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业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35:19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1

在西方,金融业与工商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注重市场营销,将市场营销观念作为指导银行业务经营的基本思想。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顾客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早期银行的市场营销,基本上以联系与争夺客户、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随着银行之间兼并加剧,竞争激化,单纯用礼貌、周到的服务,已较难进一步拓宽顾客渠道。银行为了在信息技术时代求生存首先也是要争取顾客,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促使银行服务手段现代化。银行致力于采用新技术,为银行与银行间以及银行与客户间的联系增加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促进了银行内部管理的电子化。

一、建立客户综合服务网络

客户综合服务网络是针对金融行业这种特定行业的相关服务而设计建设的,客户通过一定的通讯手段(电话、传真、计算机通讯等)与服务网络中心取得联系并得到身份确认后,即可享受系统所提供的相应金融行业信息服务及有限定范围的账户操作服务,如获取金融行业政策、法规、业务办理通知信息,查询新业务开办方法,客户账户往来查询,查对用户相关社会服务行业收费账单,用户进行限定范围的账户转账和指定收费单位的简单付费,以及其它某些相关行业特别业务操作,等等,也有人把它称之为银行服务呼叫中心(BanKSeRViCeCaLLCenteR)。

早在80年代,欧美等西方国家就已经提出这个概念并利用电话等通讯手段在各大商业银行为广大储户提供服务,然而,由于当时的通讯与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这一服务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但是,在今天,计算机与通讯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计算机领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已经得到了成百上千倍的提高,CpU从286、386、486到奔腾处理器,从单处理器到对称、非对称多处理器结构;计算机网络范围已经从小范围的局域网发展到跨区域的广域网、甚至联接全世界的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数据传输从统计时分复用到atm异步转移模式,数据传输速率已从几百bps发展到最高上几Gbps,几乎是千万倍的提高;计算机处理体系结构从单机方式发展到“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网络方式以及CLient/SeRVeR的客户/服务器分布式处理模式。所有的技术和产品都以跨代的速度更新和发展。在通讯领域,电话已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X.25分组交换网、DDn数据网以及光纤网已触及城市的各个角落,卫星通讯、微波传输使得信息可以传送到人类所能想象的任何空间,……。所有这一切都已为建立最完美的金融增值服务网络系统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1995年10月,首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服务。接着,北美又出现一体化金融网络机构,商业银行步入电子化新时代。电子化的进程大大增强了银行竞争力。花旗银行的atm已能处理150多种交易,从现金存取到共同基金投资,甚至进行股票交易,使客户加深了对银行的依赖程度。

客户综合服务网络的建立,可以使商业银行向全能型发展。在银行高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德国、荷兰和意大利商业银行率先向全能化发展。对客户而言,全能银行有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的优点,使客户能自由选择最适合其需要的信用工具,特别是小客户,节约了他们与多家机构打交道的成本。这有利于银行吸引更多的客户,实施网络式管理。美国花旗银行发挥总体优势,不断将其在日本市场外的金融创新产品,如有6种货币和黄金等多种选择的共同储蓄账户,介绍给日本客户,稳住了日本市场。目前,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日益为西方商业银行重视。金融工程所承担的是向特定用户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服务方案。该方案包括尖端金融产品的设计、证券承销安排、资金的吸收与分流、产品开发与信息处理等。银行招聘一批精通投资银行业务、企业银行业务和金融、法律、税务方面的专家,将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向客户提供能满足其要求的、独特的服务方案。这种方案是标准化的投资机会及储蓄、信托方式,配合客户独特需要而组合成的最低成本方案,即“独家顾客”方案。也就是说,这些顾客只信赖和光顾此银行。这是固定客户制,是客户与特定银行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银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客户信息资源,发掘潜在客户,波浪式地发展客户网络,同时也可加深银行与客户的定向信息交流关系。

二、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

在经济全球化并高度繁荣的今天,多学科、多领域的整合服务正在满足社会各界的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全球银行间的计算机网络化,可以使本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同行建立联盟,利用对方的金融专家和计算机系统,实现客户网络制的发展。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迅猛增加,传统的通讯交换方式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大量的数据需要及时、可靠地在各银行间传递,而全球银行间的计算机网络化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在现代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出一种新的数据交换模式:eDi。eDi是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缩写,意为电子数据交换。这种方式是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迅捷、准确的计算机网络为客户办理国际结算业务,每一笔业务的延续时间不超过三十秒,节约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费用,实现了银行为客户提供优质、快速服务的宗旨。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上,eDi迅速成为商业银行吸引客户、增加中间业务量行之有效的手段,促进和推动着商业银行的现代化进程。正是eDi这种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沟通不同行业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尤其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正日益发展成为最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交易手段之一。从90年代初期起,美、日、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陆续宣布,所有的商户首选交易方式为eDi,不采用eDi的商户将不予或推迟办理,eDi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日后国际化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三、创建银行内部通信网络

西方商业银行管理改革的主导是“以人为中心”观念的确立。人是经营管理的主题,行为科研究已在西方国家形成潮流,使世界企业管理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在商业银行界突出体现在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银行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银行有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能赢得广大客户的信任,有了高素质的银行管理者,才有高数量的客户群。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与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因此,银行创建内部网不仅发展了内部通信,加强了上下级的关系,而且也加强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这样做起码可以减少组织内部的文件流:即搜集保存于文件和活页夹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置入一个具有强大搜索功能的电子通道;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例如,瑞典最大的SpaRBanKen银行也处于激剧动荡的合并时期。它开发的内部网,名为CHanneLone,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即电子邮件、论坛(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银行规则与其它组织信息数据库以及工作流系统。很显然,内部网改进了银行内部的通信。SpaRBanKen银行内部网/inteRnet解决方案经理LUStiG认为,通过改进员工访问信息的条件,将会改进银行向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迄今为止,我们将30-35%的时间用于直接客户服务,其余的时间则用于处理业务部门的任务,”他说:“现在,我们必须改变上述做法,将执行两种任务的时间比改为80:20,即80%的时间用于开展有效的用户服务,用于处理业务部门日常事务的时间仅占20%。”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各大银行都将要逐步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并且在不断加强其地区性、乃至全国性金融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在各大银行间建设区域性电子联行的工作也已经取得了实质的进展。而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的银行还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世界范围内众多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

因此,许多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后,以及实现区域性电子联行后,银行的业务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银行众多的公司客户、私人储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怎样稳固保持原有的客户并不断吸引更多的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发展自己、而处于领先的地位?

很显然的一点,就是不断改进服务。只有不断利用现代电子信息通讯管理手段,全面提高银行的专业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为银行客户服务,才能争取扩大银行的业务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应完全熔入国际金融业电子化发展的浪潮中,并根据自身的特征,利用尖端电子技术不断创新和开发适合自己发展的先进服务手段。我们除了应完全掌握上述国际金融业电子化发展的三个方面外(建立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和创立银行内部通信网络),还应结合当今尖端的电子技术及自身的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开发:

1.由于电话银行、自动柜员机以及当前的inteRnet银行服务等相继问世,客户实际上是距离银行越来越遥远了。各家银行的服务项目越来越雷同,客户所面对的是同样的电话或atm,银行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谈的途径越来越少,如何才能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呢?这是全世界商业银行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在与国际接轨时,也应首先考虑这一问题。客户综合服务网络系统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创建一种环境,银行利用该环境不仅可以向客户交付事务处理功能,而且提供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个人化信息。我们先运用定向联系,即定向促销,掌握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及客户资金拥有量、投资意向、投资策略、分散投资比例等,然后通过定向服务包括定向优惠,利用计算机系统建立固定客户制,为顾客提供设计独特的理财方案,使这些顾客只信赖和光顾一家银行。目前,美洲银行、nationSBanK、第一银行系统、FLeetFinanCiaLGRoUp、加拿大皇家银行、花旗银行以及新英格兰银行都在进行这方面的设计。

2.在理论上,越开放的系统,其安全性就越差。而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要求既开放,又要绝对安全。如何寻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是我们要努力寻求的。新加坡DBS银行于1998年10月份出台inteRnet银行服务,该银行压倒一切的问题是安全。由于美国禁止输出128位加密技术,DBS银行经过努力寻找到一种替代方案。瑞士CReDitSUiSSe银行为了保证无懈可击的安全性,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参数,可达到如下目的:

保护主机和服务器系统免受外部攻击;

防止内部图谋不轨和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系统;

提供强有力的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在公用inteRnet传输时的安全;

保障用户在inteRnet的识别和验证;

保障用户与银行主机之间端对端的透明性;

解除银行客户对保护专用信息问题的担忧。

3.以inteRnet服务为基础,与欧洲和美国的银行建立一系列联盟。通过这些联盟,我们可以扩展在全球范围的触角,可以促进伙伴银行的客户在我国进行投资,同时我们自己的客户也将更加便捷地获得海外投资。inteRnet服务可以作为主要的市场开发工具,它是我们赖以建立新联盟的基础。一旦建立了此种联盟,双方银行的客户都可以从广泛的银行服务互惠协议中受益,包括使用atm以及外汇和贷款业务等。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2

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并购浪潮,笔者认为,世纪之交的这场并购浪潮不仅是银行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的一种战术安排,更是为了在下世纪抢占国际金融市场而作出的一种战略安排。

首先,这场并购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目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迅速,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赖度明显升高,国际市场的相互开放程度也大大提高。全球90%的金融业市场将获得开放,其中包括20万亿美元的银行资本,20万亿美元的银行存款,2万亿美元的保险金,10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场资本,10万亿美元的上市债券。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一方面使国际银行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他们更有必要和可能扩大业务范围,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也使其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份额及垄断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和重组。这种外在环境的变化使银行的并购不仅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盈利水平,更是为了重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体系。银行通过并购原有的竞争对手,强强联合,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业务和服务的扩张,取得产业垄断地位和领导地位。

其次,这场并购与以往不同,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在这次并购高潮中,强强联合,超大规模巨型银行间的并购现象普遍,交易额十分巨大,经济影响和发展势头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以美国为例,美国1998年4月一周内发生的三起巨型并购行动,影响空前。第二,这场并购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行业内(指金融业内部的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并购和行业间并购同时发展。而且,许多国家为了加速调整步伐,对原有法律作出修正,当有些并购活动与法律相抵触时,会迫使当局作出某些让步。第三,这场并购浪潮充分体现了银行业全球化、国际化、无国界化发展的趋势。

最后,通过对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分析,可以把这次并购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进攻型战略并购,二是防御型战略并购。进攻型战略并购主要是指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国际大银行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并购组建世界性超大银行,以达到其发动全球领域的“抢滩”行动,维护其世界银行业中的领导地位或竞争优势的目的。这类银行主要以美国和欧洲银行为主。防御型战略并购则是指那些经营业绩较差,不良债权较多,潜在金融风险较为严重的大型银行,通过并购来化解不良债权,调整内部结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而达到维持生存和发展目的的一种战略。这主要以日韩银行业并购为主。

二、战略性并购对中国金融业的新挑战

首先,把中国的金融业放到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看,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是比较脆弱的,金融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潜在风险较为严重。因此在全球性竞争的环境下,我们目前还是处于一种战略防御的地位。当前的任务还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银行“内功”,然后才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第一,我们应进一步深化银行改革,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实现经营方式转变,由技术性经营方式代替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国有银行应进行机构重组,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裁减职员,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银行技术投入,加速电子化、网络化进程,缩小与国际大银行的技术差距和经营水平差距。

2、银行应对不良债权采取新措施,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呆帐准备计提的方法来冲销存量坏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通过提高经营水平优化资产运用,提高资产收益率减少增量坏帐,这应是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根本性措施。

3、扩大业务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比例。

4、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21世纪银行业的竞争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银行经营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它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我们应抓紧时间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银行管理人员,积极从高校选拔优秀的金融人才,提高银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二,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新型股份制银行建设,逐步提高其市场份额。中小股份制银行可以通过互相并购重组或收购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方式扩大规模,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普遍具有机制灵活、经营行为规范、效益好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不利因素,还很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竞争,更不用说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因此,只有通过并购重组地方性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和国有银行分支机构,才可以迅速扩张规模,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竞争力。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3

论文摘要: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相互融合的。

     绪论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金融与贸易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间经济关联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金融与贸易在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融合与互动关系日益突出。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过程更是有力的突出了这种变化。

     分析

     所谓金融发展,简单来讲就是指金融业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对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工具结构等金融结构作出的相应调整与变化,其目的是为经济发展创造更优越的金融条件。

     在金融发展趋势下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变化是怎样的,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金融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日益凸显,金融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各国间贸易业在对金融业发展发挥着能动作用。

     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就是对外贸易,它是在一定 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国家的形成。

     首先,金融发展水平可能对国际贸易模式有重要影响。

   金融领域的发展给一个国家更依赖于外部融资的产业带来 比较优势。因此,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可能也是比较优势的一个来源。

     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结构,贸易结构可分为商品结构、地区结构

   从商品结构上看,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国家,在对金融依赖较强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并大量生产与出口;金融发展程度低的国家,在对金融依赖弱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并大量生产与出口。因此,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结构升级,进而促进进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金融发展60年,60年的中国金融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给新中国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得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了更多合作关系,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在这6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成为世界贸易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日益崛起,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也更加开放,经济的繁荣增强了国力更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中国的产品结构也随金融业的发展不断升级。

   从地区结构来看,由于金融对贸易的支持、服务及风险分散作用,地区金融越发达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容易出现“马太效应”,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金融越发达的地区,贸易就越发达。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之首,其贸易发达程度也是众所周知的。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等。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成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还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风险和损失,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美国、欧盟、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在国际上有着超强的竞争力,这往往得益于这些国家发达的金融业。

   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关系

2007年9月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至今尚未平息,并且引起了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信贷危机从美国扩散到全球。2008年9月,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林银行被贱卖、美国国际集团获政府资助、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诉人们金融危机渐入高潮。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引发的关于经济衰退的担忧也日趋升温。美国银行倒闭频率创下新高,在这种大形势下,国际贸易结算不可能独保其身。美国的经济地位动摇,各国间贸易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由此可见。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是成正相关的。

     其次,国际贸易对金融发展起到能动性的影响。

Blackburn和Hung(1998)认为通过规模效应,贸易自由化能加速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降低金融中介成本,产生更高的增长率。aizenman(2003)从理论上研究了国际贸易开放对于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他认为贸易自由化使得金融控制成本增加,最终导致金融改革的发生。也就是说,金融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副产品。Do&Levchenko(2004)的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跟实际产出存在着均衡的关系。产出的变化会影响到金融发展,由于国际贸易会影响产出的变化,因此国际贸易也会影响金融发展。然后,他们用一个多国实证检验证明了自己的模型和立论的正确性。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个互动的关系。

     在目前所看到的文献中,国内的研究相当少。白当伟 (2004)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金融抑制、金融约束以及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用世界77个样本国家1965-200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金融发展的确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他对中国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不存在长期关系。郭云峰与刁德霖(2005)简要地介绍了2002-2004年之间的一些文献。齐俊妍(2005)介绍了国外将金融发展因素引入Ho的理论框架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说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资本泉赋和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梁莉(2005)认为贸易开放度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是贸易开放促进了金融发展而不是与之相反。沈能(2006)认为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上看,我国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从反馈份额看,更多表现在金融规模对国际贸易的因果关系,但金融效率与国际贸易负相关且不存在任何因果关联。此外,他还考虑了在财政分权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其结论是:(1)金融发展有利于地区开放度提高; (2)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涉不利于外贸;(3)我国部分地区的出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正式金融。

   贸易政策是金融调整的重要手段,适当的贸易政策能促进金融发展,反之则会引发金融业萧条。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产品的开发,对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4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国际金融课程是由国家教育部针对高等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所确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它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基础知识和国际金融实务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综合性。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缺失,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金融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了国际金融课程改革的强劲动力。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教材是学生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最直接最基本的渠道,目前,各大高校金融类专业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体系比较完整,但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却不能及时更新。国际金融课程知识点包括国际收支、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国际金融市场等,而这些内容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也需及时进行更新。当下各大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在知识点的更新上比较缓慢,且大多数侧重于理论知识,缺少与实际社会需求相关的实务性知识,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实践训练的需要。

(二)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当下金融行业需要的人才是兼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现今大部分高校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模式仍以理论教学为主,任课教师由于缺少在金融行业从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课程的讲授上只注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忽略了实际社会需求,教学模式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在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取相应的岗位能力、职业技能上有所欠缺。

(三)教学方法单一乏味。现今,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仍普遍采用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只采取课堂教学这一种单一模式,课堂效果一般,教学内容乏味,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同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极其欠缺,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更新教材内容。国际金融作为金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需尽可能多的向学生传授金融行业所需的知识与技术。教材应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化,保持其时代性,将金融行业实际需要的理论与实务较好的融合,配合金融市场上不断发生的金融事件作为真实案例,做到理论与案例匹配,深入浅出,达到通俗易懂又有一定深度。

由于教材的修订需要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为了能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当下的金融市场现状,并及时更新知识储备,高校教师可以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随时编写校内辅助教材或讲义,进一步提高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缩短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对接距离。

(二)改革教学模式。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即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国际金融作为金融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要求除了必须的理论内容外,还要有较强实践性。因此,教师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改进、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让学生达到学与做的同步,实现毕业即能上岗,达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所学专业职业岗位的毕业生,在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准确分析金融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职业岗位需要的国际金融知识,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能力,即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根据实际的岗位需求来确定课程的教学模式。

(三)丰富教学方法。1.实验室模拟教学。由于国际金融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借助金融教学软件模拟真实的金融交易环境,通过模拟交易系统使学生能将掌握的金融操作和市场运作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模拟系统中进行模拟交易等,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交易流程,在模拟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

2.社会实践教学。除了模拟实践教学,到社会单位中参加社会实践也是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任课教师可积极的联系一些与金融专业相关的单位,如证券公司、银行、期货交易所等,带领学生到以上单位进行认识实践,了解实际工作的具体业务流程、操作过程、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及工作单位的实际业务操作模式等。

3.网络教学。在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网络教学手段,第一时间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上发生的最新信息通过图片、视频、评论等方式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及时、全面的了解金融市场上的最近信息,既更新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热点问题的产生有了全面的认识。较好的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能力、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国际金融课程对实践性的高要求同时需要配备一支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各高校不断的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尽可能建立一支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鉴于教师的实践经验欠缺,可分批次的将自有教师送到金融类的关系单位进行实践,汲取实际的工作经验,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的指导学生。另外,还可聘请银行、期货、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从业人员参与到教学中,可通过讲座、实践环节指导等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业务操作经验。

三、结语

鉴于国际金融课程在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无论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材的时效性等方面都应不断的以实际社会需求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鲁桃珍.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在高职国际金融教学中的尝试[J].科技信息,2007(10).

[2]张路明.《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及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6).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5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金融掌握着社会生活的命脉,其产品种类、市场体系、经营管理以至新兴理论和学科等一系列的创新,使得金融服务业的范围迅速扩大。但对于金融服务业的界定,经济理论界一直都在争论,尚无定论。纵观已有相关文献,学者们普遍将金融服务业的界定与范围等同于金融产业。

国外关于金融服务业界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的金融服务经济研究和微观的金融服务营销方面,尤以金融服务营销为主,或者直接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统计中。

国内学者研究并对金融服务业最早进行明确界定的是秦池江(1995),认为“金融产业是由金融企业组成的以社会金融资源为利用对象,经过自己的加工以后能够为社会提供特有功能和规模的金融产品,并通过市场交换为社会为自身带来净收益的企业群体。金融作为一种产业,从宏观管理上来说,不仅是要承认它的分支机构有公司法、商业银行法所规定企业特征,同时必须要对产业发展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扶植政策、市场规则和监管手段,把这种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内,保持产业的合理布局和成长空间,避免产业膨胀和产业萎缩。从产业自身来说,金融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其产业群体特征,体现在产业技术优势、产品竞争优势、资源利用优势、经营能力优势、营销网络优势、人才开发优势。”

张作荣(1996)从金融产业成长导向经济要素流转与重组入手,界定金融产业及其成长的实质。曾康霖(2002)认为,金融产业是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同一属性的部门和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集合体,自然就是国民经济中的产业。金融产业具有先导产业、风险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特点。金融产业在社会经济中既能发生正面效应,又能发生负面效应。金融产业作为金融本体内在构成经济的组成部分。张凤超(2003)指出,“所有金融要素按照一定比例参与地域运动,通过专业部门的运作,构建出完整、独特的价值运动系统,凝聚成具有统一属性的产业集合,即金融产业。金融产业不是虚拟经济,而是一种复合型组织体系,它一般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专业部门构成。”冉光和(2003)认为,“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金融产业部门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及不断发展的过程。……金融产业与真实产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信用合作、平等互利的产业经济关系,金融产业应该按照产业发展规律进行规划发展和经营管理。”何德旭等(2003)从理论上对金融服务的内涵和全融服务业的范围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金融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增加值和吸收就业两方面考察了主要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近十年来发展状况,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孙伟祖(2006)将金融产业界定为“以经济金融资源为利用对象,通过提供金融商品与服务,经实现金融功能,并从中获得净收益的金融组织的集合”。如按职能划分,金融产业应“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相关的金融服务业”。何德旭(2006)、徐丹丹等(2008)均沿用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的分类,将金融服务业界定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业。中国台湾地区的金融服务业包括金融控股公司、金融重建基金、中央存款保险公司、银行业、证券业、期货业、保险业、电子金融交易业及其他金融服务业。针对国内从产业角度研究金融问题的理论成果薄弱这一状况,2006年和2008年,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组织国内金融界的专家学者主持编撰的理论前沿丛书――《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4)》和《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5)》,通过以综合报告、主题报告、行业报告和专题报告的形式对中国金融服务业体制改革与组织变迁、发展战略与模式、产业关联、国际比较、金融服务集群、金融创新、政策保障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大大丰富了金融服务业理论研究,对促进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

二、关于国际竞争力中金融因素的研究

1、国际竞争力

国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在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或协调机构,为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开展工作。目前,研究国际竞争力最有影响的机构是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民间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managementDevelopment,imD),并且形成了基于国家或地区层次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自1996年开始,weF每年公布《全球竞争力报告》(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以未来5-10年的中长期人均GDp的经济增长为基础,建立多因素决定的系统评价体系;imD每年公布《世界竞争力年鉴》(the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从国际竞争力概念的定义出发,着眼国际整体的现状水平、实力和发展潜力,兼顾国际竞争的资产条件和竞争过程、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引进吸收与输出扩张、个人风险与社会凝聚力的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平衡关系,强化市场经济理论在系统描述中的评价原则的开发与运用,建立系统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学术界开始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则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际竞争力概念和来源的争论,以及从国际贸易、生产率、价格、成本、技术创新等角度进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在企业层次主要是进行调查和案例研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和案例逐渐增多,用标杆测定法对政府在宏观经济环境、创新、教育方面竞争力的测定,对产业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企业竞争力及其最佳实践活动的测定发展最快。竞争力理论权威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把产业组织理论引入战略管理研究,从产业这一中观层次对竞争力展开了深入分析。

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也是从国家层面开始研究的,而且与国外情况不同的是,国内政府机构参与和进行的竞争力研究并不多,相关研究成果更是甚少。1989年,原国家体改委与weF和imD合作研究国际竞争力,但真正将中国的部分数据纳入《全球竞争力报告》则是四年后的1993年。1994年中国加入《全球竞争力报告》的分项目比较,自1995年开始,中国才进行《全球竞争力报告》的全部项目比较并参加全球竞争力排序。1996年,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及中国人民大学联合组成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运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方法对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于1997年出版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

当国内政府部门与机构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时,学术界也开始了相关的探索。1991年,狄昂照等承担了国家科委的重大软科学课题《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及度量方法,提出经济活力、工业效能、财政活力、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对外经济活动活力、创新能力、国家干预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并设立了这些决定因素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亚太15国(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比较。1993年,任若恩等与荷兰格林根大学国际产出与生产率比较项目组的专家合作,进行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从1995年开始,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金碚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进行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及其实证研究,其提出的产业评价方法,被许多学者用来进行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从1997年开始,赵彦云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分专题连续出版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1999、2001、2003)》,如1997年报告讨论了中国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1999年报告讨论了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2001年报告讨论了21世纪发展主题的国际竞争力,2003年讨论的区域国际竞争力等。裴长洪(1998)深入研究了利用外资和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邹薇(1999)运用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指标,对中国1965-1995年九大类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郭克莎(2000)从生产率、劳动成本、经济效益、进出口等角度对1993-1998年中国和世界工业的差距进行了研究。高世楫等(2000)在weF和imD框架下从国家层面分析评价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彭丽红(2000)从环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内在竞争力四个方面进行企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张金昌(2002)从竞争主体、竞争对象和竞争结果三个角度分别研究了国际竞争力。此后,国际竞争力问题成为了研究热点,学者们对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经济分析范式研究和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并取得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成果。

2、国际竞争力中的金融因素

国外对金融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金融市场效率和金融服务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上,而金融服务竞争力评价又主要体现在银行竞争力上。在金融市场效率研究方面,Carlin等(1998)、Beck等(2000)认为发达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对于金融服务而言,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职能是资本配置,资本配置效率是衡量金融服务体系竞争力的基本指标。在金融(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方面,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理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表现,而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国内以下关键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以及机会和政府。虽然波特并未专门研究金融竞争力问题,但是其倡导的诸如价值链分析、钻石理论、五力模型等思路和研究方法却给研究金融竞争力问题提供了触发灵感的源泉和一系列实用的分析工具。weF和imD对金融业竞争力的评价是根据一国金融业对整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把一国银行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作为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银行规模、贷存款利差、金融机构法律监督与金融稳定等。weF的评价理论认为,金融是影响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八个重要因素之一。imD提出了一个类含290个指标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金融竞争力是其中的一类要素,包括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银行部门效率竞争力等4类子要素共27项指标。在imD金融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用股票市场筹资额、国内上市公司数、股票市场人均交易额、股东权利与义务、内幕交易情况共五个指标来评价股市竞争力;用银行规模、银行部门资产占GDp的比重、信用卡发行量、信用卡交易量作为评价银行体系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imD认为规模和交易量是体现和决定股市及银行部门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Shleifer,andrei和Robertw.Vishy(1986)和Bhide,amar(1993)认为股市的流动性过高,只能使股票持有者不注重所投资公司的经营状况,减少公众参与公司监管的可能性,因此消弱股市的资本配置功能。

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遵循imD的思路对中国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的针对金融整体进行研究,有的仅针对银行业进行单一层次研究。1995年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第一次按照imD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测定和比较排序。赵彦云等(2000)参照imD的金融体系竞争力指标体系,从资本成本大小、资本市场效率高低、股票市场活力和银行部门效率等4个方面运用27项指标对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指出金融体系国际竞争主要是资本与银行服务效率的竞争,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发展缓慢的原因是由于金融效率不高所致。赵旭等(2001)在分析传统共谋假说(结构-行为-绩效理论)与有效结构假说的基础上,运用Dea综合效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效率是影响银行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与利润率呈负相关。谭庆华(2002)以金融资源论为指导,提出了金融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另一种思路和发展趋势。雷宏(2004)对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案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彭丽红等(2006)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一国金融部门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一国现实与未来经济的增长,而金融部门竞争力与自身的实力和效率、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诸多经济、法律因素相关。李静萍等(2007)结合imD金融环境要素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遵循规范性、金融现实性等原则构建了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4个要素18个指标所组成的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李正辉(2008)同样以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中的金融体系要素为基础,运用单项要素评价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金融机构效率竞争力4个层次24个指标的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关于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国外理论界关于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业、保险业。英国的《银行家》、《欧洲银行家》、《亚洲货币》等杂志每年都根据银行的一级资本规模、总资产及其增长率、资本资产比率、利润总额及其实际增长率以及反映经营状况的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盈利能力等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进行排名,这既可以考查单个银行,又可以考查一国银行的实力水平。标准普尔公司对银行评级的方法重点考虑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因素。其中,商业风险因素包括经济风险、行业风险、市场状况、业务种类及业务地域的分布、管理及政策等;财务风险因素则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融资及资金流通性、资本率、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财务灵活性等。穆迪对银行业的评价内容包括经营环境、所有权及公司治理、品牌价值、盈利能力、风险结构与管理、经济资本分析、管理重心和战略等七个层次。CameL评级是将资本、资产、管理、盈利、流动性五项作为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指标进行评价分析。2001年,CameL评级在原有五项指标基础上增加了敏感性指标,从而构成了新的CameLS评价法。wendyDobson和pierreJacquet(1998)认为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展金融服务业就应该放松管制和对外开放。philip等(1998)研究了保险业的竞争力。RasoulRezvanian(2002)对新加坡商业银行业的成本结构和盈利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G.n.Bajpai(2003)认为金融业正在原有基础上被重新界定,具体表现在金融服务范式上的改变;提高金融服务竞争力必须从个人、企业、经济和监管等方面展开。Fariborzmoshirian(2004)认为,增加金融创新和产品差别化的金融服务,使得主要金融机构出现了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放松对金融服务业的管制和许可,有利于扩大一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有利于提高东道国金融服务业的效率和竞争力。Georgem.vonFurstenberg(2008)研究指出国际金融服务(iFS)行业正在进行内部重组和地点调整,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技术以及节省成本的基础设施,有助于吸引国际金融服务业务。

国内很少专题研究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竞争力上,且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大部分还停留在对概念的挖掘和财务指标的对比与分析上,对除银行业外的主要细分行业竞争力研究则很少涉及。

关于金融业竞争力的研究,田华等(2003)从imD指标和贸易角度分析了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并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熊德平等(2003)指出金融产业竞争力是内生于金融系统的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制度竞争力、金融政策竞争力和金融企业竞争力的统一体。殷兴山(2003)构建了由金融聚集力、金融资源力和金融区位力的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方法对长三角15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估。于尚艳(2005)将金融产业成长划分为量性指标和质的量性指标,其中量性指标包括金融产业的组织扩张、生产能力扩张和区域扩张,质性指标既包括结构指标和效率指标,也包括金融产业成长的产业、空间结构以及金融产业的宏观、微观和市场的效率。牛丽花(2005)认为,要提高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就需从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代桂霞(2006)则指出,金融业竞争力主要在于技术再造,银行可以通过技术再造完善新的银行业务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改变现有信息技术的成本和服务结构,对相互冲突的资源需求进行协调,利用技术的力量大幅度改进银行与市场互动的效能。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2007)将金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划分为现实竞争力分和潜在竞争力,其中,现实竞争力主要是通过现有的金融细分产业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潜在竞争力则通过对制度性因素,如政府政策、监管制度、公司治理、创新机制等进行分析评价。辛伟(2008)依据现代金融业的产业和贸易性质选择变量并构建模型,实证发现资本劳动比率、技术、人力资本和银行业国外资产额是中国金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韩景华(2008)通过研究发现,全球金融环境的剧变及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缓慢是制约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借鉴国际先进的金融监管经验,改变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保险业及证券业,以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提高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

关于金融业主要细分行业竞争力研究,焦瑾璞(2001)将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解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竞争环境以及竞争态势等四方面,并针对各个方面设计指标体系。现实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盈利能力、流动性、资产质量分析以及资本充足率分析;潜在竞争力包括法人治理结构、业务体系及创新分析和监管有效性分析;竞争环境指标包括宏观经济金融运行、金融政策和相关产业发展;竞争态势研究的是现实、潜在竞争力和环境因素随时间发展而变化的趋势。殷雷(2002)从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出发,提出商业银行竞争力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兼顾其社会责任和公众服务义务的同时,拓展市场、开创未来的能力。朱衍强等(2004)从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深入研究和评价了中国证券业的全球差异。熊剑庆(2005)认为,我国证券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构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资本融资能力、业务创新能力、服务营销能力、研发学习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蔡红艳(2006)从中国银行业重组中全面分析和研究了金融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其与金融改革的关系。闫磊(2007)认为,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是中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根本途径。张晶等(2008)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具体研究了中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指出应从培育保险人才、激发保险需求、发展混业经营、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保险创新等方面来提升其竞争力。王艳平(2008)从银行规模、经营能力和服务质量、盈利能力、不良贷款比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薛昊(2008)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陈晓静等(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制约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创新能力不足、经营环境较差、公司治理结构欠完善。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为人们研究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关于金融服务业内涵,理论与实务界并没有形成一致观点,也未形成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完整的研究体系,有的还停留在对概念的挖掘和财务指标的对比分析上,对银行业以外的其他细分行业竞争力较少涉及,更缺少一套公认的全面、客观衡量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而这些也正是学者们应认真探讨与研究的。

参考文献:

1秦池江.论金融产业与金融产业政策.财贸经济,1995,(9):24

2张作荣.金融产业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1996

3曾康霖.金融经济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19~428

4张凤超.金融产业成长及其规律探讨.当代经济研究,2003,(10):68

5冉光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

6何德旭,王朝阳.金融服务业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分析.上海金融,2003,(12):4~7

7孙伟祖.金融产业演进与金融发展――基础理论的构建及延伸.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20~123

8何德旭.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9~80

9徐丹丹,高扬.2007首都金融服务业发展报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5~6

10何德旭.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何德旭.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2课题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3狄昂照,吴明录,韩松等.国际竞争力.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

14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15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1999、2001、200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999、2001、2003

16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7邹薇.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经济评论,1999,(5)

18郭克莎.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及缩小差距的途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2000,(12)

19高世楫,陈立,许钢.2000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经济创造力与国际竞争力.战略与管理,2001,(2)

20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1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2w.Carlin,C.mayer.Finance,investmentandGrowth,London.UniversityCollegeUnpublishedworkingpaper

23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与生产结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4田霖.金融产业竞争力研究评述.经济研究导刊,2007,(9):65~69

25Shleifer,andreiandRobertw.Vishy.LargeShareholdersandCorporateControl,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6,96(3):461~488

26Bhide,amar.theHiddenCostofStockmarketLiquidity,JournalofFinanceeconomy,1993,34(2):31~51

27赵彦云,汪涛.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应用研究.金融研究,2000,(8):62~71

28赵旭,蒋振声,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1,(3):59~67

29谭庆华.金融资源配置主体探索.上海金融,2002,(5):13~16

30雷宏.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案探讨.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4,(6):33~36

31彭丽红,戴丽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经济纵横,2006,(6):42~45

32李静萍,赵彦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与管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239~258

33李正辉.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48~53

34wendyDobson,pierreJacquet.FinancialServicesLiberalizationinthewto.washingtonDC: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8

35philipR.p.Coelho,Jamese.mcClure.Socialcontextandtheutilityofwealth:addressingthemarkowitzchallenge.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organization,1998,(37):305-314

36Rezvanian,R.andS.mehdian.anexaminationofCostStructureandproductionperformanceofCommercialBanksinSingapore.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002,(26):79~98

37ShriG.n.Bajpai.Banking,insuranceandFinancialSector:avisionoftheFuture.Charteredaccountant.2003,(1):722~725

38Fariborzmoshirian.Financialservices:Globalperspectives.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004,28(4):269~276

39Georgem.vonFurstenberg.assessingtheCompetitivenessofinternationalFinancialServicesinparticularLocations:aSurveyofmethodsandperspectives.openeconRev,2008,19:539~556

40田华,张伟,宋耀.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经济纵横,2003,(11):4~7

41熊德平,冉光和,温涛.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3):11

42殷兴山.长三角金融集聚态势与提升竞争力分析.上海金融,2003,(8):42~43

43于尚艳.我国金融产业成长及衡量体系.经济纵横,2005,(6):51~53,79

44牛丽花.如何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1):43~44

45代桂霞.金融业的竞争力在于技术再造.当代经济研究,2006,(7):49~51

46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2007中国产业发展报告――国际化与产业竞争力.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85

47辛伟.中国现代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世界经济情况,2008,(1):59~62

48韩景华.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分析.金融与经济,2008,(1):36~38

49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0殷雷.从波特竞争力理论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新金融,2002,(4):4~5

51朱衍强,王丁.关于提升我国证券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经济前沿,2004,(1):58~61

52熊剑庆.论中国证券业核心竞争力的构造.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2):26~30

53蔡红艳.中国开放格局下金融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4闫磊.基于金融分业体制下中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21~23

55张晶,陈丽珍.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现代经济,2008,7(5):24~25

56王艳平.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经济师,2008,(4):233~234

57薛昊.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生产力研究,2008,(1):44~47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6

【关键词】国际化金融人才自我培养

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国际金融领域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竞争日趋激烈,外部金融动荡加大,这对日趋国际化但高端金融人才紧缺的我国金融业,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才在金融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加快金融人才发展,努力培养与造就一支高素质国际金融人才队伍,提高我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中赢得主动,是我国金融业乃至全民族面临的迫切任务。

作为金融专业的大学生,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及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作出贡献,树立责任感与危机感,加强专业学习与实践锻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一、国际化金融人才的特点

1、国际化金融人才的界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6日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才的界定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金融人才的概念:金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胜任岗位能力要求,在金融领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金融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是金融从业人员中能力素质较高的员工。

那么,什么是国际化金融人才?国际化金融人才是指具有广阔而开放的全球视野与国际化意识,具备国际一流知识结构,熟悉国际金融业的游戏规则,且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争取主动的高层次金融人才。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银发〔2011〕第18号)指出:“围绕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培养一批掌握金融产品开发、定价、风险管理等金融核心技术,具备会计、法律、投资和信息技术等知识的复合型、专家型金融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从业经验,通晓国际金融规则,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并独立开展国际金融活动的国际化金融人才。”此界定对我们理解金融人才与国际化金融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国际化金融人才的特征

具体说来,国际化金融人才具有以下“通才”、“奇才”特征。

(1)广阔的国际视野。国际化金融人才立足高远,通观全球战略,通晓世界各国人文背景和思维方式,通识国际问题和国际经济,通悉国际社会公共价值规则,通洞国际金融发展趋势。他们擅于国际交流、沟通和信息传播,掌握多国语言,能够熟练地进行国际交流,能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平台上自由转换。

(2)丰富的知识储备。国际化金融人才具有深厚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知识,精通金融学理论,能纯熟地运用数理分析、税收财务、网络信息等相关知识,通究金融业内部相关业务交叉知识,通涉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交融知识。

(3)不竭的创新活力。国际化金融人才富有市场开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充满金融创新活力,不断追求创新各种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宏观金融政策操作和金融制度,善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找获利机会和发展空间,尤其能在边缘领域和交叉领域施展创新才能并取得成功;同时,还善于规避风险。

(4)优良的综合素质。国际化金融人才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勤勉尽责,公私分明;其次是一个人文素养很高的人,对社会发展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并重;最后是一个心理素质优良的人,人格完善,乐观自信,善于沟通,敢于追求,有良好的挫折承受力与排遣力。

二、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模式的局限

我国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无论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竞争意识的培养,与国际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承担的实施金融人才发展战略、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的任务,明显不适。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一是人才层级培养目标混乱,无论是对专科生、本科生还是对硕士生、博士生,一律定位于“培养经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是人才类型供求脱节,学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操作型人才的比例格局,与社会或人才市场的需求不一致,人才供求错位。

2、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当

一是教学内容重既成轻发展,缺乏开放性,专业知识和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没能构建起与金融业自身跳跃式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性的国际前沿理论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镜里拈花之感。二是教学结构重宏观轻微观,缺乏统合性。课程设置侧重于宏观经济学部分,同时也忽略了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盲人摸象之感。三是教学过程重理论演绎轻数理分析,缺乏远见性,教师教学偏重以文字演绎揭示金融现象,而对构建Capm模型、mm定理和B-S欧式期权定价模型的数理知识的讲析不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空中楼阁之感。

3、课程教学媒介更新不快

一是金融外文原版教材较少,国内教材大多内容庞杂,时效滞后。二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投资、融资、保险、期货教学还停留于校园内、教室里、黑板上,实验室建设滞后。三是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注入式为主,探讨式、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教学鲜被运用。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7

关键词:金融学差异性教学实践

在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在一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随着经济对金融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社会对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变得格外迫切。因此,如何培养新经济和新金融人才,高等教育肩负重任。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

一、“金融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从历史上看,货币、信用等金融要素的产生已有几千年了,在资本主义运作方式确立以前,无论是货币的演进,还是信用的发展,都是相对独立的。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式银行的出现把货币经营与信用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金融范畴,由此金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世纪中叶,尽管有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但主要的金融活动仍然在货币系统和以存款货币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覆盖之下,因此,金融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资本市场运作、金融资产估值和经济主体理财已经成为金融活动的重要内容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面对新的变化,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采用宽口径金融的研究范畴,即包括货币与汇率、信用与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活动的集合。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活动越来越错综复杂,新的融资方式、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手段及市场热点层出不穷,“金融学”课程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点。

1.金融活动的国际化趋势。

金融交易越来越国际化。投融资活动不再拘泥于一国范围之内,经济全球化迅速促使金融国际化。资本流动促进货币及各类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易,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网络,一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会通过金融资产的相关性及传染效应而迅速波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外国银行及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并与国内银行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一方面,跨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伴随资本的国际流动,银行网络遍布全球,同时促使跨国银行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这些都榻鹑诨疃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2.金融活动的市场化趋势。

金融活动的市场化是指融资方式或资产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市场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定价由市场决定,资产流动性越来越强。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大量银行信贷或应收账款这类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被作为虚拟的本金发行证券,并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交易。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交易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活跃及效率的提高。金融活动的市场化,使金融理论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一种市场化的研究。以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及风险管理理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3.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促进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系列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资产组合理论第一次提出把数理方法引入金融问题的研究中。多因素套利理论将影响资产收益率的因素分解成多种因素,从而更加贴近市场实际。分解过程需要技术支持,衍生金融工具中的期权定价模型更需要数学和统计技术支持,金融产品的设计需要工程化思维与技术的支持。

现代金融业务及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有关金融学问题的研究已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使得金融学科与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交叉,金融工程、行为金融、数理金融等多个交叉学科孕育而生,创造性地解决了各种金融问题。此外,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的运行方式,导致传统支付和融资业务向电子化、网络化、证券化的方式转变。

二、“金融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金融学”课程。该课程内容涵盖了货币、信用、汇率、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宏、微观金融活动。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对整个金融体系有个全局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如《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等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对于这类学生而言,“金融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微观市场领域,如资本市场的运作、有价证券的交易等方面。

由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需求不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的掌握深度与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涵盖的内容众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授课学生的具体专业实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三、“金融学”课程在不同专业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具体实践

1.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要求。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包括货币、信用、利率、汇率、金融资产价格等基本范畴,又涵盖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微观金融领域,还涉及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稳定与发展等宏观金融层面。鉴于该门课程对于金融专业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两个目标:第一,学生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现代金融理论的前沿与发展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提高专业素养。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多方面的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与业务技能,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市场营销、企业风险控制等活动。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可适当放低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同时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进行资金管理、投融资决策及风险管理等活动。

2.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1)金融学专业。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全面掌握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基本范畴、基本原理、金融理论的前沿与发展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针对金融学专业学生专业性强及小班教学的特点,在“金融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研究性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3―5个研究专题,由教师引入专题的研究背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自由讨论,再以组员报告的形式汇总小组的观点,最后由老师做进一步的总结与点评。通过互助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讲授金融理论时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教授完之后,通过具体案例,如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金融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

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探讨角度与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在货币一章可以引入人民偶尤SDR一篮子货币的话题,教师可以从微观层面展开探讨,如人民币加入SDR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对老百姓的出国旅游、对居民的资产配置等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如在金融市场一章可以增加证券市场的交易及策略分析的介绍,对于股票交易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动员参加股票交易模拟大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金融的感受,提高学习的兴趣。

3.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金融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高校仍以闭卷考试的形式为主。目前,我校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并未采取差异化的考核方式。笔者认为,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实施差异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取消期末笔试的环节,总评成绩的构成应更加多元化。结合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可以对专题讨论中学生的讨论发言、相关章节布置的课程论文、上课时的新闻分享等环节都设置考核标准,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总之,通过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真正实现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

对于非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考核方式应由重知识测试向重能力测试转变,要降低闭卷考试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考试的题型应更加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从金融学角度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培养独立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结合“金融学”课程的自身特点,要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金融素养,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就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与创新,提高高校“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3,4:49-51.

[2]康立.《货币金融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2,5:77-80,84.

[3]钱丽霞.《金融学》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48-249.

[4]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博迪.默顿.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8

[关键词]金融学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12-0177-03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改革逐渐深入,新的金融模式兴起,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范围更广、要求更高、期待更大,高校金融学教育一致把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和领导型人才作为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开放的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特色和实际的精英人才的需要使得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国际接轨,重视创造能力成为主流趋势,而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和结构正是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最直观的反应。

我国的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术界对金融的认知程度而不断变化。早期我国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和金融学理论的讲授,主要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国内学术界对金融的理解和学术倾向主要集中在宏观范畴,金融学课程设置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两大主线,与传统的观点相符合,视金融机构为金融运行的中心,自此金融学的核心课程长期以宏观金融学课程为主,而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很少。随着对外开放和加入wto,宏观金融理论不能充分地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中国与国外的交流越来越多,对微观金融课程的呼声就越来越高,国内高校增设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的趋势成为主流,公司金融、投资学等课程由于与实际联系密切,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符合学生的职业预期,也备受推崇。然而,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程多而广但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因此,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值得重视,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了给金融学专业学生后续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调整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对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统观我国金融学课程设置现状,一方面,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比较严重,课程的实用性不强,主要表现在课程以理论讲述为主,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匮乏,具有启发性、培养能力的课程较少或者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学生不能很好地构建知识体系,课程门类众多,内容重复现象较多,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反而不够扎实。教育部对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有规定,专业基础课程由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等组成,专业核心课程由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保险学、财政学等组成。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金融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宏观金融学理论课程的倾向是明显的,与当今金融学的实用性和微观倾向并不一致,也与社会对现代金融人才的需要相差甚远,不利于高校自主增设微观金融学课程。其结果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无法与实际应用接轨,进而延长了人才培养周期,降低了金融人才质量。

近年来,随着对国外商学院模式的金融学专业的推崇,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高校金融学专业为弥补课程设置的缺陷主动增加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二是金融学相关的本科专业五花八门,如财务、财政、国际金融、农村金融、城市金融、货币银行、国际投资、证券投资等在各个大学都有成为独立的专业的例子。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呈现了以下现象。

(一)微观金融学课程仍然不足,课程设置选择有局限性

高校虽然努力增设投资学、公司金融等方面的课程,但微观金融学的课程数量和种类仍然非常有限,常常取决于在校教师的开课意愿和授课能力,并且容易出现忽略培养学生在财务会计和财务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简单增加,整体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金融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之间存在互补性和整体性,本科阶段的学生只有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获得系统的专业训练,才能适应进一步深造或未来工作岗位上的要求。然而微观金融学课程以增设或专业选修课的形式纳入原有的课程设置安排,没有解决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问题,造成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混乱和对金融认知的不完全。

(三)教材内容陈旧,难以与国际接轨

国内金融专业的教科书普遍缺乏灵活性,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陈旧,实用性不强,案例和习题老套。教材再版、改版时增改的内容变化不大,新增理论难以融合到整本教材体系中。教材的知识性和系统性被弱化,介绍性和描述性的内容较多。借鉴和使用国外教材的情况较少,教材内容难以与国际接轨。

三、中美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差异

美国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由通识课、公共核心课、专业核心课与选修课四部分组成,基本原则是把本科教学作为专业基础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较为广泛的文化意识和现代科学技术认知。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美国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先修读公共核心课程,保证学生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以及统计、会计等金融学基本分析技能与工具。公共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在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原理等课程。美国各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丰富,专业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只有三到四门,数量很少,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银行学、公司金融、投资学、国际货币和金融、各类金融机构的介绍等方面;另一部分是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丰富,特点是灵活性大,动态性强,有学校个性化特色。

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普通公共课、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所组成。普通公共课主要是高等教育统一要求的思政类课程和体育类课程,以及数学类、计算机类基础课。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指所有财经类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课程,通常由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等必修课程组成,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符合教育部所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基础必修课和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的硬性规定,占据了课程整体的很大一部分比重,这部分学分的比重也比国外高校高。金融专业课程通常主要有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等,基本涵盖了主要金融学科的分支领域。近年来,逐渐增加了公司金融、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内容。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丰富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如果仅从总体课程的名目上看,我国与美国的差异不大,但比较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

(一)对微观金融学课程重视的程度不同

金融学科的微观性被重视主要是由于西方金融理论分析视角和研究范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变化,因此美国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侧重于体现微观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对于证券投资领域的投资工具,通过按照类别设置固定收入证券、基金投资、期货与期权等课程供学生学习。我国的金融学教学中以上投资工具主要是通过证券投资学一门课讲述的,深度与透彻性有差异。美国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重视与实际热点和经济趋势相结合,比如针对房地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热点的实际,美国很多大学开设房地产金融课程,专门讲授房地产投资的融资结构与策略以及税收特征。我国高校开设课程仍侧重于宏观金融学,一门课程的信息含量大,内容广泛而深度较差。

(二)人才培养的导向存在差异

美国大学对金融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是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实用性,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调本科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毕业生受市场的欢迎。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倾向于设置不同的经济学研修班、专题研究小组,开设选修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两到三门修读。以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为例,其开设公司财务、新兴金融市场、投资学、企业家金融的研习班,让学生阅读相关学术期刊,并以参与课程讨论、撰写论文、在课堂上交流和汇报学习情况以及相应的研究成果的方式,使学生从知识学习与运用、技能训练、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

而我国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多定位于培养与金融相关的各个岗位上的高级专门人才,目标的愿景和方向是好的,但本科教育只能成为目标实现的基础,所以目标因为难以实现而略显空洞。虽然多数高校在保留传统的授课方法之上,开始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盲目提高学生参与研究的要求而忽视过程培养,反而得不偿失,使学生“学艺不精”。现在我国高校逐渐将目标转向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课程结构的变化处于探索期,正是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的阶段。

(三)课程设置的结构与层次不同

美国高校注重分层次安排课程教学结构,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金融学的研究内容。专业基础课门数不多,但在进入金融学专业课学习之前,保证学生通过前置课程在修读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循序渐进。众多金融学专业选修课程一般都有严格规定的选修前提,保证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适合自身的选择。为了提高金融学本科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素养,我国高校增设了不少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但课程的体系性安排较差,课程间缺乏必要衔接,一些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中都会涉及,导致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容易出现遗漏知识点的情况,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

(四)课程内容的丰富度不同

美国高校金融学专业选修课设置较多,充分体现了灵活多样的特点。各校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相应的开出大量的金融学专业选修课。选修课开设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紧密联系实际;紧跟金融学前沿理论进展;国际化色彩鲜明。课程内容比较新颖,更新速度快,为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例,其沃顿商学院金融学专业开设了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银行业、城市财政政策、公司财务、高级公司财务、投资管理、投机市场、证券分析、跨国公司财务、房地产投资、城市房地产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固定收益证券、国际住房供给比较、基金投资、行为金融、风险资本与私人权益、财务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和公共政策、投机市场、投资管理、金融机构、金融学中的实证方法介绍、持续期金融经济学、跨期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金融领域的实证研究等近三十门课程,充分体现了以上的特点。而我国普遍存在专业选修课设置较少的现象,并且金融学专业课程更新较慢,内容相对陈旧,时效性差。

四、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的调整策略――基于安索夫矩阵的分析方法

安索夫矩阵是管理学经典模型,由策略管理之父安索夫博士于1975年提出。矩阵以产品和市场作为两大基本面向,区别出四种产品市场组合和相对应的营销策略,是广泛应用的策略分析工具之一。其模式如表格1所示。

表格1

可以看出安索夫矩阵的核心是两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层次,用途是基于实现一定目标进行策略分析,矩阵反映了结构性的特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有两个核心,一是宏观与微观课程之间的比重问题,二是课程系统性不强导致的学而难以致用问题。所以,本文借鉴安索夫矩阵并进行修改,把两个维度改成课程属性和课程应用,以期为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提出科学的建议。修改的矩阵模型和课程设置选择与调整的策略分析如表格2所示。

表格2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的课程设置调整的策略,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合理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

五、启示和建议

(一)提高课程设置结构系统性,丰富选修课课程内容

将微观金融学核心课程纳入基础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提高课程设置结构系统性,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现代金融学观念。课程的设置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利用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关系。仅仅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而将它列入课程体系的做法并不科学,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这门课程应放到什么阶段开设,重点讲授哪部分内容,学生接受这门课程的内容需要哪些知识作铺垫等问题。同时,鉴于目前选修课数量较少的现状,高校应积极开展与实际结合并体现本校研究优势和特色的专业选修课,并进行分类,引导学生集中修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内容。

(二)提高课程设置动态性和灵活性,重视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新的理论和应用常以补充内容的形式加入原有的教学内容,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更注重基础理论的夯实和启发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增加研讨类型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的动态性和灵活性,紧跟时代潮流。同时,可以借鉴和使用国外金融学专业教材,增设英文或双语课程,重视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殷孟波.金融学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7).

[2]刘玉平.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2006年海峡两岸金融教育论坛”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6).

[3]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9

关键词:金融英语能力;复合型金融人才;能力构成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104-02

引言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的金融监管机制日趋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建立,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开发,金融业务领域迅速拓展,金融业的改革正处于向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金融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而金融人才的质量却是影响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中国金融业不但要进行自身的跨国经营,还要面临着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后所带来的竞争压力,这就给中国的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的金融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逐渐受到关注,但仍然无法满足现代金融业的发展需求,而且人才培养模式也相对落后。

中国现有的金融人才培养主要依托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进行培养,培养模式主要采取理论知识灌输、专业技能课堂训练和短期业务实习锻炼。这就造成人才培养与金融业的人才需求脱节,与金融业对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不符。而且中国现有的关于金融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文献在谈及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时,往往都对复合型金融人才定义模糊,缺少系统阐述,并且很少对金融人才的能力构成,尤其是其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细致的诠释。本文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并结合自身在财经类院校中的金融英语教学经验,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能力构成,特别是对其中的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作出系统解析。

一、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能力构成

一般认为,复合型人才是精通一个专业,并熟知多个相关专业或者通晓多个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多个学科知识交相融通、结构合理,且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利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审视和创造性思考,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人才。具体来说,复合型金融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五种能力。

1.具有扎实的金融理论学习能力。随着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这就要求金融从业人员要在系统掌握宏观金融知识的同时,加强微观金融知识的学习,还要具有多领域的知识结构,包括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既可以保证在工作中具备后续的发展潜力,也能够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

2.具有较强的从事金融实务工作能力。复合型金融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的金融理论知识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掌握现代金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具有某一领域的业务专长能力。现代金融业务表现出业务范围广、技术性强、产品创新快、风险性大的特点,这就要求复合型金融人才除了具有一定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能力以外,还要具有对微观金融活动的洞察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

3.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崛起使金融业的运营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正成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形态。计算机技术正在成为金融企业之间,以及金融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必然成为复合型金融人才从事现代金融业务的基础能力之一。

4.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操守。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是一个专门与资金打交道的行业,这就需要金融工作者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操守。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人文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一个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应当拥有坚定的职业操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和法律观。

5.具有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要想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就必须增强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而英语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觉色。中国的金融工作者要想具有全球视角、了解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国际交流获取信息,就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二、金融英语能力的培养

在金融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金融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中国的金融人才除了要具有扎实的金融理论功底、较强的金融实务工作能力、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外,还要通晓国际金融业务,掌握国际经济惯例,以及具有较高的金融英语水平。因此,各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对金融行业从业者的英语能力,特别是专业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语言+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高校对于专业人才的英语能力培养要从过去的基础英语学习向金融英语学习转换,这种新型的英语能力培养模式打破了枯燥的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之间的界限,将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有利于专业化、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1.培养目标。高等院校中的财经类专业是直接为社会输送金融专业人才的摇篮,在这些专业中开设金融英语课程,提高学生在金融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逐步建立起将专业知识与金融英语学习相结合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适应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浪潮,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金融人才,高校必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金融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处理与金融有关业务的能力,已成为培养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既通晓专业又能灵活运用英语的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他们应该能够用英语获取和表达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沟通和洽谈。

2.培养内容。金融英语需要学生在提高自己基础英语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上,如果英语基础不扎实,势必影响对专业内容的掌握。因此,基础英语的学习仍然不能放松,它是培养金融英语能力的根基。

金融英语侧重英语的综合应用以及金融专业方面的英语知识,学习金融英语能够巩固提高已有的语言基础和语言的熟练运用程度,同时还能够提高金融专业知识的理论水平。反过来,如果掌握了一定水平的金融理论知识,必定会对金融英语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因此,金融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能力的训练,也不是只是专门知识的专业课学习,而是语言能力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一种能力培养。

由于国内金融英语的学习缺少语言环境,在金融英语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习内容应该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首先,必须选择与专业相匹配的实用英语教材,学习内容不仅要包括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系统阐述,还应该包含对金融业务真实交际场景的描述,重视金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培养阶段不同,培养内容也应该不同。对于金融英语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应该选择以普及金融知识为主的培养内容,向学生输入大量金融英语术语和词汇,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而对那些进入中高级阶段学习的学生,则应该选择实用性和操作性更强的培养内容,还要让学生阅读一些英文原版的金融材料,增加一此国外的金融业务、行业运作等方面的培养内容。学生可直接从金融英语的学习中掌握金融英语的表达习惯,增长金融知识,拓展国际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金融英语运用能力。

3.培养方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金融英语的主要途径,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金融英语能力,需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第一,采用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的培养方式。由于金融英语与基础英语有较大的区别,术语、生词和惯用法较多,因此全英语教学不利于初学者的入门。用英语解说专业知识,对部分难以解释的词汇和句子用汉语补充讲解,有助于学生在英语环境下学习专业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能够加快金融英语能力的培养。第二,采用多媒体和模拟教学的培养方式。在金融英语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兴趣和增强教学效果。通过播放丰富的视频资料,观看真实的交际场景,学生可以开展模拟金融场景、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学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学到的知识。第三,采取以学生为主的互动培养方式。金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扮演学习促进者,学习建议提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在学习金融英语的过程中多提问题、多讨论,在语言应用实践的过程中多参与、多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才能使自身的金融英语能力得到显著地提高。

结语

通过将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与金融英语课程的设置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财经类本科院校“专业+英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培养更多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英语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金融业后备人才。因此,不论是从满足金融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出发,还是从培养金融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英语运用能力的需要出发,开展复合型金融人才在金融英语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对于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2]王东升.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10

关键词:金融发展;对外贸易;理论机制;经验证据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模式的比较优势来源于国家间的技术差异或要素禀赋差异。而金融发展作为经济中生产技术的一部分或是决定物质资本水平的一个因素(Beck,2002),也会影响一国专业化分工模式的选择和对外贸易的开展。近年来,金融发展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不断融合,关于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学术前沿。本文对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文章余下部分的结构是:第二部分,讨论了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联系的理论机制;第三部分,根据不同研究主题总结了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联系的经验证据;第四部分,回顾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一、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联系的理论机制

近年来学者们将金融发展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相结合,深入研究了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联系的理论机制,本部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一)金融发展、外部融资需求与对外贸易

金融市场能够帮助企业克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因此金融发展更有利于较为依赖外部融资的行业的增长,在这些行业形成比较优势(Rajan&Zingales,1998)。Beck(2002)从规模经济的角度阐释了金融发展通过降低外部融资成本影响对外贸易模式。在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国家,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具有克服流动性约束的能力,能够进行专业化生产,获得规模经济,从而也就具有了比较优势。Braun(2003)认为无形资产比重高的部门因缺乏必要的抵押品而难以获得融资,金融摩擦程度较高。因此,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有形资产比重较高的部门比无形资产比重较高的部门规模更大,增长速度更快。由此出发,Hur、Ray&Riyanto(2004、2006)认为在金融发展水平和产权保护程度较高的国家,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可能性增加,融资成本降低,更加依赖外部融资的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较高的行业就具有了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出口。Becker&Greenberg(2003)指出金融发展为那些具有较高前期投入成本,从而具有较高外部融资需求的行业提供了比较优势,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出口。

(二)金融发展、风险分散与对外贸易

Baldwin(1989)从金融市场分散风险的角度,运用理论模型说明了各国资本市场的“质量”将导致各国比较优势的差异。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风险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将出口风险品,进口非风险品,而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的贸易模式则相反。Kalemli、Sorensen&Yosha(1999)进一步从现实经济中的产品生产是有风险的前提出发,指出一国的金融发展会带来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更广范围内的风险分担成为可能,进而促进该国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Feeney&Hillman(2001)说明金融发展使得特定要素的所有者持有充分多元化的资产组合,风险能被充分分散时,特定利益集团对于消费被扭曲的损失超过了对贸易进行限制的“保险”利得,游说贸易保护的动机将消失,自由贸易将盛行。因此,金融发展与贸易自由化正相关。

(三)金融发展、制度因素与对外贸易。

Keltzer&Bardhan(1987)通过引入风险下的国际信贷市场道德风险,以及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各国国内信贷合同执行制度之间的差异,说明了即使两国间具有完全相同的技术和要素禀赋,并且规模收益不变,在信贷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家间的比较优势也会不同。Kiminori(2004)也研究了信贷市场不完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指出国内信贷制度的不完善会影响该国企业对外融资的可能性及成本,从而影响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Ju&wei(2005)将Holmstrom&tirole(1998)的金融合约模型应用于H-o-S框架之中,考察了金融发展和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模式的联合效应。他们提出了关于贸易的木桶法则,认为当一国的金融体系欠发达时,资本所有者不愿意或不能够按照均衡利率提供给企业家所需要的全部外部资本,外部融资约束变成紧约束,成为木桶中的短板,因而金融体系的改善将会增加那些高度依赖外部融资的部门的产出,并且减少其他部门的产出。因此金融体系较发达的国家,在生产过程中更加依赖外部融资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将会出口该产品。

(四)金融发展、异质性企业与对外贸易

manova(2006)在一个多行业的melitz(2003)模型的基础上,说明了规模大、生产率高的企业在获得外部融资上具有优势,信贷约束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自我选择行为,只有最具生产率的企业才能进入出口市场,而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信贷约束,对出口的扩展边际(extensivemargins)和集约边际(intensivemargins)都有积极影响,并且在金融脆弱程度高即外部融资需求大和资产实质性小的部门,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Berthou(2008)认为企业的生产率存在有界分布,企业在出口时面临固定贸易成本和可变贸易成本,金融发展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流动性,促进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并且当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很低或是金融发展水平很高时,金融发展对贸易的边际效应将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