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艺术设计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34:02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篇1

关键词: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目标;模式;方法

动漫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据经济专家预测:中国动漫产业拥有200亿元的大市场,并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与政策,鼓励与扶持中国原创动漫产业发展。

动漫产业红火带动了动漫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带动了动漫教育的发展。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的我国的动漫教育短短几年问发展到2005年正式面向社会招生、有学历文凭的动画专业学生的院校已达到200多所,在校学生7000多人。据调查,仅仅是湖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行业,到2005年。共有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等9所院校相继开设动画专业,专职教职人员110人,在校动画学生总计约700余人,另外还有相关的动画培训机构9家,合计年招收动漫学生总人数达到l千余人。

与此同时,我国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办学历史短,师资短缺,系统全面的教材严重缺乏,教学环节不规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得以呈现。一方面,学习动漫艺术设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就业形式逐渐严峻:另一方面,动漫界的人士却在抱怨动漫设计专业人才缺乏!中国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日益突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学术界对于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当今学术界对中国动漫(动画)产业研究相对较多,对动漫教育研究却较少,相当多的文章都是在谈论动漫产业时稍稍涉及动漫教育问题,而且谈论多为从动漫设计艺术所需人才角度来切入。如王永利《迎接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只是蜻蜓点水地谈到动漫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黎明《中国动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指出了中国动画事业繁荣的基础在于依靠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多规格人才的培养:国内从事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发展战略的有关研究(包括研究论文和研究著作或系列报告等)目前还非常缺乏,《2004国际动漫、游戏教育与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涉及到动漫教育及其发展战略的论文只有少数几篇。尤其是对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整个流程缺乏必要的分析,从而使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缺乏可借鉴的理论成果。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我们当前的动漫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全面的反思。

一、关于动漫设计教育目标

我们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脱胎于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最初从事动漫设计和动漫产业的工作者都是从事工艺美术教育领域的学人。“人是历史生成的高级动物。”往昔人才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要使得这种人才成为“精”和“深”,专注于动漫本身的技能培养,着重于动漫本身的艺术形象的设计技能和方法,使之成为一种技术性专门人才。时展到2l世纪,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传统的媒艺动漫设计人才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挑战。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由以往的专家技能型转向博学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即:不仅仅要求这种人才只注重技能训练与培养,还要求他们能够成为“熟技能、懂策划、会管理、能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这样,教育目标也由以往的技能教育为主转变为以设计艺术素质教育为主。

这种以设计艺术素质教育为主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中应该是以突出创造性思维培养为主的素质教育。但由于当今中国的内部环境种种局限,伴随着政治、经济、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要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目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发达国家的设计艺术教育概念中,就自始贯穿着独立与创新的思想,同时。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艺术与设计的基础教育是十分普及和重视的,它同样是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大多学生在还未进入高等艺术院校之前,其审美能力、判断标准已达到一定高的层次,虽然艺术表达能力没有跟上,但艺术设计的构思创造能力却远比中国通过强化训练或临时改变职业目标考入艺术院校的学生强。其实,从某个角度看,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成败的衡量标准也并非是培养出多少单纯的“绘画机器”和“设计工具”,而是让其掌握艺术技能,会创造贯通的“通才”创作者,无论他们将来在哪一个领域作出贡献,都有动漫艺术设计教育中所受到的创新思维素质培养的功劳,这应该就是素质教育与职业定位在动漫艺术设计教育概念上的根本区别和意义。在设计中,自由的创造及想象才是对时代心灵应当有的回应。真正的设计自由可以象直觉绘画般的畅快淋漓。法国艺术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分析设计作品质量下滑的原因总结为:“思想感情的薄弱,伟大原创的淡薄,只凭回忆和传统才保持那个观念,但手艺却更熟练了。”

这种动漫人才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教育教学课程的建设上,所以动漫设计人才的素质教育不是简单地对传统课程的增删和归并,而是使学生在自身设计能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的同时,全面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当在学科建立、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增强其互融性、交叉性、应用性等功能。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互融性,是指设计学科与其它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任何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成果,都可以融合到设计学科中,对其发展起到重要的整合作用。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交叉性,是指设计学科内部各门类的相互交融和贯通。学科专业方向划分要相对合理,打破专业方向之间的屏障,加强其共同点和交叉性,拓宽专业面。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应用性,是指艺术设计教育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以及对于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教学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撰和筛选,都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需求,及时不断地作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媒艺动漫设计人才全面健康快速地成长。

二、关于教学模式

媒艺动漫人才的成才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和学校教育的模式密不可分。纵观媒艺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教育模式:技能型、观念型和素质型。所谓“技能型”,即传统的培养模式,其特征是以具体的设计手法和技巧为训练内容和培养目标。这种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忽视现代设计的发展性、多样性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人才的培养走向技能束缚的匠人型,跳不出旧观念的窠臼,这种模式最终付出的惨重的代价就是培养的没有思想的没有创造性能力的“设计工具”。所谓“观念型”,即追随现代西方各种设计思潮的发展,这种模式使其设计有过多的追求,一味强调自我主观意识,而忘记设计的本质乃是一种造物活动,使得设计离开现实的丰厚土壤,显得飘忽不定。当然,结合到我国的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现实,这种教学模式对传统技能型教育模式的冲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代媒艺动漫艺术设计主张的教学模式是“素质型”,是以增强设计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崭新模式,着眼点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综合能力包括设计逻辑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文化的洞察力、设计表达的驾驭能力等等。它具有现代建构多元化发展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民族、地域、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色。

总体来说,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专业性教育,它培养的不仅仅是熟练掌握和应用技艺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健全文化修养,人文品格精神的设计“人”才。这是21世纪对中国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方面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媒体手段已深刻而直接的牵制了设计者的思维判断方向。媒体手段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开拓出了视觉模拟新形式语言,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空间;另一方面,这种设计空间的力量最终产生出一种令人难以摆脱的制约和心理寄托,使得媒艺动漫艺术设计的原创性、真实自然性、人文思想情感性得以全面消解。媒介时代对当下媒艺动漫艺术设计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挪用、照搬、拼制成了设计者创作的有效快捷手段;随机、重构、拼接代替了创新、真实、情感。没有情感的驱动力,没有基本的逻辑线索,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媒艺动漫艺术设计作品承载的只能是欣赏当下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过眼云烟!

从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动漫设计艺术它重技能,重画面功夫,但更重“画外功”和“画后功”,这“画外功”指的便是多方向的诸如文学、哲学、道德等修养,这也是中国当下动漫设计艺术竞争不过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动漫设计艺术的根本原因。如何让受我们的媒艺动漫学生在有限的时限内掌握知识要领(技艺),既能够获得造型基础能力,又能够在艺术追求多元发展的结构中选择自己深入的方向及可能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在媒艺动漫艺术设计教育中,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应当梳理学科和专业,改革学科发展结构和教育机制乃至教学计划,在保持传统基础学科发展的前提下,综合各相关各种学科的特色优势,创造出既有利于基础互通,多元发展,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整合能力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系统的形式来。三、关于教学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媒艺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从事设计教学的教师的职责将不仅是向学生的头脑填塞过去的文化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且是着力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特色的动漫艺术设计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在于把人的思想提升到较高的境界。这有赖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升。从事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如果没有哲学家对认识世界的思索,没有艺术家对审美意识的敏感,没有自然科学家对人类自身的关怀,就很难做好教育工作。只有采取切入学生心智,唤起学生探究欲的教学方法,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更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异常迅疾的世纪,这也意味着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将教师当作知识“仓库”观点的终结和将教师教学只是当作可以复制粘贴的“拷贝式”方法的休止。这种背景更要求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应该彰显“创新精神”,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视学生为教学主体,最大限度地“钻探”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和潜能,采用更为开放的授课方式,探索研究型课程,尝试运用“适当讲课+公开讨论+研究探索”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让学生学得主动,重在掌握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分开发具有不同禀赋的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提升的机会。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应注重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教学中注重设计过程的体验和实践,建立新的设计作品评价体系。支持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做法,创造宽松的气氛,以利于学生的成长。

四、关于教学手段

今天,艺术设计教学手段已经全面抛开了一支粉笔、一支画笔打天下的年代,图像处理、印前技术、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等已经为每一个从事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工作者熟悉,感受到他们带来的便利及快捷。我们相信艺术设计教育在不远的将来将全面融入全新的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充分利用,使得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提高。一方面,要加强“硬件”的建设。即学校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建设,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精品软件与数字化教学信息,因为这是数字教育的物质基础与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还要强调“软件”建设,即教育者应强化自己开发精品艺术设计教育软件的意识,全面融入全新的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我修养,融合现代设计的最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探索精神。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篇2

关键词:基础课程形态构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1艺术设计专业动漫方向开设“形态构成”课程的重要性

1.1形态构成的起源及其教学理念

形态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最重要的贡献是构建了现代艺术教育的观念,奠定了设计教育的基础教学体系。1923年,匈牙利艺术家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对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学会分析二度空间的构成,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开创了现代设计中将形式彻底解构、归类并加以研究、应用的新理念。约翰内斯・伊顿担任包豪斯“形式导师”时,它开创了一个严格的视觉训练的基础课程,这个课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色彩、材料、肌理的系统认知和理解,尤其是对平面、立体空间形式的探讨和形式空间构成规律的了解掌握;二是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了解视觉规律,如运动规律、结构规律等等,以训练学生对形式的敏锐观察力,提高视觉的敏感

性。[1]这就成了以后艺术教育中“三大构成”的

基础。

1.2动漫方向学生学习形态构成的重要性

形态构成在现代设计教育中,是学生进入设计艺术领域的基础课程,是今后进入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必要的过渡阶段。形成构成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构成的科学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对学生创造及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之一―动漫,是造型和影视等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培养的动漫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做到技术与艺术并举,技能与创意兼顾。[2]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必须具备较高的画面审美能力,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后期电脑技术。这些基础能力的系统培养,需要系统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作理论支持,形态构成的引入,恰好为动漫人才的培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美学理论支持。

2动漫教学中形态构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形态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在《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人才培养计划》中,它是基础课程中课时量最大,实训作业最多的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形态构成教学侧重以研究形态创造规律为目的,通过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对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以独立的而又相互作用的形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活动[3]。动漫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的交互与综合,其内涵是社会文化的传递与超越,其本质是创造,同时它作为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组合体,又是信息传达的媒介和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4]。动漫设计艺术是设计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相互渗透于融合。动漫设计艺术的交叉性决定了其课程设置、教材的筛选的特殊性。初入学的大学生从根本上缺乏审美能力、艺术判断标准,传统的形态构成教学中脱离专业方向的盲目训练,使学生学习兴趣无法提升,学习主动性差,与专业知识点的对接应用明显不足:表现在理论课程的内容和作业练习的设计上都明显套用模式,为作业而作业。使形态构成课程作为基础教学存在的意义减弱甚至全无。

3艺术设计动漫方向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从2005年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开设了动漫专业方向,笔者一直担任形态构成课程的教学,针对动漫方向学生的特点,在形态构成教学中尝试改革,从内容到教学方法逐步探索,到2009级逐步完善了形态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3.1在教学理念上注意提高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衔接的认识

形态构成作为动漫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它是专业方向知识的承接点和贯穿点,教学的目的不是构成自身,构成只是开拓设计的一个造型观念。其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课堂练习,提升学生的设计意识,解决设计的造型、思维,形式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学会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专业方向的造型和设计,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开拓与培养,训练学生寻求服务于主题传达的多种造型表现可能性。如果基础学科定位不明确,不能按照专业方向的要求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容易使学生对基础课程产生学好与学不好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将基础的形态分析与动漫艺术相结合,在课件制作中的实例尽量选择跟动漫艺术有关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形态构成课程是专业学科的基础,让学生从课程开始就树立起良好的学习目标。通过实践,发现07级、08级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05、06级。

3.2结合方向特点补充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充分结合动漫艺术的专业特征,加入光影构成、时间构成等内容。同时,通过大量的作品赏析和实训,达到转换学生非专业视觉习惯目的,通过理论讲授与课堂实训,教导学生形式美原则与设计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和设计造型能力。作业部分,每类作业都有丰富的图文资料以作教学参考并对其理论支持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以此来克服以往常见的盲目堆砌作业的弊病,使每项作业都围绕课程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明白作业过程对培养设计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3.3加强学生的艺术文化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动漫艺术是集文学、电影、音乐、美术等多种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广博的见识,良好的素质是动漫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必须经过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才能完成。在课程开始第一周,教师设计主题,学生收集资料,通过汇报,集体讨论等这样一个教学模式,每周一次的主题探讨演讲。拟定的主题有:原始装饰与图腾;中外吉祥图案;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艺术;中国诗词与中国画;科学与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包豪斯;国内外优秀绘画大师研究等。

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进一步加强学习的主动性,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在形态构成课程中去探究学科的建构,审视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动漫方向的学科建设、动漫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得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屠曙光.设计基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程[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12.

[2]邹梅.试论地方院校动漫教育发展策略[J].电影文学,2009(8):157-158.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动漫专业就业

本论文为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研究“论我省高校动漫产业人才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综合培养的前景及其就业前景展望”课题的结项论文。课题项目编号为JRS-2013-3027.

一、动漫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动漫产业是集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文化产业,是2l世纪开发潜力很大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它在很多国家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我国也不例外。但是在我国动漫创新人才供需的失衡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人才供需失衡。人才供需失衡不仅体现在人才数量上,更体现在人才素质上。目前国内的高校中,有300多所院校开设动画专业,在校学生的人数以及毕业人员也在逐年增加,按照这种发展规模,即便是面对极度膨胀的动漫市场,理论上还是能够满足我国动漫产业中大部分的人才需求,但是问题出在哪儿呢?而面对我省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形势,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位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科学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更直接关系到我省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所以在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我省动漫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大胆设想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后,研究意义就在于如何将我省动漫人才与艺术设计教育相结合,与市场经济需求有机接轨,积极借鉴国内其他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就业环境与课程设置的宝贵经验,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接触市场,走出校门后直接服务于市场。

二、国内外高校教育背景研究

据教育部门统计,2009年毕业生是611万,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到630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人,人才培养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才需求的速度,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从发达国家近10年的经验看,各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天津为例,2009年以来.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树立了以“文化竞争力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而天津的动漫产业通过构筑自主创新高地.成为了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攻坚战的亮点.因此诞生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作品.形成了一批部级动漫产业园区。目前,我国在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在设计、艺术、软件等专业方面培养较多人才,但缺乏高端人才。因此,必须创造留住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的良好机制。

艺术设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的专业划分及热门专业的开设均倾斜于市场的需求。而艺术设计专业则是近年所统计高校十大热门专业其中之一。

三、专业综合培养的就业前景展望

要确立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明确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最终取决于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设计人才的要求。艺术设计相对于市场而言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河北省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而产业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高校教育的再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学科建设的改革与教育最终所实现的人才培养要以这种关系的研究为基础。

1、探索现阶段河北省动漫及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的背景与高校专业教育现状。

2、研究河北省高校当前动漫与艺术设计在校生及毕业生实践经历和毕业去向。

3、研究国家重点院校及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教育培养模式。

4、深入了解市场对动漫及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种类及要求。

围绕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范围”这一核心内容调整设计教学模式。

科学规划课程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联系。

综合设计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习等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发挥教学模式的能动性。使学生缩短对市场与社会的认识,在走出学校甚至还未做出校门的时候就已经逐步适应市场,逐步规划自己的就业之路。

四、结束语

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创新设计教育是适应市场需求和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头脑灵活、见解独到、富于创新的设计专业高级复合性人才是设计类高校的培养目标。如何使我省高校动漫产业人才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综合培养,并适应本土市场经济需求,完善动漫与艺术设计专业多学科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在一条准确、有序、高效的轨道上进行与发展,更科学的将动漫专业与艺术设计教育中专业课程的交叉培养.实现对未来我省动漫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发展和就业的指导性研究,为我省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篇4

我国民族传统艺术设计历史渊源流长,传统的设计元素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从创意到图形、从图形到形象无不体现着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动漫形象的设计创作离不开自身、民族、环境、时代、经济政治结构所带来的影响,传统的艺术设计理念、设计特点、造型的完美性,都是现代动漫形象设计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

(一)传统形象设计创作的理念

设计观念简而言之就是设计想象,是设计者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确立的主导思想,这种设计想象赋予了作品内涵和设计风格,是设计的精华所在。传统的设计理念突出了情和意,人情味浓厚,创意的表露带有深厚的民族情调,不但具有具体的象征符号,而且蕴含传统的文化精神。传统的设计理念是在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过程中,想象力不断丰富,创意出了许多带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图形和造型。例如,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到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明代的缠枝纹等,基本造型简朴而生动,色彩浓厚而富有装饰性,充分体现了“以形写意”、“形神兼备”的设计想象,是形到联想再到造型的创意表现,这种以实物为创意的设计理念,对传承我国的民族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设计就是“灵感”和“领悟”,二者有效地结合就会激发超越时空的想象。灵感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具体到抽象思维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反复推敲的过程,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传统形象设计创作的灵感和领悟,必将使民间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民族艺术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带给我们现代人众多非凡的艺术精品。自古就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说,以龙为图形的造型举不胜举,以龙为题材的创意在传统设计观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火柴盒到家具,从小桥到园林的走廊,从大殿到庙宇,无数对龙的灵感发成千姿百态、深受大众喜爱的龙的图形和形象。通过龙这种传统艺术的缩影,我们不难看出灵感和领悟是传统艺术设计创作的核心。

(二)传统形象设计创作的特点

我国传统的形象创作深深扎根于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氛围中,与现代动漫形象设计有着诸多不同点,传统的形象设计从创意到作品,都带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超越了形象和形式本身,构成了典型的符号和符文,对美化生活和弘扬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传统形象创作体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结合

首先,形式是图形表现出的外形特征和构成物象的规则,形象创作离不开图形的设计。传统图形在造型上十分注重形的完整性、装饰性及象征性,讲求形与形的呼应。一般对称均匀是强调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的,(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张荟惠现代动漫形象设计创作感悟文化艺术研究105而且图形的形态多样,种类丰富,风格各异。图形和形象的内容则注重反映民族生活风貌、民族特色、民族的兴趣意向。其次,图形反映出的形象在形式的表达上既夸张又象征,而在内容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储存了宝贵的知识、哲理情感和工艺技巧,是我国民族民风的一个缩影。例如,中国奥运火炬祥云,它高雅华丽、内涵厚重,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谐地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在一起。它所蕴含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理念充分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圣火内涵的一次独特诠释。祥云、漆红、纸卷轴等中国元素的融入,使得古老的东方文明和现代的奥林匹克精神再一次完美结合,迸发出耀眼的火花。鱼常被用来表现年年有余,米则被用来表现五谷丰登。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创作,使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传统的形象创作是唯美的最好典范

传统设计的出发点是唯美,把人的情感赋予了物的表现形式,借物抒情,以情来表达美的意义。传统的形象创作往往在体现审美意识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我国众多的吉祥象征图形的创作都是憧憬美好,这种唯美常常不是以严格的理论形式来体现的,而是以直观的形态和审美来体现的。例如,我国的剪纸造型艺术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来体现吉祥的中国文化,它是建立在视觉和知觉基础上的造型,选取的都是极具典型性的图案。剪纸的造型既沿袭了古代器皿的吉祥图案,又以谐音、借喻、变形等手法物化了吉祥的概念,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千变万化的唯美创作,使其成为了大众享受美的一种装饰语言。中国人崇尚红色,红色代表吉祥,每逢过节时高悬的红色灯笼就象征着人们喜庆和欢快的心情。红色也为人们的生活点缀了美的颜色,这些传统的形象创作深深的烙上了民族传统元素的烙印。用美作为对传统形象创作的评判,是传统形象作品被传承的重要依据。审美是由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制度、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一系列的因素决定的。这种唯美的传统形象创作为现代的动漫形象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传统形象设计创作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图形和形象艺术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好的,因为传统的图形艺术萌发于人类早期对艺术的认知,它的成长和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它有着从封建社会母体里带出的痕迹。一些传统的图形存在着迷信、落后糟粕的成分,同时设计元素受到历史,民族民风和思想的局限性,必然存在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地方。作品表现手法单一枯燥,文化意味过于浓厚,忽视了作品深层次的含义和商业的作用。因此,将传统的图形艺术运用到现代的动漫形象设计中,就要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的民族艺术得以传承和弘扬。

二、现代动漫形象设计创作具备的特点

现代的动漫形象设计有着明确的文化目的和商业目的,设计理念不仅仅生活气息浓厚,实用性和商业性表现更为突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审美观念的巨变,赋予动漫形象设计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借助西方的设计元素和先进的现代设计手段,使得动漫形象设计得以飞速发展。

(一)现代形象设计创作理念的新颖性

现代设计理念在美和情的基础上,更注重人性化、实用性,强调设计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从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出发,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两块基石,在传统灵感和感悟的基础上,深刻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以创新为目的,创意出具有时代精神文化和又有商业化的形象,是现在设计理念的核心。创作理念是思维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间接和概括的反应。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性,它贯穿于艺术设计的全过程。艺术思维具有自动性、目的性、预见性、发散性、独创性、突变性、灵活性等特征,它是艺术创作的全部意义所在。例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众人敲击的缶,其创意既凝聚了民族传统艺术的精华,又赋予了它时代的特征。思维是人所特有的高级活动,在现代多元化的生活空间,经验的积累和灵感的迸发,给予了思维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对文化艺术的理解越透彻,知识的掌握越渊博,拓宽想象的空间就越大。现代的设计正是坚持立足中华,面向世界的设计理念,既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又要反映现代人对时尚的追求。超越了时空局限,突破了独特势力的习惯范畴,把我们民族的传统艺术、思维方式和独特风格运用于现代动漫形象设计中。

(二)现代动漫形象设计创作元素的多元化

现代动漫形象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准点,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以实用为目的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结合各学科知识,探究其内涵,是我们每个设计者应做到的。动漫形象设计就是用视觉元素来传播创意和创作,用文字、图形和卡通的造型把视觉信息传达给大众,让人们通过视觉元素了解和欣赏动漫元素。因此动漫设计的元素趋于多元化。动漫形象设计中的基本元素是作品的构件,设计构件的形象化、符号化、象征化,是动漫形象的特征。结合西方先进的设计理论,运用三大构成的元素,对形象进行完美刻画,是动漫形象设计的特点。现代动漫形象设计是以美术和绘画为基础,以深厚的民族艺术文化为背景,在追求知识结构完整性的同时,注重形象美的综合表现。在设计中往往借助传统创作中,借喻、比拟、象征等元素,在创作过程中往往采用省略的元素。例如,隐形造型、线省造型等,采用和夸张造型和拟人造型相结合。应该更强调色彩的装饰性,通过概括、并置融合、叠加、消减等手法大大增强形象的美感。

(三)现代动漫形象设计手法的先进性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是现代动漫形象设计不可缺少的手段,先进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原理是形象设计中采用的科学方法。工艺性、材料性与合理的技术性又体现了动漫形象设计元素的新颖性。电脑辅助设计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象设计的重要手段。各种设计软件的应用,可以造成特有的技术效果,使形象得到多质感的表现。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形象的特技效果更突出,使形象设计的作品更精细,层次感、丰富性、异样化更突出。在动漫形象的设计中,加入动画设计元素,使物体处于运动中,观察设计物体在运动中各部分的关系,图形通过数字化的高速传递,变化多端的设计手法,把新的设计造型语言和思维理念融入现代的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也给设计者提供了另一个巨大的设计空间。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动漫设计及制作数字技术艺术传播方式发展趋势

21世纪一个国家在构筑其国家形象,向国际社会传播其价值理念及文化输出时,传播手段和传播环境与先前有很大不同,新媒体成为建构与传播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平台与全新渠道。每个时代的生产力特征都影响到艺术的特征,数字化是一种无从逃避的时代趋势,作为艺术门类中最前沿、最具先锋性的现代艺术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和发展。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载体、新形态与新材料不断出现,尤其是移动新媒体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目前出现了一系列的媒体新形式如楼宇电视,公交移动媒体,手机媒体。而每个媒体又可以与动漫、广告、新闻等等领域结合,而媒体的发展又涉及相应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新媒体”联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个领域。

在目前的电脑动漫技术中,早期的动漫制作需要制作人员将画面逐帧画出,工作量非常巨大。引入计算机动漫软件技术后,在动漫制作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操作起来也方便了很多。尤其是运动控制技术,比起手工绘制动漫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改变了传统的动漫表现形式,能对真实世界模拟再现,将动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媒体艺术,正是在艺术与科学的交汇处出现的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艺术。将这一新的艺术样式导入学校动漫设计及制作课程与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引导青少年了解艺术与科学的有机联系,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跨学科活动的方案,提高创造力,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艺术领域最为前沿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艺术家不断融入数字技术与时代脉搏同步的结果,在当今创意产业中十分引人注目。三维动画创作软件在国内得以广泛运用,它对动漫创作有着巨大影响,同时也涉及各个领域。新媒体艺术是当代重要的职业教育形式,在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意产业时代,新媒体艺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建立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完善教育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面临的重任之一。

新媒体艺术在目前来说主要指动画制作数字化,即指的是计算机技术对包括前期创作、实际拍摄乃至后期制作在内的完整的工艺过程的全面介入。新媒体技术正在给影视动漫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正在目睹视听奇观。在新媒体时代,动漫艺术产生了深刻变革,这是以往任何技术手段都难以企及的深刻影响,而且这一影响还在深入、还在加快。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唤起了欣赏者对新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欣赏模式的需求,这种需求促使欣赏者进一步了解有关新媒体方面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新媒体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问。当前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本质的探讨、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载体与传播的研究、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审美特征的阐释、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以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的研究。新媒体艺术为学生理解动漫设计及制作、表现动漫设计及制作、创造动漫设计及制作、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因此,新世纪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将会充分利用新媒体艺术,获得最新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信息,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一、新媒体、动漫的定义

媒体: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音译为媒体,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工具。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古时媒指做媒,婚姻介绍的中介。现代人引用过来,泛指作为事物(新闻)传播介质的一类人或事物。媒体有广义与狭义两层含义:媒体的狭义含义相当于英文的media,特指负载信息的介质,即记录、存储信息的物质材料,如刻字的竹简、石碑、甲骨,书写的丝帛、羊皮、贝叶,以及印刷的纸张、录音录像的磁带、数字化的光盘,等等;媒体的广义含义则相当于英文的communications,泛指一切传播信息的工具、设施和机构,如书籍、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等。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①报纸刊物应为第一媒体;②广播应为第二媒体;③电视应为第三媒体;④互联网则应被称为第四媒体;⑤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其中④与⑤属于新媒体范畴。

新媒体:新媒体是指在报刊、广播、电视3大传统媒体以外的新兴媒体,主要包括网络、手机一系列高科技的数字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omputer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体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现在,新媒体艺术概念赋予了新颖的内涵即以硅晶与电子为基础的媒体与生物学、分子科学、基因学相融合的概念。

动漫:”是指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泛指所有的动画、漫画作品。在其他语言相当少用。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和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动漫是目前年轻人最喜爱的多媒体影像形式之一。现可考证,该词语出处为1993年创办的动漫出版同业协进会与1998年创刊的动漫资讯类类月刊《动漫时代(animeComictime)》,后经由漫友杂志传开,因概括性强在大陆地区的使用开始普及起来。在中国以外,并没有此种说法。国外习惯性将动画(anime)、漫画(comic)、游戏(game)三者合称作aCG,或加上轻小说(novel)合称为aCGn。

动漫设计:属于CG(ComputerGraphics简写)行业部分。主要通过漫画、动画结合故事情节形式,以平面二维、三维动画、动画特效等相关表现手法,形成特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模式。

动漫产业:是动画专业和漫画专业的有机结合,他是集合了绘画、漫画、动画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动画是动漫行业的重中之重,它能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和片段剪辑的蒙太奇技巧来表达故事的想法和感受,是和影视艺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一种复合艺术,当读者需要漫画作品有更强的冲击力和表现力的时候,动画就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应用技术手段。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计算机领域内的一项新技术。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新兴技术。三维动画软件在计算机中首先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设计师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的对象的形状尺寸建立模型以及场景,再根据要求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虚拟摄影机的运动和其它动画参数,最后按要求为模型赋上特定的材质,并打上灯光。当这一切完成后就可以让计算机自动运算,生成最后的画面。三维动画技术模拟真实物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由于其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在影视广告制作方面,这项新技术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受到了众多客户的欢迎。三维动画可以用于广告和电影电视剧的特效制作(如爆炸、烟雾、下雨、光效等)、特技(撞车、变形、虚幻场景或角色等)、广告产品展示、片头飞字等等。三维动画制作是一件艺术和技术紧密结合的工作。在制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技术上充分实现广告创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在画面色调、构图、明暗、镜头设计组接、节奏把握等方面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与平面设计相比,三维动画多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它需要借鉴平面设计的一些法则,但更多是要按影视艺术的规律来进行创作。

二、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对象、类别及内容

研究对象: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主要包括:①泛艺术层面的要素,即新媒体节目中一切具有艺术性的东西;②广义层面上的要素,即新媒体上负载的一切艺术类节目;③狭义层面上的要素,即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

类别及内容:新媒体艺术学科本身就是交叉,艺术、技术和文化的交叉,主要侧重于应用。它强调创意和创新,培养技能型、管理型和创新型人才。创意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功底,创造出中国特色和中华5000年文明的东西。新媒体艺术已呈势如破竹之态走进时代。将秉承“突出特色、加强交流、注重实效”的思路,重点探索多元共生、跨界融合的学科建设问题,进一步凸显“兼容,和而不同”的包容性特征,从而促进新媒体艺术学科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媒体艺术需要从下几个方面的建设(表2):

三、媒体、新媒体的分类

媒体的分类:一般的多媒体系统由如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组成:即多媒体硬件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媒体处理系统工具和用户应用软件。媒体应按其形式划分为平面、电波、网络3大类。媒体的分类如下(表3):

新媒体艺术的分类:在网络电子环境中,传统的新闻报道发生了根本变化,一种内容更加动态化、个性化,传播方式更为广泛,受众参与也更强的新的“全景化报道”的新闻形式正在出现。在分类形式上主要依据于新媒体艺术作品所涉及科学领域为主要分类标准(表4):

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是一种图式化的视觉艺术范畴,直观可感知的形象让学生获得体验更为直接有效。在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教师的理论讲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最多加上教师的示范演示就是教学活动的全部了。多媒体的介入使优秀艺术作品图片全方位展示,和一位或多位画家的作画方法及步骤的视频进入课堂,学生在直接欣赏绘画、多角度观摩雕塑作品的同时,还可以观看不同画家的作画方法和作画步骤,并在课堂上体验一些行为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视频影像和国内外优秀艺术家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同步传输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绘画、雕塑、装置、声光视频艺术作品的数字技术也变成可能,坐在家里或课堂欣赏世界名画,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作品的梦想得以实现。目前三维动画作品所占容量越来越庞大,与新媒体传播的实时性存在一定冲突。除依赖于提高通讯网络传输性能外动画制作开始逐步引入矢量化、模型化的先进技术,保证动画精美性的同时,降低文件大小。

四、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发展的历程

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不知不觉中人们已进入了这样一个沟通环境:视觉形象、声音与文字、广播与传播、个人沟通与公共沟通,所有这些都融合成一个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整体,从而形成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媒体环境。1995年,迪斯尼公司第一次全部采用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完成一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这种完全由电脑制作动画的技术被称为无纸动画技术,目前看来,它最重要的贡献还是技术上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对于动画电影制作工艺而吉,这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新媒体艺术,不但中国的大众感到陌生,就是中国的艺术家们也并没有完全理解和认同。但是,和世间一切事物的发生与发展一样,新媒体艺术也不是等你完全理解和接受,才走进你的世界,不论你喜欢不喜欢,它总是按着自己的规律破门而入。新媒体艺术的束缚和影响,经历了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虽然步履艰难,但也渗透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每个角落。中国新媒体艺术经过短短20多年时间,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表5)。

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当代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利用者和设计者,如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校内外学习资源的利用以及国内外优秀画家的作品的学习,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方法进行艺术学习和创作。再融入教师创造性教学方法,共同探究全新的艺术教学理念,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并履行职责。动漫设计及制作教学必须研究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才能落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多媒体课件中可以运用图像、文字、影像、音乐等手段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这些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也为教师教学方法的丰富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被应用于广告、宣传、装潢、服装甚至工业产品之中。可以说,在21世纪人们已经离不开“新媒体艺术”所带来的便利和审美享受了。

动漫设计及制作是以造型、动作、语言、绘画、色彩和声音等表现手段综合展现的一种艺术风格,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给人带来梦幻般的感受。目前动漫设计及制作开始以其令人着迷的魔力日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个环节。新媒体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下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移动电视、虚拟大学、网络博客、虚拟演播室等。动漫设计及制作除了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以外,更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网络交互、影音、环境、传媒等相辅相成,形成更为丰富的新艺术形式。数字技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业的联姻始于20世纪70年代,兴盛于90年代,成熟于世纪之交,它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表6):

动漫设计及制作中人物动作设计与运动规律到目前为止,动漫设计及制作中角色的动作都是通过三维软件进行手动调节,再由计算机进行中间张的计算,制作出角色各种各类的动作。因为角色是运动的,所以为角色设计动作中,运动的物体需要考虑运动规律。运动规律在二维动画制作上结合得比较好,同样在动漫设计及制作上运动规律也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要设计出好的角色动作还要在动作上突出角色的性格,让角色更生动。

新媒体艺术融合于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涌现出许多新颖的教学思维和方式――理论课上丰富的新媒体艺术理论知识;鉴赏课上有各式各样的数码艺术作品欣赏;实践课上教师和学生制作的各类数码艺术作品;越来越多的中学数码艺术作品的大型比赛。这些都是我国近些年来加大在动漫设计及制作中普及“新媒体艺术”的成果表现。各种现象表明我国在今后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将会更多更广泛地普及“新媒体艺术”。现代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已经从“技术化教学”走向“艺术化教学”。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仅可利用图像、视频的直观性,还可以加入不同风格、地域、历史文化元素的音乐作品,在欣赏不同国家、民族的艺术作品时配合适宜的音乐,使得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得到极大的加强。新媒体艺术所体现出来的新形态与新特征,也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这种利用技术激发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体验的艺术魅力,不仅改变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影响了大众文化未来的流行趋势。未来的5到10年,是中国新媒体迅猛发展时期。随着4G时代的来临,手机媒体与互联网一起,以攻城略地的气势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天下,形成一种令人惊吓的“新媒体现象”。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冲击,传统媒体也在适时调整思路,同步发展。中国新媒体艺术的价值,在于它敢于突破传统艺术,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必须能让大众所接受,这就是中国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文化前景―走向大众化。网络艺术作品的普及,就是新媒体艺术走向大众化的第一步。数字化影像的发展,也让影像从贵族式的高雅,沦落为大众通俗作品。特别是DV的出现,更是赋予每一个人创作权利,更加真实地表达自我和对人性的关怀。对于未来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尽管人类目前比较关注全球变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但艺术家可能会越来越关注如何在新媒体上保存生命、保存利益。在未来艺术家会广泛地使用生物艺术创造活的艺术作品,并在此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五、新媒体艺术传播与动漫设计及制作发展的趋势

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已经开始悄悄地走进千家万户,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得到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产生了3D动画,也称为三维动画。三维动画中最基本的是运动,角色的动作设计需要遵循运动规律。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数字娱乐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而目前中国有近500万的动画、网络游戏爱好者,另外至少还有400多万潜在用户群,以此带动的市场估计会达到近10亿元的规模。而随着影视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在未来的较长时间里,我国的三维动画市场还将成倍增长,与之相关的各项产业还将翻番。如今,“喜羊羊”“光头强”“招财童子”等国产动漫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也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商业利润。同时,一些与传统动漫相关的新兴产业如网络、手机游戏等,也为动漫产业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从2000年开始,国家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本土动漫产业发展。2009年我国动漫产业的总产值是368.4亿元人民币,2012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达到760亿元人民币。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人才需求量。动漫游戏产业2012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2024个,到了2013年则猛增至2.3万个,翻了11倍。

在我国,动漫设计及制作成为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才刚起步。目前国内的动画人才培养数量并不少,在校生约40万至50万人,每年十几万毕业生,但是动画公司却感觉招不到可用之人。在全国动漫产业涉及的企业有数百家,大到几百人的制作公司,小到十几个人的工作室团队。另外除过中央相关管理部门陆续在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之外,地方政府这两年对于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也都有一定扶持,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还有一个标志就是现在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超过200所。目前,中国动画片的主要生产部门有:上每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青少年节目中心动画片部、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北京电视台青少年中心的动画片部,等等。因为大多数毕业生不仅缺少创意和人文素养,技术也不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已进入数码时代,新媒体艺术也随之浸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视制作、电脑游戏、动漫制作、商务广告、音乐视频、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等,都离不开新媒体艺术的辅撑。

现在很多动漫或广告公司都表示,企业真正缺的是那些在动漫行业做出过作品的技术人才,现在招人根本不看应聘者是哪所学校毕业的,有什么文凭,只要能立即上机做出像样的作品,就很受欢迎。三维动画作品的创作,要求创作者不单纯是一个美术设计人才,同时还要熟悉市场。因为在作者最初设计动漫形象时,不仅要赋予它们性格、故事、生命和情感,还要知道哪些玩具、道具、卡通产品能占领市场。此外,目前我国现有的数字艺术培养机构定位不准,培养的都是以低端制作人员和高端纯研究人员为主,人才结构失衡。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目前的选才方式存在问题,一些学校盲目发展学生数量,而不能很好地做人才筛选,对学生不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同时,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存在严重的师资匮乏问题。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因人设课现象严重。从国外教育经验看,动漫设计及制作人才不仅需要研究性专家的指导,也需要在一线动漫项目中历练,两种培养方式的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在动漫设计及制作创作发达的国家,高境界的三维动画人才绝对是那种能把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同时拥有技术和艺术学位。相比之下,国内人才的发展就显得不够全面,往往只偏向一边,有些人往往只是掌握了一些通用的工具和长时间所积累的一些对应经验,而缺乏更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和整合能力。由于动漫设计及制作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不少企业开始投入相关的动漫设计及制作创作计划,由此拉动了专业人才需求。

在我国,10年前很少有人了解新媒体艺术,但在今天,新媒体艺术已被许许多多的人所熟知,她带给我们不仅是艺术形态上的全新体验,更多的是关于生活、艺术、文化上的思考。随着我国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越来越多的融入新媒体艺术元素,多数动漫设计及制作教师熟悉如何应用“新媒体艺术”来达到教学目标,却贫于研究“新媒体艺术”融合在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的许多根源性的问题。研究从教学实践和艺术文化研究中提取有效资料,以宏观的角度去阐述“新媒体艺术”带给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的一些变化。同时也以此为起点,摸索“新媒体艺术”在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融合的主要趋势。更有“新媒体艺术”融合在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一些变化的展望。“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融合型的学科,它不排斥动漫设计及制作,同时取长补短,将动漫设计及制作的优点融合到自身发展之中。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新媒体艺术”的原因。当我们感叹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节奏加快的同时,新媒体艺术踏着信息时代的节拍走进我们所熟知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21世纪,世界各国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即动漫设计及制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必须关注人文;强调教育的综合,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更注重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强调以情境学习取代古板形式的艺术学习。

参考文献:

[1]施小英,黄洁.高职艺术类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6~68.

[2]邓诗元,徐明明.21世纪高等学校动画与新媒体艺术系列教材―三维动画设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刘鹏.中国动漫产业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报导[J].2006,(3):84-87.

[4]刘炜,周皓东.三维动画角色动作逼真度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20)16~18.

[5]刘延风,高照良.宁夏石化成品油外输管道工程水土流失现状及预测[J].陕西农业科学,2012(6):99-102.

[6]刘延风,彭桦.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4):61-65.

[7]刘延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科技纵横,2010(17):167-169.

[8]刘延风.我国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2):110-116.

[9]刘延风.中国计算机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4):108-122.

[10]刘延风.我国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对农业的影响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27-32.

[11]刘延风.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初探,安徽农业科学[J].安徽农业科学,2007(21):27-29.

[12]刘延风.现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7):79-82.

[13]刘延风.子靖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问题及水土保持措施[J].陕西林业科学,2013(4):46-50.

[14]吕湘毅.新媒体艺术在动画艺术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2(33),61~62.

[15]孙晔.新媒体艺术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及未来发展研究[J].艺术教育,2011(1)180~182.

[16]薛峰,洪达未,李化.全国数字媒体动漫游戏专业主干课程标准教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7]薛帅.动漫专业毕业生为何就业难[n].中国文化报,2014-3-27.

[18]杨越.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时事报告[J].2005:36-38.

[19]张宇,欧喜军,龙艳军.“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新媒体艺术类”教材―三维动画基础[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大学出版社,2012.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篇6

【关键词】建筑动画漫游三维建模互动艺术

建筑动画漫游是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在专业的计算机上制作出虚拟的建筑环境,建筑物外观、园林景观、人物等都是动态地存在于建筑环境中。建筑动画应用最广的是建筑开发商对建筑项目的广告宣传、工程投标、环境介绍等。如何进一步分析这种亦真亦幻的建筑动画漫游设计的艺术性,我们应该以一种新的而非传统设计的态度来看待这种新兴建筑动画漫游设计艺术,并用最高效的设计方式去为市场和大众服务。

一、建筑动画漫游设计的艺术特征

建筑动画漫游设计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审美体验方面。审美体验是艺术品作用于观众的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反应,在不同的活动中,参与者的体验层次都是不同的。电影电视重在创造可供观赏的视觉形象,观众在欣赏影视时属于一种娱乐型体验,此时观赏者只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没有融入其中。

建筑动画漫游设计包括通过拍摄得到的真实图像和通过三维建模生成的图像,这些图像能够营造一种具有亲历性的审美空间,接受者不再是一个外在的旁观者,而是一个身临其境的参与者。在这种亲历性的可视化动态空间中,接受者可以获得一种审美的自由感,这就把欣赏群受文化背景和艺术修养的影响度降到了最低限度,每个人都可以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尽情享受。尽管这种亲历性是虚拟的,但它毕竟是对诸种生活可能性的直观与体验,甚至是对未来生活、理想生活的预演,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审美体验。

二、建筑动画漫游设计的艺术表现

建筑与绘画、雕塑并列为三大古老艺术。建筑本身是艺术和技术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交汇。建筑动画漫游同样也必须融技术与艺术于一体。

(一)虚拟建筑空间的三维建模艺术

虚拟三维建筑空间的创造是自由而充满未知性的,设计者依靠的是对现实事物的虚拟再现,而三维建模是其最基本的重现手段,这样的重现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类思维加工的过程,是一种数字化的造型手段。建筑动画漫游设计需要的三维建模还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它受应用条件及传输需要的限制,决定了它在形体上的高度的概括与简化特性。用简练的形体表现语言承载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要求,这本身就是一门高度技术化的艺术加工过程,也是其艺术性的体现。

(二)虚拟建筑空间的光影艺术

在建筑动画漫游中,研究光就必然涉及技术和艺术两个因素,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从技术上讲,灯光的参数设置随着电脑软件中各种高级渲染器的发展和光影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照亮空间提供了所需基本照明的技术前提和技术光线的阴影对于增加空间、造型的层次、增强材质的表现力、体现光线在环境中的真实性、烘托环境的气氛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艺术上讲,尤其从画面视觉效果来看,如何运用艺术家的眼光调整灯光的设置则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设计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光而且感觉敏锐,充分发挥光的表现力,是我们在设计表现时应有的本能。如果说,建模和材料的设置需要感觉的同时依赖一定的技术性因素;那么,灯光的设计和设置则更多的需要感性因素,同时还要求设计师具备一定的光学设计理论和丰富的想象力。所以,研究虚拟建筑空间除了应该懂得造型规律、材料的应用外,还必须是一个光影专家——就像摄影家一样去研究光照规律。

(三)虚拟建筑空间的互动艺术

“互动”指的是相互影响、相互沟通与共同参与,它也是相互间的促动和带动。互动艺术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然后描述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①在建筑动画漫游中,它也同样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的情感、期望、心理以及行为特点,并在实际的界面、设备、使用环境等各个方面给予参与者最完美的体验。

在虚拟建筑的空间里,用户与虚拟物体、虚拟场景可以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是实时的、非线性的,通过用户的具体操作,可以改变虚拟物体或环境的形状、颜色及运动状态,用户也可以得到多媒体方式的信息回馈,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与虚拟世界产生互动。

三、建筑动画漫游的艺术创造原则

(一)创新原则

创新原则可谓是建筑动画漫游的艺术创造的首要原则,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则。水晶石数字教育学院院长卢正刚在谈及建筑动画漫游设计的问题时指出,目前盛行的建筑动画漫游艺术设计中,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介入,虽然在设计的形式、手段、存在方式和传播载体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设计的观念、语言和方法难以改变,产生“新瓶装旧酒”的问题。他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数码创作中题材内涵缺乏新意的问题。

(二)整体原则

在建筑动画漫游设计的全过程中应满足整体环境以及环境中人与物的协调性。设计的对象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空间漫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相关的建筑计划、环境定位、地域发展规划等内容相联系,这些内容在设计中要予以全盘考虑。设计者应该对设计的进行方式和发展过程有深刻全面的认知,对设计作品提供给使用者的功能与服务、相关的设备与技术以及可能引起的社会影响等,设计者都应面对并在设计中综合体现。

(三)人性化原则

美国设计师普罗斯也曾经说过:“人类总认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②建筑动画漫游设计归根到底是为人的设计,人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为设计的核心是人,所以应该是围绕着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应该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通过虚拟技术手段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合理的信息感受,坚持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从“以人为本”这一功能的基石出发,对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应给予特别的重视,用于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感受等方面对建筑动画漫游的要求。

结语

建筑动画漫游设计是设计者依照设计目的和要求自觉地对视听元素进行艺术规划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需要设计者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努力掌握新的制作技术,同时提高艺术素养,把握好艺术风格,遵循艺术创造的原则,将文化和美学思想融进建筑动画漫游设计,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可视性。

注释:

①alanCooper,RobertReimann.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篇7

一、我国高校动漫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1.高校动漫美术教育基础薄弱高校动漫专业是新兴的专业,而高校动漫美术教育大多是附设在艺术教育专业下,所以教学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按照传统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因此,很难摆脱美术教育的教学体制,也由此造成了学科划分不清晰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等问题。如此看来,高校动漫美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果不能认清高校动漫美术教育的责任,不能明确培养方向定位的话,高校动漫美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很难保证。2.高校动漫美术教育目的不明确,教育理念滞后高校动漫专业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应用复合型的动漫设计专业人才。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动漫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动漫美术教学课程体系往往采用传统的美术教育,偏重于由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3.高校动漫美术教育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美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偏低动漫专业是艺术和技术的交融结合,它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品质特征。因此,动漫专业理论也要综合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学等相关的知识。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动漫专业美术的教学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专业特长,对文化基础课要求较低。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强调艺术表现是许多高校动漫美术课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高校的动漫专业美术教育仍然是传统型的技法教育。有的院系的素描、色彩、构成、字体加上设计表现(效果图、模型)等技法训练课程占总课时的80%以上,而人文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美术基础理论的课程很少,形成了学生表现能力(主要是图绘能力)较强而人文学科综合素质偏低、模仿能力强而创造性不足的通病。另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弱。表现为:毕业生工作不能尽快找准角色以适应工作需要,动手能力差,有新意的设计少,有使用价值的设计更少。许多设计作品没有超前的生活意识,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二、高校动画美术教育教学策略探析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高校动画美术教学变革迫在眉睫。那么,究竟该如何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认清高校动漫美术教育的责任高校动漫专业是艺术和技术结合比较紧密的新兴专业,该专业的美术教育是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要功能的审美教育。高校的动漫美术教育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通过专业实践教学,达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更要通过大量的先进文化理论、审美理论、教育理论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达到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审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因此,高校作为高素质艺术创新人才的培养重地,要认清动漫美术教育教学的责任,加强美与美育的教育教学,尽快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备较强的审美鉴别和批判能力,还要真正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使之转化为有效的先进生产力,这是高校动漫美术教育的责任。这意味着,我们在高校动漫美术的教育中不能沿用传统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理念,不能只重视技法,应力求在教学中渗入相当的美学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质,并可以与其他人文知识渗透,构建跨学科的新型课程体系,将艺术性与人文性相融合。2.校正培养目标,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多元发展的素质观和理念是高校动漫美术教育所追寻的目标定位。从以往单一偏重艺术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向注重对艺术和技术结合的多元化的动漫设计方向,不仅传授单纯的技法,不仅局限在美术单一的学科领域,而是综合渗透绘画、美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自然、温室、影视、动漫、设计、书法、音乐、地理的综合艺术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动漫美术教育更新教育理念,校正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广博文化知识、较高人文素养、丰富科技内涵、全面专业理论、精湛专业技能的动漫专业人才,并且掌握好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调控、评价、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等的动漫美术教育人才。3.明确教学目的高校传统的美术教育是精英化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依托,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将学院派美术技法、理念比较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这在学生数量少、就业方向单纯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高校动漫专业普遍兴起的今天,动漫专业的美术教育教学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精英化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依托的高校美术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高校动漫美术教育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根据生源的不同、就业方向的不同,设立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灵活机动地开设相关课程。专业课程的开设应本着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实际,注重专业技能与基本素养的培养。高校动漫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对这个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了解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的具体岗位需求,分析各岗位对职业技能要求的各项指标,以此来确定具体人才培养的规划。4.构建健全的动漫美术教学体系,整合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设置高校动漫美术教育要打破传统的美术专业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传统的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强调每门课自身知识的系统性、完善性,缺少课程间的联系,较适用于纯理论教学的课程。因此,必须建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经过探索与实践,我校动漫专业构建的以能力为本位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如下:(1)公共基础模块;(2)职业方向模块;(3)技能提升与拓展模块。结合动画专业特点,我们要整合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设置。#p#分页标题#e#认真思考动画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主干课程、课程类型与性质等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高等教育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动漫专业教学体系。从动漫流程入手设置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是我们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漫人才的一条有效路径。5.加强动漫美术的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漫美术修养(1)在动漫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的民族元素,培养学生的动漫造型意识。中国民间美术中的皮影、木偶、年画、剪纸、折纸等艺术形式具有概括、夸张、简洁以及色彩单纯、强烈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动漫的造型及运动方式。特别是中国绘画中的水墨风格更是别有韵致。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借鉴在动漫片的创作中都形成不同的风格。体现传统的民间艺术的“似与不似之间”“、意到笔不到”美学思想,意境深广。(2)利用现代化手段,强化动漫美术的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漫美术意识。高校动漫美术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繁多,且枯燥无味,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黑板板书、全堂讲解,学生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乐趣与主动性,对知识的接受效果不佳。如果采用投影仪、幻灯片等现代化设备或者利用电脑制作附有大量图片的课件,让学生通过读图直观形象地了解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及风格演变,使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加深记忆与理解,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要想在短期内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动漫美术技能型、创新型从业人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改革措施。(3)注重动漫美术的实践教学。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各类动漫美术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如建立校内美术展览厅,让学生定期举办写生展、毕业创作展、摄影展、动漫作品展、设计作品展等。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动漫美术展览,让学生见多识广。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美术大赛,锻炼能力的同时增强自信。此外,可以设立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习基地的设立是为了让高校动漫美术专业学生能尽快地与社会需求接轨,以便毕业后尽快地适应岗位。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篇8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动画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推动了动漫领域的发展,如今,“动漫”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现象,它更是一种影响日常生活的方式。计算机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不久一切不可能都将变成可能。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的合称,是造型艺术的一门分支,以其活泼生动、个性鲜明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在各个时期和地区都倍受青睐。近几年来,“动漫”已经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扩展到游戏机、网络、玩具等众多的领域,“动漫”已成为全球新兴的重要产业。 

一、“动漫”的发展概况 

“上世纪中期,日本动漫宗师手冢治虫,最早把电影分镜头语言融入到漫画构图之中,他还把自己的漫画改编成了动画作品,产品大获成功。自此日本动漫界纷纷效仿,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动漫”综合创作浪潮。80年代,这种全新的动、漫画结合的形式传入了中国,深受青少年观众和读者的喜爱,也掀起了一股“动漫”狂潮。 

动漫,是将孤立的卡通艺术形象,通过制作将无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类的动作和情感。包括策划、设计、生产到传播,再到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形成一个完整循环的工业产业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逐步实现了动态的二维和三维漫画,极大的丰富了视听语言和创作艺术空间,延伸了观赏、体验等娱乐功能。 

从全球来看,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其中日本作为动漫产业的第一大国,有着强大的市场占有率,而在美国,网络游戏成为动漫产业的主力军,作为全美最大的娱乐业,其产值业已连续四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同样,在韩国无论是数字音乐、网络游戏还是电影、电视或手机游戏,相关产品在东南亚的各个国家风靡一时,特别是在信息娱乐领域,通过宽带、3g技术和休闲娱乐内容相结合,韩国在娱乐产业的发展上实际已经领先于很多信息产业发达的国家。由三维动画、flash动画、全息动画等崭新的动漫形式形成的动漫文化已经在不同国家与地区形成主流的文化形式。近些年来,仿真技术进步显著,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成为计算机和艺术领域的新宠。这些先进的技术必将引领“动漫”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二、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产物,是一种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它的交互性、沉浸感特性使它与一般的三维计算机图形截然不同:它利用了多种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的感觉器官功能,创建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空间,强调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的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的交互方式。它模拟的方式为使用者创造了一个实时反映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形世界,在视、听、触摸等感知行为的逼真体验中,使参与者可以获得直接参与和探索虚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化,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世界中。 

虚拟现实系统一般由专业图形处理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输入设备和演示设备等组成,软件分为建模软件和实时仿真软件两大类,常用的建模软件有3ds max、maya等。虚拟现实技术中任何复杂虚拟环境的创建都需要使用计算机实时三维图形学和三维仿真技术。所以掌握这些技术是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 

虚拟现实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结合,主要的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动态环境建模技术。动态环境建模技术是核心技术,建立虚拟环境来获取实际三维环境的数据,利用数据建立虚拟环境模型。 

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足够的刷新频率和清晰度,并开发宽视场立体显示技术。由于虚拟物体要有具体三维结构的显示,其中要有视差提供的深度信息,所以图像显示要具有足够大的视场。 

传感器技术,尤其是触觉(力觉)、嗅觉等传感器技术。要让用户在虚拟的环境下直接操作虚拟物体,并感受到与在真实环境下一样的感觉,真正达到虚拟现实的效果。 

交互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虚拟现实的实质性特征就是交互性,其最终目的就是对时空环境的现实构想。虚拟物体与用户间的交互是三维的用户,是交互作用的主体。用户能感觉到自己在虚拟环境中对物体的控制,交互是多感知的,用户可以使用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方式与虚拟物体交互。 

三、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漫游动画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设计理念,它实现了可全方位、完全由用户自由控制的逼真的、纯三维的场景。 

虚拟现实不仅仅是一个演示媒体,而且还是一个设计工具。它以视觉形式深刻地反映了设计者的思想,虚拟现实可以把这种构思变成看得见的环境。在设计阶段的检查必不可少,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检查设计有无缺陷,例如,整个城区的布局、整个社区协调与否、单个建筑物的风格、植被的分布情况,还包括室内的装修风格、家具的款式以及摆放位置等。利用相应的虚拟手段可以让设计师和用户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提前体验最终的三维效果。在设计比较时,设计师可以根据季节切换相应的场景,或根据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显示明暗程度不同的视觉效果,也可以点击某一建筑,来观看它的建造过程,甚至可以将其与不同阶段的建筑、景观或装饰的预算数据联系在一起。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种空间环境进行创造进一步地为人服务,设计者始终需要把人对环境的要求,包括物质使用和精神两方面,放在设计的首位。 

四、结束语 

动漫产业是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我国早已有相关的人员在图形技术上进行了努力的学习和钻研。现在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一些特殊效果的程序开发方面取得的成绩较少。随着互联网与3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动漫艺术作品的传播渠道和受众面将会越来越广,虽然目前我国的动漫产业影响力不够大,但是相信有着五千年历史积累的丰富文化底蕴的中国,会用本土文化的魅力打开世界动漫的大门,走进世界动漫游戏产业的大舞台。 

参考文献: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篇9

一、动漫设计与民俗文化接轨趋势

法国学者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将“文化生态环境归纳为‘自然气候’和‘精神气候’,‘气候’的‘更替’催生了与之相应的艺术精神与艺术价值的嬗变而成为物质与精神相依共生的‘生命式样’。”[1]湖北阳新布贴即是对“生命式样”的独特诠释。阳新县位于湖北省,在地理位置上沟通南北、连接东西,在文化上保留了原有文化底蕴,并且“以其沟通南北的地域之便不断地吸收与融会异地文化因素,形成了荆楚文化包容与开放的气度。”[2]文化与生活的多元化,加上自然环境的逶迤灵秀之气,形成了阳新布贴色彩艳丽、活泼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

阳新布贴是阳新县旧时农村妇女用布头、边角料制作成的民间实用手工艺品,其图案精美、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与韵味。阳新布贴品种繁多:生活日用品、婚嫁用品,儿童用品等近30多个系列,这项精美的民间手工艺是湖北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背景下催生的历史产物,是人与自然的情感折射,是人类追求美好愿望、寄托思想情感的载体。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到来,支撑民间艺术的特定环境正在瓦解,阳新布贴已经从生活用品转化成艺术品,但未能实现商品市场化和文化产业化。布贴刺绣的老辈制作者正在逐渐老去,而年轻人不愿从事布贴这种费时的活,承载着千百年地域文化的布贴艺术与我们的生活已渐行渐远。

随着时代变化,民间文化的如何继承与发展日益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重视。而动漫是青年喜爱的,同时是面向多年龄层次受众的一门综合艺术。在动漫设计领域利用本土地域文化元素进行视觉符号的转化,吸取阳新布贴的造型、色彩等,既传承与保护民间刺绣,又为动漫注入内在文化力量。例如动画大师宫崎骏在《千与千寻》这一动漫作品中将日本本土的民俗文化运用起来,春日神、萝卜神各种鬼神的设计参考日本民俗艺术,带有日本色彩。动漫设计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是趋势,也是动漫作品传递文化的强有力手段,在进行动漫设计时应该去思考动漫设计所担负着的文化重任。

二、动漫设计与阳新布贴视觉元素应用

阳新地区的山水和多元汇通的人文环境滋养了当地老百姓,也铸就了本土民间艺术,每一件阳新布贴艺术作品都拥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浓浓的乡土气息。阳新布贴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用边角布料制作肚兜等生活用品,充分体现了劳动妇女的勤俭美德,同时凝聚了劳动人民自成体系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此外,民间的传统观念是阳新布贴创作中比较稳定的部分,如各式各样代表吉祥寓意的图案。而这些创作观念依赖于视觉元素的表述,包括构成、造型、色彩等具体元素。

(一)自由的构成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阳新布贴的制作者通常善于组织画面,使图像自然地构成在布贴的边框内,形象组合度极自由,达到充实、饱满的画面效果。阳新布贴不拘时空不拘常理,构图巧妙,而正是这种不羁的、浪漫的构成手法与动漫设计中天马行空的设计理念相契合。

(二)稚拙多样化造型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阳新布贴花样的内容多为动植物、传统的吉祥图案,布贴艺术外轮廓的变化使图案的变幻无定。其造型神似形不似,喜爱用装饰、象征的手法造型,造型稚拙、简单、多样化,又传递出吉祥的隐语符号。在动漫设计中可对阳新布贴元素造型进行解析运用,这些艺术化的自然语符是动漫设计造型不可多得的素材,将其运用于动漫设计中,能赋予设计一定的本土文化意象,将其合理运用于设计之中,也可拓展动漫设计的文化价值。

(三)瑰丽色彩观念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人类对色彩的认知先于对图像的认知,色彩决定了人类对画面的最初印象。阳新布贴多在黑色、深蓝色的布料上进行图案的构成,同时喜爱用五彩斑斓的布头搭配组合,创造出了一种浪漫瑰丽、热烈丰富又和谐统一的色彩。阳新布贴的色彩观念符合楚人崇凤、喜红、尚黑,钟情暖色、红色的用色特征。“阳新布贴多为儿童饰品,在色彩应用上以大块色布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用艳丽的色彩所构成的图案纹样对儿童极富吸引力,穿戴在身上显得特别活泼有趣,趣味盎然。”[3]动漫设计受众群体很大一部分为儿童,因此阳新布贴的色彩在动漫设计中运用显然对儿童极富吸引力。在动漫色彩设计上,创作者应当吸取、借鉴布贴艺术的色彩体系,提取色彩进行色值分析,通过色彩的组合将其应用到动漫色彩画面上。动漫设计在造型上借鉴了本土民族文化,在色彩上也需对应地域文化特色,使设计更具视觉冲击力和本土特色。

动漫设计在利用阳新布贴本土视觉元素的同时,其设计必须是再创造。在动漫设计中,同样要依赖这些元素来传递信息和文化特征。因此我们也要对这些元素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其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更加有效地传达动漫作品的地域性文化特征。这样才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于符合当代人审美意识的基础上,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为当代人所接受和喜爱。

三、动漫设计与阳新布贴文化符号表达

美术教育家靳之林先生在《论中国民间美术》中指出,传统民间艺术形态随时展而转化,在人类文化发展的相互交融与影响中,将“以新的材料和艺术形态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中华民族的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内核,即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4]阳新布贴作品并非仅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和生产劳作,而是对鬼神的信仰,是观物取象和生命繁衍观念的隐语符号,即民间艺术文化的宗。

《吕氏春秋・异宝篇》曰:“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祀。”“南方文化的这种畏鬼、信祀的特点,在楚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5]阳新当地百姓的意识中,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力量,这种意识一直积淀于其深层心理,并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布贴艺术中为小孩佩带而制作的儿童饰品会绣上蟾蜍、蛇、蜘蛛、壁虎、蝎,这是劳动人民深层心理相信“以毒攻毒”。“观物取象”的哲学符号是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形态通常表现。在阳新布贴中,绣龙凤表示龙凤呈祥,绣梅花表示梅呈五福,蝙蝠、葫芦谐音“福禄”,象征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类一要生存,二要繁衍,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6]阳新地区的人们对生命的崇拜形成了“纳吉”的世俗文化观。消灾避邪、祈求平安,是普通百姓求生存、求繁衍的本能体现。在阳新地区会为儿童佩戴虎头帽、虎头鞋等这是百姓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具有驱邪、消灾、纳福、保佑儿童的神力。

动漫设计从外在形式的“民族化”转变为内在思想的“民族化”,需要认真探讨、正确解读民间语符密码。例如《千与千寻》设计的场景、角色等视觉元素体现了日本的澡堂文化和鬼神信仰,将传统民俗文化和当代文化进行合理链接,正确诠释了民间元素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在阳新布贴视觉元素与动漫设计上,我们需要正确解读民间美术,在设计上借鉴阳新布贴的造型、色彩,在设计中运用其视觉资源传递当地的民俗文化。借助民族文化资源的设计并不是一味的回到“古装戏”的状态,而是将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与当代文化进行融合与汇通。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保留其精华,又符和当代人的审美理念,也就是“从文化生态体系中,寻找当代人所缺、所想、所需的精神和文化境界,并设法满足其需求。”[7]

结语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动漫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递文化内涵的语符。动漫设计的发展趋势必将朝着国际化视野前进:以民俗本土地域文化为根源,用国际化的视野进行动漫设计与构想。本土地域文化元素的视觉符号化将成为艺术设计注入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是动漫文化市场开拓的重要方法。唯有在内涵与外观上并驾齐驱,中国动漫才能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凸显优势。这也驱使着设计师了解本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本土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将现代动漫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植根于传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挖掘动漫作品深层的艺术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并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使现有动漫设计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艺术哲学[m].中国文学出版社,1963:30-34.

[2]萧放.论荆楚文化的地域特性[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3]冯泽民,叶洪光,郑高杰.荆楚民间挑补绣艺术探究[J].丝绸,2011(10).

[4][6]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五洲传播出版社,北京:2004:11-32.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篇10

关键词:动漫艺术;旅游文化产品;运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15-2

旅游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在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型经济。它是一种既能带来文化享受,又能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以此来带动社会效应的产业类型。这种类型,使得它由二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一是外在的自然资源,二是内在的文化资源。由于这种特殊的处境,过去,我们在发展旅游文化的过程中,总是过多地考虑它的外在部分,即自然资源。而对于它的内在部分,我们却很少研究和探讨,更不用说去加以较深的挖掘和拓展。动漫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新型形式,有着活泼、时尚、娱乐等诸多特性,由于它自身的表现形式,在广为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它独特的个性。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于动漫艺术在旅游文化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式加以研究,它的个性必然会为进一步开拓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多样性及创新性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我们知道,旅游文化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为它的自身存在提供了丰富的具本形式,这种强烈的服务对象包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在经济效应方面孕育着广阔的空间。这样,不论从它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认真思考动漫艺术在旅游文化产品设计中的运用,都有着很深的意义。

动漫艺术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种新形式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它主要包括动漫形象设计、动画创作、漫画创作、动漫服饰、公仔以及其他周边衍生品等相关设计。由于它具有活泼、幽默、时尚、休闲、流行、娱乐等诸多特点而极为容易地被它喜爱的民众所接纳,而成为了目前一种较为喜闻乐见的传播渠道。把它与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相结合,也符合了中央的精神:“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艺术设计也逐渐摆脱单一的设计领域,转而开拓多元化设计空间以及更加注重文化蕴涵的植入。因此,将动漫艺术应用到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中,是文化产业大融合视角下必然的创新性选择。

一、动漫形象在旅游文化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动漫形象设计是动漫艺术手段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特定景区的各种元素进行必要的提炼、分类、重组或创新设计出动漫形象,然后运用到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中,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文背景,为动漫艺术形象的设计,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众所周知,中华大地名胜古迹繁多、山河秀丽壮美、历史源远流长、美丽传说不计其数,这些毫无疑问地成为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和表现对象。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动漫艺术形象与旅游文化产品的反复比对,从它们自身的表现形式的艺术元素和艺术形象来看,将其融入旅游文化产品设计中,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写照法”,将旅游景区当地的历史人物或传说人物直接引入动漫艺术形象设计之中,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旅游文化产品,突出产品的历史背景和典型的文化环境、增强旅游产品在利用动漫艺术形象上肖似的地域特点。

比如《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的结义地――梁山位于今山东省梁山县,因此,我们可以以108位好汉为动漫艺术形象设计的原型,为梁山县设计一系列旅游文化产品。这是使旅游文化产品具有地域特色、增强产品吸引力的最直接有效方法。它为本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是动漫艺术形象普及地域文化、介绍地域民俗,推动地域经济发展有效模式。

“直接写照法”能够做到:准确、有效地将动漫艺术形象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不失为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但其作品对艺术价值的体现还稍显不足。

第二种方式是“多元结合法”,将旅游景区当地的传统元素或历史人物以及传说人物与具有时代精神、造型规律、审美理念、制作技术的现代新的元素结合,从而产生相应的旅游文化产品,使产品既有文化传承又能体现现代色彩。

第三种方法是“个性创新法”,将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提炼、升华,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象,这样的作品将会更有创新的魅力。例如,海宝(HaiBao)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蓝色“人”字的可爱造型让所有人耳目一新。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他的欢笑,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他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发出的真诚邀请。

二、动画影片用于表现旅游景点的方式

动画片作为动漫艺术手段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优良的视觉传达性和观众参与性,因此也是动漫艺术手段运用于旅游而衍生的重要产品。经过总结国内外动画片风格与旅游景区的关系和结合点,笔者将可供借鉴的方式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为“写实法”,我国地大物博,典型故事传说多姿多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观的素材,将景区的历史记载以及传说故事直接纳入动画影片的创作中,突出故事发生的人文环境、增强影片地域特色的方法即为“写实法”。

比如,动画片《刘海砍樵》便是以湖南民间传说樵夫刘海与狐狸精胡大姐的爱情故事为蓝本而产生的动漫艺术作品。

第二种方法为“演绎法”,将原有的故事传说加入现代时尚元素再用于动画片的创作中,将数字动漫技术创作手法的时代特性与传统故事结构交叉融合,以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满足更多观众对于题材趣味性和风格多样化的需求,使动画片既能呈现传统故事又能反映时尚元素。

比如,动画片《花木兰》是基于中国乐府诗词《木兰从军》而改编的动画电影,人物造型、场景设计等都采用中国元素,但是该片中国式的传统人物形象的人格内涵又给观众以美国式的现代叛逆和追求正义感的精神气质,使得这部电影在全球受到欢迎。

第三种方法为“创造法”,即不基于任何原有故事,将景区的文化内涵提炼升华设计创作全新的故事,然后运用于动画片的制作中。此类型的动画影片市面上甚少,现代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编必然带来审美观念的变化,艺术的创作过程就是追求新手法新感觉的过程,因此以现代人的审美思维方式结合优秀视觉文化元素创作的作品具有可行性。

三、结语

让动漫艺术的表现方法很好地和旅游文化艺术设计品恰如其分地融合起来,达到一种互补、互用、互利的创新文化,这能够为旅游文化带来新的动力。我们将动漫艺术手法引入旅游文化产品中进行开发和运用,既是对旅游文化的深挖汲取,也是对动漫艺术手法的拓展延伸。同时,在动漫艺术中融入旅游文化元素和内涵,也是使动漫呈现新面目、焕发新活力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产业大融合背景下,促进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贺文龙.湖湘视觉文化元素在动漫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模式[J].美与时代(上),2012,(12).

[2]肖著强,李洁.浅析动画创作中角色造型设计的符号化特征[J].电影评价,2007,(23).

[3]刘少牛.论卡通形象设计[J].美术观察,2008,(03).

[4]江蓝生,谢绳武.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