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语言教育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22:28

全语言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学前儿童全语言教育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170-02

美国语言学家KenGoodman是全语言教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最早给的定义是:“全语言教育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他指出,全语言教育这种教育哲理是基于对若干门相互结合的学科的研究,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点。他主张语言是整体的,由语意、语形、语词组成,不可分割;语言中的音、字、词、短语等,都只是语言片段。在语言学习时,只有先认识完整的话语,然后才认识整体中部分之间和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语言学习是一个从整体中区分部分的渐进过程。全语言教育强调对语言、学习者及教师的尊重;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重点是真实的言语及语篇的意义而非语言本身;全语言教育鼓励学习者为了自身的目的,使用各种形式的语言和文字,而且能勇于冒险尝试。

在中国,传统教育把语言的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四个范畴,而根据全语言的理念进行语言教学时,不该将语言分割成不同的部分,然后分别教学,应将语言视为一个整体的沟通系统,让学习者通过亲身的经验来学习。

因此,对幼儿全语言教育在中国推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一幼儿全语言教育在中国推行的必要性

第一,从语言学上看,语言学习是在真实的情境下,通过交际与互动实现一个意义构建的过程。儿童的语言行为只有参照特定的语境,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有意义。这就要求幼儿园在进行语言教育时,要注重全语言教学,使幼儿的语言学习更具整体性、实用性。

第二,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来看,儿童内化语言信息的方式与成人不同,是由儿童的认知模式和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儿童的元语言水平低,他们可以利用包括语言在内的任何形式来表达,比如图画、音乐、表情、手势等。此外,儿童在感知寓言诗时通常采用整体感知,而往往忽略细小的、不易引起注意的部分,这一点表现为儿童总是过度概括地使用语言。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的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

第三,从幼儿语言学习的发展阶段来看,纵使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家对幼儿语言获得方式产生各种理论,如模仿说、强化说、转换生存说和认知说等,但各理论流派都不否认婴幼儿期是获得语言的最佳时期。然而,与婴幼儿期要掌握口语是世人的共识相对的是,是否应该让婴幼儿学习书面语至今仍没有定论。大量实验证明,婴幼儿时期完全能够认识、理解和记忆“抽象的设计院符号”(中国文字具有形象性),而且识字阅读对口语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期,初步认字可以轻松地为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综上,全语言教育在幼儿园的推行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从时展的要求上看,世界范围内的信息革命和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因此对语言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听、说、读、写本国通用语言,还要能对一门或一门以上的外语驾轻就熟;不仅要能快速获取文字符号资料中的信息,还要能准确、快速传递自己的思维成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全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可偏废。

第五,从教育方向上看,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明确地把对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指出在重视学前儿童听说等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在此背景下,以全语言教育理念指导幼儿早期阅读成为一种趋势。

二幼儿全语言教育在中国推行的可行性

第一,幼儿早期阅读是一种整体性的语言学习过程,这意味着在幼儿园有较长时间和重视度的早期阅读可作为全语言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早已有研究表明,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是以完整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只要在幼儿早期阅读培养中遵循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就能比较顺利而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全语言教育。

第二,全语言教育是与加德纳多元治理理论、埃尔斯感知觉统合理论、布朗芬布伦纳教育生态系统理论的契合。首先,加德纳的多元治理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都受其遗传、生理成熟和社会文化及个性的影响,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和学习优势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儿童尤其如此,他们可以用100种语言(对话、肢体动作、绘画、泥塑、歌声等)来表达自己,他们看待世界是整体的,因此,幼儿已具备接受全语言教育的能力。其次,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手脑并用、身心协调,就必须对感知觉进行统合,而对儿童最终的学习方式――各种活动基本是通过口头语言、肢体动作、表情、各种艺术形式来完成的,这对老师进行全语言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供了便利和基础。最后,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也就是说,发展的个体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用,影响着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因此,生活的、整合的、统一的、系统的儿童生活全过程是进行全语言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

第三,自20世纪70年代全语言教育产生以来,经过欧美近20年的探索实践已成为西方儿童语言教育界的一种重要理论,随后波及国际学前教育界,引发世界范围内儿童语言教育的改革,至今已近半个世纪。由此可见,学前全语言教育有着丰厚的实践基础,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随着幼儿教育在国内的兴起,其五大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细,语言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在与时俱进,曾经的语言教育也在逐步改革,迈向全语言教育。全语言教育理念指出,人的学习是符号的学习,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全语言教育的研究者在吸取了维果茨基的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任何符号系统学习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因而建议将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来。它虽然没有提出固定的模式和方法,但这种教育理论思潮的观念和原则却在近年来的幼儿语言教育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对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雪丹.全语言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早期阅读[J].学前早期研究,2009(6)

[2]隋岩.全语言教育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袁爱玲.面向21世纪构建幼儿园全语言教育[J].教育导刊,1999(S1)

全语言教育论文篇2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然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突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地位多,实践教学的课时却相对很少。面对这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平衡的尴尬处境,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在教育地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能力。开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一股新的气象。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全语言教育论文篇3

语言作为识别文化归属,文化行为和文化认同的珍贵标志,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强大向心力。然而在多民族、多语言地区语言在使用时就天然的分为了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在我国,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使用人群,早已成为各民族语言中的强势语言,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少、使用范围窄,较汉语而言是弱势语言,国家在进行语言规划,制定语言政策时必须要考虑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问题。作为跨民族的经济技术交际工具,选择何种语言教育对民族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民族语言民主和民族语言平等是一对矛盾,在处理复杂语言关系的过程中,语言问题集中表现在语言教育上。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国同样面临如何发展语言教育的问题。

2研究现状综述

2.1语言教育概念及相关定义

根据维基百科全书对“语言教育”的定义,“语言教育”泛指任何语言的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我们一般讨论的语言教育就是采用母语对青少年进行语言教育的问题,有关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问题本文暂时不予讨论。《现代汉语词典》对母语的解释是:“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方言”。李宇明先生指出母语这一概念属于民族领域,即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反映了个人或民族成员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认同,或者说是民族忠诚[3],加强母语教育的实质是强化民族认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证信息畅通,促进国家认同,是国家安全之必须,语言教育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国家安全的责任。

2.2国外研究

国外有关语言教育的研究大多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其中针对教育政策的制定,1988年洛恩?拉福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语言教学及语言规划》中提到语言平等是语言规范化的终极目标,然而一般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并不考虑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大多数人夸大了教育部的作用,将学校系统尤其是语言教学作为贯彻语言政策的手段。洛恩举了西非新几内亚的语言政策来说明语言政策的推行不能单纯依靠学校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的国语教材、国语师资和标准化的语言,使得新几内亚的语言政策成为了一次“壮丽”的惨败。然而有少数自发的语言推广却获得了成功,这与社区人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洛恩指出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对语言的需要,学校系统是语言政策的实施阶段,要完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材的准备、教师进修计划,为语言教学做好准备。[2]

托弗?斯库特纳布?坎加斯[2]强调语言作为民族特征的重要元素,少数民族应当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并详细举出了为享有教育中语言权利而斗争的实例。为了支持少数民族的语言和语言教育权利,出现了一种语言生态学的观点。许多语言生态学家认为目前许多世界的语言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与生物界或生态界的物种濒危和灭绝的过程很相似,更确切地说,比动物和植物所面临的灭绝威胁更严峻。如果人们不给予这一语言损失过程足够的重视、不及时对其加以制止的话,语言生态学家认为世界语言基因库将会与这些语言息息相关的文化知识一起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1年专家会议报告显示,生活在简单文化里的居民不得不同化到复杂的文明中来,这种情况下,使用母语进行第二语言教育比直接进行长跳式的第二语言教育要更为有效,小语群地区的人们在接受母语教育后的两三年,应当学习完整的标准的国语以便于和族群以外的人进行交流,并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这份整理的报告中,介绍了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适合使用本地语,采取什么措施来鼓励本地语。这份报告为语言规划提供了详尽的参考,从教育语言的选择到学习目标语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指出了了语言规划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为联合文教科组织提出了改善语言教育行动的建议。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语言不仅仅是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还是民族认同的标志。针对语言政策与文化认同、民族身份认同的关系,语言学家从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视角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遇到的来自于语言、文化及民族身份认同的挑战和机遇。另外,在《国外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进程》一书中洛恩提出语言政策真正的推动力不在于法律或规定,而在于语言文化的意识形态及民族认同。”也就是说,只有加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语言政策才能真正得到推广,而语言政策的推广也会进一步加强民族的认同感。

综合国外语言教育及政策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研究的重点是尊重语言平等,保护语言权利特别是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多数学者将语言教育与国家政治、民族团结联系在一起,忽略了语言教育与文化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

2.3国内研究

关于我国的语言教育问题的研究,多围绕以汉语为母语的第一语言教学、以汉语为目的语的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少数民族对汉语和本民族语言进行的双语教学以及外语教学而进行的研究。国内有关语言政策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类,宏观方面――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语言教育,微观方面――基于言语实践的语言教育。

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语言教育,这一部分的研究者认识到,语言教育不仅仅只是教育系统的责任,语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语言教育的所面临的问题也就更为复杂,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在进行语言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将语言教育提升到一定地位,把控国家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曹迪认为国家文化利益与安全、经济和政治利益密不可分,指导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行,语言教育政策的终极目标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应是以提升国家语言文化软权力为核心;以对外维护国家语言文化主权、护国家语言文化安全、促进语言文化传播,对内提升民族语言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为战略目标;我国当前的语言教育政策未能充分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原因在于政策存在目标迷失、政策价值取向偏差、政策系统内部缺乏相互协调机制所致。[6]

孙渝红主要剖析了美国语言政策的历史与现状,从国家战略角度看语言政策的制定,无论从文化价值观还是意识形态来看美国语言教育都在灌输一种“盎克鲁新教文化”和所谓的语言语言民族主义,通过对比现阶段中国与美国语言教育的特点,反思我国语言教育的不足,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发展、科学规划民族语言教育、拯救濒临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并从国家战略高度科学制定外语教育政策,最后加强语言教育国际化发展,打造有特色的语言文化。[5]同样提出语言教育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还有陈汝东,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语言教育发展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说起,指出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战略发展,应当将语言教育上升到国家竞争力的高度来看待,加强公民公共话语的培育,改善我国公共语言生态环境;同时给我国语言教育提出了建议:重新筹划外语教育与母语教育的比重匹配,从教学内容、方法、建制等各方面改革;加强国家媒体话语能力的培养;最后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传播能力。[8]周殿生在《我国的语言教育与国家利益》一文中将我国的语言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别是主体民族母语教育、非主体民族母语教育、双语教育、国民外语教育、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向外推广教育、普通话普及与少数民族标准音和正字法的推广、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这七大类;周殿生同样指出应将语言教育拔高到国家战略角度,但不同的语言教育内容应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国家利益,进一步发挥其对国民素质提高和国家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部分学者强调语言教育的地位,明确指出语言教育与国家利益相关,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提出了针对我国语言教育发展的建议,但这些发展建议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缺乏专门机构来管理地方使用语言和科学的准备教学材料。

综合上述文献,我国双语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存在问题,学者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关注不够,双语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外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可选择的语种较少,难以满足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针对语言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设置,教材编排和师资培训方面,有关语文教育、教学的讨论一直持续,部分学者看到了母语教育的重要性,但过分打压外语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目前我国多与地区采用的双语模式已基本固定,如何提高双语教育水平,切实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维护国家话语权和文化利益是语言学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边境地区,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地语言状况复杂,需要实地考察语言环境,这方面的语言调查研究不足,使得这些地区的语言教育研究进程受到影响。

3结语

母语教育的成功应有相应语言规划政策的支持,最后笔者就文中提到的讨论总结了以下几点:

1)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珍贵的社会资源,我们需要正视语言资源的重要性,将语言教育拔高到国家战略角度来对待。

2)民族语言教育应当向国家主体教育侧重,但要注意保留一定的多元文化教育。

3)母语教育对主体民族语言教育来说,既是教学工具又是目的语言;对非主体民族语言教育来说,母语在学习初期要作为辅助通用语言学习的工具,同时注意不能忽视母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教育系统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反馈语言教育成果与问题。

4)实现母语教育和通用语言教育的措施有所区别,要结合实际语言环境和人民需求来安排。

5)母语权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言人权观念,但我们不能要求绝对的语言民主,民主需要秩序来保证,过分的语言民主会破坏语言生态环境的秩序,导致社会和国家的混乱。

全语言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语言教育;母语教育;语言政策;语言资源

1简要介绍

语言作为识别文化归属,文化行为和文化认同的珍贵标志,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强大向心力。然而在多民族、多语言地区语言在使用时就天然的分为了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在我国,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使用人群,早已成为各民族语言中的强势语言,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少、使用范围窄,较汉语而言是弱势语言,国家在进行语言规划,制定语言政策时必须要考虑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问题。作为跨民族的经济技术交际工具,选择何种语言教育对民族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民族语言民主和民族语言平等是一对矛盾,在处理复杂语言关系的过程中,语言问题集中表现在语言教育上。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国同样面临如何发展语言教育的问题。

2研究现状综述

2.1语言教育概念及相关定义

根据维基百科全书对“语言教育”的定义,“语言教育”泛指任何语言的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我们一般讨论的语言教育就是采用母语对青少年进行语言教育的问题,有关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问题本文暂时不予讨论。《现代汉语词典》对母语的解释是:“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方言”。李宇明先生指出母语这一概念属于民族领域,即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反映了个人或民族成员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认同,或者说是民族忠诚[3],加强母语教育的实质是强化民族认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证信息畅通,促进国家认同,是国家安全之必须,语言教育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国家安全的责任。

2.2国外研究

国外有关语言教育的研究大多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其中针对教育政策的制定,1988年洛恩・拉福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语言教学及语言规划》中提到语言平等是语言规范化的终极目标,然而一般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并不考虑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大多数人夸大了教育部的作用,将学校系统尤其是语言教学作为贯彻语言政策的手段。洛恩举了西非新几内亚的语言政策来说明语言政策的推行不能单纯依靠学校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的国语教材、国语师资和标准化的语言,使得新几内亚的语言政策成为了一次“壮丽”的惨败。然而有少数自发的语言推广却获得了成功,这与社区人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洛恩指出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对语言的需要,学校系统是语言政策的实施阶段,要完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材的准备、教师进修计划,为语言教学做好准备。[2]

托弗・斯库特纳布・坎加斯[2]强调语言作为民族特征的重要元素,少数民族应当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并详细举出了为享有教育中语言权利而斗争的实例。为了支持少数民族的语言和语言教育权利,出现了一种语言生态学的观点。许多语言生态学家认为目前许多世界的语言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与生物界或生态界的物种濒危和灭绝的过程很相似,更确切地说,比动物和植物所面临的灭绝威胁更严峻。如果人们不给予这一语言损失过程足够的重视、不及时对其加以制止的话,语言生态学家认为世界语言基因库将会与这些语言息息相关的文化知识一起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1年专家会议报告显示,生活在简单文化里的居民不得不同化到复杂的文明中来,这种情况下,使用母语进行第二语言教育比直接进行长跳式的第二语言教育要更为有效,小语群地区的人们在接受母语教育后的两三年,应当学习完整的标准的国语以便于和族群以外的人进行交流,并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这份整理的报告中,介绍了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适合使用本地语,采取什么措施来鼓励本地语。这份报告为语言规划提供了详尽的参考,从教育语言的选择到学习目标语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指出了了语言规划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为联合文教科组织提出了改善语言教育行动的建议。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语言不仅仅是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还是民族认同的标志。针对语言政策与文化认同、民族身份认同的关系,语言学家从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视角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遇到的来自于语言、文化及民族身份认同的挑战和机遇。另外,在《国外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进程》一书中洛恩提出语言政策真正的推动力不在于法律或规定,而在于语言文化的意识形态及民族认同。”也就是说,只有加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语言政策才能真正得到推广,而语言政策的推广也会进一步加强民族的认同感。

综合国外语言教育及政策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研究的重点是尊重语言平等,保护语言权利特别是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多数学者将语言教育与国家政治、民族团结联系在一起,忽略了语言教育与文化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

2.3国内研究

关于我国的语言教育问题的研究,多围绕以汉语为母语的第一语言教学、以汉语为目的语的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少数民族对汉语和本民族语言进行的双语教学以及外语教学而进行的研究。国内有关语言政策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类,宏观方面――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语言教育,微观方面――基于言语实践的语言教育。

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语言教育,这一部分的研究者认识到,语言教育不仅仅只是教育系统的责任,语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语言教育的所面临的问题也就更为复杂,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在进行语言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将语言教育提升到一定地位,把控国家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曹迪认为国家文化利益与安全、经济和政治利益密不可分,指导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行,语言教育政策的终极目标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应是以提升国家语言文化软权力为核心;以对外维护国家语言文化、护国家语言文化安全、促进语言文化传播,对内提升民族语言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为战略目标;我国当前的语言教育政策未能充分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原因在于政策存在目标迷失、政策价值取向偏差、政策系统内部缺乏相互协调机制所致。[6]

孙渝红主要剖析了美国语言政策的历史与现状,从国家战略角度看语言政策的制定,无论从文化价值观还是意识形态来看美国语言教育都在灌输一种“盎克鲁新教文化”和所谓的语言语言民族主义,通过对比现阶段中国与美国语言教育的特点,反思我国语言教育的不足,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发展、科学规划民族语言教育、拯救濒临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并从国家战略高度科学制定外语教育政策,最后加强语言教育国际化发展,打造有特色的语言文化。[5]同样提出语言教育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还有陈汝东,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语言教育发展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说起,指出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战略发展,应当将语言教育上升到国家竞争力的高度来看待,加强公民公共话语的培育,改善我国公共语言生态环境;同时给我国语言教育提出了建议:重新筹划外语教育与母语教育的比重匹配,从教学内容、方法、建制等各方面改革;加强国家媒体话语能力的培养;最后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传播能力。[8]周殿生在《我国的语言教育与国家利益》一文中将我国的语言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别是主体民族母语教育、非主体民族母语教育、双语教育、国民外语教育、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向外推广教育、普通话普及与少数民族标准音和正字法的推广、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这七大类;周殿生同样指出应将语言教育拔高到国家战略角度,但不同的语言教育内容应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国家利益,进一步发挥其对国民素质提高和国家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部分学者强调语言教育的地位,明确指出语言教育与国家利益相关,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提出了针对我国语言教育发展的建议,但这些发展建议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缺乏专门机构来管理地方使用语言和科学的准备教学材料。

综合上述文献,我国双语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存在问题,学者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关注不够,双语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外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可选择的语种较少,难以满足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针对语言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设置,教材编排和师资培训方面,有关语文教育、教学的讨论一直持续,部分学者看到了母语教育的重要性,但过分打压外语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目前我国多与地区采用的双语模式已基本固定,如何提高双语教育水平,切实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维护国家话语权和文化利益是语言学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边境地区,新疆、、云南、广西等地语言状况复杂,需要实地考察语言环境,这方面的语言调查研究不足,使得这些地区的语言教育研究进程受到影响。

3结语

母语教育的成功应有相应语言规划政策的支持,最后笔者就文中提到的讨论总结了以下几点:

1)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珍贵的社会资源,我们需要正视语言资源的重要性,将语言教育拔高到国家战略角度来对待。

2)民族语言教育应当向国家主体教育侧重,但要注意保留一定的多元文化教育。

3)母语教育对主体民族语言教育来说,既是教学工具又是目的语言;对非主体民族语言教育来说,母语在学习初期要作为辅助通用语言学习的工具,同时注意不能忽视母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教育系统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反馈语言教育成果与问题。

4)实现母语教育和通用语言教育的措施有所区别,要结合实际语言环境和人民需求来安排。

5)母语权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言人权观念,但我们不能要求绝对的语言民主,民主需要秩序来保证,过分的语言民主会破坏语言生态环境的秩序,导致社会和国家的混乱。

6)母语是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根基,我们要把握国家话语权,舆论引导受教育者热爱母语。深化母语教学理论,处理好母语教学与其他教学的关系。

在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条件和环境下,我国的语言教育需要寻求符合本国特点的有效模式,一方面要维护好不同语言民族的语言权利,一方面要遵从国家的发展的战略。语言教育的规划和实践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直接相关,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民族利益,语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民族权益,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语言教育问题值得学者思考研究,我国的语言教育现状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人民的配合。

【参考文献】

[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

[2]周庆生,等.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归化进程[m].

[3]李宇明.论母语[J].世界汉语教学,2003,1:48-58+3.

[4]陈章太.论语言资源[J].语言文字应用,2008,1:9-14.

[5]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

[6]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全语言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思想;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策略

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性教育思想这种全新的教育理论为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开创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其突出优势在于教学评价方法和对话式教学方式方面。在新时期形势下,现代教育思想代表的是较为先进的科学理论成果,通过现代教育思想来完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为课堂教学的成功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现代教育思想的概述

1.内涵为了使现代教育思想能够在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深入的分析现代教育思想的特点,为后续教学活动做好必要的铺垫。教育理论一般都是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形成和发展,在较大的时代、社会环境中衍生出来的新型现代性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化教育,是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时间段的真实反映。而现代教育思想主要是将理论性和实践性进行相互的融合,理论性的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中包含的是思想的范畴理论,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如果没有理论支持的话,那么实际的教育活动将无法谈起;实践性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在当前教育领域中受到大多数教师的热捧。能够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融合,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当前的知识综合水平以及文化素养[1]。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我国当前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后续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真正地彰显出现代教育思想的价值和作用。在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实施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所提出来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更加科学而有序地实施日常的教学活动,解决以往教学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全面有效地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2.结构现代教育思想属于时代性较强的思想体系,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解决在教学改革工作中所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其中包含了素质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思想等,构成新型的教学思路。在一定时期内教育思想要能满足人们对于教学的需要,从整体上推动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具备较为明显的前瞻性;另外还需要根据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制定新型教育教学目标以及建构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等等,并且在内部发挥良好的监督作用。因此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分析,形成更加具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相互融合加强后续教育的效果以及提高水平。另外还需要根据教育实践和教育功能的特点,具备导向性和评价性。我国现代性教育思想和各方面实践教学内容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能够从整体上推动现代化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实际教学水平。3.意义在当前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日常教学课堂中,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思想的深入性解读。汉语言文学在我国高校属于历史比较悠久的学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后,再通过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当前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往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知识的讲述,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和文学、文化素养的养成。语言是需要吸收和消化利用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根据创设的相对应的情境,引发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性思考。所以现代化教育思想需要结合在以往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地贯彻落实,以此来革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2]。在现代教育思想中要重点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只是单纯理论知识的讲解,而要将知识和实践进行相互融合,使学生能够运用课堂中所讲述的知识内容,用于日常的学习和实践,全面提高学生当前的知识运用能力。在新型教学模式中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成为在实际学习时更加主动的一方。全面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各项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现状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放大学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制定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了多项专业的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的核心。以内涵建设为主线,完善课程建设的模式,同时通过开放性意识和法律观念来实现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适应新时期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专业发展的目标,构建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仍存在诸多的矛盾[3]。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课程选修设置还无法满足学生当前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一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存在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科和教学任务存在不均衡的特点,教师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比例仍需要提高,并且相关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最后,科研方面并没有实现层次性的突破,一些科研项目还处于较为零散的状态中,并没有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的集体特色内容,并且一些专业建设方面的投入资金是比较小的,并没有完善其中的考核以及激励目标,在培训机制方面还没有具备科学性的特点,这些都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仍需要相关学校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性分析,根据学校当前的办学实际来强化和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以及水平,更加贴合于学生当前的学习需要。

三、现代教育思想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

1.明确教育方向在开放教育汉语言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各个时代和思潮、各个流派和团体、个人的文学精神和发展内涵,全面地提高文化理论水平和当前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现代性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人格教育应当放在知识能力教育之前,并且把握住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本质性内容,进行教学的创新以及发展。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现状,将历史和哲学等因素相互的融合,以此来让学生掌握基本性的理论知识,全面培养成当前的专业能力,健全学生当前的人格,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其次,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学科的建设,突出本身的发展重点,开放大学要在内部搭建学术平台,从而使得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加强的深入性分析,更好学科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应用型文学艺术研究的课程投入,进一步的保证其本身的学术优势,从而使得汉语言文学资源能够得到全面的整合。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将不同学科师资进行重新组合,搭建更加科学的研究团队,并且满足当前汉语言文学科研团队的建设模式,不断地扩大整体的教育范围,从而使得科研群体数量能够不断地增多。在研究方面能够具备特色化的特点,学术前沿性更强,有效地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2.优化课程教育体系优化课程教育体系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优势是非常突出的,教师需要先分析在以往课程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后再根据学生当前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汉语言文学课程通常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同一门专业课程不同年级无法自由地选课,因此学校可以通过选修课的自主性调整来帮助学生接触到一些特色的课程,并且通过学生跨年级的选修,全面激发学生当前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得学生的专业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人文通识课程教学和学习的优化力度,并且还需要转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研讨式和专题式等灵活多变教学方法,使这种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泼。另外还需要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完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相关课程必须满足长期性的发展要求,结合汉语言文学方面教学实际,做好校内外实践环节的相关研究,从而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在实际教育中需要加强对教法、实训的优化力度,做好统筹性的安排以及指导,在规范化、科学化方面进行相应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教学方面,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进行相互的融合,定期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搞好调查研究。在科研论文写作指导方面,要培养学生对于资料的检索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进一步的完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全面地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3.建立学术交流平台我国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在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建立稳定性较强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课堂中,可以邀请海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前来讲学,组织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交流,并且每年要承办小型的学术交流会,共同探讨有关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前沿问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定期举办读书会,或者是剧社等多种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创办校内的文学刊物等等,从而使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和水平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几个选修模块,注重汉语言文学的工具性和技术性,开展多样性的学生社团活动,并且还要加强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全面培育。另外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还可以和出版社进行相互的合作,在学校内部建立实践教学平台,搭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够通过实践性的平台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全面的提升自身的各项素质。教师在学生实践中做好科学的指导以及相关引导,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把握住汉语言文学学习的本质性内容,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素质。并且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融合,为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在当前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加强对现代性教育思想的全面融入,解决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使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能够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地保障学生当前的主体地位,并且还要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汉语言文学整体教学水平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巧玲.探究现代教育思想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J].赤子,2018(11):234.

[2]唐霞.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3):44-45.

全语言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语文教育大学生真善美教育

引言

探索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途径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内在品质的升华,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我们需要积极地发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发掘语文教育背后的人文魅力,从语文教育的知识层面、理论层面、道德层面启发大学生对于人性中真善美的思考,促进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我们将从实际的教学工作经验出发,结合语文教育的理论知识,探索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结合途径。

一、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语文教育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具备美感的全面人才、发掘语文教育中的真善美的本质,分别表现在:首先是为了捍卫语文学科的尊严,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科技型人才的需求,忽视了大学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通过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发掘语文教育在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力,是捍卫语文学科尊严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缺乏对于语文教育的这一研究,没有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支撑,语文教育对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还不够,为此我们必须探索相关的融合途径改善这一问题;其次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需求,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全面性,克服对语文教育的狭隘认识,无论是语言、文章、文学等语文方面的研究综合到“语文教育真善美探讨”的根本上来,这是一个关乎修养和心灵的改善过程,从语文教育的基础教育过程来提高受教育者的修养,无论是从加强“德”的修养,还是知识面“智”的加强,或者对技能的提高“才”的改善,都是语文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修养的提高。

二、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具体思路

(一)知识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融合

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方式首先是通过知识层面展开的,毕竟知识是语文教育中非常关键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文知识、文学知识等的探索和发现来寻求和真善美教育的结合。所谓“真”,我们可以理解为真诚或者对真理的追求,就语文教育的过程本身而言也是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以及相关的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工作,一方面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文字理解能力,另一反面能够帮助被教育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对语文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表现出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中“真”的结合,求真是语文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格养成和创造型人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分别是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智力。文知识包含了很多,主要的内容是以语文为主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总括,系统地来说有语音、文字、词汇、逻辑、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语文教育要想通过知识层面促进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发展,就应该更加注重知识层面的传授,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够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此语文教育应该将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的阶段中,语文能力是一种利用语言来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沟通等方面。文教育想要健全人格和塑造创造型的人才就必须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知识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语文智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全面地提高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通过知识的教育环节的设计和安排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二)理论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

从教育学理论层面探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即只要通过语文德育的角度来思考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使得被教育者能够从语文教育中获取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从而提高被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这种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从教育学的理论层面证明了语文德育教育对被教育者思想层面的影响。文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通过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对被教育者的人文修养的提高,这也是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理论支撑。

语文教育中很多课文和文学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多的课文和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道德理想等元素。这些都是语文教育积极的引人向善的特点,承担着对于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使命,是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结合的完美做证。具体的融合过程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充分地考虑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节操、品德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三者的培养过程改善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效果。其中人的思想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看法,所谓大学生真善美的培育最为主要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即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富有责任感等积极可贵的思想品质,语文教育要想通过教育学理论的观点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时思想境界的提升也能反过来影响到其语文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语文德育教育的理念能够透过教育学的手段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培养大学生情操的逐步养成,透过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的魅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对大学生情操陶冶的目的。所谓德行,指的是人在日常处事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坚韧的性格特点。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追溯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探索、谦逊谨慎等珍贵德行的养成。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研读理论,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教育学理论的相关特征和语文教育的德育效果,培养大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发掘人性中真善美的能力。

(三)美育学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语文教育从美育学的角度而言指的是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审美意识的提高,语文教育能够通过美育学的思想改善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构建,即通过美育的过程促进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即使得大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认识到什么是美,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崇尚美。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这就需要从大学生本身的审美意识、审美因素、审美能力出发。其中审美意识是指人类思想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审美观点、审美倾向、审美标准等;对于语文教育的过程而言,这种审美标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是全面提升大学生审美理解和感知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发展创新型的人才有着审美能力的支撑,具体到实际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将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纳入教学的重点考虑,通过语文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审美意识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体系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构建一个以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至为重要,通过这个以美学宏观角度完善语文教学的系统构建,全面地促进语文教育中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培育过程。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够对以“美”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有深入的理解,构建这种语文教学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智力教育,更不能笼统地认为是道德教育、审美教育。而要将语文作为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充分地渗透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文章、文学三个教育重点,充分地挖掘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通过语言、文章、文学三者的相互促进和补充,完成适应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但是这个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宏大的,它既要考虑到东西方美学的特征,又要考虑到马克思美学的逻辑和总结作用,通过美学的观点充分地发掘语文教育中语言、文章、文学的独特魅力,从而从智育、德育、美育的提高完成大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塑造。进而实现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那么这种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育过程怎样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真善美教育呢?首先是“求真”,求真是从认知的角度开发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智力、创新技能等能力的养成,这是一个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其次是“向善”,即通过美学的语文教育,积极地通过文章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向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最后是美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崇美”,即从美学的角度思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对语文中文章、作品、语句等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们健全自己的心灵构建。

结语

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全新思想和途径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全新发展方向,也是较为理想的语文教育理念。为此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理论、语文教育中美育学特征、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的具体特征,通过对这些角度的思考,发掘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潘纪平,柯华桥.语文审美教育原理略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2]杨道麟.高师院校中文系的学生务必探讨语文教育真善美[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全语言教育论文篇7

一、高校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特点分析

(一)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胜于应用语言文学是从中文、外语等专业中抽离而成,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始于北京大学的中文专业,距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发展至今,我国的高教教育中已经形成了语言文学教学专业的教学基础。现今阶段,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但其应用性却一直不明显,使得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职能,这也造成了社会对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认可度降低,因此,在现阶段,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语言文学专业。

(二)语言文学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多年以来,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作家、文学家、教育家等知识分子的教育基地,对于国家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许多高等教育学校中开设了关于中文专业中的文秘学、新闻传播学、国际汉语等相关专业,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关专业的应用性人才。但就近几年干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来看并不容乐观,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该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不强,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也不高。

(三)语言文学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不强语言文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以及水平,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从语言教育本身来看,语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就目前而言,高教语言文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实践、应用的教学机会较少,学生无法掌握语言练习的机会。此外,现阶段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是有据可循的。

二、高校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在分析语言文学专业特点的同时,还需要对专业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具备的条件,促进语言文学专业建设。

(一)语言文学的理论基础较为坚固我国的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有着牢固的理论基础,其理论的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中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为源泉,结合国内外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等发展而成的语言文学理论基础,此外,凡是适用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其他语言学理论都可以发展成为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因此,语言文学的发展就具备了雄厚的理论基础,为高校的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语言文学的发展拥有优厚的现实条件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具备了优厚的现实条件,这种现实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已经有百余年历史,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基础,这对于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语言文学虽偏向于教育学术性,但其发展也拥有了广阔的市场环境,社会对于语言文学专业需求也较多,因此,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具备了优厚的现实条件。

三、高校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措施

(一)坚持语言文学教学改革高校在进行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时,首先应该积极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完善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高校应该逐步完善学科体制建设,完善教学体制和网络虚拟教学体制,并要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更新教学内容,对于不符合发展的教材及时进行更改。同时,还应该完善网络教学选课模式,均衡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从而在方便师生选课的同时合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对于语言文学的吸收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语言文学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在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鉴于此,语言文学科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尽量选取新颖的教学素材,并及时为学生引进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学科理论,进而巩固学生的学科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注重掌握恰当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将文学作品与多媒体中的声音、图像、视频相融合,为学生打造一堂声情并茂的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言文学的美感,增强教学的新颖性。

(四)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高校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本质在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就目前的语言教学中,仍将写作能力视为衡量学生语言能力的一贯标准,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应综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全面进行测评,以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小结

全语言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多视角;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2-0036-000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经历了自上而下的教学改革。各高校紧紧围绕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明显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由此引发了学界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深层思考。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总结大学英语教学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改革成果,反思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推动教学改革纵深发展,2010年5月,《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在中山大学举办了“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与会专家们就大学英语课程内容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外语教学与通识化教育成为大会讨论的主要观点,许多专家提出了“通识化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方向”这一论断。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引发了学界的争鸣之势。笔者在回顾有关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关系的研究基础上,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与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比对研究,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即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师资的知识结构等视角考察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不能简单地等同通识教育,中国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无法独立担当起通识教育之重任。

1 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研究回顾

1.1 通识教育的性质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其目的首先关注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潘光旦,1999:459)。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熏陶,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是带有普遍性意义的人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冯增俊,1999:51-54)。李曼丽、汪永铨(1999:99)对已有通识教育内涵表述的考察表明,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理念,也成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识教育是实现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实现不同领域、不同学科间的对话与交流,拓宽视野的有效途径。

《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进行了明确和完整的阐述: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确定了大学英语的服务对象及其地位,规定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强调了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王守仁(2004:5)认为,大学英语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这一语言交际工具,同时还与他们的国际意识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大学英语也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

1.2 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之关系的不同观点

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否就是通识教育,或者说通识化教育是否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国内专家持有不同观点。笔者以“大学英语”和“通识教育”为关键词搜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近三年来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英语即是通识教育,如周莹(2008:74-75)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相一致,从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实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具体途径。马彦(2009:103-105)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教材、教法和评价等方面应符合通识教育课程的要求。

(2)以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为基础来讨论大学英语,试图改变大学英语“工具功能(instrumental)”,强调大学英语的“一体化培养功能(integrative)”,这点与通识教育的内涵有相通之处,但并没有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就是通识教育。如吴鼎民、韩雅君(2010:9-10)在考察了美国、港台及大陆的通识教育后认为,用通识教育理念来改革大学英语有利于推动课程建设,主张大学英语“工具性”和“文化性”并重,更好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3)大学英语的发展趋向应该是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而不是通识教育。如蔡基刚、廖雷朝(2010:23-24)从课程设置与英语教学理论、英语教学目的、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及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四个方面质疑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通识教育,他们认为,“在他们的(外语教学理论家)的著作中,……都没有见到在非英语专业的外语教学课程内容里有英语通识教育课程eLe(englishforLiberaleducation)的说法”,强调大学英语教育的工具性。

(4)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是通识教育,拓展部分是eSp或人文教育。柴改英(2010:15-16)认为这是一种“全人”教育,强调校本特色;殷和素、严启刚(2011:9)则认为通识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这是折衷的观点。

(5)大学英语不足以独立担当通识教育的重任。陈坚林等(2011:5-6)从大学英语课程本身的特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及大学英语师资的知识结构等角度考察,认为大学英语无法独立担当通识教育的重任,也不应该把通识教育的重任寄希望于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的本质依然是语言教学,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根本”(吴鼎民、韩雅君,2010:9-10)。

2 大学英语教学不是通识教育:不同视角的论证

针对大学英语是否是通识教育有多种观点,争论颇多。笔者将通识教育的内涵与《课程要求》进行比照研究,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师资的知识结构等视角,考察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还不能独立担当通识教育之重任。

2.1 教学目标视角

《课程要求》所规定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

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该教学目标涵盖了英语语言知识、英语综合应用技能特别是听说技能、英语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该目标,《课程要求》对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并对各个层次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和推荐词汇量作了详细、具体的要求。

而通识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是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关注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等等,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李曼丽、汪永铨,1999:99)。

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还是一门以语言技能训练和综合运用为主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强调通过对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训练,培训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其“工具性”,总体来说属于技能教育。英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训练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更好地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为个人及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课程要求》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不能等同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2.2 课程设置视角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在这五类课程设置中,前三类以训练语言技能为主,后两类加入了文化内容和专业内容,形成了以语言技能培训为主导,并向其他领域拓展和延伸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各种层次的高校以此为基础,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两个阶段。如基础层次(Ge)阶段+专业层次(eSp)阶段(殷和素、严启刚,2011:11-12)的课程设置模式;或者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块化,如基础英语模块+通识英语模块(英美文化、英美文学等)(黄芳,2011:17-18),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内容,称为通识英语,即大学英语从单纯的语言学习向结合内容学习语言的转移,着重强调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

但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增加英美文化或英美文学等教学内容就是在进行“通识英语”教育这一提法值得商榷。《课程要求》提出大学英语应“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是目前大学英课程设置的中心考虑要素,其课程设置大多围绕语言的核心能力如听说读写译等展开,同时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全过程。Kramseh(1998:12)认为:“如果把语言当作一种社会实践,文化将是贯穿语言教学的核心”。这已经说明语言与文化几乎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真正的载体和结晶,记录和保存着民族文化、精神生活的全部痕迹,文化则制约和影响着语言的指称和表意、语言的构成和生成发展。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作为语言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渗透在语言教学之中。结合本文中所论述的通识教育的内涵,笔者认为,简单地认为结合了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等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就是“通识英语”教学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再者,假设认为大学英语学习或教学模块需要经过基础层次,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层次,那么另外一种情况不能忽视:对于全国艺术类、体育类大学生以及某些特殊的对口单招生,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严重脱节,进入高校时英语语言水平相对低下,即使经过两年的基础教育可能都达不到“一般要求”。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艺术类大学生(2002级-2008级)达到课程要求“一般要求”的学生平均在30%左右,语言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更谈不上进行大学英语的“通识教育”了。因此,中国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是以通识教育为核心,而是围绕如何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使其能运用该语言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而设计的。

2.3 当前教材内容视角

依据《课程要求》,各大出版社出版了各类大学英语教材,如大学英语(全新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核心英语等十余套。这些主要教材编写的宗旨和依据并不是以通识教育的内涵为基础的,而是紧扣着《课程要求》的教学性质和目标。如《大学英语(全新版)》的编写宗旨是:在遵循现代外语教学理念、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人文性的单元主题较多,科普类(专业类)主题较少。以《大学英语(全新版)》读写教程和《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为例,两类教材合计72个单元,其中人文类主题59个单元,占81.94%;科普类主题13个单元,占18.06%。各教材人文类主题和科普类主题所占比例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以上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英语教材的读写教程中,绝大多数是人文类主题(81.94%),但是选取这些人文类主题的目的并不是为进行通识教育,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语言学习的目标,充分体现交际法的教学原则。如《大学英语(全新版)》的编写前言中指出,“主题选自当代生活中的重大题材。这样可以将语言学习贯穿在了解、思考、探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交际法的教学原则。”

教材强调通用性,但“通用”与通识教育内涵是不同的。教材的通用性是指教材适用于全国各类高校,适合文、理、工等不同学科的各类专业,适合全国各类地区(教育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从编写的内容来看,各教材的总词汇量符合《课程要求》中的词汇要求,教材每一单元的编写内容主要强调语言的知识输入、掌握语言的使用技能、学习语言的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总体还是围绕“语言”下功夫,以语言为平台,将西方知识和文化融入到语言之中,学生通过听力、阅读、练习(包括网络自主练习)等手段,在输入语言的同时,了解西方知识和文化,但主要的目标仍然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课程要求,2007:1)。因此,教材的内容与通识教育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大学英语课程并没有进行通识教育。

2.4 师资的知识结构视角

从1999年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大以来,大学英语教师数量激增,但整体学历普遍比较低,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为了加强师资的培训和培养,2004年制定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首次提出了“学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2007年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作为更为详尽的规定,认为要“健全教师培训体制。……学校应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2006年下半年,教育部组织了47场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巡讲为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一些重点大学与各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也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各高校鼓励大学英语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大学英语教师培训和培养取得了一些成绩:学历层次明显提高,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有所改善,教师教育理念有所更新,掌握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有所提高(王守仁,2008:130-134)。

从上述针对大学英语教师培训和培养的方法和手段中可以看出,培训和培养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二是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所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更新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三是根据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和教学评估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从历年来各类大学英语教师培训活动时登记的教师专业背景信息统计来看,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是英语专业,而且这些教师在建国后教育体制中几乎没有受过通识教育的熏陶,不具备进行通识教育的知识体系。通识教育课程涵盖广泛,需要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多领域和跨学科知识作为支撑,这些知识是大学英语教师无法企及的,即使欲通过培训现任教师,使之达到实施通识教育的要求,也需要一个相当长时期的过程(陈坚林,2011:6),因此,从师资知识结构视角来考察,大学英语也无法独立担当通识教育的重任。

3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是否是在进行通识教育,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主要从大学英语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师知识结构等不同视角考察了这一颇具争议的观点。文章对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比较,通过事实证明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并不是在进行通识教育,也不能够独立担当通识教育的重任。

尽管当前大学英语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担任通识教育的任务,但是现在通识教育已成为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必将成为一种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从1999年起在全国32所大学引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若干重点大学相继建立了通识课程体系,有些学校将大学英语(外语)课程纳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笔者认为,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在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改革的过程中,大学英语可以在通识教育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无论下一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何深化,都应当紧扣《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进行,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符合校本特色,这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Kramsch,C.LanguageandCulture[m],Universityofox,ford:oxfordUniversity,1998

[2]蔡基刚,廖雷朝,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3]柴改英,以外语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4]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1)

[5]黄芳,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的改革实践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l(1)

[6]冯增俊,通识教育与大学精神[J],江苏高教,1999(6)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8]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9]马彦,大学英语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现代大学教育,2009(4)

[10]潘光旦,潘光旦选集[z],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11]王守仁,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4(5)

[12]吴鼎民,韩雅君,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三套车”框架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全语言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国家安全;高校英语;教育改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抵御国际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紧迫。”这说明国家文化安全已上升至政府议事日程,国家文化安全至关重要。

一、高校英语教育文化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实践在维护和提升国家文化安全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高校英语教材偏向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文章,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高校教师在讲授课程时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讲授,高校学生吃肯德基,看好莱坞大片,用iphone,听英文歌曲,名族文化认同感较差,缺乏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另外,国家文化安全相关的国家外语教育规划政策较少。

二、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加强文化安全对策

(一)改革高校英语教材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选材遵循题材的广泛性、体裁的多样性和语言的规范性,同时注重选文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大多文章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缺乏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英文文章和教学内容,教材编撰应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加大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内容,一方面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二)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高校英语教师在讲授英语课程时如遇到弘扬欧美文化的教学内容,应告诉学生理性客观看待欧美文化,遇到中国传统文化应扩展教学内容,注重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的同时,也应利用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另外,可开设以比较中国各民族文化与欧美文化为主题,或者英文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讲座,辩论赛等。

(三)遵循“尊重民族文化”教学原则

民族文化淡化或消失,必将带来民族生存,国家安全方面的危机。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洪堡特曾提到:“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虽然其自在形态没有阶级性,但其内容却与意识形态息息相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高校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自觉克服文化虚无主义倾向,加强民族精神的建构。

(四)优化外语教育政策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民族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意义,如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已提出把“跨文化知识传授”及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但相关制度还有待于完善。此外,管理部门应积极制造各方面的条件保障民族文化内容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地位。高校英语教育政策制定者应该懂得语言学,应该了解不同的语言学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对外语教育的意义、内容、过程和结果的启示。“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涉及到一个国家、民族的中心价值体系进而涉及到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问题。”高校英语教育处于保护国家文化的战场,高校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和吸收欧美文化中积极的因素,摒弃欧美文化中不利或消极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做到“洋为中用”,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渗透国家文化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

[2]《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2.

[3]程晓堂.语言学理论对制定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4]唐兴萍.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Swot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5(5).

[5]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

[6]佟晓梅.全球化下的外语教育政策[n].光明日报,2010.

[7]张岱年.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J].中国文化研究,2000(4).

全语言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语文教育;理论体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64-02

一、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

语文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质的突破,内容不断丰富。语文教学作为整个教育界的一大支流,从当前的研究数据来看,还是十分薄弱的,在教学理论跟教学模式上存在很多缺陷,还不足以对今天的工作进行指导。笔者认为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一)缺少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近代知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虽就语文教育提出过诸多理论见解,但仍未为我国语文教育建立起一个成熟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我国近年来对语文教育的投放力度不断地提高,大批人才涌入到这个潮流当中来,如魏书生、钱梦龙、宁鸿彬等人,他们一生都奉献给了语文教育行业,但是单单依靠他们几个人的力量还未对语文教育改革起到本质上的作用。从近些年来看,语文建设之所以停滞不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未能够对语文教育建设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理论体系[1]。

(二)研究意识薄弱

当前的语文教育中许多内容都是由以往的经验得来的。理论经过时间的沉淀后会变得苍白无力,加上后续的教育者们无法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而缺乏创新,教育会常常出现停滞的现象。当前的理论教育往往过于片面,只讲到什么应该怎样,而没有具体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应该怎么样去做。在实践工作中,这些观点根本不能较好地为大家解决相关的问题,更加无法形成一个大的框架理论来指导工作的进行。

(三)思维方式死板,缺乏变革

科学的思维是实现理论建构的前提,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当前语文教育理论思想保守,教师教学理论多为经验之谈,缺乏整体的思维方式。

(四)理论研究脱离实际

当前有些学者过于浮躁,不能对语文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索,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生搬硬套在语文教育研究上,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起不到实际的效果;还有一些学者的语文教育研究过于注重外在包装,缺少对理论的深入研究,对实践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

二、关于促进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

为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笔者就促进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措施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以期为语文教育的研究与变革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一)建立新的汉语言教育的理论体系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人们对语文教育的研究投资力度的加大,对其研究更加深入。语文研究者们更加专注教育理论研究,发表了诸多此方面的理论著作。但是从当前来看,语文建设尚待加强。以传统语文教育理论为主体,借鉴国外语文教育理论中的精华,结合我国当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构建一套符合国情的科学完善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该体系要涵盖对语文教育研究的准则、内容、对象、方法、作用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理论,同时也要对语文教育与科学、时代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出相应的理论研究。该体系作为语文教育的理论依据,可称之为“语文教育学”[2]。它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不是单方面、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另外,这也并不是意味着新理论架构建立之前,我们就不能在语文领域做出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了。恰好相反,语文教育方面的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二)赋予现代内涵的研究意识

当前的理论研究工作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不了实践的要求,无法对实践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当前进行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缺乏现代内涵的意识。笔者认为,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进行需要具备以下三点意识:

1.竞争意识。当前进行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之间的竞争较之教学竞争要弱很多。很多语文教师无法意识到,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有所建树,在教育理论上也要有所研究。他们对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成果的低要求导致语文教育理论缺乏来自基层的研究,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发展缓慢。他们在工作中普遍缺乏成就感和上进心,主要就是因为缺乏竞争意识。另外,在政策方面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激励机制,无法激发教师主动去思考的意识和想法。所以,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并将其作为评选优秀教师以及给予激励或者处罚的重要评定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学科和教学水平的发展。

2.民主意识。民主是保持良好学科和学术氛围的前提条件。要坚持广纳言路、百花齐放的方针,在教师队伍中建立一种自由的学术研究和讨论气氛,要鼓励年轻教师大胆创新。

3.前瞻意识。在以前,人们对语文教师和社会发展适应性的研究较少,并且很多都是局限在短期时间里,时间上的跨度不大。很多教师经常是当前需要研究什么课题才会一窝蜂地去研究。而关于语文教育对科学、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未来社会需求的语文教育人才等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例如在语文教学方面,如何培养综合实用型人才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客观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要想促进一门学科和教育体制的发展,语文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现代性和前瞻性需要更多人关注。

(三)思维模式的改革

思维模式的变化牵涉到很多方面,从上面的现状来看,我们必须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变化。

1.个体思维向整体思维转变。我们在探讨语文教学改革和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时,受个体思维方式影响严重,往往会忽视整体和个体间的联系。不注重整体思维的存在,整体和个体间的辩证关系将无法获得。语文教育也是如此,语文教育的整体是人生活的全部、民族文化的全部,无论小学、中学等哪一时期的语文教育都无法完全替代之[3]。

2.经验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经验思维层次较浅,是系统思维的前提,它无法提供认知客观事物的规律。系统思维的目标性和规律性强,有可遵循的计划程序。将经验思维与系统思维结合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前提。语文教育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提升全民素质水平的同时,还要掌握语文教育的位置。用经验思维去感知,用系统思维去执行,促进这一学科教育的发展与深化。

3.反馈思维向发展思维转变。反馈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古今文化对比中发掘出有利的东西,促进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发展思维是对未来进行预测,就可能出现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的一种思维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着眼点不同,而发展思维方式的着眼点在于未来。教育本就是面向未来的一项事业,所以教育理论的研究也要关注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跨世界的综合型人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不能继续沿用落后的封闭思想,必须及时采用发展思维方式,以改善我国语文教学多年不变的现状。

(四)结合实际,加强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重点部分研究

1.目的和任务。第一是要明确这一学科的教学任务、任务的联系和性质。不同学科承担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不同。语文学科具备着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这就要求在使用功能教育上大力下工夫进行改变。也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争取使用汉字进行应用,提升其综合素质。总而言之,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2.教学内容。选定语文教育的内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习语文教材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传授语文知识,一定要做到具有计划性,因为只有做到量身定做,才可以让语文教育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2)对琳琅满目的课本进行精选。经济水平提高之后,人们对教育力度也加大了投资,但是面对堆积如山的课本,我们应该要学会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在学习语言阶段,一定要注重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但是唯一需要确定的就是,无论是哪个阶段,都不能够减少课本的数量,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可以让大家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其中的精华所在[4]。

(3)严格筛选教材课文。历来,语言因素和文章素材的好坏决定着这篇文章能否被选入教材中。我们所学习的所有语言,都有“伙伴语言”、“目标语言”之分,因此,我们选的课文一定要适合当时年龄段的人们所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读物。

三、注重语文教育的阶段性

教育需要始终以人为本,将人当作主体部分。人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需要接受不同阶段的不同知识,语文建设也是如此,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阶段性筹备工作。古人讲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注意对教师在传道方面的作用做一个高度强调,在语言方面,只是一个辅助作用[5]。由此我们可以充分地看出,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之所以不够发达,是因为对此重视力度不够,并且方法也不够科学。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语文建设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和要求。它与人类的成长是一致性的,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养分,而语文教育也是如此,不同时期,所需要侧重点是截然不同的。随着人们见识的不断增长,人们对语文建设方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一切教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新时期的到来,要求大家要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走向社会,在面对社会日新月异之后,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此,语文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育的作用还要在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中去认识。从对当前语文建设的研究上来看,语文建设的主要任务仍是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出来。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对语文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力争做到为社会所用。

――――――――――

参考文献:

〔1〕冯桂华.语文教育理论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11).

〔2〕王显槐.立足教育创新构建语文教育理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吴炳全.提高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几点思考[J].龙岩师专学报,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