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保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2:29

经济发展的保障篇1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竞争;反垄断法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82-01

一、反垄断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008年8月1日起,反垄断法才正式在我国开始实施,可以说它是在各国的反垄断法已经普遍建立的情境之下,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吸收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今各国都认识到了完全的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固有的缺陷,政府的适度干预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过”尤“不及”都会导致限制竞争的现象出现。《谢尔曼法》最初颁布时是为了限制大公司和大托拉斯的出现,从而限制过度膨胀和集中的经济权力。现在反垄断法的适用已经扩展到了农业、工业、商业、旅游甚至是体育和文化产业等各个领域。

垄断的出现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是由于企业自身对高额利润的追逐,从而促使自己不断的改进技术、完善经营管理来提高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当企业一旦获取了这种优势地位,由于其本身的趋利避害性总是试图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持自己的这种优势。甚至是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共谋、联合限制竞争等非法手段来获取超竞争利润。

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别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行政垄断。政府过度的使用公权力来干预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往往对经济的破坏更加强大。而反垄断法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企业自身形成的垄断,还是行政垄断都要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这对于促进形成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作用巨大。同时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必需的经济环境和物质基础,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解决“两低两高”(即产品低附加值、企业和劳动者低收益,资源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二、透过案例窥视我国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的困境

“腾讯与360之争案”。

本案源于奇虎360对腾讯进行了名誉诋毁。事实上是360首先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然而案件进一步升级的原因却是腾讯的过激行为。腾讯本可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是其却意气用事,不顾广大消费者的权益采取技术手段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运QQ软件。此行为遭到广大QQ用户的一致谴责,然而消费者却迫于多年的使用习惯以及转用其他软件的过高成本,不得不卸载360。

笔者认为腾讯作为一个资产超过3000亿人民币的庞大企业却能置亿计用户的利益和感受于不顾公然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限定交易相对人不能使用360软件。与国外反垄断案件的隐秘性相比,其裸的违法行为更加反映出我国市场上垄断行为的猖獗性。再者360与QQ之争由来已久,双方在之前也已经数次交锋,作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其缺乏最基本的敏感性,执行效率也有待提高。这些情况突出反映了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法律环境有待改进。

三、完善反垄断法,建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物质基础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构建竞争文化开始

“文化是浸透在骨子里的血液。”中国几千年前就在讲“无为而治”、“和”文化,即使是现在也仍然在讲究“和谐”。其实中国并不缺乏竞争的土壤,比如说升学、找工作,甚至是购买为数不多的商品,可以说现在社会中不论何时何地都充满着竞争。但是,由于特权的存在扭曲了中国的竞争文化,前休斯顿的州长为了看一场球赛要自己去排队买票,最后还没有买到,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对权力的畏惧源与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的缺失,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是各种腐败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必须把加强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发现特权现象严惩不贷,使平等的思想和竞争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构建起平等的竞争文化,建立起反垄断法实施的竞争文化基础。

(二)立足当下,解除拦路虎——打破行政垄断

我国反垄断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了禁止行政机关实施的反垄断行为,五十一条规定了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垄断的处罚决定。对我国这样一个受中央集权制影响深重,在近代又实施过政府计划经济的国家,行政垄断的荼毒由来已久。可以说,我国的反垄断法直接规定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即是我国反垄断法的特色,又突出反映了我国现今行政垄断的严重危害性。

经济发展的保障篇2

[关键词]医疗;安全保障;经济发展

前言

中国社会仍处在医疗卫生行业是消费性质的认知结论,由此认为,对医学事业的经济投入可能影响其他经济形势的有利发展。这样的认识会极大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对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导致医疗事业不能有效推动对社会经济的重要影响。因此,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要充分认识到医疗卫生事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才能维护社会健康安定与经济繁荣。

一、医疗卫生事业的内涵

医疗卫生事业是民生赖以生存的重要机构,其作用不仅能解决民生疾苦,还能有效的凭借医疗卫生事业的运营为社会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实现社会的经济繁荣。所以,有时社会发展是否和谐与公平常常从医学事业的发展水平便可略知一二,其稳定发展良好的体现了政府部门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与管理程度。由此可见,医疗卫生事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只有加强对医疗事业的关注与投入,才能加强医疗事业的发展,切实落实民生安全政策,实现全面科学发展观,提升社会经济与民生健康[1]。

二、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相辅相成

医疗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医疗安全保证为前提,只有在医疗资源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带动经济稳定运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身健康的投资,这很大程度上为医疗事业提供了巨大的现金流,保证医疗事业有更充足的资源进行设备更新与人才扩充[2]。并且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攻克了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虽然在技术研究阶段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在找到医治手段时能有效的为相应的病人进行医治,大大提升了医疗技术水平,也由于治疗效果的广泛应用大幅度的提高了经济收益。同时,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不仅为医疗卫生机构汇聚了更多资源,也加大对乡镇的医疗资源的普及,保证整体的国民健康水平,才能为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3]。

三、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医疗事业的大力发展,不但能提升人民的身体健康素养,还能有效的抑制传染病的广泛肆虐,为提高我国的人才资源储备与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其主要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重视与投入,逐渐提高了民众的身体健康素质,并且全民的人均寿命远远超过从前,婴幼儿与孕妇的死亡率也由于医疗事业的提升而大大降低。这些数据印证我国医疗发展确实得到了质的提升,使人民健康状况的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民健康就是一笔可观的人力资源财富。第二,城镇医疗保健措施逐渐落实。经过不懈的努力,已初步实现城镇职工的医疗健康保障,这大大加大了城镇的就业热情,进而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大幅度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改善了整体的生活幸福感。城镇与乡村医疗事业同步发展,逐渐完善落后地区的医疗体系,使无论城市与乡镇都能受益到有保障的医疗体系,方便人们及时就医,保障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使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维持家庭这个小单元的经济流动[4]。第三,在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我国的医疗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传染病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元凶,其影响效果广泛,传播迅猛,给人民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不得不引起国家医疗事业对肆虐流行疾病的控制。乐观的是,近年来在我国肆虐的病疫如非典与禽流感等都因医疗事业的积极实践与总结而得到有效抑制。并且类似非典等重大病疫灾害,没有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衰退巨大。可见,对医疗事业的高度重视,使其成为我国民众的重要保障措施,能为经济震荡带来巨大缓冲效果。第四,人才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储备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市场创造良好的动力,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说,人才资源与市场的需求失衡比例明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只有身心健康条件越来越优越的才会被企业需要。所以,可见完善的医疗制度建立将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石,只有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才能不断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现阶段医疗事业引起的不良作用

医疗行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除了给广大民众带来健康保证的同时也调高了百姓看病的门槛,从长远看来给医疗事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其主要弊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医疗费用高昂“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是现在医疗体系的客观反映。因为医疗费用的增长,给人们的就医费用增添了不少负担,这样进一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制约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准是有所提升,但是对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趋势,只能使大部分小康生活水平以下的民众无福消受。当有重大病情需要就医时,医疗费用会成为巨大的身心压力,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5]。(二)医疗资源不充分导致分配不均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对医疗资源的需要也就更为紧张。但是我国对医疗资源的投入相比其他国家明显不足,并且因为不合理的资源非配,会导致很多地区出现医疗资源紧缺的现象。相对于大城市的设施完备、资源充足的医疗储备,乡村地区的医疗设施与人才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乡镇民众对医疗的需要,其滞后性严重影响此地区民众长远的健康水平,影响经济的繁荣发展。(三)医疗黑幕频出我国对医疗事业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支出,甚至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医疗资源补助。我国每年都有对医疗的补助资金。但是在补贴环节中,常常出现问题,不是不贴不够及时,就是补贴费用被一层层剥削,最后到达医疗补充的费用就所剩无几,使医院入不敷出,只能通过用药养医的手段来剥削人民群众,导致医疗事业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因为政府的利益黑幕背上了就医的沉重负担,不但要支付药物的高额利润,还要负担医院设备的使用经费,甚至其中还包括医护人员的工资。这种恶性循环严重的影响了经济水平的提高,使百姓苦不堪言。(四)医疗保险不全面我国的医疗保险措施不完善,不能顾及大部分民生需求,这一点同样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医疗保险的实施范围依然局限,且发展更新速度过缓,其受益人主要是城镇职工,而对于无业游民、下岗工人、农民以及儿童都不能妥善的照顾到,就算城镇职工享受着医疗保险的福利政策,却要承担大部分的经济费用,可见,政府对于医疗保险的建设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协调解决保险制度不能全面实施的现象,重视下岗工人、无业游民的存在价值,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将给我国社会治安以及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结语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医疗卫生事业能在改善全民的身体素质和经济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必须着重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努力把经济发展与医疗质量进行统一平衡,为国家的经济与国民身体健康做出巨大提升。在具体实施方案上,要制定完善的医疗卫生事业标准,以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方针;根据不同的医疗质量水平制定明确的收费标准,不同的医疗设施使用也出台收费明细,防止医院出现以药养医的手段,给民众增加医疗经济负担;政府要不断监督对医疗事业的拨款进程,防止经手的工作人员剥削医疗经费,导致财务紧张,不能充分的更新医疗设施,为医疗事业的经济发展带来滞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根贤.公共医疗保障与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08(4):175-177

[2]王沁,王治军.医疗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保险研究,2016(9):89-102

[3]徐丽梅.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医疗保障制度[D].吉林大学,2004

[4]夏宗明,李筱蕾.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关系[J].中国卫生资源,2000(2):76-78

经济发展的保障篇3

中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历来推崇诚实守信、“一诺千金”,鄙视背信弃义、“食言而肥”。但是,当世界向更加文明的境界进发、中国及其企业信用日益增长之时,仍有不少人对信用文明有所轻视甚至忽视。在一些领域和一部分人心目中,诚实守信者竟成了傻瓜,“食言而肥”者却为一些人羡慕。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信用就成了市场经济的基石。尤其是在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之后,信用低下则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信用危机则必然成为市场的“癌种”,信用缺失则必然成为企业败死主因。

[关键词信用制度 市场经济 保障

一、市场经济与信用的关系

信用作为一种能利用的资源,可以进行融资、理财、配置资源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高度发达,信用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商品活动在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往往蕴涵着巨大的市场风险,风险直接来自于商品交换双方的给付行为与给付行为之间的时间差,即信用“使买和卖的行为可以互相分离较长的时间”[2](p492-494),它使得所期待的给付处于不确定状态。而信用的作用就在于使将来的给付行为变得更加可以预期和确定,从而避免或减少市场风险。信用越高,风险越小;反之,信用越低,风险越大。为了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市场安全,信用的这种价值特性使得它从一开始就成为商品社会的一个重要法律问题。

计划经济时代,信用制度并不特别重要,社会上所有信用都是国家给的,不存在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个人和企业之间面临大量的经济交往,信用就显得特别重要,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诚实守信,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金融是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核心,而金融正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的。它的初始是由日渐发达的市场关系派生出借贷关系,而借贷则以双方恪守信用为前提,失去信用,也就毁坏了金融的道义基础,从而也就葬送了它自身。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说市场经济必然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强化信用伦理。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是从市场经济制度的角度上而言的,信用经济是从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上而言的。所谓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要一个人兑现他的承诺可以用法律的手段,但如果时时处处都靠法律,那这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就会高得无法承受。因此,恪守信用道德对维系市场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即“诚实信用属于市场活动的道德准则”。自从有商品以来,市场交易行为也就伴随而产生。无论市场交易行为有多么复杂的形式,共同一条就是必然也必须要遵守交易行为自身的要求:信用。我国自古就有“人无信不立”之说。市场经济是法

制经济,它需要有序地发展,同时它又是一种平等、开放、统一的竞争经济,也是一种不断扩大的分工合作经济和一切合作主体、交易主体的信用经济。信用经济的归宿只能是守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经济关系,诸如商品、货币、买卖、支付、借贷、合同、证券等无不体现信用关系,市无信则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维持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信用法则不受践踏。

二、我国的市场信用现状

市场经济必须是全社会都讲信用的,用严密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各种信用关系的经济,必须是从政府到民间在一切管理、经营、交易等活动中都讲信用的经济。但事实上,我们迄今为止所建立的市场经济还远未达到以信用作基础的阶段,而信用观念弱化和信用体系残缺恰恰成了中国改革20多年以来一系列经济问题的重要根源。很多经济界人士对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三角债”问题至今得不到根除,甚至愈演愈烈的状况表示深深的担忧。盲目负债及负债后的逃债、废债行为,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泛滥成灾。近年来更有不少经营管理差且债务多的企业把破产、兼并、债转股当做逃债废债的机会,道德风险增大,信用环境更加恶化。

尽管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在现实社会中,市场交易行为的违法情况相当严重,其信用出现了严重危机。市场信用缺失严重困扰企业经营和金融市场秩序,成为目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瓶颈”。

1.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市场交易行为主体之间严重缺乏信任,在经营过程中不守信、不对外提供信用的情况非常普遍。具体表现在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普遍存在账款拖欠现象,在市场活动过程中拒绝对客户提供信用支持等。这说明我国的企业缺乏信用意识,没有意识到信用是市场竞争中的理性选择。

2.交易的规则遭到严重破坏。信用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经济活动主体是否选择违约,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违约的预期收益超过将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收益时,经营者便会选择违约。而目前的状况是,守信者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失信者未受到严厉的制裁。如一些企业或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已成为一个公开的“游戏规则”,但作假企业或中介机构受到惩处的仅是极少数,许多人和企业都从“失信”中捞到了好处,一些擅长做假账的人员还成了一些企业争相聘请的“人才”。在这样一个失信不受惩罚的环境下,“好人也会变坏”。要改变这一局面,一定要制定和推行使“失信成本”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让失信者得不偿失,不敢冒失信的风险。

3.不正当竞争屡禁不止。不正当竞争是指违犯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社会上不正当竞争行为比比皆是,如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造成竞争秩序的混乱,从而影响市场经济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

信用环境恶化已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诸多危害:(1)信用恶化地区的企业和资本外逃,经济严重倒退,造成投资环境恶化,使投资者望而却步;(2)信用缺失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3)虚假的广告宣传、营销人员信口雌黄、产品夸大事实的说明介绍、质量保证的承诺使人眼花缭乱,但却让人屡屡上当,严重地抑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使消费受阻,经济增长失去消费拉动或消费支持,阻碍资金合理流动,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形成巨大的潜在金融风险;(4)造成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滑坡;(5)增加了教育成本,降低了效益,使交易者丧失了信心。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它不仅是社会道德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应享有的权利。在一个社会中,不能真诚待人或被人真诚地对待,就会造成信任、信用、信誉的缺失,人与人的正常关系就会为猜疑、猜忌所代替,其交流、交往、交易就难以正常进行,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就会发生混乱。信用的链条一旦断裂,企业交易不规范、财务接待不对称,所有的交易就难以发生,消费、投资就会停止不前,最后受到伤害的是金融系统。在信用奇缺的情况下,加大财政政策力度,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政府赤字“超载”,最后重返计划经济的老路。在信用不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减弱,银行所冒的风险就会加大。信用不足阻碍消费与投资,使国家财政和中央银行两个钱袋子缩水,政府推出的多项政策也会大打折扣。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信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建立和健全国民经济的信用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强化市场主体重承诺、讲信誉、守信用的道德信用观念也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营造公平和谐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的需要。加入wto将促进我国市场的全方位开放。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它要求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突破一切市场障碍,纳入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市场中。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要向所有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开放,向国内外开放。市场交易和竞争要公平,对各类企业都应一视同仁。随着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我国经济的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将进一步结合在一起。而信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面对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在以信用为准则的国际市场上,不遵守市场规则者,就一定会被罚出市场的轨道。

三、创新信用制度和机制,重建市场信用体系

信用体现了最根本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体现了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理念和法律意识,体现了整个社会交往的基础。加强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的各种经济行为,强化全社会重合同、守信用的商业道德,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扶正祛邪的良好社会风气,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迫切需要,是中国入世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信用还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良好信誉是宝贵的无形财富,甚至比有形资产更为珍贵。建构信用体系既要靠道德约束,要建立强大的舆论体系,同时又要靠法律约束,要建立严格的法规体系。

1.要在全社会进行信用教育,树立全民信用意识。要使人们明白市场经济乃是信用经济,弄清信用伦理对完善市场经济的重大作用,懂得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的道理。要宣传普及信用、契约等市场经济观念。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维护社会信用的主体。要加快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真正把信誉当成企业的生命,合法经营,讲究信誉。加快企业制度的改革,建立信用制度的微观基础,要通过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的改革,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建立所有者对工商企业和银行运营的督导机制,防止银行和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公司治理结构的漏洞,通过信用关系进行舞弊和诈骗活动。

2.加强维护信用制度的法治建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但由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在市场经济的某些领域内还存在着“法律真空”现象,这就需要道德规范来调整,实现“德治”和“法治”的统一。“法治”和“德治”作为我国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调整人们行为方式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道德在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但当道德规范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就需要适时地上升为法律,赋予其强制性。

3.强化信用管理。国内外成功的实践经验证明,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没有健全的信用管理,就没有竞争力。所以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增强风险防御能力,是当前我国企业走出信用困境的根本出路。因此,在建立国际信用管理体系的初始阶段,应该强调市场竞争机制,强调与国际行业标准接轨,以便能够为国际同行所接受,开展国际业务。

4.建立信用激励机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的通行做法是,信用良好、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在股票和企业债券发行中就能够给予优先安排,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信用额度和更为优惠的利率价格;企业如果数次不能如期偿还债务,就会被吊销营业执照。我国还没有形成对守信用的企业给予必要的鼓励,对不守信用的企业给予严厉惩罚的制度和规则。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各项政策时,应当注意奖励守信行为,惩罚背信行为,鼓励企业和个人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

四、市场信用还要依靠司法强制力来约束

市场纪律可以约束大多数人,但是总会有少数人违反市场纪律,这时就要用司法纪律来约束。所以,司法强制力是维护信用的保障。

在金融市场上,对于少数不讲信用的人,信用记录对他们不起威慑作用,例如,某些不讲信用的客户违反银行借款协议,或违反信用卡合同的约定,贷款到期不还,或信用卡恶意透支。这时,就要诉诸于司法强制力,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就会派律师到法院对他们。

在法庭上,这些案件没有复杂的证据证明过程,因为证据比较容易取得,也容易认证。所以,法院作出判决的时间是比较快的。如果有借款抵押或质押品的话,执行就更加容易。对于不自觉执行法律判决的个别人来说,法院的法警还可以采用强制手段来执行。

我们最近从新闻中看到,美国总统因为个人生活中的一些小节问题,被独立检察官和大陪审团询问,还将询问的报告通过互联网络向全世界。这种作法实在令东方人吃惊。美国总统虽然有极大的特权,但是在法律上,却人人平等,他也不能豁免作证的义务。连总统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普通老百姓。这就是法律的力量,这就是司法纪律的学习过程。

经济发展的保障篇4

关键词:国土资源,经济发展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土地、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坚持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并重,是国土资源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保护资源、不保障发展,不是科学发展观;同样只保障发展、不保护资源,也不是科学发展观,两者均不可偏废。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保护、利用、管理国土资源,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国土资源部门开展思想大解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

1.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效解决耕地资源保护不严、建设用地供应不足、国土资源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使国土资资源优势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论文参考。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一是“惜地”与“用地”的关系,即守住耕地底线与经济建设占用土地之间的关系;二是“占地”与“补地”的关系,即各类建设项目占一块耕地与补一块耕地之间的矛盾;三是“管地者”与“用地者”的关系,依法依规管地带来的是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用地秩序的良性循环,是规范用地者的用地行为,也是依法保护用地者合法权益;四是“长远”与“眼前”的关系,严格保护耕地、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依法依规用地、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等,促进国土资源的永续利用。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提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抓好国土资源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国土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才能实现“双赢”。

2.创新举措,着力提升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实际能力,建立、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措施,着力在节约集约用地上见成效、出成果,以此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由传统化、粗放型向精细化、集约型转变。在政策导向上,敏锐地把握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深化对土地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用地观,始终坚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保障发展的重点。树立以发展促集约、以集约促发展的理念,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缓解当前用地紧张矛盾的有效途径、守住耕地红线的根本举措,降低开发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具体来讲,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加大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力度: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安排兵团下达的年度用地计划,将有限的用地指标用于团场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和节能减排项目。及时排出大项目、好项目,多头多路想办法向上争取兵团“点供”用地。论文参考。二是严格土地规划管理。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在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及投入产出评估的基础上,依法合理调整各类建设用地空间。三是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也应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团场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四是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五是实行定额管理。确定工业项目容积率一般不低于0.7,建筑系数不低于30%,绿地率不得高于2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六是鼓励建设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集中建设一定比例的多层标准厂房。七是强化建设用地跟踪管理。坚持建设用地许可公示制度,完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强化用地合同管理。

3.突出重点,下决心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

从国土资源系统和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来看,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国土资源形势严峻。人多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国情、省情,是一个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国土资源大量耗用,已经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全局性问题。二是护地惜地意识淡薄。当前,一些地方浪费土地、粗放用地、乱占滥用土地现象比较严重,重用地、轻保护,重项目征用、轻复垦开发,重新增新占良田、轻存量土地利用,有的地方甚至把土地的粗放廉价使用作为优惠条件对外招商引资。三是土地违法违规现象较为严重。每年违法违规用地都时有发生。违法违规用地主要表现为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部分闲置土地、征而不用等。同时违法违规用地往往坑害职工利益,引起涉地信访投诉增多。四是国土资源管理的自身能力和方式不能适应需要。“一家管、大家用”,管理方式粗放、精细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规划控制、标准规范和有力的保障机制,执法力度不够,参与和配合宏观调控能力差。土地管理方式、机制、措施、效果以及队伍的素质、作风和服务水平等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上的不足,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要抓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保障科学发展还需重点抓好以下六项任务:

3.1加大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宣传普及《土地管理法》,增强全民土地基本国策意识。继续加大土地法制宣传力度。抓住“土地日”、“地球日”等,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宣传渠道,积极宣传当前新形势下的土地新政策、新法规和依法集约用地先进典型,曝光违法用地案件,特别要加大对师、团级级主要领导的宣传,进一步转变团场干部群众的用地观念,营造更加浓厚的宣传氛围。

3.2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五个不准”。将各团行政一把手列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将耕地保护目标列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列入团场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一级抓一级,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耕地保护责任到位。进一步深入开展基本农田保护“争先达标”活动,落实基本农田管护有效措施。

3.3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

一是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有保有压”的供地方针,重点保证团场重点工程、民生工程以及好的大的项目用地。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控制浪费土地的现象。有效控制项目用地规模,不断提高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率水平。三是继续开展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存量再次配置利用。不断加大整合资源、挖掘存量的工作力度,继续开展好闲置土地的清理和再配置工作,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对土地闲置不满两年的,按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土地闲置满两年的,该收回的收回,该追加投资的限期追加投资,未按期追加投资的实行分割收回,重新配置。论文参考。努力排解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

岁月匆匆,风雨兼程。20年多年来,新兴的土地管理不断走向成熟,但面临的严峻形势也不容乐观,当前后备资源稀缺、人多地少、土地粗放利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更为严峻是有限的耕地资源还在继续减少。“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的任务光荣而又艰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唱响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总要求,全面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责,坚持依法依规、从严从紧、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的方针,大力实施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努力开创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发展的保障篇5

[关键词]人的发展经济学;经济体制;生存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F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5―0078―02

一、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最初的涵义是“管理家庭”,源自古希腊。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将“家庭”和“管理”相结合理解为经济。“经济”在中国古汉语中是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例如经世济民、经国济物等。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学问。

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怎样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怎样开展社会经济活动,是在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当中来揭示人的发展的轨迹和规律。经济发展是根源,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人的发展经济学核心内容是人的发展,指导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

二、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形态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

(一)计划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人类社会发展长河的每一个时代,经济的发展都烙上了计划的印记。现如今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制度中都蕴含计划。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即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这里主要以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体现的局限性为分析点。

1.不利于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计划经济对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难以进行合理调节,容易产生动力不足、活力缺乏和效率低下等现象。在计划经济实践中,劳动产品没能很好地以按劳分配原则执行分配,平均主义倾向严重。造成生产者的劳动支出与劳动报酬相不一致,长期便影响了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以致整个社会生产积极性下降,从而限制了经济发展,使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保障未能更好地得到改善。

2.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主体性的发挥

计划经济容易造成生产与实际需求之间脱节,容易脱离实际,因为社会的需求复杂多变,那么微观经济活动在计划经济下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不协调更明显,容易对社会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只有微观企业富有活力,国民经济才有活力,从而才能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在社会生产与分配中却缺乏主体性。计划与实际缺乏灵活性,与实际需求脱节。生产的企业缺乏主体性,生产经营成果与其物质利益关系不大,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生产经营方式僵化,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进而影响了人的生存和发展。

3.不利于劳动者主体性的发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职业比较固定,一定范围上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劳动者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也不利于劳动力结构的及时调整。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能力发展和发挥受到地域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限制,社会成员按部就班地完场任务,从而滋长了社会成员的依赖性。

(二)市场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

市场经济主要以市场主导的方式来组织生产和分配,目的是为了让生产资料占有者尽可能地获取更多利润的经济形式,是资源的配置方式。市场对社会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对社会生产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有更多机会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市场经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有其不可克服的消极影响。这里主要以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中体现的局限性为分析点。

1.减弱了家庭保障的功能

家庭保障在人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包括个人劳动力、个人衣食住行、个人事业基础、个人身心健康、家庭无劳动能力成员等的保障,这些都依附于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

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的正常结合下,活的生产要素劳动应该是社会分配的决定因素,并且不能因为任何利益群体所作的产权规定而利益受损。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本身具有收益最大化这个特点,使得个人劳动力保障、个人身心健康保障、个人事业基础保障、家庭无劳动能力成员保障等这些需要的费用,很大一部分被外化,工人劳动报酬被尽可能地压低了,仅够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从而加大了工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危机。

2.降低了社会保障功能

社会越发展,社会保障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越重要,社会保障的支出来自于社会分配中。市场机制具有唯利性,资本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旦追求剩余价值,即利润最大化时,也就危害了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社会底层弱者的生存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3.增加了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代价

资本主导下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下,社会发展市场化过度,比如水源、空气、电磁场等公共资源也都市场化,资本使得部分人用少量的付费就污染了水源、空气、电磁场等,而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的是以平民为主体的整个社会。为了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不惜代价和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市场机制作用具有被动型和滞后性,会出现信息失灵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难以对投资经营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等到市场供求关系极端恶化、产品大量过剩才可能做出相应反应,但一般为时已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增加了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代价。

三、从经济体制视角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现路径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还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市场,实际上,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的积极作用,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充分发挥计划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积极作用

首先,合理的计划使劳动在分配中比较平稳、平衡,所有的人都能有工作岗位,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保障社会各成员的生存和发展,因为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条件的好坏,除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外,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就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与此同时也要出台措施克服计划经济中分配平均主义严重的弊端,防止压抑了企业以及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等。其次,生产和供应国计民生的必需品,解决了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活需要,实现收入均等化,稳定经济来进一步稳定社会,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再次,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合理化,宏观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收入分配的计划和产出计划两者的平衡来保证总供求的平衡,免于经济发展剧烈波动导致经济失衡、资源浪费,从而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最后,调整物价,控制物价不乱上涨,使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水平一致。

(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积极作用

首先,市场经济按照价值规律对经济进行自发调节,根据价格信号反应供求缺口从而指导企业的生产,发挥资源的有效使用作用,在配置资源上具有灵活性和很强的应变能力。而且市场经济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竞争性,这样有利于创新、采用新技术,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市场经济使得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市场经济打破了人在地域流动、单位转换、人员迁移上的桎梏,使人在流动上自由了,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由空间,人的自由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推动了人的自由发展。再次,市场经济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下,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关系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在那些推行社会改良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这些都将保障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最后,市场经济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有效利用好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调节手段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

邓小平1992年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好计划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要有机结合起来,若不能有机结合,人和社会都将得不到很好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就不会有保障。这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找“人”的位置的正确方式。生产劳动是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只有计划和市场进行结合才能更好地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工作岗位,参加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使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参加社会生产的机会更多,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提升,从而实现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经济发展的保障篇6

就在这两天的媒体报道中,上海关于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线的新闻又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焦点。虽然具体的调整数额还要等到年中前后才能得知,但不少离退休人员已经开始了期望和遐想。这不仅已是上海连续二十四次上调了基本工资,而且也表明这一东部沿海最发达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前列。新闻报道除了让人们的眼球聚焦在上海市民的钱袋子上,也让不少专业人士或热心群众再度关注起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来。

一、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普遍性关系

根据国际国内的理论研究,通常情况下,社保水平和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关系。即当经济发展只能满足国民最基本生存的要求时,社保水平也属于最初级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开始高出基本生存要求时,社保水平开始起步。但以上两种状态仍是社保水平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关系。只有当生产总值远超基本生存要求时,社会保障水平快速提高,此时最易达到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状态。但若继续发展到社保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则二者的关系会出现反转,此时又会出现不适应的关系。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间的问题

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社保存在失衡现象是较典型的问题。即当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体量未能及时体现在社保水平的提高上,社保发展出现滞后现象。同时,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不发达地区的社保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对全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阻碍性。

三、进一步优化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关系的策略

(一)在法律层面进一步加强社保建设

作为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的保障系统建设,惟有从法律层面做到全面、详尽与周全才能实现根本上的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最佳适应。中国在近年来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对社会保障的立法和修订行动持续不断,已经较上世纪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有了相当程度的超越与突破。但是,法律的严谨细致也必然导致其构建和完善始终与现实发展变化的频繁与快速存在不小的差距。故而当前我国法律层面涉及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关系的条款与内容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在当前和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法律层面进一步加强社保建设,使社会保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乃是实现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更好适应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其中。

(二)形成更加丰富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持续深入,近年来我国社保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最近若干年扩大社保范围、减轻交费负担等动作频频,已经充分体现了国家管理层对提高社保水平的竭尽全力。只是,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且国民数量众多,不仅东西部、南北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甚大,甚至一个大省的省会城市和边远三四线县城都会存在不小的经济差距,这无疑给社保水平的全面提高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实现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更好适应还需形成更加丰富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与程度。特别是相对偏远的农村和山区,这些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限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本就难以通过财政支持实现社保水平的全面覆盖,更不用说普遍性提高。故在既有社保形式与内容基础上,针对这些较特殊区域采取更加个性化的社保方案就显得十分必要。比如可否尝试在现有针对农村的社保形式基础上再细分出针对偏远农村或山区的社保新项目等。即使最终制定的社保数额极低,但至少使保障范围涉及到了这些最易被忽略的节点。

(三)优化财政结构使社保待遇进一步提高

要着眼于全局化的社保水平提高,避免“马太效应”的不良影响。尤其应对尚未足够覆盖到的区域给予更多关照。比如在最落后的乡村与山区,那些依然得不到社会基本保障的地方。可以尝试挂靠或者支援等方法,让周边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或地区给予更大力度的帮扶或政策倾斜,从本地财政中适当挪出一部分用于乡村与山区的社保覆盖等。根据经济学的“木桶理论”,惟有最短那块板得到延伸,才能让整个桶里的水量更加充足。让最基层的社保水平进一步提高,才能让整??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均衡、良好。

经济发展的保障篇7

【关键词】水务经济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水是稀缺资源,坚定不移地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路线是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方向和目标。水务是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水务经济包括水务工作自身所需的资金资源和水务工作创收的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实现水务的良性循环,就是遵循水循环再生的规律,规范人的治水、用水准则,坚持对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和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水和谐共生。水务经济的良性发展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合理的水价格体系推动了水务经济的良性运转

水资源的开发是需要成本的,用水付费是实现水资源价值并补偿开发成本的基本形式,但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各不相同,付费多少不能按市场价值规律来确定,所以必须对水资源实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才能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发展。

因此,科学合理的水价格体系十分必要。适时调整水价,让水价充分反映所用水的价值,不仅可以筹措水务工作对水资源合理规划的资金,保证水资源开发工作的正常运行,还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节约用水,加大防治污染水源和回收再生水的力度,在提高水资源开发效率、鼓励节约用水和防治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仅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适当减少,可以说,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推动了水务经济的良性运转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务经济的准确定性定位为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提供服务

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的价值,但这种价值是不能按市场价值规律来衡量的。水务经济涵盖了水的公益、准公益和完全市场三方面的生产和经营,对水务经济做出准确定性、定位,才能保障水务经济的良性发展。而水务经济定性不明确,会滞缓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速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水务经济的准确定性定位是对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来说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水务经济包括公益型、准公益型和市场型,而水务包括水的政务、事务和业务。对水务经济准确定性定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政府利用公共财政来支持运行的是公益型水务经济;通过政府调节政策而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来支持运行的是准公益型的水务经济;而依照法规政策,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是完全市场型的水务经济。(2)水的政务、事务和业务三者层次递进,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在实行公益事业的管理时,合理运用市场手段,由准公益性生产单位生产出来的公共产品获取一定的收益,实现三者的良性运行。

合理准确地对水务经济定性定位,是认清水务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前提条件,是促进水务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保障,能有效推动水务经济合理有序的良性循环,实现水务经济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三、水务经济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

水务经济为整体经济循环提供服务,水务经济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是水务经济发展所特有的规律。水务经济的良性循环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提高水务行业自身素质。以体制保障水循环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各环节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适宜的经济关系,以法规调整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2)水务经济的相对超前建设。适度超前并不是有失节约,而是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为水务经济打好基础,从而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3)精确水务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的结合点。水务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为公共利益提供最大化服务保障,水务经济与社会经济的结合点,包括水企业经济的良性运作、对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以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水务经济的良性发展,不仅要以调整人与水资源的关系为前提,还要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因此,水务经济的良性循环,优化了水产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还保障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其成为关系当代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与水资源相关的水务经济也与社会经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水务行业是具有全局性及先导性的基础产业,实现水务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服务保障。因此,建立与完善科学合理的水务体制,不断推进水务资产的高效持续利用,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是水务经济良性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秦永宏,张嗣贵,王金如.建立水务统一管理体制是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1).

[2]周泽宏.深化水务改革促进水务经济健康发展[J].中国经贸,2009(20).

[3]尤然.中国水务市场体制改革研究[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9(6).

经济发展的保障篇8

【摘要题】体育产业……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证明,经济是体育的基础,体育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体育产业也是一项全民的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事业,对物质生活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起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的发展历史对体育产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尤为突出,体育经济政策是政府管理、调节和发展体育事业的准则手段。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加强了政府体育事业的管理力度,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体育事业的发展活力。这些为我国研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律,调整和改革我国体育经济政策,引导我国体育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首先,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劳动者,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劳动生产率平均高出0.6-10.0%。体育运动可保护和增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体育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行业。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健身体育、闲暇体育在许多国家蓬勃兴起,为人们提供体育劳务产品、体育物质产品、体育信息产品及其它相关产品的“体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

一、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投入构成与体育管理体制及体育经济政策

当谈及国家体育经费的来源时,我们首先要关注一下不同的体育管理体制。世界上大体存在三种类型体育管理体制。第一种为“国家管理型”,前苏联、东欧国家及我国,都是采用这种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体制;第二种为“社会管理型”,美国及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过去均采用这种主要依靠社会组织实施体育管理的体制;第三种为国家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结合型管理体制”,即采用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方式管理体育运动,政府负责制定体育方针、政策,做出体育经费预算,规划体育场馆的建设,鼓励公民参加体育运动等,而体育组织(一般为体育联合会)则负责具体组织训练、准备比赛、选拔代表队及解决有关场地和器材,聘请教练员、辅导员和筹集活动经费等日常事务。

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体育已成为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家地位、促进经济发展的庞大事业。为加快本国体育事业发展,使体育管理体制形态上存在着一种由两极向中间集中的趋势,一些过去采用“国家管理型体制”的国家,如加拿大、韩国及大多数西方国家政府则逐渐介入体育事务,并设立专门的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如韩国在1982年成立体育部(后并入文化部改组为文化体育部),加拿大将健康与业余竞技运动部升格为准部级单位,这些国家对体育的宏观控制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推行宏观控制的社会管理方式。

由于社会制度和体育体制不同,各国体育经费的来源结构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与“国家管理型体制”相对立的“拨款型”结构,即体育经费主要依靠国家经济计划中的体育拨款和各系统规定的体育开支,以行政手段定量下达。第二种,是与“社会型管理体制”相对应的“筹款型”结构,即政府不承担体育组织的活动经费,一切开支均由体育部门自行筹集,只是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政府才给予临时补助。

实践证明,这两类体育经费来源结构各有利弊。“拨款型”结构的优点,在于体育投资总额由国家预算统一掌握,可以使体育工作保持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水平,体育部门有固定和相对稳定的经费保证,可以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可以对体育经费分类进行指令性使用,保证各类体育工作都能按比例均衡地发展,还可以根据人口分布等社会因素综合平衡,保证所有居民都能在均等的经济条件下从事群体活动。但是,这种拨款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经费由国家大包大揽,体育部门易产生依赖性,不注重价值规律的应用,经济效益较差,过多地依靠行政命令,易产生主观性和片面性等等。现在,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多数东欧国家,均已放弃这种“国家拨款型”体育经费结构。“筹款型”结构可以迫使体育组织发挥经营主动性,提高体育的经济效益,并可扩大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如削弱了政府对体育的领导权,在某些场合,甚至出现对立的局面,体育组织易受赞助财团的控制,自主性受到侵害,受经济形势和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体育经费难以有稳定的供给保证等等。

因此,随着采用政府部门与体育组织相结合的“结合型管理体制”的国家日趋增多,与其相应的第三种体育经费来源结构——“结合型”结构也日见成熟。采用这种结构的国家,政府对体育组织给予必要拨款,保证其基本开支,其余活动经费由体育组织自行筹集,必要时,政府从政策法令上予以协助。

目前看来,“结合型”经费来源结构的优点较多,主要体现在:政府给予必要拨款,可以确保体育组织的基本工作条件和国家体育计划的实施。能够引导体育组织强化自身的经济功能,调动其利用体育办体育的积极性。有助于体育组织与社会各界密切联系,增加企业团体的社会责任感,并对体育工作质量实行自发的监督。由于体育部门吸收居民的资金,增多了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和权力,有利于大众体育的开展。

目前,相比较而言,采取“结合型”的国家为数最多,欧共体的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这种“结合型”的结构,近年来,过去采用“筹款型”和“拨款型”结构的国家,也出现了向“结合型”结构靠拢的趋势。一贯采用“筹款型”的美国,在慕尼黑奥运会总分落后苏联,特别是在蒙特利尔奥运会又落后于民主德国之后,政府颇为不安。总统提出咨询,要求财政给予拨款援助。1978年美国颁布新体育法,决定资助美国奥运会3600万美元作为运动员强化费,突破了政府不对体育拨款的惯例。1978年,美国国会第95届会议通过决议,规定商务部长有权拨款给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以资助美国业余体育运动的发展。一向依靠国家拨款的苏联,自70年代开始自筹部分经费,如全苏第七届运动会期间,通过向全国发行名为“短跑”的体育,获纯利润1亿多卢布,基本保证了奥运会选手的集训费用。罗马尼亚体育经费中政府拨款只占46%,其余开支均由自己多方筹集获得。1991年保加利亚的体育经费中,国家筹算拨款占24.1%,发行体育的收入占37.5%,广告,赞助、有偿服务等收入占38.4%。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在体育运动资金的筹集中,实施1:1:1政策,即政府出资三分之一,地方出资三分之一,企业赞助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把国家拨款与社会资助结合起来,灵结地采取“结合型”的体育经费的集资方式,是世界多数国家确定体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发展趋势。

二、借鉴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和调整我国体育经济政策

我国在体育管理上过去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国家管理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去体育事业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把体育列为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提出:“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在实践中还存在产权关系不明,资产管理不顺和主体投入不足,市场发育不全,经济人才不多,管理不善的诸多问题。我国体育产业1997年创造增加值仅占我国GDp的0.57%,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该指标5%水平相比较,我国体育的产业化水平十分落后,与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称。

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相对物质生产而言,属于社会的福利消费。其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体育经费的提供条件。世界体育强国绝大多数都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事实证明了这一论点,一些经济尚不发达的体育强国,增加体育开支,扩大投资比例,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体育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渠道:国家投资、地方投资、居民个人投资、公司企业投资、媒体收入。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体育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体育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国家除不断增加国家体育投资和地方体育投资之外,还借助于体育的经济功能,广开财源,大力吸收社会资金,使居民个人体育投资、公司企业体育投资和媒体收入在国家体育经费来源结构中比重不断增大。据报道,欧洲发达国家,私人体育投资(居民个人投资、公司企业投资、媒体收入)一般都高于公共体育投资(国家体育投资和地方体育投资),有的甚至数倍于后者,如瑞士的私人投资为公共体育投资的16.7倍,西班牙为6.2倍,英国为5.3倍,意大利、德国和瑞典等也都在3倍以上,瑞士私人体育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达到3.27%,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次之,为1-1.5%之间,德、法、意、芬、比、瑞典诸国均在0.6-1%之间,匈牙利和丹麦较少,分别为0.32%和0.34%。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体育参与程度的普遍提高,正在影响着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发展,体育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体育领域资金的投入量甚为可观,例如,西欧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的体育经费及与体育相关的资金,都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以上。如何加大资金的投入,是我国发展体育产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有以下几个途径:

1、仍需加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由于我国经济市场运作处于一个起始阶段,市场经济还不发达,加上我国体育管理的政府集权,因此要短期在社会上筹集发展体育产业的巨额资金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还需要在财政预算中加大资金的投入。

2、为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可以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引导民间资本向体育产业的汇入。比如美国为了扩大体育经费来源,在其税收政策上一直向体育产业倾斜。关于体育部门的收入如何缴纳税款的问题,各国的解决办法不尽相同。但大多数西方国家以及东欧国家,在税收政策方面,均向体育部门提供一定的优惠。在英国,组织体育比赛的部门如果得到慈善委员会的批准,被确认为属于慈善机构的话,其收入免于纳税。法国也实行同样的政策,具有慈善机构地位的体育比赛主办单位,享受免税待遇。

3、扶持体育民间组织(如协会、学会、俱乐部),确定他们的法律地位,提高他们的经济能力,引导规范运作,发挥他们在吸纳社会资金,传播体育技术,提高全民运动水平的作用。

4、发行、吸收捐助、出售电视传播权等途径获得多渠道的资金来源。1994年3月中国体育经国务院批准发行,至1998年底,为体育事业筹集资金18.6亿元人民币。为鼓励以发行体票筹集社会资金,许多国家给予发行部门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如瑞典1991年发行足球的总收入为60亿克朗,政府征收了50%的税收,使得最后用于体育的收入仅有5000万克朗,大大影响了体育部门的积极性。为此,从1992年起,政府开始大幅度降低征税标准。为支持体育俱乐部增强创收能力,瑞典政府还提出,允许体育俱乐部发行自己的,并且享受减免税的待遇。欧共体国家及其他许多国家,为了扩大体育的发行,已准备将体育的发行由垄断经营改为开放经营,允许各大公司参与竞争。

5、法律保障体育产业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政府部门除了制订对体育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应保障体育产业规范化经营,促进体育产业与国际接轨,我国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不够规范,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并存,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较严重,缺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

参考文献

[1] 赵芳.我国体育产业立法必要性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2] 骆秉全,樊心刚.对我国体育市场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1,(4).

[3] sportinfo.net.cn

经济发展的保障篇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反映在利益关系调整的公平性上。由于社会保障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阐述了通过“看不见的手”来推动个体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共同增长。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禀赋、经济基础差异造成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省际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省域层面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到底呈现什么样的协调关系?是不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就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就低?为了弄清以上问题,有必要从省域层面开展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事实上的参考和依据。

二、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1.指标体系的构建

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质与量相统一的概念,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构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

本文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覆盖水平以及待遇水平3个层面,使用10项指标来反映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其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借鉴了贾智莲的计算方法。通过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两大系统,共同构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见表1)。

2.综合水平计算方法

本文研究的时间序列为2003~2011年,由于这一时期是改革后第三次较明显的经济波动期,同时又是社会保障改革全面展开的关键时期,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2)、《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4~2012)和分省市的统计年鉴等。

为消除数据量纲不同造成的影响,需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是uij′=uij/max(ui),其中uij′为标准化值,uij为实际值,max(ui)代表不同年份或不同地区第i指标的最大值。各指标权重赋值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征询不同专家的意见,依据各指标代表的含义及重要性、基础性程度,综合权衡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及标准化的数据,通过逐级加权求和计算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计算公式为:

三、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分析

1.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时序耦合

从时间序列角度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变化可以更清晰地揭示两者相互作用的阶段特性。如表3所示,2003~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0.45稳步上升到2011年的0.71,协调等级从轻度失调逐渐向良好协调演化,表明2003年以来,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保持良性互动,两者关系从磨合阶段逐渐趋向协调适应。

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变化的重要原因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从2002年的2632.2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109.4亿元,年均增长17.3%。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成果更多惠及民生,社会保障水平也大幅提高。从覆盖面来看,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3.2亿人、4.73亿人,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246.3%、481.8%、403.2%[20]。从待遇水平来看,2005~2012年,国家连续8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2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21元,是2002年的2.8倍[21]。由协调等级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趋向协调适应,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得益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高低,因此,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保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根本。

2.中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格局

(1)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从图1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明显高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从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阶梯”分布格局。2011年全国人均GDp达到35181元。其中,天津、上海、北京3个直辖市位居前三,分别达85213元、82560元、81658元。东部沿海地区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实力,江苏、浙江、广东、辽宁等省份紧随之后,人均GDp水平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62290元、59249元、50807元、50760元。山东和福建的人均GDp水平也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省份的人均GDp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人均GDp水平高低排序的后10名省域单元中,西部地区占了6席,分别是广西、西藏、四川、云南、甘肃、贵州;中部地区占了3席,分别是河南、江西、安徽。其中贵州省人均GDp水平最低,仅为16413元,约占天津市的1/5。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极不均衡的特点,不同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2)社会保障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呈现了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分布格局——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而中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从社会保障水平指数来看,东部地区平均值为0.547,东北地区为0.572,西部地区为0.505,而中部地区平均值最低,为0.458。其中,上海、北京、青海

社会保障

水平指数列居前三,达0.776、0.771和0.672。按照社会保障水平高低排序的后10名省域单元中,中部地区占了5席,除了山西外其余中部省份都在其中。社会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不匹配性,经济落后的地区,其社会保障水平并不一定低,比如西藏、甘肃等省区(见图2)。

从社会保障支出来看,2011年,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是经济不发达的青海,其次是西藏和甘肃,而排名靠后的则是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最高的也是青海,其次是辽宁和甘肃,而排名靠后的仍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鉴于中西部地区财力较弱,中央对中西部省份社会保障投入力度远远大于东部地区。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对全国社会保障的投入中,中西部所占比重保持在80%左右[22]。从养老金支付水平指标来看,区域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2011年,全国人均养老金为18700元,有一半省份的养老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个省份中,除由于近年西部大开发带动的人均养老金水平快速提高的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陕西五省份和中部省份山西外,其余9个省份都位于东部地区。从省际的比较来看,江西的人均养老金水平最低,为13831元。西藏的人均养老金水平最高,达到33106元,是江西的2.4倍。按照人均养老金水平高低排序的后11名省域单元中,中部地区占了5席,除了山西外其余中部省份都在其内。

总体来看,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在全国表现出不平衡性。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也最快,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成熟。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水平偏低,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偏高,大量就业集中在政府部门,因而,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较高。而中部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成“塌陷”态势。

(3)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类型划分。

将社会保障水平指数(SSL)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GDpp),采用Zscore法标准化处理,生成两个新变量数据列ZSSL、ZGDpp,ZGDpp表征样本点在散点图中偏离GDpp样本的中心位置程度,ZSSL表征样本点在散点图中偏离SSL样本的中心位置程度,那么符号正负实际表征的就是两者偏离程度的协同性。以ZGDpp为X轴,ZSSL为Y轴,绘制出不同省份的人均GDp和社会保障水平的象限图,如图3所示。

根据象限图,将全国内地31个省级单元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划分为4种类型,具体来看:①第Ⅰ象限,即高级协调型,以北京、上海为代表,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都比较高。②第Ⅱ象限,即社会保障过度型,包括青海、新疆、西藏等8个省份,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社会保障水平较高。③第Ⅲ象限,即低级协调发展类型,包括除山西外的所有中部省份、广西、贵州、云南等13个省份,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水平也较低。④第Ⅳ象限,即社会保障滞后型,包括广东、浙江等5个东部沿海省份,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

从象限图来看,我国一些省份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不相匹配的现象,为了能够对我国各区域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选取典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总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低于经济落后地区,尤其在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和财政社保支出比重两项指标上,以青海和上海为例,2011年青海省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为14.6%,财政社保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为16.9%,分别高于上海市5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高,GDp和财政支出总额大,导致了社会保障支出占比相对偏小;二是由于国家近几年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一定程度提高了经济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当然,经济落后省份的财政支出中用于

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很大,表明社会保障支出的财政负担也很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看,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为社会保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会保障水平也不尽相同,为进一步明晰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从机制上揭示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耦合的规律性,本文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对2011年的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情况做了进一步研究。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2011年各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绘制出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图(见图4)。由图4可知,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具体特征如下。

第一,东部地区,除河北、福建、海南轻度失调外,其余各省均实现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但协调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达到良好协调发展类型;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属于基本协调发展类型。

第二,东北地区除了辽宁达到基本协调发展外,其余省份轻度失调;中部地区全部处在轻度失调发展阶段;西部地区多数省份属于失调类型。除了内蒙古为基本协调,贵州、云南为中度失调类型外,其余均为轻度失调。

第三,从协调等级来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省域特征呈现“橄榄型”,良好协调和中度失调的省份较少,其中,良好协调的有北京、天津和上海,中度失调的只有贵州和云南;绝大多数省份属于协调等级的中间类型——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其中,属于轻度失调的省份个数最多,达到20个,基本协调的个数次之,有6个省份。从地域分布来看,基本协调及以上类型基本上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省份大部分属于轻度失调。

总体来看,2011年来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情况不容乐观:超过2/3的省份处在失调状态,除了贵州、云南为中度失调外,其余都为轻度失调;两者协调的省份基本上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北京、上海、天津处于良好协调发展,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达到基本协调。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角度研究了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状况,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03~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不断提高,两者关系从磨合阶段逐渐趋向协调适应。第二,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从东部向中部、西部逐渐递减的“阶梯”分布格局;而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分布格局。第三,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社会保障水平也相对较高,如北京、上海等地区,但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不匹配性,如青海、甘肃、西藏等,尽管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社会保障水平并不低。第四,从耦合协调度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度的省域特征呈现“橄榄型”,即良好协调和中度失调的省份较少;绝大多数省份属于协调等级的中间类型——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且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地区。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整体处在协调发展阶段,但从区域来看,大部分省份仍然处于轻度失调状态。长期来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失调,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以及两者的演变关系,本研究为各省份认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推动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本研究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形成的机理尚未进行分析,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尹蔚民.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J].今日中国论坛,2010,(9).

[2]郑功成,蒋云龙.更可靠社保如何实现[n].人民日报,2012-11-26(13).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12-120.

[4]庇古.福利经济学(上卷)[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94-98.

[5]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J].人口研究,2003,(2).

[6]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1).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8]谭伟,吴永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比较及原因分析[J].西北人口,2011,(3).

[9]陈寿江,李小建.县域尺度下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2).

[10]穆怀中.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J].经济研究.1997,(2).

[11]陈颐.论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J].江海学刊,2006,(6).

[12]褚福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6-20.

[13]谭伟.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互动机理及协调度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

.中国人口科学,2012,(3).

[15]贾智莲.财政分权与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6).

[16]刘卫东.我国省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历史过程分析[J].经济地理,1997,(2).

[17]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经济发展的保障篇10

刚才,××副县长对我县劳动保障工作做了系统的总结,对今年劳动保障工作做了全面安排,我完全赞同,请大家会后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全县劳务经济和劳动保障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一)要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劳动保障工作

劳动保障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最大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在现代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稳定之基。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突出地位。最近国务院连续下发了三个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困有所帮,实现安居乐业,极为关注。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集中体现,是一项关系民生、涉及安邦定国的大事。我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在新的一年里,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始终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工作。

首先,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要素供给瓶颈,这既有资金方面的“硬瓶颈”,也有人才、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软瓶颈”。但更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我县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在这个关键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抓不好、抓不实,全县发展的质量就上不去,发展的速度就会慢下来,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其次,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上。在这当中,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又是最为基础的。劳动保障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做好劳动保障工作,让老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安居乐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新时期下以人为本的宗旨所在。

第三,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而劳动保障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当前我县劳动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面临的形势还比较严峻,任务还十分繁重。从就业形势来看,全县劳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面临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股“合流”,就业压力较大。从社会保障来看,社保基金支撑能力比较脆弱,养老金缺口达2000余万元,形势十分严峻。从劳动关系来看,随着劳动关系利益主体的日趋复杂化、多元化,给劳动关系的协调处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提出了新的课题,增添了新的难度,等等。这些都对我们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意义

劳务经济是欠发达地区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切入点。我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且关系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引进先进生产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壮大县城经济实力,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是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抓好劳务经济的重要性。发展劳务经济符合××当前地少人多、农业并不发达的客观实际,要达到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注重劳务经济的贡献。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初步调查,到2005年,全县劳务收入已经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了30%的增长率。这个数字说明,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面对三大挑战,即“三农”问题、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三大挑战,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必须树立抓经济必抓劳务经济的观念,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积累过程的现实需要,也是致富奔小康、实现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的长远需要。二是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是推广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深层次调整的战略选择。我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处于浅层次、粗放型、小规模、低效益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大量减少农业人口,让少数人多种地,使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实行规模经营,规模调整。三是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是帮助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快劳动力转移,使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尤其是中青年,置身于经济发展的前沿,思想、文化、技能不断得到提高,综合素质会产生较大的飞跃。一部分优秀分子在积累了资金、掌握了技能之后,回乡或进城创业、领办企业,成为农民致富带头人或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对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作用。为此,各部门领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富民强县,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二、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

“十一五”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五年看头年,做好今年的劳动保障及劳务经济发展工作,十分重要。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随着新县城搬迁,失地少地农民大量增加,劳动就业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同时,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社保体系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看到形势的严峻性、工作的繁杂性和艰巨性,按照省、市的部署,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开拓创新,推进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落实政策,扎实推进,确保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

去年11月份以来,国务院相继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和《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这三个文件是中央对今后一个时期内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体现了国务院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关贯彻实施的具体工作,家声同志已经作了安排部署,这里我就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做好今年劳动保障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第一,继续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一要抓好“三个结合”,制定切合我县实际的实施办法。即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建立长效就业机制紧密结合,促进就业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在制定政策中要特别注意解决好经济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加贴近群众。二要加强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劳动保障部门、教育部门、扶贫开发部门以及企业,要搞好协调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展开各类职业培训,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产品。三要加强宣传培训。不但让就业工作者了解政策,更要让广大下岗职工了解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四要创新就业机制。要将新县城市政和社区管理等公益性岗位向下岗职工倾斜,这样既解决了人员就业问题,又维护了治安,保护了环境。类似这样的模式要多多开发,并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探索新思路。

第二,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对基金支出压力逐年加大,个人帐户空帐运行,计发办法的激励机制不强。这次国家进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把它作为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长效机制这一主线,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工作。一是继续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二是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特别加强非公有企业及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扩面工作,要全面摸底、制定五年规划,确保参保人数年增长5%以上。三是逐步做实个人帐户。做实个人帐户是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完善“统帐结合”制度的重要举措。今年湖南省已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扩大做实个人帐户试点的8个省区市之一。根据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县从1月1日启动,先按3%做实,以后每年提高做实一个百分点至5%。社保经办机构要做好个人帐户规模的统一调整工作,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记帐到人。四是调整个人帐户规模,做好测算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待遇衔接、新老政策平衡过渡和“增加的逐步增加,减少的不减发”原则,认真测算和模拟检验我县的改革调整数据,同时确定过渡办法,保证待遇不降低,大多数职工满意。

第三,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一要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工作力度,县政府决定把今年确定为“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年”。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困难企业和特困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更多的人纳入到社会保障中来。要高度关注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积极推进补充养老保险,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二要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加强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要针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比较薄弱的实际,把就地就近就业、异地转移就业与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工作结合起来,使社会保障惠及广大农民工。三要认真抓好劳动保障维权工作,继续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从源头上发挥劳动保障作用。通过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非法使用童工、恶意拖欠工资等行为,净化用工环境。

第四,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努力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实现新跨越。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项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善于把握工作的整体性、全面性,更加自觉地促进各项工作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能力,使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为提高收入水平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夯实基础。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收入分配的透明度,在激发劳动者就业和创业积极性的同时,扩大缴费来源,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撑能力。要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为劳动者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要不断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实践证明,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只有做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整体效能。

(二)围绕“五个转变”做强做大劳务经济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发展劳务经济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围绕“五个转变”,突出解决好外出就业苦于无门路、难于无技能、困于无保障的问题,强化组织引导,搞好就业服务,全力开创发展劳务经济的新局面。

第一,从抓培训入手,使输出人员素质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目前全县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中级以上技工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输出人员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输出结构处于低层次,也使一些有一定素质要求的用工合同得不到满足。抓好农民素质的培训提高,不仅是当前转移就业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素质长远目标的需要,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要整合现有职教资源,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原则,整合利用全县各类培训资源,组建集团化培训网络,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劳动、教育部门牵头负责的输出培训工作格局;二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广泛深入开展针对农民转移就业需要的引导性创业培训和技能性农业科技培训。三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要认真调查分析用工企业的用工需求、用工结构和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总的要求是,要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让农民通过培训真正提高素质,让这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于民,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县的输出层次得到质的飞跃和提高。

第二,从抓就业引导入手,使输出组织形式由自发性、零星式、小批量向有组织、成建制、大批量、有序化转变。从统计情况看,全县只有40%左右的劳务输出为有组织、成建制的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输出的主要形式还停留在自发性、零星式和小批量,造成外出务工人员权益得不到保障、整体输出规模较小、承担大型工程任务能力差、输出品牌不亮等问题,与发展劳务经济的要求很不适应。为此,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组织方式的转变。一要靠正确引导,充分依靠乡镇党委政府、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新闻舆论的正面引导,使富余劳动力认识到有组织输出的益处所在。二要与用工单位,特别是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着重搞好定单定向输出。三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职业学校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职业学校的积极组织带动提高组织化程度。

第三,从提高就业质量入手,使输出就业岗位由短期临时性就业向长期稳定性就业转变。提高就业质量实现相对稳定就业,是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必然提出的新要求。农民工输出的岗位多年来是苦、脏、累、险岗位,大多是临时性就业,没有长期保证,可以讲是朝夕有别,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权力的有效保障、体面劳动、稳定就业的要求自然成为人们的新要求,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合情合理。为此,我们必须抓输出质量,把重点放在建立一批工资待遇较高、合同时间较长、专业化水平较高、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劳务合作上。

第四,从建立机制入手,使输出人员权益由无保障向有效维护转变。近年来,农民工一直是城市就业的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保障。2004年以来,全国对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不签定劳动合同、工作超时、不缴社会保险、工伤事故得不到补偿、子女上学得不到公平对待等问题仍然十分普遍,为此,我们要把维权问题重视起来,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具体办法,工会部门要积极参与,要与输出地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密切配合、共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探索建立维权机制,让农民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