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28:37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篇1

[关键词]儿童涂鸦发展特点心理基础

儿童大约从14个月开始就会自发性的乱涂乱画,这种行为一般要维持到3-4岁。由于儿童此时的“绘画”行为表现得不系统、无秩序,我们把它称为涂鸦。有研究表明,儿童涂鸦行为的出现具有跨种族与跨文化的普遍性。正如苏联教育家德廖莫夫所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做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儿童的绘画反映出儿童的肌肉协调性、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内容与行为方式的深入观察,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儿童。因此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很有必要了解儿童涂鸦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心理基础,从而引导儿童在涂鸦过程中获得绘画的基本兴趣与技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一、儿童涂鸦的发展特点

研究表明,儿童的绘画发展具有阶段性,涂鸦行为是儿童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研究几百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张儿童画的基础上,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这些理论详细说明了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年龄、涂鸦的主要内容以及涂鸦的动作方式。

1.儿童涂鸦的年龄差异

儿童开始涂鸦的年龄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于研究者观察视角的不同,也有儿童自身条件的不同。柯思修泰纳认为,2-4岁儿童处于涂鸦期,此时的儿童只会画事物的局部,整幅画面无系统、无秩序。白特认为,2-3岁儿童处于涂鸦期,3岁时为涂鸦期的巅峰。赫伯特?里德认为,4岁以前儿童绘画的阶段是错画期,即乱涂乱画的阶段。维克多•罗恩菲尔德认为,2-4岁儿童处于涂鸦期。杜玫认为,1-2岁的儿童就开始会画波形线、乱丝线、直线、圆形线等。屠美如认为,1岁半至4岁的儿童,会出现无目的的乱笔画,反映在画面上是杂乱的线条。还有人基于更为细致的自然观察后认为,儿童在15-20个月时开始出现无规则、无目的的乱涂乱画。贝利量表测量的结果显示,有90%的儿童会在10-21个月期间出现了乱涂乱画的现象。

儿童涂鸦行为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动作技能得到了发展,儿童的认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不论国别、性别,儿童涂鸦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绘画的刺激因素不尽相同,如儿童接触绘画工具的机会不同、家长引导状况也不一样,所以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时间自然具有差异性。当代绘画治疗研究表明,如果儿童出现涂鸦的时间过晚或者4-5岁以后仍然处于完全无控制的涂鸦水平,那是值得家长引起注意的。

2.儿童涂鸦的主要内容

根据儿童绘画内容的不同以及动作的灵活程度,研究者们对儿童从一开始有涂鸦行为到基本有能力绘图之间划分了更为细致的若干阶段。维克多?罗恩菲尔德将涂鸦期细分为几个子阶段:未分化涂鸦,即无控制的涂抹;经线涂鸦,重复性地上下方向涂直线;圆形涂鸦,即重复画圆,并用它来表现一切事物;命名涂鸦,即认识到绘画内容与外界物的关系,受画面象征符号启发而命名绘画内容。陈鹤琴认为涂鸦期可以分为波形图、乱丝图和圆形图三个阶段。波形图是一种从左到右的连续弧形线条,而且这些线条总是略微向上的;乱丝图是由于儿童无法表现不同方向的直线和曲线而画出的类似于乱丝状的涂鸦;圆形图是在儿童执笔作画有了相当经验以后出现的,儿童画圈的方向一般是顺时针的。屠美如认为1岁半至4岁儿童,无目的的用笔乱画,反映在画面上是杂乱的线条。在涂鸦后期,已有简单的目的,但不能成形,不注意色彩的变化,常常使用单色笔,偶尔换一种颜色笔涂画。杜玫认为涂鸦的儿童开始画出的线有波形线、乱丝线、直线、圆形线等。

从上文分析可以发现,研究者认为儿童涂鸦内容也存在差异,但儿童涂鸦内容一般都会经历从线(直线、弧线)到形(有缺口的圆、封闭的圆)的发展,从单一形(圆或连续的线)到形的组合(圆表示太阳、两条交叉的弧线代表鱼或圆上添加线条表示蝌蚪人)的发展。

3.儿童涂鸦的动作方式

儿童涂鸦动作的进行依赖于儿童握笔与运笔的过程。所以从握笔与运笔两方面可以了解儿童涂鸦的特点。

从儿童握笔的手姿势的发展来看,最早握笔的动作包括整个手和手臂的运动,表现出“手掌向上的抓握动作”,即儿童在握笔的时候,手心向上,手掌和手指一起活动来抓握笔。用这种笨拙的握笔动作形式,儿童很难进行有目的的绘画动作。随着在绘画活动中偶然的尝试以及在家长与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调整握笔动作,儿童“手掌向上抓握”的握笔动作逐渐被“手掌向下抓握”的动作所代替,拇指和其他四指开始在绘画技能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儿童运笔姿势所调整的部位来看,刚开始学会握笔的儿童一般会通过手臂和肘部的运动来调整笔的位置。在手指的协调运动能力发展后,儿童逐渐习惯于用手指来调整握笔姿势和笔的位置,手臂和肘部的运动频率下降。赫伯特•里德分析4岁以前儿童绘画时运笔的情况:一是无目的的笔画,通常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依赖肩部的肌肉动作。二是有目的的笔画,依赖肘部与手臂的运动,能说出所画线的名称。三是模仿的笔画,手腕的动作代替了手臂的动作,手指的活动代替手腕的动作,通常努力模仿成人作画的动作。杜玫也认为1-2岁的儿童作画时大部分由肘部、腕部用力,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进行。

儿童涂鸦时,无论是握笔还是运笔,都遵循从大肌肉到精细肌肉的过渡,从躯干中心运动到远离躯干的肢体运动,遵循“经济性原则”。研究表明,2-3岁儿童就可以握住靠近笔尖的部位,主要运用肩关节的活动来进行绘画,然后逐渐发展为用肘部来控制笔的运动,最后发展为用手指的活动来控制笔的运动。

二、儿童涂鸦的心理基础

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生物遗传的因素,也有文化教育的影响;既有儿童个体动作发展的原因,也有儿童认知水平的状况所决定。我们试从心理学对婴儿早期的研究结果中寻找儿童涂鸦的心理学基础。

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人类这一物种生来就对新奇刺激感兴趣。在研究婴儿知觉过程中,研究者就发现婴儿对新奇刺激具有天生的偏爱,这是人们所称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学习。当出现一个新奇刺激时,婴儿最初是一个强烈的反应,然后刺激重复出现时,婴儿就逐渐减少对它反应的强度,也就是不再引起他的注意。这表现为注视时间的减少、心率降低、呼吸变缓等,即为习惯化。习惯化发生后,当刺激发生了改变,再次变得新奇时,婴儿兴趣重新出现,又使有机体的反应恢复到一种较高的水平,即为去习惯化。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表现了婴儿惊人的学习能力,婴儿不是被动的听从成人的摆布,而是非常敏感的注意周围环境事物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立即做出反应,他在不断地习惯新刺激,并把注意力不断地转向更新的刺激,这就保证了他不断地汲取环境中的新信息,从而扩展他对环境的知识,提高了认知的能力。与麦独孤的观点一致,一般认为这种学习能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儿童大概在1岁的时候第一次握起了笔。笔,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新奇的刺激。儿童握笔乱涂乱画的时候会被涂画出来的各种出人意料的线条、图形所吸引,对儿童来说这是非常新奇、好玩的。儿童在乱涂乱画之前确实没有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一种游戏而已。但儿童对绘画的运动会感觉兴奋,对纸上出现的线条从视觉上感到愉悦。由于涂画在不同材质上的绘画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正是儿童在墙壁上、床单上、家具上乐此不疲地涂画的兴趣所在,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到了笔带给他的快乐。

2.模仿与强化

人们发现,新生儿对成人的面部表情有惊人的模仿能力。国外研究表明,出生2-3周的新生儿对人类面部表情就具有模仿能力,如成人伸舌头,婴儿也跟着伸舌头,成人张嘴,他也跟着张嘴,成人笑了,他也表现出高兴的表情,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尽管婴儿模仿的精确性并不高,但世界上许多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婴儿都具有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及头部姿势的能力。婴儿在1岁半左右开始出现延迟模仿的能力。皮亚杰对他女儿学会发脾气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学步儿已经学会了延迟模仿。学步儿已经能够记住和再现过去看到过的原型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一定是记住了过去经验过的事件,并产生和保持了有关的心理表象。

人们不难发现,儿童在1岁半左右就会很频繁地模仿成人的行为。当一个成年人在扫地、搬椅子、写字……的时候,儿童就会模仿成人的动作,甚至会与成人抢夺有关的用具。与此同理,当儿童看到别人绘画或写字时,他也会从事与此相仿的动作,握起笔开始乱涂乱画,甚至能够画出类似他曾经见过的事物。由于动作技能较差,所画的“原生态”的作品往往非常抽象,但也总能引起家长的兴趣。家长此时表现出来的兴奋、喜悦与鼓励,恰恰强化了儿童的这种涂鸦行为。所以模仿是儿童的又一种强有力的学习手段,而家长的强化促使儿童更投入的从事涂鸦活动。

3.动作与认知建构

皮亚杰认为,动作图式是婴儿认知结构的基石,个体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遗传,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环境,而是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主体为认知客体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动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发生相互改变、相互适应,从而使得个体的心理结构不断改组与重建。他指出,个体与环境最早实现的平衡是以最初动作——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为中介的。个体从出生到1岁左右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动作习惯和知觉形成阶段、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以及协调阶段。在1岁到1岁半的时间里,儿童已经能够通过尝试错误发现新的动作方式。此时的儿童认知处于前运算阶段,已经出现象征符号机能,可以凭借符号对所指向的客观事物进行象征性表达,儿童绘画——涂鸦就是象征性表达的一种具体方式。

儿童最初的无目的的涂抹以尝试错误的方式增加了动作经验。当儿童手与眼的协调能力得到加强的时候,就有能力画出类似于经线的线条,随后又以连环弧线的方式画出了半封闭或封闭式的圆。儿童会画圆形的时候并会用圆来指代具体的事物,这说明儿童已经进入命名涂鸦阶段,其象征符号的机能得到了发展。但是儿童一开始的时候总是以圆形来指代一切事物,这也说明儿童绘画的符号象征机能相对比较弱,这种绘画活动还是属于涂鸦行为。

参考文献:

[1]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89.

[2]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3]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7.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篇2

心理是人类与其它物种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儿童只有对心理有所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日常事件。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当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心理理论的获得也会促进儿童的同伴互动和人际交往,进而为其社会化奠定基础。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揭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1.1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1.2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www.133229.Com

1.3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1.4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王益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1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2.2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2.3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2.4优化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的机会,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要优化幼儿的同伴关系,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第三,引导儿童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做出回报,怎样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歉意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jenkins,j,w.,astington,j,m.cognitivefactorsandfamilystructureassociatedwiththeoryofminddevelopinginyoungchildren.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6,32:233-253

[3]ruffman,t.,slade,l.,crowe,e.therelationbetweenchildren’sandmothers’mentalstatelanguageandtheory-of-mindunderstanding.childdevelopment,2002.7(3):734-751.

[4]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36-442.

[5]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在三种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中国特殊教育,2004(6):21-25.

[6]李燕燕,桑标.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9.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篇3

关键词:儿童心理理论;理论研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8-01

一、儿童心理理论的概念

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黑猩猩的实验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关于“心理理论”的概念,他们认为心理理论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1983年,winner&pemer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有关心理理论的问题,首创了著名的“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

astington等人认为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Happe等人认为,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如信念、需要、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最直接、最具体的环境,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及家庭语言方式。

兄弟姐妹的数量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pernerRuffman&Leekman(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规模是影响儿童谬误信念理解的一个重要变量,儿童拥有兄弟姐妹的数量与其在谬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相关。但结果与儿童拥有哥哥姐姐数量多还是弟弟妹妹数量多并没有显著的相关。enkins和astington的研究发现,在兄弟姐妹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拥有哥哥姐姐多的儿童比拥有弟弟妹妹多的儿童在谬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要高。

家庭语言方式对心理理论的影响。Jenkins和ast-ington(1996)认为,兄弟姐妹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因为兄弟姐妹能够为儿童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儿童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有潜在影响。Slaughter等人对4~6岁儿童的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被拒绝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Badenes等人研究还表明,心理理论能力与同伴接纳之间的相关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两者呈现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复杂的多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

1、理论论

理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H.wellmam、J.Flavell、a.Copnicko等人,他们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理论的知识,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是通过经验不断建构的过程,心理知识逐渐形成一个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但这种知识体系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而是一个日常的框架性的或基本的理论。

2、模拟论

模拟论的代表人物是Gordon,该理论认为认为儿童通过模仿(即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获得对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间因果联系的认识模拟论也强调经验的塑造作用。

3、模块论

模块论试图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的天赋因素提供说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alanLeslie和SimonBaron-Cohen,他们认为儿童通过先天存在的模块在神经生理上达到成熟而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即“心理理论”随儿童的内在成熟而显现,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起触发作用。

四、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趋势

1、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

随着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人的生命全程。Kuhn明确主张把心理理论研究和认识发生理解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点,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尚需大量实证研究去探讨学龄期或成人个体心理理论能力的发生发展机制。

2、关于心理理论的使用研究

个体获得了心理理论并不一定会使用心理理论去推测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不同的个体心理理论的使用方式也不同。影响个体对心理理论的使用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的?尚且没有明确的答案。因此有关心理理论的使用问题将成为另一个研究热点。

3、发展的心理理论脑机制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心理理论的神经生理基础,这发面的研究对心理理论发展的机制,特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premack.D.,&woodruf,fG.(1978).Doeschimpanzeehaveatheoryofmind[J].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1,515-526.

[2]astington.J.w..&pelletire.J..thelanguageofmind:ltsroleinteamingandteaching.inD.learning,teach-ingandschooling.oxford,england:Blackwell1996,593-619.

[3]Bjorklund,D.F.(1995).Children′sthinking[m].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篇4

[关键词]儿童;错误信念;心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5-0153-02

1问题的提出

心理理论的概念由permack和woodruff首次提出。根据不同学者对心理理论概念理解的不用,可以分为两种:广义的心理理论泛指任何发端于婴儿阶段与心理有关的知识[1]。狭义的定义理解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如愿望、意图、信念、情绪等)的能力。也就是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2]。本研究主要是指狭义的心理理论。一般认为,儿童4岁左右就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即4岁儿童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愿望、信念等来理解他人的行为。当前大多数研究者较为一致地把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作为儿童拥有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3]。在本研究中也使用了两个经典实验任务:意外地点任务[5]和意外内容任务范式结构的任务[6]。本研究通过对儿童错误信念任务的测查了解儿童心理理论的现状。为儿童教育提出更好的依据。

2研究方法

2.1对象

被试者采用哈尔滨市2所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共245名儿童为被试者,最后进过整理,有效被试共计206人。

2.2研究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2.2.1意外地点任务

故事情节: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小红,另一个叫小绿;小红有一个篮子,小绿有一个盒子;小红把一个小球放进篮子里;然后小红出去散步;小绿看见小红走远了,把小球从篮子里拿出来放进了自己的盒子里;小红散步回来后,想玩小球,她应该先去哪里找小球呢?①记忆控制问题:“小红出去散步之前,把小球放在哪里?”②事实检测问题:小球现在实际上在哪里?③行为预测问题:小红首先会到哪里去找小球呢?④错误信念问题:小红认为小球在哪里?

2.2.2意外内容任务

意外内容任务的实验材料包括香皂盒一个,橡皮一块。任务程序:注视香皂盒,试判断里面装什么;然后打开盒子拿出里面的橡皮,递给被试者;待被试者辨清是一块橡皮,主试把橡皮装回香皂盒,恢复原状。①表征变化问题:“在我还没打开盒子前,你以为里面是什么?”②错误信念问题:“如果你们班别的小朋友从来没有打开过这个盒子,如果他进来,让他看这个盒子,不给他看里面的东西,你猜猜看他会以为里面是什么?”③事实检测问题:“现在你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吗?”

3结果分析

3.1不同性别儿童心理理论各任务及总分差异比较

由表1表明:不同性别的儿童,在心理理论的任务意外地点和意外内容任务中差异不显著,在心理理论的总分上差异不显著。

3.23~6岁儿童心理理论各任务及总分差异比较

由表2和表3显示:年龄不同的儿童在心理理论的总分以及心理理论中的意外地点和意外内容任务中差异显著。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在心理理论总分以及心理理论中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上,3岁组、4岁组和5岁组分别差异显著,而5岁和6岁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这4个年龄段的得分呈递增的趋势。

4讨论

4.1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性别特征

本研究采用了意外地点和意外内容任务测量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同性别的儿童在心理理论各个任务上及心理理论的总分上没有不同。即不同性别儿童上心理理论的发展总体上是相似的。这个结论与沈悦对儿童的心理理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说明儿童在心理理论的能力发展过程中,性别因素的影响不大。已有的研究也发现年幼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没有性别的差异,在Capage和watson在对年幼儿童的心理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没有性别的差异[8]。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对于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测量主要使用的是错误信念任务范式。任务侧重于研究儿童信念概念认识能力的发展以及推理能力的发展。没有涉及心理理论的情绪、意图等认知能力。而且3~6岁的儿童受性别文化的影响也比较小。随着社会发展,男女性别差异逐渐缩小。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对待不同性别的儿童是公平教育的,所以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没有性别的差异。

4.2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年龄特征

本研究对3~6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不同年龄的儿童在心理理论的总分及心理理论各个任务上是有差异的。从总体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3~6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研究发现,3~6岁儿童在心理理论的总分及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中的差异均显著。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无论是在意外地点还是意外内容的任务中,这4个年龄段的得分呈逐渐递增的趋势。3~5岁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中4岁可能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转折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尤其是一级错误信念的获得在4~5岁时是关键期。

儿童心理理论的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在4岁左右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状态,这和本研究中心理论的得分是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相一致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能力是和年龄的增长保持同步发展的状态。因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明,邓赐平,桑标.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39-43.

[2]陈友庆.“心理理论”的研究概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31-38.

[3]丁峻,陈巍.心理理论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9,29(1):23-26.

[4]沈悦.3~5岁儿童心理理论与家庭环境、同伴关系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篇5

【关键词】低幼儿童阅读早期阅读幼儿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27-03

【abstract】BaseontheresearchliteraturesonearlyReadingResearchfrom2005to2011,thepaperrevealsthecomprehensiveresearchstatusquoonearlyReadingResearch,usessubjectwords,abstractandcontentstoanalyzethestudieson,figuresoutdifferentkindsofresearchtopics,andexploresvarioussubjectsonthisstudy.Finally,thepaperputsforwardsomerecommendationsforfutureresearch.

【Keywords】earlyReadingResearchReviewpreschoolChildrenReading

一、引言

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低幼儿童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低幼儿童阅读是低幼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鉴于低幼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国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低幼儿童阅读起步则要晚很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并且主要集中在幼儿教育领域。[注1]2011年8月8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由国务院公布,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纲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其中包括了儿童教育和阅读。这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低幼儿童阅读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该领域近几年的相关文献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与分析,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低幼儿童阅读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二、文献收集与整体分析

万方数据库是由万方数据公司开发的,涵盖期刊、会议纪要、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是与CnKi齐名的中国专业的学术数据库。

笔者选取万方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幼儿阅读、早期阅读为题名分别进行检索,以期获得比就单个题目进行检索更为全面的数据。将与幼儿阅读、早期阅读无直接相关性的记录剔除,分别得到511条、373条记录(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2005-2011年期间,以“幼儿阅读”和以“早期阅读”为主题的论文数如上表所示,总体上来看,低幼儿童阅读在学术界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但是对该领域的关注越来越多,文献整体呈上升趋势。为了便于分析,将表转化为折线图形式,见图1。

图12005-2011年低幼儿童阅读情况

对照以上折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出:①2005-2009年期间,有关低幼儿童阅读的研究文献增长较为平缓;2009年以后的文献增长速度迅猛;②2009年以前,幼儿阅读和早期阅读的文献增长基本持平;而2009年以后,学术界明显对幼儿阅读的关注上升。

出现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近年来,政府、高校、出版社、民间社会公益组织等都在参与低幼儿童阅读领域,社会各界对低幼儿童阅读的关注是文献增长的直接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研究者群体对概念较为清晰的“幼儿阅读”开始加强研究,这说明了0~6岁儿童,甚至是0~3岁儿童的阅读问题开始成为热门话题。

三、研究主题的分类与讨论

文献的研究主题是把握研究文献内容结构特征的重要标准。探讨文献的研究主题有多种指标。本文将引文分析中的被引用次数作为参照,将被引用超过3次的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提取,依次归类。在这一梳理的过程中,把握2005-2011年期间低幼儿童阅读主题研究的几个方面。

论文文献的引用与被引用是体现知识内容的使用与继承,论文的相互利用是由学科领域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活动规律决定的,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吸取他人的经验来进行,论文文献之间的引证分析形成了引文分析的基础。

在引文分析中,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论文被引用是该文献的质量、重要性以及影响力的体现,论文的被引次数是衡量论文受同领域研究者关注程度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尽管施引文献的作者在引用某一文献时的引用动机具有复杂性和无法量化衡量的特点,高被引并不等于高质量,但是不管是正面引用还是批判性地引用,都属于科学探索范围。[注2]多次被引,足以说明被引的论文探讨的主题或者内容受到更多的关注,能反映出学科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普莱斯认为在学术论文之间形成的引文网络结构中,只有极少数论文可视为学科的新的生长点,成为热门的科学前沿,为利用引文分析探测科学前沿的可行性奠定了理论基础。[注3]鉴于引文分析有滞后性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对一个领域内的相对高频被引用论文进行分析,可以纵览某一时间段内学科的主要研究主题,结合时间序列分析,能够预测各研究主题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为了分析近几年低幼儿童阅读的热点内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将2005-2011年7年间被引用超过3次的论文进行统计,并将论文题目及其发表年份一一在表2中进行标注。

将以上13篇文献的关键词以及被引次数进行抽取,列于表3,表3如下:

根据关键词统计结果,结合被引论文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近7年来我国低幼儿童阅读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包括:①早期阅读教育、教学;②早期阅读内容及形式;③早期阅读策略;④发展心理学。

四、低幼儿童阅读研究现状的分类主题分析

1.显性主题分析

(1)低幼儿童早期阅读教育、教学。我国的低幼儿童阅读研究起步较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研究领域主要分布在幼儿教育方面。与国外低幼儿童阅读教育相比,我国对早期阅读不是兴趣本位,而是教育本位。相关文献中多次提到“教育”、“教学”、“培养”等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让低幼儿童学到一定的具体内容。事实上,低幼儿童阅读是着力塑造低幼儿童对阅读的热爱,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习惯,不具备任何功利性的潜移默化才是最好的方式。从文献研究方面来看,大部分研究关注阅读教育教学,与我国的社会现实及教育现状有关。

(2)低幼儿童阅读内容及形式。幼儿文学是近几年低幼儿童阅读研究中比较热门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还有幼儿文学的语言特点、幼儿文学类书刊的材料等。就低幼儿童阅读而言,凭借成年人的语言,凭借图画、色彩、线条,凭借把书籍当作玩具,来进行“阅读”的活动过程。低幼儿童拿到书本以后,进行各种探索活动,以对待玩具的方式对待书刊,进行搬动、撕扯、翻转等。这些都有助于后期真正阅读的有益探索。让低幼儿童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简单的图画,增强对阅读的兴趣。近几年的研究中,已经有学者提出阅读内容及形式的多样性,但具体展开详尽阐述的内容并不多。

(3)低幼儿童阅读策略。2005-2011年的低幼儿童阅读文献中,多以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为探讨对象,从被引文献的关键词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关于社区教育的探讨几乎没有。社区可利用的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包括博物馆资源、图书馆资源、美术馆文化馆资源等。在社区,除了这些场所,还有对应的人力资源,比如图书馆工作人员,他们同样有较为丰富的阅读策略指导。《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对于儿童阅读和图书馆服务给予了较多关注,更强调儿童权利、儿童优先和儿童参与原则并指出在制定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配置公共资源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可以在为低幼儿童阅读服务方面,加强对社区公共图书馆的研究。

(4)儿童心理学。关注低幼儿童阅读,研究低幼儿童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幼儿与成人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成人应如何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阅读素材和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的效益及乐趣。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本文发现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在低幼儿童阅读中被多次提及;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语言强化说、信息的识别及选择理论、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是非常重要的低幼儿童阅读心理学理论依据。

2.隐形主题分析

阅读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任何年龄段的阅读,都与图书馆有着紧密的关系。低幼儿童是特殊的人群,比起成年人,他们没有能力自己去图书馆,但这不能成为图书馆忽略的一个群体。《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第四部分内容为“儿童与社会环境”。这部分内容中指出:要为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推广面向儿童的图书分级制,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增加社区图书馆和农村流动图书馆数量,公共图书馆设儿童阅览室或图书角,有条件的县(市、区)建儿童图书馆;“农家书屋”配备一定数量的儿童图书;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注4]纲要给图书馆人,尤其是负责儿童阅读的图书馆人提出了要求。

在进行完基本的文献分析后,本文再利用万方数据库检索了2009-2011年间有关图书馆对低幼儿童阅读研究的文献情况。以“图书馆”和“早期阅读”进行检索,获得8篇文献;以“图书馆”和“幼儿阅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4篇文献。去掉重复文献两篇,结果为10篇文献,其中载于CSSCi期刊上的文献为3篇。

从表4文献分析中可以得到如下结果:低幼儿童阅读开始受到图书馆界的关注,虽然目前进行研究的还不是超大规模的,但是核心期刊上已经开始刊载有关该主题的论文,并且比例非常可观(从本来的简略研究中得到的数据是30%)。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被引论文的分析,得出了近七年来我国低幼儿童阅读关注的四个主要领域:低幼儿童阅读教学、教育;低幼儿童阅读的内容及形式;低幼儿童阅读策略;发展心理学。分析结果与我国目前对低幼儿童阅读的实际状况比较符合。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图书馆与低幼儿童阅读的关系。低幼儿童阅读是一场读书文化运动,需要图书馆界的积极加入。从情况来看,图书馆界已开始在该领域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选取的年份较短,论文数量较少。

注释

1张慧丽.中美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11(2):2~6

2刘俊婉.杰出科学家论文影响力的社会年龄分析[J].情报学报,2010(1):121~127

3刘则渊等.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篇6

论文摘要: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层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5]姚芳芳.新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改与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0(5):59.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篇7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发展心理学范畴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之中,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布朗分布伦纳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并强调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发展中的个体处于直接环境(如家庭)和间接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相互嵌套的环境系统之中。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每一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发展都会波及其他系统,进而影响个体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系统随儿童年龄的成长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的家庭扩展到社区、学校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各微观系统之间能形成较强的积极联系,中间系统的发展也能实现最优化。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未直接参与其中却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工作环境。宏观系统(mascrosystem)指儿童生存发展所处环境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如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法规。

二、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在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特殊性,对其心理健康的描述并没有统一标准。从心理健康的定义来看,心理健康更侧重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并未对智力有相应要求[2]。因此可以推断智力障碍儿童并非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距,个别领域表现偏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人际适应、人格、行为等方面。一项由父母和老师进行评分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一半的程度较重的智力落后儿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情绪困扰症状,且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emerson和Hodapp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群体内表现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比例高出普通人群4倍[3]。张福娟(2004)[4]和江琴娣(2005)[5]的研究都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情绪问题。而且,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6],有研究显示,智力障碍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率较差,且普遍存在孤独、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7]。在学业上,由于智力缺陷,智障儿童学习失败经历较多,对学习存有逃避心态,且学习兴趣不足,动机缺乏,可能患有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受到过多照料,日常生活缺乏独立性,缺乏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智力障碍儿童人格品质的研究也显示,与视障、听障和普通儿童相比,发展程度最差[8],表现较差的人格特质有坚韧性、固执性和生活习惯[9]。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智力障碍儿童存在或轻或重且表现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个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涉及到儿童成长发展的各个生态系统。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影响较大。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其独立性的发展,儿童易产生依赖心理,严厉管教易使智障儿童产生恐惧倾向,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父母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智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定因素,且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有较好的预测力[10]。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智力障碍儿童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又一微观系统,其中,同伴关系和教育安置对儿童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1]。社会文化环境及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宏观生态系统。而儿童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智力、性别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首先,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特点。低于常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该类儿童很难通过说教,甚至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什么是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生态系统理论所提倡的动态、开放的环境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遵循“疏导”而非“抑制”原则利于智力障碍儿童习得一般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技巧。例如,对于一名有情绪障碍的学生,在暴发情绪问题时,让其在操场自由奔跑释放积压比封闭式、单独的教室更能使其心情平复。这也启示我们,对于智力障碍儿童而言,生成式的、互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普遍优于依靠传统模式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生态系统理论支持下的开放、互动的教育方式规避了智力障碍儿童认知事物浅薄的弊端,侧重儿童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使其在行动与互动中逐步掌握化解心理问题的技巧。其次,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能刺激和丰富智力障碍儿童多种感官,使其内心丰盈。心理健康之人,必然是内心有着丰富情感及包容心的。儿童在与外部环境的逐步探索过程中,明了是非,习得善恶。若切断儿童与外界的联系,哪怕以爱为名刻意窄化儿童与外界的通道,仅是将其置于成人搭建的象牙塔中,必然造就内心贫乏、不识是非善恶之人。生态环境本身是真实的,与环境的互动能使儿童获得最真实的情绪体验。例如,通过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的活动,教会孩子“爱”的理念:爱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老师,更包括同伴和长辈,不认识的陌生人,甚至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爱的方式也不仅仅包括听话、顺从,更在于通过创造性的举动完成任务,获得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倡导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正是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拓展儿童的体验渠道,使智力障碍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情绪情感。最后,生态系统理论为培智学校开展多种活动性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在培智学校中,各种活动性课程的数量相当可观,占比也不容小觑。活动性课程是符合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特点的,培养其技能技巧、开发心智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多元丰富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认识并理解自身在与环境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深刻的各种情绪体验,并在持续不间断的活动中内化升华为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心理。生态系统理论启示培智学校的活动性课程要沟通家庭、社区和社会,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构建完整且功能齐全的系统模式。

四、生态系统理论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视环境因素,一昧从儿童自身缺陷寻找原因,强调思想开导,灌输积极向上的想法。这一做法因不贴合智力障碍儿童实际,收效甚微。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寻找突破口,还应该从儿童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思考。因此,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考虑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微观的家庭支持,中间系统的社区、地缘支持,宏观的政策支持、社会舆论支持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从中获得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的微观系统。家庭、学校是儿童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久远。儿童和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受到的比实际存在的更重要”,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体验到的环境”。影响儿童生长的环境不仅包括家长提供的实体环境,还包括在环境中儿童对环境特征的主观感受。特殊儿童与父母、手足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能影响到儿童性格、品质的发展。在多数特殊儿童家庭中,由于自身的缺陷,特殊儿童在与家人交往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即使面对比自己年龄小的手足,也要扮演“服从者”的角色,这不利于儿童主动性的发展,甚至导致儿童自卑、懦弱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健全心理的成长。一个人与环境互动,和其他人发生关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智力障碍儿童虽然由于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缺陷,不能正常习得人际交往技巧,但同样具有与人交往的渴求与能力,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甚至拥有一套自己的社交模式。家长在儿童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承担指导和鼓励的责任,而非代替或过度保护。同时,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影响孩子,孩子也影响着父母。作为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关系时,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导双方关系,给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暗示和引导,避免受孩子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智力障碍儿童家庭中,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家庭成员要创造以智力障碍儿童为主的社交空间和自由,引导儿童发展积极健全的性格品质,同时给儿童健康向上的反馈,避免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培智学校没有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是贯穿于学科教学中,以说教为主,活动类课程以生活技能技巧的教育为主,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从环境角度入手,培智学校应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心理环境”,遵循“实在是有影响的”原则,全方面考虑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包括教室环境、课堂氛围、校园文化等,使儿童能在包容、愉悦的环境中发挥天性,自由生长。其中,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协调环境与儿童心理的不和谐因素,站在儿童角度思考不同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的时刻可能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教师应是学校教育与儿童心理的沟通者,是校园文化的显性传播者和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 道德心理研究 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篇9

【关键词】儿童社会化;儿童主体;儿童文化

人的社会化问题是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学科的重点研究话题,儿童社会化更是其中热点。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当前儿童社会化面临的困境和提出解决出路,是本文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儿童社会化新困境

当前,剧烈的社会大环境变动、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是有史以来最难以把握的社会变动,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使得很多人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同时带给大家的也有越来越多的困惑和思考。对生活的无力感和难以把握感是大多数人的体会。这样的环境不仅对成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当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今儿童的社会化土壤已经和上一辈人有了太大的不同,儿童社会化途径充满了困惑、矛盾,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儿童是社会化的主体

对于儿童是什么人这一问题,笔者的解答是儿童是社会化的主体。

在过去的研究中,并没有太多人将研究重点放在儿童是否是社会化的主体这个问题上。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在关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提出,儿童的“自我”能够阻止“本我”的生物本,约束自身遵从外界法则,而“超我”可以使得儿童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事。行为主义的代表人华生也对人的社会行为的习得进行了研究。他所坚信的是无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精确的外部刺激而形成,习惯的形成就是环境和教育的联合结果。

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三大理论基础之上的现展心理学,它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就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学说。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对自我提出新的适应的要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同样,皮亚杰在他的认知发展理论之中提出“发生认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就是,儿童是积极主动的探索家,不断构建着自己的独有图式,并随着自身的发展不断组织和修正这些图式,也就是儿童的认知结构。这一理论明确的提出了儿童在于社会化的互动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独立性。[1]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儿童的主体性地位研究成为了热点,而关于“儿童是否是社会化的主体”这个问题,许多研究学者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2]

儿童的成长脱离不了社会环境,出生、发育、成长和受教育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受到社会规范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同时,儿童又具有自身的积极能动性,对社会各种习俗、规范、知识等按照自身的理解进行吸收,影响自身社会化的进程。成人传授儿童自身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和文化,但是儿童并没有成为上一代人的复制品,就是因为儿童并不是社会化的被动接受者,并不是他所习得经验的简单组合。儿童自身具有一种积极主动性,他们将自己从成人那里习得的经验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加工,从而生成自身独有的性格、气质和文化。儿童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发展过程,是儿童与社会之间的双向的互动作用,这种双向性体现在它不仅影响儿童,也影响与儿童接触的任何事物。所以,儿童社会化的是社会教化和儿童自主内化的双向作用的结果。儿童是自身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体。

三、儿童的文化属性

(一)儿童是文化的存在。人是文化的存在,我们被文化所塑造,同时,我们又创造文化。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之中的儿童,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该社会文化对他的影响,祖先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习俗,从儿童落地伊始就开始塑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儿童要想成为一名“社会人”,就需要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

(二)儿童文化。么是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是指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儿童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儿童的身心特征、群体同伴交往、师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影响。[3]儿童文化的精神实质是游戏精神[4],而游戏精神的核心则体现在自由和平等两个方面上。所以,儿童文化是自由的文化、平等的文化,儿童文化的精神是崇尚自由和平等的精神。而化却是规范的、现实的、带有强功利性的文化,化的核心精神是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儿童文化与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的文化,儿童在其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

四、解决儿童社会化困境新出路

(一)尊重、理解儿童文化。当前成人面临的问题往往是,成人不重视儿童的群体交往,很多成人都看不到儿童文化的优点,更不用说向儿童学习。成人永远最欣赏自己的文化,感觉自己是儿童的支配着和管理者。在成人的眼中,儿童是世界的弱者,儿童文化往往是最“无用的”。促进儿童的良性社会化,首要的就是要理解和尊重儿童文化。我们理解儿童文化,可以运用文化哲学的观点。[5]以一种开阔的新视角,即文化哲学的观点来帮助我们理解儿童文化,可以更好的认识儿童文化,从而以正确的态度来尊重儿童文化。儿童是文化的存在,儿童和成人一样拥有、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是一种与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尊重儿童文化其实质就是落实儿童文化的精神实质——平等和自由。在这个充满多种矛盾和挑战的多元化时代,儿童文化甚至给予我们成人世界在解决许多冲突和争端时多种思路和启发。“自由”精神,就是成人必须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儿童的心灵。《儿童权利公约》中就指出:儿童应该得到作为人的尊重,每个儿童在性格、爱好、需要方面都是独特的,教育要尊重儿童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价值观。

(二)尊重儿童在社会化中的主体地位。“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的“四端说”之中蕴含着文明萌芽于人的本能之中的道理。儿童的本能是儿童实现“社会化”和“文化化”的基础,我们要重视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儿童本位。刘晓东在他的《论儿童本位》中系统的阐述了这一思想。[6]现代的儿童教育最基本的立场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在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中,儿童已经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塑造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和探索者。将这种教育理念扩展到社会生活中,便是一种以儿童为本位的社会生活。

儿童本性或者儿童本能的外在化表现就是儿童文化,儿童在自己的文化世界中成长。尊重儿童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让儿童按照属于自身的文化属性自由发展和成长,这不仅是保障儿童良性社会化进程的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当前社会化困境的一条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邹泓.儿童社会化研究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2]周宗奎.论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发展及其趋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5).

[3]裘指挥.理解儿童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3(2).

[4]杜晓利.走向儿童文化[J].教育科学,2001(8).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篇10

关键词:接受美学儿童文学特性原则方法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关注也日渐增多。尽管如此,但是相对于其他文学翻译而言,儿童文学翻译依然没有获得学术界足够的关注及认可,所以有待翻译学者们探究的角度依然特别多。接受美学为学者探究儿童文学翻译供给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其导入为儿童文学的翻译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与指导意义。

一、儿童文学概要与其特性

就中国而言,“儿童文学”一词源自时期。儿童文学即与儿童年龄特性相符,适合儿童阅读,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帮助的各式文学作品。

至于儿童文学的特性,则往往包括如下几部分:第一,儿童性。儿童文学的作者为成人,读者为儿童。优秀的儿童读物必须以儿童为核心,与儿童心理特征相符,其创作目的理应为助推儿童的健康成长;第二,教育性。儿童文学必须理应囊括兼具广义及无形特性的教育。比如说语言教育,价值观教育与集体思想教育等;第三,文学性。既然其名为儿童文学,那么文学性肯定是其必须具备的一个特性;第四,结构简单。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所见的世面是特别窄小的,所以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画面、意境,我们在进行儿童文学翻译时理应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认知去观看全文,以童心去阅读,以童趣去领悟原文,最后以简单的儿童语言展开翻译,以确保原文的风格与童趣。

二、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又名接受理念,抑或接受研究,系20世纪60年代后期涌现的一大文艺美学思潮,亦属于文学研究领域里兴起的新式方法论之一。德国的姚斯与伊瑟尔是接受美学极具典型性的代表人物。此理论最大的突破便是明确了读者的中心地位,帮助西方文论完成了自“以作者与作品为中心”至“以读者为中心”的巨大转变。

接受美学注重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重视读者的需求与审美理念对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调节机制。该理论指出:就由作者、作品与读者共同组成的总体关系而言,读者并非可有可无的因素。反之,就根本意义而言,文学作品天生就是为读者而生的,读者属于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姚斯表示:接受美学层面的读者方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真真实实地参加了作品的存在,且决定着作品的存在。一部作品是否能够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亦是由读者对它的接受程度决定的。作品只有在得到读者阅读后,其价值才能得以展现。

接受美学拓宽了文学探究的空间,亦为文学翻译探究带来了一场巨大的思想革命,它跳出了传统翻译理念的束缚,给翻译探究供给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及探究方法。从儿童文学翻译层面来看,接受美学的出现对于其理论与实践发展均具有特别大的指导意义。

三、接受美学环境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分析

(一)接受美学环境下儿童文学翻译需遵循的原则

1.将儿童读者视为翻译的中心

与以前的“作者中心论”及“作品中心论”不一样,当代西方文论注重“以读者为中心”。在阅读时,读者并非被动地做出反应。恰恰相反,读者自身便是历史的能动构成部分之一。若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不曾有读者的积极参与,那么这部作品也必然无法成为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由于唯有借助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方能进入一种持续变化的经验视野里。在接受理论环境下,读者的阅读反应与创造性理论属于文学意义及文学内涵形成的基石。文学的目的即让读者接受,若读者不存在,那文学作品便无从谈起。读者并非被动地接受思想,而是积极地创造加工。此理论不仅较好地拓宽了文学作品的探究空间,并且也给文学作品翻译探究指明了l展方向。鉴于儿童文学作品的受众是儿童,所以儿童文学翻译必须将儿童读者视为核心,译者在实施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时,理应全面了解儿童独有的特性,对其期待、视野展开分析及预测,探究他们和成人接受能力的区别,选用灵活的翻译方法,确保译作可以让儿童读者理解、接受。

2.迎合儿童的视野期待

期待视野即文学接受活动里读者已有的各类经验、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等共同构成的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期待。不管是哪位读者,不管他们欣赏的是哪部文学作品,他们在进行作品欣赏前便早已处于某种先在理解,抑或先在知识的状态了。若缺少此种先在理解和先在接受,无论是哪一类新事物均无法被读者的经验所接受。此种先在理解便属于文学的期待视野。在接受美学环境下,惟有儿童的阅读方可让儿童文学的意义具象化。

3.给予原作充分的尊重

就接受美学而言,原文作品不仅具有相应的开放性,亦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原文开放,抑或封闭程度受作品图式化构造的影响。所以,面对各式各样的翻译文本,除了站在历史环境、译者人文修养等角度展开恰当的解释外,我们还需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标准对其展开研究、对比与判断,总结出每个译本的优势与不足。原作属于翻译活动得以展开的必要前提,亦属于对译本展开评价的基准。因为历史、环境和个体的差异,译本的接受和理解度或许会和原文存在差异,不过翻译活动理当将原文视为基础,我们也应给予原作充分的尊重。

(二)接受美学环境下的儿童文学翻译方法

1.词汇

鉴于儿童词汇量特别少,生活经验不足,所以我们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理应以儿童的理解、接受能力为依据挑选词汇,尽可能地做到语言简洁易懂。比方说在《windthewillows》里有“toad”一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未把这一词汇翻译成“蟾蜍”,而把它译成了小孩子熟悉的“癞蛤蟆”,如此译文便极具生活趣味,同时小朋友也很容易理解。又如在《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里有Jack-o-Lantern一词,该词的意思为“南瓜灯笼”。就西方儿童而言,他们对南瓜灯笼是特别熟悉的。然而中国儿童却显少见过此物,因此若在翻译这个词时,译者可以以中国儿童的心理特性、接受能力为依据,把它翻译为“鬼火”,如此不但可以较好地展现原著的意思,并且还有助于中国儿童的接受与理解。

2.句式

与中国文学崇尚短句不同,西方文学作品倾向于使用长句与复合句,然而此种句式对中国儿童而言不但晦涩难懂,并且十分拗口。所以我们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过程中理应以儿童接受能力为基础,把长句与复合句转变成简单、易懂的短句。如此不但能够为孩子们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同是也可以有效的促进其阅读兴趣的提升。

3.修辞

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儿童语言理应极具生动性与趣味性。因此儿童文学作品时常选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以提高文本的趣味性,进而吸引更多的读者。例如在《theLambkinandtheLittleFish》的译文中,押尾韵的运用让文本极具节奏感,此种朗朗上口的文章自然可以获得小读者们的青睐。又比方说在《theSecretGarden》的译文中,译者将简短的分句、诸多修辞手法运用到了翻译里,彰显了原著的童趣。

4.归化与异化相融合

语言属于文化的载体,鉴于文化背景不一样,所以译者在实施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理应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考虑文化间的异同。异化与归化系译者进行文学翻译时经常用到的两种翻译方法。归化倡导翻译将目的语视为核心,把异域文化转变为目的语文化,此种翻译方法就目的语读者而言通俗易懂,不过却没办法使读者感悟异域风情。异化倡导将原语文化视为核心,觉得翻译理当尽量保留原语文化特性,尽管此种翻译方法能够让读者对异国风情有所了解,不过其译文理解难度却特别大。就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而言,我们理应从儿童的立场出发,选用以归化为重心,异化为辅助的翻译方法。比如在翻译《alice’sadventuresinwonderland》时,译者可以选择将“vinegar”译成“酸梅汤”,“sugar”译成“大麦糖”,以有效地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及色彩性,促进孩子们阅读兴趣的提升。

四、结语

儿童文学翻译看上去特别简单,实际上却非常难。鉴于接受美学这一理论的出现拓了儿童文学翻译者的视野,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时理应站在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儿童文学作品展开本位翻译,同时还应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受众为儿童,应以儿童的独有特性为着眼点,给予儿童接受能力应有的关注,尽可能地翻译出适合孩子们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创作出深受孩子们青睐的译作,儿童文学翻译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羽.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J].小作家选刊,2016(7).

[2]王博辉.接受美学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J].商业文化月刊,2016(9).

[3]高日华,王新.接受美学视阈下文学翻译文本的意义生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9).

[4]蒋慧萍.论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