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单元教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34:30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篇1

一、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一个教案由原来使用两次变成使用八次)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将语文教师从备课批作业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采用单元流水式教学,第一、二周,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编写教案,此后,便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地为其他班上课,除上课、批作业之外,节省出的备课时间或用在同各年级或同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上,或用于业务自修(以往只是忙于备课、批作业,在语文教学及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方面,太缺乏时间和精力去提高教学水平)。

二、能深入挖掘群体智慧,切实走集体备课的道路。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每位教师担任两个班的课,一包到底,三年一贯制。教师只对自己任教的两个班负责,备课时各人备各人的,尽管教研活动时常提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但集体备课也只往往流于形式。实行这种流水教学法之后,各人的责任就不只限于自己教的两个班,而是对同年级所有的学生负责。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大家互相热情地提供备课资料,对教学中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的确立和解析方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将在以往教学中的经验或教学心得也毫不保留地奉献给同道,以资切蹉,集体备课得到实质性的落实。

三、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教学水平,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位语文教师或擅长教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教研组长可根据各人所长,分配教学任务,让各位教师分担各自擅长的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才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能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并将经验有效地用于以后几个班的教学实践。而传统的教法,如果在a班的教学中得到点反馈信息或有些教学反思,最多只能用于B班,但在B班得到的信息或启示就无用武之地了。尽管教育主管部门经常强调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教案纸上“教学反思”栏目中出现的只言片语的“反思”,也只是一种敷衍的文字而已。这或许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收效不大的主要原因。

五、采用“单元流水教学法”,每隔两周换一位语文老师,能使学生对老师的教态、语势等有一种新鲜感,从而获得新刺激,激发愉悦的学习情绪,产生情趣和求知欲望,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三年一贯制、一包到底的教法,往往使学生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一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心理,即使老师有意识地变换一下教法,学生还会认为是“换汤不换药”的老一套,不以为新或不以为然,便不会产生新刺激,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就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于“经常换一下老师,学生是否会适应教师的教学”这一问题,大可不必担心,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听一位陌生教师的讲课,比老是听一个教师讲,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而教材内容的跳跃,也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在中学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独具特点,即此科不同于其他科具有章节上的逻辑连贯性。其他科如果采用这种内容上具有跳跃性的教学,学生听起来肯定吃力,无法接受。而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议论文、记叙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言文等,都有相对的单元独立性和完整性,让学生先学哪个单元的内容,区别不大。正如我们平常吃饭,先吃馒头后喝稀饭,与先喝稀饭后吃馒头,效果是一样的。

六、实行单元流水教学法,能极大地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业务熟练的老手精益求精,新手则可借此机会教学相长,百炼成钢。这种流水教学法本身存在着很大的竞争机制。各任课教师的教学实力和水平,在全年级同学面前曝光亮相,孰优孰劣,在学生心目中如明镜一般。从教师本身角度看,人人都想让学生觉得自己这一课讲得最好,哪位教师在教学上不使出浑身解数,尽心力而为之?教学质量的提高,自不待言。

七、关于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知识面的宽窄,阅读水平的高低,分析问题的能力等,都能从作文中体现出来。采用流水教学法,教师根据单元文章体裁、内容、特点,确立写作训练的体裁和内容。教师可对以前一两个班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从中找出一至两篇好文章加以润色,作为范文刻印出来,讲评时分发给学生,教师以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等为重点,认真搞好讲评。并指导学生结合范文,自批作文,以提高学生写作和修改文章的能力。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手中就有各种文体的大小作文的范文十几篇,三年之后,就有七八十篇乃至更多篇的优秀作文在手,学生时常翻阅这些优秀作文,对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篇2

1、教学设计科学化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根据课本中一个单元,教师将这个单元中的话题、语法、功能、句型、文化意识等进行一个合理的整合,达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与传统教学不同,现在的教学设计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材的内容充分发挥,设计不同的师生互动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的任务链,形成为了达成让学生学习某个语言功能而设计的教学设计模式。在《what’sYourFavouriteFood?》的预习中,我们可以设置两个问题:

1.playastoryandraiseaquestion:whatdoesJimmyeatinthesupermarket?

2.playthestoryforthesecondtime.andask:whatfooddoesJimmylike?whatfooddoesn’thelike?why?通过预习这则故事,让学生初步学习单词的发音、拼写和目标单词的意义。

2、知识联系紧密化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整个课本单元的角度来设计整个教学的思路。从单元整体入手,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同时注重前后联系,将词汇、短语的位置、顺序及引入方式等按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进行合理整合。这样就将整个要传授的知识网络连贯起来,使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看上去浑然一体。《what’sYourFavouriteFood?》的教学可以首先激活学生学过的与食物有关的单词,同时让学生联想到食物的味道,为学习本节课有关味道的单词做铺垫,学生通过观看发生在超市食物区的故事,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与食物有关的语言知识。

3、教学过程轻松化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将词汇及句型等的难易进行整合,分解难度,突破重点。在教学实践中,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比如,在学习食物的味道时可以通过学生Saytheflavourofthefood。比如Sourfood:oranges,grapes,yoghurt;Sweetfood:ice-cream,cakes,honey;Saltyfood:fish,duck,chicken,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用简单的语句描述目标单词。还可以设置这样的活动情景:Jimmycallshisfamilytocometothesupermarket.they’reeatinggoodfood.Fivestudentsinagroupworktogetherandactanewstory.通过情景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

1、以建立整体性为基础

整体性策略是强调教学设计要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设计,而不是以一个课时为单位进行设计。教师在进行设计前,要通读整个单元,把整个单元的功能、话题、文化意识、重要句型、关键词汇、语法知识等进行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和调整。然后根据单元整体综合设计,避免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拖沓,使教学优化平衡。这样,课时与课时之间也不会出现脱节,知识、话题等衔接连贯,一脉相承,易教易学。

2、以增强实用性为途径

教学设计不是花拳绣腿。要注意该设计是否在课堂上实用。如果空泛地在课堂设计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实物、视频、场景等,只注重形式,没有结合学生自身接受能力,好看而不实际,这样的教学设计只完成了教学任务。“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做到好看实际,就需要老师精选视频、图片和文字,做到每个设计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整体教学设计不仅是独立设计一个课时,还是整个单元中每个课时的设计,每个课时衔接连贯,相辅相成,从而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3、以贯彻科学性为目的

英语学科虽然是文科,但在教学设计上也要注重科学性。例如,英语教学中有“词不离句”的原则,教学设计中讲解某个单词不能离开句子来教,要设置一个情境句子来引入词汇;再如,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前后关联。听懂了,上口了,才能读写,要不就成了“哑巴英语”,“输入”与“输出”应当有个先后。所以,教学设计要特别注意设计内容和设计结构的科学性。

4、以保持连贯性为方式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职语文教学

随这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们为了能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高职语文知识,教师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更新。然而高职语文知识需要学生具有新的逻辑思维以及灵活思维,更需要新的学习技巧。这些也需要教师传递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模式。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下,教师们在多中思维模式指导下找到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该模式就是多元智能理论。阔谈该理论模式让人茫然过度,什么才是多元化智能模式,该理论模式应用与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什么作用?教师是如何应用该理论模式的?接下来我们走进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语文教学课堂。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智能模式

将多元化智能理论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中,就要熟知多元化智能理论。多元化智能理论于1983年随着《智力的结构》的诞生,多元智能理论由加德纳所倡导而成,该理论模式在教育领域受到极大的肯定。该理论模式尚没有完整的学术型定义。但是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这一理论,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也日益深化,它让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发现的学习,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手段。加德纳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出人类的智能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且会因为外界的激发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独立性表现在当一个人某项智能丧失时,他的其他智能依然能发挥作用,不受干扰。相互联系主要指当个人要完成某项任务时,并非某一智能单独起作用,而是所有智能的通力合作,协助完成。然而同一人的各项智能必然有高低强弱之分,智能组合也因此而与众不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强项,通过良好的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强项,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所有智能。这样将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借助强项来发展自己的弱项,优化智能组合。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性比较强,这要求学生们要全面发展专业性知识,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比较适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模式。

二、多元化智能理论模式的教学形式

高职语文教学除了要满足学生基本语文知识的积累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语

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多元化理论模式,提高了高职语文的学习。那么对于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如何进行教学呢。经过针对高职教学过程进行了调查,我们看到了其主要形式有几方面、

(一)了解教学对象,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前,教师必须对所教学生有充分的了解。首先是对学生的背景知识有足够的了解,例如在语文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是喜欢语文的,还是反感语文的;各自又有什么特点和喜好,是擅长阅读还是以写作为乐?再如学生在经过了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后,目前语文能力的掌握情况如何?当讲到元曲《长亭送别》,教师要明确学生以前有没有接触过古代戏曲,掌握有关戏曲的哪些内容,了解哪些戏曲作家,偏好哪些题材的戏曲内容。

(二)增强语文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采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学习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乏味。现在高职语文要求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而这正是多元化智能所提倡的。可见,加德纳的多元化智能非常重要也非常实用。

(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能并不是单一的,那些智能组合也不会相互重复。这也就意味着人和人之间肯定是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智能差异的高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有很大的异端,所以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智力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不去关心学生的反应,学生在学校被塑造成一个个形状相同,盛装知识相同的“容器”。多元智能理论让众多教师放弃了一元化智能观的教学,开始考虑尊重学生个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并借助一定的手段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语文教材的解读本身就是多元的,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对文本的不同意见,也要能够接受学生解读文本的方式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本,采用合理的方式去理解和学习。

(四)借助多元智能理论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语言智能是多种智能中的核心智能,语言智能直接决定了其他各项智能的发展。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指出:语文将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语言基础,语文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高度与深度。所以,语言智能是语文课教师要开发的首要智能,以此来推动其他各项智能的发展,为其他各科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智能理论模式的作用

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加德纳的多元化智力理论,就要全面的进行学习与指导。同时教师看到了多元化智力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高职语文知识。高职语文课的作用是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课堂形式如若一味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课堂对于好动的高职学生来说必然乏味。而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不仅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导向的支撑,而且将从形式上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的学习空间。

总而言之,加德纳的多元化智能理论是教学与教育过程中一个全新的里程碑,。该模式一经推广便受到广大教育学者的大力欢迎。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教师采用了多元化智能理论以后,学生们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教师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可见加德纳的多元化智能理论的优势所在。

注释:

何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2

是新宇.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篇4

让学生对教材总体有全新的感觉,冲破对语文教材的“刻板效应”,不再“畏惧”语文课,减少学生学习语文的压力。教材采用模块的结构编排即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层次呈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就业的“必须”“、够用”和升学发展的不同需求。而在编排顺序上考虑学生的实际,以增加趣味性、顺序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接近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心理,喜欢并够得着。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的动机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比如学生对自己能否完成语文课程的主观判断。这种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中职学生,过往经验中太多失败的打击,过往的得到的评价也不好。因此很多学生自我效能感低,以致面对学习中的困难缺乏自信,担心失败而畏缩不前,不敢尝试,在迷惘、紧张、担忧中逃避学习。所以教材在着力维护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第一印象”,在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上花足功夫,做足文章,以趣味性求胜,力求开篇引人入胜,打开中职语文新学期的新局面。选文,保证文质兼美,不拘一格,以清风拂面,沁入心脾的文章抓住学生的兴趣。

二、单元选文和口语训练增加逻辑性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按文体分为说明文单元,单元后的口语交际为“交谈”,写作部分是说明文?特征和顺序及应用文?书信;第五单元为诗歌和记叙文混编的单元,单元后的口语交际为“复述”,写作为应用文?启事。按这种模式让单元阅读欣赏与口语交流,写作训练形成问题及内容的一致性,加强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容易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另外,大纲对写作部分的要求:“语段写作、篇章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明显由易到难,教材的写作安排应顺应这一规律和顺序,安排写作内容即按记叙文·人物描写、应用文·便条———记叙文·选材组材、应用文·单据———记叙文·写景状物、应用文·书信———记叙文·人物描写应用文·启事———记叙文·叙事———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应用文·通知———说明文·特征和顺序、应用文·计划———说明文·说明方法———议论文·论点与论据。遵循了写作由易到难的规律,并让单元写作训练素材和单元文体靠近。

三、教材的口语训练增加层递性,形成完整的训练序列

按《大纲》要求,教材口语训练部分“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明显按学生学习的规律安排的,遵循大纲要求,并新学期语文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教材的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材料改为自我介绍,口语练习为“开学伊始”新生“趣说自己”的主题班会,介绍自己。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使楚》及交往中的看人说话、看场合说话和看人说话;口语练习是营销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交际口语训练《老太太换暖手器》;第三单元的选文有荷花淀,口语交际也安排《荷花淀》里的夫妻对话,加强对课文中人物对话的理解和品味;《沙家浜》里阿庆嫂智斗刁德一的一场戏则移到后面的相关单元,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是电话交谈。更符合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四、表达与交流内容作适当调整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篇5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二、学习单元理论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自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篇6

摘要:在教育现代化、科学化的研究中,语文单元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实验,开始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如何落实语言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它们与语文单元教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都是语文单元教学中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应分为五步进行,概括为“明确目标、学习知识、教读示范、自读深化、习作训练”十二字。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单元主题板块式语文教学

一、教学板块的构成

“单元板块”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即以语文教科书本身呈现的一个单元为一个有机整体,一个意义板块,这样每一册教材有几个单元,安排了几个主题,就有了几个意义板块。围绕单元主题让学生读整块文章,通过反复读、联系读,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单元课文。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可连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课文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融“听说读写”为一体,使单元“字词句段篇”整体运转。

从纵向看,“单元板块”是指在每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教学内容、训练重点、教学结构板块化。这里的“板块”。实际上是指在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完成整合后目标的需要,划分为若干个较大的组块进行教学。每一个组块内部应当有明确的整合目标,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可操作的学生训练和教师指导,还应当有围绕目标的反馈环节。它有别于传统的“线”形教学思路,是在整合思想的牵动下,融合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程理念形成的学科教学模式。我们构建的单元教学操作模式是“导读――教读――自读――实践――总结”这样五大板块。这个基本程式反映了单元教学的科学程序:确定目标――整体感知――典型示范――触类旁通――课外延伸――以读带说――以读带写――检测反馈。它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知识的系统性、训练的连续性,也反映了教学进程的动态性,做到了教读与自读、阅读与写作、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教法与学法、学习与检测的有机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认知事物的规律,符合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

二、板块模式的操作

(一)导读

导读,就是起导入的作用。是每一个意义板块学习前的“入门课”或“起始课”。语文新课程编排的特点是在每组课文之前,都设立了单元“导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提示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重点,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个总体了解。单元导读课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板块:

导语:让学生通过读单元导语,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学习任务,如单元的训练重点,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等。

课文: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单元的所有内容。感知要学的是什么,从不同角度说说文中某一段的细节描写,文中人物特点,文中独特的写作风格等。

资料:初步了解课文后,启发学生应为本单元学习做些什么准备,查找哪些相关资料。课堂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再查找相关资料、推荐相关书目等,拓宽视野、开发课程资源。

作业:让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给自己留的长期作业。如:拓展阅读;搞社会调查;开名著研讨会等。时间以一周到半月为佳,这样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收获。

(二)教读

教读是单元教学的第二阶段,属典型引路阶段。基本任务是通过教师解剖一两篇课文,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学到阅读同类主题文章的方法。精读课文可分如下四个板块:

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始,教师让学生充分自读,读通、读懂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谈感受、谈理解,哪怕是肤浅的,只要是他自己悟到的见解。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精读,就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深读。“深入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情感和重要词句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和领悟。要达到这要求,学生须精读课文。在深入感悟课文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奇思妙想,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研读品读,深层体悟。人教版选编的精读课文中,有一批涵义很深的课文。这些课文不仅有表层的描述,更有深层意蕴。学生学习这些课文时,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和品读,达到对课文的深层意蕴的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共鸣,甚至受到震撼。当然,对于内容浅显的课文,就不必采取这一教学步骤了。

熟读成诵,尝试运用。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以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初步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其用意在于促进学生把自己感悟最深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初步转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为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三)自读

单元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自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内自读。学生在教读课中已阅读过相关主题的知识和方法,每篇自读课文前又有“自读提示”。因此,自读课的教学应以学生紧紧围绕“自读提示”中的关键问题展开。分两个板块进行:

略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中的问题往往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因此,教学中,让学生自学字词,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个人思考、分组或全班讨论。

再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和深层含义。“提示”中还有问题是对课文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或深层含义提出来的,所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在组内或班内进行讨论。

略读课的教学形式当以小组讨论、个别辅导为主。每个学生的自读方式也可因人而异。为保证自读效果,教师可用巡回辅导、抽查阅读笔记和课堂练习等。

(四)语言实践课

语言实践,包括口语交际、作文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结束是学习的延伸。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话题、有待深入探究的问题,或就单元的主题巧妙引申,使之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题或课外作业。如在教学“人间真情”这一单元时,教师布置学生在课下搜集和阅读表现人间真情的诗歌、散文、报道,歌曲、图片、摄影,调查发生在本地区、本学校甚至本班的人间真情的故事,体验自己与父母和家人的亲情,后两类要写成文章。本单元结束,老师安排了以“人间真情”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文章并朗诵精彩的片断,讲述感人的故事,表演表现人间真情的小品等等。这就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语文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

2.口语交际。人教板教材中每一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一般都是围绕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教学中,我们体现口语交际听说双方的互动的特点,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可与综合活动紧密结合,做到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实践,充分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口语交际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作文教学。人教版教材习作内容也跟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因此作文应该让学生学会真实观察世界,用心灵感悟人生,流淌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具体可分为以下板块:

(1)拓展阅读。围绕单元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查阅各种教材或其他资料(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上网搜索相关文字、图片)以待交流,加深对单元主题的认识。

(2)体验生活。学生由对文字的关注转向亲身体验生活。活动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的兴趣取向,又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多样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3)个性化表达。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课堂上,追求个性化思维,个性化语言,个性化的想象,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的情感活动,个性化的修改能力。

(4)多元评价板块。作文教学的评价形式,是鼓励冒尖,张扬个性。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评选本次习作的最佳开头人、最佳结尾人、最佳细节人,最佳字体人,最佳构思人,最佳态度人、最佳情感体验人等等,做到人人是评价的裁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尽显个性之美。

(五)总结检测课

单元教学的第五阶段是总结,即反馈检测,主要任务有二:

1.系统整理。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并归纳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对带规律性的东西予尤其注意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得更为牢固。

总结课的教学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师生讨论归纳,教师作画龙点睛的结论,也可由学生自己进行梳理,写成文稿,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表达和归纳的能力。

2.达标检测。检测的目的在于评价教学效果,基本形式是书面测试。检测内容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一般只检测本单元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两大块,至于听说和写作能力情况的反馈,则在自习和作文训练中进行。通过检测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矫正补救。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注重总结课的整合与联系;注重对单元重点的矫正深化;注重单元主题的升华。总结课中,教师要注意用巧妙的方法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连接在一起,能够联系实际进行必要的知识扩展,整合回应单元主题。

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板块教学的作用和好处不可低估。从学生情况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习气氛效果都是常规的讲析式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阅读思考,课程资源的开发,表达见解的活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立体式多向交流的课堂结构,大大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章宏.《课程改革学习主题构建》.科学出版社,2004.5

2.陈晓波,刘彩祥,郑国民.《对“主题单元教学”的几点思考》人民教育,2005

3.严伯春,何伟俊.《驾文本之舟驶入生活》.人民教育,2005.6

4.肖川.《名师备课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06.3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篇8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时,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教读示范

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步: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自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自读课文《为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从以往的语文学习角度来说,教学方式普遍比较单一,教学形式没有创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容易出现死记硬背的不良方法,单纯的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气氛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同时,初中语文是教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衔接着小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重要方面,在初中阶段如果能够打好语文基础,对学生以后的个方面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如何理解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

从教学角度和学习斯维的角度来说,多元化教学指的是在实际语文教学环节中,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语文进行系统的扩展学习。初中语文学习内容包含的非常的广泛,在初中教学科目中的拓展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相对小学语文知识来说,初中语文不再是单纯的读写背诵,初中语文在此基础上增添了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如在句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塑造学生情感等方面的补充。

多元化的原文教学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学生以往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在学生掌握多种多种思维方式、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随着经济的而不断发展,竞争日益的激烈,社会对多元化思维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多,墨守成规拥有单一思维的人将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科目当中,教师要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多元化思维的能力的同时,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二、如何制定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学生相关知识能力的掌握,提高学生必要的文学素养之外,更多的是要加强学生创造能力、逻辑分析等综合语言表达的能力。以语文阅读训练课为例,传统的教学的方法是,教师按部就班的让学生熟读文章,然后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在理解文章中心这一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中心内容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进而得出不同意义的中心意思。这种多元化的发散思维,能够改变学生单一的思维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不论是从正面或者是反面看待问题,学生所看待的问题都能得出相应的理论依据。

在文章书写过程当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写作角度进行文章的写作。这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观察问题,所得出来的观察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书写出来的文章也有各自的特点,初中语文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适时的进行学生多元化,多角度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的思维能力和看待事情的能力有个质的转变。从而使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

三、如何实施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

实施多元化教学是一个精心安排的教学工作,教师要在充分结合初中语文相关课程内容上做出相应的转变,把语文朝着既定的教学设计,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教学研讨。

(一)要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肯定,不断的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新的意见观点。只有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学生所提出来的观点共同加以验证,就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进而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教师在指导关于大自然的文章书写时,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感受大自然,通过学生从不同的感官条件下,认识、发现自然,激发学生用不同的思维去看待自然。亲身感受要比坐在教室苦思冥想要有用的多[2]。

(二)进行必要的分组讨论。教师可以把语文教学遇到的问题,或者是精心编排合理的问题,放在课堂上大家分组讨论对问题的看法,这种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学生对问题进行了独自的思考,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对语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多角度看待思考问题。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字啊彼此讨论中学习不同的看待问题的经验,促进学生不断的合作沟通,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及时的对学生做出合理的指导。当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要为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行下一个知识内容的学习,而不是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茫然的不只是多措,或者是学生对相关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对后面的学习差生认识上错误的阻扰。

四、结束语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实行多元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看问题的高度和广度。有着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我国新课标的不断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在教学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是、部分学校在教学方面依然没有进步,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呆板机械的教育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将多元化教学理念贯通到教学方法当中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各种行为能力的提高,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语文单元教学论文篇10

1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游记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1.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些较复杂的游记。

1.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防伪,达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2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时,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①小说起源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②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清回体小说。③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3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在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①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②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③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讲读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可以与初中的《景泰蓝的制作》作比较,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一下问题:①二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预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4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使学生有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自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记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片白读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与初中的《火刑》作比较,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马克思和布鲁诺两位思想家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以上为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