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电影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41:36

英语电影论文篇1

为妥善解决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大胆革新教学模式,将英语原声电影引入到口语课堂教学中,利用精心选取的英语原声电影片段为学生创造真实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得体的语言,进行循序渐进的强化练习,在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其口语运用能力;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优秀英语影视资源,让学生将课下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促进英语水平提高。

(1)英语电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引入英语电影素材,能够一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简单罗列大量词汇与句子的教学方法,改变英语学习在学生以往印象中的枯燥乏味的印象,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与运用英语的热情。英语电影片段中,精彩的剧情、生动的画面、形象的人物刻画、悦耳的背景音乐等元素的有机结合将真实英语环境重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体验,从而激发其模仿冲动与学习热情,逐步培养起学习英语的兴趣。

(2)英语电影能够展现真实场景,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在任何语言学习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要想练习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必须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英语来源于生活,电影亦如此,采用英语电影教学,能够展现真实自然的英语对话情境,学生可在观看过程中不自觉地将有声语言与人物所处环境、面部表情、手势、语态等无声语言进行整合,最大程度上体会英语语言的感染力。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带着任务去观看,着重注意任务语言中的用词、句型、语音、语调、节奏停顿、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等要素,提高学习效率,自然习得纯正英语,克服掉“中国式英语”的弊端。

(3)英语电影能够提供得体的语言

课堂教学中提供的英语知识往往是书面语,如果照搬运用到口语交际中,可能会出现表达歧义、晦涩难懂等问题阻碍彼此交流。另外在英语日常交流中,一些俚语、方言也需要特别注意,如果运用错误可能就会贻笑大方,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方面内容涉及却相对较少。而将英语电影恰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能有效弥补以上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在表情、手势、体态以及音乐等配合下,学生能快速地、深层次地理解常用英语语言的内涵,进而学习到地道得体的语言,加强口语交流技巧学习。

2基于英语原声电影开展的口语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与模仿

结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可充分发掘其模仿能力,为学生播放英语原声电影片段后,选取特定场景,提出任务要求,在解决词汇、语法障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由结组,课下完成角色分配,对电影场景进行模仿,课上学生自愿表演,并由班上其他学生评价,教师补充,对优点加以赞扬,对缺点恰当分析,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善,以求提升。

(2)配音活动

当前许多英语原声电影可利用调整声道等方式将原对白声音消去,只留下影像与背景音,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配音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人物角色,完成配音练习,使学生在充分体验表演乐趣的同时学习到实用的语言知识。

(3)口译活动

口语翻译是英语学习中难度相对较高的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词汇积累量、语法运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进行全方位考量。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引入英语原声电影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先根据原文字幕进行翻译,练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学习效果决定是否进行语音口译,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划下,逐步达到英语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4)基于电影片段讨论

教师将全班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标准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播放英语原声电影后,基于电影片段组织学生讨论,讨论内容可涉及历史背景、语言特点、口语知识等,但要求用英语完成讨论交流。

3英语原声电影资源选用原则

英语原声电影资源丰富,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对其进行选择:以教学内容为导向,不可脱离教学主题,电影片段中要包含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常用词汇、语法等;电影主题要积极向上,摒除暴力血腥场面,注重通过电影欣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符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不可进行拔高教学,应做到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4结语

英语电影论文篇2

1.英语原声电影有利于矫正学生口语发音。当下大学生英语口语发音都是通过跟读磁带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部分学生在英语社团中与外国人交流来提升口语,跟读磁带的弊端是学生的口语练成后向BBC的主持人一样,过于刻板。参加英语社团的机会比较少,并且由于英语表达水平有限,学生与外国人的互动并不深入,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发音不准,并且为了矫正发音而进行口语练习浪费了很多时间。英语原声电影应用于口语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首先,英语原声电影中的语言表达都是经过字斟句酌的,发音也非常标准。英语电影中的对白,演员带有感情的表述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高兴时候语言表达充满喜悦之情,忧郁时语言表达的低沉,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矫正了自己的发音,还让自己对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入。第二,英语原声电影中,学生不仅可以矫正发音,还可以让自己的英语说得更得体,同样一句话,不同身份的人说出来就是不同的语气,学生通过看电影来学习口语,不仅仅能够消除中国口音的英语,让外国人听得懂,还能够让口语表达更加得体。

2.英语电影有利于普及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英语口语教学和英美文化教学是分开的,相应的考核也是分开的。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口语交流中出现cultureshock(跨文化震惊),关于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不多。英语原声电影中的故事情节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这就能够让学生在看电影时了解英美文化。看电影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所以在电影中吸收的英美文化知识会留下深刻的记忆。上课时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兴致不高,加上课堂教学以文字叙述为主,学生的学习质量通常不高。所以,要充分利用英语电影来普及英美文化知识,夯实学生的英语文学常识。

3.英语电影有利于情景教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理解,通常教师会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电影是最佳的情景教学素材,英语电影中的情景是导演精心设计的,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人物安排都非常精美,非常适合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变脸(faceoff)》中,伊芙发现自己现在的丈夫是变脸后的的敌人。她在说假丈夫时,用的词是fakehusband,而不是falsehusband。在这种情境下,就能够对fake和false两个词进行辨析,这个情况下,学生就能够对两个词的用法有深入理解,较之传统的文字解释而言,电影情景教学的效率非常高。

4.英语电影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英语电影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帮助,英语电影中的内容各种各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主题来观看,在丰富思想的同时,也能够进行英语学习。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大,很多英语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暴力指数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差异很大,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误入歧途。所以,教师要对英语电影进行甄选,将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电影推荐给学生。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电影的运用策略

1.运用英语原声电影来提升口语。在英文原声电影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对白,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可以将这些经典的对白片段剪辑出来在课堂上反复播放,同时将对白资料给到学生,让他们对照着资料来听清、听准确演员所说的每一个单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解释对白中涉及的重要语法知识和句式,这样大学生便能更容易地进行理解。教师在讲解完对白中的重要内容,学生也已经完全懂得了之后,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白模仿,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2.运用英语电影来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跨文化交际的教材中的内容是非常典型的,但是文字表述与电影画面相比,用电影来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更好。在电影中,学生会将自己与某个电影人物联系起来,将自己置身于电影中。这样学生就会以第一人称来体会电影中的情节变化,电影中的文化会有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会对比电影中的文化与生活实际中的文化,找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运用电影来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

3.运用英语电影来开展情景教学。电影中的情节是情景教学的素材,但是電影太长,无法恰当的镶嵌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所以,教师要学会使用狸窝和会声会影等相关的软件,从而将电影中的与教学相关的情节截取下来。这样就可以让英语电影为英语课堂教学所用。为了提升电影教学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将截取下的电影片段制作成微课,将知识点以字幕的形式添加到视频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下观看微课来复习。

英语电影论文篇3

[关键词]英语电影英语读写关系

一、关于英语电影文本阅读

阅读英语电影文本可以采取兼顾精读和泛读的方法,就是从电影文本中选择若干最优美的、短小精悍的,读来最顺口的句子加以精读,把其中的词汇,语法结构等全部弄懂后,再朗读,背诵,最好能够默写。

电影文本句子所用的词汇往往是最现代,最实用的,常常阅读英文电影文本能够通过生活化,实用性的学习,迅速提高英文阅读能力。电影文本可以培养幽默感,还可以帮助了解英语文化和社会信息。

对英语电影文本要进行挑选,不要阅读那些难度过大的文本。所选择的电影文本要与实际英文水平大致相当。翻阅数页,浏览一下,如果每页可以看懂七、八成,便可认定这文本适合阅读。在阅读英文文本时,不免会遇到一些生词。如果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字典,读文本的兴趣也会被抹杀。可以等看完后再查。读这类文本,贵在多读和速读。

阅读电影文本查字典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在查字典前要先想一想,甚至猜一猜。要联系上下文猜猜,想想观看电影时的情景。由于经过猜和想,对于这个生词有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印象,查字典之后就很容易就记住这个词了。

很多人查字典只是为了查词义,没有积极掌握那个词汇,更谈不上活用了。正是这一原因,出现“高分未必高能”的现象。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分数比例很高,阅读题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考试“过不过关”,而阅读题做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与单词有关。单词不过关,阅读也过不了关。不少聪明的大学生在背单词上狠下工夫,四、六级词汇个个都“认识”,起码似曾相识,只是就“词义”而言。尽管如此,他们在短期内极大地扩充了词汇量,对于“考级”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查字典除了要找出适当的词义,还要查读音:读出发音的词才能记得牢,才能用得了。一个单词可能会有几个或几十个词义。浏览一下相关的词义可更广泛地了解这个单词。还可以从例句中学到该词的正确用法:反义词,近义词和词类变化。总之,查字典不能只看字义,还要注意发音,用法,例句,词类变化)衍生词),近义词,反义词,辨义以及相关词汇等。而且,查阅不同的字典往往就有不同的收获。

二、关于利用英语电影文本进行写作

不少中国大学生沉默含蓄,喜欢阅读,往往有不喜欢写作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如果不突破,是难以让英文写作更上一层楼的。所以在心理上要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要随时提醒自己,阅读可以作。在阅读电影文本时,要抱着高度的兴趣和好奇的心理。

英语电影传达一个信息、或一种感情时所使用的表达方式都值得注意。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我们从汉语出发翻译过来的英语往往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地方正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英语电影几乎每一句话里都有可学的东西,所选定的词语、语义的表达以及句子结构,往往表现得非常准确、简洁和巧妙,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阿甘正传》的英语文本"americaowesyouadebtofgratitude,son.”,汉语表达时是这样的:“孩子,美国感谢你”。简单的汉语有很好的英语表达方式,这样的东西阅读多了,我们就能认识什么是好英语,这样的东西积累多了,就可以提高我们写作的质量。阅读电影文本时遇到很新鲜的表达方法时,停顿一下,跟汉语里相应的概念对照着进行思考大有裨益。

可以借助英文文本翻译来提高写作能力。选取电影其中的一段或数段译成中文,测验自己对文本理解的精确程度。然后将这篇译文倒译成英文,再与原文比较,找出那些在语法和修辞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这种练习一定会让你受益非浅。

可以把电影用英文写成电影笔记。若因时间关系或其他原因无法写出句子或段落,即使只列出一些单词也总比完全不写的好。在当今这种国际化的社会里,用英文写报告,札记,备忘录的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从事国际贸易或其他国际事务的人士更需要培养这种能力。这种英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当然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

可以将一部电影写成三五百字的英文观后感。给同学们讲,彼此用英语进行讨论。有个明确的主题作中心可以使会话练习的内容具体而充实,远远胜于空洞不着边际的自由讨论。坚持做这样的练习,写作一定会进步神速。

三、关于英语电影文本阅读与写作关系处理

英语电影论文篇4

论文摘要:英文电影欣赏是高职英语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英语电影直观、形象、声情并茂的特点,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英语电影,让其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老师常常把英语电影欣赏作为自己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具有任何其他教材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影是传播最快、最广、最有国际性的一个重要文化传播媒介。英美电影是走在世界电影的前列的,其中有很多的优秀经典作品,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特性展现出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教师可以将这些经典电影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对电影的观赏和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欣赏英文电影的过程中,整个教学的气氛是轻松愉快的,学生在这种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更易于他们对英语的吸收。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影资源,在班级中展开一系列活动,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以视觉效果带动听说训练,使学生在浓厚的英文环境中自主、自发地开口模拟练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动性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向学生提供精彩的电影对白,电影材料,使一些电影的积极励志的思想传递给学生们

一部好电影离不开好剧本和好台词,离不开活生生的人物对话和情感交流。随着电影剧情的迭荡起伏,不同人物纷纷登场,众多精彩的人物对话呈现给了观众。电影《功夫熊猫》中当熊猫要去学功夫,放弃他所喜爱的面条,对自己说的激励自己的话语quit!don’tquit!noodles!don’tnoodles!youaretooconcernedwithatonceandwhatwillbe.yesterdayishistory,tomorrowisamystery,andtodayisagift:that’swhywecallit----thepresent.(放弃,不放弃。做面条,不做面条。你太在乎过去是怎样,将来会怎样了。有句谚语说得好,昨日之日不可留,明日之日未可知,今日之日胜现金。这就是为什么叫做“现金”了。)

还有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经典台词:yougotadream,yougottaprotectit.peoplecan’tdosomethingthemselves,theywannatellyou,youcan’tdoit.ifyouwantsomething,gogetit.period.(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就这样。)这些对话有些充满激情,有些蕴含人生哲理,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也激励着学生们要勇于奋斗,不要随便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些积极的思想传递给了学生,也使学生们在学习中更有动力,对他们起到一定的正面效应。

电影语言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活化和口语化。因为电影取材于现实生活,内容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生活领域,很多的口语化的单词和句子,在我们的教材中是不会出现的,但却是在日常生活中会大量使用到的语言。

三、加强学生们对西方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观看欧美电影的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电影故事都是由世界名著和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在观看这些影片的同时,基本上也是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些世界名著的主题内容。如果让学生去看这些名著的书籍,不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读完一部名著,而且有些生涩难懂的语句也常常会使学生们觉得读起来枯燥难懂,很难准确快速地抓住其中表达的重要思想,而通过看电影的方式既能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故事的情节内容,也能使学生很容易沉浸在故事的氛围中,这样就更易于对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理解,同时也为同学们学习西方文化知识,了解西方历史背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增强了文化的底蕴。

四、拓宽学生们的英语知识面,了解世界发展的多样化,提高文化修养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囊括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以其独特的视角再现或展示历史事件、社会现实、独特文化、社会风俗等各方面。学生们可以通过一部优秀的影片去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去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各个国家不同的风俗文化,领略到不同地区的不同风俗民情,也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如电影《勇敢的心》(braveheart)将公元十三世纪的苏格兰人民大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搬上银幕,是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真实影片。电影《美国往事》反映了美国到了近代时期,由于20年代开始的经济大萧条,还有从1920年1月17日开始生效的“禁酒令”。

英语电影论文篇5

关键词:英文原声电影;高职教育;英语教学

针对在校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口语差、理解能力不强、词汇量较小、阅读迟钝、缺乏交流技巧等等。将英文原声电影用于英语教学中,充分的弥补了英语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被动等不足之处,进而达到提高高职学生的以听、说、读、写、译为主的综合英语能力。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及英文原声电影的特性

1.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为其主要目标的,也就是说要摒弃过分注重分析、注重知识体系完整的教学思想,转为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能力。因而,英语教学应该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注重培养学生突出的听、说、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氛围。(2)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英语单词多,难记。(3)喜欢从中文直接翻译,与英语语法冲突等原因。(4)被动学习,为应付考试。这是由于大部分高职学院学生在中学没有太重视系统的文化基础课的训练,有的甚至认为文化基础没用而拒绝接受这方面课程的训练,所以导致这部分学生在理论和抽象思维上的欠缺。但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会较强,所以对实用性的东西更感兴趣。www.133229.com因此,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在多媒体、语音室运用各种音像材料教学更能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2.英文原声电影的特性

英文原声电影是直观、生动的。它结合声音、图像和一定的故事情节,传达了完整的意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逼真的视听环境。并通过这种直观生动的视听组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英文原声电影也是灵活、实用的。它可以根据学生和老师的需要选择和截取材料,它可以通过老师的反复操作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和理解。所以在高职教学中我们应利用其优势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

二、英文原声电影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对高职学生而言,要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是不大容易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大多数人认为英语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所学的范围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有限的词句,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学习。而原声影片的播放使他们摆脱了单调的书本知识,融入到故事情节当中,与主角同悲同喜,对培养他们的感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影片《当幸福来敲门》(thepursuitofhappiness)是一部描写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父子情深的励志电影。通过人物感情的刻画和精彩的对白,学生不知不觉地捕捉语言信息,情感得到激发,想象和联想得以启迪,从而使他们进入作品意境,促进对语言的接受。

(二)能了解欧美的文化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习惯

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的文化,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西方人的生活点滴以及思维方式等许多实用的英语知识。看过《特洛伊》这部影片的人也一定知道了为什么英语中的“致命伤”会是“achllies’heal”。《阿甘正传》中,阿甘在表达自己极爱吃巧克力时说,自己可以吃下“一百五十万块巧克力”,icouldeataboutamillionandahalfofthese.“million”一词在本句中是大量的意思,而并非说阿甘有过人之处,通过对“million”用法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人的日常用语中用夸张的语气表示数量多的用法,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另外,《埃及王子》改编自《圣经》中,摩西从奴隶到王子再到传教士的传奇故事,赞颂着摩西对耶和华(上帝)的忠诚和他对和平、自由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观看此片,对学生了解英美宗教起源有了更为深刻了解。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课程设制偏重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关于英美文化方面的专业课程相对较少,而原声影片正为他们了解外国文化提供了一条捷径。丰富多样的视听材料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语境能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深入地了解并真正掌握该语言,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英语。

(三)能帮助提高学生练习听说能力

通过电影学英语,可以学到地道正宗的语言,了解不同阶层的人们所使用的不同的语言。英文电影的语速很贴近日常生活,所以对听力训练是一个很好的挑战。

(四)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眼界,学到多方面的知识

制作精美,原汁原味的英语,加上精良的音像效果,非常引人入胜,学生们不仅能学习英语,很能学到很多历史地理知识。好的影片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推荐和展示好的英语电影。另外,各种英文电影的录音磁带以及一些电影教学光盘大量上市,英语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遍应用,都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更应该利用便利条件把优秀英文电影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

三、英文原声电影的选择

(1)影片要适合学生语言的学习。一是语言词汇量大,二是内容贴近生活,三是发音清晰地道。根据以上标准,比较适合学生学习的影片为生活片、喜剧片、科幻片,而不是战争片、色情片、黑帮片或恐怖片。像屡创票房以及各项艺术奖项的《飘》、《肖申克的救赎》、《埃及王子》、《海上钢琴师》、《冰河世纪》等电影,语音清晰,难度适中,适合高职学生学习使用。

(2)主题思想健康向上,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电影与其它教育手段一样,所隐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所选影片应该有益于高职学生树立健康向上价值观念,使他们能以正确的视角和心态来解读英美文化和现代生活。

(3)影片内容应尽量与教材相结合。高职课程设置和课堂安排着重突出学生读写能力,因此应选择与精读课文相关联的影片,与教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4)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简单而又精彩的电影片断是学生听说能力提高的突破点。开始看英文电影时要选一些情节简单、语言清晰的电影,慢慢领略熟悉了电影的语言之后,再循序渐进选一些语速较快、难度较高、情节更为复杂的,以推动学生进步。

综上所述,英语原声电影欣赏弥补了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是英语教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综合了英语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在汉语环境中营造一种身临英语其境的氛围,使高职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语言,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别,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兴趣,使高职学生学到真实纯正的语言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水平,使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俏淳.电影作为现场文本用于英语教学的探索[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4)

[2]刘文娟.英文电影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04,(6)

[3]杜海芳.朱春华.英文电影在英语课堂的应用[m].外语教学,2007,(20)

[4]孙鹏.英语电影欣赏在英场教学中的作用[m].电影文学,2008,(3)

英语电影论文篇6

关键词英文电影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practicalSignificanceofappreciationofenglish

moviesinCollegeenglishteaching

LiUHo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201)

abstractinthispaper,takeconstructivistlearningtheoryasastartingpointtoexplainthenecessityoftheenglishfilmappreciationincollegeenglishteachinganditspracticalsignificanceforcollegeenglishteaching.

Keywordsenglishmovies;collegeenglish;cultureteaching;significance

1英文电影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文化的日益多元化以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迫切需要。原来那种观念陈旧、缺乏探索精神和开拓意识的教学方式以及那种以课本知识、词汇加语法的教学内容一直以来将教学目标局限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读写能力,这种教学不仅使得英语教学内容知识化、抽象化,从而造成一些学生语言学习与语言实际应用严重脱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听说能力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是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为学生更多地创造语言实践的情景并有效促进语言学习与语言应用的有机结合理应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焦点问题。众所周知,英文电影影视作品以其真实的语境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形象化、具体化和实践化的教学内容,无疑,英文原版电影情景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迎合了这种全球化的背景而逐渐发展起来,英文电影赏析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必将受到越来越多英语研究者的关注。

(1)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的必然要求。随着大学英语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情境教学和互动教学已然占据了改革的上风,在对于“怎样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这一问题上,很多高校都意识到了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的重要性。为顺应这一潮流,许多高校都建起了网络化、数字化的实验室,众多英语教师可以较好地利用这些先进的多媒体设施播放经典英文影视作品。而教学实践也证明,英文电影通过原汁原味的语言和较强的画面感,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可以说,英文电影赏析就是情景教学的一个主要手段,是一种实现英语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方式,这不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体现英语教学的互动性,而且还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2)英语的交流功能和时代全球化背景的共同作用。不可否认,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一直广泛应用于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英语语言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应该说,英语语言的交流功能也在全球化的今天体现得更加具体和全面,因为来自不同种族和国度的人进行交流,需要的就是英语语言这种主要的载体和表达形式。不难看出,在人们的实际交际交往中,非语言交际(如,通过人们由不同的文化背景反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非语言形式表达的交际方式)和语言交际(即,通过人们最为普遍的有声表意的符号系列所进行的交际)一样,在很多时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超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英文电影作为一种最直接体现国外文化的载体,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以及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背景,因而,将英文原版电影赏析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2英文电影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理论建构

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可见,教师的作用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英文原版电影极好地体现了英语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因为英文电影展现的是英美国家人们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演员说的英语也是生活中本族语者所说的英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观看欣赏英文电影,可以在目前比较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对而言比较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努力为学生建立较为自然的英语语言交际场景,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从英文电影中积极主动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能力、并学会一些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不言而喻,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观影的娱乐中有效消除对学习英语的畏惧心理,而且这种主动学习的效果要远甚于被动地去接受老师所传授给他们的英语知识。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实践方式。皮亚杰(piaget,J.)在其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中指出,认识发展理论、问题解决理论和学习加工处理理论这三个方面的认识对于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教学观和学习观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播放英文电影,能够让学生通过感性的理解和把握来不断地感受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碰撞,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反思和理解,以便能够进行后期的加工和分析,这个学习的过程本身就能够促使学习者实现文化和情感的升华,并对于他们的文化视野、情感培养、审美情趣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2)英文电影还原了真实的英语情景。英文电影可以将学生平日所学的英语语言应用知识通过声像直观地表达出来,从而有效地为学生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并为英语学习者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比如,每一部电影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和内容。围绕这些不同的主题和场景讨论,学生可以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会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并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再如,通过电影练习英语口语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了枯燥无味的对着音标口腔图练习发音,相反,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电影中人们的话语表达去练习单词和句子的发音,从而较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英文电影展示了英语民族的文化。学习者对文化的了解是学好语言的重要保证之一。这是因为,一定的语言以一定的文化为灵魂,而一定的文化也以一定的语言结构为依托,而文化又铸定了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气质类型、道德价值、行为规范、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可以说,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沟通文化的桥梁,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从这个角度来看,英文电影就是一部讲述英语国家生活、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百科全书,英文电影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了英语民族的文化。通过进行英文原版电影情景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它的语言、思维及文化,同时在此基础上认真领会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并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理解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3英文电影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尽快掌握和使用英语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中的普遍应用,这为英文原版电影情景教学成为行之有效的一种辅教学手段提供了可能。诸多英语教学实践证明,看英文原版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模拟语言环境,这不仅符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还可以作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因而对于有效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英语教学的有效补充,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电影的娱乐性很强,作为一种同时具备声音和图像的媒体形式,一改传统语言学习的枯燥和乏味。英文原版电影情景教学以电教媒体为手段,是对传统英语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传统的英语教学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比较单一,不少师生片面地、过多地追求较高的分数和书面的学习效果,这对于英语的学习是很不利的,也违背了英语学习的初衷和本质。

(2)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英文电影赏析,能够让学生较快地融入到具体的情景中去,感受不一样的文化内涵,这种情景教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让他们感受不同的文化情怀,这不仅对于他们的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这更是当今时代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只有当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上去了,才能够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只有当一个语言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目的,才能够在培养了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理解力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让学生感受文化氛围,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首先,原版电影具有题材丰富、情景生动、音乐优美等众多特点,这些特点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况且,目前英文电影种类颇为丰富(包括科幻片、战争片、爱情片、、喜剧片、强档片、社会问题片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影片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喜好,还可以促使更多学生由对电影的喜爱发展到对影片中所涉及的文化、历史、语言的喜爱,甚至还可以鼓励他们更加直观地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

其次,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而电影凭借它丰富的内容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很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语言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而非心理负担。学生在观影过程中可能会因词汇生涩或是因为剧中人物的语速太快而不能完全听懂整个句子,但是,影视作品独有的表现优势和相关暗示线索无疑会指导他们努力去揣摩和理解电影所表达的主题内容。总而言之,只要教师作好精心的教学活动安排,并采取一些必要的知识学习巩固手段,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陶冶情操、兼容文化、提高英语水平。

4结语

英文电影赏析对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观看英文电影,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有着较大的帮助,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都会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此外,由于英文电影,还原了真实的英语情景,教师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有效地促使学生感受了文化氛围,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简言之,这种辅教学寓教于乐,不仅为学生学习英语开辟了另一条崭新的、富有成效的途径,而且还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活动以及切实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开辟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新天地,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英语的多元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加强电影赏析的情景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洁.英文电影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9(2).

英语电影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意识;大学英语教学

引言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孕育出了该民族的语言,同时。一个民族的语言又是了解该民族文化的窗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得以反映的一面镜子;文化是语言赖以扎根的土壤,学习语言就必须学习文化。

2008年一部反映中国文化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了,电影一上映就备受国人关注,并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文化差异等因素,·部英文对白的动画片要想赢得中国观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叻夫熊勘这部影片却轻巧地跨过了这条鸿沟,被广大中国观众所接受认同。

这是因为好莱坞梦工厂的这部片子中体现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自然能够得到本土观众的认可。如果这部片子体现的是纯西方的思想内涵,那么它在中国的票房收入肯定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了解文化差异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l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通向世界大门的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在神州大地上更是掀起了一股英语热,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在英语走近我们生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英语学习是在特定的中国文化环境中完成的。这个环境既指生存的外部文化环境,也指个体的心理环境,这两种环境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中国人学习英语固有的特点。

3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从本质上说,教授中国人英语,是让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是在业已形成的中国语言文化环境中的英语语言文化的移入、吸收和消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有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建构是必要的,然而给他们提供课本中语言知识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更为重要而迫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呢?

3.1通过课堂教学挖掘教材文化信息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特色词汇的导人是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的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必然有所体现,教师应让学生了解由于民族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造成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的现象,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

此外,大学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内容丰富,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其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解主要涉及的英美国家的主要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3.2开展课堂活动创造听说的文化语境

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并非教而会之,需要大量的、反复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掌握。课堂活动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创造出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去用英语交际来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如组织学生进行pair-work(结对练习)、soup-discussion(小组讨论)、role-play(角色扮演)、short-play(短剧)等课堂活动,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具有英语文化氛围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营造较为轻松愉快的“输人”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3利用多媒体等各种辅助手段多方位体验西方文化

近年来,各种多媒体英语资源的蓬勃出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以前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单调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大了教学容量,而且加大了课堂信息量的输人,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多收听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观看英文原版电影,鼓励学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浏览网络资料。通过各种手段创造出具有浓郁西方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获得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感性认识,深刻体会英语文化,从而增强跨文化意识。

英语电影论文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语电影教学;英语电影教学优势;英语电影教学理论支持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5-0047-4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2.013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实质性的突破,而英语电影教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成为突破口。但是目前英语电影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明显处于边沿地带,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教学优势和作用,所以有必要强调英语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价值,促进英语电影教学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从介绍英语电影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背景入手,论述了英语电影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分析了英语电影教学的现状,重点探索了英语电影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支持,目的是强调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价值,促进英语电影教学的研究和应用。

1.英语电影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背景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中国的各种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学校教育普遍比较重视英语外语教学。尽管学校重视,老师重视,学生也重视,但是英语外语教学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了十多年的英语,结果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甚至文盲英语者(不会读写英语者)大有人在。这个令人痛苦的现实不得不令我们英语教师反思。现实当中也有很多同仁开始行动,借鉴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各种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上英语的教学效果与实际上师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之间还不成正比,还有许多有待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以英语学习材料为例吧。现在学校英语教材已经很丰富,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但是,这个选择的优势只是对老师而言,对学生来说,一旦老师确定了教材,那他们就没有任何选择权,只能面对一套教材,机械地、无聊地、麻木地、痛苦地学着英语,难怪只有少数特有毅力和坚持的同学才能学好英语。如何打破这个僵局?经常更换教材?多选几套教材?都是不现实的。那么能否在一个完整的教材系统中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保持教材的时代感和新鲜感呢?答案是肯定的,其中英语电影赏析引入英语外语课堂就可改变或减轻英语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机械状态、无聊状态、麻木状态和痛苦状态。

2.英语电影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电影教学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历史。它于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英国,1956年英国现代语言协会将电影教学首次引入到语言教学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tuffs和tudor等人将电影教学引入到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随后电影教学在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沈渭菊2011:106-112)。英语外语教学中开展电影教学具有五大优点:富于移动性;具有图片和画面;能看到谈话者;融合听觉和视觉;教材专注性(Vanderplank,1993:10-14)。电影最显著的优点是能为每一种充满想象的主题提供讨论和沟通的情境,并且能给学生带来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即使英语能力有限的学生,也能了解影片中发生的事。总之,电影教学可以提供形象的语言材料,展示丰富的文化内涵,保证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以美国电影为例。美国电影可以用于英语教学的优势首先在于其丰富而鲜活的语言以及语言呈现的真实性。中国人学外语最缺乏的是自然而真实的语言环境。美国电影多反映美国人的生活现实或历史,其语言的真实性、生活性、生动性能够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和交际场景,能构建一个原汁原味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学习者创造一个习得语言的自然环境。而且美国电影作为艺术作品,其语言表达地道、形象,并且能随着时代变迁而及时更新,让学生体验和学会生活中的语言和使用中的语言,让学生有应用所学语言的冲动,学会在合适的场景使用正确的语言。同时,美国电影还使用了大量的美国习语和成语,又因为电影同时提供了使用这些习语和成语的环境,这些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也变得简单而易学了。

美国电影可以用于英语教学的优势还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门声画结合的时空艺术综合体的美国电影不仅反映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美国的语言和文化,是一本形象、生动、丰富、直观的语言与文化教科书(张菊芳等,2012:1-2)。美国电影反映的是美国的家庭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诸多社会问题,所富含的美国文化元素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是学生了解美国国家历史、地理、风俗、人文关系的重要渠道。在感知美国异域文化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强化对中美文化差异的比较和认识,在中美文化差异的强烈冲击之下,批判地吸收美国异域文化,更好地继承中国本土文化。有了美国异域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积淀,学生的语言学习会跨上新的台阶。

3.英语电影教学的现状

有很多老师从自己学习外语的经历里体会和感受到了英语电影的魅力和作用,也想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时有同样的感受和经历,但是,目前在中国英语教学里英语电影教学仍然处于非常边缘的地位。虽然经常有老师把英语电影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材料和手段,课堂上播放电影小片段,或者推荐学生课外看一些电影,但很少有学校把电影教学作为一个正规的教学内容写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较少有规模性的英语电影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科学研究,更少有教授参与英语电影课教学与研究,结果使得英语电影的教学优势和特色没有得以彰显,英语电影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加深了一些人对英语电影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地位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

英语电影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之一是,英语电影教学缺乏统一而规范的教材。英语电影艺术长河里电影很多,优秀电影不胜枚举,但不是随便拿一部电影就可用于英语教学。要想选出优秀的教学用电影,需要大量观看和对比,甚至研究,而这是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所以有些老师就一直采用很老的经典电影来进行英语电影教学,虽然说文化和语言内涵方面不存在什么大问题,但是学生不一定会感兴趣,不一定会产生共鸣,所以不一定认可和接受。表现之二是,针对英语电影所选定的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很强,对电影所包含的英语和文化精华的研究和挖掘不够,没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电影所承载的强悍的英语语言和文化震撼力,没有完全体现英语电影之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表现之三是,英语电影教学的方法单一,基本就是看电影,写影评,模仿表演等,很少有具体而细致的语言与文化习得训练。对于英语电影教学所处的边缘地位以及其所呈现的教学不规范和教学效果不佳的局面,有必要从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找到有利的理论支撑,以期促进英语电影教学研究和应用,确立英语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地位。

4.英语电影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支持

除了英语电影所富含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因素外,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也支持英语电影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来,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克拉申二语习得假说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体验哲学理论等外语教学理论都为英语电影用于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4.1建构主义理论支持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一定的刺激被个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鉴于此,决定学习的既不是内部因素也不是外部因素,而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对于外语教学来说,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和语境,促使和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建构,而英语电影恰好能够担当此任。英语电影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和语境,而且通过观看电影习得英语语言与文化的活动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得学生们构建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成为可能。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英语电影进入英语课堂,打破了枯燥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4.2二语习得的克拉申假说理论支持

克拉申认为,人类习得语言的最基本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并提出了“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即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i+1),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Krashen,1983:63-73)。运用英语电影进行语言输入,就是进行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一方面,电影提供了大量的有意义、有趣味的、有关联的语言材料,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源于英语本土语言与文化的英语电影会提供许多新的语言材料,伴随生动的情节和精妙的语境让学生易于理解和吸收。

克拉申还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学说,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心理上的因素影响着他们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Krashen,1983:63-73)。语言学习中心情放松和感觉舒服会促进语言习得;相反,情感焦虑会阻碍语言习得。英语电影提供的是与现实生活相仿的语言环境,学生所面对的不再是沉闷的语言知识和艰难的语言学习,而是真实、直观的语言实践活动,是一个“英语思维”的理想氛围。而且,英文电影中语言情景的直观性和生活化使学生在心理上轻松地进入较好的联想和认知状态,有效降低了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另外,英语电影里不乏令人轻松的场面、音乐、甚至语言,置身其中,学生不知不觉中就体验到了真正的英语语言应用,习得新的语言应用,即使英语基础很差、没什么学习兴趣的学生也很难置身其外而不被感染和吸引而有所收获。

4.3多元智能理论支持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括九个要素: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向自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和存在反思智能。加德纳明确指出,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这几种智能,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外语教学和训练使每一种智能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张莉娟,2011:144-151)。

多元智能理念指导下的外语教学强调能力的感知与能力的沟通,前者指通过触、嗅、尝和看等多种感官经验激活各种智能,感性认识周围世界事物的多种特征,后者指通过接触他人、事物或特定的情景体验情感,调节并强化认识活动。英语电影因为所独具的直观特性以及特定的人物情景,可以为学生提供近似于直接的感官经历和情感体验来激活各种智能,学生通过观看就可抓住这种通过英语来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机会,提高用英语来认识和感知世界的能力,同时习得英语语言能力。

4.4体验哲学理论支持

1999年语言学家雷可夫(Lakoff)和哲学家约翰逊(Johnson)出版了《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提出了体验哲学理论,并将其思想概括为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奠定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覃胜勇、张长颉,2004:6-10)。王寅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在国内首先提出了“语言具有体验性”这一观点(王寅,2006:22-27)。李霄翔也提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需要人类经验才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感知体验导致语言印象的产生从而构成了人类的经验性反思,通过人类的这种反思,人类逐渐地构建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李霄翔、鲍敏,2009:82-85)。英语电影为学生真实而立体地展现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环境,让学生几近亲历般体验到大量形象生动、原汁原味的生活和社会交际中真实的语言,包括语音、语调、语气、手势等,体验英语交际语言在不同场合的语用特点,提高语言表达的适宜性和准确率。

总之,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为独具优势的英语电影成为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一员虎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考虑到中国英语教学的大背景和英语电影教学的现状,有必要大力宣传英语电影在英语教学的应用价值,促进英语电影教学的研究和应用,把英语电影教学从英语教学的边缘地带推向中心地带,实现英语教学改革的真正突破。

参考文献

Krashen,S.D.&terrell,t.D.thenaturalapproach:LanguageacquisitionintheClassroom[m].oxford:pergamonpress,1983:63-73.

VanderplankR.aVeryVerbalmedium:LanguageLearningthroughClosedCaptions[J].teSoLJournal,1993(5):10-14.

百度文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DB/oL]..

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李霄翔、鲍敏.大学英语教材中多维信息流建构研究——一个基于连接主义和体验哲学的视角[J].中国外语,2009(5):82-88.

覃胜勇、张长颉.Lakoff和Johnson体验哲学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4(2):6-10.

沈渭菊.电影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之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3):106-112.

王寅.论语言的体验性——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提出的语言新性质[J].中国外语,2006(5):22-27.

张菊芳等.精选当代美国电影赏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2.

英语电影论文篇9

abstract:inlightofthe"situation"propertyofConstructivism,thepresentpaperdemonstratesthefeasibilityinintroducingtheenglishoriginalfilmintocollegeenglishlisteningandspeakingteaching.Fouradvantagesofenglishoriginalfilmsmakeupfortheshortcomingsofconventionalenglishlisteningandspeakingteaching,andhelptoimprovestudents'listeningandspeakingability.Duringtheteachingprocess,teachersshouldselectivelycliptheoriginalfilmsandelaboratelydesignteachingcontenttoachievethebesteffect.However,filmandtelevisionteachingisstillinitsearlystage,teachersneedtoexploreandreformconstantlytomakethisformofteachingbeimprovedassoonaspossible.

关键词:英语原版电影;情境;听说教学;优势

Keywords:englishoriginalfilms;situation;listeningandspeakingteaching;advantages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29-02

————————————

作者简介:杨洋(1985-),女,山东济宁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

0引言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方面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势必会越来需要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精通工具语言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传统的听说教学多采用被动盲听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但枯燥生硬,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以至于许多学生出现了“聋哑英语”现象。因此如何改善学生的听说环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课题。电影教学以多媒体为手段,将视、听、说融为一体,所呈现的情境真实生动,为改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1英语电影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

作为西方哲学、心理学的一个流派,建构主义理论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等学习理论流派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被吸收,只能被建构。但是,这种建构过程总是以原先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这种学习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在其中进行的情境的联系。“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四大属性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实际上就是教师为学习者创造的语言交际活动的较真实的场景和相应的交流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和语言活动中完成意义建构。[1]英语原版电影能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真实情境之中,最大限度地刺激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信息。

2英语原版电影运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优势

2.1语境的真实性学习语言通常是首先接触大量易懂的真实语境,并通过情境与上下文理解其意。[2]目前,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缺乏在自然的英语语言环境中习得的条件。而电影源于生活,电影里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包含丰富的语境,它所展现的语言材料和交际场景本身就是对人类生活的形象化再现,英语电影的这种优越性就使得电影成为了最佳的英语教学资源。电影的情感感染力极强,人物的悲欢离合、嬉笑怒骂等生活场景对学生的心理有极大的冲击力,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去重复影片中的语言,模仿说话人的语气,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语言的习得过程。

2.2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英语原版电影能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地道的生活语言。电影里的语言丰富多彩,丰富的语言扩大了学生的语言接触范围。英语电影中众多的语音语调现象如重读、弱读、连读、爆破等都会大量的出现在电影对白中,学生在观看英语电影的过程中会自然的熟悉并习得纯正的语音语调,使自己的发音有所改善。其次,电影中的人物大都使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语速说话,这有助于学生习惯并模仿实际场合的语言说话速度。此外,通过反复的听说,学生既能积累词汇,又能习得一些课本上不会出现但实际生活中又常用到的俚语和经典句型,并能理解这些知识点的适用环境。

2.3激发学习兴趣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3]电影涉及的内容广泛,图文并茂,声形融汇,符合当代大学生多元化学习风格的取向,满足了他们渴望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世界,体验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电影突破了抽象语言符号的局限性,把可视的图像媒体与音频媒体合成起来,再配以文本,学生的感官受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刺激,并能从音乐、画面、语言等方面获得美的享受,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听说教学呆板、机械的缺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最后,教师通过给学生播放正在热播的美剧,当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到电影的信息并学会这些电影中的英文表达方式后,学生们会觉得自己是个潮流中的人,必然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2.4沟通文化的桥梁文化氛围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即使优秀语言者的交际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受到限制,他们对周围事物的了解也可能因而产生障碍。[4]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沟通的桥梁,电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的直观而生动的综合反映。通过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学生可以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并积累丰富的关于西方文化方方面面的背景知识,为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3英语原版电影在听说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英语电影以其独有的魅力正逐步地融入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作为一名引导者,教师应该精心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全面改善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3.1选择合适的电影英语影片的选择是上好英语听说课的前提。英美电影作品繁多庞杂,并不是每一部影片都适合英语教学。选择一部优秀的英语电影,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教师要确保教学片内容积极、健康向上,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能真实反映英语国家的主流文化特征,使学生们能够以正确的视角来解读西方文化。教师应该避免选择情节过于晦涩难懂、感官刺激强烈的动作片以及恐怖片。在语言方面,教师应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所选英语电影的语言要尽可能的规范,语速适中,演员发音清晰纯正。同时影片要尽量包含教学大纲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比较适合的影片有《罗马假日》、《公主日记》、《时尚女魔头》、《音乐之声》、《声梦奇缘》、《狮子王》、《怪物史瑞克》等。最后,电影要有吸引力,能较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电影长度不宜太长,否则学生会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3.2播放前的准备①电影的剪辑。课堂的教学总是有时间限制的。笔者觉得选择合适的电影后,截取10分钟左右的电影片段,并对它们施以必要地编辑,在听说课堂上用来教学,其效果会更好。②相关剧情及背景知识的介绍在英语听说课堂上,学生由于只能观看电影片段,会容易觉得看电影没头没尾。但如果预先给他们一个相关的电影介绍,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避免。此外,电影片段的背景介绍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知晓电影片段的信息后,就会自然而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层次上面。

3.3播放中的教学活动这一环节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影片段的欣赏阶段。第一遍播放电影最好只是使用英语字幕,学生就不会刻意的留意中文字幕,忽视电影片段中的语言。同时,教师一定要巧妙地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观看电影,目标明确。在初次观看时,学生可能发现有些生词和习语无法理解,有的对话语速过快而无法听明白。这样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电影的片段需要使用中英两种字幕。一旦碰到学生们难懂的词汇、俚语或者是句子,就需要暂停播放,并对相关的语言点进行详尽的解释说明。解说的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作为辅助作用的演示文稿向学生演示,帮助学生们充分地理解电影的片段。最后一个阶段为巩固提高阶段。教师需完整地播放一到两遍电影片段,此时的播放应该是没有字幕的,学生就可以不受到字幕的外在干扰,全凭感官来捕捉语言信息。影视英语教学应该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贪图看更多的电影,而应该稳扎稳打,看一部电影的片段就要反复观看,直到掌握并有收获为止。

3.4播放结束后的教学活动在电影播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英语技能训练。看电影本身并不是目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才是最终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配音、写影评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口语、听力和写作的能力。电影课上最具有趣味性、最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活动应属于给电影片段进行配音。在这项活动中,不仅要求学生们把演员的对白准确地记录下来,还要求学生模仿演员的语音语调,恰当地体现出人物的关系。这个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又可以使学生们练习地道的英语发音,掌握一些新的口语表达方式。

4面临的问题

4.1课时紧张目前,各大高校分配给大学英语的课时十分有限,一般是每周四个课时。在这四个课时内,教师既要完成大学英语的读写教学任务,又要完成相应的听说教学任务,几乎是没有时间观看英语原声电影。所以,教师就只能从规定的时间里面抽出一些时间,但这样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4.2内容广泛,语言偏难至今还没有关于电影视听教学的权威教材,关于整部电影的文字资料更少之又少。这样就使得教师在选择电影时要十分的慎重,既要选择自己熟悉的电影,用于剪辑;又要选择思想健康向上、语言难度适中的电影。同时,教师还要查找相关的文字资料,设计课堂活动、制作课件以及必要的练习题,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此外,电影本身是有一定难度的。电影的语言十分贴近生活,语速自然,口语表达方式丰富多彩。正是这一点使教师要教会学生看懂一部英文电影或片段时,一定要精心合理地准备。

4.3教师的问题有些的教师的观点陈旧,缺乏一定的探索精神。有些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即“粉笔加黑板”,不愿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其次,在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学英语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电影的放映员。教师如果要组织好教学,就要为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角。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扩充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

5结语

英语原版电影在英语教学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还是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多元化的有效尝试。合理的将英语影视文化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弥补了传统英语听说教学的不足,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真实的英语情境,最终有益于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但由于影视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使这一教学形式尽快得以完善,成为辅助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文霞.外语教学[J].试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2005,26(3):69-71.

[2]Brinton,D.,Snow,m.a.,wesche,m.B.Content-basedSecondLanguageinstruction[m].York:newburyHouse,1989.

英语电影论文篇10

关键词:英美电影;英语;学习能力

学生从影视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比从书籍上获得的既多又快,既深刻又牢固。利用外语影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为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通畅的桥梁。[1]作为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美电影的作用,将之引入英语课堂,从一定程度上唤醒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

一、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国内,英语学习逐渐得到了重视,从小学开始都有英语课。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中,英语也作为主要科目得到了应有的关注。但是,论及英语学习的质量,我们却值得反思。特别是在口语表达方面,我们很多学生是哑巴英语。只认识单词,知道语法,而在实际生活中却鲜有学生能运用自如。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提高对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视程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更应该抓住学生英语学习的黄金期,从提高学生实际英语能力出发,切实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自我表达的途径。

二、英语电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真实的情境

现在的学生一般都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国外原版电影。英美电影内容丰富饱满,充满了复杂的情境性,能够直击学生的内心,收到理想的效果,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优势资源。尤其是影片中的电影人物的对话,给学生提供了英语语言如何在真实情境中的运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尤其是要充分挖掘英美电影的教育价值,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了解英美文化背景

在英美电影中,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接触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国家的了解,进而更好地理解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俚语等特定表达方式。通过英美电影的观看,能帮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城市风情、生活情境和社会状况,能在无形中渗透潜在的知识背景。

(三)学习原声语言表达

英美电影中的语言由于保存了完整、流畅、标准的特征,学生通过观看英美电影,能融入纯正的英语环境中,学习最标准的表达和发音。作为初中时期的学生,表现欲特别强。特别是经典的对白,如果英语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予以罗列,邀请学生分组表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忱,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当前,国内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缺失,学生中普遍存在不喜欢英语学习这样一个现象。作为初中英语老师,尤其应该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养成。英语电影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利用英语电影作为媒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不仅可以优化英语学习氛围,还能更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认识。

三、英语电影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观看电影前的准备

在上课前,教师应首先把所要放映的影片中涉及的俚语、生词、表达方式等向学生说明,让学生熟悉它们的具体用法。教师还可就影片中讲述故事的背景、剧中的明星及影片的大意,用英语作简要的介绍,并对影片中出现的俚语、重点生词、表达法进行适度的讲解,为学生即将进行的听力活动扫清障碍。[2]同时,教师还应该营造良好的观看氛围,尽可能使用大屏幕播放,调节好音响设备,要求学生保持安静,为影片播放创设良好的硬件条件。作为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观看提示和背景进行初步的了解,明确电影的中心思想和生僻字词,为电影观看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观看电影时的引导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把自交给学生,不要打断学生,让他们在自由观看过程中学会理解影片的内容,以及对英语语言表达的模仿和内化。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反复观看电影,熟悉整体情境,找出需要体悟和注意的地方,播放到恰当位置时停止下来,要求学生针对刚刚观看的内容进行思考,回答相应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为便于学生接着观看创设条件。特别是当遇到跨文化背景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其理解和内化。教师需要把出现的语言难点提前列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对白。注意挖掘词语的深层内涵以及某些话语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含义,不要停留在“就词论词”上。教师可以分片断播放,对于难以理解的情节和话语需要反复观看欣赏。对于语速过快的地方一定要进行详细而清楚地解释。

在“GoForit”的教材中已经有很多和学生生活很接近的话题,学生也很乐意去探讨。通过电影的播放,让学生从谈论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事,到谈论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话题的丰富性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课堂也变得营养了很多。比如在讲八上Unit6i’mmoreoutgoingthanmysister这个单元话题的时候,我播放了美剧《生活大爆炸》的一些片段,学生在惊讶于剧中人物那些天花乱坠的对白的时候,也对人物的性格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把电影和课本话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电影不只是看看,也让课本变得不仅仅是课本,从而把电影和课本变成一种语言的载体,丰富学生学习语言的渠道。

(三)观看电影后的品评

电影观看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观后感想和理解层次,针对学生的表现设置合理的问题,要求其用英语进行回答,借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针对几个具体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典对白的表演,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的同时为课堂注入活力。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观后感,在撰写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写作模版,方便学生搭建撰写框架。再次,教师也可以将电影中的经典对白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和学生一起分析语言内涵和语法结构,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给电影配音成了学生最乐于表现自己的项目,自发的小组活动,多次的对电影的角色的磨合,秀时的自信和成功合作的快乐是在任务之外所收获的,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受力。

总之,英语电影在学生英语学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希望广大英语教师能共同努力,使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更加系统和完善,从而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3]

[参考文献]

[1]郭丽外语影片对当代英语教学的启示[J]电影文学,2007(12)

[2]张涛论英文电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运用[J]电影文学,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