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54:55

思想道德教育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03-0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首先,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由此可以看出,在培养目标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国家都把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放在了首位,即坚持德育首位。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设置的目的,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其次,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再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政治教师按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过程所包含的阶段,大致可作如下划分:第一阶段,传授知识。第二阶段,培养情感、意志。第三阶段,确立坚定信念。第四阶段,付诸实际行动。简言之,称为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过程。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通过自身的实践达到内化的过程,逐步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落实到自己的道德活动中的过程。这一教育过程所包含的阶段,也可作如下划分:⑴提高道德认识。⑵陶冶道德情感。⑶磨练道德意志。⑷树立道德信念。⑸形成道德行为。简言之,也称为: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过程。

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最后,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新课标》在前言中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着和接班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把着眼点之一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上。衡量思想政治课教训质量高低的标准,应该看它所培养的学生有多少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实际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任何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政治课教学改革都不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而且注定是要失败的。

那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如何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呢?

首先,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政治教师只有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才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度和实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的一个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那时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当你致力于教育别人时,不论是在教育活动的范围以内,或是在它的范围以外。同时要努力于自我教育。”我们政治教师所从事的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在塑造学生心灵的同时,也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的“灵魂”,只有“身正”才能“为范”。

其次,坚持启发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政治课教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而实施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启发式。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创设问题情景、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对比、图表、选取典型事例等,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觉地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教育篇2

德育理论走向苍白,面临时代变化的严峻挑战。用“苍白”一词形容当前的高校德育教育一点都不为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的现实窘境。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创新,苍白的教育理论逐步让思想道德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无论是道德观念的转变,还是价值取向的变化,都强调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二、构建“生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上述问题的出现,强调了优化高等院校思想道德教学的紧迫性,同时也强调我们基于“人本”理念下,构建思想道德教育新机制的现实重要性。在笔者看来,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构建“生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应务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强化高校的育人意识

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培养人,始终尊重并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契合教育的根本要义,同时也总领了新时期下德育教育的全面开展。首先,强化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狠抓落实德育工作全面而有效的开展;其次,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发展;再次,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让人堪忧,思想道德教育所承担的教育责任应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而发生转变,契合现代学生的教育需求。

(二)尊重学生的思想实际,完善道德内容建设。

尊重学生是“生本”理念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当前道德教育内容有待建设的重要方面。在笔者看来,完善高校思想道德内容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抓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专业课及政治课中渗透理想信念教学,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中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良好的自我行为;

(2)注重网络道德教育,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网络中的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腐蚀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所以,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是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

(3)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不良心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心理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来自于《理论前沿》杂志。《理论前沿》杂志简介详见。)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是践行“人本”理念最为显著的体现之一。当前,在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体现。首先,学校要基于校情,制定符合本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人本”主义,即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其次,学校在治校的过程中,应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同时,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推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结束语

思想道德教育篇3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74-01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今社会转型变迁的环境条件,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谈点本人初浅的看法。

1、要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奖励教师,教师评价学生不能单以升学率和学习成绩为单一标尺,而要同时考察评估一所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大德育考核比重,调动校长、德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德育工作积极性,使德育首位思想深入人心。

2、教育部门要加大力度,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老师是学生的楷模,学生对老师通常都有一种天然的崇敬,教师的思想品德,教师的道德情操,教师的胸怀气节,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品行端正的典范,是正义正气的化身,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的老师处事不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言行不一,他们的道德信念就会因此动摇,甚至坍塌,因此,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广大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正面效应。

3、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要引导教师以宽容之心,仁爱之心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后进生,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要有耐心,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计划和目标要求,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在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和学生坐下来,听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现在的问题是,师道尊严的影响,职业责任的淡化,拉大了师生距离,隔膜了师生情感,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有心里话不愿和老师讲,对老师的批评教导听不进去,甚至厌烦,以至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紧张的师生关系导致部分教师意气用事,言语态度失当,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只有在尊重学生,爱学生的前提下,思想教育才能收到效果。

4、多开展一些寓教于乐有收益性的德育活动。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的确是当代青少年急需补充的营养,但是,仅靠空洞的说教是灌不进去的,即便是灌进去了,也不能很好的吸收。“热爱劳动”,只有在劳动快乐的过程中、劳动光荣的感受中加以培养;“明礼诚信”、“团结友爱”也只有在接人待物的实践中体验到荣誉、尊敬和爱,才能形成一种品质。因此,学校要多组织一些“没有形式主义色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或艰苦、或快乐、或感动的活动中培养品质,养成道德,体验真理。

5、开设家长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多数时间里孩子与家长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家长的言行,长此以往便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在缺少必要指导的情况下,家长的各种言行就会内化为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家长学校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同家长进行沟通的有效载体,是家长补充育儿知识的“加油站”、是了解家庭教育动态的“情报站”、是家长了解社会动态、家庭教育知识、家长教育方法和子女心理状况的“交换站”,有助于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有必要担负起指导和培训家长正确施教的责任,要联系社会、家庭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采取专题讲座、材料宣传、给家长致信、家访、校访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主动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监护,提高家长“重视孩子思想道德教育、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的意识。

思想道德教育篇4

孟子的德育思想建立在对人性的研究基础之上。他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规定,“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是人所独具而不同于动物的本质所在。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道德品质是人性中固有的东西:“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肯定人性之善,并认为循此一途,发而外用,普通人也能成圣成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皆可成尧舜”。

孟子的道德教育学说与其德治思想密切相联。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王道”和实行“仁政”,并把道德教育作为争取民心的重要措施,把“尊贤使能”作为施行仁政的重要保证。孟子认为人君治民,重点不外乎两端,一为民生,二为教育。而设教兴学是化民成俗、巩固国家的百年大计,必须以养民为先,养之而后教之。他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和大丈夫,通过教育,使人“察于人伦,由仁义行”,成为一个道德君子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从“保民而王”的立场出发,孟子主张德育应该为建设理想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目标服务,要培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孟子认为,德育是实现理想的道德社会的根本途径,只有重视道德教育,才能“务其本而不求其末,尚其实而不务其华。”使人顺服的有效工具不在力而在高尚道德:“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样,孟子便由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推己及人,由个体扩充到国家,由德育最终实行德治。

在孟子看来,道德教育对个人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是使人能够保存天赋的善性。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即有德行的人或君子与常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保持了先天所具有的天真淳朴之心和仁义礼智等善性。二是能使失掉的善性得到复归。“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三是能够扩充或发展先天具有的善端。四是可以帮助人们知性知天。从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出发,孟子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从个人层面来说,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求放心”、“存其心,养其性,修身立命”,培养“浩然之气”。在这方面,施政者要首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并以此影响天下。从社会层面来说,要让人的善良本性健康成长,就应广开教育,净化社会风气,让老百姓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重视道德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是孟子德育思想的鲜明特点。其中包括五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是尚志养气。尚志,就是使自己的动机和行为都必须遵循“仁义”的准则而不超越于“仁义”。孟子认为,要成就道德,必须“先立其大”,即以“仁义”为本,居仁由义。只有具备高尚的情操,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经由“居仁由义”的途径,才能成为大丈夫。与“尚志”相联系,围绕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孟子提出要善“养浩然之气”。

二是存心养性。个体如何加强道德修养,才能保存并发展本心和善性,成为一个真正品质高尚的人呢?孟子认为,关键在于“养性”,即“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很注意一个人的“养性”即主观修养,其最高境界在于一身充满“浩然之气”。他主张在义和利之间,要取义舍利,尽力做到“寡欲”,克制自己的欲念,追求真理。他认为一个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和“辞让之心”,从而做到行事仁义,待人以礼。

三是反求诸己。孟子提倡人要多下自我内心反省的功夫。“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思,自己内省、自我审察,以求得“良心本心”。孟子认为,为了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应该多从他人的言行来比照自己,严于律己,多做反省,以不断完善自身的德性。对于治理国家的施政者来说,也要勤于反省自己,惟有正己才能正人。

思想道德教育篇5

在基础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尤其是西部国家较贫困地区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搞好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贯彻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教材结合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对初中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教育,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后天素质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中发展和培养的,其中以学校教育最为重要。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时机和环境,向学生灌输正面思想政治知识,增强他们对非主流、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抵抗能力、免疫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教学中,应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爱国主义是体现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是政治标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抵制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侵蚀,克服民族自卑感,增强民族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如在讲授中国的悠久文明历史时,教师可重点介绍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居世界前列,然后通过我国辽阔的国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内容的教育教学,增强初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则重点强调台湾、香港、澳门、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二、加强我国国情教育,注重人地关系教育

国情教育是培养初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并将忧患转化为学生改变现实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日渐强盛发达新中国作为背景去正确评价出现的诸多问题,即从消极的事实中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忧患意识并彻底改变中国后发赶超的决心壮志。如在讲授中国的人口的国情时,教师教育学生,使他们知道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给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带来负担。让初中学生知道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理解到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控制人口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良策,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这是身边的事,无半点造作,入情入理,学生易于接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在新的思想政治材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关系,特别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了我国人地关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我国的发展是环境、资源、人口的协调发展。而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联系这方面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讲授生态环境的保护时,可以某一地区为例,由于当初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造成如今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可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写加强环境保护的专题报告,提示人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三、重视法制教育,培养初中学生的法治意识

国家制定的各类法规,无一不是规范人们行为活动。由于我国历史上长期人治的思想,法治传统淡薄,至今人们的法制观念仍然不强、违法违纪,有令不行,有法必依的情况时有发生。新时期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如与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等。虽然已出台,可是未成年人受到伤害、滥伐森林、滥杀野生动物,滥放废气等违法违纪之事,仍屡见不鲜。

思想道德教育篇6

蔡元培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民主教育家。他十分重视德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继承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近代德育的先进理念,提出了以“道德为根本”的德育理念,其内涵十分丰富。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对于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看到高校学生成长进步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校学生道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学校德育工作和教育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较为普遍,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上流于形式;同时,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受到冲击,新的道德体制尚未健全,加上部分媒体中享乐主义、暴力等有害信息的影响,使个别高校学生迷失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因此,全面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而蔡元培德育思想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挖掘蔡元培德育思想丰富的内涵,以凸显其对于当前加强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二、蔡元培德育思想的内涵

蔡元培的德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道德观、学习观、人生观、爱国为公思想、世界观等方面。

(一)自由平等亲爱的道德观

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宗旨,蔡元培说道:“何谓公民道德教育?曰法兰西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1](p131)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作为一位民主革命家,蔡元培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旧道德的精神。他认为,诸如“尊君卑臣”、“男尊女卑”等观念,以及家长制思想等等,都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旧道德“魔力”,必须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内容的“优美之习惯”,为“未来之道德开一新径”,必须以国民时代的“新教育”来取代满清时代的“旧教育”。[2](p27)这比之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封建道德意识,无疑要进步得多。

(二)全新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蔡元培提出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改变教育者传统的封建意识,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和人生观。他在就任北大校长后的第一次演讲中就宣言:“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3](p233)他还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以养成学问之人格。”[3](p191)他告诫学生,“人生之目的为尽义务而来”,上大学法科者不是为个人做官,学商科者也不是为自己富,“现在求学时为将来服务社会的预备”。因而学生应该“爱惜光阴,孜孜求学”[3](p5-6),否则,“将来不能有贡献于社会,便是辜负了社会的培植。”[3](p444)他还要求学生改变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劣根性”,端正为民主共和国服务而学习的态度,向旧观念挑战。蔡元培指出,旧式教育是“驱使受教育者迁就他的主义”,“其目的在使受教育者皆富于服从心、保守心,易于受政府驾驭”。民国时代的教育,“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使其“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使具如何能力”。[1](p262-263)他主张应该培养青年学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有独立思考、为民主共和国服务的责任感和实际能力。

(三)爱国主义和公而忘私的品德

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蔡元培把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公而忘私的品德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关于爱国主义,1912年5月他曾指出,“爱国主义者,起于人民和国土之感情”,而“人民爱国心之消长”又与“国运之消长”息息相关。所以,人民的“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有之则其余皆骈技也。”他又说,“人民之爱国心”总是“随国运而盛衰”;当一个国家处于垂危之时,爱国主义也会被激发出来。因此,针对当时中国的处境,他提出,树立“爱国之心”,是“国民最大之义务”[1](p228)。基于以上认识,蔡元培就任民国教育总长时,在其亲自为青年学生撰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中,专门立有“爱国”一节,把培养爱国主义作为学校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他认为公而忘私的品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封建主义的教育目标是使少数人毕生攻读,顺利通过各种考试,入仕为官,民主共和国的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是“博爱”,理当“以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为鹄的”[2](p4)。他教导青年学生要把立志报效社会作为自己的义务。

(四)追求“实体世界”的世界观

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思想虽然不属于他所说的教育范畴,也没有被纳入1912年9月北京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中,然而我们现在从它的内容和功能来分析,应把它归属于德育之中。蔡元培认为,世界观教育是属于“实体世界”的,是超乎现实之观念,而达到“实体世界”之最高精神境界。如何才能达到呢?“其现象世界间所以为实体世界之障碍者,不外二种意识:一,人我之差别;二,幸福之营求是也。”[2](p4)通过世界观教育,就可以使人破“人我之差别”,泯“幸福之营求”。这样,就可以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也就是使人生变得更有价值。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分为“现实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一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但他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后来他又在《世界观与人生观》一文中发展了世界观教育思想,教育学生为人民大众的幸福、为人类未来的幸福的高度发展而无限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奋斗、而献身。

三、蔡元培德育思想对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把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作为重要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了当前高校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理想信念淡漠等问题。少数高校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知之不多,把握不够,对社会上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从整体上认知把握,而是片面理解、错误理解,发生了信仰危机,人生观、价值观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斜。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4](p110)同志又从“四有”的理论形态上加以概括,对目标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提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科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提出了树立“三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5](p132)同志也曾深刻指出,广大青年学生一定要注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德育放在首位,这是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最根本的要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是不会自发形成的,必须靠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导。大学时代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针对当前高校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并把蔡元培所提倡的重视服务意识的为人民服务思想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通过加强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引导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

(二)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教育、勤俭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崇高美德,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正是在这面旗帜的感召下,千百年来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才不断增强,虽历尽沧桑、饱受苦难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和后备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增多的特点,要在高校学生中深入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把集体主义精神融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坚决抵制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侵蚀。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逐步进入新的转型期,也由此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而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综合国力还不强。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必须艰苦奋斗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高校学生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还要在高校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基本道德素质。使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美化环境,团结友爱、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等。

(三)把重在实施、自我教育和美育感化作为重要途径

重在实施是蔡元培道德修养方法的立足点,他反对在德育过程中一成不变地照着前人的路走,而是主张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他还主张通过“修己”、“自省”、“自制”等途径进行自我教育。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德育要想收到实效,必须克服教条主义,重视高校学生的个别差异,密切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在遵循高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针对高校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循序渐进,统筹规划;针对不同的高校学生群体,分类指导,各有侧重,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工作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高校学生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德。使高校学生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中充分体验:在家庭,如何遵守家庭道德,成为一名好子女,培养他们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情感;在学校,如何遵守学校道德规范,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勤奋学习、尊敬师长的品质;在工作岗位上,如何遵守职业道德,成为一名优秀工作者,培养他们热爱工作、爱岗敬业的品质;在社会,如何遵守社会公德,成为一名优秀高校学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教育和引导。其中,学校应采取适合高校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使道德教育潜移默化,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充分利用中国历史上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杰出人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道德教育;社会应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吸引高校学生普遍参与,把共青团作为道德实践的有效载体,引导高校学生践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勇开良好风气之先,弘扬时代正气,充分发挥他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要进一步深化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希望工程、青年文明社区等活动,不断拓宽这些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面,努力把高校学生吸引到这些活动中来,使他们普遍受到公民道德教育的熏陶。同时,以重大节假日、纪念日为契机,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以激励广大高校学生积极向上,使他们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并广泛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增强高校学生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使重礼节、讲礼貌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中。从而把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高校学生的内在品德,使道德教育在高校学生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完成。

思想道德教育篇7

talkingaboutthemoralStatusofVocational

Studentsandmoraleducation

LiLiangping

(innermongoliaHailarpastoralworkersSecondarySchool,Yakeshi,innermongolia022150)

abstracttherearemanyproblemsincurrentideologicalandmoraleducationofvocationalstudents.Dealwiththeproblems,proposedtocreateagoodenvironment,carryoutvariousactivitiesinlinewithstudents'characteristicstostrengthenideologicalandmoraleducationofvocationalstudents.

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students;moral;problem;moraleducation

1中职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牧区,文化基础差。其思想现状具体表现为:厌学心理严重,部分学生听不懂课,又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自制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纪律观念旷课、早恋、斗殴、损坏公物、辱骂教师等现象时常发生,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自私自利行为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经常有违犯校规校纪规行为,且屡教不改。对专业不感兴趣,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缺乏分辨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充满疑问和困惑。因此,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环境和不良思想的影响,中职生接受新鲜事物快,容易沉溺于手机游戏和虚拟的网络世界,使之产生暴力倾向,违纪违法行为经常发生。另外,社会上的拜金思想,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同程度地侵蚀着中职生,他们会出现各种不良个性心理特征。

2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轻视德育工作的教育。中职学校专业普遍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各学校把专业技术的教学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学校把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摆在工作的首位,把育人工作放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形同虚设流于形式,难以适应当前中职生思想的变化。二是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缺乏适应当前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严重影响着中职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三是各学校没有把育人放在学校的工作首位,缺乏全员育人的手段和方法。

3如何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

(1)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德育课教师要精心备课,巧妙设计,精心选题,并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运用活动化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2)营造良好的营造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发挥它的资源优势、坚持把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注重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经常性和渗透性。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学校的德育教育只有得到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实效。社会环境是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人们的行为和媒体表现出来,对中职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只有将学校主体、纽带作用,家庭的配合作用,社会起组织领导协调作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发挥教育功能。

(3)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是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在教育活动中广大教师要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因此,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我们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面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我们一是加强德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学习,培训他们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方法。如:组织德育教育工作者集体收看道德模范专题片、德育现场观摩课、经验交流会等。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了德育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方法;二是加强对年轻德育教育者的培养,采取“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方法,力争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4)开展适应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特点是渴望得到家长、社会和教师的认同,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但是,由于他们生活阅历浅,对社会上的各种事物缺乏判别力,容易产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这就需要加以引导。因此,我们必须有的放矢地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活动。

思想道德教育篇8

关键词: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系统;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03-06

一、问题的提出

美籍奥地利裔生物学家、系统论创始者贝塔朗菲(V.Bertalanffy)被认为最早提出了开放系统理论。在他看来,开放系统是与环境交换物质的系统,表现为输入和输出、物质组分的组建与破坏。他把没有物质输入或输出的系统叫做“封闭”系统,而把有物质输出的系统叫做“开放”系统。[1]贝塔朗菲将研究视角触及“作为整体的人类团体、社会和人性”的社会科学领域,斯科特(w.Scott)等人在此基础上将开放系统作为一种视角阐述组织理论。作为一种“学术部落”,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在,构成各自独立的系统,拥有各自的边界,与环境发生着密切关系。从开放系统的视角进行分析,意味着关注系统的不同层次(包括个体参与者和参与者团组)的复杂性和易变性,并将系统与环境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进行考察,从不同角度对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给予充分的关注。

对于开放系统而言,“边界”问题十分重要。组织与环境之间、不同的组织之间都存在着边界。“根据定义,所有集体,包括非正式群组、社区、组织以及整个社会,都拥有使它们与其他系统相区分的边界。”[2]当个体跨越系统边界时,他们的行为会发生变化。“如果承认协调行为的系统包括的是行为而不是个体,那就很容易确定某个具体的人是不是一个组织成员……组织是结构化的活动的总和,组织随时从事这些活动,拥有启动、保持和终止这些行为的权限。组织的边界就是它的这种权限的终止之处,那里也是另一个组织的这种权限的开始之处。”[3]

一方面,由于学科知识的特点,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需要借助于外在标准进行评价。当组织难以用内在标准获得好评时,会寻求反映其未来适宜性的外在衡量标准。具体而言,当任务环境的要素缺乏评估业绩的技术能力时,或者当因果知识被认为不完全时,组织会寻求反映其未来适宜性的外在衡量标准。[4]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尤其是涉及思想道德等“|及灵魂”的工作时,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无法直接确切地证明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与某项技能的短期培训不同,德育①效果的显现在时间上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而且教育组织所起的效果很难与其他作用于个人之上的影响相分离。于是需要一些外在的标准进行评价,例如召开了多少会议、增设了多少专业、出版了多少专著、发表了多少论文、毕业了多少学生、获得了多少奖励等等,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另一方面,从开放系统的视角看,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前者强调学术上的开放性,后者强调与现实政治接轨。换言之,道德教育具有学术上的开放性,政治上的封闭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学术上的封闭性,政治上的开放性。这里的开放与封闭都是相对而言的,从理性系统的视角而言,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在寻求一种处理学术和政治关系的最佳平衡点,在强调“讲政治”的前提下,都不会主张学术上的封闭,都强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辩证对待等一系列原则。然而,如果从自然系统的视角来看,还是能发现两者的差异。具体而言,可以从学科自身的开放程度、在教育场域的位置、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三个方面来分析,通过厘清各自的理论内涵和发展规律,寻找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公约数,为两者的对话交流、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奠定基础。

二、开放拿来与相对封闭

尽管开放系统视角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但其正式出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思想动荡之中。“开放系统战略的支持者试图从本质上理解组织,而封闭系统战略家们感兴趣的是如何使用组织这种理性工具以获取成就。”[5]就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作为一种教育系统,其对待“开放”问题的态度和自身的开放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各自的性质,同时也决定了它们各自的发展轨迹。

作为政治具体化和条文化的法律具有强制性,而道德是非强制性的,两者对学生的作用以及学生对它们的反应都有所不同。学生面对非强制性的道德规范常常会提出各种质疑。[6]进一步说,在道德教育领域,问题是敞开的,人们可以讨论“道德可教吗?”这样的问题,在这种刨根问底式的追问下,什么都可以怀疑(例如被冠以“相对主义”的价值澄清学派),只要能言之成理,哪怕是“片面的真理”,也算是成一家之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思想解放,学术界在理论借鉴行动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和道德教育传统的同时,十分关注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注重借鉴其最新研究成果。由于中国的道德教育与国外的moraleducation接轨,许多相关研究都可以吸收借鉴。近年来,学术界翻译了众多的原著,系统地介绍了诸多道德教育思想家的观点和方法。与这种“拿来主义”相伴生的问题是,“拿来”容易,“吸收”很难,理论转化不够,存在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现象。大多成果“只是就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本身而谈其思想,缺乏从多渊源探究、多学科借鉴、多国家比较等层面深入挖掘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之总体特征和基本观点的研究”[7]。

相比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呈现不同状况,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理论借鉴深入不够,而是理论研究本身不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尚未形成科学、权威的认识,未达成共识;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分析有待深化;至于深化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更是任重道远。[8]到目前为止,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概括,难以取得一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完全理顺。[9]

当然,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自身的开放程度上存在差异,这只是从相对意义上而言的。实际上,“社会的封闭与开放状态的相对性”[10]导致了道德教育中存在封闭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开放性因素。从自然系统的视角看,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不是绝对的开放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绝对的封闭系统。如果道德教育完全开放,那就无法划清与其他组织的界限,从而导致冗余信息的介入,控制和选择其自身\行程序也变得困难,从而干扰道德教育的正常进行;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封闭,那么它将既不能得到维持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人、财、物,也无法让学生顺利走上社会从而完成其教育使命,学科发展也将受到限制,最终难以生存。因此,在处理学科开放与封闭问题时,需要明确各自的学科性质,妥善处理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以及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不能因为强调封闭性而变得故步自封,丧失了理论创新和开拓进取的动力;也不能将开放理解为迎合,违背其育人的宗旨。这才是理解系统自身开放性与封闭性问题的核心所在。

三、划清边界与广泛渗透

开放系统并非没有边界,它不仅有边界,而且必须花费力量维护边界。与封闭系统相区别的是,开放系统的边界往往不是很容易确定,有时甚至带有很强的任意性。[11]正如在自然科学之间存在一个真实的、分等级的区别,同属于应用软科学的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也面临着划分边界的问题。就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们更符合开放系统的特征,如何划定两者的边界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学科边界讨论中,道德教育有意缩小外延,划清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他学科的边界。道德教育强调“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强调道德教育研究的“学科立场回归与坚守”:当且仅当道德教育事实被客观化为“道德教育”的内涵所映射的内容及特征之时,它才能够成为道德教育研究的对象,因此,其他学科进入道德教育研究之中必须尊重道德教育研究立场,不能偏离甚至完全忽视道德教育研究的学科规范和向度。[12]为了缩小外延,划清与其他学科(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道德教育进行了诸多努力。有学者指出有关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所谓“守一”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只能是指道德教育,以防止德育泛化。[13]为了将道德教育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其他教育中剥离出来,有学者主张将“德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用“学生的社会教育”或“道德与社会教育”概念代替目前的大德育概念,以此涵盖目前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等诸多内容。[14]为了理顺政治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各自的研究和理论建设,有学者提出“为德育正名”,“把它严格限定为‘道德教育’,把政治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统称为‘社会意识教育’”。

与道德教育“坚守”学科立场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则有意扩大外延,扩展边界,广泛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面临许多约束并且不能从任务环境中其他部门获得权力的组织,会试图扩大其任务环境。”[15]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在意道德与政治的区分,更多地在大德育的范畴讨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6]在这里,“思想政治”与“思想品德”被当作同义词。现实教育过程中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也应当渗透到日常的经济、业务、社会生活和各项管理工作过程中去,渗透到专业课教学、社会实践和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去。[17]在“渗透性”思维的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甚至涵盖了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它泛指一切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发生影响的活动,而德育则是限于学校范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智、体、美、劳诸育并列。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其一,从施教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可以是一切社会机构、组织团体和个人,而德育的主体主要是学校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其二,从社会功能来看,德育主要是‘育人’,侧重于‘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还担负有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任务。”[18]这段论述涉及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诸多概念之间的关系。广义德育是在教育学意义上界定的,它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19]。②德育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这在教育学界已经成为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然而,为了扩展其边界,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将德育(包括道德教育)限定在学校范围,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超出学校领域。这在逻辑上存在一定问题,也不符合教育的现实状况。

总之,传统组织理论试图为组织划定明确的边界,但是在开放系统看来,确定组织边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边界会随时间而改变,长期来看一定如此,但有时短时期内也会发生变化。[20]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从动态的角度看待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问题。道德教育本身“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可谓学术渊源深厚,它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守土有责”的基础上挖掘自身“宝藏”。与道德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算是新兴学科,学科的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开疆扩土”。然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格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边界本身也许是必要的,但在边界问题上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这可能更重要。道德教育虽然历史悠久且资源丰富,但如何面对当今中国日益严峻的道德问题,回应现实社会的挑战,还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故步自封只会导致自身创造力枯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拓展发展空间,但应当在遵循自身的学科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下进行。

四、实践理性与现实功效

开放系统视角从不同角度对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开放系统观点强调组织与这些组织周围的和渗透到组织内部的要素和流之间关系的互惠性。环境被认为是系统延续所离不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终极来源,环境还被视为秩序的来源。[21]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十分重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尤其是由于自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它们都特别关注政治。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与政治保持适当距离,后者则强调“政治性”,主张与现实政治保持密切关系。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追求的。在这个过程中,两者还是体现出一定的差别: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道德教育在强调知识的逻辑要素(“理性”)的同时,也关注知识的经验要素(“实践”),而且往往将这种实践建立在经验的持续累积和个人的终身发展基础上。基于此,杜威(J.Dewey)提出在遵循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和经验的交互作用原则的基础上[22],完成“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23]。道德教育强调“人对人的理解”,主张理解的过程既不止于认知的过程,也不止于情感的过程,它所投入的是全部人格因素,它是对“你”“我”“他”作为人之相遇、相知、相通。[24]

相比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关注实践的同时,更加强调现实的功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比其它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学科在实践应用上更直接、更具体。[25]“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应用学科”,这里的“应用”强调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把指导和服务于实践的成效作为学科建设衡量的标准和尺度。[26]在推进教育过程所依赖的众多条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实际的政治发展、教育对象对政治教育推行者与执行者行为的认知性评价等具有更重要的意义。[27]在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上,研究者要懂得借鉴多学科的知识开展跨学科研究必须落实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上。[28]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整个过程都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

从知识要素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的“实用要素”有直接关系。知识的“实用要素”关注的重点不是逻辑的崇高和坚实(知识的逻辑要素),也不是外在的感性经验(知识的经验要素),而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须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29]。一般认为,政治与道德对于社会存在的作用在范围和程度上存在差别,相比之下,政治对社会存在的作用更及时和直接;而道德对社会存在的作用则更广泛和持久。因此,由于政治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更加直接,所以政治教育内容的不稳定性和变动性必然高于道德教育。[30]就技术和环境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较之道德教育更为动态,其中的变化更多也更快,“技术和环境越是动态,则组织内部的政治过程越迅速,而组织目标的变化也越频繁”[31]。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当下政治的“关注”“紧跟”就显得顺理成章。思想政治教育主张建立“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标和任务的话语体系”,这样的话语形式能够集中而又准确地表达中国国情、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强调诸如“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话语,“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应当理直气壮地使用,而不可有意无意地规避”。[32]与现实政治保持密切联系,这在思想政治教育看来是理所当然和值得骄傲的,“新的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使命和新的时代面貌”,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回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带来的时代内容的变化,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供新内容、新途径、新条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33]

与之相对,道德教育则更希望在稳定的任务环境下研究一些与“道德”和“教育”较近的问题,以期“探索、寻求教育规律”。鉴于历史原因以及学科自身的特性,道德教育承认任何时代的任何教育都有为特定政治服务的一面,但不主张以政治的教化取代品格的培养,认为这是道德教育的迷路,“它依附于适应、维持的要求,却无法承担创造、革新的使命”。[34]将道德问题拔高为政治问题从而使道德教育政治化,结果是伤害了真正意义的道德教育,也伤害了政治教育,使道德与政治、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畸形化。[35]因此,对于那种移植、说明甚至简单迎合各种各样的口号、策略、方针的做法,道德教育是采取批评态度的,认为不仅学科自身的水平无法提高,也未能高效率地为政治服务。[36]在道德教育看来,在这个教育学“知识规划”的时代,教育学理论的再生产应当以逻辑脉络和知识发展范式为依凭,而不应是以某种规划为根据的、以满足行政需要为目标的知识生产方式。[37]这大概是时下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

毋庸置疑,对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与政治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学科自身的属性决定了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都与政治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就当今社会而言,在各种价值观同台竞存之际,在处理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无私奉献与互利互惠、本土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方面,如何确立并坚守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教育,这是广大德育工作者应当严肃认真思考的。[38]这也是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教育状态:它既密切关注政治,同时又警惕泛政治化;既肯定教育的政治属性,又遵循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既与主流的社会政治观保持一致,又不以绝对的政治要求取代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既符合政治生活的相关原则,又采用符合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性系统视角下的理论建构,但如果真能做到这些,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于“政治”问题的共识应该会大大多于分歧,这对两者今后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注释:

①这里的“德育”是从广义上来说的,也就是所谓“大德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9.)

②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德育概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从20世纪中期以来,“德育概念逐渐被泛化,内容逐渐膨胀”,“德育”概念经历了从“德育即政治教育”演进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演进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从“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演进到“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演变过程。(参见:胡斌武,陈晓丽.“大德育”视界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的比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21-22.)

参考文献:

[1]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113-132.

[2][11][21]斯科特,戴维斯.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2.88.99.

[3]pfeffer,Jeffrey.&Salancik,GeraldR.theexternalControloforganizations:aResourceDependenceperspective[m].newYork:Harper&Rew,1978:32.

[4][5][15][31]汤普森.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m].敬V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51.13.45.151.

[6][30]蓝维.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1998(6).

[7]李志强.百年来西方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播研究述u[J].现代教育管理,2012(2).

[8]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创建30年的回顾和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4(1).

[9]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4(4).

[10]方真.社会的封闭与开放状态的相对性[J].哲学动态,2000(10).

[12]贾凌昌,胡水华.道德教育研究的学科立场回归与坚守[J].当代教育科学,2014(11).

[1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4.

[14]陈桂生.“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吗?[J].中国教育学刊,1991(6).

[16]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

[17]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2).

[18]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

[19]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0.

[20]Freeman,LintonC.CentralityinSocialnetworks:Ⅰ.ConceptualClarification[J].Socialnetworks,1978/79(1).

[22]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63-266.

[23]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59.

[24]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

[25]刘新庚,文银花.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界定的理论思考[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6]张耀灿.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

[27]沈壮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之比较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4(6).

[28]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5(5).

[29]詹姆士.实用主义[m].陈羽纶,孙瑞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

[32]张耀灿,钱广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论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4(7).

[33]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0(6).

[34]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18.

[35]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

[36]丛立新.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口号的争议[J].中国教育学刊,1993(2).

思想道德教育篇9

首先是作用机理。道德教育通过道德认知提升实现道德内化。道德认知是以认识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为目标,基于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只有先完成认识过程,才能开启后续道德应用、评价、判断等能力培养进程。随着道德认知不断提升以及诸多能力培养潜移默化熏染,道德会逐渐由外及内渗入到心灵深处,形成不自觉规范习惯,并会基于道德理念去审视周遭。这有利于受教育者端正态度与行为,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打下基础。

第一,道德教育囊括广泛,所包含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道德教育包括民族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而这些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密切相关,尤其是民族文化教育与精神教育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刻。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当下,而是既要建立与过往历史的关联,也要放眼未来谋划美好愿景。道德教育扎根传统文化,沿承传统优秀道德内涵,同时又在时代更迭中不断进行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共生。这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继往开来”铺设道路,使其得到高度认同,切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做出贡献。其次是开展策略。

第二,巩固道德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道德教育注重潜移默化中影响内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熏陶。这种育人模式值得提倡。相较于知识类与技能类教育,无论道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不能将重点放在相关理论知识的传达与灌输方面,否则不仅会使教育过程变得机械枯燥、毫无新意,还会背离育人本质,难以获得理想的育人效果。巩固道德教育,改良育人模式,既是一种尝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契机,可以为转变错误滞后理念打下基础,也能为两者更好耦合提供支撑。第二,加强宣传力度,使两者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明确思想育人方向。宣传工作对于思想育人至关重要,因为宣传既能扩大受众面积,也能在不强迫、不灌输等模式下让受众接受宣传内容,而后受众会深入思考两者关联。尤其对于教师来说,能够通过不断思考以及与实践工作联动中更深入认知两者关联,有利于明确思想育人方向。宣传工作还能进一步扩大范围,引发整个社会的思考与讨论。

第三,课程改革,实现两者在课程内容中的融合。课程是育人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仅从理论层面探讨两者关联远远不够,必须在实际育人中得到体现,否则再深入的理论探讨也会沦为空谈。例如,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使其与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进行交流碰撞,既能去糟存精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内容,也能使相关理论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与指引下更加贴合实际。实践可以成为两者耦合的重要渠道。

思想道德教育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学生们单纯活泼,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只要我们教师充分掌握好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形象地把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融于教学之中,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在体育活动中,总会发生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因此,我们要在活动中提倡良好的礼貌道德行为,树立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既练身体,又练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让道德品质行为在课堂上表现

由于体育教学是活动的科目,也是学生自己参加的集体与个人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非真实的事对未来的生活却具有了完全真实的意义;在游戏中轮流活动可能是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最佳途径;在整个过程中表现了学生爱集体,为集体增光,也表现了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遵守纪律的品质,使学生逐渐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二、在思想上做到三有

2.1有计划性的安排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目标意义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有关内容,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对学生通常会产生的怕苦、怕累、怕脏、畏惧、胆怯等情况的教育。

2.2有普遍性的长期进行。在体育教学中的一般组织措施中,如集合整队、调动队伍、处理场地器材及同伴的关系等,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教师应当经常对学生进行遵守纪律、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的教育,并应严格要求,在课堂实践中逐步深入。

2.3有随机性的及时进行。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特别行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偶发行为给予表扬、鼓励、批评、指正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目标。这种情况具有随机性,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进行教育。

三、将道德品质融入于教学过程中

3.1以体育教师的品德影响学生。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应具有为体育教育事业奉献的敬业精神,教师的无私奉献、表现在工作上应是严肃认真、不辞辛苦;在教学上应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他的言行往往既是真理,也是道德标准。

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为体育教学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先做到一个“真”字。教育学

生不是演戏,只有真正言行统一、表里一致,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共鸣。其次,做到一个“严”字。体育教师突出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学生严格的监督之下,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格外细心。因此,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言行应该有极为严格的要求。第三,做到一个“全”字。学生不仅要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体育方法,还要向教师学习做人。因此,体育教师这种和谐人格和完美风度影响学生。

3.2重视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上完每一节课的行为进行小结。要求学生做到“提前到操场,自觉集合排队,并做到”快、静、齐“。同时衣着整洁,不随地丢垃圾,不破坏公共财物,并根据一节课的情况给班集体打分和个人打分,并记入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3.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掌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以便采用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和选取恰如其分的培养内容;教师要关心学生,不要歧视学生;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随时处理,每个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中用自己的良好道德素质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在落实的过程中做到三结合

4.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育。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多,教师可根据不同教材的项目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例如,通过队列、

队形练习、进行组织纪律、集体观念教育;通过球类、游戏、接力跑、拔河等教材,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教育;通过中长跑教材,进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教育;在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新旧中国体育发展史的对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

4.2结合课的不同教学阶段进行教育。在课的不同阶段可以加以德育渗透。比如,通过课的开始部分讲解课的内容、任务和要求时,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集队和出勤情况检查总结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开始部分课堂常规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在课的基本部分,可根据课的不同内容来进行教育。体操练习中的保护帮助,可以培养团结友爱和责任心;游戏和各种形式竞赛,可以培养集体协作和革命英雄主义;在课的结束部分,通过实事求是地对本课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收还器材,可以使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和为集体服务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