审计风险是做好审计工作的保证,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可以更好加深内部审计人员对当今最新审计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

风险评估;审计风险关系

风险评估与审计风险是审计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对此发表的学术论文更多地是针对注册会计师相关业务的研究,而内部审计理论文献相对较少。随着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内部审计相关的政策和准则,其中2005年年5月1日至今实行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将两者的概念和应用作了明确的定义和指导。本文立足于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内容,将两者的原理作一阐述,以加深内部审计人员对两者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1风险评估与审计风险概念理解

1.1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对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重点关注。

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估审计程序时,要当充分了解企业风险评估的方法,运用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企业风险评估过程进行评价,在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数据难以获取时,一般应采用定性方法,并且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意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1.2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和检查风险的两方面内容。

2风险评估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基础

审计风险评估是通过对企业风险评估过程的评价,了解企业是否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可以使审计人员确定重要性标准来评估审计风险。而审计风险评估的要求、程序和方法都是保障降低审计风险的第一步,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提高效率、保护自我的根本保证。

风险评估是对企业风险管理-风险评估过程的评价。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在企业内部发挥着控制和监督作用,风险评估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评价上,内部审计控制效果的好与坏,同样体现审计人员对企业风险的揭示说明和预测的完整性、前瞻性上,也是审计风险的控制程度。

风险评估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找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并分析这些风险影响的大小(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管理层应对风险提供基础支持。

风险辨识评估工作主要在集团的发展计划部、资本运营部及财务部三个部门开展,因此在对风险进行分类时,主要考虑了三个部门的管理职责:发展计划部是战略和投资的管理部门、资本运营部是投资、资产管理及公司治理的管理部门、财务部是集团的财务及经济运行的主要管理部门,结合以上管理职责,对风险采用根据风险事件的特性,选择适当的风险评价维度,对风险事件进行评价。根据发展计划部、资本运营部及财务部的管理职责,将风险事件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形成三个部门的风险评估问卷,问卷信息进行整理计算,得到风险事件排序和二级风险排序。将整理确定的风险事件设计成为风险评估问卷,在三个部门发放,由集团公司部门人员按“发生可能性”、“影响程度”和“管理有效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得到风险评估初步结果:风险及风险事件的重要性排序多数风险重要性排序符合项目组的研究认识。

■个别风险排名较高,包括库存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及资产管理风险等,需进一步分析论证

■同一类风险的排序略有出入。

风险的大小,是基于一套定性标准,业务和管理是视角的差异如何有效地反映到对不同业务和不同风险的判断中。

3风险评估和降低审计风险是做好审计工作的保证

审计工作中需要时刻强调审计风险意识,并加强对企业风险评估过程的评价,二者相符相成。一方面控制审计风险需要建立在风评评估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在加强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在审计风险理念下指导下进行风险评价,只有将两者很好的相互融合才能提高审计效率、控制风险,最终达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什么样的风险评估才能满足审计要求:

1)紧扣业务:评估工作紧扣经营主线开展,集中识别和分析生产、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2)围绕指标:评估工作密切围绕业绩考核指标。基于业绩考核指标辨识风险事件,并依据业绩考核指标制定风险评价标准;

3)突出重点:围绕风险管理项目的整体目标,主要以运营部、市场部、物流部、工厂为重点;

强化企业高层对审计的重视程度和建立积极健康的内审文化。转变观念,调整位置,掌握价值高地;贴近业务,掌握业务,发掘价值提升空间。刻苦钻研,提升能力,放大工作效能和效果。培养团队,集团作战,保持核心竞争力。决策者就是风险管理者,找出他所关注的风险和背后的动因。分析他解决风险的工作思路,描绘决策者风险地图和风险战略。

风险评估制度论文篇4

【关键词】中小型担保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模糊综合评估

一、引言

在金融风暴影响下,我国经济和金融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中小型担保公司面临的风险日益突出。与大型担保公司相比,很多中小型担保公司从业人员缺乏从事担保业务的知识、经验,对担保对象不能准确判断,或风险意识淡薄,不利于对复杂金融市场环境下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建立预警机制和应急保障体系,健全风险管理机制,规避信用风险已成为中小型担保公司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在中小型担保公司实际运作过程中,既希望不断签单,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又希望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收益最大。然而,无论是政策性信用担保还是商业性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能力都是担保机构最核心的竞争力。尤其是商业性信用担保则完全要依靠自身的能力来获得生存和发展。可见,风险管理是大部分中小型担保公司的第一要务,决定了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担保公司的整体风险控制提供有效支撑则显得尤为重要。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目前,很多文献都对担保公司信用风险的风险源(即风险识别部分)以及风险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述,但在风险分析过程中定量地对风险防控能力进行评价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不能给各担保机构以真正的辅助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中小型担保公司风险防范能力的准确性。因此,对定量的风险评估则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三、担保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一)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作为一门理论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工作,风险评估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定量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价以判断风险大小,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蒙特卡罗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预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针对不同规模的担保公司、不同金额的担保业务分别进行应用。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一般担保公司对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评估主要从担保企业(含项目)和反担保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因此,在进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时需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按照模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应遵循的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可行性和系统性等原则,建立了评价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图2担保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该体系共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主要为中小型担保公司需要进行担保的项目风险,这是第一层次。准则层由项目背景、反担保措施两大部份组成,这是第二层次。指标层企业行业特点、竞争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质量、盈利情况等指标组成,这是第三层次。

(三)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简单,适于对受多因素影响的项目进行评价,尤其是对人才短缺、人员行业能力不是十分强大的中小型担保公司进行担保业务的风险定量研究时更为合适。因此,本文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

1.建立权重集

假设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为,且,。同样,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且。

2.建立评价集

作为对评判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判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假设强度由高到低为强、较强、一般、较弱、弱,则评价集为:,则表示程度。

3.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对准则层各评价指标建立模糊评价矩阵,通过指标层评价准则层分类因素指标,若单独考虑,评判其类属于第m个评语的概率为,得到模糊评价矩阵。

由得到准则层的各指标的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4.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为:

5.确定评价结论

对作归一化处理,根据最大隶属原则,评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高低。

四、总结

作为高风险行业,信用担保业能否有效地防范与控制担保风险决定着担保机构能否可持续发展。中小型担保公司因各种原因致使在信用风险的评估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因此,就需要不断探索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中小型担保公司还应利用网络实现企业信用等信息储备,提高信用风险评估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蔚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综合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科研管理,2007(3).

[2]熊笑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分析及防范[J].河北金融,2007(1).

[3]张志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分析及对策[J].河北经济,2009(10).

风险评估制度论文篇5

【摘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综述研究发现,现有成果主要在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流程和方法、评估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争议,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政策建议主要从战略决策、体制机制法制和实际操作三个层面提出。

关键词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风险评估

【基金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2013年度重点课题“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孔伟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

做好当前维稳工作,有必要在重大决策之前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然而,当前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实践和理论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研究主要从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流程和方法、评估体制机制等维度,就这些问题展开争论,并从战略决策、体制机制法制和实际操作三个层面,指出了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方向。

一、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争议

当前,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在全国各地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都侧重于从操作层面建立和落实工作方法,缺乏进一步的理论深度挖掘,评估主体的界定、评估内容的确定、评估方法的运用、实际操作程序的规范、评估的体制和机制等还不尽完善,对此理论界存在诸多争议。

(一)关于评估的主体

学术界关于(公共)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体有三种观点。

1.政府主导。董韦(2012)认为,重大民生项目和举措的“稳评”一定要坚持政府主导,由重大事项的负责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稳评”的结论和参照的结果负总责。杨雄(2010)则将评估主体区分为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实施主体由各级党委、政府负责组织,主管部门具体实施;责任主体包括政策起草部门、项目报建部门和改革牵头部门。

苏娜(2012)不同意政府单一评估,认为政府主导评估很难避免自评的固有缺陷。主观上,政府倾向于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故意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粉饰风险评估报告结果等。客观上,政府缺少具备风险评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2.专业机构评估。张瑶(2011)认为,重点建设项目应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因为专业机构拥有专业的评估技术、评估经验和评估人才,且独立于政府组织,评估过程更加科学、客观,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顾德宁(2012)和苏娜(2012)反对专业机构单一评估的理由是目前我国专业社会风险评估机构发展刚刚起步,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估信息的搜集、数据的处理等不尽科学合理;政府与专业机构的委托—关系伴随着利益关系,使专业机构的评估结论在公信力上存在必然缺陷。

3.多元主体评估。付翠莲(2011)、赵庆远等(2011)认为,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等评估方式都是科学的评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种评估方式之间互相支撑和印证。苏娜(2012)分析了包括政府、专业机构、专家学者和高校科研机构、普通民众在内的四类评估主体参与评估的优势与劣势,认为涉及多重利益相关者的重大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必然要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共评。顾德宁(2012)认为,可在政府负总责的“稳评”内引入非营利和非政府的“第三方”。

(二)关于评估的内容

根据评估侧重点不同,理论界关于评估内容的观点涉及对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结果的评估。杨雄(2010)认为,评估内容是风险因素及其频率,包括造成社会失序、引发社会动荡和社会危机的可能性因素(或不稳定因素)以及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频率。有的主张评估风险事件(董韦,2012)、风险的程度和可控范围(朱德米,201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4)主张评估风险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方面造成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孙正等(2007)持全方位评估的观点,即包括公共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引发社会冲突及其本身的危险程度、重大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具体细节的风险评估。

理论界的观点如刘树枝(2009)、周世良(2011)总体上与政府的评估制度一致,认为应当评估重大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有学者(杨雄,2010;周汉民,2011)提出了应当评估不可行性的独到见解。还有学者(廉如鉴等,2012)对四大评估内容的重要性提出了异议,认为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不是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而是风险评估的前置条件。

(三)关于评估的流程和方法

1.评估流程。理论界关于评估程序的观点略有差异。杨雄(2010)主张五步评估流程,即“责任部门进行评估、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决策者做出决定、决策者反馈决定情况、主管部门和责任部门落实维稳措施”,至少从字面上将决策责任部门、主管部门与决策者分开。刘树枝(2010)从浙江实践中总结出四步评估程序,即“确定事项、提交申请;调研评估、提请审查;组织会审、做出决定;制定措施、控制风险”。张鹏等(2010)主张实行六步评估程序,即“确定评估事项、成立评估小组、制定评估方案、开展评估民意调查、进行评估论证、形成评估报告”。

在这三种评估流程中,前两种都考虑到了风险控制环节,第三种仅限于评估报告的完成,后两种都考虑到了民意调查,第一种尚未考虑到,尚需完善。对此,张鹏等(2010)认为,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过程中,了解群众意见与决策背景是基础,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是重要环节和落脚点。杨雄(2010)也认为,目前的评估过程操作简单,民意表达渠道相对不畅。

2.评估方法。理论界(王银梅,2009;王智勇,2010;付翠莲,2011;刘尚华,2011)普遍认为,社会稳定风险的评估方法有定性评估法和定量评估法两类,具体实施起来各有利弊(表1)。定性评估方法包括德尔菲法(专家预警方法)、主观概率法(经验归纳演绎法)、领先指标法、相互影响法和情景预警法。王智勇(2010)认为,定性评估法还包括头脑风暴法、专题研讨会和专家论证法等。定量评估方法一般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等(刘尚华,2011)。王智勇(2010)将定量评估法表述为频数法、人群分析法、坐标图法、风险函数、概率分布法、风险概率—影响矩阵和指标体系法。付翠莲(2011)将定量评估法分为概率评估法、数学模型计算评估法和相对评估法(即指数法)。不过,顾德宁(2012)反对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如此复杂的人文状况过于“专业化”和“数据化”。

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等类似领域中,理论界对风险事件的分类方法、权重的确定方法与损失程度的估计方法讨论较多。李廷元等(2009)主张按照底层指标归类风险事件,最后按照不同的评估方法要求,计算每个底层指标的风险值,由层次分析法、二元对比函数法或专家打分法(Delphi法)确定权重。这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供借鉴。黄莉(2011)将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如Delphi法等;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即根据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客观规律确定权重,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法等。认为主成分分析法比主观赋权法更能保证权重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损失程度的估计方法有历史资料法、类决策树法、集值统计法和转换法(李舒亮等,2006;马庆喜,2007)。历史资料法仅能估计一部分风险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失,后三种估计方法能够更好地估计风险事件最小估计损失额、预期损失额和最大估计损失额,利用0-1整数规划模型计算风险事件的损失额(马庆喜等,2007)。虽然他们讨论的是技术创新风险,但上述方法应用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域也有类似的优点与问题。

3.评估实践中的问题。各地评估实践在评估内容与评估技术层面都存在一定的分歧。各地对社会稳定风险内涵理解不一,导致评估内容、评估模型差异很大,评估指标的选取、设置与赋权、风险大小的量化标准、具体测评技术等大多未经系统论证,具体评估工作的定位出现偏差。地方评估实践中下达考核指标、追求评估数量、忽视科学筛选的做法,可能造成“指标化形式考核”和“一刀切”,甚至形成新的利益链(朱德米,2013)。廉如鉴(2012)指出,缺乏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地方评估实践中的问题之一。国内在风险等级划分方面也无统一标准,一些地方以参与群体性事件或上访的人数作为划分标准,这有失偏颇,因为社会不稳定不一定表现为群体性事件(付翠莲,2011)。此外,当前信息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地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效果。政府行为不透明、政务信息公开不及时等现象,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参与风险评估所需资源的获取,进而影响其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性(苏娜,2012)。

(四)关于评估的体制机制

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制定出了相关评估条例和实施办法,但仍有少数省市区及下属区县对社会稳定风险不够重视,尚未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一些地方虽已建立了相关的机制、制度和实施办法,但真正列入评估的事项还比较少。而在现有的评估体制机制中,理论界认为还存在以下问题:例如如何避免评估流于形式、司法制度如何与评估制度配套跟进、“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评估”的科学性、如何加强群众在评估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等(《领导决策信息》,2011)。还有如何拓展公众和第三方参与地方政府政策评估的路径、有些具体工作环节应增强可操作性(付翠莲,2011)。

目前,各地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够重视,更没有将评估结果作为决策依据。从决策与风险评估的时序来看,一般是重大政策和建设项目的决策在前、评估在后,极少是先评估、后决策。也就是说,一般是把风险评估当作决策以后补充进行的“选择性”程序“走一走”,甚至可能是“认认真真”地“走程序”,而极少把风险评估当作决策前的“依据”,遑论“重要依据”(童星,2010)。

童星(2010)还认为,当前各地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其量只能算是“略占地位”,而非具有“战略地位”。如果的确发现有可能出现a级风险,目前的对策也仅限于:一是属于建设项目的,由发展改革部门请项目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项目单位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后重新上报,而不是“终止”或“取消”该建设项目。二是属于本级政府做出决策的,由承办部门就决策是否实施、是否暂缓实施,向有权做出决定的组织和机构提出建议,而不能享有“一票否决权”。三是属于上级政府做出决策的,由维稳办组织相关部门修改完善应急预案,然后“硬着头皮”去办,而不能(或不敢)向上级建议暂缓实施或改变决策。杨雄、刘程(2010)认为,对于可能引发重大风险事件、必须予以否决的决策,当前评估实践中的问题在于,评估结果对于做决策、出政策、搞改革、上项目不具有实际的一票否决权。

二、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方向

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现有文献从战略决策、体制机制和实际操作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建议。

(一)战略决策层面

为了从源头上消除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应当积极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在公共决策的主体方面,当前的研究已从过去的政府一元主导走向多元化,即承认公共决策的做出是在政府、市场、公民等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胡娟等,2012)。龚维斌(2008)提出,政府决策的参与性是民主决策的本质要求和体现,民主决策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科学决策。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需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而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决策事项,则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听取专家和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群众代表的意见。

在公共决策的环节方面,龚维斌(2008)认为,一个决策的形成包括从决策动议、议题审核、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到提出初步方案,再到方案审核和最终决策等若干环节。决策形成之后是否完善可行,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检测和评估。由于重大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人为因素很多,具有难以估计的复杂性,应当区分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在公民介入公共决策的程度方面,朱德米(2013)认为包括信息告知(知情权)、在场(参与权)、声音(表达权)、协商与谈判(博弈权)、同意(决定权,通常所说的群众支持与否)。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公共决策应当采取介入程度较深的方法,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博弈权和决定权。

(二)体制机制法制层面

针对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应当深入进行理论探讨与体制、机制变革配套的跟进。

1.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一是需要明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独立地位。这是保证评估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同时也是保证评估结果客观、科学、公平、公正的前提。二是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设立专门的评估操作程序。陈伟等(2011)认为,如果要从源头上预警、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就要根据不同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的形成机理,采用特定的评估操作程序。三是在评估过程中引入“协商民主”的理念。畅通依法有序的信息公开和民意表达渠道,是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全面准确评估并化解有关风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四是完善行政问责制。在明确决策与评估的职责划分基础上,明确问责主体、问责客体与问责办法。问责主体应该包括行政机关、人大、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司法机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付翠莲,2011)。凡是风险评估中没有发现问题而在重大政策决策和建设项目执行以后导致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和严重社会不稳定的,评估主体及其责任人应当被追究责任;凡是风险评估中发现并如实提出了问题,却未被决策者所重视仍然付诸实施而导致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和严重社会不稳定的,则应加大追究决策者责任的力度,并对评估主体予以表彰和奖励(童星,2010)。五是理性进行评估后的处置。有学者坚持“经济增长第一论”,认为在评估过程中不能一味求稳而延缓甚至阻碍重大项目上马以至于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陈伟等(2011)坚持“社会稳定第一论”,认为对存在较大社会风险隐患的重大工程或改革等,应暂停推行。

2.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一是明确评估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评估责任主体是指具体牵头负责进行有关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职能部门(维稳办)。该部门既是评估的牵头部门,也是经费的提供部门。评估实施主体由各级党委、政府负责组织,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各级维稳办负责牵头评估的监督和协调,初审事项、建议,会同批准部门督促落实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具体措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监督评估办法的执行情况。同时,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切实发挥责任部门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付翠莲,2011)。二是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陈伟等,2011;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2011)。

基于第三方评估在独立性与专业性方面的优势,决策者应委托第三方对项目实施评估。第三方应当是具有专业知识、理论应用研究能力和相对独立性的评估组织。第三方出具评估报告作为决策者决策的依据,并对评估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加强评估组织建设。三是确立公民与其他社会组织评估参与机制。重大工程或改革的利益相关群体、公民和社会组织都是评估的多元化主体。陈伟等(2011)主张强化公众参与式评估模式。付翠莲(2011)主张确立保护公民和社会组织自治的机制,建立公民和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的机制。因为公民广泛、有序、实质性地参与是决定评估质量的关键因素(朱德米,2013)。

(三)实际操作层面

1.明确利益相关者范围。风险评估机构首先要准确确定利益相关者(范围),否则将导致在分析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动态平衡时各方的力量对比出现偏差,从而导致主要评估结论(有无社会不稳定风险或社会不稳定风险的大小)的失真(付翠莲,2011)。

2.加强理论研究与人才建设。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套成熟的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因而需要经济学、法学、工程技术、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协同研究。因此,完善知识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应是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当务之急(赵庆远等,2011)。

在加强理论研究方面,廉如鉴等(2012)提出,从中央到地方应该组织研究力量投入到风险评估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构建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苏娜(2012)反对完全照搬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估方法,主张认真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和健全法治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对于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估方法的选择,需要在调查研究、理论分析、搜集民情社情的基础上加以重塑和不断完善。

在人才培养方面,廉如鉴等(2012)主张政府部门应着手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风险评估研究和培训基地,首先培养一批科研人员,再以他们为师资力量开展风险评估的教学培训并建议风险评估的资格考试体系。待时机成熟后,可以举办“风险评估师资格考试”,给考试合格人员颁发“风险评估师资格证书”,进而把风评师组织起来形成专业风险评估机构。

3.统一风险分级。关于风险程度的分级,有关学者从各自的角度,设定了不同的分级标准。杨雄、刘程(2010)将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程度划分为三级。Ⅰ级表示重大项目可能引发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该项目必须马上暂停。Ⅱ级表示重大项目实施的社会风险程度高于社会稳定的承受范围,需要限期整改。Ⅲ级表示重大项目社会风险在社会承受力范围之内,对项目承办单位告知风险,并要求适当加强风险控制措施,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针对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不统一问题,付翠莲(2011)认为今后应当统一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风险等级划分要综合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程度、影响持续的时间、利益相关者对项目影响因素的接受能力等,依靠有经验的专家做出准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评估结论,即对社会稳定风险的程度及项目可否实施的建议等予以明确。

4.加强信息建设。针对当前政府信息系统不完善,风险评价的运行效率受到影响的问题,苏娜(2012)认为政府应积极主动、最大限度地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息网络系统,除涉密信息以外的政务信息要及时更新、通告,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为社会公众参与风险评估提供信息便利。同时借助信息公开,促进与外界各主体的沟通对话,积极宣传政府的工作和政策,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

[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淮安模式”[J].领导决策信息,2011,(32).

[2]陈伟,马帅,朱洁,黄有亮.各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比较分析与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

[3]董韦.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实证分析——以贵州省铜仁地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5).

[4]付翠莲.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龚维斌.互联网时代政府决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领导之友,2008,(5).

[6]顾德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能依托商业公司[n].江苏法制报,2012-9-17.

[7]胡娟,方可,亢德芝,朱爱琴,吴郁玲.城市规划视野下公共决策研究[J].规划研究,2012,(5).

[8]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构建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研究[J].价格月刊,2011,(12).

[9]李廷元,范成瑜,秦志光,刘晓东.基于风险事件分类的信息系统评估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9,(10).

[10]廉如鉴,黄家亮.关于“遂宁模式”的反思——探索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新思路[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1).

[11]刘尚华.社会稳定的科学评估体系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12]马庆喜,贺武洲.技术创新风险损失程度估计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1).

[13]苏娜.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多元主体评估”模式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7).

[14]孙正,赵颖.社会矛盾与冲突压力下公共政策问题的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5).

[15]童星.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J].学习与实践,2010,(9).[16]王银梅.社会稳定及预警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17]杨雄,刘程.加强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刻不容缓[J].探索与争鸣,2010,(10).

[18]杨雄.城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制度建构[J].上海城市管理,2010,(1).

[19]张瑶.海事系统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J].中国海事,2011,(8).

[20]赵庆远,杜亚男,乐为国.工程咨询机构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作用与对策分析[J].中国工程咨询,2011,(4).

[21]周汉民.关于尽快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的提案[J].经济界,2011,(2).

[22]朱德米.“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能走样[n].北京日报,2013-1-28.

[23]朱德米.政策缝隙、风险源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2).

风险评估制度论文篇6

【关键词】煤炭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一、煤炭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煤炭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任何指标体系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科学性和系统性是制定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二是全面性和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全面性,能全面反映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但也要采用有代表性的指标,避免主次不分。三是可操作性与可延续性相结合的原则。选取的指标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在时间和内容上的延续性。四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该指标体系不能全是定性指标或定量指标,这样都不能够客观评价煤炭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而应该两者相结合起来。

笔者基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方法,结合煤炭企业自身的特点,借鉴《2010年煤炭行业风险评估报告》、2008年9月21日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在山东威海举办的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坛的主题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控制”)、煤炭行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煤炭行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基于aHp法风险评估指标的评估方法

本文对于定性指标,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实证分析的对象,根据其相应高管对此问卷的回答来确定相应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对于定量指标,本论文采用沃尔评分法,结合风险评估的相关计算及综合评估来衡量煤炭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煤炭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中三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企业加权平均风险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内部控制风险因素三级指标加权平均风险值=∑(风险子因素各项分数×各对应子因素权重)公式1

内部控制风险因素二级指标加权平均风险值=∑(风险母因素各项分数×各对应的母因素权重)公式2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综合风险值=∑(风险类别各项分数×各对应的风险类别权重)公式3

用aHp法对指标进行量化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从层次结构模型(递阶层次结构图)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矩阵,直到最下层。

其中,元素满足:

bij>0(i,j=1,2,…,n);bii=1(i=1,2,…n);bji=1/bij(i≠j;i,j=1,2,…,n)

(二)针对某一个标准,计算各备选元素的权重

目前,关于判断矩阵权重计算的方法有两种,即和积法和方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计算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从而求出相应层次的排序权重。

(三)进行一致性检验

通过判断矩阵可以计算针对某一准则层各元素的相对权重;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虽然在构造判断矩阵a时并不要求判断具有一致性,但判断偏离一致性过大也是不允许的,因此进行一致性检验是很有必要的。

三、实证分析

以某煤炭集团为例,对其内部控制进行风险评估,文中对该公司内控风险的定性指标结果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得,即向专家发放调查问卷表,汇总专家打分的结果所获得。对财务风险中各指标权重通过aHp方法计算得出;然后通过沃尔评分法计算相应指标的标准评分。根据表1指标体系,该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综合测算如表2所示。

经过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后,该公司内部控制风险程度值是1.69,属于低度风险,其中外部风险占综合风险值的15%,内部风险为85%,说明随着煤炭行业的逐步市场化,该公司的内部风险增大,值得企业关注。其中这九个风险中宏观经济风险占外部风险值(1.97)的47%,行业政策风险占外部风险的32%,市场风险为17%,自然灾害风险为4%,人力资源风险占内部风险值(1.66)的10%、安全生产风险为57%、财务风险为3%、研发风险为18%、营销风险为12%。图1反映了二级指标风险因素占相应一级指标因素的综合风险比例。

通过上述内控风险评估结果,笔者分析到该公司存在如下需要控制的风险:

一是该公司宏观经济风险占外部风险值(1.97)的47%。目前全球经济格局仍处于重构阶段,宏观经济环境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公司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关键控制点加以管理。二是该公司的行业政策风险表现得比较突出,此风险占其相应一级指标综合风险值的比例为32%,其中资源整合风险71.5%,资源税改革风险19%,环境保护政策风险6.3%,煤炭出口政策3.2%。因此,该集团领导层要高度重视行业政策风险,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三是该公司安全生产风险中人员的安全意识权重高达61.4%,这充分体现了人的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安全信息化水平权重26.8%,这意味着在人员安全意识加强的前提下,该集团必须提高自身的安全信息化水平。四是在内部风险中,该公司研发风险占其相应的一级指标综合风险值的比例为18%,其中研发经费的合理规划对此数值的影响程度为7.8%,研发人员专业胜任力为47.5%,研发设备匹配度为12.6%,研发信息的及时性为32.1%。五是该公司市场风险占综合风险值的比例为17%,其中海外煤炭生产商加入对此数值的影响程度为2.8%,煤炭运输风险为9.8%,煤炭资源风险为63.6%,下游行业需煤波动风险为23.8%。六是在内部风险中,虽然财务风险(公司2010年的年报还没有披露,所以以上数据都来源于2009年的年报)比重较小(3%),但其中也有值得该公司关注的风险,盈利能力为对此数值的影响程度竟达到78.2%,经营增长状况为5.2%,收益分配风险为1.1%,债务偿还能力为11.2%,筹资风险为4.3%,该公司应该高度重视其盈利能力,把握住公司的资本运作,不断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从而更加完善公司的财务控制。

此外,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因素中人才聘、解机制因素对此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为38.6%;其次是激励与约束机制为33.8%,该公司应及时关注这两大因素。

结语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首先需要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采用aHp方法构建风险评估数学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进行分析。煤炭企业可依据此分析判断其自身面临的重大风险,从而针对相应的重大风险建立有效的控制活动。

【参考文献】

[1]张修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

风险评估制度论文篇7

可能导致损失的风险因素很多,课题组在第一轮调查问卷中,共挑选了21个“关键风险因素”供专家评估,如表1所示。这些风险因素涉及机构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中1.1、1.2、2.1是外部环境因素,其余主要是机构内部因素。

为便于专家评估,课题组将风险因素的危险程度分为5个等级,对应着5个分值,最高危险等级为5,意指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且波及范围较大”;其次为危险等级4,意指风险因素“负面影响比较显著”;危险等级3的含义是指风险因素“负面影响有限且一目了然”;危险等级2的含义是指风险因素“负面影响极为有限”;最低的风险等级为1,意指风险因素“几乎没有任何负面影响,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每位被调查的专家需要分别给每个关键风险因素确定分值。

为便于比较分析,我们根据危险等级平均值(以下简称评估值)的高低,将被评估的风险因素分为四组,第一组为极严重风险因素,评估值在4.5以上:第二组为严重风险因素,评估值在4.0~4.5之间,第三组为较严重风险因素,评估值在3.5~4.0之间,第四组为中度风险,评估值在3.0~3.5之间。

中外专家的第一轮评估结果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如下方面:

1.专家们的评估结果表示电子文件风险客观存在。虽然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专家个人背景、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但由于评估者皆为电子文件管理方面的资深专家,故结果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人们对于电子文件风险的一般认识。中外专家给每个关键风险因素的评估值都在3以上,所有风险因素评估值的平均分为4,这说明课题组挑选的风险因素切实存在于电子文件管理之中,它们带给电子文件管理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确系关键风险因素。

2.相对而言,国外专家的风险意识要高于国内专家。国外专家评定的危险等级超过4.5的极严重风险因素有4个,其中有2个风险因素的评估值为4.83,另外2个为4.6。国内专家评定的极严重风险因素只有2个,且评估值仅为4.5。这也许是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时间长,电子文件管理不当的惨痛教训较多的缘故。

3.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缺失(1.2)、系统功能缺陷(3.13)、未迁移(3.18)是双方共同认定的危险程度很高的风险因素。国外专家评估结果表示,“1.2主管部门没有出台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可读的管理办法、管理标准”排名第一,评估值为4.83,系最严重的风险因素;“3.18在系统升级、变换时未迁移电子文件”排名第二,评估值为4.6,是极严重风险因素;“3.13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没有完整捕获文件内容、结构或者背景信息的功能”排名第四,评估值为4.3,属严重风险因素。

国内专家对这三个风险因素的评估值均为4.38,并列排名第二,属于严重风险因素。

双方专家给这三个因素的评估值都大于4.3,排名靠前。这三个因素都和电子文件管理方法的缺失有关。其中,管理标准为电子文件远离风险指明了关键的管理步骤和管理方法;而设计合理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则是满足电子文件管理需求的终极手段,①电子文件管理最终要依赖以软件系统为中心的综合性管理方法;②信息系统的频繁变迁给具有系统依赖性的电子文件的阅读输出造成极大的障碍,这是电子文件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首要难题,迁移是应对该难题的一种解决办法。中外专家对这三个风险因素危险程度的共同认定,反映了对科学有效的电子文件管理方法的迫切需求,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国外专家对威胁电子文件可读性的风险因素的评估值均高于国内专家。除了给3.18打了高分之外,国外专家对另外两个威胁电子文件可读性的因素的评估值也明显高于国内专家。这两个因素分别是“3.14没有规定文件的格式”和“3.19未保存生成电子文件的软硬件”。

表1关键电子文件风险因素及其评估值

编号关键风险因素国外专家国内专家国内专家

评估值第一次评估值第二次评估值

1.1政府电子文件作为正式文件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普遍认同3.004.134.38

1.2主管部门没有出台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可读的管理办法、管理标准4.834.384.75

2.1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3.504.004.13

3.1机构领导很不重视4.004.254.50

3.2资金严重不到位3.504.133.88

3.3机构内各有关部门、人员文件管理的职责不明确3.834.254.38

3.4业务人员缺乏责任心4.603.383.75

3.5文档人员素质不高,技术、管理能力差(如错误操作等)3.503.883.88

3.6机构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文件操作程序4.174.134.00

3.9未采用严格的用户身份认证技术3.673.883.63

3.10未定义各类用户的存取权限或定义不当3.834.003.75

3.12未采用有效的病毒实时监视软件3.304.003.88

3.13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没有完整捕获文件内容、结构或者背景信息的功能4.334.384.38

3.14没有规定文件的格式3.673.003.25

3.15没有对文件生成、管理、利用过程进行监控、审计4.174.004.13

3.16没有完善的备份措施4.004.504.63

3.17文件管理过程中的元数据记录不全3.834.504.25

3.18在系统升级、变换时未迁移电子文件4.604.384.50

3.19未保存生成电子文件的软硬件4.173.383.25

3.20没有文档保管场所安全保护措施4.834.134.38

3.21没有针对本地易发天灾的防范措施4.403.884.00

5.国内专家对威胁电子文件完整性的风险因素的评估值均高于国外专家。“3.16没有完善的备份措施”和“3.17文件管理过程中的元数据记录不全”是威胁电子文件完整性的风险因素。国内专家将最高评估值??4.5给了这两个因素。而国外专家的评估值并不高,分别为4和3.83。这种差别反映了中外文件管理工作对文件质量的不同追求。相比而言,我国更重视电子文件的完整,而国外更重视可读和可用。

6.国外专家对自然因素的评估值明显高于国内专家。在21个风险因素中,有两个风险因素是与自然因素直接相关,分别是“3.20没有文档保管场所安全保护措施”和“3.21没有针对本地易发天灾的防范措施”。国外专家对这两个风险因素危险等级的评估值分别为4.83和4.4,排名分别为第一和第三;而国内专家的评估值只有4.13和3.88,危险等级排名为第五和第七。

出现这种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在于9?11事件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冲击。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位于这座大楼中的许多公司,因为其所有业务数据被毁,无法继续业务活动,只得申请破产。世界著名的摩根?斯坦利银行的总部及其数据也毁于这次事件中,但是该银行采用了数据备份系统,在数英里外的新泽西州的蒂内克保留着备份数据,在重新安装好硬件系统后,第三天就恢复了营业。③

国内专家给自然因素打低分的理由是,虽然火灾、洪水、地震等自然环境风险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毁灭性的,但是发生的概率比较低,而且风险应对方法比较简单,比较容易防范。根据以往历史记录,这种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损失不是很突出。

7.国内专家对法律、体制和资金因素的评估值远远高于国外专家。在所有风险因素中,中外专家对“1.1政府电子文件作为正式文件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普遍认同”的评估值差别最大。国外专家的评估值仅为3,排名最后;而国内专家的评估值高达4.13。对电子文件实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就是承认电子文件作为正式文件的法律地位,即电子文件是电子的真实记录,是政府行使职能合法、有效的凭证,是政府记忆得以延续的手段。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尽管《电子签名法》颁布,但是现实世界中电子文件的凭证效力仍然备受怀疑,绝大多数单位采用了双套制、双轨制作为电子文件管理的解决方案,忽视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与长久保存。而没有单轨制的政府电子文件管理,就不可能有全面的电子政务战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一个发达国家将双套制、双轨制作为电子文件管理的解决之道,所有的研究与探索都以电子证据的长久保存与资源共享为目标。国内外评估值的差异恰好反映了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尚不够深入。

与体制相关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2.1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3.1机构领导很不重视”和“3.3机构内各有关部门、人员文件管理的职责不明确”。国外专家的评估值为3.5、4、3.83,危险程度不高;国内专家的评估值则为4、4.24和4.25,都属于严重风险因素。由此可见发达国家文档管理的宏观体制以及机构内部管理体制相对完善。不过,从评估值来看,国外专家也较为认同领导重视的重要性。

无论是开发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配置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设施、购买存储载体,还是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换代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内外专家对资金因素(3.2)危险等级的判断也截然不同,国内专家的评估值为4.13,国外专家的评估值仅为3.5。

可见法律、体制、资金都是带有“中国特色”的风险因素。

8.国外专家对业务人员责任心缺失这一风险因素的评估值高于国内专家。中外专家在“3.4业务人员缺乏责任心”评估值差异也极为明显,分别为3.38和4.6,分别被判断为“中度风险因素”和“极严重风险因素”,仅次于法律风险的评估差异。也许在法制传统比较悠久、制度规范相对健全的环境中,人员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便会凸现。

二、第二轮专家评估结果的分析

第一轮调查之后,课题组仔细研究了专家们的评估结果和研究建议,调整了调查问卷的结构,将风险因素按照发生的层面不同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新增了5个分布在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外部环境因素;在个别问题的描述上也略有改动。

为使本文主题集中,我们仍然以原始的21风险因素作为比较对象。在本轮评估中,大多风险因素的评估值有变化,不过变化幅度并不是太大,未出现颠覆性的意见,上一轮评估结果中显示的中外差异仍然存在。由此可见,由于管理体制、信息化水平、观念等方面的差别,我国的电子文件风险确实与发达国家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纵向比较,国内专家第二轮评估结果显示:

1.就总体而言,风险因素的评估值增高。无论是最高值、最低值,还是平均值,第二轮专家评估值都高于第一轮。这说明专家们对电子文件风险的认同度增加了。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变化肯定了电子文件风险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2.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缺失(1.2)的评估值升至第一。“1.2主管部门没有出台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可读的管理办法、管理标准”由第一轮中的第二攀升到了榜首,评估值增加了0.37,是评估值增幅最大的两个风险因素之一(另一个是3.4),这再次说明该问题的重要性。随着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的纷纷出台和推广应用,相比而言,我国在标准制定与贯彻方面的缺陷愈发令人心焦。

3.法律、体制等软性风险因素的评估值继续走高。法律风险因素1.1,体制风险因素2.1、3.1、3.3在本轮调查中的评估值高于第一轮。其中“3.1机构领导很不重视”更是以4.5的得分由“严重风险因素”晋升为“极严重风险因素”。

4.资金、技术等硬性风险因素的评估值普遍降低。在整体评估值增长的前提下,资金、技术等硬性风险因素的评估值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除了“3.16没有完善的备份措施”、“3.18在系统升级、变换时未迁移电子文件”这两个技术因素之外,资金因素3.2及技术因素“3.9未采用严格的用户身份认证技术”、“3.10未定义各类用户的存取权限或定义不当”、“3.12未采用有效的病毒实时监视软件”、“3.17文件管理过程中的元数据记录不全”的评估值均低于第一轮的评估结果,3.3、3.10、3.12更是由“严重风险因素”降级为“较严重风险因素”。

5.自然风险和保管场所风险的评估值有所增长。自然风险和保管场所风险直接针对的是文件的物质实体,带来的危害可能是毁灭性的。因此,第二轮调查结果显示风险因素3.20和3.21的评估值都有所增长。

6.“人本”意识有所增强。“3.4业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是在法律风险因素2.3之外评估值增幅最大的另一风险因素,由“中度风险因素”跻身于“较严重风险因素”,人员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程度在本轮调查中有所提升。

三、对评估结果的综合分析

中外专家评估结果的异同反映了信息化程度不同的国家在电子文件风险认识上的异同,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通过本次专家的评估,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电子文件风险管理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必要组成。专家评估的结果表明,电子文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被评估的风险因素中,超过一半的风险因素的危险级别都高于4,负面影响比较显著。当今社会,危机管理、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管理的常态性工作。将风险管理方法引入电子文件管理领域,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内容。

2.电子文件风险来自多个方面,必须构筑起全方位的应对体系。为中外专家所承认的关键风险因素多种多样。无论是极严重、严重、较严重还是中度风险因素,都有来自多个层次、多个领域的风险因素。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高管理质量,必须构筑起全方位的应对体系,关系到政府机关、主管部门、研究团体、软件提供商等多种机构,文件生成、处理、管理、利用的各类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保管场所、信息基础设施、文件管理业务、系统设计、规范体系、人员素质和观念等多个方面。

3.克服法律、体制、标准方面的障碍,是我国应对电子文件风险之路上的当务之急。电子管理标准是中外专家公认的极严重风险因素。但同时,中外专家对于体制、法律风险因素的评估却截然不同,中方的评估值远远高于外方,而且在得知国外专家评价结果的情况下,在第二轮评估非但没有降低评估值,反而加大了分值。这个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社会条件。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发达国家纷纷建立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并凭借着其坚实的法治传统,通过软件的标准认证、标准咨询服务等手段推动电子文件管理工作。而同样的路径在我国未见得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这是因为我国法治化、规范化管理基础较为单薄,而法律、体制的障碍不除,即便标准得以制定,由于欠缺制度上的保障,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必定充满艰辛。因此,法律、体制、标准的完善必须齐头并进。在某种意义上,法律的健全、体制的完善更为重要。

注释:

①赵屹,陈晓晖.电子文件管理的终极解决之道.档案学通讯,2002(2)

风险评估制度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审判涉诉社会稳定

涉诉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而妥善处理案件,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涉诉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本文试图从司法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的管理与应对入手,一方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作用,加强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和提示,积极为党委、政府有效处理敏感、重大的事件提供决策参考,从源头上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加强法院工作的稳定风险评估和提示,在立案、审判、执行及阶段,根据已掌握的动态信息,对当事人是否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危险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提示,为先期介入、先期化解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审判与的良性互动,实现执法办案与化解矛盾有机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随着全球化运动的加剧和中国社会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社会遭遇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的问题——风险社会的形成。社会风险的不断涌现。在司法过程中,确立和构建社会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既是从源头上防范社会风险、树立司法权威的有效举措,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治本之策。

一、风险管理理论在司法过程中的导入

(一)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二)在司法过程中导入风险管理理论的进路

当前,我国学界和司法界对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关于司法过程中社会稳定的风险管理在国内还没有系统的调研和论证。此外,在实践方面虽然有部分地区的法院已经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制定了相关的地域性规范文件,但是显然这种制度尝试还只是局限于某些地方以及某些“重大案件”,尚未有普遍性的制度规范形成。那么,构建司法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的理论进路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

首先,在法院工作中,审判过程中的社会风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风险仅指办案过程和办案结果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广义的社会风险则包括除狭义风险之外的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工作机制造成不当干扰最终产生社会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因此应当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办案风险的可能形式及其发生的概率。

其次,应当对导致审判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的各因素进行类型化和区别化分析。从审判过程中和法院内部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稳定风险的来源进行深入探讨,将其与审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探讨在办案中降低风险,在办案中防止风险的再次出现的路径。

最后,审判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思路和制度设计。一方面,对具体案件的风险分级认定和处理,可依据现实危害程度、性质和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分别拟定风险等级和处置标准。另一方面,评估机制的评估组织和工作程序进行详尽的设计。

(三)在司法进程中导入风险管理理论的价值基础

建立健全审判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提示机制的必要性有三方面:司法环境的客观需要、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需要、审判工作管理科学化的需要。

由此,笔者认为,建立健全审判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践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三项重点工作的推动,是实现人民法院审判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形式。

第二,有利于推动人民法院管理工作的进步,更好地贯彻效能、风险等科学管理理念,实现法院工作的科学化。

第三,有利于提高执法风险的评估水平,不断提高执法能力,也是法院工作规范化操作与提高效能的保障。

第四,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可以防止因司法不当引发涉法涉诉特别是和突发性事件。

二、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提示机制的渊源和原则

(一)社会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渊源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源于上个世纪经济发达国家对经济安全的评估预警的思潮。经济安全评估预警机制的建立,为相关领域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提出了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社会问题仍然突出,影响和制约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社会管理面临的潜在压力和风险不断加大。因此,为防患于未然,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把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研究建立审判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着重要的政策和现实意义。

(二)构建社会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原则

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提示机制的建立中,风险的发现是预防的关键,风险的评估是化解的前提,风险的化解是评估的目的。争取在风险控制上的主动权。具体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事前预防源头控制原则。必须和审判、执行工作管理密切结合,风险防控工作应当贯穿于诉前、诉中、判后执行和全过程,使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形成防控合力,形成系统的工作机制。自立案之初就要全面收集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相关信息资料,分级评估案件的风险,根据实际确定风险防控措施,定期对各业务庭室在审执过程中是否全面收集排查办案风险、准确评定风险等级、合理确定防控措施、认真落实防控措施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整体联动全程防控原则。从立案环节开始,直至案件审理、执行完毕,所有环节的承办人随时排查、收集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事件的因素,逐项登记于《办案风险评估信息登记表》,分别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将防控措施及落实情况登记于《办案风险防控措施报告表》,随卷宗材料流转,本环节确实难以化解不稳定隐患的,由下一环节承办人继续实施,办案风险隐患以层层分解的方式得以化解。

3.各方配合长效治理原则。办案风险防控,关键在于对各种矛盾隐患的早发现、早解决。要着眼于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创新,着眼于社会关系的长期和谐稳定,坚持党委领导,形成以政法委为领导,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案件社会稳定风险防控网络。各有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能分工负责,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共同化解办案风险。

4.能动司法以人为本原则。把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建立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与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相结合,建立健全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重大决策及程序,逐步形成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坚持能动司法,以确保社会稳定为着力点、以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全面履行法院职能,坚持为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及时分析归纳社会公共管理领域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通过审判白皮书、司法建议等有效形式,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有价值的建议,预警社会风险,堵塞社会管理漏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三、构建司法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路径选择

(一)范围、内容以及信息收集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提示机制,是指法院在受理诉讼()案件后,在立案、审判、执行及阶段,根据已掌握的动态信息,对当事人是否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危险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提示,为先期介入、先期化解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地实现公正司法,为民司法,实现案结事了。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提示的的内容包括:案件的处理是否符合“案结事了”的要求;案件当事人是否存在越级访或群体访的风险;案件的处理是否存在问题或瑕疵,能否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决;案件当事人提出的合理诉求是否得以解决,不合理的诉求能否通过法律释明和释法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案件当事人是否存在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困难,有无解决的可能;有可能引发不稳定的其他方面。

涉诉案件的风险信息可来源于各种有效途径。包括各类会议、庭审、来信、接访、反映、交转办案件、法院内网、外部网络等获取的信息。获取风险信息的部门和人员都有责任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内容。评估责任主体应及时甄别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及时对有效信息予以风险评估;提示责任主体按规定予以提示。

(二)责任主体的确定

在立案、审(执)阶段,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提示的责任主体是案件承办部门和承办人。涉诉案件,无包案责任人的案件,由最终作出裁判(或执行)的部门为责任部门,承办人为责任人;因客观原因不能确定承办人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评估责任主体,或指定具体责任人。有包案责任人的案件,包案部门和责任人为评估责任主体。

(三)风险预警等级划分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提示等级按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分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对应为白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五色)。其中一级、二级为一般风险,三级、四级为重大风险,五级为严重风险。

(四)风险评估预警的程序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为一般评估和重点评估。一般评估,适用于评估责任主体认为风险等级为二级以下的案件。重点评估,适用于评估责任主体认为风险等级为三级以上的案件。评估责任人提出评估意见,提交审判组织研究;适用独任程序的案件,提请庭务会议研究;合议庭或庭务会议对涉诉风险评估进行全面汇总和分析论证,对风险大小作出评价,对案件的处理提出建议;制定工作预案,形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报本法院分管院领导、管理职能部门。评估等级确立与变更实行分级审批制。第一、二级由责任人确定,第三、四级报业务庭主要负责人审批确定,第五级报分管院领导审批确定。

(五)社会风险的化解途径

提示的评估等级最高为五级,或本程序评估等级为三级时,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化解;本程序评估等级为四级以上时,部门负责人应报请分管院领导参与化解,必要时,报请本法院院长参与化解。风险评估等级为二级以下的,评估责任人应向部门主要负责人汇报化解进度和化解结果。风险评估等级为三级的,评估责任人通过部门负责人,向分管院领导书面汇报化解进度和化解结果。风险评估等级为四级的,评估责任人通过部门负责人,向分管院领导、院长书面汇报化解进度和化解结果。风险评估等级为五级的,评估责任人通过部门负责人,向本法院全体院领导书面汇报化解进度和化解结果。

(六)考核制度与责任追究

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提示工作责任。评估责任主体、提示责任主体应按本规定要求,切实做好评估和提示的各项工作,确保运转规范、衔接有序。因工作不负责任、不认真执行本规定,导致当事人或者重访不止,发生严重后果的,将实行责任倒查,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风险评估制度论文篇9

关键词:抵押评估;成本效益;风险监管;信用风险;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1-0090-006

抵押价值评估作为银行衡量和评估抵押贷款风险的关键环节,对于保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和维护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风险防火墙作用,已成为银行贷前审查及贷后监管的至关重要的步骤。然而现实银行信贷业务中,商业银行往往不注重抵押价值评估的监管,仅将其作为信贷审查的一个程序化环节,抵押价值评估防范信用风险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同时,由于抵押评估参与方信息的不对称,银行对外部评估审核监管及借款人委托评估环节的缺陷等因素,致使抵押评估失范行为较为普遍。一旦抵押贷款发生不良,抵押品受偿率并不理想,贷前看似充足的抵押价值处置时往往发生明显的价值衰减现象。因此,对抵押资产价值实施全程动态监管,即从贷前抵押价值认定,到贷后抵押价值动态监控将是提高抵押贷款质量、保障银行债权安全和化解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

然而,抵押评估监管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并非监管越多越好。因为任何监管行为都会产生成本和效益,银行必须充分衡量监管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均衡关系,寻求一个合理的监管边界,以便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帕累托最优,这已成为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文献评述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抵押评估风险已成为国内外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抵押价值作为银行授信发放的决策依据,其估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关乎银行抵押信贷风险的补偿保障效果,是银行缓释信用风险的第二还款来源。目前国内外对于抵押资产价值评估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抵押价值类型研究

《国际评估准则》[1]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评估专业准则,其中对抵押贷款评估业务作了专门规定,对于抵押资产价值类型仍旧采用市场价值,并未考虑抵押资产价值评估的特殊性。BienertandRehkugler[2]指出抵押贷款价值相对市场价值而言与抵押目的匹配的适当性。Crosby,Frenchandoughton[3]则反对在进行抵押评估时采用抵押贷款价值类型。《欧洲评估准则》[4]指出抵押贷款价值应结合正常市场条件,在目前用途下考虑资产的长期存续性等因素。张文锋和张志军[5]提出商业银行不动产抵押价值类型选择原则,指出当前适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求的抵押价值类型应为市场价值类型。崔宏[6]则认为与抵押评估目的相适应的价值类型是抵押贷款价值,而不是市场价值。

2.抵押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常见的抵押评估方法是成本法、市场法及收益法。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一些前沿经济理论工具大量在评估领域应用,抵押评估方法也在不断创新。Hilliard,KauandSlawson[7]将抵押视为一种期权并对抵押期权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8]提出了合格金融抵押品的认可标准,特别强调了抵押贷款价值。刘桂良和招平[9]提出到期价值估算法和即期价值修正法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决策有用性。崔宏[10]认为抵押资产评估理论体系包括四个层次,评估方法应以“折现现金流法”为核心,以“期权定价法”为补充。

3.抵押价值高估研究

Fraser和worzala[11]及Smolen[12]等人指出评估机构在抵押评估过程中由于承受着来自客户的压力,当客户以后续业务合作为前提对评估机构提出要求时,将会导致评估机构为了满足客户信贷需求而高估房产价值的可能。martin[13]指出由于评估师高估资产价值而导致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金融风险发生,同时分析了产生高估的几种原因。mera和Renaud[14]及Fischer[15]则分别从信誉管理系统和互利商业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在亚洲通过高估抵押价值获得贷款的原因。韩冰[16]利用博弈论与理性预期理论对高估行为进行了分析。王直民[17]指出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估价机构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的理性选择并不会自发导致估价市场整体帕累托最优结果的出现。姜丽宁和崔文田[18]提出存在一种激励的悖论,从而设计了评估担保机制。笔者[19]也曾从三方博弈的视角分析了抵押价值高估的成因。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对抵押价值评估研究在价值类型、评估方法及高估风险分析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从银行视角对抵押价值评估监管的研究较少涉猎,鲜有的研究也仅是研究银行在什么样的约束条件下会采取或者不采取抵押评估监管措施的行为决策,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但现实中毫无疑问每个银行或多或少都会采取一定监管措施,真正的问题是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银行作为抵押评估报告的最终使用者,对评估机构的监管如何实现成本与效益的均衡,寻求最佳的监管点,达到自身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帕累托最优。本文将运用成本收益与动态博弈的分析方法,从银行视角寻求建立一个合理的监管边界,并通过引入抵押评估保证金机制来实现对评估机构的均衡监管,以便实现银行抵押评估监管效率的最大化,并指出建立适度监管的策略选择。

二、抵押评估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

抵押价值的风险缓释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各国商业银行的重点关注,各家银行正在不同程度地将其作为信贷风险监管的重要内容。然而任何一项制度安排都必须遵从成本收益原则,只有当制度产生收益大于实施成本时,该项制度才是有效的。因此,银行在追求最佳评估监管目标时也不例外。

(一)监管成本函数分析

监管成本是指实施监管行为所产生的一切合理资源消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双方因监管行为而产生的一切合理支出,主要包括银行监管外部评估的组织成本、实施成本及后续支出。间接成本即为银行实施监管引起的间接效率损失,主要包括负外部效用,即对外部评估审核不实而带来的银行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损失;合规成本,即评估机构为遵守银行及外部监管机构相关规定而额外承担的费用支出;社会经济效益损失,即银行过度监管引起评估市场的低效率造成社会总体经济损失。

由于银行实施抵押评估监管的成本与监管频率、监管强度以及时间因素相关,所以,假定银行抵押评估监管成本函数为:其中分别代表不同参数,代表监管频率、监管强度,代表时间。根据微观经济学中成本收益分析原理,通过数学推导,可以得出:一方面监管成本与监管频率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监管频率的增加而监管成本相应增加,但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监管成本有所降低,并趋于稳定。另一方面随着监管强度的提高而监管成本不断上升。具体监管成本收益如表1所示。

(二)监管收益函数分析

对于监管所取得的收益,同样与监管频率、监管强度以及时间因素相关,由于银行抵押评估监管收益除了增加自身贷款收益外,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社会效益,无法将其准确量化衡量,但通过定性分析可以得出:一方面对抵押评估采取一定监管措施后能够有效地降低抵押风险,提升监管效益与社会效益。比如,抵押贷款违约损失率降低,审核评估质量的提高,信息不对称的改善,虚假评估信息减少等。另一方面监管收益随着监管频率的提高也会有所提高,但存在一个适度监管区间,当监管频率及监管强度过高时,不仅会耗费过多的成本,而且会影响银行正常经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稀释银行监管收益。

犹如施蒂格勒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规制时所指出的那样,任何监管都会导致经济效益损失。如图1,假定银行抵押监管供给曲线为S,抵押监管需求曲线为D,原始的均衡点为B,当银行对抵押评估实施监管后,抵押监管的有效供给曲线S上升到S′,均衡点由B上升到a,造成效益损失C。可见,实施抵押监管也不例外会造成一定损失,如图1所示,监管的经济效益损失不仅包括评估机构为遵守相关规定而额外承担的合规成本e,还包括经济效益损失C,即监管引起总损失为C+e。然而由于抵押评估业务的激烈竞争与信息不对称导致抵押评估市场“道德风险”较为严重,那么,银行作为评估报告的使用者,如何最大限度降低监管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建立合理的监管边界尤为重要。

(三)成本收益模型分析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银行对抵押评估实施监管的总成本直接与监管强度及监管频率相关,在一定时期内监管强度可以正比例监管成本。因此,假定银行实施抵押评估监管强度及频率与监管成本呈正相关关系,即银行监管成本随着监管强度及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在理论逻辑上将存在一个最优的监管强度及频率。

从图2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对抵押评估机构不监管时,抵押评估市场存在较大“道德风险”,市场失灵带来的成本损失无穷大,相反收益趋于无穷小。随着商业银行对抵押评估机构监管强度的逐步提升,促使抵押评估质量不断提高,基于规模效应而监管成本则开始逐步下降,与此同时监管收益则逐渐上升。当监管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成本曲线又开始逐步上升,而收益曲线则逐渐下降,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监管成本曲线呈U形,收益曲线呈倒U形。由于商业银行对抵押评估实施监管的成本和收益与监管强度存在一定相关性,所以适度的监管不但能使银行收益实现最大化,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评估市场效率。图中a点为最佳监管强度,不管是a点左方或右方都不能使评估市场资源实现最优配置;B点为银行监管临界点,即银行监管效益与成本相等,当监管强度越过B点时,加强评估监管是有效的,监管成本不断下降,当监管强度达到a点时,银行实现监管效益最大化。当监管强度越过a点时,由于监管边际成本的上升及边际收益的下降,银行监管收益会逐步减少直至为0,即当成本效益曲线再次相交C点时,监管所带来的效益与其增加的成本相等。当监管强度超过C点时,监管成本趋于无穷大,而监管效益则趋于无穷小,不断加强监管强度只会一味的提升监管成本,而带来的监管收益则是微乎其微,即抵押监管失灵。总之,为提高抵押评估质量,银行对评估机构实行必要的监管对于控制信贷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实施监管过程中应遵循成本收益原则,只有当监管收益大于监管成本时,监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才是最有效的。如图2所示,即Ⅱ区为抵押评估监管适度区域,Ⅰ区为抵押评估监管不足区域,Ⅲ区为抵押评估监管过度区域。

现实抵押风险控制中适度的抵押评估监管并非一个精确的值,而是一个动态区域变量,只要该变量不超过一定幅度,就符合适度监管要求。正如图3所示,横轴代表抵押评估监管强度及频率,纵轴代表抵押评估监管边际成本。mC作为抵押评估监管边际成本曲线,随着监管强度及频率的增加而增加。mR作为抵押评估监管边际效益曲线,随着监管强度及频率的增加而递减。o点监管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是银行监管最佳强度或频率。在o点右侧,银行对抵押评估监管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效益,银行出现监管过度;在o点左侧,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表示银行监管不足。然而这只是一个理论化的最优监管强度,实际工作中银行只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均衡监管强度边界。

三、抵押评估监管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抵押评估监管的均衡边界

按照经济学标准的分析工具,抵押评估监管的均衡边界应该是银行实施监管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即mr(X)=mc(X),其中,mr(X)为抵押评估监管的边际收益,mc(X)为抵押评估监管的边际成本,X为监管强度。假定监管收益r(X,F)、监管成本c(X,F)分别具有通常的收益函数、成本函数的基本性质,即抵押评估监管收益随监管强度的提高而以递减的速度在增加,即有dr(X,F)/d(X,F)?酆0,d2r(X,F)/d(X,F)2?刍0;成本随监管强度的提高而以递增的速度在增加,即有,dc(X,F)/d(X,F)?酆0,d2c(X,F)/d(X,F)2?酆0。正如图2所示收益曲线呈凸形,而成本曲线呈凹形。

在成本收益分析法下,抵押评估监管的效率以n(X,F)表示,则n(X,F)=r(X,F)-c(X,F)。当n′(X,F)=r′(X,F)-c′(X,F)=0时,n(X,F)可取到其极值,其含义是此时抵押评估监管的效率到达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n(X,F)max,即此时对应的抵押评估监管强度达到了约束条件下的最佳值,故而使抵押评估监管呈现出最优效率状态。至此,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背景下,“求抵押评估监管均衡边界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求抵押评估监管效率的最大值n(X,F)max的问题”,其转化机制如下:

抵押评估监管均衡边界,即mr(X,F)=r′(X,F),mc(X,F)=c′(X,F),当mr(X)=mc(X)时,抵押评估监管效率实现最优n(X,F)max,此时的监管强度就是最佳的理论监管强度。事实上现实中商业银行对于抵押评估监管的预期收益成本曲线随宏观经济环境的变换而变化,因而理想的监管均衡强度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抵押评估监管强度的均衡过程就是银行依据自身抵押评估运行情况,通过对各种影响抵押评估行为监管成本收益的因素进行调整和改善,以寻求抵押评估监管均衡边界的动态“帕累托优化过程”。

(二)抵押评估监管的激励约束机制

如何在满足以上分析结果的前提下,实现对评估机构的最佳监管,下面将通过引入抵押评估保证金机制来实现对评估机构的均衡监管。即针对每笔抵押评估业务,在抵押信贷时银行向评估机构收取一笔保证金m,并将评估报告对外公示,如若发现存在虚假评估行为,则没收该笔保证金的同时对其另行处罚,并对举报人进行相应奖励C′。若评估机构客观公正作业,则一年期后退还该保证金。因为经过公示的评估报告透明度大幅提高,且只要举报就有奖励收入C′,所以举报人有进行举报的动机,从而只要评估机构存在虚假高估行为,就肯定会被发现。假定m=?琢(RH+Y-RL),其中?琢为保证金系数,且?琢?酆1,RL为评估机构正常评估收益、RH为评估机构高估收益、Y为高估隐性收益、Ca为高估的惩罚成本、Cb为银行的监督成本。则银行与评估机构的收益矩阵如表2所示。

对表2分析可知,由于m=?琢(RH+Y-RL),且?琢?酆1,所以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正常,不监督)。

通过前文假定可知,借款人欺骗贷款的收益及损失分别为R和-L,而评估机构高估所能带来的额外收益及损失为w和-e,且w=RH+Y-RL。所以对于评估机构与借款人而言,其额外收益的得益矩阵如表3所示。

对表3分析可知,由于w=RH+Y-RL,m=?琢(RH+Y-RL),且?琢?酆1,所以w-m?刍0,则此时存在唯一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诚实,正常)。

可见,引入抵押评估保证金担保机制符合激励相容原则,不仅能节省银行的监督费用,规范抵押评估市场环境,还能消除借款人的“道德风险”,激励评估机构选择正常评估,所以这一机制设计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抵押评估监管效率。

四、建立抵押评估适度监管的策略选择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抵押价值评估整体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力,致使抵押风险在整个授信过程中不断扩大,抵押贷款一旦形成不良,抵押资产对抵押贷款的风险保障缓释效果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尤其是次贷危机的爆发进一步突显了银行内部建立评估监管机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此,笔者建议我国银行可以将抵押资产价值评估作为贷款审查中的一个必要程序及重要环节,在满足成本收益原则的前提下实现抵押评估监管的最佳效果。

1.推进银行抵押评估委托机制,有效降低抵押评估风险监管成本。

目前抵押贷款业务操作中一般借款人为评估委托人,因为“谁委托、谁付费”,则受托评估机构为了尽可能多的承揽业务,经常不顾银行信贷风险而一味迎合委托人的信贷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道德风险”。因此,为了从根本上降低抵押风险管理成本,消除信贷评估管理风险,将借款人委托抵押评估改为银行直接进行抵押评估委托机制,由银行先行付费,然后在抵押贷款发放时向借款人收取一定信贷管理费或财务顾问费,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化抵押评估业务的独立性。

2.实施抵押评估机构备选库制度,引进评估机构入库风险保证金机制,有效降低银行监管成本及评估机构“道德风险”。

为进一步激励评估机构立足银行视角为其服务,避免评估行为发生不正当竞争现象,根据激励相容原则,银行应该本着公正、公开的原则选定一批资质较好的评估机构作为备选库,以备在长期业务合作中较好地为其服务,如果在后续抵押评估中存在虚假评估,银行直接将其从备选库剔除出局。同时,银行建立评估机构业务合作备选库时,可以适当对评估机构收取一定风险保证金,激励其在业务合作中诚实守信,遵从职业道德。如果合作期结束后未发现高估行为即退还风险保证金,并在后期业务合作中留存备选库,且后评价时给予一定考核激励;否则将没收风险保证金,立即与其中断业务合作,并在银行业协会予以通报。由此可见,引进评估机构入库风险保证金机制不仅能有效降低银行监管费用,还能进一步规范抵押评估市场,从而降低评估机构的“道德风险”。

3.建立专门的抵押评估监管部门,实施抵押价值全程动态监控机制。

由于抵押资产的价值不断波动,如果在合同期间,抵押资产价值小于贷款合同价值,借款人的理性选择便是违约。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快成立专门的抵押评估管理部门,负责抵押品的实物及价值管理。同时,在信贷审批系统中应尽快引入抵押资产估值系统,实时监测抵押品价值实况,实现对抵押价值的全过程动态监控,为信贷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

4.启动金融资产评估资格认证制度,培养银行内部专业评估队伍。

金融资产评估与一般资产评估不同,该项业务对评估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应掌握一定的评估理论,还应具备相当的金融知识。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实际逐步推进金融资产评估资格认证制度,尽快培养专业的内部评估管理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抵押价值精细化监管的要求,才能切实发挥抵押价值的风险保障功效。

总之,抵押价值作为抵押评估监管的目标,其价值随宏观经济环境及时间变化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因而,为及时掌握抵押评估的动态信息,有效提升抵押价值的风险缓释效果,在今后信贷管理中对其进行全程动态监管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theinternationalValuationStandardsCommittee.[S].thelnternationalValuationStandards,2001:1-165.

[2]Bienert.SandRehkugler.H.themortgageLendingValue-prospectsfordevelopmentwitheuropeprospectsforDevelopmentwithineurope[eB/oL].2005.

[3]Crosby.n,French.n,oughton.m.Banklendingvaluationsoncommercialproperty——DoeseuropeanmortgageLendingValueaddanythingtotheprocess[J].JournalofpropertyinvestmentandFinance,2000,18(1):66-83.

[4]europeanValuationStandards[Z].

[5]张文锋,张志军.商业银行不动产抵押价值类型选择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8):24-29.

[6]崔宏.基于银行贷款安全的抵押贷款价值评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6):54-56.

[7]Hilliard,J.e.,Kau,J.B.andSlawson,VC,Jr.Valuingprepaymentanddefaultinafixedratemortgage:abivariatebinomialoptionspricingchnique[J].JournalofRealestateeconomics,1998,26(3):431-468.

[8]BasleCommitteeonBankingSupemision.internationalConvergenceofCapitalmeasurementandStandards:aRevisedFramework[eB/oL].2004.

[9]刘桂良,招平.抵押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创新[J].系统工程,2004,(9):104-106.

[10]崔宏.基于银行贷款安全目的的抵押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创新[J].金融论坛,2007,(1):42-46.

[11]Fraser.R.R,worzal.e.m.aninsightintotheideasofprofessorJamesGrasskamponpracticeandreforminappraisal[J].Realestateissues,1994:237-256.

[12]Smolen,G.e.,Hambleton,D.C.,istherealestateappraiserroletoomuchtoexpect[J.theappraisalJournal,1997,65(l):9-17.

[13]martinVⅢ.appraisingtheprofession[J].mortgageBanking,1991,51(8):61-66.

[14]mara,Renaud.asia’sfinancialcrisisandtheroleofrealestate[m].newYork:m.e.Sharpe,2000:255-277.

[15]Fischer.theasiancrisis:aviewfromtheimF[J].JournalofinternationalFinancialmanagementandaccounting,1998,9(2):67-176.

[16]韩冰.房地产评估机构高估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及防范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7,(2):144-147.

[17]王直民.房地产抵押评估中高估问题的博弈分析与防范[J].预测,2010,(8):15-18.

风险评估制度论文篇10

abstract:Startingfromthemaincontent,thenecessityofimplementationandtheapplicationoftotalriskmanagementinenterprises,thisarticleexpoundstheimportanceoftotalriskmanagementinenterprisedevelopment,andshowsitsprocedures,contentsandrequirements.

关键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Keywords:enterprise;totalrisk;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39-03

1风险的概念

“风险”一词的由来,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以打鱼捕捞为生的渔民们,他们认识到,在出海捕捞打鱼的生活中,“风”即意味着“险”,因此有了“风险”一词的由来。现代意义上的风险一词,已经大大超越了“遇到危险”的狭义含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所指的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目标所产生的影响。其基本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破坏或损失的概率不会出现,或者说智慧的认知,理性的判断,继而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风险可能带来机会,由此进一步延伸的意义,不仅仅是规避了风险,可能还会带来比例不等的收益,有时风险越大,回报越高、机会越大。

2风险管理典型案例

法国兴业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是法国第二大银行,市值仅次于法国巴黎银行。该行2008年1月24日披露,因其精通电脑的一位名叫杰罗姆·科维尔的交易员冲破银行内部层层监控进行非法期货交易,该行因此蒙受了49亿欧元(约合71.6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据称,这也是有史以来涉及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这一数额巨大的欺诈案件一度引起了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关注,监管当局已着手对此展开调查。法国财政部报告认为:兴业银行风险监控机制有问题,内部监控系统多个环节有可能存在漏洞。存在的主要风险有:没有有效监督交易员盘面资金,没有有效跟踪资金流动,没有遵守后台与前全隔离规则,过分相信电脑系统,而忽视了对风险和流程的管理。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论是在人力资源方面、财务方面,还是法律方面、内部控制等方面都充满了风险,一个企业要想在这个风险重重的环境之中,求生存、巩固现有市场、保持繁荣、发展壮大、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3风险管理的意义

近些年来风险管理逐步成为了国际上关注的热点,在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不仅在理论上发展迅速,而且很多企业都已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将风险管理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诸如安然、世通等事件发生后,风险管理更加为各国所重视,美国还出台了萨奥法案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萨奥法案被称为是自罗斯福总统以来对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

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相对滞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缺乏风险策略、风险管理较为被动、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以及风险管理技术、资金不足等问题。企业切实实行全面风险管理、运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可以获得很多好处,最主要的有: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建立动态的自我运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风险管理平台,形成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达到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相结合的风险最优化。全面风险管理把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战略执行的层面之上,将企业成长与风险相联,设置与企业成长及回报目标相一致的风险承受度,从而使企业将战略目标的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并随时调整战略目标,保障企业稳健经营。

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强调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要求央企逐步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04年开始着手建立以萨奥法案为依据,CoSo框架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2005年通过了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审计。内控体系开始正式运行。2010年,股份公司开始选取试点单位按照国资委要求,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2011年,根据集团公司通知文件要求,锦州石化公司作为第二批推广单位,逐步开展2012年公司风险管理报告的编制工作。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办公室,借鉴试点单位的经验,按照风险管理报告的要求,于2011年下旬,开始组织开展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4在锦州石化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4.1工作目标围绕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及2012年目标,以炼化生产业务为核心,按照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开展公司层面的风险评估,分析确定2012年公司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重大风险管理策略与解决方案,完成公司2012年风险管理报告的编制工作。

4.2评估范围锦州石化公司现有生产装置85套,原油加工能力达到750万吨/年。本次风险评估工作以生产经营业务为核心,充分考虑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资源、环境、市场、竞争、组织与运营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识别和评估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风险。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总经理办公室、生产技术处、机动设备处、安全环保处、规划计划处、财务处、人事处(组织部)、企管法规处(内控与风险管理办公室)、审计处、纪委监察处、企业文化处、工程管理部、营销调运部、物资采购部、信息中心、矿区服务事业部16个单位和部门。

4.3组织方式公司成立了企业风险评估领导工作组,设立企业风险评估领导工作组办公室,统一指挥各部门的风险评估工作。具体负责编制《锦州石化公司2012年风险管理报告工作实施方案》、《锦州石化公司风险评估标准》,组织开展培训和为各单位开展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汇总分析公司层面风险数据库,督促各单位工作进度及审核阶段性工作质量,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编制《锦州石化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报告》。

4.4评估程序(图1)

4.4.1建立风险评估基础。以集团公司风险评估方法为指引,通过研究公司炼化生产核心业务架构,明确公司风险管理的目标,确定风险管理的范围,对公司层面各项风险进行分类,编制风险识别指引,建立公司风险评估标准。

4.4.1.1对风险进行分类。依据集团公司风险分类标准及全面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公司实际,以炼化经营业务为核心,将公司层面风险分类为战略风险、经营风险、报告风险和合规风险四大类。再把上述各类风险以专业为指引进行细化,将公司层面战略、经营、合规、报告4大类33项纳入16个单位识别的范围,编制了《风险识别主要事项指引》,明确了各类风险涉及的单位,为开展识别指出方向。

4.4.1.2统一风险评估标准。按照集团公司《风险评估规范》,结合公司实际,风险评估办公室制定《锦州石化公司风险评估标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我们充分与各主要处室,包括总经理办公室、安全环保处、生产技术处、规划计划处、财务处、人事处、物资采购等部门结合沟通研讨,在集团公司规定的风险评估规范的基础上,结合锦州石化公司的实际,对财务损失的金额、健康安全环境评估的影响数值进行了细化分级,并降低了损失额度,最低从5万元起开始评估;在营运影响因素中重点突出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在企业声誉及法律法规因素中补充完善了违反公司3项规章制度等的影响后果,使标准的应用更接近炼化核心业务,更具有可操作性。此外,针对评估小组成员在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或工作经历等情况进行类别划分,设置4个层次、4种评估打分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方法,统一设计《公司层面风险评价打分表》。通过增加、补充和完善,形成本公司风险评估标准。

风险评估标准主要包括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标准。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分五级,分别以5、4、3、2、1五个分值进行评分。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时,可以从发生概率、大型灾害/事件类、日常营运三种标准中,选择一种标准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分。

风险影响程度:影响程度分为五级,分别以5、4、3、2、1五个分值进行评分。考虑风险的影响程度时,可以从财务损失、企业声誉、法律和规章制度、健康安全环境、营运及稳定六个方面,选择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对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评分。

4.4.2目标设置与分解。围绕公司发展战略总体思路,结合本部门\单位职责,各专业部门将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主要生产经营目标及Kpi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在目标设置环节,各专业部门以目标为基础,按计划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工作。

4.4.3风险识别。各专业小组围绕本专业工作目标,通过采取查阅领导讲话、通报、座谈、讨论、网络、问卷调查等方法展开信息收集,对可能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外部风险因素、风险事件进行识别并记录。各专业评估小组以公司下达的《风险识别主要事项指引》为参考,全面开展风险识别,以风险易发和高风险领域为重点,开展风险事件库的收集和风险数据库的建立工作。

4.4.3.1风险事件库建立情况。各专业小组围绕公司“十二五”规划及2012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从内、外部角度,自下而上广泛收集相关风险事件。16个专业小组共收集国内、国外、同行业及本企业近五年来发生的重大风险损失事件182个,这些案例设计健康安全环境、舞弊及诚信、法律、投资、信息安全、生产中断与产能不匹配、稳定、价格波动等业务领域。安全环保工作小组还对公司曾经发生过的重大风险事件,从发生的过程、造成的损失或影响、产生的原因、事件的处理以及防止同类事件发生所采取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经公司风险评估办公室汇总整理,形成《风险事件库》,为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4.4.3.2公司层面风险数据库建立情况。各专业小组参考集团公司风险数据库,结合公司领导讲话、国内外同行业披露的风险等信息,经过培训、研讨、案例分析等过程,分阶段按部门逐项验收,展开风险再识别工作。3月末,16家单位共识别出包含生产中断风险、健康安全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物资采购舞弊风险、交通风险、合同风险、质量风险、起重伤害风险、触电风险、中毒和窒息风险、资金流动管理风险、价格波动风险、市场需求风险、生产技术落后风险、劳动关系风险等各类风险70个。其中,经营风险占70%,合规风险占14.28%,战略风险占4.30%,报告风险占11.42%。(见图2)。风险评估帮公司汇总整合同类项并组织分析,在些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公司层面的风险数据库,如图2:

4.4.4风险分析。针对风险分析,我们主要应用了风险事件成因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借助风险评估标准工具,开展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办公室组织16家风险评估单位成员,认真学习《锦州石化公司风险评估标准》,通过讲解和讨论,大家明确了如何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及风险的影响程度;如何设定打分权重;如何计算风险等级分值等内容。为第三阶段开展的风险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从3月14日开始,由16个各专业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按照《锦州石化公司风险评估标准》,对识别出的风险,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初步确认本专业重要风险。各专业小组根据评分结果,将已确认的中级(分数在5分以上)风险,填写《重大风险汇总表》后上报风险评估办公室。

4.4.5风险评价。从3月20日开始,风险评估办公室根据各评估工作小组提供的风险分析及评估结果,对初步确认的中级以上重要风险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各专业重要风险数据库汇总表,共计43个重要风险;公司评估工作组针对43个重要风险再次评估,按评估方法排序,确定风险偏好,评估出公司层面重大风险,并将重大风险绘制成风险热力图。

4.4.5.1公司风险评估小组确定公司风险评估方法。结合风险分析过程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判定,按照如下权重设置及统计计算方法,完成中等级以上风险再评估。公司级评估权重:副总师以上领导40%、处级干部30%、科级干部20%、业务人员10%。

R=■(a■×C■)×■(B■×C■)

R—风险等级分值;ai—第i类人员风险发生可能性平均分值;Bi—第i类人员风险影响程度平均分值;Ci—第i类人员权重;n—人员类别总数。风险等级分值=风险影响程度分值*风险发生可能性分值。对已评价风险按风险等级分值进行排序,参照风险等级(见表1)确定重大风险。原则上R值大于12分以上的风险确定为公司的重大风险加以控制;低于此风险作为重要和一般风险加以控制。

4.4.5.2公司风险评估办公室组织进行重大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办公室以问卷的形式,对43个重要风险进行再次评估,评定出风险等级。此次评估共发出问卷382份,回收率100%。问卷发放的对象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副总以上公司领导,第二层是机关及直属单位处级领导,第三次为机关及直属单位科级干部,第四层次为机关及直属单位科员。风险评估办公室通过计算、统计、汇总,确定公司风险偏好,选择风险分值大于10的风险,共计20个风险初步列为公司层面需控制的风险,其中,重大风险7个(12分以上),重要风险13个(分值10-11),并将该评估结果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核。

4.4.5.3绘制风险热力图

参考文献:

[1]李庆虎,段学仲,张佰睿.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识别、评估与控制[J].中国总会计师,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