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生爱国征文十篇小学生爱国征文十篇

小学生爱国征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28:33

小学生爱国征文篇1

五星红旗

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每当我听到这首经典红歌《歌唱祖国》时,不禁心潮起伏,激动万分!

我们伟大的祖国,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祖国,你使我想起了志在维新、视死如归的谭嗣同;你使我想起了,孤身一人,手举炸药包的董存瑞;你使我想起了,奋不顾身,用胸膛堵住枪口的黄继光;你使我想起了,弃医从文、疗救民心的鲁迅;你使我想起了所有为我们中华的独立崛起,探索着、痛苦着并奉献着的人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龙腾虎跃,世界瞩目。我们告别了节衣缩食的岁月,我们告别了身寒肚饥的日子,这个过程我们只用了半个世纪。那些“中国解决不了国民吃饭问题”的谎言不攻自破了,那些准备看我们乞讨的冷眼全被惊呆了。世界用惊异的目光重新申视着中国,中国用热情的双臂欢迎着世界。

悠悠中华,万载文明,浩浩中华,青春永驻。今天我想为我们伟大的神州高歌,想为我们伟大的中国喝彩。更为我们亲爱的祖国送上一分赤诚的祝福。

喝彩60年的艰苦奋斗!喝彩60年的辉煌巨变!如今,我们的中国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以凌云之势向世界宣告着我们非凡的成功:高速道路四通八达,机场港口一派繁忙。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四大工程捷报频传。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空前发展。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神七飞天再次让世界震惊。飞船升空的那一夜,我为我们的航天英雄们默默祝福,更为我的祖国默默祝福!体坛健儿更是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华民族一洗百年耻辱,重捍了民族尊严,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众志成城、奋发图强!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汇入历史的长河,永远在我的胸中激荡。

小学生爱国征文篇2

——读《可爱的中国》有感

南昌市第十七中初一(8)班徐琛

“目前的中国,固然是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帝国主义带给我们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的赶走而离去中国了……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是光荣的一天,绝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

“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谁?”很多人都会说:“是妈妈,妈妈用乳汁把我养大,妈妈时刻关心着我的冷暖,妈妈把我挂到了心尖上。”你是否曾经想过,有一个“妈妈”,她虽然未将我们生养,但她默默地关爱我们,把她的爱无保留地给了我们。或许有人已经知道“她”是谁了——祖国。

革命烈士写作于狱中的《可爱的中国》里,他用最美好的语言描绘我们的祖国:“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身体魁伟、胸宽背阔的妇女。中国有许多有名的崇山峻岭,长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中国地底下蕴藏着无限的宝藏。我们的母亲有雄巍的峨眉,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一本薄薄的《可爱的中国》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动着我,激励着我。

我们的母亲,本是一个可爱的天生丽人,由于无能的中国人让她日渐憔悴,在众多国家中抬不起头。作者以亲身经历概括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悲惨历史,愤怒地控诉帝国主义欺侮中国人民的罪行。这是祖国母亲的忠实儿子在身陷囹圄时为国而忧的呐喊,这是坚强的共产党人在随时可降的死亡面前向祖国捧出的赤诚之心。

小学生爱国征文篇3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的国旗下讲话,我们进行"弘扬长征精神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2016年"纪念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决定在全校开展"弘扬长征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方案给大家作介绍:

本次活动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和阐释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把弘扬长征精神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有机融合,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培养学生崇德尚义、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

本次活动主题:

弘扬长征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活动时间:

2016年3月至12月

介绍活动背景:

红军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中,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遗址、遗迹,英雄壮举和动人故事,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记忆。长征凝聚了民族精神,丰富了民族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中凸显出来的爱国主义、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品格要求在时展的长河中有着的强大生命力,是我们当代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应永远传承与弘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校主要组织开展以下活动:

1."我爱中国共产党"系列活动。1921年至2016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艰苦卓绝而又光辉灿烂的95年。为进一步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身体力行心向党、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有礼貌的价值追求,充分表达学生们沐浴党的阳光、幸福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学校组织开展以下活动:

①"长征故事我来讲"小学生演讲比赛。

活动要求:中、高年级(三~六)各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学校比赛,每班一位学生。

活动时间:3月18日

②"翰墨薪传——全校师生书法展览"选拔赛活动。

活动要求:

教师:联合学校工会在教师中开展本次活动。

学生:学校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好本次活动,并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学校比赛,每班选送两份。硬笔书法作品尺寸不小于16开;一、二年级用铅笔写。

活动时间:4月15日之前

③"沐浴党的光辉"学生经典诵读比赛。

活动要求:学校各班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选拔优秀节目参加学校比赛,每班一个,人数自定。

活动时间:4月21日。

④"童心向党——童声里的中国?成长的歌谣"优秀作品征集传唱活动。

活动要求:学校高年级(五、六年级)各班,4月30日之前,每班上交2份作品,参加比赛。之后,学校选出优秀作品,校大队部组织参加市级优秀作品传唱比赛。

活动时间:3~6月。

各班应积极组织开展班内传唱、诵读、演讲、书写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传播氛围,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感悟与成长。

2."我爱伟大的祖国"系列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在清明节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主题,组织开展文明祭扫等活动;在重阳节突出敬老孝亲主题,开展关心身边的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等;利用烈士纪念日、国庆、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日开展"向国旗敬礼"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具体活动方案,在学校校园网上有的,请老师们同学们仔细阅读,积极参加本次主题活动。

另外,本周我们有两个节日,一个就是明天的三八妇女节,让我们全体同学认真学习,已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小学生爱国征文篇4

2010年2月11日,人民教育家霍懋征老师离开了我们。她毕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教育实践,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真正的教育家是永不凋谢的。她的思想,她的实践,她的精神,已经融入中国教育的长河里,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宝贵教育财富,而且必将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继续发扬光大。

对于霍懋征这样一位来自小学教育一线的著名教育家,周恩来总理称她为“国宝”,薄一波副总理为其题词“一代师表”,温家宝总理称她是“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国务委员刘延东尊称她为“教育大家”。我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也一直在关注和研究她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思想,一批研究人员都曾与霍懋征老师进行过合作研究,并从她的教育思想中获取了丰富的教益。

在纪念和学习霍懋征老师,推进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今天,我想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对霍懋征教育思想的认识。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霍老师“以爱执教”的座右铭,说的是教师要热爱、尊重和关心学生,把真诚的爱给予每个学生。这是霍懋征教育思想的精髓。

霍懋征老师始终倡导爱的教育。她认为,对学生的“爱”不仅是对学生的身心小心翼翼的呵护,更是对每一名学生个性特点的尊重和理解。她说:不爱学生,就不可能关心他,也不可能教好他。霍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因爱孩子而从教,用爱心以育人。几十年如一日,用爱的情怀,爱的艺术,教育着每一个学生。

她说,“我爱我的学生,学生们也爱我。每个孩子,我都认真去教,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个。”霍懋征老师真正做到了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从无偏向和歧视,和学生平等相处,坚持把真诚的爱给予每个学生。

二、“要给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

“要给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是霍老师对“以学生为本”的诠释,是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长处,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学有所成。这是霍老师赏识人人,人人成功的学生观。

首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整体发展的教育价值观。霍老师反复强调,“要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教师要培养学生好的习惯,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思想品质和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使学生一生受益。

其次,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霍老师把学生看作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生理、心理特点的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少年。她在教学中主张“目中有人”。教师应研究学生、认识学生、始终将学生放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上,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创设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同时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她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这是新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反映了教学活动的本质。

第三,“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是霍懋征先生对待学生的八字方针。她激励每个学生好学上进,发现并赏识每个学生的才华,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以爱心、信心和耐心期待每个学生的成功,哪怕是很小的进步。她说:“要让学生能放飞梦想,每一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第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霍老师从不说伤害学生的话,并常用“你真棒,肯动脑筋,再想想,你还能做得更好!”来鼓励学生。她认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应该是教与学的相长,是双向的互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

三、“为育人而教”

“为育人而教”就是要教书育人,寓德于教,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是霍懋征老师的教育信条。

一方面,提出“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可以塑造学生的未来。”“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霍老师认为,儿童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小学阶段谁也看不准学生的未来。我们只要耐心地等待,悉心地照料,它就会生根、发芽、成长,最后结出丰硕的果实。小学6年,教师塑造的是成人的雏形,雏形的成败全凭老师的一颗心。

另一方面,倡导“文道统一”。霍老师提出“语文教育是塑造人的教育”。在十年浩劫中,霍老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痛失爱子。从那时起,她就下定决心,只要能重返讲台,就要教语文,把学生培养成真善美的一代新人。改革开放以后,霍老师如愿以偿。于是,她积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在她看来,语文中的语言文字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中就是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文与道的统一。因此,她始终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从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方面育人,坚持把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统一起来,努力为21世纪塑造创新型人才。

还提出“十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这“十个学会”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是极具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教育思想。

四、“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霍懋征老师的又一句名言。她认为,教师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还要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这是霍老师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境界。

1.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霍老师认为,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即全面发展的思想,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必须时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起主导作用,努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研究问题,并能设法解决问题。为了向课堂要质量,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进入角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要用自己的语言、丰富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霍老师认为,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要因人、因内容而有所变化,手执能开各种枷锁的“金钥匙”,才能为所有的学生开启智慧之门。孔子曾讲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霍老师在教学中也很重视贯彻启发式原则,但她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察言观色”,善于听取学生的发言,善于调查研究,在现代条件下,老师不能等待学生“愤悱”,而是要用积极的方法,去为他们创造“愤悱”。创造一个“愤悱”,进行一次启发,学生恍然大悟,再创造一个“愤悱”,再进行一次启发,学生再恍然大悟。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语文的能力不断达到新的境界。对于古人的经验不能照搬,而是要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3.探索出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上世纪50年代她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数量要多,质量要高,速度要快,负担要轻”的十六字教改方针,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课堂质量、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

4.很早就提出“向45分钟要质量”,当堂知识当堂巩固,课外时间留给学生“玩儿”。

她的数学教学深入浅出、形象直观、注重规律、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掌握知识灵活,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她经过努力试验和独立思考,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良好教学效果的小学语文“讲读法”。她认为,语文教学要“精讲多练”,要让学生大量阅读,只要读的文章多了,学生就能受到更多的教益。她提出的“五多四好”被人们称为“霍式教学法”,即“多读、多想、多听、多问、多练”,“课前预习好,课上学习好,课后复习好,运用实践好”。她的做法就是精讲、多练,合理地组织课文,改“讲读法”为“读讲法”,“以读为主、以讲为辅”。

五、“敬业修德,与时俱进”

“敬业修德,与时俱进”,是霍懋征老师对教师神圣职责的感悟。她在长达60余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践行了这个主张,树立了真善美的丰碑,是新时代教师的光辉典范。

一是热爱教育事业,有终身从教的崇高理想。霍老师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普通的爱,而是建立在对教育的忠诚,对儿童的信任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把本职工作看做“事业”而不能只当成一项“职业”。“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钻研事业所需要的一切,学生所需要的一切。霍老师曾无限深情地说过:“我一生从教的体会,那就是六个字:光荣、艰巨、幸福。”这六个字饱含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感悟和奉献。霍懋征先生大学毕业,即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六十余年,无论风风雨雨,都没有改变她献身教育的选择,并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退休后,她仍心系教育,耄耋之年还先后到新疆、青海、甘肃、贵州、广西等地作教育考察,送教上门,把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西部教育。热爱教育,倾情投入,坚守教育,终身无悔。

二是加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等方面的修养。霍老师强调,教师思想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三是具备开拓创新的职业素质。她提出,培养创新型的下一代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勇于探索,敢于打破常规,不囿于传统教育观念,乐于接受现代教育观念,乐于经历艰难开拓创新。以乐此不疲的创新精神感染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余年,总是站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不断取得新成果,不断创造新经验,在全国小学教育界持续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永不满足,勇于探索,与时俱进,既是她不断取得成功的动力,也是其教育思想生命力的来源。

如前面提及的那样,上世纪50年代,霍老师就积极进行学制改革实验,探索语文教学规律,逐渐形成一套有效“讲读”教学法,蜚声全国。此后,她又大胆进行改革,注重文道统一,注重双基教学,注重课堂讲授的启发性,成为她教学风格的几个突出特点。改革开放后,她持之以恒地对小学教育教学进行探索。经过细心和努力的探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果断改变了自己过去的“讲读课”为“读讲课”,教学风格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讲讲读读、议议练练、学习为主、注重智能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生爱国征文篇5

文章都是通过一个个人物和事例描绘了中国人民反抗压迫的光荣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奋斗征程和一个个鲜活的英勇人物。有些学生受社会不良价值倾向的影响,对课文中革命先烈和著名历史人物的言行难以理解。这时,就需要通过教师讲述当时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成长历程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物行为的必然性以及其思想的崇高伟大,纠正学生的错误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繁荣发展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

二、增进学生对祖国历史的了解

小学语文教学教材中还有《长城》《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颐和园》等一些反映我国人民伟大劳动(发明)的文章。而这些文章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将延绵不绝的中华历史文化以及人民的璀璨成果渗透其中,加强学生对凝聚劳动人民心血和智慧的历史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了解,增加他们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对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传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热爱学习、发明创造的不竭动力。

三、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英雄的故居、抗战遗迹、革命旧址等,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爱国英雄们在中华大地上的奋斗历史以及伟人、烈士为国奉献、牺牲的伟大精神,加强学生建设富强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在《》《狼牙山五壮士》《别了,我爱的祖国》等一些课文的教学之后,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请亲历长征的老红军讲长征故事,让学生结合课文,增进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了解,让学生在浓厚的红色氛围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小学生的阅历以及思想认识有限,许多时候并不能理解一些深奥的道理,但他们却能对爱国主义情感产生朴素的共鸣。

小学生爱国征文篇6

关键词:符号学;罗兰・巴特;五种符码;《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184-4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47

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一生共出版了19部长篇小说和75篇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多以美国南方的历史为背景,创造性地将现代主义手法和现实主义题材相结合,生动而真实地描绘了美国南方200年来社会变迁的广阔画卷。他的六部代表作,《喧嚣与骚动》(theSoundandtheFury,1929)、《我弥留之际》(asiLayDying,1930)、《圣殿》(Sanctuary,1931)、《八月之光》(Lightinaugust,1932)、《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absalom!,1936)和《去吧,摩西》(GoDown,moses,1942),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成为南方小说的艺术高峰。在创作手法上他善于运用时空颠倒、多角度叙述、象征隐喻、神话结构等技巧来表现西方现代人的复杂心态。正如194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葛斯达夫・赫尔斯多来姆在授予福克纳诺贝尔文学奖时所致的颁奖词中所说:“福克纳是20世纪小说家中,一位伟大的小说技巧的实验家……他的小说很少有两部是相互类似的。他仿佛要接着他那持续不断的创新,来达成小说广袤的境地”(陈映真,1981:6)。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在美国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完成的博士论文,对于英语作家的研究中关于福克纳的占第二位,仅次于莎士比亚(杨金才,2002:340)。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aRoseforemily,1930)是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通过爱米丽小姐一生的悲剧命运,为我们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南方贵族阶级日趋没落的衰亡历史,以及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南方民众整体心理状态和社会精神面貌。据笔者统计,自1979至2010年中国期刊网可检索到的涉及这部作品的论文共近200篇,从女性主义、新批评、历史主义、神话原型、精神分析、读者反应、主题特色、叙事手法、写作风格等角度均有解读。本文拟从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的五种符码入手,对小说文本中不同的符号进行分类和分析,来探讨这部小说中不同符码对主题的贡献,并验证这一符号学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与海明威不同,福克纳所代表的不是“一代人”,而是“一个区域的人”――南方。作为南方社会的一份子,福克纳从不掩饰对自己家乡传统经济结构和传统美德的赞赏和眷恋,同时在理智上又看到了奴隶制、清教主义父权制和妇道观对普通民众的戕害,并勇敢地举起讨伐的旗帜。延续“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一贯的风格,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充满了荒诞、怪异的气氛。爱米丽・格里尔小姐是南北战争时期南方淑女的代表,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恪守南方社会对妇女的操守与信仰。她成年后,父亲赶走了所有的追求者,以致年近三十仍待字闺中。从丧父之痛中恢复出来后,她开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遇到了“北方佬”荷默并与其出双入对,然而婚姻的愿望却不能达成。最终爱米丽毒杀了荷默并守尸而眠若干年,直到她去世才被发现。

这部作品时空颠倒错乱、视角复杂多变、人称指代模糊、象征隐喻丰富,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具有极大的探讨空间。法国当代杰出的思想家和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1915~1980)在他的专著《S/Z》中专门分析了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1850)的中篇小说《萨拉辛》(Sarrasine,1830),其中提出了五种符码的主张――意素符码、阐释符码、布局符码、文化符码和象征符码。这一划分的依据是词汇单位(lexis)在五种能指系统中产生意义的途径。下面我们结合五种符码在本文中的体现分别加以解释。

1.意素符码

用一个(近似的)词来指明阅读单位涉及的含蓄意指的所指,如法语中以阴性特殊词素e结尾,其所蕴含的女性质素是个所指。它可用来固著在文中的好几处地方,是个迁变的因素,可融合其他相类的因素,以创造性格、环境、转义、象征。巴特把它叫做“个人的声音”。

在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南方,奴隶和女性都是备受压迫的对象,区别仅在于奴隶制从政治和经济上对奴隶剥削迫害,而清教主义父权制和妇道观从社会道德上给女性设置了重重限制。在本文中,唯一一个伺候在爱米丽小姐身边直至“老态龙钟”的人就是那个花匠兼厨师的黑人仆人托比。他驯良顺从、任劳任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履行着他买菜做饭的职责。当爱米丽渐渐老去他也“头发变白了,背也驼了,还照旧提着购货篮进进出出”;而且从来缄不做声,“他跟谁也不说话,恐怕对她也是如此”,以至于“他的嗓子似乎由于长久不用变得嘶哑了”。而我们的女主人公爱米丽不也正是南方传统制度下始终恪守规则、饱受迫害又从不反抗的典型吗?其实无论是爱米丽还是黑仆托比,都是南方制度下受压迫人群的一个代码。尽管爱米丽是女性、出身于贵族家庭,尽管托比是男性、身为社会底层的黑奴,但种族与性别的差异都无法使他们逃离南方社会中受压迫的命运。在这里,作家的关注点已超越了种族和阶级的界限,如福克纳本人所言“我想说,并且我希望,我唯一属于的、我愿意属于的流派是人道主义流派”(RobertJelliffe,1966:95)。托比就好像是爱米丽的影子,如影随形,形存则影存,当爱米丽与世长辞后,黑人托比就也自然地“随即不见了”、“从此就不见踪影了”。

2.阐释符码

以不同方法表述问题、回答问题,以及形成或能酝酿问题,或能延迟解答的种种机遇事件,它使某个谜被指向、提出、阐明,继而拖延,最终豁然解开。比如萨拉辛所指为何?是一个地名、一件事物、一个女人?这一问题至极后处,依据名叫萨拉辛的雕塑家的传记,方得以解答。它是“真相的声音”。

在本文中,作者巧妙地使用阐释符码,多处布设迷局与悬念,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而其高超之处就在于随着情节的层层推进,所有的谜都因同一个发现而被解破。其中最突出的谜有三个。第一个谜:爱米丽与“北方佬”荷默的交往遭到了公众的反对,被认为是“全镇的羞辱”、“青年的坏榜样”。最后妇女们终于迫使侵礼会的牧师去拜访她,试图做思想政治工作,结果是“访问经过他未透露,但他再也不愿去第二趟了”。牧师为什么不愿再去了?他和爱米丽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对话?爱米丽的态度又是如何?作者在此没有交代,我们也不得而知。第二个谜:牧师出师不利,第二天牧师夫人就写信给爱米丽外地的两个堂姐妹求援,姐妹俩为这事专程赶来,但“一个星期后她们就走了”,而且“荷默又回到镇上来了”。究竟为何?姐妹俩是碰了爱米丽的钉子悻悻而归,还是已经说服了爱米丽叫荷默来正式分手?在此作者对内情又是避而不谈。第三个谜:堂姐妹走后的一天黄昏时分,荷默又回到镇上来了,然而“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荷默・伯隆”。后来他究竟有没有从爱米丽家出来?又去了哪里?这所有的疑问都直到小说的结尾才真相大白:爱米丽深受传统制度的禁锢,不肯轻易屈服但又无力反抗,婚姻的愿望不能达成但又不愿放弃爱人,选择了一种爆发式的灭亡――毒死荷默,用“那比爱情更能持久、那战胜了爱情的煎熬的永恒的长眠”使他驯服。

3.布局符码

包括情节符码和行为符码两部分。因为读者阅读时都要在某些一般名目下(如漫步、谋杀、约会等)来积聚一定的信息,这些情节和行为就构成了序列。布局符码往往是一个动词,如“沉陷在”、“进入”、“告别”,或者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名词,如“门”、“剧院”。此处序列的唯一逻辑即“已做过”或“已读过”,它对应的是“经验的声音”。

出身于贵族家庭、深受传统道德观熏陶的爱米丽,无论言谈举止,无论父亲在世时还是与荷默热恋中,始终保持着典型的南方淑女的气质与做派,冷峻、高傲、从无大喜与大悲的真实情感宣泄。镇政府派代表团来她家收税,“她没有请他们坐下来”“只是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说话的声调“冷酷无情”。爱米丽的父亲死后的第二天,按照风俗,镇里的妇女们来她家拜望,她在门口接待她们,“衣着和平日一样,脸上没有一丝哀愁”。当她与荷默的恋情遭到乡里的反对,她依旧“把头抬得高高――甚至当我们深信她已经堕落了的时候也是如此,仿佛她比历来都更要求人们承认她作为格里尔生家族末代人物的尊严;仿佛她的尊严就需要同世俗的接触来重新肯定她那不受任何影响的性格”。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与行为,我们发现,爱米丽没有感情的流露并不代表内心真的没有喜怒哀乐,而是由于要维持“传统的化身”这一身份,不得以掩藏了真情实感。长期的压抑正是导致爱米丽最后做出令人震惊之举的主要原因。

4.文化符码

对科学或智慧符码的引用,涉及物理学、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知识类型,是发自人类传统经验的集体而无个性特征的声音。它源自格言符码,是文本中时时引及的诸多知识或智慧符码之一,它是“科学的声音”。如“柔言释冰雪”。

文化符码的设置在这篇小说中是较为浅显易见的。“汽车间和轧棉机”与“棉花车和汽油泵”,通过新旧对比,体现出了北方新生的工商势力与南方传统经济模式的对峙。这是代表南北方差异的文化符码在社会经济层面的反映。社会道德层面集中反映在择偶观的巨大反差――在爱米丽眼里,荷默“个子高大,皮肤黝黑,精明强干,声音洪亮”“随便什么时候人们要是在广场上的什么地方听见呵呵大笑的声音,荷默・伯隆肯定是在人群的中心”;而在镇里的人们看来,荷默只是“一个北方佬,一个拿日工资的人”,他们认为“爱米丽小姐体内暗藏的动摇的不仅是老姑娘的完整性,而且是南方历史和阶级的整个根基”(DianeRoberts,1994:158)。作者的叙述话语中对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认可,意在回避仅仅控制人物生活态度的文化代码――对昔日南方传统的眷恋和对北方工业文明的抵制。

5.象征符码

“象征的声音”较好理解,按巴特的说法它是在象征区(lechampsymblique)内凸现了辽阔的范围,即对照的范围,以此形成了引子单位。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萨拉辛》开头便以“白日梦”一词连接其相反的两项。

S・纳代尔(S・nadel)区分了三种主要的象征性为:符征(如物件、徽章等)、社会称谓和仪式(这种象征程序可显示社会关系与等级)(李幼蒸,1999:496)。在文学作品中,房子往往象征着家庭和温馨的生活,而在这篇小说中,房子却另有深意。笔者认为,它既是一个符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仪式。爱米丽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美国南方贵族家庭,而在她的父亲死后,那座房子是“传说是留给她的全部财产”。按常情来看,一个贵族家庭就算再落魄也不至于只给后代留下一座房子,作者这样的安排用意何在?要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座房子。“那是一栋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19世纪70年代风味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此中大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和“雕栏玉砌应犹在”的怀旧情怀。在工业文明已濒临家门之际,“房子虽已破败,却还是执拗不驯,装模作样,真是丑中之丑”,又可见“问君能有几多愁”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奈感慨。这都是从外部的视角观察的结果,下面让我们走进房子的内部,去看看里面的布置又给了我们怎样的象征意义。穿过“阴暗的门厅”,房子里“一股尘封的气味扑鼻而来,空气阴湿而又不透气”,客厅里“摆设的笨重家具全部包着皮套子”并且“皮套子已经坼裂”。窗子上挂着“百叶窗”,“尘粒在那一缕阳光中缓缓旋转”,壁炉前放着“已经失去金色光泽的画架”。在爱米丽的最后一个学生离开后,“前门关上了,而且永远关上了”。就是这座古老、阴暗、破旧的房子,爱米丽除了热恋期间有过几次和荷默驾马车出游外,可以说她的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关在这里度过的。它象征着美国南方的奴隶制、父权制和妇道观,也象征着新的社会进程中南方制度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正是这样一座有形的和无形的房子将爱米丽的一生密闭其中,以至于酿成最终的人间惨剧,而人们看到它大势已去的同时仍不免有些许留恋感怀。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向来是难以解读的,这也许正是它不断被解读原因之一。这里我们以罗兰・巴特五种符码来分析了他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从文本中分别找出了意素符码、阐释符码、布局符码、文化符码和象征符码所对应的所指。五种声音的交汇,共同谱写了对主题的贡献――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是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它的父权制和妇道观对妇女精神的戕害不亚于奴隶制对奴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压迫。然而,作家对旧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却不单限于讨伐,正如福克纳本人在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发表的著名演说中所提及:“诗人和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去鼓舞人的斗志,使人记住过去曾经有过的光荣――人类曾有过的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怜悯与牺牲精神――已达到不朽。诗人的声音不应只是人类的记录,而应是使人类永存并得到胜利的支柱和栋梁。”

参考文献

DanielC.Semiotics:theBasics[m].London:taylor&FrancisGroup,2002.

DianeR.FaulknerandSouthernwomanhood[m].Geogia:theUniversityofGeogiapress,1994.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赫尔斯多来姆.颁奖词[C].陈映真主编《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台北:远东出版公司,1981.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罗伯特・司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罗兰・巴特.S/Z[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杨金才.新编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威廉・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杨岂深译.名作欣赏,1995(6).

小学生爱国征文篇7

关键词:王统照;创作流变;外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建树的作家,都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都吸收了外国文学的营养。

   山东现代文学的奠基者王统照也不例外。王统照是位翻译家,在他笔下出现了大约二十个国家将近二百名外国作家的名字。当他拿起笔来从事写作时,外国文学的风格就会十分自然地影响到他。王统照的创作格调,始而朦胧晦涩,终至开朗坚实,与他从不同的角度吸收外国文学的营养息息相关。

   一从1916年接触《新青年》开始,王统照热烈地拥抱新文学,走上了现代文坛,到1926年因为母病从北京返回故里,是王统照创作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的王统照,追求爱与美的理想,并把它当作改革人世的良方。“五四”是一个哲学的时代,在西方思潮共时性的引进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萦绕在人们的耳际。作家们探索和创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了解人生之谜”、“人生究竟是什么”。王统照认为人生应该美化,美是人类生活的第二生命。“此人类烦闷混扰之状态,亘遍于地球之上,果以何道而使人皆乐其生得正当之归宿欤?斯则美之为力已。”“爱而无美,则其弊为干枯为焦萎,将有凋落之虞。宇宙之美苟无自然两性之爱,则纵使有恒河沙数之美象实体,亦将与吾人之情感不生重大变化。”在他看来,爱与美是一致不可分离的,是“交相融而交相成”的[1]。因此,他竭力渲染爱与美的崇高和感人魔力。《微笑》中美丽的女犯人在无意中的一次微笑,竟然感化了小偷阿根。这个神秘的微笑,使阿根出狱后“成了个有些知识的工人”。然而,黑暗、丑恶的现实不允许清醒的作家完全按照自己虚幻的理想去描绘生活,那个爱与美的化身的女犯人却处于终身监禁的地位。这也就难怪王统照在《一叶·诗序》里发出了悲感和歌吟:“人果然是相谅解与相亲密啊!为何人生之弦音上,都鸣出不和谐的调子?”[2]从艺术上说,这个时期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诗剧,还是小说,都带有较浓重的象征意味。《沉思》中的琼逸和《微笑》中的女犯人一样,实际上是爱与美的化身,她做模特儿的目的是通过艺术的媒介将美传达给人们。然而,她却被画师的猜忌、记者的私欲、官吏的邪恶所包围,从而暗示出爱与美难以在污浊的尘世中立身。

   这种既强调爱与美又难免苦涩的内容特点,与轻清、婉曲的风格的形成,与叶芝、泰戈尔的影响甚大。

   叶芝,旧译作夏芝,是现代爱尔兰著名的抒情诗39人与作家,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也许因为相似的家庭背景和自然环境,也许因为共有的诗人气质与天资聪慧,王统照是五四时期介绍叶芝最勤的作家。他认为,尽管叶芝的性格中也有偏激的成分,尽管叶芝的思想中也有爱与美的“至上”,但总起来看是折中的、温和的;尽管叶芝的创作也有象征主义与唯美主义因素,但又是紧密结合现实人生的,而不是颓废主义的。因此,热爱生命热爱自然歌颂生命歌颂自然,成为两人的共同特性;在这个糊涂的社会与人生中,另创造出一个爱与美的小世界来,成为两人共同的信仰。

   在艺术表现上,王统照认为,叶芝的诗多采用爱尔兰古代神话的故事,多用草木、器具、景色来象征,“因为借神话表现出的精神,虽是虚幻缥缈,然意思与讽刺,却与人生的事,是有密切的关联。”[3]他尤其欣赏叶芝“能于平凡的事物内,藏着很深长的背影”,“能于静穆中显出他热烈的情感,深运的思想”[4]。

   自始就抓住创作方法问题,是王统照吸取外国文学营养的一大特点。他抓住了叶芝用富有质感的形象去表达抽象的哲理的特点,但他不是步趋叶芝神秘故事的外形,而是摄取叶芝象征艺术的精神。

   而且,王统照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叶芝的象征主义,而是把自己对中国近代历史和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溶解进这种艺术方法之中。

   王统照第一本诗集《童心》的“弁言”诗,在凄婉迷蒙的文字间,散发着泰戈尔似的情调,即在幽静的自然中寻找人类已失的童心。事实上,唤醒王统照创作灵感的外国作家,第一是叶芝,第二便是泰戈尔。翟世英曾说,在中国文学家中,最受泰戈尔影响的有两人,冰心和王统照。王统照称泰戈尔为“名满世界而且永久不朽的诗哲”。1924年,泰氏来华讲学,王统照充任翻译。当然,王统照和冰心都受过泰戈尔的影响,但所受影响的角度甚是不同:冰心较多地取法于《飞鸟》、《新月》,她以一种清雅空灵的笔致,把人们从贪淫的成人世界带进天真的飞鸟与新月之国;王统照却较多地取法于《吉檀迦利》,他那枝忧戚缠绵的诗笔,虽然也引导人们去追求梦里的花痕,但更使人难以忘怀的,却是人间的泪痕。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表示要付出劳动和血汗,走近贫贱的人群;王统照《在山径中》也对山村的贫困百姓的饥寒表示同情与爱怜;《吉檀迦利》抨击虚伪,诅咒丑恶,保持人格的高洁;王统照的《虚伪》强烈地批判人间的虚伪;《吉檀迦利》第一百首“我跳进形象海洋的深处,希望能得到那无形象的完美的珍珠”,与《童心》最后一首“万千劫后,偶有入海寻求珍贝的渔夫,他或者发现这蛟龙吞噬不了的心痕”中,把自己的诗比喻成剪成碎锦的“心痕”,设喻相似,异曲同工[5]。

   在王统照看来,泰戈尔和叶芝是相通的。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第一次用英文印行时,就是叶芝作的序,尽管他们作品的形式不同,但思想上却多有彼此契合之处。作于1922年的长诗《独行者之歌》就在思想上兼有泰戈尔、叶芝的成分,诗风却更为接近叶芝,把奇特的叙事、浓烈的抒情和朦胧的象征融为一体。

   当然,王统照的营养不仅仅来自叶芝、泰戈尔,一个突出的例证就是,无论是情节上,还是主题上,七幕话剧《死后之胜利》都与王尔德的《莎乐美》有相通之处。

   从情节上说,《莎乐美》说希罗底(herodias)的女儿莎乐美痴情于施洗者约翰,想吻一吻他,遭到拒绝之后请求父王将他杀死。希律王(herod)要求她跳了“七重面纱之舞”后,满足了她疯狂的爱欲,使她有机会吻了盛在银盾牌里的约翰的头,之后希律王又由于嫉妒指使卫士打死了她。《死后之胜利》描写的是,无耻下流的花花公子苏慕愚为了将家庭教师吴珪云霸为己有,便在警察厅侦缉科长周余商的精心策划下,将青年画家何蜚士的巨制《死后之胜利》窃占,并在全国绘画赛会上获得第一名。他企图利用窃得的名誉获取对绘画十分爱好的吴珪云的欢心。吴珪云在报纸上揭露了苏慕愚的无耻行径,将崇敬之情投向濒临死亡的青年画家,他“双手扶之,泪沿颊下,回首微仰,与吴接吻,吴俯首就之,吻其血唇。何口中血忽大喷,吴衣衫尽为血染。”《死后之胜利》的主题,宣扬了爱与美的力量,鞭挞了践踏爱与美的邪恶势力。《莎乐美》也宣扬了美的伟大与崇高,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

   王统照在《死后之胜利》里,通过何蜚士的话直言他所受到的《莎乐美》的启示:“我记起我在学校时代,曾读过王尔德的《莎乐美》的剧本,莎乐美不是至美无比的姑娘吗?她宁愿与死人之头接吻,以偿她对于美的特异的嗜好,这是何等的奇异与壮严啊……”二1926年,29岁的王统照奉母命离京,返回故里,彻底告别了自己在北京与玉妹的一番情感纠葛。

   离开了伤心惨目的北京,只有将这一番情天恨海彻底埋葬在心中,笔下还不能流露出任何蛛丝马迹,只能把深深的哀伤和思念,织成一幅无边无际的深情绵邈的轻纱,笼罩在几乎所有作品之上。于是,我们发现:之前,他的几乎所有作品大都与婚姻爱情有这样那样的关联;而此后的作品,却压根断绝了这一在前期小说里始终处于中心位置的主题[6]。

   于是,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他写了不少的现实主义作品,1933年更出版了《山雨》这样的现实主义力作。《山雨》发表后,茅盾称其为“目前文坛上应该引人注意的新作”,吴伯萧则把《山雨》与《子夜》并论,称1933年的文坛为“子夜山雨年”,“一写农村的破产,一写民族资产阶级的败落。”这变化,与离开了文化中心北京,使他有暇对自己以前的创作有了更冷静的反思有关。对前期小说,他评价说:“实则是空洞,虚泛,只凭一点简单的幻想与浅薄的文字点缀热闹而已。”[7]184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王统照很早就完成了《微光》的翻译,却最终没有出版:这不仅因为叶芝思想玄虚、文笔朦胧,难以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更因为译者本人后来看到了叶芝的象征难以深沉地写出充满血与泪的中国社会,而转到现实主义的方向上去了。一方面,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美梦,“苦痛像一把铁铗,把心灵铗起来”;另一方面,他看到了“在那个时候,由真切体验生活中而写出作品的是鲁迅先生与叶圣陶兄”[7]184,从而坚定地把自己的创作转到与他们一致的轨道上来。

   这变化,更与俄苏文学的影响有关。瞿秋白在《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中曾说:“俄罗斯文学的研究在中国却已似极一时之盛。何以故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俄罗斯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生出极大的变动,掀天动地,是全世界的思想都受到影响。……而在中国这样黑暗悲惨的社会里,人都想在生活的现状里开辟出一条新道路,听着俄国旧社会崩溃的声浪,真是空谷足音,不由得不动心。因此大家都要来讨论研究俄国。于是俄国文学就成了中国文学家的目标。”[8]事实上确实如此,从鲁迅开始,中国现代作家少有不受苏俄文学影响的。王统照在回忆自己初期的文艺活动时说:“爱读的是十九世纪俄国作家的作品。以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克罗连科与契诃夫的小说散文较多。”热爱俄国文学,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更受作家的文学观念和人生理想的制约。王统照早期强调爱与美,重视艺术性,但同时也十分看重文学的社会功利目的,甚至夸大地认为文学可以改造社会,扭转乾坤。这使他不仅非常热心地介绍俄苏文学,还对俄苏作家的高尚人格非常敬佩。他以响亮的歌喉赞颂高尔基是“怒号的云海间”的“一只海燕”,“一支笔造成巨塔矗立在人类中央”,他饱含深情的歌唱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他是“暴风雨之所产生”,“百炼钢的化身”,“他能看清黑暗中的魔群”,“他是不盲的盲人!”如此亲密、热烈地精神交往,自然使王统照的思想性格、人生信念、文学兴趣乃至创作方法,都受到了俄苏文学的深刻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描写下层人民苦难的圣手,剔挖人物灵魂的残酷天才。王统照1933年的短篇小说《父子》写“子杀父”的悲剧,其艺术格调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极为相似。《父子》不仅直接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提取了“子杀父”的神话原型,两部小说的情节模式和人物特点之间也具有对应关系。

   契诃夫被王统照称为“一个极超越的艺术家”,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天才的讽刺手法,都与王统照的审美情趣十分相投。在王统照的短篇小说中时时可见契诃夫的艺术折光。同样作于1933年的《五十元》,叙述一位老实的农民被逼借债买枪加入联庄会,但当土匪洗劫他的家园时,头领却见死不救,遭致家破人亡的下场:王统照用契诃夫式的反讽手法,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了“社会制度的黑暗,生活的悲惨。”20世纪30年代,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和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被译介到中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王统照对它们的结构方式很感兴趣,并在创作中借鉴之。《春花》主要表现五四退潮时期青年学生的分化,同时描写了四五个人物的行踪和心理,以同学、同乡、亲友等关系交叉连接,以集合、送行、互访、巧遇、通信等方式巧妙穿插。这种若干主角平行发展的结构方式,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故事的连贯性、完整性的结构方式,颇为独到。

   1921年底,《小说月报》刊出了《猎人笔记》中的《活骸》,在译文之前的“译者志”里,王统照对屠格涅夫的作品赞不绝口:“他的叙述与描写的本领,真有能引人入胜的方法!虽是很平常的事,一经他的手笔,便使人起最大量的同情,与兴感。”屠格涅夫极擅长于描写自然风景,日月星辰、天空白云、晨光暮霭、雨露风霜等等自然现象以及大自然中的湖光山41齐向东,等:王统照创作流变的外国文学因素色、树林原野、香花野草、禽兽虫鱼,在他的笔下无不显得诗趣盎然,情味无穷。王统照对此有深刻的感悟,《山雨》的景物描写对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有明显的借鉴。《山雨》中对于带有悲剧色彩的中国北方农村景物的描写,使读者很容易想到《猎人笔记》中对俄罗斯风光的感人至深的描写,想到《树林和草原》、《白净草原》、《死》等等篇章中情景交融的风景画面[9]。

   三

抗战爆发后,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王统照义愤填膺,与其他一些进步作家一起,决心以笔作枪,投入到一场神圣的没有硝烟的抗日战争中。1937年七八月间,他为《大英夜报》编辑文艺副刊《七月》,1938年五月,由烽火出版社出版了诗集《横吹集》,1940年四月,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诗集《江南曲》。

   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抗战年代,爱国主义是文艺创作的时代母题。这一时代母题,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着王统照抗战时期的全部作品,不过在他的诗集《横吹集》、《江南曲》中表达得更为直接、更为强烈、更为深沉罢了。与以前的诗作比较起来,《横吹集》、《江南曲》里是慷慨激昂的成分多了,委婉含蓄的意味少了,放声悲歌的成分多了,苦闷忧郁的成分少了。

   除了这两部诗集,这个时期王统照的创作方法又有变化,在客观写实中杂进了主观的抒情和朦胧的象征。究其原因,基本上在于上海孤岛的政治环境的险恶,也即是所谓“逆境多曲笔”。王统照这样解释:“《母爱》、《华亭鹤》两篇乃抗日初期蛰居上海时所写,那时中国抗日的刊物还可在租界中出版,但为了避免麻烦,就不能说得十分露骨。我为某两个刊物写这两篇,是用了比喻和暗示的手法的。”[7]189创作方法的变化,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却是他接触了新的艺术环境,有了新的艺术追求。1934年,因为《山雨》被国民党政府查禁,王统照被迫离开上海到欧洲游行,考察西方的文学艺术。

   他寓居伦敦,在剑桥大学研究半年,漫游了法德荷意瑞士波兰等国,接触了一些欧洲的现代文人和艺术流派,大大开阔了他的文学视野。令人品味的是,作为一个写出了《山雨》的成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拜谒的却是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坟墓。他推崇雪莱“想象丰富,活跃,与种种比喻的明切有力,”称赞他的《西风颂》把西风、秋空、人生的变化和物我的谐调连为一体,是一首“非天才洋溢的诗人便难以着笔的好诗”[10]518。美国作家艾伦·坡的诗歌、小说,“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可怕发展成恐怖,把机智夸大成嘲弄,把奇特上升到怪异和神秘”,满是古怪、奇特、病态的形象,王统照却赞扬他的“诗歌、小说,技巧无不精美”,认为他的作品“所示的印象更见沉实,鲜明。”[10]517推崇雪莱,赞美艾伦·坡,这些话都出自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之口,只能表明他已经不满足于原有的创作方法,他在艺术世界里有了新的追求。

   也就是在这时,一向重视创作方法的他却说:“何必斤斤于新旧的形式,拘拘于言志载道的称名,写实与象征的争执”,何必“把定型的理论硬向作品上套定”。他事实上曲折地讲出了这样一个道理:现实主义是可以和象征主义等艺术方法共存的。

   这种共存的努力,早在1935年的长篇小说《春花》中就已经有所体现了。小说描写在五四运动退潮期,北方省会的一群学生的分化,“东飞伯劳西飞燕,不及黄泉无相见”,有的高升,有的退隐,也有的在继续前进。小说以凄婉轻柔的笔调,刻画出这些出身不同、性格不同、归宿不同的青年的内心变化,重新出现了王统照早年小说那种细腻的心理刻画和委婉的主观抒情。它间或采用了一些富有象征的意象,以小虫落入蛛网,比喻有志青年为家庭所羁绊,以伤鸟找到故巢,形容信念破灭而遁入空门的青年的心境。作者在该书的自序中表示,自己已经不满足于“纯客观的现实主义”,他要透过社会的侧影来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11]。

   《春花》之后,象征的浓雾,渐次蔓延,笼罩着他的译文、杂文、小说和散文诗。1938年陆续翻译的《“灵台”微语》,在短小的散文诗和哲理诗中,寄托作者对于人生与宇宙的观点,其中的象征手法运用得很成功,做到了“辞简味深,情约意远,深沉诵读,动人遥思”。

   他自己写的散文诗,如《失了影的镜子》、《夜行》,《苔语》和《幸福的追求》,象征的色彩更为沉重。

   《苔语》写海棠一向在“玄想外衣的里面求美丽的生存”,但是一夜秋雨,便枝叶垂折了;青苔却附在厚润坚实的地面,不卑不亢,秋风秋雨也不能催动它。作者通过它们的对话,寄托了理想必须附丽于现实的人生哲理和高贵者不如卑贱者更有生命力的社会信念,清新有味,深得象征派家数。

   杂文《繁辞集》被王统照称作“炼狱中的火花”,以曲笔抒写爱国情怀,用隐喻、象征、抽象等艺术手法含蓄地抒辞、摅思,给读者一种哲理性的回味,达到了理与情和谐统一的境界。集中的《玫瑰色中的黎明》篇幅不长,文字凝炼,节奏铿锵,犹如格言、警句一般;而且意象鲜明,动静统一,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对未来前景的遐想都出自理智的统制,既不悲观绝望,也不盲目乐观,启发人们心怀希望,经受磨炼,努力进行自我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运用象征,这个时期王统照减少了对叶芝的原始比附,增多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借鉴吸收。

   卞之琳自己追述说:“最初读到二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还好像一见如故。”[12]为什么从未谋面却似曾相识?因为卞之琳发现了西方现代诗人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很多相似之处。

   此时的王统照也已经注意到象征手法并非西方现代文学的发明,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中早已大量运用这种手法。象征,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暗喻的延长。王统照看到,《离骚》中暗喻甚多,《诗经》比兴手法运用得更为广泛,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亦然,“中国的诗词赋与外国诗歌的名作者都会利用恰切的暗喻,以加重诗情诗意的光华。”小说《华亭鹤》的象征、暗示,就调动了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朱老仙对留学归国的儿子周旋于官场舞宴反感至极,并不仅仅是父子间代沟的反应。实际上,他是在国土沦丧之秋,痛恶歌舞升平的时风。他把《诗经·小雅·小弁》的诗句“踧踧周道,鞠为茂草。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吟哦了十余遍,其弦外之音就是,民族发展的大道已经被侵华日军的茅草盖住,我的心中怎么能不如臼杵捶捣一样伤痛?朱老仙在回答老友劝他得乐且乐时,又咏起了苏东坡《宿州次韵刘泾》的诗句:“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这样的诗,读来给人无限的伤感,从朱老仙的口中吟来,更有一种没落遗老苦苦坚守最后一点精神信念的味道。

   小说取名“华亭鹤”,也是古典文学熏陶的结果。

   典故出自《三国志》:三国名将陆逊之孙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武帝司马炎最倚重的大臣张华曾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把陆机、陆云兄弟当作平定东吴的最大的收获,陆机诗赋和书法双绝,为世所重,然而在八王之乱中,陆机、陆云、陆耽三兄弟先后被成都王司马颖杀害,陆机临刑前叹道:“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言下之意,不胜其悔。之前五百多年,秦朝的李斯,临终时,在刑场上对其同时受刑的儿子说,“牵犬东门,岂可得乎!”同样的不胜其悔。王统照用古书的典故,暗示作者对故国风物的怀恋,可以使人联想遐远,但也使作品变得艰深晦涩。

小学生爱国征文篇8

今年寒假,组织我校学生在寒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度过一个欢乐而有意义的寒期。

二、加强领导,落实措施:

三、重视假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高度重视寒假期间的安全保卫和值班工作。

3.严格请销假制度,保证通讯的畅通,加强节日期间信息报送工作。

四、继续开展“我们在成长”现代公民教育,立足于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技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假期教育指导。

1.启动“树理想,品学优,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我校拟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活动:

(1)争做文明好少年。

(2)争做感恩好少年。学校将把感恩教育作为创建“文化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将活动主题化、系列化。

(3)争做勤学好少年(各班成立社会调查小团队)。

2.开展“爱我市南”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1)创造性地开展“童眼看市南做首善之区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

“童眼看市南”活动是我区德育的品牌活动,各班可创造性的开展有关主题活动。第一,通过学生的视角,创新开展“不良环境、不规范用字、不文明行为、不环保现象”社会调查,为“强居民素质,做文明市民”活动的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通过学生及时捕捉市南变化的新面貌,感悟同创共享的文明市南、健康繁荣的文化市南、优美洁净的生态市南、安居乐业的和谐市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家乡之情,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第三,倡导践行“低碳生活”,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度电做起,一起来共同保护和建设好美好的市南。(责任部门:团委。责任人:张菁)

(2)积极参加XX年全市中小学生寒假征文活动

要积极组织参加XX年全市中小学生“我的低碳小窍门”主题寒假征文活动(具体征文办法见附件2)。成立学校“寒假征文活动指导组”,专门负责、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征文活动。坚持“人人参与、抓好普及、重点修改、多出精品”的原则,做好寒假征文的组织发动、专题指导、修改收交工作,确保征文的数量和质量(责任部门:教导处、团委、语文组责任人:张菁)

3.开展“和谐新年”系列活动。

(1)“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教育活动。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契机。要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阅读、网上查阅、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浓厚的氛围和独特的魅力。开学后上交研究性学习报告三份.

(2)开展“手拉手”关爱教育活动。

充分认识实施帮扶弱势群体工作的重要性,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残疾学生等弱势群体,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按照工会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帮扶方案,认真落实,有针对性地进行物质救助、心理辅导、文化补习和家庭帮扶等,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学生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寒假。

4.组织开展“热爱祖国唱响和谐”读书教育活动。

根据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教育局通知要求,开展“热爱祖国唱响和谐”读书教育活动,充分运用《热爱祖国唱响和谐》教育读本,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为打造“书香之校”、“阅读之区”打下基础,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理念。开学后,学校、各班将组织班会、队会、故事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XX年4月底,省里将组织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和网上知识竞赛等活动并进行表彰,优胜者将参加全国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组织的相关活动。

五、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指导。

1.深入开展冬季长跑锻炼运动。

小学生爱国征文篇9

我有三点感受特别深刻。首先霍老师是爱的化身。霍老师爱学生,而且是一个非常有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的人。霍老师是又大又小的人,大在她的大气、层次和胸怀,小在她所有的事都是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的。

第二是霍老师的水平。霍老师北师大数学系毕业,还是高材生,不但会教语文,而且数学也教得非常棒。这么有水平,内涵这么丰富的人,仍然在不断学习,不断补充。霍老师1985年从咱们学校退下来,但却退而不休,在全国各地传递着教育的精华,一直干到干不动了。这当中如果没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那讲什么呀?霍老师走到哪儿都广受欢迎,常讲常新,当然源于她原本层次那么高,学识那么渊博,经验那么丰富,但也源于她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也正因为此,才有了霍老师60多年来对教育的卓越贡献。

第三点是霍老师的改革精神。霍老师的做法,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放到今天依然是前卫的,恰恰是我们学校不少老师正在实践探索的。

我非常感动霍老师的儿女谈到霍老师是实验二小的,是在实验二小这片沃土当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在感到骄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继承霍老师的思想和精神。学校决定为霍懋征老师塑一个铜像,就在咱们四合院北面小花园里钱学森学长的旁边,让霍老师和我们一直生活在一起,让霍老师永远在实验二小,让霍老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咱们。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霍老师教育思想的核心。十几年前我们提出“以爱育爱”,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继承这个思想。温总理称霍老师是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我想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不仅仅有爱心,更有爱的行为、爱的能力乃至爱的艺术。“以爱育爱”中的第一个“爱”就是这样的爱,是教育的手段。第二个“爱”是谁的爱呢?学生的,是教育的目标。我们要把爱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会爱,终身的爱,爱学习,爱亲人,爱学校,爱祖国,爱人类。孩子要有爱的情感、行为、能力和艺术,这是今天我们教育目标当中非常重要的,放在首位的,否则文化素养再高,没有人类最健康的爱的话,也不是高素质的人。以爱育爱,就是我们面对今天的教育对象对霍老师爱的思想的继承,行动继承是最好的继承。

小学生爱国征文篇10

关键词:小学生;爱国主义;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41-01

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思想品德以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己任,在过去的教学中,上课读课文,划重点,背重点,考重点,学生分数考的高,但是认识水平低下,行为习惯差,学生的道德情操没有提升,爱国主义情感对他们来说还是一句空话,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对他们来说遥遥无期,所以应试教育偏离小学思品教学的目的,传统教育实施的唯一智力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德育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本人在思品教学中执着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感情教育的重要性

说过:"人最起码的道德是要爱国",这充分说明了爱国是一个中国公民的最低道德底线,一个人缺乏爱国主义公民他就谈不上其他的道德要求了,爱国主义要从小培养,感悟祖国就是我的家,人民就是我的父母,国强则民富,没有国哪有家,但是在思品教学中,老师授课生硬说教学生枯燥无味,感受不到爱国主义动力,更感受不到爱国主义的巨大魅力,不能在学生内心深处掀起炽热爱国情感。这是我们教学失败的地方,在家里父母注重学生学业的学习,很少家长对学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学生零星在电视剧看看爱国情节,只要注意力不在这里,更没有把它上升到道德范畴,所以承担起这一重任是我们思品教师,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教学思想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更高层面上来认识这个问题。

2.充分运用多媒体播放爱国主义影片,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小学生善于形象、直观思维,多媒体教学是其他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多媒体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前面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从不同的渠道把爱国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全方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开发学生情感资源,与剧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是单纯进行语言教学无法达到效果,我在进行爱国主义教学时,播放了《南京大屠杀》、《甲午风云》、《》、《汶川大地震救援》……等影视剧作,学生感触很深,在播放南京大屠杀时,面对日本在南京惨无人寰的大屠杀,30万南京同胞在死在日本的军刀下,妇女被,无辜的婴儿被万恶的军刀劈成两半,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繁华的南京城瓦砾遍布。顿成人间地狱,日本成为我们不共戴天的死敌。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军队必须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发出好好学习,振兴中华,国强我荣,国衰我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看到《甲午风云》,学生认识到中国失败有两个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科学技术落后,爱国人心不齐。播放《汶川紧急救援》,学生深处地震灾区,感同深受,人民军队千里献大爱,感受到了党的大恩大德,学生誓言做一个感恩报国小学生。

3.每周利用升国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每周星期一举行升旗活动时,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阵地,师生庄严肃穆站在国旗下,听到高亢、激昂、充满厚重力量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感受到了祖国前进矫健的步伐,感受到了祖国跳动脉搏,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强大的凝聚力。一个庄严的升旗活动虽然短短几分钟,学生身临爱国现场,以强列的艺术感染为载体,把爱国主义思想源源不断输入学生心中,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学生感到爱国主义思想的强烈震撼,将爱国主义思想具体化、艺术化、立体化、直观化、形象化。

4.展示祖国山水画

我们祖国幅员辽阔,风景美丽,有千里北国风光,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有旷野天地树的江南水乡。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草原,有"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我在上课时讲到相关的章节时,通过在网上采集图片,通过自己旅游拍摄的图片,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山河壮美,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慢慢感悟到祖国在我心中,坚定祖国建设更加美丽的信心和决心。

5.讲述爱国志士故事,树立爱国楷模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故事就是他们升华灵魂的天堂,容易为故事中的精彩情节感化,我在教学中,选择名人爱国故事进行讲解,我讲了、、孙中山等革命前辈的故事,讲到时,重点选择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真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为从小立下振兴中华的理想,为了谋求祖国解放,南征百战,为了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情操所感动。在重庆谈判不顾个人的安危,深入龙潭虎穴,被的雄韬伟略所折服,为孙中山执着探索救国的真理所感动。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播在学生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

6.引领学生走长征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