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体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46:19

社区管理体制篇1

一、传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事业单位与政府脱离,单位组织与个人之间也出现了分离,使得城市社区出现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大量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功能与企业剥离。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也使得一部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分化出来,所有这些转移出来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直接由社区承担下来,社区功能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的趋势,城市社区建设的要求非常迫切。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还是一件新生事物,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不断摸索。传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有:政治行政色彩较浓,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经济功能强,管理、服务功能弱化;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缺少人文建设,居民缺乏归属感等等。

二、新型社区管理的启示和经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社区建设也在蓬勃发展,各地开始了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实践,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社区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模式是对不同类型城市在各自特色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组合基础上,实现城市高效有序运行目标的特定方式的形态概括。城市基层的政权结构、社会结构都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中,中国的社区建设应该呈多元模式进行。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深圳莲花北模式……从1999年12月28日南京锁四社区在全国第一家进行社区体制改革以来,许多城市陆续推出各具特色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这些模式各有特色,对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都具有推动意义。目前,城市基层的政权结构、社会结构都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中,各种社区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归根到底又不能脱离不同地区、不同社区的具体条件和客观实际。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必须遵循“渐次推进,梯级发展,全面带动”的思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和选择最合适的改革路径,达到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居民当家作主、社区和谐安宁的目的。

三、建设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要顺利进行社区管理体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是准备。加强宣传教育可采取召开教育大会、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和发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努力使改革精神深入人心,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这种共识主要包括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充分认识重要性是指建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是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新的突破口,是全方位拓展社区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它有利于推动基层民主和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是关系到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并要树立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思想,正确理解渐进规律,指望在短时期内把所有问题都解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要作长期的思想准备,循序渐进,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并最终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和逐步完善。

(二)调整居委会管理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

适当调整居委会管理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是搞好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要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及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街道、居委会规模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作为地域,并命名为社区。上海、深圳、沈阳、南京、青岛、合肥、石家庄、哈尔滨等城市的实验区,对街道和居委会的管辖范围进行了调整,其中以沈阳市的做法最具有代表性。沈阳在沈河、和平两个实验区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重新划分社区。新型社区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按居民居住和单位自然地域划分出来的“板块型社区”;二是以封闭型居民小区为单位的“小区型社区”;三是以职工家属聚集区为主体的“单位型社区”,四是以不同功能特点划分的“功能型社区”。这种按照居民居住的自然地缘关系,社区的资源配置,适度的管辖人口和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来划分社区的方法,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达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加强党和政府对社区的管理

实行社区管理必须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并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社区中的促进作用和服务作用。必须加强社区各类基层党组织的联系,培养高素质的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并始终坚持党对社区建设的方向进行政治上的引导和组织上的保证。政府是社区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负责制定和组织落实社区发展规划,对推进本地区的社区建设负总责。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协调企业、社团、志愿者和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解决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困难,形成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合力。在具体做法上,政府应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在分析一些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以及国内外各种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指标体系,并逐步量化,以便于对各种各社区管理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监督、预测和服务。政府要现代化,政府从直接提供公共物品到对公共物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和保障;居委会要民主化,居委会对居民负责,工作贴近居民。

(四)建立健全社区的自治组织

在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过程中要遵循“直接民主”的原则,社区自治组织应该包括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协调议事委员会等。在民政部启动的“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的试点工作中,各实验区在居民自治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大力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居民公民化,在社区为居民服务的同时,居民要为社区作贡献。如上海卢湾区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居委会议事层与执行层的分离的工作体制;沈阳市在重新划分管辖区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自治体系,分为决策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招考执行层―社区委员会,议事层―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领导层为社区党组织;北京西城区建立了社区管理体系和社区中心。虽然这些组织的名称各异,但他们为如何在社区建立新的自治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创新社区组织机构。按照“议行分设”的理念创新社区组织,创立“一会(分)两站”模式,从组织结构、性质、职能、人员、经费、场地等关键问题一一分离,理请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及社区服务站相互关系,创新新型的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站两个社会组织,使社区居委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居民自治组织。

(五)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法

转变政府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须要求,也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这就决定了政府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新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真正把赋予社区的各项职责落实到位。应理顺政府与社区、社区与社会各组织之间的关系。为规范新型社区组织运作,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办法,明确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社区居委会的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使政府在社区腾挪出空间给社区居委会搞居民自治,培育了公民社会,积累了社会资本。政府“减肥”――将社区公共事务作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政府的责任,让其从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为间接提供公共服务,从靠设立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到靠政策工具提供服务;从给钱、给物、给机构到培育各类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承担起政府下放的职能,从而使政府的职能归位,社区的自治力量增长。在转变职能过程中,要把着眼点放在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来,放到为群众服务上来,服从大局,适应城市新体制的变化,根据社区管理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实现重心、权利、财力的下移,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运作方式,把该放下去的权不折不扣的转移下去。

(六)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等的建设

一是法律支撑。目前,因无明文规定,连专家都很难说清楚社区组织的定位和性质。据统计,理论界关于“社区”的定义多达76种。这个事实,成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得不迈的“一道坎”。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在相关法律中明确“社区”的概念和范围。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同时,应对与社区相关的1000多条法律、法规尽快进行修改和调整。有专家提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组织法》,或将它作为母法,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些必要的细则,逐步建立、完善有关社区管理法制体系。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当前一些需要城市建设和管理只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有时存在着相互推委的现象,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这就需要对一些工作进行一个明晰和划分的过程,并用制度、法规加以保证。二是改革居委会干部制度。可对社区干部实行公开招聘,通过民主选举,竞争上岗。这有利于提高居委会干部的素质,形成一支年轻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又能安置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三是加强硬软件建设,主要是指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对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知道力度。硬件建设包括对街道办事处、社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办公场所等。

(七)创新社区服务体系

各社区居委会成立社区服务站,各街道办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在社会福利中心建成了区一级社区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区、街道、社区居委会的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并对社区服务站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使其按照产业化、实体化模式运作,出台相关规定等配套措施,成立社区服务专项资金,规定政府按照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对社区服务站从事为居民提供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残疾人服务、社区老人服务等无偿服务进行评估、补贴,并鼓励社区服务站低偿运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使政府提供了品种多样的福利和服务等新公共产品。

另外,还要提供社区居民交往平台,以政府信用为起点,积累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的信任基础;在社区公共事务中倡导平等和宽容的原则,强化居民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城市相应地要求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实践已经证明,社区管理体制是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内容,建设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在城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一定要增强建设新的社区管理体制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追求精神需要的不断满足,在尊重历史和关注现实的基础上,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建设,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拓展,最终把各级各类城市都建成人们安居乐业、文明的城市,有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匡夫,李天好.论社区自治.东岳论从,2002(3).

2、奚从清.构建中国社区建设理论的框架体系.社会学月刊,2002(8).

3、夏建中.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的组织与服务,社会学,2000(7).

社区管理体制篇2

随着我国社会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各种矛盾凸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基层的社区建设尤为重要,当前要建设好社区必须重视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不通畅、社区管理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创新管理体制的组织架构、建设新型运行机制来解决体制机制不通畅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社区人员队伍建设,从而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效率。

关键词:

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一、社区管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社区管理体制要理顺,要摆正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相互间的关系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社区自治问题。“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社居委的一个基本定性。社区关系不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建立不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讲,主要是社区自治程度不高,没有摆脱行政化工作模式。必须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必须理顺条块关系。这些问题解决了,新的社区管理体制也就建立起来了。街道办事处(以下称街办)是政府的派出机关,在法理层面,它和社区居委会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在实践中,街办事实上被当成一级政府,它与社区居委会也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级条管部门只管通过所设机构向街办下任务,压指标,造成街办只得把过多的精力放到完成上级部门的任务上,无暇顾及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压力型政治体制下,街办只好把任务压给它的下一级———社区居委会。社区反过来还要接受上级政府部门明目繁多的检查、考评、验收、评比等等,这就造成社区居委会成为政府和街办的“腿”,背离了社区民主自治的本质。

(二)社区管理的运行机制要顺畅,要尽快建立方方面面参与行之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社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说要建立一种工作机制,必然是一个调动方方面面力量、上下左右协调联动的机制。概括起来就是《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管理的意见》指出的“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区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机制。居委会人员因为完成的是行政工作任务,致使其工作方法和手段也往往简单,主要采取的行政命令形式,势必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归属感及认同感。造成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居民遵守社会公德和居民公约,依法履行应尽义务等流于形式,即使是开展了也形式呆板,不能入耳入心;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参与度就很低,形不成合力;推动社区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少;收集真实社情民意难;本应协助政府维护社会治安、社区矫正、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求助、住房保障、文化体育以及老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流动人口权益等工作变成了代替,社区自治被行政化工作覆盖的直接后果是影响居民自治的发育成长,致使社区自治管理的各项运行机制全部流于形式。

(三)社区管理人员服务效率要提高,需加强社区的人才队伍管理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普遍不足,要管理服务几千、甚至上万名居民不但人员不足,而且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多数为女性,许多社区人员不是通过考试选优进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难于适应信息化和网格化管理要求,有时为了创文明城等任务,多数时间她们都要加班,工作时间虽长,但服务效率低。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社区发展的重要性,针对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尽快建立适应社区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同时,加强社区的人才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提高社区的工作效率。

二、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建议

(一)创新社区管理体制的组织架构,理顺区街与社区关系一是总结、推广厦门市“社区复合共治”模式,建立社区党支部、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二是明确四个社区组织的工作职责。社区党支部在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在与驻社区单位、“两新”社会组织共同协商社区事务、促进社区和谐共建方面发挥作用。社区工作站承担上级政府部门交办的各类公共服务性工作,其成员以办事处下派的有行政事业编制的干部为主,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主任。社区居委会受区、街道指导,并接受社区党支部领导,在开展居民自治、搜集社情民意、民间纠纷调解、向社区党支部反映居民诉求、组织居民对社区工作全程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职责是重点培育和扶持社区社会组织。三是明确社区四个组织的干部来源渠道。社区党支部主要领导由街道下派,社区工作站成员以街道下派干部为主,其工作升迁与在社区的工作业绩挂钩。社区居委会干部由居民选举产生,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其成员由社区社会组织骨干担任,不拿政府补贴。更进一步来说,未来在社区工作站实现良性运转之后,可以着手进行撤销街道办事处,由区直管社区的试点工作。

(二)建设运转高效的新型运行机制,保障社区居民自治主要是二种运作机制:一是在转变政府职能基础上完善政府主导机制。二是在赋予自治权力基础上完善民主自治机制。具体来说,转变政府职能要做到“让位、归位、到位”。让位:做到简政放权,从大量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一些服务职能交给或归还给社会、社区去做。归位:做到把政府部门的精力用在研究社区管理发展的方针政策上来,推动社区开展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指导、支持和帮助社区开展工作,培植社区的造血功能,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发动引导广大居民和社区单位参与社区管理。到位:要做到认真履行职能,尽职尽责的保证管理到位,指导、协调到位。这样政府着重于制定、完善有利于社区管理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引导社区中介组织的有序、健康运作,公正、合法地保障社区成员的民利、公共权益;完善自治机制方面:一是构建居民的参与平台,应以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户代表会议等法定性平台为主,以社区志愿者队、服务队等非法定性平台为辅。二是逐步健全和真正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使社区居民切实享有对社区自治组织的选举权、罢免权和监督权,以及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社区管理与居民自身利益的关联度和参与渠道的通畅。三是实施社区居委会事务、财务、服务等内容全部公开,建立社区居民直接评议社区居委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人员制度,激发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提高社区的民主自治水平。

(三)加快社区人员队伍建设,推进社区信息化和网格化管理,努力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效率除了上级下派的社区支部和社区工作站人员外,要建设一支服务能力高的社区工作队伍,应更多地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考试录用、民主选举等办法,尤其应该运用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办法公开向社会招考,把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社区工作队伍中。新录用的社区人员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能深化社区服务信息平台管理,通过平台全面建立社区内驻区单位、建筑物、居民基本情况等信息数据库,扩大社区智慧信息网的综合利用,确实构建和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各类信息数据一次采集、长期共享,网上办公,真正为居民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效率,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居民群众的多层次需要。

参考文献:

[1]袁方成.实现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的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研究[J].社区体制创新,2009年5月.

[2]徐勇祥.城市社区建设的体制创新与社会工作[J].探索与争鸣,2004(12).

社区管理体制篇3

1.1社区管理体制表现为压力型管理体制

我国相关学者曾经将我国的社区管理体制概括为压力型管理体制。对于压力型管理来说,主要是将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服务都分解到社区,从政府到街道办,上级传达下层,最终分解到相应的居委会,从而来完成任务指标。但是这种管理方式给社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政府领导将各项任务指标施加给社区,而社区则是无奈地接手各项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2社区管理机制未能贯彻权责利一致原则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权责利统一是一项重要的原则。明确规范社区管理中各方权利、责任以及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保证社区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但是根据目前社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社区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与其工作量不成正比,一些社区干部的薪资仅仅是高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尤其是在我国的一些西部城市地区,这种情况十分明显。一般情况下,干部都是加班加点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社区服务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1.3社区管理体制制约了社区自治互助功能

社区主要是指能够在固定的区域范围中生活工作的一些群体以及社会组织,并且主要是根据一套制度进行生活的共同体。目前,在现行的城市社区压力管理体制下,社区逐渐作为一个治理单元,行政化的色彩浓厚,社区居委会在强大压力下,逐渐失去了自治的性质。长此以往,逐渐淡化了社区成员的归属感以及责任意识,导致社区无法形成平等互利的自治精神以及互助的特性。

2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实践探索

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相关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社区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不断的变革,很多城市社区都进行了改革创新,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社区管理模式。

2.1天津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将社区改革的重点放在居委会,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不断强化居委会的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等功能,以此来完成政府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该模式下建立了相应的社区议事委员会,从而将民主落实到底,对于一些社区中的公共事务能够进行民主协商,并且主要利用社区自身的力量解决事务。

2.2武汉模式

该模式能够深刻展现出党组织的作用。在社区的日常管理中,党组织主要起到相应的领导作用,提出领导方针,社区针对相关的问题以党组织的方针为依据进行策略的制定,从而贯彻党的路线以及各项政策,并做好社区党员的管理与教育。同时,建立相应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以及社区居民委员会,以更好地进行社区事务的决策。

2.3沈阳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对社区进行重新定位,将社区管理层定位为街道办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居民委员会。其次是针对居民的群体属性进行社区划分,以此建立小区型社区、单位型社区等各种形式。同时,社区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其中包含决策层、执行层以及相应的领导层等,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属于相应的决策层,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则是相应的议事层,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层。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以此来提升社区成员的归宿感以及认同感。

2.4青岛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为了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并且加强社区的教育以及文化的宣传,美化社区的环境。其主要特点是加强社区服务,为一些特殊群体提供照顾,给予社区失业人口就业帮助,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提升服务的质量。上述几种典型的社区管理模式,结合了各个地区的主要特点,创新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社区管理工作的发展。但是这几种模式还是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无法很好地解决社区管理工作的权责利一致的问题,并且在社区的组织管理中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这导致了社区的自治能力弱化。

3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

3.1转变政府职能以及管理方式

政府应转变自身的职能,变革管理方式,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对于政府来说,在社区事务的管理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及宏观调控的功能,而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政府进行管理,有些事情政府不需要介入其中,政府仅仅起一个引导作用。另外,针对社区的发展目标,政府要将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互结合,为社区发展设定方向,具体的事宜由社区内部的主体进行实施。针对社区服务,在改革方面必须遵循“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思路,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力量的作用,政府不要参与到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事务中。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要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以及政事分开,不过分干预社区单位自主管理,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

3.2规范政府与社区责权利之间的关系

实现社区的自治与创新管理,需要处理好政府与社区之间权责利关系,将政府的一些服务事务融合到社区中。另外,要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由社区民间组织承担一些服务职能,政府支付相应费用,以淡化社区行政化色彩。同时对于一些社区引进的项目,相关的社区管理机构要进行协调、把关和控制,使其能够顺利地开展。

3.3理清街道办事处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

街道办事处属于政府派出机构,属于第三级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同时街道办事处也是社区工作中的主要推进者,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在社区服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街道办事处与环卫、工商、税务以及市政等部门之间的关系无法协调,最终影响了社区的自治功能。因此,针对这种现象,社区的管理体制必须要创新改革,理顺管理关系。

3.4借助互联网,提升管理效率

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以此来提升管理的效率,促进新型的管理观念以及方式。政府要加大投资,做好政策扶持,加强社区网站建设,开展网络服务。

3.5完善社区组织治理结构

社区管理体制篇4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管理体制

在终身化学习的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存在于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的种种教育活动等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正规学校教育虽然规范且相对成熟完善,但毫无疑问的一个人不可能终生在学校内学习教材。故我们需要其他的教育形式作为社区教育的有益补充。基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社区的逐步形成,学习型社会不再虚无缥缈,终身学习也逐步成为可能。社区教育的问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的重视,不少国家将其视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甚至途径。比如日本提出要在发展社区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建立终身学习的社会,美国的社区教育也成为美国教育的一支生力军。社区教育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那么在我国现阶段这种情况下,社区教育管理应采取什么方法和策略?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是比较合理的呢?本文对这个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一、社区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社区和社区教育

“社区”一词本是社会学研究社会存在形式和内部结构所使用的一个概念,指处于一定区域内,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人们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共同生活性、地域性、满足社区居民各方面需要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体系,以人们长期共同生活为基础形成的社区意识是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特定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结合,使社区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构成了独立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社会生活单元。①社区为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与实际的背景,同时也为教育提供了教育资源。关于社区的概念问题本文不做过多探讨,下面根据所收集材料简要概括一下当前对于社区这一概念存在着的共同认识:一是一定的地理区域是社区存在的前提,二是有一定量的人口因素以及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此外还包括为保证人们的生活所需而建立的各种社会机构,这些都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的规模是不同的,村庄、小城镇、街道邻里、城市的市区或郊区、大都市等,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社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城市社区、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本文中所涉及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这一概念中,着重指的是城市社区,目的即是探讨解决在城市社区这一背景下,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应该如何构建的问题。

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范围内,利用社区内拥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的思想可以说最早源于美国的杜威,他最先提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随后,社区教育的内涵被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成为现代国际教育的一种现象和趋势。

社区教育在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最早在上海和天津两个城市开展,相继又在其他一些城市得到推广和发展,而后,又从城市推向农村,逐渐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最初,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其内容主要是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是以学校教育的补充的形式存在的。后来,随着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提出,社区教育的对象和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同时这种教育形式也逐步得到广泛的关注。“学习社会的主体是学习者。人人享有学习的权利。学习成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成为人的发展的手段,成为人的一生持续和终身的活动”。②

(二)社区教育的主要类型和内容

1.社区教育的类型

社区教育的类型是丰富多样的,一个社区应通过提供不同的教育类型给居民以正确的学习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学习机会。

(1)有教师参与并提供教材的正规学习。具体的形式是,教师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内容对社区内的学员进行集中授课和指导,可由社区学校组织也可由社区内相关负责的机构或部门组织居民参加学习。根据授课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这种比较正式的学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长期培训,短期培训和讲座。

长期培训是指学习周期比较长有固定的学时的各种职业性、技能性的培训。如职业培训、操作技能培训班等的教育课程。短期培训是指学习周期相对比较短,有固定的周期对象目标内容的短期培训活动。如青少年假日培训班,离退休老人业余爱好培训班和小区辅导员培训班等。讲座是一种比较常见又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主题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根据某个主题或类别的系列专题讲座,比如关于家庭保健、运动休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一系列与社区文化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2)无固定的学员和教师、无固定学习内容的非正规学习。此类学习比较随意,学时长短没有限制,如在社区的组织的读书活动,或者是由某些机构提供的咨询活动如医药咨询、家电维修咨询等等。

(3)另外一类学习,是指在参与活动或者工作的同时,参与者所受到的思想上文化上的教育。比如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参与者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另外,社区中组织的敬老、帮困、助残等活动有助于培养社区成员的良好道德情操。

社区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社区居民可以通过这些丰富的类型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青少年可以通过社区内的举行的科普教育活动来补充正规学校教育的内容。也就是说几乎社区内的所有居民都可以因其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而受益。

2.社区教育的内容

我们知道社区教育的对象是多样化的,其对象不仅是包括许多不同年龄段的人,而且也包括很多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因此他们所需要接受的教育也是不尽相同的。以下我们对社区教育的内容做一下简单的分类,即包括历史文化教育、科普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等。

(1)历史文化教育不同社会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文化形态,社区作为人类生活居住的地方,保存了比较多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人文景观等。这些直观形象的教材可以更好地促进参观者对祖国悠久文化的热爱。此外社区内的某些文化类机构比如美术馆、音乐厅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的文化养。

(2)科普知识教育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而在科教兴国的教育战略下,普及科学知识显得尤其重要。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场所,就可以将科学知识的教育渗透到居民生活中去。比如社区内举行的科技展,就有利于增加居民对最新科技情况的了解。

(3)职业技能教育包括现代的职业技术教育;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培训,如社区组织的剪纸、插花、编织等的培训;此外与社区生活相关的简单家电维修等也属于此类。

此外,社区内也会有一些非正式的生活常识的交流,这些也可以看作生活教育的一部分。由于社区教育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此显得有些无章可循,这就给社区教育管理带来了困难。下边我们试谈一下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

(三)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

由于中国的社区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制政策等都不够健全,资金来源也不够稳定,所以要想为社区居民提供比较全面的教育服务,除了要解决上述困难之外,探讨以下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也是相当必要的。

所谓体制是指体系化的制度。社区教育与正规教育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形式自由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接受教育的对象也比较复杂多样。关于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的问题,有的学者在参考日本的社会教育的管理体制的情况下,提出了建立“助成性”管理体制的建议,即“在法制化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国家行政权利对社会教育活动的干预与介入,亦即给地区社会教育松绑”。③这种“助成性”管理体制只是给出了社区教育管理的一种理念性的建议,并未能解决一些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如何实际构建的问题,毕竟任何一种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健全的体制。

1.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是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前提

首先,应把社区中各种组织机构和教育机构联系在一起,发挥整体性作用。社区教育要求社区内的各种教育因素相互协调和互动,因此单一的教育管理体制需要改革。社区中各个组织机构和教育组织之间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形成整体合力;社区教育与社区双向启动、相互促进,推动社区教育的一体化。

其次,建立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成立社区教育指导委员,其职责是研究研究制订本社区内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协调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会,其原则是“政府统筹领导,教委归口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方参与”。委员会主任由区委、区府主管领导担任。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教委主管领导为主任,办公室设2至3名专职人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实施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具体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和指导社区教育各项实验;总结经验,加强督促检查。

最后,按照社区教育的需要,建立具有特色的社区教育管理网络体系。社区教育本身是有不同的层次的。有人认为有三级网络,即“区县的社区学院、街镇的社区学校(成人学校)、居(村)委会的小区市民学校(即社区分院)”④。在社区教育的发展中,政府的应该起到引导、协调的作用,但具体的策划、组织、参与则应该按照社区教育的不同层次由社区成员共同承担。因此根据这些社区教育载体的不同网络,建立社区教育管理的网络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2.建立健全的社区教育评估机制

加强社区教育评估制度是不断提高社区教育工作水平的保证。首先要制定社区教育评估方案。社区教育评估方案应该具体到社区,由社区教育委员会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其次评估工作要定期开展,逐步将社区教育评估制度规范化。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命名一批学习型组织,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3.加强并完善社区教育工作者资格培训机制

(1)对社区教育管理者的培训机制

社区教育管理者由以下几类人员组成:首先是教育行政部门中,分管社区教育的人员;其次是政府机构各部门中负责社区教育的管理人员,如区(县)、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内的相关人员;另外还有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即社区教育委员会中的管理人员。

作为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应主动掌握社区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社区教育目前仍然处于实验阶段,可以说无论从管理体制的建立还是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都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社区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以内容明确的短期培训为主要模式。

(2)对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师的培训机制

对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师的要求主要包括综合知识素质和社会工作能力素质两个方面。综合知识素质是指作为教师所应具有的素质,具体包括良好的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范围、较高的科研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扎实的教学技能等几方面。这几方面的培训可以参考普通的教师培训机制来进行。

社会工作能力素质是针对社区教育本身的特点所提出的,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全员性,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师的身份不仅仅是在讲台上授业解惑的教师,更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师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社区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必要时可到企业、生产经营部门、管理部门接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在由原先的“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在着手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多元互动的城市社区管理体系的同时,作为社区教育这一依托社区的教育形式也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特点,其管理也会呈现新的特色。本文仅仅就社区管理体制的问题做一些浅显的探讨,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宣兆凯编著:《新编社会学概论》,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第214-216页。

②厉以贤,《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第11期,第5-7页。

③小林文人,末本诚,吴遵民著.《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2003年11月第一版,第43-44页。

④小林文人,末本诚,吴遵民著.《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2003年11月第一版,第194页。

参考文献:

[1]小林文人,末本诚,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2003年11月第一版.

[2]刘如赞,张兴.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科学决策,2001年第3期,p25-29.

[3]马小健.美国承认教育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第5期,p48-51.

社区管理体制篇5

一、充分肯定*农渔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港口经济、海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农渔村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产业转移,居民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居住。到2007年,全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降到4%,人均GDp达44488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9741元,同比增长17%,比上世纪末增长129%。80%左右的农渔民脱离了传统农渔业,实现了转产转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的趋势给*区村级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区委根据省委城乡统筹发展和市委关于在渔农村建立新型社区的工作要求,主动适应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趋势,在农渔村建立新型社区,初步探索出具有海岛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求的农渔村社区建设的新路子。

(一)创新村级组织机构设置模式,配强干部,夯实了农渔村社区建设的工作基础。为适应海岛城市化改革发展的需要,区委、区政府在20*年6月结合实际,按照地域相近、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认同的原则对农渔村社区构架进行调整和改革,通过并村建立新型社区73个,将原来规模小、人口少的行政村合并建立社区,其中村与社区合一的体制共有66个占90%。对城郊结合部村,以村村联合的形式建立7个社区。并同步组建了社区党组织、管委会和共青团、妇代会、治保、民兵、人民调解等组织机构,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形成了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管委会行使统一的服务管理职能、各群团组织开展活动的精简、高效运行的社区组织机制,顺应了村委会向社区管委会转变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注重加强农渔村社区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了社区专职干部的选聘、管理、考核和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采取“选、聘、派”等多种方式,充实农渔村社区“两委”班子力量,配好配强社区专职干部,在村级换届选举、“两推一选”的基础上选聘产生社区专职干部394名。并引进、参照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和社区建设的模式,明确社区管委会工作职责和要求,更加注重农渔村公共服务和就业、社会救助等民生工作。建立和落实社区干部工作报酬及“三保”金待遇制度,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作报酬奖金与工作绩效挂钩,其中工作报酬、办公经费由市、区、乡镇(街道)财政按1:1:1承担,大大减轻了农渔村集体经济负担,激发了社区干部工作热忱。区委组织部、区新农办等部门每年组织社区干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履职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履职能力。加强党建工作,拓宽农渔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深化“三级联创”和“先锋工程”,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去年创建农渔村“五好”社区党组织16个,夯实了农渔村社区建设的工作基础。

(二)建立健全服务组织和网络,适应了农渔村事务管理的社会化新要求。为造福农渔民,强化事务管理的社会化,促进利益和谐,农渔村社区相继建立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生、综治和调解等服务组织,积极提供各种信息和帮助农渔民培训就业服务,已累计组织培训农渔民22653人次,农渔民转移就业人数186*人次。按“应保尽保”的要求,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落实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结对帮扶、危房改造、帮助低收入家庭就业等对象及工作措施,累计完成困难群众危房改造942户;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96.7%;2678户4165人的低保对象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救助。社区组织发动广大农渔民参加新型农渔村合作医疗,到去年全区参保人数为203033人,参合率已达92.86%;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新增15075人,累计达到44435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体育、法制教育活动,累计改、扩、建社区办公活动场所41个,完成老年活动室建设51个,完成图书室建设73个,不断满足了农渔民精神文化、生态文明的需求;深化文明家庭评比活动,“以奖代保”金制度深入人心,已从20*年的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今年的42元,惠及全区60周岁以上的35040名老年农渔民,并随经济发展逐年提高。社区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会会精神和新农村建设教育为契机,致力于小康社区创建工作,三年来有53个社区开展了小康社区创建,经市对我区前两批38个创建小康社区考核验收,成功创建了马岙镇马岙社区、城东街道洋岙社区和马岙镇三胜社区等3个为全面小康社区,盐仓街道兴舟社区、金塘镇沥平社区、册子乡南岙社区等11个为基本小康社区,初步小康社区24个。

(三)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提了农渔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新型社区建立以来,打破了村域小、实力弱、规划难等因素的限制,农渔村资源得到了整合和充分利用。各地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功能配套”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渔村社区村庄整治建设,加大了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绿化、河道净化、路灯亮化、环境保洁、改厕改污和文化体育设施等项目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渔村基础设施。全区共累计建设完成通村联网公路283.4公里,新建准四级客运站5个,港湾式候车亭77个;整治溪坑河道总长度201.1公里,实施20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农渔村饮用水工程累计受益人口6.42万人;实施完成畜牧规模养殖场治理16个,实现农渔村垃圾集中处理乡镇10个,完成白沈线白泉段8.1公里的生态廊道工程建设,生态公益林面积5.8万亩;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2个。目前,全区开展社区村庄整治63个,村庄整治率达65.7%,其中建设示范社区(村)10个(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示范村7个)。结合工业项目落户、“大岛建、小岛迁”和库区异地安置工程等,实行多层公寓式和联建房的建房模式改革,推进中心村建设,已初步确立了旧村整理型、新建型和保护型等规划建设的基本模式,全区累计共拆除旧房11.6万平方米,建设新房16.043万平方米。同时,积极探索旧村改造和新社区(村)建设的新模式,如马岙镇三星社区已启动了村民小区住宅建设,该小区一期安排10户居民建房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户型、统一式样、统一使用太阳能、统一污水处理,既节约了土地,又推进了社区新村建设。

(四)加大投入,形成合力,探索建立了农渔村社区建设的保障机制。一是政府工作重心实现了下移。建立完善了区领导联系社区(村)和局长进社区(村)制度,通过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各局办主要负责人各联系一个社区(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提供各种指导和服务,特别是在资金、项目和规划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深入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2004年以来,每年从市、区、乡镇机关干部中选派优秀的机关干部,到社区(村)帮助工作,去年按“一社区(村)一名”的要求,选派了153名(其中市23名、区57名,区委组织部点名的后备干部15名)新农渔村指导员,推动了和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同时,还开展了机关、部队、企业、文明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农渔村社区建设。二是公共财政向农渔村倾斜。去年区财政安排10个社区村庄规范整治和16个创建小康社区建设专项资金700余万元,涉及农渔村道路、溪坑河道整治、饮用水、农业产业化和科技推广、农村小型公益事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等项目。项目总投资12950万元,其中争取省财政3220万元,争取市财政1950万元,区财政投入2350万元,乡镇(街道)和社区自筹463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800万元。据统计,全区通过新农村建设,共投入项目资金2.95亿元(包括省、市补助的交通、水利项目资金);今年安排专项资金1700万元,区、乡镇财政每年对“三农”、“三渔”的总投入增长幅度,已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三是扶持发展社区(村)集体经济。出台了《关于社区(村)集体开发经营性用房,发展物业经济的若干意见》,2008年将扶持20个左右的社区(村)发展社区(村)物产经济,通过鼓励社区(村)发展物产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形成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四是积极推进了“一村一社区一经济合作社”建设。去年分别在盐仓街道兴舟社区和干览新建社区开展经济合作社合并工作,2008年5月双桥镇全镇完成经济合作社合并工作,将19个经济合作社合并到6个,到目前实现“一村一社区一经济合作社”体制的社区有29个,占农渔村社区总数的39.7%,既理顺了社区与村的关系,又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整合了社区资源,促进了社区规划和统筹。五是在农渔村建立环境卫生保洁队伍。按每个社区配5-6名为农渔村社区配备专职保洁员,工资由区财政和乡镇各50%负担(目前全区农渔村513名保洁员已上岗)。明确了保洁员的工作职责、任务和要求,农渔村垃圾做到当日集、当日运、当日处理。六是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建立了老年人协会、义工和志愿者队伍,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机制,广泛开展了文明家庭、遵纪守法户、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建立健全社区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和工作的长效机制;及时化解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和项目建设中引发的各类矛盾;保障了“农嫁女”权益;加强对未成年人、归正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社区、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了农渔村新社区的安定祥和、安居乐业。

二、理性正视我区新型社区体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困难。

尽管我区农村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有了良好的开局,但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村民对新型社区期望值过高。新型社区建立以来,农渔民“等、靠、要”依赖思想较重,特别是投工投劳积极性不高,期望政府能大包大揽农渔村各项建设,主动性、首创性和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

二是社区集体经济薄弱。社区管理服务等日常开支较大,自身又缺少资金积累和创收渠道,资金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社区内经济合作社各管各的状况,使社区统筹和协调性差,资源利用程度低,削弱了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三是个别经济合作社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群众意见较大,也增加了社区开展工作的难度。一些干部群众对经济合作社合并心存疑虑,认为并经济合作社是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山林所有权,有些干部还怕难、怕烦,缺少正确引导。

四是一些社区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部分社区干部的文化知识和年龄结构还不合理,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缺思路和举措,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建设、乡风文明、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此外,社区干部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

三、完善农渔村社区管理体制、加速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建议。

完善农渔村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加速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两创一促”总要求和区委“创业富民、创新强区”的决定,不断加强农渔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党建工作,加快形成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与“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相统一的社区体制,不断满足和解决农渔民对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新需求。

工作重点:

1、继续推进“一村一社区一经济合作社”建设。在巩固“并村建社区”成效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引导、明确政策、规范程序、确定合理的模式等措施,加快推进社区内多个合作社的合并,更好地理顺社区与村的关系。并在社区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山林等所有权不改变的基础上,采取“并社并帐”、“并社设分帐”、“联合建社”等多种模式,开展合并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合并一个”,促进社区凝聚力增强和统筹、服务水平的提高,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2、创新社区干部管理和考核机制。社区干部直接关系到为民办事、社区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创新和完善社区干部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一是拓宽社区干部选拔渠道。结合村级换届选举,在村“两委”选举的基础上,选聘好社区专职干部。二是加大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力度。鼓励大学生进社区,同时,通过培养和组织考察等程序,选拔一批有理想、有文化知识、有道德素养的青年人,吸纳为社区后备干部,并在生活上、政治上给予关心和支持。三是完善社区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制度。采取经常教育与培训提高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社区干部进行脱产轮训,或到城市社区、单位挂职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四是建立健全社区干部考核管理机制。完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选聘、解聘等制度,把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工资、奖励和聘任直接挂钩,逐步提高新型社区干部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并建立长效机制。对区域过大、人口过多的社区,建议适当增加社区专职干部名额。

3、推进社区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四民主一公开”制度,并作为社区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村民议事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切实保障农渔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一是建立完善社区议事制度。社区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民议事,把决策权交给广大村民,社区党组织应当发挥领导和核心作用,领导社区管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工作,党员干部应当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二是建立健全社区(村)和经济合作社民主监督组织。由社区(村)民代表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推举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德高望重的社区(村)民或社员组成民主监督小组。三是完善社区民主监督制度,推行社(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切实抓好财务公开、会计委托制及农渔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等工作,加强对社区(村)干部在职其间的审计和离任审计工作,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推行社区(村)和经济合作社零接待制度,防止借接待之机浪费集体资产。四是加强农渔村党员党风廉政的建设。通过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整顿农渔村党员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确保党员干部在依法开展社区自治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可以选择几个试点社区,建立社(村)自治的各项制度,并根据其实际运行的效果,摸索经验,树立典型,从而以点带面,加快我区农渔村基层民主化的进程。

4、强化社区(村)财务和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管理。要建立完善社区(村)财务和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在坚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开支审批权不变的原则下,按舟社工委[20*]8号文件精神,社区内村经济合作社出纳业务实行社区财务服务中心制度,并按村经济合作社分别设立账册。同时,根据村级集体资产村社员集体所有和公益性、福利性等特点,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要求,通过宣传引导等办法,引导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消除部分群众要求分光集体资产的误区,使更多的集体经济投入到新农村建设。要明确社区集体资产产权、范畴,规范社区财务行为。社区(村)财务和村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管理要推行统一财务制度、统一审核记账、统一票据、统一财务公开和统一建档等“五统一”管理。

健全保障机制

1、健全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作为巩固基层基础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列入重要的议题,健全工作机制,继续重视这项工作;区有关部门加强调研和指导,帮助社区加强体制建设,形成社区高效管理服务的责、权、利相统一的体制。

社区管理体制篇6

关键词:社区制;社区建设;组织制度;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203-02

1.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现状

社会发展至今,单位制与街居制已不能满足社会要求,因此,需要有一种新的管理体制来取代,这种管理体制要求“以人为本”“注重服务”。

社区制――适应社会发展的最佳选择。社区制是对单位制与街居制的一种调整、重组,也是一种创新,它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社区制则以服务为核心,合理配置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努力为社区居民营造~个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睦的人文居住环境,最终促成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它有以下几种特征:

a.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注重服务”。

B.管理形式:强调居民广泛参与,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也是社区发展的动力源。

c.管理目标:构建“和谐社会”。

2.西安城市社区组织制度与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众所周知,城市社区建设要靠组织制度来推进,这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核心问题之一。社区建设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那么搞好社区建设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全国基本呈现阶梯分布: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见表2.1)

这样,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加之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政府对城市建设的投入,人文环境及居民生活环境等差异,造成了各地区社区组织制度也有所不同。

2.1 西安市城市社区组织制度的主要特点

根据2000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西安市政府对所管辖范围内各行政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社区范围有了明确界定。以西安市碑林区为例,碑林区下属有8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办所管辖的社区有10余个,对每个社区的范围进行了界定。

2.1.1 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性

2.1.2 街办、居委会承担大量政府职能

2.1.3社区组织自治程度有限

2.2 西安市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呈现行政主导性的主要特点,虽然符合我国国情,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行政性的突出就会淡化民主色彩,不过我们急于解决的是制度的不断完善,让社区工作更好的开展,有几个突出问题需要大家关注。

2.2.1 街办、居委会两级组织的功能发生了变异

2.2.2 社区内部组织繁杂、不规范,缺少法律依据

2.2.3 缺少社会中介组织

2.3 管理体制与选行机制的现状及特点

2.3.1 现状――模式多样,各有特色

a.上海模式(行政覆盖型)。

b.南京鼓楼模式。

c.沈阳、武汉模式。

西安市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首先强调“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原则,工作重心落在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两级组织,以碑林区为例,具体是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与各职能管理部门形成领导系统,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组成执行系统,由辖区的驻地单位、社团组织、居民群众组成支持系统,三大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3.2 特点

通过吸取全国其他优秀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西安市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上形成了以下基本特色:

a.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重点在街居两级组织。

b.有了基本的社会服务系统,居民对社区服务寄予厚望。

c.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功能突显。

2.4 我市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政府职能的下移不等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工作重心下移是想让一些政府职能深入到基层中,以便更好的为百姓服务,可是在具体实践中,本来社区很好解决的事情却被政府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反而带来不便。还有,政府管理部门与社区管理部门在人员配备、资源调动上呈现“倒金字塔“状。社区管理部门在此劣势明显。

2.4.2 组织间隶属关系模糊

a.地理位置不同,职能权限不同。

B.社区内部没有文化活动、体育、卫生等活动的自。

c,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部门之间制约性不强。

2.4.3 社区服务项目混乱、责权不清

公共服务、社区自我服务,经营的划分至今都不十分明确。

2.4.4 运行机制中缺少民主管理与广泛参与

我市社区缺乏便捷、有效的参与机制。居民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意识不到社区建设与自己密切相关,更意识不到自己对社区建设的责任与义务。

3.城市社区组织制度与管理体制的创新

创新要适应时展的要求,既然要创新,就要着眼于实际。每一项决策都要本着共赢的原则从全局利益考虑,包括最基本的立法,构建组织体系等要体现出可持续发展。

3.1 完善社区自治的法律削度

通过我市立法部门制定法律来明确社区内各个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以“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社区自治章程》、《居规民约》等法规使居民更加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有意识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3.2 构建街道党建的格局,提高干部与党员的素质,时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西安市委市政府赋予街道党工委在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中的组织、指导和协调职能。增强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通过调查走访,将那些离退休职工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团结到社区党支部中来,大家齐心协力使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3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新型组织体系,是管理体制创新的重点

社区的治理需要构建一个网络化的体系,在原有体系基础上的重构,如果从另一角度看,不妨大胆尝试一下新的思路:通过立法成立一个崭新的社区管理委员会(街道党工委可称为社区党工委)替代街道办事处,作为区级政府的一职能部门,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由社区党工委、社区管理委员会直接指导居民委员会,管理的实体就只有社区管理委员会、居委会两个,管理的层级也只有两层。社区管理委员下设若干咨询部门:如教育、治安、财政、法律、社会保障委员会等,来共同管理社区工作。其人员应由多方组成,使许多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的人员充分发挥其作用。

3.4 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给予其合理的待遇

社区工作人员的选拔应该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让更多的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形成激励机制,给予社区工作者较为合理的待遇,为他们办理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政府还应经常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在能够不断提到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同时注重吸收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管理工作,党和政府应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

3.5 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拓宽思路,增添服务项目

社区服务能否充分发挥,关系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这一点不仅是政府关注的,更是社区工作者们要牢记的。如何充分发挥这项功能,增添更多更好的服务项目,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a.开展青少年服务

B,对失足者、改过自新者更多关注

C,移风易俗,提供新型婚丧服务

4.结论

本论文研究了城市社区组织制度与管理体制的变迁、简要分析了现存问题,通过举例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以社区管理委员会领导的社区组织新体系及对增添社区服务项目的建议,这样不仅使社区公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使社区工作能够从实际出发,在民主的基础上显示其专业化,作者自身的学识、阅历十分肤浅,因此论文水平有限。一些想法还有欠妥之处,请您批评指正。我们可以明确,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社区自治,使社区居民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使国家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文建,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H].中国社会出版社,2D04(1).

[2]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

[3]陈伟东.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单位管理模武转向社区治理模式――武汉市江攫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研究[J].理论月刊,2000(12).

社区管理体制篇7

【关键词】城市社区;城市管理体制;问题;思考

城市管理体制,是由城市管理机构、管理权限、管理方式、管理队伍及管理约束机制诸多要素组合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是整个国家管理体制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通过城市政府行为进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整体联动,建立起集指挥、协调、管理于一体的超越部门利益的综合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本文将以社区居委会为切入点来分析时下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议。

一、我市现阶段城市社区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市(唐山市)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客观需要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错位,社区居委会负担过重。社区居委会本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居委会却成了政府的下属机构,承担了大量行政职能工作,来自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经常性的、临时性的工作难以计算,可以说是“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目前,居委会的情况就是责任大、权利小、事情多、经费少、待遇低、力量弱,造成社区居委会的超负荷劳动。

2、社区群众参与意识不强。居委会的生命力在于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居委会与社区居民关系的最核心体现也是社区居民参与。可见社区居民参与非常重要,因为人是社区建设中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再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得到利用。更重要的是居民比居委会更了解自身需要,有他们的参与,社区问题解决会更有效率。

3、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不顺畅。在居委会到底是“居民自治组织”还是政府“腿”这样一个双重身份还搞不清楚的时候,随着住房私有化,特别是新兴商品小区的迅速发展,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这两大社区管理主体在社区自治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二、社区管理体制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认为社区居委会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没有把社区居委会作为一个居民自治组织来对待,漠视了社区居委会的法律地位,把给居委会发号施令、派放任务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级一级往下“批发”工作任务,一些本不该由居委会办的事情也压到了社区,使社区居委会大部分时间花在应付上级交办的任务上,大量挤占了用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时间。

2、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时还规定“不设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它的派出机构对居委会工作予以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协助其开展工作。”所有这些法律条文都表明,居委会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3、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现行的有关社区管理和居委会组织的法律法规还有许多立法上的空白,如社区居委会的法人资格问题,由于社区居委会的法人资格模糊不清,当遇到某些企业或团体侵害自己利益时,就不能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而导致某些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致使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处于两难的困窘境地。

三、加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各地对社区管理体制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如上海、北京、沈阳、大连等地自1996年以来,就着手进行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许多好的经验。实践表明,加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加快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要发展,需要改革和创新,同时要坚持立足实际,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改革和实践,现结合唐山实际,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笔者的看法和建议:

1、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

按照“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原则,落实“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的要求,规范各部门各单位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建议由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凡拟将其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检查)、社区挂牌及设点服务等项目进驻区的,均实行社区工作申报准入审批。对准入的项目及匹配工作经费等内容以文件的形式加以明确。对需要社区协管的事项,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相关部门下派其自身职能工作时,要向社区拨付工作经费,实行“有偿服务”。同时,严格规范准入程序,引入动态管理机制,每年年底对进驻情况进行检查,对情况变化需要撤出的,履行撤销手续。

2、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引导社会力量依靠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社区的良性格局。拓宽社区居委会参与社区自治的渠道,规范和引导社区居委会组织建设。完善社区工作者考核、奖惩制度工,加强社区居委会队伍建设。优化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年龄、文化、素质结构。

3、增强对居委会工作多方面的投入和帮助

多渠道解决居委会工作经费问题,把政府资助居委会的措施制度化,同时居委会的经费来源也应该多样化,培育居委会的“造血”功能,兴办一些经营项目,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应该进一步加强社区用房和服务设施建设,适当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补贴和保险待遇。还应该进一步强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能力素质。

4、改进居委会的工作方式

要进一步完善居委会的服务功能,扩大居委会工作对象的覆盖范围,科学制定居委会的工作的方法,充分发挥居委会境内企事单位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居委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居委会的工作纷繁复杂,任务繁重,单纯运用传统的工作方式难以完成上级的要求和居民的需要,通过工作方式的改进和创新,一定会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提高满意度。

5、突出居委会“居民自治组织”的性质

居委会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居民,应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发挥居民自身的潜力,并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关注居委会的建设,调整自治与完成政府交办工作的关系,才能把居委会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居民自治组织。

【参考文献】

[1]赵勤.社区管理[m].中国劳动保障社会出版社,2007.

社区管理体制篇8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汇报会,目的是听取我区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明确下一步的工作任务,把全区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刚才,听了桃花镇、各街道的情况汇报后,总的感觉是:各街道、桃花镇按照市里的要求,按照“四化”的部署,在推进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种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在**区已经有了雏形。从网络化来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各个街道的六级网络建设都达到了90%以上;从数字化来看,整个城市管理的数字基本上清楚了;从信息化来看,有些街道已经开始了网上的操作和管理,就全区而言,正在抓紧区域网络化的建设;从人性化来看,各街道都结合自身实际,创造了一些很好的工作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地的工作都有自己的特色。十字街街道抓第六级网络的建设,表彰优秀家庭和优秀骨干户,“三横三纵”已经成型;丁公路街道各社区形成了网站上的连通;朝阳洲街道在一级准财政体制建立以来,花了大量财力为民办实事;南站街道贴近群众建设网站,居民月点击达一千余次;绳金塔街道推行人性化管理“六到家”工程,建立社区民意日随访随调机制,群众反映良好;广润门街道的楼栋管理委员会工作和社区居民谈心日活动,是我区领导干部进社区活动的有效延伸;系马桩街道通过海选产生的楼栋长覆盖面达到100%,“六级网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街道的“爱心110”,将人性化管理体现于实处;桃源街道以“四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街域经济,在招商引资、楼宇经济、私营经济方面取得了可观成绩;南浦街道非正规的就业组织有偿和无偿地为老百姓服务,为群众创业营造了良好环境;桃花镇虽然是以农村为主,但社区工作也跟上来了,已经融入我区城市管理的格局当中。

通过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我区的工作实现了四个提高:一是城市管理的水平在提高。解决难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原来碰到的很多难题,现在逐步在解决,如化粪池、下水道堵塞问题,现在明显少了;二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效率在提高。各个街道的工作作风有了显著改观,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三是服务水平、服务意识在提高。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更浓了,客商愿意到**投资,企业乐意到**安家。四是全区的财政收入在提高。今年,房地产受到政策大气候的影响,明显回落,但其它税种和个私民营经济增长较快。其中仅房产税一项**年全年入库数仅936万元,今年1-9月就达2525万元,比去年全年还多了1589万元。今年的财政收入能克服困难,保持快速增长,房产税等四个小税种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这也是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突出成效。可以说,我区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不但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而且使全区的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街居管理体制改革这项工作抓下去。

下一步工作如何抓?总的来讲,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指导原则,把一切为了百姓,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核心。

社区管理体制篇9

关键词: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11

发展社区教育是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促进社会成员实现进步的有效方法,新的时代呼唤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与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同,社区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全纳教育,它的受众更广、教育形式更灵活、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因此需要我们以全新的理念来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

1广东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广东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努力已经进行了15年。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中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

1.1体系建设迟缓

目前,除深圳、佛山市建立了市、县(区)、镇(街)、村(居委会)四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体系外,其他地区或处于规划之中,或处于分散、自发的发展状态,个别地区还尚未将此事列入议事日程。相较于浙江、上海和福建等省市显示出比较严重的落后状态。

1.2发展政策落后

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大力的推动。而广东省发展社区教育政策滞后,仅由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印发〈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评估标准(试行)〉及其评价指标的通知》(粤教职函〔2010〕196号)和《关于申报评估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通知》(粤教职函〔2011〕78号),尚未出台有关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政策措施,亦未建立相关法律法规。

1.3财政投入不足

开展社区教育需要有相应的投入保障。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明确提出“国家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应努力按照社区常住人口年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落实社区教育经费;经济发达地区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不少兄弟省市在探索和建立社区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有效保证了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以上海为例,在实践过程中,上海市各区政府财政对社区教育的投入标准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在5元到55元不等。反观广东,虽然佛山市明确社区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为政府财政拨款,并纳入财政预算,按常住人口年人均2元的标准安排社区教育经费,经费由区、镇(街道)按5:5比例承担,但广东省在省级层面尚未建立社区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相比而言,在构建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与兄弟省市的差距也很大。

1.4资源缺乏有效共享

目前,广东省尚未建立服务于全省的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资源共享的机制尚未形成,各教育主体分立,办学力量分散,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尚处于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有效共享。

综合上述广东在推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现阶段若想推动广东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管理体制和资源整合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2广东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创新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发展社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在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方面,我们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其一,政府要积极地发挥主导作用,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具体包括:依据本土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终身教育法规,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法制保障,通过立法,明确社区教育的性质、职责、地位、主要实施渠道,以及与传统教育体系、社区有关各方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并且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及时修订、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以行政手段加速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将社区教育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根据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社区教育的具体发展规划,做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其二,我们应该参照其他省市的经验,成立类似终身教育指导中心、社区教育委员会等指导社区教育工作开展的专门机构对发展社区教育事业进行统筹协调。该指导机构受省教育厅领导,其分支机构则可以下及街道和乡镇,对内参与该地区的教学和管理,对外负责与社区教育发展相关资源协调工作。然而,在成立指导机构时要处理好指导机构与社区学院的关系问题。指导机构的指导应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于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应交由社区学院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实施。鉴于国务院已经有了通过创办国家开放大学来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宏观规划,并付诸实践,广东的社区教育发展指导机构也可以依托广东开放大学成立。

其三,要利用好广东开放大学已有的资源和平台。社区教育是一种面向全民的全纳式教育,因此,客观上要求社区教育要有遍及各地区的教学网点和一支扎根基层的优质教学队伍。现在,很多人提出,为发展社区教育政府应该加大投资进行社区教学网点和教学人才队伍的建设。笔者对这种观点持保留意见。笔者认为,既然我们已经有了广东开放大学基于原来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的遍及全省各区县教学网点系统和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完全可通过根据社区教育的发展要求以提升原有的电大教学组织服务能力的方式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而没有必要进行重复建设。

涉及到原有电大教学组织服务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这些组织自身加快建设步伐,更新观念、完善教学制度和教学设施、吸纳优秀的教学人才充实教学队伍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相关制度、机制保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比如,精英人群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社区教育,将其拥有的知识和资源共享于社区教育的课堂;为推进社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便学生在社区学院接受教育的同时获得其期望的成果,我们可以尝试将社区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评进行对接,令完成学业的学生可以在社区进行职业资格认定等等。

3广东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的创新

社区教育机制是指推进社区教育的一系列制度、规范、程序的总称。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必须创新以下资源整合机制:

3.1创新资金筹措机制

资金保障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基本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而广东因为尚未在省级层面建立完善的财政投入机制,所以导致很多地方的社区教育经费没有办法落实。考虑到推动社区教育发展,政府仍是最重要的力量,因此未来政府对社区教育的资金投入依然是社区教育最重要的经费来源。为保证各地社区教育经费的落实,省、市、区(县)政府都应依据地区人口数量设立社区教育的专项经费,经费数量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递增。在政府积极投入的同时,还应本着社区教育社会化的原则,鼓励企业、单位等其他社会组织的捐助和参与。而且,作为社区教育的直接受益人群,社区居民在享受教育服务时也应缴纳一定的费用。

3.2创新社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联动机制

教育资源是教育机构服务能力的保障。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我国的社区学校(院)普遍存在着软、硬件资源不足的问题。教育资源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社区学校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强化社区教育的服务能力,保证社区教育的服务质量,我们应该将普通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动员起来,建立社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联动机制。当社区学院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遇到困难时,可以向普通高校寻求帮助,由高校组织力量,按照有关标准和社区学校实际需要建设体系化的网络教学资源,社区学校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这些资源的使用权限,这样一来就可以将高校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社区,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软件支持。除普通高校以外,中、高等职业院校也拥有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比如职业院校通常都会建设设施比较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如果能够争取这些实训室向社区的职业培训开放,则可以为社区职业培训创造更好的条件。当然,社区在使用这些资源的同时,要根据设备的折旧率和耗材的损耗对这些学校进行经济补偿。另外,为保证联动机制的运行,应将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当然,社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联动机制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在强调高校对于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教学资源支持的同时,社区方面也要为高校的科研工作开展和学生实习提供便利条件。

3.3创新社会资源的整合机制

社区教育服务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决定了发展社区教育必须要很好地整合企业和民间组织等多种形式的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各界为社区教育服务。例如,在社区职业教育方面,我们就应该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包括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教学资源,聘请企业的行业专家进入社区课堂授课,甚至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等等。

推动社区教育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思路,理顺多种关系,使社区教育切实做到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江.比较视角下广东省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

[2]严瑞忠.社区教育体制与机制创新的探求[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6).

[3]杨向群,项复民.刍议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之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3.

社区管理体制篇10

【关键词】高血压个体化管理血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15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逐年增加,而高血压病既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的、持续的危险因素。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疾病知识水平,改变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13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一年的个体化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对象

2009年10月-12月通过门诊及体检发现的高血压病人,符合以下条件者130例为调查对象,其平均年龄62.4岁,其中女71例,男59例,纳入条件为:①本社区常住居民;②年龄在35岁―75岁之间;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诊断标准;④至少有一项可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超重、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负性情绪、咸食等。

1.2方法

1.2.1所有管理对象在管理前后全身体检,内容包括:血压、血糖、心电图、尿10项、眼底检查、腰围、腹围、Bmi。并填写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服药治疗,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填写标准:体质指数Bmi23-25为超重,≥25为肥胖,根据最近12个月的乙醇摄入总量计算日均乙醇摄入量(g/d)乙醇摄入量男性≥30g/d,女≥20ml为过量饮酒;每日摄盐量>6g为咸食;吸烟,现在吸烟;不愉快情绪:焦虑、愤怒、恐惧、沮丧、悲伤、不满、忧郁、紧张等,有以上情绪者称为负性情绪;适量运动指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运动强度至心率=170一年龄,服药依从性指是否遵照医嘱服药。

1.2.2个体化管理方法

1.2.2.1由2名全科医生,2名护士,组成管理小组,成员均通过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培训,掌握了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技能,质量控制要点,具有独立和协作开展病例管理的能力。

1.2.2.2为管理对象建档、评估,制定个体化管理计划,确定个体化管理目标(包括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目标,血压控制目标)。

1.2.2.3落实管理计划:a.健康教育,每月举行1-2次健康讲座与咨询,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主题的健康讲座;B.监测血压频率,按高血压危险分层制定监测血压频率,一般患者至少每周监测血压2次,高危患者一天监测至少2次。C.定期随访,用药指导;随访内容有生活方式,血压,并发症情况,用药情况,进行再次评估和调整管理方案。一年至少保证6次随访D.年终评定时再次全面体检及问卷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excel2007数据库,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计数资料的描述以率和构成比表示,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130例高血压患者管理前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n,%)

2.2规范管理前后三率改变情况(n,%)

遵照医嘱服药的为规律服药;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血压控制良好,2周内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治疗的为发病。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相关性慢性疾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资料管理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46.92%,控制率为33.85%,说明本社区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偏低,通过一年的个体化管理,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都有明显提高,。

本资料管理前后高血压危险因素,如咸食,缺乏运动得到明显改变,超重,饮酒,吸烟、负性情绪、也有改善。

本社区在以往慢病管理的基础上突出个体化,针对不同个体的问题制定个体化干预计划。针对不同人群,分类开展不同内容的健康讲座及咨询,使患者掌握正确的健康理念,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服药。督促患者落实计划,定期复查随访,最终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及控制率。

综上所述,在社区开展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管理方案为核心内容的高血压个体化管理是效果明显的高血压防控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imi.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

[2]李惠娟.疾病细节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初探.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第22卷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