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媜散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1:52

简媜散文篇1

1、如果,你仍然执意自了,我们也不需挥别的礼仪,你有归路,我扔在旅途。——简媜《女儿红》

2、不知道姓氏的克蕾儿,却对我写下:“我等了你四个夏天,你没有信守承诺,你再也没有回来。”——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3、我提醒她,孩子们都拥有成人所遗失的语言,一种仅存于孩子间、方便他们沟通的语言。——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4、我喜欢看着围绕妈妈嘴角与眼角的细纹,我知道她很讨厌他们,但这些细纹却让我觉得心安,我从她脸上读到我们相依为命的痕迹。——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5、我不再是那个她需要全力保护的孩子,她再也不必藏起泪水,藏起她从未远离的悲伤。——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6、我真想对你莞尔一笑,像以前我们的争执冰释之时我的忍俊不住。然而,这一次,我的理性原则控制了感情,那一股不容忽略的生之尊严主掌我,苦过、泪尽之后,我不能想象拥抱,人的一生只能浪漫一次,最初也是最后,哪怕对同一个人,黄金时代只允许一次,破镜不能重圆。——简媜《水问》

7、海角天涯之后,我诚恳地希望能偶然地遇见她,路中央两人执手相觑,话话平日家常。然后,隔一路远远人烟,我们挥手告别。生离与死别的淬练之后,要举手挥别已经不是太难的事。毕竟永恒不是一种“厮守”,而是“超越”;越过日月黄昏的差距,越过千山万水的阻绝,去关怀与会合。我愿意在心灵的国度里与我的朋友欢聚,那是唯一没有生死的地方,我愿意以无尽的祝福灌注他们,他们依然是我钟爱的森林。——简媜《水问》

8、曾经几度沧桑几度共诉血泪,如今再来话别,我相信彼此脸上只有诚恳的笑容,不会有涕泪牵绊。毕竟人生有许多的无奈与不得已,我们都懂。那么要送,就用目送,送我千里行,送到看不见了,就将情谊收藏。——简媜《水问》

9、共同成长过、欢悦过,共同收拾泪水过。我们交错的不是开在天空中的花朵,而是土壤里的盘根。——简媜《水问》

10、回想共奔的日夜,实在有一丝年轻的甘美,而放眼遥远的未来,却不敢不任重道远,不能再牵扯彼此情长。你的阳关在我的地球的极西,我的斜阳更在你的斜阳门外。——简媜《水问》

11、绝望是选择死亡最好的理由,而我无法在轻视之中还把生命丢给红尘泥沤之路去处理。——简媜《水问》

12、觉人间,万事到头来,都摇落。——简媜《水问》

13、我慢吞吞地走到邮筒旁。管他呢,就算我不知道爸爸住在哪里,就像写信给圣诞老公公一样,我投了信,没邮票也没写地址。——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14、“你恋爱了?”“都结束了,我的‘真命天女’爱上了别人。”——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15、想想看,要捏造一封未曾谋面的妈妈写的信,他的心里隐藏着多少悲伤啊——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16、泪水涌上我的眼睛,不是因为他妈妈的早逝,而是因为他所说的谎话。——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17、我带着一个美丽的伤口来到这个世界,这便是我全部的陪嫁。——卡夫卡《乡村医生》

18、且守护这无源的川流,爱字不易写,但愿你湖心风纹,勾勒一笔一画。且让萍水相逢的,在湖畔栏杆拟下他们的约誓。且让相识相知的,用你的神话湘绣成他们的嫁纱。让长年分离的,偶然相遇。让幽怨的,冰释所有的尘土泥沙,让他们知晓,聚是一瓢三千水,散是覆水难收······——简媜《水问》

19、当那一对对的足印踏过花冢春泥,你是不是愿意他们在举足之间,牢牢记取,聚与散在人间,都要相待以礼。——简媜《水问》

20、拾起伞和鞋,拾起人间种种。再漫长的沙岸,都必须一步接一步走完。前身今世,都要是认真的灵魂。——简媜《水问》

21、对一个疲惫的人,所有的光明正大的话都像一个个彩色的泡沫。对一个薄弱的生命,又怎能命它去铸坚强的字句?如果死亡是唯一能做的,那么就任它的性子吧!这是慷慨。——简媜《水问·美丽的茧》

22、生活,是门高妙深奥的学问,我只是门外的拾穗者,那么有什么极辛酸苦涩的东西都赐给我吧!——简媜《水问》

23、给予快乐,要以对方的需要为出发,而不是以自己认为的方式去给予,否则会变质为痛苦。——简媜《水问》

24、我们常常执于一偏之见,把心灵之眼的焦距,调在某种类型的事物上,于是我们的心版之上,久而久之,便只能容下特定类型的事物,逐渐失去涵摄的能力,我们的心灵之眼,亦失去了能远能近、能上能下的弹性视野了。——简媜《水问》

25、写你的名字在云上写你的名字在水里写你的名字在落叶上写你的名字在花苞里下雨时你顺着雨丝来看我淘米时你在我指间经过大雪时你会写信来告诉我花朵起程的消息无法钉住的聚散不能放手的痛——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2》

26、人活一世,有时就像一朵烟花一样,这世界也并不太在乎这微渺的证明。可既然来了这世间一趟,总要留个想法,总要恣意一回、闪电一下。不然若再回到来处,岂不寒碜?那烟花如人一生中仅遇的激情,过电般的震撼会余波平淡的一生。——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2》

27、每天去睡前和墙边的蔷薇道别和院角的茉莉道别和地上的脚印道别和灶膛的灰烬道别最后对你说“爱你”你是我的完美句号一天一辈子——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2》

28、也许是因为蚂蚁太渺小,太易被伤害,一滴水就可以颠覆它们的整个王国,上天才给了它们敏感的预知能力,好让它们在自然的玩笑中提前躲开,而让庞大者去承担声色俱厉的考验。——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29、要留着的,且让世界去追逐潮流的脚步,我留着这笔感情的财富。——简媜《水问》

30、我是尊敬那些不死心的人的,他们敢于去争。敢在日常生活中吵些鸡毛蒜皮的不算什么,敢和生命讨价还价的才是了不起。——简媜《水问》

31、无论你是如何地洁癖,你无法否认灰尘。——简媜《水问》

32、我们行走世间,真像偷窃生命之果,盗汲智慧之泉的人,无时无刻,要受到现实的缉捕、拷问。——简媜《水问》

33、即使誓言是谎言,只要肯对我说一千遍,我也甘愿被骗。凭着爱,敢想将河流逆转、天地互换。——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2》

34、所有的尘埃都回到地里,深绿浅绿漾出地面,很多看不见的花朵散步在枝丫的阡陌里。——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2》

35、大雨的夜晚梦里惊醒时突然叫了你的名字雨点收声夜色提鞋世界一片寂静怕我错过答应——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2》

36、我不是个靠卖故事为生的人,却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也喜欢躲在一个昏暗的角落,看人情的冷暖、事态的炎凉…也许,人永远是卑微的;也许,故事永远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苍凉和忧伤。但,只要怀有一颗惜福感恩的心,就永远能有聆听阳光的心情。——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37、好事坏事都会换脚稍息或回家打盹儿。听说爱情也是如此。——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38、一个人的爱情有点孤单,一个人的爱情永不磨损,一个人的爱情有悲剧的美,一个人的爱情是深藏的翡翠,一个人的爱情是一种主义,适合旁观欣赏,不宜轻言加入。——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39、环顾左右,却见旁人都或磕着瓜子,或喝着可乐,或捏着身边人的小手,笑得骨头蓬松的快活小样。突然明白,什么是孤独。它和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其实没什么关系。——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40、日子一天天过得像踱步的驴,一年年过得像逃跑的贼。——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41、并不是什么事都非要一种外在动力,有一种更深远、更坚韧的力量来自内心,来自自然的天性;并不是做什么事都需要一个说得出的理由,有一种声音是从自己的耳朵里发出来的,那是对自己的体恤,那是天籁。——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42、小小的舞台虚拟了整个世界,台上长长的一生,在看客的眼里,短得就像看蚂蚁经过一场阵雨。——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43、微风吹灭花香黑夜藏起方向夜行的人心安是唯一的光——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44、无你的日子,处处有你。我把你的名字,种遍手心手背、白天黑夜、房前屋后,种瘦了我整个烟雨江南。——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45、很想看看你的眼,那里面住着我深爱的秋天。我所有的谷仓,在你看着我时,一一蓄满。我薄瘦的身躯,悄悄丰盈。即使有雨,亦是好天气。——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46、秘密因为不在人前占平方,在心里就格外舒展,笃定。像心跳,妙不可言。——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47、天黑天白,和鱼一起,在方寸之间想象海阔天空的生活。孤单,但并不寂寞。——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48、衣服也罢,香水也罢,错过了也就错过了,没了也就没了。偏偏有一种朋友,因为爱得太深太重,怕一说就错,不敢倾诉。——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

简媜散文篇2

2."以人为本"是群众史观的实践徐令彦,白长华,王红英,XULing-yan,BaiChang-hua,wanGHong-ying

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的演进及启示孙岚,肖映胜,SUnLan,XiaoYing-sheng

4.退隐后重现现代——儒家政治思想现代转化的反思徐晨,XUChen

5.论儒学"人伦日用"化的路径及"例外"原则黎学军,LiXue-Jun

6.都市景观的符号学分析康长春,郭玉红,KanGChang-chun,GUoYu-hong

7.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的形而上学基础的探讨高建民,孔俊峰,GaoJian-min,KonGJun-feng

8.布鲁诺·拉图尔的实验室研究述评季士强,任建霞,JiShi-qiang,RenJian-xia

9.原级价值判断和次级价值判断——对"休谟问题"的反向求解陈张壮,CHenZhang-zhuang

10.加快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机制樊万选,唐海峰,林风霞,Fanwan-xuan,tanGHai-feng,LinFeng-xia

11.刍议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瓶颈"及相应对策思路陈金田,CHenJin-tian

12.基于灰色灾变模型的企业资本运营绩效的预测分析袁晓燕,党云霞,YUanXiao-yan,DanGYun-xia

13.论我国间接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杜洪林,DUHong-lin

14.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农民工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江瑜,JianGYu

15.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探索孙晓中,SUnXiao-zhong

16.基于CRm的服务质量对客户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思达连锁超市为例姬大鹏,JiDa-peng

17.忧郁而华美的歌唱——简媜散文简论刘涵华,LiUHan-hua

18."伤痕"与"反思"小说中"受伤者"的形象分析李敏,Limin

19.从小说创作看新月派文人对现实矛盾的解析张惠苑,ZHanGHui-yuan

20.兰姆随笔和《雅舍小品》周艳芳,ZHoUYan-fang

21.试论西厢故事中红娘对张生的情感变化梁帅,LianGShuai

22.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人物性格特征解读王红梅,wanGHong-mei

23.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浅析史秀玉,SHiXiu-yu

24.论王鼎钧散文的怀乡情结丁一,DinGYi

25.大众文化语言习得价值的探析冯歌,FenGGe

26.跨文化商务沟通中身势语的文化解读李娜,Lina

27.鲧禹研究现状分析雷伟平,Leiwei-ping

28.浅谈晚清时期的吕宋票马致远,maZhi-yuan

29.抗战时期西安的城市防空建设论述李宗海,LiZong-hai

30.试论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周玉梅,徐文武

31.论开封在北宋时期中原城镇体系中的职能李虎,LiHU

32.夏商时期我国水井文化初探贾兵强,JiaBing-qiang

33.黄河防治开发探论——基于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黄敦文,黄穗光,HUanGDun-wen,HUanGSui-guang

34.《十九信条》保障权利条款缺失的宪法解读李永健,LiYong-jian

35.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分析——以环境价值二元性为基础张明涛,ZHanGming-tao

36.量刑不均的立法解决刘晓娟,LiUXiao-juan

37.美国法上的"危险病人"例外规则——以精神病医生的拒证特权为中心张永,ZHanGYong

38.德国侵权法上同质料性原则分析向东,XianGDong

39.确认行政调解协议为民事合同性质的利弊分析杨国平,YanGGuo-ping

40.从《斐多》看自然法之不朽张胜军,ZHanGSheng-jun

41.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策略刘汉东,LiUHan-dong

42.隐性德育发挥功能的心理机制分析尹黎,YinLi

43.道德情感体验:德育实效性的促力郑满利,ZHenGman-li

44.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罗松远,LUoSong-yuan

45.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白玉美,BaiYu-mei

46.我国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不足和对策许拯民,XUZheng-min

47.试论大学课堂教育目标的实现岁有生,SUiYou-sheng

48.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顾丽娜,GULi-na

49.国外私立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王怡宁,wanGYi-ning

50.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文化模型研究张俊华,杨耀红,高辉巧,ZHaGnJun-Hua,YanGYao-hong,GaoHui-QiaoHttp://

51.试论科研对《地基与基础》教学的促进作用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YanGJi-hong,DonGJin-yu,LiUHan-dong,HUanGZhi-quan

52.汇编语言教学探讨张玉华,郭红涛,ZHanGYu-hua,GUoHong-tao

53.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做"一体情境教学模式研究姬晓惠,JiXiao-hui

54.普通化学教学中化学史教育的作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杨光瑞,李东颖,YanGGuang-rui,LiDong-ying

55.论高等院校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宋冬凌,SongDong-ling

56.密码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贾伟峰,杨礼波,Jiawei-feng,YanGLi-bo

57.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刘学民,LiUXue-min

58.车辆工程本科教学改革和实践段俊法,孙永生,DUanJun-fa,SUnYong-sheng

59."名学"与"语言符号"观吕晶晶,LVJing-jing

60.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雷冬雪,LeiDong-xue

61.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调查与研究李胜机,LiSheng-ji

62.从语用失误看大学英语教学陈莹莹,ChenYing-ying

简媜散文篇3

但在这崩下来的山中,挟泥沙以俱下的,俯拾皆是闪闪发亮的金子。

2013年的整体大环境极其不利于纯粹的阅读,安静、无所为而为的阅读,脸书、line与ipad大量侵夺阅读时间,加上一波接一波而来的公民运动,把街头变成了行动书房,民主教育的教室。所以我们还需要书吗?

这是骚动不安的一年,虽然没有发生动摇社会的大事,但问起来,每一个人都有各自关心的社会议题,每一个人也多少都在惶惑不安中,在满腔的怨怒中度过,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更坏。

如果要找一组书对应这一年的社会运动,一定有《公民不冷血》,也有梭罗最后的演讲《公民,不服从!》。有教人如何对公众议题做哲学思辨的《哲学哲学鸡蛋糕》。有汉纳·鄂兰(Hannaharendt)全程参与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而写出的《平凡的邪恶》。有《草木皆兵:迈向全面政治化的社会》、《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象的权力》、《土地正义的觉醒与实践》;有《隐形生产线》、《香蕉战争与公平贸易》。南非有一部公认全球最进步的宪法,它的核心精神,是关怀人性尊严,以及对人类社会和解共生的盼望,《断臂上的花朵》重现其建构过程。

变变变,太多的变,太多的模糊,我们需要在书中找到指引,从《行为的艺术》学习如何思考。

关于宗教理念、心智运作和政策,我们还需要上下求索的大跨度书作为思考与判断的梁柱,2013年大书书单特别长,从《耶路撒冷三千年》、《债的历史》、《快思慢想》、《从帝国废墟中崛起》、《伟大的追寻》、《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到《百年追求》。其中《快思慢想》则因翻译事件爆红。

《快思慢想》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康纳曼论述人类心智的经典之作,由翻译与著作等身的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究所所长洪兰翻译,一出版即登上排行榜,随后遭到有专业背景的读者投诉,指出书中多处翻译错误,文理不通,更有人进一步统计出书中每一页平均有0.8个错处,接之是一连串举证式的批斗,迫使出版社同意读者退书,等于承认“劣译”为事实,写下台湾科普类翻译书籍大量退书的纪录,最后以修正本收场。

《快思慢想》翻译事件让长久以来的翻译质量问题跃上台面,受到检验,吊诡的是它仍然创下近二十万本的销售量。

这一年,我们出版了更多的核电教本,也有了更多对于“家”的思索。

“家”的传统定义正在崩解。非婚家庭是家,同性结合是家,一个人也是家,在独居崛起时代《独居时代》引领我们如何思索和看见,以及学习一个人生活。

与此同时,一个从父母到子女都晚熟的世代也已然降临。王浩威《晚熟世代》要说的是,这个世代之所以晚熟,乃是当他们面对一个机会和威胁都以十倍速袭来时,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选择的不是战斗,而是逃逸。

逃避不了的是日常的饮食。

面对黑影幢幢的食品疑云,饮食书进入“吃得对”,“吃得安全”与“自己当农夫”的新纪元,譬如《择食》、《台湾好野菜》、《懒人农法第一次全图解》、《这辈子一定要当一次农夫》。

犹有微温的理想还在某个角落继续燃烧,范毅舜《公东的教堂》,关晓荣纪实摄影书《八尺门:再现2%的希望与奋斗》和《南风》重现陈映真《人间》杂志人道主义的报导文学与纪实摄影精神。一千三百位诚品书店“阅读职人”从十万本书中选出《书店不死》为“最想买的书”;《南风》是“最想卖的书”。

从为运动的理念基础打桩到提供实用有效对应之道,出版以这样的方式参与了社会运动。

人生的主题小确幸,漫天飞舞的疗愈

人是矛盾的动物。

我们一方面走上街头抗争,补充理论弹药,省思自我,另一方面,我们也在集体排队吃美食赏黄色小鸭,在相互取暖的跨年花火和演唱会,还有猫熊圆仔的无敌萌样中,仿佛被抚慰,被疗愈了。此时此刻,轻柔的疗愈胜过热辣辣的激励。

小旅行正夯。文学耆老叶石涛说过,台南是一个适合人们做梦、干活、恋爱的城市,政大书城因此来到台南开五百坪大书店;《如果那是一种乡愁叫台南》、《台南的样子》、《台南过生活》、《移民台南》、《府城的美味时光》,2013年没有一座城市像台南被一再书写如同情书。

小日子,小革命,小旅行,小清新,小确幸。

微风,微电影,微整型,微型创业,微热山丘。

“小”与“微”虽然消蚀野心限缩视野,是个人面对大时代的避退,在极端资本主义前的转身,却也是某种程度的自我探索与觉醒。

我到底要怎样的人生?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大书标示我的大理想,但追求微小确定的幸福,寻求感动与疗愈,多半才是人生的主题。这一年台湾卖得最好的一本书叫做《一周腰瘦10公分的神奇骨盘枕》,一年不到售出二十万本,仿佛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只有瘦一点,再瘦一点。《惊人的视力眼球操》次之,显示台湾的健康实用书大权一直操之在日本人手中。卖得最好的日本小说是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一个既有穿越,又有人情温暖的故事,很正面也很疗愈。

还有写出特有人生风景的《29张当票》系列,它被模拟为“当铺版的《深夜食堂》”。

商品仿佛只要贴上疗愈的标签就有魔法,《解忧杂货店》是疗愈系小说,也有人在《格雷的五十道阴影》里得到现实中不可能的满足。《文具控》是疗愈系的文具。《东京多肉植物》是疗愈的植物。《天然手作面包101道》、《原味》教人做出疗愈的面包。跑步更是一种疗愈,它取代单车成为时尚,《欧阳靖写给女生的跑步书》竟冲到排行榜冠军。《强风吹拂》之所以能够重现江湖,不是因为三浦紫苑红了,而在于它是一本热血的跑步小说。

肆一以《想念,却不想见的人》、《那些再与你无关的幸福》荣登新世代两性作家盟主,这是男人写给在爱情里受伤的女人,简单温暖,有疗愈力。

当红励志作家布芮尼·布朗博士《不完美的礼物》和《脆弱的力量》教人拥抱真实的自己,而脆弱,正是人的本质。新的成功标准是《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来》,这本书在一年之内七十刷,职场沟通力固然要紧,但下班回家后,《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练习》。

这一年,我们放弃永无止尽的战斗,反身追求幸福,安全,以及温柔抚慰。

日升月落,与脸书共浮沉

于是很多时候,我们独自一个人,浮沉于脸书大海,在脸书上贴文,按赞或留言,代表“我”的存在和参与。

这有着另一层意义,就是每一个人都在营销自己,放大自己。

脸书演变成发动营销的引擎。

部落格、脸书粉丝团正式成为生产新手作者的基地,特别是图文作家,当网络人气冲到一定程度,就会被出版社“猎人头”,转进实体纸本书战场。《指南》、《五斗米靠腰》、《Debbywoo爱情生活百科》、《翻白眼吧!温迪妮小姐》、《每天回家老婆都在装死》、《香蕉太太白烂怀孕生产日记》等等等,族繁不及备载,都诞生自虚拟世界,都在宣告只要有创意,冲出人气,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当然也因此改写了作家与书的定义。

甚至骆以军,他在脸书上放轻松写的po文,也被脸友簇拥成《小儿子》一书。

这一年,发烧的纪录片从《拔一条河》、《看见台湾》到《十二夜》,无一不靠成立粉丝专页,透过脸书聚集人气,最后让人们愿意走进电影院。

然后它们一定配备有平面出版品。杨力州与余宜芳的《拔一条河》,齐柏林《我的心,我的眼,看见台湾》,《十二夜》则与纪录日本熊本市立动物收容所“零安乐死”的《我要它们活下去》产生共振,提高了集体创作的《放它的手放在你心上》的能见度,猫书升级到书写流浪猫的《岛屿街猫手册》、《猫中途公寓三之一号》,不再只是卖萌的写真集。

这一条路如果再走深一点,就会遇到《共病时代》,这是一本让人大开眼界的科普书,两位作者透过访谈上百位医师与动物医生,重新赋予医学新生命与新境界,告诉我们,同源,“健康”从来不是一个人、一个物种的事。

我们与动物比想象中的还要相像。

这也是书被电影电视气旋卷入的时代,当一本书被翻拍成电影,改编成电视,票房好或收视率高时,它的命运不是从谷底翻身,就是好上加好,加倍奉还。

出版社都有清楚的数字,文学名著是因为拍成电影才被重新看见,譬如《悲惨世界》、《大亨小传》、《战争游戏》、《饥饿游戏三部曲》、《少年pi的奇幻漂流》、《编舟记》、《天地明察》……无论是因为看书而去看电影,或者反过来,看了电影才决定买书,书与电影的关系如影随形,如花与叶的纠缠,作家的新挑战或许是写出一本无法被转换成影像的小说吧。

《一代宗师》则是另一种模式,把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团队的武学美学,透过纸本演出,而且限量。

如果要论大众影响力,则有《甄嬛传》、《兰陵王》和《半泽直树》的横扫千军万马。《兰陵王》原著小说登上年度畅销榜,它的操作方式是反向的,先出版原创小说再推剧。《甄嬛传》衍生出《后宫甄环教我的80件事》;《半泽直树》的“加倍奉还”根本就是街头巷尾人人使用的年度流行语,一本乏人闻问的小说《飞上天空的轮胎》,因为是《半泽直树》原创作者池井户润在台唯一作品而翻身。书的命运有时候简直可以写成一则则曲折离奇的故事。

华文创作与翻译文学

这一年,文化界大喜亦大哀,吴明益小说《复眼人》进军国际;四十周年的云门舞集在台东池上收割后的稻田舞出新作《稻禾》,交出“云门创意解密之书”的《打开云门》。五十八岁的李国修离开人世,留下二十六年创作的二十七部剧作《李国修戏剧作品全集》。

继十三册的《木心作品集》后,由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的一套四册《文学回忆录》出版,从古代到二十世纪,从西方到东方,木心讲的不是学术的文学史,而是他个人的、一个作家/艺术家的文学史,自由自在,斩钉截铁,是文学史,也是文学作品。

畅销榜的书,多半落在解决红尘俗世的烦恼,但文学,却是站在红尘俗世的另一头来看红尘俗世。

只是纯文学书极少畅销,但无论畅销与否,这都是华文文学大爆发的一年。散文的纪实与虚构之战,更令文学评论家肾上腺素分泌旺盛。被点名盛赞的散文书有《木心文学回忆录》,唐诺《尽头》、简媜《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我》、陈列《踌躇之歌》、张惠菁《双城通讯》、周芬伶《散文课》、房慧真《小尘埃》、黄丽群《背后歌》、柯裕棻《洪荒三迭》、言叔夏《白马走过天亮》、王盛弘《大风吹》、杨富闵《为阿嬷做傻事》与《我的妈妈欠栽培》、李娟《羊道》、毕飞宇《造日子》、苏童《童言童语》、阿泼《忧郁的边界》、黄汤姆《文学理论倒读》、陈雪《台妹时光》、刘克襄《里台湾》、焦桐《台湾舌头》、罗毓嘉《弃子围城》、王文娟《岁梦纪》、向阳《写字年代》、李黎《半生书缘》,但唐谟《约会不看恐怖电影不酷》……比起品系繁复成绩斐然的散文,小说相对闲寂,但王定国《那么热,那么冷》、张大春《大唐李白》、蒋晓云《红柳娃》、颜忠贤《宝岛大旅社》、金宇澄《繁花》、东年《愚人国》、李乔《散灵堂传奇》、黄锦树《南洋人民共和国备忘录》、陈淑瑶《涂云记》、伊格言《零地点》、何致和《花街树屋》、林宜澐《海啸》、刘梓洁《亲爱的小孩》、丁允恭《摆》、成英姝《恶魔的习艺》、黄碧云《烈佬传》、苏童《黄雀记》、阎连科《炸裂志》、吴钧尧《遗神》、罗浥薇薇《骑士》、包冠涵《敲昏鲸鱼》、花柏容《被劫持的影子》、安石榴《喂松鼠的日子》……四处有火光。散文小说,前辈新锐,大陆台湾香港,成长的乡土的性别的爱情的灾难的传记的寓言的神话的通俗的大江大河的,无一无亮点,但新世代小说家还是难以挥别无法出头天的困境。

闪亮的金子中,书写高龄化议题的《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我》,知识含量和感情浓度兼具,包覆了日常与文学,辛辣讽刺有之细腻温柔有之,同时获金石堂书店和《联合文学》选出为“年度作家之年度之书”。

日本大众文学市场一向稳定成长,2013年由东野圭吾、三浦紫苑和凑佳苗分享天下,村上春树有一点下滑。欧美翻译小说则在急冻多年后,一本科幻的《羊毛记》宣告了它缓慢复活,丹布朗《地狱》和J.K.罗琳《临时空缺》也没有卖不动的道理。后有艾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惜她的小说在台湾不是绝版就是库存有限,两个多月以后《太多幸福》、《亲爱的人生》总算填补空缺,一举巩固了短篇小说的文学地位。《塔里的男人》、《琥珀眼睛的兔子》和《十一种孤独》则从众多翻译文学中出线,获中国时报开卷版翻译类好书奖。

所以我们还需要书吗?

也许诚品书店松烟店回答了这个问题。作家埋头苦写,出版还在继续,在线购书成长,实体书店也没有死亡,总是有人因为遇到一本书而改变生命。八月开幕的松烟诚品,把书店藏在生活美学精品、文创艺品、咖啡茶叶美食中;藏在服装饰品、吴宝春面包店、电影院和表演厅中,像树海中的小花,等待被发现,宣示了“书店,藏”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