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20:20

气象灾害论文篇1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9月主汛期,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15](图2);2~5月冰雪冻融期次之,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10月、11月、12月、1月为低发期,主要诱发因素为人类工程活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

2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特征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气象因素有很大的关系,降水在甘肃引发的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征。

2.1突发性特征局地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短时强降水强度大,历时短,覆盖面积较小。可形成突发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尤其是泥石流灾害,往往形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典型的如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距离县城15km的东山站记录的小时降水量达77.3mm,过程降水量达96.6mm,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4]。

2.2群发性特征区域性的暴雨往往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因素。据调查和统计,5月下旬~9月上旬,为甘肃大暴雨或暴雨发生期,其中7月上旬~8月中旬,为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集中期,同时也是崩滑流的集中发生期。如2013年陇东南部“7•25”群发性地质灾害,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区形成了滑坡、泥石流数量近千次。

2.3滞后性特征大型滑坡一般出现在降雨过程后期,甚至降雨结束后数天。典型的如天水珍珠沟滑坡,在经历了2013年4次强降水过程后在2013年12月21日发生大规模滑动。

3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研究

3.1研究思路从理论上讲,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应全面考虑前期岩土体含水量、未来降水以及实时降水情况。但目前准确获取前期岩土体含水量还不具备条件。因此要解决问题必须从宏观上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综合分析研究,建立适合的模型,得出有效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目前国内采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多是把崩滑流灾害考虑在一起,但实际情况是泥石流的激发雨量比滑坡小,且往往为短历时强降雨。因此考虑地质灾害预警的实际需求,本次将分别建立泥石流和滑坡的预警模型,并考虑如前期降水、新近强震、地面高程等关键影响因素。

3.2滑坡预警指标和模型

3.2.1滑坡与降水关系据统计降雨类型的滑坡约占滑坡总数的70%,同时调查表明95%的降雨型滑坡发生于雨季[17]。对1967~2010年8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与滑坡灾害的关系分析表明,滑坡与雨型、前期降水等具有显著关系,根据甘肃实际降雨可归类为连阴雨型、暴雨(雷暴)、前期—暴雨型、持续暴雨型(表1)。根据对汶川地震、岷县漳县6.6级地震研究表明,地震烈度大于6度区时,各种雨型对应的滑坡临界雨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降幅可达20%~50%[18-19]。例如2013年7月25日,岷县漳县地震灾区烈度Ⅵ度区范围内降雨量仅30mm,就出现了大量的小型滑坡,对抢险救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2.2滑坡预警模型构建前述分析表明,滑坡与雨型、过程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历史滑坡灾害资料、降雨资料和灾害易发度综合统计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建立基于综合有效累积降雨量的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和基于实时雨量的滑坡实时预警模型。(1)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基于综合有效累积降雨量,并考虑地震影响,建立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式中:RL为综合有效累计雨量,Ri为前i天实测雨量,包括当日最新实况雨量(i=0-4),RF为24h预报雨量。a为前期降雨影响时间衰减系数,一般取0.5~0.8,b为地震烈度修正系数,取1.25~2.0。对应不同的灾害预警等级和灾害易发度等级,两者共同确定某一综合有效累积雨量值为该易发区内该预警等级的指标临界值,具体数值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动态调整。(2)基于实时雨量的滑坡预警模型目前甘肃省气象、水利、国土等部门建设的雨量计接近4000处,网格密度5~30km2,基本可以满足滑坡实时监测预警。因此综合考虑不同雨型特征,建立基于实时监测的区域滑坡预警模型。采用临界雨量系数来表征。公式(6)适用于1h、3h、6h暴雨雨量计算;公式(7)适用于12h和24h暴雨雨量计算。

3.2.3滑坡气象预警等级划分根据全国统一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将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表2),当预报出现1~3级地质灾害时,对外预报或预警。

3.3泥石流预警指标和方法

3.3.1泥石流与降水的关系分析对甘肃东部武都北峪河、舟曲三眼峪沟、天水市桦林沟、罗峪沟等典型泥石流的22组成灾过程研究表明:泥石流发生时的10min雨强最小值为8.3mm,最大值为24mm,说明灾害性泥石流的暴雨初始雨强是非常大的;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大都集中在一场降雨的前期,主要集中于3h之内,3h雨量达到了过程雨量的45%~100%(表3)。进一步研究表明,降水量与降水历时呈指数相关(图3,表4),相关系数在0.89~0.99,说明引发泥石流的降水过程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四条典型泥石流发生的10min雨量差别不同,在图3上基本重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则出现自南而北、自西向东雨量不断增大的趋势。

3.3.2泥石流临界雨量确定根据省内各地资料状况,选用历年积累的泥石流灾害调查资料、实测大暴雨资料和历史洪水调查资料,优先选择资料较为充足完善的地方,依据上述典型泥石流研究方法,采用内插法计算全省不同时段泥石流临界雨量值。

3.3.3泥石流实时预警模型泥石流的发生和雨强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当预警判据中的临界雨量达到下限时,已开始产生泥石流,当30min降雨达到临界雨量时,则可能暴发大规模的泥石流;根据牛最荣[21]等研究,同一流域内各时段暴雨和高程具有密切关系,暴雨雨量随高程增高而增大,并呈直线相关。因此基于泥石流暴发的雨强特征,建立基于临界雨量和实时雨量为参照的泥石流预警模型,该模型考虑高程对暴雨雨量的影响。

3.3.4泥石流预警等级划分参照滑坡预警等级,泥石流预警等级仍设定为四级,当1/6h、1/2h、1h、3h临界雨量系数符合表8的规定时,分别对应于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表8)。

4预警模型检验

2013年甘肃省连续遭受强降水、暴雨袭击,从5月14日开发预警信息,直到9月24日结束,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平台共122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产品(因降雨范围、强度发生变化而有34个降雨日一天内了两次预警信息),其中红色预警信息(Ⅰ级)9次、橙色预警信息(Ⅱ级)37次,黄色预警信息(Ⅲ级)68次、蓝色预警信息(Ⅳ级)8次。成功预报367起地质灾害(图2),转移安置145868名群众,114363.9万元财产及时的进行了避让,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年度是首次采用24h预报、临灾(2~6h)预报,预警信息量是多年平均量的150%,地质灾害区域成功预报率达22.82%。典型案例如天水6.20、甘肃东部7.25(包含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图4)、文县8.7等强降水过程引发的群发性地质灾害。

5结论

气象灾害论文篇2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我国热带气旋的出现比率很高,灾害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80个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然而每年大概有7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的沿海城市登陆。洪涝是国内出现比率最多且带来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因此,相关的专家学者针对气象系统的防灾减灾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经实践及分析总结出一系列针对于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相应问题,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1国内气象事业进程为防灾减灾打好基础

要促进气象灾害测检预警系统的构建,气象灾害的应急测检强度有明显的提升。国内气象局强化气象测检预警等相关设施的构建,根据要求进行业务技术模式革新已经有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在,国内已构建了全新的天气雷达系统、地域性测检以及卫星系统,与国内的两千多个县、市相结合的气象通信网络,构建了十分整体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短期预报逐渐变为精准化,气候模式的分析也获得进展,暴雨、大风、高温、沙漠化等预警预报程度有了显著的提升;进一步的构建了生态和农业气象。而且还构建了移动气象的应急测检系统等一系列装备,这样就能够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赶赴实践现场且对气象因素实施测检,为突发事件的解决给出气象数据。现在,国内的气象系统正在逐渐配置这种移动气象测检设备,因此应急服务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深化。

2强化气象应急管理模式

2.1深化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国家气象局一直将气象应急措施作为评定气象工作效果的核心指标,认真贯彻我国一些应急工作的部署,多层次提升对保障及应急措施的核心性。在深化气象应急工作上,主要促进气象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持续提升气象应急相应服务的迅捷性。全面发挥双重管理以系统管理为核心的优势,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气象应急的指挥及调动等,国家气象局灾害测检中心,主要对气象灾害的监控、预警还有气象灾情的分析以及评估。对于强烈极短的天气气候情况,国家气象局每年提前进行汛前检验,持续深化对各级气象应急部门能力的测检,所有气象系统常规及应急处理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从而相互协调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2.2突出协调,强化应急联动和灾害联防

国家气象局把开放协作,以及部门联动当成是提升气象应急服务程度的核心渠道,主动的促进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体系。和卫生部构建处理气象环境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合作模式;和新华社共同签署《新华通讯社、国家气象局与气象新闻信息共享及协议》;和交通部共同签定《交通部、国家气象局联合做好海上搜救协议》,和农业部森林防火办公室共同签定“森林火灾气象测检预报协议”,构建起气象应急信息交换以及协作体系。一些气象系统还和一些通讯系统进行合作,全面的提升气象服务的深度。

2.3提高科普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群众的了解,以及社会的参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以及互救能力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先决条件。国家气象局利用一些手段和措施,深化宣传及培训力度,让所有受众了解必要的应急措施。国家气象系统强化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措施》的宣教,让各界都知道预案的启动模式、级别以及应对方案。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科普书籍与宣传手册,针对气象灾害的类别、特性、预警信号、应急的保护方式等知识实施全面系统的讲解,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给出实用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概念。国家气象局应急管理部门还构建了一系列气象应急宣传参考资料,在国家气象网、国家政府网、各区域的气象网与社会相应的网站上进行发表。在世界气象日等相关活动时,相关的气象系统对外进行活动,请一些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气象工作领域,让他们深入的了解气象,知道一些必要的的气象灾害应急知识。

3针对于气象应急工作的感受

3.1快速构建系统间的联动

在世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下,目前国内的极端天气事件明显的提高。所以,注意全面发挥气象灾害预防的前导,充分的重视气象要素及天气气候对突发事件的作用,结合实际的强化事前及事后的气象保障与评估,能够为科学的应对、合理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3.2构建一系列预案体系

为提升重大气象问题与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全面应对与快速反应能力,要最大限度的防止气象灾害导致的恶劣影响与灾难性的结果。要全面深化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构建,构建完善的灾害类型预案,制定各类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级别与一些部门、系统以及社会民众的应急执行措施,构建测检预警、信息的传播、系统与社会民众的防范规则等一系列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要建立有利于各系统各尽其职,全力合作、全面有效的公共事件处理机制。

4总结

总的来说,想要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要有系统单项防灾减灾向系统之间协同的全面防灾减灾转型。要统筹统一各层次的可利用资源、进行资源共享,作为全面防灾减灾的核心;在此过程中还要有跨领域的合作、进行各学科穿插融合的综合防灾减灾技术,作为防灾减灾的科技辅助;还要构建全面协调的管理体系,统筹协调系统之间的联动性、资源的统一使用与测检预警、应急措施等一系列防灾减灾的全面措施,从而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全面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永芹,张学贤,党修伍.气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对策[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软科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2011,12(06):143-149.

[2]高雪相,吴林荣.一次成功的灾害性天气应急气象服务案例分析[C]//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2010,11(26):405-407.

[3]郭树军,范俊红.范例推理(CBR)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C]//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2011,42(07):218-220.

[4]熊传辉,何卫平,何明琼.清江水电气象服务的系统研究与运行[C]//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2011,30(11):174-177.

气象灾害论文篇3

(1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南昌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南昌330045;3教育部/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4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摘要:利用广西1981—2012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风雹等4种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并结合粮食作物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和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近32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2年4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率变化均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干旱受灾率呈递增趋势,1988—1992年干旱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90年代中后期干旱受灾率较小且变化平缓;21世纪以后广西又处于较旱阶段;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受灾率均相对较小,尤其是低温冷害少有发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及以后,洪涝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减小,风雹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增大,低温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发。4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程度为:对粮食作物、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玉米等,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灾害;对单季稻而言,洪涝>干旱>风雹>低温灾害,说明干旱和洪涝是影响广西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生产;灰色关联分析;广西

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4-077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协同演变机制与调控”(批准号:U1033004)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王燕,女,1972年出生,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农林业生态及农林业气象学教学科研。通信地址: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tel:0791-83813243,e-mail:wangyan312@163.com。

通讯作者:黄国勤,男,1962年出生,江西余江人,首席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主要从事耕作制度、农业生态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通信地址:330045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tel:0791-83828143,e-mail:hgqjxnc@sina.com。

收稿日期:2014-08-05,修回日期:2014-10-10。

0引言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属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农业省区之一,最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其次是玉米[1]。由于其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广西成为中国气象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表现为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成灾比例高的特点[2-5]。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低温冷害、热带风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多种气象灾害常常并发或交替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6-9]。对广西近些年来气象灾害影响,特别是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定量研究较少,本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广西1981—2012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害)的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10-14],以找出各种气象灾害对广西农作物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农业综合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资料来源

农业灾害灾情指标一般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农作物灾损量等,每种指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灾害强度及其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危害程度[15]。本文采用1981—2012年广西各种气象灾害的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资料来源于中国种植业信息网—灾情数据库;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资料来源于中国种植业信息网—农作物数据库。

1.2分析方法

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法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由于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均有变化,为了合理反映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影响,本文用受灾率(即农作物受灾面积与总播种面积的百分率)对受灾情况进行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小。农业气象灾害系统是农业系统与气象灾害系统两个灰色系统的复合体,因此可以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区分析各气象灾害的综合影响大小。以农作物产量作为参考序列,各种气象灾害的受灾面积为比较序列,求其关联度和关联序,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关联度分析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步骤。

(1)设参考数据列为X0={x0(k),k=1,2,…,n},比较数据列为Xi={xi(k),k=1,2,…,n}(i=1,2,…,n)。

(2)原始数据变换:目前灰色关联分析中的原始数据变换主要有均值化变换、初值化变换和标准差变换。本文对参考数据列和比较数据列进行均值化处理,使之无量纲化、归一化。

(3)求绝对差:Δi(k)=x0(k)-xi(k)(i=1,2,…,m;k=1,2,…,n)

(4)求关联系数ξi(k):计算各比较数据列与参考数据列在各时刻的关联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ρ为分辨系数,其意义是削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引起的失真,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ρ∈(0,1),一般可取0.1~0.5。本文取ρ=0.5。

(5)求关联度ri:取ξi(k)的算术平均值。

(6)关联序按ri的大小排序,就形成关联序。它直接反映了比较系列对参考系列的贡献大小或主次关系。ri的值越大,说明其关联的程度越大,ri的值越小,则其关联程度越小。

2结果与分析

2.1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由图1和图3干旱受灾率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其5年滑动平均距平的变化可见,近32年广西旱灾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1981—1988年旱灾率呈渐增趋势,变幅达22%;1988—1992年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其中1988年最大,达25.7%;1993—1998年干旱受灾率小,波动平缓,变化位于5.2%~7.4%之间;1999年以后干旱受灾率较大,波动剧烈,其中1999、2004和2010年干旱受灾率分别为16.28%、17.8%和18.3%;而2001、2002和2012年受灾率分别为0.84%、1.6%和1.3%。从5年滑动平均距平来看,20世纪80年代旱灾的受灾比表现为正距平,而涝灾为负距平,说明这个时期广西处于较旱时段。

洪涝是广西第二大农业气象灾害,其历年的受灾率(7.5%)低于干旱(11.8%)。由图2可见,近32年来,洪涝受灾率总体上以0.6个百分点每10年的速率增大。1981—1993年洪涝受灾率小,且年际变化幅度不大,多数年份受灾率在5%以下,1993年以后洪涝灾害受灾率5.2个百分点每10年的速率显著减小,其中1994年受灾率最大,达27.6%。从5年滑动平均距平来看,20世纪90年代洪涝受灾率表现为正距平,干旱受灾率为负距平,说明这个时期广西为相对湿润期。

风雹灾害包括大风和冰雹两种灾害。其发生的主要特点是范围小、时间短、来势凶猛、强度大,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是使植株受机械损伤[16]。由图5可见,1981—2012年,广西风雹灾害以0.9个百分点每10年的速率增大。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农作物受风雹灾害轻(约2%),略有增加但变化幅度小。1994年以后受灾率波动大,特别是1997—2008年风雹受灾率呈周期性增大,其中2008年最大,达12.97%。5年滑动平均距平(图4)显示,风雹受灾率在20世纪90年代初、2002年以后表现为正距平,说明此阶段风雹对农作物影响相对较强。

低温冷害是生育期因温度低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并引起减产的自然灾害[17]。由图6可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广西低温冷害的受灾率介于0~1%,受灾程度变化平缓,农作物受低温影响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低温冷害的受灾率呈周期性波动,变幅较大(达12.5%),农作物受低温影响较大。

2.2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是广西主要的农作物。根据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的思路和要求,本文采用1981—2012年广西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双季早稻单产、双季晚稻单产、单季稻单产和玉米单产数据为参考序列,选取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冷害的受灾面积为比较序列,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以上4种气象灾害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联度和关联序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干旱、洪涝对广西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最大,低温冷害的影响最小,风雹影响次小。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春季的烂秧天气和秋季的寒露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早稻烂秧天气影响严重,后因品种改良及耕作技术的提高,早稻受春季低温、晚稻受秋季寒露风危害大大减小。风雹灾主要是台风、雷雨大风及冰雹产生,广西风灾主要发生在夏季,冰雹主要发生在春季,风雹灾的发生一般范围小、时间短,所以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大。广西干旱有春旱(2—4月)、夏旱(6—8月)、秋旱和冬旱之分,以春、秋旱发生频率最高(年年发生)、范围最广,夏旱次之,冬旱最轻。广西一年四季均有暴雨出现,但以夏季风盛行期间(4—9)月较为集中,特别是6—7月份易形成洪涝灾害[1]。

广西早稻的生长期为3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春旱直接影响早稻播种及前期生长,而生长的后期,常受洪涝灾害的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对双季早稻而言,干旱为主要的气象灾害,洪涝次之。

广西晚稻的主要生长季大约在7—9月,不但夏旱经常发生,而且常常出现夏秋连旱,使水稻的抽穗开花以及灌浆不能正常进行,结实率降低,空壳率高,严重影响产量。

广西种有春玉米和秋玉米,多种植在丘陵山地,该地区恰是干旱高频严重区,干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拔节、抽雄、吐丝期,造成减产。

对单季稻而言,洪涝灾害的影响最重,干旱次之。广西单季稻生长期大约在5—9月,正是广西暴雨集中期,特别是生长前期和中期,洪涝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单季稻的生育进程,中后期常受夏、秋干旱影响,使水稻的抽穗开花以及灌浆不能正常进行,结实率降低,从而影响产量。

3结论与讨论

(1)1981—2012年广西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冷害等4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率变化均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干旱受灾率呈递增趋势,特别是1988—1992年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较小且变化平缓,21世纪以后干旱受灾率较大且波动剧烈;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受灾率均相对较小,变幅不大,特别是低温冷害少有发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洪涝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减小,风雹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增大,低温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发。

(2)对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农作物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干旱和洪涝是过去32年间广西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对农业的影响程度最小。4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程度为:对粮食作物、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玉米等,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灾害;对单季稻而言,洪涝>干旱>风雹>低温灾害。因此防御干旱、洪涝是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提高广西农作物产量的关键。

广西农业气象灾害频发,正确认识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特征是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的前提。现阶段广西处于较旱阶段,抗旱仍是广西现阶段和未来一定时期主要的农业防灾减灾主题。风雹灾不断增大、低温冷害随机发生,虽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少,但近年来其发生范围和强度在不断增大,因此对二者的预防仍不容忽视。因此,农业生产要根据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本地的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同时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及防御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赵其国,黄国勤.广西农业[m].阳光出版社,2012:11-12.

[2]杨年珠,涂方旭,黄雪松,等.中国气象灾害大词典·广西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359-369.

[3]何燕,高永珍.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广西农业科学,1998(5):254-257.

[4]周绍毅,徐圣璇,黄飞,等.广西农业气候资源的长期变化特征.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7):168-173.

[5]何如,黄梅丽,李艳兰.近50年来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2):12-15.

[6]LiYL,HeRu,QinwJ.influenceofClimateChangeonDroughtDisasterinGuangxi.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Research,2010,1(6):62-65.

[7]黄雪松,邹立尧,魏春秀,等.广西农业干旱灾害演变态势与应对策略[J].气象软科学,2009(2):40-45.

[8]胡小晖,延军平,欧维新.1950年以来广西洪涝灾害及趋势预测.灾害学,1999,14(4):28-30.

[9]姚胜芳,黄治逢,农孟松,等.广西冰雹的活动特点.热带地理,2008,28(2):119-123.

[10]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0-51.

[11]张星.主要气象灾害对福建粮食生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105-107.

[12]许月卿,李秀彬.河北省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地理研究,2002,21(3):339-346.

[13]马雅丽,栾青,王志伟,等.山西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增):150-154.

[14]马建勇,许吟隆,潘婕.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趋势变化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2,33(2):283-288

[15]张养才,何维勋,李世奎.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气象灾害论文篇4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员;考核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p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24-0233-01

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管理对于农户而言意义重大,及时的农业气象灾害信息预警,能够减少诸多农业损失。在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管理中,信息员的职能较为重要。近年来,由于气象局对于员工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员工工作不积极,这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带来消极影响。为了提升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员工作质量,实现气象信息的预警功能,需要在气象局中建立信息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区域气象局中构建合理的气象信息员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改革现有的信息员工作现状,避免了信息员工作完全依靠行政安排或兴趣爱好、无组织约束,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员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参与制定本地气象灾害防御方案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一系列指标体系,建立区域气象信息员绩效考评体系,以达到提升气象服务能力的目的。

1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员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机理

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员工作内容比较多、工作任务重,在气象局信息t管理中,当缺乏相应的员工考评机制时,会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懈怠。为促进农业气象灾害信息整合,提升信息员工作积极性,需要在农业气象局中建立信息员考核评价机制,借助双因素理论,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双因素理论又被称作激励保健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所提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该理论之所以被称为保健激励理论,是因为其机理与人的身体健康道理相通。保健虽然不能直接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却具有疾病预防的功效,即该理论具有预防性特点[1]。

对于企业而言,保健因素有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福利等。当这些因素难以使人员满意的时候,将会导致员工工作消极;反之,在此基础上提升这些因素质量,将会使员工满意,员工工作态度就会变得积极。在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员考核评价机制中应用该理论,需要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员工现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必须考虑到基层气象信息员的报酬待遇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同时重视其责任心、成就感等激励因素。二是评价机制的针对性。基于激励理论的评价机制需要以农业气象局的发展要求为基础,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2]。

2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员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

2.1动态管理机制

基于激励理论的农业气象灾害信息源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动态化管理机制。当一个组织的人员管理机制处于静态形式,说明其人员稳固,但是缺乏人员管理的创新。在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员的管理机制中实现动态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人员的岗位调动、级别变动等方面。

2.1.1推行岗位竞争机制。在原有的人员聘用基础上,引入员工竞争机制,以岗位业绩的竞争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对员工进行定期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依法解聘。

2.1.2考评结果激励并与绩效补助挂钩。员工考评需要面向农业企业气象高级、中级、初级信息员。将阶段性考评结果作为其评优凭证,并且将考评结果与信息源的升级结合。动态管理机制中既有精神的激励也有物质上的激励,在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员的动态管理[3]。

2.2考评激励机制

2.2.1信息员的考评内容。在信息员的考评内容确定上需要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信息员实际工作为基础,根据信息员的品德、能力、出勤、绩效、作风建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这些能够精确展示出不同信息员的能力素质,能够实现全面化的员工评价。

2.2.2考评小组确定。考评人员选拔决定着信息员考评结果,这些人员不仅要具有农业气象灾害管理专业知识,也要具有公正的心态。在该激励评价机制中,考评人员来自市气象局、县气象局、乡镇政府协理员。其中服务对象在气象信息员服务对象范围内抽取,包含30%的村干部、70%的村民代表。

2.2.3考评方法。根据不同的服务类型、信息员管理的内容,对信息员的专业技能进行考评,包含气象信息的及时性、沟通行为、指导方式;外部评价因素包含气象减灾效果、农户满意度、气象信息的指导作用等[4]。

3结语

通过研究,基于激励理论的农业气象灾害信息源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动态化的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人员的岗位调动、级别变动等方面。在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员的评价中,建立激励机制,需要做好很多准备工作,如信息员的考评内容、考评小组确定、考评方法。

4参考文献

[1]王沙D.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D].杭州:浙江大学,2008.

[2]冯永芳.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气象灾害论文篇5

[关键词]贵州;冰雹;明清时期;时空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冰雹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贵州地处中纬度高原山区,喀斯特地貌明显,各种气象灾害十分频繁,冰雹灾害尤为严重,对冰雹的分析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1)

一、研究区域概况: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103°31′e~109°30′e,24°30′n~29°13′n之间,全省皆位于亚热带的范围。它地理纬度较低,南部距海较近,北部是辽阔的亚洲大陆。因此,东南面的太平洋季风、西南面的印度洋季风以及源于西伯利亚的极地大陆气团均能影响全省。并且贵州地处云贵高原腹地,平均海拔较高,在省境有苗岭、大娄山、乌蒙山的等高大山脉,山谷间小盆地较多,昼夜温差大,易形成冰雹。

二、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狂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极具威胁性,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2)

1.明清时期贵州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

明清时期贵州地区曾多次降冰雹,文献记载贵州地区天降冰雹164次,(3)讨论冰雹灾害的年次分布,不仅从宏观上把握,还需从微观上研究冰雹灾害在不同时段的不同特征。根据表1,以冰雹灾害间隔20年为微时段,探讨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年际变化与发生频率。

从冰雹的年际分布来看,从明正统元年(1436年)到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474年中,共发生不同程度的冰雹灾害157次,平均约3年发生一次。从大时段来看,1436―1530年发生冰雹灾害7次,1531―1630年发生冰雹灾害30次,1631―1730年发生冰雹灾害14次,1731―1830年发生冰雹灾害27次,1831―1910年发生冰雹灾害79次。由此可见1831―1910年是贵州地区冰雹的多发时段,其次为1531―1630年和1731―1830年。从朝代来说,明代共降冰雹41次,清代共降冰雹116次,可见贵州地区的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清代,尤其以清代后期为主。

从表1可以看出,从明正统元年(1436年)到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474年中,共发生冰雹157次,平均每年约发生0.34次即明清时期冰雹灾害发生的年次频率为0.34。其中1436―1643年的明代207年间发生冰雹灾害41次,平均每年约0.2次;1644―1910的清代266年中,共发生灾害116次,平均每年约0.44次,约为明代年次频率的2.2倍。以20年间隔为微时段来看,共有8个微时段的频率是高于明清时期冰雹灾害发生年频率0.34的,从高到低依次为:1891―1910年(约1.3次)、1871―1890年(约1.15次)、1851―1870年(约0.85次)、1831―1850年(约0.65次)、1551―1570年(约0.5次)、1571―1590年、1591―1610年与1731―1750年均为0.35次。可以说明清贵州冰雹灾害发生频率呈波浪式发展,并且在1831年以后频率连续上升达到最高值。从冰雹灾害频率在各时段的分布来看,明代冰雹主要集中在中后期(1551―1610年),清代主要集中在后期(1831―1910年)。

为明确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季节分布情况,对现收集资料中有明确记载发生季节的冰雹灾害进行统计分类,见下表:

从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看,春季冰雹灾害发生74次,夏季34次,秋季19次,冬季9次,春季冰雹灾害发生次数是冬季的8倍之多。由此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春季,以春季冰雹为主,冬季冰雹最少。从月份分布来看,4月份冰雹灾害次数(34次)最多,其次是3、6、7、10月份的冰雹灾害次数较为相近,介于12~18次之间。而11、12、1、2月份最少仅2次。由此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主要集中在4月。

2.明清时期贵州冰雹灾害的空间分布

根据对冰雹灾害发生地的梳理,统计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各地冰雹灾害发生次数,见下表:

由于贵州各地地理条件的差异,的地域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特征。从上表可发现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多发生在今遵义地区(32次)、安顺(25次)、黔南州(21次)。其次为黔东南州。究其原因,可能与地形相关,因为冰雹分布的规律是高原、山地多而平原少,迎风坡较多而背风坡较少。

三、结论

通过对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史料的统计分析,对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规律和特征有以下几点认识:(1)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主要集中在清代后期;(2)冰雹出现季节和月份以及时间上不均,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冰雹最多,而冬季冰雹最少;从月份变化来看4月冰雹最多而9月、11月、12月、1月、2月冰雹最少;(3)冰雹灾害主要多发生于中部以西地区即今遵义、安顺、黔南州等地。

参考文献:

[1]蒋庆丰.贵州历史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综合区划.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1).

[2]闵宗殿.关于清代农业自然灾害的一些统计.古今农业,2001,(1).

[3]吴滔.明清雹灾概述.古今农业,1999,(4)

[4]倪玉平.清代冰雹灾害统计的初步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2,(1)

[5]吴滔.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中国农史.1992,(4)[6]贺永田.近代贵州灾害论述.长江论坛,2011,(6)

[6]陈慧琳.贵州省的灾害地理区划初探.贵州师大学报,1992,(2)

[7]周永水,汪超.贵州省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贵州气象,2009,(6)

[8]杨利群,许炳南.贵州历年气象灾害综述.贵州气象,1999,(4)

[9]杨淑群,邱予声,四川省冰雹的时空变化特征.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

[10]陶云,段旭,杨明珠.云南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候成因初探.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6)

[11]吴哲红,詹沛刚.贵州省冰雹灾害气候特征及其防御区划.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

[12]何太蓉,嵇清,杨华.重庆市110年来冰雹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3,(3)

注释:

(1)吴哲红,詹沛刚.贵州省冰雹灾害气候特征及其防御区划.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

(2)朱圣钟.《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重庆出版社2007.9.349页。

(3)贵州省气象资料室编《贵州省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1980,3.

贵州省图书馆编.《贵州历代自然灾害年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纂委员会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贵州卷》.气象出版社,2006年.

(4)本文所使用时间数据皆为通过换算得出的公历。并且在季节划分上,按照气象划分法,将公历3、4、5月作为春季;公历6、7、8月作为夏季;公历9、10、11月作为秋季;公历12、1、2月作为冬季。

气象灾害论文篇6

第一条为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防和减灾等活动。

第三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趋利避害、统筹协调、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安排必要的气象基本建设和事业经费。

第五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以下简称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雷电灾害防御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将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技术研究纳入科技发展规划。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技的研究与应用,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服务水平。

第七条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增强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第二章规划与实施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

第九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区域、流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农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旅游等专业规划,应当符合气象灾害防御的要求。

第十条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以及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对气象灾害风险作出评估。

需要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的范围,由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气象主管机构确定。

第十一条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及时城市气象灾害信息。

第十二条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农业、水利等部门,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体系和粮食安全气象预警系统。

第十三条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交通、公安、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建立专业气象监测网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为道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和水上作业安全、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提供气象实时服务。

第十四条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建立气象变化对疾病、疫情、环境质量影响的气象预警系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事件等应急处置提供气象实时服务。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因气象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森林火灾、植物病虫害、环境污染、流行疾病、疫情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御工作。

第三章建设与保护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组织建立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监测网络。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的构成,包括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以及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民航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所属的监测站点。

气象主管机构对监测网络的气象监测业务实行统一指导和监督。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加强气象预警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预警信息与传播渠道。

新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大型桥梁和配置大型港口机械的港口等,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纳入建设项目,统一规划和建设;已投入使用的,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加装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划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并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庄和集镇规划。

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国土资源、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

第十九条依法保护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因不可抗力因素遭受破坏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修复。

第四章监测与预报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监测信息共享数据库。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数据库的管理工作。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提供与气象灾害有关的大气、水文、环境、生态等监测信息,并相互及时通报预报、预警信息。

第二十一条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及时提供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旱涝趋势气候预测,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通报有关部门。

第二十二条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根据可能造成气象灾害的监测信息和天气变化趋势,按照国家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向社会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

第二十三条各级广播、电视台站和省人民政府指定的报纸、网站收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要求播发的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及时向公众传播;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补充、订正预报,应当及时增播或者插播。

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以及通信运行企业向社会传播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应当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公布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

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单位,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及时向公众传播,并采取相应防御措施。

第五章防灾与减灾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和预警应急系统。

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气象灾害的性质和等级、组织指挥体系及有关部门职责、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预案启动和响应程序、应急保障和后期处置等内容。

第二十五条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的严重和紧急程度,决定启动并组织实施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应的工作。

启动和终止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

第二十六条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及时划定气象灾害危险区,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设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

第二十八条发生重大气象灾害,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灾害危害程度,采取停工、停业、停课、交通管制等必要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情况紧急时,当地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企业、学校等,应当及时动员并组织受到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疏散。

对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妨碍气象灾害救助活动。

第二十九条重大气象灾害发生过程中,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所属气象台站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跟踪监测,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天气实况和变化趋势。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设施,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在大型水库、城市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紧缺地区的水源区域,森林火灾频发区,干旱和冰雹灾害高发区域建立专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并适时组织作业。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非法向社会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二)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以及通信运行企业向社会传播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不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的。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关企业事业组织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由所在单位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未按规定的程序启动并组织实施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采取有关措施、履行相关职责的;

(二)未按照规定提供与气象灾害有关的监测信息和预报、预警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应当组织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项目未组织论证,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广播、电视台站和省人民政府指定的报纸、网站未及时播发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或者未及时增播、插播重大灾害性天气补充、订正预报,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三十五条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气象台站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因,导致漏报、错报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二)出具虚假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的;

气象灾害论文篇7

关键词:霾人为灾害自然灾害

“霾”一词,古语有之,《诗经・国风・邶风・终风》里最早出现“终风且霾”一句,《说文解字》中将“霾”解释为“雨土”,意为夹杂大量尘土的大风天气,类似如今的沙尘暴。古代的“霾”主要是由于开垦荒地、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或者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形成,在现代文明中,受到工业革命引发的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霾”的成分和成因发生质变,开始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古代的“霾”是一种自然灾害,如今的“霾”是何种性质,对此,社会各界争议不断。

一、霾的性质争议

到目前为止,关于霾的性质问题,主要形成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民政部、国家减灾办等部门为首,认为霾属于自然灾害。2014年初,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其他15部门对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并对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进行归纳,其中‘中东部地区霾严重’被列为特点之一。以外,彭珂珊也持相同观点,彭认为废气污染包括霾属于环境污染灾害,而环境污染灾害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类。

第二种观点认为霾属于人为灾害,杨继东按照成因将环境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认为“人为灾害是由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灾害与生存破坏灾害,并将水气环境污染灾害包括霾归为人为灾害”,持类似观点的学者还有张茂树等,张将人为灾害系统划分为随机灾害子系统、次生灾害子系统、潜在灾害子系统,认为次生灾害是指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造成“不易被人们所察觉、所重视、所接受的超越地区、超越洲际的”公害,其中次生灾害子系统下可列入霾等灾害。

第三种观点以梁恒田、尚志海等人为代表,将霾等环境污染与环境灾害区别研究,认为只有当霾等环境污染日积月累,质变后才形成环境灾害。梁强调人为因素对环境灾害的形成有推动作用,但否认环境污染与环境灾害的包含关系。尚则认为“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不同于环境灾害,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中的一种,但它们不是环境灾害的一种”。

本文认为,第一种和第三种观点值得商榷,第一种观点忽略了人为因素对霾形成的重要影响,而第三种观点未清楚说明环境灾害的具体类型以及环境污染转变为环境灾害的临界值,难以自圆其说。本文赞成第二种观点,认为霾属于人为灾害。

二、霾的性质厘定

“根据孕灾环境进行分类,环境灾害只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两种”。由于人为灾害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关键点在于人为因素是否是主导因素,“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相应的,人为灾害则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按照人为因素可介入的阶段划分,具体包括灾害成因是人力主导,以及灾害发生前可预测、灾害发生时可防御、灾害发生后可治理四个特点。据此,霾具备上述四个特点。

(一)不当的人为活动是霾形成的主因

霾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大气中细颗粒物的高密度出现,现代气象学界定霾(也称“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黑暗物体微带蓝色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这种干尘粒也称细颗粒物,俗称pm2.5,其“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各种施工工地、各种粉状物料贮存场等”,具体包括工业燃煤、冶炼石油、汽车尾气排放、燃烧秸秆、烹饪油烟等人为活动。

二是大气逆温层的出现,“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而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逆温层不利于细颗粒物的稀释、扩散。有多种因素都可能加速大气逆温层的形成,雾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气象学界认为“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本身只是一种自然天气,但当大气中的微小水滴密度过高时,空气流通性减弱,净化细颗粒物等污染物变得困难。此外,微小水滴容易吸附大气中细颗粒物等污染物形成霾。可以说,雾促使霾的形成,是霾的间接成因之一。故一般社会公众所说的“雾霾”并非雾与霾的简单混合,而是灰霾或者雾强化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湿度的霾。两者主要通过空气相对湿度区分,前者的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后者的空气湿度处于80%―90%之间。

根据上述分析,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逆温层属自然因素,细颗粒物污染则属人为因素。可以认为,没有人类活动造成细颗粒物的高密度分布,即便有逆温层的出现,也不会形成霾。所以,“特殊的气象条件只是外因,而其内因则是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我国城市秋冬季节的霾绝不是单纯的自然天气现象,而是严重的空气污染的集中爆发。

(二)霾可被预测

通过未来的气温、降水、寒暖潮等状况以及pm2.5浓度检测,可以预知霾的严重情况,今年两会期间,江苏环保厅长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年底前全省可实现像天气预报一样预报霾天气,其中南京有望在青奥会前做到”,这进一步表明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霾可以被预测。

(三)霾可被防御

根据霾的预测、检测结果,将霾分成数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制定不同预警方案,以尽量减少霾对人体造成的伤害。“2014年3月11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了《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新规定了“蓝、黄、橙、红”四级预警,13个省辖市的应急预案细则将在3月底前全部修订完毕并对外公布”,此前北京市已率先出台应急预案,各地应急预案的出台标志着霾防御工作将更加科学、合理、及时、有效。

(四)霾可被治理

根据前文已知,自然灾害是由于人类不可控的自然事件或力量导致的,如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现象,火山爆发是地壳下运动的岩浆从地壳薄弱地段喷发而出形成的现象等,人类只能尽量减轻这类自然灾害的危害。但是,霾的爆发主要由工、农业生产、家庭生活等人为活动导致,可以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进行调控,减少细颗粒物污染以避免其发生。历史上著名的“雾都”伦敦,曾在19世纪中期遭遇严重的霾,尝到苦果的伦敦人出台《空气清洁法案》,并采取控制燃煤、汽车限排等强力措施,不断加强绿化、保护生态,“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上百天减少到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伦敦的治霾之路足以说明霾并非“铜墙铁壁”不可攻破。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通过,霾治理首次进入中央立法,标志着环境污染防治开启新的篇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关于霾的性质问题,笔者呼吁国家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有利于在今后的霾治理工作中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减灾网.民政部国家减灾办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发表日期2014-01-15/引用日期:2014-03-0116:08:02.

[2]彭珂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3).

[3]杨继东.环境灾害的特点、成因类型及减灾政策[J].山东环境,1995(3).

[4]张茂树.浅论人为灾害[J].灾害学,1995(1).

[5]梁恒田.环境灾害与可持续发展[J].江苏环境科技,2001(4).

[6]尚志海,刘希林.试论环境灾害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J].灾害学,2009(3).

[7]黄崇福.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9(5).

[8]张爱群,蔡青,张金月,郭月虹,刘林,郭秀莲,谢贵仲,张春波,阎显荣《北京地区雾霾趋势及趋势》[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2010年.

[9]杨小阳,白志鹏.雾霆天气的成因及其法律层面应对状况与操作层面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3(4).

[10]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7).

[11]潘本锋,汪巍,李亮,李健军,王瑞斌.我国大中型城市秋冬季节雾霾天气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J].环境与持续发展,2013(1).

[12]林海.伦敦,告别雾都之名[J].检察风云,2013(6).

气象灾害论文篇8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综合系统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9-0225-02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dthecurrentsituationsofmeteorologicaldisastersinChina,expoundedthedefinitionofmeteorologicaldisast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introducedthestagesandtransmissionwayofthat,putforwardtheimagineofmeteorologicalinformationcomprehensivepublishingsystem,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sformeteorologicalservicedevelopmentinChina.

Keywordsmeteorology;disast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comprehensivepublishingsystem

我国土面积辽阔,地理区域分布广泛,自然灾害频发,且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阔、影响严重,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民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威胁。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除地震外)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1-2]。

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恶劣自然天气所造成的灾难,包括但不限于大风、台风、低温、寒潮、雷电、冰雹、高温、干旱等。根据气象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状况日益恶化,从而引发高温、干旱、强台风、强降雨等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危害程度明显高于20年前的任何时期,由气象灾害导致的人身安全威胁、经济财产损失日益突出。据统计,汛期通常是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如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常会造成严重的生命与财产损失[3]。如何能够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将自然灾害等相关信息及时通知到千家万户,是气象工作者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亟待突破的课题。

1定义

为了从理论上更好地研究论述气象灾害,并降低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将气象防灾减灾事件定义为各阶段工作及信息传递组合效应,具体为如下公式:

e=mL+mS+Sn+DC+iD

式中,e代表象防灾减灾事件,mL为中长期发现,mS为中短期跟踪,Sn为短时临近锁定,DC为灾情搜集,iD为各个阶段的信息传播。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能够提前预测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并通过有效手段将信息及时传递给人民群众,进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2气象防灾减灾事件的不同阶段

2.1中长期阶段

中长期通常是指未来8~30d这一阶段,可通过分析旬报、月报以及历史资料等对中长期阶段的天气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宝贵依据,也为中短期工作奠定了基础。

2.2中短期阶段

中短期天气阶段通常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未来1周内的天气情况,该阶段的工作十分关键,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协调、公众协调等应急响应决策提供依据。

中短期阶段工作通常承担着重要的决策服务角色,包括提供政府汇报材料、接听一线指挥电话、发送紧急报告短信等。此外,为了更好地落实中短期工作,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升防灾减灾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公众气象服务,主要在于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时效和提高公众对气象信息的理解能力。

2.3短时临近阶段

对于短时临近阶段的自然灾害,虽然现阶段经过跟踪技术手段能够大概预测灾害的发生时间,但由于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很难精准确定灾害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目前往往通过雷达、卫星等技术手段进行短时监测与预警。

2.4灾情搜集阶段

重大气象灾害发生中以及发生后,及时对灾情情况进行搜集有利于政府部门抗灾救灾,同时也是对气象部门灾难预测准确性、时效性的有效检验。

3气象防灾减灾事件的传播方式

3.1新闻会

目前,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宣传工作仍有待于进一步强化[4],应当秉承以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灾害预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及时在灾害来临之前进行灾害信息的。其中,新闻会是政府或气象部门向社会公众信息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灾害性天气发生前、发生中还是发生后,新闻会均是一个良好的信息传达途径。通常情况下,参加新闻会的媒体类型众多,包括电视台、网络媒体、报刊等,因而这种形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受众面广、时效性强,具有良好的信息传递效果。此外,通过新闻会的形式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让民众们能够对各种气象灾害的特征、成因以及合理防御等方面均有所了解,使民众在发生气象灾害时能够科学应对处理,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3.2媒体传播

目前,由于中长期天气信息的精准度不高,因而通常作为气象内部资料使用,不对外传播;对于中短期天气信息来说,传播通常通过网络媒体、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等媒体,内容上除了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外,还可以较详细地宣传相关防灾避灾的科普知识;对于短时临近预警,为了增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扩大信息传播的受众范围,可重点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等途径进行预警信号的传播。

通常情况下,在灾害性天气锁定后,气象部门应当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对社会公众进行及时传播,各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应当协调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及时传播出去,同时增加天气预报节目播出频次,扩大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受众面。

3.3气象信息员

在气象信息的传播方面,除了要借助各种新闻媒体外,气象信息员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气象信息员通常需要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并在当地发生气象灾害时能够发挥指挥和指导作用,进行科学防灾、紧急避难。

4气象信息综合系统

4.1需求现状

为了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应当进一步拓展气象信息渠道、提高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应当加强气象信息、传播系统的建设,将最新气象信息传递给千家万户[5]。在气象信息系统的研究建设方面,国内相关学者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唐仰华等利用中国移动GSm的SmS技术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预警系统,朱保平等研制了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应急信息接收显示系统,王庆余等完善了“12121”气象热线电话为用户提供气象信息。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于气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方向中,但相比于基本业务系统的建设,气象信息综合系统仍处于远远落后的境地[6]。因此,气象信息化建设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气象信息综合系统的研发建设将具有深远意义。

4.2功能设想

该系统的基础架构将采用C/S结构实现,具体功能具备如下几点:一是信息群发功能。系统管理者可根据具体需求向客户端群发信息,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以及预警信息,确保受众的全面性,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二是信息共享功能。该系统的信息共享功能可服务于气象、公安、民政、土资源、建设、交通、铁路、民航等多个相关部门,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使各部门之间形成高效联动,进而产生工作合力。三是信息回馈功能。通过信息回馈功能相关部门能够将自身监测信息(灾情、水情、旱情等)回馈到信息平台,对该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与完善。

总而言之,该系统能够在气象灾难来临之前,及时将预警信息通过系统发送到客户端,提前告知做好防灾准备,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以达到减灾避险的目的。此系统成功开发后,将能很好地解决气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5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危害程度也逐步加重,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做好、做实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应当注重灾害预测能力的提升,实现灾害预警信息的精准、高效传播,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开发气象信息综合系统将能为解决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手段。

6参考文献

[1]严玉彬,姬社英.气象灾害防御立体式宣传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5):284.

[2]殷跃平.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2):1-8.

[3]黄海峰,王世梅,普怀恩.冰雪灾害条件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处置知识构成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21(1):86-91.

[4]符国槐.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的对策与思考[J].浙江气象,2009,30(4):40-42.

气象灾害论文篇9

一、____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创新服务手段,全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

1、公共气象服务再添新举措

一是在全省率先推出官方微信服务。4月份,“____气象”官方微信正式上线,除每天推送最新预报服务信息外,网友还可以互动查询实时气象信息、精细化定位预报和外地城市预报等。二是推出新版智能手机应用。6月份,免费新版“____气象”手机客户端上线,该应用基于GiS系统,为____用户提供精细到乡镇(街道)的预报服务、预警信息推送和更加精细丰富的信息。三是政务微博推出临近预报服务。6月起,在“____气象”官方微博新推出《三小时临近预报》栏目,每隔三小时制作____精细化短时临近预报,获网友好评。四是率先建立灾害性天气精细化临近预报系统。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预报中心合作开展精细化临近预报研发,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2、气候生态环境服务取得新成果

一是与环保联合率先开展空气质量aQi预报。5月份,我局率先建立____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并与市环保局联合开展空气质量aQi预报试运行。二是扎实开展气候生态环境评估工作。5月初,递交了____年度____市霾天气、蓝藻水华、雷电和气候等四类气候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报告,得到了市委蒋书记的批示肯定。

3、为农服务和重大活动保障得力

一是深化气象为农服务。全力做好春耕春播和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上半年共各类为农服务专题材料57期,尤其针对夏收服务,提前6天向政府、农业、粮食部门和广大农户多次提出抢收抢晒建议,确保全市在暴雨来临前提前完成夏收工作,保证了农业“丰产又丰收”;积极开展森林防火、碧螺春茶叶、枇杷种植、大闸蟹水产养殖等特色为农服务,其中“遮阳网防霜冻枇杷优质高产技术”在金庭和东山镇试验应用,在提高头花座果率、防裂果、防御栓皮病及生长期延长方面有较明显效果,得到专家的肯定。二是为重大活动提供准确的预报服务保障。在春运、高考和中考、苏台灯会、国际旅游节、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和金鸡湖龙舟赛等重大活动中,我局都一如既往及时提供周到的预报服务,得到相关部门普遍好评。上半年共春运专题材料88期、重大活动服务材料28期、重要天气报告2期、太湖蓝藻监测报告76期;向政府防汛及应急相关部门领导发送决策服务短信149次,共计11万人次;通过气象预警终端决策服务信息96次,共计14万屏次。

(二)推进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1、做好城乡一体化重点工作考核指标分解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____年度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重点工作考核的通知》要求,“城乡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备率”被列入____年度____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重点工作考核目标。为确保气象考核指标落到实处,5月28日,我局制定印发了《____年度____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气象指标考核方案》,明确了考核方式、范围。

2、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立法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我局积极推进《____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立法进程,3月11日成立了起草工作领导小组,5月向市法制办报送了《____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草案)》,在广泛征求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于6月5日召开了第一次修编会议,目前第二稿已报送法制办。

3、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机制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气象预警信息机制。一是加大“____气象--公共信息终端”在人员密集场所的布设力度。在村镇、社区、学校以及车站、广场等人口密集场所,新增公共信息终端55个,全市信息终端达到1768个。二是推进气象预警短信“进村入户”试点工作。今年在太仓试点,以户为单位及时发送气象灾害预警短信,通过户内家庭成员相互转告,快速扩大气象灾害信息的有效覆盖面,提高防灾效率。三是大力拓展现代信息渠道。通过推出微信和新版智能手机应用,用好微博、门户网站和网络论坛等现代信息渠道,不断扩大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

4、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应急准备认证

我局联合民政局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纳入综合减灾社区创建,今年5个试点社区全部达标,拟在全市进行推广,从而提升基层社区气象防灾能力。

(三)稳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____气象监测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工程”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4月份,根据市财政资金划拨情况,报送____气象监测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工程____年度实施计划和财政绩效目标;5月初,召开全市气象现代化建设推进会,部署年度项目建设和绩效目标任务,明确责任、进度和考核要求。目前已完成了各主要建设子项目的细化方案,即将全面开展项目招投标和系统建设。

(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贯彻落实市政府和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制定下发了《____市气象局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对施放气球、防雷安全等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气象安全生产知识普及进社区活动;全面开展防雷综合治理工作,开展防雷安全专项检查。

(五)深化作风效能、党风廉政建设和文明创建

根据市委、市政府作风效能建设大会要求,开展行政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年”活动,4项行政许可实现网络申请审批运行;认真办理“寒山闻钟”、“12345”热线等网络论坛事项17件;积极履行路长单位职能;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局务公开工作,推进网上视频会议系统应用,厉行节约,提高效率;2月,与各市(区)局(站)、各直属单位主要领导签订了____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3月印发了《中共____市气象局党组关于改进、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江苏省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组织开展“相天论坛”、“道德讲堂”、党员关爱基金募捐、业务献血和气象精神征文比赛等活动。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争取高质量地完成____年度____气象监测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工程建设任务和既定绩效目标,推进____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二是进一步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工作,提高精细化预报服务水平,为党政及相关部门部署灾害防范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科学决策建议,加强与水利、国土、安监、交通、电力、卫生、农业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发挥联动效益;加快信息传播时效,确保重大气象服务万无一失。

气象灾害论文篇10

【关键词】历史气候;序列重建;灾害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61-01

在全球环境变迁的背景下,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丰富的文献资料,其中蕴藏着大量气象气候信息,依据这些信息进行气候重建是目前历史气候变化研究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随着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的研究对于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主题已经从冷暖旱涝变化重建向天气过程诊断转移,这就要求有更高分辨率的资料来支撑,因而近期分辨率较高的降水与温度气候序列的重建工作基本是建立后两种分辨率较高的资料上。然而由于现存的历史时期天气档案记载资料存在较少,且涵盖的时空范围也相对有限,发掘潜力不大。相对而言,古代日记和私人笔记则存在资料丰富、时空分辨率高、信息量大的特点,而且“因作者无需考虑任何其他因素,完全凭自我感觉诉诸于文字,故可以说最为可靠”,有许多其它历史文献不备的优势。

相对私人笔记,古代日记因为资料集中更受重视,用日记进行的气候重建的成果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但由于日记的整理和使用都存在一定困难,日记的价值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背景下,不断挖掘和整理日记资料并积极探索日记信息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是目前学界积极进行的工作。文章以浙江图书馆保存的稿本日记海宁管庭芬的《日谱》为中心,探讨其所蕴含的气象气候信息与灾害信息的特征与价值。

一、《日谱》基本情况

《日谱》作者管庭芬(1797-1880),原名怀许,字培兰,又字子佩,号芷湘,晚号笠翁、s溪病叟等。清杭州府海宁州路仲乡人,精鉴赏、校勘和目录之学,曾帮蒋光煦校勘别下斋丛书。

现藏于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的《日谱》(是管庭芬记载其日常生活的日记。该日记于1951年3月由其后人管大雄先生捐赠于浙江图书馆。从版本来看这部日记应该是作者自己誊清的清稿本。日记始于嘉庆二十年(1815),终于同治四年(1865),除了嘉庆二十一年(1817)九月至二十三年(1819)十二月,“为仆人误杂败纸中毁去,无从觅补,今追忆之外,复从诗稿及笔记内采录数条略存事迹而已”外,每年各成一册,共47册。日记除了记载作者平常的日常活动和学术交流外,对于天气现象、自然灾害的描述也非常详尽,也因此为我们留下了一批研究海宁历史气候与灾害的珍贵资料。

二、《日谱》中的气象气候信息价值分析

(一)《日谱》气象气候信息的类别

《日谱》记录的气象气候信息非常丰富,根据记载的特征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天气记录、物候记录、感知记录。

1.天气记录。在《日谱》长达47年的逐日记录中,除了极个别日期缺记天气外,作者每日详细记录天气情况。日记中的天气现象十分丰富,常规的晴、阴、雨、雪、风、霜、沙、雾等天气作者都会记载下来。通过这些描述我们不仅能了解当时的天气类型,还能很容易辨识出天气现象的强度。比如仅描述雨的情况,就有“大雨、@、小雨、微雨、丝雨、掷点、雷雨、密雨、檐溜如注、冻雨、急雨”等。而除了基本的天气描述外,《日谱》一般还对天气变化详细记录。如道光十年十月初四日“晨大雾……中宵闻西北风渐急,雨又作声”。如嘉庆二十五年十月十二日“大风竟日,午后大晴”,十三日“晴,始见冰”,十四日“晨霜甚浓”,全面的细节描述和详尽的变化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进行天气诊断,通过这三日的记录我们能判断出这是一次典型的冷空气入侵过程。天气类型、强度、变化过程成为重建历史冷暖与降水序列和天气过程诊断的核心资料。

2.物候记录。物候是指自然界的动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日谱》中物候记录也比较丰富,其中最为难得的是对于“始冰”和“始闻蝉”的记录逐年连续性较好。除此以外,还有相对比较零散的“始霜”、“始雷”、“试花”等物候信息。

3.感知记录。除了上述自然现象的描述性记录外,日记还记录了作者对环境冷暖、干湿状况的感知。张学珍等曾对《翁同日记》中的感知记录进行过分析,发现冷暖感知具有气候学意义,即可以用于气候冷暖变化研究,而且认为这个研究结论对于其他类似私人日记也是成立的。

而《日谱》中具有丰富的表示冷暖感知记录,作者描绘冷暖也使用了丰富而准确的词汇,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寒、暖、凉、热。描述寒就有“寒、寒甚、寒月、西风凛然、天色陡寒、凛冽、阴寒甚、冻阴竟日、甚寒冽、觉寒、寒冱、天色转寒、薄寒、骤寒、寒不可耐”等词汇。

(二)《日谱》气象气候信息记载的时空特点

除了《日谱》气象气候信息丰富以外,实际上《日谱》还有两个突出的记载特点,使得它在区域气候序列重建中价值更为突出。

1.长期连续记载天气的时间早。虽然古代日记记载天气可以追溯到宋代,但清代以前的日记存量很少,而且记载的持续时间都很短。长篇连续记载天气的日记主要集中在清代中后期,而且时间越早留存就越少。施蛰存先生认为:“我国的日记文学,开始于宋代……连续数十年的日记,恐怕开始于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但《越缦堂日记》起始于咸丰四年(1854),而《日谱》起始自嘉庆二十年(1820),与前者相比要早30年左右。虽然目前仍有许多古代日记未被充分发掘,但可以确定的是《日谱》比目前已经公开整理出版的绝大部分长篇日记记载时间都要早几十年。

2.空间连续性好。目前使用日记进行的历史气候研究,大多使用某部日记对某地区某时段的气候序列进行重建,虽然成果颇多,但在资料使用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单部日记记载的天气信息呈现空间不连续的状态时,会极大限制研究的内容和分辨率。比如在利用《味水轩日记》进行嘉兴地区进行气候重建时,研究者就发现“作者本人并不是每一日都在嘉兴家中,还有一些日在嘉兴附近地区游历,这给天气气候重建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但清代中后期长篇日记中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相对来讲,《日谱》的空间连续性很好。作者除了在道光十年九月至道光十二年二月在t县访亲游历外,长期居住在海宁州路仲乡。虽然作者也参与科举考试,但只参加了州试和府试。虽然地点有所变动,但因变动距离较近对作为同一地点建立天气序列的影响比较小。这对于重建以海宁为中心的长期连续气候序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日谱》中灾害信息的价值分析

《日谱》作者管庭芬非常关注灾害情况。这种关注不难理解,一方面是出于传统地方文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其祖传的田产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正因如此,作者对于灾害的关注基本上是出于作为基层民众的视角,而不会蓄意迎合官方意志,因而记载真实可信。《日谱》中记载的灾害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灾害事实、灾害影响和灾害响应和应对。

(一)灾害事实

《日谱》记录的灾害包括水灾、干旱、瘟疫、潮灾、雪灾、冷灾等。日记的记载与地方志差别非常大:第一、地方志记载的各种灾害明显比日记少。而根据道光元年至十年的日记的记述十年间中八年有不同程度的旱灾、涝灾、潮灾和瘟疫发生,地方志的描述中这十年中仅发生过四次灾害,对于旱灾、瘟疫完全没有提及。这倒不是说地方志记载失实,但对于小尺度的灾害研究,地方志描述时通常过于简略,从而影响我们对灾害程度和过程的判断。第二,地方志常常更关注灾害的后果,而日记则更能清晰反映灾害发生的过程和具体原因。比如道光二年方志仅记载“海宁等四州县灾”、没有具体指出原因。而对照日记则不难看出,道光二年的灾害可能与干旱有关,可见相对于方志,日记反映的灾害情形更丰富、更清晰和更接近生活。

(二)灾害的社会影响

《日谱》也有丰富灾害的社会影响的记录,尤其关注的是灾害对于农业生产、交通状况、商品价格的影响,这些都是地方志中很少涉及到的。

灾害最直接和最引人关注就是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描述了当道光三年和道光七年灾害发生时,田间的禾苗受灾情况。有时,作者对庄稼受灾情况的描述隐含在诗歌中,如嘉庆二十一年旱灾发生时,其诗歌中一首描述“烛龙杲杲无穷矣,苗叶干枯百草死”,反映了干旱造成的苗叶焦枯的状态。

清代海宁交通方式除陆路外,最重要的就是水路,而当灾害发生时,往往会给水路交通带来影响。夏秋旱是海宁经常出现的情况,而因为干旱水少水路不通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嘉庆二十四年作者就记载“中秋后一日,先大人命芬之星沧,河裂龟纹久停舟楫”。当然舟行断绝不仅因为旱灾,冰冻也会造成舟楫不通,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雪势转严,所积已深二尺,舟行皆绝”,直至十二日才“水路渐通”。

粮价上扬是灾害发生时最常见的市场反映,日记记载了较多这种情况,如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初二日记载,“连日风沙蔽天,绝无滴雨,米价渐昂,可虑也”。

(三)灾害响应与应对

日记也非常关注灾害发生时农民、士人、官员的反应与减灾防灾手段。比如根据日记记载,当旱灾或涝灾发生时,“戽水”是农民的一个常规的救灾应对手段,道光三年水灾发生时,就记载了因水势过大,“农夫昼夜戽水之功仍复归之乌有”。而夏季梅雨结束以后经常出现的伏旱天气,与之相对的就是经常出现州尊发牒“断屠”的情况,可以说断屠祷雨也成为一种官方常规的消极救灾手段。除了官方的祷雨,当旱情严重时,民间自发的祷雨活动也会很活跃。比如1827年夏季杭州“时亢旱已久,五鼓后诸丛祷雨者纷纷入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旱灾来临时,民众的心理恐慌以及寻求心灵慰藉的迫切心情。

以上仅是对《日谱》记载的灾害信息进行的简单举例和归纳,实际内容要更丰富得多,这些资料都是海宁的方志无法提供的。《日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体验不仅能使我们全面了灾害发生的过程和程度,还能帮助我们深刻了解传统地方社会救灾防灾机制、社会反应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据此讨论灾害和社会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四、结论

经过对《日谱》记载的气象气候信息的分析,不难发现其天气记录、物候记录、感知记录在区域气候重建中能起到不同的作用。而且《日谱》具有记载时间早、时空连续性好的特点,对于重建海宁乃至长江下游高分辨率历史气候序列具有突出价值。

而讨论小区域灾荒问题时,方志通常无法满足我们对灾荒情况作出准确衡量,从而影响到我们对于当时的灾荒及乡村社会生态环境状况、科技文化水平等的认识。想要从微观角度考察象海宁这样一个县级政区的灾荒史,必须深入挖掘各类资料,因而《日谱》所含有的丰富的灾害过程、灾害影响和社会响应方面的资料,必然对于区域灾害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