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十篇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十篇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11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篇1

各县(市)煤炭局要进一步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职责的科室和工作人员,并指定专人负责。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制度机制、落实保障措施,充分发挥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作用,积极适应安全生产工作新常态,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县(市)煤炭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督促和指导辖区内煤矿企业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机构,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主体责任的落实。大中型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并配备专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小型煤矿应确定机构或人员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各县(市)煤炭局和煤矿企业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安委〔__〕8号)要求,完善建立应急值守和应急救援信息跟踪报送制度,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指挥协调、救援实施和组织管理,严防发生次生衍生事故,确保应急救援到位。全面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安监总厅应急〔__〕95号),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工作,持续改进应急准备工作。

一是各县(市)煤炭局要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确定的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本部门事故信息和预警信息接报处置程序、应急救援响应程序,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加强应急值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与预案成员单位的联系与协作,建立统一应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部门之间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协同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预警机制,形成合力,确保事故救援响应快速、应对科学、保障有力。三是加快推进瓦斯监测监控平台的升级改造建设工作。督促辖区内煤矿企业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做好各类事故及预警信息处置和统计报告等工作。

各县(市)煤炭局要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督促辖区内煤矿企业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引导煤矿企业联合组建矿区救援队伍,整合矿区应急救援资源,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凡未建立专业矿山救护队的煤矿企业要与就近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援服务协议。督促煤矿企业严格落实应急管理工作的企业主体责任,依法指导煤矿企业落实应急管理经费投入,及时补充人员并更新必要的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逐步改善和提高矿山救护队基础训练等设施,落实矿山救护队正常运行维护费用,储备足够的自救互救器材和应急救援物资。年内阜康市完成联合矿山救护队的组建任务。其余县(市)要结合辖区煤矿企业实际,逐步推进,不断提高应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处置能力。

州矿山救护队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矿山救护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强化训练水平和强度,日常训练要与实战相结合,创新训练方式,提高现场险情确认、搜救查找、抢险处置等救援技能。要高度重视战术演练,努力提高训练水平和业务素质,保证救援队伍整体战斗力。我局将严格按照《矿山救护规程》、《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等制度标准的要求,定期对矿山救护队的训练成果进行检查。州矿山救护队每季度组织一次达标自检,州煤炭局每半年组织一次达标检查。

各县(市)煤炭局要按照《关于印发__州__年煤矿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计划的通知》(昌州煤字〔__〕31号)要求,配合州矿山救护队做好本辖区煤矿企业年度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督促煤矿企业按期完成隐患整改工作。州矿山救护队要严格按照州煤炭局制定的工作计划认真制定煤矿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受检煤矿企业要积极予以配合。加大对矿山救护队开展安全技术服务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各项服务工作科学、安全开展,矿山救护队在开展安全技术服务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矿山救护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等标准规范的规定程序进行,严禁违规、违章操作。

根据《__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突发事件预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一是各县(市)煤炭局要根据本级政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组织制定本部门应急预案并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备案,同时抄送上一级煤炭管理部门。各县(市)煤炭局要根据事故的实际处置过程和预案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对部门预案进行修订,健全和完善本部门在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协调联动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要加大对部门预案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确保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内容。二是加强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落实应急预案报备制度。各县(市)煤炭局要指导辖区内煤矿企业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和备案工作,做好企业预案与本级政府专项预案、本部门预案、企业之间预案的衔接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指导煤矿企业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__)编制、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尤其是针对基层层面制定的现场处置方案应该简化、易学、针对性强,实现标准化、牌板化、卡片化。严格按照《自治区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落实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报备工作。三是凡未编制应急预案、未按照《自治区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程序进行备案的煤矿企业,在申请办理、变更、延期煤矿

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矿井基本建设(含改扩建、技术改造)项目开工申请时,不予办理、变更、延期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或不予批准矿井基本建设(含改扩建、技术改造)项目开工申请。四是各县(市)煤炭局要重视停产、停建矿井的应急管理工作,要加强对该类矿井的危险源监测和监控,完善应急处置措施,严防事故的发生。各县(市)煤炭局要把应急预案演练作为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锻炼应急队伍的重要举措,指导辖区内煤矿企业结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和演练实施方案,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应急预案综合演练、专项演练和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突出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自救互救能力等环节,强化现场处置方案和重点岗位部位的演练,保证一线从业人员掌握事故应急处置要点,不断提升岗位人员的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各县(市)煤炭局年内至少组织1次“双盲”演练或实战演练。

结合“六五”普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重大活动,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安委〔__〕8号)、《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面向社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知识,开展应急体验性教育,提高应急意识和技能。

各县(市)煤炭局要按照我局制定的《关于做好__年度__煤炭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昌州煤字〔__〕25号)及《关于下达__年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计划的通知》(新煤安应急发〔__〕10号)有关要求,组织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应急管理人员培训。推动应急管理人员分层级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全员培训的原则,加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相关人员和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考核规章制定工作,进一步规范培训目标、内容、标准和方法。年内我局将分期组织全州各县市煤炭局主管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及其应急管理工作部门人员和煤矿企业主管应急工作的领导及其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班进行培训。

二是深化矿山救护队伍专业培训。加强矿山救护队指战员专业培训,提高矿山救护队伍专业技术能力。充分发挥州矿山救护队的功能和作用,广泛运用模拟仿真、实战化演练等新技术改进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各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要求选派指战员参加培(复)训,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矿山救护工作。

三是加强应急知识普及和应急技能培训。各县(市)煤炭局要指导各煤矿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体煤矿干部职工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推动煤矿企业落实对从业人员的应急技能培训要求,突出重点岗位和井下一线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措施。矿山救护队要积极开展对煤矿一线从业人员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煤矿一线从业人员能在规定时间正确使用和佩戴自救器的培训,努力提高一线从业人员自救、互救技能。我局将组织1期监管人员应急自救常识培训班。

各县(市)煤炭局、煤矿企业要按照我局有关规定和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准确上报各类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统计分析、事故救援总结评估、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等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我州煤矿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科学化水平。

进一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普查,不断充实本地区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资源、专家、队伍、装备、典型案例和应急预案数据库,及时准确掌握和利用社会各类应急资源,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提供支持和保障。

各县(市)煤炭局要建立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专家库,根据专家擅长专业进行分类,畅通专家参与工作的渠道,调动专家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组织专家参与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应急预案评审、应急演练评估、应急课题研究、各类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切实发挥专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促进应对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篇2

摘要煤矿安全事故屡禁不止,不仅危及到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直接影响到了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当前煤矿安全管理面临着救援能力整体不足等问题,从素质培训、设备投入、技术创新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矿山救护应急救援能力提升

一、新时期矿山救援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矿山救援经验不足

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煤矿企业的管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长,不仅添加了安全设备而且大都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事故率逐渐下降。一方面,安全事故率下降是行业发展的好现象,值得肯定;另一方面,矿山救援队参与救援的机会日益减少,诸多新队员缺乏实践经验。

(二)矿山救援能力下降

当今国内已经关闭了大量的小型煤矿以及私家煤矿,全国煤矿数量急剧减少,由2002年的三万多家直接下降到了2015年的不足一万家。煤矿企业减少的代表着安全事故的减少,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的矿山救援人员的缩减,整体救援力量同理处于下降状态。

(三)安全救援投入下降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与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煤炭行业遭遇“寒冬”,整体经济急速下滑,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在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的前提下,诸多煤炭企业缩减了对安全管理的投入,救援经费、救援设备、救援人员等各方面均有所缩减,直接影响到矿山救援能力,致使整体救援队伍能力停滞不前。

(四)V山救援受重视度下降

在煤矿安全管理形式逐渐好转的情况下,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日益建立并逐渐走向完善。然而,该局面转而又进入到另一个怪相也即企业安全管理意识日益下降、安全管理部门的作用日益下降、安全管理部门的作用日益下降,甚至部分企业将之束之高阁,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二、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的措施

(一)强化矿山救护队综合素质培训

其一,强化救援队伍思想建设,培养其正确的三观以培养其职业道德,使之在矿山救护工作当中,保持高尚的情操与职业道德,以全面提升救援队伍的高效性与战斗力。同时,要注重培养救援队伍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精诚合作,共同战斗,以便于在救援工作之中最大程度上的保障自身的安全以及完成救援任务;其二,强化思想培训,重塑奉献精神,使之在恪守职责的基础之上甘于为工作奉献一切。由于矿山救护工作与危险相随而且具有突发性与难预测性,参与救援者不均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而且需要具备奉献精神,以确保在工作中维护自身安全,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其三,针对矿山救护队伍的现状,制定管理制度并明确权责,以保障矿山救护队伍有序运营。矿山救护专职于事故发生后的救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权责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管理以保障救护工作的快速与高效开展;其三,提升矿山救护队整体的战斗力。矿山救援工作的另外一个性质就是时一间的紧迫性,一旦救援团队缺乏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敢十奉献的精神,他们就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一工作。

(二)强化矿山救护队设备更新与投入

当今,矿山事故发生率下降,但是一旦发生其危害性更大,救援工作难度更大、救援工作的危险性更大,对矿山救援队的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尤其是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救护设备是提升和保障救护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煤矿企业应当转变认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设备投入的重要性,结合企业救护队伍设备的现状加大更新换代步伐,第一时间从硬件上提升救援队伍综合实力,以快速扭转当前矿山救援队设备落后的状态,提升其现代化水平。此外,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仅是矿山救援的基础之一,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提升救援队伍的综合实力。任何先进的技术仍然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强硬的身体素质、专业的素质等方能充分发挥出设备的价值,以提升救援工作的综合能力与效率。唯有将先进的设备与高素质救援人员相结合,才能成为一支具有现代化水准的救援队伍。其实,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对矿山救护队人员的训练,可以说,救护装备的先进程度己经能够反映出整个矿山救护队的救援能力。由此可见,先进的救护装备对矿山救护工作是多么的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先进的救护装备和科技含量己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矿山救护队救援能力的提高水平。

(三)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与研发

矿山救护的建设不仅在于保障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营以及一线工人的生命安全,从另一层面而言利于维护当地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于经济实力较弱无力建设一支现代化救援队伍的企业而言,当地政府应适当给予相应的扶助,包括设置专项资金、购置专业设备、建立救援人员培训机构等,以帮助这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此外,矿山救援队伍可与高校研究人员、救护设备研究机构等展开业务合作,共同就救护技术与设备等进行专项研发。例如,2015年10月20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及装备难题目录》,确定了灾区侦测、遇险人员生命探测与搜索定位、救生通道快速构建等10项关键技术及装备。矿山救护队从使用者的角度,参与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不仅可提高研发效率,而且能极大地增强实用性。

(四)强化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建设

矿山救护队资质审批事项取消后,《矿山救护规程》和《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成为指导矿山救援队伍指战员的战备、培训、训练及装备管理的主要标准依据[2]。救护队应将矿山应急救援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建设与管理重点环节,强化组织建设管理,包括以下方面:对现有技术装备进行更新、升级、保障其现代化;强化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建设并贯彻执行,避免制度死角;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考核指标,以提升其积极性。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篇3

虎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虎林市非煤矿山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虎林市非煤矿山事故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虎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5月19日

 

 

虎林市非煤矿山事故应急预案

 

目 录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事故分级

2. 组织体系与职责

2.1组织机构

2.2办事机构

2.3工作机构

2.4现场指挥部

2.5专家组

3. 预测和预警机制

3.1信息监控与报告

3.2预警预防行动

3.3预警级别与、解除程序

3.4分级响应及响应措施

3.5终止程序

4. 应急处置

4.1信息报告

4.2先期处置

4.3指挥与协调

4.4力量部署

4.5应急联动

4.6信息

4.7应急结束

5. 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5.2调查与总结

6. 应急保障

6.1队伍保障

6.2救援装备保障

6.3资金保障

6.4通信保障

6.5物资保障

6.6医疗卫生保障

6.7交通运输保障

6.8治安保障

6.9责任与奖惩

7. 监督管理

7.1应急预案演练

7.2宣传

7.3培训

7.4预案制定与更新

7.5预案生效时间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快速、准确、有效进行抢险救灾,确保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制定本预案,并与《虎林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衔接。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非煤矿山事故。

1.4事故分级

根据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将非煤矿山事故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一级)、重大(二级)、较大(三级)、一般(四级)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事故(一级),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二级),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三级),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四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2. 组织体系与职责

 2.1组织机构

成立市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指挥部(简称市应急指挥部,下同),作为非常设机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成 员: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总值班室)、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局、市住建局、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市交警大队、市总工会、供电公司、市融媒体发展中心和属地政府。

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可调整增加其他相关单位。

市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贯彻落实市政府决定事项,及时向市政府报告重要情况、提出建议;

(2)研究确定非煤矿山较大以上事故处置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3)负责启动本应急预案,组织制定事故抢险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工作;

(4)负责处置非煤矿山事故组织指挥、协调;

(5)负责做好非煤矿山事故应急物资调拨,并检查落实情况;

(6)负责组织支持部门共同做好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7)当非煤矿山事故超出市应急指挥部处置能力时,按程序及时向市政府请示,请求上级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支援。

 2.2办事机构

市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负责处理市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应急管理局。

主 任: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工作人员: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及业务科室人员。

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执行市应急指挥部的决定和指示,组织协调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开展救援保障工作;

(2)负责应急救援相关信息收集、整理、报送工作;

(3)负责组织应急预案制定、修订、评估工作;组织指导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评估工作;

(4)负责组织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演练;

(5)负责应对非煤矿山事故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6)负责与专家组成员联系和现场指挥部的组建等工作;

(7)负责提供事故现场相关技术资料;

(8)负责督导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应急救援演练和应急抢险装备保养维护工作;

(9)负责协调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做好事故现场调查、等级确定、损失评估、灾情上报等工作;

(10)完成市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3工作机构

市应急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由各成员单位组成。

(1)抢险救援组

组长单位:市应急管理局

成员单位:市消防救援大队、属地乡镇政府、事发企业等。

职责:负责抢救遇险人员、对灾害体尚存危害部分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2)医疗卫生组

组长单位:市卫生健康局

成员单位: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红十字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卫生单位。

职责:市卫生健康局负责组织医疗救治队伍和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实施现场紧急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现场急救和病人转运工作,负责后续救治。

(3)安全保卫组

组长单位:市公安局

成员单位:市交警大队、属地公安派出所、事发企业等。

职责:负责对现场进行警戒和治安管理,负责事故现场交通管制,并根据需要在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示标志;及时疏散与抢险救援无关人员;保证受灾企业和附近居民安全。

(4)基本生活与资金保障组

组长单位:市应急管理局

成员单位: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属地乡镇政府、事发企业等。

职责:负责准备应急专项资金,确保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负责受灾人员转移安置及基本生活保障。

(5)交通运输保障组

组长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成员单位:市交警大队、属地乡镇政府等。

职责:负责组织救灾车辆,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运送,保证交通畅通;恢复事故企业被损坏的道路等与交通有关的设施。

(6)基础设施保障组

组长单位:市住建局

成员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供电公司、属地乡镇政府、事发企业等。

职责:负责抢修涉及群众生活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负责提供事故现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负责组织协调各通信运营企业抢修通讯设施,保证事故应急救援和居民正常生活。

(7)宣传报道组

组长单位:市委宣传部

成员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市融媒体发展中心等。

职责:负责对现场媒体活动管理、协调和指导,并根据事故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新闻和报道工作。

(8)事故调查组

组长单位:由市政府授权确定

成员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总工会、市公安局、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等。

职责: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处理建议;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2.4现场指挥部

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后,市应急指挥部派出市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专家和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参与现场应急处置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实施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

现场指挥部由市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事发地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市应急指挥部相关工作组负责人等组成,指挥长由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指派。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事发地乡镇政府相关领导任执行总指挥,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救援工作的具体指挥和处置工作。

现场指挥部职责:

(1)迅速确定事故类型及危害性,事故波及范围;

(2)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制定抢险救援方案;

(3)调集、组织、指挥有关抢险队伍实施排险抢救;

(4)指挥现场工作组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5)根据事故情况,作出疏散周边人员的决定;

(6)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现场情况,落实有关指示和决策;

(7)在事故抢险结束,经综合分析确认后,提出结束应急工作的建议;

(8)指导事故发生单位进行事故现场清理及恢复生产工作。

2.5专家组

市应急指挥部聘请矿山救援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由市应急指挥部统一调动。

专家组职责:

(1)分析事故信息和灾害情况,对事故发生和发展趋势、处置方法、救援措施、灾害损失、恢复方案等进行研究、评估,向市政府和市应急指挥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建议;

(2)参加一般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市应急指挥部制定事故抢险救援、现场人员及周边群众疏散避险具体方案和具体措施。

 3. 预测和预警机制

 3.1信息监控与报告

(1)市应急管理局统一负责非煤矿山事故信息接收、报告、初步处理和统计分析;

(2)市应急管理局负责建立全市非煤矿山基本情况、重大事故隐患、重大灾害事故、现场处置措施、专家组、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等数据库;

(3)市应急管理局建立重大隐患普查、登记、评估和管理制度,及时分析重点监控信息并跟踪整改情况;

(4)市应急管理局要掌握辖区内非煤矿山分布、灾害等基本状况,建立辖区内非煤矿山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等数据库。

(5)非煤矿山企业要根据可能发生灾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建立本企业重大隐患和危险源数据库,报市应急管理局备案;

非煤矿山企业要对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查和巡回检查,随时掌握动态变化情况,出现危及安全生产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第一时间向市应急管理局报告,接报后市应急管理局应当迅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同时向鸡西市应急管理局报告。

3.2预警预防行动

市应急管理局要组织分析、研究可能导致事故的信息,研究确定应对方案,确认可能发生非煤矿山事故的预警级别;市应急指挥部在确认可能引发非煤矿山事故后,及时提出相应预警建议,启动相应预案。根据预案及时开展部署,要迅速通知各成员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防止事故发生或者事态进一步扩大。事发单位第一时间组织事发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紧急撤离避险。

3.3预警级别与、解除程序

根据事故即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四级)、较大(三级)、重大(二级)、特别重大(一级)四个预警级别,并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与事故分级相对应。

(1)一般级别预警,由市应急指挥部提出预警建议,经政府批准后,由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通过预警信息平台统一对外或者宣布解除;

(2)较大、重大或者特大事故预警信息,由鸡西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预警建议,报请鸡西市政府批准后,由鸡西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通过预警信息平台统一对外或者宣布解除。

市应急指挥部要密切关注可能发生的事故发展态势,并根据事态变化情况和专家组提出的预警建议,适时调整预警级别或预警解除,并将调整结果及时报告鸡西市政府总值班室。

 3.4分级响应及响应措施

(1)蓝色、黄色预警后,市应急指挥部应按程序启动应急预案,依据相关应急预案做出响应。

蓝色预警响应:有关部门、企业和负有信息报告职责的人员要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非煤矿山事故信息的渠道,加强对非煤矿山事故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黄色预警响应:在蓝色预警响应基础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事发地乡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对非煤矿山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非煤矿山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非煤矿山事故级别,定时向社会与公众有关的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

(2)橙色、红色预警后,市应急指挥部在采取蓝色、黄色预警响应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

橙色预警响应:市消防救援大队和各矿山救护队伍原地待命。责令其他应急救援与处置指挥人员、值班人员等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运输、通信、供电等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红色预警响应:在橙色预警响应基础上,及时向社会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通告。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非煤矿山事故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3.5终止程序

预警信息后,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态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和机构、专家组对非煤矿山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当引发非煤矿山事故因素基本消除或已得到有效控制时,应及时预警解除信息,同时终止各项预警行动和措施,恢复日常基本监测监控状态。

 4. 应急处置

 4.1信息报告

(1)报告程序及时限

非煤矿山企业发生一般或较大事故后,应当在15分钟内向市应急管理局和乡镇政府报告;市应急管理局和乡镇政府第一时间核实后,在1小时内将事故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和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和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向鸡西市委办信息科和政府总值班室报告,并及时续报有关应急处置情况。

非煤矿山企业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事故后,应立即向市应急管理局和乡镇政府报告;市应急管理局和乡镇政府第一时间核实后,在30分钟内将事故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和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要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鸡西市委办信息科和政府总值班室报告,并及时续报有关应急处置情况。

(2)报告内容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

②发生事故单位的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

③事故简要经过、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④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⑤事故抢险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⑥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报告时间。

4.2先期处置

(1)非煤矿山企业发生事故后,属地乡镇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发生事故企业立即做出响应,根据职责和规定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按照“就近、救急、高效”原则,立即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成员单位赶赴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援救工作,并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市政府总值班室报告;

(2)非煤矿山企业发生事故后,事发企业和事发地乡镇政府在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同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4.3指挥与协调

(1)发生一般非煤矿山事故,由属地乡镇政府应急指挥部全权负责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市应急指挥部给予支持,由市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到现场,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协调有关部门配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发生较大非煤矿山事故,由鸡西市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处置,事发地乡镇政府密切配合,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组成现场指挥部,组织制定方案,全面协调指挥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发生重大、特大非煤矿山事故,由省政府、国家应急部统一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市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先期应急处置工作,市长、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组织指挥各工作组开展人员和财产抢救、医疗救护、应急物资调拨等工作,确保事故抢险救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4.4力量部署

全市非煤矿山抢险救援队伍以市消防救援大队,以各非煤矿山企业救护队伍为辅。

非煤矿山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全市各应急救援(护)队伍直接由市应急指挥部调动。抢险救灾力量不足时,市应急指挥部及时向鸡西市政府报告,请求协调其他矿山救援队伍支援。属地乡镇政府、非煤矿山企业、有关单位要配合市应急指挥部调动。

4.5应急联动

(1)市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本预案要求编制本部门、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预案,并将应急预案报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2)各成员单位的非煤矿山事故抢险救援人员队伍、应急装备和物资设备,在实施抢险救援时由市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动、整合;

(3)各成员单位接到抢险救援命令后要立即进入应急状态,以最快速度到达事故现场,以工作组为单位向现场指挥部报到,服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调度;

4.6信息

(1)非煤矿山事故的信息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负责。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要组织相关媒体,由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统一相关信息。

(2)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要指派人员到现场指挥部工作,负责对现场媒体活动的管理、协调、指导和服务。

(3)市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参与救援的成员单位和专家撰写新闻通稿及灾情报告,报市政府审定后向社会。

(4)各单位在收集、整理、传递事故信息时,必须及时、准确,不得迟报、漏报、误报,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信息。

4.7应急结束

(1)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事故危害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

(2)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需结束时,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将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总结报告报市政府批准后,做出同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决定;

(3)一般事故由市政府宣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较大事故由启动预案的鸡西市政府宣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由省政府、国家应急部宣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4)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决定后,由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将情况及时通知参与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各成员单位,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信息。

5. 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1)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市应急指挥部要指挥、协调各有关部门进行善后处理,恢复正常生产和社会秩序;

(2)由市总工会、市应急管理局和属地乡镇政府协助事故企业共同做好职工和附近受灾居民的救济救助、安置、救助款物接受、发放等工作;

(3)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对事故处置过程中征用的劳务、设施、设备进行补偿;对因参与事故处置工作而伤亡的人员,及时给予救助和抚恤;

(4)由卫生健康局、生态环境等部门、事发地乡镇政府组织开展事故现场清理、消毒等工作;

(5)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市政府组织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鸡西市政府报告。受事故影响的乡镇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公安、交通运输、住建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交通运输、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5.2调查与总结

由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调查程序规定,对事故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市政府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并提出对有关责任人处理建议及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具体措施。

市应急指挥部要认真总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查找不足和教训,由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6. 应急保障

6.1队伍保障

市消防救援大队是非煤矿山事故应急行动的骨干力量。

非煤矿山企业应当建立专兼职矿山救护队伍;生产规模较小的非煤矿山企业可以不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队伍,但应当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与邻近矿山救护队伍或者其他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6.2救援装备保障

具有专业应急救援职能的成员单位应当掌握本专业特种救援装备情况,各专业救援队伍和企业救护队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当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能力不能满足应急处置需要时,由市应急指挥部协调调用企业或周边地区的可用设备。

6.3资金保障

市政府应及时启用财政预备金,保障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经费;事故救援发生的消耗、折损等资金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政府协调解决。

6.4通信保障

市工信局协调各电信运营公司建立确保市应急指挥部、有关部门和单及现场各专业应急队伍间联络畅通。

市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建立、完善全市非煤矿山危险源和救援力量信息数据库,掌握所有成员单位和本地或本领域专业应急救援机构的通信方式,建立联动机制。

6.5物资保障

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非煤矿山企业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和预案要求,建立事故灾难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6.6医疗卫生保障

市卫生健康局要按照要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并拟定医疗救护保障计划,根据需要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等医疗卫生应急工作。

6.7交通运输保障

市交通运输局要组织协调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必要时开启高速公路收费站应急物资专用通道,确保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快速运送。

6.8治安保障

市公安局要参与做好事故处置和治安维护工作,加强对事故现场的安全保护,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6.9责任与奖惩

(1)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2)对在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不报、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要情况或者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要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和其他责任人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监督管理

7.1应急预案演练

(1)市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救援队伍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2)各非煤矿山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自身特点,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演练结束后,应当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并报市应急管理局。

7.2宣传

属地乡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非煤矿山从业人员素质,落实企业和法人代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减少非煤矿山伤亡事故。要宣传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常识,增强从业人员应急救援意识,提高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7.3培训

(1)市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重点企业相关人员开展应急救援业务知识培训;

(2)矿山救护队要开展日常战备训练和技能培训,确保救护队战斗力;

(3)非煤矿山企业负责组织职工学习救援、自救与互救知识。

7.4预案制定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应急管理局负责牵头组织制定,经市政府审定通过后实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要求,适时组织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修订和完善,并报鸡西市应急管理局备案。

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预案,制定、修订本地和本部门应急预案。

7.5预案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之日起实施。

 

 

                                                      

  抄送:市委办。

       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法院,市检察院。                  

 虎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5月19日印发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篇4

[关键词]做好;兼职救护队;建设和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F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312-01

1.兼职救护队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九十三条规定:所有煤矿必须有矿山救护队为其服务,煤矿企业应设立矿山救护队,不具备单独设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煤矿企业,应制定兼职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或联合建立矿山救护队,否则不得生产[1]。另根据河南省煤监局豫煤安监〔2013〕140号文《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企业兼职矿山救护队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年生产能力在60万吨以下的矿井必须建立兼职救护队。华兴公司隶属于河南能源义煤公司,核定生产能力36万吨/年,根据安全生产需要及上级有关规定,我公司与就近的义煤救护三中队签订了救护协议,并组建了兼职救护队。如何搞好兼职救护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兼职救护队的建设

兼职救护队队伍建设包含机构建设、办公和训练场地建设及规章制度建设。

2.1机构建设

(1)应具有成立兼职救护队的文件,明确兼职救护队职责,兼职救护队应直属矿长直接领导,总工程师业务指导,并与就近专业救护队伍签订救护协议。

(2)兼职救护队人员配备应满足以下要求:队长1名、副队长1名、技术员1名、仪器装备管理员、两个小队,每小队不少于9名队员。

(3)兼职救护队人员的选择应满足规程规定的文化程度、职称、年龄、身体条件和从事井下工作1年以上等要求。

(4)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到国家承认具有培训资质的单位进行培训,队长、副队长、技术员参加兼职矿山救护队指挥员培训,仪器装备管理员参加仪器装备管理员培训,兼职救护队员参加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证书后,方可上岗,每年按规定进行复训。

2.2办公和训练设施建设

(1)办公场所应能满足2个小队人员的学习、休息、工作等,包含:值班室、宿舍、会议室、修理室、装备器材库、氧气充填室等;宜选距离井口较近的较低楼层内,能够便于队员迅速出动,及时达到井口;要求具备事故记录表、矿井位置交通显示图板、当月工作于学习日程表、值班表、作息时间表,紧急出动装置等,所有图表要清晰,便于观看,并填写规范。

(2)训练场所应选在办公场所附近,不能影响其他职工及家属正常工作、休息、生活的地方,训练场地内要配备体能训练设施。

(3)按要求统一配备救护队员服装、劳保和足够的个人防护仪器、各种检测仪表、设备等要齐全。个人防护仪器应满足4h正压氧气呼吸器每人一台,备用2台,压缩氧自己器每人1台,矿灯每人1个,服装、安全帽每人一套,其它装备仪器的配置满足救护规程要求。

2.3规章制度建设

(1)兼职救护队应建立以下制度:值班工作制度、待机工作制度、交接班工作制度、技术装备维修保养制度、学习和训练制度、考勤制度、战后总结评比制度、内务卫生管理制度、材料装备库房管理制度、会议制度、评比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等,并严格执行。

(2)兼职救护队应建立与各项管理制度对应的记录,包含:值班记录、交接班记录、装备保养维护记录、理论学习记录、体能训练记录、考勤记录、战后总结评比记录、奖惩记录、各种会议记录、事故电话记录、事故处理记录等。

3兼职救护队的管理

兼职救护队的管理包含:学习管理、训练管理和日常管理。

3.1学习管理

(1)兼职救护队应组织学习救护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矿山救护的理论知识。

(2)兼职救护队应组织学习矿井年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明确各种煤矿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熟悉避灾路线。

(3)兼职救护队应组织学习人工呼吸、简单的心肺复苏、对伤员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医疗急救知识。

(4)兼职救护队应组织学习正压氧气呼吸器、自救器、苏生器、一氧化碳检定器等各种防护仪器设备的构造原理、工作原理,能够熟练掌握仪器的应知应会。

3.2训练管理

(1)兼职救护队应执行军事化管理,规定作息时间表进行军事训练,包含解散、集合、立正、稍息、整齐报数、停止间转法、队列敬礼、三大步法等,做到队伍整齐,步伐一致。

(2)兼职救护队要进行各项体能训练:引体向上达到正手握杠连续8次,30kg杠铃达到连续10次,跳高达到1.1m,跳远达到3.5m,爬绳达到3.5m,8kg哑铃达到上、中、下各20次,负重40kg达到连续蹲起15次,10分钟内完成2000m跑步,佩带氧气呼吸器8分钟内完成行走1000m,佩带氧气呼吸器4h完成1万m等。

(3)兼职救护队应进行各种防护仪器的操作和训练,使队员能够熟练掌握4h正氧呼吸器和2h正氧呼吸器的操作以及故障的判断、排除,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氧气呼吸器更换氧气瓶,能够熟练掌握苏生器和呼吸器校验仪的操作,能够正确使用瓦斯检定器、一氧化碳检定器和氧气检定器等。

(4)兼职救护队应定期进行医疗急救的模拟训练,假定一名伤员,训练队员的救治前准备、伤员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的方法,以及一些突况的应对和处理。

(5)兼职救护队应进行一般技能训练,在地面模拟巷内进行挂风障、建造木板密闭墙、建造砖密闭墙、架木棚、安装局部通风机、接风筒等模拟训练。

(6)兼职救护队应定期进行各种应急演练,包括:闻警集合,水灾、火灾、瓦斯事故等各种矿井突发事故的演练,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佩带氧气呼吸器训练。

(7)兼职救护队应定期下井进行熟悉巷道和预防性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每月不少于一次。

3.3日常管理

(1)兼职救护队的日常工作应根据日程表进行安排,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进行训练、学习和工作,认真执行考勤制度,做好考勤记录。

(2)值班人员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并认真填写值班记录、交接班记录。

(3)每天要有专人打扫卫生,保持办公场所干净整洁,每周组织一次全面大扫除。

(4)兼职救护队应根据学习、训练内容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写出对应的工作总结。

(5)兼职救护队应每月组织一次全面评比,从环境卫生、业务知识、技能操作、体能训练、模拟演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评比成绩纳入年底评优。

4结语

煤矿兼职救护队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基础力量,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建立和完善兼职救护队伍建设是矿井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必不可缺的部分,煤矿企业要从救护队伍建设和各项管理抓起,高标准严要求,使各项管理不断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才能真正发挥兼职救护队在煤矿企业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作用,使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不断提高,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篇5

根据《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重点工程和《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定的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制了《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前言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制。随着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以及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各级机构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机构在“十一五”期间结合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以及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实际需要开展了一些信息化基础性、起步性的建设工作,对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应急救援工作发挥出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但是,与国内一些行业信息化实际状况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信息化的基础资源(包括网络设施和数据资源)难以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安全生产机制,推动安全发展”。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是《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的内容。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已列入《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重点工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也已将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列为“金安”工程,并列入2007年工作要点。因此,“十一五”期间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以信息化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指挥和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的总体能力和水平,将会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本规划是依据《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定的指导方针编制的。本规划在对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指挥和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较长一个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以及主要任务。对于规划近期解决的问题,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工程中作了部署。此规划是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开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

目录

一、现状与问题

(一)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分析

(二)安全生产信息化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三)安全生产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网络基础建设

(二)卫星通讯建设

(三)数据库建设

(四)应用系统建设

(五)标准与规范建设

(六)应用支撑平台与门户系统建设

(七)系统支撑平台及安全保障系统

(八)其他任务

四、“十一五”期间重点工程

(一)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金安”工程)

(二)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工程

(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业务内网、政府网站群及其应用系统的升级扩容工程

五、保障条件和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体系

(二)建立健全项目制度保障

(三)资金投入保障

(四)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五)信息化基础装备保障

(六)贯彻法律法规,确保信息安全

六、投资估算

一、现状与问题

按照《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贯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每年下发的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年度建设任务要求,“十五”期间,随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成立、各级机构逐步建立,也逐步开展了安全生产监管和监察信息化基础性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信息网络基础、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应用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由于各级机构组建不久,经费投入较少,各地、各级机构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发展不平衡,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一)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分析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十五”期间,先后实施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综合政务信息系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视频会议系统”和“国家安全生产基础调度与统计系统”建设项目,基本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外网、通过物理隔离和密码设备保障的总局机关内网和租用电信线路以视频会议为初期应用的资源专网。初步形成了符合国家电子政务“三网一库”建设格局的基础框架。各地部分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基本上依托互联网建立了本地局域网,建立了一些基础性的资源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目前基本情况如下:

(1)在网络建设方面

――基于互联网构建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外网系统,为工作人员获取信息、沟通联络和实现政务公开、服务社会提供了便捷条件;各级机构的本地局域网基本具备,主要用来连接互联网出口,为办公人员提供上网服务。

――“十五”期间,按照网络建设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内网,实现了总局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接入,并通过隔离卡使内外网物理隔离。通过远程拨号和密码设备实现了47个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机要部门(单机)与总局内网连接,并在该网上实现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与省级机构间电子公文、调度传真及相关资料数据等的双向加密传输;省局还可以通过该网进入总局机关内网使用信息查询、邮件传输等各种功能。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过租用电信部门专线实现了与47个省级机构(包括22个省级煤矿安监局<其中2个分局>和32个省级安全监管局,<其中7个省级安全监管局与煤矿安监局合署办公>)的广域网连接,并开通了基于专网的视频会议系统。

(2)在应用系统推进方面

――基于互联网建立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始建于2001年,经过不断建设,初步形成了向社会和公众安全生产信息、宣传安全文化、体现政务公开、提供公共服务,加大公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管和煤矿安全监察的平台,同时成为链接国内外安全生产机构、提供安全生产信息服务的门户,并连续数年位居国务院政府网站前列。各地共有29个省级安全监管局(包括与安全监管部门联合办公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18个省级煤矿安监局和地区监察分局开通了政府网站。各级机构基本上依托互联网上的邮件服务系统,实现了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

――基于互联网初步建立了为各级安全监管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日常使用的,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快报、伤亡事故统计、行政执法统计、煤炭经济运行统计为基本功能的安全生产调度与统计系统。

――基于内网初步建立了包括内网综合信息平台、请示报告、会议通知、电子值班、网络会议等办公系统以及安全生产信息展现与查询系统,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提供了一个进行日常办公、实现信息共享的安全环境。

――部署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内网和外网上政务信息报送系统实现了面向全国各级安全监管和监察机构进行政务信息的采集、存储和统计分析等处理,提高了政务信息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部分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也进行了应用推进工作,与研发单位针对当地情况,采用适宜技术开发了应用系统:安全监管部门应用较多的是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用较好的是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和行政执法系统。上述应用系统对当地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驻地煤矿安监机构对于采用信息化手段需求迫切,一些单位进行了全省安全生产以及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立项建设。包括网络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及数据库等内容。这些项目都处于设计或建设阶段,尚未投入实际运行。

(3)在数据库建设方面

开展了有关资源数据库的规划、部分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等工作,基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内网和外网建立了部分安全生产监管与煤矿安全监察的基础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

(二)安全生产信息化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世界上主要工业化国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府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信息系统。以美国为例:美国矿山安全健康管理局作为联邦政府的矿山安全执法部门,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建有美国矿山安全信息中心,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网络管理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工作,包括:采集矿山危险源实时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发现事故隐患,记录整改情况,通知现场安全监察员进行监察等内容;同时在网上接收现场安全监察员每日的报告,对执法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确定工作重点,进行人员调配,每日安全生产信息,第一时间通报安全事故等相关任务。德国、英国、南非及印度也有类似系统,为本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供了完善的服务。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历来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及与信息化的关系。

安全发展反映了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实现安全发展,需要加强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政府决策水平、调控和监管能力以及服务质量,并通过各种形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全方位提高政府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的能力。同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与指挥能力。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搞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是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到2010年,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基本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体系、培训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为了完成安全生产“十一五”的十项主要任务,信息化是强有力的支撑手段和重要保障,因此将“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列为安全生产“十一五”的重点工程之一,同时,在煤矿事故预防与主要灾害治理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重大危险源普查及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科技创新和技术示范工程、法规、标准及安全文化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中,信息化工程建设也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化和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与监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是在近几年才组建和成立,所以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目前仍然存在安全生产情况不明、反应不快,不能科学、快捷的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辅助监管、监察、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工作,该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刚刚起步,远远不能满足党和政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应急救援指挥以及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的实际要求。在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还没有形成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到省、地、县各级机构间的互联互通、实施安全监管和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管理和指挥协调工作的信息网络资源;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适应突发事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信息装备和通讯手段。

2.还没有建设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以及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的基础资源数据库。

3.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全国统一的、运行可靠的为各级实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以及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业务所需的共用共享的应用系统。

4.还没有形成规范的、能够统领全局的、普遍适用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及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业务所需的建设、管理及技术的规范和标准。安全生产各级机构之间,安全生产领域与社会相关领域和部门之间尚未建立基础信息的共享机制,大量有效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造成社会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

5.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尤其是地、县级机构普遍存在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

6.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刚刚组建,安全生产信息化资金投入较少,普遍存在信息技术装备与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不高,与国内其他部委或行业相比差距较大,与国外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7.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人员培训、安全救护、检测检验等技术支撑体系的信息化也是刚刚起步,还没有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安全生产信息体系的建设中来。

8.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到各级机构尚未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综合协调机构,因此,难以形成全国统一有效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保障机制。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文件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围绕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目标,着力完成有关信息化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不断改善和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基础资源和应用水平,为坚持安全发展、营造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从安全生产发展的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和推进安全生产领域信息化建设,防止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合理界定建设规模和内容,分步实施,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实行分类指导,分级建设,稳步推进,在重点项目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试点,促进领域内的信息化协调发展。

――需求主导,急用先行。

紧密结合安全生产领域发展需求,立足企业、公众和政府机关的相关业务需要,重点建设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煤炭行业安全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业务中需求紧迫、业务关联度高、条件具备、综合效益好的应用项目,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注重实效,整合资源。

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以业务为主线,以核心部门数据为基础,按照“一数一源、共建共用”方式,推进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业务协同,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模式,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在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煤炭行业安全管理基础数据库的开发建设中,充分利用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已有数据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基础数据库资源、充分利用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以及其他部门已有数据库资源,加大信息整合与共享;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的专业数据库建设,并提供标准接口,实现信息共享。

――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制订统一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评价和信息技术标准,强化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形成完善的业务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信息系统管理的要求,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跨密级、跨安全等级的应用。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围绕国家电子政务“三网一库”的基本架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实现全国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资源专网;建设供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共用共享,实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主要业务信息化的数据库群和应用系统,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建立和完善电子办公系统功能,不断推进各级机构应用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日常办公效率。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机构的政府网站,提高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和网上互动的效果。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2.具体目标

――基本建成覆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到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及省、地(市)应急救援机构的统一的安全生产资源专网;基本建成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和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基础资源数据库;基本建成供各级机构实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和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主要业务的应用系统。

――依托资源专网系统将覆盖范围的煤矿重大生产事故隐患纳入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管理;煤矿执法文书实现数字化处理并入库;对高瓦斯矿井基本实现监管;有关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信息上报在专网覆盖范围的系统内实现随时报送;明显地提高对事故应急响应、救援指挥决策和综合协调的效率,缩短响应时间。

――基本完成满足各级政务机构业务应用需要的政务内网建设。

――形成规范的、能够统领全局的、普遍适用安全生产监管与监察、应急救援以及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业务的建设、管理及技术的规范和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域有关网络和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的技术保障和维护制度。

――支持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门户网站群基本建成,行政许可项目陆续实现在线受理,逐步加强网上为民服务和互动交流的范围和深度。

三、主要任务

为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加快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有:

(一)网络基础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现有电信网络基础,构建覆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到省、地、县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覆盖煤矿安全监察省级、分局等各级机构,覆盖省、地、区域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以及相关单位的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专网网络系统,总局和省级局要建设与应用相适应的机房、网管、数据处理和系统存储、备份系统。

(二)卫星通讯建设

依托国务院应急办建立的矣逼教ㄌ逑建设形成的移动应急平台系统,构建覆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到省、地、县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煤矿安全监察省级、分局等各级机构和省、地、区域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以及相关单位的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有线、无线和卫星通信平台,同时满足安全生产网络备用线路的需求。

(三)数据库建设

――建设和完善“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数据库

建设和完善“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中重点监控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数据库、重大危险源和预案数据库、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数据库、危险化学品监管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重特大事故档案数据库、安全生产专家及安全评价中介机构数据库、抢险救灾资源数据库、调度与统计数据库、行政执法数据库共计10个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实施部署及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实现数据的共用共享。

――建设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数据库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数据库分为部级应急救援数据中心、省和市(地)三级数据库,按照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分别管理和存储所管辖范围内的应急救援的信息和数据,完成各级应急信息数据库、应急预案数据库、应急资源及资产数据库、应急演练数据库、应急统计分析数据库、应急事故救援案例数据库、应急政策法规数据库、应急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模型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保证应用系统的高效运行,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建立和完善高危和重点监管领域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据中心,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

在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安全生产应急平台数据库的基础上,完善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建立数据中心,加强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和信息咨询、反馈等环节的科学化管理,建立自主的信息更新及监督检查管理机制。提高信息资源共用共享,增加政府各部门、政府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完善安全生产电子政务体系。

――建立煤炭行业安全管理数据库,非实时的根据需要利用数据交换平台将煤矿企业人员定位实时监控系统、煤矿瓦斯监控系统、产量实时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定期或不定期的采集到煤炭行业管理数据库中。完成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为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处理提供基础资料。

(四)应用系统建设

――建设和完善“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应用系统

完成监督管理及行政执法管理系统、调度与统计系统及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三个系统的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子系统、危险化学品监管子系统、烟花爆竹监管子系统、重大危险源监管子系统、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子系统、伤亡事故管理子系统、事故调度快报子系统、伤亡事故统计子系统、安全生产辅助决策子系统、行政执法统计子系统、职业病危害统计子系统、煤炭经济运行统计子系统和矿山应急救援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等13个子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实施部署工作。

――建设“安全生产应急平台”

完成应急值守管理系统、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应急资源管理系统、应急模拟演练系统、应急统计与分析系统、应急预测预警系统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等7个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实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的平战结合、预警预报。

结合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完成安全生产应急平台技术研发与示范,重点解决各应急机构应急信息的提取与共享、应急系统整合与接入等问题,并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

――建立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信息查询、展现和辅助决策系统,实现煤炭行业安全管理数据库信息的浏览和查询展现。为各地实施煤炭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和辅助决策的保障服务。

――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综合政务系统的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将已建好或准备建设的综合办公系统或应用系统部署到内网或专网上,专网上的系统部署到省级煤矿安监局和监察分局。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完成各自的综合办公系统的建设。提升政务信息化的应用。

(五)标准与规范建设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及各级安全监管、煤矿监察和应急救援机构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行监管、监察与应急救援等的重要基础性建设。由于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属于近年来发展的新业务,机构是新建的,同时覆盖面广,在业务上还不成熟,也不规范,目前没有成熟的业务规范可供借鉴,因此加强信息化标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对信息化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

根据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以安全生产信息化对标准规范的需求为基础,以国内外成功的标准化工作经验为参考,以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为框架,按照“统一经济指标体系、统一文件格式、统一分类编码、统一信息交换格式、统一名词术语”的原则,集中力量,规划和研制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指导和推动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主要包括:煤矿企业、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煤矿安全监察与安全生产监管指标体系数据结构及代码,安全生产调度与统计指标数据结构及代码,应急救援指标体系数据结构及代码,监督管理及行政执法业务流程,安全生产调度与统计业务流程,应急救援相关业务流程,各类业务对象编码标准规范,各类业务地理信息编码标准规范及数据采集流程规范等。

(六)应用支撑平台与门户系统建设

构建上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至全国各地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煤矿安全监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共用共享的应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主要由应用服务器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通用开发平台、门户系统平台五个部分组成。

在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上构建的一站式服务整体框架,可以将现有的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部门的信息系统联系起来,以统一的门户协同为内部办公人员、企业、公众用户提供服务,实现电子政务服务的集中式协调调度和分布式管理运作。

数据交换平台能够集成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不同操作平台的信息系统,将横向业务系统的功能和数据信息融合起来,消除信息沟通的空间障碍,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得到最大的发挥。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是整个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的底层技术支撑平台,向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地理数据集成与业务集成技术,统一管理安全生产地理数据库,提供地理信息资源和基础地理服务。

进一步扩展和提升基于互联网的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政府网站门户系统,逐步形成以总局政府网站为主站,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业务司局、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为子站的互联网安全生产网站群。各级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统一获得各种电子政务服务。

(七)系统支撑平台及安全保障系统

构建上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至全国各地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煤矿安全监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共用共享的系统支撑平台。系统支撑平台包括安全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平台、网络管理平台、存储管理平台以及操作系统、主机服务器等系统软、硬件环境。

安全保障系统在安全策略的基础之上划分为管理安全、应用与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等多个层次分别对信息进行保护、检测、响应、恢复和改善。在条件、时机成熟或必要时建立灾备中心。通过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信息不受诸多威胁的侵犯,确保业务运行的连续性,将损失和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八)其他任务

――进一步改造和完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外网邮件系统,强化反垃圾邮件功能、增加硬盘镜像,为各级安全生产机构和业务人员提供较为充足的邮箱容量和可靠、有效的运行维护;

――依托安全生产信息资源专网构建安全生产培训、宣传教育平台,为全国各地的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和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等各级机构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业务,应急救援知识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

――改善各级机构办公人员个人装备,包括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对所有设备的采购应包含正版操作系统、正版办公软件,保证监察执法人员所需的移动办公设备;

――改善各级机构局域网基础条件及连入互联网和安全生产专网的条件,包括局域网布线、网络设备;

――改善值班、调度、应急指挥等重点岗位的电子装备,包括会议电话、大屏幕显示、投影、音视频设备以及会议室改造等;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篇6

【关键词】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规范化对策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主要是指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能最大程度将突发事件的危害性降到最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处理、事发应对、事后管理等几大环节。因此,必须形成一套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才能切实保障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煤矿企业本身就是高危行业。它的特征有安全系数偏低、突发事件多、牵涉面广等。当前我国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安全仍然是煤矿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致命之痛。由于国内还未出台关于煤炭生产应急管理的相关法规,为了尽量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煤矿企业应尽快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1充分认识到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煤矿工作者必须把煤矿安全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1.1它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重要体现

抓好应急管理工作,能增强企业预防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与全体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它的实施,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

1.2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突发事件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与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属于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增强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带来的各种损失及伤亡,是体现“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要强化忧患意识,狠抓应急管理建设,努力预防与处理煤矿生产中遇到的各类新问题,为实现八矿的快速发展,打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生产环境。

2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2.1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首先,成立了专门的应急领导小组,由矿长任组长,各分管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应急领导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例会,不定期开展专题例会,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应急情况下,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换成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还成立了10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保障组、通信保障组、物资保障组、财力保障组、运输保障组、保卫警戒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

此外,结合我矿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煤矿应急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煤矿应急管理目标考核办法》,明确了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日常职责和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2.2应急值守及应急装备

领导小组下设有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矿调度室,调度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调度室每天24小时有专人值班,完成应急值班记录,记录预警信息、应急反应、应急处理等内容。

调度室内配备了相关的应急设施,如传真机、微机等,从而保证调度通信保持畅通。调度台的功能比较齐全,性能良好,能实现强插、强拆、群呼、会议等功能。通话质量较好,调度台安装有录音系统,可实现正常的录、扩、放功能。同时,应急指挥场所配备大屏幕显示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UpS电源保障系统等。建立覆盖全矿井所有作业地点的应急通讯网络。编印完整的应急响应通讯录。

2.3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与完善

根据煤矿年度采掘部署计划,公司与各矿都及时完善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帮助全部员工都了解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掌握避灾线路,学会如何逃生、自救、互救等方法,学习相关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知识,进一步增强大家的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应急预案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总则、危险性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培训与演练、奖惩。应急预案主要涉及到井下火灾、瓦斯煤尘爆炸、采煤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以及井下水灾、应对灾害性天气等方面。

2.4健全各类应急投入保障体系

建立应急投入保障体系,包括通讯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救护保障、治安保障、物资装备保障、经费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并建立完善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从通讯、物资装备、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队伍与技术、经费、治安等多方面加以保障,确保应急体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其中,煤矿必须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的范围内,做到明确分工、设施齐全、责任到位。并制定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台帐,于每个季度末期补充物资。通常,可把应急物资仓库设在井口供应站,采取专库专用,完善各类台帐及相关管理牌板。针对这些物资,要采取常检查、常保养、常监管的措施,保证它们的性能,能有效应对灾害的发生。

2.5加强应急教育与科普宣教

2.5.1积极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矿井制订应急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成立应急管理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矿长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总负责,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宣传科、办公室、安检科、职教中心及各生产科(区)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科。矿应急管理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对全矿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督导,根据矿安全生产实际,对计划进行调整,协调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与生产的关系。

结合矿井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牌板、班前班后会、简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建立多层次应急教育机制,发挥区队、班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2.5.2建立多层次应急培训机制

职教中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应急演练方案,每年制定各级人员、各类事故应急培训计划,把已知危险源辨识、应急避险常识、应急演练方案、个人避险自救等列入安全培训考核内容,逐级逐人培训考核。对职工进行安全资格培训时,每期/次安排不少于4个学时应急知识培训。各基层单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现场培训并融入“三个一”活动,强化全员自主保安责任意识和应急避险心理素质教育。

3完善应急管理规范化的建议

尽管八矿在应急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我们依然看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行业规范与上级规定都有不少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三方面:(1)全矿干部职工对应急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2)应急演练方案实施效果尚有待提高。(3)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应急技能培训还需进一步提高质量。

针对上述不足,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改进。

3.1强化对应急管理的认识

首先,要尽快转变传统应急管理的理念。它不是指当事故发生后采取的补救及救援措施。关键是抓好事故的预警及防控工作。只有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部署,才能强化对各类突发事故的预警及防控。这样,也才能尽量避免事故发生。国外煤矿企业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应急管理体制。他们也把预防摆在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位置。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预防预警观念。

3.2积极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要根据不同季节特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从而使演练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应急自救、互救、逃生、避险等应急自救能力。比如,4月份,组织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超限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演练;6月份,组织以出现灾害性天气,如雨季“三防”的相关演练活动;7月份,组织设备起火的专项预案演练;9月份,组织井下工作面发生火灾的相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预案认真演练,确保各个环节都落实到位、相关机构、救援组织队伍都要全面参与、配合。完成演练后,完成评估,便于及时改进应急预案措施,起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作用。

3.3继续抓好宣教工作,增强应急意识

可制定详细的《应急宣教计划》,然后逐一落实。通过各种形式多样、贴近员工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到应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配合宣教工作,提高应急意识。同时,要多和员工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不断完善宣教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宣教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明语.关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的几点建议[J.建材发展导向,2012.

[2]倪蓉.煤矿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煤炭工程,2011,(4).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篇7

今年月,我市职责范围内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死亡人,受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事故死亡总数占总控指标的%。其中:交通事故死亡人,占该项控制指标的%;工矿企业死亡人,超出该项控制指标的%;建筑安全死亡人。

二、安全生产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安排,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领导。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开放稳定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是我们党先进性和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地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依法履行职责,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一是全面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下发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安排意见、专项整治总体实施方案、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意见及“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二是先后召开了次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全面分析研究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原创:同时针对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势头,召开了次全市非煤矿山专题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全力推进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在节假日和重大社会活动期间,及时成立督查组,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各部门单位企业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二)全面落实责任,及时跟踪督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追究体系管理。

今年,我市按照地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要求,狠抓落实,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追究体系管理。一是制定了《××××年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签订到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党委党组,同时各乡(镇)、街道、部门又把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到了所辖村(居)委会、站所和基层企业,并督促企业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了一线各环节和各岗位,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委、政府、村(居)委会、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二是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意见,对全市安全生产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三是由市安委办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街道、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季度督查,并就存在的问题在全市进行了通报。四是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建筑等生产安全事故认真组织开展调查,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严肃追究责任者,并及时召开通报会,警示教育企业业主和从业人员,增强防范事故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性。

(三)强化监管整治,狠抓措施落实,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大检查。

按照地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检查要求,今年我市各部门及时制定检查整治方案,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检查严格整治,全面推动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大力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在检查整治中,我市始终把非煤矿山和道路交通安全作为检查整治重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大对非煤井建及生产许可矿山的日常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非煤矿山采矿许可的审批发放,严厉整治无证开采、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未取得井建及生产许可矿山;加大对国道线、省道线和市区道路交通的安全监管;加大对消防、建筑、危化、食品卫生、农机、教育、工业企业等行业的安全监管整治。

截止目前,全市专项整治和大检查工作已累计检查各类机动车辆万多台次,纠正违章万多人次,处罚违章万多起;检查各类企业、商户多家(次),其中:非煤矿山企业多家(次),危化从业单位多家(次),食品经营户多家(次),工业、建筑企业多家(次),人员密集场所多家(次),个体工商户多家(次)。下发各类整改指令达多份,提出整改意见达多条。

(四)积极营造氛围,狠抓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今年我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以冬季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大力营造宣传教育氛围,突出道路交通、非煤矿山、消防安全等法律法规及生产、生活常识,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一是在全市“安全生产月”期间,紧紧围绕“遵章守法,关爱生命”这一活动主题,在认真配合地区开展安全咨询日、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和安全校园项活动的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以政府副市长在电视新闻媒体安全生产的讲话为序幕,组织公安、经贸、建设、机关工委等部门及各乡(镇)、街道、企业开展了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广告宣传、培训教育、消防文艺晚会、宣传车上街、少年消防警校、小手拉大手交通法规同遵守、“应急演练进企业”、安全社区、乡镇、企业等项活动,将宣传教育活动覆盖到全社会。二是积极开展冬季百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交通安全“五进”、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及农机安全等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在自治区《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组检查期间,加强对《安全生产法》的宣传,在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四是加强非煤矿山、建筑等高危行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力度。五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及有线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各类活动累计组织群众、职工、干部观看安全音像制品和安全课多场次,出动宣传车多车次,开展救火演习场次,指导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家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万多份,悬挂横条幅多条次,彩球个,展出各类宣传图版达多场次,张贴事故宣传画多张,培训特种工、企业负责人达多人。

(五)认真组织筹备,协调联动配合,全力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为有效检验《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效性,我市组织安监、公安、卫生、建设等部门联合行动,在认真分析研究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各要素、各环节的基础上,将人员密集公众场所领先大厦作为实地救援演练单位,认真组织筹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地演习方案,并于月份多次组织开展实地模拟演练,×月×日正式开展应急救援演习。通过演练,真实模拟了事故报警、人员疏散、重特大生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及部门协调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的全过程,有效检验了我市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企业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救援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责任和任务,增强了各救援部门的配合衔接能力,并使企业职工和观众学习、掌握了火灾事故应急逃生技能,起到了扩大宣传的作用;同时通过演练查找出应急救援预案报警、人员疏散、救援配合、保护措施及事故恢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修改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提升我市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落实防范措施,立足隐患治理,确保重大社会活动和隐患单位安全。

在节假日和重大社会活动期间,我市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对元宵花灯展及各部门、单位、企业举办的各类较大公众聚集活动,都组织公安、安监等相关部门强化交通、消防等安全监管,并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责令活动单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人员措施加强组织管理,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同时针对友谊路批发市场、丰茂市场、领先商厦等重点公众聚集场所和重大隐患单位,由市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落实人员措施,深入企业经营场所,全面检查消防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并督促企业及时开展自检自查,规范安全经营行为,加强市场商厦日常安全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车辆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违章超速、逆向行驶;全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遵纪守法自觉性不高,造成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二是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够,防范措施落实不力,致使生产安全事故频发。三是企业管理负责人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三违”现象在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四是非煤矿山企业点多、面广、线长,企业职工流动性大,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四、今后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深化九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大检查工作,突出抓好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安全整治。非煤矿山整治要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哈密市非煤矿山安全与生产管理的决定》和专项整治要求,加大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道路交通要充分发挥交警、协管员作用,加大国道线、省道线、市区道路监管力度,遏制事故多发的势头;原创:消防安全和危险化学品安全要加大对重点单位的监管整治。

(二)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动态管理,及时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督查,督促各签约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指导、帮助各签约单位总结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各项措施,依法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整治,并做好年终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三)继续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全力做好道路交通、非煤矿山、消防、农机、建筑等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及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四)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部门、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篇8

关键词:应急救援;安全监控;视频监控;实时

煤矿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煤矿生产效率及安全性。目前山西某煤业公司在应急救援调度指挥方面采用传统人工方式,出现灾害和事故时,调度员依据应急预案和岗位经验进行调度指挥,该指挥方式存在调度指挥环节较多、信息掌握不全、现场通信手段单一、调度反馈不及时、效率不高等问题。

1煤矿应急救援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煤矿应急救援管理系统主要由应急救援管理模块、数据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应急信息、井下应急扩播、人员定位、智能终端、工业视频、矿井传输等子系统组成。按照子系统承担的功能特点,该系统主要分为事故信息检测接收层、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层、会商决策支持层和数据库与网络平台支撑层4层架构,如图1所示。(1)事故信息检测接收层事故信息检测接收层主要实时监测及监控煤矿安全环境与生产设备的工况,进一步对能够将工作面以及灾害现场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的数据信息进行接收,例如有害气体的变化参数以及含量参数等,同时对各部门、各种类以及各地点的安全信息进行记录,进一步进行相应的灾害预警以及报警等。(2)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层信息综合分析层通过对煤矿事故产生过程中各项现场信息数据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完成预测分析以及预警处理等。在获取有效的信息数据之后,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数据开展相应的救援工作,明确救援人员的数量、物资的合理调配、事故处理以及责任追究等。(3)会商决策支持层会商决策支持层功能的实现需要构建会商决策系统,利用web技术,让系统具备跨多人互动操作功能,进一步使矿井部门间的合作通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这样异地矿井领导与部门共同会商决策便能够有效实现,最终为最优化应急救援预案的提出奠定有效基础。(4)数据库与网络平台支撑层数据库与网络平台支撑层是矿井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的重要支撑部分,需数据库和网络平台的协同作用,从而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设计将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作为矿井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基础平台,该系统以生产事故智能识别为基础、实时调度指挥为中心、信息推送智能联动为手段、大屏信息展示为窗口。系统基于矿井有线/无线一张网、智能终端、扩播系统、信息系统、工业视频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保证应急救援指挥活动信息及时有效地上传下达,实现应急救援指挥活动全程智能化、可视化、信息化,确保矿井应急救援指挥活动实时性、统一性和有效性。首先对应急救援指挥事故信息和信息间的关联性进行梳理,构建应急救援管理系统数字化流程管理数据库,各数据库之间通过事故类型信息进行关联。需构建的主要数据库包括事故分析模型库、应急预案管理库、避灾路线库、应急物资库、信息推送策略库、联动执行策略库等。构建完相关数据库后,开发流程化管理系统,整个管理流程为:事故智能识别特征预案推送→调度确认→信息推送→会商决策→预案启动→部分系统合作联动,大屏展示系统、智能终端以及工业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的“耳朵、眼睛”始终贯穿在整个过程中,如图2所示。图2应急救援管理流程

2系统设计

煤矿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建立了全方位的信息体系,信息推送功能作为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的中枢,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系统设计合理利用矿井现有装备,最大化地发挥矿井通信类子系统能力,以应急救援管理系统为大脑,将各子系统进行串联,通过智能决策实现报警信息、避灾路线、现场音视频等信息的推送、监测,功能规划:(1)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实时上传井下监测气体信息,可作为矿井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补充,在应急救援指挥活动中调度员可通过一体化管控平台直接调取事故现场图像,对现场人员进行音视频调度。(2)大屏展示系统该系统作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信息窗口,实时显示现场作业环境视频信息、人员定位分布信息、调度反馈信息、现场环境气体信息、实时通话视频等,如图3所示。图3大屏展(3)扩播系统系统除了日常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在面临突发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管理系统通过智能识别判断,自动联动该系统快速通知、引导现场人员迅速、准确地进行疏散逃离。(4)信息系统该系统在正常的安全生产过程中作为环境参数显示工具,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矿井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可联动该系统智能显示避灾逃生路线,引导职工安全撤离,另外还可将该系统作为与未配置智能终端职工的信息联络窗口。(5)工业视频应急救援管理系统为矿井监控摄像头关联GiS信息,当固定地点发生安全事故时自动投入大屏显示,第一时间为调度员提供现场监控图像,方便决策指挥。(6)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可自动联动人员定位系统,基于人员定位系统的双向通信功能和GiS信息,实现事故发生地点周边工作人员的人员定位卡联动报警,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通知到岗位人员。(7)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应急救援指挥平台集成矿井上述子系统,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智能决策、融合联动。

3系统主要功能

(1)基本情况信息管理功能系统对应急救援保障中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通信等详细信息进行管理,可进行信息编辑和展示。(2)信息管理功能系统对接安全风险防控系统,对应急队伍、应急专家、应急物资、应急车辆、应急医疗、应急避险等详细信息进行管理。具有应急预案管理、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队伍、技术装备和物资器材管理、应急管理工作计划和应急队伍学习、演习训练工作计划信息管理等功能。(3)信息功能系统可实时井下工况参数及人员分布信息;具有通知、安全教育、企业文化、领导讲话、新闻等常规信息的快速功能;系统具有文字信息自动播报功能。系统可进行井下环境参数、关键设备状态、区域环境评估、人员分布、通知、欢迎词等常规信息的快速、实时,使井下作业人员能够实时了解矿井作业环境安全、设备运行、人员分布等情况。(4)互联互通功能系统具有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数据信息共享功能、与有线调度和无线通信、广播系统互联互通的功能。可实时语音文字广播,具有井下可视广播、视频对讲和文字信息自动播报等功能。(5)应急救援时可视化调度指挥功能突况以及应急演练时,手动或自动启动相应经过数字化的预案,通过井下应急LeD信息牌、井下应急LeD指示牌、声光报警、视频广播等多种方式及时进行井下逃生引导,并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向地面相关救援单位救援安排;井下摄像头具有双向对讲调度功能。(6)应急队伍日常训练、演习相关信息管理功能系统具有应急队伍日常训练、演习相关信息管理功能,演练过程记录由过程跟踪记录与维护、过程回放2个子模块组成,该模块为训练总结、处置预案生成等提供手段。通过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形式记录演练全过程信息,实现记录的录入或自动获取,并能够对演练记录进行修改、分类、汇总等维护操作。(7)信息共享功能系统具有应急培训(应急知识、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信息共享功能。(8)应急演练功能系统具有制定包含演练部门、演练人员、演练目的、演练时间、事故情景、组织方式等元素的演练方案的功能;具有对演练进行实时化监控管理功能;具有演练过程评估、总结信息管理功能。包含应急演练计划(含示范演练)、应急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应急演练记录及影像资料等。

4结语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安全事故常有发生,建立一套完善的煤矿应急救援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安全事故发生后领导层的指挥救援决策正确率,将提高职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作为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根本目标,通过建设完善的应急救援管理系统提高煤矿智能化水平,促进煤矿安全、质量、效率与效益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郑万波,吴燕清,李平,等.iCS架构下的矿山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层次模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2):86-94.

[2]赵红泽,张超力.煤矿应急物资需求预测与虚拟演练系统研究[J].煤炭工程,2021,53(4):172-176.

[3]张海涛.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矿井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7):85-86.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篇9

1做好煤矿水害的预防工作

1.1全面监控水文地质条件

煤炭企业一般地域比较宽广、地质条件复杂,他们在进行地质考察研究时往往只重视井田或工作面自身范围的充水水文地质条件,而忽视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容易发生意外水患事故。在煤炭的实际工作中,一个井田的工作范围只不过是一个区域完整地下水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如果只考虑一小部分的水文地质是不合理的,很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错误,所以在研究井田空间尺度的充水水文地质条件时,一定要注重区域大空间尺度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

1.2完善防水设施

在煤矿水患的预防工作中要定期开展防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煤矿水灾潜在的危险因素,现场落实并解决。要主动积极编制防水害计划,并认真落实。在防治水灾害中,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保证矿井的水仓能力与最大涌水量相一致,并留有一定的浮动空间。另外做好水患的防治检查工作,特别是在多雨的季节,一定要在突水危险的地段设置防水闸门,做好防水闸门的检查和维修工作,以便闸门能随时顺畅的关闭。再采用先进的放水技术和设备,准确探明充水情况。

1.3对职工的防水技能进行培训

煤炭企业需要经常为员工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比如透水预兆与规律、水患紧急救援措施、灾害自救能力的培养等。通过各种技能的培训,使员工在发现透水预兆时,能立即停止生产,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水害的形成。另外,在井下建立通讯系统,设置出口,一旦发现水害,立即通过安全通道撤离现场,并即刻通知救援组展开救援工作。

2煤矿水害后的救援策略

2.1成立现场指挥组

水害事故一旦发生,要在第一时间内成立应急救援指挥组,指挥组由安全生产副矿长或者总工程师担任总指挥,有关业务科室、应急救援队伍,事故单位负责人等积极配合救援工作。救援指挥组要坚持积极抢救的方针,争分夺秒组织救援人员展开现场紧急救援行动,同时向上级领导及相关单位通知事故情况。

2.2判断灾情

在进行救援活动的过程中,要迅速判断水害灾情的级别与性质,了解突水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和事故影响范围等,根据掌握的现场情况,估计出突水水量。确定事故前井下有多少工作人员及其他们的分布区域。判断出遇灾人员可能避灾的地点,然后进行积极救援。

2.3加强通风

由于矿井是除了通风口是完全密闭的环境,一旦发生灾害,疏散功能很差,容易导致遇灾人员缺氧或者气体中毒等情况。在发生水灾后,矿井里加强通风,防止硫化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给人们带来伤害。

2.4综合抢险救援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水害给人们带来的破坏,要及时全面的进行救援活动。指挥组依据水患突水量的大小,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援措施,利用疏、排、堵、截等方式全面开展水害事故抢险救援行动。例如:2007年7月,三门峡陕县支建煤矿发生的“7.29”透水事件,此次事件发生时井下有矿工102人,事故发生后有33人及时升井,69人被困井下,经过76小时的紧张救援,经过指挥部的果断决策,参战人员的艰苦努力,再加上大胆创新、齐心协力,精心组织,共同救出了被困人员。此次事故发生后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先后亲临现场,指挥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研究部署了一部综合抢险救援方案:“一堵(堵河、堵雨、堵通道)、二排(排水淤青、排故障)三送(送风、送氧、送关怀)”。科学施救方案内容,即“堵”、堵住地表洪水的泄露点,“排”在井下安装井泵排除洪水和淤积物,“送”向井下送压风、送氧、送牛奶。在科学的抢救方案和有力的组织下,成功救出69名被困人员,这次救援是突水成功救援的典范。

2.5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在煤矿水害抢险救援过程中,要对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这些水本身就是被污染的水或者是在透水过程中被二次污染,这些水的危害性极大,容易污染地表水、地下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所以在救援过程中要做好环境保护和卫生防疫工作,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3水灾后的自救互救

3.1灾情通告

突水附近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现突水事故,应该在第一时间内把突水情况通报出去,然后联合附近人员一起商量应急救援策略。选择连接主、副井筒的大巷作为紧急逃生的路线,及时撤离。

3.2避灾场所的选择

在逃生撤离时如果退路被突水隔断,就需要马上找寻躲避场所,一般情况下,避灾场所选择井下地理位置最高的地方,然后放求救信号。但是也有些时候情况特殊,越高的地方反而不好,总之要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例如:河南洛阳新安县寺沟煤矿在2005年12月特别重大老采空区透水事故发生之前,就已连续发生了3次老采空区透水事故,由于老采空区积水有限,井下作业人员在这3次透水事故中由于均采取了向井下地理位置最高地方逃生的避灾路线,因而均安全脱险,但不幸的是由于发生第4次透水事故的老采空区积水量太大,继续选择向井下地理位置最高地方逃生的作业人员全部遇难,而选择向联接主、副井筒的大巷作为紧急逃生的人员全部升井获救。

3.3启动排水设备

煤炭水灾发生后,排水房要及时进行排放污水,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依据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命令,做好排水相关事情,不可擅离职守。

3.4被困人员要相互帮助

突水发生时被困人员要充分保持体力,缓解紧张情绪,适量呼吸,躺卧待救,相互帮助,尽量延长避灾空间各种有利环境的维持度,另外特别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

4结语

煤矿水害应急救援预案中主要做好灾前预防和灾后抢救,灾前预防主要考虑突水预兆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全面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减少灾害的发生。在灾害发生之后要按照救援抢救指挥组的命令科学、合理地展开救援活动。以防治结合的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水灾带来的各种损失。

参考文献

[1] 武强,管恩太.煤矿水害应急救援预案探讨[J].煤炭

 学报,2006,31(4).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与救援篇10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矿震监测与矿震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市矿震监测及矿震灾害防范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加快推进地震监测台网建设

(一)各县区要加快推进测震台网和强震台网建设,2012年年底前,每县区要完成1个深井数字测震台和1个数字强震监测台的建设任务。要加快推进流动地震监测仪器的配备,强化地震现场流动观测。矿区所在地的县区,要进一步提高测震台网密度,努力增强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和矿震监测预警能力。

(二)大型煤矿企业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煤矿专用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任务,保障专用地震监测台网的正常运行,并将监测信息纳入全省地震监测系统。要结合各矿区地质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对采矿层及岩体结构本身特性变化、重力场、区域应力场水平的监测,确保矿区生产安全。市、县地震部门要做好对煤矿企业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台网的监测作用。

二、加强矿震监测、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

(一)积极开展地质构造探测

各煤矿企业要积极开展对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探测,探明区域地质构造分布、采空区分布以及地质构造活动情况,建立煤矿采矿分布地理信息数据库,定期更新数据库内容,为快速判定地震类型提供依据。

(二)加强矿震分析研究

各级地震部门要加强对天然地震、矿震和工程爆破等地震波形的研究,建立区域精密速度结构模型,努力提高震源定位精度,提升矿震速报水平。要加强矿震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研究,加强矿震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分析与研究,准确把握矿震灾害的发展演变趋势。

(三)加强矿震信息报送与资源共享

各煤矿企业要加强与地震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依托省、市地震监测网络,建立矿震信息报送和矿区地质构造、矿区开采分布等资料共享的机制,对易发生矿震灾害的危险地段、区域定期进行检测、评估和监控,并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煤矿安全监察、地震等部门,共同做好矿震监测与矿震灾害防范工作。市、县公安部门要对煤矿爆破作业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批、定期审核。煤矿爆破作业单位要将超限用药齐发爆破作业情况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并备案,以避免因人工爆破造成地震误传引发恶性社会事件的发生。

(四)完善矿震应急处置机制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矿震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认真做好矿震灾害事件的信息分析、灾害调查、人员疏散、医疗救护、搬迁安置、秩序维护、抢险调度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各煤矿企业要建立完善矿震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应急培训和演练,完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更新和完善,保证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要做好地震观测技术和设备在矿震监测中的应用,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矿震监测与矿震灾害防范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