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24:59

基层医疗卫生论文篇1

1.1农村医疗设备非常落后

大部分农村卫生医院设备全部是20世纪70、80年代的淘汰医疗设施,根本不能满足临床要求,致使病患外流严重。而且卫生医院自身和社会力量均无投资基础建设积极性,任其严重滞后,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从而在群众心中也失去了地位和信任。

1.2医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在农村当前医务人员之中,具备大专学历以上的只占百分之几。中专学历以上的虽占有一定比例,但大部分是没有临床经验的新任人员,大部分就医人员并不具备相适应的学历要求,并且平均年纪较大,技术水准落后,与服务对象对医疗品质需求相差甚远,尤其是相当部分农村卫生医院连正规检验、放射人员都没有配备。

1.3村医疗卫生经费极为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原有卫生体制被打破。医疗单位也把自我经济利益放在重要地位,尽管国家每年针对卫生事业投入都在持续加大,但农村卫生部分根本得不到多少利益可运用。因此,乡镇卫生医院经济状况普遍都不景气,很多乡镇卫生医院拖欠职工工资是常见现象。这种经费严重不足将导致医疗设备落后、医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医疗水准跟不上等不良后果。

2对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培养的分析

2.1积极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除了要了解相关仪器专业知识和运用外,还要掌握生物工程和有关医学知识。作为医疗人员要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提升医护人员动手实践能力,做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同时,要与临床医生进行紧密配合,充分运用仪器设备功能,让医疗设备发挥应有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团队意识,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既发挥群体智慧,又在互相学习中强化理解,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2.2积极参加有关学术交流

鼓励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积极参加学术沟通,通过各种形式了解相关医疗新动态,紧跟相关学科发展前沿,更新知识、开阔视野;了解当今最新医疗发展趋势,学习先进医疗设备管理方法,研究学术交流实践中遇到疑难问题,探索现代医疗器械管理方法,总结经验,动手撰写有关论文,提升自我,为进一步提高医学造诣奠定基础。

2.3创造进修条件,争取脱产学习

脱产学习是继续教育中较为普遍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其最大优势在于可暂时摆脱工作劳累,到院校专心学习或培训,并满足不同技术层次人员的需求。院校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培养和传播基地,许多新知识、新技术通过院校能够传播和发展。通过院校学习让理论知识扎实、技术精湛,为今后在工作中处理疑难杂症打下坚实基础。还要求鼓励专业人员到社会上考取等级证书或单科结业证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为参加培训学习的医务人员提供时间和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

2.4紧抓良好机遇,引进高端人才

在当前这一阶段,部分医疗机构已开始招收相关的医疗人员,尤其在缺少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医院,可采取这种招收形式从地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引入有关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舒缓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短缺、技术滞后、知识不能及时更新的矛盾和压力。

3如何培养适应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人才

3.1继续学习专业医疗知识,适应社会经济需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生产力水准提升,现展更需要宽、专、多能的综合型医疗人才,以往那些单能型工作职位已出现下降走势,纯体力劳动的工作是要被智力工作所替代的,以智力支持为主的智能工作岗位已成为21世纪人才市场的主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应继续学习专业医疗知识,更好为社会经济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3.2工作之余继续学习,跟上知识更新步伐

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知识更新最快时期,在知识量上不断进行翻番更新,很多学者将这种知识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效应称之为知识革命,所以,特别强调终身教育的重要性。知识创新和老化总是在不断交替中进行,不加强学习而只靠经验一样是会落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技术素质提升可通过多种方式,听取专家授课、积极参与各类社会调查活动、和老师共同从事科研活动等均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和医疗能力提升。

3.3培养拓展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进展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专业人员,定要把眼光放在学科的发展高端,要敢于为人之先、勇于打破旧传统观念和习惯束缚,要大胆设想、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要依照当前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解决问题,通过创新求发展、求进步、求提升。只有具备开拓创新思想,才能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论文篇2

关键词:新医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创新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18303

一直以来,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呈现城乡分配失衡的特点,农村基础医疗卫生机构薄弱使得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新医改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正是针对这个普遍存在于医疗领域内的不公平问题,借助改革即体制的重新设置来诱导资源(包括医药资源、医疗设备资源以及人才资源等)合理地流向我国全民医疗体系构建的薄弱环节――农村卫生体系的建设。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作为农村卫生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自然也就成为了新医改的一个重点。

目前医改缺乏现有模式和固定做法,2009年3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新医改的开始,但这一指导性文件也只是在宏观层面构建体制框架,并未系统具体地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因此各地有必要发挥创造性,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医改。本文旨在以黄山市为例,实证分析新医改以来该市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层面上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存在的职能上以及机构运行层面的弊端,以为新医改在该市的继续深入推进而献言献策。

1文献综述

关于为何要重视新医改下农村卫生医疗体系,李玲(2009)整体解读了新医改,认为农村卫生体系的建设作为新医改“四梁八柱”中的一“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谭晋(2009)结合全球医疗改革的大背景,深刻分析了我国医疗体制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医疗体制改革的建议和模型。顾昕(2010)也论述了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对于新医改成败的重要性。

在研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方面,学者们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汪波、段祺(2014)认为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机制的制定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发展影响很大,并各自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张奎力(2012)所持的是需要全面改革的观点,他认为要想建立起新的体制机制,只有进行全面的改革。郑玉玲、张大伟(2013)认为培养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以服务基层十分重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实证研究方面,林淑周(2013)基于福建省的调查,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评价了医务人员对激励机制的满意程度,并提出了完善激励机制的策略。高开焰(2012)以安徽省为例,对该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现状加以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以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加大管理力度等建议。

新医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医改实施之前便有众多学者纷纷建言,新医改实施以来,学者们也从不同方面、不同侧重点对新医改实施的成果、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对策。有不少学者关注新医改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作用,但是对新医改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的却极少。本文希望以黄山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例进行研究以充实这一方面的文献。

2新医改以来黄山市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成果

新医改实施以来,黄山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得到快速推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公益性管理体制的建立。黄山市辖三区四县,规划设置了100余所乡镇卫生院、670余所村卫生室,政府财政支持基本建设,包括设备购置、人员经费等,向基层辖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廉价便利的医疗服务,努力做到让农村居民“小病不出村”。

(2)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的建立。市辖区三区四县内均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绩效考核细则,初步建立起了两级绩效考核制度。黄山区、歙县两试点区县在2010年兑现及补发了基层绩效工资及奖励绩效工资,其他区县也于次年兑现了这两类工资。

(3)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2010年9月起,全市所有区县的全部乡镇医院与九成以上的市规划的村卫生室实现了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招标采购办公室也在各区县卫生机构建立起来,负责对辖区内每月药品总采购金额中基本药物的采购金额比例的监管。

(4)补偿合理的保障制度得以初步建立。新医改后,黄山市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区县国库支付中心统一管理,取消了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账户。为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财政实行按月预拨经费,经常性收支差额部分财政全额保障。

(5)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新医改以来,黄山市着力推进各乡镇卫生院对其所属村卫生室的一体化管理,并按人口数对行政村卫生室进行补助,切实提高该市对村级卫生室的管理水平。

3黄山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

黄山市在新医改以来,总体把握住了这次医疗改革的方向,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该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典型问题。

(1)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欠明确。县域内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合构成了县内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后两者则构成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者的关系可以如图1所示。

图1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关系图

黄山市各区县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乡镇卫生院与村级卫生室的分工不太到位,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好对患者就诊实现分级。很多农村居民小病就诊偏好向乡镇卫生院甚至县级医院就诊,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充分发挥。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离乡镇卫生院或者县级医院较近的农村居民在患小病的时候,相对村级卫生室对较高级别的医疗机构更加偏好,但事实上就治疗效果而言并无根本区别。

(2)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仍不足。黄山市辖区内自然村众多,仍有小部分自然村因为地处偏僻,人口较少,没有设立卫生室甚至连一个专业的医务人员也不存在,而这些地方又大多位于山区,很多地方交通不便致使病者需要长途爬涉到临近行政村卫生室甚至更远乡镇卫生院就诊。一方面,这样的自然村真在逐渐走向消亡,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留在村内的大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些群体易受疾病的威胁却得不到很好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很多慢性病、急性病等的发生需要及时适时的医疗诊治和服务,而患者本身又离医疗卫生机构很远加之交通不便,很容易导致治疗迟误让患者备受煎熬甚至危及生命。

(3)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相对匮乏。黄山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呈现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学历总体偏低、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的特点。很多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配备明显不足,从业人员中高学历者比例低,基层医疗机构中全科医生尤其缺乏。其根源在于人才引入机制、培养模式、保留人才的激励机制等不完善,尤其是在激励医务人员流入农村的政策引导还不够。

(4)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再好的政策制定也需要良好的政策执行才能将理想与现实相衔接以得到满意的政策结果,而在这一过程中监督机制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黄山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过程中监督机制相对薄弱,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督体系有待构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基层就诊患者以及接受服务的群体应当作为外部监督者应当拥有更多的信息了解渠道、监督与检举途径,这也是目前亟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

(5)基层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医改推进的一个重要方向。以黄山市来看,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在服务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相对比较好的成绩,但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尤其是村卫生室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如此,一方面不利于基层医疗服务效率的提高,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系统无法构建,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的沟通不畅,自身所得到的监管也将大打折扣。

4黄山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创新的对策建议

为新医改在黄山市农村地区的深入推进,针对黄山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提出以下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为该市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带来积极地参考。

(1)进一步划分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分工。黄山市内各县级医院要指导和帮扶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乡镇卫生院为县域内中级医疗层次,与县级医院实现双向就诊,并指导和帮扶所在区域内各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工作;村级卫生室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承担着本村内居民的日常小病诊治和卫生建设,并为居民健康档案,村级卫生室应当进一步覆盖边远山村,以实现有村必有医。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之间应当充分沟通,对不同就诊需求的患者进行合理分流。

(2)建立人才引进、培养与分配机制,重点培养全科医生。一方面得从制度上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人才的吸引能力,简化本科生的招聘程序及放宽紧缺专业的招聘条件;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基层医疗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给予定额补偿,对山区工作的医疗人员要给予适当补贴;同时,要完善创新培养模式,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全科医生方面培训以扩大全科医生的比例,定期选派基层医生到市县级医院或医学院校培训,尽可能地提升基层医生的医务能力。

(3)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都应该配备电脑、联网以及拥有相关的医疗信息软件,并组织对基层医疗人员进行相关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训。通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的建设,旨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并可为服务范围内的人员建立起电子健康档案。面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借助网络向市县级医疗机构求助解决。市县级医疗部门应设立专门的信息指导与帮扶部门或制定负责人员,及时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所放映的问题。

(4)建设和完善多层次的监督体系。黄山市应当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制,规范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的行为,以最大限度发挥好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职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监督:第一是市级或者县级相关部门的直接监督,重点检查基本医药制度的执行与医疗服务水平等情况;第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监督,包括乡镇卫生院对村级卫生室的垂直监督以及不同区域内同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之间的水平监督;第三是农村居民尤其是就诊患者的外部监督,其中疏通、拓宽群众的监督与放映问题的渠道以及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关键,应当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保证。

参考文献

[1]高开焰.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现状及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2,(01):48.

[2]顾昕.走向普遍覆盖:全民医疗保险面临的挑战[J].东岳论丛,2010,(01):155159.

[3]李玲.解读中国医改[J].今日中国论坛,2009,(01):5658.

[4]林淑周.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务人员对激励机制的满意度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02):132135.

[5]沈明亮.新医改政策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6]汪波,段琪.基于扎根理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及要素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2026.

基层医疗卫生论文篇3

主要做法

2008年,自治区卫生厅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和基层工作人员,按照“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工作思路,在定性评估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框架,开展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首先,创新的理论研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框架。全面系统的思考、研究和界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容,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框架、理论和政策。

界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容。遵循“可承受、可提供、可利用”的原则,结合我区实际,在全国率先界定了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形成了五个等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为群众免费提供10类4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30种常见病、74种药品的基本医疗服务,覆盖银川、固原市的10个县(市、区)300余万城乡居民。

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制。主要研究并建立了六种机制。一是确定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机制。确定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较好的体现可及性和全覆盖,促进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二是确定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与支付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采用政府筹资模式,推行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支付制度;基本医疗服务采用以政府为主,个人适当承担的筹资模式,农村居民按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从新农合基金支付,银川市城市居民由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基金据实支付。三是确定了基本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衔接机制。我们将基本医疗服务与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有机衔接,既保大病,也保小病。四是确定了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机制。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目录,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严格控制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取消大输液。五是确定了高效规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探索实施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人事制度,严格准入制度,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落实绩效考核,建立了政府、社会和群众监督机制。六是确定了基本医疗服务廉价付费机制。只收取1元钱,由基层卫生机构向城乡居民提供30种疾病诊疗和74种药品的基本医疗服务。

其次,科学的经费测算,保障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金。卫生部和我区专家组按照实用、可行的原则,运用“需要―需求―资源”货币分析方法,测算服务项目成本、基本药物费用,估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货币量,确定服务包的筹资水平。经过理论测算和反复论证,在我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四级包(即10类4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0种常见病、74种药品的基本医疗服务),其费用为每人每年45元,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应按照服务人口每人每年15元标准由政府投入,基本医疗服务按照服务人口每人每年30元标准由城乡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按照城乡居民每人每年9元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共需要公共卫生补助经费2699万元。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各级财政增加缺口补助经费350万元,卫生部项目模拟政府补助341万元。基本医疗服务经费,农村居民按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从新农合基金支付,城市居民由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基金据实支付。2009年,银川市和固原市当年筹集资金分别为1119万元、3496.5万元,且出现结余资金分别为78.8%、67.34%,试点阶段资金使用平稳,没有出现“崩盘”风险。

再者,广泛的现场实践,证明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行。开展试点的银川、固原两市,在全国首次实践了免费提供10类4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只收1元钱,便可获得30种常见病、74种药品的基本医疗服务,取得显著成效。试点工作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Cnn网络等多家媒体对我区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累计报道80余期次。

2009年11月1日~5日,卫生部督导评估组对我区试点工作进行了终期督导评估,给予了充分肯定。该试点走在了全国医改前列,将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全国各地医改探索和实践,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提供借鉴,其研究和实践结果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医改新措。实践证明,我区提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框架,在理论政策上科学合理,在实践应用上切实可行。

最后,两市的全面推广,赢得了基层人民群众高度赞誉。2010年,按照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安排,银川市将30种疾病74种药物扩大到50种疾病162种药物,取消年人均就诊次数限制,农村居民按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从新农合基金支付,城市居民由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基金据实,在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推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全市为84.48万人核销基本医疗服务费676.06万元,次均处方费用7.70元,人均在村卫生室就诊2.16次。固原市将30种疾病74种药物扩大到50种疾病121种药物,取消年人均就诊次数限制,基本医疗服务费用从新农合资金中按参合农民人均每年划拨40元,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月~12月,全市为174.64人核销基本医疗服务费1878.27万元,次均处方费用9.78元,人均在村卫生室就诊1.44次,进一步缓解了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矛盾。目前两市推广运行经费良好。

显著成效

建立起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框架。国家尚未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框架,宁夏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建立起宁夏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框架,主要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的项目界定、成本测算和总体设计,以及建立医疗卫生服务机制。在制度设计、服务内容、提供方式、筹资与支付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公平性、保基本、广覆盖的特点。为国家实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提供了新的模式,为实现中央和国务院提出“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

两市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目前,银川市和固原市全面推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覆盖城乡居民300万人。经过两年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城乡居民均等化、公平的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实现了“防病不花钱,小病不出村,治病一元钱”的目标。

探索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与支付机制。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保制度的功能主要是保大病。自治区卫生厅通过推广门诊统筹,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费用从新农合基金按照每人每年30元标准划拨,城市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费用由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基金据实结算。将基本医疗服务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机衔接,使这些社会保险制度不仅具有保大病功能,同时还有了包小病、保基本的功能。同时,在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户一证、就近看病、价廉用药、每次一元”的廉价付费机制,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贵,控制了过渡医疗需求行为。

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11年,要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城乡居民得到了实惠。2009年3月~2010年12月,银川和固原市城乡居民累计就诊427.88万人次,免费使用3936.64万元的药品,大大减轻了广大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二是有效控制门诊次均费用增长。调查显示,非试点村卫生室次均门诊费用为19.3元,试点村卫生室为8.19元,显著降低了基层医药费用。三是村卫生室卫生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2008年村卫生室年平均就诊为0.23人次,2010年上升为1.69人次,村卫生室门诊量大幅度增加,激活了农村居民健康需求,充分发挥了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作用。四是有力的促进贫困农民参加医疗保障。银川市部分移民调庄乡镇新农合参合率较低,2009年推行试点工作后,新农合参合率较2008年提高8个百分点。

完善基层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确定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使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成为政府公平、均等分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平台。调整基本医疗服务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落实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便捷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规定的基本药物,药品直接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力的提高了药品的可及性,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村卫生室静脉输液,控制和指导抗生素和激素合理使用,杜绝了乱输液、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的行为,从根本上扭转了基本医疗服务中不合理用药状况,农村医疗安全得到保证。

基层医疗卫生论文篇4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影响

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五项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进,还有助于实现其财会信息的透明度和阳光化,促进其其财务信息准确性的提高,同时也可进一步促进其机构体制和机制综合改革进程的加快。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健康屏障,是新一轮医改的重点部分,其新财务会计制度也对其财务相关方面进行了新的规定。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制财新会制度的特点

(一)促进预算约束机制的强化,层层落实责任

在新制度中提出了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实施的预算管理办法。相比对对《医院财务制度》的废止,新制度中进行了“绩效考核补助”的增设,重点要求机构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及所需经费的分配。预算管理也重点要求以收定支,对于有条件的基础医疗机构可采取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措施,并对其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同时因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和核算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财务管理体制上也予以了制定,还针对一些卫生机构缺乏财务核算人员和机构情况予以了会计委托记账的措施。

(二)加强收支的合理划分,体现职能定位

在颁发的新制度中,明确指出将上级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医疗收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收入,也在会计核算流程中进行了各补偿渠道的资金流程的清晰反映。结合其机构实际情况予以医疗、卫生服务的职能定位,进行支出科目的设立,为了满足基础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现实要求,增设“待摊支出”,从而更加准确、客观的核算。根据医药卫生改革精神,在医疗收入中计入药品收入,将药品支出纳入医疗卫生支出中。

同时也对政府予以其基本建设及设备足额安排的补偿机制进行了体现,并单独在补助支出中反映政府所承担的支出。

(三)促进资产的规范管理,强化财务风险

为了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简化会计核算、财政补偿机制、预算编制管理要求的需要,将长期资产取得时直接计入成本中,对于期限超过3年的应收账款,应该按照具体流程报批后核销。还需要对其机构的对外投资进行严格禁止,加大对购置大型设备和借款等方面的控制,并严格落实其论证报批程序。并遵循集中管理原则,不断提高自身资产使用效率,同时对各类收支进行合理划分和核算,避免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出现,通过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保障其公共医疗卫生的社会效应。

(四)结合绩效工资,设立奖励基金,建立激励机制

新制度中提出将奖励基金增设到其卫生机构的专用基金中,其机构只要进行了相应预算管理方式的落实,并达到了合格的绩效考核后,就能够根据其具体收支结余进行相应比例基金的提取,同时,通过与绩效工资结合,作为职工绩效考核奖励,从而建立奖励机制,达到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从而使医务人员自主参与到医改中,并服务于医改,促进医改的深化。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影响

(一)促进医防并重运营模式的形成

新制度中提出了专业基金中奖励基金和绩效工资的结合,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机构有动力重新配备财力、物力、人力,加强防保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将公共卫生服务所支出构成清晰的反应出来,为公共卫生服务等公益性支出的全面计量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公共卫生服务的建立健全提供了基础资料。从实际生活这一层面出发,新财会制度促进了医防并重运营模式的形成。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管理

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财务管理体制在“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下实行,推行财务集中核算的方式,同时将委托记账制度实施于部分不具备条件的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预算管理与约束,在预算管理中纳入基层医疗机构所产生的收支,以此完善预算,也让其预算更严谨,避免支出随意调整等问题的出现,使医疗机构经济合法、合规,更加透明化,使机构的规范运用,新财会制度中强调审计、财政、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进行财务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更加完善,从而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管理。

(三)维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服务于百姓,服务于社会,为其提供所需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公立医疗主要定位是承担科研责任,解决疑难杂症等问题。医疗活动的公益性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指导方针下,是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准则,新财会制度对公共医疗和基本医疗的财政补贴机制进行区分,控制采购大型设备,禁止基层医疗机构对外投资,防治不合理医疗费用的上涨,从各个方面维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因此,新财会制度的实施,对维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会淑.浅谈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2(15):121-123

[2]陈新平,谢文,王伟琴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后对机构经济运行的影响[J].卫生经济研究,2013,21(7):20-24,25

[3]蔡建良.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6(22):2-3

基层医疗卫生论文篇5

【关键词】农村医学;社区医院实践;临床实践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状况可概括为“下不去、留不住、提不高”,且多数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医疗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农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得不到满足。为改变这种现状,2010年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取消了卫生保健专业,增设中职农村医学专业,旨在为农村基层培养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同年卫生部115号文件,农村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实用型卫生人才,具有较强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相结合的实践能力,毕业后从事疾病的初级诊治、转诊服务和预防保健、康复治疗与护理等工作。并规定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只能到村卫生室和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执业。真正为广大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适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农村医学作为一个新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现中职农村医学专业生源多为初中起点,采取的是“3+1模式”,即3年理论学习+1年临床实践。在教学过程当中大多院校多沿用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特别是临床实践阶段,多安排在综合医院,分为内、外、妇、儿、传等科室进行实习,这与农村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难以满足学生在农村社区医学一线工作及今后发展的需要。

我院自2010年9月设立中职农村医学专业,为改变该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上的不足,通过不断研究和探讨,决定在临床实践阶段过程中增加社区医院实践内容,建立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行临床医学与社区医疗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社区医院定位更贴合农村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社区医院是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融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这与农村医学专业毕业定位农村,从事医疗、保健、预防、康复、计划生育及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在社区医院实践中,学生不仅仅可以参与到就诊的患者诊疗活动,提高了临床专业技能;还可以通过家庭健康访查、义诊及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参与到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心理生理保健,将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

二、建设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行临床医学与社区医疗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今后医学职业教育培养人在的发展趋势

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医学实践教学的最佳场所。建设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行临床医学与社区医疗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今后医学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发展趋势。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医学生必须深入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之中,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同时进行医疗实践,巩固与提高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现场指导,用真实病例进行教学。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环境及条件,运用循证医学(实验证据)的原理,让学生从问诊中获得第一手材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做出最终的诊断,使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社区的诊断、治疗、预防疾病中得到提高。另外,学生也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进行各种健康调查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让医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察社区民情,了解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和对健康知识的渴望,认识到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强化职业意识和医学工作者的责任感。

三、增加社区医院实践,建设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

目前大多医学院校逐渐认识到社区医学对医学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陆续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开展社区医院实践,建设社区临床实践基地的院校还较少。当前,发展合作医疗和基层卫生事业,办好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是我国现阶段卫生工作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大批实用性的卫生技术人才,因此只有将建设社区医疗实践教学基地与医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学校和社区共办共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医学高等院校才能实现医学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并进而形成医学高等院校的鲜明办学特色。

四、加强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利于社区医疗水平的全面提高

社区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对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要求他们能对急、危、重症病人做到鉴别病情,及时准确给予恰当诊疗,并做好必要的转诊工作。这些都需要他们有较强的综合医疗技术水平。目前,社区医疗机构的在岗人员医疗水平较低,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很难满足居民对健康的需要,不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持续发展。将社区医院设为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定期开展社区医院师资培训,也能促进社区医疗水平的发展。

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存在卫生人员严重匮乏、学历层次低、业务能力较差、分配不均等诸多问题。中职农村医学专业是新形势下,为了改变农村基础医疗水平低下、卫生人员严重短缺这种现状诞生的一个新型专业,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该专业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依托政府―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行临床医学与社区医疗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探讨和摸索,才能真正为广大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适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10〕115号文件.

[2]刘伟孙乾孙晓琪.医学院校要加强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8,1:130-131.

[3]赵锡荣;程卫兵。农村社区医学教学模式实践与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6),33-35.

[4]郭忠廖禹东.赣南苏区农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4(1):30-31.

基层医疗卫生论文篇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是当前我国各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该政策提出了全国医改2009—2011年的五项重点改革,实则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医药卫生领域的最主要改革内容。这五项改革中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后来被卫生部确定为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而其余四项原本就主要针对于县级政府所负责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包括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施,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根据我国分税制财政的原则,县级政府所负责的卫生机构,包括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由县级财政负责投入。根据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以及国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可知:我国是属于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进行卫生投入的国家,对于这类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地方政府对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不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我国学术界的前期大量研究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理论;而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又主要聚焦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即由县级财政负责投入的领域。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个基本假设: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对县级财政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执行应存在着不足。本文按照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和地理分布的差异,选择了东部(北京、福建)、中部(河南、山西)和西部(重庆、内蒙古)的六个省(市、区)。通过收集其近几年统计年鉴等资料,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卫生投入对县级财政的压力状况进行分析,以验证上文所提出的推断和假设,为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县级财政投入的科学化提供政策参考和依据。

县级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的现状与压力分析

(一)各级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的现状

据历年全国财政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到2008年,中央财政对于医疗卫生的投入仅限于中央本级医疗卫生单位的财政投入;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中,除对本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投入外,专设了“中央对地方卫生转移支付”这一科目,但具体数量仍有限。因而,本文未将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卫生专项支出列入研究范围。据2011年各省统计年鉴等数据显示:2010年各抽样省的县级财政卫生支出均占各级财政卫生支出的绝大部分,该比例为63.2%~84.8%,其中重庆最高(84.8%),内蒙古最低(63.2%),具体见表1。上述数据及其分析结果充分表明: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主要由地方财政负责,而且在地方财政中又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

(二)卫生支出对县级财政的压力分析

考虑到各抽样省历年相关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河南省和重庆市在2006—2010年期间各级地方政府历年卫生支出来分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县级财政的压力状况。据表2数据显示:在2006—2010年期间,河南省的县级卫生支出年均增长速度为51.8%,远高于同期的省级卫生支出和地级卫生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二者分别为25.6%和37.2%;而对于同期的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状况,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与省和地级财政增长速度基本一致,分别为19.3%、16.7%和18.3%。由图1显示:河南省在2006—2010年期间,县级卫生支出占县级财政收入的比值呈持续增长状态,由14.1%增长到36.9%;县级卫生支出占县级财政收入的比值同其省级该比值相比,2006—2007年二者数值接近,2008年之后县级该比值已高于省级该比值;县级该比值同其地级比值相比较,历年县级该数据均远高于其地级该数据,基本维持在县级该比值是地级比值的3~4倍;而且同县级该比值持续增长相比,其地级和省级该比值并未显现出严格的持续增长状态。由表3(表略)数据可知:重庆市的县级卫生支出同上述河南省的情况基本一致。在2006—2010年期间,县级卫生支出历年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度为57.4%,为同期省级卫生支出年均增长速度(14.6%)的4倍;而县级财政收入同其省级财政年均增长速度基本一致,二者分别为35.8%和32.2%。由图1(图略)可知,在2006—2010年期间,重庆市的县级卫生支出占县级财政收入的比值,由8.3%增长到15.1%,增长了近一倍;而同期省级卫生支出占省级财政收入的比例,由5.9%下降到了3.3%,而且该比值基本呈连续下降趋势。由上述河南省和重庆市的数据分析可知:在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同省、地级财政年均增长速度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县级卫生支出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县级以上政府卫生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且县级卫生支出占县级财政收入的比值也远高于其上级部门的该比值。按照河南省的数据,2010年县级卫生财政支出已占县级地方财政收入的1/3。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卫生支出对县级财政的压力已逐年增大。随着中央政府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按照目前的趋势,县级财政不可能承担得起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的各项支出。

县级财政卫生支出压力不断增大产生的后果

(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2010)进一步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补偿机制改革原则和内容等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界定,且财政投入也被明确为由县级政府承担。上文已述,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投入主要由县级财政承担,根据分级财政负责的原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全由县级财政承担;而且县级财政卫生支出的压力又逐年增大。因而,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容和要求已有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但由于仅依靠县级财政来投入,在目前尚未有其他配套政策的前提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将无法实现。甚至,即使不考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各级财政的压力状况,仅考虑全国各县级财政的收支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如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全依靠县级财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p#分页标题#e#

(二)县级财政对医药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投入的不足和各项要求的执行不足

药品零加成政策是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也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内容之一,被认为是解决“看病贵”的主要对策。目前药品零加成政策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试点和应用,其要求地方政府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采取药品零加成而损失的医疗业务收入由政府财政足额补偿。国内学者通过对各地药品零加成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估研究指出:我国大多数地区县级政府均按照药品15%的差价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的政策进行补偿,但其原先药品加成率都超过30%,又由于药品收入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的60%以上,因此,药品零加成政策及其县级财政的财政补助政策实则导致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的巨大损失[13]。由于县级财政的投入未能足额弥补改革的损失,医疗卫生机构为保持收支的平衡,又选择了“市场化”的道路,药品零加成政策可以使得医疗卫生机构放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之前的“大处方”方式,但补偿机制改革后,其又转变为主要依赖于增加医学检查、检验等方式来增加医疗机构的收入,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市场化导向依然未能转变,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也未能得到解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向,药品零加成政策又被认为是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根据上述分析,由于二者均由县级财政负责,考虑到我国各县级财政差异巨大的实际,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的实施效果的评估,本文可以得出结论:根据目前的财政分级负责体制,仅依靠县级财政的能力,将无法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即使医疗机构实行了药品零加成,也无法真正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导向建立起来,进而我们可以推断出,按照目前的财政体制和县级财政的压力状况,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将无法得到实现。

卫生支出对县级财政压力过大所产生的原因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的不协调

我国目前的财政体制是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分税制的基本原则是在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分税制财权相统一的要求,划分各级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即分税制的事权和财权划分的依据是上世纪时期各级政府的事权。本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得到了巨大的变革,各级政府的卫生投入责任和总量在不断增大。由于最近几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和主要领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即县级政府的卫生事权在不断扩大,县级财政卫生支出不断增长。而另一方面,县级财政的财权则依然如同上世纪的财权,而且自2006年全国统一取消农业税后,县级财政的财权范围被减少。《关于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11)提到在全国2858个县级政府中,仅有54个(1.9%)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之所以出现县级财政基本卫生支出压力逐年增大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得县级政府的卫生事权和投入责任不断扩大,同时县级政府的财权却没有得到相应增加。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和配套政策欠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利益共同体的共同推进。目前国内尚未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成本核算系统;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投入的依据依然是对一般差额事业单位财政补偿的方法,尚未有针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特点的财政投入依据;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监管部门,其同时又是办医主体,尚未实现管办分离。由于医疗卫生机构的特殊性,即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生相比较于患者和政府拥有信息的绝对优势,其可以诱导产生出患者的不必要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而实现其收益最大化。因此,在上述基础性工作尚未开展,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也尚未建立的背景下,医疗卫生机构将是各级政府投入的“无底洞”,进而不可避免出现如下局面: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持续增长,政府财政卫生支出的压力越来越重;同时,医疗卫生机构的趋利导向依然无法得到改变,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目标无法实现。

政策建议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配套政策的建立和完善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所要求的政府财政投入的增加必须要建立在科学和合理的投入测算的基础上。相比较于公立医院服务内容的复杂和种类的繁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内容相对简单得多,而且全国又实行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目录(各省在国家药品目录上增加了部分省内统一的药品目录)以及药品零加成政策,因此,完全可以首先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成本核算系统,进而建立起各类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价格标准(对于某些公共产品,如计划免疫等,可以是免费提供),最终建立起统一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财政投入的依据和标准。同时,为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现象发生,应建立起基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基础的收入分配激励和奖惩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导向的监管和引导。当然,无论各级政府的卫生事权如何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投入必然是县级财政卫生支出的主体,其所占比例必是县级财政卫生支出的最大份额,因而上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配套政策的建立和完善,实则是建立县级财政卫生支出的依据。

(二)基于财政的支付能力重新界定各级政府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权

鉴于财政体制改革必然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重新依据各级政府的事权变更来调整财权。因此,本文提出在不改变目前各级政府财权的前提下重新界定和划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事权。鉴于县级财政卫生支出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必然需要将一部分卫生投入责任交由县级以上财政负责。具体哪些服务应交由县级以上财政负责,应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属性。对于全国统一要求的专项卫生投入,尤其是上级政府部门指派并要求县级财政相应配套的卫生专项经费,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府专项投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投入等,应由县级以上财政负责。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为例,对于该专项投入,中央政府虽然要求主要由县级以上政府财政负责,但实际上县级财政依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筹资的主体。以山东省为例,《2012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的通报》指出:2012年县级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总量占各级政府(包括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总筹资的35.4%,高于其余各级政府的筹资比例。因此,如全国统一的各项卫生专项投入不再由县级财政承担,将大大减轻县级财政的负担。#p#分页标题#e#

(三)基于县级财政卫生支出合理压力水平的上级转移支付标准和方案的确立

考虑到全国各县级财政支出能力的巨大差异,单纯依靠上述政策,还难以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以及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仍需要进一步确定出县级财政卫生支出的合理压力水平和警戒水平。县财政卫生支出合理水平需要既能体现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由县财政负责为主的原则,又不能损害或压制财政状况较差的县级政府对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县级财政卫生支出合理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可以提出最低和最高的限制标准;考虑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要求省级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改革进行总负责,因而各省级政府可在全国最低和最高限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各省统一的县级财政卫生支出的合理水平和压力警戒水平;对于超过各县级财政卫生支出压力警戒水平的部分,将由省和市两级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其进行足额补助,而不能再由县级财政承担。

结语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要求各级政府增加对卫生的财政投入,但由于近期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聚焦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其又由县级政府负责,这必将对县级财政造成一定的压力,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的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前期的研究假设和推论,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县级财政造成了较大压力,县级财政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需投入总量不足,进而推断出在不改变卫生支出主要由县级财政负责的前提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预期目标将难以实现。这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14]。

基层医疗卫生论文篇7

要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步伐,必须造就一批实用型高素质的卫生服务人员,这一责任就落在医学高职院校身上,医学高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卫生事业发展纲要》指出:“办好合作医疗,发展基层卫生事业,办好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是我国现阶段卫生工作的重点。”这一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医学发展的方向,也为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道路,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据调查,湖北英山县11个乡镇卫生院510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中专学历层次卫技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84%。呼伦贝尔市农村牧区共有乡镇卫生院137个,其中城市卫生院7个,牧区乡镇卫生院150个,卫技人员1607人,大专学历以上的仅占4%(多数是在职以后获得的),中专占76%,多数是自费在职学历。由此可见,我国多数基层卫生人员的学历较低,素质较差,完成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基层卫生服务的难度依然很大,更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卫生服务的要求和渴望。根据高教[2006]16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定位,在保证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专兼结合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直接为第一线服务的高技术、高技能的“社会职业人”,逐步形成医学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1]。

2素质教育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和“面向社会,服务基层”的办学方向,为基层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熟练的医学基本技能,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卫生技术应用型人才。

3深化高职教育改革要紧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脉搏

3.1培养全科医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突破口为实现wHo提出的“人人享有保健的战略目标”,应着重加强基层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卫生团队的基本成员,应具备医疗、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实践技能。据全国政协委员王德炳介绍,按照国际标准,每名全科医生应服务2000~3000人。按最低标准计算,我国5亿城市人口至少需要16万多名全科医生。而目前全国真正的全科医生不到1000人。全科医生总数少、素质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基层医疗事业发展的瓶颈。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职责要求,要重视基础,拓宽口径(以满足岗位群职业流动和职业岗位专业素质提升的需要),强化技能的原则。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设计课程结构,构建宽厚的公共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三级教学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摸式,达到“社会职业人”的办学目标[2]。

3.2优化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国外全科医学教育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医学生的家庭医学学科教育、家庭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和家庭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我国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主要有四种形式:①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②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③全科医生岗位培训。④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通过对国情与全科医生培养现状的分析,以及基层服务范围如: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岗位群的职责要求。教学内容应:①医学基础知识以够用和必需为原则,课程开发主体必须多元化。②专业理论以应用和适度为原则。③专业技能以实用和娴熟为原则。④积极与医院合作开发课程,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体现先进性。科学制定授课计划和调整实习方案,并及时把专业有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充实进去,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先学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探索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导向等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3.3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基础全科医学教育是未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医学院校将成为我国培养全科医生的主渠道,全科医学师资建设是高等院校开展全科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没有合格的全科医学师资就培养不出合格的全科医生,当前,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领域出现了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关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外聘高职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力度,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备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机制。同时,要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继续再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4团队精神培养,是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键医疗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活动,讲求团队合作与整体化一,在基层卫生服务中显得更加突出,而且这一项活动在学校难以发挥其重要性,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少、服务面广,各个岗位间的依赖性较大,具体体现于卫生服务团队是否相互协作处理问题,如何联合执行各项任务,遇到紧急情况,怎样共同作战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实用型人才,当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设计一个以立体式教学为基础的综合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上要注意理论讲授、示范与模仿环环相扣,三者有机融为一体,把课堂作为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加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使教学与临床联系更密切。在基地训练中严格监控,客观评估,重在鼓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基层卫生服务组织,为高职医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新疆古丽巴哈尔・王买尔政协委员调研黄山市疏勒县乡镇卫生院发现,全县共有15个乡镇卫生院,核实编制309人,缺编85人,自2001年以来没进过一个大中专毕业生。常德市霍城县共有9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国营农牧场卫生院,共有事业编制241名,实际在编179名。从调查可知,基层有我们医学生广阔的就业空间。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服务基层,规范基层卫生服务训练基地,彰显办学特色。这样既可以解决医学毕业生找不到就业单位的问题,又可以避免基层卫生服务医疗机构缺乏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卫技人员断层问题。

参考文献

[1]蔡泽寰.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3:67-69.

基层医疗卫生论文篇8

[关键词]基层医疗体制;aHm;topSiS;优化评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6.134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1

0引言

近几年,国内针对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研究主要以居民群体或者全部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缺乏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分布及数量的研究;且大部分研究仅分析了个体特征因素对就医机构选择行为或满意度的影响,缺乏对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整体的关注。因此,本文选取近十年我国基层医疗体系中的基层医疗机构数量为基础数据,对我国的基层医疗状况进行了评估。

1研究过程及结论

本文以近十年各类基层医疗机构数量为基础,运用三角模糊数通过专家打分确定aHm的属性判断矩阵,调用topSiS求出各属性之间与理想值之间的距离,进而得到每一年的评价值C,比较C值大小,判定结果优劣。

在应用topSiS时结合指标的重要性,加之topSiS法本身具有的能充分利用样本资料反映信息的优点,使评价结果会更加合理、可信。因此,本文将属性aHm(attributeHierarchicalmodel)赋权法应用于topSiS法,评估我国的基层医疗体系。通过更全面、直观的数据,体现我国近十年基层医疗体系的总体建设情况,其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步骤。

步骤1:确定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基层医疗体系下属性层次模型。

(1)经过对我国基层医疗建设情况的了解,确定以下8个指标,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部、专科门诊部、卫生所和医务室、妇幼保健院以及急救中心(站)。

(2)确认评价8个指标的评语集。

(3)设计调查问卷,集结5位不同科室的专家对这8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

(4)回收调查问卷后,根据模糊属性矩阵构造得出5位专家对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

步骤2:运用改进topSiS法对我国基层医疗体系状况逐年进行综合评价。

(1)使指标同趋势化,即使其评价指标均为同一趋势。

(2)指标无量纲化。将同趋势化的指标按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

(3)根据各年度各项指标的归一化值得到最优值向量和最劣值向量,即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与最劣方案为:

a+=(0.3719,0.4172,0.4181,0.3952,0.5130,0.4259,0.3446,0.4125),

a-=(0.1860,0,0.2333,0.2128,0.1566,0.2546,0.2811,0.1790)。

(4)分别计算各年度各项指标的归一化值与其对应指标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是S+和S-;再根据各年度的S+和S-,计算各年度评价指标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i。

Ci在[0,1]之间取值,越接近1,表示该年度基层医疗建设情况越接近最优水平,反之,越接近0,表示该年度基层医疗建设情况越接近最劣水平。

步骤3:得出结论。

(1)为了对我国的基层医疗建设情况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建立由基层医疗驻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急救中心等8个指标构成的基层医疗体系评价指标,运用结合三角模糊数的aHm方法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运用topSiS方法对近十年我国的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和排序。

(2)为了减少主观原因造成对评价矩阵的影响,采用Delphi方法,使评价矩阵更加合理、更加切合实际。

(3)从评价结果以及排序情况看,我国的基层医疗体系建设逐年好转,由于2008年我国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并推行试点工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并对基层医疗体系的具体驻点进行了整合,故此,2007与2008年的排序结果出现波动。

(4)医改在实施过程中,强调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所以在2009年以后对基层医改的稳步推进中才会更加顺畅。把解决群众的看病就医突出问题与建立完善的基本制度体系结合起来,立足基层把握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论文篇9

关键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77-02

0引言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健康则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它是体现人权、生存权、公平权的标志。2009年7月,财政部等部委下达了《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对基本医疗保障将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公共财政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有利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

1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其均等化内涵的界定

1.1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基本医疗卫生服务(Basichealthservices)的概念最早是由winstow提出的,最初以初级卫生保健的形式成为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的实施策略[1],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马安宁等[2]给基本卫生服务的定义是“从现实性出发,指现阶段能够实现的、最大效用的、充分体现公平的、基本免费的、在基层卫生机构可以获得的服务”。杨永梅[3]指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政府利用权力或公共资源,为满足居民基本健康的平等化,在分担居民健康风险的条件下,提供居民需求导向型的卫生服务。周寿祺[4]认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含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个方面。综上所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该主要由政府负责提供,为了满足广大人民民众最基础的健康权而开展的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以及基本的医疗保障在内的一系列公共服务。

1.2均等化的内涵从字面理解,“均等化”包含着均衡、相等的意思,而均衡有着调节、平衡的过程,最后达到相等。对于均等化的涵义,学术界的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管永昊提出,均等化核心在于为每个人提供大体上平等的竞争机会[5]。安体富等[6]认为均等化应该包括机会的均等和结果均等两层含义,同时指出,这里的相等只能是大体相等,不可能绝对相等。常修泽[7]对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内涵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均等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与原则应该相等;结果应该大体相等;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社会成员应该享有自由的选择的权力。钟镇强[8]总结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须有以下六个特征:相对性、是地域性、是层次性、城乡一致性、同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一致性、不同基本公共服务间的水平相等。同样。在医疗卫生领域,均等化应该在结合区域经济文化差异、地方财政能力的基础上强调机会的平等,结果的大致均等。

1.3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内涵我国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奠定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改革方向。我国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范围包括“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9]。符壮才[10]同样认为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就是指全体公民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同,并强调应该将基本医疗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以内。

还有一些学者从健康、卫生服务需要、卫生筹资、卫生服务可及性以及政府卫生投入的角度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阐述。于风华等[11]认为,健康是最大的福利,卫生保健与医疗保障制度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政府在卫生保健与医疗保障制度中应承担主要责任,因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应该考虑健康公平性,尽量使每一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公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冯显威指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应该从服务的内容看,根据公民的卫生服务需要来确定[12],即指有相同卫生保健需要的社会成员,能获得同样的卫生服务,而有更多卫生保健服务需要的社会成员,应能获得更多的服务提供。梁万年[13]指出,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应使经济收入低的人受益,即必须重视政府对卫生投入的公平。

2国外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现状

基层医疗卫生论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凝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广泛凝聚共识,提高道德修养,在全市卫生系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扎实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卫生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讨论内容

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如何认识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重点围绕祖国医学“大医精诚”和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大力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幸福观。

(二)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对调动卫生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卫生队伍建设展开讨论,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挥崇高的道德和精神力量,维护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和解危济困的职业尊严,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三)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精神开展讨论,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教育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放到首位,用高超的技术、优良的服务,尽量做到少检查、少用药、少花钱、治好病,让“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德医风成为取信于民、赢得认可的法宝。

(四)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作用。重点围绕实现医改任务目标,研讨先进文化和精神力量的推动作用,使广大卫生人员深刻理解做好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完成中心工作的密切关系,激发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广大干部职工更加主动自觉地投身改革、推动发展,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人生价值。

三、活动步骤

此次大讨论活动将贯穿全年,分学习动员、讨论交流、深化成果三个阶段实施。

(一)学习动员阶段(6月上旬):主要开展组织动员、深入学习、撰写体会三项活动。

1、组织动员。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方案,组织召开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深入学习。要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党组书记张茅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利用集中学习、分散自学等形式,做好学习笔记。

3、撰写体会。每一名干部职工要结合学习,深刻反思,查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差距,并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

(二)讨论交流阶段(6月中旬至7月份):主要开展主题研讨、征文交流、演讲三项活动。

1、组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围绕“提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主题,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科务会等多种形式,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活动,做到单位不漏科室,科室不漏个人,并提出我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的建议,并于7月5日前上报市卫生局。要把研讨过程作为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提高思想道德的过程。

2、开展卫生职业精神征文活动。7月底前,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征文评选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挖掘深入。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征文在院刊院报、内部网络上进行刊载。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单位要选送不少于3篇的优秀征文上报。市卫生局将对优秀稿件在局网站上刊载。

3、举办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总结大讨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做法,在本地、本单位召开一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充分展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忠诚团结、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三)形成成果阶段(7月至年底):主要开展总结提炼、成果转化。

1、进行总结提炼。7月前,市卫生局将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情况,进一步提炼全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并组织专家学者、医务人员、管理干部和服务对象,进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果。

2、搞好成果转化。要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医院、进科室、进病房活动,把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引导卫生人员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理解。要结合医疗服务、免费义诊、健康教育等途径,让广大群众亲身体会到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效。

四、工作要求

开展医疗卫生精神大讨论活动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各地、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扎实推进大讨论活动,增强活动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市卫生局成立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党办室,负责大讨论活动的检查指导。各县(市)区卫生局、局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注意把握时间节点,有步骤地开展大讨论活动。

(二)紧密结合实际,确保活动效果。要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统筹兼顾,做到开展大讨论活动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与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廉洁从医行风提升年”活动相结合,真正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