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50:00

急救护理篇1

关键词:昏迷;急救;护理

昏迷是指醒觉的异常丧失,用呼唤、摇撼以至疼痛等刺激均不能唤醒的状态[1]。昏迷临床常见急症,因缺乏主诉,不易诊断,死亡率高且病因复杂,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院前急救及护理在患者救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院前救护的正确与否、迅速与缓慢关系着患者的生命。笔者从事院前救护近十年,现将昏迷患者的院前救护体会报道如下。

1快速反应

在接到120指挥调度电话后,值班医护人员和司机迅速出车,要求救护车在2min内必须开出。医护在出车途中即整理思路,根据120调度电话所述详情对患者做出预测,检查、准备所需医疗器械、药物,合理计划现场救护措施。

2迅速准确评估病情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查看现场并询问家属或目击者确定是外伤引起的昏迷还是自然发病引起的昏迷、昏迷发生的急缓、时间持续长短及其演变,让病员立即脱离致伤环境,并对伤情迅速做出评估。根据伤员的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口唇颜色、肢体温度、迅

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3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3.1保持气道通畅窒息往往是昏迷患者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通常引起缺氧窒息的原因有气管和支气管内异物,咽喉部阻塞,气管外压迫,胸部外伤等,患者因窒息缺氧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应立即松解患者的衣领,去枕平卧,头部充分后仰,脸转向一侧,舌后坠经改变头部位置仍不能解除气道阻塞者,应使用开口器,将舌头用舌钳拉出并保持于伸位,并给予有效通气吸入,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以保证气道通畅。3.2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脑血液灌流不足直接影响脑对糖和氧等能源物质的摄取和利用,加重脑损害。因此,患者应开放静脉,建立多条静脉输液通路,以利于输液抢救药物和提供维持生命的量。有休克者应迅速扩充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心搏骤停者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尽量选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妥善固定,避免因患者烦躁或舞动时针头脱出。

3.3途中转运搬运者将双手平放于患者头、胸、臀、下肢的下面,使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或用铲式担架将患者平移放在担架上;怀疑患者有颈椎骨折脱位,搬动时应由一人扶持固定头颈部,保持颈椎和胸椎轴线一致,勿过屈、过伸或旋转,患者平卧于硬质担架上,颈部两侧各放一小沙袋,使运转过程中颈椎处于稳定状态。

3.4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昏迷患者病情变化快,观察病情是抢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救治过程中医护均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瞳孔、皮肤颜色、尿量的变化,若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抢救。

4做好记录

前急救的护理文件非常重要,是护理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现场或途中急救给药速度要快,剂量、方法要准确,由于医生只下口头医嘱,护士要做到三清(听清、看清、问清)、一核对(对药名、剂量、浓度、方法)、一保留(保留空瓶以便和医生核对)。用药后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用药和时间,详细记录病情发展过程和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给临床医生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从事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要认真接听“120”电话,快速反应[2]。出诊的医护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车祸现场,昏迷伤员伤情复杂,变化快,在抢救中要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这就要求出诊医护人员抢救伤员时做到急而不慌,忙而不乱,临危不惧,准确无误地实施各项技术操作,实施的各种抢救措施要恰当、有效。同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院内抢救准备。熟练默契的医护配合,对提高院前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改善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树基,刘仁树,王佩燕.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89.

急救护理篇2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在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后的一年时间内,选取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在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前的一年时间内选取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包括男60例,女40例,年龄平均为(40.2±10.3)岁;对照组包括男63例,女37例,年龄平均为(40.5±10.1)岁。2组基本资料中各项内容相比较,存在良好一致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方法。1.2.1完整掌握信息:急救医生、护士实行四班轮班。调度指挥系统数字电话保证24小时120电话通畅,一旦此系统出现故障,如:停电,或者故障进不来120电话,系统将自动启动模拟电话进行工作,保证120急救电话24小时的畅通。调度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掌握呼救人的具体地址、病情、接车地点、联系电话,必要时指导家属进行急救自救。1.2.2急救物品随时处于能应用的完好状态:护士每日两次交接班,要求在急救车上进行交接,如果赶上出车,不能在车上交接设备、药品,接班护士自行检查后通知交班护士。接班后急救车上保证药品、设备齐全,随时处于能应用的完好状态。随车备用药品、耗材,以保证连续出车时药品、耗材的齐全性,急救车上依据规范放置各种抢救设备,定位置、定数量、定状态,当班护士为责任人定期检查、补全、保养,每次使用后都要保证及时补充,保证设备处于能应用的完好状态。充分利用车载GpS的功能,用以保证急救车组与呼救人、与调度指挥中心联系的畅通。1.2.3保证现场急救制度的规范性:到达患者所在地后首先要做到听清、问清、看清,做好基础检查,迅速判定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的院前急救。根据病情,将患者摆放在合适。如果需要心肺复苏的,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处理,注意心肺复苏操作的实效性、连续性,配合医生给予心电除颤,连接心电监护,建立人工气道以及静脉通道,及时补液,遵医嘱迅速准确给药。骨折患者要及时固定骨折,进行止血以及包扎处理,防止二次损伤的发生。1.2.4保证转运途中急救的规范性:急救中的转运要做到先救后送,以救急、就近、就医院的专科优势为原则转送患者。掌握不同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搬运的方法以及技巧。如果患者为脊柱损伤,应该叮嘱患者勿动,对伤情进行简单判断,进行固定处理,搬运时保证患者平躺于脊柱固定板上,将患者四肢、腹部以及胸部固定,搬运过程中始终保证患者脊柱处于直线水平。另外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持各种管理畅通,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分析、判断患者病情状况。1.3评价指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到急救电话后出车间隔时间、出车至到达患者所在地时间、急救成功情况。急救成功标准:患者院前急救顺利完成,顺利、成功转运,顺利进入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1.4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9.0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s)表示各项计量资料,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证实结果对照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后出车间隔时间、到达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3讨论研究显示,对于猝死患者的急救,最有效时间为4分钟,对于创伤严重患者的急救,最有效时间为10分钟,急救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情况,所以做好院前急救工作非常重要[2]。对于危重患者,存活和死亡可能就在一线之间,稍有不慎可能丧失抢救机会,导致患者死亡[3]。从实践情况来看,多种因素都会影响院前急救效果,本研究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中规避这些不足,选取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医护人员参与院前急救工作,保证能对急救过程中的突况进行冷静、准确处理。通过事先全面掌握相关信息,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做好相关准备,保证急救的顺利进行。通过规范现场急救和规范转运,能够减少现场和转运途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患者被安全转送至医院接受综合治疗。本研究通过在院前急救中加强急救护理管理,结果显示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后从接到急救电话至出车间隔时间、出车至到达患者所在地时间均较加强前明显缩短,另外加强护理管理后,急救成功率为98%,较加强前急救成功率89%明显更高,p<0.05。综上所述,在院前救护中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有助于急救效果的提升,提升急救成功率,使患者能够有更大机会接受进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1]冯记虹.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158-159.

[2]尹晔.研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于提高院前救护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88-189.

急救护理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医学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需求。呼唤医学服务模式从单纯的院内服务向院外服务拓展。急救电话的开通就满足了这点。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的基础。由于院前急救的特点和要素,要求参与急救的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和心理素质,具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检查出诊的器械和急救物品。因此加强院前急救知识、技术的学习与培训,做好院前急救医疗定位很重要。

【关键词】急诊;院前急救;应急管理

1院前急救的特点

1.1局限性院前急救不同于院内急救,不仅现场卫生条件差,还受到携带急救药品、器具有限等限制,客观上给急救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力度,克服客观上的不足。

1.2综合性急救对象和外伤种类的多样性,打破了医学分科的界限,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现场救治的基本技能,因此,必须培养全科型医生和护士。

1.3复杂性急救病人的多样性,致病原因的复杂性,情况多变性,抢救过程又直接受现场人员的监督(院前),情绪所受影响大,急救人员不仅要全力抢救处置病人,还必须尽力排除各种干扰,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其现实问题,有“的”放矢,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工作的重点。

2要有一套完整的院前急救制度及出诊流程

2.1院前急救护士应热爱急诊工作、具有高度责任心,业务技术熟练、服务态度好、独立工作能力强、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提高出诊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拓展业务技术范围,增强护理人员的急诊、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水平,时刻牢记“病人第一,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理念,突出一个“急”字、强调一个“快”字、力求一个“稳”字。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工作。定期对护士进行院前急救技术培训,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转运操作,提高院前急救队伍的应急操作能力。

2.2我院地处边疆,地理位置复杂,出诊前一定要准确定位患者的地理位置,所患疾病或外伤情况,以便准确、迅速到达现场,又能备齐所需物品,不知道患者情况而盲目出诊,会因为延迟到达而失去抢救时机,或物品准备不全而无法进行抢救。例如:我们知道患者的地理位置而不知患者的病情,我们只带常用抢救药品,到达现场才知道患者是从高空坠落,那么我们如果不备有夹板、颈托等物品,就无法保证将患者安全转运,所以出诊前要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2.3出诊人员应配备通讯设备。通讯联络在出诊抢救工作中至关重要,一是出车途中及时与呼救者联系,每隔5分钟与对方联系,了解病人情况,指导对方或患者实施恰当而必要的现场自救措施。对交通不便的,及时指导对方将病人安全转移到交通便利的地方,为急诊、急救争取时间。二是发现意外情况及时与医院联系,或者接到伤情、病情比较特殊的病人,及时告知医院相关科室,在病人到达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使病人到医院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检查和救治。

2.4加强急救物品和急救器材的管理。定时检查、更换;出诊使用后应给予及时补充到位。确保其数量和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2.5规范院前急救人员的言行。在患者面前要沉着、稳重、严肃,抢救有条不紊,护士热情耐心细致地关怀病人,满足患者的需要,注意语言表达,切忌当着病人面说“病情不重,没事的”、“这么严重啊”等不恰当语言;转诊病人切忌当着病人面说下级医院(或医生)的过错,避免引发医疗纠纷。转运过程中一定要对病人及家属“多说一句,多看一眼”。切忌由于粗心给病人带来风险,强调细节管理与风险控制。

3健全落实各项规则制度,医护密切配合

3.1处置时间急救服务对象是各种急、危、重症和意外伤害的病人,急救工作体现了一个“急”字,患者起病急,有效抢救时间短。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或运送,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性,所以要求医疗救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果断。

3.2口头医嘱对现场实施抢救医师的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述一遍确认后方可处置执行。在医生未到达现场之前,护士应采取和实施必要的、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以便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3.3医、护工作缺一不可,在抢救工作中要与医生做好沟通,双方协调好关系,根据瞬即变化的病情,及时调整抢救措施,做好抢救配合工作。

3.4熟练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如要求急救中心的全体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技术,人人过关,并且运用自如,以达到有效的救治。

3.5加强基本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如在抢救危重病人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为更及时有效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常用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方法能正确使用,以降低致残率。

3.6常用药物的使用对药物的作用机理、常用剂量、使用方法、毒副反应等要熟练掌握。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溶栓治疗,药物的正确使用,观察内容应该熟练掌握,使患者真正达到有效的救治,为院内的进一步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可以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4保证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质量

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是非常重要的医疗文书,本着对患者生命负责,对自己的医疗行为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及时、准确详尽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发展过程,及时签字;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医疗、护理文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真实性。完整的医疗、护理文件记录会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真实的病情演变过程、救治的措施、数据和信息,例如在院前急救中用过的药物,当入院后患者再次使用该药物时会考虑使用的剂量等问题,护理记录会给院内医生提供一套完整、可靠的院前抢救的医疗数据信息。护理文件也会成为医疗证据。

5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

急救护理篇4

【关键词】浅谈;院前急救;护理

1院前急救护士的素质

1.1院前急救护士的业务素质

由于院前急救的救治现场不定性,所救治的伤病员涉及的病种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多个专业性疾病,而救护车所携带的医疗器械及药品相对有限,工作空间狭小,护理工作难度大。作为院前急救护士,应具备全科护理知识,既要具有多科疾病病情观察能力,又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反应敏捷,处置果断,才能顺利完成每次院前急救护理任务。

1.2院前急救护士的心理素质

院前急救任务中有相对一部分是意外灾害事故,死伤人员众多,现场场面惨不忍睹,有时事故发生在晚上,则更增加了其恐怖性。这要求院前急救护士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现场急救伤病员时做到临阵不慌,做事有条不紊,而不应出现胆怯、退缩的情况,给病人造成不信任的负面影响。

1.3院前急救护士的身体素质

院前急救单元一般三到四人为一组,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每次急救任务。院前急救护士除完成自身的工作之外,还应协助搬运病人等其他工作。如事发现场在居民高楼内或野外山间,院前急救护士的体力支出很大,再者,有时一个晚上出车十多趟,对院前急救护士的体能也是一个质的考验。健壮的身体是成功完成院前急救任务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2院前急救护理流程

2.1出车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救护车车厢空间有限,车厢内急救器械、药品及一次性医疗耗材是按常规出车情况配备的,如遇特殊情况,像大型车祸、食物中毒及临产妇等急救任务,急救护士则应根据现场情况增加相应医疗器械及药品,如骨折固定装置、外科急救包、洗胃夜及待产包等,做好有备之战。

2.2指导现场自救

在出车的途中,院前急救护士可以通过车载电话及时正确指导现场报警人及早给伤病员进行一些救助,如外伤病人不要随便搬动,以防造成二次损伤;被强酸强碱烧伤的病人,应立即脱掉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则立即开门窗,把病人移至室外通风处,解开衣领等[1],为急救人员到达救治提供条件。

2.3现场救治默契配合

由于现场情况难以预料,到达现场时院前急救护士应发挥其主动协助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严格遵守原则,默契配合院前急救医师做好伤病员的救治工作,尽量使每位伤病员得到合理的救治。特殊情况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临时调整工作程序,及早开展施救,如快速开放气道、及早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包扎止血等。长期固定的一组急救单元成员,院前急救护士对院前急救医师的肢体语言领会如神,这为伤病员的救治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

2.4途中转运的监测

院前急救病人因其病种多,病情杂,且由于救护车诊疗设备少,现场急救时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诊断不能明确,这就增加了病人转院途中监护难度。院前急救护士应认真负责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除注意监测病人的生命4大体征外,还应注意病人全身其他情况的变化,如面部表情及肤色等。如果发现心电监护的显示值与病情实际情况不符合时,则应立即进行手工监测,并报告院前急救医师,以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2.5途中转运的心理护理

院前急救的伤病员有相当一部分家属都不在现场,转运途中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急救护士除认真做好护理操作,给病人安全感外,还应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心理指导,让病人有“家”的归属感。

如车祸断肢病人,急救护士此时就少言语,多用肢体语言安慰病人,像掖被、擦拭皮肤污垢;对于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痛患者,则应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质疑,向病人说明暂不用药,以便观察病情,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的重要性;对于心梗病人,应主动询问其生活习惯,告知自我保健及自救知识,减少心梗发生的概率[1]。

2.6病人的交接工作

病人被安全送到急诊科后,院前急救护士应与急诊科护士做好病人病情交接,包括病人的生命四大体征、用药情况,各种引导引流情况、外伤的部位及处置情况等,以便急诊科护士制定病人的护理方案。

2.7救护车厢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及药品耗材的补充

救护车回急救站后,院前急救护士应对车厢内器械物品进行常规清洁消毒。清洁整理治疗台;更换担架套、被套、枕套;病人使用过的可重复使用导管及面罩及时浸泡消毒;医疗垃圾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办法》分类处理。如运转的病人是传染性病人,则应严格按《传染病终末消毒办法》进行消毒。每次执行完一次院前急救任务后,应及时补充消耗的一次性医疗耗材和药品,为下趟任务做好准备。

2.8书写急救护理文书

院前急救护士执行完医嘱后应及时做好护理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为病人到达医院做进一步诊治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一般情况下,急救护理文书应在每次完成转运任务后即刻完成。

3院前急救护理的自我保护

3.1现场环境的自我判断

院前急救现场有时在高速公路上,有时在火灾或地震事发地,有时在化工毒气泄漏处。院前急救护士到达现场抢救病人时应先排除危险因素再开始施救,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抢救病人。如车祸现场在高速公路上,急救护士应穿防护背心,协助其他急救人员把伤员抬至安全地带,放好警示标牌后再给伤员施救;而在毒气泄漏现场,急救护士应协助其他急救人员把病人搬运到空气流通、风向上方的安全地带施救(3)。

3.2对病人态度温和,文明用语

院前急救处于急救医学的最前沿,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服务窗口,他直接反应一个城市医疗文明现状(1)。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在急救现场的第一线,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执行抢救任务中,有时院前急救护士的一句话会引起病人家属的投诉。因此院前急救护士在执行急救任务时,应注重现场的气氛,态度温和,文明用语,行事考虑病人情绪,尽量满足病人合理的要求。

3.3正确执行医嘱,规范护理操作

院前急救救治过程大部分在现场人的直观下进行,急救护士的一举一动都被现场人尽收眼底。此时急救护士要胆大心细,操作稳重,执行医嘱时要听清、问清、看清,护理操作时娴熟有序,尽量不要显得慌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4及时规范书写护理文书

护理文书不仅是救护过程的记录,同时具有法律效力。急救护士应及时、完整、准确地做好每一次护理记录,护理文书上记录的操作时间、药物剂量及生命四大体征数值应与医师医疗记录相吻合,应对医疗风险。

4院前急救护理的展望

目前,我国救护车承载的救治功能大同小异,多为普通转运型和监护抢救型两种急护车,急救模式较单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急护车功能的要求将多种多样,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像现在有些欧美国家、急救站就配置了不同功能的救护车,不但有普通转运型救护车,还有创伤救护型救护车、复苏型救护车、儿童救护车、残疾人专用救护车、接送血透病人的救护车等,各种救护车人员的配置也不同,有些救护车只单配有急救护士和驾驶员[2],这对急救护士的整体素质要求很高,院前急救护理必走复合型道路。急救护士除加强业务学习,总结工作经验外,还应参加各种形式的院前急救护理培训班,学习别人先进的院前急救护理技术和先进的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模式,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才能使得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赵永春,张永利.主编.院前急救医师必修教材[m].1版.人民出版社.

急救护理篇5

关键词外伤院前急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13

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prehospitaltraumaandemergencynursingexperience,improvethesuccessrateofresuscitationofpatientswithtrauma.methods:inJanuary2009~april2010atotalof78ynpatientsoftraumaadmissionsandtimelyonsitetreatmentandcare.Results:78cases,withwhich38caseswithheadinjury,fractureof27cases,13casesofthoracicandabdominalinjury;bandagetostopbleedingin45cases,fracturefixationin18cases,77casesoftransfusion;oxygen72cases,2casesofartificialrespiration.1patientdiedonthespot.Conclusion:theaccuracyofexperiencedstafftoconductsiteassessmentandfirstaidinjuries,shouldpayattentiontotheroleoffirstaid,scientificandstandardizedproceduresforemergencycareistoimprovethesuccessrateguarantee.

keywordfleshwound;Beforethecourtyard;administersfirstaid;nursing

创伤死亡有3个高峰,第二高峰在伤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有人称之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黄金时间”,而有组织的创伤护理一般在第二高峰实施[1]。这就要求我们院前急救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器官,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我院2009年1月~2010年4月共接诊外伤患者78例,在现场及转运途中均得到有效的处置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4月共接诊外伤患者78例,颅脑损伤38例,骨折27例,胸腹部损伤13例。

出诊前的准备: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接到呼救电话时必须认真记录。遇到急救,迅速带上相应的急救物品、迅速出车。急救车上的急救药械按《急救护理学》内容配置,我们每日专人专班检查、清洁、消毒、补充急救药械,保证急救药械完好率100%。

现场评估:①在急救现场应按照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以下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②在转运途中可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和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创伤;③在现场急救时应采用“阶梯式治疗”和“分级护理”方法,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前一级护理要积极地为后一级护理作好准备,尽最大可能将伤员可能发生的情况,在最初阶段给予处理和科学的预测。

立即使患者脱离危险环境,解除可以造成继续损伤的因素,呼吸道梗阻是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及时清除口咽部的血块、呕吐物、粘痰及分泌物,昏迷患者应使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缺氧患者可给予大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面罩加压给氧。控制明显的外出血是减少现场死亡的重要措施,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止血法,即用敷料直接加压于出血处,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出血。

抗休克治疗主要措施为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幼儿、年老体弱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在执行口头医嘱过程中应注意“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名、浓度、剂量及用法,并保留空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对。

转运途中的观察与护理:①与局部制动:一般伤员均采取仰卧位,颅脑损伤、颌面部损伤应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胸部损伤采用半卧位,休克患者采用中凹卧位,有骨折、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患者可选用绷带夹板石膏等制动,颈锥损伤患者使用颈托固定。担架放置要稳妥,固定牢靠,避免在转运途中剧烈颠簸加重患者的损伤,注意搬运时患者的。②在转运途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与瞳孔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监测,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③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做好思想工作,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抢救工作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力求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④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文书,我们要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已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发展过程,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完整的护理文件记录会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结果

本组78例,颅脑损伤38例,骨折27例,胸腹部损伤13例;交通伤50例(64.1%),坠落伤11例(14.1%),斗殴伤7例(9.87%),刀伤44例(5.64%),其它伤43例(5.51%);包扎止血448例,骨折固定185例,输液772例,吸氧718例,人工呼吸22例,当场死亡8例。

讨论

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合理分工制度,可确保抢救工作快而有序[2],行之有效,从而使严重创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护士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急救护理篇6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措施;总结

1引言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或主动脉分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在现实的病例诊断中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主动脉夹层的病因是主动脉内膜突然发生裂口,在强劲的压力推动下,主动脉内的血液会流进入中层,将中层分隔成两层从而形成夹层。主动脉夹层疾病具有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的特点。及早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为此,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关于主动脉夹层护理的相关实例和文献资料,对主动脉夹层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为相关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2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研究现状

李小燕等(2000)基于急诊收治的11例主动脉夹层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指出早期诊断,及时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是稳定病情,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黄嫦敏等(2008)总结28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急救护理,指出实施紧急周密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改善病情,延长病人生命的有效措施。

韦素芹(2010)通过对17例患者的护理研究表明早期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这是降低病死率、赢得外科或介入治疗时间的关键。

程杨(2011)以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护理为例,结果显示有效地控制血压,及时缓解疼痛,注重患者的生活基础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均能有效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连丽虹(2011)回顾性分析78例主动脉夹层病人临床资料,得出结论:加强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急救护理有利于预后。

从以上国内关于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的相关文献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即有效的急救护理有利于主动脉夹层病人预后和康复。3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总结

总结以上主动脉夹层的急救护理实例、护理体会和护理总结,可以得出主动脉夹层的急救护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急救观察、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后康复指导。

3.1急救观察急病的救助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急救,确定病症,以求对症下药。急救观察的过程要做到:工作人员要随时注意照顾家属的情绪和救治环境的安静;及时为病人做心电图,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心率、心律、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情况;反复检查颈动脉、桡动脉、腹动脉的搏动情况,注意有无脉搏搏动的非对称性减弱或水冲脉等周围血管体征;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根据医嘱使用受体阻断药和血管扩张药,以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压。

3.2术前护理

3.2.1心理方面的疏导主动脉夹层病人通常都会出现疼痛剧烈并伴有濒死窒息感,且大部份病人对本病缺乏认识,患者常常表现出焦虑、紧张、恐惧、悲观的不良心态。因此护理人员在及时镇静止痛的同时,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减轻其恐惧、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可向其讲解疾病的基本病理、发生发展过程,让其了解该病的严重性和危险性,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还要让患者放松心情,充满自信,在较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安全度过危险期

3.2.2一般性的护理①病人需绝对卧床。主动脉夹层疾病的患者在急性发病期必须要绝对卧床休息2-3周。②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患者的血压在早期可正常或升高,晚期因夹层血肿破裂出血随时都可能出现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所以要严密观察血压仪器的变化,并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③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心率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心率异常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对于心率较快的患者可酌情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④合理饮食。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医生可以酌情给予通便药以保持大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以免加重病情。⑤病人要注意防范瘤体破裂。主要是做到卧床休息,可适当地进行短时间的活动,并注意行动平稳,避免因不当、外伤或运动过量而导致瘤体破裂;护士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对血压和脉搏的生理指标的监测。

3.2.3病症针对性护理由于主动脉夹层会出现血肿的情况并会在体内不断延伸,常常导致患者疼痛不止,在夜间对患者可适量注射镇静剂;若患者出现胸痛明显的症状,常用血管扩张剂和8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使用硝普钠,开始剂量25-50ug/min,以后根据血压渐渐调节。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护理要点、心律、心率,心电图、出入量等,每5-1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或用自动血压计连续监测.

3.3术后的配套护理患者在术后要平卧24小时,第二天可以在床上做简单的活动,三天之后可以在适当的室内活动,适应之后活动量可以随之增加,手术侧肢体保持伸直位,防止出血及血肿;手术之后6小时没有无呕吐现象即可进流质饮食,少量多餐,慢慢地过渡到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保持情绪稳定,防范血压波动;应用抗生素类药剂预防细菌感染,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叮嘱病人多饮水或应用利尿剂,促进造影剂的排泄;低流量地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护理人员每隔一小时观察记录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意识、瞳孔等生理指标。

3.4出院后康复指导如前所述,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灾难性疾病。患者出院并不意味着完全康复,回家后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到长期的调理和保养,多多卧床休息,活动量要适宜,随着身体状况的好转可循序渐进地增加;指导患者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合理调节饮食,每天补充足够的水份,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粗纤维食物;常规给予缓泻剂,以保证每天排便一次。按照医嘱坚持服药,不得擅自调整药量;患者定期定时要自测心率、脉搏、血压等;做到定期复诊,如果出现胸、腹、腰痛等症状就必须要及时就诊。4结束语

主动脉夹层是目前临床上少见而危险性高的心血管急症,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从大量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护理的实例可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和康复具有关键的作用。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总结了主动脉夹层的急救护理措施,为相关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毛华杰,谭利娜.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23):98-100.

急救护理篇7

【关键词】 急诊急救;护理人员;组织管理;探讨

各大医院的急症科是医院的窗口机构,在急症科就诊的多为急、危、重症病患,急症科的工作人员在救治过程中一定要争分夺秒,本文主要是通过对2006-2010年急诊就诊病患的救治成功率以及病患的满意程度等展开了分析和研究,明确了合理人员配置等是增强护理人员素质、生护理质量的最佳举措。

1 临床资料

2006年到2010年,我院急症就诊人次、救治成功率与病患满意率的状况,见表1。

2 有效展开护理组织管理

2.1 严把急救护理全过程的质量关是提升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2.1.1 严把预诊分诊关 分诊工作当前已经变成了急症环节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因为工作人员的分诊技术直接与病患的救治效果存在联系,所以,急诊科分诊护士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急救护理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科疾病治疗与护理能力,并能够快速地分析与评估病情,然后根据病患所患病的状况,来将诊治的病患以较快的速度安置到不同的诊治科室,以便保证其病患能够得到快速、正确的诊疗与救治,因此,应该选择业务操作能力较强,有一定的交际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较强,有着丰富经验的护士来担任急诊分诊护理人员,严把急诊关。

2.1.2 严把抢救关 在医院急诊抢救室内安排两名急救经验较为丰富的护理人员,当有需要抢救的病患时,能够独当一面,发挥主力军效应,不仅能够较为熟练地处理急、危、重症病患的应该展开的急救护理程序,还能够较清楚地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较快地处理仪器故障。这类护理人员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协调交际能力,能够有效处理好医护、病患、护患三者之间的关系。

2.1.3 严把观察关 危重病患经过快速紧急的救治,病情稍平稳之后,在转入观察室,在整个观察阶段,对病患的仍应引起高度重视,这些环节和内容都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细心和耐心,并深入观察病情变化,并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

2.1.4 严把护理文书质量关 各大医院的护理文书都存在着一定的法律效应,因此护理文书的书写一定要准确、真实、完善,并让两名经验较为丰富的护理人员来专门进行文书质量检查,并与护理人员的分值挂钩,每个月评选出最佳与最差的护理文书,在内部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奖罚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2.1.5 严把护患纠纷关 在我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相关的配套文件中明确指出,投诉与付诸法律的医疗纠纷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为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知法、还要懂法、用法、依法办事,所以,还应该强化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所以,还应该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不断的变革与创新护理管理规范,落实好抢救方案与流程,并严格执行医院内制定的护理制度,强化护患沟通,不断的强化护患关系,对病患家属的心理反馈引起高度重视,并对这类人群展开正确的、科学的教育引导,并对医护合作引起高度重视,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开展医护对话,并可能地减少医护配合失误而出现的一系列纠纷事件,并依法编制大量的质量管理文件,创设科学正规的质量管理平台,并制定出一种护理服务,活动、管理规则、工作规程等,禁止随意性事件的出现,尽可能地将纠纷降到最低。

2.2 科学规划护理班次,正确分配护理人员 对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资源分配,还应该以“实证“为基础,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务必要具备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且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和能力,急诊科的所有护士应全部听从护士长的安排,服从护士长的调配,分工明确、团结和谐统一,护士长就应依照急诊科的特征展开不同岗位的调配,例如,根据医院当时的实际状况为抢救室、分诊台、处置室调配相应的人员与数量,负责相应的工作,与此同时,还应该安排一位护理人员做好随时待命的准备,以便能够应付突发性事件出现时人手的缺乏。不同岗位上的护理人员薪金应与他们的表现能力、工作操作能力等挂钩。

2.3 增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前提升救治成功率的基础 医院急症科所容纳的病患往往病种较多,病情较为复杂,随时都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状况,有着相当繁重的抢救任务,那么急诊科的护理人员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那么,急诊科就应该不断地加大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处理能力,例如,开展定期召集护理人员召开业务专题讲座,并邀请iCU临床专家通过业余时间为期授课,每周2次,每次完成2-3学时的课程学习,同时,还可以实施一周2次的护理查房,并利用常见的救治手段,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洗胃等多种方法来展开分项指导、逐个分析,模拟演练,结束后还可针对这些项目进行测试,例如笔试、口试、能力实践测验等,还可以定期挑选一些护理人员到国内各大医院学习先进的护理技术等,以此来达到“传、带、帮”的目的。

3 讨论

3.1 急诊病患的救治时间变少,救治成功率偏高 对急诊科内部的工作人员展开有效管理、严把质量关,当有急诊病患进入医院时,护理人员应该心平气和,不慌不乱,有条不紊地为病患展开救治工作,确保病患在最短的时间段内获得最佳的治疗,并精心为其安排住院休息室,处理好病患的一切后续安排工作,让病患较好的预后。

3.2 营造了科室间医护间、医患间、护患间的良好关系,确保了医疗安全 急诊病患在抢救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科室范围较大,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才能够更加配合各个科室展开救治工作,保证急救工作开展更加到位,畅通无阻,另外,还能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整个抢救中的记录,确保了医疗安全。

3.3 能够促进急诊科急救管理工作朝向规范化、程序化方面发展 急诊科各个护理人员都应该严格执行内部的规章制度,让急诊科危重病患者保持着“时间就是生病”的信念和原则,对于医院内部已经拥有的护理人员自愿,要科学分工,在整个医院内部营造一种紧张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氛围,增强了急诊科护理人员对病患病情的观察力与应急抢救操作能力,能够有效、正确、妥善地处理好一切突发性状况,并妥善安置病患,以此来为病患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增强院内病患的抢救成功率,促进急诊科急救管理工作朝向规范化、程序化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麻洁,董金彦.急诊急救护理人员组织管理探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01).

急救护理篇8

【关键词】羊水栓塞;早期症状;急救护理

羊水栓塞(amnioticfluidembolism,aFe)是指羊水中有形物质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综合征[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产妇在产程过程中或胎儿娩出后突然喘憋、心肺功能衰竭、昏迷、意识丧失,甚至心跳骤停,病死率达20%~60%,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高危因素包括孕妇年龄在35岁及以上,剖宫产分娩、引产、急产、双胎或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宫颈裂伤、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因素[3]。本研究选取发生aFe的5例产妇,对急救和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发生aFe的5例产妇,产妇年龄为27~39岁,平均(332±21)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393±12)周,初产妇3例,经产妇2例,自然分娩2例,剖宫产3例。5例产妇均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症状,1例产妇出现抽搐昏迷,5例产妇均在胎儿及附属物娩出后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出血量为1500~4000ml,中位出血量为2000ml,4例血压急剧下降,3例出现皮肤出血,伤口渗血。

1.2早期识别

前驱症状:aFe发病时机通常发生于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短时间内,最迟可发生于产后12h内,一部分产妇可有焦虑、麻木、恶寒、头晕、胸痛、恶心、呕吐、咳嗽等非特异性前驱症状。典型的临床表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突然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紫绀、严重出血或胎心率突然异常,产妇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昏迷或心脏骤停。

1.3诊断要点

临床上目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临床表现的排除法,临床诊断标准:无明确原因可以解释的急性心功能衰竭且伴有1个及以上症状的即可诊断;心脏骤停;急性低血压;急性缺氧、呼吸急促;心律失常;昏迷或抽搐发作;产妇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前驱症状(烦躁不安、麻木、恶心、呕吐);急性胎儿窘迫。病理性诊断标准:在产妇的血液、肺组织中发现胎儿羊水细胞或胎儿细胞组织的碎片。

1.4急救措施

1.4.1输血和补液迅速建立2条及以上静脉通路,遵医嘱输注大量新鲜的血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扩容,保持体液平衡,维持正常血压,纠正休克。1.4.2正压吸氧发现3例产妇存在aFe前驱症状后,立即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另2例呼吸困难严重时接受呼吸机治疗,维持动脉氧分压≥65mmHg,氧饱和度≥90%。1.4.3DiC治疗确诊DiC后遵医嘱快速补充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和红细胞等。1.4.4抗过敏治疗4例产妇出现急性低血压,血压降至(65~78)/(40~52)mmHg,遵医嘱静推地塞米松20mg,间隔20min后重复1次,静推2次后,20mg地塞米松加09%氯化钠静滴。1.4.5产科处理在胎儿娩出前发生aFe,抢救产妇的同时立即终止妊娠,尽量保证胎儿安全,如果孕妇心肺复苏不成功,应在5min内娩出胎儿。发生aFe时子宫颈口未开全或未开者,剖宫产娩出胎儿;宫颈口开全者根据情况行阴道助产,并观察子宫出血情况;若产后子宫出血不止应考虑子宫切除,发生aFe时立即停止缩宫素的应用,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防止休克的发生。

1.5护理方法

1.5.1早期识别症状及时识别aFe的早期表现,给予具有急产、双胎或多胎、高龄、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巨大儿等高危因素的产妇足够的重视,如果产妇出现呼吸急促、抽搐、咳嗽、烦躁不安等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1.5.2出血观察正确计算出血量,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快速采取止血措施,在此过程中防止循环负荷过重引起肺水肿和右心衰的发生。1.5.3加强监护在抢救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压、氧饱和度、尿量,同时可进行呼吸功能监测、肺动脉导管监测(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等),及时进行血气分析、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根据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1.5.4心理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了解产妇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尊重患者的生命和自尊,抢救时要沉着冷静,关心和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使其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与患者和家属及时沟通,安抚家属的不良情绪,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

2结果

5例aFe产妇中剖宫产3例,自然分娩2例,经医护人员及时抢救和护理,2例患者抢救成功痊愈出院,治疗后预后良好,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死亡。

3讨论

aFe是分娩过程中极其凶险的并发症,是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引起肺栓塞、大出血、心肾功能衰竭、休克、死亡等一系列严重的综合性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医护人员对aFe的积极预防、抢救和护理,产妇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该病依旧是威胁母婴安全的重要因素[4]。因此,医务人员需加强对孕产妇的管理,提高疾病认识,去除或减少发病因素,降低aFe的发生率,提高aFe抢救的成功率。降低aFe死亡率的人为干预方法包括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时抢救。急救措施包括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尽早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缓解缺氧症状,维持动血氧分压;及时建立2条或多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提前准备多种抢救药物;DiC发生时快速输注大量新鲜冰冻血浆,因新鲜血里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此外还要补充纤维蛋白和红细胞、血小板等。本研究选取了5例发生aFe的产妇,经过积极的急救治疗和护理,2例患者抢救成功,痊愈出院。护理措施包括早期识别症状、出血观察、加强监护、心理护理等,及时识别症状,尽早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根据出血情况输血和补液,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和各项功能的监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患者和家属的信心,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积极降低aFe的死亡率。综上所述,对于发生aFe的产妇,在急救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aFe预后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牟彩芬.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20-221.

[2]赵腊英.剖宫产并发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1例的护理[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2):34-35.

[3]何银芳,冀静,武桂花,等.29例孕妇羊水栓塞回顾性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2):65-66.

急救护理篇9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救护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创伤日渐增多,创伤原因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严重创伤,它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由于它病情重、伤情复杂,变化快、易误诊、漏诊,是现代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有效、准确的采取救护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着至关生重要的作用。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创伤患者97例,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收治的97例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26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3岁。创伤部位,颅脑外伤19例,胸外伤5例,肝脾破裂7例,四肢骨折37例,复合伤25例,烧伤4例。

2急救护理

2.1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迅速处理呼吸道梗阻,取出口腔内活动性假牙、碎牙、血块等异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采用鼻腔或面罩给氧,氧流量4—6L。并做好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的准备,保持呼吸道畅通。

2.2

补充血容量根据休克程度建立2—3条静脉通路。

宜先用上肢静脉等大血管,避免关节弯曲处,用较大的静脉穿刺针或留置针,以便快速输入液体,首先输入平衡液,并根据血压、尿量、CpV调节滴速,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例为3:1,使其快速恢复血容量,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又能达到稀释血液,改进血液动力状态的目的,有利于氧的输送。休克复苏时,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并迅速扩充血容量,对稳定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2.3

紧急止血创伤所致的大出血,在短时间内丧失大量血液,直接造成血容量锐减而发生休克,甚至死亡。伤及表面立即用敷料加压包扎并配合医生清创、缝合、止血。骨折伤用肢具固定。对于大出血病人,护士应当机立断,在止血的同时给予快速补液。

2.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严重创伤的特点是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隐蔽伤容易被忽视,在多发伤的观察中,应处理好局部与各种创伤联系起来,防止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某些表面现象上。如骨折时只注意骨折而未考虑到大血管及肝脾破裂等。所以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应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不能一味的依靠B超、Ct等仪器检查定论。因为病情是变化的,而仪器的检查只代表一时的伤情,是静止的,应根据伤者伤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腹穿、胸腔闭式引流、伤口清创缝合等,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尿量、瞳孔等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5

做好术前准备对有紧急手术指征的病人及时做好采血、心电图、备皮、药物试验等术前准备,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护送病人进手术室,并做好相应的护理记录。

2.6

急救护理篇10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急救;护理

brugada综合征于1992年由西班牙brugada兄弟首先报道[1],是由编码心肌细胞膜钠通道基因突变引起,以右胸导联st段抬高、心脏结构正常、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和反复发作晕厥以及心脏性猝死为特征[2]。我科收治2例brugada综合征病人,均救治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 病人,男,42岁,因四肢乏力1周、胸闷4d、反复晕厥抽搐8h于2007年5月19日20:30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在急诊科留观期间出现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及阿托品、吸氧等抢救处理,5min后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60/min,意识转清,予生理盐水250ml+利多卡因250mg静脉输注,12min后转为窦性心律,心率107/min,经过急诊抢救40min后生命体征稳定收入院继续治疗。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brugada波。住院期间未再出现vt/vf,11d后出院。

   

[例2] 病人,男,因全身乏力2h于2009年2月24日21:00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在急诊科留观期间出现突发抽搐1次伴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吸氧等抢救处理,4min后转为窦性心律,心率98/min,意识转清,予生理盐水250ml+利多卡因250mg静脉输注。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brugada波。经过急诊抢救35min后生命体征稳定收入院继续治疗。住院期间未再出现vt/vf,9d后出院。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结果,以上2例病人均符合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标准[3]。2例病人经迅速纠正心律失常、严密监护及精心护理,均获得成功救治,因经济条件限制,未能行植入自动除颤起搏器(icd)治疗。病例1出院后前3个月每月随访1次,后改为每3个月进行随访1次;病例2出院后随访1次。均无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事件的发生。

2 护理

2.1 迅速纠正致命性心律失常

2.1.1 电除颤 

2例病人在明确为心室颤动后,均立即行电除颤。病例1除颤3次,病例2除颤2次。第1次除颤均采用360j进行除颤,第1次除颤后vf仍持续存在,则第2次以及以后的除颤均应予360j。电除颤是终止vf最有效的方法,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迅速下降。

2.1.2 准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2例病人均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出现vf时按医嘱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100mg,vf纠正后后改为生理盐水加利多卡因静脉输注24h~48h预防复发,维持量1mg/min~4mg/min。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护士应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保证药物的剂量、浓度要精确,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并根据心律、心率变化调整注射速度。

2.1.3 做好抢救准备 

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较难预测,必须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工作,首先是仪器设备等物品的准备,在住院1周内均在病床旁备好除颤仪、抢救车等;其次,为便于抢救,2例病人均进行了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术,为抢救药物的及时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再次,对全病区医护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电除颤的强化培训工作。

2.2 严密病情观察

2.2.1 加强心电监护 

在病情尚未稳定期间,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等变化,及时记录。

2.2.2 加强睡眠期间监护

针对brugada综合征vt/vf发生时间的特点,在病人休息或睡眠时加强观察巡视,尤其是夜间深睡眠时,观察病人睡眠状况、面色、呼吸、肢体活动、有无抽搐等,警惕vt/vf的发生。

2.2.3 其他症状观察 

观察病人有无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一旦发生以上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3 心理护理 

由于brugada综合征目前尚无根治性措施,疾病危险性大,2例病人有过ve发作以及被抢救的经历,在住院初期均有恐惧及忧郁心理。在及时准确实施抢救的同时,我们通过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4]。首先是医护人员对病人表现出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言语和蔼亲切,态度热情,使病人对医务人员建立信任感。并使用简洁通俗语言将本病的基本知识告知病人,同时向病人灌输一些正向、积极的人生理念,让其正确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促发其正确的求医行为。此外,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及时了解其思想变化,鼓励病人将自己的想法与顾虑告知护士,耐心疏导,稳定病人情绪,并力所能及地帮助病人,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通过收看电视节目、户外散步、多与亲人朋友及病友进行沟通等有益活动,以缓解精神压力。另外,家属的心理状况对病人的心理会有很大影响,护士要告知家属尽量保持一种积极、放松、冷静的心情,这样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正面作用。

2.4 健康教育

2.4.1 对病人本人的教育

brugada综合征在目前尚无预防发作的有效药物,指导病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多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以减轻工作及生活的压力;避免参与危险性、刺激性较大的活动;合理饮食,定时作息,戒烟限酒;如出现头晕、心悸、胸闷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2.4.2 对病人家属的教育

2.4.2.1 发现病人出现危险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指导 

由于brugada综合征引起的vt/vf突然发生,抢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因此我们详细告知家属vt/vf的症状及临床表现,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晕厥或猝死症状时应迅速触摸病人的颈动脉或股动脉,判断有无动脉搏动,如无触及大动脉搏动应及时行心肺复苏,并尽快送医院抢救,在送院途中如病人心跳未恢复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对与病人接触密切的部分家属进行了心肺复苏培训,直至规范掌握。

2.4.2.2 指导家属关爱、接纳病人 

告诉家属应坦然接受病人患病现实,以免加重病人心理负担,多关心病人,留意病人的日常起居情况;为了便于观察病情及实施紧急抢救,应尽可能避免让病人独居;并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为病人进行植入icd治疗。

3 讨论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原发性心电疾病,属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预后严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识别,以尽早进行干预,目前研究显示药物治疗对预防brugada综合征的vt/vf发作无效,惟一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是植入icd[3]。但因icd价格昂贵,病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往往无法进行植入icd治疗。另外,提高病人亲属的急救意识,加强基本急救技能的培训,能在第一时间开展有效的现场急救,对提高brugada综合征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5]。

【参考文献】

 

[1]brugadap,brugadaj.rightbundlibranchblockpersistentstsegmentelevationandsuddencardicaldeath:adistinctclinicalandelectrocardiographicsyndrome.amulticenterreport[j].jamcollcardiol,1992,20:13911396.

[2]wildea,antzelevitchc,borggrefem,etal.proposeddiagnosticcriteriaforthebrugadasyndrome:consensusreport[j].circulation,2002,106:25142517.

[3]刘文玲,胡大一.brugada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第二次专家共识报告概要[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4):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