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科学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49:13

人体科学专业篇1

【论文摘要本文对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教学目前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教学管理、转变思想观念、合理分配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体育实践机会、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建议。

运动人体学科学是一门医学、生物学、体育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培养把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理论和试验探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练习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1988年30多所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备案,泰山医学院、温州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6家医学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概论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运动练习学》等体育学课程列为泰山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必须课程或选修课程。

最初,由于是医学院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医学、生物学课程依托医学背景,而体育学教学,我们和体育院校相比,我们没有雄厚的体育专业师资背景,体育学理论课程由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教师担任,尽管教师具有多年的体育授课经验,和体育院校体育理论专职教师相比,还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等现象。再就是从学生调查中显示96%的学生没有运动练习实践的基础,学生对体育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差,经常存在教师讲课,学生茫然的现象。这两个方面影响了体育学的授课质量。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内涵建设的发展,我们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学理论的教学,在体育学理论教学中也取到了较好的成果。结合近年来该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征,我们对体育学理论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加强教学管理,以科研促教学

充分利用2006年我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契机,充分探索体育学理论授课存在的师资情况,通过学校有关部门,从基础部体育教研室选调部分责任心强、有上进心、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到运动人体科学系体育理论教研室,相对固定了体育学教师的授课课程和探究方向,同时外派学习和进修。由2至3名教师固定教授1门课程,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学术讲座等教研活动,以此提高教学能力和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省部级等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目前,教师承担校级课题9项,参加省部级课题3项,逐渐形成了教师人人有课题的良好局面。

二、师生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和学的方法

学生从第二学期就逐渐学习体育学的各门理论课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往往还沿袭着高中时代的学习方法,但面对厚厚的书本和大量的生疏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如何才能把握和理解这些内容。作为教师,如何为他们架起一座从中学到大学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成功的关键,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熟悉到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转变教师和学生思想,更新了观念,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地推进了创新性体育学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密切结合学生专业特征,合理分配教授任务

俗话说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的体育学知识和运动技巧固然重要,学习方法及对正常人体的认知能力更加重要。学生将来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康复指导和医学相关的工作,不可能在学校把知识都学到,将来工作后还要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细化、强化。对他们来说把握所有体育学理论知识显然不现实,能够更好地将体育学理论和他们的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显然更为重要。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理论,了解国家体育战略方针,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向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影响和需求;教授运动练习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课程,让学生理解、把握运动的基本规律、练习原则、练习方法、队员、学生的心理状况等基本知识,结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特征,适当调整教学大纲,重点突出“运动和医学”的结合,使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为胜任未来从事的运动康复、体育健康促进、运动医学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主动式实践教学法,使学生称为教学主体

主动式实践教学法正是基于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这一指导思想,着眼未来而构建的,它主要是实行pBL(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pBL强调“先新问题,后学习”,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等重要,包括围绕新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强烈而又稳定的新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是促进者和设计者。应用于体育学教学的主要过程是摘要: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针对某一阶段要学习的体育学理论内容先自学,在自学中提出许多新问题,针对新问题去积极查阅参考资料,并且寻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讨论,每组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新问题做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补充发言,甚至可以争论。老师只是针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老师,而是变成了学生。

五、增加学生体育实践的机会,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是从高中理科招生的,大部分学生没有运动练习的实践基础,学生对运动知识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较差,缺乏对体育理论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了解,这就不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体育学理论。为之我们采取了有效的办法,也取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体育术科观摩课,包括田径、球类及武术等课程;第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运动练习和比赛;第三,充分利用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体校、运动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运动现场情况。

六、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结合我校开展网络教学,体育学理论课程大部分进行了网络课程制作。通过网络课程的开设,补充了书本上没有且学生感喜好的知识;网上进行模拟测试,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视频资料下载观看,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抽象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喜好;通过网络教师及时布置作业,通过答疑讨论区及时解决了学生提出的困惑和疑问,通过交流,解决了学生和老师当面不方便交流的新问题,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密切联系程度。

总之,进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教学探索,主要是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专业特色,培养高级人才。以上是笔者在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教学和管理的一点心得,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摘要:

[1姚洪恩.等,办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理论和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摘要:1.

[2李裕和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能力结构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4)摘要:188.

人体科学专业篇2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将其纳入整个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在这方面,尽管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做了大量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为非文科专业学生开设了一些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但总的教育格局并未改变,一些关键的问题并未解决。我们应立足当前我国非文科专业教育的现实,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设置、内容进行整体的研究,进而重构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使人文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实现总体教育目标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非文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及影响

课程体系改革的首要前提,是制订一个突破原有框架的以全面提高非文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目的的新的教学计划。新的教学计划要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来安排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和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总教育目标;要以学科大类和学科群为背景建构新的普通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课程群,寓人文素质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奠定学生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综合素质基础。但是,我们目前的现实状况却不尽人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专业设置难以根据社会需要作及时调整,调节周期长。2)现行培养方案中,注重共性教育但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教育,注重继承性教育但缺乏创造性教育,对培养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关注不够,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规格要求。3)课程结构长期以学科为中心,学科之间相互割裂。例如,专业细化,课程结构单一,学生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差;专业学科比例大、基础课比例小,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学术研究教育等。4)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缺乏融合渗透,学生难以达到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5)教学过程注重接受学习和记忆,缺乏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发现;注重知识的继承,轻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6)教学方法上注重演绎轻视归纳。由于学生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因而缺乏挑战自我和创新的主动性。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1)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信念;2)从多方面认识人类社会传统和制度,激励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为实现美好生活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施展才能;3)增长人类历史和现代文化知识并不断增强能力,开阔眼界,形成良好的国际视野和环境意识;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培养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5)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学会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1)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要围绕教育目标,做到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功能互补。2)民族性和国际性相结合。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相互交融,才能促进全人类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3)渐进性与综合性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要循序渐进,要从史入手,到经济、法律、文学、哲学学科,再到人、自然、社会等综合学科。同时,要考虑综合性,一是与专业教育综合,二是开设综合性课程。4)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量和质的关系上,要在不大幅度增加学时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

三、非文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计

根据以上课程设置的目标及原则,结合一些工科院校的成功经验,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设计以下八大系列课程。

(1)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通过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自然、外来侵略者斗争的光辉历史,从而促使学生摒弃民族自卑感和历史虚无的思想,重塑民族人文精神,树立奋进图强的民族斗志,激发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主义情感。

(2)国际政治与世界文化。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政治文化特征、背景及其现状,对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使他们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正气,使他们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和我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3)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问题能用哲学的思想加以分析和解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逐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4)价值观与道德观。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乃至个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良好道德风尚。

(5)经济与法律。让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以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能自觉地运用经济、法律知识来认识社会和创造美好的生活。

(6)文学与艺术。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能借助于美术、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将追求完美的意识渗透到未来的人生。

(7)增设综合性课群。首先,要合理设置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课程群。其次,通过外国教育资源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提高对不同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协调各种矛盾的能力。

(8)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覆盖知识应用、专业技能运用、科学研究探索等方面,包括以实验、课程设计、专题研究为代表的教学实践,以现场教学、生产实习、研究和开发、毕业设计为代表的专业实践,以志愿服务、爱心奉献、挂职锻炼、支医支教、考察调研为代表的社会实践等。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丰富社团活动环节等,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一课程体系以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课型为主体,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15%左右,人文素质学分占总学分的20%左右,每个课程系列包含1~2门核心课程和若干门选修课程,彼此互相呼应,体现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要求,符合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

四、对非文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几点建议

在非文科专业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实践。为促进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非文科专业必须加强三项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既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鼓励非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专业教师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以增强其在教学中人格感染的力量。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熏陶,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才智和完善人格的作用,是达到人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增强人文素质的宽广的舞台。

3.加强组织网络建设

在非文科专业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需要调动全校各方面的力量,组成多渠道、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网络。这个网络的三条主线是:校党委、院(系)党总支、专业党支部;院行政、教务处,教研室;学生处、团委、学生会。各条线的所有组织都要制订出人文素质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措施,并建立责任制。另外三条线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各种报告会、社会实践;自然科学、知识讲座、各种实习活动;校、(院)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从而使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系列化、活动经常化,形成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使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多样,内容常新,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郭桂英,陈土.工程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7~78.

人体科学专业篇3

abstract:BasedonthetrainingplanofphysicaleducationofphysicaleducationDepartmentofHuanghuaiUniversity,toestablishtheexperimentalteachingsystemofhumanmovementscienceofphysicaleducation,anewteachingmodeaboutexperimentalcurriculumofhumanmovementisexpectedtobeexploredanditsreasonablesystemofknowledgestructureandabilitystructureisexpectedtoberebuilt,achievingtherecognitionthathumansportsscienceisanappliedprofessional.practicalskilltrainingisregardedasthecenter,andteachingcontentandteachingmethodwillbeimprovedbasedonteachingoutlinesothatexperimentalteachingsystemofhumanmovementscienceofphysicaleducationcanbebuilttoprovidereferencefortheexperimentalteachingofhumanmovementscienceofphysicaleducation.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Keywords:humanmovementscience;experimentalteach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55-02

0引言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是体育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和运动心理学等多学科实验内容,是体育专业都要涉及的专业基础教学内容。然而,现在各体育院校或院系中,除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以外,其他相关专业都未能全面、系统地安排这些实验,运动人体科学类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几十年没有变化。

1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1.1实验教学依附理论课程教学、各成体系,实验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在运动人体科学的平台上,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课与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等专业课各自强调体系的完整,相近的课程彼此独立,导致有些实验教学内容重复。例如:pwC170的测定,体成分分析、心肺功能测试等,这些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指导书、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上同时出现。

1.2实验项目设置和教学方法陈旧、滞后实验项目的设置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之一,而目前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的实验项目还是以基础性和验证性的实验项目为主,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1.3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与理论课相比,实验教学不受重视,没有完善的考核标准,考核形式单一,目前很多院校的实验考核是以学生的考勤和实验报告作为实验成绩标准,考核成绩所占比例很小。

2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

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工程》关于对高校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和改造的要求,以加强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为出发点,提高投资效益,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与创新的能力,为培养从事体育教学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

3构建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3.1优化实验内容新的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目前,黄淮学院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的项目设置,运动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的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所占比例达到100%。运动解剖学和体育心理学在基础实验项目的基础上也增设综合性实验。

3.2实验项目的调整我系新制订的2013级人材培养方案,在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所有运动人体科学教师进行探讨,将实验项目进行整合,注意学科间的衔接,避免实验交叉和重复,减少非教学重点、非实用性的实验项目和教学时数。

3.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也应进行教学改革。强化预习提高实验课质量,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利用多媒体来多方位呈现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演示,看到了规范的实验操作过程,这样就大大提高和强化了实验课的效果。

3.4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估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重要的是要对操作进行考核,并加大操作考核的权重,重点考核实验技能、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系实验考核是实验技能操作、自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实验报告和出勤的综合成绩。

3.5实现实验室的统一管理和开放实验室统一管理是指对实验室人员、账目、物资、药品、仪器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优化资源,为实验教学服务,实验室管理要规范,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系建立了较全面的管理制度,并对大型仪器建立专门的档案,保证大型仪器的使用率。

4小结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提高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质量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环节,使实验教学走出实验室,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努力探索体育教育专业实验教学的新途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必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晓兰.浅析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实验室的重要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5):35-39.

[2]朱玉华,杨正宏.改革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1):117-120.

[3]丁筱玲,赵立新.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搭建创新实验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3):16-17.

[4]李明.实验室改革及发展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49-151.

[5]林华,聂金雷.创新教育与高师体育实验教学改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10-312.

[6]李香华,史湘平,周亮.运动人体科学模块化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1):20-24.

人体科学专业篇4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16pF常模

从家庭走入陌生的校园环境,通过学习和磨练,是否给他们带来了个性特征变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考验,还有即将步入社会需要直面的就业压力,他们会在这些高压下有何反应,这些都是学校教师和管理者需要关注和了解的重要信息。本文通过对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进行16种个性因素测试,并对四个年级的16pF的测试结果与常模进行相互比较和分析,为我院的学生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人格特征

(一)人格的概念

目前专家学者对于“人格”的定义还没有完全统一的界定。“人格”这一概念起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原意是“面具”,由此有的心理学家就将人格定义为个人的面具,是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全部角色的综合。

人格(或个性),在心理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含义丰富,有人将它理解为人类思维、情感和活动的性质、特色和遗传基础;有人将它理解为情绪、智力和性格的混合。《人格心理学》把“人格”的定义发展过程做了综述,试归纳为:“人格是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的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将人格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这些特征构成了一个人和其他人所不同的精神面貌。【2】

(二)人格特征

心理学中关于个性的研究共有四大学派,即心理动力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和特质理论学派。目前广为流行的各种个性测验主要是特质理论(traittheory)发展的产物。所谓人格特征就是那些比较稳定的、能表现一个人独特的行为倾向的特质,各种特质在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性。比如16pF各个因素得分的不同,其表现出高分特征和低分特征。

二、16项个性测试与常模分析

(一)卡特尔16pF

上面所提到的卡特尔16pF,全称为卡特尔16项个性测试(Cattell’s16personalityfactorsquestionaire)。目前在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广泛使用,这种测验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好的心理测试学特征,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承认和广泛应用,并在中国已经有了修订本和比较常模。

卡特尔(RaymondB.Cattell)是美国心理学家,主张特质人格理论,把特质看作人格的组成部分。他最初从词典中收集了描述行为的全部17953个形容词,通过同义、简化,数理因素分析,得出31个表面特质和12个根源特质,在其后继工作中又补充了4种特质。最后构成总共16项个性因素,并设计配套的问卷以测量这16种人格因素。

表1-1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象为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2008级社会体育专业(男生52人,女生8人);2009级社会体育专业(男生48人,女生5人);2010级社会体育专业(男生49人,女生10人)。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男生52人,女生9人)。上述有效样本共233份,其中男生样本201份,女生样本32份。

2.研究方法

   在2010年3月,作者对三个年级的学生实施16pF测试。该问卷有16种相对独立的基本人格因素(主要人格因素)以及4项次级个性因素类型,分值越高说明某种人格因素越突出。共有187道题,每一人格因素由10到13个测试题组成,每个题目有3个可供选择的答案(a,B,C)。测试后根据量分表常模换算表,对被测答案计算分值。整个测试按照华东师范大学16pF修订手册得到每个量表的原始分进行比对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男生16种人格因素及其常模比较

从表2-1可知,有5种人格因素与常模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它们分别是:a(乐群性)、B(聪慧性)、L(怀疑性)、o(忧虑性)、Q4(紧张性),其中3种人格因素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它们分别是:a

(乐群性)、B(聪慧性)、Q4(紧张性)。

表2-1社会体育专业男生与全国男大学生16pF比较分析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表中只列出16种人格因素中有显著差异的因素,没有显著差异的分析结果没有列出。

  2.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女生16种人格因素及其常模比较

  从表2-2可知,有4种人格因素与常模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它们分别是:a(乐群性)、B(聪慧性)、F(兴奋性)、o(忧虑性)、Q4(紧张性),其中3种人格因素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它们分别是:a(乐群性)、B(聪慧性)、Q4(紧张性)。

表2-2社会体育专业女生与全国女大学生16pF比较分析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表中只列出16种人格因素中有显著差异的因素,没有显著差异的分析结果没有列出。

3.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16pF与常模比较

从数据结果来看,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男女生的a(乐群性)分值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而B(聪慧性)、Q4(紧张性)、o(忧虑性)分值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说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善于与他人相处和交流,人际关系和谐,通力合作的适应能力强;聪慧程度偏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忧虑程度高,表现为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总觉得事事不顺心,甚至会出现消极、萎靡的负面情绪;紧张性分值偏高,主要表现是易于兴奋,活泼好动,但有时不能保持心理平衡,出现过激行为。男生的L(怀疑性)的平均分与常模比较有些偏低,女生的F(兴奋性)平均分与常模比较较高。说明社会体育专业男生善于合作,相对随和,喜欢集体活动,并能在集体中找到正确的自我定位。女生方面和全国女生比较,情绪更放松、性格容易兴奋,看待事物随遇而安,比较容易满足,有时会比较情绪化。

4.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个性特征分析

首先,体育学院学生大多有很强的沟通、合作能力和团体凝聚力,在组织管理学生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创造更多互动协作机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需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活动中,进一步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创设更加和谐积极的教学心理环境。

其次,学生的个性特征数据显示聪慧指数有待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偏低。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授理论知识和技术要领时,多运用实例分析、影像展示等,尽量采用直观清晰的表述方式,并寻找适合学生群体的教学形式。另外,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时机和场所,循序渐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再次,数据显示,本专业学生紧张性分值偏高,易于兴奋,有时不能良好控制情绪,容易出现过激行为。从事学生日常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特别需要关注这方面问题,无论是学生余暇生活还是教学活动,都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适时给予提醒和控制,把学生的整体情绪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特别关注个别典型学生的带领作用,以防事态朝向不良方向发展。

最后,体育学院学生的忧虑程度也较高,这很有可能是由于所学专业及就业压力,对社会的恐惧和对自身就业前景的忧虑造成的。学院首先要积极为学生联系介绍实习基地和就业单位,更多体现关怀和支持,减轻他们的忧虑程度;其次教师应该给予个别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倾听学生内心,帮助疏导消极情绪,积极面对良性思考。

三、小结

(一)对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16个性因素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全国大学生16pF常模进行比对,分析了男女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倾向。

(二)分析结果帮助学院和教师更好了解学生,知晓他们的需求和个性特点,为学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教育和教学管理指明努力的方向。

(三)分析结果宏观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况,但调查会存在误差和偏颇,不能完全针对个人下结论,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人体科学专业篇5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生物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有效的武器。在此社会背景之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各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生物科学专业亦不例外。然而现阶段,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点

应用型创新人才,也就是我们通俗意义上所指的在意识、精神、能力等方面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因为具备在意识、精神、能力等方面的创新能力,相较一般人而言,应用型人才更能促进产品、技术、管理等的创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口号指明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各高校就此展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所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如下三个特点:第一,基础知识扎实,拥有极强的系统性知识体系,眼界宽阔,具备极强的发展潜力;第二,具备极强的专业素质,拥有丰富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索、创新意识,能够进入技术开发、转化或是更为高端的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第三,拥有极高的综合素质,有极强的协调管理能力,能够适合管理、服务、转化等工作的需要。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囊括起来应该包括三点:知识、素质,还有能力。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科学定位生物科学专业,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并大力发展。生物科学专业与制药、食品等息息相关,因此,“产学研合作”的方向应包括制药、食品等。高校方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人才市场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强操作实践能力为本落实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科研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不同的培养环境,分离课堂教学和生产科研实践,扩大学生学习的面,开阔学生的眼界,继而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环节的质量提供保障。

(二)构建“平台+活模块”的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目标

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培养人才能力,充分考虑专业建设目标、职业标准、行业标准,构建以道德、学科专业基础、专业课、实践教学为中心的“四平台”,以及此平台延展下的包括道德教育必修课板块、德教育选修课板块、专业基础课板块、学科基础课板块、专业核心课程板块、专业方向课程板块、专业任选课板块、集中实践教学模板、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板块在内的“九模块”课程体系,以实用、有效为原则,培养学生包括实践、创新、适应等在内的综合能力。

(三)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育体系,强化人才实践创新

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强化手动实践能力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按照专业标准“包装”实践教学基地,创建与实际生产同模式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学生实践提供机会;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完善重点放在现代农业、食品安全检测以及生化制药方面。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完善,使之具备多样化,拥有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的所有功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校企合作,共享实训基地,让企业在为教育提供真实的实践、培训环境的同时,也能获知更为先进的科研成果。这不仅培养了应用型人才,更将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四)以人为本深化教学改革,加快人才培养进程

首先,优化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岗位适应度、提升学生素质为目标,落实优化工作,修正教学计划,强化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教学脱节、重复,压缩课程教育,增加实践教育,并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优化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为准则,确保新的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重视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保证新的技术、成果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学生,并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的实效性。最后,革新教学方法。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者应合理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并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五)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为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双师型”教师是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因为“双师型”教师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理论联系实践,科学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高校应在充分考虑学校以及生物科学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有意识的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六)摆正教育、就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自身能力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然而学生处在学校这个相对较为封闭的环境中,有些甚至还不明确这两者的关系,因此教育者应该善用各类职业培训机会或是创业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就业和教育的联系,用就业问题鞭策学生发展和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培养应用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需要充分考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继而以此为依据,合理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安排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到最大,将学生培养成能够与时代需求相匹配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万光,押辉远,张耀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8).

[2]曾松荣,朱必凤,白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韶关学院学报,2012(06).

人体科学专业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45-02

前言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规定为学校的培养目标,这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分级分类办学思想贯彻的必然结果。作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基地,本科院校应该积极推进相应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的进程。然而,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部分院校在进行这方面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应重视会计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学生以及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全面制定新型的课程体系,进而不断提高器人才培养的水平。

一、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作为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会计所提供的相应信息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以及日常管理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整个国家的整体调控,还是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辛勤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达到相应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如下:

1.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职业道德。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人员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管家,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有调动企业或是单位资金的权利,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将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水平的提高。

2.业务处理能力强。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会计人员的从业要求中就有业务处理能力强这一点。首先,要具有较为扎实的会计知识;其次,能够较为熟练地操作各财会软件,掌握相应的工作流程,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会计人员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不仅要熟悉会计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对相关课程进行了解,例如税收、管理以及营销等方面。

3.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应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例如,会计工作相关的软件以及操作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简化会计工作流程,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让会计人员从烦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毕业生要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具有更新知识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水平,扩大知识面,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专业与国际会计专业相接轨,毕业生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英语知识,及时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促进会计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特征

1.应用型特征。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创新型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输出,以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专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学生要具有较强的业务实践的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与设计的相互联系。要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训练中提高业务能力。

2.创新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是指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的实践中做出创新性成果。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学校积极开展能够进一步提高创造性思维开发的课程。例如,有目的地组织学科竞赛、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3.高层次与科学性。从总体上来说,这一课程设计是属于本科层次范畴的,与其他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不同,这一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体现出本科层次以及水平。因此,这一课程设置具有高层次性。除此之外,在进行课程设计以及培养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其内容应该符合科学性,通过相应的课程内容涉及,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1.优化课程结构。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部分应用性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以及内容安排方面并不是十分的合理。大部分学校将课程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二是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例如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教育;三是专业基础课程,例如会计学相关的专业课、主干课以及跨学科课;四是专业课。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课程在设置时,并没有考虑到学校教学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整体培养。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学生基础夯实、能力培养、素质提升这一目标来构建课程体系,包括知识课程、能力课程、素质课程。在知识课程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理论基础的构建;在进行能力课程构建的过程中,应当着重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职业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素质课程构建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哲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训练。

2.坚持“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发展思路。在进行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以“依托学科、面向应用”为思路,进行课程以及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传统的开发思路不同,这一发展思路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基础理论能力的提高,同时更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发展及提高。通过这一开发思路可以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依托学科主要是指将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与高职院校进行相互区分。这里主要指以相应的学科理论为基础,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让学生具备较为完全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具备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向应用就是指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相互鉴别。这一发展思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学生专业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从总体上来说,在进行课程设置或是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不能够随意删减课程或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课程的科学安排。

3.以能力为向导的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一般是指由实践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无论进行何种人才的培养都少不了实践教学环节,更何况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环境,学校要进行以能力为向导的教学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就业能力,并将这三大目标作为贯穿整体培养过程的环节。首先,基本技能的实践。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语的应用能力以及相应软件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其次,专业技能。在这一环节,要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时间,包括专业见习、实习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再次,职业技能训练。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相应的实训以及岗前指导、竞赛等方面,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

4.重视课程综合化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相应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对于会计人才方面也不例外。因此,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要重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进而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视野开阔以及职业适应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其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力度。对本专业的所有学科进行科学分析,对于较为相近的学科进行综合,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还要注意现阶段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对于陈旧的东西予以摒弃,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实践进行学科新知识的补充。二是要重视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比例的协调。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进行选修课程的增加,不断扩大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范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进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课程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在此,结合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会计专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书灵,陈苏,李仲轶.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J].宿州学院学报,2011,(11):112-114.

[2]高贵珍,赵亮,张兴桃,刘小阳,方雪梅.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宿州学院学报,2015,(9):123-127.

[3]陈琳,唐毅谦,黄进.新建本科院校基于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研究――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198-201.

人体科学专业篇7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作为目前全国高校中会计学科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级财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也是中央财经大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主要试点单位,在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方面,紧密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需求与学校育人目标,从全面拓展学生学术创新素质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发展和职业素质发展出发,结合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构建了“大学适应与兴趣拓展——学术前沿分析与实践运用——职业素养全面发展”的层层递进的创新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实效。

一、基于创新素质结构,设计人才分层培养目标

1.会计学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

我院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进行了严密论证,赋予创新素质结构新的内容。传统观点认为创新素质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统一,却忽视了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分析,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随着他的社会阅历的丰富与专业技能的增长不断完善,是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的根本,它既有广度上对多方面知识的涉猎,又有深度上对专业知识的钻研与巩固。即创新素质应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等三个方面。与学术型人才相对应,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对客观规律的发现与研究。创新知识方面的特征表现为“复合性”(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和“应用性”(夯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相结合;创新能力方面的特点为“综合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综合性”是指能够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并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践性”是能够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熟练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技艺的操作运用,并能够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具体素质结构要求如下图所示。

2.基于创新素质结构的人才分层培养目标设计

根据素质模型,转型时期,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创新知识上要求具备夯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综合知识、开阔的职业视角;在创新能力上要求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自我发展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合作与决策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在创新意识上,要求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健全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尝试的气质及严谨认真的职业精神。

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是以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现场问题为主的职业性工程师,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主要围绕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准备展开,不仅强调对科学和技术等基础理论的学习,更强调对于通向未来职业和行业的相关技能的训练。本科阶段,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遵循专业学习与职业准备的导向。结合已有的实践基础,我院在落实培养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对以上创新素质加以提炼,将其划分为:专业学术素质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发展和职业素质发展三个横向目标。而纵向上看,人的思维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上升过程。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也经历准备阶段、稳定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三个层层递进的发展过程。因此,纵向上我们可以结合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大学适应与兴趣拓展——学术前沿分析与实践运用——职业素养全面发展”层层递进的分层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基于社会需求,深化学科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

1.立足经济全球化背景,增设“国际管理会计专业”发展方向

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我校会计学院结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对高级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于2010年新增了“国际管理会计”专业,提升学生的战略管理意识与能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国际化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

该方向紧盯国际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前沿、实践发展及技术创新,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采用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成本管理、财务风险预警、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重大管理会计问题展开研究。本学科专业方向的主要特色有:(1)致力于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提出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思路,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来整合战略框架下的预测、决策与评价等管理问题,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2)与国外研究机构展开紧密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与英国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开展了许多实质性的合作研究项目,使本学科的研究水平紧跟国际领先水平;(3)重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在企业的推广与应用,本学科非常重视与企业界的交流,并为我国企业实施管理会计提供直接的解决思路。

至此,我院本科生教学形成了“会计学”、“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国际管理会计”四足鼎力的学科专业结构,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的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2.立足学生引入“行动学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把教师由“讲演者”转变为“编剧”兼“导演”。所谓编剧,是指教师必须将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具有探索性的教学问题,问题应带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学生在具有合理自由度的思维空间探索上的需要,问题既要立足于教师所强调的目标上,也要设立在一个更开放的目的上(不单是学会知识,还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旨在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所谓导演,是指教师必须制造出一个建构活动的意境(情景、氛围),就像导演给演员说戏一样,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发生关系和作用,让他们处于一种真正“搞”学问,而不是学“学问”的情景中。创新型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2008年本科生教学评估以来,我院致力于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于2010年引入了“行动学习”教学模式。“行动学习”是以小组团队决策的形式解决现实难题,在解决难题的同时达到能力和组织发展同步提升的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讲授法”强调“教材中心”相比,行动学习突出“学生中心”与“活动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呈现问题情境——小组合作研讨——小组决策——学员分享”等一系列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实现心智模式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催化师”的角色,在充分熟悉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巧妙地提问和归纳,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和研讨。

三、搭建第二课堂学术竞技平台,促进学生学术创新素质发展

在学生创新素质结构中,专业知识与部分技能的学习主要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获得,而对专业知识的升华,以及深层次的创新精神培养,则有赖于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紧密配合。需要在课堂教学之余,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科研创新、实践创新氛围,借助学术竞技平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前瞻眼光。学术创新素质的提升,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提高其在实践工作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通道提供了更多选择。

我院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学术创新素质发展尤为重视,拓展第二课堂育人空间,面向高年级本科生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信息加工能力、学科前沿动态的解析能力、实践领域问题的解决能力;面向中低年级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专业问题的判断能力和解析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具体包括:(1)启动“学术创新论坛”项目。为加强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2008年,我院启动了“学术创新论坛”项目,该项目培养过程中以论坛(Seminar)方式为主,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主要培养环节包括文献阅读与汇报、讨论;课程与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竞赛比赛,以及校内外各种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2)举办高端论坛。自2008年开始,我院举办了三届管理会计论坛,围绕“响亮.会计——金融危机下会计师的社会责任”等主题展开师生研讨,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动态。(3)丰富学术竞技平台。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公会等用人单位合作,举办“普华永道杯”会计知识大赛、“德勤杯”论文大赛、“海问杯”论文大赛、“毕马威”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学术竞赛;承办ima首届管理会计案例大赛、Cima2010—2011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华北区总决赛、“中华会计网校杯”财会实务大赛北京赛区决赛等大型赛事。十几年来共有三千多名学生参与各类学术赛事,荣获多项各级奖励。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我院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自2006年起,我院与安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进行本科生成建制班海外实习等,截至2009年底,我院已经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12个,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均成为我院“产教结合、联合培养”的教学实践基地。

我院依托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教学不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而是结合不同课程的特征加以设计,主要包括:参观访问模式,即根据课堂授课的需要,安排老师和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参观、调查,使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参观中现场答疑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联合培养模式,即根据培养方案,调整学生课堂授课时间和内容,专门安排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的整班实习;联合研究模式,主要是与一些大企业、银行签署联合研究课题,使老师带领学生与大企业、银行的人们一起研究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人才,而用人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和聘用单位急需适用的人才,这两个方面需要对接和协调。长期以来,由于教学单位并不太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而用人单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单位培养出来的学生,两者之间存在某些错位。而这种“产教结合、联合培养”的形式不仅提升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这一错位的产生。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实践基地为例,2006年9月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签订“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书”之后,我院连续3年组织各系系主任、教学干事修改培养方案,调整课堂教学,每年派出若干高年级本科生到安永完成9个月或3个月的教学实践活动。按照实践教学方案由用人单位在工作现场培养学生,既完善了教学单位本科教学体系,促使本科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创新的能力,进而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为本科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也使用人单位降低发现人才、招聘员工的成本,并扩大了用人单位在社会上的影响。

五、建立学生成长助推体系,全面推进职业素质发展

创新素质结构包括一般素质与创新素质两个方面,前者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应用型创新人才进入社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对此,我院创造性地建立了学生成长助推体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兴趣拓展等课程内容,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个人品格、正直诚信的品质、完善的知识结构、健康的心理素质、清晰的自我定位、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等胜任未来职业的优秀品质。

针对一年级学生,组建“我的大学成长工作坊”,以兴趣拓展和大学适应为主要培养目标。邀请相关教师在班内组建围棋、演唱、辩论与演讲、心理素质拓展、话剧、篮球等不同的兴趣小组,帮助学生开发兴趣,拓展潜能;组织学生参加优秀校友交流会、职业规划分析讲座等不同形式的学习,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做好大学四年学业规划。

针对二年级学生,组建“我的生活日志成长工作坊”,采用直接陈述与实践参与两种课程形式。以主题教育、团日活动、基础团校为契机,开展系列人文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整体文化修养,改变学生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局面;为学员配备职业规划师,指导学生完成寒暑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开设“时间管理”、“认识自我”等课程,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针对三年级学生,组建“我的未来成长工作坊”,各班每月月底邀请大四学生、研究生或已经毕业的校友对小组成员的职业规划与自我探索开展经验分享;以职业训练为主题,开展职业素质大赛。

针对四年级学生,组建“我的职业成长工作坊”,每月中旬邀请不同就业方向的校友回校与小组成员交流求职心得与求职技巧;聘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由此形成了层层递进的学生成长主推体系,帮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更好地做好大学规划及未来的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映池,张平.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2]郭婷.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理论导报,2010(6).

人体科学专业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系统构建

作为安徽省应用型本科联盟单位,黄山学院旅游学院一直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多年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形成了自己的实践教学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旅游学院属于一个新专业,也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这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其他专业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旅游学院在现有实践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系统思考。

一、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意义

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之间是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这两者并没有孰轻孰重之分,都只是教育手段,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在某个培养目标点上,究竟使用哪一种教育手段,取决于哪种手段能更好地实现这个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除了人力资源管理应有的系统思维外,企业还需要毕业生具备相关的职业素养、服务意识、管理技巧、专业技能等。因此,仅靠理论教学体系无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践教学手段成为实现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途径。

另外,随着网络教育时代的到来,mooC等国际化网络教育平台的出现,对中国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传统模式的冲击是极其巨大的。那些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途径的课程,终将被品质更优、价格更低的名校网络课程替代。为了适应发展环境的巨大变革,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重心开始逐步往实践教学体系转移;课程对培养目标的贡献也应随之从简单的知识传授向实践中能力提升的方向转移。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

实践教学的实现有多种途径,具体可以分为课内课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内校外等不同途径。在过去的实际教学中,实践课程的开展往往是零散的、随机的,缺乏系统性。本文主张构建以培养目标为核心,以系统思维整合各个实践环节,形成四年不断线的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完整体系。

(一)构建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过去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毕业生就业力所涵盖的能力体系的培养;对于旅游学院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应充分考虑到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和旅游学院学生所应具备的品牌性素质。据此,旅游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被设定为“依托旅游行业,坚持以服务学生成长为宗旨,以就业及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高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强调的是能力而不是知识,是应用不是理论,是职业化不是学生化,是未来发展力而不仅是就业能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高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高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体现的是较强的综合素质。若对这个综合素质进行分解,则可以将其分解为优美的职业形象、良好的职业心态、专业的职业技能;但若再进一步对这三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我们就能发现,三者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驱动因素――系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下图对顺利实现培养目标的四个支撑部分进行了系统化构建。这四个部分每部分都用一个字代表:优美的职业形象是“身”、良好的职业心态是“心”、专业的职业技能是“手”,三者背后的系统管理思维是“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图

这四部分是相辅相成、彼此依赖的。“脑”――代表了人生观价值及习惯的思维模式;“身”――代表了优美的职业形象,是与人接触后,给人形成的整体印象,包括仪容、仪表、谈吐、气质四方面,其中仪容包括发型、妆容、着装等,仪表包括一个人的举止、礼貌利益规范等;谈吐则包括所讲的内容和语音语调;“心”――指的是良好的职业心态,作为未来职场上的职业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能面对自己、面对环境的一系列优质心态及由优质心态所带来的高情商表现;“手”则代表了能胜任本专业顺利就业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技能;“职业形象(身)”、“职业心态(心)”、“职业技能(手)”这三部分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其中职业形象和职业技能是用人单位和社会能直接感知到的;而职业心态是隐藏于职业形象和职业技能背后的支持要素,是良好职业形象和优质职业技能得以展现的基础。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及思维模式(脑)又是决定职业心态(心)的关键因素。这样,“脑”、“心”、“手”、“身”四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三)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内容解析

实践教学是个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的组成部分既可以是完整的一门实践课,又可以是一门课程当中抽出的用作实践课程的部分。针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可以设计如下。

1.“身”――可以通过《礼貌礼仪》、《就业指导课》中职业形象的确定等实现学生优美的体态与合适的仪容仪表;通过《有效沟通》、《商务谈判》等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与沟通能力。

人体科学专业篇9

tanmanyi;Huangwenfu;wangLei

(ChengduneusoftUniversity,Chengdu611844,China)

摘要:分析单科院校非主体专业和学科问题的实质,探讨了非主体专业和学科存在的重要意义,提出非主体专业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些思考。

abstract:thethesisanalysesthenatureofproblemsofnon-mainprofessionsandDisciplinesinsinglesubjectinstitutions,discussestheimportanceandsignificanceofexistenceofthem,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abouthowtoconstructanddevelopthem.

关键词:单科院校内涵发展非主体专业和学科

Keywords:singlesubjectinstitutions;developmentbasedonqualitybuilding;non-mainprofessionsandDiscipline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96-02

0引言

单科院校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客观地存在着主体与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的划分,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由于自身历史短,基础弱,条件差,其建设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关注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对提高单科院校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单科院校的专业和学科问题实质上是学校的发展问题

1.1单科院校必须坚持内涵发展高等院校的内涵发展是相对于高等学校的外延发展而言的。外延发展表现于高等学校的各种教育的硬件设施以及显性要素的增加和扩大,诸如教育经费增加、教师和学生数量增加、高校校舍及其面积扩大、教学专用设备价值及设施的增加等;内涵发展则是指高校内在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质量的提高、科研成果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等。外延发展主要以数量和速度发展为主,内涵发展围绕着数量和质量而展开。两者都包含着数量的增长,其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更注重增长的质量和增长的效益。

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以及国内外相关高校发展的比较研究,成功的单科院校的发展途径的选择不外乎两种:继续保持单科优势,坚持在某行业或某学科领域作精做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培养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向多科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拓宽办学领域,促进学科融合创新和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氛围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根据院校的办学方向,单科院校的发展无论继续坚持单科发展还是多科化或综合取向,都必须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为关注焦点,优势专业的发展、新专业的选择、师资的配备、条件的保障概无例外。单科院校培养的人才首先是社会人。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强调学生对岗位(岗位群)适应的工具化思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高校学历教育的性质也要求,必须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专业技能、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都是个人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单科院校无论选择何种发展途径,这些都必须予以重视。片面强调或追求专才培养正是单科院校的先天不足。单科院校必须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2单科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科和专业设置与建设时至今日,纯粹意义上的单科院校和单科的做法已逐步消失,单科的思维却遗留至今,阻碍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的诞生。在单科性院校向多科发展的过程中,学科和专业设置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成为单科院校内涵发展的掣肘。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包括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专业(学科)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宏观层面的专业建设主要是指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围绕学校发展定位,而进行的整体专业布局和专业群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审定。微观层面的专业建设是指每个专业构成要素的内容建设,主要包括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要素建设。从学校层面看,单科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专业和学科的设置与建设,专业和学科问题实质上就是单科院校的发展问题。

对于继续选择单科化途径发展的单科院校,要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密切关注学校专业所对应本行业、企业所对应专业岗位(岗位群)需求的新的变化和要求,不断追踪专业和学科前沿,在课程内容整合与创新上下功夫,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适时优化专业结构,淘汰市场不需要的专业,为行业和企业新增加的岗位(岗位群)开发新的专业,或者为适应变化,将原有专业方向细化,条件成熟时甚至可以将原专业分解并精细化,开发新的专业方向或拆分原专业为更为精细的新专业。这类院校的发展与所服务的行业的发展联系紧密,受行业发展景气与否影响很大。

对于选择多科化或综合化途径发展的单科院校,需要注意的是多科化不是全科化。大而全、小而全如中国企业发展所曾经存在的问题不能在单科院校的发展中重现。单科院校多科发展的进程必须有明确的思路和发展目标,选择多科或综合化发展道路必要时有可能需要重新整理学校的办学思路,重新调整和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一味地为了扩大规模而开设新的学科和专业,做大学校或者为了分散风险而增加学科专业,最后可能弄得学校办学定位模糊,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拿不出手,砸了学校的牌子,毁了学校的发展。

因此,无论单科院校选择何种发展途径,专业和学科的设置和建设必将影响学校的办学定位,对学校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专业和学科问题实质上成为单科院校的发展问题。

2单科院校中非主体专业和学科存在的重要意义

非主体专业和学科是单科院校中传统的或主流(主体)的专业和学科之外的专业和学科,这些专业和学科或是主流专业和学科的配套,为主流专业和学科发展服务,或是主流专业和学科衍生出来的新的专业和学科,依附于主流(主体)专业和学科,或是单科院校多科化进程中新开设的专业和学科,仅仅是社会需求大而已,与主流专业和学科内在联系不大。单科院校发展的先天不足是专业和学科单一,不利于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片面追求人才的专业化,校园文化中强化工具价值与弱化人文价值之间的矛盾突出,缺乏人文氛围或科学精神,从而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单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非主体专业和学科,非主体专业和学科对于单科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1学校经营和发展层面的意义总体来看,单科院校的规模较小,对社会的影响局限于特定的行业领域,受行业发展前景和现状的影响甚大。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的设置为学校的扩大规模和外延发展创造了条件。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只有学校的专业和学科达到一定的规模,学生和教师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学校的硬件设施达到一定的规模,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的运行才会更有效率。另一方面,单科院校如果只有主体专业,但所服务的行业不景气甚至全面萎缩,其人力资源的需求将会大幅度减少,对培养这个行业所需人才的学校的经营来说,打击可能是致命的。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多元化经营是企业降低市场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学校而言,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的存在,适当扩大培养的专业口径,使得单科院校与某一行业的命运紧密捆绑的局面有所改善,可以有效降低学校的经营风险,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民办院校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2.2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意义专业与专业,学科与学科之间不可能是完全孤立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持和配合。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的存在完善了学校专业和学科体系,为学科和专业间更好地交流与融合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不同的专业和学科共存于一个学校,彼此学习、借鉴,大大增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而经常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是产生创新的前提。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的开设有利于创新的产生和学校专业、学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再者,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的存在为学校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引入了竞争因素,有利于改变单一学科思维和心态,形成多专业与学科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学校各专业、学科的健康发展。

2.3人才培养方面意义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成才,必须首先成人,成为一个能够与社会融合之人,具有社会认可的价值观与态度、良好的身心素质、较好的社会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成长性,人才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能也就是个昙花一现的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出来的顶多就是个在专业方面能干某些事,做某岗位工作的“材料”,到底能不能用、可不可用还得看能否与社会融合,是否具有成长性。成人教育和有关成长性的教育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所不可能替代的。单科院校设立的先天问题就是极易造成工具价值的强化与人文价值的弱化,从而造成学校校园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氛围的割裂或偏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全面成长。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的设置和建设可以有效平衡单一学科所造成的校园文化的偏颇,从而为学生的成才创设一个具有人文氛围、更人性化的、兼具科学精神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3单科院校非主体专业和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

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3.1把握专业与学科的本质问题,遵循专业与学科建设的规律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是学校教育结构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的本质问题就是人才培养问题,学科建设的本质问题是学术进步,无论主体还是非主体专业,两个问题概无例外。因此,专业与学科无论对于学校来说是否主体其建设必须遵循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学术强调自由,提倡不断探索以求进步;人才培养强调全面,尊重个性,注重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个人价值观与态度、身心健康等人才全面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单科院校非主体专业与学科的建设首要的是制定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非主体专业与学科建设学术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围绕目标制定相关的行动计划。

3.2注意与主体专业及与学科的协调发展按照内涵发展的要求,单科院校非主体专业与学科的设立是衍生性的,即单科院校优先发展主体专业与学科的衍生专业与学科,发展与单科院校服务行业具有相关性的专业领域与学科,以充分发挥单科院校已有优势、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一般而言,单科院校非主体专业和学科自身历史短,基础弱,条件差,其建设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充分学习主体专业与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利用主体专业与学科的优势资源与条件,与主体专业协调发展,求得自身的进步。单科院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所有专业与学科不可能给予同样的关注,主体专业由于已有的优势,必然获得学校更多的关注,优先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投入更多的资金设备,保障更多的优质师资和试验条件,甚至事事处于优先考虑之列,给予优惠的政策。非主体专业与学科应当首先从配角做起,甚至从为主体专业服务开始,在学术上夯实基础,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瞄定主体专业与学科所服务行业岗位、岗位群相关的岗位、岗位群,以便充分利用主体专业已有的与行业紧密联系的优势、实训实验条件、专业学科积累、优质师资,求得主体专业的大力支持和学校政策、条件的扶持。这里需强调的是,与主体专业的协调并不是放弃非主体专业发展的自,而是独立基础上的协调,共同服务于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目标。

3.3特色建设是生存之道院校内涵发展的落脚点是学校的特色建设,特色建设的内容体现在内涵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创出特色,才是非主体专业和学科发展的生存之道。非主体专业与学科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学术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在学术前沿和人才服务对象上下功夫,要选准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前沿学术点和具有广阔上市场前景的人才培养面向;其次要根据学术与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分析相关领域学术和人才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与专业知识技能的关系,既要考虑人才与市场的无缝衔接,所学即所用,又要适当注意培养的口径,考虑人才的长远发展,即人才的成长性。课程建设是课程体系构建后的重要工作,是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基础。第三,关于师资。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非主体专业师资的引进和岗位培养,特别是岗位培养,早出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是非主体专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另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也是非主体专业可以作出特色的地方。单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多是应用型人才,工学结合是最好的模式,有特色的实训实习基地是实现专业与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创出与主体专业和学科不同的特色,非主体专业和学科才会真正与主体专业及学科一道成为学校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平等组成部分,为学校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而自身也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3.4主体与非主体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随着单科院校多科化进程的深入,专业与学科间主体与非主体的区分可能逆转,原来的主体专业和学科停滞不前可能蜕变为非主体专业和学科,而原有非主体专业和学科努力追赶则可能成为学校发展真正的主体,关键取决于专业团队的进取心。围绕学校定位和目标而开设的非主体专业和学科是经过论证适应了市场需求的,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因此,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的教职员工应该首先坚定信心,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与学科有美好的前途,坚信自己和主体专业与学科的教职员工一样是学校整体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动思考问题,做好每一项工作。学校主体专业在自身的发展中面临着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作为非主体专业与学科,要想求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要学会利用主体专业与学科的优势资源和条件,没有条件则一定要想办法创造条件把非主体专业与学科建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与学科。只有具有这样的进取心和主动性,再加上科学的方法,非主体专业与学科才会在单科院校多科化演进中异军突起,取得丰硕的成果,迎来美好的发展前景,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文章探讨了单科院校非主体专业和学科存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非主体专业和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些建议,对单科院校中非主体专业和学科的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喜梅,韩立新.我国多科性大学建设与发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4).

[2]俞俏燕,邬大光.我国高等院校趋同现象解析――以单科性院校发展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

[3]王长乐,试论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逻辑路径[J].科技导报(教育版),2001,(10).

[4]田伟.试论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自身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

[5]谭满益,王磊,黄文富.关于单科院校发展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4).

人体科学专业篇10

关键词:体育本科专业;设置;控制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6-0113-06

abstract:throughanalyzingtherelateddataofphysicaleducationspecialtysetting,enrollmentscale,andemployment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China,itisfoundthat:1)thecruderateofincreaseinphysicaleducationspecialtysettinghasbeen175%fortherecentdecade,amongwhichthesocialphysicaleducationspecialtysettinghasthemostrapidincrease,addedupto613%;2)thecruderateofincreaseinenrollingis122.9%,amongwhichthesocialphysicaleducationspecialtyincreasedto455.0%,humanscienceandtraditionalethnicsportsonly40.1%and52.3%respectively.3)theinitialemploymentrateofthephysicaleducationspecialtyhasbeenlowerthanthatoftheaverageinChina;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hasthemostoptimisticemploymentsituation;employmentrateofsportstraining,humansciencelower,andsocialphysicaleducationlowest.theoverallemploymentsituationhasadifferenceinregion,majoranduniversity.thereby,waysofcontrollingthespecialtysettinghavebeenputforward:1)Specialtiesofsocialsportsandsports

收稿日期:2012-04-13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我国体育专业设置与控制研究”(2009tjk058)。

作者简介:刘晓辉(1969-),女,山东菏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体育系,广东惠州516007

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HuizhouUniversity,Huizhou516007,Guangdong,China

trainingneedtoraisetheirthresholdsofenrollment,controlthespecialtysettingsstrictlyandnarrowtheenrollmentscale.2)traditionalphysicaleducationspecialtycanrelyontradition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advantagestocorporatewiththecollegesofarmedpoliceandpublicsecurityandquickentheirinternationalization.3)Specialtyofphysicalmovementscienceshoulddependonsomekeyphysicaleducationinstitutestoformachannelofbringinguppostgraduates,phDandelites.

Keywords:physicaleducationspecialty;setting;control

近10年我国体育本科专业步入了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阶段,呈稳步增加的态势。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变化体现了学科专业结构和社会对体育人才多元需求的变化,但某些专业设置规模的快速扩张、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即将来临的人口增长拐点可能导致的学生生源下降等因素,迫使我们需要超前预测社会、市场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变化,并提前布局。因此,控制体育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对保证体育人才培养规模、质量的统一以及整体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表1所示,从2001到2010年10年间,专业设置规模呈增加态势,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点整体数量增长了1.75倍。其中,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点增长数量都在1倍左右,社会体育专业点的数量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6.13倍。其中,2003、2004年为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的快速扩展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自2006年以后基本保持平稳发展。规模增加的诱因主要是:1)2001年因奥运申办成功等社会因素的激发,成为体育本科各专业扩展的突增力;2)尽管运动训练专业为教育部明文限制专业,一般院校难于获批,但由于相关部门鼓励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尽快形成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大学生竞技人才培养体系,并与国际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接轨等因素推动了改专业的发展;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因“人文奥运”的推进、武术进入奥运大家庭的诉求以及如何将“武术”等民族传统项目为载体传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等因素促进了该专业的发展。不过,在申奥成功后的几年以及奥运会结束后,这两个专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步入稳定期。近10年增设点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是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原因是:1)从理论与宏观角度讲,该专业设置符合我国休闲时代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需求;2)专业设置获批门槛较低,许多高校纷纷增报,据统计该专业涵盖了体育、师范、医学、理工、农业、综合等各类型高校。尤其是近3年,除社会体育专业快速增长、体育教育专业小幅增加外,其他专业设置均保持现状。

2我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招生现状分析

2.1整体招生规模现状与分析

由表2知:2001-2009年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历年招生数增长率分别为24.2%、17.4%、13.6%、6.9%、2.7%、7.1%、6.6%、7.5%,9年总增长率为122.9%,略高于全国各专业100%招生总增长率,经历快速增长-小幅增长-平稳增长的过程。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数在这9年间增长了2.82倍,人数突破23万。培养规模的扩大,刺激了人们对体育专业教育的投资建设,拓展了社会资金向教育事业注入,推进了教育的产业化。在加快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另外,培养规模的扩大还可以加速培养专业人才规模,提高全民族素质,调整劳动力知识结构水平,致使国家“科教兴国”大计落于实处。但培养规模扩张的同时也要关注扩招所带来的高等院校学科专业布局的宏观失控及学科专业总体规划的缺乏,而导致人才质量不能保障,大学生就业困难等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总之,体育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追求规模的扩张,应考虑从完善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和市场供求等因素适度控制。

2.2体育本科各专业招生规模现状

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目录内5个专业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每个专业的招生规模可以充分反映出5个专业的布局结构,以及各专业的发展态势。

2.2.1体育教育专业:由表2知,2001-2009年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历年招生数增长率分别为19.8%、12.8%、11.6%、4.9%、1.3%、6.0%、5.0%、6.8%,9年总增长率为90.6%,略低于全国各专业及体育本科专业招生增长率。在校学生数在这9年间增长了2.29倍(略低于全国体育专业2.82倍的增幅),人数突破12万。9年招生人数呈现快速增长-下降-平稳增长的态势。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学科中最基础、最早设置的专业,其人才的培养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周期,与市场人才的需求契合较好,基本形成良性的稳步扩大的人才培养流程。另外,体育教育专业仍是体育专业中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基于近几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相对饱和,适当压缩其培养规模,适度增加新兴专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2.2.2运动训练专业:2001-2009年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历年招生数增长率(见表2)分别为34.7%、21.9%、9.0%、2.3%、-0.2%、-1.2%、9.3%、4.6%,9年总增长率为106.48%,略高于全国各专业招生及体育教育专业招生增长率,呈现为快速增长-负增长-慢增长的态势,说明运动训练专业的招生规模在快速增长之后进入了稳定期。9年在校生人数增长了2.91倍,略高于全国体育专业2.82倍的增幅。

2.2.3社会体育专业:由表2知:2001-2009年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历年招生数增长率分别为35.7%、25.9%、58.8%、18.5%、17.5%、5.8%、8.5%、16.9%,9年总增长率为455.0%,远远高于全国各专业及体育个专业招生增长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9年在校生人数增长了7.68倍,可见其势头迅猛。一方面,由于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社会体育服务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成为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的热点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点突增推动了此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另一方面,新增专业在理论上都是符合人才市场对热点专业的社会需求,受市场的拉动作用使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同步增长。另外,也与此专业门槛较低,国家鼓励申报,高校容易获批此专业有关,表1中后3年的专业布局数据也说明这一问题。

2.2.4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1-2009年高等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历年招生数增长率分别为-23.6%、23.3%、24.4%、13.1%、-17.0%、5.0%、1.9%、13.3%,9年总增长率为40.1%(见表2),远低于全国各专业招生增长率,是所有体育专业招生增幅最小的专业。呈现一个“上升-下降-上升”上下波动的态势:2003年到2004年快速增长,2005年到2006年快速下降,2009年呈现适量增长的趋势。这说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招生增长率波动较大,可能与此专业的入学门槛比较高、专业性较强、就业领域相对局限有关。

2.2.5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由表2知:2001-2009年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历年招生数增长率分别为24.7%、17.8%、-0.07%、-2.9%、1.1%、10.8%、4.2%、2.5%,9年总增长率为52.3%,远低于全国各专业招生增长率,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规模呈增长-小幅下降-小幅增长的态势,整体增长平稳。这说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在快速增长之后进入了稳定期,规模的稳步增长可能与此专业的招生来源的区域性、专业性、就业局限性相关。

3我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据统计,1997年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是90万人,1998年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6万人,到2005年为325万人,2011年有780万的大学生毕业。相应的体育专业毕业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尹志琼等研究表明,四川体育专业毕业生情况:1998年为500人左右,2003年达到3000人。许多综合性大学,以前本来没有体育专业,现在也开设了体育专业,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人口基数过大,就业困难。

3.1体育专业整体就业现状:由表3知,全国普通本科各专业就业率近几年稳中有升,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2.00%,全国体育专业本科初次就业率为64.9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率。根据2010年《出国与就业》杂志就业动态栏目报道:本科中的综合类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年终就业率)为88.6%;理工类院校毕业生为88.5%;体育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为74.7%。一般而言,学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数据以初次就业为准。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初次就业率在30%以下为就业危机,30%~50%为就业困难,50%~70%为基本正常,70%以上属于正常。根据此标准,全国体育专业本科就业率为基本正常状态。

根据辽宁省省教育厅、省发改委2009年公布的各省高校毕业生年度就业率,辽宁省的年终平均就业率接近95%,而2008年底沈阳体育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8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哈尔滨省教育部门于2009年6月公开的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哈尔滨体育学院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仅为44.59%,不到60%,处于就业困难状态。陕西省10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2009年的初次就业率只有20.5%(82人),处于就业危机状态。经过两年时间2009届体育大学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在92.6%(76人),2010届则为88.2%(90人),这说明大学生找工作也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要摆正心态。江苏省2007-2009年体育类初次就业率由65%提升到71.46%,达到正常水平。由此可见,我国体育专业整体就业现状存在明显的地域、校别、时间差异。

3.2体育各专业就业现状

3.2.1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曾剑斌报道:2007-2009年华东地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6.82%、70.16%、60.75%(表3),平均为69.24%,就业形势属于基本正常,略高于全国体育专业就业率。但近三届的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低,处在70%以下。预计2010届华东地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将更低,毕业生将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赵长征报道[8]:2007-2009年江苏省体育教育就业率较为稳定,2009年达到73.07%,高于体育专业总就业率,就业形势乐观。由表4知,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对口率较高,从事教育工作仍是其就业的大后方。但也存在逐年降低的趋势,到企业工作的比例呈逐步增大趋势。

3.2.2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社会体育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兴起对高等体育专业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新兴体育专业,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率先试办,1998年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以后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全国已有223所高等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其中教育部等部委直属院校12所,体育专业性院校14所,涵盖了体育、师范、医学、理工、农业、综合等各类型高校。十几年来,社会体育专业已初具规模,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大量人才支持,但亦暴露出一些问题。由表3,表4知:江苏10高校及三峡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率呈降低趋势,平均为61.90%,均值低于全国体育专业就业率。另外,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较低,只有15%左右的学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近一半的人到企业从事与体育专业无关的工作。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以来的统计报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连续三年排在倒数后10位,分别是2009年第3位(40%),2010年第7位(46%),2011年第3位(34%)。此结果与我们统计的结果近似。并且,社会体育专业半年内离职率平均在35%左右,毕业生月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结果与社会体育专业设置与招生的快速扩张形成鲜明对比,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3.2.3运动训练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统计表明(见表3),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就业率近3年处于基本正常水平,其就业比例明显高于江苏10所高校平均就业率(三年中有两年处于就业困难水平)。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尽管运动训练专业就业率均值低于体育教育专业但有转好迹象呈现上升趋势,以江苏省10高校为例,运动训练专业就业率2009与2008年相比提升24%。由表4知,运动训练专业就业去向比较分散,只有近13%的学生从事教育工作,其次选择企业或升学,近一半的学生从事其他工作。

3.2.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由表3知,在全国四所体育学院高校中,北京体育大学的就业率最高,原因可能是:北京体育大学是体育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生源质量远远高于其他院校;另外,北京体育大学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教训一体等优势明显。因此,北京体育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呈现这样的局面正是以上综合实力的体现。但其他三所院校初次就业率也均在85%以上,远高于江苏省10所院校47.55%的就业率,同时也高于全国各专业及体育专业就业率。反映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域毕业生就业率存在明显差别。但同时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差距正在缩小。由表4知,北京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流向第1位是学校体育教师,其次是公安部门,第3位是企业。说明,公安系统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择业行当,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3.2.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就业率现状与分析:由表3知:江苏省10所高校三年的平均就业率为56.30%,最低一年为38.89%,处于各专业较低水平。但在李博文所调查的15所院校中,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的年终就业率相差较大,较好的学校就业率能达到90%以上,而一般院校则只能达到70%~80%。从表4的就业去向统计看,1/3的学生继续考研深造,近一半的学生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仅有20%人从事教育工作。

4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控制策略

4.1整体规模控制策略:近10年我国体育学本科专业布局及招生规模基本同步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呈现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阶段,保持体育专业现阶段良好的发展态势及规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基本策略。

4.2各专业控制策略

4.2.1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专业最基础、最成熟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相对稳定,教育部门仍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大后方,就业率较高。区域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相对稳定,保持现有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基本策略。

4.2.2社会体育专业:近几年社会专业设置保持5%,招生人数保持15%左右的增长,是体育各专业增速最快的专业。但也由此带来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科建设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毕业生就业困难,专业对口率较差等。2010年教育部唯一同意撤销的体育专业是湖南省南华大学的社会体育专业。因此,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办学门槛,压缩专业及招生规模,积极调整和优化专业内部结构,力求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目标一致,改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既短缺又过剩”的尴尬局面是当前的基本思路。同时,呼吁政府在相关单位(如社区)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相应岗位,提升群众(社区)体育开展的有效性、普及性与科学性。

4.2.3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作为专业设置及招生规模扩张最小的专业,其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由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竞技体育机构等单位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精英化,本科毕业生难于立足。因此,严格控制规模,选择部分重点体育院校,集中优势办学条件,以培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博士精英人才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为基本思路。

4.2.4运动训练专业:目前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论专业技术水平不如高水平专业运动员,论文化素质不及其他专业学生,再加之所学专业单一,因此,就业途径相对较少而且分散,压力较大。但在高校竞技体育的推动下,该专业规模有扩大的倾向,申报该专业的学校也越来越多。所以,以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特色、竞技水平、就业状况等为评价指标,严控专业点的审批是其基本思路。

4.2.5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资料表明,高校是民族传统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接收单位,其次是部队和公安系统。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单位种类限制较大,就业格局单调。因此,严格控制专业点的审批,依托传统院校的办学优势,慎重布局专业点和执行扩招计划,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进一步加强与武警公安部门的人事合作,并逐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是该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等)推向世界,扩展国际就业渠道,也是值得尝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培养规模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8):60-63.

[2]朱永平.我国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社会学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2):68-70.

[3]曾剑斌.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期望的调查研究——以华东地区11所高等师范院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107-109.

[4]赵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9.

[5]柏贞梅.陕西省体育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1,8-11.

[6]赵长征.江苏省社会体育(本科)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8-13.

[7]矫志庆,矫洪申.试论新型《体育与健康》课程类型的构建[J].山东体育科技,2011,(1):50-53.

[8]肖素霞.广东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1,(1):69-71.

[9]杨峰,李华伟.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64-67.

[10]李博文,罗曦娟.运动人体学科本科教学与人才需求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