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对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27:01

英文对联篇1

下联:turnrightgetright,rightisright,speakbyright.到右边得权利,右边是权利,发言凭权利。

上联:awillingmindseesnothingimpossible,sothebrokenpotsnearthesinkingboatswitnessedmightyQin‘ssurrenderbeforeChu.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awaitingheartregardseverythingavailable,sothedeterminationfromthetorturinghayembracedweakYue‘striumphoverwu.苦心人,天不负,卧心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上联:wedon'tstopplayingbecausewegrowold.我们不要不玩耍因为我们长大了。

下联:wegrowoldbecausewestopplating.我们长大了因为我们不再玩耍了。

上联:timeisavexation,comeuprollnroll.时尽艰哉,岁月蹉跎事事侯。

下联:Lifeisastruggle,have2stepby1step.生多难也,江湖谨慎步步营。

上联:RosesellsroseonRoseRoad.Rose在玫瑰路上卖玫瑰。

下联:Givemehand,handinhand.给我你的手,让我们手牵手。

横联:nowhere?nowhere!任何地方都不?现在在这儿!

上联:everythingispossible.任何事都有可能。

下联:impossibleisnothing.没有不可能。

横批:Justdoit.只要肯去做。

英文对联篇2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跨文化;高校英语教育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文化的体现,同样,对于英语的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我国传统的高校英语教育更重视的是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比较差,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全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体传播以快速和便捷的优势迅速影响了全世界,互联网让全世界无论身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迅速地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在此大背景下,互联网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跨文化融合趋势愈加明显。区域文化和地区文化很容易随着新媒体和互联网的传播进入到任何国家,所以,高校英语教育也应该做好转型和改革,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促进高校英语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高校英语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的传播方式

互联网传播方式的特点是快速和便捷,高校英语教育是一种语言学习,而语言学习首先需要的是语言的氛围和环境的熏陶,以及多语言文化的了解。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英语教育应该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同时,教会学生在具备多渠道和传播优势的互联网上获取自身英语学习所需要的有效资料,丰富英语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应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高校的英语教育可以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性的教学,在互联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强化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互联网的发展影响了很多人,对于高校的英语教育而言,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更好地学习英语。客观地说,互联网为高校的英语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互联网充实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丰富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在提高高校的优质英语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挑战。

二、高校英语教育要注意互联网时代跨文化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语言早已经成为了一种传播文化的有效工具,学习一国的语言也必须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随着全球的一体化发展,跨文化的思想也逐渐成为学习语言的一种障碍,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学,如果不能摈弃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不能在跨文化语境中有效地学习英语,就无法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精髓。因此,为了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就应该加强对英美文化的全面了解,尤其是在跨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英美思维的融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英语的精髓,才能确保英语学习效率。文化的接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跨文化视域下的英语学习和高校英语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跨文化的观念出发,借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做好自身英语的学习。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融合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对于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强化语言学习,而互联网时代恰好为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跨文化背景下的西方文化,便于自身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并且精通这门语言的学习。

三、结语

随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开始了应用型教育的转型,尤其是在互联网市场上,高等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做好高校教育的工作,英语教育亦是如此,英语教育不同于其他的高校教育,是一门跨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教育,因此,想要学会他国的语言,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该国的文化背景,那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在跨文化视域的背景下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欣.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研究[J].艺术品鉴,2015(5):215.

[2]李阳.跨文化视域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新思路探究:基于新课改文化教学政策性要求的反思[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1):109-110,125.

[3]武晓燕.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179-181.

[4]彭早.文化多元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4.

[5]臧轶楠.英语文化教育视域下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120-121.

英文对联篇3

关键词:关联理论商务英语翻译关联思想运用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其使用频率及范围随之变化,各国经济活动中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商务英语涵盖多个不同领域,包括广告英语、旅游英语以及经贸英语等,其具有较为特殊的翻译标准,且不能套用常规英语翻译理论。基于此,关联理论的提出为商务英语翻译指明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一、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最佳关联

商务英语的应用型较强,而商务英语翻译可视为一种三元交际――原作者、译者以及读者,这种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译者首先与原文作者展开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以原文话语以及语境信息为依据来探究原文认知语境最为契合的最佳关联,并对原文作者所表达的交际意图有充分理解。其次译者在对这种交际意图有正确而充分的理解后,通过目的语向译文读者传达,而不同的译文读者则基于译者传达的示意信息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理解与加工,最终达成原文作者所希冀的语用效果。在此过程中,译者扮演了两方角色,即原文作者的听话人以及译文读者的说话人,而译者分析原文作者表达意图,并选择最佳关联方式传达给译文读者的过程也就是三方的成功交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翻译的关键并非是要与原作保持较高的相似度,而是应重视其与译者认知的关联程度。译者在对原文作者所表达的交际意图有正确推理后,还应针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以及知识层次展开有效的综合性评估,以此使译文读者通过最佳关联所传达的示意信息来确保对译文的理解程度,最终使翻译行为达到目的。

二、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关联思想的最佳运用策略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进程中,关联思想的运用为其翻译研究带来全新的活力,商务英语翻译现象在翻译过程本质方面得到了完美的解释。关联理论认为,对原语的正确理解及认知是实现语用等效的必要前提条件,而选择合理恰当的关联并展开推理则是对自然语言加以正确理解的前提。译者首先应基于原语文本展开语境假设,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佳关联,继而在第一语言中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最佳关联,为译文读者作充分考虑,使之享受到与原文等值的表达感受,从而获取最佳的翻译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最佳关联进行探究。

(一)把握认知语境

对于语言翻译工作来说,其首要任务是对原文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而参照关联理论,要想对原文有正确的理解,首先应仔细分析原文语境,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原文文本与语境之间存在的最佳关联,进而实现对原文的充分理解。商务英语的使用环境是特定的,在具体的语言活动环境中,其表达的意义复杂而又丰富,此外商务环境还会赋予一些语言新的含义,因而对于此类复杂且丰富的语义,我们不能单纯地从语法与词汇意义角度去理解,而应在具体的语境中揣摩和体会。

(二)文化背景知识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背景不同但语言行为相同的人往往会因为不同的推理与思辨模式、民族心理差异而选择迥异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差异。作为一种具有极强实用性的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翻译受文化影响也较大。由关联理论可知,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交际关系,涉及到原作者、译者以及译文读者,其作为一种双重示意推理交际活动具有两个交际情景。译者必须就翻译内容展开深入探究,并明确其所涉及的目的语与原语二者的文化特征以及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而实现二者文化内涵的合理对接。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环境,其认知能力以及经历均有较大差异,因而在对某一类事物的认知上根本不可能完全保持一致,也就是说,译文与原作不可能实现真严格意义上的表达一致,所以,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应在语用上尽量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同等效果,进而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近似于原文读者的感受。

(三)建立修辞关联

商务英语语言修辞特征较为丰富,其特殊用途语言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也得以充分展现。在商务英语交流过程中合理运用修辞手段可增强说服力,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更能够显著地促进商务活动交流。译者应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提供给译文读者最佳关联性,帮助其更深入地体会原文修辞艺术所具有的价值。而翻译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译文读者以及原文读者之间是否能够在双方共享的认知语境下就某一共同话题实现最佳关联才是关键。

三、结语

当前,针对商务英语翻译不断展开深入探究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而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关联理论的运用开拓了全新的研究视角。笔者由此针对商务英语翻译中关联思想的运用展开探讨,希望为商务英语翻译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翁凤翔.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J].上海翻译,2013;1

[2]石荣海.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中国商贸,2013;17

[3]张丽.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词语选择[J].时代文学,2010;6

英文对联篇4

【关键词】关联理论阅读理解英语教学

一、引言

大学英语阅读课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英语阅读课堂,学习语法知识,增加词汇量,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并获取相应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阅读课在高校英语课程中占的比重最大,而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关注的重点。但是在实际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现有的词汇量以及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抓住句子的表面信息,却很难理解文章整体蕴含的深层信息。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阅读过程中依赖课后生词释义或字典,导致阅读速度缓慢,各个单词释义的相加往往不能正确理解整体句义;2.过分关注单词、单句,无法结合上下出有效的推测,割裂上下文联系;3.对词义生搬硬套,只理解文章的表面内容,无法理解比喻、幽默、反语等修辞格隐含的深层次含义。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阅读理解,而且学生在英语等级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也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的解释

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关联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世纪80年代,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关联理论,这是一种有关语言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它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交际,揭示了信息接受者理解和推断信息发出者真实意图的心理认知过程。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本质是推理,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者提供关联性最大的信息,明白无误地或含蓄地示意,听话者则挑选关联程度最大的假设作逻辑推理,从而理解说话者意图[1]。任何话语的理解过程都是在上下文当中寻求话语之间的关联性,确定最佳关联的明示――推理的过程。

从本质上来讲,阅读理解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它是作者和读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交际活动。阅读理解的过程是读者在语篇上下文当中寻找最佳关联并进行推理的过程。读者一旦找到了最佳关联,进行逻辑推理,也就理解了作者的真实意图。因此,关联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英语阅读这一特殊的交际活动。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读者对篇章中明示的话语信息无须太多的努力,便可理解作者意图。但在作者创作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往往会出现信息空缺的现象。对于这些暗含的交际信息,读者往往需要付出努力,根据上下文来获取信息的最佳关联性,进行逻辑推理,从而体会作者的真实意图。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在篇章中获取作者明示的话语信息。在此基础上凭借认知语境中的三种信息即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做出语境假设,并努力选取最佳关联.从而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关联的强弱取决于语境效果与处理努力之间的关系。关联越强,效果越大,关联越弱.努力越大[2]。由此可见,阅读理解就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教师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寻求最佳关联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关联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中词义的理解

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过分地依赖词典,不仅造成阅读速度缓慢,而且由于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词义,正确理解文章。英语中的词义对语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必须结合语境才能做出有效推导。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中Unit1time-consciousamericans一课中单词为例作说明。

oncethesandshaverunoutofaperson’shourglass,itcannotbereplaced.wewanteveryminutetocount.

其中的hourglass和count两词,对学生来说都不是生单词,但是学生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就稍显困难。Hourglass一词本义为“计时用的沙漏”,count一词本意为“数数”,此时,只靠字典的释义就很难解释该句了。根据关联理论,话语交际过程是一个明示暗示以及推理的过程。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向读者提供关联性信息,读者则根据明示或暗含的信息,从话语中寻求最大关联性,对话语做出合理的推测和理解,正确理解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本篇文章的主题是time-consciousamericans――“有时间观念的美国人”。根据之前段落中的信息:“itisapreciousresource.manypeoplehavearatheracutesenseoftheshortnessofeachlifetime.”时间是宝贵的资源,人们深感到人生的短暂。根据之前作者提供的关联信息,结合上下文语境,读者不难推测出“runoutofaperson’shourglass”以及“wewanteveryminutetocount”两部分表达分别指的是人生一去不复返的道理;人们想要每一分钟都过得有价值。

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语言知识进行阅读;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知识和上下文语境,从上下文中获取有效信息,经过推理获取最佳关联,找出最佳的解释。根据字典释义,结合上下文,推测出作者真实表达的信息,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中,多数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了生词词义便能理解文章。但是关联理论对英语阅读的解释力更加明确了寻找上下文语境关联性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以后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去寻求最佳关联性,从而得出文章想要传达的真实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二)填补信息空缺,增强有效理解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学习者往往会出现“信息空缺”的现象。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于一些他认为与读者共同拥有的背景文化信息,会自动进行省略。但这对于外语读者来说,缺失的上下文背景文化信息,会增加读者寻求最佳关联性的难度,造成阅读理解的困难。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Unit2CharlieChaplin一课中有一段话。

“HewasborninapoorareaofSouthLondon.Heworehismother’soldredstockingcutdownforanklesocks.Hismotherwastemporarilydeclaredmad.DickensmighthavecreatedCharlieChaplin’schildhood.ButonlyCharlieChaplincouldhavecreatedthegreatcomiccharacterof‘thetramp’,thelittlemaninragswhogavehiscreatorpermanentfame.”

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CharlieChaplin喜剧大师的主要生平事迹。大二下学期的学生能够理解文中关于Chaplin悲惨的童年生活的描述。但对于DickensmighthavecreatedCharlieChaplin’schildhood一句,感觉疑惑不解。其中原因便是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缺乏理解此句的文化信息,找不到最佳关联。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应及时填补文化空缺。Dickens著有《雾都孤儿》一书,其中就描述了主人公olivertwist的悲惨童年。卓别林的童年便和书中主人公的童年一样的悲惨。通过文化信息背景的补充,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也可以找到最佳关联,正确理解文章。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缺少相应的背景文化知识,学生将会付出额外的努力来寻求最佳关联性,阅读理解的难度将大大增加。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有效地填补学生的信息空缺并增强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指导学生体会文章。

(三)关联理论对反语、比喻等修辞格的解释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阅读教程》第二册Unit3SectionBRichmeetingHisFuturemother-in-law一课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SowhatdoyouthinkofRich?”ifinallyasked,holdingmybreath.

Shetossedthegarlicinthehotoilwhichbubbledinaloud,angrysound.“Somanyspotsonhisface.”shesaid.

icouldfeelthegoosebumpsriseonmyback.“they'refreckles.Frecklesaregoodluck,youknow.”ifeltcompelledtodefendonhisbehalf,abittooheatedlyasiraisedmyvoiceabovethenoiseofthekitchen.

“oh?”shesaidinnocently.

“Yes,themorespotsthebetter.everybodyknowsthat.”

SheconsideredthisamomentandthensmiledandspokeinaChinesedialect:“maybethisistrue.whenyouwereyoung,yougotthechickenpox.Somanyspots,youhadtostayhomefortendays.Solucky,youthought.”

该段对话中生词较少,学生能够理解对话的内容。但是对于最后一句“solucky,youthought.”学生在理解上稍显欠缺。如果学生只是根据词典来释义,便不能真正地把握作者的笔调,达不到作者写作的预期效果。根据上下文的关联信息“ihadseenherexpressionwhensheopenedthedoor,herforcedsmileasshesurveyedhimfromheadtotoe.”“itriedtoanticipatewhatcriticismsshewouldhave.”这两句话中的“forcedsmile”“criticism”两个表达,不难推测出母亲对于Rich的态度是不满意的。因此,最后一句话为反语。反语就是反话,通常使用与本意相反的句子表达其本意,可以使表达具有讽刺辛辣、幽默风趣的作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运用反语能更加引起注意,加深印象,产生特殊效果。因此,未来中国丈母娘的挑剔与不满情绪跃然纸上。

对于反语、比喻等修辞的理解,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去理解话语的隐含信息。读者要想理解修辞中隐含的信息,就必须付出额外的努力,通过上下文信息来寻求最佳关联。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堂的教学实际向学生传达关联理论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大学英语阅读的课堂,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

四、结束语

阅x是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联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问题具有充分的解释力,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关联理论能够帮助教师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英文对联篇5

关键词:关联理论;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随着国际间贸易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单纯的依赖语言的对等式翻译和原有的翻译技巧已很难满足国际商务交流的需要。因此,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在一种全新理论的指导下走出翻译困境,从而使商务英语翻译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为商务英语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质量。

一、关联理论概述

斯帕波和威尔森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了关联理论。他们认为语言交际的主要目是准确的传达信息,而不对信息进行简单的转述。在一切语言交际中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关联原则,关联原则是一切语言交际的基础。在语言交际中,为使对方明确自己表达的真实意图,交际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必须具有关联性,否则正常的交际行为无法顺利进行和实现。

关联理论是从多学科、多角度对语言交际做出的一种解释,它是“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出转移到话语的理解,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这一认知过程中主要有推理和明示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为达到交际的目的交际的一方会首先明示其交际的目的,听众则根据具体的语境运用关联原则对其明示进行推理,达到双方交际信息的互明。在翻译的过程中,关联理论本身也被认为是交际的一部分,而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也就自然被认为是说话人与翻译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明示推理过程。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翻译时首先是接收说话人发出的明示,并将该明示进行转化译成相应的语码,而后根据具体的语境对该语码进行推理,再将语码中内涵的深层次含义翻译给听众,在这一切程序中每一个步骤的进行所以依赖的主要是关联理论即关联性。

二、关联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关系解读

关联理论认为,商务英语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交际。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总会遇到一些不可译的现象,此时关联理论就为商务英语翻译提供一个指导框架。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翻译人员与说话者和听众三者之间进行的一种“明示-推理”过程,这种过程包括语内和语外两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人员可以根据关联原则选择与说话人员意思最相近的语码进行翻译。也就是说只要能忠实的译出原话的内在含义,翻译人员就可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关联理论本身关注的是交际与认知。在进行翻译时,多数情况下翻译人员做出的翻译都是一种部分的语言对等,也就是翻译人员只需要将忠实于原文的信息传达给听众,找到语言的最佳关联就达到了翻译的目的。关联理论其实与翻译学一样都强调交际与认知的内在联系。根据赵彦春对商务英语行为所做的“明示-推理”阐释定义和关联理论来看,商务英语翻译也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形式。在关联理论看来,商务英语翻译过程就是翻译人员积极选择与原文意思最相近的语码的过程。但是与日常交际使用的语言不同,由于商务英语涉及到不同国家间的文化、政治制度、商务环境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翻译人员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一定要注重对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商务语言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强自身的商务专业知识学习。

三、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

(一)商务英语文化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在商务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而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注重:准确、礼貌和通畅。根据关联理论,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在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产生歧义的前提下可以对原文的语言信息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语言信息内涵能完整的在译文中呈现,这就是语用等效翻译,而语用等效翻译也是关联理论中极为关注的内容。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存在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国际商务合作,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注重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充分运用关联理论,巧妙的运用文化间的差异,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阻碍,翻译出让消费者满意的译文。

商务英语中商务术语出现较为频繁,对此应注意翻译的严谨和规范,并忠实于语言的原有信息。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听到的话语主要是因为人们能够根据语境的不同而对语言信息进行了筛选。虽然关联理论注重对语境效果的关注,但更强调译文要忠实与原文。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术语依赖于具体的语境,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应当满足翻译的语言信息对等性要求。例如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就是强调译文应当忠实于原文。同时还应注意翻译技巧的适当运用。关联理论强调翻译应注重读者的需求和语言的特点。由于商务英语翻译所针对的对象的特殊性,在进行翻译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充分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如音译、直译、意译或释义、加注等,使得译文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

(二)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商务信函翻译

商务信函是指为满足各个企业间商务交往和沟通的需要一种专门的书信或电子书函。商务信函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务信函是一种商务公文,因而在翻译时应特别注意其格式和体例。一般来说,中文的商务信函格式较为简单,翻译时也较易处理;但英文的商务书函格式则较为复杂,不仅包括平齐式、完全平齐式、半平齐式,还包括简化式等多种格式要求,翻译时格式问题一定不能忽视。

商务信函既然是一种商务公文,那么在翻译时就要既注重其中的礼貌原则,又要体现公文庄重、规范的特点。英语与汉语在问候语、称谓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翻译时这个问题一定要予以关注。英语信函中人们一般喜欢使用“Dear…”和“Your…”的称谓和问候语,在运用关联语翻译时,则需要将这些称谓和问候语进行处理,根据中文的习惯则可以译成“尊敬的某某先生或女士”和“敬上、谨上”等。这样既能体现公文的庄重和规范又能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三)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商务合同与商务说明书的翻译

商务英语合同是指由于当事人双方处于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为保证买卖的顺利进行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所签订的协议,这是商务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商务说明书是指为使消费者明确产品的性质、用途、功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所做的一种说明和解释,这种说明书应当简洁明了。商务说明书和商务合同的主要目的是将重要的信息准确的传递给消费者和对方当事人,使得对方以及消费者认同自己的产品和合作意图,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应当充分的注重读者的实际需求,在翻译说明书时可运用关联语力求通俗易懂,在翻译商务合同时则可运用“归化”的处理方法,力求简洁突出重点。

在翻译商务说明书时对于说明书中的专业术语一般应予以保留,这样既能体现说明书中技术性特点突出专业性,又能使说明书易懂体现通俗性。当然如果在这两项要求的基础上能使译文具有美学意蕴,则会带来惊人的、奇特的效果。毕竟好的、流畅的广告语对消费者来说具有加深记忆的效果,因而能促进产品的销售。如飘柔洗发水的“植物配方、气味清新、去屑止痒”。这种翻译既体现了该洗发水的配制成分安全,而且使用了中文中常用的四字结构短语,从而显得语言动感十足,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商务宣传资料翻译

商务宣传资料是指企业为了使消费者对本企业和本企业产品有深入的了解而对本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本企业产品进行的一些宣传和介绍。商务宣传资料属于信息型和呼吁型文体。商务宣传资料的目的在于促进消费者加深对本公司的了解,并推动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因此在对商务宣传资料进行翻译时完全可以运用关联理论的原则进行翻译,因为关联理论也同样强调和注重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在翻译时翻译人员应当了解和熟悉关联语对象的文化背景、实际需求、生活习惯和审美标准,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应当重点翻译核心内容,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介绍则可以做“模糊化”处理。

总之,关联理论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不仅要知晓和了解说话者的认知语境,使自己的认知语境能与说话者产生认知语境共享,从而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说话者的语境效果。而且还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要在关联理论的视域下重视不同文化背景知识对翻译效果的影响,注重运用动态的交际理论把握信息的重点,巧妙的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准确的传递语言信息,重现语言中深含的关联性,从而使译文更贴近原文。

参考文献:

英文对联篇6

摘要:依据关联理论,科技英语翻译的过程即为原文作者、译文读者都取得最佳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另外,科技文章在其用词、句法、结构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关联理论与文体学观照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策略,指出为了使译文具备最佳关联性,译者应准确推测作者原意,推理读者的认知语境,采用最佳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关联理论;文体学;科技英语;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1)06-0185-004

科技英语是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的一种文体。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科技英语和科技英语汉译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科技领域日益繁多的国际交流已使得科技英语翻译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从关联理论与文体学的角度探讨科技英语翻译策略问题,从而为科技英语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希望能够对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有些实际指导作用。

一、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西方近20年来影响较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随着学科间的交叉发展,关联理论被引入到翻译理论的研究中,为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带来了新的视角,特别是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它把翻译看成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确的推理过程,这就从根本上抓住了翻译的本质。相对以前静态的翻译理论,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关联理论下的翻译论框架基本思路明确,对翻译的解释力也很强。但目前该理论多用于中外文化差异较明显的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极少见到应用于科技英语翻译研究。

1.交际的推理本质

在关联理论框架内,翻译是一个涉及两个示意――推理过程、三个交际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交际行为。关联理论认为人类交际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交际的本质是推理。交际的过程是一个推理过程,而这种推理是通过对关联性的考虑来指导进行的。严格地说,关联理论只适用于明示――推理交际。译者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原文语言刺激和语境信息推理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将其与译文读者的期待相结合,决定阐释什么和如何阐释,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翻译。由此可见,翻译的本质是交际,而交际的本质是推理。

2.语境与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即“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它指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原文作者须基于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先进行推理。[1]Gutt指出,成功的翻译往往要求译者能够根据动态语境进行推理,而动态语境又依赖于语言与环境的关联。实际上,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语境推理和选择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关联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性。“关联性”极大地取决于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语境的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2]。

3.关联与最佳关联

Gutt认为,辖制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关联,特别是最佳关联。根据Sperber和wilson,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是成功交际的关键所在。而要使交际获得成功,关联原则必须与最佳关联的要求保持一致。根据最佳关联理论,译者就能通过构建最适合的语境,准确地理解源语文章,并且比较贴切地将其译成目的语。

4.语言的解释性和描述性用法

基于关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有两种不同方式:描述性使用和解释性使用。很显然,由于科技英语翻译即将别人用某种语言所言所写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再次加以表述,它属于对语言解释性使用的范畴。故不难理解其翻译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忠实原则的约束、制约,译者在译文文字的取舍上就必须“尽可能在相关各方面使之与原作相似。”[3]

二、关联理论对于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的适用性

在关联理论的观照下,科技英语翻译是一种双重认知――推理活动与交际行为。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话题框架与科技英语翻译:

作为原文最初的读者,译者须努力挖掘出原文语境所蕴含的最佳关联,并进而推理,确切传达作者的深层意义。

2.认知环境与科技英语翻译:

译者作为连接作者和读者的桥梁,须结合所获的语境信息,假设读者的认知语境,明确翻译目标。

3.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语境因素之一。译者必须事先分析假设的目标读者,才能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将其对原文的理解以具有最佳关联性的形式在译文中加以表述。

由上可知,科技英语翻译过程始终体现着最佳关联的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是一个“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4]。作为一种实质上在科技语域中语际间的明示推理行为,它必然受关联原则的指导。

三、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

科技英语是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的一种文体。在语体上科技英语是一种书面语,非常正规,逻辑严密。科技英语以概念的准确性、判断的严密性、推理的周密性为特征。关联理论认为,译者为达到译文的语用等效,基本前提是他对自然语言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熟练掌握科技英语文章的文体特征。

1.大量使用专业科技词汇,这是科技英语在词汇上的最大特点。一般而言,科技英语用词谨慎,词义既无感彩,又少形象特征,其词义结构要比普通英语单纯。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词增添了新义,另一方面又扬弃了那些不适应该语体需要的词义,从而使词义结构产生了变化。变化结果是词义带上了专业色彩,词的用法和搭配得以相对稳定。

2.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复杂长句多。因为科技英语用于表达科技事实、概念、原理及解释自然现象,需要用逻辑思维严密、结构严谨、表达客观的语言来阐释因果、条件、让步、目的、对比等上下文逻辑概念。

3.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结构大量使用及某些句型经常出现,如强调句型、分词及其分词短语、不定式等。

4.语言规范、行文简洁:科技英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语言规范、精练。由于科技英语表述的都是客观事实、信息量大,决定了其语法规范无误。科技语言总的要求是以最少的文字符号传递最大的信息,所以其语言简洁客观,在此类文章中被动句的使用较多。科技英语语言的精练简洁既表现在词汇层,也表现在句法层。

四、关联理论与文体学视域下科技英语

的翻译策略

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由于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有不同的认知语境,两种语言的用词、句法与语义又有差异,译者须运用关联原则并基于其文体特征,结合源语作者的认知语境仔细推理原文,努力提高译文的语境效果。为此,译者需审时度势,适当取舍,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应力求通过增删、改写、调整等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与源语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并使译文合乎汉语的习惯和表达规律。

1.直接翻译

在科技英语源语与目的语有共同的表达方式时,直接翻译(即努力保留原文所有交际线索,以保留原文的风格)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它主要集中在源语中的科技术语以及具有专业概念的语言单位的翻译之中。

科技术语专业性强,在专业范围内意义相对稳定、单一。对术语翻译的根本前提是熟悉本专业的知识,了解本专业相应的汉语术语,因为在特定专业领域内科技术语在两种语言中的对应性强,可以进行对等翻译。如在汽车专业英语中,一些基本技术术语如:thermostat(节温器),crankshaft(曲轴),distributor(分电器),hypoidgear(准双曲面齿轮),4wD(四轮驱动)等翻译时可实现英汉对等翻译[5]。

另外,对于说明性医学语篇,应采用直接翻译。因为任何内容或形式的改变都会误导用户,导致严重后果。译者应译出原文每一条信息,注意使用“祛风”、“止痛”、“慎用非处方药”等专业词语和科技语篇中典型的祈使句,同时保留原文标题和各分项的版式,用粗体字突出注意事项,实现与原文的大写字体同样的语用功能[6]。

2.间接翻译:可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技巧。

(1)词义引申:词义引申即改变原文的字面意义,以适应上下文、逻辑关系及词句搭配上的需要的翻译策略。词义引申时,可从词义转译、词义具体化、词义抽象化、词的搭配四个方面来考虑,达到准确翻译科技词义的目的。为此,译者不但要熟悉原文所涉及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还要通晓词的基本含义和引申含义以及词在特定科技领域中的特定含义。例如:excessiveshaftdeflectioncanbethedeathofanotherwisewelldesignedmachine.(轴的过度弯曲变形能使一台在其他方面都设计得不错的机床报废无用。)句中“death”的词义在当前的语境中得到了引申,译为“报废无用”,更加忠实于原文语意。

(2)转换:转换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具体体现为词类转换与句子成分的转换。但二者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可截然分开。例如:Rocketshavefoundapplicationfortheexplorationoftheuniverse.(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句中名词application和exploration分别转译为动词“用来”和“探索”,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3)增译:增译即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完整句,使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并使译文在修辞、语法结构、词义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增译在科技英语翻译中比较常见。例如:thebestconstructorhastheleastresistanceandthepoorestthegreatest.(最好的导体电阻最小,最差的导体电阻最大。)英语原句在保证读者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增译方法,译文中补充了“导体电阻”一词,准确传达了原意。

(4)省译:省译即翻译时将原文中的某个(些)词不译出来,包括省译冠词、介词、代词、连接词、动词与名词。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省译较增译更为常见。例如:evidentlysemiconductorshavealesserconductingcapacitythanmetals.(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显然比金属差。试比较:显然半导体具有比金属差的导电能力。)科技英语在叙述两种物质的特性比较时,常使用动词have。译时应将英语的形容词译成汉语的谓语,并将have略去不译,使译文简洁晓畅,文约意丰。

(5)编译:编译即译文对原文的切割、加工和整理,以减少译文读者阅读与实际操作无关的资料及猜测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时所付出的处理努力。例如:iscloningtechnologybecomingtheswordofDamoclestohumanbeings?(克隆技术是否正成为人类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剑,无时无刻地威胁着我们的安全呢?)句中巧加释意,引出“达摩克利斯剑”的意义,读来通顺流畅且形象鲜明生动,较好传达出原文信息与文化内涵。

(6)反译:反译即翻译时突破原文形式,采用变换语气的办法处理词句,以使译文合乎汉语规范或修辞要求而不失原意。具体包括:将肯定的译成否定的;将否定的译成肯定的。例如:thecentralfactofbiology,evolution,wasnotestablisheduntilmodernsciencehadbeeninexistenceforovertwohundredyears.(生物学的主要学说进化论,直到近代科学产生二百多年以后才建立起来。)[7]译文将原文的否定形式改用肯定的句式予以表达,言简意赅。

五、结语

关联理论对科技英语翻译实践具有强大的解释和指导作用,它能够较好地从理论上解决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碰到的许多疑惑,能从深层次上揭示其内在规律性。根据关联原则,译者在从事科技英语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通过各种交际线索找到源语交际者的真实交际意图,然后通过推理目标语受体的认知环境,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翻译策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基于科技英语文体特征,从关联理论的视域来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用翻译的本质,进而有效指导科技英语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SperberDanandDeirdre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15-16.

[2]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48.

[3]wilson,D.andSperber,D.Representationandrelevance.inR.m.Kempson(ed.)mentalRepresentations:theinterfaceBetweenLanguageandReality[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224.

[4]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对翻译缺省问题的关联论解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117―121.

[5]吴远庆,肖德法.科技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的误区[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10-113.

英文对联篇7

 

关键词:英语口语 词穷意尽 联想学习法场景联想 语言联想 文化联想 

 

引言: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口语学习中所面临的困难除了语言环境的缺乏,最主要的还是在口语交际和练习中所表现出的词穷意尽。然而,语言的特性和魅力在于表达的多向性。也就是同一话题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向;同一论点可以找到不同的支持论据;或者一个事物的某一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词汇来表达,等等。英语作为一门广泛运用的语言,也不例外。因此,想要克服词穷意尽这一困难,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就要抓住语言的这一特点,展开联想,进行广泛的联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联想学习法。首先将口语实践过程进行要素划分:人、语言、和社会环境。再针对每一要素进行联想,这样联想的对象就更加具体。 

一、场景联想 

社会是一个多种纽带相互交织,彼此联系且克制的综合体。因此,作为主要因素的社会人在完成各种社会活动时,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要。 

1.场景联想: 

在英语口语练习中,对于给出的特定话题,可以根据社会实践联想多种相关场景。例如对于“购物”这一话题,我们可以联想到以下的实际场景:(1)产品介绍场景(2)询价场景(3)购物方式推荐、介绍场景(4)促销场景(5)结算场景(6)退换或保修场景。 

2.角色联想:在上诉的各个场景中,想要完成不同的场景任务,就需要不同的角色。例如:顾客、售货员、促销员、结算员、维修员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完成这一话题时可以联想的对象。每一角色在完成场景任务的过程中,都会使用某些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因此,针对场景的角色联想对于我们扩大词汇、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起着积极地作用。 

例如,在结算场景中,可联想的角色为:结算员,顾客。 

结算员:totalamount/items/articles/loyaltycard/membershipcard/changes/sign/bepaid 

顾客:cash/creditcard/plasticbags 

二、语言联想 

对于内容联想这一部分,本文还会以“购物”场景为例,来说明和展示对于英语本身和表达技巧方面的联想。 

1.表达联想: 

(1)同义词联想: 

在产品介绍或促销场景中,售货员或促销员都会用到一些夸奖自己产品的词汇。说到夸奖,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good”这个词。然而英语就像汉语一样,它拥有大量的同义词。对这些同义词的联想会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和丰富、生动语言表达。 

泛指:good/amazing/fantastic/perfect/excellent/comfortable 

特指:delicious(夸奖食物) 

persistent( 

stylish/modern/fashionable 

easytowrite 

portable 

(2)反义词联想:人们在买东西时,希望买到的每一件商品都会物美价廉。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有些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并不能尽人意。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到用“好”的反义词来描述这些不尽人意的东西。这就是反义词联想。

(3)句型联想:英语的词性种类众多、句型表达丰富。因此,同一件事,可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①thatsupermarketisverynear.icangothereonfooteveryday. 

②thatsupermarketisnotfar.iwalktothereeveryday. 

③wecookallthefoodbyourselves. 

④allthefoodisco

okedbyus. 

上述例子中,①、②之间的联想是同义词联想在表达联想中的实现。而③和④则是句型中主动和被动两种句型的联想。 

三、文化联想 

语言作为文化的核心,既标注了所代表文化的特点,又可以用来表达、解释文化的其他方面。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英语口语的练习过程中,我们既可以联想到语言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色,也可以联想到不同文化中语言的特点。 

在“购物”的话题练习中,说到价格时,我们可能会用到:“ifthetotalamountreachesto1000yuan,youwillgetadiscountof20%.”这时候,我们应该联想到汉语语言环境中,相同场景的表达方式:“消费金额达到一千,享受8折优惠。”这一联想会从至少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的英语口语表达: 

(1)在汉语环境中,我们所说的折扣指的是付款金额中的应付部分,而英语中的“discount”指的是付款金额中的优惠部分。明白两种文化的这一差异,在英语的口语学习中,就能够为汉语环境中的某一场景的表达快速、准确的找到英语的对等词汇和表达。从而达到严谨表达、丰富语言的目的。 

(2)另外,从这一例子中我们还能够发现,中英文化中语言的各自的特点:中文习惯少主语、少动词;而英语讲究句子的完整性。 

除了语言中的文化特色可以联想以外,不同文化中的人文因素的异同也是英语口语表达中联想的对象。 

如:中国人在结算时,习惯于“以零找整”也就是六元的东西,我可以给收银员十一元,来换到五元的一张纸币。这样做的目的是拿一张十元钱,你会被找到4个一元。相对于五元来说,比较的零散,不易携带。我们觉得这一做法很明智,但是在外国却行不通,而且想要用英语表达这一做法有点困难。而英语中结算过程中所使用的表达非常的简练: 

“howmuch?” 

“ok,hereyouare.” 

“thisisyourchange.pleasehaveacheck.” 

其中完全没有涉及“以零找整”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的英语词汇和句型。某些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要把这些知识闲置起来,要广泛联想,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激情联想英语学习法》江博.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6. 

英文对联篇8

关键词:英语术语;词汇学;策略;研究

近些年,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词汇学研究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英语术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术语词汇学教学又是英语术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逻辑关系不难看出,加强英语术语词汇学教学,不仅有利于英语术语教学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整个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然而,在英语术语词汇学教学过程中,这还存在着许多突出性的问题,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滞后等等。可见,在新形势下,加强英语术语词汇学教学研究,既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从基本概述与学习策略两个角度,对相关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1.词汇学及英语词汇学的基本概述

1.1词汇学

简单地说,词汇学是一门研究语言词语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语言词汇结构,如词汇结构、词汇性质、词汇历史、词汇意义等等,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对于词汇学而言,它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词的构成与形态、词义与语境关系、词汇教学、词汇发展史等诸多领域。按照性质划分,词汇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词汇学,主要研究词与词汇共有规律;另一类是具体语言词汇学,主要研究汉语词汇学、英语词汇学等某一项具体语言的词汇。

1.2英语词汇学

英语词汇学是一门研究英语词汇的学科,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概括起来讲,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词汇历史、词汇来源、词汇发展、词汇构成、词汇意义五项内容。在词汇来源方面,主要由借词、创造、语义变化三种途径组成;在词汇发展方面,主要分为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现代英语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在词汇构成方面,主要研究词的形式与成分。对于英语词汇学来说,英语词汇是其主要研究对象。这里所说的英语词汇,既包括简单词汇,也包括复杂词汇,还包括复合词汇以及语言中有意义的单位。

2.英语术语词汇学的学习策略分析

英语术语词汇学与英语词汇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因此,无论是英语术语词汇学的教学,还是英语术语词汇学的学习,既要遵循英语词汇学教学与学习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同时也是坚持适合自身实际的原则与方法。对此,本文对英语术语词汇学的学习策略作了如下的归纳与分析。

2.1联想法

对于英语术语词汇学而言,联想法是其必要的学习策略。这里所说的联想,其内容非常广泛,如相似联想、关系联想、对比联想、词缀联想等等。心理学理论指出,联想可以客观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联想,可以极大地促进人的心理活动,如思维、想象、记忆等等。在应用联想学习策略的过程中,要依据辨析分解、纵横归类、串联归类,建立和完善相互依存的知识结构。这样做,可以切实增强记忆效果,有效缓解遗忘压力。以词缀联想法为例,在学习词汇corporation时,可以利用它的词缀—tion,联想带有该词缀的相关词汇。通过联想,可以学习或巩固大量的词汇,增加自己的词汇量。词汇量是学好英语术语词汇学的基础。词汇量越大,就越有助于英语术语词汇学的学习;相反,词汇量越小,就越不利于英语术语词汇学的学习。因此,在学习英语术语的过程中,要充分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策略,扩大词汇量,而联想法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2.2海量阅读法

在传统的英语术语学习中,学生们习惯于“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对于这种记忆方法,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记忆效果,但是记忆效率、记忆实效等方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这种记忆方法不同,海量阅读法可以避免呆板的“死记硬背”,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语言交际,在实践中掌握各类英语术语。长期的实践发现,海量阅读法可以全面地了解外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文化。与此同时,它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发挥温故知新的作用。对于英语术语词汇学而言,贵在得体,懂得在何种场合、何种时间,用何种语言和何种态度来交流。而通过海量阅读法,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应用实效。

2.3语境猜测词义法

在现实中,英语术语词汇学学习绝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充分发挥语境的作用。对于同一个英语术语词汇,它可能有多种含义或解释。因此,要想学好英语术语词汇,首先要弄清楚该选用哪种含义或解释,而语境就起到了很好的筛选作用。在阅读过程中,不管是遇到生词,还是遇到一词多义的英语术语,不要盲目地去查字典,而要将该术语词汇回归到文章中去,利用上下文的语境以及词汇的前后关系,仔细揣摩和记忆该英语术语词汇。可见,在英语术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语境猜测词义法是不可或缺的学习策略。

2.4利用词的位置和搭配的差异法

同样的词汇,或者同义的词汇,因为位置或搭配的不同,都可能引起词汇含义或意义的不同。以work与job为例,这两个单词有着相同的词义。但是如果将其与“outof”搭配,“outofwork”表示失业,而“outofjob”则不能。对于英语术语词汇来说,它们是由两个或者多个单词组成的。因此,在实际中,英语术语词汇学习同样也会遇到上述问题。为此,在学习过程中,有必要弄清楚词的位置与搭配,根据位置与搭配的不同,合理判断英语术语词汇的真实含义。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能够切实提高英语术语词汇学的学习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加强英语术语的词汇学研究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为了将该项工程做好,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要对加强英语术语词汇学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要对当前英语术语词汇学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全面的分析;最后,要对英语术语词汇学的学习策略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语术语词汇学的研究水平,才能有效推动英语教学事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外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与展望[J].教育艺术,2011年07期.

[2]祝慧颖,徐艳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6期.

英文对联篇9

英语语言学中术语词汇教学探讨

英语,是一门由26的字母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相应的词汇,从而形成的一门语言,所以,在英语的语言学中,英语术语词汇是整个英语术语教学乃至整个英语教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所以,针对英语术语词汇学的教学进行相应的探讨是加强英语教学的基础。但是,在英语的学习中,英语词汇的记忆是学生们最为头痛的部分,那么,怎样来加强学生的英语专业术语词汇的教学呢?本人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1联想法:联想法,即采用相互联系的方式来加强对英语单词的映像与认识。在英语专业术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联想法是最为基础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联想法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也有许多形式。例如相似联想法,利用英语发音与中文发音的相似性来进行记忆;关系联想法,即将其含义与英语发音相互联系来进行记忆;对比联想法、词缀联想法等等。联想法是词汇学习的最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可以切实地增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力,但是,这种方法仅仅局限于词汇与相应发音之间的联系,对于较为复杂、发音特殊的单词帮助有限。

2联系上下文法:当然,在我们的日常英语学习中,不可能将所有单词都记住,所以,我们在平常的阅读当中,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从上下文的语境中来猜测该单词的含义,这种方法是学习英语中必然会应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学会判断相应语境之间的联系,从而不仅仅能够加强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认识与掌握,同时能够让学生掌握好英语语境的判断,更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学的认识。

3利用词根学习进行记忆:词根,是英语构词法形成的依据,更是英语词汇的组成的基础,所以,若能够掌握好英语词根的含义就能够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好相应的英语单词的内容与意义。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到英语相关的背景知识,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了解到英语的语言学相关的知识。但是,由于英语词根数量众多,而且同一意义的词根也较为重复,所以,对于记忆的要求较高,工作量也较高。

4通过海量阅读来进行单词的记忆:海量阅读法,就是指在相关的阅读过程中,不断地累积不认识的单词,并通过相应的背诵的方式将不熟悉的单词进行记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扩大自身的英语词汇量的同时,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修养。但这种方式过于传统,方法也较为死板,对记忆的能力要求较高。

英语术语语言学中语境学的探讨

英语是一门讲求语境的学科,在不同的场景中,运用同一词汇所表达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所以,我们要在英语语言学的学习中学习对英语语境的了解与认识。英语语境是通过英语教学中英语语句的情态来进行展现的。

英语语言学中的情态表达是英语语句表现的基础,更是国外语言学家所一直从事的一个热门话题。情态是指从逻辑和语义的范畴上所进行的,例如英语词汇中的“can、could、would”等等,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表达出语句中的相应情境。在英语语句的表达中,出了相应的情态动词能够完整地展现出相应的语境,还能够采用一定的名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进行相应的展现。

英语术语语言学的思考

英语术语,是每一个专业所专有的英语,同一个词汇在不同专业中应用,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可能完全不同,那么,针对英语术语语言学的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在我们长期的英语教学中,语言学的研究是贯穿于英语教学始终的,而且,英语术语教学与语言学是相辅相成的,相互统一的,加强英语术语的教学是离不开英语语言学的研究的。

总结

英文对联篇10

[关键词]关联原则;金融英语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38-1.5

关联理论是基于Grice的合作原则的进一步发展,在语用学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实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及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而大多先进金融知识都为英语写就,因此将其准确地翻译成汉语满足国人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是及其必要的,所以作者将两者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两者如何相辅相成,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理论回顾:关联理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著名学者Sperber和wilson在他们于1986年出版的两人合作的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它的问世当即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关注。近些年来,关联理论的研究及应用已经在语言学各领域取得成就,这也证明了该理论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科学性。目前关联理论在英语教学研究、翻译、交际等方面已有突出贡献,比如Lawrence(2011)曾将其应用在语篇中对now的分析上,Gutt(2006)用其分析人类在认知基础框架中的翻译能力问题以及众多国内学者(1995-2000)致力于证明其在话语交际中的独特性及适用性等,然而对从中国读者的角度理解金融英语的研究还鲜有为之。关联理论以认知科学为基础推出了明示-推理的交际模式,人们日常的语言交际活动是由特定思维规律支配的认知活动,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maximalrelevance)为准则,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optimalrelevance)为取向。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翻译是一种对源语进行阐释的活动,译文同原文在阐释上应该存在相似性。这就包括了两个主要的过程,在第一个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结合原文的语境和原文提供的话语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在第二个过程中,译者是说话人。根据自己对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读者认知环境和期待的估计,向读者示意和传达信息,使原文具有最佳关联性。由此可以看出,达到对原文的最佳关联性是译者最终追求的。金融英语是具有其特定的使用环境及阅读对象的有着特殊用途的专业语言,因而译者需要在翻译时将其译成地道的汉语,使其保留原有的专业性是译者应该追求的最佳关联性。因此,笔者认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对金融英语的翻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要能够体会到足够的语境效果;第二,能够满足译文读者在阅读时所带有的期望,使读者阅读起来并不费力;第三,译文通顺自然,词汇简洁带有专业性。

实例分析:语境足够,效果充分。达到对原文的最佳关联性一直是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的最大目标,换言之,译者必须充分考虑读者所在的语境以及他们所能接受的认知范围,因此,译者不能简单的照搬原意,很多时候必须将原文所隐含的意义明朗化,或者说将原文间接表达的意义直接化,因为原文的语境与读者的语境是必然存在差异的,所以译者要保证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体会到足够的语境效果。例如:itisclearthatwiththeUnitedStatesbuildingupastrongermilitarypresenceintheasia-pacificregioninordertocontaintherisingpowerofcountrieslikeChinaandindia,australiawantstojumponthebandwagon.(ChinaDaily/Business/opinion,2012-4-11)这句话可以这样翻译,在美国为了保持像中国和印度这样国家的上升势力而在亚太地区建立更加强势的军事力量的同时,很明显,澳大利亚也想跳上这辆乐队的花车。Bandwagon原意是指(国外游行队伍前面的)乐队花车,但是这也并不足以让读者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事实上我们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乐队花车是引领整个游行队伍的,那么这里的bandwagon指的便是一种引领的潮流,一种得势的浪潮。因此,为了适应没有这一文化背景的中国读者,我们便要化隐为显将其翻译成,澳大利亚也想加入这一浪潮。

满足期望,阅读省力。金融英语是独特的一种英语形式,它既有普通英语的一般特点,也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比如,它具有自己特定的阅读环境及对象,专业词汇多,常使用缩略语以及专有名词,句子大都使用长句或者被动句等等。通常金融英语的读者均为专业人士或者与之有联系的人,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因此译者便须注意他们的阅读习惯,使译文最大程度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阅读期望并不使其花费不必要的精力,从而达到最佳关联。例如,longposition这个词组在金融英语就有其独特的意思“多头头寸”,因此我们不能随便将其译为“长期位置”等,又如write这一词也具备专有的金融含义“签发、承保、编写”也不能译成“写作”等,如若这些词被简单的翻译成一般的含义,读者读起来便会非常费解,并且觉得译文很不专业。再如:CnooCwillhaveuptoa51percentinterestinanycommercialdiscoveriesintheblock.(ChinaDaily/europe/China-europe,2012-4-12)这里面的CnooC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hinanationaloffshoreoilCorp),而interest是指“股份”并非“兴趣”,试译:在这个区域内的任何商业开采,中国海洋石油公司都将持有51%的股份。

通顺自然,简洁专业。关联原则追求的是最佳关联而非最大关联,因此事实上关联理论是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翻译的内容和方法的。英汉两种语言思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语注重形合,也就是重分析,重形式论证,而汉语注重意合,也就是重综合,重总体思维,这样就要求译者必须具有从两者之间差异的良好的转换能力,译文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要将英语之形合通顺自然地转换成汉语之意合,抓住重点,逻辑条理清晰,将原文简洁并且具有专业性地译出。例如:thecreditindexesarelinkedtothedefaultriskonagroupofatleast100companies.acredit-defaultswapisafinancialinstrumentusedbyinvestorstohedgeagainstlossesoncorporatedebtortospeculateonacompany'screditworthiness.(ChinaDaily/europe/economy-expired,2012-4-9)如果按照英语原文的思维翻译,可译成:信用数据被连接到至少一百家公司的违约风险上。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金融工具被投资者使用来抵御损失在公司债上或者投机一个公司的信用价值。不能说这种译法不可以表达出原意,但是这种译文并不符合中文的思维习惯,也没有做到通顺自然以及简洁专业,因此将句子关系理顺,对相应专业术语进行确认之后我们可以译为:信贷指数与至少一百家公司的违约风险相关联。信贷违约掉期交易是一种投资者用来对冲交易以规避公司债亏损或对公司信贷价值做投机交易的金融工具。

金融英语由于其特殊性对译文有以上几点要求,通过对关联原则的应用,笔者认为是可以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1]刘彤.金融英语翻译中的关联原则[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2]屈平译:直译、意译与关联[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

[3]陶全胜.关联理论翻译观与应用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

[4]张靖.金融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8).

[5]王仲尔.金融英语词汇简洁性特征及翻译对策[J].管理与财富,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