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论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54:17

高中议论文论据篇1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大要素,假如论点是灵魂,论据就是肢体。因此,论据的协调使用及合理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一、使用论据的原则

1.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论点统摄论据,决定论据的取舍。论点靠论据来证明,论点从论据中来。

2.论据的质量:a真实而准确,b典型而有代表性c新颖而有时代性。

3.论据的品位。符合真善美,符合基本道德和人文精神,代表事物的本质意义。

二、论据的选择的角度

1.人物事例。这方面的材料很丰富,可以是历史名人,也可以是当代名人;可以是科学家,也可以是文学家;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是现实中的人物;还可以是学生最熟悉的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古今中外,名人伟人数不胜数。

2.天文地理。日月星辰的自然规律;风雷雨电的变化现象;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白天黑夜的无穷轮回等等。

3.自然万物。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翱翔的飞机,奔驰的火车等等。

4.文化经典。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成语典故,神话故事,历史故事。

5.时代印记。新闻热点,时代潮流,网络世界。

三、运用论据该注意点

1.叙述论据简明扼要,与论点无关的内容要舍弃,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也尽量采用概述的方式叙述论据。例如: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释迦牟尼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项羽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

2、叙述论据详略得当。众所周知何必多言?多言则生厌。鲜为人知岂可少提?少提则无趣。例如:

论点:负重成就生命的灿烂

论据:牛根生的创业经历

牛根生是一个无学历、无背景、无资产的“三无”人员,他给自己定过一个在当时看来是遥不可及的的目标,同事认为他异想天开,他却并没有因为别人的不解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肩负着那沉重的目标奋力拼搏着。一步一步朝梦想奔进的他,最终获得了成功,成为蒙牛乳业的创始人。负重而行,让牛根生变得更坚韧,在最艰苦的时候他没有卸下肩上沉重的包袱,没有畏惧和退缩,迎难而上,终于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3.论据必须议论分析。摆事实和讲道理应该结合,才能真正达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只摆事实不进行分析,就犯了堆砌论据的毛病。叙议结合,有利于论点论据融合,用议论揭示事例的本质含义,这也体现“论证”。议论要精彩,击中要害,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4.议论分析紧扣论点。不围绕论点展开的议论分析是毫无意义的分析,论点是灵魂,是指挥棒,论据和论证必须以它为中心。议论分析是连接事例和论点的桥梁,它必须把事例中的现象上升为理论,使之转化为论点。

四、论据的组织

1.要有一条红线串连起论据,并以此为核心,组织起论据。

2.要注意安排论据的位置。哪个在开头起引出论点的作用,哪些在中间主体部分起证明论点的作用,哪个在结尾起深化论点、首尾圆合作用,要设计。

3.要注意论据的顺序。论据谁在先谁在后,是有讲究的。它体现思维的严密性和论证的逻辑力量。安排不当会影响说服力。一般说来,应按程度轻重、范围大小、时间先后、性质类别、人物身份等顺序,作出合理的安排。

4.我们主张论据数量多一点好,但同一类型的论据不能多,若单一罗列,反映的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一种情况,不具有普遍性,论点自然也就缺乏足够的赖以成立的依据。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论据,选材必须多样性,注意纵横两方面。关键是使用论据的目的要明确,一定要为论点服务。

总之,不能“捡到篮子里便是菜”,要有目的的安排。

五、论证方法要灵活,要多样

1.实际上,狭义的论证方法就是使用论据的方法。通常学生只用一种论证方法(例证法),那是不行的。单调而呆板。

2.多个论据证明一个论点,为防止呆板,防止堆砌,就可以用对比、类比、比喻等多种方法。这样会面貌一新。

3.先说正面论据,后说反面论据,反面论据起衬托作用,以反衬正,突出论点。

高中议论文论据篇2

人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材在编排上分为三个系统。第一个系统是主体部分,包括必修一至必修五后专辟的写作专栏,它力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的记叙文和议论文作文训练。其中议论文教学则集中在三、四、五册必修教材,第三册安排了“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四个专题。第四册安排“学习横向、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等专题,写作内容编排较之以往教材有了明显的渐进性和系统性。但是由于教材作文训练内容有些笼统,在具体的方法指导上还不够完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教师感到难于操作,难于按照教材编写者的思路使用。不少教师干脆另搞一套,依旧是高一就紧靠高考,以高考作文命题为参照标准来大搞应试化作文训练。由于应试作文没有逐点训练、逐步升级的规划和体系,因此学生的议论文也都是很难经得起深推细究的。

当前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主要存在以下弊端:思想缺乏深度,论点幼稚甚至偏激;思路打不开,堆积素材,不能对素材深入分析;结构不严谨,条理不清楚、语言不生动。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议论文能力,依旧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对高中语文必修模块“议论文写作教学”系统的补充与重构

新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材的取舍权在师生手里。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和创新。教师要整合三、四、五册的教材,先对学生进行论点、论据、论证的“宏观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具体每一个专题教师再进一步深入,做微观指导。比如论点的提出,要教给学生常见的提出论点的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摆出事实,引而不发;以事引论,发人深省;限定范围,不枝不蔓;委婉曲折,引人入胜;反弹琵琶,别出心裁;正反对比、严密周全。每一种方法教师都要列举实例加以指导,并让学生做片段训练。

微观指导和宏观指导是局部指导和整体指导的关系,两者必须相辅相成。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还包括整篇训练和片段训练互相结合,作文训练不能只搞单打一的成篇写作训练,而要针对学生写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片段的强化训练。相信只有整体和局部兼顾,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专题整合在一起,如专题“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可以和专题“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整合在一起。在议论文中经常使用叙述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叙述是议论的基础,并可以引出议论,议论是叙述的精华。学生写议论文,往往不会叙述,尤其是不会定向叙述。定向叙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历和事件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的需要再创作。定向叙述要求吃透材料,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审视材料,转述为议论的观点服务,转述的文字要简洁明确,既要忠实材料,又要给人以新的启迪。两个专题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选择论据的同时选准角度转述材料。

二、读写结合

人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材除了专辟的写作专栏外,还有一块是读写结合的产物,从写作角度说,属于笔记作文。下面我们就以人教版必修三的课后习题为切入点,看出高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中蕴藏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要素,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第三册第9课荀子的《劝学》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设题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了解本文运用比喻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写作方法。再比如《师说》第二题:“课文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说一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这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应悉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鉴赏的方式,细细琢磨经典文章的妙处,逐一将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所涉及的议论文写作方法进行合理的归纳、提取,从而实现议论文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迁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训练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教学应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主要运用抽象的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通过分析综合的方法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就必须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因为议论文要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每个要素都离不开抽象思维能力。论点要正确,学生就要深刻抓住问题关键,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创见地发现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要合乎逻辑,正确地使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多种推理方式,合乎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充足理由律等思维规律,反对轻率概括、以偏概全,灵活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呢?

首先,中学生学一点逻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适当传授有关思维基础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运用于议论文写作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提炼论点,学会对论据材料进行选择、加工。

其次,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贯穿到有关论证方法知识的学习中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既学会论证的方法,又提高推理能力。学生写议论文最严重、最普遍的问题是缺乏论证意识,不知道怎样进行论说,往往用叙述事实代替议论,写作套路基本上是“观点+例子材料+联系现实”。教师要指导学生有了论点和事实论据,还得分析,只有分析才能把论点阐明,把道理讲清。所谓分析,是与综合相对的,运用思维互相联系的过程与方法,主要是对文中所举的事例、事例发表看法,使其同论点融为一体,更好地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此外,还要将具体材料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从形式逻辑思维来说,在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时还要正确运用归纳、概括和演绎的方法。比如让学生根据论点,找出典型事例并加以转述,再以这些事例为前提进行归纳推理,以推出所要证明的论点。

四、写作素材的积累

议论文写作要做到有理有据,很多学生在写作中总觉得没有确实有力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陷入积累不足、写作资源匮乏的困境。议论文教学首先要求学生积累材料,可以从哪里获得素材呢?

1.取材课本范文

初高中教材蕴涵着成千上万个写作素材,再加上老师在教学中提供的补充素材,足以建立一个资料库,满足中学生的创作需要。如屈原《离骚》、司马迁的《鸿门宴》等,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古今文化名人的素材。

2.取材课外

阅读材料、文化经典、文学名著、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教师要求每人准备一本议论文写作材料积累本,从高一沿用至高三,力争积累上百条新颖典型的议论文写作素材。

3.坚持做时文评说的训练

“时文评说”更准确地讲叫“新闻评论”,即要求学生主要是对当前发生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说。要以具体的事实为由头,观点要正确,合乎逻辑,同时还要有新意,语言要精练简明严谨。进行时文评说的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同时训练学生思考与议论的能力。这类训练可以以周记的形式进行。如特级教师赵谦翔就坚持带领学生收看《早点新闻》、《时空报道》,然后要求学生写新闻述评,使学生将“做人”与“作文”融为一体。

显然,锻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教师要围绕每一个专题设计出具体可操作、合理的训练步骤,要进行一系列的过程指导,教会学生“怎么写”。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种专题训练,只是解决了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入门问题,无法培养高层次的写作能力,但是,正如郑桂华所说:“探索一些作文训练的简单有效定势,对学生进行写作过程的初步指导,使作文教学有章可循,提高教学效率,效果还是可以期待的。”①

注释:

①郑桂华.从两个维度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议论文论据篇3

潘教授认为:“‘三要素’属于‘形式逻辑’范畴,它不论观点正确与否,只考虑推理形式是否恰当,将它作为认知方法,属于线性思维或平面思维,是不合适的。”还认为:“‘论点’的形式不重要,‘论点’的性质才重要。‘论点’的新颖与逼真,是议论体式写作的先决条件。议论体式写作的目的,便是‘求真’……”然而,他后面又强调:“议论体式写作的目的是追求真理,然而,由于认知是没有尽头的,所以真理往往又是遥不可及的,认知追求的是‘逼真性’。”

我觉得潘教授对中学议论文的教学与写作还是不甚了解。由于受年龄、阅历、知识的限制,中学生的写作活动主要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他们的论点难免有高下优劣之分。如果用成年人的眼光来衡量他们的习作,当然会觉得幼稚一点,或者是不全面、有偏颇。这都是正常现象。提倡论点要准确,要“逼真”,这绝对没错。但是,我们不能脱离实际,苛求学生。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根本任务还是教会学生能够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能够思考,能够论辩。既然“认知是没有尽头的”,真理“又是遥不可及的”,连成年人都无法事事达到真理的程度,只能尽量追求“逼真度”,又怎能要求那些稚气未脱的中学生写出真理性很高的议论文呢?这不是太难为他们了吗?

至于潘教授对当下中学生议论文观点陈旧、论据雷同的批评,我也持有不同意见。潘教授说:“他们的‘议论文’写作,几乎所有的‘论点’都是陈旧的,‘论据’都是雷同的,例如‘贵在有恒’‘诚信’‘助人为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志者事竟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知识就是力量’……”确实,这些类型的文章,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中学生都写过,是很“陈旧”。但是,作为励志性的题目,“有志者事竟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是可以写的,也是有必要写的。这有利于他们的性格成长。正如经典作品一样,哪个时代的读者都可以阅读,是不会过时的。还有,只要留意当前全国高考、中考的作文题,我们就可以发现,可供学生论述的“论点”还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潘教授所说的“他们的‘议论文’写作,几乎所有的‘论点’都是陈旧的,‘论据’都是雷同的”,未免太绝对、太武断了。

潘教授在“材料意识缺乏:基础的浅陋”一节中写道:“‘三要素’思维是‘论点’先行的,是以‘论点’为原点的思维,而议论体式写作的原点不是‘论点’,而应是‘材料’,‘论点’是来源于‘材料’的。如此重要的‘材料’工作在‘三要素’思维中却被忽视,因而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也是付之阙如。是先有论点还是先有材料,这涉及‘唯心’与‘唯物’之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知道,学生写作文,有人曾戏称为写“遵命作文”,就是按命题者的要求作文。我们可以还原―下学生的写作顺序:先从老师或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提炼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论点),然后再调配大脑中储备的素材加以叙述和论证。因此,学生写议论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抑或材料作文,实际上都是先有材料,然后再确立论点,最后成文。学生的论点不可能从天而降,他们的写作原点也是材料,根本就不是潘教授所说的论点先行的情形。

潘教授还强调“原始材料”的重要性,认为:“对于议论写作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材料’……古往今来的作者都极为注重‘材料’的完整、全面、真实,注重‘材料’的搜集、甄别、思考。”“在议论体式写作教学之初,就要……让学生围绕着一定的领域、专题、论题搜集、学习、思考相关资料,积累相关学养,养成定向搜集资料的习惯与良好的‘材料’(资料)工作意识。”这些主张我完全赞同。写出好文章确实需要拥有完整、全面、真实的材料。但是,潘教授的这些观点如果是放在大学里,用于要求大学生,恐怕还可以做到,拿来要求中学生,可能就脱离实际了,有点理想化了。学校里繁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严重压缩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该怎么去,去哪里占有大量的“原始材料”?

潘教授还认为,“议论文三要素”忽视了议论性文体中的驳论文,认为驳论文一般不用论证方法,阅读这类议论文本自然就找不到三要素。其实,驳论文作为议论体式文章的一种,一样有论点,只是它的论点往往不像立论文的论点那样明显。它的论点往往是破中有立,边破边立,是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表明自己的观点;它不仅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论点,而且也有自己的论据和论证方法。以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在批驳有些人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过程中,鲁迅先生陈述了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事实,提醒人们评判“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用事实分析、证明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在这篇典型的驳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样样齐全。因此,只要是议论体式的文章,不论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论辩文,都带有传统三要素的特征,并不是找不到三要素。

高中议论文论据篇4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热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欲望。”由于地区的基础教育教育理念与方式还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高中语文写作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是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议论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阅读、轻写作”,忽视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生活,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写作兴趣低,写作基础薄弱,文章理论性偏强,缺乏生活元素等。鉴于此,笔者将从生活教育理念角度出发,根据自身教育经验提出一系列改进地区高中议论文写作教育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笔者在长期调查中发现,在地区的高中学生中对议论文写作普遍存在不感兴趣现象,这样成为制约地区高中议论文写作低效的主要原因。因此,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目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首要解决问题。

首先是关注学生写作状态,采用正确写作观念给予指导。传统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都是由教师来完成,学生只负责将文章写好就行了,这种现象显示出语文教师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写作的状态。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写作状态,尤其是在选题时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生活积累,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命题,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

其次放宽条件限制,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写作。教师在议论文写作练习时对立论、结构以及论证语言等都进行严格限制,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束缚太多而无从下手,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能够凸显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的创新性、个性与深度,教师需积极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自由地表达个人的观点[1];另外还可采取让学生进行自主拟题,最大限度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让学生的思想在自由环境中纵情飞扬,毫无顾忌的倾诉自己的情感,这样便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引”“导”议论文写作的源头活水

高中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主要的两个源头就是:阅读、生活。若要学生写出好的议论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阅读、生活两个方面进行议论文写作,从而让学生的写作源泉更加丰富而不枯竭。

生活是议论文写作的源泉已经是人们的一种共识,但是在谈及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议论空洞”、“语音枯燥”、“缺乏真实情感”时,很多教师都认为是由于学生生活方式单一,循规蹈矩,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等。但是笔者认为,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也是非常丰富的,所有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学生缺乏鲜活的生活,而是缺乏关注生活的意识。因此,我们需要唤醒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让学生养成主动观察、认识、总结生活的习惯,并善于发现、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从课外练笔开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养成写随笔或者日记的习惯,将生活发生触动心灵的人或事记录下来,及时捕捉心灵的感受。只有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他们才能够主动地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且在写作时可真实、完整地展现自己的内心生活。

三、“以读促写”积累议论文写作经验

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两项重要任务,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若能拥有广泛地阅读视野,可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从而对议论文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

在阅读中积累论据材料。议论文写作的关键在于积累大量的写作论据。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高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基本上都是应用陈旧、无新意、无说服力的论据。因此,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论据材料的习惯,这样在议论文写作所积累的历史事件、人物典故、诗词名句等等都可作为议论文写作的论据。在平时教学中,教学可以让学生写作短小的读后感,指导学生注重分析文本的结构、写法以及语音特点,这样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思考,从而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四、结语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同时文学创作与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更是如此。但是在地区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生活对议论文写作的意义,从而导致学生失去议论文写作兴趣和激情。生活教育理念积极倡导教育要与生活相互融合,并强调教育过程与生活过程保证一致性,运用生活教育理念来指导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议论文写作源泉,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高中议论文论据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议论文;教学策略

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面临这样一个困境:有的学生爱看好文章,爱学好文章,偏偏怕写文章,尤其是谈到议论文的时候,粉嘟嘟的小脸立即色变,老是觉得“无话可议”或“有话不会议”。

其实,议论文教学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初三是学写议论文的启蒙阶段,只有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才能为高中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生怕写议论文的探究

初中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接触最多、练习最多的是记叙文。对于写简单的记叙文,他们早已轻车熟路。但是,议论文和记叙文虽然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们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和方法上却各有千秋。对于学生来说,议论文是陌生的朋友、生涩的朋友,甚至是枯燥的朋友。那么,议论文与记叙文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在文章的写法上,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叙述、描写,或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巧妙地反映现实生活;而议论文则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恰当的来论证和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

其次,记叙文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和刻画的人物形象总是独立的、具体的、生动的,这种个别形象和具体事物中,往往体现着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和本质:议论文虽然也必须用翔实的、个别的材料作为基础,但它在论证客观事物的真理时,却总是作概括性、抽象性、真理性的论述,从大量的具体的事实中直接引申出普遍性的结论来。

最后,记叙文要求以情感人,它不仅影响人们的思想,而且诱惑人们的情感,激发人们强烈的爱憎之情;而议论文主要是以理服人,虽然有不少议论文也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但它更重要的仍然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以无可争辩的道理,说服观众。

二、初中议论文初始阶段教学策略

初学议论文写作,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可以采用“拆骨剥皮”分开教学、“先说后写”逐个击破的方法,让学生对议论文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掌握的过程。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深入浅出,掌握常识

议论文的教学,首先要讲述写作议论文的基本常识。不但要先让学生了解什么叫议论文和立论、驳论这两种最常用的形式,还要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引论(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论述之间的联系;掌握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典型事例论证法、科学道理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等。

我在教学理论知识时的做法如下:首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出话题:

老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从春节开学到现在,我们班的垃圾桶里,天天都会有同学们吃了一半丢掉的小面包、火腿肠等,今天,我们就来关注学校里存在的浪费现象,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1:我认为这种现象很不应该,我们现在还是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浪费食物就是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这是不孝的表现,是对辛苦培养我们的父母的不尊重!

学生2: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反对浪费之风,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坚决抵制校园里浪费现象飞发生。

我用身边的鲜活事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浪费现象”学生既熟悉又有话可说,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实际上学生的这些发言就可以看作是议论文的引论部分,包含了论点。接着,我继续将话题引向深入。

师:刚才同学们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要反对浪费、提倡节约。那么下面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呢?

学生思维敏捷,举了很多例子,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也有雷锋、焦裕禄等时代楷模的生活榜样;还有的举了商纣王酒林肉池而亡国、秦朝大兴土木而衰亡等反面事例:有一位学生还引用了的一句话:“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他们的精彩发言,为后面讲授议论文基础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

最后,进入正题――讲授议论文基础知识。实际上,学生刚才的发言已经包括了议论文的各个元素:论点、论据、论证,事例论据、道理论据皆有,还运用了对比论证法等。在此基础上,我只稍作点拨,加以补充,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起单纯的理论化教学快得多、容易得多,也更激起他们学习议论文的兴趣。为以后议论文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鲜明扼要,提炼论点

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要阐述的观点和主张。在文章中回答“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议论文最忌讳的是在文中找不到鲜明的论点。所谓“鲜明”,一为作者态度鲜明,褒什么,贬什么,泾渭分明。二为语言表现形式鲜明,一般都用简洁明了的短语或者句子来表述。

3.提供论据,分析论据

所谓论据,就是作者在文章中,为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而选取的证据!在文章中是解决的“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则是作者使用论据,对自己所认同的观点用各种方法进行阐述证明的过程。在文章中是用来分析、解决“论点为什么正确”的问题。

4.取题课文,模仿名作

经过三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此基础上,稍加整理思路,就可以进行整篇写作。但是训练之初,不必急于让学生去写,而要让他们先从模仿开始。

学生学写议论文,需要老师进行正确地引导。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章法以至语言都能真正成竹在胸,让外来的东西,通过巧妙的加工,变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总而言之,议论文起步阶段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按序训练,讲求实效。作为学生作文的引导者,语文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创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写好议论文。

参考文献:

高中议论文论据篇6

关键词:议论文;精读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071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议论文教学既包括现代文,也包括文言文;既包括精读课,也包括略读课。如何实现议论文精读课的有效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搞清议论文的基本要素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及论证。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它要求要正确、鲜明、有针对性。如《过秦论》一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要想证明论点的正确,首先,论据必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能够充分证明论点。其次,论据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第三,论据要新颖,尽可能地寻找一些新鲜的、能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示的论据。

3.论证

论证过程是指运用证据阐释证明论点是正确的过程。它要求论述要深刻、周密,讲究说理的艺术。还以《过秦论》为例,文章叙述秦国逐步强盛的史实,极写六国合纵攻秦反而失败,为秦所并,显示了秦上升时期的蓬勃发展之势;然后又极写陈涉领导的义军,人少势孤却迅速秦王朝,突出了秦亡之速。通过这样的叙述,用历史事实互相对照,得出了秦虽有百多年的兴盛史,败六国,吞诸侯,一统中国,威振四海,却亡于兵士疲的陈涉之手,乃是仁义不施的结果。在探讨秦亡原因的同时,其过秦讽汉之旨已意在言外。这个过程就是论证过程。

二、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纵贯式结构方式

按照引论(导论、绪论)、本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织材料,称为纵贯式结构方式。它大体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又称“三段式结构方式”。

2.并列式结构方式

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形成若干分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关系,共同论证中心论点,这就是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方式。

3.递进式结构方式

在阐述中心论点时,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关系,前一部分论述是后一部分论述的基础,最后推导出文章的结论。

4.对比式结构方式

这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事例,对比地组合在一起的结构方式,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两种不同的事理在对比中更清晰,从而更有力地突出正面的论点和主张。

在议论文中,上述结构方式常常交错使用,一般是以某一种结构方式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这样,既可使行文富于变化,又不会使文章杂乱无章。

三、弄清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5.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6.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7.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四、实施办法

在议论文精读课中,笔者总结出的具体教学方法可概括为十二个字:找论点、理过程、明方法、品语言,即作者要证明什么(论点)――怎样证明的(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为例,结合我校导学案教学要求,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1.自主学习环节(找论点)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了解时代背景,通读全文,并自己解决字词问题,同时给出字词测试题以检验其字词学习效果。第二个任务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精讲互动环节(理过程、明方法)

这一过程可以按照“怎样提出问题――问题怎样解决――解决问题有什么意义――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的思路来组织课堂。

(1)怎样提出问题

高中议论文论据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争议点理论

一、“争议点”的起源与定义

“争议点”(Stasis)源于古希腊法庭辩论,是修辞发明范畴的要素之一。Caplan将“争议点”定义为“两种相冲突观点的相遇,因此形成了论辩的中心并决定了论辩的特点。”Fahnestock&Secor则认为争议点是“对争议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所作的系统分类”。袁影分析了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得出:“前一界定侧重于性质描述,适于对个体争议点的微观理解,而后一界定是对争议点体系的宏观描述,两者相结合有助于较全面地认识修辞学中的这一核心概念。”

二、国内外对“争议点”理论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讨论争议点理论的学者,他在《修辞学》一书中将争议点划分为四种:“存在否,伤害否,严重否,合理否”。古希腊的贺马高拉斯将争议点划分为:“事实、定义、性质、程序”,奠定了争议点的理论基础。古罗马的西塞罗将争议点分为“事实、定义、性质、行动”并细化了下属争议点,认为“行动”争议点的下属争议点缺乏操作性,结合美国当代修辞学家博克的“戏剧五元”,修改“行动”争议点后形成:事实(存在确认;源头;起因;变化趋势);定义(概念释义;核心特征;组成部分;形成标志);性质(直接判断;比较判断);行动(任务;场景;施事者;手段;目的)。

三、“争议点”系统的简化

根据《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考试说明》,要求考生用约30个字写出材料概要,再按题目规定内容写120词左右。我们可根据考试说明要求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对“争议点”各要素进行取舍简化。即:事实(存在确认;起因),性质(直接判断;比较判断);行动(施事者;场景;任务;目的)。“事实”中的“存在确认”是指是否真的存在这种现象;“起因”是指导致这种现象的触发性原因或者是“导火线”。“性质”中的“直接判断”一般是指这种现象“正确否,荣誉否,提倡否”,有助于学生明确全文的主旨,相当于议论文的论点。“比较判断”将此现象与类似现象从异同和优劣方面作比较,说明这种现象的性质。“行动”中的“施事者”指实施任务的人;“场景”体现时间或地点;“任务”是指“思想或行为中所发生的事”;“目的”是指这么做的理由。

四、修辞写作教学流程

高中英语写作的体裁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是发表并挑战一些主张,通过说理与批评反驳来阐述论点的一系列的活动。任士海认为:“议论文是一种分析,说理,表达的正式形式,其主要目的就是陈述作者的观点并使读者能够接受其观点。有说服力的议论文必须说理严谨,逻辑缜密,分析透彻,论辩充分。”在篇章结构方面Kaplan认为:英语的篇章结构是直线型的,作者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主体部分进行论证。paltridge认为,典型的英语议论文在篇章结构上应为:(1)论点句(2)分论点a(3)分论点B(4)...(5)重申立场/总结观点/提议。本人将争议点简化后的要素结合英语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展开了修辞学写作教学课堂实践。首先,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对材料进行概括,清楚地描述出材料要反映的现象,体现了对“事实”的存在确认。在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不能偏题跑题。写正文部分时,需要认真审题,视写作要求具体展开,切不可随心所欲。常见要求学生写出对某个现象的观点,即应用一句话来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争议点”之“性质”就是说明这种现象正确否,提倡否,有助于明确全文的主旨。英语文章多采用直接的论证方式,重视让证据说话,要求作者用具体、翔实、权威且具有时效性的实例来证明观点的合理性。为此,学生需列出提纲摆出有说服力的若干论据或理由来支撑观点,有时要求学生由亲身经历举例。有时要求学生阐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即“争议点”之起因,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图表提供的内容等开展论述。最后的部分是结语,可以是重新强调主要论点,也可以是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现以2014年江苏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为例:

(1)布置概括任务:概括事实时,可先画出复现的关键词或主题句,囊括主要信息。围绕“事实”争议点,确认存在这种现象:aheateddiscussion.“起因”为:239englishwordshavebeenincludedinthelatestDictionaryofContemporaryChinese.应提醒学生用词用句避免雷同。

学生:today,alargenumberofenglishwordsarebecomingpartoftheChineselanguage,thuscausingtheenglishwordsincludedintheDictionaryofContemporaryChinese.Differentpeoplehavedifferentopinionsonit.老点拨:该段从“起因”到“存在确认”,较好地概括了材料所包含的信息。写作此段也可以从现象的“存在确认”到追溯“起因”,如:atpresent,aheateddebateonborrowedvocabularyhasbeentriggeredbytheinclusionof239frequentlyusedenglishwordsintothelatelypublishedDictionaryofContemporaryChinese.

(2)如何写正文:老师点拨:①正文首句,需要学生表达支持或反对的观点(“性质争议点”)。在这段材料里支持或反对的观点都可以,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列出充分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即可。

②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大多数学生支持收录的观点,理由为:1.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缩略词已经能为大家理解;2.使用起来方便;3.历史上其他国家的语言借用现象也十分普遍(“性质争议点”中的“比较判断”)。

③在结构方面,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使用过渡词和总结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分明。学生原文:asfarasiamconcerned,isupporttheinclusion.First,moreandmorepeoplearelearningenglish,andmostoftheusarefamiliarwiththemeaningoftheenglishwords.Second,itisconvenientforustousethewordsinthatmostofthewordsareshort.third,manycountriesinhistoryborrowedwordsfromforeigncountries,makingtheirownlanguagericherandmorecolorful.inaword,ithinkitisreasonabletoborrowasmanywordsaspossibleifnecessary.老师点拨:运用“性质”争议点中的直接判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运用”比较判断”等作为论据较好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提出结论或重申观点,符合议论文“总-分-总”的篇章结构。但该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论据不够充分,要求学生作进一步修改。(标注部分为老师点评。)学生习作:asfarasiamconcerned,iaminfavoroftheinclusion.(论点/争议点“性质”)anincreasingnumberofpeoplearelearningenglishinChina.SopopulararesomeofthewordsthatmostoftheChinesepeoplecanunderstandthemverywell.(论据①).moreover,peoplethinkitmoreconvenienttousethesewords,(论据②)forexample,peopleuse“it”ratherthan“xinxijishu”.Lastbutnotleast,intheinternationalworld,wehavewitnessedthatit’sacommonpracticeforonelanguagetoborrowwordsfromotherlanguages.(据③)(比较判断)taketheenglishlanguageforexample,manywordsareborrowedfromLatin,FrenchandChinese,suchas,“technology”fromLatinand“china”fromChinese..

inshort,itisquitereasonableforustoborrowenglishwords,whichmayhelpdailycommunication.(结论)onlyinthiswaycanweenrichourcultureandmakeourlifemoreconvenient.(目的)

五、结论

本次研究基于修辞学争议点理论讨论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学后有效改善了学生英语写作的策略:该系统中的事实争议点尤其适于高考作文的材料概括部分,性质争议点有助于明确全文的主旨句,行动争议点既可用于深化结尾也可用作一些体裁的论据。修辞写作教学实践后学生能够明确写作方向,落实写作内容,厘清文章组织结构,写作困难有所缓解。修辞学写作理论可为探索英语写作教学开辟一条创新之路。但如何将争议点系统与其它内容生成方法相结合,使论证过程更严密、论据更充实还有待今后深入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1]Cicero,m.t.(1954).RhetoricaadHerennium(H.Caplan,tran.).[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

[2]Fahnestock,J.R.,&Secor,m.J.(1983).Groundsforargument:Stasistheoryandthetopoi.[a]SpeechCommunicationassociation.

[3]Kaplan,R.B.(1966).Culturalthoughtpatternsininterculturaleducation[m].LanguageLearning,16.

[4]paltridge,B.(2000).makingSenseofDiscourseanalysis[m].Queenland:antepodeaneducationalenterprises.

[5]toulmin,S.,Rieke,R.,&Janik,a.(1979).anintroductiontoReasoning.[m]newYork:macrnillan.

[6]袁影.西塞罗“争议点”系统与博克“戏剧五元”[J].当代修辞学,2012(2):75-81.

[7]任士海.浅谈非英语专业英语四级议论文写作[J].科技信息,2009(2):14-16.

高中议论文论据篇8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概括出论点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对所给的材料都要认真阅读,仔细探析,把握要点;道理论正反概括出论点后,便进行道理上的论证再举一二例常言说事实胜于雄辩,对有材料的议论文写作方法介绍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碰到难理解的材料时,(其实中考、高考所给的材料,都不是很难的)要运用以物拟人,以物喻人,以人比人,以事比事,多角度联想的方法,力争透彻理解材料的精神实质,感悟出道理、谁也不能否认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吧、写议论文,摆事实的论证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具体材料请详见:

议论文就是运用事实、道理论证或反驳某种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章体裁。议论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论说文。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它是运用确凿的事实,无可辩驳的道理,逻辑严密的语言进行论证,从而揭示客观本质的文章。它的基本特征是说理性、说明性及较强的战斗性。长期以来,给材料自己命题议论文的写作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一些老师和同学,成了顽症。老师说教学难,教语文更难,而议论文写作乃难中之难;学生说学习难,学语文更难,而议论文写作乃难中之难。可是我认为,顽症可治,化难为易非但可以,想轻松写好议论文也是可以办得到的。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那就要把握给材料自己命题议论文写作的规律。其规律是:概括出论点,道理论正反,再举一二例,号召末问叹。

一、概括出论点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对所给的材料都要认真阅读,仔细探析,把握要点。碰到难理解的材料时,(其实中考、高考所给的材料,都不是很难的)要运用以物拟人,以物喻人,以人比人,以事比事,多角度联想的方法,力争透彻理解材料的精神实质,感悟出道理。有的人也把它叫作感点。所谓的感点就是对材料的看法、见解、观点、意见。这个感点就是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有时感点很多,就要抓住重点,写最轻易的,写最新奇的,写最重要的。也就是和社会有联系的,人们所谈论的热门话题。这就是前人所云“文为时而作”。而且在众多的感点中只写一点,才能有针对性,才能写深写透。假如能逆向思维,寻求新的理念更可取。如:人们都说“旁观者清”,而逆向思维就是“旁观者未必清”。而所给的材料,不能不引,也不能全引,所以要概括,概括的话一定要简明。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道理论正反概括出论点后,便进行道理上的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必须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谁也不能否认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吧。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必须全面的看新问题。纵向看,横向看,而且一定要联系当前的形势。假如道理是多方面的,就一定要分层次,有顺序。采取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为了增强语言的气势,论辩的力度,要多用短句,感叹句、双否句、反问句、设问句和排比句。在道理论证过程中,最好能引用一两条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它的正确性是被人公认了的。这样的道理才有无可辩驳的力度。这样的道理是中心论点的有力依据。若能恰如其分,必然收到言简意赅的最佳效果。然后在引出事实论据进一步论证。

三、再举一二例常言说事实胜于雄辩。讲很多的道理不如摆一个事实。写议论文,摆事实的论证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据等。所举事例一般要作到真实、有代表性,众所周知。叙述过程中,必须作到概括。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字数愈少,愈应该概括。所举事例越多越应该概括。或多句一例,或一句一例,或一句几例。假如文章比较长,需要举几个例子,必须注重各个例子的顺序和例子间的过渡及例子后的总结。而概括事实的语言一定要和中心论点相联系。假如在行文中想不到恰当的例子,你就要写自己或别人,按照文意,需要什么样的论据就写成什么样的事例。也许有人说这是杜撰例子。我认为总比没有论据要好得多。这也为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尽管我不赞成这么做,但在中考和高考中却有很多考生这么做了。这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四、号召末问叹首先引文概括出论点,然后在道理上正反对比探析,再摆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号召性结尾,而且要反问作结。假如不用反诘作结,若用感叹句结尾也很有力度。假如运用两个或三个感叹号,连用两个或三个问号,问号和感叹号共用更显得有力度。有的人认为反问句和感叹句难写,其实并不难。凡是陈述句都可以写成反问句或感叹句。因为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只是形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须知否定句的反问才表示肯定,而肯定句的反问才是否定。这种写法恰恰是符合人们常说的写议论文的一般过程。提出新问题:引论或绪论即“概括出论点”;探析新问题:本论即“道理论正反”和“再举一二例”;解决新问题:结论即“号召末问叹”。而就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看,也是俱全的。以上一般为立论文的写作过程。所谓的立论文,就是从正面提出观点,加以探析论证。而驳论文则往往树起靶子,然后摆事实讲道理予以批驳。最后依然用号召性结尾。需要说明一点的就是,给材料自己命题的议论文,有的人认为就是读后感。其实并不然。当然和读后感是略有相似。还要说明很重要的一点,有很多人不会拟议论文的文题。就在阅读材料后,概括出论点的时候,议论文的题目就已经拟出来了。我以为拟题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是最好的有三种:论点式,如《男儿当自强》;论题式,如《学和问》;比喻式,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什么样的文题,必须鲜明,有深度。因为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议论文的题目必然能打动读者。多少人不都坚信“读报看题,读书看皮“的原则吗?这就更能说明题目的重要性了。下面有这样一则材料:万人马拉松比赛,金牌只有一块,可另外9999人为什么还参加呢?有人命题:《重在参和》;有人拟题《辉煌不舍执着》;也有人写下:《爱拼才会赢》。通过比较可知,最好的是最后一个。总之,文无定法。一旦把握规律,入格易,破格更易。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写和改的前提是要勇于写。要想写出好文章,还必须多读。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克隆学形式,独特才创新。事实证实只有能在观点、结构创新的文章,才能在中考、高考中得高分。

高中议论文论据篇9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

议论文写作为初中作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多数农村初中学生对写议论文不感兴趣,并且他们的议论文写作能力也不强,不是论点不鲜明就是论据不充足等。基于这种形势,本文对农村初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情况进行了研究。

一、农村初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初中学生议论文的写作现状为:(1)所举出的事例不够典型,学生在举事例的时候通常会说“我”如何如何,或者是“朋友同学”如何如何。(2)事例与所要论证的论点不相配,不是答非所问就是论证不够具体充足,说服力不强。(3)结构简单,学生写的议论文形式几乎就是“三段论”。

二、采取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设置方式

议论文为用逻辑和推理以及证明,表达作者观点与立场的写作文体。可以将议论文分成两种:一种为立论,另一种为驳论。中心论点为议论文的关键,而分论点起到支持中心论点的作用。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分论点为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方法,每一个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表达。例如,对《失败也是一种财富》进行论证时,就可以利用分论的方式对其进行论证。中心论点为:失败也是一种财富。第一个分论点为:失败使我们认识到运用该种方法不能获得成功;第二个分论点为:可以总结经验,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第三个分论点为: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渐地完善自己。通过这三个分论点去支持中心论点。分论点是呈并列关系的。

议论文写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学习难度之大为众所周知的。长时间以来,议论写作水平不高普遍存在于初中学生之中,不是论点不明确,就是论证不够充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注重学生的理解推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把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亢梅英.拓展初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路初探[J].东方青年:教师,2011(02).

高中议论文论据篇10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法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文史不分家,除了高中历史教材和大量的史学资料需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及大量史料和文学作品相映衬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亦可相互借鉴。笔者依据二十来年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谈谈议论文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所谓议论文教学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教材内容的三要素,即论点、论证过程和论据。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以真实可靠、充分典型的论据,符合逻辑、思路严密的推理,引导出观点鲜明、提纲挈领的论点,这是议论文写作及分析的一般规律。将议论文分析法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将使教材显得更清晰明了,整个章节就能搭起知识网络的框架,也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更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记忆和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江苏高考制度2008年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成绩不纳入高考计分,各校课时紧缩,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认为,高中教材(以人教版为例)的三本必修,绝大多数章节都可以用议论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从而率先抢占这个制高点。例如,在教学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时,我就将从秦到清的政治制度串起来教授,先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阐释清楚,让学生明白其两大含义,即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它们是有联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军国大事由其一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沿着这两条主线,我就让学生找出各朝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又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即找论据)的,学生在梳理整合教材内容后,很轻易地得出本章节论点:即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受到制约和弱化;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这样的教学模式,简单直接,直奔主题,通过论点找史实,以史实为论据印证论点,教学环节不繁琐,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明确深刻。

教材中论点的体现或提炼,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直接体现和理解提炼。对于直接体现论点的章节,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了解。如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欧洲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从而理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因素和过程。有些教材章节,对于观点的提炼,则要通过整体的学习后才能提炼,如必修一抗日战争一节,阐述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的两条战线两个战场、相持阶段的百团大战及开辟海外战场的情况,而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要学生了解: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结果;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关注在抗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要将整个抗战历史,纳入二战的背景下教学,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这样的史学论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章节的中心,以线带面,以论点为基,这样才能清楚地架构知识体系,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