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知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2:49

美术知识体系篇1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研究人员与教学人员普遍地将艺术教育简单理解为对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对艺术教育理论的知识传授,在教育活动中,片面地以抽象的概念代替生活感受,以理论体系覆盖生命直觉,以逻辑推导遮蔽心灵反思,因此遗忘对学生进行审美感性的教育,没有开启主体的心性和灵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培育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情。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艺术之树常青。开始,没有对于自然的观察体验和热情感受,一个人不可能培养对于艺术的热情和兴趣,当然更不用说美感和经验了。艺术教育离不开对于学生的自然和审美教育,离不开激发和调动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观察、诗意体验和富有激情的想像。在当今历史语境中,艺术教育还必须承担教育学生培养对于自然的敬畏感情,建立他们关心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对话的意识,而不应单纯地树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而是应该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这样有助于建立生态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现代意识,更有利于美感的形成和艺术感觉的完善,可达到一石两鸟、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大学层面的艺术教育并非单纯局限于教科书上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换言之,艺术教育并不是那种满足于空谈艺术的本质、历史、特征、风格和表现的书本教育,也不限定于探讨文艺美学的种种概念,以及常识性的艺术知识。高校艺术教育事实上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精神工程,应当致力于借助于艺术教育的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完整徤康的人格结构、具有一定审美修养和具有诗意内涵的生命存在个体,培养他们的艺术敏感和兴趣、良好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经验等等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从诗意生存和审美生存的美学意义上着眼于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这样,使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不是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类别的知识传授,不是让大学生从审美境界的启发,让他们建立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开启心性,激发诗意情怀和审美眼界,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学生能够明“道,’体“道,进而与“道,’一体,进入充满美感的艺术殿堂。

在理论体系和观念体系上,人们习惯于将艺术教育附属于美学理论的范畴,或者将它和艺术理论混为一谈。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然而,它们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区别。在存在形态上,艺术教育是将具体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注重于理论体系和概念内涵的传统也不是单向度地传授具有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经验,而是将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诗意直觉等审美感性渗透到理论结构和知识形式之中,另外,它注重艺术的形式感和具有的艺术经验的启发,使观察力和想像力融入记忆力、推理力,让理论结合实践,良知渗透生活。而一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是以知识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是以逻辑和思辨以特性的概念形态。因此,它们不能简单和直接地代替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与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不仅有着存在方式上的差异性,而且有着社会预期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性。艺术教育不是以单纯求知为特征的知识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寻求建设青年学生的诗意的人生修养和审美的生命境界。故从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纯知识学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将遮蔽艺术教育的思想价值和精神意义,从而不能真正理解艺术教育的本质。换言之,艺术教育不是对知识理论问题的知识性解答,不是以回答“什么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等类似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或者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讨论和回答的知识命题。艺术教育是力求解决人生的审美感性、良知修养和诗意境界的问题,而这些内容是美学知识和艺术经验难以包括的,它们更多是生命的智慧形态。

美术知识体系篇2

多媒体教学概念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构建立体化、层次化教学内容,将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教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不同的课堂享受。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特点对教学体系进行合理编制,依托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结构进行改善,依托多媒体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从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与教师积极交流,与教师共同进行课堂内容的教与学,完成教学结构的全面调整,达到教学体系的优化,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生动、形象的知识体系,将小学美术学习变成简单、有趣的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改善和学习热情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教学画面转变为动态的教学体系,通过动态图画、视频等直观、清晰地为学生展现了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与美术能够近距离接触,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美术欣赏水平。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资料对小学美术内容进行展现,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多媒体资料充分了解美术,对美术的奥秘进行挖掘,从而全面改善自身的审美水平,提升审美观念培养效果。尤其是在不同流派画作对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然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在不同流派的对比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美术流派知识,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知,改善学生审美水平。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美术认识。传统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教学,只是单纯进行课本知识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影响了小学美术的发展。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从多媒体资源出发,对小学美术教学体系进行丰富,信息量非常庞大,可以让学生在美术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扩大学生知识容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知识认知,这对小学美术教学效益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体系的构建

定位教学地位,优化多媒体教学关系传统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核心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各项知识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时期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体系,在学生需求上合理设置多媒体教学内容,确保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师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把握,通过多媒体技术全面展现多媒体内容,对多媒体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形成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小学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环境。该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及时依照学生学习状况对多媒体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合理筛选材料,改善多媒体教学氛围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材料进行合理筛选,依照小学美术教学需求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将网络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在一起,全面拓展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笔者在“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就在课本图片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在网络上搜集多样图片资源,通过多媒体对上述图片进行展现,让学生对上述建筑内容进行分析。这种课堂资源的拓展让学生加深了对建筑艺术的印象,从不同方面提升了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认知,对学生小学美术学习效益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态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通过多媒体对小学美术资料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该对比过程中了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提升学生对小学美术的认知。丰富教学设备,提升多媒体教学效益在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完善,要适当拓展投影仪和摄影器材,对多媒体教学体系进行丰富,从而全面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改善多媒体教学效益。教师要善于利用投影仪进行示范,通过投影仪对小学美术中的剪切画、图片等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快速、清晰地看到示例样本,大大降低课堂中因为示例样本观赏导致的时间浪费。教师要善于利用摄影设备,通过摄影设备对学生课堂学习及美术教学中的画面进行展现,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能够在立体的空间中感受小学美术教学的美妙,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益,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在对基础色彩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通过投影仪对“红、黄、蓝”色光三元素进行展现,让学生通过投影仪观察上述三原色组合后的色彩效果,通过观察效果直接进行记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色光三原色组合后各种色彩的认知,提升了学生对色光三原色的学习效益。完善教学设计,改善多媒体教学质量在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设计结构进行合理把握,要依照教学要求对教学层次进行完善,为小学美术教学创建良好基础。教师要在多媒体教学中适当融入其他教学方法,在多媒体中设置探究式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情境进行小学美术探究,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让学生对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把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改善小学美术学习效益。教师要设置实时交互环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让学生能够紧跟教学进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设置小学美术评价内容,让学生指出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就上述问题实施交流,及时修改和调整,从本质上提升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质量,达到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的全面优化和提升。

3总结

美术知识体系篇3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067-01

摘要:美术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更主要的是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相互联系,这样在美术作品中才会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艺术与情感的高度统一。教师要用美术固有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某种情境,结合各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虽不培养“大艺术家”的气质,但要发挥“小画家”的个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美术课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关键词:美术教学;渗透;审美;熏陶;联系;表现;观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代教育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独立的个性。美术课教学也不例外,它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更主要的是,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美术课与其它各科的联系,要有意识地加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相互联系,这样在美术作品中会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艺术与情感的高度统一。在上美术课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美术在学校各科教学中都有所涉及。

一、美术课与思想品德的联系

美术,简而言之,即美的艺术。美术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绘画的技能、技巧,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学生乐观向上的审美观点,更主要的是在美术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大潮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德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把道德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则是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的核心。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融德育美育于一体,突出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是摆在每一位美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例如,教学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二课《升旗》时,通过教学和学生亲身体验,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当耳畔响起国歌时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就会想到许多革命先辈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流血牺牲,才换来我们今天的民族昌盛,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因此,我们要设计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唱国歌”、“升国旗”、“国庆诗歌朗诵会”、“听英雄故事”、“讲英雄故事”等,使儿童在耳濡目染中增强爱国情感。又如:第三册第十课《我给妈妈做个菜》和第九册第七课《我们爱劳动》,在这两课教学中,使学生明白劳动进化了人类,是劳动创造了人类。教育学生从小就要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再如:对第九册中《梅花》一课的教学,教育学生像校长一样,不畏严寒不向困难低头,培养学生顽强无畏的良好品质。当然,美术课对德育的渗透不仅反映在这几个方面,还可通过欣赏课培养学生民族荣誉感,自豪感等。就绘画本身来说,它是一件即又累又枯燥的事情,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孩子不怕脏,不怕累,细致、耐心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美术课与数学课之间的联系

有人会问:美术课与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美术课与数学课之间关系密不可分。学生一入学,就接触到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图形。具体来说,第九册第二课《比例中的美感》一课中的人体比例:一个成年人的身高是他本人头长的7.5倍。按比例说,头长比整个身高是1:7.5。学生如果没有学比例或不懂比例,就无法准确地画出人体。同样,在本课有个中国国旗设计图,它也涉及到比例和分数的知识:旗宽比旗长是2:3,大五角星的面积是每个小五角星面积的3倍。还有,美术中的黄金分割也利用数学中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就要十分注意美术知识和数学知识的相互渗透。通过绘画活动运用数学经验,有机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绘画活动融合一体,让儿童在富有趣味的绘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促进数学概念的发展。同时,在绘画作品的欣赏过程中也应引导幼儿体验数学的艺术表现,感知绘画布局构图中数量形在空间方位上的变化,疏密有间、数量搭配变化的规律以及形体变形夸张的艺术美感,从而深入感受艺术活动中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三、美术是一堂作文课

美术和文学本是“两兄弟”。美术课教学需要学生用作文课上的语言来观察,构思、描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人会认为:这不是在写作文吗?对!能写出好作文就能画出好“画”,画出自己至真至爱的心声。小学美术课本的欣赏部分和绘画部分,无处不流动着孩子真挚的情,纯真的爱,天真的童心。例如,第七册七课八课《我最亲近的人》《窗口》这都需要作文课的程序。让学生观察,想象,描述,表达。有位学生在上《窗口》一课时,这么对老师说:“我喜欢早晨趴在窗口看,看什么呢?什么都看!看到一个事物,就有许多美妙的联想,都会逗乐我,妈妈常常说我瞎看!瞎想!瞎笑!妈妈,您错了。我看到了红红的太阳,看到我的未来,看出祖国的希望……”他的画也同样表现出自己所看到和所想到的美妙的情景……美术课与作文课(语文课)有直接的联系,例如,绘画日记,诗、寓言,故事配画等。

四、美术教学与自然课的联系

美术知识体系篇4

美术教学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系统、多样化、综合化的互动过程;是教师引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交往过程;是美术教师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借助各种教学条件和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过程。美术教学活动的结果,一方面表现为形而下的结果,如作业效果、考试效果、比赛结果等;一方面表现为形而上的结果,如审美思想、审美情趣、情感体验等。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中,由于功利性价值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弊端,美术教学活动大多只重视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输灌以及美术作业效果、比赛考试结果。这种现象轻视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带给学生的启智功能、心理体验、陶冶情操等形而上的结果。而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自主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的美术技能,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高尚审美情操等正是美术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目标。究竟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又应怎样科学认识并处理好美术教学活动与结果的关系呢?

一、辩证认识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1.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因果关系。

过程孕育结果,结果源于过程。因就是果,关注过程也就是等于关注结果。例如:在色彩教学中,教“如何认识写生色彩关系”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冷暖规律是什么,强弱规律是什么,那么学生是不会掌握的,要通过一个写生探索的过程去体验,结合欣赏、临摹大师的优秀作品,印

证审美体验的活动过程,才能慢慢形成一定的写生能力和审美实践能力。如果没有这种美术教学活动过程的实施是不会有积极的教学结果的。色彩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判断、比较、选择、分析、综合、概括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学习到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写生技能,学会色彩的观察方法和感悟色彩作品的审美体验,形成高尚审美情趣。所以美术教学活动过程直接决定教学结果。

2.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只重视学生的作业效果,考试比赛成绩,以专业化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和审美水平,这种只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固然不对,但现在只强调学习过程、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审美体验,或者只强调人文思想,培养创新意识等,而不在乎基本美术技能技法和作品效果等现象也时有出现,这就有点矫枉过正了。例如,在《美术鉴赏》的教学当中,通过综合实践的方式指导学生去确立课题,搜集资料,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这种综合探索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审美体验和知识的理解巩固程度是相当深刻的,但这种教学过程实施的时间长,在当前高中生紧张的学习时间和巨大的高考压力中,要在《美术鉴赏》大部分课程中实施这种综合探究式教学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教师去权衡处理。美术作品效果反映美术教学活动过程,美术教学活动过程决定美术作品效果,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既要重视美术教学的结果,更应重视美术教学的过程

因为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因果关系,所以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也可以说是果,既应重视美术教学活动结果,更应重视美术教学活动过程。

1.注重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掌握,更应重视美术知识技能水平形成的过程。

美术知识技能分常识性的知识和探索性的知识。对于常识性的知识只需要直接传授即可,而探索性的知识则需要探索感悟的过程才能掌握。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这样获得的知识很难融会贯通。学生没有探索体验的感受,是很难理解运用并形成能力的。

2.注重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产生的形而下结果,更应注重由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产生的形而上的结果。

重视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多种综合素质发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取得较好作品效果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体验过程中形成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高尚的审美情操。

3.注重教学结果的评价,更应重视美术教学过程的评价。

美术知识体系篇5

【关键词】美术教学;艺术的多方面性;人文情怀

美术课堂的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美术本体,应从人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多数以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但为了让学生感知美术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而应引导学生感知多种多样的美术样式,拓宽并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美术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关注美术文化,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突显美术学科的人文特征。让学生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形成良好的审美心理。激发学生感知美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人文情怀。

美术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关注美术文化,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一个有审美素养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往往能更多地体会生活,对生活会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生活,享受生活。美术课堂教学可以从“人文”角度进行发散,自然地与语言、社会等内容进行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人的情感、价值观,更能让学生心灵趋于充实和完美。

艺术有多方面属性,模仿性与表现是艺术的两个重要特性。“模仿”说的是艺术题材、内容的关系,而“表现”说的是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因为再现毕竟在中学阶段的美术作品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只是大多数中学生过于忽视表现,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表现。他们的作品有的只是机械的描摹,忽略了对作品精神的体会。在他们欣赏美术作品时也是对逼真的写实绘画情有独钟。而对与作者写实以外的更加体现作者修养的如优美构图,和谐的色调,以及技巧与题材的完美统一这些表现性因素,却视而不见。在现代艺术的欣赏中,其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地依靠观者的直觉发现其审美价值,融入人文情怀。

因此我想,要想使我们的中学生在艺术上有一定素养,首先是要培养他们欣赏艺术品的能力。使他们不光能够看到作品中的比例、色彩等,还应当能够欣赏到作品形式因素与形式法规的完美统一,表现性语言与题材的有机结合。这是第一步,只有使他们首先成为一个懂画的人,才有可能使他们成为画画的人。于是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就不断地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对绘画的表现性以及形式美法则多多留意,帮助他们分析优秀作品中表现性语言和形式因素在作品所起的作用,并且用历代美学家的美学观点从理论上、心理因素分析上加以强调,使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较全面的欣赏作品以及创作作品的意识。感知美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只有具备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才能产生审美感觉、理智、意象和共鸣。中学美术的欣赏和阅读应从形式入手,从形式语言进入绘画艺术本体。培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是现行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美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欣赏的过程实际就是创造学习的过程,而达到作品与人思想之间的交流。

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应只注重于历史,只注重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专业知识,而更应关注现在和未来,使美术文化进入到学生的生活,美术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的桥梁。

美术可以是超越美术学科的,有利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人文化的一切内容。在这样的人文情境下,学生才会对美术作品深刻理解。与美术学科相关的人文主题十分广泛,联系各年龄层次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可从“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环境”等方面寻找契合点。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一个更宽广的领域,从花鸟意境中走进关注生命的世界,从山水田园里迈入人类生存的环境。所以美术不限于绘画。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和服装设计等广泛的领域。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理应在上述这方面发挥作用。新编美术教材中,列入了诸如纸盒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都是为了教给学生实用美术的知识,并训练其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其实这些都是美术与人文主题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及其它科学文化知识时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得到学习的乐趣。

美术知识体系篇6

我不知道现代的学科系统是否也像电脑的界面一样,变幻无穷。有些评论家用“寓言的机器”描述寓言叙述的多向性,把玩着语义。不过,任何一个寓言的界面呈现,极易成为文本的想象游戏。当中世纪但丁的地狱之行进入现代电脑的编码程序中,其途径经过在线数据库,得到的却是一张神秘的魔法般的空间图像。

美术理论,顾名思义,是对美术之理(或曰道)的思考与论述。道,既是规律又是途径,涉及本质问题,是通向形而上的思辨之途——以“道”为题,必然进入哲学的发问与解答。故理论一词,往往追究本质,探讨美术的发生意义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审美关系,探讨造型艺术自身构成的诸种要素及组合规律。在人文社会学科中,美术理论与美学最易接近,甚至被认为是美学的分支,似乎等同艺术哲学(英文art就是指视觉的造型艺术,即我们所谓的“美术”)。当人们企图用“艺术哲学”这一学科概念代替“美术理论”时,是否表明他们就是站在哲学的立场研究造型艺术呢?

美学,德文asthetik,最初叫“感性认识的科学”,(注:此为德国鲍姆加登在meditationesphilosophicae(“哲学的沉思”,1735)文中所提出的学科概念,词源来自希腊文αíσcησís(感觉、知觉);1750年,又著附图一书。1742年,metaphysica(《形而上学》,第二版)一书亦如是说("scientiasensitivecognoscendi"——感官鉴别的科学),至1757年第4版时,改称“美的科学”。参见[日]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池学镇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研究感性认识的规律。“美学”成为一个学科的概念,本身就表明一种学术意向——将一个哲学的认识论问题提升到科学层面上。稍后,康德就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将人们的感性判断纳入理性原理之中,并探讨其所谓科学的规则是一种错误的希望,它只能在“先验感性论”中得以保留。(注:康德以“统觉之先验统一”的原理,否认表象在经验直观中的必然联系,而认为“表象之相互关系,实由于直观综合中统觉之必然的统一”。见[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式译,商务书馆,1960年3月版,第105-106页。)但在20世纪初,康德的意见在东方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那时“科学主义”正风靡东亚,尤其是日本和中国。日人以汉名“美学”对译德文asthetik,并在1907年以前传入中国。(注:1907年10月创刊的《震旦学报》第1期“美学”栏目,刊载侯毅译的《近世美学》([日]高山林次郎著)。)时至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创办,即在高等部中国画和西洋画两科设置“美学及美术史”公共课程,美术史分设中国绘画史和西洋绘画史,“美学”课程实为美术史学概论,近似美术理论。(注:《北京美术学校学则》(教育部指令,1918年7月5日),教育部总务厅文书科编《教育法规汇编》,1919年5月。参见章咸、张援编《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840-1949),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121-127页。)

若回溯中国美术理论的传统,始终未曾进入哲学内部,与其建立系统的联系(哲学或文学理论向美术理论渗透,是单向度的外部关系),更无“科学”一说。古代中国,具备理论形态的造型艺术,主要是画论与书论(雕塑业和建筑业,其理论多在技术规范,尽管亦有审美的文化的诸种意识贯注其中,但未形成自上而下的理论体系)。古代中国的画论与书论自六朝后历代不断,前后相系,是专论,号称“画学”、“书学”,或“画论”、“书论”。以“理论”的性质而言,是密切联系创作实践的一种阐释体系,不是纯粹形而上的思辨体系。因为是阐释,一明源流,二重事理,三言观念,四讲品位,史论评三者共为一个理论整体,且与创作实践形成辩证的互动关系,这是中国古代美术理论的系统定位。

美术学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个新学科概念,意味着“美术”研究将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但国人最初使用“美术学”,着眼点却在美术史学。1907年,国粹派的刊物《国粹学报》第26期“美术篇”栏目,发表刘师培的文章《古今画学变迁论》;第30-31期连载刘师培《中国美术学变迁论》(未完稿);第31期还刊登刘师培《论美术援地区而论》一文。(注:参见《国粹学报》第26期(第2年第1号)、第30-31期(第3年第5-6号),上海国粹学报馆,1907年3月4日、6月30日、7月29日。)这是由传统“画学”、“书学”概念转向“美术学”概念之最早例证。刘师培所用“美术学”,就是美术史研究,或称美术史学。这是当时的风气,受西学影响,对各种对象的研究,均以“学”名冠之(含有科学的名义)。所以,刘师培的“美术学”概念,并不是将传统的中国美术理论整体提升到学科层面上,而仅仅将中国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若认真考究,中国人“理论”的概念弹性很大,可指称某种学问或学说,也可指称某种学科或某一领域相对于实践的知识部分。中国古代的美术理论多归学理研究一类,与创作实践相关。所谓相关,一及创作实践,二级欣赏与批评实践,故其技法原理、创作观念及评判标准等,都在此列。究尽中国画学,古时品评议论及理法文章,均属“理论”。1937年,于安澜将中国古代绘画典籍分三,先后编辑出版《画论丛刊》、《画品丛刊》和《画史丛刊》,其“论”、专指“画法画理”,而欣赏与接受理论,则以“品第鉴别”之类单列。1942年,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将理法著作与品评著作一并收入。这是在现代学科意义上,对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第一次系统的知识

不过,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建制的还是美术史学(在中央美术学院设立美术史系),它基本沿用历史学的学科规范。美术理论因无学科建制,相关研究人员分散在普通高校哲学系、艺术系,或美术学院的理论教研室、美术研究所等单位,——作为纯粹思辨形态的造型艺术理论,往往进入哲学或美学系统;而作为一般造型技艺理论或与本体形态相关的阐释理论,往往以课程的方式出现在专门的美术院校。1978年后,在专业美术院校和艺术研究院设立了“美术历史与理论”的学科名称(简称“美术史论”),至此,美术理论才进入学科建设的门槛。

“美术历史与理论”正式改称“美术学”是1990年的事(这里无意将两者等同,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待讨论),而将“美术学”确定为“二级”或“三级”学科,则到了1992年(注: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目录调整会议决定,将“美术历史与理论”改称“美术学”,并向全国正式颁布。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学科代码表》,“美术学”以二级学科的名义出现,包括理论研究和创作研究等下属三级学科,原“美术历史与理论”亦以“美术学(三级学科)名之,但内涵有变。)。二级学科的“美术学”,基本上包含原先术科的“美术”系列,从术科到学科,意味着增强学术含量,全面提升学术品质。原先依附创作实践的美术理论同样提升到“学科”层面,而且和美术史学合并成为三级学科的“美术学”。在二级学科的大系统内,美术理论和创作实践还是一个整体,只是更强调了美术的本体性研究和学科独立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关系,促使技艺性学科在建制上不断完善。同时,作为三级学科的“美术学”,在概念的内涵上,绝不等同于刘师培时代的“美术学”(注:参见邓福星《关于美术学及其它》,《美术观察》1998年第1期,第55页。),在学术立场上,重新确立了中国美术理论“史论评”三位一体的传统。由此,美术理论亦开始以学科的名义真正进入学术系统,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其学科性质如何?学科规范何在?学术阈场如何界定?

如果说,美术理论进入艺术理论系统或美学系统,还有既成的规范(西方的)可以遵循,但到了“美术学”的新建系统,所有的一切必须重新链接,重新规范,重新定位。

高等院校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是学科最明显的标识。在美术学院,除了美术史外,有关的理论课程为艺术概论、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均作为专业基础理论的共同课,这种状况几十年不变。作为学科的基本理论,我们主要关注“概论”。早期的《美术概论》,有黄忏华的著述(1927年,参照日人及欧洲人的著作),20世纪50年代则搬用苏联教材(如涅陀希文著的《艺术概论》),事隔二十多年,又出几本国人编写的《艺术概论》,特别是80年代初文化部组织编著的《艺术概论》,几乎是通用教材。直至1994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理论教研室才编写出一本《美术概论》。一门学科,如果连“概论”的课程都不完备,还能说些什么?

概论者,一为基本原理的阐述,二是历论的通诠,三是基本范畴的解说,藉此进入历史文本研究。如果我们研究历代的美术理论,关注的不会是概论,而是时论。无论中西,真正能体现彼时彼地他者理论观和价值观的,不在概论而在时论。概论是总结,时论是现状研究,关注时下美术现象,以既定价值标准,审视与评判美术实践之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因此,时论既是批评文本,又是历史文本,在历史片断中直接传达创作观念与审美意识。事实上,在美术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概论之寂寂与时论之煌煌,对比极为鲜明。无怪乎,中国文学理论史,常冠名以“中国文学批评中”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注:参见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年版;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1979年12月新版,名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版。)。批评,是西方的概念,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如文论、画论、乐论等)并不相符。理论不等于批评。若论中国的美术批评,与其说它接近理论,毋宁说它接近品鉴。中国古代的品鉴就是一种时论,是理论最直接的应用与表述,其方式可点评可议论,可指正可判断或褒贬、品第。

二、学科概念

常言,美术理论是一门研究与考察美术活动和美术现象,探求其规律的人文学科,是一个关于美术的知识系统。研究者必须将他对美术现象的感受与体察之经验转化成理智的(intellectual)形式,将它整理成首尾一贯的合理体系,它才能成为一种知识。我国美术理论界目前又有多少首尾一贯的知识系统?

我们可以对美术理论进行整体描述,但总是模糊的。一个成熟的学科,必须要有相对明确的研究对象,要有相对固定的学术规范,在高校还要有相应的教学实体,包括教材。中国的美术理论的学科建设问题,长期以来有教学和研究实体,却无教材无规范(技法理论除外),且研究领域涣散,一直无法走上正常的学科建设轨道。如果检测近20年来我国所有美术理论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你会得出什么结论?你能看到一个学科的外轮廓么?不可能。众多选题中,既有美学问题研究,也有形式本体问题研究、形态研究、批评研究、心理学研究等,还有一些跨学科的边缘性的研究选题。我们什么时候能从边缘地带划出一道清晰的学科界限?或在学科内部建立一道学术底线?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系统性处理,即将现有的各种知识系统化,寻找各个知识系统(小系统,模式块)间的相互链接。链接的情况还得进一步处理,分析其知识导向与基本局性,才有可能在学科图表上显示其内在的与外在的各种关系。

不可否认,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比历史学复杂,可是否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就造成美术理论研究的不确定性?科学研究的意义就是将复杂的问题有序化。一个系统的学科会建立自身的研究基点,确立基本范畴,建构一系列的学科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一再提倡美术本体研究,可为什么还是一再徘徊在学科边缘而无法进入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似乎学派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每一学科都存在不同学派不同学说,但都不会影响其学科的整体规范,不会淡化以至解构学科特征,至少在某一时期如此。每一学科也都会出现新兴的交叉学科,都会模糊、淡化甚至重复学科的研究对象,同样也不会改变本学科艺术质。美术理论为什么会存在这么一个学科概念,却无明确的学科定位和学科规范呢?因为历来中国美术理论就缺乏一个大的系统建构。

当我对自己所接触的知识进行整理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所谓“美术理论”,都只是一个个“知识点”,缺乏系统性,没有自己的学科归宿,或者说缺乏一个系统网络接纳这些知识。追求系统知识,并非就是“唯科学主义”。科学,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关系到人文学科(humanities)。显然,美术理论属于人文学科,研究重点在于人的情感、人格尊严及其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注重人的精神性、个体性和审美价值观,是关于美术现象的整体价值评述。但是,美术理论也涉及到人与对象物,人或对象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观察、统计与逻辑推理,这就涉及到“科学”,涉及到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问题。中国历代的美术理论,几乎都是品评赏鉴,或者说都在某种价值预制的前提下进行的理论评判(即“你能观察到什么,说明你拥有什么样的理论”)。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先于观察,有时则交替进行,先发现而后评价(不过是既定理论体系的补充、拓展与完善),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将现象定性定位,构成知识点,随后便发生转移。以价值观为基点的系统性理论建构,应有一个时间维度。但我们又无法辨别当一个系统理论出现时,是否标志着一个时期的开始抑或完结?譬如,我们该如何评价顾恺之的“形神论”与谢赫的“六法论”?顾恺之是历史的决结,而谢赫是新时期的开端?我以为,无论何者,都只是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未成体系。理论体系与时期并无绝对的必然的对应关系。一种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一个时期的实践状况,也可以跨越几个时期,而一个时期也可能出现几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我们只能根据理论表述自身的性质决定体系的存在。文化系统比较好确认,它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轴和区域空间的标定。美术也一样,作为人类造型的活动和现象,也从属于各个不同的文化系统,而研究这些活动和现象的美术理论,也必须成为一个自在的体系,并在不同体系之间建立对话和交流的关系。

在“美术学”、“美术理论”等学科概念上,中国和日本的学术界有着比较接近的看法。

可以对证以下两个文本:

(1)《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的“美术理论”词条,总定义是:“关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后分两种含义:一是广义,泛指史、论、评三者:二是狭义,专指基础理论。以学科的概念论,当属狭义。美术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所有的美术现象自身(包括创作、欣赏、作品和作者)、美术与社会外部的关系、美术理论自身;其任务是:原理研究、技法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最后,串讲了中外美术理论的发展源流,比较两者间的形态和功用,结论:“由于美术实践的多元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并且总是在不断地发展,所以,美术理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独尊一说和凝固不变的。”(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524页。)

(2)日本学者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其“美术学”词条言其概念相当于“艺术学”(德文kunstwissenschaft,英文scienceofart,法文sciencedeart),表示很多含义。德文kunst指造型艺术,日文无对应词,故以“美术学”相译。——“美术学泛称造型艺术的学问研究”,这是广义,其下属“体系美术学”和“美术史”两种。什么是“体系美术学”?“即研讨一般造型艺术的本质和意义,阐明造型艺术各领域的特征、界限、相互关系等”,且“关于美术史的原理论和方法论及风格论跟体系研究颇有直接联系”(注:[日]竹内敏雄,前引书,第197页。),最后,又特别说明“狭义上则除了美术史,专指体系研究”。

对学科性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用语是“科学总结”,竹内敏雄的用语是“学问研究”,均十分小心地避开“科学”或“人文学”的概念。我国美术界在1990年以前没有明确的“美术学”学科定位,日本学者在20世纪初就对应德文kunstwissenschaft,明确提出“美术学”的学科概念,这概念相等于我国当时的“美术理论”,或者说,作为学科概念,其广义的“美术学”已等于我国现行的三级学科之“美术学”,而狭义的“美术学”,即“体系美术学”等于我国“美术学”下属之“美术理论”学科。

什么是体系美术学?竹内敏雄主编的《美学百科辞典》将其分为两大基本问题:一是“美术是什么?”二是“什么是美术?”前者是哲学的发问,涉及美术本质;后者是在形态学意义上发问,涉及美术本体的基本构成要素、种类划分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形态风格。那么,美术理论的研究领域是否就是本质论和形态学?美术理论就是放大了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知识系统?以逻辑推论至此,竹内敏雄的所谓体系美术学,狭义上就是美术基本理论研究,它的注意力不在于把握单个的美术作品,而是整体的美术现象,它的广义,也等同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美术理论”概念的广义之解。看来,“美术理论”的概念表明亚洲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希望能以西方的学术规范(主要是西方的哲学规范)统摄东方的美术经验,从而建立一种跨文化的理论研究体系。

三、学科图表

美术理论的知识系统包括基本理论、应用理论与交叉学科三大板块(见下图:美术理论学科图表)。基本理论研究是学科基点,以原理论为核心。所谓“原理论”,即质性研究,规定美术的本质特征及其相关概念,回答“美术是什么”及“什么是美术”这两个最基本问题,由基本命题扩展出相关的概念群及系列范畴——直接以哲学化的思考确立某种艺术观。由原理论直接导向论方法论研究,其任务一是规定美术理论体系的总体建构方式,二是探讨理论的思维法则、研究路向、系统结构法,三是研究美术理论方法自身的历史现象与规律。此外,基本理论还向“学术阈”和“创作阈”延伸,一方面是实践主体的理论,阐述美术活动过程中主体的性质与作用,在人(创作主体、接受主体或批评主体)和作品(理论文本)之间建立一个阐释体系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是历史客体的理论,阐述人类历史中美术作品的发生原理、形态流变及类型性质,在作品(理论文本)和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确认一个意义系统和文化类型。二者直接体现着理论的双重性——以历史性的眼光确认某种文化观,呈现出某种自在的社会性;以主体性的研究确立某种批评观,呈现出某种自为的实践性。显然,美术理论以原理论、实践主体理论和历史客体理论三者构成一个基本理论系统,其学科性质由原理论部分决定。传统学科就在原理论部分建构一元化的结构体系,其内限性强,相对封闭——如果这一部分遭到否定,便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如表现论对反映论的否定,价值赋予理论对本质论的否定等等);而现代学科建制依然保持这种大结构框架,但基本理论部分却呈现开放的多向包容的态势,尤其是在本体的质问达到十分激烈的时候,原理论基本模块就会开裂,出现各种不同的学说与流派,重新形成多元组构的基础模态——种非本质论的外化倾向。

美术理论系统的开放性真正体现在外部边缘的两大学科系列:进入创作阈的右向系列为应用学科,进入学术阈的左向系列为交叉学科。二者的研究阈场可增可减,完全是动态的开放的,随着对象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随着区域的转换而变化。按常理,进入学术阈的学科模块其学术性较强,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进入创作阈的学科模块其实践性较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多受对象制约。应用理论的研究对象也是它的研究目的,即直接针对造型艺术自身的实践,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说明性、可操作性和序列规范成为应用理论的研究特点,对象成为纯粹的研究客体,可使用科学的实验的手段,以实证或否证的方法进行研究。交叉学科的范围更为广阔,可变性大,性质最活跃。第一,与传统的人文学科或社会学交叉,如美术史学理论、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美术人类学、艺术哲学或造型美学等;第二,与新兴学科交叉,如比较美术学、阐释美术学、发展美术学。另有一些两栖类学科,如美术思潮史、美术理论史、美术批评史等,论学科性质应属于史学系列,但研究对象的属性则在美术理论范畴(未列入学科图表)。交叉学科是学科分化的现象,处在学科外沿,也是学科的前沿,不断对外交换,激励学科发展,开拓学科视野,研究传统学科边界上的“遗漏问题”或传统学科无法包容的“新增问题”。

附图

美术理论学科图表

分析上列图表,可见基本学科模块亦可成为课程模块。众所周知,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第一步的工作。目前,应用理论和交叉学科两部分的课程容易切入,易于规范,因为有章可循(参照西方既有的学科课程),且又相对独立,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基本理论部分的情形却不相同,在西方也没有权威的或比较完整的美术原理著作。所有关于“艺术原理”的研究都在美学范畴内,研究对象几乎都是西方的造型艺术,极少涉及西亚或东亚地区。比较美术学的研究刚兴起,远未深入,未能阐释人类造型活动最普遍的规律并提出相关的艺术法则(是否存在普遍规律和通行法则,此处暂不讨论)。理论阐释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即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语境和特定的概念术语所形成的一系列规限性的表达。中国现代的美术理论面对的不仅仅是中国传统的书面创作体系(这是最低限度的说法),而是在中国本土由现代的中国人所进行的种种造型实践活动,或曰,与视觉相关的美术活动(暂且使用“美术”概念,既是约定俗成,亦无更加恰当的词可以取代),其中很大部分属于西学体系,或中西结合的现代实验。以怎样的理论话阐释这种美术现象?如何界定又如何评价?理论依据是什么?基本理论的问题最多最复杂,直接诉求个体的感性经验,一时难以澄清,故也无人问津,或无法问津。

四、学科话语

学科建制是对话语的限制。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命题,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特殊的概念系统,通过学术体制确立知识-理解模式。它强调在特殊的语境中讨论理论问题,而不是先验地假定问题的答案,推行非语境化的脱离实践的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

学科概念系统的话语重构,曾流行的两种说法,一是实现中国古论话语的现代转换,二是实现西方现论话语的中国化。在中国,现代美术理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外来学科,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传统学科,传统中国或现代西方的学科概念和范畴都同时存在,二者碰撞,自然整合。但是,二者在量上或质上均不对等,交流的势态相差亦大。现在理论学科的系统框架是在西方理论思维模式影响下产生的,话语符号是中国的,言说对象是现代的,文化意识层面还有传统的观念,概念系统的话语方式与系统之间不是绝对的文化对应关系,中国古代的理论话语依然进入。系统是被开发的,话语是灵变的,其准则只在于自身的理论立场和对象的特性表达。

美术的概念与范畴是对美术样式的艺术功能、社会作用及审美规律的一种抽象表达。有关样式的分类、流变及艺术特征的理论,必然形成相应的范畴体系,样式的历史沿革又导致理论范畴的推移变化。在古代中国,就有三次大的变化:一从汉代的“君形”论到六朝的“畅神”论;二从六朝的“形神”论到宋代的“形意”论;三从宋代的“意象”论到明清的“逸兴”论。其中,六朝和宋代是两个转折点,而形神论的核心概念是“畅神”,形意论的核心概念是“意象”主流样式的审美特征转换与概念范畴的推移变化基本一致。问题是到了现代,一方面在文化守成主义思潮和狭隘的民族意识驱动下,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概念范畴泛滥成灾,失去了对象性;另一方面在文化激进主义思潮和开放的全球意识下,西方现代艺术中流行的概念范畴也泛滥成灾,同样失去了对象性。或许我们不能单纯地责怪现代中国美术理论的失范与混乱,因为创作实践本身都处在探索实验阶段,无所适从。旧范式被批判,旧理论被质疑,旧概念被颠覆,传统的语境丧失了,在“解构”和“多元”的现代世界中,在文化大批判的时代,我们能否期待一个共通的美术样式及其相应的概念系统?显然不能。因此,中国古代的理论话语是否需要实现所谓的“现代转换”?西方现论话语是否需要实现所谓的“本土化”?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简化——对古论话语的重新诠释,就是“现代转换”;在自我意识界面上接受西方的理论话语,在汉字符码上实现意义的重新组接,使之成为当下有效的理论工具,就是“本土化”。任何一次历史文化的转型或外来文化的输入,都存在这种现象。若究深意,在“现代转换”和“本土化”口号的背面,则隐藏着一个“新中心”论,或期待着一个新的话语霸权。本文提出的,“话语重构”,不是要建立威权话语模式,而是在清理(让概念系统进入各自的话语模式)之后,以大系统的链接方式建立一个新秩序,即在社会公共的话语空间实现某种理论定位,并以有序的方式进行对话。

五、学科建设

当代西方最流行的文化研究,不是划定学科界限,而是要建立跨学科的知识探索领域,打破传统学科的封闭性及其狭隘的话语生产方式,促使研究者从“技术知识分子”的角色中走出,提倡关心总体性的、传统的思想家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从而促使理论研究者能够批判性地介入公共的社会政治问题(注:henrygiroux,davidshumway,pauismith,jamessosnoski:theneedforculturalstudies:resistingintellectuaisandoppositionalpublicspheres,参见jessicamunnsandgitarajan编:aculturalstudiesreader:history,theory,practice,londonandnewyork,1995,pp647.)。对中国而言,这种文化研究的知识倾向非常接近中国传统儒家的“文人”品性,即家国政治的学术情结和广泛的人文关怀。但在现代的中国和西方,学术方面的诸种现象都有着相悖逆的发展倾向。比如,人文化倾向与科学化倾向,本质论倾向和非本质论倾向,整体的辩证的与局部的分析的,系统的与非系统的。在造型艺术方面,则写实的与抽象的(暂且使用这一对不甚确切的概念),具象的与意象的,视觉的与观念的等等,几乎都是逆向发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否也存在着逆向现象?建立专门的知识领域,厘清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型,是现代中国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对于自然科学和一般的社会科学而言,一向如此(现今,亦开始将目光投向边缘地带,注意跨学科的研究,甚至跨越科学和艺术的边界);而中国的人文学科,尤其是艺术学科,却明显规范不足(中国学术界“史论结合”的传统就是一种文化研究的态度)。

美术理论研究要不要提倡文化研究?或曰,是否消解学科边界,进入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注:s·霍尔指出,文化研究是由多种形构组成的系统,拥有多种话语(在福柯的意义上,文化研究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具备一系列不同的方法与理论立场,且所有立场都处在争论中。参见stuarthailculturalstudiesandit’stheoreticallebacies,见l.grossberg等编:culturalstudies,routledge,1992.pp.278.)状态?对照上述的学科图表,“交叉学科”部分就是跨学科的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理论界著述最多的,在交叉学科不在基本理论。在论文撰著方面,活跃的也是“边缘性研究”,这已成为现时存在的普遍状态。

美术知识体系篇7

关键词:美术学科;涉及内容;表现内容;其他学科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41-01

美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由于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对普通美术教育规律的偏颇把握,使得以前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专业倾向。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美术知识、技法的传授,过于强调美术的学科本位,缺少不同学科内容的融通结网,这就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一是学生学习负担增大,学习兴趣不高;二是所学到的只是孤立的美术知识与技法,使他们感到学非所用;三是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素质、情感、价值观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形成了我国美术教育浓郁的学科特色,其结果是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发展水平、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对学科本体的学习与学生的发展始终是不能拧成一股绳。在这种矛盾中孕育出了新的课程标准。由于旧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在这种情形下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我国新编出版了中小学美术实验教科书,学习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这是此次改革的总目标。

美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从美术学的发展史和美术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特征来看,美术学与其他科目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条块分割式教育,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分离,学科内部也是泾渭分明,各种学科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这种单一的思维方式,使得本应完整的经验成为支离破碎的、零散的知识,只有采用整合式教育,才能使每个人构建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

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不仅是一种自我表达、自我娱乐的形式,而且是解决科学以及其他问题的最好方式,反过来其他学科的内容也是美术创作的源泉,通过美术与其他学科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转化,常常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所以美术课力图与艺术和非艺术学科建立一座桥梁,他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美术的创作水平,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其他学科内容,发展转化、类比、抽象、相信和创作的能力。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学生在完成一项美术活动中,要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例如在一节围绕"家具设计制作·应用"的美术课中,笔者给予学生的任务是设计、制作和使用家具,完成这项任务不仅需要运用特定的艺术知识技能和美的原则,把家具设计的美观、新奇,而且必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如何才能把制作的家具摆放起来,有多大的承重量,如何更稳更实用等,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学生需要掌握很多领域的知识,如力学、工程设计等知识。只有将美术与这些学科完美结合,才能制造出既漂亮又实用的家具。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学习,才能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比较全面的认识到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2.利用美术课来表现其他学科的内容

美术课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的一个重要平台,它涉及的种种创造活动,最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其中包括多种结果的预期、反复尝试能力等。美术课不仅注重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充分发挥群体的创造智慧。例如数学课上学到的立体作图,学生可能觉得很难,但通过美术课上对几种透视关系的学习,再次让学生去作图,学生不禁一下就豁然开朗了同时在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点,对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在这学科之间的互动中不仅仅可以调动起孩子的好奇天分,还可以让学生寻找美术各个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精神,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把握美术与其他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在美术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领域的设置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色,特别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用美术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多,而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需要通过中小学美术知识来获得。因此,美术学习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美术自身的领域中。通过建立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以美术为主体的,并联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社会学会的独特贡献,使它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和其他学科知识技能,解决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转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和改革的趋势,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整学生的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法》王承昊主编

美术知识体系篇8

刘黛琳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科书副主编

作者简介常锐伦,男,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邮编:100048。

刘黛琳,女,中学高级教师,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邮编:100034。

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的编写组由美术教育专家、各级美术教研员、一线优秀教师,以及教材中心资深编辑组成;教科书的框架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群策群力产生。这套教材自2001年开始,陆续在全国二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了实验,从实验地区近十年的反馈情况来看,使用效果良好。

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修订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分社遵照“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过去十年中对学校实验人美版美术教科书的情况所进行的调研,对200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力求使修订后的教科书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和主旨,更加适合学校师生的教与学。修订版教科书已于2012至2013年通过教育部审定。

本文拟就人美版修订教科书的编辑指导思想和教学思路做一个说明,以帮助教师从宏观上把握这套教科书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一、修订指导思想与目的

“新课标”颁布以后,我们以认真和负责任的态度重新审视2001年开始实验的这套教科书,对照“新课标”检查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希望通过精心修订使教科书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同时摈弃经十年教学实践检验出的不足,提升教科书质量,使其更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最大程度地满足国家和民族对育人的最新需求。

本着上述宗旨,我们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教科书进行了修订。

(一)以“课程目标”为准则,确立修订指导思想

教材编写内容的选择与构建由课程目标决定,目标与内容互为因果关系。从培养目标角度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以提高公民美术素质为目标进行的普通美术教育,是提高全体学生(普通公民)基本美术素质的教育。

经研究,我们将公民美术素质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学生可以达到:能知晓和享受人类创造的美术文化;能以美术语言进行表达;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和环境。这三个方面既体现了公民应具有的美术素养,也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美术的根本目的。

根据上述目标和“新课标”规定的四个学习领域构建学科教学内容,并在教科书中予以呈现.是本套教科书修订的指导思想。

(二)根据“新课标”精神,确立修订目标

修订指导思想和学科教学目标的确立为具体修订工作把稳了舵。具体修订目标有这样几个方面:

1.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以认知人类创造的美术文化为前提,加强教科书对民族美术遗产的呈现,同时注重世界美术遗产的呈现,在内容方面摆正民族的与世界的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公民的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

2.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中,适当加强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在“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领域的课业设计中注重实践性和有效性,以求更实际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为公民形成终身必备的美术造型基础服务。

3.力求使教学内容更能体现且紧跟时代、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的步伐,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社会和时代中新的气息,了解新的科技文化,对美术学习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知晓美术与社会、科技、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从更广泛的文化层面中认识美术学习,了解美术学习的重大意义,从而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4.对不同地域、不同程度学生的学力给予更多关注,在“学习建议”中设计多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5.学习内容的选择更多地考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他们能从中体验到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乐趣,理解美术学习对于提升自身生活情趣的作用和意义。

二、对于教材框架结构的修订

依据“新课标”精神,此次修订在保留原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梳理,使其既不失原有特色,又焕发新的光彩。

(一)保留原“欣赏·评述”领域每册的通栏大图欣赏。如:五年级下册的通栏欣赏享利·摩尔的作品《着衣母婴卧像》。这件现代雕塑作品以简练、概括的手法塑造了一对母婴形象。让学生感知,虽然这件作品与以往学习的写实手法不同,但同样歌颂的是母子间的亲情。中学保留了美术基础理论课,并对某些课进行了调整或重编。比如:依照“新课标”精神,新增中外美术流派介绍,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二)保留原“造型·表现”领域的手绘线图系列课,但进行了分解重构,使知识更加系统,并注意了与其他线造型课业的有机联系。如:在九年级上册第2课《线条的艺术表现力》设“速写练习”,随后就安排了第4课《丁笔花卉》,将线造型知识进行拓展延续。

(三)将原“设计·应用”领域的色彩搭配系列课,按色彩知识系统重编,突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掌握,注意了学生的审美取向,更加顾及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改后纳入“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四)保留并加强原“造型·表现”领域的国画系列课,在内容编排上更加注重传统技法的学习。如:五年级下册连设两课“花鸟画”专题,设一课“山水画”专题——《山水画》,以及一一课表现人物的《有特点的人脸》;九年级上册设了《工笔花卉》等课。

(五)在“设计·应用”领域新增J创新思维训练系列课,强调设计意识和创造意识的培养及训练。

(六)保留原“综合·探索”领域的大单元课,凋整、重编部分课业,使之更加系统、合理,并且强调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如六年级下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探索”单元系列课,其中设有《剪纸中的古老记忆》《绣在服装上的故事》《复制与传播》等课。又如八年级下册以美术遗存为主题的“综合-探索”单元系列课中设《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以及《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等课。

(七)中学在每册教科书的后面,依照不同的美术门类,分别新增选修课各一课。这样,6册书纵向组成一个新的系列,系统学习各门类作品的鉴赏方法,以便与高中欣赏模块形成紧密的衔接,如匕年级上册的《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八)在每册教科书选修课后新增了一个综合练习课,回顾该册主要知识,强化了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九)中学在每册教科书的最后一页增加“知识链接”内容,给出课内难以呈现的相关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降低课业难度。每课的“学习建议”都分出层次,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完成作业。考虑到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条件,对原来的电脑美术课业内容不作硬性规定,而是分散到一些相关课业中,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成。例如:八年级上册中《柜架陈设的艺术》一课的“学习建议”,就有用电脑完成陈设效果图的作业建议。

三、修订版教科书的教学特色

(一)版面体现教学过程和学习方法

教科书首先要做到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修订后的教科书每课的呈现均体现出教学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为开篇大图导入,主课文配合在侧。下设黑体字标出重点知识,以步骤图加配图注阐明学习方法或制作方法。“想一想”“练一练”“思考与讨论”“学习建议”等小栏日,均围绕本课学习的各种活动进行设计。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开篇大图是齐白石所作的《虾》,作为导入主图,配合课文点明主题;下配小图,则是生活中的真虾。这样一来,对比分析,学生自然理解本课所讲的核心内容。

又如:八年级下册《色彩风景画》,用黑体字明确指出重点知识“色彩风景画的几种画法”;下面分为三个部分,图文结合,清楚地介绍了“扩画法”“改画法”与“写生法”的步骤及方法,一目了然。

(二)突出对民族美术遗产的热爱与传承

在整套教科书中,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内涵的美术作品来引发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的兴趣,由兴趣而产生学习动力,进而产生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例如小学部分选用的农民画《花狮子》、中国画《冬日婴戏图》、剪纸《生命花树》等,都凸显了这一特点。中学每册通栏欣赏大图选用《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群》和《捣练图》,并从原来的每年级下册调至上册;中国画系列课程贯穿了全套教科书;整合了突出体现对传统美术文化尊重的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上册的两个“综合-探索”大单元,包括《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走进民间美术》《戏曲美术》,以及《民间工艺品制作》等。即便在基础练习和理论课中,也刻意安排了民族民间美术的内容,如:色彩系列课中的《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以及理论课中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优秀传统》等。

(三)注重知识结构的科学合理,精心安排横向与纵向的联系

为使所有学习内容的安排更加系统、科学,全套教科书的结构安排注意了由浅入深、反复加强的原则,精心安排横向、纵向的联系和小学、中学的衔接。中学阶段强调了造型、色彩、设计和欣赏的递进和内在联系,适当增添了自学内容。例如手绘线图表现的方法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出现在一年级下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里,不过是充满童趣的自由表现。从七年级上册的平面表达,到八年级下册的多视角表达,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九年级上册的《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和《速写练习》以及《工笔花卉》,实际上是对线条艺术表现研究的发展和延续。

又如中国画系列是从三年级下册的两课《彩墨游戏》开始的,引导孩子在宣纸上玩水、墨、色,从中初识水墨变化。从七年级下册的《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卉》,到八年级上册的《中国山水画》《中国画的形式美》,再到九年级上册的《工笔花卉》,涉及工笔、写意技法,山水、花鸟题材,以及用笔用墨和形式美,使学生能通过随堂欣赏佳作并亲手动笔体验,感受民族传统绘画的魅力。对学生来讲,这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相对完整的中国画学习。

(四)内容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关乎学生学习的成效,受学生喜爱的课业无疑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我们在选择课业内容、安排学习活动、确定欣赏作品时,都从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出发,选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把握的形式和内容,力求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例如四年级下册的《用彩墨画鱼》《动物的脸》,都十分有趣,很能吸引学生。七年级上册中,《大家动手做条龙》《发现与创造》《生肖的联想》《大自然的色彩》《色彩与生活》《设计吉祥物》等课,都是情趣盎然、富有生气的内容,学生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增长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又如:七年级下册《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八年级上册家居主题的“综合·探索”单元,以及九年级下册《设计与生活》等课,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课,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内容里学习设计,了解设计与自身生活的关系,强化学习美术、让生活更加艺术化的概念。

(五)新增创新思维训练课业

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次修订,中学全新增加了创新思维训练课业。例如七年级上册《生肖的联想》、七年级下册《几何形体的联想》以及九年级上册《从二维到三维》,利用这些饶有趣味的课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造,同时也增强立体思维和立体表现的能力。

(六)体现时代感,将新科技引入教科书

本套教科书全新引入过去从未出现过的《展览展示》课,拓展了教学内容,也为学生当前学习和未来工作中都会遇到的布展工作积累了知识。

在九年级下册中出现的《艺术与科学》一课中,涉及很多现代科技知识,比如国家游泳中心采用的新型钢膜结构体系、新媒体艺术以及电子纸,传递出科技进步的信息。《设计与生活》一课把生活用品中包含的设计因素解剖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生活中“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设计与科技的关系”。引导学生对集科技成果、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为一体的设计产生兴趣。

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教科书严格依据“新课标”精神,为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知识结构。美术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静态的,教师应当从静态的文本出发,将美术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生动活泼地组织教学。不能照本宣科,生硬使用,更不能满堂灌。而是要吃准“新课标”精神,站在“新课标”高度,灵活运用教科书,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让教科书更贴近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最好的作用。

(一)因地制宜选择材料、设计学习活动,用活教材

教材的呈现既要做到版面精美、内容活泼,又要考虑教学实际,尤其是在不同地域使用的可行性。选择内容和操作既要顾及城市学校,也要顾及农村学校。例如:三年级下册既有《蛋壳造型》,又有《卵石动物造型》课。大城市的学生不容易找到卵石,更不容易找到适合动物造型的卵石。教师完全可以用蛋壳代替卵石:第一节课在蛋壳上彩绘造型;第二节课再按教科书上的方法粘贴装饰。农村,尤其山区的小学则可方便找到卵石,不妨将卵石造型上成两课,造型内容既可为动物造型,也可为人物造型,或依卵石形状进行适形造型。还可因地制宜,用小瓶小罐做载体进行彩绘或装饰,也会取得非常可爱的效果。切忌要求学生一定准备教科书上出现的材料,给实际操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又如九年级下册的《体育场馆设计》,在“学习建议”中明确指出:“画一幅体育场馆外观设计图,铅笔画、钢笔画、色彩画等均可”;“自选纸、泥等材料,做一个体育场馆模型”;“利用电脑软件绘制体育场馆设计图或效果图”。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自主发展。

(二)把握课业内容,熟练驾驭教学

教科书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具体内容,十分广泛。对每项教学及相关美术技能,教师应做到“懂、会、熟”:“懂”,就是要先弄懂本课内容,搞懂教科书页面安排了什么,看懂版面上的图文呈现次序;“会”,则是本课内容要会、知识要会、技法要会,并且会讲、会画、会制作,还要会指导、启发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熟”,即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本课知识、技能进行教学。

在备课时,对教科书内容做到“懂、会、熟”,就能找准知识点,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好教学方案。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技巧就能胜任演示和辅导,因此,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

(三)深入理解“新课标”精神,准确把握教材脉络用好教科书的关键是从整体上理解“新课标”精神,把握教科书整体脉络,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目标。也只有目标明确,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避免单一处理每个课业,割裂全套教科书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以中学色彩系列课业为例,是从学生生活实践出发,结合色彩基础知识体系设课,选择既符合内容需要,又符合学生审美需求的图例呈现知识。整个系列知识呈递进状态分布于各册,体现了基础性、知识性、科学性、审美性和连续性。接续安排相关色彩实践内容。例如:七年级下册紧随《同类色与邻近色》《对比色》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三课色彩基础知识之后的,是《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在该课中,设计了色彩的协调搭配和对比搭配等练习,学生可以复习、运用前面所学的色彩基础知识。又如在九年级上册安排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除了在本课中设计了相关训练之外,紧接着安排《民间工艺品制作》课,学生可以在制作工艺品时实践前一课的色彩知识。

美术知识体系篇9

关键词:美术基础;广告学专业;审美观

美术课程的设置在广告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体系里历来就有着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认为美术课程在当今以广告策划为主要方向,以非艺术生为学生来源的广告学专业里,没有必要开设美术基础课程,更何况大学现在普遍采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美术基础课对于同一大类的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讲显得多余;另一种看法认为美术基础课程对于大多数学科的学生来讲都是有必要的,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更为重要了,即便是采用大类招生,在上大类通识课时弱化了专业的特征,但是在专业课阶段都应该补充这一知识的缺失。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观点?美术基础之于广告学究竟有多重要?本文来做些梳理。

一、美术知识与广告审美的关系

美术知识主要指的是绘画的相关知识,如绘画的透视规律、调子规律,素描、色彩、速写等形体塑造与色彩运用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绘画鉴赏能力,如对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艺术等视觉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在广告专业的教学设计中,相关的基础的美术知识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个广告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对于一幅广告作品的理解将很难用专业的审美眼光来解读。不妨用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有一些颇具想象力的广告设计师,常常借鉴一些艺术名作来进行广告作品的创作。他们往往采用替代的手法用要宣传的商品形象更换掉名作中的一些局部的物品,让人产生新奇和愉悦的感受,从而对这一商品和品牌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比如让蒙娜丽莎手里拿一瓶可乐,让罗中立的《父亲》喝一碗王老吉等等,没有这些基本的美术知识,一是不可能产生共鸣,二也不能从一个专业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魅力,自然也无法体会这些作品用在广告设计中后它们的再生价值。

美术知识,不仅仅指的是美术鉴赏的知识,一幅作品的历史和产生的过程,以及其代表的那一时期的经济文化特征,也包括创造一幅美术作品的各种技法和创意思考。广告专业的学生通过相关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在对技法的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扩充自己的审美理论知识,自觉不自觉的接受科学的审美观的熏陶,以至于为后续的广告设计活动奠定基础。

二、美术知识在电脑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作为广告专业的学生,都要接受电脑广告设计的教育,几种内容编辑和图形处理的软件是必修课程,这些课程里面,基本的美术知识必不可少。同时,用这些软件进行广告作品的设计,处处都体现了美术知识的运用。

诚然,在广告作品的设计中,确实鲜见很多在美术作品中的自然写生色,大多采用的都是根据主题表现需要的主观色,而且为了视觉冲击力的需要,颜色更加直接和大胆,大多数时候更多的使用更加亮丽的色彩,运用更多的色块去表现对象,但是,图形的处理与渲染,整个广告作品的画面的效果的处理,依然需要遵循美术作品中的统一和谐之美。更有很多电脑广告设计作品,直接借鉴绘画的元素进行广告作品的创作,用纯美术作品加上文案和商品图形的形式来表达实用的商品和品牌的价值,给人以无尽的美好遐想。

“今年过年不收礼,要收就收脑白金”这则耳熟能详的电视广告想必依然让大家记忆犹新。这是一则采用动画美术的形式制作的广告作品,在这之前该产品广告采用的一位大爷和一位大妈做形象来推介脑白金产品,那种裸的王婆卖瓜式的真人推销让观众产生了很大的对该产品的抵触情绪,不能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在广告设计师的努力下,人物形象变成了两个艺术化处理的可爱的老头老太太,加上幽默风趣的扭腰弄姿的能歌善舞的动作设计,呈现给受众一个经过艺术处理的产品广告,受众接受度剧增,由以前的反感到可以接受,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姑且不说这个广告的美誉度如何,但从它给受众留下的可爱的难以忘怀的印象这一点,这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广告作品,而在其中,美术动画形象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三、艺术教育对广告专业学生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没有人不懂,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从幼儿园时期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国家的教育体系依然不能实施自己设计的这一大政方针,迫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在全国绝大部分的中学都无法按照要求正常开设艺术教育课程,除了计划备考大学艺术专业的高中生还在学习艺术课程外,对其他文理科生而言,艺术素质教育形同虚设。因此,对于通过文理科的高考录入广告专业就读的学生来讲,艺术教育这一门课就要扎扎实实的补上,这也是这一门专业的课程性质决定的。

毋庸置疑,和艺术生相比,文理科出生的广告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长时间的绘画训练,对于绘画理论、形象思维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色彩的运用能力和鉴赏力、图形的审美能力等很多方面都差很多,他们的方向应该放在以广告策划为中心的、主要以文字性的工作为主导的知识上,但是,艺术素质的提高,对于所有学习广告的学生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作为一个广告人,审美能力是主要素质之一。以一个专门从事策划工作的广告人为例来作分析。如果无法体验美的感受,不能预知一个广告活动它可能的卖点,不去体会可能的潜在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他设计出来的策划案将不会有准确的消费者定位,推出的活动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当然,艺术教育不是说一定非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才算,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作为广告专业的学生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阅读各种书籍,观摩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参加一些文化艺术和美术实践活动,有目的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结语

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专业中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似乎对于学生以后的从业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作为广告学专业知识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它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从最开始的广告从业者来源于美术专业的学生这一点可见,广告行业是和美术密不可分的。作为行业内分工的一部分,从事市场调研与分析、媒介策划和活动策划等工作的广告工作者可能不需要太多的美术知识,不必要像广告创意与设计的从业者那样的美术设计专业化,但是,在面对客户在做自己的工作的推介时,一些更加艺术化的表达可能更加容易和客户进行沟通,也更加容易被客户所接受和认可。

注释:

①王秀丽,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艺术素养教育的研究型课程体系构建[J].新闻知识,2012(12)

美术知识体系篇10

一、美术教学思想的教育导向功能

素质教育、全体性发展、美术与社会协调关系、美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共同构成了当代美术教学思想。这些教学思想无不具有教育指向功能。

(一)素质教育的素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在人的基本素质中具备良好的素养已成为现代人和未来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初中美术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担。《标准》强调:“美术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社会教育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素质教育的思想作为美术课程的总体指导思想,在《标准》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和教学建议部分都得到了全面体现。初中美术课程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了直接的、得天独厚的实践活动的平台,同时也指导着美术教育教学的进行。

(二)全体性发展的自我教育

新课程的实施,随着教育领域对全体意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全体性教育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有着根本区别的教育范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全体性教育是体现学生的全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其着力点在于全体学生自主性、能动性的培养,其最高境界是超越性。它摒弃了学生在传统教育中所处的客体地位,强调全体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和主体人格的完善,要求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完成对美术知识的实践性体认和主体性建构。全体性教育思想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有充分的体现。《标准》提出:重视对美术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重视对美术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和动手、动脑、观察等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美术学习需要等。其实质都是全体性教育思想在美术课程中的贯彻,并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美术与社会协调观

美术与社会关系是美术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美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在实质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一是强调美术在自然环境中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的“以美为本”的欣赏观,如美术决定论;其二是强调人类社会对美术在社会环境作用的“以人为本”的审美观,如唯意志论;其三是强调人类社会与美术教育的相互作用,如美术与社会关系协调论。前两类观点,只强调美术与社会关系中单方面的因果关系,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这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困境和危机的根源所在。与前两类观点相比,教与学关系协调论是美术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一大进步,是现代科学对美术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

(四)美术与人文素质的整合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况、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人文素养在美术教育中必须整合,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美术教学目标的教育贯彻功能

美术教学目标是美术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结果。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规定初中美术课程目标的要求,它的提出完全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和我们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教育方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符合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美术教学内容的教育落实功能

美术教学内容是美术课程教育落实的主要依据,而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在构建课程思路和方法上又突破了以往“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思路的旧框子,从基础美术教育的特征出发,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按学生学习美术的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无论是那一个领域都是必修模块,都是以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等问题为重点,以美术与人的欣赏和审美价值关系为核心论题,并以此为主线来构建、拓展和编排课程。可以说,初中美术课程为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承担了美术教育中的主要内容。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深入挖掘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各种真、善、美教育因素,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四、美术教学形式的教育实施功能

在美术教学形式的实施中,除了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外,还要鼓励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形式是美术课堂教学实施教育最经常、最有效、最现实的一种形式。教师主要是根据《标准》,传授有关的美术知识。针对美术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冲破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应该更多地以“活动”的思路设计教学,改变课堂上学生总是“坐着听”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例如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美术作品;就某个问题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进行辩论;对某些美术作品的产生进行模拟创作等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