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务总监发言稿十篇财务总监发言稿十篇

财务总监发言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5:14

财务总监发言稿篇1

2008年6月28日我国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内控基本规范”)。同时为了配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施行,有关部门还草拟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基本规范为统领,以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和内部控制鉴证指引等配套办法为补充的内控标准体系。拓展了原来仅包括基本规范、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的内控规范体系结构的设想。而“内控基本规范”从征求意见、修改到定稿、,历时为起草制定阶段的2倍。可见管理当局之谨慎。 

笔者发现,“内控基本规范”从征求意见稿到稿有着不小的变化;《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则系原《内部控制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变身而来,也有一定的修订。 

 

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变化 

 

总体上,结构和文字都更加精简,删去了描述性的语言和显累赘的章节条款,同时又增加了部分内容,使各项要求更趋专业化。 

(一)结构精简 

征求意见稿分为七章: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组织实施及附则。其中第二章又分五节: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和反舞弊机制。最终稿删掉了“组织实施及附则”一章,只在总则中保留了相关的一条内容。“控制措施”一章修改为“控制活动”,“监督检查”一章修改为“内部监督”。第二章不再分节,内容有所调整。 

(二)文字精炼 

大幅删减描述性文字或合并同类问题,由原来的82条减为50条,仅“内部环境”一章就减少了12条。 

如原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九条共357个字,简并为第十五条149个字。一方面原第二十六条和原第二十九条第1、2、4款,简并为第十五条第1款,语言大为简练。另一方面,第十五条第2款修改了原第二十九条第3款关于内部审计监督的内容,明确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与总则第五条第5项增加的“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相呼应,并按照“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对象增加了“监事会”,赋予监事会真正的监督权。 

(三)内容增减,突出重点 

1.删减的主要内容。(1)无需在内控基本规范中规范的内容。如原第十六条企业文化的概念不需要在内控基本规范中介绍。相应的原第十七条至二十一条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内容简并为一条。类似的还有原第三章中对风险、风险评估、目标设定等的定义,也都予以删减。(2)需要在内控规范中说明,但不需在基本规范中列示过细的内容。如前述删掉“组织实施”一章计10条内容,原第六十条企业外部沟通应重点关注的六个方面,原第六十八条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需披露的7项内容等等。(3)调整概念。如原第六条建立和实施内控的原则,删掉合法性和有效性原则。原第四章控制措施中,删掉“内部报告控制”、“信息技术控制”,将“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并为“授权审批控制”,“职责分工控制”改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改为“运营分析控制”等。 

2.增加的内容。(1)适用范围。原稿第三条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和其他涉及重大公众利益的企业”。公布稿第二条规定,“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参照实行”。把中型企业纳入必须实施的范围内。原第四条列示了5条内控目标,要求“有义务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企业,应当确保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具备条件的,还应同时实现其他控制目标”。公布稿将此款删掉,在第十二条明确:“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明确内部控制不再是有条件才需做的工作。(2)政府监督。总则中新增了第九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对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基本规范公布前银监会、证交所等部门都已出台了各自的内控指引,此次作为全国统一的内控基本规范,首次明确了政府的监督检查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各部门的关系。(3)独立审计。上市公司被要求对内控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评价报告,并进行审计。规范新增了第十条,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控审计服务。因此,基本规范及配套办法,不仅是企业实施内控的依据,还是政府和会计师事务所监督检查的依据。(4)公司治理相关内容。征求意见稿在总则中介绍的是董事长、经理和总会计师的职责,而公布稿调整到“内部环境”一章,增加了第十一至十三条,明确要求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董事会负责内控的建立和实施;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协调内控审计等事宜。(5)更明确的各项制度或标准。第八条,建立内控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纳入绩效考评体系。第十九条,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第二十一条开展风险评估,应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第三十条,企业应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第三十二条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第三十三条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第三十四条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新增第三十七条,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第三十八条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第四十二条建立反舞弊机制。第四十三条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第四十四条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第四十五条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新增第四十七条,妥善保存内控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记录或资料,确保其可验证性。 

显然,内控基本规范从征求意见稿到正式公布稿历经了一个“锐化”过程,并旨在通过这种“锐化”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首先,内控基本规范明确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这是无条件的,而不是视有条件与否才实施的,并明确指出了内控制度必须包含哪些必要的内容、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其次,政府的监督是促使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力推动,并且从国家层面来看这本身就是一种国家“内控”行为(相对于企业内控),体现了强制性。再次,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指导和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意图很强,这也显示了国家对于企业尽快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迫切希望。

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的变化

总体上,内容结构更趋完善,文字增减不及基本规范变化大,部分内容修改细化,用词更趋严谨。

      总体内容结构上。此次征求意见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下简称应用指引),共22项,将原征求意见的17项具体规范中的2项合并为1项,新拟定了6项应用指引。合并的是,将“财务报告编报”和“信息披露”具体规范合并为“财务报告编报和披露”应用指引。增加的是无形资产、业务外包、衍生工具、企业并购、关联交易和内部审计应用指引,使应用指引体系的总体内容结构趋于完善。如与原具体规范的内容结构及具体项目的设想比较,在财务报表项目、财务报表编报和制度支持三大块中,应用指引仅各剩余一项未制定完成(分别是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和中介机构聘用)。

具体指引名称。“货币资金”改为“资金”,“采购与付款”改为“采购”,“销售与收款”改为“销售”,“对外投资”改为“长期股权投资”,“合同”改为“合同协议”,“计算机信息系统”改为“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同时,工程项目、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都有所扩展,内涵更加明确。

各项指引内容上。(1)对比原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每一项指引在总则中都增加了“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涉及××××的下列风险:……”,很明显地突出了对于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第四条“关键方面或关键环节的控制”内容也相应有调整。其他条款变化不大,稍有修改或细化。(2)在原条款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如应用指引《资金》第十六条,原具体规范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对银行对账单的稽核和管理。出纳人员一般不得同时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应用指引增加:“确需出纳人员办理上述工作的,应当指定其他人员定期进行审核、监督”。同一指引最后一款,“按规定需要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增加“用章必须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并进行登记”。这都是工作中容易忽视的事项,而一旦出现问题又影响巨大,应用指引进一步细化了相关程序要求,增强了可操作性。(3)修改完善的。如应用指引《采购》第十七条,原具体规范仅规定,财会部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严格审核。而应用指引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付款的程序:首先由采购部门审核,并提交付款申请,财务部门复核后,提交权利机构审批,再办理付款。应用指引《合同协议》第六条,原具体规范要求,建立“合同授权委托制度”,合同由董事长或人签章。而应用指引改为建立“合同协议订立权限分级授予制度”,合同协议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人签章。应用指引中《财务报告编报和披露》由原两个具体规范合并而来,文字与内容有较大减并,突出了“控制”,而不是如何编制报表或披露信息。其他指引之文字或条款精简的不再一一赘述。

很明显,应用指引脱胎于具体规范,更注重的是风险提示和可操作性。就像母亲手把手教儿女走路一样,应用指引无时不刻在提醒企业内控应该怎么“走”,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这是个很重要的步骤,可见国家对于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视。这也正是中国内控基本规范借鉴美国sox法案而又较之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所在。

“三鹿事件”只是一个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的缩影。实际上,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已经为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付出了太多的学费。比如2004年相继爆发的中航油、中储粮事件,早已暴露出我们在内部控制管理上的缺失,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而“三鹿事件”则在经济代价之外还付出了巨大的社会代价。试想,如果他能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重视内部的治理;如果他能在2004年“大头娃娃”、2005年“早产奶”事发后及时汲取教训,而不是仅仅“摆平”舆论;如果在2008年9月东窗事发前能比照内控规范,认真整改,尤其是一些关键的风险控制点,如“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那么事件就远不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管中窥豹,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在征询意见前后的变化,可以看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通过删减描述性语言、增减必要条款、修改完善内容,夯实了制度基础,突出了企业的风险控制这一重点,旨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督和独立审计并重的内控机制,意在控制和防范风险、保证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维护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起草说明.

财务总监发言稿篇2

三部条例中,《基金会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的修订进展最快。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民政部与国务院法制办正在就修订内容反复磋商,即将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如无意外,新《条例》今年内即将颁布。

民政部提交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下称《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显示,民政部门可能成为唯一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基金会的注册登记和日常监管。这意味着,在社会组织领域,有望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废除“双重管理”制度。

此前数轮不公开征求意见中,基金会业界对“总资产10%投资最高限”和“70%收入来自主要捐赠人”条款反应最为激烈。

在一些基金会看来,10%的投资最高限,将令基金会保值增值、自我存续能力大大削弱;而学者则担忧,非公募基金会70%捐赠收入来自主要捐赠人的规定,会让其愈加依附于发起企业,难以真正独立决策。

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担忧,按照现有修法思路,国内大型基金会面临萎缩。

此外,《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并未对基金会的独立法人财产权加以明确,尽管新增了关于内部治理的程序性规定,但在基金会财产权不明、收入来源受限的情况下,其自治能力、独立性必将大受影响。

“重登记、轻管理”的旧体制将被抛弃,新制度下,如何既能实现有效监管,又不会抑制行业活力,博弈仍在继续。

基金会曲折发展路

基金会是利用个人或组织捐赠的资产从事公益性活动的非营利组织,为中国三类社会组织之一。与另两类组织――24.3万家社会团体、19.5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相比,仅有2618家的基金会虽然数量不多,却集聚了大量资金,其影响力、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较高。

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表示,基金会应该是社会创新的引擎,“它是有钱的,钱就是资源,基金会是整个社会组织的资源提供方。”

1981年,中国首家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其后一度发展缓慢,至2004年,基金会的数量为1200家,且大多数与政府关系密切,民间色彩较弱。

中国关于基金会最早的立法是1988年的《基金会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当时的《办法》中,基金会被看做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登记体制是:经业务主管单位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或各省分行审批,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当时,基金会被定义为一种社会团体,其公益性尚未明确,政府主要监管职责是保证基金会的资金安全,防范金融风险。

至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基金会管理权移交民政部。也就是从那时起,新基金会管理立法启动。

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并取代了之前的《办法》。《条例》将基金会分为公募、非公募两类,原先的官办基金会多转身为公募基金会。而民间资本设立的基金会,在找到业务主管单位后,也可以登记注册为非公募基金会,这为社会资本的进入,打开了一扇门。

客观而言,《条例》的颁布促进了基金会的发展。2004年至今的六七年间,全国新增基金会1400余家,超过了此前20余年的基金会总量。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近年来年增速一直保持在30%左右。

此外,《条例》还有颇多突破之处,包括明确了基金会的公益属性,对基金会内部治理、信息公开作出原则性规定。同时,允许境外基金会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因此,学界评价,《条例》是中国有关社会组织三部行政法规中最具操作性的一部。

但是,《条例》仍然延续了一直以来的“双重管理”体制。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基金会普遍规模偏小。比如,美国比尔・盖茨基金会的资产总额已达数百亿美元,但在中国,公募基金会募款额度最高的是上海慈善总会,每年约为十几亿元,此外,全国性基金会资本额一般都在5000万元左右,地方性基金会则以数百万元的居多。

在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忠祥看来,国内基金会在行业规范、内部治理、对外信息披露上,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规范,2004年的《条例》已跟不上现实的发展。

2009年,民政部启动《条例》修订工作,2010年11月,《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上报国务院法制办。

“双重管理”终结有望

一直以来,中国对社会组织实施“双重管理”体制,除民政部门任登记管理机关之外,另有相关政府部门任业务主管单位,负责社会组织登记前的审批和年检初审,分担监管职责。

在“双重管理”体制下,业务主管单位对基金会的监管,多是通过对其人、财、物控制实现的。实际上,很多业务主管单位本身就是基金会的发起单位,后者的人员、资金、办公地点都由业务主管单位提供。这种控制本身,使得基金会和官方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难以实现公平和公开的监管。

此外,对民间资金而言,由于难以找到可挂靠的业务主管单位,由其发起基金会存在注册难问题。实践中,不少出资人只能采取变通方式,挂靠大型基金会,成立“专项基金”,但因无法成立独立的运作团队,资金使用效率大受影响。

多一个“婆婆”也造成了社会组织官民不分、活力不足、竞争乏力等现象。多年来,学界、业界呼吁取消双重管理之声不绝,民政系统内部逐渐形成了共识,地方也展开尝试,深圳、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在慈善公益、福利救助、工商经济等领域,“双重管理”逐步取消。

此次在《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中,没有再出现关于业务主管单位的规定,仅在第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基金会依法开展活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业务指导和相关管理工作。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分析,依照新法,基金会的设立、年检,均无须通过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已告终结。

民政部有关人士表示,在目前的立法讨论中,取消“双重管理”体制几无争议。

《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另一个突破在于,非公募基金会可向设区的市级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而此前,基金会的登记管理仅限于省级民政部门和国务院民政部门。

“双重管理”体制取消后,民政部门成为唯一的登记管理机关,这意味着其独立承担起基金会监管职责。从《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看来,其中相当篇幅用于设立基金会内部架构规范,以及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对基金会进行监管。

由于基金会财产用于公益事业、具备公共属性,如何保证其资金的安全及合理利用,成为《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的着力重点。“‘双重管理’放开以后,随后的综合监管要跟上,比如税务、财政,开户行对资金监控的管理,还有审计部门对审计报告的管理。”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表示。

民政扩权

据了解立法进程的人士透露,民政部门成为基金会唯一的登记管理机关已成大势所趋,原有的分散管理模式将向集中管理过渡,民政部门扩大监管权成为必然。

《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中增加了大量对民政部门的授权条款。比如,登记管理机关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可以采取现场检查、调查取证,以及查阅复印有关文件、证照、账簿、电子数据等方式,并可根据需要对印章和有关资料临时封存。

而在现行规定中,囿于“双重管理”体制,民政部门一直苦于缺乏监管手段,只能在登记注册时做资格审查,日常监管依靠年检,往往流于形式。

此外,《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中还规定,基金会应当接受审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审计监督。据接近民政部的人士介绍,民政部正考虑在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设置审计制度,每年抽查一定基金会,提请国家审计署审计。

实际上,一些地方民政部门已经尝试加强行政执法职能。2009年,吉林省建立了省民间组织执法监察局,该省还下发了《吉林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江苏省为增加执法监察工作的权威性,不仅将主管机构名称改为“社会组织管理局”,还增挂了“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局”牌子。

“这也会造成新的问题,谁来监督民政部门?”邓国胜说。

一些基金会担忧,民政部门扩权之后,政府之手伸得过长。今年初,北京不少基金会接到北京市民政局电话,要求其加强党建工作,今年“两会”期间,这些基金会被要求逐日上报情况。

“对民政部门的监管,就是要求其依法行政,若有违规,自然有行政申诉、行政诉讼等程序来保障基金会权利。”刘忠祥说。

而《条例》修订的影响,将不止于基金会行业。《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第四十七条强调,基金会不得资助未经法定程序批准成立的组织,不得与其合作开展活动,不得吸收会员。这一规定,被认为直指大量存在于灰色地带的nGo组织。

由于注册难问题长期存在,在中国,大量社会组织处于未登记注册的“灰色地带”。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约44万家,学界普遍认为,处于未登记状态的社会组织在100万家以上,甚至有学者通过抽样调查,估计其总数在800万家以上。

实践中,大量非公募基金会通过资助社团、民非的项目来从事公益,其对象不乏未登记注册者。业界担忧,若修法严格限制这一点,对大量无法正常注册的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来说,输血动脉将被切断,生存无以为继。

谁来评估

对基金会的监督,仅靠政府远远不够。一个自由竞争、充分发育的基金会行业,为争取公信力、公众资源,竞相信息公开,公众、媒体则可借此问责,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应随之出现,承担信息分析的中立角色。

但现实情况是,中国基金会行业尚在襁褓中,信息披露程度普遍不高。根据基金会中心网统计,截至2010年10月12日,该网采集到信息的1925家基金会中,主动披露年报的仅占40%,20%的年报存在逻辑错误和信息残缺,67%的基金会尚无官方网站。

《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中,对基金会的信息公开作出进一步规定,除规定捐赠人有权查询捐赠财产使用、管理情况之外,明确“社会公众”同样有此权利。

在邓国胜看来,信息公开只是第一步,未来还应当有独立的评估机构涌现,对数据做后续分析,给出具备公信力的分析结果,给捐赠人提供参照。

实际上,基金会评估体系已经具备雏形。《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2011年3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依照评估结果,3a级以上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可以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税收制度的捆绑,让评估成为半强制措施。

此外,《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中,也新增了基金会评估的内容,其中第五十五条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建立基金会评估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基金会评估,对社会效益突出的基金会,给予表彰和奖励。

但目前的评估机构仍为政府主导,多以各级民政部门下设评估中心的方式存在,评估人员也由民政部门指定。“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的民间第三方评估机构。”刘忠祥承认。

在基金会方面,对现行以官方为主体的评估制度并不满意。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徐永光认为,评估对非公募基金会就不公平,“非公募做得再好也到不了5a。因为评估内容中有一项是捐款收入和公益支出,与公募基金会相比,非公募基金会肯定处于弱势地位,大的公募基金会一年支出可以达到两个亿,南都公益基金会一年最多也就两三千万,现在的评估中,每1000万可得一分,对我们不够公平。”

政府身负监管职责,应当保持一定的超然地位,评估的职责应当让渡给社会,由市场自发进行。对此刘忠祥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等基金会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趋向分工,民间评估机构会随之出现。

投资限制争议

就《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而言,目前争议最大的是第四十条,“基金会为保值、增值进行的投资总额不得高于上年末总资产的10%,投资的年收益率不得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现行《条例》中有“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规定。2004年,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孙伟林在广西“基金会管理条例”培训班发表讲话称,基金会的情况千差万别,具体保值增值规定很难适应每个基金会。

为引导基金会审慎投资,《条例》还列明“失误赔偿”条款,规定因决策不当致使基金会财产损失的,参加决策的理事应当承担相应赔偿。

两相对比,《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对投资额的限制,无疑是一种后退。

多位基金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投资总额一旦受限,受冲击最大的是大型基金会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

在一次有关《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的座谈会上,一家大型非公募基金会负责人表示,现实中,大多数基金会都通过投资,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2009年国内总资产排名前100家的基金会,总资产265亿元,投资增值率4.64%,基金会平均收益1200余万元,是同期银行利率的两倍多。若按照《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第四十条规定,前100家基金会的资产增值额至少降低一半以上。

“这笔收入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部分基金会、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而言,基金增值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如果加以限制,可能会导致大部分基金会动用本金,最终难以为继。

另据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估算,目前国内基金会的资产总额在1000亿元左右,其中可用于投资的资产在300亿元左右,如果这些资产中的90%只能存入银行,在高通胀的环境之下,其价值不升反降。

此外,按照中国现行税收制度,基金会从事经营,需缴纳25%的所得税,如此一来,基金会不仅难以成长,反而会不断萎缩。

原始出资额为2亿元的华民慈善基金会,是中国大陆注册资金最大的非公募基金会,除去每年行政事业经费和公益支出,该基金会自有资产全部进入资本市场,其中委托投资部分的收益率保持在12%。

华民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卢德之曾表示,梦想将华民基金会发展到百亿元规模。如果10%投资最高限的条文得以通过,卢德之的梦想无疑将变得遥不可及。据《财经》记者了解,为绕过“防火墙”,华民基金会已调整计划,在保持原始出资额不变的情况下,新成立一家“社会企业”,以公益信托的形式,将经营所得全部投入基金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介绍,国外并无类似的投资总额限制。比如美国主要以税法对非营利组织的投资行为进行调节,当某一组织收入来源的一定比例以上都来自投资,即可认定该组织的性质类似企业,不再是非营利组织,因此不得免税。而在英国,则是由慈善委员会制定的《公益慈善投资指引》对此进行引导,亦无强制性规定。

在学界看来,完善基金会内部治理结构,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保证公众和监管部门的信息对称,至于具体如何投资,可由基金会自行决定,市场自会优胜劣汰,无须设限。

“主要捐赠人”存疑

此外,《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还对基金会收入来源增加了规定。

第三十七条规定,非公募基金会每年来自主要捐赠人的捐赠,不得低于当年捐赠总收入的70%。根据附则中的解释,主要捐赠人是指向基金会进行大额或经常性捐赠的特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现实操作中,非公募基金会在设立时,需向民政部门登记其主要捐赠人。根据民政部门的解释,主要捐赠人大多是指非公募基金会的发起人。

对此,有非公募基金会人士认为,不少非公募基金会在发起人之外,还在不断开发更广泛的捐赠资源,对这些基金会来说,70%的规定限制了它们的发展空间。

金锦萍评价这一条文时表示,中国对公募、非公募基金会的分类,是从能否对公众募款来区分的,有了募款方式的限制,没必要再限制资金来源。就现行规定而言,非公募基金会除了不能对公众募捐,对多少人、采取何种方式私下募款,其实并无限制。

在金锦萍看来,如果第三十七条最终得以确定,那么非公募基金会不仅募款方式受到限制,资金来源也得特定化,属于双重限制。对于那些拥有较高募款能力的非公募基金会非常不利。

金锦萍认为,政府规定70%资金来源限制的初衷,是希望把中国的非公募基金会引导成为类似美国的私人基金会,但这些私人基金会的资金来自特定家族、公司或个人,其治理结构与公共慈善机构有明显差异。而《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并未对公募、非公募基金会的治理结构等作出区别性规定,既然如此,就不应对募款方式和募款对象进行人为限制。

更让有些学者担忧的是,收入70%来自主要捐赠人的规定,会让非公募基金会更加依附于其发起企业,难以真正独立。

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表示,现在中国的基金会独立性普遍较差,公募基金会普遍依附于政府,非公募基金会依附于发起企业,规定非公募基金会70%捐赠来自主要捐赠人,将会强化这种依附性,“脱离发起企业会很难”。

自治难题

金锦萍认为,基金会的独立意志,应当通过章程和治理结构来保证,相关的监管制度,也需确保理事会能按照其章程开展工作。

现行《条例》给基金会设置了“三权分立”的权力架构,理事会是决策机构,秘书处是执行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但实际上,在大量的公募基金会中,秘书长往往是实际的决策人,有权撤换监事,难以监督;在非公募基金会中,理事长和主要出资理事权力较大,其指定的监事多是内部人,监管难以执行。

目前的修法仍依照此前的分权思路,并增加新的内容。《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第二十八、二十九条规定了理事产生、罢免的程序,列举了理事享有的权利。在第三十条,理事会的职权上,新增了制定管理制度、决定副秘书长、财务机构负责人聘任、听取审议基金会工作报告等内容。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忠祥承认,虽然《条例》确定,理事会是基金会的决策机构,“但实际上,好多基金会要么是理事长一人说了算,要么是秘书长说了算,理事会形同虚设。”

在学者看来,《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关于内部治理结构的规定仍不完善。邓国胜认为,秘书长应当在理事中产生的规定就不尽合理,其实秘书长相当于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而理事大多是基金会主要的出资人,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秘书长应当是理事会聘请来的,并非必须从理事中产生,如此规定,不利于基金会管理人才的专业化。

对此,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忠祥表示,秘书长应当从理事中选举产生,主要是考虑到秘书长应当进入决策层,避免其对基金会重大事项不知情,便于将来执行。

《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还规定,基金会设监事,由主要捐赠人和登记管理机关分别选派。而按照现行规定,基金会监事人选完全由理事会决定。

财务总监发言稿篇3

【关键词】审计工作底稿编制问题建议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审计资料,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通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把注册会计师也已收集的数量众多但又不系统、没有终点的审计资料,系统地加以归类编号、索引整理,从而使审计工作结论有证可循,有据可依。它形成于整个的审计过程,同时是整个审计过程的反映。注册会计师依据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同时也可以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水平和质量来评价考核执业的Cpa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知识水平;行业监管机构通过检查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来确定被检查机构的业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

所以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无论是对审计师还是监管机构而言,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都具有弥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独立审计准则也将其放在了比较突出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在当前的独立审计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还存在许多缺陷,影响审计质量,本文就我实际参加的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工作底稿编制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简介

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财会(2010)21号)所述,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准则第3条规定,在符合本准则和相关审计准则要求的情况下,审计工作底稿能实现下列目的:提供证据,作为注册会计师得出实现总体目标结论的基础;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同时,审计工作底稿还有助于项目组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有助于负责督导的项目组成员履行指导、监督与复核审计工作的责任,便于项目组说明其执行审计工作的情况,便于事务所实施质量控制复核与检查,便于监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实施执业质量检查。

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记录实施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确保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专业人士清楚了解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如果认为有必要偏离某项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实施的审计替代程序是如何实现相关要求的目的以及偏离的原因。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六十天内,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十年。

通过统计万方数据库文献数量,发现关于审计底稿研究的问题并不多,而关于审计底稿编制方面研究的更少,而且主要是一些事务所成员或是审计局等实践机构进行的研究。图1和图2分别是万方数据库关于关键词“审计底稿”研究文献按年(包括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按期刊的数量统计。

图1万方数据库统计审计底稿研究数量(按年统计)

图2万方数据库统计审计底稿(1996年-至今)研究数量(按期刊统计)

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本人在事务所参与审计项目的过程中,查阅了多位同事的审计工作底稿,又综合分析了2010年、2011年、2012年以来所里的审计工作底稿,发现存在一些共性的审计工作底稿编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脱节

从审计链条角度来看,具体科目需要执行的审计程序,是根据审计策略中的重要科目、重要认定作出的。实际执行的审计程序应当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应漏执行、少执行或者盲目执行计划工作中的任何程序,除非有符合测试程序的特殊情况。但遗憾的是,目前看到的实际执行的审计程序与计划所需要执行的审计程序是脱节的,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做”。

(二)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

所里现行的业务规范体系明确规定了审计过程中需要执行的必要程序和补充程序,必要程序是为满足监管部门要求的最少程序,不一定满足报表审计需要,所以还需要补充程序进行完善。但是依目前编制的审计底稿情况看,程序的执行是不够到位的,不能证实相关认定。比如某些往来科目仅进行了往来明细的分析和函证,并未对明细项的账龄或是坏账准备分析,或是进行了坏账和账龄分析少了函证程序,有些项目可能遗漏了披露事项,或者是披露事项不全面充分,仅仅披露了某一部分。

(三)审计工作底稿逻辑混乱

从目前底稿复核情况,底稿逻辑性是比较混乱的,特别是底稿索引十分欠缺,往往是有底稿无索引,而且存在有底稿无结论、或是无底稿有结论以及结论与程序不匹配的问题。逻辑性混乱主要体现为一些盲目执行的审计程序,并没有指出实施此审计程序的缘由或是由此审计程序证明相关认定充分。由于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欠缺,对审计底稿的性质不能充分理解,对审计索引的重要性关注程度不够,忽视了审计索引的填写,甚至某些索引与所指内容不能匹配,或是审计所填索引并不存在。

三、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建议

通过阅读大量的审计底稿相关文献,参考事务所诸位项目经理和项目主管的经验建议,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积累,针对上述共性的审计底稿编制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建议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加强计划阶段的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一所出现的状况,我们主要是应该加强计划阶段的工作。主要从两方面执行:一方面是项目启动会不论大小,一定要坚持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项目启动会是一个项目的开始,多数是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和召开的,通过项目启动会的召开我们可以了解项目相关的实施任务和计划,让我们明确未来要做的工作。二是一定要树立具体审计程序来源于审计策略书中的“重要科目和重要认定部分”这一观念。对应的,具体各子项目审计策略书或审计计划中也需要增加相应内容。

(二)重视单位业规的学习

针对上述问题二所出现的状况,主要是应加强审计底稿编制人员对业务规范体系的学习。事务所的业务规范体系是单位针对具体的审计科目或是程序需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规定,它全面而又具体的规定了所有项目需要执行的认定程序,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可靠依据。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之前,一定要加强对单位业规的学习,对于必要程序,一定要执行到位,一定要根据认定选择相应程序,避免出现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出现。

(三)提出如下具体底稿框架

针对上述问题三所出现的状况,作者提出如下具体的审计工作底稿框架。

具体的审计工作底稿第一页应为总括页。总括页应按照如下审计思路编制:为什么做-准备怎么做-做的成果-审计结论。具体来说有如下部分:

1.总领表和明细表。这一部分主要是增减变动原因分析、项目明细数据列示和分析以及四步分析法,四步分析法主要包括建立期望值、确定无需进一步分析的差异额、计算变动差异以及差异分析四部分。

2.审计重要认定及拟实施程序。主要包括存在性、权利与义务、计价和分摊、列报等重要认定及拟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本表也可以是替代程序表,各项目组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也可以二者并存。

3.具体的实施程序及结论。对于这部分内容,应将相应的程序与索引底稿勾稽起来。主要按以下线路进行:程序1-索引底稿页1-程序1的结论(经审计,对XX认定未发现重大问题;或经调整后,XX认定无重大问题等等)。具体的索引和审计程序应当相对应,以后的各个程序均按此线路执行编制。

4.审计调整事项说明。此步骤列明需要作出的调整事项及其索引,并保证其事项与索引匹配。

5.审计总结论。根据以上执行的审计程序,根据我们的专业经验,作出恰当的审计判断,得出审计结论。例如:经审计,各项重大认定未见重大异常,本科目可以确认等等。具体底稿第二至第n页则为具体程序页,均应索引到总括页。总体来说,索引必须在现场作出并有效索引。

以上是针对一般审计程序编制审计底稿的意见,针对专项审计项目,由于审计对象特殊,无法采用标准底稿格式,只能参考底稿格式、需要项目组坚持灌输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去解决问题。

考虑到项目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前期了解不足,准备工作不充分,审计对象、目标不明确,在现场客户要求又相当紧迫的情况下,审计工作底稿质量很有可能会降低,应对方法是加强现场随机计划,调整审计思路及修正审计计划的工作比重,通过现场启动会总结及调整会议等方式贯彻审计底稿编制思路,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叶才伦.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日记、审计证据的关系[J].中国审计,2004(5).

[2]孟庆良,王立新.审计工作底稿编制问题探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5).

[3]中注协专业标准部.审计工作底稿[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6).

[4]严少斌.审计底稿三个环节的挂意事项[J].财务与会计,2012(11).

[5]苏安梅,王微伟.ipo审计中风险评估底稿的运用[J].财务与会计,2012(11).

[6]郭自元.如何规范编制审计取证单和审计工作底稿[J].审计与理财,2013(1).

[7]张璐怡.中注协召开《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论证会[J].财务与会计,2012(12).

[8]方娟.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1(9).

[9]陈丽.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探析[J].科教导刊,2011(35).

[10]程净.审计工作底稿的常见缺陷[J]审计与理财,2004(8).

[11]陈友梅.审计工作底稿中两个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9(3).

[12]黄金.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应完整[J].中国审计,2004(11).

[13]刘力云.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审计,2003(15).

[14]童日民.编写审计日记与工作底稿的几点体会[J].审计与理财,2007(9).

财务总监发言稿篇4

《征求意见稿》了12项负面清单,内容涉及不自融、不设立资金池、不得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不得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不得作虚假宣传等规定。这意味着此前政策套利的空间已经消失,各平台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留存,必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据悉,《征求意见稿》给予各网贷平台长达18个月的过渡期,让平台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改,完成合规化。

《征求意见稿》出来后,监管层的各项工作步入加速运作的轨道。先是北京、上海、深圳相继暂停互联网金融企业注册,后是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系统再度开放,搜易贷、团贷网等共计50多家网贷平成接入。现又有完成批筹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拟近期挂牌,并且其组织开发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正式进入系统测试阶段。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的指挥棒,网贷平台将照此展开自查并逐步趋向规范化。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这也是行业进行淘汰和洗牌的过程。对于大部分趋于规则边缘的平台而言,2016将是难熬的一年,决定了平台能否进入2017年的“战场”。

平台追求增资、上市

随着经济整体下行以及2015年年底问题平台的频发,政府、行业、媒体及投资人对网贷行业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资本寒冬论已经弥漫整个行业。在资本市场动荡,整个投融资市场缩紧,以及监管趋严的困境下,众多网贷平台都忙着增信增资,夯实平台实力,获得更多的监管筹码,以便更好地应对资本寒冬,为迎接行业的春天储藏力量。

1月11日,以短期融资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短融网宣布完成由辅仁集团投资的总金额为3.9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过后,辅仁集团成为短融网第一大股东,而短融网表示团队将继续保持对短融网的控股地位。短融网Ceo王坤表示,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后,短融网可以借辅仁集团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东风,有望成为a股主板首个上市的网贷平台。

对于国内网贷平台争抢的“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已经收入囊中。2015年12月18日,宜人贷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对于网贷行业的意义不言面喻。然而,上市首日宜人贷股价即破发。对此,宜信公司Ceo唐宁表示,一日的涨跌并不代表什么,关键还要看长远。如今距宜人贷上市已有1个月时间,宜人贷的表现也并非乐观,宜信公司还有得忙。

此外,登陆国内新三板的网贷平台金蛋理财母公司南京软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2月16日宣布定增认购完成。据软智科技在股转中心的《股票发行认购公告》显示,此次股份发行认购数量为330万股,认购价格为每股60元,认购资金总额为1.98亿元,已被27个投资机构及合格投资人全额认购。

加快推进银行资金存管

网贷平台除了增资来加强实力外,还面临着银行资金存管的考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互联网理财平台的资金量较小,与金融机构上百亿的资金托管相比,对银行的吸引力不大,所以银行对于合作的网贷平台要求必然会高。

日前,《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互联网理财平台需要和银行合作进行资金存管。该规定一经推出,引起了行业内的热议,部分平台已然行动。

2015年2月,人人贷称,与民生银行开展p2p平台资金存管深度合作,由于人人贷对用户体验的考虑以及民生银行对安全性等考虑,并未能很快实现资金的存管。近日,杨一夫在人人贷年度报告时告诉记者,人人贷预计最快于2016年一季度与民生银行实现全面资金存管,每一位用户的资金流向和账户信息都将受到银行监管,成为行业内极少数完成资金存管的公司之一。

此前,据网贷之家统计,只有积木盒子一家已经完成与民生银行的资金存管系统对接工作,其他平台多处于协议签订或者谈判阶段。

在资金安全方面,搜易贷在2015年分别与阳光保险、众安保险展开合作,并推出风险保障金制度,多维度的保障投资者的安全。同时,引入FiCo和experian两大国际知名信贷审核模型与中国民生银行签署资金存管协议等加强风控能力,立体化的打造风险控制体系。

除去传统银行外,1月18日,互联网理财平台懒财网与民营银行华瑞银行宣布开启全面战略合作。具体操作方式上,华瑞银行向懒财网提供数亿元的授信额度,其中包含了以平台资产抵质押或转让方式所提供的循环融资授信,以及针对懒财网平台运营发放的科创资金贷款。

注重特色与差异化发展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监管意见的推出,对于网贷平台的业务创新划出了边界。《征求意见稿》明文禁止网贷平台发售银行理财、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或者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那么在18个月整改期中,避免同质化竞争也是网贷平台谋求生存与发展之道。

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说,新规定有助于一直守规矩的互联网公司守住行业地位,而一些不合规的公司,在今后18个月里必须完成整改。类似互联网金融平台要做一些风险区隔,涉及到第三方资产的,理财、基金等都应该剥离出来,该需要获取监管资质的就要去申请牌照。

在多元化发展方面,搜易贷的经验或者值得借鉴。在具体业务方面,搜易贷形成了“房易贷”、“车易贷”、“信易贷”三大产业化布局。特别是在互联网房产金融领域,搜易贷相继推出面向购房人的“首付贷”、“赎楼贷”、“卖房贷”等产品及面向优质开发商的“租金宝”、“购房宝”等创新产品。其中在2014年创新推出的“首付贷”项目,帮助客户解决购房首付资金方面的问题,受到业内较高的评价。

财务总监发言稿篇5

关键词:农村;审计;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e232.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开展农村审计监督,实行财务公开,是杜绝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财务审计是对农村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真实、正确、合法、合理和有效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农村财务审计的对象,包括农村村、社合作经济组织,乡村集体企业和经济联合体等,农村财务审计属于政府授权的内部审计。目前,农村财务审计和村干部换届离任审计则成为规范村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农村财务审计要点

(一)审计工作总体规划

1.审计工作要早计划早安排。可以在本乡镇挑选熟悉会计业务知识的人员,如果干部队伍中人员不足,也可以挑选会计业务精熟的原村会计参加,审前必须做好他们的培训领证工作,做到持证上岗。

2.设置表格。审计准备工作中,应多设计一些村财收支重点项目统计表格,在使用中按需要随机补充,有利于有关问题的收集统计。

3.审计法律法规运用。审计人员要学好用活有关村财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对违章违纪和违法的条例,能切合实际、实事求是地灵活运用和引用,正确提出审计建议做出审计结论和审计处理决定,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组织工作组成员

1.审计安排。审计组应3人以上组成。在年度村财审计或村干部换届离任审计时,因面广量大,乡镇可以对辖区村按时间段安排各审计组成员专人负责主审,统分结合,必要时进行集中审议、分析,防止因为人员少难以对各村全面审计的问题。

2.专人负责。每个审计小组可指定一位审计人员负责对所审村全程审计,负责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意见书的撰写,同时做好复审复议,审计反馈等工作。

(三)审计收入项目重点

1.查合同。可以通过查看村委会发包的经济合同,逐笔登记发包及上交收入,再逐笔核对账目和收据,检查有无据实入账。

2.查账表。从总账收入账户和资金收支科目余额表中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收入情况,掌握被审计村各年度收入的基本信息。

3.查收据。以上两个环节了解后,对出纳使用的收款收据存根进行逐笔核查,特别对大额的收入应查看会计作账联,核对账等。如果发现收款收据有断号,不同版本,涂改或整本存根丢失等现象,则应重点集中精力审计。

(四)支出方面的审计重点

1.审凭证。支出方面的审计主要查看记账凭证中的原始凭证,对各种账簿凭证要总体查看一遍,认真分析、注意四查,一查票据是否真假;二查票据是否开支合情合理合法合财务制度;三查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是否齐全,民主理财是否到位;四查大笔开支有无疑点。再认真细致地把有疑点和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开支票据。按记账凭证的年月、凭证号(第几册)票据开支的项目内容、金额、票据号码、出处等,逐笔记录好审计底稿。

2.取证据。对查出有疑点的票据,经确认后,复印件要盖被审单位公章,主管签名,再组织审计组成员合议并重点进行复查,力求证据充分、确凿。审计底稿和调查取证等文书必须由被审单位盖公章、负责人、当事人签名。审计人员应有两人以上当场签名。

(五)选择专项审计

1.管理费用审计。首先查看总账、明细账和记账凭证是否账账、账据相符。查村干部的误工天数、月工资、补贴、奖金、福利、保险、差旅费、节假日费用等是否按规定和制度开支,是否经过有关会议通过,有无超计划,超标准、超限额。可将这些内容按各项指标列表统计,看各个不同职务的村主干和成员月报酬、年报酬多少,从中寻找问题。

2.其他开支审计。看有无利用公款请客送礼的开支,特别对月月天天有吃请,年开支数额大的要认真核查,查虚假列支以少报多,重复报销等问题。对有节假月份,查是否存在送礼物的开支在伙食费票据上报销。

3.库存现金审计。目的是审核村集体资金是否安全使用。入村或调账审计时,审计人员应首先突击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做到安排稳妥行动快,不出缺漏不走过场。

(六)基建工程项目的审计

1.审查基建项目的确定是否经过村两委研究、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以会议纪录或决议为凭。

2.审查发包过程中,是否实行工程预决算,以书面预决算书为凭。

3.审查工程发包前,是否在15天前在公开场合张贴招投标公告,公告内容是否公正、公平,有无故意设置限制公平的条件。

4.审查招标过程是否透明,程序是否合理合规合法,有无弄虚作假,串标、悔标、压价承包等现象。

5.审查中标工程是否按期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合同条款是否客观公正,有无违反会议通过的内容,认真审核工程的每个相关环节是否合理合乎逻辑。

6.审查工程资金和物资是否按工程进度支付,有无违反合同条款多付,超付款问题。

(七)审计村集体资源资产发包是否正常

村集体资源资产,有山场、果场、林木、厂房、场地、鱼塘、苗圃、养猪场、电站等。这些发包过程中,要做重点审计。

(八)严把审计质量关,做好取证工作

1.取证要依法,证据要确凿,事实要清楚真实,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疑似又不是,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不清楚。

2.审计工作底稿要真实记录,认真编写不出差错,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查证的事实依据,也是依法依规处理意见的必要依据,处理意见要做到一事一稿,记录清楚程序合法。

3.审计组组长要严格认真审核审计工作实施程序的合法性,对取得的证据和编制的底稿全面认真地查缺纠错,审核签名。

(九)提质的必要措施

1.审计要以组长负责制,审计成员对查出的问题要向组长详细汇报,审计组长对审计的内容、过程和质量负主要责任,对草拟审计报告负责审核并上报。

2.审计组人员在审计执法过程中,要严肃纪律,遵纪守法,做到不贪不占不参加吃请,依法履行岗位职责,团结协作,服从审计工作安排,保证审计质量。

3.审计人员要对分工负责的审计质量负责,做到分工到位、审计到位、复查到位、考核到位、严把审计质量关。

(十)做好审计回访工作村集体财务审计,目的是为了促进村财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对违反财经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人员予以查处。所以,审计组对被审计村的审计报告和建议意见等执行情况要进行回访,分别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和群众参与的会议,多倾听他们的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了解村两委对审计意见进行整改落实的情况。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进一步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招集村务监督小组成员和村民小组长以上干部培训会。学习财务制度和管理知识,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审计的实际效果。

财务总监发言稿篇6

21世纪初,安然、世通等全球著名公司爆出了骇人听闻的财务丑闻,这些财务造假掀起了人们对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热议和争论。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再一次引发了全球对会计准则的关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G20峰会也提出要建立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其中财务报表列报便是重点之一。FaSB和iaSB在2001年各自启动了财务报告项目,2004年双方开始合作,2005年完成第一阶段的改革;2008年10月了《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讨论稿)》,对财务报表列报的方式作出了较大的改革。

2国际财务报表列报的改革

2.1FaSB/iaSB财务报表列报项目合作过程

2001年,FaSB和iaSB各自开始了财务报告的相关项目,到2004年4月,FaSB和iaSB开始联合研究财务报表列报项目,以期实现趋同。该项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构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和披露期间,2005年12月双方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讨论,2007年修订后的iaS1;第二阶段,两个委员会开始关注一些更为基本的问题和表内信息的汇总、分解和分类列报等,并于2008年10月16日了《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讨论稿)》;第三阶段,iaSB和FaSB将主要讨论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关于中期财务信息披露和列报的问题。

2.2《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讨论稿)》的主要内容

该讨论稿包括四章内容,即适用范围、列报目标和原则、财务报表的具体运用和财务报表附注说明;同时讨论稿在附录当中以案例的方式列示了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财务报表及其附录的具体编制。

讨论稿提议,一个完整的财务报告应当包括: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权益变动表及附注,一整套财务报表必须是相互关联的,其信息分类和列报的方式相一致。报告主体应当将主体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与融资活动区分开来,同时再将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区分为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信息分开列示;另外一方面还要将非持续经营活动的信息与持续经营的信息(即前面所讲的创造价值相关的经济活动和融资活动)分开列示;第三,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状况表中将所得税信息和其他信息分开列示;第四,报告主体应当将所得税信息和其他信息分开列示。三张主要报表的结构如下表1所示:

财务状况表将资产和负债区分为经营性资产和负债、投资性资产和负债、融资资产与负债分开列示,而所有者权益基本保持不变;全面收益表中区分经营性收益和费用、投资性收益和费用、融资资产收益和融资资产费用,收入、费用基本还是按照性质与来源划分。现金流量表区分经营性现金流量、投资性现金流量、融资资产和融资负债现金流量列示;此外所得税相关信息和终止经营相关信息在各表中均与其他信息分开列示。

3初步意见讨论稿与现行财务报表列报的比较

3.1财务报表列报现行做法简述及评价

3.1.1现行财务报表列报方式

资产负债表主要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进行划分。资产部分根据流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部分则根据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进行划分,也即资产和负债按照流动性划分。所有者权益则区分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利润表根据收入和费用两大要素进行划分和列报。首先划分收入和费用,进而根据收入的来源和业务性质、费用的功能和性质进行信息归类列报,最终核算出净利润。

现金流量表主要是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现金流的渠道来源进行分类,划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信息汇总之后进行列报。我国目前都是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而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则采用间接法进行编制。美国Gaap则规定企业可以选择直接法或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3.1.2现行财务报表列报方式评价

现行的财务报表列报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缺陷,影响了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相关性。第一,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中,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存在可供选择的列报方式。比如前面提到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直接法或者间接法来编制。这就影响了一致性,即不同报告主体选择不同的方法会降低其报表的可比性。第二,各张报表信息分类和列报的方式不同影响了报表间的内在一致性。比如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划分,再根据其流动性作进一步划分,而利润表则根据收入和费用的来源或功能与业务性质划分,同时现金流量表又区分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那么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对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就缺乏直观的反应,非专业的信息使用者就难以理解各报表直接的内在关联,这也同时影响了财务信息的有用性。第三,现行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不够,侧重于反应过去的信息,并且有些项目的披露涉及到较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却作为确定性的项目进行披露,这也掩盖了一些不确定性的信息。第四,虽然现金流量表已经被引入,但是财务报表还存在侧重于核算利润、重视成本核算而轻视现金流量、内在价值的情况。

3.2《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讨论稿)》的理念性变化

3.2.1进一步强化了决策有用观

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是股权投资者、债权人、潜在投资者、贷款人以及其他资源提供者等信息使用者,他们使用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有用信息以进行投资决策、评估资源是否被管理者有效利用和管理者是否有效履行其受托责任等。这种决策有用观的目标导向面向资本市场,讨论稿提出财务报表列报的三个目标是,信息应当描述报告主体经济活动的财务图像,并且其整体信息应当相互关联并且具有内聚性;要进行合理有效的信息分解,以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决策或评估;还要实现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的目标。另一方面,信息使用者也能够通过具有相关性的财务信息评价管理层的履约责任,故FaSB和iaSB认为决策有用性体现了受托责任观,讨论稿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强化了决策有用观。

3.2.2讨论稿提出的财务报表是描述主体活动的内聚性的财务图像

讨论稿将资产负债表名称改为“财务状况表”,将资产和负债区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终止经营以及与所得税有关的资产和负债,并按照流动性大小列示,更加清晰地披露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相关的风险。同时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也按照类似的方法分类列报财务信息。因此三大报表之间可以直接比较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所得税、非持续经营活动等的信息,报表的内在一致性加强了。形成具有内聚性的财务图像,更好地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决策所需的信息。

3.2.3讨论稿提出采用相互一致的方法细分、列报三大报表的财务信息

本文前面介绍了报告主体区分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与融资活动,同时再将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区分为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信息分开列示;另外一方面还要将非持续经营活动的信息与持续经营的信息(即创造价值相关的经济活动和融资活动)分开列示;第三,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状况表中将所得税信息和其他信息分开列示;第四,报告主体应当将所得税信息和其他信息分开列示。这样一致的分类方法与现行传统报表列报方法有很大不同,但是其优势也是很明显的。

3.2.4讨论稿引入管理层意图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管理层的决策,跟现行的财务报表列报相比,管理层法得到了较大的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因为存在较多的管理层意图,报表的主观性会强于现行的列报方式。因此需要较强的外部审计和监督,同时也要提高管理层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4结论和建议

总体来看,FaSB和iaSB这份讨论稿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管理层意图的引进导致报表横向可比性的降低,该列报方法的实施需要比较完善的社会监督和审计,同时对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等的要求也提高了,此外财务报表表内信息分类列报的新方法也存在较高的摩擦成本和实施成本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斟酌和考虑,以作出更好的修改。

我国很多学者,还有财政部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都指出,财务报告准则的改革应该走渐进式的路线,而不主张大幅度地改革中国现行的报表内部结构和列报方式,因为其实行成本过高,过于强调决策有用性,并且它的实施涉及到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具体实施存在较大的困难。另外,FaSB和iaSB所的这份讨论稿较适合发达经济国家和地区,他们的资本市场相对比较完善,外部监督和内部审计等的力度均比较高,而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监督机制也不够完善,还有较多的问题需要考虑。因此,我国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到国际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去,还要从完善市场经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制定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规等等方面入手来改善整体的市场环境,进而实行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总之,会计准则是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财务报表的列报也是服务于市场各类信息需求者的,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需求与条件来做出相关准则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J].会计研究,2009,(9):3-5.

[2]葛家澍,杜兴强.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缺陷与改进(上)[J].财会通讯,2004,(5):17-19.

财务总监发言稿篇7

一、精心组织意见征求,切实查找突出问题

为了进一步引深我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切实查找影响财政部门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使财政党员干部更好地为民理财,促进科学发展,我们专门制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窗口发放、深入单位、首问服务台等多种形式,发放征求意见表40余份,从依法理财、办事效率、为群众服务、应对金融危机等十个方面征求服务对象意见,收集意见56条,对我局党员干部的依法理财、党风作风等关系科学发展方面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民主生活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对于征求意见表评议的结果,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将其作为分析检查报告的基本依据。

二、加强指导材料撰写,努力确保“两稿”质量

民主生活会发言稿和大讲述稿是分析检查阶段的两个重要材料,为了确保材料质量,我们从加强材料指导和把关入手,采取三项措施,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和大讲述会打好基础。

一是专门召开指导会。一把手亲自参加,股级干部全部参加,聘请专人对民主生活会和大讲述稿进行指导,从文章结构、基本思路、问题归纳详细予以讲解,使全体同志对“两稿”的写法有了深入的认识,更好的写出质量高的发言材料。

二是严把材料关口。为了开好民主生活会和大讲述会,我们从准备工作入手,严格把好材料关口,做大两不过关。对于思路不清,查找问题不深不予通过,要求进行修改;对于内容应付了事,措施不切实际的不予通过;有力落实了“四不上会”要求。

三是反复进行修改。对于不过关的材料,要求进行反复修改,直到形成高质量的发言材料。先后对10余份发言稿进行了集中修改,理清了文章结构,提炼了好的观点,使质量得到了提高。

三、通过两种形式,开好民主生活会

一是通过分组讨论,确保覆盖全局。按照局班子成员分工,分成四组召开民主生活会。由分管领导主持,相关股室全体人员参加,无论是股长还是科员,都要求做到畅所欲言,从思想、方法、作风等方面查找自身不足。副局长×××同志在小组民主生活会上,要求本着交流工作思想认识,互相协作,取长补短的原则,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综合股股长×××对于办事程序繁杂的问题,从思想认识的角度谈到:“自己以前也曾感到有些程序过于多,但是没有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不够重视,满于现状。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自己深刻认识到思想认识的差距。今后的工作中,要多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站在提升行政效能的高度,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力求人民群众满意。”预算股科员×××同志在分组民主生活会上,结合自身工作情况,从工作作风上剖析道:“以前总认为热情服务、踏实工作就是作风优良,在学习调研中,对于群众反映的财政资金事后监督不足问题,自己才发现仅仅在局里热情服务还不够,还要对于拨出的资金多跟踪、多督查、多问效。”分组讨论时同志们还就工作创新,与时俱进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在如何破解难题,立足岗位做出贡献,促进财政事业科学发展上形成了新共识。

二是通过集中讨论,实现思想统一。全局性的集中讨论由局长××同志主持。他首先从自身实际出发,站在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的高度,要求全体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他的带动下,班子成员纷纷就各自情况积极进行发言。大家不仅畅谈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认识和体会,而且对工作的问题不避重就轻,客观真实地交流了经验做法。分管局长还就分组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进行了交流讨论。最后,×局长要求学习实践领导组办公室要做好会议记录,搜集好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好的心得体会和发言要做好整理,扎扎实实总结好这次民主生活会,为下一步的分析检查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财务总监发言稿篇8

[关键词]民主理财财务公开

目前,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在我区农村已普遍推行,这项制度在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防止,堵塞资产管理漏洞,减少干群矛盾,促进基层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通过近年的运行实践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制度不完善,理财组织职能发挥不充分,理财组织不能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等,造成理财活动流于形式,财务公开不全不实,群众怨言不断,上访事件不绝。因此,这项管理工作无论是从制度建设、组织设立和开展活动的内容、程序上都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作为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日常工作部门,各乡镇(办)农经站肩负的责任还是相当重的。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管理。

一、民主理财

1、形成相应的制度

包括:如何建立民主理财组织,确定理财日,理财组织享有什么权利和义务,遵循什么原则,按照什么程序和内容开展工作,怎样接受群众监督等。并制作上墙,以加强该组织职能的宣传,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

2、组织监督建立各村的民主理财小组

乡镇经管站必须要严格按照《利通区村级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民主理财小组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要求组织村民选举出3--5名懂财务、办事公道、群众信任的人组成村民主理财小组,其中村民代表应占到2/3以上,并由小组成员民主选举出小组负责人,小组在乡站的指导监督下开展活动。理财组织换届选举或调整人员,要及时将理财小组成员名单报乡镇农经站建档备案。

3、开展民主理财活动

在组织建立、制度健全的前提下,乡镇经管站应按照如下程序、内容指导和监督各理财小组行使权利,开展理财活动.

⑴召开理财会议。

村民主理财活动应每月开展一次,达不到的至少要每季度一次,理财日应固定在村会计到乡镇经管站报帐的前1--3天。理财活动开展的当天,要由理财组长召集小组全体成员、乡经管站记账会计到场后,主持召开理财会议。

首先要讲明理财小组的职权范围,依据国家农业部、监察部的有关规定,民主理财小组开展活动可行使以下权利:①有权参与制定村级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参与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如:集体土地征用、变卖、出租;大额举债;大中型固定资产的变卖和报废处理;一事一议筹资等)。②有权检查、审核财务帐目,否决不合理开支。③有权对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的重大财务活动和财务事项的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民主监督。④有权对财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对发现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⑤有权向上一级部门反映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其次,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如:审核、记录、询问调查、结果汇总、处理盖章等由谁负责。

⑵进行收支单据的审核。主要审核的是村财务主管已审批、签字的票据。收入单据看收费是否按规定标准执行,出租、变卖、报废处理固定资产等收入作价是否合理、合法和完整;支出单据看内容是否真实,金额是否有弄虚作假、超限额现象,发票是否正规、合理,主管审批报支渠道是否合理等。在审核的整个过程中村会计不得离开现场,并对审核中不清楚的单据事项及具体情况给予解释说明,实在无法说明讲清的支出,理财小组可予以否决。单据审核结束后,应对审核结果进行分类整理汇总,同时相应人员做好相关的理财审核记录,并制作民主理财审核处理汇总单,上报乡经管站备查。最后经理财小组统一审定分别做出具体处理,再由理财组长在审核通过可予以报帐的单据背面加盖统一的“民主理财审核章”,交村会计报帐,乡经管站再次审核后按规定作帐处理。

⑶监督各项财务公开。检查监督财务公开是否及时、真实、全面,有无隐瞒、遗漏现象。

二、财务公开

财务公开是以民主理财为基础,又是将民主理财质量和结果展示给群众的一种方式,公开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民主理财活动的开展。因此,财务公开规范的制度、程序、内容、范围和方式同样不容忽视。

1、建立财务公开制度

包括:公开时间、次数、地点、范围、形式、程序、信息反馈、落实检查等相关内容都要以明确的制度加以规范,并遵照执行。

2、进行财务公开

⑴公开前的准备工作。村帐乡管后,村级财务公开在成为乡镇经管站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所以,在公开前乡站必须要及时督促村会计到乡站将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过的单据进行报帐,然后按规定进行帐务处理,按月(季)结出余额,做出科目余额表,检查帐目是否平衡,计算是否准确,并做好调整工作。

⑵制作公开底稿。财务公开底稿由乡站站长、记帐会计、村会计、财务主管和理财组长共同完成。首先,由乡站记帐会计和村会计按照吴利农经发[2009]29号文件中统一制作的公开栏的具体格式和内容依据帐簿编制财务公开底稿,交村财务主管和理财组长,分别与帐目和民主理财活动记录进行核对。然后交乡镇站长作最后审核,审核无误达到规定要求后,由乡镇站长、村财务主管和理财小组长签字认定后方可公布。

⑶进行公开。财务公开栏的地点要固定在群众贯于聚集且醒目的地方,公开日要及时地按公开底稿将公开内容填写或张贴到公开栏中。或将公开内容以召集群众会议、广播、公开卡等方便有效的方式进行公开。

3、信息反馈。财务公开后,要在公开栏旁设置“意见箱”,由理财小组长负责意见收集。同时,公开后1---3日内,村委会要安排包括理财小组成员在内的村干部建立“接待日”,及时解答群众质疑,收集群众意见。将不同的信息反馈到乡经管站,指导公开工作。

4、检查监督。由于各乡镇乃至各村实际情况不同,公开的时间也很难统一,还可能因人为因素,公开中难免出现问题,因此乡站和理财小组要经常性的对此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指正处理,避免因此造成的上访事件。

如何保证财务公开的公正、真实和全面,这是财务公开的症结。为了不让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做到真公开、常公开、全公开,使之成为密切党群关系,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财务公开必须做到“四化”。

1、操作程序规范化。在公开程序上要实行两个“必须”:一是必须规定公开日期;二是必须实行三监督;公开前,公开的内容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审查、签名,缺少的内容要重新充实;公开中,要设置村务公开意见箱,安排专人收集村民意见;公开后,村委会要专门开会研究群众意见,并将结果反馈给村民。村务公开程序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连续性,提高公开质量,强化民主理财,增强公开效果。

2、公开内容全面化。村务公开内容要突破现有的财务公开、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等内容,要做到群众想看什么公开什么,对村委会民主决策的过程、民主管理的内容全面公开。在公开形式上,不仅要保留公开栏,更要利用宣传单、明白卡和乡村广播向群众公开。公开内容必须备案,有记录。村务公开内容的全面化,才能使干群在村民自治中形成共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营造发展村域经济的良好氛围。

三、财务公开彻底化

村务公开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财务公开。据我们了解,在农村上访案件中,大多是因财务不清引起上访。为此,村级财务必须实行村账乡管,财务收支票据必须经过“四签”即经手人、村财务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乡镇农经站签字才能入账,并逐月向群众详细公开。财务公开的彻底化有利于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四、检查监督严肃化

财务总监发言稿篇9

文章标题:疾病控制中心审计处竞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能站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的竞聘台上,参加疾控中心审计处的竞聘,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感谢在座的各位评委给了我这样一次展示自我、公开竞聘的机会,谢谢大家的支持与信任!对我个人来讲,这不仅仅是一次竞争,更是一次学习和锻炼,我将加倍地珍惜与努力!我今天的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个人情况介绍;工作经历与自身优势;工作思路与设想。

一、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我叫999,1968年11月出生,1990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分析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分配到888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工作,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xx年3月参加888市质监系统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担任888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划财务科技处副处长。20xx年至20xx年在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在职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20xx年加入中国共党员。

二、工作经历与自身优势

(一)工作经历: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888市质监局直属单位888市质检所工作,主要运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红外光谱等分析仪器从事食品、化工、钢铁、煤炭等产商品的质量监督检验工作。20xx年3月担任888市质监局计财处副处长,主要负责全市质监系统的财务、科技管理工作,包括:全市系统预算编制、决算编制、系统经费的拨付、票据管理、系统财务的账务处理、内部审计、科技项目申报及经费申请等工作。

十几年的工作锻炼,使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化学分析是一项繁琐、认真仔细的工作,培养了我科学严谨、求实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无论是最基层的检验岗位,还是市局财务处的中层岗位,我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勤奋工作,诚实待人,由适应工作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0xx年,我从检验所竞聘到市局计财处工作。虽然此前从未接触过财务,但我将这次岗位转变看成对自己能力、知识、工作水平的检验。凭着我的热情、对新知识的渴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很快适应了财务工作的需要,使财务工作在全省质监系统内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市局领导和省局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个人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单位和领导的肯定,曾先后获得888市质监系统“金点子”奖、“金硕果”奖和“金文笔”奖,并多次被评为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同时,这种岗位的转变也使我在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提高。质监系统实行垂直管理,888市局下属19个县市区局和6个事业所,总共25个单位,系统财务工作都由我一人来做,由于财务工作的特点以及基层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作量非常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我在工作中开创性地实行了多种高效率的工作方法。例如集中编制预决算,集中审核;网上上报会计报表;系统财务安装使用网上银行系统提高经费拨付效率和减少工作量等,既提高了效率,又规范了工作程序,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在紧张工作之余,我还完成了全部硕士课程的学习和论文的实验、撰写、答辩任务,通过了全国在职人员硕士学位英语统考,按期完成学业,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20xx年还通过考试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电算化培训合格证、中国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正是这十多年的工作磨练和不断努力学习,使得自己今天有信心站在这里参加竞聘,接受各位评委的检验。也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有志者事竟成”。

(二)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使我具备了以下主要优势:

1、有专业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我在大学期间学的虽然不是财会专业,但我始终对财务工作比较有兴趣。报考大学时我的第一志愿是审计系,虽然被调剂到了化学系,但我一直对财务工作情有独钟。20xx年到市局计财处工作后,我认真地学习了《会计学原理》、《会计实务》、《财经法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审计学原理》等财会专业知识,参加了20xx年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培训,并获得了通过。每年都参加省局的培训学习和省财政厅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为从事会计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计财处工作4年时间里,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熟练掌握了财会业务的的工作流程和帐务处理方法。888市局负责下属25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每个单位都建有两套帐,既有行政单位的账务,又有事业单位的账务;由于基层单位的会计人员年龄偏大,业务水平偏低,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无论是多么小的问题,都要向市局计财处咨询。对每个问题我都仔细对待,认真考虑回答,所有的账务处理既要符合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还要符合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这几年的工作锻炼了我处理各种财务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业务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除做好日常财务工作外,我还负责了系统的财务审计工作,每年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并负责写出财务审计报告。在财务审计工作中,我不但亲自参与了具体的审计过程,还通过审计实践,不断摸索规律,在组织实施工作上下功夫,做到审计前有计划、审计中有措施、审计后有改进意见,求得审计的实际效果,并总结出系统财务审计工作规律,从而对审计管理及审计业务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更有利于组织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

2、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进行日常工作,熟练运用财会软件进行帐务处理。20xx年河北省质监局对全省质监系统财会人员进行了电算化软件的培训,统一安装了安易电算化软件。经过两年的试运行,20xx年我们系统财务甩开了手工记账,运用电算化进行系统财务帐务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对于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我尽量使用财务软件进行汇总,例如:各单位上缴收入和拨付经费的汇总,年决算数据的汇总等。日常的工作训练使我能非常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各种工作。

3、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历。工作16年,一直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对单位的环境与工作运行方式很熟悉,也培养了我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16年来我先后作过质量检验技术人员、从事过计财处的调研、综合、审计、发文等具体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各个工作环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行政管理知识有比较系统的接触研究,同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工作经验,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能比较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

4、具有较强的做好财务工作的文字基础和综合能力。几年来计财处的工作锤炼,使我具有了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较好地完成调查报告、经验材料、领导讲话、理论文章、工作总结等各种公文的写作任务。在计财处工作几年,每年的年终决算分析、预算编报说明、计财会议的领导讲话、内部财务审计报告和每月系统财务收支分析都是由我来完成。我的论文《严格管理扎实工作预算管理迈上新水平》获得20xx年度888市质监系统“金文笔”奖。

5、具有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审计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繁琐严谨的工作。我信奉诚实、正派的为人宗旨,坚持踏实的工作作风、求实的工作态度、进取的工作精神,坚持工作中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自律、自强是多年来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的性格和作人的原则。凡事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让领导放心,让同事放心!

6、有虚心好学、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没有放松过继续学习,勤钻研,善思考,多研究,不断地丰富自己。我思想活跃,爱好广泛,善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实践,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蓬勃向上的朝气,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干劲足。我始终把“止于至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是我的母校——厦门大学的校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事要尽善尽美,尽最大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一旦选择便不轻言放弃,尽职尽责地朝着目标努力。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也是我的性格。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相信自己都是一个有进取心、有事业心、追求成功的人!

总结自身的情况,我认为有条件、有能力竞聘审计处这一工作岗位,希望各位老师评委信任我、支持我!

三、工作思路与设想

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一名称职的工作人员,以不辜负各位评委和老师的期望。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审计业务知识的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明辩大是大非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扎实工作,提高工作质量。要既发扬以往好的作风、好的传统,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又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把工作搞好,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提高为单位、领导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五)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我一定按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廉洁自律,脚踏实地,忘我工作,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财务总监发言稿篇10

xx总书记强调,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敬、戒、慎、省、守五个方面,为领导干部严以律己确立了行为准则,打造了防护栏和防火墙。领导干部只有牢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道理,保持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的自律意识,秉持归咎于身、刻己自责的解剖精神,经常过滤思想、检点言行,才能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当前,律己不严主要表现为不守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之心。有的纪律规矩意识欠缺,目无组织、目无纪律,弄虚作假、阳奉阴违,对组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视制度、规矩为稻草人,口无遮拦,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有的把自己所管辖的地方、系统、部门、单位当作自留地,搞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有的拉帮结派、亲亲疏疏,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有的纪律散漫,上班时间侃大山、搞网聊、逛网店、打游戏、炒股票,我行我素;有的工作不安心、不用心,当走读干部;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心无敬畏、行无底线,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

在严以律己上带好头,要慎独、慎微。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之时能够反躬自省、谨言慎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慎独作为一种操守、一种品格、一种风骨,让慎独的意识像影子一样伴随左右。所谓慎微,就是要在细微之处能够保持警惕、警觉、警醒,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小节上把持不住,就会演变成大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训,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警醒自己、鞭策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严防一念之差、一时糊涂,严防不知不觉变质,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在严以律己上带好头,要清正廉洁。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都不容易,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岗位,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算一算腐败的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亲情账和自由账,明白什么是得不偿失,不要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到时候毁了自己的前程,毁了家庭的幸福,毁了一个地方的发展。

在严以律己上带好头,要接受监督。可以说,我们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够严以律己,是值得信任的,但信任代替不了监督,自律代替不了他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习惯于在监督下用权,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自觉接受来自纪律与法律的监督、党内与党外的监督、组织与群众的监督、社会与媒体的监督,对一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小毛病,要小题大做、防微杜渐;对一些传染性、危害性强的病菌,要早打预防针,不断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领导干部地位特殊、岗位重要,面对四大风险和四种考验,如果不能自律,而是受私心所扰、名利所累,就难免会走歪路,最终身败名裂。实践证明,唯有严以律己,才能经受住各种诱惑,才不会陷入享乐和奢靡的泥潭。在从严治党新常态下,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干的自己坚决不干,才能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真正以上率下、做好榜样。

领导发言致辞大全二:年会老总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每年一次的年会,我心情特别激动,而且非常荣幸的在这里发言。我在威翔公司任职会计工作一年有余,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公司的年会,在职期间公司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在此,我深表感谢,谢谢大家!

在职期间我始终本着做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的信念,并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热情、严谨、细微地完成各项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财务部门作为公司的一个主要职能监督部门,当好家,理好财,更好地服务企业是财务部门应尽的职责。2008年财务部门顺利地完成了公司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下面就将这一年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首先,我们用心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用心努力地做好每件事,争取把问题想周到,尽量使自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财务工作中我始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目标,力争做到总公司和分公司财务制度统一,积极主动地了解各分公司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使得各分公司人员按照公司的制度和标准完成每项工作,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坚持按财务制度办事,保持头脑清醒,及时掌握各公司签订合同和收付工程款项等情况。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纳大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其次,我们态度端正。财务部门是为大家服务的部门,坚持按原则办事,加强个人责任心培养,履行会计职能,勇于负责,积极主动,虚心向各位同事学习,配合公司各位领导完成每项工作,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马虎,不能怕麻烦,也不能怕得罪人,认真审核每笔业务,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工作。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坚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因为我深知财务工作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角落,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专业知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争取找到更好的方法为企业服务。

在这一年里,总公司和分公司财务人员的工作在不断的摸索改进,到目前已经规范化,各人员的工作做的比较细,方法也得当,互相配合的很默契,致使总公司和分公司财务工作进展得很顺利。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我在不断的改正缺点,完善自己,也希望大家多给我提出宝贵意见,而且在专业方面我会争取多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充实自己,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公司是平台,我们每个人都是主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把企业的财当自己的财来理,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在新的一年,我对财务工作有几点想法:计划控制财务成本、审核监督费用开支、积极配合销售安装、保证财产物资安全、准确及时进行财务分析。服务于公司,服务于员工,服务于客户,以促进公司开拓市场、增收节支、从而谋取利润最大化,以最优的人力配置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让我们全体员工以高度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努力奋斗!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我们公司的明天会更好!相信公司的明年会更加灿烂辉煌!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全家幸福!

谢谢大家!

领导发言致辞大全三:公司年会领导发言稿

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首先对各位能在岁末的百忙之中赏光应邀前来参加本学会首次举办的迎新晚会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衷心的祝愿,祝愿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在新的一年身心健康愉快、家庭和睦美满、事业更上层楼。

之所以选择这个场所以这样的方式召集各位共聚一堂是因为,首先我与在座的许多人相识多年,非常熟悉,其次象征着我们洗去一年来所有的烦恼和不快,放下包袱,以清新的心态和身体迎接新年的朝阳,再有就是我们的群是实名制,我们这样赤诚相见,可谓名至实归。商震不才,承蒙各位抬爱,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使本学会日渐壮大,构建本市少壮精英的平台初步形成,在此,对多年来给予学会大力支持的(提出几个赞助的企业和领导)各位领导、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本市精英社团之一,就要发挥我们的作用,也就是本学会的宗旨,即扩大学会的社会影响,促进会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广泛吸纳各行业精英,促成会员间的强强联合,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创造生活的财富,为建设美丽的江城贡献才智。

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学会在新的一年里要做以下几件事:

一、组织培训。聘请资深专家及行业精英讲授经营之道,以期提升综合素质。

二、组织开展各项联谊活动,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三、组织编写经营管理方面的丛书,共同分享新思维、新理念。新年致辞希望各位领导和朋友们继续给予学会以支持和帮助,共同把我们的学会办好,建设好,谢谢大家。

领导发言致辞大全四:年会领导发言稿

亲爱的员工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公司又迎来了新的一年。今天,我怀着无比高兴和感恩的心情,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聚到这里,共同组织召开XX年感恩过去,放飞未来主题年会。

首先感谢大家在过去的一年里不离不弃,辛勤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建设所做的努力和付出。

谢谢大家!在此我隆重地给大家鞠个躬。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公司整体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起了一个组织者的作用。一年以来,我更多地是通过每周的全体员工大会,给大家讲一些做人做事方面的体会、经验和心得。期望通过这些形式统一一下大家的思想认识,从而形成我们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有利于我们上下一条心,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把我们这份神圣的事业,做稳做强。

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事都感受到了XX年的《销售政策》、《考核政策》、《管理制度》与历年的政策相比有了若干改变,前几个月发生的一些事情也会让在座的某些同事感到不快。是的,好像有变化,变化的多,变化的快。变化的让很多人感觉不爽。确实改革需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惯性,需要改变多年的行为习惯。而改变一个人的习惯确实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其实我本人也不喜欢改变,所以我非常理解因为改变带来的抵触、质疑、猜测、反感,从改变到习惯毕竟需要一个过程。

我今天的汇报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艰苦奋斗,开源节流不是对历史的否定;第二部分阐述为什么要艰苦奋斗?第三部分是如何理解艰苦奋斗,开源节流;第四部分是如何做到艰苦奋斗,开源节流。

首先,我要向大家强调的是艰苦奋斗,开源节流不是对前几年工作的否定。在某些人的眼睛里世界上的颜色只有黑与白,某些人面对别人就某点问题的批判就想象为对自己的全盘否定,这是不懂辨证关系的,是情绪化、头脑简单化的表现。

自董事长在XX年11月正式进入sla药业,历经XX年的时间,公司一直处在一个上升阶段,销售收入从不足**万元提高到**亿元,翻了**倍,这里面凝结着董事长的正确战略决策,凝结着核心管理团队的团结与智慧,凝结着一线销售人员付出的汗水,这些都是不可抹杀的,是值得怀念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