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际语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51:17

网络交际语言篇1

关键词:网络交际语言;情景语境;语场;语式;语旨

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互联网(internet)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普及,一场以网络化、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诺顿指出:“互联网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了不起的创举之一,就其社会影响而言,它可与印刷术、铁路、电报、汽车、电力以及电视之类媲美,有些人将它与印刷术和电视相提并论,这两项早期技术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互联网的潜力要大于前两者,它利用知识杠杆,通过广播电视所具有的各种便利条件,无拘无束地给人类传递大量文字信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我国互联网发展再次提速,在多个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期。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网民人数增加了2600万人,是历年来网民增长最多的一年。增长率为23.4%。网络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它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和不可阻挡的势头席卷全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观念、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人类交往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

一、网络语言概述

从广义上讲,网络语言是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软件、病毒、宽带、登录、在线、聊天室、浏览器等。这是网络语言的最基本成分;二是与网络文化现象有关的特别用语,如黑客、第四媒体、网恋、电子商务、政府上网、虛拟空间、注意力经济等;三是CmC(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语言即网络交际语言,是指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发生的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际交际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从狭义上讲,网络语言仅指第二类即CmC语言,本文将从狭义层面上对网络语言展开分析。

DavidCrystal认为网络对语言的影响将在语言领域内引发一场新语言革命(DavidCrystal2001)。网络语言就是网民们为了适应因特网的发展和网上交流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它是一种用于网上交流的社会方言。主要由年轻人群创造和使用,它以其简洁实用。新颖独特,巧妙幽默的主要特征为网民们日益接受,具体表现为“汉字新词”(如公鸡指公家免费上网的机器)、“表意数字”(1314表示一生一事)、“谐音替代组合”(大虾指的是大侠)、“字母缩写”(CU是“Seeyou”的缩略)、“情意符号”(:-D大笑)、“特殊用语”(温酒屋windows95)以及“童言赘语”(东东即东西)这几类。

二、情景语境

系统功能学家将语境分为语言知识(verbalcontext)和非语言知识(non-verbalcontext)两大类。非语言知识(non-ver-balcontext)又可分为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其中,情景语境是指言语行为发生的实际情况。它决定在特定的场合下,说话人所传达话语的实际意义。语言具有社会性,社会是由不同阶层构成的,他们有各自的社会习语与表达方式。由于交际情景、交际媒介及交际对象的不同。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各种变体,这就是语域。情景语境也就是语域(register)。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他提出了决定语言特征的三个主要语境因素即语场(Field),语式(mode)和语旨(tenor)。语场是指所涉及的社会活动或实际发生的事;语式是指语言载体形式也即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一一书面还是口头的。还是两者并用:语旨是指交际活动所涉及的人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情景语境在社会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交际行为会随交际情景的不同而千变万化。每一特定的情景语境都有其特殊的词语,这些词、词组和语法结构常被以一些特殊的方式使用。使其不同于其他的情景语境。我将利用情景语境的三个要素——语场、语式和语旨来对下面的例子进行具体的分析。

例如:在某中学里的一堂外语课上,它的语场是外语学习,外语的某一方面,如情态动词的用法。教师传授情态动词的用法和学生学习。语旨是指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这是由学校确定的固定的身份关系,教师地位高一些,学生之间的身份关系是临时的,依性格而定。语式是指教师教学和学生讨论时所用的语言媒介,渠道有口头,如教师提问引出信息,学生答复提供信息以及学生彼此间的对话:也有书面的,如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学生所用的教科书以及一些参考资料等。该语篇是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产生的,是受制于情景语境的。

同一个人,表达相同的意思,可能因情景语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例如:一个人觉得房间空气不好,想请求他人打开窗户时。他可以说:

“openthewindow,please!”

而在另外一种场合,他的话语又可能变为:

“wouldyoumindopeningthewindow?”

在这里,它们的语旨是不同的,第一句话是表示命令的祈使句,言者与听者的关系比较亲近;而第二句话则是表示委婉请求的疑问句,言者与听者的关系比较陌生。但这两句话的语场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请求对方打开窗户。它们的语式也是相同的,都是采取口语交际的方式。

三、情境因素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1、语场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语场是有关交际的目的和主题的东西,即交际为什么会发生(why),它是关于什么的(aboutwhat)。语场可分为专业性的和非专业性的。网络交际语言是属于后者。因为,网上的交流方式是建立在匿名基础之上的,参与者是以自己在网上的绰号而存在,并且通过打在屏幕上的文字符号与他人交流。因此现实世界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网络上毫无意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扮演的角色也是随意的,摆脱了真实生活中地位、身份、职业等的约束。这种平等的网络交往有利于使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以提升,创新精神得以发挥。

在互联网上聊天时,双方是不见面的,他们面对的是键盘和屏幕,因此交流时的面部表情、语调、姿势、语气都被省略掉了。网络交际的这种特殊性使网络交际者既无法真切感受到交际双方所处话语情景的气息,也无法借助具体的情景、社会、文化语境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去补充、完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的不足。因此若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标点符号、特殊符号、数字和字母等组合在一起,模拟现实交际中的面部形态,不断创造出一些生动活泼、充满怪异情趣的表情符号,以期望获得接近现实交际的丰富生动的效果,如:\(^o^)/表示举手欢呼;<<<<(:-)表示戴着高帽子;@_@高度近视;:-D表示大笑;>^-^<表示猫。在现代的网络中,人们加入某个社区不需要一个真实的身份,由于网络交际参与者之间的相互知识是模糊的、甚至是缺失,交际双方的性别、年龄、长相、身份、籍贯、性格等都可以是虚拟的,所以网民们会很容易地进行思想交流,倾吐自己的心声。他们并不害怕对方会将自己的隐私告诉他人,因为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相互熟悉的交际者也能变成陌生人,网民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交际目的而变换自己的性别、年龄、所在城市等基本资料,一个人也可以拟订几个不同的网名与别人进行交谈。网络所带来的一种平等使得一部分虚拟的热衷者得到了完全的释放,交际双方不会受到现实世界中具体的身份、地位的牵绊,因此会把网络当作可以随意宣泄感情的平台。网络中很多交际者抱着放松心情和打发时间的目的,带着娱乐的态度进入网络交际圈的,交际者这种特殊的心态会对网络交际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网络上对交际对象的选择随意性较大。有时仅仅凭借对方的网名来选择交际对象。因此起一个新颖独特、新奇古怪的网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更多的网民。此外。在网络聊天中对待交际对象的态度也很随意,当一方对正在聊的话题提不起兴趣或者觉得另一方很乏味而不愿意和他聊天的时候,就可以不说话,对方问话也可以不回答,交际对象可以随意地抛弃别人,也可以被别人随意抛弃。在网络交际中。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已经销声匿迹。网络交际的隐匿性使得交际主体可以在匿名情境下进行交往,性别、年龄、肤色、国籍、身份、地位不再成为交际的障碍。网络交际的自由和开放使得人们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正如Farfeleder所说:“Steppingintoobarislikeaccessingachatroom:dailyroutineandstressarefadingaway;itisdarkandcozy.andyoucanbcyourselfmorethanwork.inchatrooms,peoplehangaroundjustlikeinabar,theygetthemselvesdrinks,theyleaveforthetoilet(theymightevenannouncetheseactionsasinreallife),theyinterruptalongerdiscussionwithonepersonforgoodbyetosomeonewhoisleav-ing.”

2、语式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语式是指进行交际的手段——主要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即交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语言交际有两种媒介:声音(口语)和文字(书面语)。在这里,我引用DavidCrystal的一段话来区别口语和书面语。

“Speech(spokenlanguage)isphonicsubstancewhilewrit-ingisgraphicsubstance.Speechistypicallytime-bound.spon-taneous,face-to-face,sociallyinteractive,looselystructured,im-mediatelyrevisable.andprosodicallyrich.writingistypicallyspace-hound,contrived,visuallydecontextualized,factuallycommunicative,elaboratelystructured,repeatedlyrevisable,andgraphicallyrich.”

那么,网络交际是通过什么媒介进行交流的呢?它是借助于连接网络的电脑屏幕和键盘,采取书面的形式来实现网络交际,但是它的内容却是口头的、即时的。不同于传统的口头聊天,网络聊天这种交流方式是把口语和书面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由此形成了独有的一种话语方式。即介乎书面交流和面对面交流之间的方式。网络交际具有互动性,双方交换意见并相互影响;同时也具有即时性,谈话快速进行,并且话语一经敲出就不能再收回修改,因为网络信息交流是以光速的方式快速进行的。在QQ上聊天时,当你输入你想说的一句话并同时敲击Ctrl与enter键或者是利用鼠标点击QQ对话框上面的发送键,你的话语就会立即出现在对方的QQ对话栏中。一封电子邮件也可以在瞬间到达大洋彼岸,因此网上聊天既可看作是书面交际,也可看作是口头交际,

与此同时,他们在网上聊天时为了适应网络上快速信息交流,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省上网时间和费用,所以强调快捷、简略。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递最大的信息量,网民们自然要寻找最为简洁的表达方式,因此他们对一部分词汇或短语进行改造,随意创造特殊符号,打破语言规范,比如DiY是“自己动手做”的意思;F2F(=facetoface:面对面),Y2K(=Year2000:千年虫问题)。还有用一定的数字象征某种意义,如15730表示“一往情深”:530表示“我想你”等等这些词汇具有奇异性、游戏性,符合网民追求的新奇怪异心理,所以网络语言是依赖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而存在的,离开了网络这个语境,是很难被人们所理解的。

目前,网络交际手段还主要是键盘输入。虽然现在也可以通过语聊(即语音聊天),但音效效果都不理想,甚至丑化了交际者的语音,所有大部分网民仍青睐于通过键盘输入进行聊天。由于键盘输入必须以字母、符号为输入方式,这就加大了汉字输入的复杂性和难度,现在网友们用得比较多的是汉语拼音和五笔字型,由于使用汉语拼音在快速输入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互联网是宽容的。只要不影响特定语境中的传情达意,人们对于错别字并不十分介意。至于其它类型的缩写,多数网民可以心领神会,所以网络上的缩略词语比比皆是,

3、语旨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语旨指的是交际的参与者。他们的身份以及相互之间关系,即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和交际意图——考虑的是你在跟什么样的人交际(towhom)。Huston在社会语言学教程(Sociolinguistics)中谈到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时说:“Speechmayalsoreflectthesocialrelationsbetweenthespeak-erandtheaddressee.mostparticularlythepoweRandSoLi-DaRitYmanifestedinthatrelationship.”根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专业人员和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或普通人之间。在现实交际中,人们之间的交流反映了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说话时我们要考虑到权势(power)和亲密关系(Solidarity),也应该考虑到交际对象的身份、地位和职业等问题,对于专业人员和普通人员要选择不同的交际语言与他们交流;而在网络交际中,参与者并不清楚自己在和谁聊天,因为网上聊天并不需要真实资料,所以交流对象的身份、性别、社会地位、职业和文化程度都显得无足重轻。权势和亲密关系问题在网络交际中也就不存在了,对交际对象可以直呼其网名,因为参与者的唯一身份就是他的昵称即网名,它体现了网络交际中的最在特点——隐匿性。当人们想在因特网上进行交流时,他必须先输入自己的网名,这代表着他在网络空间里的身份和形象。一般而言,网名反映了此人的性格特点、此时的心情状态。又或者他的抱负和梦想等等,而网名的语言成了展示自己的唯一标志,因此,为了与众不同以便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时为了追求面对面的交流体验和交流速度,网民往往会对语言符号进行删减、篡改、替代、变通等,使语言符号更直观地进入到人们的视觉经验,促成认知活动的快捷与敏锐。如:homepage是“主页”的意思,可网民们却更乐意接受“烘陪鸡”,把e-mail电子邮件称作“伊妹儿”,把“大侠”(网络高手)变成“大虾”。

四、从情景语境三因素分析网络交际与现实交际的差异

交往是交际主体之间以符号或语言为媒体的行为。交际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现实交际是这样,网络交际也不例外。但网络交际模式下的语场、语旨和语式均发生变化,他不同于现实交际中情景语境的三因素。从语场因素看,在现实交际中,一群人进行交流常常会围绕具体的话题而展开,有专业性和非专业性;而在网络交际中,交际参与者可能没有特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放松心情或者缓解压力;有时,一个人甚至可以和几个人说同样的话,因为在网络交际中,缺乏交际的具体环境和具体的对象,它是非专业性的,从语式因素看,在现实交际中,人们除了依靠言语交际之外还大量借助于非言语交际(如利用身体语言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而在网络交际中,网民们融合了口语与书面文字这两个人类交际的主要媒介的功能,而网络交际中的书面文字即文本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文本。网络中的电子文本吸纳了传统印刷文本的一切,又增添了网络所特有的文字和表情图像符号等,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口语味与高度的简洁度。它溶入了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它是虚拟的真实。又是真实的虚拟。从语旨因素看,在现实交际中。交际者知道自己的交际对象。在交谈过程中要考虑到权势和亲密关系,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际;而在网络交际中,网络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平等的。不用顾及对方的身份、地位,大胆倾诉心中的想法,并且,网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网络语汇和生动传神及幽默风趣的情态符号语言。这种虚拟的网络交际空间形成了网络交际不同于日常交际的新交际环境。

网络交际语言篇2

关键词:网络交际语言;情景语境;语场;语式;语旨

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互联网(internet)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普及,一场以网络化、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诺顿指出:“互联网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了不起的创举之一,就其社会影响而言,它可与印刷术、铁路、电报、汽车、电力以及电视之类媲美,有些人将它与印刷术和电视相提并论,这两项早期技术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互联网的潜力要大于前两者,它利用知识杠杆,通过广播电视所具有的各种便利条件,无拘无束地给人类传递大量文字信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我国互联网发展再次提速,在多个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期。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网民人数增加了2600万人,是历年来网民增长最多的一年。增长率为23.4%。网络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它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和不可阻挡的势头席卷全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观念、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人类交往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

一、网络语言概述

从广义上讲,网络语言是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软件、病毒、宽带、登录、在线、聊天室、浏览器等。这是网络语言的最基本成分;二是与网络文化现象有关的特别用语,如黑客、第四媒体、网恋、电子商务、政府上网、虛拟空间、注意力经济等;三是CmC(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语言即网络交际语言,是指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发生的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际交际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从狭义上讲,网络语言仅指第二类即CmC语言,本文将从狭义层面上对网络语言展开分析。

DavidCrystal认为网络对语言的影响将在语言领域内引发一场新语言革命(DavidCrystal2001)。网络语言就是网民们为了适应因特网的发展和网上交流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它是一种用于网上交流的社会方言。主要由年轻人群创造和使用,它以其简洁实用。新颖独特,巧妙幽默的主要特征为网民们日益接受,具体表现为“汉字新词”(如公鸡指公家免费上网的机器)、“表意数字”(1314表示一生一事)、“谐音替代组合”(大虾指的是大侠)、“字母缩写”(CU是“Seeyou”的缩略)、“情意符号”(:-D大笑)、“特殊用语”(温酒屋windows95)以及“童言赘语”(东东即东西)这几类。

二、情景语境

系统功能学家将语境分为语言知识(verbalcontext)和非语言知识(non-verbalcontext)两大类。非语言知识(non-ver-balcontext)又可分为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其中,情景语境是指言语行为发生的实际情况。它决定在特定的场合下,说话人所传达话语的实际意义。语言具有社会性,社会是由不同阶层构成的,他们有各自的社会习语与表达方式。由于交际情景、交际媒介及交际对象的不同。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各种变体,这就是语域。情景语境也就是语域(register)。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他提出了决定语言特征的三个主要语境因素即语场(Field),语式(mode)和语旨(tenor)。语场是指所涉及的社会活动或实际发生的事;语式是指语言载体形式也即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一一书面还是口头的。还是两者并用:语旨是指交际活动所涉及的人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情景语境在社会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交际行为会随交际情景的不同而千变万化。每一特定的情景语境都有其特殊的词语,这些词、词组和语法结构常被以一些特殊的方式使用。使其不同于其他的情景语境。我将利用情景语境的三个要素——语场、语式和语旨来对下面的例子进行具体的分析。

例如:在某中学里的一堂外语课上,它的语场是外语学习,外语的某一方面,如情态动词的用法。教师传授情态动词的用法和学生学习。语旨是指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这是由学校确定的固定的身份关系,教师地位高一些,学生之间的身份关系是临时的,依性格而定。语式是指教师教学和学生讨论时所用的语言媒介,渠道有口头,如教师提问引出信息,学生答复提供信息以及学生彼此间的对话:也有书面的,如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学生所用的教科书以及一些参考资料等。该语篇是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产生的,是受制于情景语境的。

同一个人,表达相同的意思,可能因情景语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例如:一个人觉得房间空气不好,想请求他人打开窗户时。他可以说:

“openthewindow,please!”

而在另外一种场合,他的话语又可能变为:

“wouldyoumindopeningthewindow?”

在这里,它们的语旨是不同的,第一句话是表示命令的祈使句,言者与听者的关系比较亲近;而第二句话则是表示委婉请求的疑问句,言者与听者的关系比较陌生。但这两句话的语场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请求对方打开窗户。它们的语式也是相同的,都是采取口语交际的方式。

三、情境因素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1、语场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语场是有关交际的目的和主题的东西,即交际为什么会发生(why),它是关于什么的(aboutwhat)。语场可分为专业性的和非专业性的。网络交际语言是属于后者。因为,网上的交流方式是建立在匿名基础之上的,参与者是以自己在网上的绰号而存在,并且通过打在屏幕上的文字符号与他人交流。因此现实世界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网络上毫无意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扮演的角色也是随意的,摆脱了真实生活中地位、身份、职业等的约束。这种平等的网络交往有利于使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以提升,创新精神得以发挥。

在互联网上聊天时,双方是不见面的,他们面对的是键盘和屏幕,因此交流时的面部表情、语调、姿势、语气都被省略掉了。网络交际的这种特殊性使网络交际者既无法真切感受到交际双方所处话语情景的气息,也无法借助具体的情景、社会、文化语境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去补充、完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的不足。因此若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标点符号、特殊符号、数字和字母等组合在一起,模拟现实交际中的面部形态,不断创造出一些生动活泼、充满怪异情趣的表情符号,以期望获得接近现实交际的丰富生动的效果,如:\(^o^)/表示举手欢呼;

在现代的网络中,人们加入某个社区不需要一个真实的身份,由于网络交际参与者之间的相互知识是模糊的、甚至是缺失,交际双方的性别、年龄、长相、身份、籍贯、性格等都可以是虚拟的,所以网民们会很容易地进行思想交流,倾吐自己的心声。他们并不害怕对方会将自己的隐私告诉他人,因为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相互熟悉的交际者也能变成陌生人,网民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交际目的而变换自己的性别、年龄、所在城市等基本资料,一个人也可以拟订几个不同的网名与别人进行交谈。网络所带来的一种平等使得一部分虚拟的热衷者得到了完全的释放,交际双方不会受到现实世界中具体的身份、地位的牵绊,因此会把网络当作可以随意宣泄感情的平台。网络中很多交际者抱着放松心情和打发时间的目的,带着娱乐的态度进入网络交际圈的,交际者这种特殊的心态会对网络交际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网络上对交际对象的选择随意性较大。有时仅仅凭借对方的网名来选择交际对象。因此起一个新颖独特、新奇古怪的网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更多的网民。此外。在网络聊天中对待交际对象的态度也很随意,当一方对正在聊的话题提不起兴趣或者觉得另一方很乏味而不愿意和他聊天的时候,就可以不说话,对方问话也可以不回答,交际对象可以随意地抛弃别人,也可以被别人随意抛弃。在网络交际中。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已经销声匿迹。网络交际的隐匿性使得交际主体可以在匿名情境下进行交往,性别、年龄、肤色、国籍、身份、地位不再成为交际的障碍。网络交际的自由和开放使得人们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正如Farfeleder所说:“Steppingintoobarislikeaccessingachatroom:dailyroutineandstressarefadingaway;itisdarkandcozy.andyoucanbcyourselfmorethanwork.inchatrooms,peoplehangaroundjustlikeinabar,theygetthemselvesdrinks,theyleaveforthetoilet(theymightevenannouncetheseactionsasinreallife),theyinterruptalongerdiscussionwithonepersonforgoodbyetosomeonewhoisleav-ing.”

2、语式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语式是指进行交际的手段——主要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即交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语言交际有两种媒介:声音(口语)和文字(书面语)。在这里,我引用DavidCrystal的一段话来区别口语和书面语。

“Speech(spokenlanguage)isphonicsubstancewhilewrit-ingisgraphicsubstance.Speechistypicallytime-bound.spon-taneous,face-to-face,sociallyinteractive,looselystructured,im-mediatelyrevisable.andprosodicallyrich.writingistypicallyspace-hound,contrived,visuallydecontextualized,factuallycommunicative,elaboratelystructured,repeatedlyrevisable,andgraphicallyrich.”

那么,网络交际是通过什么媒介进行交流的呢?它是借助于连接网络的电脑屏幕和键盘,采取书面的形式来实现网络交际,但是它的内容却是口头的、即时的。不同于传统的口头聊天,网络聊天这种交流方式是把口语和书面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由此形成了独有的一种话语方式。即介乎书面交流和面对面交流之间的方式。网络交际具有互动性,双方交换意见并相互影响;同时也具有即时性,谈话快速进行,并且话语一经敲出就不能再收回修改,因为网络信息交流是以光速的方式快速进行的。在QQ上聊天时,当你输入你想说的一句话并同时敲击Ctrl与enter键或者是利用鼠标点击QQ对话框上面的发送键,你的话语就会立即出现在对方的QQ对话栏中。一封电子邮件也可以在瞬间到达大洋彼岸,因此网上聊天既可看作是书面交际,也可看作是口头交际,

与此同时,他们在网上聊天时为了适应网络上快速信息交流,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省上网时间和费用,所以强调快捷、简略。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递最大的信息量,网民们自然要寻找最为简洁的表达方式,因此他们对一部分词汇或短语进行改造,随意创造特殊符号,打破语言规范,比如DiY是“自己动手做”的意思;F2F(=facetoface:面对面),Y2K(=Year2000:千年虫问题)。还有用一定的数字象征某种意义,如15730表示“一往情深”:530表示“我想你”等等这些词汇具有奇异性、游戏性,符合网民追求的新奇怪异心理,所以网络语言是依赖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而存在的,离开了网络这个语境,是很难被人们所理解的。

目前,网络交际手段还主要是键盘输入。虽然现在也可以通过语聊(即语音聊天),但音效效果都不理想,甚至丑化了交际者的语音,所有大部分网民仍青睐于通过键盘输入进行聊天。由于键盘输入必须以字母、符号为输入方式,这就加大了汉字输入的复杂性和难度,现在网友们用得比较多的是汉语拼音和五笔字型,由于使用汉语拼音在快速输入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互联网是宽容的。只要不影响特定语境中的传情达意,人们对于错别字并不十分介意。至于其它类型的缩写,多数网民可以心领神会,所以网络上的缩略词语比比皆是,

3、语旨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语旨指的是交际的参与者。他们的身份以及相互之间关系,即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和交际意图——考虑的是你在跟什么样的人交际(towhom)。Huston在社会语言学教程(Sociolinguistics)中谈到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时说:“Speechmayalsoreflectthesocialrelationsbetweenthespeak-erandtheaddressee.mostparticularlythepoweRandSoLi-DaRitYmanifestedinthatrelationship.”根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专业人员和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或普通人之间。在现实交际中,人们之间的交流反映了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说话时我们要考虑到权势(power)和亲密关系(Solidarity),也应该考虑到交际对象的身份、地位和职业等问题,对于专业人员和普通人员要选择不同的交际语言与他们交流;而在网络交际中,参与者并不清楚自己在和谁聊天,因为网上聊天并不需要真实资料,所以交流对象的身份、性别、社会地位、职业和文化程度都显得无足重轻。权势和亲密关系问题在网络交际中也就不存在了,对交际对象可以直呼其网名,因为参与者的唯一身份就是他的昵称即网名,它体现了网络交际中的最在特点——隐匿性。当人们想在因特网上进行交流时,他必须先输入自己的网名,这代表着他在网络空间里的身份和形象。一般而言,网名反映了此人的性格特点、此时的心情状态。又或者他的抱负和梦想等等,而网名的语言成了展示自己的唯一标志,因此,为了与众不同以便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时为了追求面对面的交流体验和交流速度,网民往往会对语言符号进行删减、篡改、替代、变通等,使语言符号更直观地进入到人们的视觉经验,促成认知活动的快捷与敏锐。如:homepage是“主页”的意思,可网民们却更乐意接受“烘陪鸡”,把e-mail电子邮件称作“伊妹儿”,把“大侠”(网络高手)变成“大虾”。

四、从情景语境三因素分析网络交际与现实交际的差异

交往是交际主体之间以符号或语言为媒体的行为。交际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现实交际是这样,网络交际也不例外。但网络交际模式下的语场、语旨和语式均发生变化,他不同于现实交际中情景语境的三因素。从语场因素看,在现实交际中,一群人进行交流常常会围绕具体的话题而展开,有专业性和非专业性;而在网络交际中,交际参与者可能没有特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放松心情或者缓解压力;有时,一个人甚至可以和几个人说同样的话,因为在网络交际中,缺乏交际的具体环境和具体的对象,它是非专业性的,从语式因素看,在现实交际中,人们除了依靠言语交际之外还大量借助于非言语交际(如利用身体语言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而在网络交际中,网民们融合了口语与书面文字这两个人类交际的主要媒介的功能,而网络交际中的书面文字即文本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文本。网络中的电子文本吸纳了传统印刷文本的一切,又增添了网络所特有的文字和表情图像符号等,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口语味与高度的简洁度。它溶入了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它是虚拟的真实。又是真实的虚拟。从语旨因素看,在现实交际中。交际者知道自己的交际对象。在交谈过程中要考虑到权势和亲密关系,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际;而在网络交际中,网络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平等的。不用顾及对方的身份、地位,大胆倾诉心中的想法,并且,网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网络语汇和生动传神及幽默风趣的情态符号语言。这种虚拟的网络交际空间形成了网络交际不同于日常交际的新交际环境。

网络交际语言篇3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变异的原因,如语域的特殊性,社会文化和规避风险的原因。因此,网络语言表现出数字化、字母化、谐音化和符号化的特点。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全球,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以无孔不入之势蔓延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逐渐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使用”(于根元,2001)。目前,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狭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在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李铁范,2005)。后者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一般网民接触和使用较多的,其渗透性和影响力较大。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主要分析狭义层面的网络语言的变异,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2.语言变异

社会语言学于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后,在语言学中一度被忽视的语言变异现象又重新受到重视,目前已经成为了社会语言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文莱奇曾指出,语言是一个有序的异质体。以拉波夫为学派领袖的“变异学派”把语言变异作为首要研究对象。

英国语言学家郝德森提出了一套很有用的概念来描写语言变异性特点。其中核心概念是“变体”,即“一组具有相同社会分布的语言形式”。所谓“社会分布”是指相应的语言社区,一群接受和使用某一些语言形式的人。他们是某种语言运用上持有某些共同社会规范的人员的集合体(hudson,2000)。

3.网络语言变异

网络是一个特殊的语言社区。所谓特殊,是指它不再具有地域含义,而是一个数字化技术支撑的现实之外的拟想空间,是一个虚拟社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网民所组成的语言互动社区。其中网民之间所使用的语言是分布相似的一套语言形式,即所使用的语言是具有相似特征的词汇、句法与语篇特征的语言代码。网络语言是人们进行网络交际的工具,为了适应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网络语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异。

4.网络语言变异的原因

4.1语域的特殊性。

“语域”指“使用中的变体”,即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例如,同样是写一封信,有的时候要用比较正式的语气,有的时候可以随便一点。语言学家韩礼德区分出三个变项:语场、语式、语旨。语场,指正在进行中的社会活动。语式,指交际的媒介与渠道。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中的其中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引起语域的变异。而语域的不同,使得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程度不同的各种变体(祝畹瑾,1992)。

网络这个语场是相当特殊的,不同于我们日常面对面的交际活动。网络交际主要是网民通过连接互联网络,用键盘敲出屏幕语言,是一种带有极强的口语色彩的书面语形式。同传统的书面作品比较,网络作品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主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在行文上更为活泼,也更能够反映出我们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然而交际语式不是笔也不是嘴,而是键盘。这样一来,一方面缺少了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又使得网络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远远滞后于日常的口语交际。为了弥补缺陷,就必须在输入的快捷性和趣味性上想办法。正是在这一前提下,网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键盘的有限资源,创造了大量的数字词、字母词、谐音词、符号词等网语,追求一种新奇的表达效果,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网络语言从而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语言变体。

论文关键词:语言变异  网络语言  变异原因  特点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变异的原因,如语域的特殊性,社会文化和规避风险的原因。因此,网络语言表现出数字化、字母化、谐音化和符号化的特点。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全球,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以无孔不入之势蔓延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逐渐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使用”(于根元,2001)。目前,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狭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在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李铁范,2005)。后者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一般网民接触和使用较多的,其渗透性和影响力较大。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主要分析狭义层面的网络语言的变异,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2.语言变异

社会语言学于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后,在语言学中一度被忽视的语言变异现象又重新受到重视,目前已经成为了社会语言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文莱奇曾指出,语言是一个有序的异质体。以拉波夫为学派领袖的“变异学派”把语言变异作为首要研究对象。

英国语言学家郝德森提出了一套很有用的概念来描写语言变异性特点。其中核心概念是“变体”,即“一组具有相同社会分布的语言形式”。所谓“社会分布”是指相应的语言社区,一群接受和使用某一些语言形式的人。他们是某种语言运用上持有某些共同社会规范的人员的集合体(hudson,2000)。

3.网络语言变异

网络是一个特殊的语言社区。所谓特殊,是指它不再具有地域含义,而是一个数字化技术支撑的现实之外的拟想空间,是一个虚拟社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网民所组成的语言互动社区。其中网民之间所使用的语言是分布相似的一套语言形式,即所使用的语言是具有相似特征的词汇、句法与语篇特征的语言代码。网络语言是人们进行网络交际的工具,为了适应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网络语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异。

4.网络语言变异的原因

4.1语域的特殊性。

“语域”指“使用中的变体”,即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例如,同样是写一封信,有的时候要用比较正式的语气,有的时候可以随便一点。语言学家韩礼德区分出三个变项:语场、语式、语旨。语场,指正在进行中的社会活动。语式,指交际的媒介与渠道。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中的其中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引起语域的变异。而语域的不同,使得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程度不同的各种变体(祝畹瑾,1992)。

网络这个语场是相当特殊的,不同于我们日常面对面的交际活动。网络交际主要是网民通过连接互联网络,用键盘敲出屏幕语言,是一种带有极强的口语色彩的书面语形式。同传统的书面作品比较,网络作品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主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在行文上更为活泼,也更能够反映出我们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然而交际语式不是笔也不是嘴,而是键盘。这样一来,一方面缺少了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又使得网络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远远滞后于日常的口语交际。为了弥补缺陷,就必须在输入的快捷性和趣味性上想办法。正是在这一前提下,网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键盘的有限资源,创造了大量的数字词、字母词、谐音词、符号词等网语,追求一种新奇的表达效果,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网络语言从而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语言变体。

4.2社会文化原因。

沃德霍指出了语言变化的社会动机:语言使用者意图挤身于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集团,想表明自己的身份有别于其他集团,想要获得交往者的认同感,迫于语言市场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语言代表新科技和现代性,因此是一种有声望的交际形式,这就会吸引许多想要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人参与其中。此外,网络参与者要表明自己的身份与其他参与者具有同一性,或得到他人的认可,也会使用这种变异的语言(周旭阳,2006)。

4.3规避风险。

语言学研究中将会话的基本原则叫做合作原则。在日常会话交际中,人们总是在遵循着一套相互合作的基本原则,旨在有效地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合作原则分为四个准则,即质量准则、数量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戴炜栋、何兆熊,2002)。

虽然因特网为全世界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好地互相交流的机会,但网络交际存在着安全隐患,因为网民们绝大多数是匿名的,有的时候即使署名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许多人出于安全因素,不愿将真实个人信息。因此网络语言往往违背了合作原则。例如:a:where r u?b:on the internet.a:who r u?b:acitizen on the earth.在这个对话中,b很显然违背了合作原则,因其话语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意在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以便不再受到此类问题的干扰。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人际交往的虚拟世界,在这里,很多人把自己伪装起来,虚构名字、年龄和性别,有人用影视剧明星的名字,也有人明明18岁非说80岁,甚至男人称自己为女人……这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在网上人们遵循的是网络交际的无目的性、随意性和话题转换的频繁性,也破坏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金志茹,2004)。

5.网络语言的特点

语言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在客观世界中有联系的事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必然在语言中得到反映。“凡是社会生活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工具、新动作,这些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陈原,1994)。“网络语言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且这种跨度的设置,在一定语境中,人们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跨越,而一旦跨越,便会产生一种愉悦,带有一定的刺激性”(戚晓杰,2001)。

5.1数字化、字母化。

网民们想出各种办法使得网络用语更简短,多用省略形式。如:9494(就是就是),584(我发誓),3166(日语再见),4(for),555(呜呜呜,表示哭),b4(before),3x(thanks),l8ly(late-ly),gg(哥哥),mm(妹妹),how r u(how are you),ic(i see),i真f了u(我真服了你)等等。

5.2谐音化。

一些汉语词汇,被网民们用音近相谐的方式重新改写,创造出大量的带有谐谑特色的网络新词。常见的如:美眉(妹妹)、衰哥(帅哥)、大虾(大侠)、稀饭(喜欢)、斑竹(版主)、幽香(邮箱)、泥(你)、偶(我)等。这种形式的产生首先与汉字的输入法有关,另外,也与一些网民故意将错就错,以取得轻松诙谐的聊天效果的心态有关。比如“菌女”谐音“俊女”,“霉男”谐音“美男”,其实是反语,指长得丑,由“菌”和“霉”两个字的联想就可想而知了。这些虽然有几分荒诞浅薄,甚至有些痞化,但却充分证明了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最能滋养创新精神(贺又宁,2002)。它们打破了一般书面语的常规,把口语和书面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方式有机地融合,达到了因变致奇的效果,有效地增添了语言的生动幽默,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5.3符号化。

网络语言过滤掉了许多非语言交际的手段,缺乏“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因而交际者为了省时和幽默,特意打破常规,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形象地创造了许多表情和动作图形符号,来表达喜怒哀乐。例如:zzzzz(睡觉);:-)(微笑);:-d(张嘴大笑);8-)(眼镜一族专用的笑脸);:-<(苦笑);:-((生气);:-(3)(恶心或呕吐);:-o(恍然大悟);:-x(保密)等。

6.结语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变异的原因及其特点。网络交际形成虚拟语言社区,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壮大。为了适应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网络语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异,它以独有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出现了许多数字词、字母词、谐音词和符号词。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更新,网络世界正向我们扑面而来,每时每刻我们都会不断地感受到网络正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语言在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范围确有逐步扩大之势,因此,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网络语言的研究的确是必要的。然而网络语言远不是一个发展成熟了的社会语言现象,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时间还不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变异的结果是丰富了语言本身,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动的需要。网络语言研究应该成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它提供了一个语言社会变异的典型范例,同时又可以通过与其它的语言社会变异现象比较,发现一些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参考文献:

[1]hudson,r.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3]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贺又宁.论网络时尚与网络语言的互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3).

[5]金志茹.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交际语言的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6]李铁范.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9).

[7]戚晓杰.网络语言特点探微[j].语言建设,2001,(8).

[8]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网络交际语言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35-02

摘要: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称为网络交际语言,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这种原先只存在于网络之中的新语言现象就迅速发展开来了。目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大部分都局限于对网络语言的构词特点等层面的探讨,而对网络语言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对社会群体的影响以及对汉英语言发展的影响这些方面的研究相比之下就少得多了。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进一步了解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以便于社会文化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词汇 网络交际语言 英语发展

1、词汇的创新和变异

网络语言是通过网络来传播的,是网络的催生物,所以网络语言的发展与因特网的发展是同步的。据统计,目前网络交际中较常用的“网络语词”已超过2000条。

这种被普遍使用的语言有什么特征呢?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谈谈网络交际语言在构词,语法等方面最显著的一些特征。

首先。网络语言最明显的特征是词汇方面的创新与变异。这些新词主要通过缩写、谐音等形式构成,包罗万象。

1)缩略与简化:主要包括首字母缩略和截短词。

首字母缩略

如汉语里,Lp(老婆),Bt(变态);

在英语里,bf(boyfriend),di(download)。

截短词

主要由汉语拼音或英语单词截短而成,如re(respond),ft(faint)等。

2)谐音字:谐音包括很多种。主要包括英语单词的谐音,字母谐音。数字谐音以及混合谐音。

英语单词的谐音

如U(you),oiC(oh,isee)等。

字母谐音

主要是用字母谐音来简化某个词语,如GG(哥哥),tmD(他妈的)

数字谐音

如886(拜拜了),7456(气死我了)

混合谐音

顾名思义,就是汉字,英语,数字的混合谐音。

如B4(before),2night(tonight),3KU(thankyou)

以往对网络语言构词特点的研究概述了网络交际语言的很多构词形式,比如说“汉字新词”、“旧词义变”、“谐音造词”、“字母缩写”等。这些构词形式所体现的网络语言的特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简洁随意,诙谐幽默,形象生动,灵活多变创造力强,影响大。

2、隐含的社会文化心态

网络语言产成的根源是什么呢?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又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效率意识一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

改革开放的时代崇尚效率。市场经济的竞争促使人们注重效率,时间就是效率,速度就是效率。在网络的论坛和聊天室时,提高文字输入速度,主要是为了节约上网费用。网民群落对一部分汉语和英语词汇或句子进行改造,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语言变得更加简单。以方便和适应网上交流。

2)平等意识一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

因为网络空间是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与别人进行交流时。无须甚至也无从考虑自身以及对方的年龄、学历、知识、社会地位、财富、外貌和健康状况等。但是,这些条件在现实的交流形式中往往是无可回避的。所以大多数人愿意以另一种专用的语言与人聊天交流,网络语言就应运而生。这样参与网络交流的人就可以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与其他人进行任何问题的探讨

一般来说,年龄层次在18―25岁之间的学生阶级在网上比较受欢迎,所以在网上人们为了得到平等的待遇,有不少人的信息栏的信息并不真实。

另外,网上女性比较受欢迎,一些男性为了寻求平等,借由线上的角色扮演成女性,来享受当女生的特权。

3)反叛意识一青少年蔑视传统。崇尚创新的反抗心理

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是青少年。这是一个生理心理都迅速发展且矛盾重重的群体,凸显个性,追求创新、寻求刺激也因之成为青少年共同的人格特征。

青年人特有的反传统性、对权威以及一切固化的标准的鄙视、拒绝和挑战,提供了语言不断裂变的永恒动能和无限可能:青年人用语的不规范,一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理,普遍地寻求刺激:二是现在的教育体制的负面影响,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思想上的过分紧张和压抑,也促使他们寻求另类的语言表达,以获得内心压力的释放和解脱。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青年人常常希望自己成熟,获得一种成人感,因此,他们常以出格的表达来达到一种放松,并期望以此体验一种快意。

4)崇“洋”意识一社会时尚和从众

向西方的学习我们民族从上个世纪初就开始了,改革开放是有一个高潮,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对外语的学习也更为重要,西语(主要是英语)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语言标志。在网民中,学历层次越高,他们受外文化的影响就越大。社会主导文化理念中对外语学习和外文化吸收的重视,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人们普遍形成了崇尚外语和外文化的观念。因而,在网络交际中,使用外语已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那些学历层次较高的网民,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文化个性和文化身份。由此,出现了大量的英文缩略语、缩略短语、缩略句以及汉、英、数字夹杂的变异组合。

5)表现意识一网络为网民的民间智慧提供了客观条件和话语阵地

在网络上,用新奇而有趣的语言。比较容易吸引别的网友的注意:网络上的交流多为简单的短文,没有什么回味的余地,而在这些细节上动些脑筋就成为了让文章更为耐读的一种方法。常见的如“一见(键)钟情”,“一往(网)情深”,“可爱(可怜没人爱)”,“讨厌(讨人喜爱白看不厌)”,“天才(天生的蠢材)”等等需要一番思考才能明白其中意思的词汇。

3、对英语发展的影响

英语的网络语言主要表现在大量新词的涌现。例如赋予已有词汇新的意义:给已有的词汇加上与网络有关的前后缀。如e―LiFe(电子生活):组合已有词汇,如netwoRm(网虫);缩略和简化,如u(you),gr8(gred),duwrit2goout2nite?(Doyouwanttogoouttonight?)等。这些变异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英语语言语法的正规性,这点与汉语是大同小异的。

网络交际语言篇5

[论文摘要] 语言性别差异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家们关注的话题,而网络里的性别研究,在社会语言学领域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用会话分析原则作为理论框架,把网络与性别这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旨在对虚拟环境中男女不同的会话风格得到新的认知。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迅速成为继电视、报纸、广播之后人类信息传播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说,网络已经深入到现代人类的生活中,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这一背景之下,一种新的交流方式-网络空间交流(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这种新的网络交际方式以其独特之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在网络表达、交流中产生出一种独特的语言—“网络语言”,这种形式多样甚至抛弃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熟起来。本文所涉及的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收集、和交换时使用的自然语言,包括bbs、聊天室用语等等。

人们对语言性别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17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踏上亚洲和美洲的土地上时,但对其进行的普遍研究却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现如今,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遍及各个方面,诸如语音、词汇、语义、句法、熟语、方言、会话风格等,研究的范围涉及英语、汉语、俄语等语言。性别差异存在于多种文化的不通过语言中,是语言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1]。

本文采用会话分析原则作为理论框架来探讨网络交流中所体现出的性别差异,目的在于指导人们的网际交流,减少网络误解,畅通交流渠道。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网络语言研究现状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网络诞生伊始,语言学家们就开始对网络语言展开研究。美国著名学者,同时也是这一研究的先驱starrroxannehiltz和murryturoff的合著《thenetworknationa》于1978年出版后又于1993年再版,足见其深远的影响力。英国剑桥大百科全书的编者davidcrystal在其著作《languageandtheinternet》一书中曾给出了网络的定义,并深入研究了虚拟网络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2]。随着网络语言使用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如susanherring,rod-neyjones等也专门研究并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性。著名学者terrelneuage也对网络聊天室中的会话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学术论文中,他采用语篇分析作为理论框架来指导他的网络语言研究[3]。

国内网络语言研究的代表人物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于根元教授,他著有《网络语言概说》一书。在这部书中,于教授对中国网络语言的概念,种类,总体概况及语言特征作了系统性的分析,并将网络语言同传统的媒体语言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作了对比性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人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和怎样规范中国网络语言[4]。另外一位研究中国网络语言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刘海燕副教授,她在其著作《网络语言》中从语言准备方面探讨了网络语言[5]。

(二)网络语言的性别差异研究

近10年以来,语言学界对于网络交际领域的社会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这其中的性别差异研究也成为热点。这些研究主要倾向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计算机使得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因此虚拟空间中的性别差异也不复存在。支持这一观点的有网络分析学家danieldern和shea。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性别差异是深深植根于社会文化中的,网络是不可能淡化这种根深蒂固的差异的。支持这一观点的有susanc.herring,laurelsutton,lesliereganshade,nathancobb,cheriskrammaraeetc.他们认为尽管从理论上讲,网络给男女提供了平等的交流机会,但在实际的交际情况下,两性本身存在的会话风格差异仍然会体现出来。男性的交际语言常常带有攻击性,强有力,而且较女性更为自信;女性交际语言则带有支持性和建议性,较男性更为温和[6]77。

二、主要理论支持

(一)男性支配论

男性支配论认为男性和女性的言语模式是“父权制”的一种集中反映。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zimmerman和west。她们认为女性的社会地位比男性要低,因此在交谈中处于被动受支配的地位。当女性同男性交谈时,经常被男性打断,在话题的选择和谈话量方面也受到很大限制。总的来说,女性在言语交际中比较常用客套语,很少会打断对方,对于对方提出的话题比较配合,多用礼貌用语,提出请求时比较婉转。相比之下,男性交际者比较少用客套语,容易主导话题,表达感情和需求的方式比较直接[7]05-129。

(二)文化差异论

有些学者尝试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言语行为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r.a.borker和maltz结合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性别差异是一种跨文化差异,异性交流是一种跨文化交流。他们指出男性和女性来自于不同的社会语言亚文化群,这种跨文化的差异造成了男女性各自不同的言语行为特征,并且这种文化的差异是从儿童时期开始萌芽,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保持下来的[8]215。

(三)相称语域论

相称语域理论把性别差异作为男女言语模式呈现不同特点的前提条件,相反的,它认为,仅仅以性别来解释两性之间不同的语言模式是极有可能背离客观事实的。fishman认为,如果我们想正确地解释言语行为,首先就必须考虑言语产生的场合。fox认为,“对性别与语言关系做出结论时应该视具体的情形而定,因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言语方式中所谓的性别差异还要受到交谈参与者的外在文化、身份、社会角色等因素的影响[9]16。atkins曾对美国法庭的男女证人做过30个月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语言中的差异主要受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地位的影响:在那些地位较低的男性发言中,表现出较多的女性特征;而地位较高的女性则较多地使用人们一般认为是男性化的语言[10]120。

三、理论框架

本文采用会话分析原则作为理论框架来探讨网络环境中的性别差异。“会话是一种社会交往。它是由发话者和受话者积极参与并相互协作而产生的。会话分析的基本目标是要弄明白发话者想要表达什么,而受话者又是怎样理解他的意思并做出反应的。”[11]著名学者deborahtannen将会话分析的重点引向了会话风格(conversationalstyle)。“她认为,要理解别人所说的话,必须注意到这些话是怎么说的,也就是在说话方式上有哪些特点。”[11]本文以会话分析原则作为理论指导的目的也是要着重考察并分析男女性在网络交际中各自选择何种话语风格进行交流。“话语分析的重点不只是话语内容及主题的变换,还包括话轮及话轮转换,插入或打断,简短回复语等。”[12]以下,作者也将逐一探讨这些方面:话语量、简短回复语、话轮转换、插入和打断以及形象化语言的运用,以期能使读者更明显地看到男女性在网络交际中话语风格方面的不同。

四、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本文以部分qq聊天记录及部分网站聊天室的两性会话作为原始语料,共80段对话,695个独立句子,约3400个词。运用这类语料的优点在于对话内容的获取过程没有中间环节的干扰,语料比较贴合实际,自然。

(一)话语量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女性爱唠叨,爱说话。许多家喻户晓的谚语,诸如:awoman’stongueisthelastthingaboutherthatdies(最后死掉的是女人的舌头);manywomen,manywords;manygeese,manyturds(多少女人多少话,多少鸭子多少粪)等等以及一些出现在英语字典中意为“善谈、话多”的单词,如babble,chatter,gab,gossip,nag,prattle等,在举例时都以女性为对象[13]121。然而最近的理论却显示在各式各样的两性谈话中,男性的谈话量远大于女性。本文统计的是男女性各自在对话中的平均用词数量。在所搜集的80段网络对话中,男性的用词量达到了2057个,占总数的60.5%,女性的用词量为1343个,仅占总数的39.5%。因此,可以看出,男性在网络交际中的话语量远远大于女性。

(二)简短回复语

简短回复语作为对话中常见的言语行为。简短回复语的功能主要有两点:第一,表现听者是否同意说话人的谈话内容;第二,必要的话轮转换衔接作用[14]77。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女性在实际面对面交际过程中比男性多运用简短回复使得谈话能够继续进行。但在所搜集的80段对话中,男性共使用了96个简短回复,而女性则使用了79个。可以看出,男性运用了更多的简短回复。

(三)话轮转换

话轮转换作为会话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会话分析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话轮转换是指在谈话过程中,每次只能有一方发言,另一方则要等到发言人的话语结束后才能开始其会话。在传统的会话过程中,话轮转换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维持了会话的进程,使得谈话有条不紊地持续下去。在网络聊天室里,往往会出现许多人同时会话的情况,会话者们都争着参与某个或多个话题的讨论。这种网络交际中的话轮转换要比传统面对面交际中的更为复杂一些。例如,在面对面交际中,说话人可用多种方式(如:身体语言、音调等)表达其想要维持话轮和继续谈话的意愿;然而在网络交际中,这些非口头的或语言辅助类的符号或标记则不能被使用。因为考虑到这些复杂情况,因此,本文采用非连续性表达来作为观察并衡量网络交际中两性话轮转换情况的依据。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不连贯表达多达37处,而男性只有15处。这个调查结果更进一步地揭示出在网络交际中,男性在谈话过程中多占主导地位,他们比女性更能获得多的发言机会并能控制谈话内容和进程。这一点与传统面对面交际情况相符。

(四)插入和打断

以往的理论认为男性在两性谈话中打断女性的次数要比女性打断男性多得多。人们认为男性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以打断或插入作为在谈话过程中支配并控制女性的手段。在所搜集的80段对话中共有72处打断的情况,其中男性共打断42次,女性打断30次。这个数据也表明,男性在两性谈话中比女性更多地打断对方并控制谈话,这也与传统的面对面交际情况一致。

(五)形象化语言

网络语言是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形象化语言的使用是网络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根据“男性支配论”的观点,女性在两性交际中处于被动受支配的地位,她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使自己融入谈话过程。这其中,丰富的表情变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所选用的80段对话中,男性总共运用了197次形象化语言;女性总共运用了182次形象化语言。因此,在网络语言中,男性运用了更多的形象化语言,这同传统理论认为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形象化语言也是有差异的。

五、结 语

网络正在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影响着全人类,以网络为媒介的快捷交际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如何才能畅通网络交流渠道,为大众营造更好的网络交流环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焦点问题,用数据分析了两性在网络空间交流中所体现出的性别差异,以期能更好地促进人们的网际交流。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读者能清楚看到网络空间交际中体现出的性别差异,在话语量、话轮转换、插入和打断三个方面与传统的面对面交际一样,也显示出男性较女性在交际中更占优势的特点。追根溯源,这些差异是植根于社会文化中的差异,是两性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所早造成的。而在简短回复语与形象化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男性的数据远大于女性,这与传统的理论观点相悖。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女性的社会地位在最近几十年中有了本质性的提高,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些都致使男女语言性别差异表现得不再那么尖锐。尤其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两性之间的语言差异更多地受到了双方的身份、社会角色、所处的语境以及谈话方式和内容的影响,这也证实了相称语域理论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笔者认为,人们应当以公正平等的态度与周围人进行交流,只有相互的理解与尊重才能营造和谐的交际环境,实现成功交际。

【参考文献】

[1]谢则融.社会文化在英语语言性别差异上的反映[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2).

[2]davidcrysta,llanguageandtheinternet[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3]李晓春.网络语言风格的性别差异[d].大连海事大学,2006.

[4]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刘海燕.网络语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6]尹弢.网络交际语言中的性别差异[j].科技信息,2007(33).

[7]zimmerman,d,&c.west.sexroles:interruptionsandsilencesinconversation.inlanguage,genderandsociety,(eds),thore,b.,c.kramarae&n.henley,[d].mass:newburyhousepublishers,rowley,1975.

[8]黄瑞红.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3(2).

[9]余国良.对性别与语言关系的三种解释理论的评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

[10]吕婧,胡志清.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15).

[11]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2]于玮娜.网络交际中的性别差异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

网络交际语言篇6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是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初,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而在网络上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互动模式。网上的交际者只有掌握网络交际的语用特点和语用原则才能超越时空,在虚拟的环境中成功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使网络交际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虽然网络语言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发展中也存在问题,这需要合理的规范才能推动网络语言的迅速发展。

网络交际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而在网络上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互动模式,这与传统的现实社会中的言语交际相比具有不同的感受和趣味,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隔阂,促成了地球村的形成,让人类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沟通,这样网络传播就别具一番风味。倘若你初涉网络,除非有破译密码的人才,否则是绝对弄不明自网络语言代表的真正含义。因此,在这个数字化信息时代,要想赶上时代的步伐,了解网络交际的语言会使自己的语言随时进行新陈代谢。

一、网络交际的语用特点

网络交际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语言运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非常的魅力,这要求我们要把握网络交际的语用规律,获取最佳的交际效果。具体来说,网络交际的语用策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言简意丰

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往是流动性强、节奏快的现代社会生话在现代高科技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这种新型的人际互动,实质上是文本化的口i语交际,但速度远低于以语音为媒介的口语交际,同时交际的时间越长,交际成本越高。为此语言表达尽量简洁丰富话不在多达意就行避兔太多冗余无用的信息,以加快交际的速度。比如网络语言的一些专业词汇“灌水”,指上网者为了增加自己的经验伯而写一些简单无趣的文章发表在BBS上,往往浪费很多的公共空间,使得好像遭(口)水淹了一样。经常灌水的人称为“水手”,“潜水”指那此在BBS上开了私人聊人室,只和少数人聊人而不接受别人加入的“秘密交谈”。“打铁”指往BBS和聊人室里发帖子(文章);“板砖”指BBS里用于互相辨认和攻击别人的帖子。同时合理地使用各类表意明确的缩略语符合网络交际经济简洁的语用要求,提高交际的效率。从交际的效果来看,网络交际的语言简洁,但信息容量大,能提高交际效率、降低交际成本,比较符合网民趋新求异的心理,其实在网上已经取得了“约定俗成”的合法地位。一个新网民对铺人盖地、五花八门的缩略语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但是妙用缩略语是网络交际语用的一种艺术手段,学会缩略语的使用规则,也是顺利进行网络交际的“须知”。

2.诙谐有趣

网络交际的语境是虑拟的,在网上进行交际的人们可以暂时忘却身份、地位等角色的束缚,甚至对现实社会中的一此条条框框的羁绊也可以置之一旁。在这个自由打写的空间里,只要不违背网络交际的一般规则,你就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挥洒真情。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形成了网络交际诙诺幽默的风格。一个成功的网上交际者,不仪须解其“风情”,而且还得领其“”。在语言技巧上,网络交际诙谐的风格主要表现在“曲说”。随意肢解词义,进行趣味解释。对词语原有的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进行改造、“提炼”。如“你真是个善良、有气质、可爱的mm,很有可能成为虫虫们的超级偶像。”这句话看似褒扬赞誉之词,实际上则极尽贬斥之意。“善良”=“善变又没人良”,“可爱”=“可怜没人爱”,“有气质”的“偶像”则是“孩子气、神经质”的“令人作呕的对象”,"mm"=妹妹”的“美称”再如“哦,你真讨厌”中的“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这种表达营造了网上随意、轻松的交际氛围,也反映了网民们刻意创新的网上语用取向。

3.形象传神

在网络交际中,表达一方无从依赖语境、副语言和体态语的辅助来弥补文字符写系统的不足,同时接受一方也只能根据对方给出的文字符写进行意义解码。单一的视觉渠道对所传递的信息还不到总信息的一半,剩下的一大半则要靠非言语符写来传递。正是网络交际的这一缺陷,促使网络交际的语用不断强化自身的交际效果。所以增强文字符写的形象性,挖掘文字符写的感性表意功能,是网络交际语用艺术的一种手法。常见的文字符写有辞格妙用、脸谱符写以及一此传神的动词等。如妙用的辞格:Zzzz…是指在睡觉;"H”是“爱吃”;‑F‑为“爱护”;"666"指“溜溜溜”表示想逃跑。还有一此脸谱符写,如“:)”是指大声地笑;“*—*‘”是指不好意思,表示谦逊;“:=Q”表示“向你吐舌头乐”。还有比较传神的动词,如“呵呵,不行了,得闪了,回头接着拍”中的“闪”字则形象地再现一个“不负责任,匆忙脱身逃跑”的人的动作,“拍”就是挖空心思写帖子,这一字把一个坐在电脑前抓耳挠腮、神情专注的地敲打键盘的人物刻画得话灵话现、这此妙趣横生的表意符号都可以通过键盘快捷地输出,并进行灵话多样的组合,从而惟妙惟肖描摹网上交际者那此难以用文字表达的情感和体态语,更为网络文字交际的的单一性渠道抹上了一道靓丽的色彩,使网络交际语用显得更为生动、鲜话、有趣。

4.杂糅绘意

中文网络语言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但是它同时又揉合了数字、英文以及其他一此特征符写。为了表达的方便与形象,所以常常用一此数字、符写来“组词”,比如“94"指“就是”;"771”指“亲亲我”;"8147"指“不要生气”;"7456"指“气死我了”。由于网络的无国界性,英文对中文网络语言的影响也不少,所以出现了由英文和数字混合组成的网络语言,如“B4"指"Before","4U;指"foryou","4ever"指"ForeVer(永远)”。因此网络语言表达出了更加丰富、生动、形象的含义。

二、网络交际的语用原则

言语交际必须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网络交际也是如此虽然交际者是在特定的虑拟空间进行交际,但也不能超越公众约定俗成的标准和原则。

1.言语道德原则

在现实社会交际中,人们一般都能用言语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但是在网络这一虑拟的区域里,一切附加在交际者身上的社会特征都被网络所隐匿有关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在网上也被逾越、被忽视。于是网络交际似乎成为一个可以随意言说的场合,言语道德逐渐沦丧。网络交际场所几乎成了粗话、脏话等语言垃圾的投放站。网络信息扩散速度快、范围广,所造成的危害比现实iit界中的危害大得多。从现实的形式来看,网络交际行为纯粹是单个人的所为,缺少现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在线网民的道德索质。网络交际的语用主体能自觉遵守言语道德准则的要求,一个纯洁的网络交际空间就会形成。

2.平等原则

网络交际中的平等原则指的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应自觉淡化自身的现实身份色彩,来持平民理念,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进入交际。现实人际交往中人的地位、角色等重要的社会属性在网络交际这个虑拟空间里隐退幕后。人们在这里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而具”,轻轻松松地展示真我。在网络交际中一切交际者现实社会身份、地位的符写—社会称谓都让位于一种特殊的“网上身份证”:各种具有隐匿性的昵称、戏称。平等在网络交际中似乎是一个绝对的原则,一个懂得如何在网上自始至终贯彻语用平等原则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网上交际者。

三、网络交际的语用规范与发展

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一此新兴的网络语言正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话,网络交流现己成为人们生话中的一部分。网络语言的存在、发展及规范一自是从事语言的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

1.网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用语,它能满足网民交际的需要。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年径人在网上彼此交流的最基本、最常用的符号成了他们表现其个性的一种标志、网络语言是语言中的话跃部分,是语言多样化的具体体现,是整个人类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群体有着不可低估的创新能力,总在不断地创造属于他们的丰富、鲜话的词语,并且非常迅速地传播、流行开来。语言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新词新语这此话跃部分来实现的。总之,网络语言的存在是合理而必要的。

2.网络语言的发展性

一种语言的存在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生命力。语言是话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的。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话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个网络时代的反映,同时它也能丰富中国的语言文字,有利于我们的语言专家从事收集新词汇的下作。人类的每一种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历史的必要。事实上,一种语言只要在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就是话的、变化的语言,就必然会随时进行新陈代谢。任何社会,只要它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只要它还在不断地进步,就必然会经常出现新的词语。更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更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语言会逐渐地丰富、成热起来。

3.网络语言的规范性

网上出现的语言各种各样,语言随意的成分很大。如果对此大惊小怪,横加指责,这是不适宜的也是不明智的、毕竟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多交际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果一味地放任自流,这会降低中国文字的内涵和美感,这期间有个度的把握问题。比如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正规,语法和词汇的运用非常讲究,有此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如有此人物对话的巧妙借用会使文章增色不少,这是伯得肖定的。但若是为了赶时髦而大篇地使用网络语言,这绝对应该杜绝。因为写作是讲究语言和技巧的,网络语言只能依靠一时,最终要靠深度、文采、灵气取胜。谁也没有力量阻挡网络语言的出现,但是网络语言发展到现阶段,存在很多问题,要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与规范。

总之,网络交际的范围相当宽泛,这里仪对网络交际最为话跃的聊人室,BBS板、网上论坛等场所中的语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试图从中发现网络交际语用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醒人们汁意欣赏网络语用艺术,并指导初上网者学会使用基木的网络言语交际技巧。当然,网络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事物,网络交际语用也必然口新月异,对网络交际语用艺术的概括也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网络交际语言篇7

[论文摘要]信息社会网络语言得到了发展。网民通过网络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点,促进了网络交际的发展。网络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新视点,它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语言也随之迅速发展,一些网络用语更是频繁地滚动在人们的口头舌间,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它的结构形式、性质特征、产生动因、使用规范等方面。本文试图从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入手来浅析一下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

网络语言的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一切语言;狭义的是指在聊天室和bbs上使用的语言。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1.符号类:1)符号:--)表示笑脸,----表示悲伤;2)符号和字母的组合:--p表示吐舌头,t-t表示流泪;3)符号和数字的组合:3_3(刚睡醒),8--)表示睁大眼睛;

2.数字类:如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7456(气死我了);

3.汉语拼音类:如gg(哥哥)、mm(妹妹)、dd(弟弟)、p(臀部)、bt(变态);

4.英文缩略类:gf(女朋友)、bf(男朋友)、diy(自己动手做);

5.汉字类:酱紫(这样子)、偶稀饭(我喜欢)、恐龙(丑女)、偶像(呕吐的对象)。

以上列举的这几项只是最普遍的形式,还可以分的更详细些,如汉英混杂等,本文就不在此详析。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通过网络语言的主要存在形式,我们再来看看网络语言的特点:1.简洁明快。网络语言之所以发展迅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言简意丰的特点,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让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大虾,你好油墨,粉丝,偶倒。”这是说:“大侠(高手),你太幽默了,说话很会拐弯抹角,我晕倒了。”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简洁。

2.反叛和戏谑。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网络语言是网民内心真实思想的流露。家庭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社会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使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少年承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网络语言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因此,大量的网络语言包含了针砭时弊,描绘现实的内容,来达到自嘲、释放和宣泄压力、不满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的内心的反抗意识。

3.新颖和创造性。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可以使人们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的真面目很好地隐藏起来,因此网民们大胆自由地自创了一些便捷的语言符号进行语言规则重组来传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意识,如给传统词汇注入新的意义:天才(天生蠢材)、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潜水艇(没水平)、钓鱼(追女孩子),还有形式杂糅的情况,英语字母、符号和汉字混用:p9(啤酒)、i服了u。

4.开放性。萨丕尔说:“语言就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令人景仰,就是因为它兼容并蓄。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到后来的佛教文化的大量涌进,再到近代的西学东渐,中国文化无不是积极吸收对自己有用的营养。在信息时代,网络文化也呈现出了它开放的一面。据统计,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很多网语也是由英文字母或是英语词的缩写形式构成,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

总上所述,网络语言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由于网络语言的这些特点,促进网络交际的发展。据统计在2005年以前因特网的用户就超过了1.5亿,跨越240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交往也就要求更加快速、便捷的方式和手段,网络语言的特点正好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于是网络交流给跨文化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二、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由于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惟一可以依据的就是语言,因此语言的功能在网络交际中被发挥到了极限。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往。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主要是语言交际的过程,那么网络语言的发展和特点必然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笔者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推动了跨文化交际领域和范围的扩大。网络的发展是跨文化交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纵横交错的全球跨文化交际的庞大格局。

2.为跨文化交际者提供了平等交流的空间。在传统的跨文化交际中发表观点者会受到身份、地位的限制,同时还存在着对自己不利的顾虑。网络交流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因此它可以更好的实现言论自由和平等。

3.可以丰富语言系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网络使不同领域的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一起交流,使新词语,新观念不断地出现,从而丰富了语言词汇。

4.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加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他人或他国的长处,为我所用,共同进步。正如“硬币有正反面”,网络交流也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挑战:1.许多网语是以英文形式出现地,大多网上信息是用英文地。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对英语的这种霸主地位对汉语的影响感到担忧,有“文化霸权”说。网络语言的“英语化”倾向,使网民在网络交流时不得不人为的进行汉语英语化的改造,遵从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变异规则。

2.网络交流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包括某一特定社会成员所共享的信念、价值、行为、风俗等。我们中华民族拥有自己悠久的稳固的文化传统,但在网络时代,它正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

3.由于生长的文化背景不同,网络交流无法更好的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言语交际,因此造成误解的情况也是时常发生的。我们是阻止不了网络的发展和应用的,但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引导和规范,面对挑战,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

1.加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中华文化灿烂悠久,我们应心存自豪感,相信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加强我们文化的传播可以让外人更好的了解中国,促进中国和国际的接轨,这也离不开借助网络的力量。

2.政府给以重视,加强对网络系统的规范,同时开展和外国的网络合作,比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提到的“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

3.积极展开网络教育并提高国民的素质修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因为青少年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快速的接受力,最容易受网络的影响,而且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跨文化交际的范围越来越宽,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因此加强教育不但可以抵制不良影响而且可以增进他们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减少误解的发生,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柴磊.网络语言的问题特征及其成因探析[j].山东省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2]黄月胜.论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传播与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5.

[3]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j].新华文摘,2002(6).

网络交际语言篇8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语言特点语言变体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76-03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民人数急剧增长,网上交流成为越来越多人们进行交际和娱乐的方式。因此网络语言也得到快速发展,对传统的语言观念和语言习惯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语言以它独特的特点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网络语言的概念

网络语言通常指网民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使用的语言,是特殊网络环境的产物,同网络交往技术语境有着很大的联系。虽然形式上它还属于文字语言,但实际上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层面上对日常语言进行了重塑。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上的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传播和交际中涉及到的一切语言,狭义上的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聊天、发帖或其他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语言符号。由于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具有流行性、创新性、粗俗性等特点,这类网络语言使用频率较高,在网络中使用范围较广,深受网民的欢迎。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被广泛运用于网络中的一种语言现象语言形式,是游离于社会主流语言环境以外的变异语言形式,网络语言有着自己的特点。

1.公共性

此处的公共性就是指网络语言在网民中的约定俗成性,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在网络语言社区中的交际和娱乐的工具,在网络中被人们了解、熟悉和使用,具有了公共性。公共性“是一个言语社区所有成员共同约定的语言知识,因此它有助于语言使用者根据交H目的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选择适当的话语。”例如“555”是哭的意思,“酱紫”是“这样子”的意思,“蓝瘦,香菇”是“难受,想哭”的意思,这些网络用语大都是因为发音与某些汉语词汇相似而引申来的。pK、BBS、iC(isee)等网络用词为英文缩写胡音译词。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语言形式,带有了很高的公共性。

2.时代性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语言的变体,本质上是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出现引起的传统语言的变异,它的产生和使用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从网络语言的载体和运用语境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成为了具有时代性的一种语言模式。网络语言推崇个性,追求个性,语出惊人,洋溢着鲜活的生活气息,体现了明显的时代性。最近十年在我国,网络词语层出不穷,每年热闹非凡的网络流行语评选,让“山寨”、“雷人”、“粉丝”、“吐槽”、“给力”、““土豪”、“晒工资”、“hold住”、“你懂的”、“女汉子”、“萌萌哒”等网络热词“跳”出了网络,频频在广播电视、书报刊里亮相,有时还在学生作文和公文中“现身”;还有一些网络热词被收入权威的字典和词典,成为规范词语。许多网民都喜欢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网络词语;主席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也使用网络词语,如“蛮拼的”、“点赞”等。

3.简洁性

由于网络交际方式和手段的特殊性,网络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简洁性。网络语言除用字简洁外,还经常改变语言在音形义方面的原有书写习惯,进行新的音形义的组合,出现了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合等。如“GG(哥哥)”、“DD(弟弟)”、“596(我走了)”“9494(就是就是)”、“:)”表示微笑等。这些网络用语用最经济的“形”巧设语言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网民们为了提高交流的效率,很少使用较长句子和复杂的词语。

4.形象性

在网络交际中,网民除了用音频和视频聊天外,主要就是文字交流,为了让冷冰冰的人机交流富有人情味,网民们创造出了许多形象的网络用语。首先网民利用键盘上的特殊符号,创造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表情动作图形,来表达情绪,如“@_@”表示“高度近视”,“(o)(o)”表示“吃惊”等。除此以外,网民们还是运用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如“网虫”比喻“网瘾较大的网民”,“脑补”表示“在头脑中对某些情节进行脑内补充”等。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增添了网络虚拟语言社区的很多乐趣。

5.变动性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而产生的,也必然会不断变化发展,如每年的网络流行语几乎都不一样,在新的网络用语不断产生和流行的同时,很多流行网络用语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也不断被淘汰。

三、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

1.网络是一种语言变体

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语言变体是进行语言现象分析时的基本单位,美国语言学家查尔斯・弗格森认为语言变体是一种有同类性质的人类言语模式。在互联网虚拟语言社区中,网民们使用的语言是分布较类似的语言项目,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着相似的语言代码。作为交流交际的工具,为了顺应不同地区的网民的表达习惯,网络语言发生了相应的变异。

在语音方面,网络语言的语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参杂了很多方音,如“贼喜欢(东北话,很喜欢)”,“我稀罕她(河南话,我喜欢她)”。在词汇方面,网络语言的词汇也与共同语形式不同,很多方言词和外来词汇出现在网络语言中。如:“俺们唠个磕(东北方言,聊会天)”,阿拉好伤心(上海方言,我)。在语法方面,网络语言为了标新立异,在语序方面也与常规汉语语序有所不同。如“郁闷啊我”,“闪了先”。

2.虚拟的语言社区

语言社区是人们在交往中有共同语言规范的人员的集合体,语言社区的形成与人的交往频繁程度有很大关系,网络社区与现实社区在功能和组织形式上不同,它不具地域意义,只是数字技术形成的“虚拟空间”。在这里,虽然人们有着不同的年龄、身份和文化背景,但都是在网络中运用网络语言进行交际,并且要遵守一定的网络交际规范,因此可以把这些网络交往中有着共同语言规范的人员集合体看做“虚拟语言社区”。

语言社区中一个重要重要概念就是交际能力,同一语言社区的人们有着相近的编码和解码能力,将虚拟社区看做语言社区,更看重的是网民的交际能力。在网络交往过程中,网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交际表达习惯。比如笑脸符号和哭泣符号等网络中的表情符号被网民们熟练运用,用于彼此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可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符号就很难应用。而且,与现实对话中的话题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相比,网络交际中的不同话题可以交织进行,互不影响。

四、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1.网络语言的优点和缺点

作为信息技术时代的新兴事物,网络语言有着自身的优缺点。在网络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网络语言由于具备众多优势而得以迅速地发展,其主要优缺点主要体现如下

1.1网络语言的优点

1.1.1较强的创新性

网民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在网络交际中追求新奇,喜欢创造。在网络中以前没出现过或者很少使用的语句,也往往被他们创新使用。如“濉弊郑读作jiǒng。本义为“光明”。由orz加入中国元素形成澹从2008年开始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濉北恍稳菸“21世纪最风行的单个汉字”之一。近几年的网络流行字还有獭簟~、h、畹取?杉网络语言的创造力非同凡响,不仅仅在网络上具有较高的人气,在现实生活中也具备很强的影响力。其创造力被大众群体所接受。

1.1.2视觉效果突出

网络兴起初期,图片、符号和文字有着明显的界限,但随着网络全球化的发展,网络语言里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图片和符号。人们在聊天的时候逐渐地使用一些动画、图片、符号等,这样的好处就是让表达更加丰富多彩,视觉效果更加突出。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使得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不需要太多的文字就可以进行很好的情感表达。一些表情符号、图片和动画的组合应用,能恰如其分地表达网民的表情和情感。

1.1.3表_形式丰富

网民们有着较强的创新性,他们在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除了运用一些图片之外,还把外文、数字、符号等因素整合到网络语言中,让网络语言表达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让人印象深刻。比如GG(哥哥)、JS(奸商)、pFpF(佩服佩服)、GF(girlfriend,女朋友)、pK(来源于网游中的“playerkill”一词,挑战、杀死、末位淘汰之意),这是用了中英文的缩写,还如3q(数字与英语字母组合,谢谢你)、me2(metoo,英语单词与数字组合,我也是)、+U(运算符号与英文字母的组合,加油),这种多种字符混杂的网络用语无疑不符合任何一种语言规范,甚至无章可循,但它是以简约为基础,表达形式多样。

1.2网络语言的缺点

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网络语言也不例外。网络语言的优点确实明显,但其缺点也不可否认。

1.2.1偏离传统语言,不利于规范600*2.5

网络语言来源现实语言,在网络环境中发生改变,与传统语言既有相似地方,又有不同之处。不可否认,由于过于追求标新立异,个性鲜明,导致网络语言偏离传统语言的现象大量存在。

很多网络语言来自方言,方言本身不具备统一性,不适用于大众交流,有很多不符合语言规范的语句存在。如很多网友经常说“我做xx先”、“我happy在xx”、“很男人”等,这些语句在网络语言中很容易被人理解,但在传统语言中,这些都都是不合规范的。

有的网民为了方便和新颖,试着从英语中吸收一些语法因素,如英语中的后缀“ing”表示进行中,很多网民在网络交际中就常常将其融入汉语,如“郁闷ing”、“开心ing”,这种用法在表达上完全不遵守汉语规则,让人感觉不伦不类。

1.2.2表达晦涩难懂,词不达意

同音替代、大量缩写、符号盛行等现象的存在,使得网络语言很多时候显得牵强附会,让人们在理解方面产生不必要的障碍。如有的人把“人品”缩写成“rp”,把“脑残”缩写成“nc”,类似这样的词在网络中经常出现,汉语本身就有很多一音多字的现象,如果不熟悉其使用环境就很难理解其中要表达的意思。

1.2.3故意曲解词义,语言粗俗

由于网络语言比较自由,网民不用为自己的言语负责,在交流中为了释放自己生活的压力,一些自律性不强的人故意曲解词义,说一些粗俗的言语。例如“wc”(),“tmd”(他妈的),这些表达形式在网络中屡见不鲜。而且有些人故意起一些粗俗的网名,例如:“性感小男人”、“裸奔男”、“最爱”等等。此外,在帖子、留言板上经常看到一些低俗的言语,这给语言的纯洁带来很大的影响。

2.网络语言的规范和发展

网络语言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正因为汉语言文化海纳百川,不断接受新的因素,才能在历史发展中永葆活力。任何的“排外主义”都是违背语言的发展规律的。对待网络语言要吸收它的创新之处的同时,对其加以规范,为人们交际所用。

2.1网络语言的规范

网络刚兴起发展的时候,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规范网络语言的重要性。但随着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现实中的语言使用造成了巨大冲击。基于此,笔者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有以下建议。

2.1.1在规范网络语言中促进其健康发展

对待网络语言我们应该持有理性和宽容的态度,既坚持语言的原则,又要灵活运用,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对待网络语言,让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更好地为我们所用。发挥其创新性和趣味性,去掉其粗俗化和随意性。针对目前中小学在交流和作文中的不良的网络语言,要提高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的理念,充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有利资源,发挥合力,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语言环境,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推进网络语言的规范化。要限制表情符号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对数字谐音和字母词的现象要加以引导,规范形成统一的标准。

2.1.2从净化语言的角度着手规范网络语言

网络交际中,由于不是实名制,网民们的语言容易粗俗化,缺少文明。使用的网民呈现出色情和暴力倾向,交谈中出口骂人、随意诋毁、观点消极等现象数见不鲜。因此在生活和网络中应该加强美德教育,引导网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要加强网络监管,营造自律自爱的网络氛围,让网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人人争做文明网民,使用文明网络语言。

2.1.3从管理层面强化网络语言的规范

对于网络语言领域中的不文明、不规范的地方,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管理手段,制定合理管理办法,引导网络语言良性发展。对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的媒介要积极给予表扬,对不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的网站和媒介,要给予警告或者惩戒。要利用网络检测软件,定期清理不文明、不规范的网络语言。

2.2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

网络语言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但由于有着天然优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以迅猛的成长,研究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有着很大的社会价值。

2.2.1网络语言的发展将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

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准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生命,同样也适用于语言的发展。新词汇的产生和僵硬老化的词汇淘汰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奴家”、“贱妾”、“寡人”等封建等级制度特有的词汇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而“顶你”、“点赞”、“驴友”等新兴网络词汇由于新颖简洁,深受人们欢迎,被更多的人接受,开始进入现实语言系统。

2.2.2单纯的标新立异将被淘汰

网络语言中有很大成分是网民们为了标新立异,追求新鲜而创造的词或语句,比如曾经很火的“火星文”,年轻人被它独特的形式所吸引,大肆追捧,o论聊天还是写文章都得夹杂着几句“火星文”,似乎这样更时尚。但“火星文”除了标新立异之外,没有新的意义,注定只能昙花一现,很难被人们所接受。而另外一些网络语言则不同,由于能充实现实语言词汇,带来新的词义,如“山寨”、“雷人”、“粉丝”等词,被社会广泛认可,必将成为汉语言文学的一部分。

2.2.3情感类词语的生命力逐渐增强

大浪淘沙,网络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有的词语只是昙花一现,随即被淘汰出历史发展的潮流,有的词语注定被人们所接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使用。有人选取网络中100个比较常用并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进行考察,发现有的词出现频率很小,而“顶”、“晕”、“汗”等表示情感的词语使用频率非常高,呈现出越来越受欢迎的趋势。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语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面对当前流行正甚的网络语言,我们应既要持乐观态度,也要严肃对待;既要给予必要支持,也要加以正确引导;既要摒弃其缺点不足,又要对其进行合理规范,这样才能发挥它在社会生活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小兵,李海鸥.对外汉语入门[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67.

[2]葛浩,浅谈网络语言的地位问题[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4)

[3]张凤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5).

网络交际语言篇9

关键词:网络空间交流性别差异话语分析

一、引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网络空间交流(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的诞生并使其迅速发展起来,这种以文字为基础的交流手段的产生,给语言学的发展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DavidCrystal在其着作《languageandtheinternet》一书中曾给出了网络的定义,深入研究了虚拟网络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DavidCrysta,2001)。但是这种新的交流手段的性别研究在社会语言学领域中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性别差异存在于多种文化的不通过语言中,是语言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谢则融,1995(2))。本文所涉及的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收集、和交换时使用的自然语言,包括mSn、QQ聊天用语等等,用会话分析原则作为理论框架来探讨网络交流中的性别差异,旨在对网络交流这种虚拟环境中的男女会话的不同风格进行初步的探索。

二、网络交际语的特点

语境是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或显现为话语中的上下文,或潜在在话语外的主客观情景(吴郁,1999),语言与语境紧密相联,在了解网络交际语的特点之前,首先对其语境特点进行初步了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交流作为一种新的人际交流手段,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仍然是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交流的,因此,探讨网络语境是分析网络语特点的基础,它会使我们对这个虚拟交际中的语言有较深的了解,这个新语境的特点主要有(于根元,2001):

1、时空无阻碍。网络让人们的信息时空交流无阻碍化,不需要统一的时间,更不需要统一的地点,人人可以随时接收来自全球的信息,可以向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送你的个人信息。

2、语境的残缺。语境和语意相连的上下文关系可以称为小语境;交际者的信息如性别、年龄、身份、交际的目的等可以称为中语境;交际者以及周围人群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可以称为大语境。(于根元,2001)然而,在网络空间交流中,中语境有严重的残缺,其主要表现在网上交流,因为交谈的双方没有关于对方的爱好、性格、性别、年龄等确切的基本信息,但是交流双方把对方看作是虚拟的交际对象,在没有了具体身份的阻碍的语境下,这种语言交流便成了最好的随意宣泄感情的工具。

3、主客体的统一。在网络的交流中,人们具有输出的自由,也有接收消息的随意性,既是语言的发出者,又是语言的接收者,使语言的主体和客体紧密的融入在一起。

4、对面不识君。在网络交流中,我们不但看不见对方的形象,也听不见对方的声音,我们可以隐姓埋名,也可以对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等全副武装,就这样语言成了网上自我的唯一标识,从而语言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示的舞台。

5、书写方式的更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网络交际中,键盘的使用代替了笔的使用,书写工具变了,规则也改变了,人们正用键符组合的变化敲打着键盘。

6、网上社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网络交流中,渐渐地形成了不同的聊天室,不同的主题社区,从而也反应了不同的语言风格,网络空间交流在未来将会成为人类语言的大写真,各种语言风格也会因此而百花齐放。

三、网络交际中性别话语的研究

如果说两性会话差异是根深于他们的天性,那么面对面交谈的传统理论(Lakoff,1975;tannen,1990.)是不是仍然适合于非面对面的交谈呢?有许多学者,在社会语言学中研究男女会话风格差异用的语料都是英文,本文以中国男女在mSn、QQ聊天用语做为语料,以部分QQ和mSn的两性聊天记录作为原始语料,共90段对话,876个独立句子,约43200个词,把网络与性别这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初步分析。

1、话语量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女唠叨,爱说话,在英语字典里有许多描述女性“罗嗦”、“话多”的词语,如prattle(唠叨)、gossip(闲谈)、chatter(喋喋不休)等。然而最近的理论研究却显示,男性的谈话量远大于女性,本文统计的是男女性在对话中的平均用词数量,在所搜集的90段网络对话中,男性的用词量达到了2857个,占总数的66.13%,女性的用词量为1843个,仅占总数的42.67%。因此,可以看出,男性在网络交际中的话语量远大超过女性。

2、简短回复语

简短回复语作为对话中十分常见的言语行为,因为简短回复是听者对说话人说话时所表达的主观意见,简短回复语可以划分为三种(尹,2007(33)):(1)表示赞同,如:恩,可以,好的(2)表示惊讶:如不会吧,真的吗?(3)表示否认,如不准,不会、不可以等。这类回复的功能主要有两点(尹,2007(33))[3]:第一,表现听者是否同意说话人的谈话内容;第二,必要的话轮转换衔接作用,在本文所搜集的90段对话中,男性共使用了103个简短回复,而女性则使用了89个。由此可以看出,男性运用简短回复比女性多。

3、对话中的合作与协调――插入和打断

在话语交流中,要维持谈话顺利进行,就需要谈话双方的合作与协调,但这个过程却受到人际、语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时常遭到破坏,男女性分别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类型的角色。在以往有过语言与性别的研究中,女谈中比男子更加合作,而男子则经常以打断对方强占谈话的主动权。根据本文收集的90段对话中共有78处打断的情况,其中男性共打断47次,女性打断33次。这个数据也表明,两性会话中,男性比女性更多地打断对方并控制谈话,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打断谈话表明了权利和支配,打断谈话者获得了交谈的控制权。(Coats,1986)。

4、符号词

目前各大聊天软件几乎都为网民们配置了各种各样的面部表情及其他符号,比如说要表达大笑,对应的表情符号是“o(∩_∩)o”,小猪的笑“~o~”茫然“?-?”等网络语言是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形象化语言的使用是网络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在所选用的90段对话中,男性总共运用了209次形象化语言;女性总共运用了192次形象化语言,从这个数据看,在网络语言中,男性运用符号词比女性适当多一些,这同传统理论认为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形象化语言有一定的差异。

四、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流作为一种人际交流手段,这个虚拟空间给网民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交流机会,但是在网络空间交流中,男女性依然存在会话差异,本文用数据浅析了两性在网络交流中,在会话量、对话中的合作与协调等方面仍然存在性别差异,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希望能更好地促进人们的网际交流。实现成功交际。

参考文献:

[1]CoatesJ.women,menandlanguage.Secondedition.Longman:London&newYork,1993.

[2]DavidCrysta,Languageandtheinternet[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3]LakoffR.Languageandwoman'splace[m].nY:Harper&Row,1975.

[4]tannenD.YouJustDon'tUnderstand:womenandmeninConversation[m].nY:willianmorrow,1990.

[5]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6]谢则融.社会文化在英语语言性别差异上的反映[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2).

网络交际语言篇10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语言网络交际话语

一、语域

韩礼德(Halliday)把语域(register)分为三类:话语方式(modeofdiscourse)、话语风格(tenorofdiscourse)和话语范围(fieldofdiscourse)。

1.话语方式

聊天语言在同一时段里是双向的,即接收信息和发出信息是发生在同一时段的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不同,网络聊天的交流双方需要讲话者通过键盘录入文字,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人类瞬息万变的不稳定的思维活动,使之表达准确清晰且易于记忆,这使它具有了书面交流的优势;又由于它的时效性强,随意,语法结构自由,因而又具有了口语交流的长处。这使得网络聊天同时兼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双重特征,模糊了人们对口语和书面语的传统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现象。所以,有人把网络聊天称为“书面口语”(writtenspeech)或“交互式书面会话”(interactivewrittendiscourse)(allen&Guy,1974)。

2.话语风格

在网上,人们几乎不采用拘谨体和正式体,偶见商谈体,更多的是随便体和亲昵体。这从网络交际“进入”和“退出”的方式上就可体现出来。常用的“进入”方式有:“hi!”、“Hello!”、“rufree(areyoufree?)”、“Chat?”等等。而对方一句“oK”,双方即可进行随便、亲密的交流,婚姻家庭、个人隐私无所不谈,这在实际的生活中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退出”的方式也很简单,有时甚至很突然,常有这种情况,两个人正聊得很投缘,一人有事要走,他只一句bye就可以离开了,并不需要解释什么,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恐怕不妥。

3.话语范围

网络交际语言显然多属于非专业性语言。这是因为网友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很难有共同的专业性语言。另外,网络交际内容的“随意性”和行为的“不专一性”也决定了其话语范围属于非专业性语言。再者,在网上进行交流的人们往往不专一,如一边看电视一边交流,也有的人同时与几个人交流,这些都决定了网络交际语言的话语范围是非专业性语言。在网络交际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电脑和因特网为载体和技术基础。如电子邮件、BBS、在线聊天等,既可以是同步交流,也可以是异步交流;既有单向交流,也有双向交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交际方式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以适应人们实际交流的需要,单就网络聊天工具而言,已从最初的mSn、iCQ发展到现在的oiCQ、Yahoo、Skype等等,其功能也从最初的只能文字交流到后来表情符号的添加,再到现在的语音、视频聊天,多样化的选择也满足了广大网民求新、求快、求异的心理。

二、话轮

网络空间是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的虚拟社会,网络用户群活跃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传达感情。在这些交际活动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交际方式,和传统的面对面的言语交际手段相比,网络交际对网络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网络交际中,交际双方所有的交流信息都是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递的。当发话人发话后(往往是通过键盘输入的文字信息),信息由计算机进行编码后通过网络传递出去,对方电脑接收后进行解码还原,受话人通过阅读获得发话信息,这个过程往往有时间上的延迟。由于网络状况、电脑运行速度、交际双方操作电脑的熟练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这个延迟的时间变得较长。因此,便出现了网上会话中特殊的话轮转换。

a:你在干吗呢

B:吃饭了吗

a:吃了,你呢

B:在写论文呢,愁死我了。你现在哪呢

a:我也吃过了,别急慢慢写,在宿舍

……

可以看出,该例子中不再遵循一问一答的规则。网络交流打破了日常会话中的话轮规则,形成了网络交际独有的两条话语主线交叉并行的局面。

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在网络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于日常交流的参与角色和交流方式,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和日常交际也不尽相同。简单地说,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网上聊天中仍然存在,但是被遵守的程度与现实生活中不一样。

例1:影子:

草尉剑侠:在

影子:论文

影子:电影

草尉剑侠:写论文呢

影子:ok,你忙,cu

草尉剑侠:cu

这样的对话一方面减少了自己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听话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这就说明了合作原则中的经济原则在网络交际话语中同样适用。

例2:月影沙秋:你在阿

草尉剑侠:是啊,你也来了

月影沙秋:恩,你的论文写完了吗

草尉剑侠:呢,正在写呢,你的呢

月影沙秋:一样

草尉剑侠:问你个事啊

月影沙秋:说吧

草尉剑侠:是你的论文写是关于什么的,我想借鉴一下

月影沙秋:便写写得,关于语码的问题。

草尉剑侠:语码?

月影沙秋:恩

草尉剑侠:什么语码?

月影沙秋:语码就是语码阿,嘿嘿。

草尉剑侠:不懂,赫赫

以上的对话是围绕话语分析的学期论文这一话题进行的一段在网络上的对话。当草问及月的论文内容时,月只是泛泛的说明了一下,这就使草明白月不想告知草有关他的论文内容,也不想让草参考。月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原则,也就是没有给草提供更多的有关他的论文的信息。

网络交际参与者双方在非面对面的交际环境中,交际者往往为了交际速度,采取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交际活动,其礼貌程度低于日常言语交际。但是,不礼貌的交际话语未必违反网络交际的礼貌原则,这与网络交际的礼貌程度较低和礼貌原则适用范围宽泛等因素有关。有些看起来很不礼貌的话语,不一定会导致不好的交际效果。

张:?

张:说话……

张:每次跟你说话都不理我,太不道德了

张友:猪头……

李:你才是猪头呢,我忙啊,别烦我。正写论文呢我

张:常有理——胡说八道

李:不信拉到,88。我要赶论文了回头聊鸟人。

“不道德”、“猪头”、“胡说八道”、“鸟人”都是不礼貌的交际话语,但是在这个地方,词语本身的意义弱化,只是表达了“不满、不快”的情感意义。这些交际话语仍然在网络礼貌原则的规范之内,只是礼貌程度很低。

四、结语

网络语言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语言变体,它有着无限的创新性,给现代汉语来了一股强烈的冲击波,有人称之为“第三次语言革命”。然而,网络语言从词语和使用都没有一整套规范来加以约束,存在着不少缺点。有的网络语言品位不高,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