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25:12

金融信息论文篇1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融信息化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总体来说,与世界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在分析国内金融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战略目标,为对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信息技术;发展战略

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但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金融信息化工作也存在着一些死角,即很多战略性的课题无法解决。其主要的问题在于,金融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者,只能站在金融企业的角度,或者在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上,更多地将眼光集中在各个企业内部或者行业内部的具体问题中。至于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如何规划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如何充分调动、合理分配社会的各种资源,如何加强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如何确定统一、科学的标准,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开发对资源的浪费,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信息化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国际竞争格局和人类生存方式。在这一巨大的经济发展形态变革与基础技术平台转换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实现金融信息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金融竞争力,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入世的现实需要。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国内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见成效、“十五”再攻关的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化设备已具备相当规模截止到1999年底,银行系统已经配置大中型计算机700多台套,小型机6000多台套,pC及服务器50多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截止到2001年6月底,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atm)4.9万余台,销售点终端(poS)33.4万台。

2.全国性金融机构多数已完成内联网建设多数全国性金融机构初步完成了本系统内联网的建设,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金融系统与电信部门合作,已经建设成连接全国250多个城市,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和多种通信协议的金融数据通讯帧中继骨干网,支撑金融数据的传输。

3.银行信息化已具规模

(1)初步建成全国范围的电子清算系统。“八五”期间,人民银行已经建成金融卫星专用网络和电子联行系统,现已开1409个电子联行收发站,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1000多个发达县。2000年,全国转发往帐3163万余笔,转帐交易金额235488亿元。“九五”时期,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基本都完成了各自的电子汇兑系统,客户的异地转帐业务24小时内就可到帐。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银证转帐系统进行证券帐务信息的交换。

(2)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电子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到2001年9月底,全国共有发卡机构55家,发卡总量超过3.58亿张,发行国际卡近20万张,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发展到13万个,可以受理银行卡的商店、宾馆、饭店等特邀商户已发展到15万个,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5.1万台,销售点终端近35台。建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及18个城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此外,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和支付网关已经开通,支持了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的发展。(3)建成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提高了央行的办公效率,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实现了经网络传送机密红头文件。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工程建设和网络金融服务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经在部分城市投入生产试运行,将极大地提高我国银行间清算效率,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发展。

4.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在全国5000多个保险独立核算单位部署了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处理的高度集中。此外,随着全国保险三级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各类网上保险应用也将有一个实质进展。

5.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这为我国金融业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薄弱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所要解决的是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问题,主要包括:对基础设施建设策略、金融科技迎新体系、金融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化支持环境、组织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工作都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研究体系。

2.金融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尚不完善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表现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统一协调的步骤,存在很多重复性建设。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也未能形成统一体系,且尚不能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联机处理系统也存在接口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些不仅给信息交换、系统整合带来了困难,而且也极易形成各种安全隐患。

3.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尽管我国金融业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的无序和不规范,以及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产品采用国外技术,因此我国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9.11”事件也给我国金融业深刻的启示,即必须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尽可能地保证国家经济命脉的正常运行。

4.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尚未形成我国各金融机构出于经营管理、业务拓展的需要,相继建成了自己的内联网系统,但各机构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影响了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外,银行信息网与财税、海关、保险等网络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不同经济部门、不同行业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社会发展的动向不能得到快速反映,这直接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

5.金融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深度分析不够我国金融业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传统的以业务为核心的金融信息系统偏重于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高层次客户多领域、个性化的增值金融服务需要,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等的集成、分析、挖掘和利用,在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和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导致银行风险管理失控、丧失业务机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等问题。

6.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和内部动作模式,成为金融业变革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按照银行应用网络技术的水平,将银行信息化分为局部应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经营范围重新设计五个层次,目前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前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7.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尚不健全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上存在很大差距。我国金融业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机制还不能适应竞争环境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入世后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缺乏一种现代管理科学指导下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体制臃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

8.金融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金融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如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的合法性、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急需国家立法界定。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还要借助于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依赖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探讨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实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应对国际金融业挑战,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需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的总体框架是:战略研究为金融信息化的龙头,网络建设为金融信息化的基础,标准和安全为金融信息化的保障,银行、保险和证券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金融信息化的应用。通过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1.制定出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而又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及发展道路;

2.建设金融信息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环境,包括制定金融信息化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生产提供统一的企业标准;

3.到2003年底,完成覆盖全国数十万金融机构的跨系统网络间互联平台建设,基本实现金融服务综合化、电子商务支付网络化,实现银行卡联网联合;

4.基本实现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建立完整的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5.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为金融系统进行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带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体系建设;

6.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开展客户中心、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总之,通过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将为未来的金融信息化搭建一个基本框架,而这一框架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eB]北京:金网在线,2003.3

[2]卢小冰.推进金融信息化,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2.1

[3]唐世渭,童云海.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间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电脑,2002.8

[4]董丽英.从入世看我国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02.2

[5]王元龙.加入456后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6]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2.3

金融信息论文篇2

一、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为石油企业集团做好金融服务,中油财务公司在一些重要枢纽建立了自己的办事处,有的办事处还附设下级非独立核算的业务代办点,信息系统的建设要考虑跨机构、跨地域的财务管理方式。以下是三种异地管理方式:

1、异地并帐。分散于不同地域的机构共用同一数据库,全部数据集中存储在某一结点,在该结点设置服务器若干,其余结点作为该结点的远程用户(客户机)。客户机结点不保留任何数据,在服务器端授权的前提下可对服务器帐务数据进行读、写和查询处理,即远程制作会计凭证,并完成远程的通存通兑。服务器结点运行应用系统的全部模块,客户机结点运行应用系统的柜台模块。

由于这种异地并帐的工作方式可以做到通存通兑,适合于办事处与其远地代办点之间的数据处理。金融办事处作为服务器结点,保存该机构的全部数据,并可对各个代办点的数据进行合法的操作。代办点直接管理客户的开户、结算、查询工作,同一客户在整个机构中具有唯一的帐号,可以在任何代办点办理业务。

2、异地并表。分散于不同地域的机构各自拥有独立的数据库,数据分散存储在各自的服务器中,并各自建立内部网络(Lan)。各结点间的数据不共享,独自开展业务,独立核算,分别运行应用系统的各个模块。各个结点定期传送其财务报表到中心机构,中心机构运行应用系统的合并报表模块,将分支机构之间的往来数据进行抵免处理。

异地并表方式下,各机构自成体系,适合于金融机构总部与其远地办事处(分支机构)之间的数据处理。各机构之间除报表数据之外,财务数据相互独立,不可共享。

3、远程查询。应用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结构,在存放数据的结点建设一个Http服务器,运行www服务。远程用户通过internet/intranet访问服务器,对授权的数据进行查询。远程查询方式有两种用途:(1)适合于金融机构总部查询其远地办事处(分支机构)之间的数据;(2)适合于金融机构的用户查询其帐户余额、结算记录等。

二、系统的设计方桌

(一)系统的结构。中油财务公司的信息网是一个广域网,该网的拓扑结构是星型结构,公司总部局域网是网络管理中心,各办事处平等地联入中心局域网。该信息网为公司总部及各办事处之间的办公及业务的数据通问提供基础,也对internet网络等公共信息源的访问提供通路。

中心局域网由一台internet服务器、一台业务处理服务器、七台打印服务器构成服务器群体。该服务器群体通过100mps交换式HUB构成的局域网与由工作站(配给各部门的pC机)组成的客户机群体互通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客户机/服务器处理结构。采用路由器作为广域网接入设备,为公司总部进入帧中继交换机,与各办事处进行数据传播提供通路。在路由器与交换式HUB之间引入防火墙设备,防止外部用户的非法侵入。

广域网是由帧中继交换机、多路复用器、话视数据接入设备、路由器(数据接入设备)以及租用的数据专线构成。帧中继交换机采用帧中继交换技术通过数据专线将各办事处数据信息与总部数据信息进行交换。

系统数据库结构分为总部数据库与办事处数据库两级,库之间通过数据专线的联结,构成一个统一的分布式数据。各库分布于各机构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具有独立处理本地数据库中数据的能力。

(二)支撑环境。

1、硬件配置。

(1)UpS电源:apS公司matrix-ups不间断电源,输出功率5000w,停电后可连续供电8小时。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路由器:Cisco4500路由器采用100mLan模块,高速同步接口和低速异步接口的混合模块。它将传播信息进行帧中继打包处理,并为用户提供远端异步通问公司总部的服务。

(3)交换机:timeplex的St-20帧中继交换机,采用具有12个插槽的机架,G703接口模块,V3.5接口模块和FR交换模块等部件。

(4)交换以大网HUB:3Com100mbpsHUB具有12个局域网接口。

(5)服务器:选用iBm8640pBo服务器,配置2块9G可热插拔硬盘以实现RaiD5容错,以及Dat8磁带机备份设备。

2、软件配置。

(1)网络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ntServer4.0.该系统支持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具有较高容错能力;支持多种网络协议;支持国际上通用的各种大型网络数据库。

客户端操作系统采用界面友好、易操作的windows98中文版。客户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7.0的开放式数据接口oDBC共享服务器数据资源。

(2)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microsoftSQLServer7.0系统支持Client/Server模式,支持关系数据库。

三、应用系统分析

技术人员对各业务部门进行深入的需求调查,形成需求报告。在此基础上,研究各业务部门的业务主线和相互联系,充分利用网络特征,达到原始数据共享和各部门职能的分块管理。具体有以下几大系统:

1、保密授权系统。通过将操作人员划分为系统员、主管员、操作员三级,有效地解决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人员的分工及相互牵制问题。通过操作日志,随时监督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

2、帐务核算系统。该系统利用“总帐科目编码+辅助编码”的科目编码体系和系统连接功能,妥善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内部牵制制度容为一体。系统包括系统初始化(系统参数设置、建立科目编码体系、帐务数据初始、标准分录定义、自动分录定义、计息维护、修改录入汇率等),凭证处理(制作会计凭证、复核会计凭证、批量打印凭证),对帐记帐(凭证汇总、科目汇总、试算平衡、记帐、结帐处理),自动算息,数据直询,帐簿输出,年终结转。

3、报表管理系统。采用引导式的报表格式设计,集合全方位的报表数据来源,实现报表各种数据采集和基层报表与上级主管单位报表的汇总和合并。

4、合同管理系统。指对信托、委托存贷款合同的管理,包括合同文本项目的定义、修改与查询;客户资料内容及格式的定义,建立客户的档案资料,并随时查询;定义计划项目和实际项目,通过核算,跟踪合同的执行情况。

5、柜台核算系统。包括系统、帐户、凭证、柜台和查询五大部分。其数据管理方式为:柜台系统的帐户是后台帐务系统科目体系的延续,其性质等同于帐务系统的最明细级科目,即必须为参加核算的全部存贷款客户建立帐户,同时明确该帐户对应哪一个客户,各类帐户分别属不同的后台科目。

6、经理查询。通过internet/intranet,使用www浏览器对总部及办事处数据进行查询,使决策层了解财务管理运行状况,使财务信息更具全局性和时效性。

7、客户服务。客户在远地可通过internet/intranet,使www浏览器对其在财务公司的开户信息、余额、明细帐进行查询。

四、系统的特点

1、服务性得到加强。系统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石油企业提供结算服务,实现资金的及时划转,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在途时间,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和集中度,加强了集团的控制能力。

2、及时性。总部领导及有关业务部门每日可以及时看到前一天各办事处会计科目的数据,对总部及办事处业务进行实时监控,极大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3、远程登录访问。只要拥有足够权限,用户可以方便地进入客户查询系统。总部领导可以非常及时准确地了解办事处的金融经济情况,更好地进行统一管理。超级秘书网

4、安全管理。系统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层次体系。全系统有一个唯一的系统授权人,每个部门也只有一个唯一的部门授权人,其他所有人员都属于系统用户。

系统采取的数据信息安全措施:一是系统管理使用SQLSeRVeR提供的备份工具对整个数据库进行全面备份,备份地点为服务器硬盘及磁带机,其中磁带机备份用于异地存放。二是利用SQLServer7.0的oDBC复制技术将重要的表格、库结构转换为paradox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

五、结论与思考

1、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财务公司金融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保证了封闭结算业务的快速准确运行,同时对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金融信息论文篇3

(一)iC卡定义

iC卡是电子信息卡的一种类型,是在磁卡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效的信息载体。iC卡其内部实质是建立在集成电路卡的基础之上来完成对用户信息进行登陆,并完成对个人信息的建立。iC卡内部利用现代射频技术,可以利用iC卡读卡器来读取卡内相关的个人信息内容,并实现有效的通讯。值得注意的是,iC卡不同于传统的磁卡,iC卡内部是一种集成电路,利用电路模板与信息技术来完成对个人信息的存储,它具有高效性与稳定性,并不易被盗取;磁卡是在传统磁力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卡种,其内部主要构成是磁力,并借助磁力完成对个人信息的记录,但是它容易受到干扰,不安全的风险相比iC卡更高。iC卡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射频卡,它在解决了传统技术难题,即卡内不存在电源以及如何建立不接触进行读取的模式,因此,它是世界范围之内目前电子器件领域中核心技术,被应用在多个领域范围之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其它卡种没有的稳定性优势,并可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准确读取。该卡的主要应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信息安全认证,并实现电子信息钱包,完成对个人数据信息的存储。该卡一般被用在身份证、车辆门禁系统中,并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与抗磁化性,对内部个人信息的保存能力较强。而iC卡中的电子钱包功能则被用在商务电子银行领域。

(二)iC卡工作原理

iC卡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射频读写器向iC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这样在电磁波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作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受读写器的数据。

(三)iC卡制作流程

iC卡的制作内涵高新技术,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来完成的制作。第一,对iC卡的内部系统进行初步的设计。利用相关技术,根据实际要求与客户反映,确定iC卡的基本功能与安全需要,并在此之处之上设计iC卡内部的芯片。利用相关专业的就似乎分析技术成本与内容,对智能卡内部的mpU、存储器容量以及CoS等方面的内容提出相应的要求,并保证卡内的逻辑加密有效,实现最有效的逻辑功能。第二,进行内部系统的软件设计,首先对CoS和其他内部相应的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并选择可以供选择的工具,因为智能卡内部的安全性与CoS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在某些设计到国家安全以及个人信息安全的机构与单位应该在只能卡的内部写入自己设计的CoS。第三,对卡内的芯片进行构造,要在单晶硅圆片上制作相应的电路系统,通过相关的设计,将卡内部的版图与CoS代码交给制造商,根据不同的设计工艺完成对内部多层掩膜板的构造,并利用不同电路制造出不同的内部芯片。在圆片上应该设计出专门进行测试的探针压块,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保证压块的保密性,不能让其因设计与制造疏忽给攻击者带来可乘之机。第四,在对iC卡进行技术测试时,在e2pRom之中写入相关的内容信息,并利用相关的测试程序将计算机内部的控制探头安装在不同的圆片芯片上,并对某些出现问题的芯片做出明显的标记,在合格的芯片内加入制造厂的编号,配合使用运输码,防止芯片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被窃取的问题,此码必须保证仅为制造商了解,这样就可以实现从设计到制造,从制造到运输的iC卡安全性。第五,对iC卡进行专业的处理与发行。发行商利用相关技术读取设备内部的信息,并对不同的iC卡进行人性化的处理,根据相应的要求,在卡内注入个人用户的信息资料,从而完成iC的制作。这样就可以将一张可以被标识的用户卡实现最终使用。

二、个人金融iC卡类别与应用

(一)iC卡类别

iC卡的应用范围较广,这就决定iC卡的类型也复杂多样。首先,按照iC卡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存储卡、逻辑加密卡、CpU卡、超级智能卡。存储卡是单一系统的iC卡结构,其内部芯片是有一种利用单向度的串接模式实现eepRom的存储,这类信息卡具有存储方便的优势,且使用简单方便,可以实现最有效的信息存储。相比其他卡种,它的价格更加便宜,并可以被用在多个行业领域内,是目前替代磁卡的新型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卡并不具备有效的信息保密性,因此,该卡只能被用在具有保密性较高的场合范围之内。逻辑加密卡是建立在传统存储卡的基础之上的具有更佳保密性的iC卡,它是在卡内增加了多余的存储区域,并增加了相应的逻辑控制单元,在访问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最有效的存储,并在存储之前进行密码核对与密码解读,只有相应的密码正确才能读取卡内信息,从而是一种具有高度逻辑性的加密卡,相比存储卡具有更好的保密性。CpU卡相对于其他卡种来讲,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单片机卡,其内部包含的控件相对比较复杂、密集,包括控制器、存储器以及时序控制逻辑等,因此,其内部包含着特殊的、算法单元与独立的操作系统。CpU相比较其他卡种的最大优势在于存储量巨大,并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更加强大,信息存储安全特性相比也更有效。超级智能卡是一种新型的iC卡,卡内具备相应的mpU与存储器,并配置相应的硬件系统,包括键盘等,此外,部分超级智能卡为了保持其内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在卡面上设置了指纹识别装置。其次,iC卡的界面模式,则又被分为接触式卡、非接触式卡、双界面卡。接触式iC卡是iC卡的一种类型,是利用iC卡读取装置,并建立在接触点之上,来完成不同的iC卡之间的读取,可以利用读卡器来读取iC卡内部的信息。国际上,对该种卡定义为标准的iSo7816,型,并具有极高的机械性与电器性等。非接触式iC卡则是一种不需要利用iC卡电路接触器,来完成接触,它是利用光电技术以及无线信息传输技术来实现非接触形的读写,并在卡内安装了CpU、逻辑单元等,此外,它在基础芯卡之中安装了射频收发电路器,该种类型的卡片可以进行射频率较高,且内部信息相对比较集中的信息交流与传输,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双界面卡则是既具备接触卡形又具备非接触形卡界面的卡片,该卡种一般被用作电子银行工具,非接触部分承担电子钱包消费的功能,而接触部分则进行基本的安全性处理。

(二)iC卡应用领域

目前iC卡的应用范围广泛,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存在,被应用在计算机、网络、通信、银行等多个领域。全球iC卡产业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逐渐发展起来,其中iC卡是一种国际化的电子信息产业热门产品,并在相关安全西信息识别与认证等方面被广发纳应用,促进人类生活便捷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iC卡进入中国较晚,并在上世纪末期开始对iC卡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iC作为一种新型电子信息卡种,具有其本身优质特点,因此,在相关国家机构的推动下,被应用在多个领域范围之内。

三、个人金融iC卡安全问题分析

(一)iC卡安全风险

从几年来iC卡的应用实际情况来分析,目前个人金融iC卡存在的主要风险集中表现为以下三种。首先,因金融机构内部员工问题,容易因银行的贩卖以及个人违法而引发对关键个人信息的盗取。其次,银行体系中存在某些服务的外包,在外包过程中因多个机构的介入有可能导致银行对某些外包商的管理不能很好地实现最佳的管理,如某些银行工作人员在维修收银台poS机时,为了获取利益,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再次,因个人金融iC卡的数据容量复杂,建立在复杂的互联网体系之中,这就容易导致黑客会通过各种不法手段侵入到金融机构的电脑中,窃取存在于系统内部的个人信息资料,到指用户的关键金融信息丢失。每年大约有2%-3%的用户信息丢失。

(二)iC卡安全保护工作

从iC卡本质特点出发,不难看出iC卡的广泛利用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应该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加强对iC卡的安全保护。iC卡作为现行国际较为流行的一种电子货币,其具有本身优势,其内部含有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因此,也容易成为世界不法分子的窃取对象。iC卡作为金融卡,其安全性是iC卡发展的重点,作为iC卡系统的开发者,必须利用专业的手段在设计阶段就增加iC卡内部系统的安全性,并提供技术保障,从而最大范围与成都的提高iC卡的基本数据安全与有效性。较为常用的iC卡安全信息保护技术包括用户信息识别系统与iC卡合法性确认系统的结合使用,并配合使用指纹识别等,从而对内部信息进行个加密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通讯技术模式。这些保密技术在根本上保证了iC卡的数据安全,并在存在范围之内保证了卡内信息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并实现了交易信息的稳定,利用这种安全防护技术,可以给用户建立一个安全有效的交易环节,从而防止iC卡被窜写或修改。对iC卡的保护措施实施,从物理安全与逻辑安全出发,又可以施加不同程度的技术保护手段。首先,从物理安全出发,因iC卡本身的内部数据与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有效性,因此iC卡是一种具有极高物理特性的安全性,因此其iC卡要求内部的程序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力,并配合利用电力、化学等技术手段实现整体有效的防范。从外来物理攻击角度出发,对这种防御攻击的保护,要求iC卡必须建立一种更加紧密的系统,从技术角度出发,防止个人用户信息被复制以及出现窜写等问题。一般利用高新技术与相关高新技术工艺来完成对安防体系的更新,并在制造与发行的过程中,加入更为严密的参数保密措施,并在制作的同时增加额外的保护层,从而增加其难以破译性,并在iC卡内部安装相应的监控程序,如果iC被窃取或内部信息流失,就会通过专业的进行追回。其次,从逻辑安全出发,将信息存储区域分成3个基本区域,包括公开去、工作区与保密去,并建立相应的用户鉴别系统,只有用户进行鉴别才能进入,并读取内部信息。一般的识别系统包括平个人识别pin、生物鉴别系统以及指纹或手写识别等。

四、结论

金融信息论文篇4

1.操作风险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对网上支付、网上查询、公务卡报销差旅费、网银工资、电子对账、财政拨款额的使用和对账等业务操作环节不熟练,特别是遇到异常情况没有经验可借鉴,易造成风险。另一方面,网络金融环境下实施会计信息化后,绝大部分工作交由计算机完成,原来的签名或盖章变成了密码或口令,这些密码或口令相比手工签章更容易被窃取或破译,一旦窃取或破译了密码,便可以获取相应的操作权限,从而引发风险。

2.网络风险网络技术的应用虽然使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但在提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也直接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处于网络风险的前沿。从信息传递的方式看,大量信息通过网络通讯线路传输,有可能遭受非法的拦截、窃取和篡改,发生运转困难、数据丢失甚至非法获取等问题,给事业单位带来安全隐患;从信息的存储形式看,信息大都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肉眼很难辨认,易被修改、删除、隐匿、转移和伪造且不留痕迹。同时,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二、网络金融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措施

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保持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安全的会计内控环境作为保障。2012年11月,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文件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规范是当前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和会计内控工作的指南。在当前日新月异的网络金融环境下,要实现“控风险”的工作目标,就必须准确把控风险的新趋势和发展规律,增强感知风险环境变化的敏锐性,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不断强化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增强感知风险环境变化的敏锐性,有针对性地强化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1.明确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能够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机制来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一是必须要有完善内部授权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减少职责不清或的行为发生;二是必须建立完善岗位职责分配制度,提高建立明细化的规定和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口令密码管理使用办法、财务部门网络使用规范、机房硬件设施管理制度等等,以降低各类作弊情况的出现;三是细化会计业务处理流程。

2.加大制约力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中,任何一个操作人员、任何一个业务流程都应在有效的控制和制约内进行,建立层层把关、层层防范的安全线。一是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作用,对各类会计信息进行细致监督;二是强化内部审计部门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会计系统的漏洞和问题,实现内部控制的优化。

3.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一是要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服务器、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会计软件、财务数据等软件数据的安全保密性,从源头上避免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遭到恶意的破坏或篡改,确保会计操作系统的安全稳定。二是要建立安全稳定的计算机网络,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购买安装正版防毒软件、设置防火墙、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等认证技术,以防止非法用户对会计网络系统的入侵。

金融信息论文篇5

关键词:金融中心;金融聚集;区位优势;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11-0004-05

20世纪70年代,伴随金融国际化引发了学术界对金融中心研究的兴趣。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考察梳理发现,金融中心的成因是理论研究的核心,可以归为三类: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和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一、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强调从金融机构出发对金融集聚现象的研究,揭示金融中心产生的原因。根据研究方法与学科背景的不同,主体析因型理论可分为:自然发展理论、政府引导理论、金融聚集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及地理区位理论。

1.自然发展理论。

自然发展理论也称“需求反应理论”,认为金融中心产生是顺应经济发展需要自发形成的,强调金融中心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体而言,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必然对金融服务需求相应增加,通过市场机制刺激金融供给扩大,于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逐步扩张,即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是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自然反应。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自然发展理论进行了论述,大致包括两方面:经济发展金融中心论和城市发展金融中心论。(1)经济发展金融中心论。经济结构主义学者克拉克(C.G.Clark)、库兹涅茨(S.S.Kuzenets)和霍夫曼(w.G.Hoffmann)等人通过大量统计分析得出:在三次产业结构演化决定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第三产业将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金融业在经济中据核心地位,相应地,金融中心的形成是这种核心作用的主要载体。罗斯托(waltw.Rostow,1960)在《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中进行了类似论述,认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分为:传统发展阶段、经济起飞前提阶段、经济起飞阶段、经济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等六个经济成长阶段,每个阶段的演进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就一个城市而言,如果希望能在一个国家、地区甚至全球范围举足轻重,在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主导产业要趋向服务业,金融业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2)城市发展金融中心论。Gras(1922)提出了都市发展阶段论,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商业阶段、工业阶段、运输业阶段和金融业阶段。金融业处在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与商业、工业和房地产业相比,金融业具有更大的集中度。因此,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业集中度的一个典型标志,相伴城市发展而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然发展理论强调金融中心的形成依附于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中心的产生是适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并非政府意志或政策的结果。自然发展理论是最早的金融中心发展理论,对传统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2.政府引导理论。

政府引导理论也称“供给引导理论”。与自然发展理论不同,该理论认为金融体系产生可以先于经济增长,相应地,金融中心形成也并非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在政府努力和扶植之下产生。即金融体系的扩张能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率,增加储蓄刺激消费,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这种理论强调:(1)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动员储蓄、分配投资的主动性;(2)金融体系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先行性;(3)政府在推动金融体系的主导性。政府引导理论下的国际金融中心,所具备的条件不是在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自然形成,而是国家有意识建设的结果。一般认为,政府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政府承诺。即进行金融中心的整体规划工作,指明发展目标与方向;(2)政府立法。金融中心的建立实质上是一国金融体制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的系统工程,金融改革多由政府撰写草案、直接立法;(3)政府推动。面对本国金融体系不完备和金融运作环境落后,政府可以两种方式为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动力:出台创新政策和优惠政策。前者鼓励开辟新的金融市场或金融业务;后者以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国金融机构进驻,形成比较优势;(4)政府监管。要求政府维护公平竞争,制裁违规操作,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二战后崛起于新兴工业国家的东京、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是这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典范。

政府引导理论强调金融中心的发展动力来自政府力量,政策取向多奉行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政府引导理论打破了金融中心只能在经济实力雄厚国家产生的论断,提出了政府政策引导对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推动作用,成功解释了20世纪中期以后大量区域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的产生与发展。

3.金融聚集理论。

金融聚集理论是从金融聚集效益出发对金融中心进行理论阐释。与前两种理论不同的是,对金融中心产生采取“倒叙手法”,即由果推因,认为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为了获取金融聚集效益。弗农(Vernon,1960)认为,城市吸引着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需要面对接触的产业和服务业,吸引着那些以较快的互动速度为必要条件的行业。纽约港吸引了批发商,批发商带来了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又引来了全国性公司的核心机构。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指出:“单一金融中心的效率性类似于增加单一法币的效用。每个地区在对外收付时,并不是分别于其他地区进行结算,而是与单一金融中心进行结算;如此,只需要n-1个渠道,而非n(n-1)/2个。...法国将商品经销集中于巴黎的做法遭到众多的批判;随着运费的上涨,商品清算中心的效率必定明显下降。但是对于货币支付来说,作为一国系统顶点的核心金融市场和作为各国金融中心顶点的单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效率性是毋须置疑的”,即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杨小凯(1991)建立了一个关于城市化和分工演进之间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显示,“如果所有居民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形成一个城市,那么,由于交易距离的缩短,交易效率会大大提高,从而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金融中心作为一种产业集聚形式,有利于金融集聚效益的提高,这种金融集聚效益集中表现在两方面:其一,集中交易能够提高效率;其二,近距离交流与沟通便利。

4.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基于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强调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是规模经济。19世纪末期,新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marshall首次提出了外部性概念,认为外部性包括两个方面: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前者有赖于个别企业本身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后者是该产业的一般发达水平,往往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企业集中而获得。此处的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又称外部规模经济。韩国经济学家pak(1989)将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指出,规模经济是大规模经济活动所体现的经济优势,企业规模扩大可以节约各方面的费用,使设备和劳动力配置合理提高生产效率。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也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2002)进行了修正和重新解释,提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①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②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③金融机构合作得以开展,辅产业得以共享。此外,冯德连、葛文静(2004)对此也进行了阐述: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微观经济单位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时,所产生的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的经济效益,是促成生产和经营单位空间聚集的主要动因。并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四种外部经济: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邻近,信息沟通的快捷。

规模经济理论在金融中心形成原因方面的研究强调的是金融外部规模经济,正是由于这种规模经济的优势,才使得金融中心得以建立并不断壮大,与金融集聚理论相同,也是一种“由果推因”的理论。

5.区位优势理论。

区位优势理论将地理因素纳入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之中,指出区位优势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依据,并构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条件。(1)促使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区位优势:①时区优势。金融中心的营业时间和其他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衔接,成为国际金融市场连续运转的一个环节。随着金融交易全球化的进展,跨境、跨时区的金融交易大量增加,客观上要求金融中心必须处于适宜的时区;②地点优势。金融中心靠近经济迅速增长的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确保稳定的金融交易和资金流动需求;③交通优势。金融中心应具有优越的交通、通讯设施;④政策优势。中心所在地政府对金融业采取自由化和国际化政策,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便利。(2)构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条件。①地理上集聚的银行数量;②生产者服务(法律、会计、保险、不动产和管理咨询)的广泛可得性,及相关银行能够迅速运作的熟练的劳动力市场;③先进的交通通讯系统;④外国银行对客户的接近可能;⑤存在新的国际客户;⑥政治稳定性和法规的可预见性、连续性、灵活性及与国际法规的可衔接性;⑦合适的时区;⑧较低的经营成本。

区位优势理论开辟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研究的新视角,通过对地理区位的研究,总结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地理依据,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地区分布做出了较好解释。

综上所述,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在揭示金融中心形成原因方面可以作以下概括:(1)分别以顺序与倒叙两种方法这里的顺序与倒叙分别指金融中心理论在研究方面存在的两种分析方法,既由因推果型和由果推因型。研究金融中心产生的原因,前者揭示了经济基础与政府引导对金融中心建设的决定作用,后者阐释了金融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是金融中心存在的微观基础;(2)研究视线较为开阔,通过地理因素纳入金融中心成长的分析,阐明了区位条件在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20世纪后半期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离岸金融中心星罗棋布,成为该时期金融中心格局的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部分学者从金融产品出发研究金融中心的发展,形成了金融中心理论的第二派别――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该派理论的代表是金融产品流动性理论。

金融产品流动性理论认为,金融活动交易成本越低,金融产品的流动性越强,金融市场的效率越高。为了节约金融交易过程中的成本,金融业务倾向于向某一些地方集聚,促成了金融中心。瑞斯托・劳拉詹南(RistoLaulajainen,1998)指出,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或一个重要国家的政府债券实际上是一项商品,在各个地方都可以同等交易,逻辑上这种交易更倾向于在流动性好的金融中心进行。那么金融中心是如何增强金融产品的流动性的呢?一般认为,金融中心主要从两方面促进交易成本的下降,增强金融产品的流动性:(1)金融中心作为集聚地,降低了评估成本。阿伦和斯特米洛(allen&Santomero,1998)指出,由于资产评估的固定成本存在,导致了金融中介相对于个人的优势,使成本得到分解,比个人更容易分散交易成本。也就是说,更能使分摊到的平均成本下降。由此进一步分析,金融中介的集聚将使上述资产评估成本的下降幅度继续加大,更多金融中介集聚会使得既定的成本分摊力度加大,投资者可以在众多金融中介机构之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家作为合作伙伴;(2)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中介的集聚地,降低了金融交易的信息成本。由于金融中心不仅是机构、人才和技术的集聚地,还是信息的集中地,在金融中心交易双方更加容易获取相关交易的业务信息,降低信息非对称性和信息搜索成本,从而提高交易效率。由于该理论主张交易成本降低进而带来的金融产品流动性提高是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动力,相应地,一些不具备雄厚经济背景的国家同样可以建立金融中心,实施灵活的行政管理、宽松的法规及优惠的税收等区位软环境措施。

以金融产品流动性理论为代表的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是金融中心理论的一个分支,将金融中心形成原因的研究深入到更加微观的领域。通过金融流动性与交易成本关系的透视,揭示了金融中心产生的另一微观基础――降低交易成本的区位软环境。

三、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20世纪末期经济全球化发展逐渐加快,信息经济飞速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世界环境变化对金融中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除纽约、伦敦等全球性金融中心外,区域金融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的更迭频率加快,衰败金融中心的销声匿迹与雨后春笋般的新兴金融中心,构筑了这一时期的动态画面。为此,关于金融中心的研究也调转了画笔,部分学者将兴趣转移至外部环境的观察,形成了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具体包括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和金融创新金融中心理论。

1.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

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是金融地理学的一个研究分支,从信息角度解读金融中心在地理空间的位移。认为,金融中心在提供专业及高附加值的中介服务,很大程度上依存于信息。金融中心不仅是信息的收集者和使用者,也是将低层信息升华为有机信息的中转站。信息与金融中心唇齿相依,前者主导着后者发展的步伐和方向,后者导将前者走向高层次。简言之,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金融业也可被喻为“高增值”的信息服务业。波特尔斯(porteous,1995)强调塑造和发展金融中心的背后力量,大致上可以从“信息外在性”(informationexternalities)、“信息腹地”(informationHinterland)、“国际依附性”(internationalattachment)、“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和“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来解释,这些力量是金融中心地位的决定因素。金融中心发展需经历两个阶段:①首先创出一个最方便到达,同时又能以最高利润去开发信息流的“信息腹地”;②着重对外界(其他信息腹地)的联系,条件在于该地区能否频繁有效地接收加工外来信息。此外,不对称信息与默示信息(意义含糊、不明确和难以理解、具有广阔文化和社会背景)被认为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信息的传递与获得具有歧视性和边际成本递增性,要想准确利用默示信息的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接近信息源。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由于金融市场日趋投机,金融机构应该进驻信息腹地,凭借“地方”信息辨析市场。当金融机构为了冲破地理约束,大规模集中到信息源时,金融中心便水到渠成。对于信息流理论,porteous(1999)还指出“信息外在性”和“路径依赖”能协助了解金融中心在区内主宰的因素,“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理论能有效解释为什么传统的金融中心会被取代。

综上所述,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充分结合了信息经济的时代背景,强调信息在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金融中心地理位置的迁徙做出合理的解说。

2.金融创新金融中心理论。

该理论从金融中心与金融创新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二战后金融创新与金融中心的伴生现象解剖发现,每一次成功的金融创新都会创造出新的交易与新市场,新市场又常常孕育新金融中心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开曼群岛将金融和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为了吸引外国金融机构,制定了极为优惠的税收制度:不征收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离岸金融业务免税,大部分国内商业活动可以免税或非常低的税金。开曼群岛的优惠政策很快吸引了大批金融机构进入,在随后的几年里逐渐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此外,通过类似案例研究发现:(1)金融创新是当时该地区政治、经济、金融因素共同酿造的结果,会给地区性金融市场带来竞争优势(尽管会随其他金融创新产生而消失),但这一过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在市场中的集聚,为该地发展成为金融中心提供了契机。为此,金融创新为金融中心创造了时机环境;(2)金融创新隐含着政府的作用,因此,金融创新理论下的金融中心是政府推动的产物。因此,金融创新理论某种意义上是政府引导金融中心理论的一种变形,对二战以后东京、新加坡、开曼群岛等金融中心的发展进行了较好的解释。

由此可见,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较之前两派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对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阐释是动态描述,不仅指出了金融中心产生的条件与时机,还揭示了金融中心催生更迭的主要原因,即金融中心的破土与没落和环境变迁息息相关。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开创了金融中心成因研究的新视角,使理论体系更为全面。

图1金融中心理论体系图四、总结与展望

纵览百年来金融中心理论的发展,构筑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显现出如下特点:(1)多视角、多学科和多样化研究。金融中心包括了传统的功能性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及新兴的离岸金融中心。每一种金融中心的形成都有其内在的动因,为了使研究更加准确化,理论研究百家争鸣,随着世界金融发展的日益复杂化,这种研究将更加兴盛;(2)金融中心理论与时代变迁血肉相联。每个金融中心的萌生与消亡,每一次金融中心的地理漂移都与经济金融背景的变化相互交织,反映了时代经济金融重心的潮起潮落;(3)研究角度日益微观化。早期的金融中心发展理论主要立足宏观角度对金融中心进行剖析,很少注重微观层面;后期的理论如金融聚集理论、信息流理论更加注重微观基础的研究。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个金融机构集聚的过程,内在推动力往往是来自微观层面的需要。从宏观向微观的研究思路转换昭示了金融中心理论研究的更加深入。

依据理论研究和当前世界金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对金融中心问题的研究有两点展望:(1)国内金融中心建设将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基于各类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化已成为当前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性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或洲际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并存的金融中心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现有的经济实力对于建立有影响的区域金融中心乃至全球性金融中心只是杯水车薪,为此,国内金融中心建设将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建设国内金融中心将成为下阶段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2)金融中心运作与金融安全将成为研究内容。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传递的速度与力度与日俱增,各个金融中心在推动金融便捷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充当金融风险传染的渠道。协调金融中心运作与维护金融安全,不仅对国家金融稳定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金融中心的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powell,ellist.theevolutionofthemoneymarket[m].London:FrankCass,1966:75-82

[2]C.p.Kindleberger.theformationoffinancialcenters:astudyincomparativeeconomichistory[D].princetonstudiesininternationalfinanceno.36,1974:2,9-10

[3]温斯托・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m].孟晓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5-38

[4]JohanHauknes.innovationinservicesaquestionnairesurvey[eB/oL].省略/dataoecd/26/54/1827146.pdf

[5]Kuznets,Simon.SuggestionsforaninquiryintotheeconomicGrowthofnations[J].newYork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1949:3-20

[6]w.w.Rostow.theStagesofeconomicGrowth:anon-Communistmanifesto[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60:4-16

[7]p.L.Cottrell.Clustering:asaneconomicphenomenon[R].aDieboldinstituteentrepreneurshipandpublicpolicy,Cambridge,2002:6-8

[8]a.G.B.Fisher.theClashofprogressandSecurity[m].London,1935:67-85

[9]胡方荣,张恒安.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及特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3):42-43

[10]黄解语,杨再斌.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7-89,164-221

[11]H.C.Reed.theascentoftokyoasan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er[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60:3-11

[12]VernonR.metropolis[m].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1985:101-127

[13]同[2]

[14]XiaoKaiYangandJeffBorland.amicroeconomicmechanismforeconomic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199-201

[15]向昀,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2002,(3):58-63

[16]park,YoonS.andmusaessayyad.internationalBankingandFinancialCenters[m].Boston,Kluwer,1989:68-84

金融信息论文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息技术,金融业

 

1.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主要作用的组成

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主要作用有客户分析、成本分析、提升业务和完善内控机制四部分。首先是客户分析,通过中间业务数据仓库,能深入评价每个客户带来的中间业务价值,得以区分什么客户是金融企业需要的中间业务高端客户,通过管理系统分析客户的需求倾向,分析客户的潜在要求,在为客户提供中间业务服务的同时,将用户发展成为存款、贷款和购买多项金融产品的综合客户,通过客户业务数据分析,找到高端客户营销的最佳渠道。然后是成本分析,能够深入评价每笔、每项、每类中间业务的成本效益,通过中间业务数据仓库的成本分析,完成中间业务各项业务定价模式的构建。各家金融企业都有各自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及中间业务减免办法,但在具体的执行操作中,缺少衡量业务的标准,如业务较为集中的公司占用了大量的柜面及人力资源,造成了低端客户严重挤压高端客户的不良经营状况,如何筛选业务,如何对成本过高的业务收取合理性的补偿费用,成本核算本来就是金融企业急需进行而未能达到目标的弱项。诸如此类经营中许多实实在在需要定性、定量分析来解决的问题,目前都缺少信息数据支持,都迫切需要利用先进的金融信息技术来实现。再次是提升中间业务服务水平,发展高收益业务。利用金融信息技术,积极发展集团客户现金管理、银团贷款组织安排、收购兼并等政策允许并且市场需求很大的中间业务,提升整体的中间业务水平。积极借鉴国外的业务发展经验和信息技术经验,大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国内数量不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三类,赚取手续费的代客衍生、套期保值的金融衍生、盈利目的的自营业务,金融衍生业务规范的业务流程涉及到前台交易,中台风险管理,后台结算和清算管理。科技论文。科技论文。最后是应用金融信息技术完成中间业务内控机制的建立。各项业务的操作、监督、授权、风险监测都通过信息系统控制,实现对高风险点的重点监测以及对风险量化、动态、连续的监控,通过信息技术规范中间业务的经营管理。

2.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前景

金融业信息技术发展是涉及到金融公司各类资源整合,涉及到公司所有利用互联网(包括internet与intranet)、无线技术、电话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化交易、电子化信息沟通、电子化管理的活动,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金融业信息技术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逐渐成熟的,新的信息技术在金融公司内又一轮深层次的商务应用,是信息技术本身和基于信息技术所包含、所带来的知识、技术、商业模式等在公司内的扩散和创新。拓展信息技术在于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发展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将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未来全球金融领域将面临一场挑战,在危机的同时要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为此,我国金融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宣传和销售金融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活动,并通过互联网加强与国内外金融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我们相信,全方面发展信息技术,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全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

3.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主要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金融企业相关业务的经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网上银行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带来金融业创新的最直接成果之一。网上银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交易无纸化、业务无纸化和办公无纸化,所有以前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全面使用了网络货币,不仅能给银行节约使用现金的业务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沉淀;金融企业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传递信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结算,从而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金融企业的经营效率。

信息技术为各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技术型的金融创新可以有效规避分业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限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金融企业只需要聘请少数专业人员就可以解决客户购买保险、证劵、基金等金融产品时的各类疑问,从而顺利实现分销,从某种意义上这扩大了金融产品的市场并提高了业务的处理效率。

信息技术使得商业银行经营实现电子化、自助化。信息技术使得银行通过电脑和网络,就能为客户提供3a(anytime、anywhere、anyway)服务。科技论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丰富多彩的金融信息服务正在成为当今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银行业竞争的主要服务领域之一。相关商业银行正积极开拓手机银行业务,采取全系统全程端到端数据加密等方式确保其信息安全。使这类金融信息服务在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得到了更多应用。

4.小结

从文章叙述可以知道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极其宽泛,因为金融领域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宽泛的领域,主要包括了保险、证券和商业银行业务等一系列的业务范畴。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规律,只有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得到了客户的承认,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应用与金融领域.

参考文献

[1]杨有振.金融信息化的发展与战略[J].金卡工程,2004,(9).

[2]刘芳.对我国金融信息化的一些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3).

[3]谢为安.金融工程与金融自由化[J].上海综合经济,2000,(6).

[4]肖晟.试论当代金融信息化[J].四川大学学报,2000,(1).

金融信息论文篇7

论文摘要: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常见现象,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入手,分析了政府部门主导与推动金融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开展金融信息服务的模式和思路。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这一理论作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入手,分析政府部门主导与推动金融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开展金融信息服务的模式和思路。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作用与启示

信息不对称理论阐明了信息对市场经济的重要影响。该理论揭示了市场体系中的缺陷,指出完全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天然合理的,完全靠自由市场机制不一定会给市场经济带来最佳效果,特别是在投资、就业、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上。同时,该理论还强调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呼吁政府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督力度与提升公共服务的力度,使信息尽量由不对称到对称,由此更正由市场机制所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们的启示主要包含以下三点:

第一,充分认识新经济的特点,高度重视信息对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我们正在进入由信息业推动,以生命科学、超级材料、航天技术等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快速多变的风险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很普遍,问题的关键是各行各业的决策者怎样努力掌握与了解比较充分的信息,研究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握住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动向。

第二,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应注意政府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的研究。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运用,都应以相关信息的收集、研究为前提。

第三,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目前,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都把占有、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十分普及。信息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美国已经超过50%,澳大利亚、日本也接近50%。相比之下,我国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应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扶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对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更要组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争创高新技术的新优势,以此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信息服务

(一)金融信息服务对各类市场主体至关重要

1.个人金融消费者。在网络金融环境下的金融产品交易中,金融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更多地体现在信息的汇集与传递上,主要表现为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均属于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因其专业化与技术化的特性,消费者很难了解其确切含义;加之在金融机构的劝诱与广告攻势下,消费者往往更加理想化地认定自己的金融消费必然会带来较大的回报。在此前提下,除极少数的专业人士,很少有消费者真正了解金融产品真实的组成与结构,甚至也很少有消费者能够了解该产品的真实情况。而一旦购买了金融产品之后,又极少有消费者关注其运行方式与结构变化,发生损失时更是难以查明真实原因。笔者认为,随着金融服务创新工作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不对称性将是影响消费者权益的首要因素。

2.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在一段较长时期内发展受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历史信用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记录。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有融资的需求,又有选择合作对象的需求。在融资时,需要通过权威的信息渠道使商业银行或民间借贷者获得自身的信用信息;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需要通过权威的信息渠道来获取对方的历史信用信息,从而选择到双方均满意的合作对象。

3.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壮大更离不开信息的采集、挖掘与应用。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客户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努力方向。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客户信息进行市场细分,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网络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各类客户的需求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采取特定的营销策略来占领市场。同时,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从事金融服务的非金融机构之间,也应该采取信息共享机制,达到互利共赢。

4.政府部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一方面,政府部门根据从各类市场主体收集到的信息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进行总体掌控,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有义务向广大个人金融消费者、中小企业及金融机构提供权威公正的信息服务(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属于定密级别的信息除外)。根据“信号传递(Signaling)模型”,政府部门作为市场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个体,通过有效手段对收集到的金融信息进行分类与加工,将“信号”可信地传递给个人金融消费者、中小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在信息上处于劣势的个体,增强各类金融市场主体利用信息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降低其信息获取成本,抵御各类金融欺诈事件的发生,控制和避免各类金融风险,减少投资的浪费,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有序化,保障金融市场的诚信环境,从而起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作用。

(二)以政府为主导发展金融信息服务的意义

金融市场是信息驱动的市场,信息对各类市场主体而言意义重大。金融信息在收集、整理和时,应保障其权威性和公正性,既要保证信息获取的有效性,又要避免出现由互联网的应用所引发的信息过度传播的情况,因此,我国发展金融信息服务必须由政府部门来主导。在政府职能逐步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应以相关信息的收集、研究为前提,以服务广大金融消费者等信息弱势群体为目标,积极消除其信息不充分的不利地位,保障金融市场的诚信环境,维护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三、如何开展我国的金融信息服务

(一)金融信息服务的定位

信息服务包括五个基本要素:信息用户、信息服务者、信息产品、信息服务设施、信息服务方法。信息用户是信息接收者,信息服务的对象,信息产品的利用者,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动力;信息服务者是从事信息服务的各机构及机构中的有关人员,是信息服务的主体,它通过选择、加工、提供信息产品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信息产品是指信息服务者收集、整理加工的各种已知的或潜在的社会信息、科学知识及科研成果,它构成了信息服务区别于其他服务的本质特征;信息服务设施是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手段,包括信息系统、通信机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属于其实现信息服务效能的“硬件”;服务方法是指开展信息服务中的各类操作技巧、方式、程序,规定了将信息提供给用户时的流程、方法和具体的规章制度,属于“软件”。

金融信息服务应坚持“共融、共享、共赢”的发展模式定位,集实时资讯、行情报价、历史数据、研究工具、分析模型等功能于一体,按照一流的、专业化的水准,着力构建金融信息服务领域公信、公正、专业、高效的平台,促进信息服务产业与实体产业、资本市场的无缝对接。

(二)以用户需求为本,优化金融信息渠道

对于信息用户而言,信息服务者的信息采集渠道至关重要。以广大个人金融消费者为例,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消费者主要依靠网络获取信息,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导致信息的过量大大提高了信息识别的难度和信息淘汰的速度,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消费者之间信息识别的难度加大,金融市场面临从信息短缺时代的信息困难转向了信息过剩时代的信息识别困难。

金融信息服务应遵循“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的原则,从金融市场中收集信息,进行提取加工,为各类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在信息开发方面,以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用户结构和需求为依据,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联合式地开发信息资源;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树立信息资源协调共享的新观念;将信息资源的现实配置与虚拟配置结合起来,重视实践性、生活性信息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零次、一次、二次和三次信息资源的开发,既要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又要考虑到用户将来的需要。

(三)加强金融信息管理

1.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加强信息披露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手段,在网络金融所推动的混业经营实践中,各金融机构交叉经营金融产品,应在同类产品同等义务的规制下负有同等的信息披露义务。如果各金融机构各自出台信息披露规则,使得同一类金融产品具有不同的信息披露规则要求,将不可避免地形成信息壁垒,这样无法真正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信息权益。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对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的规范要求,要求各类金融服务者定期对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对风险管理等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在各种金融产品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抽象出其共性的部分,避免出现法律与规则之间的冲突、隔离与重复,为消费者提供风险信息提示。政府应该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起到监督与统筹的作用,规范各类金融产品信息的渠道,真正实现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障这一宗旨。

2.建立诚信的金融市场环境。在信息过度的市场环境下,信息服务有利于规范和统一信息渠道,建立诚信的金融市场环境,降低网络的不确定性对消费者的影响。应做到:首先,完善金融消费者的信用信息管理,全面落实人民银行关于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征信系统管理的各项规定和工作要求,保障征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信用信息的安全。其次,及时更新个人与企业信用信息,确保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实现全国可联网进行信用查询,规范查询行为,降低交易对象选择成本,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快捷的信用服务。再次,健全处理客户异议申请的工作流程,畅通异议处理渠道,提高异议处理效率。同时,健全负面信息披露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提高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水平,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3.为我国金融决策层提供参考。政府部门依据从各类金融市场主体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政策研究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维护金融信息安全

1.法律措施。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尤其是要对计算机软件、电子出版物、多媒体信息、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作出具体而合理的法律规定;制定网络法,对网络中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保护、网上信息的保护、用户数据的保护、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的处罚等作出相应规定;制定一些其他的专门法律,如计算机犯罪法、反病毒法、电子商务法等。

2.技术措施。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信息安全技术开发的投入,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信息服务机构对信息系统和网络采用防病毒技术和防火墙技术,对保密信息采用加密技术和安全认证技术。

3.伦理措施。一方面,要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制定和恪守网络道德规范。对于信息用户而言,必须凭有效证件才能获得金融信息服务,涉及到国家秘密或他人资产情况的信息不提供对公众的查询机制,同时,制定严格的信息服务流程与制度,多方面保障信息安全。

(五)人才建设

金融信息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业务,同时也是复合型的业务,它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培养人才,重视人才,是我国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部门应创造促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激励机制,培养或者引进合格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金融信息论文篇8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信号传递;激励理论;最优监督

在金融消费市场中,通常情况下,金融机构会比金融消费者掌握的信息更多,包括金融产品的真实价值、运作模式及其潜在风险,又基于金融产品的高度复杂性,普通消费者难以识别,具有信息优势并且负有说明义务的金融机构往往会出现避重就轻,甚至劝诱欺诈行为,给金融消费者财产带来巨大的风险。如e租宝事件中,金融机构采用假担保、假项目欺骗诱导金融消费者,自2014年7月上线至2015年12月被查,在短短一年时间便吸收金融消费者存款数额达七百多亿元,被骗的金融消费者更是多达九十多万人。又如雷曼迷你债案,银行在销售这类产品时只告知金融消费者该产品的收益,而对产品中存在的巨大风险刻意回避,从而使金融消费者在打折股票的诱惑下损失惨重,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使得这种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视角,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思路。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概述

(一)金融消费者的界定

在讨论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前,必须要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做出界定,确定金融消费者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金融消费者的界定,争议最大的是金融消费者是否应限于自然人。对此,主要有两种观点,根据是否具有生活消费的目的,将金融消费者分为自然人,或不止自然人两种。第一种观点,金融消费者主要指自然人消费者。如英国1977年《货物买卖法》第12条、澳大利亚1923年《货物买卖法》和欧盟《eC指令》均规定只有自然人才是金融消费者。第二种观点认为消费者不仅仅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也应纳入其保护中。如我国台湾地区1994年修订的《消费者保护法》和韩国的《消费者保护法》,均采用了较为广义的消费者概念。我国的学者大多持第一种观点,如梁慧星教授和王利明教授。我国立法实践便采用了这种观点,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第二条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管理办法》第四条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做了统一规定:“金融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自然人。”

笔者认为将其限定于自然人是很有必要的,而不应一味的对所有金融机构的交易对方都进行倾斜保护,否则不仅加重了金融机构的责任,更是为某些投机者提供了渠道,极易引发道德风险。此外,还必须理清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的关系,将一般金融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做出明确区分。一般投资者在交易中所处弱势地位与普通消费者是相同的,极有可能因信息不对称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当将其纳入金融消费者,但是专业投资者与消费者存在着本质区别,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我国应尽快量化和确定专业投资者和一般投资者的分类标准,从而提高这项规定的可实施性。

(二)我国金融消费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内涵是指交易双方对交易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并且双方对于这种认识是清楚的。而市场主体占有完全的市场信息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信息优势方损害弱势方利益,为自身谋求利益最大化才是市场中的客观存在。在信息不对称的交易市场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成常态出现。逆向选择的最终结果是驱除良币,导致劣质品泛滥,道德风险衍生的则是卖方对买方的诸多欺诈行为。金融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其突出,一方面,部分金融产品被设计得高度复杂,有些金融产品的风险通过复杂的金融工程设计而被隐藏起来,不仅普通消费者甚至专业投资者也难以识别其中存在的风险,也正因如此导致了许多劝诱欺诈行为。另一方面,在“自负盈亏”的交易规则下,金融消费者往往缺乏风险判断能力,因而在金融产品交易中非常被动。

长期以来,我国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却一直忽视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直到2015年“e租宝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才引起了高度重视,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而这些都仅仅是原则性规定,且级别较低,保护力度严重不足。鉴于此,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来规范金融市场行为,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必要。

二、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金融消费中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是极其普遍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更加明显,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金融机构具有专业的金融知识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金融机构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资格,掌握较多的金融产品信息,所谓术业有专攻,处于金融交易中的优势地位。金融消费者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资信较好的金融机构来管理,还需要向受托方提供自己的基本信息。

(二)金融消费者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

由于金融知识的专业性、复杂性和实践性非常强,如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和业务流程,金融产品的运作机理和风险防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想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付出却远大于收益下,大部分金融消费者选择不去了解和掌握。

(三)金融产品的特殊性

在传统实业中,消费者能够对产品性能、价格和质量等因素进行亲自考察,从而获取可靠的交易信息。而在金融交易中,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信誉和产品质量的了解是通过其提供的产品说明并运用自身知识对金融产品性能进行判断。因此,金融机构可以轻易地通过提供虚假的产品交易信息等不正当手段来欺骗金融消费者。

(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不可分割性

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与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和说明是分不开的。随着网络的发展,某些业务虽然可以提供自主服务,如自动柜员机可以提供日常现金的存取和转账,如网上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各项介绍并可以根据指示进行购买和使用等,这都依赖于金融机构提供的介绍和服务,金融消费者很难获取相关信息,也无法确保其真实性,因此极易发生金融机构为了一己私欲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五)金融消费者搜寻成本高

相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金融消费者在金融专业知识和判断力和洞察力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距。除此之外,金融消费者想要掌握和金融机构等量的信息就需要付出巨大的搜寻成本。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多n信息渠道,但其中真伪不明,鱼龙混杂,使得金融消费者获得的效益远低于这些搜寻成本,因此其宁愿承担其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

(六)金融机构的欺诈行为

部分金融机构利用其信息优势地位,刻意对金融消费者隐瞒或者提供虚假的信息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欺诈行为来追求己方利益的最大化。金融机构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只会向消费者透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如e租宝事件中,诈骗方e租宝平台构造假项目、假三方、假担保,披着合法经营的外衣,实则是利益至上的庞氏骗局。

(七)金融交易主体的数字化和虚拟化趋势

随着普惠金融的推进以及网络p2p借贷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交易将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效率大大提高,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金融交易中,交易的参与者只是在线联络的两个虚拟的主体,如果出现恶意的交易方,其可以很容易地保持匿名或者改变身份,金融机构欺骗消费者的成本降低,选择欺骗的可能性增大。

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尝试

通过对金融消费者相关理论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下文将从信息不对称的基础理论中寻找启发,尝试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建议。

(一)信号传递机制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信号传递是指信息优势方通过某些信号向信息劣势方传递其私人信息以证明其市场能力。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彭斯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知情的金融机构可能采取行动把他们的私人信息传递给不知情的交易方,从而改进他们的市场结果。例如生产厂家通过提供质量保证书来传递产品质量的信号等。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对信号传递机制的运用,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构建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起着重要的风险防范作用,也是信号传递机制理论的应用。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披露信息的全面性,也就是,要披露的范围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并且要注意披露不利信息;第二,信息披露的全程性,即披露行为必须贯穿交易的始终,交易达成后还需要提供定期和不定期报告;第三,披露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即披露的信息不得带有虚假误导成分,更不能披露有利事实;第四,披露信息的及时性,金融交易的形势瞬息万变,因此披露行为必须在规定的合理时间内做出;第五,披露信息的通俗性,即披露的方式应当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和语言进行说明。但是,对信息披露的边界必须进行明确限制,过度披露必会侵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和商业秘密等,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建立金融机构资信评估体系

专业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的质量评估意见可以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建议和指导,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是金融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其是否做出购买决策的指引。建立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如贷款人的信用度等。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这些评估机构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在可信赖网站上这些评估信息以方便消费者查询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传递可信赖的有效信号,还可以降低消费者的搜寻和鉴别成本,从而减少金融机构选择欺骗策略的可能性,更好的发展互联网金融。

(二)激励理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激励理论使信息优势方尽量传递自己的私人信息,信息劣势方付出成本去甄别信息,减少逆向选择带来的不利后果。因此,不对称信息理论一定意义上就是激励理论。一方面,消费者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欺骗行为进行惩罚,诱使金融机构如实反映其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降低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达到有效约束金融机构欺骗的目的,这就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显性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出于维护自己声誉或希望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而选择诚信交易。因为金融机构虽然可以在当前阶段通过欺骗获得短期收益,但一旦欺骗行为被发现,消费者在以后阶段不购买该金融机构产品,他就会失去在未来交易中的收益,当金融机构的短期收益小于长期收益时,理性的金融机构将会选择不欺骗消费者的策略,这就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隐性激励机制。

1.显性激励理论的运用,从立法层面加大惩罚力度

从立法上加大对金融机构欺骗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大金融机构选择欺骗的策略的风险成本,从而使欺骗策略变得无利可图,金融机构就会选择诚信经营并如实反映其产品的相关信息。因此,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加强对金融机构欺骗消费者的惩罚力度,提高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如,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中引入三倍赔偿制度,一旦发生欺诈行为,金融机构必须承担三倍赔偿的责任,如果不予赔偿则将每次欺诈行为计入不良档案中,激励金融机构采取不欺骗的策略。

2.隐性激励机制的运用,健全诚信档案制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数字产品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事前伪装成本,提高了其身份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声誉和诚信等经营模式在阻止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象中作用的发挥,如一些证券公司在因不法经营被依法解散后原班人马改头换面再设立新公司重新进行不法经营等行为。因此必须建立全面真实、及时有效的金融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档案记录,对其过去的经营信息,不仅是正面的、更重要的是负面记录通通予以记录,提高身份信息的可获得性,使隐性激励机制能够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最优监督理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金融消费者可以通过增加在监督方面投入来获得更多关于金融机构的信息,比如说,金融消费者通过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获得更多有关金融机构行动的信息,从而能够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激励与监督,但随着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监督水平的提高,监督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如“效率工资”就可以看作为企业为降低监督工人工作效率的成本而采取的激励办法,企业必须在支付较高工资与加强监督之间选择平衡点,从而使其监督水平达到最优,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1.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虽然2012年就设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并随后制定了其相关职责,但至今收效甚微。加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本就混乱,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捉襟见肘,监管力量涣散,极易出现监督真空,难以全面的发挥其作用。因此需建立监管机构高层定期会晤制度,就一些新问题、社会重大影响案件进行交流和协调。此外,必须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范围,做到监管到位,只要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真正得到有效发挥时,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必会得到改善。

2.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政府和消费者协会等公权力机关的信息共享平台,并将有关的金融信息共享给金融消费者,这样就可以在降低信息成本、提高消费者信息识别能力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如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和消费者协会可以通过网络将其掌握的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提醒消费者当心网上受骗,帮助提高消费者对网上信息的识别能力。

3.培养金融消费者自主监督意识

3・15消费者维权日的推广加强了我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但除此之外,消费者应提高主动监督的意识,通过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来提高自身权益保护水平。互联网的应用增加了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渠道,便利了消费者的信息搜寻,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识别的难度,提高了消费者的信息鉴别成本,这就需要政府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专业性的培养,从而降低消费者的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收益,最终使得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胡光志,.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法学评论,2014(01).

[2]周萃.发展普惠金融: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n].金融r报,2016-06-27.

[3]梁涛.存款利率市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下的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14(02).

[4]刘小二.从e租宝事件思考互联网金融[J].新经济,2016(14).

[5]叶挺舟.后危机时代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J].征信,2013(11).

[6](日)铃木深雪.消费生活论――消费者政策(修订版)[m].张倩,高重迎,译.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

[7]欧扬夏子.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影响[J].中国市场,2015(03).

[8]仵志忠.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学动态,1997(01).

[9]黄勇,徐会志.论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J].河北法学,2016(09).

[10]李闰哲.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03).

[11]袁国辉.后e租宝时代的互联网金融[J].财务与会计,2016(01).

[12]李勇坚.互联网金融视野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1).

[13]陆岷峰,沈黎怡.绿色理念下数字普惠金融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J].西南金融,2016(02).

[14]武福兰.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3.

[15]贾玮莉.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权益保护[D].河北大学,2011.

[16]马冰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

[17]曹晓路.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与p2p网络借贷监管博弈分析――兼评现行网络借贷监管办法[J].金融监管研究,2016(03).

[18]郑淅予.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

[19]张珏敏.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0]王凌松.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

[21]tennysonSL.analyzingtheRoleforaConsumerFinancialprotectionagency[J].networksFinancialinsti-tutepolicyBrief,2009.

金融信息论文篇9

论文摘要:金融舆情对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声誉有着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和业务发展;影响金融机构声誉的金融舆情主要有金融机构评价舆情和金融机构事件舆情等类型,其对金融机构声誉的影响也具有一定差异性;金融机构应建立基于声誉管理的金融舆情监测调查、分析研究机制,并充分重视和运用金融舆情信息营造良好的金融机构声誉环境、防范声誉风险尤其是突发性的声誉风险。

一、引言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可畏”;“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等成语和概念均说明了社会舆论的影响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舆论酝酿和传播渠道早已超出了传统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的范围,伴随人们社交范围的扩展、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舆论影响力正呈现日益增强的趋势。甚至当一些突发性的风险事件发生时,通过舆论的传播,会演变成需要着力控制的大的社会性风险。舆论成为民众意见表达,一致性意见形成,社会力量汇聚的一种渠道。因此,舆情日益受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关注,如何使信息正确传播、舆论的正确引导也成为各界关注的主题。作为以信用、信誉、声誉为基础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这类存贷款金融机构,更容易受到舆情的影响。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诉门”、证券业“忽悠门”、保险机构“高保低赔”等金融舆情事件,无不显示了社会舆论对金融机构业务的意见。尤其在金融机构突发风险事件情况下,相关舆情会对金融机构造成较大的声誉影响,甚至引发“挤兑”等更为严重的危机。因此,作为声誉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金融机构应重视并建立起常态化的金融舆情监测调查、分析研究与管理应对机制。

理论研究对舆情的关注在2006年以后开始增多,主要是由于网络、手机等新型舆论传播媒体的广泛使用而引起,在理论与实证研究领域都尚未成熟,尤其对于金融舆情的理论研究几乎为空白,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系统使用金融舆情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只有12篇文献,而且均为央行、监管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近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因此,基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声誉管理对金融舆情这一专业舆情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管理实践意义。

二、金融舆情影响金融机构声誉的作用机理研究

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以信用、信誉和声誉作为其各项业务开展的基础性条件,而舆情是影响金融机构声誉的重要因素。对商业性金融机构而言,金融舆情可以分为金融机构评价舆情与金融机构事件舆情两类,其影响金融机构的作用机理有所差异。

(一)金融机构评价舆情的声誉作用机理

金融机构评价舆情即有关金融机构业务能力、经营效率、服务质量等的评价。主要包括基于专业评价的舆情和基于客户体验的舆情两种。

1、基于专业评价的金融机构舆情。一些专业的评价、评估、评级机构以及媒体、专家学者等会定期、不定期地通过专业模型、数据调研、关联者调研等方式形成对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评价、评级。其结果会通过一定方式公布,随后便会形成有关的舆情传播。这种舆情会影响金融机构的声誉,影响客户、潜在客户的交易选择,从而对相关金融机构的业绩产生影响。

2、基于客户体验的金融机构舆情。在金融机构客户与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往过程中,会不断积累客户在业务活动中的体验信息,这些信息在舆论交流过程中会不断汇聚成较为一致性的舆情趋势,从而表现特定金融机构的声誉特征。

(二)金融机构事件舆情的声誉作用机理

在金融机构发生特定事件,尤其是突发风险事件的情况下,相关舆情的受关注程度会大大强化,并引发相关金融机构的声誉危机,传播速度会大大加快,传播范围大大扩展,如果没有有效的金融舆情管理应对机制,及时有针对性地处理声誉风险,甚至有引发“挤兑”的危机。

三、金融机构舆情监测调查

(一)模式与主体

1、模式。获得金融舆情的模式可以有被动的金融舆情监测模式与主动的金融舆情调查模式两种。

2主体。我们这里的金融舆情监测调查与管理的主体指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即主要包括各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可以由金融机构各自根据业务范围和特点建立自己的监测调查系统,也可以由各金融机构共同建立共享的平台机制。

(二)方式与工具

1、传统金融舆情监测调查方式、渠道和工具。包括:(1)传统媒体信息渠道。如公共媒体的期刊、报纸、书籍,广播、电视。(2)舆情调查。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公众意见、手机信息传播情况等。

2、新型方式。主要是公共互联网渠道,通过专业的监测调查软件系统开展金融舆情的监测调查工作。包括:(1)互联网舆论平台。通过微博、博客、BBS等信息内容进行的舆情监测;(2)互联网调查。通过专业网站和软件系统进行舆情调查。

四、金融舆情信息整理分析

对收集到的金融舆情信息可以从定性、定量两种方法角度建立研究分析机制。

(一)定性分析

1、金融舆情主题分类整理。分析发现有关金融的舆论信息中所关注的主题,并进行分类整理。

2、金融舆情观点归纳整理:基于各个主题会有不同观点出现,将这些观点进行归纳和分类整理。

(二)定量分析

1、统计方法。包括:(1)基础数据统计。如各类主题、各类观点数量等。(2)信息指标。如各类主题、各类观点的占比等,以把握舆情方向、趋势。

2、计量方法。基于基础数据运用计量分析舆情变化的影响因素分。如分析各类金融事件舆情变化影响因素;以及金融形势趋势舆情变化的影响因素等,以便引导舆情基于真实信息向有利于金融稳定运行的方向发展。

五、基于声誉管理的金融舆情监测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运用

(一)业务类型调整与服务质量信息交流反馈

使金融舆情监测调查成为金融机构了解和把握客户金融需求、业务需求,获得服务质量反馈,实施业务管理的一条重要信息交流渠道。在进行业务调整时,通过金融舆情信息预测业务实际效果和社会接受程度;在业务推出后,通过舆情信息了解业务效果好服务质量,从另外一方面印证业务实际运行信息。

(二)金融创新活动的信息交流反馈

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前,通过舆情信息了解民众需求、预期;在之后把握其效果,以利于金融创新能够真正符合客户要求。

(三)突发风险性金融事件的应急处理

突发金融事件往往是通过舆论传播而最终演化成为风险事件,甚至会通过舆论传播影响金融机构信用和金融价值链的正常运行,从而诱发更大范围的风险发生。因此,建立健全的应对与引导机制及早和及时发现危机发生、蔓延的苗头,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措施是控制、化解突发金融风险事件的一个关键点。在这方面需要建立商业金融机构之间、商业金融机构与金融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及相应的舆情引导机制。

另外,即便对于金融市场、机构的正面事件舆情,金融机构也要关注和引导适度传播,以免被过度利用而引发一哄而上的泡沫性金融投资。

参考文献:

[1]赵惠春、吴滋兴、张职瑄,《人民银行舆情调查制度建设构想》,《福建金融》2007年第11期。

金融信息论文篇10

关键词:金融不稳定;假说;理论探索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2.12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26-02

金融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也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动态系统。在具体的金融运行过程中,其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都可能让金融运行显现为不稳定状态,呈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甚至凸显为金融危机,例如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们不断探索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由此展开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一系列有关金融不稳定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斯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假说”

海曼・明斯基(Hymanp.minsky)是第一个系统化、理论化“金融体系脆弱性假说”的经济学家。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凡勃伦等学者研究基础上的,主要包括:(1)信用创造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代表)和借款人的相关特性使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2)现实经济中的三种融资行为:套期保值融资(HedgeFinance)、投机性融资(SpeculativeFinance)和庞氏融资(ponziFinance)。明斯基的理论强调,企业经营的高负债以及由此引发的高风险是由商业周期诱发的。经济的周期性,即从一个周期到另一个周期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企业会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从套期保值性企业逐步发展为庞氏融资企业,且比例越来越大。在这一变化中,信贷资金的正常运转尤为重要,任何影响信贷资金在不同实体之间流转的事件都可能会引发企业的危机,甚至破产,继而出现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

从套期保值性融资、投机性融资到庞氏融资,经济主体吸收冲击的能力越来越弱。套期保值性融资主体对现金流的变化敏感性较弱,而投机性融资主体和庞氏融资主体则相对比较敏感,如果套期保值融资处于主导,经济将趋于均衡;后两种经济主体占主导地位时,经济将处于脆弱状态。明斯基认为,在经济高涨时期,出于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巨额营业利润的考虑,会出现所谓的市场换位,即谨慎融资逐渐地趋向冒险融资,冒险融资则会趋向庞氏融资,且比例越来越大。如果第一次换位是投资者自主选择结果的话,第二次换位则是不得已的结果。这种融资结构的转换,一方面,会产生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经营不善的企业会出现倒闭,从而会引起市场出现忧虑,并产生恐慌,个别的破产引起局部的并最终产生全面的恐慌。

由于在经济周期中投资高潮和低谷的交替出现,资金的供求始终处在不均衡过程中,利率的升降引起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金融资产的换位有时会产生足够大的影响,不仅催生泡沫,又挤破泡沫。明斯基认为,由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市场主体的投资方向和盈利能力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经济主体与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关系也随之而变,导致银行信贷数量和信贷结构的变化,结果是银行信贷资金供需出现不平衡,引发金融危机。在过度投机阶段,人们会对银行的信用产生不信任,一旦银行的信贷跟不上,这种信任危机就会发展成普遍的恐慌,接着就是市场的崩溃。可见,在长波周期中,来源于借贷双方行为特征的内在不稳定,使金融系统产生了脆弱性。

明斯基假说的意义在于,在一个经济周期中,投资必然有高潮和低谷,而相应的三种融资行为的换位,使得银行的贷款总有不能及时跟上的时候,市场就会产生忧虑与恐慌,最终将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银行挤兑说

戴蒙德和戴维格(Diamond&Dybvig,1983)认为,银行在资产和负债、存款和贷款发生时间和数量上的不对称,不良资产率、坏账率过大的时候就可能会产生银行系统的危机。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其资产主要是银行贷款,负债主要是短期存款;其基本功能是把流动性差的资产向流动性强的资产方向转化。如果这时银行的贷款损失超过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其自愿储备量和产权资本安全余额,即资不抵债的时候,银行便丧失偿债能力。这时挤兑如果发生就会加速其破产,如果银行存款未予以保险,那么银行资产质量会急剧下降。如果经济正处于不景气时期,一家或数家银行的挤兑风潮会引发人们对其他银行的不信任,最终传染给其他银行,大部分银行发生挤兑,银行危机就这样发生了。

卡普林(Caplin,1994)和莱希(Leahy,1994)、基欧(Kehoe,1998)等认为,由于投资者不能获取全部的信息,只能综合市场上各种信息来评价自身项目的优劣,因此,他们对各种信息非常敏感,任何一个信息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预期。获取他人有价值的信息一般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使模仿他人的行为成为一种理。这种人为因素导致一些人提取存款,另一些人跟着提取存款的行为发生,挤兑由此产生。因此,信息不完全对称会产生“羊群行为”,个别银行遭受挤兑的信号传递给其他存款者,导致其他银行也有发生挤兑的风险,最后形成银行业的恐慌,银行业危机产生。

三、货币政策失误论

美国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认为,金融动荡的根本原因是货币政策失误。弗里德曼从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出发,分析美联储在这期间的货币政策,得出由于货币的紧缩使货币量供给减少,导致社会产出下降、人民收入减少、就业水平降低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而货币供给主要根据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当货币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时候,就可能产生金融体系的动荡。所以,当货币当局发生政策失误,就有可能使局部的金融困难发展成为全面的金融动荡。如果美联储不收缩货币,那么这场金融危机就有可能避免。

美国学者布拉纳和梅尔泽尔(Brunner&melzer)提出货币存量增速是产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增速的易变性与危机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在经济处于平衡时期,发生大幅度的货币紧缩(原因可能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失误),银行为了储备充足的货币量被迫出售资产或减少贷款,资产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存款者信心受损,银行偿付能力下降,甚至倒闭,促使货币供应继续减少,最终使大批银行倒闭而引发金融危机。

四、“道德风险”论

以克鲁格曼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把金融危机归因于道德风险,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种论点为大多数的学者所认同。出于防止金融机构破产的考虑,现代金融制度为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提供了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金融机构很少考虑项目的风险问题,便可能出现不谨慎的贷款行为。正是由于金融机构的这种机会主义,就产生了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

银行保险可以分为显性和隐形两种,显性保险是指银行自身购买的保险而使银行具有防止破产的风险,隐性保险是指政府不会让处于核心地位的银行破产,因此在其发生困难的时候会采取措施帮助其渡过难关。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能充分地度量自己的风险,更不利于银行的自律。因此这种保险制度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重点是政府如何监管,如何避免银行追逐高额风险的行为。

由于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是现代经济中的一个两难问题: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制度,金融系统可能崩溃;相反,金融机构在经营中的道德风险又难以避免,由此,出现了现代金融理论在二者之间左右徘徊的局面。

五、信息不对称与金融脆弱性

信息经济学家认为,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获取充分的信息意味着风险的减少,信息的缺失意味着市场投资者参与的项目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是形成投资风险的重要原因。

信息全面的人出于盈利的目的,可能会利用自身优势故意隐瞒不利信息,甚至捏造虚假信息,这种发生在交易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叫做逆向选择。交易完成后,交易双方出于成本过高等原因导致监督缺失,如果一方获取了对方没有的信息,促使其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方案,甚至会选择损害对方的利益方案,道德风险由此产生。

可以看到,信息不对称在决定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的性质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二是金融中介机构的内在脆弱性。

六、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

克瑞格(1997)在明斯基金融内在脆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边界”这个概念。安全边界主要论述了银行家的怀疑情结以及对安全边界的执着。一般而言,银行家对市场环境、市场竞争以及竞争者的未来计划、状况更为了解,但是,银行的不良资产始终难以消灭。这说明,银行家对未来的判断不一定准确。因为未来的信息很难把握,更难预测,银行家只能寄希望于借款人过去的信息――利用过去的信用记录考察借款人,这实际上是默认“未来将是过去的重复”,从而导致决策缺乏理性,银行家这种行为遵循的是所谓的摩根规则。

同样,借款人与银行家有相似的情况,即相信自己所做的决定。借款人投资项目是依据过去的信息,对未来的结果只是预期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项目的获利让借款人越来越确信自己所做的决策是正确的,并自认为是有眼光的投资家。然而此时的获利是因为这项投资正处于经济扩张中,而非企业家所做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总的来说,银行家错误地解读了安全边界。在经济处于稳定时期,企业家认为自己的决策使企业业绩越来越好,银行家看到企业的信用状况越来越佳,出于乐观情绪,忽视了应该保持的怀疑情节,降低了安全边界,导致对安全边界相对较低项目的审批。

当然,一些银行家会综合过去的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慎重考虑,这样会降低银行脆弱性的程度,使其幸免一难。所以,在现实中,不同银行遭受的危机也不尽相同。

金融不稳定的研究是一项浩大而又艰巨的工程,而理论是这项工程必不可少的基石。本文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为后来学者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向新民.对金融脆弱性的再认识[J].浙江学刊,2005,(01):190-195.

[2]minskyHp.Can"it"happenagain?:essaysoninstabilityandfinance[m].meSharpearmonk,nY,1984.

[3]段小茜.国内外金融稳定有关问题研究进展与述评[J].财贸经济,2006,(07).

[4]罗春婵.金融危机传导理论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