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53:20

数学教学反思篇1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以后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思考,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基础的掌握和巩固相当关键。

下面是我对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的反思:

第一,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对于有些浅显一点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失去了课堂上钻研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另外,至于淡化课堂笔记,是源于一种现象——我发现笔记记得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思考下一问题时,他们往往还在做前面一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样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第二,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通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应当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教材的详略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学会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第四,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知体系。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可以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第五,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

数学教学反思篇2

《数松果》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松果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一北师大版教材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是因为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5个5个地数数,并且比较熟练,这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比较轻松。而学生顺利地掌握5的乘法口诀,又为后面学习其它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有效。

1、创设情境,让孩子自觉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课堂的开始,我就呈现了秋天到了,松鼠们在森林里忙着采集松果准备过冬的粮食的情境图。学生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的数学问题的兴趣。

2、以先引导再模仿学习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由于学生没有乘法口诀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采取了直接告知的方法,我用简单、明白的语言让学生清楚的知道1×5=5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表示。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口诀中的“一”、“五”是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后面的“五“是乘法算式的积。接着,再让学生进行模仿,编2×5=10、3×5=15的乘法口诀。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着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联系,同时也体会着编口诀的一些要领(先编乘数,再编积)和编口诀的一些习惯(积少于10才加上“得”字)。当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认识、体会后,我再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计算,编写剩下部分的乘法口诀,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得到了落实。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知识储备,他怎么能探究出一点什么来呢?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摆正教师角色的定位,需要学生探究的,就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去究;需要老师指导的,教师也要敢于站出来进行指导。当然,我们并不提倡总是牵着学生走的做法,教学中不要怕学生出现错误。很多时候,学生的错误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如,学生在独立编制口诀时就肯定会出现“五六三十”和“六五三十”两种情况,学生通过朗读比较,会体会到“五六三十”读起来比较顺口。又如,学生在独立编制口诀时一定会出现“五七三五”的情况,学生通过观察、朗读,知道整数的读法里不是这样读数的。正是这样一些简单的对比过程,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自觉地避免以上错误,比老师直接告诉把小的乘数编在前面,积是几十几时不要漏掉中间的“十”等等,效果要更好。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二数松果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跳着数”的数数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先学“5的乘法口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以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为重点,让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上。首先,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5个5个地数,为编制5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其次,由于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运用主题图和课件,使新授知识更加具体,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其次,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说一说乘法口诀的意义。本节课比较不足的主要有:教师如果能对课堂教学各环节时间的进行妥善安排,课堂或许会更丰富。其次,学生对于口诀中的规律的发现还比较浅层次,教师的引导如果针对性较强些,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三《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一课时。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

首先让学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图里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数学问题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

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如在熟记口诀时采用了对口今、开火车、手指等游戏,使学生乐记且又记得牢。

3、以探究式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这节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5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5的乘法口诀算式的比较观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函数思考能力;通过对情景图的提问题与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挑战自我”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等等。

数学教学反思篇3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己内在的思维发现规律,并能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正所谓“授之以渔养其终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纯粹地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了方法,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教好数学,就要在课前考虑如何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如果不进行教学设计,就不能很好地、有效地组织教学,就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完全地传授给学生。讲台是教师的舞台,教师要想把这台戏唱好,必须预先进行创作、设计,所以教师既是作者,又是导演,还是演员,同时还是乐队的指挥。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设计是一个不断改进、日趋完善的过程。我在设计《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当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我在设计这一课时时,按照“授之以渔养其终身”进行设计、组织教学的。

1教学设计的初稿

我开始写教案时,就简单的按教材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和以往的经验一气呵成结果,认真看了之后,才发现缺乏新意,陈旧的教学方法和程式化的过程,没有体现出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可见,我的这份教学设计是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只是凭借经验来完成任务是不行的了。经过思考后,便开始进行修改。我参阅了很多的有关资料,在导课、准备和练习上加了功,并且把每个环节又重新安排了一下,要比第一次心中有数多了。就这样,我的教学设计初稿完成了。

2教学设计的实施

教案设计的合理性只有通过教学来验证。终于到了试教的时候了,我就按照教学设计的初稿开始上课。前几个环节都顺利完成了,可是,时间不够了,到要练习的时候下课了。课结束后,我自己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之后,我明白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只是考虑到了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每个环节都在强调要教的新课的概念,反复不断地分析给学生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分析,自己去解决问题。老师教的很累,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看来,教学设计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备学生怎样学,学什么更为重要。

3教学设计的修改

经过第一次的试教,发现了教案中存在的问题后,对教学设计的修改也是必要的。在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能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以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设计成关键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去解决这些问题,比老师反复讲解的效果要好。课后,我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在引探准备中,主要复习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回忆“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了解一个物体运动的特征,并联想行程问题中一些经常考虑的因素,为新课作准备。而第二个环节里,我将几个概念分散在每个细节的环节里,一个部分讲一个概念。首先,在准备题中,通过学生演示,解决“从两地出发、相向、同时”;然后,在填完表格后,设计几个问题解决“相遇”的概念;再通过表格里的数据让学生观察,回答问题来解决“相遇时间”;接着,带领学生一起总结“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特征;最后,在学生自己解答例题的过程中,分析“相遇问题”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解答,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解决“速度和”的概念。这样以来,概念很清晰,相信学生也容易理解,不会混淆,也会节约时间的。

4教学设计的再次实施

经过这次修改后,我对《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的认识又深了一步。于是,拿着新的教案,我又一次的走进课堂,并邀请了学校的数学老师们来听课。这一次的课比第一次大有进步了。整个课堂秩序井然,教学环节紧凑,过度自然,概念讲的清楚,学生思维活跃,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每个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去解决,并且学会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看来,教案是要经过反复修改、精心设计才可以将教学过程实施的更好。

数学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行为数学思维

一、数学教学反思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一)数学教学反思的特点

一般说来,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这一活动以探索和解决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合理型的数学教学实践为最终目的。

(二)数学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数学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

1.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可从多角度进行,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既是对蕴藏在数学表层知识下的极为丰富的数学精神、思想、方法、原理、规则、模式等深层知识的挖掘;从方法论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反思数学知识本身的方法论意义,其次要能从方法论角度去解剖数学知识,将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活动进行分析;从数学教材角度反思,数学教材作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数学教师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排特点,知识的呈现形式等进行反思。

2.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包括对教师的数学教学决策过程,教学行为过程,教学结果,教学技能与技术有效性的反思,也包括对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如对某一具体内容的教学问题反思,对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的反思,以及对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反思。

二、数学教学反思的作用

1.对数学教师思维的发展和整合作用

数学学习或研究是数学思维过程和数学思维结果的综合,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是概括性和问题性。

数学思维的概括性体现于它的迁移性,使主体不仅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推知普遍的与别人的联系,而且能将这种联系推广到同类现象中去,即应用已知的数学关系去解决有关问题。

数学思维的问题性是与数学知识的问题性相联系的。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过程的形式是通过对已经固化在数学教师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的教授,没有数学教学的反思,既不可能发现新的数学问题,也不可能获得对新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2.对数学教学行为的影响作用

数学教学行为更需要反思,因为数学教学行为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根本特征,又有自己的个性。教学反思是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最重要环节,有一个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其实经验的获得也是反思这个心理活动过程之后所得到的认知结果。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过程。我们对学生“理解”或“消化”数学知识的真正涵义获得了新的解释,“理解”并不是指学生弄清教师的本意,而只是表明学生认为自己“我通过了”。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所教的。那么,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就更加突出,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必须有一个过程,而反思就是最正确有效的途径,反思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能力,是创造性教学的基础。

三、数学教学反思的途径

教师为培养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在参与教学各个环节时应留心观察,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性质和结构,广泛收集相关信息,批判性评估自己的思想、行为、观念、态度和情感,重新审视教学经验,结合课例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尝试、检验,从而使教学进人一个新的阶段,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教学观察

教学观察包括对自我及对方的观察,当教师组织、参与教学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等,对自我提出疑问。一方面,对课堂整体情况提出疑问:“本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是否积极?”教师的自我疑问实质上是基于对教学双方的观察而进行的教学反思,因而教师既是局外人,又是局内人。他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感受进行观察,审视、总结教学,实质上也是对自我进行观察。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作好详细记录,以供课后总结教学时使用。

2.写好日志

日志就是把观察时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教与学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写出来,是分析的根据,认识的来源。写日志是教师与自己的对话,给自我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对教学经历作书面描述和反馈,从而激发教师对教学新的认识。写日志既要详细又要及时。当天的见闻必须当天记录下来,否则时间一过便印象不深,追述不全。随后想到的也应在日志中及时追记下来,标明时间。行文中一定设法把听到的话与自己的感想或评论区分开来。这样一是为了写下对自己和他人教学的印象、感想、评论;二是便于将来对教学作初步分析时使用。

3.评析交流

教师们聚集在一起,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得出最佳方案为大家所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们把教学过程中需要探讨的教学现象集中起来,并请来教育专家、教研机构专家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对它们进行全面深人的剖析、研究、整理和提炼,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探索适应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这是要求更高的教学反思。

4.自我评估

教师们应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做出评估,以确定自己在数学教学的某些方面是否可以改变,形成改变的策略,监测实施这些策略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必须客观地看待教学,批判性地反思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通过探究教学过程所得到的情况在许多方面是十分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对教学的设想,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它可以导向对教学更丰富的认识和对教学及学习过程更好的理解,它还可以作为自我评估的基础,因此,它是专业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行动改进

数学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排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习惯;改进方法;激发兴趣;因材施教;有效课堂;有效作业KH*2/3

多年来,我在一所区乡中学从事数学教学,很多学生数学基础差,惧怕学数学,所有科目中数学教学滞后,出于此现状,本人做了一些尝试: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改进学生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讲究实效;布置有效作业,并因材施教。下面具体谈一谈数学中的一些反思:

许多学生数学基础差,缺乏学好数学的勇气和毅力,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得不到提高,使得他们害怕数学,害怕数学老师,害怕学习,产生忧郁心理,选择放弃数学。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思考问题思维肤浅,单一,学习方法不当。怎样重新调动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尽快摆脱不良的学习状况,让他们的个性心理和学习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在实践中,我有这样的几点反思。

1尝试成功,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成功是一种荣誉,更是一股激励学生上进的内在的精神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的尝试到成功的甜头。如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设计,使优生高有所攀,困难生有望进步,很多同学往往害怕老师提问,我根据这一点,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技巧和内容,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且让基层差的学生回答问题不感到吃力,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答错了,也尽力引导,启发学生自己纠正过来。逐步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如在考试中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基层差的学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改卷时多找他们解答问题的闪光点,这样还可使学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氛围里学习。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

要让学生能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作为教师应针对小学初中数学在学习方法上的不同,根据情况对学生加以个别指导,指导他们如何记忆,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如何听课,如何作笔记等。对于在预习中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放松地听讲;对于已经看懂,但仍有一定难度的则要认真听讲,如有可能在课下再提出更深入的见解向老师请教,这类问题往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尤其要予以重视。对于自己所不懂的则要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思考,但一定要沿着老师的思路走,尽量放下课下预习中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够迅速解决自己的疑问。还有一点,应予以注意,就是在即将下课时老师讲述的知识最容易被同学忽视,这时一定要克服心理上的惰性,集中精力,坚持积极思考,注意理解老师讲述的内容。对于自己仍未解决的问题,做一个记号,如果再自习课上,经过重新思考仍然不能独立解决,就及时向任课老师提问请教。

2.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因自身就带有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有不少办法,如上文所说的成功体验其实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干兴趣的问题,使他看到这个题,就不由得想“这是什么?”和“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也就是说问题的趣味性,诱惑迫使她身不由己地思考这个问题。趣味数学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显然,在现在数学高度抽象化的形势下,适当的介绍一些数学趣闻。趣味数学题,对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一定起着很大的作用。把数学问题日常生活化,是趣味数学的一大特色。而正是如此,较之数学教材一系列抽象的数学符号,数学问题。趣味数学也许更能贴近我们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2.2因材施教,有效实验课堂教学,课后不布置垃圾作业

数学教学反思篇6

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自主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进行反思,这样的反思能够使数学课堂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并完成,进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具有即时性、多变性,虽然教师会在课前精心备课,并进行课前反思,但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会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仍会有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面对突发状况,若教师还是依照教案教学,不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思路,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受到阻碍,进而影响之后的听课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大下降,也就谈不上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了.

例如,在讲“反比例函数y=1x”后,笔者让学生判断:当x1<x2时,其对应函数的值是否是y1<y2.学生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笔者直接引用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但是很多学生依然很迷茫,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意思.面对学生的这一状况,笔者并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赶紧调整了教学思路,运用特殊值代入法进行具体的运算,这样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了.

课后笔者对这一环节进行了反思,认为还可以采用图象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从图象上找出x1和x2所对应的y1和y2的值,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这样学生既进一步熟悉了函数图象,也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有了真正的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面对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教师不应回避,而应当积极引导,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使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知识,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教学效果反思作为一种习惯,并巧妙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进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概率”时,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中买中奖的事例;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引入商场购物,同样的商品,有的商家打折,有的商家返券,有的商家可以多积分,并有抽奖活动,让学生计算买哪家的商品最合算.

对于以上生活实例,学生都非常熟悉,如果教师在讲新课前将这些作为问题提出,学生肯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他们学习的热情会大大增加.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尝到了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问题的快乐,自然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这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因此,数学教师要经常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并对所选实例进行及时调整,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使初中数学课堂充满生气.

三、总结

数学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33-1

一、教学反思的原则

1.及时性。

课堂教学反思贵在及时。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长期积累,必有“聚沙成丘”的收获。

2.持续性。

教学反思贵在坚持。教师只有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经常性反思的习惯,才能更好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改善其教学行为。

3.实效性。

教学反思要注重实效。要树立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而是为了改进而反思的观念,反思出自己的问题后,要分析原因,思考改进的途径和方法,力争在预期的时间内取得改进的实际效果。

4.自主性。

教学反思要自觉自愿,要认识到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如果教师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上完课后不去重新审视、分析,就很难提高自己。很难想象,一位教师两轮教学的教学设计能“吃”一辈子。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1.反思“情境创设”。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完每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回顾总结,考虑你所创设的情境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否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在引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之处,同时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的信息,考虑下节课的情境创设,并及时修正教案。

2.反思“上课效果”。

从整体上反思:本节课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所制定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从局部反思:是课前准备不足,使情境创设没有达到预期?是问题指向不明,学生答非所问或不知从哪何说起?是情境的讨论耗时过多,未完成教学任务?是方法不科学,无法顺利解决?还是观察不仔细,导致认识不全面,甚至错误?以及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

3.反思“教学方法”。

上完一节课,静心思考: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并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核心问题是否凸显?启迪是否得当?讨论是否到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否提高?学生有什么发现和不同的观点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提示”,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4.反思“评价体系”。

每堂课后认真思考一下本节课的评价内容是否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数学活动;评价的方式是否多样、是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的主题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因材施教等等。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性的评价,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极好的方式,便于教师扬长避短,不断提高。

5.反思“疏漏之处”。

上完一节课后,由于疏忽、经验不足等原因,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细节没顾及到,重点没突出,或是难点没能突破等等。因此,教师课后必须及时进行总结,认真思考对策。还可翻阅相关资料,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制订相应的补救措施,再确定消除缺憾的时间,拟定在某节课,最好是毫无痕迹地该课时的内容之中,达到“补漏”的目的。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自己的“疏漏”。及时整理学生的普遍错例是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一个好习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去掌握已有的经验或现成的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鉴于当今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忙于纠错,而是要去思考与总结错误发生的根原,积极地思考与制定再教时如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反思的作用

1.自我诊断,完善教学。数学教学可以使教师及时根据教与学的情况,对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可以随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

2.促进学习,提高自身。持之以恒地写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多种能力,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对教学领域深层次进行思考。

3.总结经验,提高质量。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都是教师的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教师的长期课堂教学反思能使教师对课堂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相应提高,从而加强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监控能力,自如地应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03).

数学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备课;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学困生

一、提高课堂备课质量是关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即是预。众所周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备课。我们要转变教师备课的传统方法,吸取他人的经验,以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去灌输教学。要想解决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是重中之重。

1.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不能盲目地追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应该完整、明确,紧密依据教材,同时要有教师独特的教学特点,要有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自始至终在知识、能力、思想感情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能够全面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要求。

2.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一个老师一个教学方法,在我看来,没有学得不好,只有教学的方法不佳。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师可以通过生活的例子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的影子,如此学生必然兴致盎然。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要最大化地选择教学方法,竭尽全力使之科学、合理,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其间须注意体现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3.加大对学困生的关注

有的学生进入高中,基础不牢固,成为学困生。怎么办?学困生的出现让我头疼不已,经过反思,我认识到不是学习的内容有多难,也不是学习环境不良,更非学生的素质过差。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现了学困生,我们要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这样反思,不断加强自我反思,从而让学困生的数量降到最低乃至消失。

二、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王国维曾经总结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蕴含的哲理意趣值得教师借鉴。其深刻的内涵常令我反反复复的揣摩。我认识到:教学价值是教育教学的更高境界,也就是类似这首词的第三句。

数学教学反思篇9

一、要做好课堂简要摘记

当前,老师讲学生听已成了教学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听是远远不够的。要反思,就要有内容,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堂简要摘记,课堂简要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摘记中更好的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促使老师和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所以课堂简要摘记是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

二、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1.在解决问题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题,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回顾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

2.在集体讨论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调记忆,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来促进个人反思,实现自我创新。

3.在回顾知识获取时反思,提炼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是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

4.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势。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5.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三、从课后学习及作业情况的自我反思中加强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和自己在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

四、帮助学生提高反思效果

数学教学反思篇10

一、数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反思必不可少。教学反思是指在课堂结束后,把对教学过程的感觉、学生的反应和自己的想法汇总成文字材料,对自己课堂的总结和反馈。反思是教学的进步,是提高教师素养和学生水平的重要环节。进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形成一套教学的系统,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更有助于其钻研学生心理、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剖析自己课堂的优缺点,不能照顾学生的情绪,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那么,就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自觉地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及时积累,上升到一定高度,使之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对教学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反思教学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查找到原因,找到对策,我们就会进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反思教学

(一)教师的反思

1.加强自身学习

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必须的,也是很关键的,有了理论基础的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才更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发展要求。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进步的过程,也为我们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的学习很重要,给别人一桶水,自己需要有三桶水,这样别人才会觉得你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为人师者更应该如此,要时时刻刻不忘提高自己的素养,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积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钻研新课程标准,钻研心理学、教育学等重要学科,这些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积极的影响。一个不学无术的教师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的学习过程就是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自己不断完善并且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才会顺畅,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与同事交流

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是我们不断进步和成功的动力,一个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教师是不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和尊重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团体中,作为个体,你会常常感到自己力量的单薄和知识的匮乏,要相信集体的力量,主动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个人才会进步,学生才能感受到力量,不但能拓宽自己的思路,学生也会感觉豁然开朗,重视和采纳不同意见,是我们提高自己和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学习是一个团体性的事业,不是一个人就能创造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学的良性互动。

3.多听取学生的意见

学生也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反映教师教学的过程,因此,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是我们必须及时听取和积极改进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教师与学生要经常进行交流与对话,不仅学生要听教师的教导,而且教师也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倾听是一种修养,是素质教育对老师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不懂的、似懂非懂的问题要及时找到原因,这样才能创设一种平等的良好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渴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的反思

1.创新学习方式

创新是新世纪的召唤,创新的年代需要我们创新学习方法和手段,使学习适应时展的要求。开放性学习、问题式学习都是不错的学习方法,是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应积极参与到创新型小组的学习中,大胆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的奥妙,体会学习的乐趣,发挥其主动作用。

2.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有利于激励教师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促进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把重难点知识能充分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对于教师的讲课方式、方法,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中肯

的意见和建议,既能满足自己学习的需要,也能使教师进步。课堂评价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不断思考,也是教师进步的一种途径。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在听课和评课中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