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55:17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篇1

可是,当我一下飞机,展现在我眼前的故乡,却是一个崭新的城市:宽阔平坦的公路旁边,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以前那些低矮的房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具有“活化石”美称的银杏树也“亭亭玉立”地站在公路两旁,取代了以前扭曲难看、高低不一的普通树木。路灯也换了头和身体,灯座安上了不锈钢,熠熠闪光。广告牌也不甘示弱,变得五彩斑斓,焕然一新,极富文化气息,透出一股朝气与时尚。

城市的地下通道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新修的更长、更宽,而且,更具有人文特色,充分替老人和残疾人着想,修建了无障碍专用通道,使他们在美丽而文明的南充畅通无阻。

以前的笔架山只是杂草丛生,而现在经过人工的改造,变成了苍翠欲滴、生机勃勃的青山。往日的清溪河又臭又脏,许多的死鱼死虾成群地浮在水面上,垃圾堆满了河道。但经过政府的修建,变成了一条清澈见底的人工河,河里生长着美丽的莲花,五彩缤纷的鱼虾吸引了许多游人驻足观赏。

夜晚,各种形状、不同颜色的路灯把整个城市照得如同白昼,街边的霓虹灯变化万千、多姿多彩,把整个城市点缀得更加辉煌。道上的行人也是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向家中走去。在相如广场上,少女们穿着时髦的衣服载歌载舞;小伙子们在运动场里锻炼;老人们悠闲地在广场里散步;一群小孩子们在游乐园里嬉戏不停。整个城市显现出一幅美丽、祥和的场景。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篇2

那个时候,我已经31岁了,是一位摄影师。当我看到分别已久的故乡时,我感到非常自豪,真想把整个故乡都拍下来。

现在的故乡已是跟城市般了,那些矮小的平房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了。高高的青山大多都变了旅游景区,那些狭窄的小路已变成了跟我们城市般的大马路呢!

故乡的车流量越来越多,是因为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坐上了汽车。所以也有红绿灯,斑马线和双黄线等。

不过故乡的发展还带有以前的农村风味。我们以前的家畜已经在养殖场里了,那些小鸡、小猪等都养得胖胖的。特别是小猪,太可爱了。

我故乡还保留了以前的河坝,它一点儿也没有变化,旁边还是有茂密的竹林。显得格外新绿。那条小河还是跟以前一样清澈见底。一点也没有被污染。但想以前那一条极为清澈的河已变得这么冷清,我感觉到了一些陌生。以前有很多人来这里洗衣服,也有很多小孩子在这里玩耍。以前,我自己就在这里游过泳,每当夏天的时候我都会到水里去捉小鱼和小虾,真是太怀念那段日子了。

最后,我一定会来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大杨树,那又被我和我的朋友称做友谊之树。我们约好要在这里见面的。果然,他们真的来了。我们坐在大杨树上,谈着我们的童年趣事。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篇3

关键词:李东阳;怀乡;文化心理归属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083-02

明代茶陵派领袖李东阳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京城度过的。在漫漫七十年的人生中,李东阳只在二十六岁时随父亲回过故乡茶陵一次,在茶陵也只待了十八天,然而他却有一股子根深蒂固的思楚怀乡的情结,对故乡茶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难以释怀。他自称“长沙游子”,是“楚人而燕产”,将书斋命名为“怀麓堂”(古城长沙之西有岳麓山),即是这种思乡情结的极好表证。一个人对自己一生仅接触了十八天的“故乡”却有着这样浓的深情,这种不寻常的情结值得我们去仔细分析并探究其产生原因。

李东阳(1447――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南茶陵,生于北京。李东阳在茶陵的始祖名李余,字庆远,宋朝时任茶陵州同知,后即定居茶陵中洲。从此李余一脉就在茶陵繁衍生息。明太祖洪武初年,李东阳的曾祖父李文祥在茶陵参加义军,这支部队先驻湖南郴州,后驻北京。李东阳的祖父李允兴(福永)在北京长大后,就代替父亲在燕王朱棣的军队当差。明英宗正统年间,他因病退伍,居住在北京海子的西涯,此后李家就定居在北京西涯。李东阳的父亲李淳,年轻时做过渡船船夫,参加科举考试失败一次后,不再营求功名富贵,在北京以教私塾为生。

李东阳和“故乡”茶陵的亲密接触仅有一次,成化八年(1472年),二十六岁的李东阳时任翰林院编修,这一年他曾陪同他父亲李淳回湖南茶陵。这次南行辗转七个月,但他们在茶陵也只待了十八天。这是他平生唯一的一次故乡之行。据《南行稿・序》称“成化壬辰岁二月,予得告归茶陵,奉家君编修公以行。至则省始祖州佐公及高祖处士府君之墓,既合族序,燕居十有八日,乃北返。”洪武初年李东阳曾祖父李文祥随军至北京,但茶陵李家仍在茶陵生活,后来李文祥在北京开枝散叶,但其宗族仍在茶陵。此次南行的目的就是省墓并把北京李文祥这枝谱入族谱。《南行稿》中有诗记述了当时的盛况,如《六月九日初度,诸族父兄皆会,感而有作》、《荷木坪二十韵》等诗曰:“县令具牲缪,诸生走冠帻。伯叔在我前,子弟侍我侧。”可见当时场面是相当盛大的,县令与茶陵诸生都参与祭祀,同族的伯叔子弟济济一堂,茶陵李家在当地的兴旺可见一斑。茶陵是李家祖坟所在,又是李东阳家族族居之地,这个地方对李东阳的意义就非比寻常了。十八天在一辈子的时间中或许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茶陵这个“故乡”在李东阳的思想中的分量却是不容轻视的。在李东阳厚厚的诗文著作中不乏以思乡为题材或抒发思乡之情的作品。

考察李东阳诗文中有关思乡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李东阳思念的“故乡”不仅仅指家族聚居地――湖南茶陵,还要包括他自己成长的地方――北京海子,以及李家移居北京后的家族墓地――畏吾村,畏吾村比西涯距皇城更远,李东阳隐退后迁居畏吾村。畏吾村是李东阳晚年迁居之地,与“故乡”不合,姑且不论。对湖南茶陵和北京海子这两个地方我们必须加以区分清楚。李东阳既有对茶陵的思恋又有对北京的回忆,这是两种不同的情感,李东阳独特而复杂的情感也正是他思乡情结的魅力所在。

李东阳有传统的单纯的对自己生活成长的家乡的思念。这种对故乡北京的回忆与怀想主要表现在他诗集中多首以《重经西涯》,《再经西涯》命名的诗中,如城中风景梦中路,病不出游空有身。柳条弄水色不定,鸥鸟傍沙情自亲。旧邻十室九易主,古寺百年长占春。恸哭儿童钓游地,白头重到为何人。(《重经西涯》)

另外,李东阳还写有《西涯杂咏十二首》表现了对西涯周围田园农舍山水亭寺的热爱,以及自己冲淡平和的心态。从李东阳的这诸多题咏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传统文人一样,李东阳在诗中抒发了对故园变迁邻室虽在却几易其主的感伤,以及对自己童年垂钓游玩之地,而今再次重游时物是人非的感触。在他同题材的诗文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时光荏苒的痛惜与回忆,对亲友不再天人两隔的悲痛追念,对故园海子浓浓的回味。这种感情与中国传统文人的思乡情结相契合,是一种每每想起让人既想恸哭一场又感到饱经沧桑后的平静的感觉。

李东阳对茶陵的思恋情结与传统的思土怀乡情结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他是“楚人而燕产”(《怀麓堂集・蜀山苏公祠堂记》)。这句话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李东阳首先肯定自己是“楚人”,其次才进一步定位自己为“燕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李东阳是生于燕地的楚人”。这种对楚人身份的确定无疑的认同感说明李东阳在意识里认为湖南茶陵才是自己的“故乡”。与生于兹长于兹的北京海子不同,对茶陵,李东阳更倾向于身份的归属。这种归属感在李东阳的诗文中也比比皆是,如《题雁,送邓宗周宪副》说:“我家旧在湘江东,十年只住京城中。送君无限潇湘意,昨夜南楼闻朔风。”《送杨应宁三首》之三曰:“吾生半南北,归与子同计。旧业空衡湘,侨居托幽蓟。”《守岁五平五则二首》之一说:“荆衡连沅湘,山川何迢遥。京尘缁人衣,乡心随征轺。怀哉江湖忧,沉思方无聊。飘飘神仙徒,凌虚谁为招?”在这些诗中,李东阳都说自己本是湖南人,只不过由于仕途经济,不得已寄居京城。又如他在《捕鱼图歌》称:“长沙游子思故乡,安得坐观江水旁。”李东阳成长做官都在北京,但却自称“长沙游子”盼望自己能回到家乡做一个垂钓江水的渔翁,对湖南的归属感不言自明。另外还有《观怀素自序贴真迹,柬原博太史》:“吾乡上人老藏真,挥毫作字精入神。”唐朝“草圣”怀素和尚,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东阳称怀素为“吾乡上人”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对自己身份的归属与认同。李东阳的这种归属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他思楚怀想情结缘由的考察,据笔者分析,李东阳思楚怀乡的缘由大概有四个方面:

一、思乡体现了一个人漂泊灵魂对终极归宿的向往。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更是血缘的确证和亲情的载体,无异于其精神之根,敏感的作家们对此更是体验殊深。为了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他们可以暂时抛妻别子,离乡背井,但精神深处却无时不渴望叶落归根,回归家园。“鸟飞返故乡,孤死必首丘。”“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等自然现象对他们常常构成深刻的昭示和强烈的召唤。无论置身何处,总是心系于家乡,“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曹丕),他乡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园。贺知章“少小离乡老大回”的诗句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满足了游子们的精神渴求,勾勒出古代文人人生的最佳归宿,故乡是文人们安顿生命的终极处所。由前文论述可知,对李东阳而言,他真正精神的故乡就是湖南茶陵,这个故乡正是他一直念念不忘,心向往之的归宿,这也难怪他在诗文中屡屡称“我家旧在湘江东”“长沙游子思故乡”了。

二、思乡情结是伦常关系的心灵折光。这是李东阳思楚怀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李东阳仅有的那次回乡就是为了完成父亲祭奠祖先,以期叶落归根的思乡之愿,这种对祖先的崇敬,对家族伦常的重视其实也深植于李东阳的心中。思乡的核心是思亲,只有亲情才使得“家园”这一概念变得具体而有意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家庭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这种双重属性使之成为家庭成员的主要活动场所,后天的共同劳作、共同生活以及共同的利害关系起着强化先天的血缘亲情关系的重要作用,家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在这种浓郁的伦理文化氛围中,对于古人来说,未成年时家庭既是他们物质生活资料的唯一来源地,也是他们获得充实感、安全感的雄一处所,家中祖宗的牌位以及字辈的排列或许还有家谱族谱的保存令他们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血脉的一段。他们成年后走出家门远离故土,家又成为其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处,对血缘关系的情感依赖及其理性认同,皆因远离家乡的现实而凸现出来。因此,乡关之思也就必然成为一种永恒的主题,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谓古代文人这种普遍的人生体验的高度概括。

三、李东阳思楚怀乡情结受楚文化的影响,是对楚文化的皈依。楚文化是指自春秋战国以降,两湖地区经过相对漫长而持续的文化交流、融合过程,逐渐形成的文化。“以古楚语为共同源头的语言,尚武的习俗,以‘相’、渔歌著称的流行民歌,以信奉佛教为主的,是该文化感觉区域的文化基本特性”。秦灭楚后不久,统一了全国。尽管楚国灭亡了,但楚文化区的文化感觉或文化概念却留在了两湖地区人们的心中,成为他们的文化心理归属,且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影响渐趋深远。比如,明代竟陵派诗人谭元春经常自我表白:“谭子自念其为楚人。”这种文化地域感觉甚至影响了他的行为:“钟子与谭子皆楚人,楚之岳曰衡、摺:饨显,至于,与谭子无岁不期,无言不及。”引文中的钟子指其同邑诗人钟惺,也是竟陵派的主将。可见,两人因为“楚人”的共同文化感觉,影响到了人们的行为和日常生活。当然,文化心理感觉区尽管只有模糊的边界,但还是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四、“身病益愁愁转病,老来归思十分浓”这是李东阳思乡的身体上的原因。李东阳本来身体素质就一般,,常年在翰林院任职,劳心劳神又疏于锻炼,体质越发虚弱,疾病时作。中年时还曾经坠马摔伤,晚年更是疾病缠身。从他的辞呈和有关诗文可以看出,如弘治十七年十月所上《奏为陈情乞恩致仕事》折子中说:“……得患痔漏、脏毒等症,燥热秘结,累日不通,几至危殆……精神困惫,头目昏晕,众疾交攻,不能动履。”

武宗继立之后,随着年事日高,病情日渐加剧,如正德元年十一月十九日所上《奏为患病陈情恳乞休致事》说:“连旬阅月,病势交攻,头眩愈加,腿痛增甚。比因蒸熨寒湿,发汗过多,元气重伤,精神顿耗,夜多痰嗽,口有血丝,非但不能趋朝,抑且艰于行步。官旷职,自同废人。”正德六年七月所上的《奏为老病陈情恳乞休致事》:“久任以来,中年已过,四子俱夭,一女继亡。哭泣伤多,眼目昏暗,寻丈之内,不识人形,咫尺之间,莫辨文字。其他病症,不敢再陈。”东阳年事已高而且病痛越加的严重,加上“四子俱夭,一女继亡”。如此凄凉的现实令他再也无心做官,心中的寄托只在思归,病中思乡正是人之常情。《春兴八首》之五说:“身病益愁愁转病,老来归思十分浓”,《病中言怀八首》之二说:“身老病随年共老,愁多心与夜争长”;其三说:“身病何如目病难,极知昏g胜衰残。愁来强阁东门泪,老去从欹杜甫冠”。李东阳的这些诗中触目可见“病”“愁”“归思”等词语,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老人对“落叶归根”的渴盼。

总之,李东阳对故乡茶陵的思念是隽永而复杂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以及他对楚文化的归属感对他的文学创作和诗学批评深有影响。考察李东阳思乡思想的独特性,探讨其产生的根源,对研究李东阳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乃至明代文学是有补助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钱振民.李东阳年谱[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2]周寅宾.李东阳集(第一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4.

[3]邓绍基,尹恭弘.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篇4

关键词:贾平凹乡土情结小说题材

一、贾平凹作品写作与乡土情结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当中为数不多的大家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反叛特性的作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首次发表著作至今,他出版的著作版本业已达三百余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他首次登上向往已久的文坛,那个时期的文学爱好者可以说是风华正茂,写作的小说大多以展现当时环境变革与实际变化为主要内容,例如《水》《清河上的婚事》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贾平凹创作的《满月儿》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荣誉,他也借此于我国文学界初露锋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写作的《商州初录》代表其在写作当中跨上更高一级台阶,之后写作的“商州系列”更是在我国文学界带动了一股寻根文学的潮流。随后出版的《鸡窝洼人家》与《腊月正月》数本著作中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下的商州展现于人们面前,同时令其确定了自己要于现实主义写作这条路上继续前行。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其创作的著作展现了极为浓烈的神秘主义气氛,这是源自其对人生、命运与现状的思索与重视。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城市与农村间的距离逐渐扩大,浓郁风俗的农村文化吸引了他这样一位乡土作家的重视。这个期间他写成《白夜》这部作品,描绘了一名乡下青年来到城里找寻精神家园之经历,表现了城乡间的冲突状态。在之后其创作的《土门》则展现了于城市文明的笼罩之下,传统风俗坚定的守护自己的位置,同时也在不断地予以让步,直到最终消亡的历程。作者对生长自己的土地的热爱和家乡人民的密切关注,以及在文学艺术道路上的持续追求都融汇于他创作的小说当中。传统的乡土文学是作家凭借初生的记忆来描绘乡村的生活,作品里具有深厚的乡土氛围与当地的特色。贾平凹就是凭借自身故乡来作为重要的写作背景,且将农民当作其描述的重要对象,从而为我们带来丰富而天然的乡土之美的享受。

二、作品当中乡土情结源自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贾平凹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于陕西省的丹凤县金盆乡,这样一个青山绿水包围的小村庄,由于其地理环境特殊,古代就一直为秦楚文化的交织区域。这里不但有北方的豪爽与雄厚,还有南方的秀美与内敛。在这块土地上成长的贾平凹,成年以后仍源源不断地向这块土地挖掘其写作蓝本,然后创作成作品呈献给阅读者,在他的作品里,阅读者能深切地感受到其对故土的深厚感情。这块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都给他的文学写作带去了永不枯竭的源泉,令他把真实情况里贫苦偏远的故土用美妙的言语给予展现,表现出村庄秀美的自然景色与村民们勤奋淳朴的生活作风。这所有的一切均源自其对故土的怀念。

三、小说写作当中的乡土情结

(一)商州情结

商州作为贾平凹的出生之地是其作品写作的根本来源。商州就是现在的商洛区域,陕西省根据传统可划分成三部分:陕北、关中与陕南,而商州就处在关中与陕南两者间的秦岭南麓。秦岭乃中国南北分界,因此不管是气候与景观特征,均展现了显著的过渡特性,并且经历了楚文化、秦文化与汉唐文化,沉淀了数千年文化,早已渗入了当地人的普通生活之中。

在贾平凹的文笔之下,商州地域展现出秀美的景色,百姓朴实勤劳,不但具有西北的雄厚,还兼具江南的灵秀,看上去就像一处人间天堂。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竭力歌颂,正表明对这块故土的情感之深,这片曾经养育他的地方,已深深刻入了他的心中。他创作的商州系列作品中的各式各样的角色正是真实生活的表现,文中那特有的民俗风情与历史成为作者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来源。对他来说,那片土地不仅是地图上划出的边界,更是渗入其浓烈个人情怀的想象之中的故土,让他永久怀念、想往的大地。如今,他用自己的著作,去回馈养育他的故乡。

(二)乡土女性情结

在他的著作当中,他描绘出大批西北女子,这是一些被他注入了自己对故乡女子特有的理解的角色。在其笔触之下的每位女性均是如此个性鲜明、情感浓烈,她们或是俏丽,或是贤惠,或是柔情,并且均有着笃定的思想与追寻,对自己的追寻永不言弃。作者将故乡女性个性当中的良善、率性、泼辣之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就在这么多女子形象身后,展现了作者自己对于情感、道德以及命运的精神写照。例如《浮躁》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小水,她看似柔情似水,可实际上却是内在十分刚强的乡下女人,她非常爱金狗,可是于当时那样的大背景之下,她无法和有着强烈现代意识的英英对抗,她无法像情敌那样奉献自己。可是她并未责备这两个人,而是真心实意祝福他俩。之后金狗患难,她还是一直守护在其身边,力撑他迈入全新的道路。从始至终,不管遭遇何种境地,小水都没表现出害怕的情绪,绝不向命运低头,她一直都对生活心怀憧憬。伴随时代的变迁,贾平凹小说里的女性角色的内在也发生了全新改变,例如《鸡窝洼人家》这部小说主人公小月不像作者从前作品里女性那样传统守旧,而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月没有像从前的择偶观一样,而是积极争取理想当中的婚姻与爱情,这种变化符合新时代的气息。

伴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乡土女子于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上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作者十分准确地把握到了这点,且在自己的著作当中展现了这类女子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行为与思想特点。他凭借自己小说当中对这样一类女性角色的塑造,表达了其对当前现状与人生的观点。例如《废都》这部作品中的农村小保姆柳月,她十分希望自己能够迈出出生地这个小环境,投入到大城市的生活当中,可是她没读过书,毫无技能,所以只有靠屈身去做保姆这样一种服务属性的工作谋生,由于其怀有浓厚的危机感与金钱欲望,因此她想要改变命运,去改变自己现有状态。她很清楚自身除去身体与样貌,确实毫无所长。此后,她嫁给一个并不喜爱的人。这个角色折射出当前时代之下乡下女子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了巨大改变。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贾平凹笔下的人物不管是传统女性,或是追求实际利益的女性,阅读者均能体会到作者在刻画她们时花费的心力,而这也是其作品中乡土情结的关键展现。

(三)离乡以及返乡情结

作者在十九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可是他的心却从未远离,在他的著作当中展现还乡就是其对故土怀念的一个表现。在其创作的一系列小说中,阅读者往往能够发现主人公离乡以及返乡之情节,这类情况均表现出其身为知识青年的现代感受与在这种感受带来的负面辐射之下的无可奈何与挣扎。在其初期著作当中主人公均为乡下年轻人,这些人由于不满只是种田来养家糊口,他们期盼着能够跨出村庄。《鸡窝洼人家》这部作品的主人公禾禾原本有着令人艳羡的生活,尽管经济并不宽裕,但是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睦睦,可他却不满于现有生活,被大城市传来的致富消息所引诱,于是抛弃了原有的生活,经过数次波折,他非但未挣到钱,还弄得原本幸福的家庭生活变得一地鸡毛。即使是这样也没能阻止其前进的步伐,他跑到城市去考察,向人讨教经验,最终在养蚕这个事业上获取成功,而经济条件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在作者的眼里,青年人就是应当跨出大门迈向外面的世界去学习经验与技能,去改变原有的贫苦现状,从而带动家乡的发展,这也是其于写作之初对于离乡这一点的看法。可是伴随社会的步伐,其价值取向也有了很大改变。《浮躁》这部作品的主人公金狗复员归家以后并未在农村耕地养家,而是去大城市一展身手。他作了职业记者,但是在他需要做出虚假性质的新闻与报道之时,他彷徨了,这和他心里想象的城市生活完全不一样,一个有着正义本性的青年,怎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于是他为此开罪了不能得罪之人,最后入了牢狱。经历这些以后他开始反思,还是故乡环境最宜人,所以决然返乡。作者最新创作的《高兴》这部作品当中的刘哈娃,在老家盖屋房娶老婆,可是依然不能得偿所愿,所以毅然跑到城里追寻想象当中的生活。通过买卖交易,他摇身一变成为西安人,他改掉了原来的姓名,变成刘高兴,希望成为实实在在的城市人,与其老乡五福一块拾垃圾。可是最终,他非但未能赚到钱,老乡还付出了生命代价,他坚决将五福的尸身带回家乡,在他看来只有故乡才是其最佳归宿。去城里圆成为城里人的梦,为什么这样困难?究竟是什么令他们不肯返回故土?是故乡的贫困令人无可奈何,还是巨大的物质财富吸引他们甚至愿意赔上性命?作者对这些均展开了深刻探讨。

除了以上商州情结、女性情结、离乡以及返乡情结以外,作者的著作当中还展现了民俗情结、土语情结等。他怀着对自己故乡的怀恋之情,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语言、民俗,运用诚恳的言语与淳朴的故事展现在阅读者面前。作者带给阅读者如山泉一样的乡土著作,令阅读者对于淳朴的乡间有了崭新的理解,乡土再也不是原来想象当中的那样“土”气与“俗”气。尽管飞速发展中的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总是不能完全融合,可是作者并未因此而回避,他总在努力找寻契合点,他不但怀着深厚的感情回望那一片还没有被污染的土地,还期盼那片土地可以与现代文明的冲撞之下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作者利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写作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表现了他对这块土地与人民的深厚感情。

参考文献

[1]许欣.对于贾平凹小说创作艺术追求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3(26).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篇5

真正离开了自己生根的家乡,不远万里来到异地时,才知思乡之痛,才知恋乡之情,才知隔着千山万水遥望家乡的难。共同阅读我的故乡演讲稿的范文学生,请您阅读!

我的故乡演讲稿的范文1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读着席慕蓉的《乡愁》,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我的体内发作,如五脏俱焚,神魂颠倒,分不清朗朗乾坤,欲罢不能。这种思念,这种离愁在夜阑人静、孤独寂寞的时候尤为清晰和真切。

异地他乡工作多年,时常有一种淡淡的乡愁印在我的脑海,千回百转,梦牵魂绕。乡愁涌起的时候,我常常向着北方眺望,在渭北旱腰带上有我的家,那里有我的亲人和朋友。亲人和朋友那殷切的目光就是那牵引着风筝的线,我感到我就是线头那飘忽的风筝,永远都离不开那根线的牵引。故乡就成了我魂牵梦萦的眷恋。

真想回老家看看啊!一睹老家是否风采依旧?猜想老家的绿水是否荡漾碧波千里?猜想老家的青山是否还是当初的绿意盎然,依然是人们心中的天然氧巴?儿时亲密玩伴多年后相逢是否见面曾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感慨万端?初离家亲自栽下的垂柳是否高大、强劲、依依如风姿卓约,姿态端方?

……

我是如此地强烈地怀念着家乡的一切啊!感触老家的点点滴滴都是我的珍爱……

那一年四季唱着欢歌的小溪流飞快流淌向远方;那错落有致、长满青草上下起伏的田埂;当初在家牵着的老牛,慢悠悠地随我去老地方吃着可口的草,我则懒散地在太阳的余辉中躺在松软的草地上,仰望着晚霞满天的天空,任思绪飞扬在无垠的云雾中。惬意的感觉,妙不可言,至今回味无穷!

离开家乡后,也曾回乡探亲几次,每次回乡都有了不同的感觉。记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回到家乡,人们已经把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家乡的父老已专心抓生产,受尽贫穷的乡亲们终于填饱了肚子,脸上露出了笑容,再也不用为吃饱饭而发愁。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又回到家乡,乡亲们再也不为吃穿发愁,通过种植苹果、搞多种经营,口袋里也有些钱,经济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跨入新世纪,我再次回到家乡,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盖起了一排排崭新砖房,用上了高压电,自来水,铺设了水泥路,建成了优质富硒苹果园,新鲜果品源源不断运往各大中城市。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推广,家乡人民更是喜笑颜开。种地不用纳税反而有了补贴,60岁以上的老人和城里人一样领上了“工资”,住院还能报销,难怪种了一辈子地的三大爷说,我活了一辈子还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政府。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知识素养迅速提升,眼界越来越宽阔、雄心越来越大、创业的思路、方式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到城市学习、上班、在城市成家立业。年轻人到影楼拍婚纱照,旅行结婚。着装五颜六色,发型异彩纷呈。

看着家乡的变化,我内心感到无比欣慰,把淡淡的乡愁化成了对家乡美好未来的向往。

我的故乡演讲稿的范文2一张无意中手机拍的照片,欣赏之余,让我时常看着思索……。

那是去年正月了,去大台山,女婿买的一处改作榛子园的撂荒苹果园,给清理扔了多年,里面长出的杂柴。初春乍寒,歇息之余,站在果园的半山处,面迎凄凄的北风,眺望山下。北国的早春。回家过节的人走啦、出门打工的人也陆续走啦,摆弄地的时候还不到,田野,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那依河的庄茧公路,偶尔有一两辆车驶过。过去不是这个样子,自庄盖高速通车以后,这条宽宽的柏油路,就很少有行车啦。静寂的环境并不影响山乡内在的美。山下,偏坡子河和半截沟河交汇,冰还没有融化,那冰封的交汇的两条河,恰巧是一个诺大的“人”字,书写在山间大地上。特别是那“人”字的一撇的顶端,刚转弯被远远的小学教学楼遮挡,转弯正在宽处露留一弯尖,如带笔顿笔,“人”字顿笔挺劲,走笔任意,犹如毛笔书写一般,阳光下,晰晰发光,十分抢眼。我掏出手机,站在看果园子的破房残壁后面,拍了下来。

回家欣赏时才发现,眼前这堵残垣,有碍大雅。后悔,怎没躲开。再看远处,人字的顶端,盖了不过十余年的小学教学楼,曾经的希望工程,现在并校了,人去楼空。再后面就是那从包干到户后就闲置起来的囤塌院荒的粮库。

前景、人字、远方,看不到一个人影的公路、大地……。哦,本来是好静的一幅美丽图画,却把我带入另一番意境。

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随上社会发展大潮,进城了。现在农村环境也在改变,我支持二女儿一家在农村发展。这片果园,面积上百亩,原先是政府一个部门,承包了山下村民组的一片山岚建的一大片苹果园,后转包给私人,几易其手,因山高坡长作业不便,加之苹果落价,劳务费用上涨,都赔得不干了。果园承包期六十年,每年承包金3500元,一年一交。当时合同已经过去了十七年,期满还有四十多年,就是我的女儿女婿他们要到近八十岁才能到期。我算了一下,十年、二十年后,3500元承包金是什么概念?物价要变化,钱的价值也会改变,那时候,不就是一顿饭钱吗?在我拨弄的如意算盘里,女婿把合同从政府手里接了过来。

家乡,一切都在变,山在变,水在变,路在变,村子也在变……。不止这些,生活环境,还有人,人的理念……。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从生产队、到大队,到政府工作,风风火火几十年,累累在目。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工作盛传一个顺口溜:“人上环,狗带牌、扒死尸,要小钱。”即计划生育、犬防疫、殡葬改革、收乡村提留,四项硬性工作,农村,干群矛盾尖锐。没想到社会发展进步这么快,几年工夫,这些矛盾,自然而然的划解了。计划生育,为了孩子的生活质量、教育质量,年轻人有的给他们二胎指标都不要。林业工作,头六七年还是山区老大难工作,封山禁牧,抓滥砍盗伐,现在大不一样,村民房屋大都改造、家用电器普及,家务烟呛火燎蹲灶坑,都嫌埋汰,也再没人愿意出砍树、捞大柴那份力啦。几年工夫,山绿啦、树密啦,山林,又恢复到史上原始生态美的状态。村民世代赖以生存的柴山、一项被视为绿色银行的自留山、责任山,树木到要长大成材时,竟没人经管啦。看到村民对山林资源的淡漠,满腹憧憬给女婿参谋的那片山,栽上了近万株大榛子,扔进十余万投资,如今倒成了一个烫手的地瓜,弃之,不舍得,经营,刨一遍树盘子要几千元钱,打一遍药也要几千元钱,况且这些活,年轻人不稀干,老年人不爱干。老百姓说:“再过一二十年,我们这茬人干不动了,那时地都没人种了,还会有人在乎山吗?”我不知道,包下这片还有近四十年的山岚,是拣个便宜,还是一个亏?

农村,人,都去哪了?

家乡的屯子,与附近屯子相比,不算小,有名字就算,七十来户,二百六七十人,但常年在家的不足百人。年轻人成了市民,五十左右岁的也要进城打工,给孩子攒楼角,进城给带孩子。种地,大都是数了一辈子苞米粒的六七十岁的这代人,这个群体,现在给冠上一个新名词——留守老人。我退休,看重山村自然环境,天然氧吧,本以为回乡过过清闲日子,同时也想让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伴歇下来,可是她不肯,成天上下八沟的跑,给人家稀苹果、苹果套袋、大棚黄瓜授粉、西瓜领秧……。有找工的就干,他说:“嘎街居邻的,一家家都很忙,咱能好意思呆在家里呀。”当我提到女儿的山上有那么多的活需要干,她眼睛一瞪,圆圆的,你猜她咋说:“看眼前的吧,现在钱好挣,干一天,就挣个百八的,她那块山,你成月在里面,能干出点啥名堂,鼠年马月能见回头钱呢?”

家乡,人少了,资源相对丰富了,有不少人看到这一点,但愿呆在这里的人却越来越少啦。伯父的孙子,十几岁就进城了,念完技校,分配在大连九塑,不几年厂子改制下岗。打工、练摊,一混就十几年,结识一位在超市干了十几年的吉林姑娘,结了婚。去年,小俩口看哥哥扣大棚挺剩钱,好大的胃口。跑了回来,一下子就扣了九个大棚,种植西瓜和蔬菜制种。俩人,十几亩大棚,干不过来呀,本应找个长工,但是跟前没合适的人选,能行的都自己干,余下的都不肯操那份心,担那个风险。没办法,小俩口就自己干,时间长了养成不吃早饭的习惯,早上四点来中就起床,胡乱带点吃的就进棚,一干就是一上午。婆婆身体不好,帮不上忙,又是气又可怜,说:“人家孩子都能出息走出去了,咱家孩子转了一圈,又转回家了”。是呀,家乡,确实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年轻人,即使有几人也很少有能服这样的辛苦的。

我的家是在屯子后面的小北沟里。上世纪七十年代,也正是我国人口的膨胀期,为了少占耕地,新建民房都被撵到山上或山沟里,从此那条水沟就是我家出行的路。夏季下过雷雨大雨,山洪来兮,泥沙俱下,带下的那些山石,搪塞了河道,七高八矮,别说骑自行车子,就是步行都很困难,况且还是在溪水里。冬季好歹把道扒拉光糊了,又结上冰,这些坡坡坎坎的冰雪小道,在上面走都打晃,时常有人扬草木灰或者沙土。并乡前,我在3公里外的单位上班,这区区二百多米的水沟,要占去我上班路上的三分之一时间。20__年,国家投资七八千万元对家乡土地进行综合治理,逢水筑坝,见河搭桥,改善山里人生产和生活环境。我上下班走了一辈子冬冰夏水的壕沟,如今水泥路铺到大门口。我好事,给大门口拉了电灯,夏日,屯里人都喜欢这里洁净的路面,喜欢这里的的环境,老者里乘凉、打扑克,也学城里人跳广场舞。不止这些,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向农村倾斜的投资力度,家乡也一样,油路到屯,水泥路进户,还有不少屯通了自来水。现在的家乡,距县城七八十公里,坐班车一个点就到了,去大连二百多公里,也不过三四个小时的路程,偏僻的山村也不偏僻啦

俗语说:“道走直,水绕弯”。家乡的道直了,走路省劲了,但方便的是进城,人的流失。道上脚印少了,偶有行人,腰也弯了。家乡的河经过治理也直了、宽了,流畅了,汛期再无山洪灾害,但是河套再留不下潭汀溏湾,山洪突来即逝,小时候学会游泳的的地方找不到了,小鱼小虾也没了生息地。

夏季,葱茏的群山之中,大台山下,依河而建,同地相交的庄茧公路和半截沟村路,与河重叠,加上路树护岸林镶嵌点缀,那“人”字,被浓浓的描粗,更为壮观。但是那破房残壁还在,那人去楼空的小学操场堆满了小山似地砂石料,眼下,想起乡愁,未来它将怎样续写?

我的故乡演讲稿的范文3雁南飞,东风归,岁月的年轮又沉淀下斑驳的印记。夜寂人静之时,客居他乡的游子,那颗早已看穿时间浮沉的心,是否也被苍穹中的圆月深深打动,泛起层层乡愁的涟漪。秋月楼中,春水东流,往事不堪回首,李后主在东风中轻抚心头,浅吟低唱思乡愁绪,那是怎样的婉转动人?那是怎样的凄美如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般潺潺,却又似东风般婉转。魂断汴京的李煜,道出了那如水般“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那是他对南唐,对人民的思念,字里行间,也透漏了那很无奈与懊悔。那是对自己灵魂的懊悔,对现实江山的无奈。那别是一番的滋味,那千丝万缕的乡愁,包含了多少遗憾,夹杂了几多凄凉,李煜的乡愁虽不算完美,却也足以显现这一份悲中彻悟的凄美动人。塞下秋风,四面边声,是谁在长河落日的孤城中独自流泪?浊酒一杯家万里,何时得归,羌管悠悠,奏不尽他心中如水般的乡愁。他是寂寞的,家乡远在万里,亲人多年未聚;他也是成功的,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将泪化作相思雪,霜雪满地,却无法湮没男儿心中的那一份思而不得的乡愁,它饱含对职责的肩负,对国家的忠诚,对正义的坚定;这一份乡愁,也是白发将军夜夜不寐的想念。无花岁月,雾涣风月,故乡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曲终人未来,壮士只感到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听罢,拿起冰刀利刃,眺向敌方,待到功成名就时,举酒把家还。这一种寂寞的乡愁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那需要太多的无怨无悔,也正因为如此,仲淹的乡愁也便成为一种壮美辽阔。

别家园,出雄关,昭君琵琶马上弹。女儿情,连胡汉,从此长城无烽烟。含着泪眼,挥手作别长安,纵马离别。来到大漠,寂寞难耐,你,心中何时不是充满这那淡淡的却无穷无尽的乡愁,大漠孤烟,夕阳下的你,孤单瘦影仿佛已飘向长安,何时才是回去的日子?恐怕今世难求。难道你未曾想过离开,怎会没有,可是人民与国家,在你心中早已超过了自己的一切,恨否?怨否?你只是轻摇铜镜,独自叹息,尔后满心都是一股催人泪下的想念,一股源源不断的乡愁。古来皆道昭君怨,谁知红颜为江山,昭君一支出塞曲,慷慨越千年。昭君的乡愁,胜过大漠的落日,唯美而永恒。撕开乡愁,若能仔仔细细地辨认,分明是两分的无奈自责,一分的借酒浇愁,却有七分的美丽动人。这酒是早已酿制于心中的,为的是微醺自己,让乡愁更有一种意韵,一种滋味,一种长久的撩拨。于是,乡愁便是一面揭竿而起的旗帜,在所有异乡人的心中召唤,飘扬。

李煜乡愁的凄美动人,仲淹乡愁的壮美辽阔,昭君乡愁的唯美永恒,都清晰地向我们诉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人生处境何如,乡愁都是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乡愁是线,也是风,人生这一枚风筝,便能永远高高地飘荡在空中。

我的故乡演讲稿的范文4她是我生命里的一棵常青树,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在我生命中蓬勃向上;她是我生命中的一株水仙花,无论风疏雨骤,永远给我带来阵阵明媚春意。那丝丝缕缕、缱绻不绝的乡愁。

故乡是个山水田园小城,美景如画。正是这迷人的眷恋,伴随我度过了我的十余载无知童年。故乡虽然不大,但总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让游子魂牵梦绕。那也便是乡愁,美丽的乡愁。

说实话,直到三个月前,“乡愁”对我来说,仅仅只是虚无缥缈的文学词汇罢了,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知道它可以是“归雁洛阳边”的企盼,“龙钟泪不干”的悲凉,“相忆在江楼”的温馨以及“月明人尽望”的美好祝愿。但三个月后的今天,身在异乡求学的我,却久久有乡愁萦绕在思绪里。乡愁,这时我想也便是说得清、道得明了。

笼屉里飘来的阵阵香气仿佛在我鼻前回旋,大街上小贩的阵阵吆喝回荡在我的耳边。宿舍里,晚上熄灯后,床上总是辗转反侧,那天时地利人和的景象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久久不能散去……

也许,故乡便是你小时候想要离开而长大后却要屡屡盼归的那一方净土。余光中曾经写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我想说的是:“求学时/乡愁是一座高高的秦岭/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正是因为这丝丝缕缕的乡愁,让我有了独在异乡的勇气,也激励着我不断地奋勇向前。感谢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感谢那乡愁。

乡愁是一首歌,唱尽思念。乡愁是一首诗,颂遍感恩。

家乡之恋,恋山恋水;羁旅之思,思景思人。怀揣这丝丝缕缕的乡愁,我大踏步地走向远方。

常想起村口那棵常青树,那是我美丽的乡愁。

在这安静的夜里,轻轻吟诵起席慕容的《乡愁》,遥寄我的思念: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

我的故乡演讲稿的范文5客居壮乡多年,岁月流逝中,总忆起故乡的美食,齿间的留香,穿肠过肚的痛快,是地域灵魂灼灼其华的外华,是心底乡愁绵绵长惆怅的寄托。

时值清明,在故乡要吃青团丸子,除了青团丸子,艾米菇也是那时的家常,和青团丸子一样鲜绿,都是用艾米汁和米浆调和而成,做工更简单,去菜地里挖艾草,清洗干净,用工具将它的汁液挤压出来,米浆当天制做好,用调料盆将两者混合,搓到柔和为止即可,将它摸成形状,一个接一个放置好,就制作成了生的青团丸子,艾米菇也是同样的方法,二者在气质上都是小家碧玉,艾米菇要比青团丸子更朴素,更接近大众的颜色。

时值清明,在故乡要吃青团丸子,曾记得,母亲一大早就起来做好青团丸子的膜,起火慢蒸,青团丸子在笼里蒸得呼呼地冒着热气,母亲正在生火,如果火候大了,青团丸子的味道就会改变,所以要用小火来蒸,它的味道才能保留,这样,味道闻起来才会香,吃起来才会更酥软,到了正午,青团丸子也差不多得熟了,放学回到家门口,跟我同行的孩子们闻着香味来到了厨房,正是青团丸子飘逸的香味,它们等不及起笼,直接打开笼子,夹起就吃,烫得双脚都跳了起来,我也不例外,被一旁的母亲指责道“你呀!小孩子头的,真是个好吃鬼,看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笑笑的我不说话,我知道母亲里话中有话,心里也没有那么委屈,就因为我是孩子里的那个,母亲罚我清扫后院卫生,正午过后,大家张罗着摆好桌椅,很明显就要开餐啦!

民以食为天,鬼也差不到吧!做一个饱口福的小鬼好玩多,来到厨房看看吃的,青团丸子在灶王爷的炉子上吐着打泡泡小泡泡时,整个故乡都是绿油油的,立咬春卷、立夏吃鸭蛋、端午吃粽子、立秋吃西瓜、中秋吃月饼、冬至喝酿酒……美食让我们记住了中国故乡的很多节日。

美食的张力很大,看到厨房里的采地菜煮蛋熬汤,那是三月三的食物,从脑袋回忆间跳出,家乡各节的美食,农历三月三,采地菜煮蛋熬汤也属于故乡习俗,花香气弱游丝,不静下心怀不会记得它的气味,“弦外之音”是此话的境界,地菜煮蛋,蛋墨绿,豁然如雨花石,祛风去毒,母亲嘱咐,鸡蛋、鸭蛋各吃一个,如此习惯后,颇具有神秘感。用菜地水给孩子们洗澡,一年都不会长痱子和疹子,要少绿绿的草汤,浇出一段清爽舒畅的童年。相比地菜而言,青团丸子的原料是——艾草,像一位优雅的姑娘,文文静静的站在那儿,在太阳底下犹如一位阳光的少年,想象在绿油油的艾草间晒着金色温暖的太阳,看看近旁的美景,远处被太阳照耀得一闪一闪的小河,似夜晚中的星星向你眨着眼睛,何等舒适,洛阳春光无限好!

我喜洋洋的拿出碗来,打了一勺汤喝了起来,这久逢的味道,只有过节才能喝得到,我便更珍惜这次的机会!“好香啊!这是什么味道?”我顺着香味来到姑姑所在的厨房,“姑姑,您是在弄米粉肉吗?”姑姑停下手中的活,“是啊,想吃了啊?准备煮好了,你去后院帮忙吧!等会就可以吃了”我并没有想吃的意思,只是想确定一下而已,我来到后院,看着一群忙忙碌碌的大人们,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做,有点不好意思,就去帮了忙,我将厨房的美食一道道放在桌上,感觉自己像古代中的小二在为客人上菜,“青团丸子”“艾米菇”“米粉肉”“地菜煮蛋汤”……等等各种美食。

米粉肉也是清明节大众最喜爱的美食,米粉和五花肉混着蒸,嫩嫩的,像急着想看外面美丽的世界——小草,洒少许紫藤汁,像紫薇花一样的好颜色,米粉肉要趁热吃,能吃出一脸美好幸福来,而我还是偏爱青团丸子和艾米菇,艾米菇吃完的时候,把嘴咧开,吐出绿绿的舌头,去吓唬在摇篮间的婴儿,把婴儿弄哭,我心里感到满足,大家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吃饭特开心,好的话还得零花钱。一到晚上,用炉里的黑炭涂满脸部,把头发散下来,穿着白大衣,躲着墙角中,不被人发现,看着断断续续来往的亲人们,看到表姐抓住机会,心里偷笑,向前吓去“啊……”表姐的一声尖叫,引起了母亲的注意,纷忙跑过来看是啥回事,表姐被我的装扮吓了一跳,佩服自己此时的装扮,偷笑着,母亲看向我,一眼识破“你多大了还玩这个鬼不鬼的游戏,有没有礼貌啊那你,快向你表姐道歉”“对不起,表姐”表姐摇了摇头,劝母亲不要再骂我,散后,因心情不爽,自己瞬间也明白了事理,心情不好的我,便去吃青团丸子、艾米菇,瞬间心情活跃。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篇6

作文提纲:开头:交待时间:二十年后回家乡;

想象一:具体描写家乡的环境;

想象二:具体描写家乡的滨河公园;

想象三:具体描写家乡的学校变化;

结尾: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二十年后的家乡

延风小学五年(2)班高若?

“故乡的风,故乡的云……”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让我再一次想起了自己故乡。是啊,一转眼离开家乡已有二十年了,是该回去看看了!

清晨,一踏上故乡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这里一尘不染,到处是葱郁的树木,空气清新甜润,不仅把我长途旅行的疲劳彻底消除,还让我浑身充满了活力。环顾四周,紫云山高耸入云,青翠满目。原来狭窄的山间公路已变成了宽阔平坦的高速路,路旁还盛开着五彩斑斓的花朵。大渡河还是那样桀骜不逊,一路咆哮奔腾着,带着一股野性的雄风。

中午,我来到小时候常去玩耍的滨河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人造音乐喷泉。喷泉喷出的水花足有三四米高,不同的喷点随着音乐起伏摇摆,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出梦幻般的七彩光环,仿佛仙境一般。公园的沿河处种了一排高大的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河风轻轻飘动,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潇洒。几只乌黑光亮的燕子掠过河面,栖息在树枝上,只停留了一下,就又朝远处的田野飞去。看到这些景色,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的场景,真是太令人感慨了!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篇7

我在想何乃相似尔,上面三个问题我们大陆也有,可能更严重。打激素(台湾称荷尔蒙)和漂白,染色这种勾当在大陆是司空见惯,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食品卫生安全监督部门已经够忙了,我这里不再饶舌了。第二问题在我们这里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最近的例子:有一位四川女同胞在北京居住工作了21年,还没有报上北京户籍,这是她心中永远的痛,也是她梦寐以求的梦想。她居然想到她的18岁的儿子,她强逼儿子必须娶一个北京户籍的姑娘,儿子对她反感透顶,便赌气似在网上发了一个征婚启事,一定要北京姑娘。此事轰动了社会,东方电视台便把母子俩请到了电视新闻现场,儿子坦言在网上发征婚启事,不是他自愿的,是被逼的。他认为爱情只要双方满意,双方幸福就可以,户籍不在考虑之列。关键在于他的母亲,她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令儿子来实现。如果儿子按照她设计的道路走下去,他会幸福吗?他的未来,他的前途押宝似的押在母亲的梦上,他会高兴吗?会幸福吗?这个母亲好糊涂呵!儿子又不是你的私有财产,怎么能任意处置?儿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一个成年人,他的幸福,他的未来应该由他自己决定。现在大城市人口膨胀,市区范围一再扩大。这给大城市管理带来诸多问题的困惑,例如住房,教育,市容,医疗保险,交通等等问题,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这是题外之话,至此为止吧。至于第三问题,十月份电视新闻报道:“十月小长假北京香山人满为患,摩肩接踵,争着观赏香山红叶。当人流消失殆尽的时候,留下一地垃圾,狼藉不堪,惨不忍睹。”看来两岸同胞确实是根连根,血脉相连,连所犯的毛病都惊人的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林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间都在83年7月,不知现在情况如何?如有好的治理方法,宝贵的经验,欢迎送宝上门,我们也可以虚心地前去取经。

起先我以为这是人性使然,人性相通的。后来细思发现不对了,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外国人和国人就大不相同,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18岁以后基本上就独立处理事情了,父母只给些参考意见。由此可见同种同族的人连“生病”都如出一辙,可能有历史的基因在作怪!一条海峡波涛汹涌,“本是同根生,朝夕隔不断”啊!炎黄子孙,血脉相连是任何力量都分不开的。

80年代台湾老兵回乡探亲的愿望像惨烈的地火在地下蔓延着,燃烧着。88年地火终于像火山般喷发了!无数老兵捧着“我要回乡”的牌子上街游行,静坐。起先当局严禁回乡探亲,派出大批警察对老兵们监视,阻挡,驱赶。随着游行示威的浪潮不断高涨,当局把闸门打开一点,采取默认的态度,一些胆大的老兵通过香港辗转千里来到大陆故乡,终于完成心中数十年的夙愿;游行请愿的浪潮猛烈地叩击着闸门,最后当局只好大开闸门,让大批老兵踏上了回家之路。是呀!人性不可欺,人性不可侮,人的尊严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宝物。

1974年春分之夜,余光中先生写下了《听听那冷雨》的名篇。文章写得上乘,精致,缠绵,一唱三叹,字里行间飘散着无穷的乡思,无尽的乡愁。他写道:“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思,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如影随形,魂牵梦绕。那浓浓的乡思,那浓浓的乡愁,跳动在余先生胸膛中,积淀在余先生脑海中,溶化在余先生血脉中,难拆难分,浑然一体。

霏霏细雨中,余先生独立书斋。他在看,在听,在嗅,在看《论语》,在看《史记》,在看唐诗宋词;在听那冷雨中瓦声叮咚的交响乐,在听那冷雨中江南下得满地是江湖,在听那冷雨中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在嗅那冷雨中海风吹来的味儿,在嗅那冷雨中仓颉造字的灵感,在嗅那冷雨中故乡的缕缕情愫。

二十五年时空间隔,余先生总是忘不了,还是忘不了!“本是同根生,朝夕隔不断,”炎黄子孙血脉相连,怎能相忘,怎能舍弃

1962年1月12日,于佑任老先生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十二天后,他又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国殇》的人间离情绝唱: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老先生人到耄耋,那乡思,那乡愁,刻骨铭心,锥心泣血啊!人到耄耋,那缕缕不绝的乡思,化作梦的游子,轻轻地吹向大陆;那丝丝不断的乡愁,化作魂的游子,微微地飘向故乡。“本是同根生,朝夕隔不断。”炎黄子孙血脉相连,扯不断,理还乱。

令人欣喜的,近年来两岸关系有极大的改善,“和解,合作,协商,包容”的氛围愈来愈浓。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篇8

其间,既有老乡见面而格外亲近的深悠乡情,也有道相同则相与为乐的佛禅因缘。

文长老,名及,四川眉山人,同苏轼是老乡,为浙江嘉兴本觉寺方丈。崇祯《嘉兴县志·词翰》载:“诗僧在宋有文及,字本心,蜀眉州人,而住持本觉寺,苏文忠三度过访,互相唱和。”苏轼与文长老的交往,时间不算长,次数不算多,见载于文献者,不过三年三访而已。然而,苏轼三访文长老所题赠的三首诗,却以悠悠乡情与佛禅意蕴的交织融合而感动众多僧俗,颇受后世好评。这三首诗不仅在宋代十分发达的佛教诗歌中占有一席之位,而且僧俗二人的交往还成为文坛与丛林共为流传的一段佳话。

苏轼题文长老第一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其时苏轼任杭州通判。这年十二月,苏轼先到湖州,再由湖州到秀州,“至报本禅院,晤乡僧文及,题诗。”[1]所题之诗为《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得道,我余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江东。[2]

此诗前四句抒发乡情,虽家山远隔,乡音渐改,但老乡见面,格外亲热,整天都在谈论故乡的秀山丽水。后四句,苏轼在乡僧面前坦露心情。他赞赏文长老忘言得道,佛禅修为达到高水平。忘言(无言),乃佛教得道的最高境界。《维摩诘经》载,文殊师利问怎样才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居士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3]同时,苏轼感慨自己外任杭州以来,除了搜句作诗之外,尚无任何政功可言;采药天台、题诗江东,则透露了他无意于为政的心迹。诗歌围绕乡情主题,或叙家山之思,或抒同乡情谊,既有对文及出家为僧而大有作为的羡赏,也有对自己入世为官而一无所成的无奈。全诗情真意切,韵味悠长,故方东树《昭昧詹言》评论说:“著意乡情,词意真切,而造语倜傥奇警,令人吟咏不尽。”[3]

题文长老第二诗作于熙宁六年,即一年之后,苏轼受命往常州、润州、苏州、秀州赈济饥民,听说文长老抱病退院,遂连夜赶往探望,于是题诗《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

夜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

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

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

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

虽然已是三更夜半,但一听文长老病卧荒村,便及时登门访慰,可见他对乡僧文长老的关切。苏轼还想起去年相逢而言谈终日的往事,感叹时光飞逝,世事变迁无常,所幸自己未死,方得重论旧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著集成》评“往事”句说:“此句明言上年过此,而今则已病,正言其速也。”同时还指出,查慎行之注“强欲以两十年作来去论,故失之于诗者多也。”接着,苏诗申说两人交情之深厚,同怀故土的乡情牵系在这里自不待言,共好佛道的情投意合也是他们深交的重要因缘。下句是宽慰之词,言文长老虽然卧病退院,不能开堂说法,但其高深的道行却越发受人尊重。最后两句以旧时鹤之孤栖、举头、见客、长言,寓托出文长老孤寂、病重、无法言谈的悲凉晚景,就连作者于此情此景中难以道来的恻隐、伤痛,也寓含其中了。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用“通体深稳”四字来作评价,是颇得此诗大旨要义的。

第三诗作于熙宁七年,也就是又过一年,苏轼赈饥事毕返杭,第三次过访永乐本觉寺,这时文长老已逝寂,遂作《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相连续的三个年头,苏轼三次过访文长老,并三次为之题诗。因这次过访时文长老已去世,故此诗实际上是一首悼亡之作,且有总述前二诗的意味。“初惊鹤瘦”,以鹤喻人,言上两次与文长老会面,初见是老,再见则病,且病瘦而不可认识,故以一“惊”字贯之,写出诗人的真实感受。“旋觉云归”,以“云归”代指死亡,切合出家人闲云野鹤、无处寻觅的生平经历。“旋”,是疾速之意,这也是诗人的切肤感觉。因为在苏轼看来,乡僧文长老的病故实在是太快了。“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是后人推举有加的巧对,“三过门间”与“一弹指顷”形成对偶,老、病、死“三苦”与去、来、今“三生”又构成绝对,文辞对仗工巧,全以佛禅义理入诗。佛禅义理充溢字里行间,却能贴合实情而全无隔碍,凸现出苏轼在诗歌经营和佛禅修养方面的高超水平。

“三过门间”是写实,而在这实情之中,寓含着变迁迅疾的佛禅意蕴。在世俗之人的眼中,寺院还是那座寺院,从外相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变化。然而物是人非,寺院中长老已走过老、病、死的苦痛历程。佛家以生、老、病、死为四苦。王文诰说:“句谓初过而老,再过而病,三过而死,合下句读之,正言其速,不可以十七八年首尾论也”。生命的迁变是如此迅疾而无情,令人难免生发出几许哀伤。但是,放开眼界,从宇宙范围来作性空慧观,所谓去、来、今三生的迁变,亦不过是弹指间的事。因此,生命的存与亡,万物的成与毁,种种迁变无时不发生,处处都存在,早已司空见惯,是不足为怪、不必伤感流泪的。清《御选唐宋诗醇》评价说:“寄感叹于解脱,挽长老合作如是诗。”[5]

苏轼谙熟大乘佛典,对《维摩经》“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楞严经》“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所讲说的变灭无常之理有深入了解;对《金刚经》六如之喻(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揭示的生灭迁化,无刹那留住的义理更是了然于心。这便使得苏诗的哲理化水平呈现出别样风貌。就这首诗而言,老病死是一生的变迁,去来今乃三生的流化——在简明的表达中,既有庄子的放旷洒脱,更有佛家的了悟参透。当然,苏轼毕竟是俗人,世俗之想在所难免,因此他还是有挂碍于心际者,这便是诗人与文长老的那份“乡井难忘”的真情。

最后两句化用唐代李源与僧圆泽交往的事典,以寄托对文长老的思念。苏轼有删改唐人袁郊《甘泽传》而作的《僧圆泽传》详载此事,其略云:李源与僧圆泽过从甚密,后圆泽因托胎王氏妇人而亡,死前约托生后再见。十三年后,李源赴约,闻葛洪川畔有牧童扣牛角而歌之。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6]李源与僧圆泽二人终得见面。苏诗以前代僧俗来生交往的奇异故事作结,实有自己与文长老前缘未尽而再续后缘的言外之意,悠深的同乡僧友之情自然也寓含其中了。

简言之,苏轼题文长老三诗,以乡情为主线而佛禅意蕴漫衍其间,两者的契合融入,对接无痕,使诗歌具有“意沉著而语流美”(赵克宜语)的优长。至于后世因苏轼三次过访文长老而修建的三过堂,已然成为嘉禾名胜,不但延展了一段僧俗交好的丛林佳话,更是彰显了名人佳作的文化价值。

注释:

[1]孔凡礼《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

[2]《苏轼诗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3]《大正新修大藏经》,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版。

[4]方东树《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5]曾枣庄《苏诗汇评》,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篇9

沈尹默,原名君默,曾署名沈,沈中,长名思渊次,斋号秋明,瓠瓜。1883年生于陕西省兴安府汉阴厅。原籍浙江省吴兴县竹墩村。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沈尹默家中行二,上有兄士远,下有弟兼士。“三沈”昆仲皆少年立志,勤学苦读,弱冠之后,游学中外,学贯古今。吴兴竹溪,即为现湖州竹墩村,村中有一横贯东西之水脉,即为竹‘溪。此地桑地池塘,小桥纵横。村中原有“九木十三桥”,“九井十三潭”。村中人皆习儒业,以文相尚。吴兴沈氏历史源流绵长而深厚,在六朝时期即为江南士族大姓,由于其名人辈出、人口众多,一直被奉为湖州的第一大姓。吴兴自古为文会之地,历代文贤辈出,钱起、张先,赵孟\等先贤的影响,“明体达用、崇文重教、兼收并蓄、灵秀柔韧”的湖州传统人文精神在沈尹默的诗词和书法上都得到了很具体的体现。

1905年,沈尹默23岁时与其三弟兼士自费前往日本求学。次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日留学旅费不足,于是又返回陕西居住。1907年陪母亲返还故乡吴兴。这是沈尹默第一次到故乡。在故乡吴兴居住期间,曾在爱山书院教学为生,其时,诗词为娱,所作诗词为同在南浔的德清举人俞寰澄所见,大为赞赏,于是介绍尹默给当时的南浔大盐商周梦坡、蒋梦苹,由此被引荐延聘至杭州两级师范学校任教。在杭期间,沈尹默遇到了中国革命的先驱陈独秀,陈独秀直面批评其字俗在骨,此药石之言使沈尹默幡然猛醒,遂立志苦练。终成一代书法大家。其间,他还与刘季平、柳亚子、章士钊、张宗祥、马一浮等诸文人名士相过往,谈诗论字,吟诵往来,开启了其为文之道。并在这些师友的引领下走上了新文学运动的征途,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其后,先生北上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再至日本留学,归国后曾历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后又至上海担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1940年抗战期间避难重庆,受监察院长于右任之邀,在战乱时的重庆担任监察委员。解放后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

沈尹默少时即熟读《古诗源》《唐诗三百首》等,对诗词的研究颇深,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诗经》等古典文学。曾辑有《秋明集》《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诗词集。本次展览有五分之一为其自作诗词。同时沈尹默还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和倡导者,本次展览上有一件作于1918年的白话诗稿册,里面的《月》、《白杨树》等都是中国白话诗史上开篇之作。

沈氏书法初自黄自元人手,字略有俗气。经陈独秀之药言,转入汉魏六朝诸碑,偶涉篆隶,努力摆脱初习之俗。这次展览中即有其这一时期之篆、隶、北碑诸体作品,用笔朴茂浑厚,已得碑学之三昧。展览中还可看到其临摹王羲之《兰亭序》;相较原作之流美华丽,自有其沉稳从容之一面。另有临褚遂良之《孟法师碑》、拟米芾书风之《董其昌论书二则》、拟黄庭坚书风之《吴镇画竹诗轴》等,俱可说明其后沈尹默先生致力于“二王”一系行草,脉络清晰。自宋四家、虞世南、褚遂良而上溯智永、“二王”,出入帖系各门庭。以用笔为切入点,力追帖学之真谛,求笔画之圆满与精准,字里生金,行间玉润;力挽清末帖学萎靡之颓势,尽洗民国碑体粗放之积习。成为继元代同为吴兴人的赵孟\后,又重新高扬起帖学大旗的一代旗手。使书法又回归到对经典帖学继承的道路上来。已故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展览中楷书自书之《论书法》一册,首次将几千年来的中国书法从书法的核心――笔法来予以科学、系统的整理和阐述,使中国传统感性和模糊性的书法理论具有了更为明确的操作性和传承性。对于书法理论,沈氏还曾著作过《书法论丛》《执笔五字法》《二王书法管窥》《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等。这些理论,高瞻远瞩却又通俗易懂,影响了不少后来者。

沈尹默对于当代书坛的贡献不仅仅是其自身在书法艺术上的高度,还在于其对解放后百废待兴时的新中国书法文化的推动和普及。他不仅在不同场合向、、等中央领导同志呼吁普及书法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亲历亲为。1961年已是78岁高龄的沈尹默,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推动书法篆刻艺术的研究和提高。同时,他与郭绍虞、潘伯鹰等又在上海工人文化宫开办了书法篆刻学习班,亲自为学员们授课讲解,改变了传统的师徒相授之法,使书法走下象牙塔,面向更广大的普通群众,促进了书法艺术的普及化。

先生虽然一生在外游历,虽然其也生于异乡,但其深深的故乡情结始终表现在其作品上。沈尹默在重庆时就曾自作六首七绝以缅故土:

一、忆曾登眺弁峰巅,湖山漫漫欲漫天。四十年问风浪阔,蜀江滩畔望归船。

二、碧浪湖心塔影长,道场山脚野花香。当时似借云巢宿,风恶惊涛不可航。

三、祭扫归来百感伤,十年去国恨何长。春风又过黄泥岭,绿水青山草自芳。

四、摩肩彩凤坊头过,信脚骆驼桥上行。落落几人真识我,淹留今日愧无成。

五、桃柳岘山为好春,和风相趁出南门。已嗟逸老风流尽,更与何人共酒樽。

六、门前系艇月河街,也向华楼小住来。梅雨年年倍惆怅,东川一样雨肥梅。

在这六首诗里,共提到了弁峰、碧浪、云巢、道场、黄泥岭、彩风坊、骆驼桥、岘山、月河街、华楼十处吴兴佳景。这些先生年少时曾经留连过的地方,在烽烟阻隔,离乡千里;尺素犹难的时况下,都成了沈尹默先生对故乡安危深深的牵挂。

尹默先生的第二次归乡已是83岁高龄之时,1963年,先生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视察湖州,由时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的书法家张宗祥亲自陪同。

湖州市博物馆收藏展出的沈尹默六幅回乡创作的作品中,有一幅特地为归乡所作的《采桑子》词:

眼明今日湖州路,原野秋阳,新样风光,清远湖山见故乡。太平时代人难老,八十寻常,文艺逢场,要为工农服务忙。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篇10

关键词:琦君;思乡;怀人;儿童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i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05-02

琦君被称为“20世纪最富有中国风味的散文家,台湾文坛上活生生的国宝”。在大陆,琦君也是深受欢迎的当代优秀女作家。她的思想怀人的散文及其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深得大陆读者的喜爱,在当代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一、怀人散文

从书写题材的角度来说,琦君散文只是那种琐琐碎碎的小儿女家常:什么母亲梳了个螺丝髻,姨娘梳了个横爱司髻,自己穿了件旧毛衣,什么母老虎似的二妈没收了她的钱袋子,五叔骗她压岁钱,外公给她讲故事,二干娘借她压岁钱,老师教她背“四书”。这些看起来没有多大意义,鸡零狗碎,不一而足,但我们别小看了这些鸡毛蒜皮,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些所谓的小题材成就了琦君——她从这些看起来是小题材的写作中表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传统,倾注了她伟大的博爱精神。

琦君的许多作品描写的是她的女性长辈,母亲、姨娘、干娘等在她的散文中常常出现。他们饱尝了父权制和多妻制的辛酸。她们勤劳,却永远不知道为自己活着;她们容忍丈夫娶妾,却受不了那份精神折磨。看似挖掘女性人生命运的不幸,实则是在歌颂主人公身上的人类美德。比如《衣不如故》里,琦君反复写到了村姑阿菊,爱打扮的二姨娘。她对这些女性“无深度”追求,靠取悦男人(靠穿漂亮的衣服诱惑男人)的女性所作所为,以自己的“童稚”和母亲的“保守”做出了一种回应。“母亲节俭持家,她年轻时候至多是蓝底白花衫裤,中年以后,不是安安蓝,就是藏青。后来总算时髦一点,穿旗袍。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像一片蓝天,没有云彩,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母亲的心里是不是这样,那就不知道了。直到二妈像朵花似的,飘了进来,家里忽然变得五颜六色起来。连桥头的阿菊,都看得眼睛直愣愣的,悄悄对我说:‘真讲究呢,你看她那套琵琶襟裤袄,那双尖溜溜绣花鞋,还有那个横爱司髻,怎么这样俏呢?’我有点气她直夸二妈,撅起嘴说:‘没什么稀奇的,哪一个打扮起来都一样好看。我妈只不过不打扮就是了。’阿菊说:‘你妈啊,一双手纳鞋底纳得那么粗,脚又是小脚放大,就是打扮起来,也绝赶不上二太太。’”作者反复表现的还是母亲身上的内在美和她自己的一种追求。“有一次我悄悄跟妈说:‘妈,我真想有件玻璃纱夹旗袍,我看见人家穿的飘飘然跟仙女似的好漂亮。’母亲说:‘你现在读书,头发剪到齐耳根,穿旗袍也不会好看,等你念大学再说吧。’就这样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同时也不愿为衣服害母亲操心。年岁慢慢长大,懂得人生的美丽并不全是靠衣服来表示。中学的国文老师曾经引了《牡丹亭》里的句子鼓励我说:‘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是指外表的美,一个人要追求德行的美。德行的美是丰富的内涵,即使人家不能赏识你,也无损你内在的美。’我渐渐懂得为什么母亲终年一袭蓝布罩袍,在我眼中依旧是仪态万方。父亲虽然冷落母亲,但我断定她的仪容举止,在他心底是占有极重要的分量的。”

又比如《髻》、《眼泪和珍珠》、《压岁钱》等文章,作者在一种近乎甜蜜的回忆中诉说了曾经的不幸,也力图在其中咀嚼一种人生的酸甜苦辣,丝毫显不出抗辩的意味。但却通过她们面对苦难和不幸的态度中,使人懂得了泪水与饱经忧患使人变得温和、宽容、醇厚和善良的哲理。“想起母亲的一生饱经忧患,可是她总是默默地带着含泪的微笑。在我印象中,母亲的笑容美得犹如清晨待露的玫瑰,在家庭中散步淡淡的芳香,在我心田中植下热爱人生的种子。从没一句怨毒的言辞出诸她的双唇,从没一天,她卸下照顾家人的沉重担子。她外表看似柔弱,但无论怎样的颠沛流离、艰难拂逆,她都担当了。当人们享受着由于她的牺牲、忍让所赐予的安适幸福时,她却悄无一语地离开了人间。她始终无怨无艾,因为她心中有一粒珍珠。正如牡蛎,把光泽的珍珠贡献人间,自己却牺牲了生命。”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琦君的怀人作品,其主题不仅仅是怀人,更是通过所怀念的人传达坚韧的生活态度,是对人类美德的歌颂。

二、思乡散文

与男性作家描写乡思乡愁时偏重寄托政治抱负或家园情结不同,琦君散文引人注目的亮点,在于她善于把迷惘的乡愁、悲哀的愁绪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的温润素雅、清新婉约的境界。除了乡思、乡愁的诉说,她更多的是对故乡的山川景物、人文环境的描写,对乡风、乡情的怀恋眷念。正如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琦君笔下的永嘉、杭州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意境。

在台湾一些思乡怀旧散文中,处处流路出一种强烈的漂泊情绪和流浪心态。他们认为“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作为满怀乡愁的游子,琦君“盼望海天连成一片,山水连成一线能回到故乡”,“享受壮阔的山水田园之美,呼吸芳香静谧的空气”(《写作回顾》)。她对故乡江南的美景爱之切,忆之深:“晨曦自红霞中透出,把薄雾染成了粉红色的轻纱,笼罩着江面。粼粼的江水,柔和得像纱帐里孩子梦中带笑的脸。我们赤足在潺潺的溪水中拣石子,夏老师依槛闲吟,诗成后传诵一时。”(《何时归看浙江潮》)美丽的西湖、苏堤;垂柳、荷花;山水田园、林木花果;甚至“千变万化的钱塘江”的潮涨潮落等,通过作者触情于景,景情合一的描写,使读者读后如身临其境,令人流连忘返。那些大量记忆故乡风俗传统的散文,如《春酒》、《粽子里的乡愁》、《桂花卤·桂花茶》、《故乡的农历新年》等更是意味深醇。正因为故乡的山美水美人美,所以作者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昨夜梦魂又飞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天遥。”(《乡思》)

就乡愁的书写来说,这些描写故乡风土人情的散文,尤其是对家乡永嘉及杭州美景的描写,是很感人的,像《西湖忆旧》、《金门行》、《三更有梦当书枕》等,感人至深。但不能否认,琦君散文的乡愁主题与余光中之《乡愁》、郑愁予之《错误》不同,其中包含了她更多的人世感念:“这位庄主生前极懂得享受,所以为自己建了一个偌大的别墅,而且娶了八个太太,他何曾想到树倒猢狲散,身后红粉飘零的悲哀?在庄的旁边是他的坟墓,是他为八个太太筑的生圹,……,这两位美丽的未亡人,守着偌大的庄园,守着她们死去的丈夫,一年年的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她们真个是死灰槁木、看破红尘吗?人世的富贵荣华。浓情蜜意都是过眼烟云;建造这八个墓穴的柳庄主任,才是真正的大傻瓜呢?‘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满园姹紫嫣红,给人的感慨又是如何?”(《西湖忆旧》)这也许是琦君散文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原因吧!

对于琦君及台湾大批乡愁文学的书写者来说,这种乡愁还更多包含对于“乡”之代表的农业文明的传统价值观念沦丧的深深叹息!琦君身处迅速工业化的台湾工商社会,这个社会的新价值、新道德深刻地影响着人及人性的变异,因此,琦君好多回忆性散文,看似是宣扬基督教的泛爱思想、佛道的人生观念,但实际上也在传达她的一种人文信仰。如《下雨天,真好》、《浮生半日闲》等,对于农业文明价值,如它的亲情。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的沦丧就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忧虑。某种程度上说,这类散文表达的是现代人一种普遍而永恒的乡愁。

三、儿童化视角

琦君的思乡怀人作品,语言上有浓郁的个性色彩,结构上采取闲话家常的方式,谈天说地,终不离亲情人伦之美,在一个新的水准上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术世界:身边琐事,信手拈来,在平常无奇中蕴含至理,清淡朴实中显示秀美。

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她的笔下,童年不是一般意义上人类个体生存史上的童蒙期,而是“蓦然回首,不复存在的心灵伊甸园”,她是把对童年的一次次回忆,当成是涤滤心灵的一次次巡礼。在琦君的心目中,人世间的教堂不是别的,童心和童年即是审美的教堂。她把童年演化和提升为一种鉴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价值尺度。如《母亲那个时代》、《倒帐》、《衣不如故》、《髻》等作品,从母亲在家的生活与地位看母亲的善良能干、勤俭节约、慈爱达观。《髻》中也写到母亲古董,自甘淡泊,受到父亲的冷落;姨娘爱打扮,颇俏丽,讨得男人欢心;而父亲则是喜色的,他对发妻和小妾的思想倾向,是从眉头和眼神中看得出来的,从中透视出作者对母亲的无法言尽的爱和对母亲的命运的揪心的痛。而《启蒙师》、《一袭青衫》、《三十年点滴念师恩》等,则是从恩师夏承焘、梁先生的一言一行中传递出对亲人师友、对故乡、对童年的永生难灭的怀念,作者正是通过荡漾的情感呈现给人们一个充满童心的生活态度。

琦君在散文创作中,用富含古典意味、乡土色彩的童心,让人看取一种淳深的爱心,流露出浓郁的故土情怀。故乡的山水,对于一位远在异乡的人来说是梦中的天堂,是揪心的思念。如《外祖父的白胡须》中冒大雪看庙戏;《红纱灯》中做各式各样的红枣搪糕、糊不同形状的纱灯、赶庙会等等年节习俗;《西湖忆旧》中,西湖十里烟波,桂花香中啜莲糕,保俶塔和雷锋塔,岳王坟,灵隐寺,湖上的雪景、雪里的梅花全是故乡所特有的童年的记忆。她就是用这些为人们构筑了别致的意境,以含蓄却含情的文字表达作者心中的爱与同情。对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审美的吸收与认同,造就了她的散文中的素朴情感,以及细腻深沉的爱心,达观温厚的人格修养,平易自然的至情至性。正是对古典韵味和故乡秀色的把握,使得她的散文那种深挚沉重的乡愁在朴素的描摹中凸现为更为强烈的主题。

作者在款款的叙述中,见微知著,感悟人生,从一人一事甚至人与动物、实物的关系中写出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经历的沉浮变幻,进而升华出某种哲理,使读者为之怦然心动。如《髻》中随光阴流逝,姨娘老了且有了丝丝白发,“我”想要替她梳个新式样,她愀然一笑说:“我还要那样时髦干什么?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了。”作者由此生出感叹:“我能长久年轻吗?她说过这话,一转眼又是十多年了,我也早已不年轻了。对于人世的爱、憎、贪、痴已木然无动于衷。母亲去我日远,姨娘的骨灰也已寄存在寂寞的寺院中。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值得认真的呢?”阐发出了人生无常的佛家思想。

琦君,这位颇具盛名的散文家,一个深受民族文化熏陶的传统型作家,以一支生花妙笔倾注满腔热情地写故乡风情,追忆当年在大陆的逝水年华,寻找那失落的“根”,呈现出丰厚的文化乡愁。总之,琦君的人生境界和艺术追求融合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思乡怀人散文,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清雅疏淡意味深醉的人文艺术精神,更显示出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复兴、蒋成禹.中国现代散文家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2]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姚皓华.琦君思乡怀人散文研究[J].锦州:渤海大学学报,2005,(11).

[4]琦君.琦君散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5]琦君.琦君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