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31:38

输变电工程论文篇1

1.1雷击点

在西欧、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把近区雷击看作输变电所侵入波的考查目标。我国对于50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的雷电过电压做过大量的研究,也都是以近区雷击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的近区雷击比远区雷击的侵入波过电压高。

1.2雷电侵入波的计算方法

以前在进行测试时会受到条件的限制,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防雷分析仪来判断侵入波过电压假设在2km处的地方设置一个相当于幅值的U50%直角波绝缘子串雷电放电电压,对于测量变电所设备上的过电压,现改用计算机来计算。有人曾提出了仍然使用防雷分析仪的方式。这样方式理论的基本是绝缘子串放电电压U50%要大于侵入波过电压的幅值,而且它与2km以外的雷击相关。在考虑近区雷击的情况下,入侵导体形成的雷电流波过电压幅值就有超过过绝缘子串的临界放电电压U50%的可能。一是这个过电压的波头较为峻峭,因此放点的电压较强;二是耐张塔放电电压较高,因此该方法的基础条件不成立。

1.3最大雷电流计算值

如果使用防雷分析仪法,则不需要判断雷电流的最大值,此方式不合适。如果使用国际通用法,则需要判断雷电流的最大值。我国在规程中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此值太高,会造成一定的浪费。若是,此值太低,就会降低安全性。在日本所统计的雷电流幅值相较来说较低。在500kV输变电系统中,其最大雷电流在计算时取150ka。但是在西欧等国家,其最大雷电流在计算时取250Ka。在选取此值时要结合国情,依据具体的雷电流幅值分布概率,在选取最大雷电流计算值时建议为210~220ka。

1.4绝缘裕度

在使用惯用法计算时,在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影响下,变电所内设备绝缘应该留的裕度有多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国在规程中各单位对此的要求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相似的要求。建议可以参考ieC71-2标准,而对于内绝缘裕度则取1.15,外绝缘取1.05~1.0。

1.5变电所内的雷电平均无故障时间

当使用传统的方法来计算最大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时,没有考虑不同变电站运行方式的出现几率,也没有计及各种雷电流幅值、变电所内不同的过电压、进线段杆塔绝缘子串闪络的出现几率。这是采用惯用法的缺点,但是若是采用统计法却可以避免这些缺点。但是我国对于使用统计法来计算变电所的耐雷指标时没有同意的相关规定。CiGRe的工作组认为,目前可以接受的事故率的典型值为0.1~0.3%,设计的失败率应该在这个范围内。我国500kV的电网结构不是很强,而且运行的水平比较低,因此主张mtBF取值为800-1000a,这也是我国一些电力运行部门希望的结果。

2500kV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的计算方式

2.1反击

2.1.1雷击塔顶时计算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按照我国规定的规程内容定感应过电压U,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Ui=ahc(1-(hg/hc)k0)式中,hc是导线对地的平均高度;hg是避雷线对地的平均高度;k0是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藕合系数;a是雷电流陡度。当hc=50m,hg=60m,k0=0.3,a=57.69ka,则Ui=1846kV,感应过电压占86%的临界放电电压绝缘子串。再加上杆塔横担电压,不管多么小的杆塔接地电阻,绝缘子串必须闪缘。而此计算电压一定远远大于实际的电压。以上所叙述的计算公式是在前苏联半个世纪以前所研究出来的成果,因此对于现代这颗科技发展过快的时代较为落后,所以在运用时不太合适,尤其是对于大跨越线路、同杆双回线路、山区线路等。在欧洲、美洲、日本等地区都认同有感应过电压,并且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但是Ui的计算比我国规程法规定的计算要小很多。他们在防雷计算时是不考虑感应过电压这项因素的,因此与中国、前苏联的做法有很大的差异。

2.1.2工作电压的影响

500kV线路的工作电压较高,在反击时,在绝缘子串中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两端电压比例。在计算时忽略耐雷水平影响的工频电压,则会导致出现更大的错误。在日本、美国、欧洲等诸多国家都已经考虑到工作电压的影响,当时我国还没有注意到,因此建议对此进行修改。

2.2高杆塔绕击的计算方式

按照我国规定的规程内容对高杆塔绕击的计算方式为:对平原线路:lgp=(αht姨/86)-39对山区线路:lgp=(αht姨/86)-335式中,α为避雷线边缘导线的保护角。但是此式在运用时也有一定的条件,α条件为15°:必大于15°小于40°和ht小于50米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此公式,若是不符合此前提标准则不可以。

3500kV线路的防雷设计

同杆双回线路的好处是可以减小走廊的宽度、增大单位走廊宽度内的输电容量、节约成本。日本的500kV的线路几乎都是采用同杆双回线路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欧美等国家非常盛行,现今在我国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其中有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就是耐雷性能变差,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我国现有规程内关于防雷计算方法的内容都只适用于单回路。同杆双回线路的特点有两点,第一是杆塔高,容易发生绕击和反击的现象,第二是在发生雷击杆塔的同时导致双回同时跳闸的状况发生。如果使用规程法内的计算方法同杆双回线路的总跳闸率较高,而且基本上都是双回同时跳闸,这同实际情况是不吻合的,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并整理出一套完整的防雷计算方法,以方便相关的使用。

4结束语

输变电工程论文篇2

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对工程款的支付一半是按月的,工程的承包方对工程量的完成量直接关系到当月所结的工程款项。在这种运作方式下,工程的甲方可以更好地对所进行的情况进行更好的掌握,对工程进行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按月结工程款的项目管理方式能充分地调动工程施工方的积极性并对工程资金更能发挥其作用,更能充分提高施工方追求经济效益的动力。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工程质量的管理中的应用是通过按月对工程项目进行付款的方式对工程进度进行更好的把握的。工程的承包方对工程质量的保证能够得到相应的工程款,这使得工程的承包方能按时保证工程质量,并提高工作的热情。从而使得工程的甲方对工程的质量能起到更好的监控。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中对工程风险控制的管理应用中,工程甲方虽然对工程量风险有承担作用,但是在实际进行中却转嫁给了工程的承包方,并对工程中所潜在的经济、技术、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有承担作用。对承包方来说对自己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就会更加重视,并能提高自己在工程中的合理科学性管理,降低工程中的风险问题。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优点

1工程量清单计价能为投标单位提供公平竞争的条件,投标方对自己的报价都是按照自身的切实情况进行的,这对投标企业从源头上进行了约束。同时也使得投标方更加重视自身的业务能力,并提高自身的建设能力。对投标方的公平性竞争创造了更有价值的条件。

2工程量计价清单在对招投标方工程计价的制定中的权责、风险能够更好的进行分清。这主要体现在招标方对工程的计价中出现的工程量以及在计算中出现的偏差承担责任,而投标方并不对招标方在计价方面产生的错误进行承担,只对投标方所报出的综合费用进行承担。

3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招投标中能够节省时间并能提高效率,投标方只针对自己综合单价等负责,这对有效节省工程的计算提高投标方的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投标方可对有关的费用进行评估、测算,避免了劳动力的重复支出,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资源的利用做了很大的节约。

4工程量清单是在投标中体现出来的,通过投标中标的程序在合同中进行约定,并有法律作为保障。对中标后工程项目的报价产生的有争端的地方产生了很好的约束控制作用。

5国际上招投标的方式普遍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方式,对我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工程管理的应用起到了引导作用。对我国与世界接轨,在工程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促进与国际文化的交流起到的推动作用。也提高了我国行业在发展中的竞争力水平。

6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不断应用实施中,能够提高我国在应用的经验积累,促进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不断完善。在投资中有利于做到公平公正,更充分地发挥出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越性。

7工程量清单计价在输变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工程内部管理的水平,工程的施工能够做到自主调节,优化施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四、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在对利益的追求中投标方针对利益额只做长远的计划不求短期利益的形式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损害。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只由招标方提供时会造成招标方对价格的垄断,有损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应用中工程量清单计价还不是很完善,需要在不断地实践工作中进行优化调整。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实际应用中的实践还比较短,对具体的应用方式还存在不足。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中,对招投标的双方还需要签订相应的法律合同,否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对工程消耗定额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矛盾可以采取限制实际消耗使用的情况,在对投标的实施中可以采取最低标的评定方法,保障投标方的公平竞争性。对输变电工程管理中可以完善相关的监管系统,促使得到准确的信息情况,在对中标后加强合同意识,提高法律约束力,并加强在工程管理中的培训工作。

三、结语

输变电工程论文篇3

【关键词】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法研究要求

前言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高压输变电工程呈现出长距离、大容量的特点。而国家电网公司的500~110kv变电工程规划正从“随意剪裁”向“成衣定制”转变。在国家电网输变电工程设计中应当满足安全可靠、环境保护、高效运行、技术先进的原则,并达到灵活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协调。因此,在对110kv输变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从而保证在降低输变电站工程成本的同时,还要保证其高效率的运行。

1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流程

根据现阶段国家电网公司电网项目前期可研工作的特点,110kv输变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需要一定的流程:首先,编制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电网规划,并采用滚动修编的方式来对规划项目进行不断修正,从而实现电网规划的整体目标。并且开展每年的各区域的接入系统设计,以确定柱网架方案并结合地区负荷发展的趋势来研究地区电网网架方案,从而确定出相应的输变电项目,并确定下一年度或后三年的电网拟建项目。其次根据系统接入设计的方案,开展具体的110kv输变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一般需要分为三个阶段:接入系统设计论证、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汇编报告。一是,可将单个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接入系统设计与地区系统设计相互结合,统筹考虑工程项目接入系统方案。二是,在系统接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变电站站址、输电线路路径等进行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投资估算等,从而形成可行性报告。三是,地区输变电工程项目按照可行性研究评审意见,对设计方案、投资估算等进行调整,最终形成审定版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接入系统报告的编制

(1)工程建设必要性的论证。①设计依据。主要是110kv输变电工程方案的设计的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以及设计的原则等内容的阐述。②电力系统现状的描述。主要阐述本区域内的电力系统现状,包括各级变电所的数量、网络结构、变电容量、各电压等级线路的长度以及分区容载量等,还包括供电电量和质量、线路负载、相邻供电网络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并详细分析电网存在的问题。③预测负荷。根据每年的电力规划和历年负荷预测的材料,分析负荷的发展趋势,并找出影响发展趋势的因素,从而给出负荷预测和其特征的分析建议。④电力、电量的平衡安排。描述相关电网设计的水平,并进行分区、分层的电力平衡。⑤对设计水平年的电网建设项目和电源以及相关的电网规划进行概述。⑥从满足负荷发展的需要以及完善网架结构、供电可靠性、减少供电网损和打开电磁环网等角度论述输变点工程的必要性,并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电源建设的规模和进度,确定合理的供电区域,并对施工进度提出相应的要求。

(2)接入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方案。①拟定接入系统的方案,该过程包括对原有网络特点、电网规划以及负荷的分布状况等内容进行考察,进而以评价结果为依据来制定方案。②对所拟定的接入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包括经济性、技术性、可行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比较,进而推荐出合适的既往入系统方案。此外,根据设计方案的特点,在必要时还需要对潮流、稳定以及短路电流等进行计算,以保证方案的稳定可靠性。③无功补偿平衡。对本期设计的推荐方案进行务工平衡计算,以确定本期和远期的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包括总容量和分组容量),进而选择合适的变压调压方式。④确定工程变压器单组容量等主变参数。该过程可依据分区分层的电力平衡结果,在结合系统负荷和潮流的情况,进而确定相关的参数。⑤确定线路形式和导线截面。该过程需要考虑电网的发展和运行网损的情况。通常根据电网运行方式和事故运行方式下的最大输送量来确定。⑥合理确定电气设备的主变参数,如阻抗、接地、调压等。⑦工程规模评估。通过上述的论证,来确定应建工程的规模。对于改建工程应当详细说明工期等状况。

(3)拟定系统的二次方案。该方法主要是根据一次系统的推荐方案,对二次系统采取的保护等措施,还包括,电能量计费系统和二次安防以及系统通信等方案的设计。

(4)图纸。图纸对工程的施工更具有指导作用。按照接入系统的报告要求,需要提供一下设计方案图:第一,电力系统现状地理接线图;第二,本期工程接入系统后的联网方式图。第三,电力系统的远期规划图;第四,光纤通信网络图(包括拓扑、线路、长度等)。

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10kv输变电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对电网项目的必要性和接入系统方案的论证,并对本期及远期规划进行说明,同时提出二次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电气设备的主要参数要求。二是,通过对输变电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比较,得出经济上和技术上更好的方案,进而提出选址、路线建议和变电、线路等工程的设想。

(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论证和接入系统的方案研究。在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论证时需要要对电力状况和电网存在的问题以及负荷预测、电力平衡安排、电网规划、建设进度等进行详细描述;在对接入系统的方案研究时,需要对二次系统进行保护并对通信方案、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

(2)变电站选址以及线路路径的选择工程设想。在选址时,需要对人文地理、工程地质水文条件以及环境保护、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等状况进行综合研究,进而得出可行性结论,在原则上应当提出至少2个选址方案。在对变电站工程设想上,需要对本期和远期的规划以及电气主接线等选择提出初步意见,并做好各级变电的位置坐标,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设想其工程中的地基、输电、变电等内容。

(3)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时评价方案可行性的重要因素。应根据设计的方案和工程设想来编制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和编制估算费用详表。

(4)图纸。可行性报告一般要求提高的设计图纸有电力系统现状的地理接线图、接入系统设计图、选址地理位置图、线路路径的走向图、平面的总布置图、电气主接线图、线路路径方案图、塔杆和基础型式图以及大跨越平面截图,同时还要对相关工程的重点做出详细的说明。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用电需求不断地增加,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110kv输变电工程的规范化和标准,能够有效的保证电网输电的质量。在工程建设前需要对其加强可行性研究,并结合经济性、安全稳定性等原则要求,在对可行性研究时,结合工程本期电网的状况,并对未来电网规划进行展望,从而确定合理、科学、可行的建设方案。

参考文献:

[1]任铁平,贺凯军,唐外文,吴云.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方法与要求[J].湖南电力,2008(02).

输变电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Buck变换器

 

0.引言

DC-DC变换器有两种类型,为开关变换器和线性变换器。多年来,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因具有灵活的负极性和多种拓扑结构升降压方式的特点以及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所以在工业控制上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广泛的应用。但是开关变换器是一个强非线性动态系统,无论是基于线性反馈控制或是现有的piD等常规控制方法都无法对DC-DC开关变换器取得满意的效果。随着非线性控制理论和数字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将非线性控制理论引入到DC-DC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中,对提高变换器的鲁棒性,更快的动态响应以及对输入和输出电源和负载扰动的良好抑制能力有着理论和实际的意义。多年来电力电子学界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在研究控制开关变换器的非线性控制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其中由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韩京清研究员首次提出的一种非线性鲁棒控制技术[2],也就是自抗扰技术,具有算法简单、系统响应快、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已引起国内外控制工程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所正在大力研究它在军工和民用等诸多领域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自抗扰控制技术在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中的应用。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消除由于大信号或是小信号的输入电压和负载扰动而引起的输出电压的变化。最后以其中的Buck变换器的电路为例,并对电路进行了建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自抗扰策略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动态响应快等优点。

1.自抗扰控制器

经典piD控制器是用参考输入和被控量的误差及其微分﹑积分的线性组合来产生控制信号的,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参考输入经常不可微,甚至不连续,而输出信号的测量又经常被噪声污染,因此误差信号按经典意义经常在不可微或其微分信号被噪音的导数淹没。在实际电路中,一般采用差分或是超前网络近似实现微分信号,该方法对噪音有很强大的放大作用,使微分信号失真而不能用,而“线性组合”常引起快速性和超调量之间的矛盾。自抗扰控制通过引入积分串联型跟踪微分器来提取合理的微分信号,并使用合适的非线性组合,以改进经典piD控制,提高自身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自抗扰控制主要针对如下一类对象:y(n)=f(y,,?,y(n-1),t),其中f为未知模型摄动及扰动的作用量。自抗扰控制器由跟踪—微分器(tD),扩张状态观测器(eSo),非线性状态误差的反馈控制率(nLSeF)构成,整个控制器仅需要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作为信息来源。自抗扰控制器的实质是由扩张状态观测器产生不确定模型f对输出作用的补偿量,以使对象的不确定性在反馈中加以抵消,从而达到重新构造对象的目的,所以说扩张状态观测器是整个自抗扰控制的关键。以二阶受控对象为例,自抗扰控制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非线性跟踪-微分器的参考输入产生2个输出和,其中为参考输入的跟踪信号,是根据对象能力与控制需要安排的光滑过渡过程,而跟踪的微分。科技论文。实际上是的“广义微分”,是一种“品质”很好的微分。tD除了跟踪参考输入信号,安排预期过程外,其主要作用还在于柔化的变化以减少控制过程中的超调量。扩张状态观测器由系统输出产生3个信号:、、,其中为的跟踪信号,为的微分信号,为对系统模型和外扰动的估计。科技论文。非线性组合器由偏差和微分偏差产生基本非线性控制量,然后用补偿总扰动而产生最终控制量。

2.Buck开关变换器的建模

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是一非线性和不连续的系统,这使得对它建模成为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借助现代控制论的系统建模方法,对电力电子拓扑网络建模是一条有效途径。从微分几何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本文以Buck开关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其电路拓扑如图2所示。

图2Buck电路拓扑结构

为简单起见,假定开关是理想的和同时认为状态转换是瞬间完成,本文仅研究电感电流连续工作的状态(CCm)下运行的buck变换器,即输出电感t的电流在整个开关管S关断周期中都存在。从以上的图中的拓扑电路中,可以分别写出Buck变换器导通和关断2个阶段的状态方程。在1个开关周期内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Buck电路建模可以得到1个关于输出电压和开关频率的非线性状态方程。pwm控制中的占空比与自抗扰控制中的控制量是等价的。描述DC-DC开关变换器的微分方程一般可设为:

S导通时的状态方程为:

+(1)

S关断时的状态方程为:

+(2)

对式(1)和式(2)用时间平均得到Buck变换器的状态平均方程如下:

+(3)

在式(3)中,代表输出电压,D代表占空比;代表电感电流;代表输入电压。科技论文。当然在实际的系统中,对Buck变换器建模时,还应该考虑器件的寄生元件,包括电感电阻和电容电阻等。在式(3)中并没有这些寄生参数,如电容寄生电阻和电感寄生电阻等,可以把他们看成是系统的内扰,同时将电源和电压的波动看成是系统的外扰。自抗扰控制的优势就是不用考虑内外扰的影响,利用由扩张状态观测器产生不确定模型f对输出作用的补偿量,以使对象的不确定性在反馈中加以抵消,从而达到重新构造对象的目的。

3.自抗扰控制器数字仿真

为了验证自抗扰控制器的可行性,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对上述的控制方法进行仿真。电路仿真的参数设定为:L=270mH;C=10uF;额定负载R=5;额定输入电压为8V;参考输出电压为4V,其仿真结果表明,自抗扰控制策略对电源输入和负载电流干扰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动态响应快;虽然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时的输出电压有波动,但是很微小,并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

4.结论

本文应用自抗扰控制器,实现了pwm型DC-DC开关变换器对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即输出电压只同给定参考输出有关。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且可以克服高频抖振现象,总谐波失真小,是一种可行的适应性好的非线性控制方案。

参考文献

[1]林维明,黄是鹏.pwmD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闭环控制策略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3):19-22.

[2]韩京清.自抗扰控制器及其应用[J].控制与决策,1998;13(1):19-23.

输变电工程论文篇5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输变电工程;质量

1概述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用电量大幅增长,随之带来大量的输变电建设项目。输变电工程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影响。近年来,输变电工程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国家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要求,高压输变电工程在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项目开工建设必备文件之一。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水平,确保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对于指导建设单位更好地开展环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为环保部门实施监管职能提供技术支撑[1]-[2]。

输变电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影响其本身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民众亦愈发地关注输变电工程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其健康的影响;多地多起变电站建设群众抗议事件频发,由此对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不断提高输变电工作环评工作质量,完善单位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意见收集、分类统计,分析产生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质量信息的来源和统计

开展输变电项目的环评,将形成环境影响报告。环评报告质量信息的来源包括:按照单位内部质量管理文件要求的审核、审查意见;评审会专家意见以及评估中心出具的评估意见;实施过程反馈的信息。通过对我院环评中心3年来所完成的近20份输变电项目环评文件200余条质量意见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为10大类,如表1所示。

3原因分析

针对表1列出的输变电项目环评10大质量缺陷,组织环评人员,结合输变电项目环评工作特点和自身工作实践,集中讨论[3]-[5]。从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投入、外部环境4个方面,筛选出15个影响因素,以质量缺陷为纵轴,筛选出的影响因素为横轴,得到表2。同时,组织环评人员,对矩阵表每一项进行打分:0表示没有关系,1表示关系很小,2表示关系中等,3表示关系紧密[6]。对每位评价人员的打分表进行统计,结果详见表2。

由表2可见,不同的因素对质量缺陷的影响不尽相同。分析表2中的数据得知,影响环评质量的原因主要有5条,分别为工作经验不足、不熟悉新要求、现场调查少、工作经费少、工作周期短。针对以上原因,组织环评人员进行逐条分析讨论,详见表3。由此确认影响环评质量的2个主要因素是:工作经验不足;不熟悉新要求。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工作经费和工作周期是不受环评人员控制的因素;此2项属外部影响因素。因此,不属于影响环评文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4对策措施

针对表3中的分析讨论,针对如何提高输变电项目环评文件的质量提出对策措施,具体如表4所示。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来提高建设项目环评工作质量,特别是目前公众关注度日益提高的输变电项目。科学、真实、客观的环评报告是建设单位开展环保工作的重要指南,亦是环保部门发挥环保监督执法职能的重要支持。

5结束语

作为技术文件,客观、公正、科学的环境影响报告是建设单位有效决策和环保部门科学管理的基础。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输变电项目环评文件质量,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单位和环保部门。作为环评人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建设项目,在报告编制过程中高度重视报告质量,一方面能够充分彰显环评人员、环评机构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和担当,同时能够为建设单位、环保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勇,朱素芳,高洪梅.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环境科学导刊,2008,27(5):87-90.

[2]周志刚,许斌.小型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质量与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104-105.

[3]张浩举,李明,曲世华.iSo9000管理体系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控制的应用实践[J].北方环境,2011,23(3):101-103.

[4]董武娟,吴仁海.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探讨[J].广州环境科学,2003,18(2):41-44.

[5]韩梅.浅谈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质量[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33(1):93-95.

[6]罗郧红.提高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方法探讨[J].质量,2009,

输变电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经济的腾飞离不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电力作为运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目前,电主要通过输变电线路来进行输送,其中需要架设大量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而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我国电网的架设范围也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型的输变电站。这些高压输电线路的架设以及大型输变电站的工程建设势必会对其周围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造成影响,特别是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强对高压架空线路和输变电站周围环境水土流失的防治。本文主要介绍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与防治措施。

2.500kv输变电站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的表现及危害

500kv输变电站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周围环境的水土流失。其变现和危害分析如下:

2.1输变电站的建设易破坏土地结构

输变电站的建设需要铺设地基,架设高杆。由此,势必需要在所选位置上进行挖掘作业,而一旦对土地进行较大范围的挖掘,就会破坏土地结构,造成土地松弛,土壤肥力流失等现象。此外,输变电站的工程建设非一蹴而就,因期建设周期较长,土地结构回复更加迟缓。

2.2输变电站的建设易破坏土地用途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用地的面积却依旧紧张。在输变电站的建设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由于输变电的需要,输变电站的选址往往占用了农业用地,导致农业种植面积减小,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目前,农业的减产很多事由于农业用地被占用造成的,其中输变电站的建设占用了较多的农业用地。

2.3输变电站的建设破坏其周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建设输变电站需要使用较多的建筑材料。这些钢筋水泥和高压电线杆一方面影响了输变电站周围原有的自然景色;另一方面影响了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树木被砍伐,动物无家可归,植被面积减小,土地,土地风化现象加剧等。这些影响势必会对周围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造成一定影响。

2.4输变电站的建设破坏周围的水源环境

建设输变电站,除了占用农业用地造成农作物减产、生态链和生态系统遭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之外,还会影响和污染周边的水资源。建设输变电站,一是会引起水源的产水能力变小甚至枯竭;二是引发河流改道的可能性;三是造成地表水储蓄能力降低;四是由于地下水水位降低,易引起地陷等地质灾害。

3.500kv输变电站水土流失的治理现状

3.1纸上谈兵者多,埋头实干者寡

很多输变电站的工程师和建筑师过分注重理论研究,没有对输变电站的选址和建设进行充分论证,没有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以理论代替实际,纸上谈兵,忽略了实验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严重缺乏真实数据。仅仅依靠公式和软件计算得出输变电站周围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的数据往往过于生硬,缺少实践的灵活性。若是照搬硬套,输变电站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力将进一步加大。

3.2无规矩难成方圆

即便是建设输变电站的工程师和建筑师进行实地数据勘探和考察,因缺乏统一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规范标准,进而使采集到的数据产生较大的差别。尤其对于水土流失危害的界定,因不同的研究机构,其定义就有所不同,因而可能产生加大的水土流失鉴定评价结果。由此,需要尽快尽力输变电站水土流失的数据采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和数据评价的规范标准。

4.500kv输变电站水土流失的防治策略

4.1做好建设评估预测,减少生态破坏

在输变电站建设前期,就应对其周围的水文环境、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在输变电站选址区域的水土流失程度,摒弃“先破坏,后治理”的思想。工程建设应以保护环境为主,经济发展为辅,宁愿多绕路,也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成就变电站的建设。同时,输变电站的选址应尽量选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区域,尽量避开陡坡、斜坡等地质条件教脆弱的区域。此外,土方的流失同样属于水土流失的一部分,工程建设时的土方处理要科学、合理,不要随意堆放,任由雨水冲刷。

4.2加强对输变电站周围植被的保护和种植

一是输变电站的建设施工期间,要主要对其周围植被的保护,减少毁灭性破坏,通过植被的保护和固定作用减少水土流失;二是输变电站成功建成之后,要在其周围的地表上尽可能多地种植植被,降低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持能;三是因地制宜种植植被,保护土地,减少水土流失。如在陡坡等地质较敏感区域种植根系繁茂的植物能加强土地的固定和水资源的储蓄。又如对植被较容易恢复的区域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土地风化。

4.3加大建设检查和督导力度,建立健全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因输变电站的建设而导致的水土流失的治理,除了从道德的角度进行环境的保护和植被的还原之外,还要从法律的角度严格要求建设者,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要求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认真落实好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一是要建立健全水土流失治理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检查。督导力度,在工程建设的筹备期就把握好奇对周围环境的水土流失影响;三是认真审查建设公司的资格,要求其在建设中必须以保持环境为首要原则;四是加强建设监督。对于在输变电站建设中对相关法律法规阴奉阳违而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者,监理部门应予以严厉查处,并要求其停工整改,检查达标之后方可重新施工。

4.4输变电站的建设尽可能避开农业用地和景区

输变电站的选址应尽可能避开农业用地,减少对农业用地的破坏,防止农作物因缺乏种植和种植环境变化造成减产。此外,输变电站的外形和自然生态景区的景色格格不入,因此,在其建设选址时应尽可能避开在自然生态景区,保护自然生态景区,保护自然景观。

4.5强化建设人员培训,优化建设队伍素质

输变电站的设计人员和建设人员要加强自我素质建设,设计施工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避免纸上谈兵,避免生搬硬套。要深入选址区域,对各项数据进行实地考察、勘测。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分析和计算数据,积极组建一套规范、统一的统计方法和评价方法。实事求是,据实说明,尽最大努力减少因变电站的建设从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5.小结

因为我国电力分布不集中,输变电线路输送范围广,输送线路长,需要建设大量的输变电站。而输变电站的建设会影响周围的地质结构,如有不慎将会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总结本文,在建设输变电站的时候要详细分析其选址区域的环境情况,做好生态评估,因地制宜做好植被复原种植、护坡、拦挡等预防措施,同时加强检查督导,严防因工程建设而造成大范围的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杨家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及防治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

[2]孙厚才.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水土保持,2007,(1):50-52.

[3]王政.电厂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监测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2):22-23.

输变电工程论文篇7

【关键词】输变电线路;电力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基础设施的应用,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迫切地要求提高输变电线路工程的建设水平,增强输变电线路的电力运输能力。近些年来,随着三峡水利枢工程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及其他大型水利工程的落成,标志着我国电力事业却取得了长足进步。输变电线路工程也需要不断地实现突破,才能将水利枢纽工程产生的电力资源连续不断地运送给用户。因此,本文初步分析了在电网建设中如何加强输变电线路的电力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进一步保证输变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电网运输系统。

一、如何加强输变电线路的电力施工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网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截止到2010年底,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28.3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8.34亿千伏,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电网建设不断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中,输变电线路工程的电力施工技术也得到了长足了进步。为了进一步办证其施工质量,保障电网的运输安全和稳定,有必要进一步采取加强措施增强输变电工程中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采用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

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实现分区管理和多个目标同时监控。当发生停电故障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启电流系统,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而继续供电。具有反映迅速、解决故障精准等优势,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力系统故障,避免故障影响进一步扩大。因此,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减少输变电线路发生电力事故的频率,降低事故影响范围。

(二)采用张力架线技术

由于线路在与路面或空中跨截物接触后,在运行中经常产生电晕消耗或干扰输电的情况,可采用张力架线后能够有效地避免线路与物体接触,保证紧线后线路弧度的平稳性和精确性,减少磨损等问题的发生频率,进而避免产生这样的输电故障。同时,在多回路输电线工程施工中能够确保各级导线和地线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与传统线路施工相比,可谓实现了非常大的突破,因为这是传统线路的施工技术达不到的。

(三)采用冷喷锌技术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输变电线路,由于受到降水、暴晒等自然环境因素的侵蚀极其容易发生氧化和腐蚀问题。在输变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采用冷喷锌技术,其材料中的致密锌能够将线路中的铁金属仅仅地包裹其中,避免长时间运行后发生氧化等问题,起到了强有力的保护效果,确保了正常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冷喷锌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材料,又无须高温处理,既产生了社会效益也产生了经济效益。

二、如何加强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作为输变电线路工程中核心内容,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输变电线路工程中施工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施工质量与工程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平衡工期、成本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基础条件,更是实现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施工管理的主要包括会审施工图纸和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管理等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一)会审施工图纸和技术交底

施工设计图纸是工程实施与建设的具体依据。在输变电电路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组合相关部门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会审。其目标是了解与掌握图纸中关于施工技术和工艺的重点内容,以及核查设计图纸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尽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改。假如输变电线路需要经过农田,在施工之前会审图纸的过程中,会审人员应当根据施工要求检查占用的农田面积数是否合理。倘若农田地下还有其他构筑物,还用核查新建的输变电线路与地下构筑物是否存在交叉等矛盾,等等。会审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当将修正后合理的设计图纸上交到有关单位存档,完成技术交底工作。

(二)施工组织设计及加强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为工程实施阶段编制的具有法规性的文件,是施工设计图纸的具体施工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技术和工艺、机械设备、劳动资源等方面的组织与设计内容。做好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有效地实现施工设计图纸中的相关内容,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容保质保量地顺利竣工。因此,在输变电线路工程中应当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做好施工组织工作。例如,施工单位根据输变电线路工程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氧化、腐蚀、线路弧度不合理等),编制一份质量控制与管理计划,有利于避免施工后质量通病的发生。

(三)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核心内容,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可以使工程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输变电线路工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一定要符合国家相关规章制度,满足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建立质量监督机构,不定期地复核已经输变电线路是否符合规范。还要严格控制各项有关费用的施工签证,不得随意更改原施工技术内容,随便变更施工技术、工时、工量等内容,有效做到成本投入控制。

三、总结

电力能源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缺少的资源,在电网建设中加强输变电线路工程的电力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能够为供电运输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提供有效地保障。因此,本文从施工管理角度初步论述了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加强措施,保证该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帮助施工单位协调好质量、进度、安全与成本之间关系,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赵辰鹏,李云伟,张颖.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09.(06)

输变电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典型设计;输变电;电磁环境;数值计算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

引言:分析变电所中的各种工频磁场源,确定了影响变电所整体磁场水平的主要磁场源为无屏蔽的大电流载流导体,即高压进线、母线以及主变出线。并且讨论了变电站不同运行方式对变电站工频磁场分布的影响。而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周围环境中产生的磁场与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一基铁塔上架设单回三相输电线还是多回三相输电线;杆塔高度;导线对地距离;三相导线布置方式;多回线路相对布置方式;同塔多回线路三相相序的相对排列方式;相间距离等。最后,根据对典设输变电工程的工频磁场评估,分析并提出进一步降低工频磁场分布的技术措施,为今后的变电所和输电线路杆塔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1、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发展

随着用电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电力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装机容量从解放初期1949年的185万kw增长到2004年底的4.39亿kw,年均装机容量增长率超过10%。其中2000~2004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年均新增2839万千瓦,用电量年均新增1929亿kwh,其中,2004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5000万kw,用电量增长超过2500亿kwh。从1996年起,我国电网装机总容量和总发电量已稳居世界第二。200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5亿kw。根据21世纪上半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电力供应。由于近年来我国电源超常发展,电网建设严重滞后,输电能力不足,电网与电源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十分突出:

1.1现有500kV跨区同步互联电网联系薄弱,输电能力严重不足,大电网的优越性难以发挥;

1.2区域电网之间水火互济和跨流域补偿能力明显不足;

1.3现有电网难以满足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需要。因此,需要建设更加坚强的电网以适应经济快速增张的需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另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和负荷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建设远距离、大容量的特高压输电系统。

2、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评估

220kV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包括工频电场、磁场和无线电干扰。由于220kV线路的电压等级不算太高,线路设计的导线表面场强取值通常也不高,无线电干扰问题相对比较小。而工频电场和磁场问题因为220kV线路现已普遍深入市区情况比较复杂,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220kV输变电工程的工频电磁环境影响问题国内外研究已经很多,现有线路设计通常也都能达到环境影响控制指标。但由于变电站和线路所处环境本身的复杂性,对具体案例的研究结论的普遍适用性不够。国网近年来推广的典型设计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估提供了条件。对国网典型设计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的评估,对认识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的总体情况和未来趋势有积极意义,对今后输变电工程的设计运行也具有指导意义。

3、220kV变电站国网典设方案建模和磁场分布计算

变电所空间磁场水平最严重的情况,其情况设定为:主变压器220kV侧电流为变压器额定电流,并将主变压器电流汇总于某一条出线,使其达到最大电流值且不超过出线的载流量,如有超出值,将超出值分流于第二条出线,以此类推;主变压器110kV侧的电流设计如同220kV侧。

4、220kV输电线杆塔国网典设建模和磁场分布计算

我国家输电线路采用的主要有单回路和同塔双回路,随着输电线路走廊越来越困难,同塔多回路、紧凑型铁塔也开始采用,但目前采用还不是很多。考虑到典型设计应主要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形式,另外从目前建设的同塔多回路,紧凑型工程来看,工程的个性突出,不具备普遍性,因此在典型设计中只考虑了单回路和同塔双回路两种模式。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周围环境中产生的磁场与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一基铁塔上架设单回三相输电线还是架设多回三相输电线;杆塔高度;导线对地距离;三相导线布置方式;多回线路相对布置方式;同塔多回线路三相相序的相对排列方式;相间距离等。鉴于上述多种设计因素,电力部门在首先满足环境质量标准前提下,综合考虑线路运行安全性、可维修性及经济技术比较,优化线路设计,以降低输电线路周围的磁场水平。

5、工频磁场的影响因素

5.1由于变电站中所有重载流导体和电抗器都是三相平衡式结构布置,变电站所有磁场源周围的磁场都随距离衰减很快,最慢按距离平方的倒数衰减,所以各磁场源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这给变电站磁场分布的分析和控制带来极大的方便,即对变电站中的各具体部位,较易区分对其磁场水平有决定性影响的磁场源,从而可以忽略其它贡献微弱的磁场源的复杂影响,采用简化方法预测磁场水平。在考虑整个变电站周围的磁场分布时,可以将大量复杂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整个变电站的磁场分布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另一类只影响变电站内局部区域的磁场水平,在考虑变电站周围的整体磁场水平时可以忽略或者以增加适当裕量的方法简化处理,使简洁的可实际应用的变电站工频磁场水平控制和预测设计成为可能。不同布置方式变电站磁场水平的“整体影响因素”都包括进线,母线。变电站最大磁场一般出现在110kV进线侧。这主要是由于110侧电压等级较低,载流量很大。110侧的变压器接线的载流几乎是220侧的两倍,其他出线的电流也较220侧大。

5.2架空线附近的磁场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减小措施输电线路周围的工频磁感应强度与线路运行电流、塔型结构有关。多回路输电线路同塔架设或平行架设时,输电线路周围的工频磁感应强度还与其相序排列有关。

6、概况

重庆渝北悦来220kv输变电工程包括:悦来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思翠双回π入悦来变220kv线路工程、配套系统通信工程。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以《关于印发重庆龙荫等220、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经研院设咨295号)确定重庆渝北悦来220kv输变电工程可研静态投资12746万元,动态投资13029万元。

本工程项目法人单位为重庆市电力公司。初步设计文件由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编制完成。

重庆电网目前分为中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三大供区。其中:中西部供区包括渝中等9个市辖供电区和合川等12个县级供电区;东北部供区包括万州等10个县级供电区;东南部供区包括长寿等9个县级供电区。220千伏电网是重庆电网的主要供电网络,依托500千伏变电站实现分区供电。

7、结束语

同杆多回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本身的载流导体分布有其特殊性。输电线路距离长有较大的弧垂,并且这种弧垂会随温度、天气等条件有很大的改变。变电站内载流导体很多,分布复杂;同时,变电站可能采取的不同运行方式会使变电站内载流导体的数量、位置以及载流大小等因素发生变化。编制程序时,这些因素都被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加以解决。保证了程序接口的简单性和以后的易扩展性。随着单回线路输电容量的增大,220kV和500kV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已采用分裂数更多、截面更大的导线,每回线路电流可高达3000~4000a。此时,线路下方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可能高达20~30µt。但即使对多分裂、大截面、走廊内线路高度密集的同塔多回路输电线路,其下方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仍远低于环境影响评价标准限值。

参考文献:

【1】吴斌220kV同杆多回输电线路的工频磁场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6

输变电工程论文篇9

关键词:pLC,冷却控制系统,传统控制,变压器

 

一.引言

大型变压器是电网中的核心设备,其冷却控制系统影响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目前,国内大型变压器采用的片散风冷冷却方式,大多数采用继电器控制机械触点的开闭驱动交流接触器线圈的模式,其控制电路的接线复杂,触点多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等满足不了变电所自动化系统要求。。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称为pLC(programLogicController),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它采用可编程序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S7-200系列是西门子公司pLC家族中的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有极高的可靠性,强大的通信能力和丰富的扩展模块,集成有高数计数器、高速输出、piD控制器和RS-485通信/编程接口,可以使用多种通信协议。最多可以扩展248点数字量i/o或35路模拟量i/o。

二.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本文介绍的为沈阳某供电公司SF11-180000/220型变压器的冷却控制系统设计,该系统主要控制的对象为20组片散的10组风机。本系统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可任选一路工作或备用,当工作电源出现故障时,自动投入备用电源,而当工作电源恢复时,备用电源自动退出。控制系统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时,能发出就地和远方信号。工作方式有自动、手动方式。自动方式通过就地或远程来进行pLC的启动;手动方式直接由触摸屏来启动,这样确保冷却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在手动方式下正常运行。在手动方式下,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柜面板上的按钮可进行启动、停止风机的操作;在自动工作方式下,将开关旋转到自动状态,风机通过软启动进行启动,投入工作。

三.pLC控制系统的组成

本冷却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作为现场前置机,采集变电所的变压器负荷、油面温度的信息,与智能仪表通信,获取信息,通过继电器输出。此控制系统分为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

3.1硬件系统的设计

本系统电气硬件控制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电路、电源变换电路、信号回路、照明和自动/手动加热辅助功能回路。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回路主要由pLC的CpU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输入的温度和电流量进行比较,将信息输出,便于运行监控。电源变换电路中的两路独立供电电源,任一路作为工作电源时为pLC提供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回路将pLC输出的信号传出。辅助功能回路是指控制箱内的照明和自动/手动加热功能。

3.2软件系统的设计

冷却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思想力争做到结构简单,逻辑功能清晰。由于实时性要求,设计时充分考虑电流和温度信号两重判断。pLC流程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完成冷却控制系统初始化后,程序对所有输入端器件的输入量和数字量进行扫描和分析,确定转换开关在自动位上。片散风机的投/切是根据变压器的负载电流和温度综合控制的。如果变压器负载电流达到其额定电流的70%及以上时,1~10组片散风机投入;若负载电流小于额定电流的70%时,片散风机的投/切依据油温判断。如果油温上升到45℃片散风机不投入,当油温上升到规定的55℃时,1~10组片散风机投入。当油温降到55℃时,1~10组片散风机继续运行,直到油温下降到低于45℃时,片散风机退出运行。。

四.系统的功能特点

1.控制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

传统的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使用了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由于触点接触不良容易出现故障,控制冷却器工作电路的交流接触器启动频繁,触点容易烧伤。pLC用软件代替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仅剩下与输出有关的少量硬件元件,因触点不良造成的故障大为减少,与功能相同的继电器相比,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pLC与其他智能控制设备一起,可以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量

传统的冷却控制系统中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的安装、接线工作量非常大,配线时由于触点多容易出错,调试时使用aC380V电源。pLC的安装、接线很方便,用接线端子连接外部接线,减少安装、配线工时。pLC的程序调试,输入信号用小开关来模拟,通过pLC的发光二极管观察输出信号的状态,发现问题一般通过修改程序就可以解决,系统的调试时间比继电器系统少得多。

3.控制箱的体积及费用

pLC在大型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S7-200系列的体积仅相当于几个继电器的大小,可将控制箱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1/10。pLC配线少,可以省下大量的配线和附件,节省大量的费用。。

结论

pLC在大型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表明其运行稳定、可靠,性能良好,满足生产的各项功能要求,操作更加简便,对操作员来说也更加安全可靠。为推动了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廖常初.S7-200pLC基础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谢毓城.电力变压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输变电工程论文篇10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4-0068-01

现在因为人口的逐渐增长,能源供应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同时对电力工程技术无论是需求还是要求均变得越来越高。智能电网能够有效的实现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智能电网具有自愈能力强、顽强、坚固、实用性强、经济性高等特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常用的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输电的稳定性,可以支持大多数智能电网中的设备电源等。智能电网建设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力工程技术。

1智能电网的特点

1.1智能电网有非常好的自愈能力

电网所使用的智能系统,可以在其出现问题时对其进行很好的“自我疗伤”,也就是自愈。智能系统的分析能力以及安全评估能力本身就非常强,再加上具有极高的预防以及预警的功能,能够在不同的运作情况下,自动的诊断故障出现的部位,然后对该部位进行隔离或者是系统自我恢复等。

1.2智能电网的实用性强、经济性高

电力市场的运营离不开智能电网的支持。智能电网可以有效的帮助电力市场以及电力交易的开展,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配置;同时通过智能电网的运作,可以降低电网的损耗率。

1.3智能电网非常顽强、坚固

电网系统是非常庞大的,一旦其出现故障或者是受到干扰,由于电网主要是被智能所控制,则电网仍旧可以正常持续的为电能用户稳定的供应电力,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停电情况,降低由于停电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如果出现自然灾害或者是非常恶劣的气候条件,智能电网仍旧可以维持电力系统大范围持续、安全运行。所以说,智能电网是非常的顽强以及坚固的。

2在智能电网建设时电力工程技术的总体应用

2.1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电源的应用体现

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支持大多数智能电网中的设备电源,比如说使用频率较高的恒频交流电源、蓄电池需要使用的直流电源以及变电所需要使使用的交流电源等等。具体的技术功能可以在智能电网电源电能的质量提高方面得以体现。通过对电能的质量等级进行建立或者是划分,以及对电能质量常用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并与供电实际的经济性要求相结合,可以建立起用户经济性以及技术质量等级划分标准体系,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提高,以尽可能的加强该电网的经济性。

一般来说,调谐滤波器技术(连续型)可以有效的提高电能质量。该技术不但能够加强电能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经济性能、减少成本,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2.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输电方面的应用体现

因为智能电网所要求使用的电网工作状态要持续稳定、电能质量要高,上述内容的实现是离不开无功补偿技术以及谐波抑制技术这两项电力工程技术的配合以及支撑的。在一些国家,由于输电工程的输电的容量非常大或者是线路比较长,通常会使用直流电这种输电方式来完成。我国现在的输电线路的建设,特别是一些输电线路,比如说高压直流电,一般送电以及受电两端的逆变阀装置或者是整流阀装置会采取晶闸管变流装置。上述设备的应用,不但使得智能电网的输送的容量变大、稳定性变强。而且正是由于这些装置的应用,有效的防止甚至是避免了智能电网出现电压的突然闪变或者是降低,与突然停电的情况,大大加强了供电的质量以及效果。

3在智能电网建设时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柔流输电技术

大部分的清洁度比较高的新能源等输送到智能电网中的技术会使用柔流输电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电子技术、微处理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形成可以灵活控制交流输电的技术。由于现在阶段我国主要是使用电压比较高的输变电进行智能电网建设,而且在建设时需输入部分新的清洁能源,以达到隔离能源的目的。柔流输电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上述要求,同时该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的需求正在不断的提高。把电力工程技术有机的结合各种控制技术,能够达到控制以及调节电网参数的目的,使电网可以稳定运行,有效降低输电的损耗。

3.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现在很多的直流输电系统环节均在使用交流电这种输电方式,然而输电的过程却是采取直流电这种方式。该技术的使用可以对换流器进行合理的控制使用,更好地进行逆变或者是整流。部分直流输电系统,如重量较轻的系统,其换流器通常使用一些能够关断的元件组合而成的,其不仅经济性能强,而且还可以加强输送的稳定性,同时其还可以应用在一些如海岛供电等比较孤立的地域,以及距离较短的直流输电工程之中。直流输电技术(高压)一般会应用在远距离输电中,其未来将会应用在容量更大、距离更远的输电工程中。

3.3能源转换技术

低碳经济能源已经成为了今后主要的能源发展方向。也就是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减轻由于能源的消耗而带给环境的污染。低碳经济能源的实现方法主要是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改善能量的转换方式,更高效、充分的利用能源。自然能源比如说风能、太阳能等,是现在世界上使用范围广、使用量最多的能源。

4总结

电网建设作为社会设施建设的基础项目之一,随着我国当前的电网运行环境逐渐的发生改变,社会各行业对于电网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由于智能电网具有自愈能力强、顽强、、实用性强、经济性高、坚固等特点,可以有效的推动现代社会的建设。电力工程技术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基本技术,在我国现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田科峰.电气设备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2]杨家全,苏适.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设计[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

[3]王正风,高涛.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