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教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24:53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1

(一)实践教学得不到足够重视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的教学仍然极大地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很小,实践教学一般被安排在第七学期的后几周以及第八学期,由于这段时间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投向毕业论文的创作以及考研、考证、找工作等事务上,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的课时难以前移的重要原因在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本无法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做出妥善合理的安排。一方面,公共基础课程占据了大量课时,另一方面,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方向课程在“宽口径”思想指导下被尽可能地开设。因此,实践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被压缩。教师往往还是采用理论课程教学的方法来对待实践课程,而学生对待实践教学的态度也是马马虎虎,实验报告相互抄袭,或直接上网摘抄。

(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不科学金融学专业往往习惯于根据理论课程来制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将实践教学视为从属于理论课程的一个附庸。由于实践教学零散地分布于不同的理论课程之中,而不同的理论课程又都强调自身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逻辑的自洽,所以实践教学被碎片化,无法实现不同课程间的交叉,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普通高校中的金融学专业都选择开设了如企业见习、专业实验、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但这些环节往往非常松散,并经常由于归口不同机构来组织管理而造成彻底割裂的现象。在众多缺少统一管理机构的高校中,有些实践教学归口学生工作办公室管理,有些归口教学秘书办公室管理,有些归口教师管理,由于各机构存在目标和职能上的差异,导致各实践教学环节被相互孤立,缺乏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衔接性和协调性。

(三)实践教学师资不能满足需求具有金融行业从业经历的专业教师的缺乏是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大障碍。金融行业是高薪行业,优秀人才转投教育行业的几率很小。高校中的教师尽管拥有很高的学位和精湛的理论知识,但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少实战的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实践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辅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学校一般也不会花费资源去强化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由于学校在考核教师的业绩时只注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因此,教师同样缺乏到金融行业中锻炼自己的激励。而且成为一个“双师型”教师并不能为自己的评职评奖增添砝码,反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种种原因致使金融学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时都面临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当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被安排从事实践教学时,要么流于纸上谈兵,要么容易敷衍了事。

(四)实践教学资源相对缺乏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开展有赖于大量经费的投入。金融业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金融衍生品等宽广的领域,金融产品种类繁杂且更新速度极快。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场地以及实验设备。但现实的情况是,较之改善实践教学的硬件水平,高校更愿意将有限的经费用于规模的扩张。设备不足或陈旧落后严重制约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加剧了设备的损坏和故障。另外,目前国内关于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适用的教材也比较少见,且这些教材往往难以与购置的软件配套使用。近几年来,高校充分认识到了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就金融学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的效果很不理想。原因是金融机构具有特殊性,能够满足进行专业实习并且同意高校前来进行实践教学的金融机构的数量非常少,只有一些保险公司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金融机构基于对自身形象以及业务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是不会接纳大批业务不熟的未毕业本科生的。尽管高校与某些金融机构签订了有关成立实习基地的文件并举行了挂牌仪式等,但金融机构至多也就是对前来实习的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或职业道德培训,校企之间的合作大多流于形式。

(五)实践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评价体系闭卷考试几乎是目前金融学专业教学考核唯一的手段,考核的内容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极少涉及到对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实践教学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设置需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但目前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是从理论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处移植过来,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流于形式,对于社会实践等环节,由于管理难度大,其质量评价更是敷衍了事。

二、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实践教学泛指一切通过自主参与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德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方式,其组织方式、举办地点、时间都可随机而定。它的理念是全方位学习,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应有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各项共通能力以及价值观和态度,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而所谓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如下几层含义:(1)将实践教学放到与理论教学等量齐观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去,并将二者综合起来考虑,使二者能够相互配合和补充。(2)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对原本分散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碎片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整合,为实践教学制定单独的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整体培养的目标体系,并通过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达成目标。(3)将系统论的思想运用于实践教学,在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详细分解以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设定的基础上,运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抓住课内课外各种时机,构建起一套全程化、多元化、复合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至少要体现出如下三个特征:(1)根据认知的规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层次并根据不同的层次设置实践教学的模块。(2)将课内实践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设置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使它们能够紧密地衔接在一起。(3)将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培养机制。从上述三个特征可以看出,要构建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实践教学的层次。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从感性认知到熟练操作再到综合创新的逐层深入的过程,因此,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这种层次性,并以此来设置实践教学的模块。为了让学生对金融业务有一个感性认知,需要针对性地安排基础性实践课程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是由企业见习和金融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五笔、点钞、翻打传票、金融礼仪等)组成。通过企业见习这个环节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形成一个初略的感性的认知,通过金融基本技能的训练对金融业务的具体操作形成基本的印象并通过训练为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为了能够让学生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需要针对性地安排提高性实践课程模块,这个模块主要由金融模拟交易实训、金融统计分析与建模实训、沙盘对抗实训、金融企业会计实训、信息化综合实训、专业实习等环节组成。通过这个模块,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金融业务,并在实验室虚拟仿真的环境下或实习基地真实的环境下完成对这些业务的模拟操作,这个模块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还需要设置素质拓展实践课程模块。该模块由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环节组成。通过这个模块,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不仅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在上面述及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企业见习可以安排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金融基本技能训练可以安排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金融模拟交易实训、金融统计分析与建模实训、沙盘对抗实训、金融企业会计实训、信息化综合实训等提高性训练应该安排在第六、七学期,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而素质拓展模块所涉及的各项活动可以贯穿于第一至第八学期。其中,企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必须在校外完成,其他可以在校内的实验室或实训室中进行。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分布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看成是一个时间上连续、空间上延展、符合人类认知逻辑且相互影响作用的整体。但为了能够实现好的效果,还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来保障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并建立起有效的反馈、评估、控制机制,对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统筹、协调和优化。

三、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机制

(一)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实践教学活动涉及到授课教师、教学秘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网络中心等不同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因此,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必须以二级院为主导,通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协调配合方可完成。但由于不同部门在目标和职能上的差异,往往导致效率低下、运转不灵。因此,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中心并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和专门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师,专门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由中心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的设计与规划,并由中心来负责场地的安排、学生的组织、档案的建设等各项工作,涉及到需要其他职能部门配合时,也由中心负责协调。

(二)实践教学激励机制无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如何完美,都需要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来执行。目前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所以会受到师资问题的制约,关键在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只有将教师在金融机构的从业、挂职锻炼、实习实践等经历作为评定职称或评定各种奖项的一个重要因子,或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重要指标并与教师的实际收入相联系,才能引起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真正重视,并自觉地加强自身从事实践教学的能力。

(三)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原则的指导下,与金融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机制。共同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教学大纲,共同建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共同完成对学生培养的过程并对这个过程共同实施评估,尽量满足金融机构对于后备人才的需求。当然,这种合作也不必局限在高校与金融机构之间,高校也可以与一些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行业协会等合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2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追求文化多元性和高品味。注重文化的选择、批判和创新,是大学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它有助于克服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使教育和文化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和发展恩路,从而提高教育的文化品格,保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理想是指教育信仰,也即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教育理想.如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科学研究的教育理想、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它们在不同时期和国度里都曾经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使我们重新认识大学。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对大学的理解是传授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相应的教育理想有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则是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大学追求文化多元性、文化的高品味,注重文化选择、批判、创新的教育。同时,以文化作为辐射源向其它方面辐射,以提高社会的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

1.对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阐释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在提出学校以文化为主体作为教育理想似乎是废话。其实不然,学校的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文化高品味却从来没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去追求过。从前学校追求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都是比较狭窄的文化,而不是一般文化的含义。

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其涵义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上,是在最广泛的文化概念基础上考虑教育问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外显形式的客观文化和内隐形式的主观文化,从社会文化整体的层面上研究教育规律、形成价值取向和目标。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必然是把学校教育定位在文化上,这种文化为体、经济为用的教育理想就被称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

2.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认为,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它是通过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人们认为大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也可认为以社会需要为本,同时这两种主体观是统一的。事实上,也会经常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当处理不好二者的统一关系,就会造成教育上的偏离,降低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处理教育上的各种主体观的矛盾统一关系呢?那就是应该以文化为主体,就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观的实现,也能使教育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当代教育发展,应该提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是更有意义的事。

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提法往往忽略了社会需要,因而会造成教育对社会的不适应性,减少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不利于教育发展。而把教育看作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体,往往会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素质的提高,因而降低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为文化是和人密切相关的,文化即人化和化人,人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同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也包括了以社会为主体的教育,因为文化是人和社会的中介,人走向社会依靠文化,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沟通都要靠文化。文化实际是社会深层次要素,是社会的基石。以文化为本的教育必然也能满足社会需要。

由于文化内涵十分深刻,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教育中的许多思想、观念被包容在里边,比如高校有四大职能: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每一种职能都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职能。这样,高校的四种特定的文化职能就可以概括为文化职能。

对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教育更有深刻的认识。把研究教育的注意力、思考方式转移到对文化的理解上来,因此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研究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即教育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利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3.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意义

第一,使得学校教育具有长远的价值取向。文化不像经济那样更直接,而是体现着一种精神,具有长远的、持久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和久远的价值取向能够鼓舞人们去努力奋斗,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理想,更多的是从战略上去思考,从而能够克服急功近利的狭隘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国教育专家认为,真正会对教育产生长期危害的则是教育目标的过份功利化倾向。实际上,我国教育在质量上是很下功夫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精雕细刻、认真负责,很少有马虎懈怠现象,但为什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造力不强,这是因为把人才培养局限在知识教学方面,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致。所谓教育目标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的知识创新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与教育价值取向不长远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以文化为主体的现象.克服教育教学中的短期行为,树立长远的教育价值取向,必须在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效益和效果。

第二,具有宽阔的文化胸襟。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处于文化之中,但教育往往缺乏文化的自觉性和多元性、选择和批判性。树立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就会更多的以文化视角去思考问题。

事实上,回顾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虽然教育和文化关系最密切,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身处文化之中而不自觉,教育本身对文化认识的就不够,因为教育存在几千年,而文化概念的提出仅有一百多年历史,且定义150多个,至今还在不断更新。可见教育对文化认识不够,因而不能主动地适应文化规律,而缺乏自觉性。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有助于这种文化自觉性,也正是有了文化自觉性才能提出这种理想,并能把这种理想作为一种最高的形式.处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文化作为一种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个概念堂而皇之地进人教育殿堂,使得教育活动不再被局限于各个专业领域之中,不再是被分割为许多分支,而是一种整体统领着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文化视野将会变得无比宽阔。教育中有博大的文化胸襟,对人才培养、教育自身发展都将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在教育中能够形成文化力,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和穿透力。文化力量和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相比,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多么强大和优势,但长时间来看,则会显示出其强大力量,表现出辐射能力和穿透力。教育的特长在于利用文化力,而不是经济力盆或政治力量。教育正需要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鼓舞着教育活动去提高人的文化力量。

文化力也即是文化释放的能量,人的文化力包括智力因素、精神力量、文化网络和传统文化。其中精神力量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求实创新、奉献精神等。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提高文化力。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正是培养他们的文化力的一种支持力量,也能帮助探索出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力的方法。

第四,便于运用文化学方法去研究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科学技术等都能提供研究教育的方法,并能形成相应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和模式,形成相应的教育思维方式。同样,文化学方法比起上述其它那些方法,更具抽象概括性,从而能够统帅、更新原有的许多概念、思想和方法,使得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作出重大转移,也将形成新的教育逻辑和思考方式,使得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发展思路。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使文化学更快地和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在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支持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将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文化品味,增强人才的文化素质,不仅能够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也为社会发展注人更多的文化活力,能更好、更快地提高社会文化素质,从而也就提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家质,提高了综合实力。

4.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实现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思想。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培育质量高、数量多的人才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最大体现,是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最高层次和境界。

人是万物的尺度,培育出人才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而培养人才也不能停留在技能、智育的训练上,而是全面的,特别是人格塑造。从文化角度看人才培养,就是在教育中突出由知识内化为人格,让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使思维方式、心理要家得到品质上的改替,从而使精神得到升华,文化品味得以提升,较好地实现用知识文化、社会文化去化人的这一过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提升,并能进行外化为一定的文化产品,形成受教育者的文化呼与吸的运动,从而使学生具有文化自觉性,主动地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学校应始终强化学术氛围。学校教育不能是平庸的、毫无学术价值的活动,也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功利主义活动,需要更多地体现出学术价值,突出学术研究。大学的学习过程往往应和研究、学术活动联系在一起,研究往往是最好的学习。学生参与研究活动,通过学术氛围燕陶学生,使学生尊重学术、感悟学术,树立起浓重的学术意识,这是学校教育具有文化高品味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依靠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专心致志的从事科学研究,用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去影响、带动学生的科学与人文思想和精神,有好的译程内容和教材,开设出高质量的课,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这样繁重的任务需要教师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这就需要有政策保证和良好的校风。可见,这是艰苦的工作,绝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作得到的,这需要有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精神鼓舞。

其四,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开展文化整体教育。培养文化高品味的人才,靠某一专业领域的教师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从文化整体上和各个学科课程的联系上形成整体,进行跨学科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有横向的、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形成知识整体和宽阔的文化视野,从而具有文化选择、适应能力,增强文化自觉性,以后能主动地进行文化创新活动。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论文 质量管理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课程,也是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以及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珠江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应用、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按照保证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强化实践教学,把毕业论文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环节,努力保障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本文基于广东17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调查数据,以珠江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

二、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

1 指导教师因素。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导因素。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师资队伍数量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但是,据调查,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即主要由从公办高校退休的年龄偏大的教师和刚从大学毕业参加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组成,而中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较少;教师职称结构总体呈现“高职称教师少、低职称教师多”的现状,教师的职称层次有待提高。独立学院是教学型学院,教师需承担大量教学工作,而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却很少,使得其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诸多原因,致使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相对不稳定,教师流动性大,阻碍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基本能够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需要,但不少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不足,指导方法有待改进,指导质量有待提高,指导责任心也有待增强,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

2 学生因素。学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体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方式的独立性和自由度,使得学生必须更加主动学习,切实强化主体意识,方可保证学习质量。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学生除高考成绩与母体高校学生存在差距外,其能力、素质与母体高校学生相比却各有特点和优势,甚至有不少学生在个性和特长等方面还比母体高校学生表现突出,优于母体高校学生。独立学院的绝大多数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是端正的,认为这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学习环节,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毕业论文课程教学与学生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在时间上存在冲突,也有极个别学生受急功近利、虚假浮躁风气影响,对毕业论文课程学习认识不足,疲于应付,甚至直接从网上抄袭或请“”代劳,违反学术道德,对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影响了毕业论文教学质量及育人效果。

3 教学条件因素。教学条件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基础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以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基础。然而,大多数独立学院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尤其是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等还不能完全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许多独立学院对毕业论文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许多独立学院正处于发展战略转型期,在不断增加教学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改善实习、实验条件,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这必将推动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也为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教学管理因素。教学管理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只有强化其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方可得到有效保障。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充分发挥毕业论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把规范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打造办学特色和创建品牌的重要内容,同时制定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形成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指导、评阅、成绩评定、答辩、质量监控、诚信质量管理、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标准等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加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经验还不足。这些问题成为了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

三、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管理模式

1 坚持分类管理。坚持分类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前提。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严格标准,统筹管理模式,以维护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秩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坚持分类管理,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珠江学院实行以分类管理为前提的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分类管理模式。一是同绕系、专业、指导教师、教学条件等因素,在学院统筹管理模式下。规范职能部门、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各系、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实施专业差别化管理模式。珠江学院鼓励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和鼓励各专业师生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自行制定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标准,自行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管理,自行规范质量评价的约束机制,以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保障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三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以及就业方向开展毕业论文实践,以增强毕业论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加强规范管理。加强规范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抓手。珠江学院按照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逐步构建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了《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细则(试行)》《本科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与奖励工作细则》和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以及中期检查等教学管理制度,明确了各学科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和质量标准,为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提供制度平台。二是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技能和水平。三是加强指导教师管理。珠江学院明确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标准与工作职责,并坚持选拔有一定学术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同时,建立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培训制度。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开始之前,由各系分别对指导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以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质量。四是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各系针对各年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实际,围绕学风和安全等主题,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强化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确保毕业论文教学的正常秩序。

3 强化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关键。珠江学院针对毕业论文教学时间长的特点,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并围绕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强化全过程管理。在前期阶段,主要是做好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教师选拔与培训、选题与开题等工作。在中期阶段,主要是做好中期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指导教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教学进度完成情况、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数量与质量情况以及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等。在后期阶段,主要是做好评阅、答辩、成绩评定、优秀论文评选、诚信评估、总结、归档等工作。珠江学院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得到有效执行,教学各环节工作均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了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保证了毕业论文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4 实施问责管理。实施问责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手段。珠江学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实施问责管理制度。第一,实行责任人制度。珠江学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分别由主管教学院长、教务处处长、系主任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教学管理任务,指导教师负责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同时,认真落实责任人制度,强调责任人必须切实承担起落实毕业论文教学的责任,保证毕业论文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对不认真履行责任人责任,甚至违反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对毕业论文教学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均按学院规定给予处理。第二,实行诚信承诺制度。指导教师和学生均应当签具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指导教师应当对学生毕业论文诚信质量负责。学生必须恪守学术道德,维护科学诚信。凡学生毕业论文被发现为抄袭或剽窃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确认属实的,均按照《学生考试作弊及违纪处分实施细则》给予学生适当处分。第三,实行督管制度。学院教学督导员按照“严督、善导”的工作方针,以问责的形式积极参与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管理,并通过及时发现和参与解决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职能部门、系、指导教师以及学生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4

一、要重视学科属性所决定的共通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课程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在整个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学科体系中的课程,他们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本性、共同的教育对象、共同的培养目标、共同的任务,.这就是让大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合格人才。理论课各课程共同的学科属性,决定了他们具有共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这些共同内容的融汇贯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一,要注意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指理论课各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则是分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学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哲学课应在教给学生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同时,重视教给学生如何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特别是分析中一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而教师在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理论和具体问题。可见,理论课各课程的关联度极高,如果课程之间缺少相互支持,理论内容的学习必然显得支离破碎,形不成整体优势。因此,在新一轮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中,必须重视理论课各课程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建立起既能实现学科属性要求,又能体现各课程特点,能自我调整完善的各课程相互支持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内容体系。注意在相互依存的不同课程、不同层次水平上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使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理解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并构筑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素质平台。

第二,要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理论创新成果、前瞻性认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内容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十分重要,但是,大、中、小学的各门理论课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这些内容,简单重复的学匀使学生不胜其烦。因此,高校理论课教学中,经典内容的讲解应凝炼,重点解决好相关课程的诸多重复问题,并且,要对经典内容推陈出新,使之富有新的时代气息。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问题,应结合今天的实际,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突出讲解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一贯的追求,从而做到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使学生获得更鲜活的认识。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与创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宝贵的部分,是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中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开创性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通过教学,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同时我们应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理论还会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又要求我们不固守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理论课教学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生机与活力。

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因此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理论课教学也如此。教学中对社会的走向,祖国的前途和未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会达到预期目标等问题作出合理的超前性预测,这既是学生的愿望,也是理论课教学面向未来的要求。当然,展望未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一个不太容易把握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应向学生说明,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前瞻性认识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依据,只有三者有机统一,才能使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三、要处理好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理论课虽自成体系,但涵盖了不少学科领域,如史学、社会学、生物学等,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整合作用。理论课与历史学相整合,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去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与伦理学相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自然科学知识相整合,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和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相整合,有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优良品质。总之,在科技不断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只有注重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这种整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课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中的核心作用。

二、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讲座等基本前提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可能取代其他人文素质课,但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艺术品性,‘形成木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素质中却有着特定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课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科学知识的相互结合,以实现大学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丰富和拓展理论课内涵。

第一,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文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有着它萌芽、积累、成长和最终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重新整合和创新,吸取了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科学、政治、经济.、伦理.、宗教、法律、艺术等各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和精华,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教学中注意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蕴涵的人文价值与科学精神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然科学和前人研究成果的联系,了解其广阔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马列主义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人文底蕴。

第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同志十分强调要培养人的民族精神,并且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对教育创新的本质和价值取向十分重要的丰富和深化。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而生长起来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也有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内容,如:关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朴素思想;旨在培养人的“自德”精神和高尚行为的“修身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等,有不少值得继承发扬的积极内容。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为世界的文明进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与重大作用,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革命批判精神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开放精神、国际意识、统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处理好理论课教育教学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期,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必然影响高校学生,并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言行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非主.流文化主要包括不与社会要求、期待发生冲突的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和与社会要求、期待相冲突的“反主流文化”。可见,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积极性的,也有负面的消极性的。如何使学生对非主流文化作出积极的选择,也是理论课必须重视的问题。从教育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人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主流文化对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课程文化,有他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旨趣,教学中对非主流文化的理性分析,主动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非主流文化中消极方面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文化鉴赏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才能达到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并努力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目的。

三、要注意理论的应用潜力的挖掘,重视应用性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他的实践性,只有与实际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其真谛,掌握其实质,也才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应用性内容。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深层多元;教学模式;立体化教学

教学模式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B.Joyee&m.weil)在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乔伊斯和韦尔认为教学模式是“试图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1]之后,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绝大多数的专家学者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方式。”本文研究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将从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开始着手,探索一种深层多元、切实可行、效果良好并符合高职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的教学模式。

一、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

1.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是一种以信息接收个体为研究对象,以学习行为和心理活动为研究内容的教学理论,它认为在人类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思维过程,而行为的变化是可以观察的,基于这种假设,通过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即可反推出其内心活动和学习过程。[2]该理论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将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过程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把已成定论的学习材料与其已形成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以实现对这种学习材料的掌握;“发现学习”是指教师在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已的力量去获取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方式;而“机械学习”是指不加理解,反复背诵的学习方式;“有意义学习”是指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实质、非人为的联系的学习方式。

立体化教学模式必然要求学生尽量采用“发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方式去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更多的从教学资源处着眼,对教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如基本概念和关键数据可以采用“机械学习”的方法,而大多数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等知识必须采用“有意义学习”的方法,教师需要精心编写教材、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研发相关配套实验实训设备以满足学生“有意义学习”的需求。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设计”、“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3]其中“情景设计”会对教学设计提出新的要求——教学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和利用,还要考虑如何创设情景,并把情景创设作为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建构主义理论主要是从学习者整体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发现学习”为主导,使用教学“情景”去引导,以“协作”、“会话”为手段,使学习者整体在相互影响、情景驱动的状态下实现自我“发现学习”。该理论的教学策略就是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影响和驱动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在使用层面上讲,其需要从教学设计、教学情景、教学平台以及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创设环境来刺激学生投入学习。

3.互动学习理论

互动学习理论是以教学活动中师生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它认为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交往、共享经验的活动。[4]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最大限度地进行各方面的交往,通过交往,接受知识、增长才干,它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典型的如图1所示,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第二种交往模式:即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分子,通过对小组的引导,刺激、鼓励所有成员实现互动交往,而这些交往主要是由学生自发完成的。因此,整体学习效率较高,学习效果也较好。另外,由于上述理论的重点在互动影响上,用时较长,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设计的教学互动太多,势必会影响到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时间。

图1教学交往互动模式

4.立体化存储记忆理论

该理论从学生如何记忆教学信息的角度去研究大脑存储信息的规律(如图2所示)。人脑照相速记理论构建的立体化存储记忆示意图告诉我们,教学信息尽量要以矢量图(即动手实操的画面)的形式存储在学生大脑中,会使学生学到的教学信息存储的更加持久,存储信息的量更大。故此,我们要研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各内容之间的意义与关系,对专业知识进行序化重构,多设计安排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操作,使教学知识、技能训练编排的更加科学合理,知识结构、实训内容安排的既符合认知规律,又能对学生有所启发,理论实践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

图2人脑立体化存储记忆

最后,信息接收个体接收信息来源不外乎来自教师、其他同学和自我的顿悟(“发现学习”)三个方面(如图3所示)。但传统教学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少了获得其他同学和自我顿悟(“发现学习”)两个方面的教学刺激。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合理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想方设法刺激学生进行自我“发现学习”。从根本上抓住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达到预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学生要进行“发现学习”时,教师应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或互动学习理论,尽量多使用情景设计、协作、会话以及多样性的互动教学手段;在学生要进行“有意义学习”时,教师应对教学信息提前加工处理,认真分析知识前后的关联性和相互意义。总而言之,立体化教学模式需要从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情景、教学过程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

图3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主体

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设计

1.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

建构立体化教学模式需要认真研究当前教学改革的前沿问题,需要教学深化改革和整体统筹设计。目前提出教学立体化想法的人很多,但具体可操作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却没有。因此,寻找一个能搭载已成形或未成形立体化教学思想的载体是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由于现在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仁不让地成为搭载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现实载体——即建设立体化网络教学平台。

立体化网络教学平台是建立深层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部件,如图4所示。建立立体化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以下优势:(1)可使立体化的教学资源、立体化的师生互动、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和立体化的教学设计等得到协调统一;(2)可实现在线教学、仿真实训、教学互动、在线考试、情景引导、教学监控、课程管理、学生成绩管理以及立体化教学设计等多种功能;(3)可实现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任课教师就可以随时备课,使教育活动极大地突破了时空限制;(4)可增加教师协同教学的能力,教师间能够共享教学思想、教学资源和学生信息等;(5)可将最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例集中起来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从而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6)可使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整个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自作性,使学习者“卷入”信息交换过程;(7)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进度和过程变得个性化,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不同认知习惯的需要,从而可提高教学的适应性。

图4立体化教学模式系统架构设计

另外,建构立体化教学模式还需解决以下立体化方面的问题:(1)教学资源虽已立体化但仍未系统整合;(2)教学方法手段虽多但未能立体化应用;(3)在教学设计方面的立体化研究较少;(4)师生互动方面,立体化应用的方法未能得到整合系统化;(5)立体化教学过程方面研究较少,需要加强研究。

2.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结构

通过以上分析和应用多种教育教学理论可知,建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是:首先,要以师生组合作为研究对象,以个体学习者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为导向,引导、驱动学生尽可能多的使用“发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方式去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然后,从专业市场需求分析入手,再确立专业教学目标,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等。之后需要继续分析教学信息(课程、项目、任务以及知识与技能)的关联性以进行分类整理和确定“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内容分配及比例关系。最后,才是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情景、教学互动以及详细的教学过程从而形成最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系统的内容。

设计立体化教学模式系统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由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教材、课件、设备)、师生组合、计算机等组成;软件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提问、研讨、知识学习、技能操作,互动设计、教学评价)、教学程序语言(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策略)等组成。立体化教学模式系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集成了所有立体化的教学思想和资源信息,通过该平台展现在师生面前的是一个个精心设计、深层多元的立体化教学过程。这个深层多元的立体化教学过程将包括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教学方法的立体化、教学设计(情景)的立体化和师生互动的立体化。师生之间通过使用立体化的教学引导刺激后,先会使学生小组间实现互动学习,之后将扩散至所有学习成员间实现互动学习,并使每个成员最终受到教师、其他同学和自我顿悟(“发现学习”)三个方面立体的教学信息刺激。

三、结语

本文从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出一种从宏观的专业教学目标到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教学思想解决方案——即深层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以师生组合为研究对象,以个体学习者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为导向,主要采用网络、计算机技术,将立体化教学设计、立体化教学资源、立体化师生互动、立体化教学方法等有机组合在一起,以立体化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载体而建立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教学机制。

深层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使得相对离散的教学活动、实训内容、学习过程、监督管理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学资源之间、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各种关系呈网状结构互动展开,从本质上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习者全方位立体化地接受和存储教学信息,并使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包括时间与空间)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因此,深层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切实可行且符合高职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l]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技术出版

社,2004.

[2]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3]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写作课立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c)-0202-02

作为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英语写作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传授英文写作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并培养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从实际的教学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写作积极性仍需调动,学生写作质量参差不齐,总体仍需提高,文中语法错误及中式英语较多,写作课对应用写作水平提高不够明显。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1)教材理论较长,内容繁多,课时相对较少,难于消化;(2)就写作练习而言,写作内容时常远离学生的生活,无法满足学生将来踏入社会有的需要,因此难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而学生写作的练习的匮乏和写作指导学时数不足都极大制约了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3)就教学形式而言,主要还是采取讲解例句和例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4)测验形式较为单一,无法全面综合地检验学生写作水平。对于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现状,我们尝试以英语写作的精品课程网站为依托,建立英语写作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同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基础、不同要求的学生,努力确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期通过研究找出全方位多维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写作实践能力。

1多元互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立体化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这些理论都强调一个重点,就是要摈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习者从过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一些必要的手段(例如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例如书本等),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相应的知识。根据这些理论的倡导,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进一步提升教学理念修养,改进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发现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精品课程网站等教学手段,避免选取枯燥的教学资料,努力创建真实的学习场景,设置真实的教学任务,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纳入学习的整个环节,提供同伴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改变过往的终结性评价手段,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例,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纳入评价体系当中,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为一种综合教学方法,立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总的来看,在英语写作课堂中纳入立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具有以下意义。

1.1改善传统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立体化教学可以改变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单一的“教师知识传授――学生操练”的教学模式,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开课堂教学,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通过把授课信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把重要信息进行分析、提取、重组、综合,学生能够更好地受到启发,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2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提供给学生清晰的教学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时间来安排学习进度,而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贴近实际的学习内容能够更加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和视野,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学的知识也更容易掌握。

1.3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采取立体化教学资料,能够很好地将纸质的教科书、教案、电子资料、习题等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知识网络,这样更便于知识存储的系统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容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2多元视角下英语写作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实际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多元立体化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2.1整合完善写作教材,实现教材立体化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书本、讲义(电子或纸质)、电子课件、配套练习、学生优秀习作及其精品课程网站相结合,教材可以作为教学主线,电子教材和学生优秀习作可以作为补充,精品课程网站的网络教材可作为自主学习资料让学生课后进行补充学习。

2.2合理布置训练内容,使写作练习立体化

为了改变过往单一枯燥的写作练习,实现写作练习立体化,教师可以丰富写作作业形式,根据所授内容,采取布置大作业、一稿多改和小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认真完成其作业,同时小组互评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写作的全过程,通过对同伴作文进行批改能够更好地意识自己可能犯的错误并在今后写作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除了纸质作业之外还可以采取presentation甚至视频的方式。例如:说明文的写作可以让学生通过设置一个全新游戏并进行小组合作讲解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并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之后进行的反馈的写作又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思考,同时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3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形式立体化

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并存,优势互补的教与学的模拟,包括自主学习模式、写作学习模式、数字化与网络化学系模式,并在各模式中穿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

2.4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实现体验形式立体化

在英语写作课程中整合各类评价体系,采取学生互评、学生小组间互评、小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双向或多向评价,达到检验形式的立体化。

3结语

通过将英语写作课堂置于多媒体环境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外辐射,以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指导,以认知教学法的学生中心论为准绳,利用网络技术,以全新的视角对英语写作课程实施多元立体化教学,能够有效摆脱传统写作课的弊端,为学生的写作训练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使学生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更为流畅,语言的连贯性更强,更能对文章的谋篇布局进行驾驭,作文用词更为准确,语言更为地道,最终英语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DaivdJonassen,markDavidson,mauriCollins,etal.Constructivismand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inDistanceeducation[J].theamericanJournalofDistanceeducation,1995,9(2).

[2]邓颖玲.网络环境下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1):25-27,31.

[3]何高大.现代语言学与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五)[J].外语电化教学,2000(3):57-63.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教学设计;教材开发;教学包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0―00105―05

一立体化教材的基本特征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主要材料,对实现教学目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起着承载课程内容、预定教学计划、传递教学信息的功能。狭义来说,教材指教科书;广义来说,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地图册、填充图册、教学挂图、教具、投影(幻灯)片、录音、录像、电影等。本文要探讨的立体化教材,实际上指的就是广义的教材。关于立体化教材,国外早有类似说法,如integratedtextbook(综合教材)、learning/studypackage(学习包)、teaching/instructionalpackage(教学包)等。我国传统教材主要建立在纸介质基础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使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书本,发展到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状态。综而观之,立体化教材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立体化教材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教材主要包括呈现内容的教科书、帮助教师分析教科书内容的参考书、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学习指导书,它们大多数是纸质印刷的形式,无法表达直观内容、声音效果以及演示事物变化过程等。立体化教材填补了这种不足,以多样化的媒体资源表现形式提供教学内容。从内容呈现方式看,立体化教材可以通过文字、插图等静态媒体形式表现,也可以通过动画、声音、视频、网络流媒体等数字资源媒体形式呈现;从产品表现形式看,可以有印刷教材、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具体包括文字教材、教学辅导、电子教案、助教助学课件、素材库、网络课程、试题库、工具软件、教学支撑环境等。从存储与传递媒介看,主要有纸质印刷、录像带、录音带、CD/VCD、DVD、U盘、硬盘、网络服务器等。

2立体化教材是针对教与学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

通常,人们认为既有纸介质又有光盘或网络形式的教材就是立体化教材,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媒介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只是教材的外在形式,其内在本质是内容编排与呈现方式的立体化设计,主要指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依托,提供一整套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教与学需要的整体解决方案,其目的是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3立体化教材是立足于一体化设计的教学系统

在传统以教科书为主的教材体系中,更多的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的核心内容是各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并强调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这种教材尽管能够满足学科系统化知识学习的需要,但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立体化教材体系的设计,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的多维度、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媒体、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的整体教学设计,从而形成媒体间的互动互补。基于这样的设计思想,立体化教材可以看成教学系统。按照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把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实现一定的教学功能的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看成教学系统,可以指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或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实施的、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1]因此,立体化教材设计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应用对象、不同的应用环境来进行设计,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实用化的教与学需求。同时,教材的各组成部分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上要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

4立体化教材要为教与学提供多种方法和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活动组织、信息呈现方式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立体化教材不仅拓展了教材资源的形态结构,同时也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结构和活动方式。不同媒体形式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教学功能,能够为多种教与学方法的运用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还能依据学习者的认知特征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要求,尽可能适应学生个性和学习风格的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学习材料,构建最恰当的媒体资源环境,渗透最优化的学习方法。

二立体化教材的教学设计框架

在立体化教材建设中,重要的不是教学资源的堆积,而是资源的教学设计。从目前的开发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不在于内容和媒体表现形式,而是更多地反映在资源的有效整合上。事实上,学校缺少有效设计的教学资源,即使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过是一种摆设,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和优势。

1教学设计应用层次与立体化教材开发的关系

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是利用传播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学习理论,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系统过程,是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过程。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和活动等。具体说来,可以是直接用于教学过程,完成一定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如印刷教材、音像教材),也可以是对一门课程的标准与实施方案的设计(如网络课程),还可以是对一个单元、一节课的设计与计划(如教学课件)。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设计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应用层次,一般可归纳为三个层次。[2]

以“产品”为中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作产品来进行设计。从产品属性来看,立体化教材各组件的设计与开发就属于这一应用层次。

以“课堂”为中心。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是课堂教学,它是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已有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设计。从教学功能看,立体化教材开发中针对具体单元、具体活动、具体任务的内容选择与设计,往往要借鉴并应用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

以“系统”为中心。按照系统观点,上面两个层次中的教学产品和课堂教学都可看作是教学系统,但这里指功能更复杂、涉及更多教学因素的教学系统,涉及内容较广,设计难度较大。这一层次的设计需要由教学设计人员、学科专家、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甚至有学生参与试验的小组来共同完成。从目前各学科课程整套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来看,实际上适合采用“系统”层次的教学设计。

关于教学设计的应用层次与立体化教材开发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2立体化教材的教学设计框架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教学设计模式就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它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包含的步骤不尽相同,但一般教学设计模式都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对立体化教材设计具有指导作用的一般教学设计模式是由史密斯(Smithp.L.)和雷根(Ragant.J.)于1993年提出并发表在他们合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的“史密斯―雷根模式”。[3]以这一模式为基础,依据教材设计目标、原则以及实际需要,我们提出了图2所示立体化教材的教学设计框架。

这一设计框架包括前端分析、策略制定、教材总体结构设计、媒体选择与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材编写制作、教材编排呈现、测试试验、评价和修改等环节。下面着重探讨对立体化教材开发具有特殊意义的两个关键环节:媒体选择与设计、教材的结构体系。

三立体化教材的媒体选择与设计

各种媒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正确认识媒体的特性和使用效果,才能适当选择与设计媒体及其媒体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从而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1一种媒体选择模型――新“经验之塔”

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选择适合的媒体并进行有效的设计是教材教学设计的重要的策略要素。人们为了在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时能够使判断更为客观、准确,在大量的媒体应用实践中逐步总结了一些方法和模型。图3是把学习经验与记忆特性、学习目标理论结合起来的一个模型,本文称之为新“经验之塔”。

(1)“经验之塔”理论。美国教育家戴尔(Dalee.)在1946年所著的《audioVisualmethodsinteaching》一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4]与问题表、矩阵式、算法型、流程图等选择与使用教学媒体的模型相比,“经验之塔”更具可操作性,它把人类的学习经验依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分成三类(做的经验、观察经验和抽象经验)十个层次,提出了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基础,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同时为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关于记忆的持久性。美国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r)做了一个关于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所阅读内容的10%、所听到内容的20%、所看到内容的30%、所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所说和所写内容的70%、所做并说出来内容的90%。可见,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还能参与操作实践,并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效果是最优的。因此,基于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立体化教材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教学目标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loomB.S.)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按照从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的6个类别: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形成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认知层次,而且每个层次可用相应的行为动词来表述。我们依据“经验之塔”的三类学习经验,相应地把描述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与之相对应,从而确定相关学习经验的层次,进而为媒体选择与设计提供指导。

2媒体选择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关于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虽然至今没有通行的方法,但基本原则却是相对成熟与稳定的。

(1)依据媒体属性――功能适用原则。具体到各种教学媒体,因各自运用了不同的符号承载信息,刺激接受者不同的感官,因而表现出的教学功能与特性各不相同。为此,选择与运用各类教学媒体时,可以从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可控性和传送能力等属性进行选择与鉴别,取长补短,综合运用。[5]

(2)依据教学目标――目标控制原则。首先要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分析,逐层细化,直至阐明每个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构建出相应的目标体系,然后依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媒体组合并进行总体的规划和设计,并作为确定媒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指导性依据。

(3)依据教学内容――内容符合原则。首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教学内容的起点,落实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须涵盖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点网络,然后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再构思用来表现这些知识点的媒体内容以及解决这些重难点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媒体也有不同要求。例如,可以把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内容放在教科书中,使教科书成为运用各种配套资源的核心;把教学分析、教学建议、教学案例等放在教师用书中;把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制作成录像放到VCD或DVD光盘中;把操作示范、过程讲解、模拟演示、技能练习等制作成动画或视频放在CD-Rom光盘中;把动态性、时效性较强的内容通过网站;必要时还可以建立网络课程平台,为课程资源共享与交流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4)依据教学对象――对象适应原则。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媒体选择与设计首先要认真分析学习者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与学习风格等,然后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媒体。例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思维占优势,但注意力不容易持久保持,可以较多地使用图形图像、音乐、动画、视频等媒体;对于初中生,以适当减少直观形象的媒体教学,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概括和抽象能力发展了,感知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延长,选用的媒体可以广泛一些,传递的内容扩展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增加了理性认识的份量。

(5)依据背景条件――经济效率原则。要在充分调研教材使用地区的经济实力、文化背景、师资水平、使用环境和管理水平等教学背景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媒体选择与设计,力求物尽其用,实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广泛的调研分析是实现“立体”效果的前提,直接关系着设计的有效性、适应性与合理性。一般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调研:一是使用教材需要满足的必要条件;二是使用教材的学校在必要条件方面的现状以及师生对现有条件的态度;三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学校在这些必要条件方面可能改进的最大程度如何。

四立体化教材的结构体系

关于教材结构,不同的时期不同应用场合有不同的认识。本文主要采用叶立群先生的观点“教材结构指的是教材有哪几部分,哪几种形式组成的。”目前,从产品形态上看,立体化教材主要由印刷教材、音像教材、教学课件、网络教材、学具教具、教学素材、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支持系统等组成。表3列出了立体化教材的基本组成类型、媒体设计要点及其优势和不足。

可以看出,要确定立体化教材的结构,首先要把各组成部件置于总体目标体系和知识框架之中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因为立体化教材绝不是各种教学媒体的简单拼凑、组合,而是以统一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编制策略、编排风格等贯穿整个设计与开发的过程,每一部分内容和表现形式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融合。

总之,立体化教材设计与开发要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追求好效果、高效率、吸引人。具体说来,要从需要出发,明确目标和问题解决的优先顺序;媒体形式不是越多越好,而要物尽其用;要妥善处理各媒体之间的关系,优势互补;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关注学习方法、学习情境和学习帮助的设计。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6.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6.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8

“立德树人”是“立人教育”的先导,实现“立人教育”在价值上的根本追求,必须要将“立德树人”摆在首要位置。如何选择实现“立德树人”的合理路径,构建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从探索“立德”与“立人教育”的特殊关系出发,进而对实现“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和有效机制的构建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立人教育;立德;路径;机制

Doi:10.15938/ki.iper.2016.05.02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5-0104-03

立人教育是一种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也是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实践模式。立人教育所遵循的是以人为本,力图通过“五育”并举,使受教育者在两个大的方面得到提升,即个人的品德、品质以及品味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立人教育深刻地体现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全方位和高层次的规划,彰显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念。“立德树人”是“立人教育”的先导,实现“立人教育”在价值上的根本追求,必须要将“立德树人”摆在首要位置。高校要积极探索实现“立德树人”的创新路径和有效机制,使立人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立德”是“立人教育”的先导

立人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其宗旨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能够担当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合格劳动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从“立人教育”这一观念体系和实践模式中,可以看出高校对人才观念和育人工作的深刻理解。

1.“立德”处于“立人教育”的最高层次

“立德”处于“立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坐标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立人教育”的先导,”立德树人”是“立人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立德,即是指在道德追求上有高标,铸就高尚的道德品质。我国古代先贤历来将“立德”摆在重要的位置,最早在《左传》中就有“大上有立德”之说。在使人不朽的三种方式,即立德、立言和立功中,“立德”始终被摆在第一位,更突出了追求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作为高校应该培养怎样的人呢?党的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说,我国教育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立人教育”正是契合了这一要求,通过“立人”这一系统工程,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务实作风的应用型人才,是能够融入社会、改造社会、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合格有用的人才[1]。

2.“立德”是“立人教育”体系中具有内在结构的分支

“立德树人”作为“立人教育”的先导,又是“立人教育”体系中具有内在结构的分支。之所以要“立德”,目的是为了“立人”,这才是“立人教育”在价值上的根本追求。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立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而在此过程中,将“立德”放在首位,说明“立德”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在“立人”的过程和机制中有着一定的特殊意义。“立德”不仅是作为一种指导原则存在的,它还是“立人教育”首位价值的选择。“立德树人”一方面要相对独立地进行建设,又必须贯穿于“立人教育”始终。在“立人教育”中,“立德”是首要的价值选择,这就要求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但并不是将“德”与“才”剥离开来空洞地谈德,而是与“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德”。

3.必须处理好“立德”与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关系

将“立德”作为“立人教育”的先导,并且渗透到“立人”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必须处理好“立德”与智育、“立德”与体育、“立德”与美育等方面的关系,系统全面地把握各项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推进。既使“立德”的灵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又不忽视各项教育培养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另外,“立德”在构建时也需要有独立的一面。要使“立德”真正起到“立人教育”的先导作用,首先就要抓好“立德”[2]。从当前的高校德育状况来看,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因此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赋予德育新的内容,在方法上也应创新;在理论和教育体系的构建上都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重构;在政策和措施方面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而相应进行调整;在德育的实际效果方面,还应按照“立人教育”的根本目标来加以改进,不断提升。

二、实现“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

实现“立人教育”的目标,首先必须实现“立德树人”。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实现“立德树人”的路径有哪些?实现“立德树人”的路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课程教育,二是实践教育,三是文化教育。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将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使“立德树人”实效性不断增强。

1.“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课程教育

所谓课程教育,指的是对思想政治和道德等知识进行传授,采用的方式是通过课程和课本进行课堂授课,也就是用理论来教育人。课程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前提。要在实践中“立德”,首先必须了解“德”的概念,知道社会所需的是怎样一种“德”,否则对“立德”的践行无从谈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课程的设置。课程教育内容要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离不开针对现实问题开展的理论教育。德育内容既要有传统的系统性理论,又要根据时代要求有所创新。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当前的形势相结合,并且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状况,重视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思想道德造成的各种影响[3]。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由于利益多元化的驱使,人的价值取向有了一些新的动向,对利益的片面追求使得一些错误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还有一些个人极端主义存在,这些不良倾向给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目前的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对某些大学生个体来说教育效果有限,如理论教育没有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来设置内容,有些内容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相符,就会导致学生对理论教育的接受程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理论教育中应尽量做到有的放矢,使大学生易于接受。

2.“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是实践教育

通过实践进行德育,既要强调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又不能忽视德育的实践性。在通过实践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要重视学生实践主体的重要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军政训练,参加社会调查,进行科技发明等,还可以参加生产劳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会受到一定的教育,社会责任感会有所增强,还能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这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立德树人”一方面要有课程教育的支撑,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否则,大学生虽然吸收了大量的道德知识,但是却在道德情感上是贫乏的,在道德行为上是扭曲的。大学生只有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在实践中认清事实,对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对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对社会实践的本质有所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对解决社会实践新课题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逐步形成社会实践所需要的新的思想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既能对社会实践的发展有所促进,又能使自身的思想道德健康发展。

3.“立德树人”的隐性途径是文化教育

利用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教育,这是“立德树人”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隐性的教育途径。高校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特有的文化精神,使之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朝着好的方面转变,行为方式也发生好的改变。校园文化通常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其中精神文化起着主导作用,物质文化则是基础,而制度文化是作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二者之间的媒介而存在着的。高校要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先导,将本校的历史沉淀和特有的精神文化作为深厚的底蕴,不断使校园文化得到优化[4]。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深挖本校历史发展中具有德育价值的各种文化因素,坚持校园文化创新,促进校园文化发展,使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断提升。

三、“立德树人”有效机制的构建

实现“立德树人”,进而实现“立人教育”的总体目标,其根本保障是构建有效的机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建立育人主导机制

在这种育人主导机制中,高校党委发挥领导作用,作为中坚力量的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者是教师,学生干部则是骨干力量。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专职和兼职教育者相结合、学生骨干密切配合,在这样一种工作机制下,“立德树人”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在这全方位的工作机制中,“立德树人”绝对的领导者是党委,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者发挥着中坚力量的作用,主导力量则是教师,主体力量是学生骨干。这种育人机制成效的发挥,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主体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而且主体间要相互配合,协同合作。所以,在构建“立德树人”机制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组织党政干部参加培训。二是提高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完善师德考核体系[5]。三是积极发挥大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引导其带动其他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四是各个主体间要加强合作,发挥联动作用,共同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中的困惑。

2.建立内部整合机制

“立德树人”的实现,需要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结合起来,发挥内部整合机制的作用。这一机制很好地体现了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做到全员全程育人。同时,这一机制也体现了知识传授、学生管理和服务育人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统一性。在“立德树人”中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作用,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发挥内部整合机制的作用,一是要进一步强化“以德育为先导”的理念,重视“立德”在“立人教育”中的地位。二是要完善相关制度,使相关人员的职责明确,责任清晰,将师德考核与评优和晋升相结合,逐步将德育渗透到各部门,使各类成员参与到德育中来。

3.建立外部协同机制

“立德树人”外部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这三个要素之间相互补充,形成一股合力在“立德树人”中发挥作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职能,并且各具优势,如果能将三股力量联合起来,相互协同发挥作用,会对“立德树人”的实现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6]。学校教育在外部协同机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又起着连结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作用。高校应在党委的领导下,将外部协调机制三要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强沟通和互动,实现资源整合,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撑。

参考文献

[1]龚克.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2):50.

[2]浩歌.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7(9):46.

[3]郑晓江.“立德树人”与生命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2(24):34.

[4]张澍军,苏醒.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命[J].思想教育研究,2013(7):23.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文化;取向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文化意义上的阐释,乃是创新发展中的审视和梳理。它以实践要求为根据,人文发展为背景,又以思维转型为依托,同时也是基于传统理路的局限以及对克服这种局限的理论逻辑要求。尽管传统的认识模式有其合理性的方面,但实现超越和转换则更是文化意义上的理性自觉。

一、实践要求的理性自觉

学者刘大椿在《当代我国哲学教育的错位》一文中提出了“知识大全的幻象”,用这样的话语描述了当代哲学教育存在着刻板性和独断性,“即视哲学教育为最高层次的知识教育,哲学教师为无所不晓的万事通。”从现实来看,这种反思性的内容,不仅仅是哲学教育的反映,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实写照,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体遵循着应试教育的规则,以“传授知识”为价值取向,教育活动追求以知识为本的模式,而这种模式运作反映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状况(不完全性反映),它迫使学生对其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澄清和综合,而教师则是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使教育内容表达趋于经验科学化的倾向,即关于所认识对象的范围判断,存在可靠性、真理性和客观普遍性及其确证、价值等知识问题,通过对知识分析追求内容及其表达的严谨性和明晰陛,从而为命题即知识提供可由经验证实或证伪的逻辑框架。这样只能导致:第一,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把握是抽象的、思辨的,并试图在知识阐述中抽象出普遍规律和程式,追求其绝对本质、绝对来源和绝对标准,从而致力于探究知识、真理绝对可靠性、普遍性和明证性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把其放置在社会生活实践存在境域去考察它的具体的丰富的人文历史意义和标准;第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把握是直观的、机械的,总是在某一端寻找一个最终的根源和答案。显然,这种把握方式不能传达出思想政治理论的深层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和丰富的人文感。这就造成了自身改革的两大实践困境:一是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并没有从根本上撼动教育的价值取向,而是陷入了“知识循环”移动的怪圈,即创新和改革变成了知识体系的重新划割,造成有限突破和实效难成的问题;二是泛科学理性实证,往往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限于工具理性的追寻中,结果使自己寓于机械式服务的狭窄功能之中,最终将消解其知识图景中的人文价值意义与根基,导致改革不但不具有实在意义,反而同人和人文精神相对立的问题。

对实践困境的消解和超越,一是要有对自我理解的自觉;二是以理念为背景的转向的自觉。以“人文价值”的文化理性来表达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性理解,首先是因为这种视角凸显了当代人类理念的内涵,即凸显了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观视为关于人类社会存在的自我意识理论的文化观内涵。以“人文价值”的理念为背景,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转向所凸显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我理解的双重自觉:一方面,它是一种“拒斥”传统工具主义教育观的自觉,也就是以“文化转向”为标志,讨伐任何试图借助科学理性对他者的征服过程,反对用“实用的技术旨趣”的“超历史”的观念去构建思想体系的理论自觉;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确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出发点的教育观自觉,即把教育活动“定位”为关于人的社会历史性存在的文化意义理论的自觉。在当代社会,科技进步与全球问题、物质丰富与“人的物化”等深刻矛盾,都合乎逻辑地提醒我们以“人文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考量来实现对人类自身的关切,由此而构成的以“生存和发展”为主题的时念,也必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题性转换的落脚点,进而实现对人类、对社会更深层的关切。

二、理论发展的理性自觉

近代科学的发展,不仅高扬了知识和技术的作用,也带来了工业文明。人类借助科学知识和技术工具不断扩大着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范围,自身的力量也得到了迅速膨胀,由此产生了知识盲目乐观和技术绝对崇拜,人类陶醉在至上性和英雄主义情愫中不能自拔,反映在近论上则有弗兰西斯·培根的著名口号“知识就是力量”,以及肇始于孔德的实证主义等用科学消解意义,用实证瓦解理念。当然科学本身也是文化事象,但科学不能涵代文化,在人类确信科学技术、工业化发展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的盲目之中,理论思维就发生了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维模式转换,把世界的存在物归为两类:“思维的东西和具有广延的东西,进而把自我设立为主体,而把世界上一切具有广延的东西设定为自我的对象即客体。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是主宰,人作为主体在自己的对象中印正自己的存在,在对客体的征服中体现自己的能力,并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本质”。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来看,主客二元论模式极度夸张主体的活动能力和决定性作用,强调个人独立于他人的重要性,主体对客体的“控制”和“占有”,而他人作为自我活动决定的对象,则“合乎逻辑”地遭到统治和贬低,其结果无疑会走向人我之间的相互排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

由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实证主义到思维方式的主客二极走向,都作为文化内容直接地表现为当代教育所遭遇到的尴尬,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可回避的悖论性文化现象: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业文化道路,即按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等支配下的工业文明设计了统一流程式教育过程,统一学制、统一课程、统一标准的规模化“生产”,规格化知识结构、标准化目标预设、集约化群体培育,僵硬化教学活动和单一化人才模式,而人的差异性、丰富性、多样性文化内求难以达成,其文化特质不能彰显;二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受西方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严重影响,形成了一种主客对立式的简单化思维方式。如对教学的认识上,或立足于教,或立足于学;对师生的关系上,是主体——客体的对应关系;对课堂活动的安排上,是单向式纯知识的输出,或纯知识的接受。甚至就连本来完整意义上的人,也被二元分割为生理和心理、理性和感性、认识和情感等。这种极端僵化的思维模式反映在现实教学模式中,使我们不自觉地走人了误区:一个明显的误区是在教学实践中强调教师单主体论;另一明显的误区是学生单主体论;再一个误区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表现为受动的客体(教师是社会的客体,学生是教师的客体)。受制于此,必是难以实现其应有的历史丰富性、现实生动性和理论深刻性的文化特质。

当然,传统文化模式的局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超越自我的最大障碍,因此,瓦解传统文化模式局限的锁绊,在“文化”意义上弱化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和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仅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需要,更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的客观上要求对其存在的价值、合理性及其思维方式所做的理论追问。淡化一种文化模式的影响,在理性上必须实现两个自觉:一是对文化判断和反思的自觉,形成批判的文化模式;二是对新的一种文化重构的自觉。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早就开始了对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和工业文明一方面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丰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消解人文价值理念造成全球性危机等悖论性文化样式的警觉和讨伐,许多学者建立起了对超越性文化理性的内在追求和对理想的精神世界与生活的执著寻求,这一耘的趋向是超越顾此失彼式独断,“走向生活、实践、交往、历史、文化与价值等人的存在境域中生成的“理解”。

因此,在理论自觉基础上,现代主义二元对立式理论思维模式必然会受到无情的批判。以人的主体性(主客对立)思维方式为特征的实践,已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主体问性即“主体一主体”模式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的伸展由此而衍生出来,主体间性意味着交往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主体存在。由此,人与它者(自然、社会、他人)等关系的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某种深层的革命,开始向复合统一式发展,以复合统一式即“主体一主体”思维模式为文化前提的理解范式,在现实层面上,应实现对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范式进行理性的设计与重构,即建构民主的、双向活动的理想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这不仅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变革,更是社会文化转向在教育中的折射。

三、人文担当的理性自觉

从“文化”的词源学历史考证来看,对“文化”一词的确定是极其艰难的,这是一个定义最多、观点最难一致的问题,在古代西方英语中“文化”一词cul—ture源于拉丁语cuhura,这个意思是耕作土地、载培庄稼、饲养家畜等。而中文“文化”则被表达为文治和教化。这时“文化”一词的涵量还很窄。“文化”获得丰富的内涵,是它成为显性问题被人关注之后。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学科分类,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的兴起,文化概念才成为人们研究的关注点,学者们从功能、结构、特征、心理、历史等不同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使其一直不能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现有教科书中却常从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来确定,广义文化一般是指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文化则指精神领域,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教育、风俗、宗教等观念形态的东西。因此,为了能够把握文化概念的确切意义,需要从一定的思维视域对文化进行梳理,或是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或是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方向去探究,惟此,我们才能获得领域明晰,范畴准确的研究。本文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把文化放置在哲学的解释力范围中,因为,哲学乃是一切学科的方法论和思维基础,惟有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文化,才能把握其更深刻的内涵。

立体化教学论文篇10

 

作为一门近代学科的教育学,是与20世纪同时降临到中国的,说其是“降临”而不是“诞生”,只因为教育学由国外“引进”,并非国内自生。①20世纪是中国教育学学科从初建到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由最初的翻译介绍国外教育学说,到寻求国外教育学说与中国教育实际的结合点创建中国本土的教育学,一百多年以来,教育学在中国经历了几度内含着中断的转换,至今已初具了以人类的教育存在为共同研究领域的、且具有内在关联的教育学科群,形成了一支有活力和潜力的研究队伍,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这为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人才基础。而且在当前教育变革的背景下,教育改革与实践发展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教育基本理论建设也从教育研究者的心理情结走向内在使命。而作为方法的批判性思维,也成为了教育基本理论建设的重要工具。

 

哲学上的批判本质上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所提出的对事物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前进过程。哲学批判有关“反”或“非”的立场,通常建立在人们“质疑”既有事态价值品质的基础上,并集中表现为不同学说或观点之间的一种“辩证讨论”。②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中,康德指出,批判式理性的职责和使命,是对理性本身的召唤,“这正是对理性的号召,叫它重新负起它最艰巨的任务,认识自己这个任务,并且要它建立一所法庭,来保证理性合法的要求而驳回一切无根据的僭妄”。③所以在康德看来,批判思维其实有三重含义:一是它是理性主体的使命,主体具有批判的职责和义务;二是对所有事物都应该运用自身的理性来加以审查;三是理性本身的自我批判,为自己建立一个“法庭”。④而从教育学研究的角度而言,具有批判理性,运用批判性思维,在批判认识中进行创新和发展,也是教育学研究者的使命,更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批判理性的存在,不仅使我们能够去重新思考教育学的既成理论话语,反思教育学研究方法和发展路径,同时也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创新提供了支持。“什么时候少了批判思维,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理论发展的静止与平庸。”⑤可以说,教育学研究中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教育学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创新,更难以有教育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一、批判性思维在教育基本理论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批判性思维之所以能对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有所作用,从根本上来讲是源于教育与教育学发展以及教育研究过程对批判这一工具的内在需要。而且因为“有价值的领域就有批判的必要”,教育学作为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体,批判性思维的存在必然重要;另外,教育和教育研究作为关于价值的实践与理论本身也内在地蕴含着对批判思维的需要。

 

作为并非本土发展形成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我国的教育基本理论自一开始就带着先天的不足,比如学科立场问题、学科独立性问题、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问题等都是不甚明确的,而且这些先天的不足也并未随着教育学在本土的成长发展而逐渐弥补,反而有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而批判思维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使人从理性的角度对各种文化形态、理论体系进行质疑从而保持一定的距离,站在客观的角度,不盲目崇拜某种文化、学术话语,也不盲从某种理论和研究模式。而在教育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既存的教育思想进行扬弃性的选择,保留和发展其中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而否弃阻碍其发展的部分。因而,作为研究教育中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的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者,有责任对现有的教育及教育理论进行批判,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以及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

 

(一)批判思维能够促进研究者对教育理论本土文化传统的反思与继承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肇始于西方,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我国就没有教育思想。相反,教育思想在我国一产生,经过短时间的发展就很快达到了顶峰。从孔子和诸子百家的教育思想到《学记》,我国的教育思想已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功能、师生关系、教师素养、德育等教育基本理论的内容,比同时期的西方教育思想更为完善和明晰,为我国古代教育活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实践上的指导。但是由于我国古代典籍重视直觉体悟多于严谨的逻辑体系,没有明确的学科意识,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多是以直观经验为依据,把事物联系起来作出综合性分析,虽有着深厚的生活和实践的根基,但它却是非逻辑非体系性的,因而没有形成严谨而清晰的理论体系。但这也并不能否认那些传统教育理论对我国几千年来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教育学是在一定的文化和传统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它的发展,难以离开传统的文化语境而自成体系,有着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彰显中华文明的意义重大,而建立本土化的教育学体系,形成中国化的教育基本理论,也是教育研究者的历史责任,因而更应该加强文化自觉意识,在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正视教育历史和本土的教育传统,不能全盘否认也不能盲目复古,要对其进行批判性地反思和继承,在遵循历史与逻辑统一原则的基础上促进教育学理论的内生发展,推动本土化教育学理论的建设。

 

(二)批判思维能够使研究者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和借鉴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教育和教育学理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为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创造了条件。但自一出生就带着西方色彩的我国当今教育学理论,尊崇西方话语的同时却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学术话语权,一直跟在西方的教育学研究后面亦步亦趋,没有去“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少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研究,拿来主义成为了一种自觉的无意识行为,因而也就未能从根本上对西方有所超越,走在西方教育研究的前面。正如一些学者所批评的:“教育学研究中实际奉行着一种西方标准,用西方话语来套解中国教育似乎成了一种惯例。”⑥西方的教育学研究者往往是在大面积、长时间的教育实验中总结出研究成果,形成教育思想,再推广施行教育改革,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而我国很多研究者或者将时间花费在无意义的重复研究上,或者将西方的这些研究结果拿来就用,不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也不考虑文化的差异,不管到底适不适合我国的教育发展,缺少对我国现实教育语境和本土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教育理论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价值观念相联系,因而不同主体的教育理论也不尽相同。而批判性思维能够使我们以谨慎和怀疑的态度面对西方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教育现实中寻求与外来教育理论的结合点,提高教育学发展的自觉意识,从而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和内生发展的关系,保持教育学学科的自主性,同时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实践的发展。

 

(三)批判思维能够促进教育学理论体系的自我革新

 

批判是一个以自身为中心不断向外探索、向内自省的过程。教育学学科的形成并不是先形成了一系列的概念术语和逻辑系统,从而自然发展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的。自赫尔巴特试图建立科学的教育学以来,教育学便是依附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而存在的,而随着教育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理论融入到教育学中来。教育学理论对其他学科的依附性也成为了教育学学科立场独立性的隐忧。就我国来说,自20世纪80年代瞿葆奎先生提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以来,我国的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开始成为教育研究者的题中之意,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学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和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到了新世纪,问题中心实践取向的研究逐渐占了主要部分,而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建设和基本理论的研究却逐渐减少,而这也正成为我国教育学学科发展缓慢的原因。在当前,我国教育学学科的学科性和独立性还未得到明确的肯定,作为学科的教育学,其研究的基本范畴、逻辑起点、基本概念等都还比较模糊,甚至有的教育研究者本身也否定了作为学科的教育学的存在。在概念混乱、术语庞杂的情况下,只有在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在批判的过程中建立严谨的学科体系,把教育学的概念和范畴置于一定的关系和结构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辩证理论体系,才能更深刻、更全面、更正确地揭示其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有成效地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从而促进教育研究和教育活动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教育基本理论的批判性

 

教育基本理论是教育学研究者依据教育学理和逻辑规则,经高度抽象概括而获得的相对稳定的、关于教育活动和教育发展的一般的、基本的教育认识、主张和思想观点。理论所具有的批判性是其功能以及生命力的重要表征,也是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动力之一,缺乏批判性的理论是难以发挥其功能而且难以持续发展的。教育基本理论是研究教育中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的学科,贯穿整个教育学体系的始终,也是各个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具有其他分支学科不可替代的关键的、基础的地位,具有统观全局的哲学性格,它对教育实践和其他教育学科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深层次的和普遍性的指导作用,因而具有根本上、方向上的批判性。作为应对教育实践和整个教育科学发挥导向作用的教育基本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对现实中形形色色的教育实际和其他各种教育思想与理论经常进行一种批判性的审视。

 

(一)对教育实践的批判

 

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能够起到整体性上的引导和批判作用。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而对现行教育实践的批判,从根本上说是对影响教育实践人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批判。作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对象之一,教育学的两大基本矛盾——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一直贯穿教育发展的始终。而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必须要考虑好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关系。但是在近年来的基础教育中过于重视升学考试而对人的全面发展有所忽略的情况下,“教育本身失去了它在本意上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被教育所操纵,教育的人异化了其本来面目,被教育所操纵”。⑦教育本体功能的弱化影响着教育效果的实现,确实需要通过改革来挽救,但是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以及一些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中,却也存在对于上述现象的矫枉过正现象,过度追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过程的探究性,而对知识学习有所轻视。而事实上这两种情况就都是偏离了教育原本的目的,不利于个体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在对教育实践的批判中,具有全面的场域认知能力,有一个通观全局和放眼未来的视角,能够将心比心地彻底地与实践工作者进行换位思考。因为只有同一主体的理论才能指导他的实践,所以要尽可能地将理论的构建与具体的实践相联系,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发挥其批判功能,紧紧围绕教育的两大基本矛盾,维护好教育本真之意,从而更好的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

 

(二)对教育基本理论自身的批判

 

由于近年来教育学学科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分支学科,教育学学科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这些分支学科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教育学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研究零碎,各个学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失去了教育学学科的整体性。而作为基本性、整体性的学科的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基本理论是贯穿整个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是最为基础的研究,对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具有方向上的引导性和批判性。学科的分化和扩展是一个学科进步的前提,但进步的结果则必然是学科的综合化和统整化。教育基本理论应加强自身建设,站在通观全局的角度,发挥其批判功能,使得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者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处理好学科领域的固守与拓展,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的关系;还要加强对教育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探索,寻求教育学理论创生发展新的生命点,如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教育研究思维方法的变革等都能够使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产生新的活力,不断引领教育学研究走向更深层次的本质。另外,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者还要加强理论自觉意识,对现有理论的合理性与真实性进行判断,在批判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教育基本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三、对批判性思维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关系的理性审思

 

批判性思维作为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对教育基本理论体系的建设以及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批判性思维作用的发挥也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合理的批判的基础上。

 

(一)批判并非否定一切

 

我国的教育基本理论体系尚处在不完善阶段,基本上都是借鉴国外而来,在借鉴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拿来主义”以及与其相对的否定一切的现象。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否定之否定基础上的,是辩证的。因而,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国外的理论或者本土的理论,而应该要注意在批判的基础上促进国外的理论与本土的理论和谐共生。

 

(二)批判并非目的

 

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批判的存在,是为了革故鼎新,也是为了本土化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更好地发展,而批判只是达到这种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为了批判的批判,反而会使得原有的理论支离破碎,混乱不堪,并不能达到研究的真正目的。

 

批判性思维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形式,对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批判性思维是教育基本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使中国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能够走上自己的路,保持其独立性和主体性、开创属于自己的研究范式和发挥其整体作用的内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