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十篇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十篇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7:43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篇1

(一)缺乏会计信息化的标准规范

在会计的电算化起步的阶段我国还没有制定十分完善的标准规范,当前很多会计软件不能兼容,在各软件之间的传递过程中会计信息出现了许多障碍,甚至妨碍了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财政部门出台了许多新的会计准则、法规和制度,然而会计信息化的方面却十分滞后,国家的各项制度与文件当中,没有提到“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只停留在“会计电算化”的上面,例如网络的安全、支付的信息、电子的交易、货物的配等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完善。会计的信息化发展速度需要有统一的规划和配套的标准与规范出台。

(二)会计信息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在会计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软硬件的本身、网络通讯的技术和计算机的技术的各项问题,主要是和管理准确的结合。会计的信息化主要关于企业的业务的流程和组织的结构、管理的制度、管理的流程等各系列的问题。同时,企业必须准确的根据会计的信息化的各项要求,结合现代管理的理论,并使管理业务的流程和管理会计的核算进行准确重组,从而建立与之相似的管理制度。

(三)会计信息化的人才缺乏

当前,中小型企业缺乏相关的人力的资源,会计的信息化各项应用低,对许多的企业中的会计的员工来说,会计的信息化作为新鲜的事物,会计员工对会计的信息化的软件了解不够,使用功能的不全面和使用的不当。社会认识与观念的偏差、缺乏保障的机制和我国的用人制度的方面一系列的问题,让中小型企业难以吸收信息的技术、会计专业的技术同时能懂企业的管理复合型的人才。

(四)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成本高

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的信息化不管购买商品化的会计软件,还是进行定点的开发模式来实施会计的信息化,都需要从硬件与软件上投入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引进的经济效益不会是立竿见影,在后期的使用过程当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见的各项维护费用。

(五)中小型企业主次不分,会影响战略的全局

信息系统完整的运营维护十分复杂,企业各自的人力有限,我国内的各个软件的公司不能做到随时对企业的维护,同时,企业的个性化的维护要求并不能得到满足。从而使企业主要的精力放在并不擅长的维护系统运行上面,进而分散了企业的主要注意力,改变了企业战略的全局。

二、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的主要作用

(一)增强了企业的监督管理的职能

会计的信息化的管理与建设,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网络化。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公开化和大众性的特点,社会的公众和企业的其他部门通过直接调查企业和网络在线进行访问企业的会计的信息,从而加强了会计的信息的透明度,有效地减少了会计业务中的“黑箱”操作,加强了企业会计的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强化会计服务、管理、监督各项职能。

(二)简化了会计的流程

电子计算机有十分强大的运算的功能,网络的环境下,大量数据能够实现在线的输入和业务的信息进行实时转化,节省了在手工的方式下使业务的资料输入到会计的账簿过程,从而使会计的核算后变成实时的核算,使静态的核算转变为动态的核算。信息的使用者就会随时随地知道企业的各种信息,同时做出针对性的决策。

(三)更加准确地为企业提供各项信息支持

网络的环境条件下,对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会使财务的业务十分协同,企业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中的生产经营的活动的信息采集各点同时加入企业的信息网当中。企业使用完整的会计的信息进行监控资金各项运营的情况,进而改变了企业的投资各类方式,进而加速企业的目标使效益和资本的最大化。

三、我国中小型企业完善会计的信息化的各项策略

(一)关于政府的方面

1.需要构建新型的会计的信息化的一系列理论体系。会计的信息化会对传统的会计的实务与会计的理论造成全面和深刻的影响,需要适应当代信息化的各项需要,同时改变传统过程中的会计的理论,并且重新整理会计实务的流程,这是会计的信息化中并不能避免的各种问题。

2.需要建立完整的会计的信息化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体系。我国以及世界会计发展新兴的领域中,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的电算化在技术方面上不断地延续。必须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环境与之相适应的和新型的会计的思想,与会计的信息化的相关有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进行修正、改进、摸索的过程当中。从而快速实现会计的信息化,同时需要立法相关的规范。

3.加快会计的信息化的教育的相关力度。中小型企业由信息、物资、资金以及人员组成的各项系统,然而人在会计信息化中起着的决定性的因素。对于具有高的素质会计员工,对于快速实现会计的信息化十分重要。我国需要应用各种形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化的人员的素质。包含以下方面的考虑:第一,高等教育当中,加强会计的信息化和现代的信息化专业的教育的相关力度。第二,加大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人员培训力度。逐渐建立的经营的管理的人才库中,更加有效地加强我国企业总体的经营水平。第三,加大中小型企业中职工的各项培训。应用高等职业的教育、中专与技校、职业中学等不同层次培训的方式,进一步为中小型的企业培训会计的信息化的人才和提升会计的信息化整体的水平。

(二)软件开发商的方面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软件在设计中应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机结合,同时开发功能强大的专家的系统与会计的决策支持的系统。必须在符合国际与多国的会计的准则、多币种与多语言的各类情况下,从而提供国际可比性的会计的信息,进而满足各类企业与国际的竞争需要,需要最大的限度做到各种数据的共享。

(三)企业内部的管理的方面

1.会计的信息化很快进入企业的信息化当中。大中型企业在会计的信息化过程中,不应该局限在企业的财会部门,需要立足在整体企业,和企业的信息化相结合来进行。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的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能够脱离整个企业从而独立实现。管理工具中出现,会计的信息化不仅财会部门相关工作,也是整个企业当中信息化的工作中的重要的部分。

2.控制会计的信息化的风险,同时建立相关的控制的制度。会计的信息化的风险控制,包含两类:第一,改善软件与硬件的各项措施,配置十分优质的的计算机的硬件,从而减少计算机的硬件风险。使用的性能更加稳定兼容性十分好的操作的系统,应用成熟的设计、先进的技术会计的信息化的软件。同时应用稳定的大型的数据库,进而减少计算机的软件风险。第二,通过建立十分完善的风险的控制制度,通过软件与硬件的管理与维护的控制、系统环境管理与控制、人员与组织机构的管理与控制、计算机的病毒的消除和预防等方面建立相关的制度,从而进一步保证会计的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篇2

【关键词】文化视角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措施

一、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1.会计文化概述

会计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多层的复合体,一层为规范文化,也被称作是会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了对会计人员进行规范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会计准则、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管理制度、会计教育制度等;一层为载体文化,也可以称作是会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了会计人员的教育、文化以及生活设施和会计人员工作必备的物质条件;一层为会计精神文化,它是会计文化的核心文化,主要包括了会计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心里因素等,其中价值观是会计精神文化的核心。这3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文化。

2.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从会计制度文化方面来看,会计法律法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机制,会计准则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

从会计物质文化方面来看,会计物质文化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会计物质文化的发展制约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会促进会计物质文化的发展。

从会计精神文化方面来看,会计道德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障,可以调节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使会计行为向“规范化”的方向转变。

二、文化视角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1.会计文化制度落后

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中小企业滞后于企业实践的发展。会计文化制度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首先,内部制度不健全。一方面中小企业管理者存在着严重越权的现象,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的管理者更关注的是业务领域,忽视了会计工作,导致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工作受到过多负责人的干涉,内部会计监督形式化严重;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很多中小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审计机构,即使是设立了,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管理者的意愿,不能对会计信息作出客观的评价。

其次,缺乏健全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方式缺乏互动、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培训时间较短等。

2.缺乏会计物质文化

中小企业缺乏会计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硬件配套差、工作环境差、办公设施不全,会计人员得到培训的机会较少,导致了会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中小企业在普及电算化方面还比较差,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网络会计应用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3.不具备强势的会计精神文化

中小企业由于会计文化制度落后、会计物质文化的缺乏,导致了会计精神文化比较贫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1)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工作状态,主要表现为:工作积极性较差、创造性和主动性,对本职工作不关心,财务部门凝聚力不强等。

(2)缺乏组织归属感,主要表现为:对做好财务工作没有信心,缺乏对财务管理目标的了解,缺乏良好的财务工作氛围等。

(3)价值观落后,主要表现为:行为意愿与认识不能同步。

三、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1.加强会计制度文化建设

首先,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进一步推进会计行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运行的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经济活动都应该以法律为基本准则,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法制化。提供会计信息是一项影响广泛、重大的行为,因此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要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在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了规范,对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和范围都提出了要求,对违反法律的行为作出了严格的处罚。我国虽然制定了如《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但是由于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性,导致在执行力上不够,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加快会计制度化建设,一方面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健全现有的会计法律法规,并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它们之间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调整,使它们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会计法律法规的严谨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使企业的会计行为有法可依,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要对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者予以严厉的处罚,提高会计信息造假的成本,使处罚的金额高于会计信息造假者所收益的金额,这样可以降低会计信息造假的概率。

其次,加强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一方面要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定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进行培训,定期轮换会计人员的岗位;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以案例的方式来讲解企业会计准则,这样可以让会计人员比较直观的了解会计准则。

2.不断发展会计物质文化

提高企业会计物质文化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首先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给予会计人员更多的电算化培训的机会,以及应该有的福利待遇;其次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具体规划,再次企业要配备与自身经营发展相符合的硬件设备,要本着成本效益的原则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选择一些成熟的软件,政府也应该给予中小企业在硬件设施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中小企业电算化进程;最后中小企业要重视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3.强化企业会计精神文化

一方面要加强会计诚信的培育,会计信息与诚信联系在一起就是会计信息一定要公正、客观,必须经得起验证,会计诚信就是指会计人员要客观公正的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信守承诺,真诚待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石之一是会计诚信。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培育会计诚信:

(1)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继续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要对会计诚信教育的规律进行探索,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采用激励诱导法、示范影响等多元化的方法,加强对会计学员的会计诚信教育。

(2)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为了对会计失心行为产生一定的压力,要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一种公正、客观的社会氛围,促进会计人员自觉的追求会计诚信。

(3)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会计诚信。我们可以通过媒体来对会计诚信的真人真事进行报道,来向人们来宣传会计诚信。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道德和会计法规观的培育。首先要加强对会计道德的培育,“内化”是会计道德培育的关键,只有会计人员将职业道德变为内化的观念,才能够形成良好的自律机制,因此高等院校要做好会计学员岗前的道德教育工作,用人单位要做好会计人员岗位道德教育的工作;其次会计人员也要积极的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再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要做好会计法制化的宣传工作,使会计法制化深入人心,不断提升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文化是在长期会计实践中形成的,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要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会计文化的重要性,要以文化的角度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中小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小菲,周芬.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12期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一、绪论

综合管理信息化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业务过程集成在统一的数字化系统中,通过系统加工、整合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了解各类业务中的信息,以便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从而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中小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到2007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200万家。这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存在着一定的普遍特征:员工信息化的知识基础薄弱、企业管理和生产环节中缺少管理信息化支撑,导致存在着信息不充分、流程不顺畅、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信息化管理思想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以企业行政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市场客户管理、物料设备管理等为核心的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已经迫在眉梢。

三、中小企业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本文设计的中小企业综合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企业日常运转中的行政事务管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设备、技术管理,以及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管理等,并且各个业务管理在系统中实现高度集成。,中小企业信息化。通过系统数据中心的建立,使企业工作人员的日常业务处理实现自动化,充分确保业务数据的及时准确流转和共享,很好的保证了业务数据的唯一性和安全性等,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业务管理手段。在设计时既考虑了系统本身的功能实现,也考虑了系统与第三方系统的关系和整合,在系统设计时充分体现以下思路:

1、减小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成本,做到能解决企业最急迫的信息化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

中小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集中解决信息化的关键业务点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重点,旨在以信息化手段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中小企业信息化。

2、以系统集成为手段实现组织协同和信息整合

系统以业务表单执行控制和管理实现日常业务的协同,以项目管理的方式组织实现各业务之间的协同。,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采用面向服务架构通过标准数据交换接口与第三方系统交换信息,实现系统之间的集成。系统设计为一个综合的信息工作平台系统,让使用者可以在同一个界面完成不同的工作,得到与他相关的任何业务的信息,成为组织协同管理的工作平台和工具。

3、业务状态及时跟踪

企业用户可实时跟踪一个业务流程的进展状况,查询录入单据在流程中的位置,以便及时了解自己或他人的工作进展情况,另外系统还提供流程的可定制功能,能更好地适应企业业务流程变化。

4、良好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对企业管理的适应性

系统全面支持XmL、Soap、weBSeRViCe等当前受到普遍支持的开放标准,这就保证了系统能够与其他平台的应用系统、数据库等相互交换数据并进行应用级的互操作和互连性。

系统企业的实际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充分体现企业管理特色。系统规范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是企业适应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和综合管理系统适应企业管理特色的双向过程,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模块之间的低耦合度,使得每个业务模块的功能即可单独实现并扩展,也可与其他模块良好集成。

四、中小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体系结构整体可以分为四层:底层平台层、技术支持层、核心服务层、企业应用层。整个系统主要流程以项目为主线,将客户、市场营销、生产、物资供应等业务联系在一起,根据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设计相应的流程以及系统功能。系统依托企业运营总体流程对功能模块进行了合理划分。具体功能如下:

1、日常办公

为日常办公提供方便的个人日程安排与提醒、工作记录、通讯录等功能。

2、人事管理

提供企业各类人员的职工档案、家庭成员、工作履历、学历、职称评定、奖惩、聘用、调动、解聘辞职、离退等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报表打印和图形显示,还提供考勤和考核管理功能。

3、设备管理

实现设备信息库的建立,设备前期的选型、采购、安装测试、转固;设备转固后的移装、封存、启封、闲置、租赁、转让、报废,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维护、保养情况记录。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台账查询、报表功能。

4、物料管理

实现企业的物料需求、采购、库存和物料供应商的有效信息化管理,规范业务用料流程,衔接好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降低原材料成本和运营成本。

5、库存管理

采用信息化手段掌握库存量动态,实时记录入库、出库的物料详细信息,提供库存情况查询、盘点、报表等功能。

6、标书管理

对企业招投标书基本信息的管理、招标书相关文件的管理、招投标资料的归档、招投标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以及招投标过程中的费用管理。

7、合同管理

对企业多种合同分类管理、合同相关资料的归档、以及对合同执行流程的控制以及合同资金计划的管理。

8、生产管理

将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任务的管理纳入系统,及时跟踪并及时安排生产任务、组织物料采购,以提高生产效率。

9、客户管理

提供分类管理企业客户,记录客户需求,提供售后服务管理,总结售后服务中的各种问题等功能。,中小企业信息化。

10、档案管理和报表管理

对需要纳入档案管理的各类实物(含纸质)及电子“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档案及相关数据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化,对企业各业务过程产生的报表作统一管理,提供报表生成、查询、打印等功能。

五、结语

本文以一般的中小企业的综合管理信息化需求为出发点,以适应企业信息化需求,减少信息化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为目的,设计了适应一般中小企业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的核心业务纳入到系统中,能有效解决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及时、效率低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狄小龙.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与实现途径管见[J]2009,中国管理信息化12(2):67

[2]李劲松.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设计方案探索[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8:97-98

[3]胡迟.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策略选择[J].中国科技投资,2009,23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信息化与其他“四化”[①]并列,体现了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1]是指企业以流程重组为基础,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展和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具有投资大、持续长、滞后性的特点,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其存在观念、资金、技术方面的劣势,企业迫切需要根据信息化实施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动态的发展计划,但又无能为力指标体系,因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实用、针对性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现状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2]是指对照统一的标准,建立特定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一定经营期间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和信息化的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也不成体系。

徐强、戴芸(2003)从系统观点出发设计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多维动态评价指标体系[3];李晓青等(2008)从财务、业务流程、客户服务、战略与发展四个角度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nn)算法进行了应用研究[1];王江涛,周泓(2009)利用it平衡计分卡(itBalancedScoreCard,itBSC)对商业银行信息化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it价值贡献、it用户满意度、it内部过程和it学习与革新为准则的指标体系[4];邵宏宇,郭伟(2009)构建了以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战略、信息化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绩效指标体系[5]

以上指标体系都缺乏对中小企业的针对性、实际性,不能突出反映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因此本文在邵宏宇,郭伟(2009)的研究基础上,参考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nieC)颁布的《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充分考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特点,在多次咨询企业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后,进一步提出了表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1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目标层)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含义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a

财务指标

(B1)

信息化投入比例(C1)

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收的比例

销售收入增长率(C2)

信息化对销售收入增加带动情况

利润增长率(C3)

信息化增加利润情况

用户指标

(B2)[②]

老用户满意度[③](C4)

老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前后的整体满意程度对比

新用户满意度(C5)

新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整体满意程度

战略指标

(B3)

信息化负责人在企业中的地位(C6)

领导对企业信息化战略定位认识程度

信息化的预算投入(C7)

反映信息化未来发展财力投入

信息化部门人力投入(C8)

信息化人员比例

信息化部门人员学历构成(C9)

信息化人员知识水平

应用指标

(B4)

计算机数量(C10)

企业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

网络通信水平(C11)

网络通信水平

网络安全措施(C12)

应对网络安全能力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20-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中小企业而言,信息化无论作为战略手段还是战术手段,均已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需求上

(1)成长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改革开放后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些企业无论在信息化水平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效果方面都比传统老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2)企业效益好、外向型企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旺。

企业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及其实施效果。

2.应用深度上

(1)基础应用的普及面较宽,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miS、mRpⅡ、eRp、CimS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2)信息化建设出现“分层”。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关的报表满天飞;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战术层”的居多,而企业的“决策层”和“战略层”是相当薄弱的,也是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点。

(3)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差异。总的来看,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高;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管理落后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4)企业上网数量逐渐增多,但是应用网络进行交易的少。2000年“企业上网年”,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绝大多数企业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停留在媒体的简单扩充上,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层的挖掘,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运用上还非常落后。

3.技术实现上

(1)研究较深,实现较浅。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体系的建立上的研究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深度,但是在相关技术转换为产品,相关产品转换为产业的程度较低,很多的科研成果被科研院所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成效。已经转换的技术,因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或规模较小或相关的政策扶持较少,没有形成整体的规模效果。

(2)“信息孤岛”日见突出。随着企业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同软件间,尤其是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进行交流,数据出现脱节,即产生“信息孤岛”,势必给企业的运行带来困难。

(3)单元技术需进一步深化。计算机单元技术如CaD、财务等软件能解决企业部分紧急的问题,但随着企业计算机运用的不断深化,目前的软件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尤其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老的瓶颈问题解决了,但新的瓶颈问题随之而来,计算机的进一步深化运用提到日程上来。

4.资金投入上

(1)由硬件为主向软硬兼顾发展。企业在信息化的投入中,已经摆脱前期的以硬件为主的投资方向,偏向于软件、硬件和网络产品同时并重的局面,在有些企业的资金投入中软件的投入已经超过硬件的投入。

(2)由单元技术的投入向综合性、集成性倾斜。在技术的投入上,由以前的注重单元技术和短期效益向注重整体、全局的信息化建设倾斜,尤其是关于信息集成和整合方面的投入,并且由单纯的战术层的投入向战术层、战略层和决策层均有侧重。

二、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要考虑那些问题

第一,让各部门核心成员都参与进来。企业信息化不只是it部门的事,换个角度看,信息化的过程中,it部本基本上扮演着“实施者”的角色,其他部门的需求似乎更重要。在规划的过程中,不能抱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态度,看到哪个部门的需要就针对哪个部门进行规划。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让各部门核心成员都参与讨论,各部门的需求以及部门之间的协作需求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实施信息化应该具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也不能只看眼前的需求,应该放眼未来,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的需求。解决当前的问题虽然重要,但未来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可以预见的需求也必须考虑在内。也就是说按照企业正常的发展,目前建成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可以满足未来几年的发展需要。而不是企业稍有发展之后,硬件、软件也得跟着“发展”。

第三,必须从企业现状现在所处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企业现在的信息化现状,企业理想的信息化状况。一个现在,一个未来,都应该是可以明确说明的,如果不能对现状很好的把握以及对未来很好的展望,都将注定信息化的失败。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不是万能的,信息化同样如此,只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辅助企业更好的发展,而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寄希望于信息化。

第四,把实施信息化深入到各个部门,让所有员工随着信息化一同进步。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也是一种规范化的过程。如传统的手工审批制度落实到信息化中之后,在相应的系统中就要严格执行,而不像手工审批阶段相对自由,一些人员会觉得信息化太麻烦了,还不如以前方便。而这就涉及到业务流程规范化,在实际的规范化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些部门或一些人员有抵触情绪。而这时候就要意识到这这种麻烦是一种“进步”,管理上的进步。一定要将这种进取的意识深入到各个部门,让所有员工随着信息化一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贾兴华.浅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5(01).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篇6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现有部分较为知名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回顾,指出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企业信息化测度应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建立三维立体测度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1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现状

1.1部分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

1.1.1刘凤勤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吉林大学刘凤勤于2001年2月在《情报学报》《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提出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综合力度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信息装备力;信息化信息利用力;信息化发展潜在力。该指标体系对企业信息化测评研究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但是,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并不贴切,如:指标体系中的“每百人函件数”,在电话、电子邮件十分发达的今天,函件已经不是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该指标值已经不能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说,指标数据的下降反而可以说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指标“信息技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采用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前后的年收人和年成本进行计算,虽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路,但其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而且,企业的“产出”或“利润”的增加,也不能都归功于企业信息化,所以,以此来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不合适的。

1.1.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梁滨1999年5月的博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论文从人本管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企业信息化包括以下5个方面: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体现人本理念);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根据这5个方面,梁滨第一次提出了具有20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对各具体指标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并首次使用“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经营相关度”测算企业信息化效益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开创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并没有完全体现他在理论分析时所提出的5个方面,没有设置反映企业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的具体指标。另外,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测算绝大部分都是以投人的经费为基点进行测算的,这样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就是经费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就越高。而实际上,经费的投人多少,只能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而且过多的经费投人,可能导致过度信息化,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改变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态度。因此,这一套指标体系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1.3唐志容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天津科技信息研究所唐志容于2002年3月在《科学与科学管理》杂志上《企业信息化指标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5个一级指标是:信息技术投人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

这一套指标体系明确的将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作为2个独立的一级指标提出来,说明作者意识到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用“生产过程自动化”作为一级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并不太合适,因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能等同于“生产信息化”;在一级指标“管理信息化”中,虽然提出了4个非常精彩的二级指标,但是对信息化对管理变革中的组织机构变动、流程再造等并没有作出反映。

1.1.4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川。2000年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企业信息化基本测度指标试行方案”,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安全;效益指数。这一套指标体系剔除了企业特点和行业特征,是一种通用型的指标体系,使得不同行业能够在除去行业特征的情况下测评共有的信息化特征水平,如果指标能够很好地推行、应用,可以大大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的发展。

1.1.5唐小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2001年6月侯伦、唐小我等人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文章《企业信息化及其指标体系探讨》,文中提出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组织建设评价指标;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应用信息系统评价指标。

但是,该指标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一级指标中没有考虑到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我们知道,无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多么好,没有与之匹配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就像无论公路修得多么好、车速多么快,但是没有货运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一样。其次,指标体系中定量与定性指标显失平衡,定性指标太多,定量指标太少。第三,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测算方法,使得这套指标得应用受到限制,缺乏可操作性。

对企业信息化述评测度理论研究成果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在此文章不再赘述。

1.2综合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者认为,现有的成果中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不足之处:

1.2.1操作性不强。通过文献查证,我国众多企业信息化研究成果中,大多是一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虽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要么测度不全面,要么指标体系过于庞大,指标无法准确测算,缺乏操作性。

1.2.2定量研究不足。多数文章在研究时定量分析工具使用较少,这种从定性到定性研究,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企业信息化研究应该尽量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从具体指标的定量研究到企业信息化定性结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当然,指标体系中有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很难进行定量的指标,如,“信息化效益”指标在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对持续建设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很大,但是,该指标量化的难度较大,这也给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留下一些课题。

1.1.3研究角度单一。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企业信息化静态现状着眼,强调、侧重企业信息化的现有数量、规模,研究角度十分单一,所以无论怎样顾此轻彼、顾彼轻此的指标体系研究都不能改变研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应该从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质量、信息化发展能力多个角度着手,进行立体的研究。

1.1.4指标测算缺乏科学性。在现有的成果中,多数学者对信息化指标测算都使用“投人法”或“产出法”。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投人法”,其结果是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越高,这将违背“适度信息化”原则;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产出法”或“利润法”,因信息化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测算方法缺乏科学性。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

2.1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与方法

我国一些企业在早期信息化发展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信息化格局较好,但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于是在新的一轮竞争中逐渐落伍,最后与企业期初信息化目标相差甚远;一些企业信息化高标准、高投人,最后企业负债累累、举步为艰。导致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不能确保正确树立“适度信息化”的企业信息化理念,于是我们在充分考虑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信息化测度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立体测度,以改变现有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先天性不足,提出新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数量与规模)、企业信息化发展质量测度(效益和稳定性)、企业信息化发展能力测度(可持续能力)。

通过研究确定,企业信息化内容都具有“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信息系统”四大属性要素,因此,建立以这4个要素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与质量指数,建立以“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环境”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

发展水平:主要指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即信息化要素的数量和规模,建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eiDi)。

发展质量:主要测重信息化系统结构和经济效益,建立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eiQi)。

发展能力:是指信息化系统中的可持续建设能力,建立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eiCi)。

企业信息化测度方法:以投人法为主,兼顾信息化效益和发展潜力。

2.2企业信息化测度的综合指数模型

建立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eiSi):

α,β,γ分别为企业信息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和能力指数指标权重。

其中:

ei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反映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

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二级指标权重;dy为三级指标权重;f(aij)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具体指标。

ei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反映信息化的效益体现程度,包括稳定性和持续性。

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二级指标权重;qij;为三级指标权重;f(Bij)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具体指标。

ei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二级指标权重;cij为三级指标权重;f(Cij)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具体指标。

2.3指标的处理

由于企业信息化评估涉及许多指标,而且各企业间指标数值有高有低,情况十分复杂。所以在进行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测算之前,必须把各指标的情况综合起来形成单一指数,以符合多目标综合评价的要求。但是各指标又不能进行简单的相加和罗列,因为,首先各指标的性质和计量单位不一样,有些是总量指标、绝对指标,有些是相对指标,还有人均指标,这些不同性质和计量单位的指标无法简单相加;其次,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处重要程度不同,简单相加不能体现出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因此,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篇7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现有部分较为知名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回顾,指出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企业信息化测度应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建立三维立体测度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1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现状

1.1部分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

1.1.1刘凤勤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吉林大学刘凤勤于2001年2月在《情报学报》《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提出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综合力度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信息装备力;信息化信息利用力;信息化发展潜在力。该指标体系对企业信息化测评研究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但是,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并不贴切,如:指标体系中的“每百人函件数”,在电话、电子邮件十分发达的今天,函件已经不是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该指标值已经不能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说,指标数据的下降反而可以说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指标“信息技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采用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前后的年收人和年成本进行计算,虽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路,但其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而且,企业的“产出”或“利润”的增加,也不能都归功于企业信息化,所以,以此来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不合适的。

1.1.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梁滨1999年5月的博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论文从人本管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企业信息化包括以下5个方面: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体现人本理念);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根据这5个方面,梁滨第一次提出了具有20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对各具体指标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并首次使用“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经营相关度”测算企业信息化效益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开创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并没有完全体现他在理论分析时所提出的5个方面,没有设置反映企业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的具体指标。另外,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测算绝大部分都是以投人的经费为基点进行测算的,这样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就是经费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就越高。而实际上,经费的投人多少,只能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而且过多的经费投人,可能导致过度信息化,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改变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态度。因此,这一套指标体系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1.3唐志容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天津科技信息研究所唐志容于2002年3月在《科学与科学管理》杂志上《企业信息化指标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5个一级指标是:信息技术投人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

这一套指标体系明确的将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作为2个独立的一级指标提出来,说明作者意识到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用“生产过程自动化”作为一级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并不太合适,因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能等同于“生产信息化”;在一级指标“管理信息化”中,虽然提出了4个非常精彩的二级指标,但是对信息化对管理变革中的组织机构变动、流程再造等并没有作出反映。

1.1.4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川。2000年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企业信息化基本测度指标试行方案”,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安全;效益指数。这一套指标体系剔除了企业特点和行业特征,是一种通用型的指标体系,使得不同行业能够在除去行业特征的情况下测评共有的信息化特征水平,如果指标能够很好地推行、应用,可以大大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的发展。

1.1.5唐小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2001年6月侯伦、唐小我等人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文章《企业信息化及其指标体系探讨》,文中提出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组织建设评价指标;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应用信息系统评价指标。

但是,该指标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一级指标中没有考虑到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我们知道,无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多么好,没有与之匹配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就像无论公路修得多么好、车速多么快,但是没有货运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一样。其次,指标体系中定量与定性指标显失平衡,定性指标太多,定量指标太少。第三,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测算方法,使得这套指标得应用受到限制,缺乏可操作性。

对企业信息化述评测度理论研究成果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在此文章不再赘述。

1.2综合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者认为,现有的成果中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不足之处:

1.2.1操作性不强。通过文献查证,我国众多企业信息化研究成果中,大多是一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虽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要么测度不全面,要么指标体系过于庞大,指标无法准确测算,缺乏操作性。

1.2.2定量研究不足。多数文章在研究时定量分析工具使用较少,这种从定性到定性研究,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企业信息化研究应该尽量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从具体指标的定量研究到企业信息化定性结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当然,指标体系中有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很难进行定量的指标,如,“信息化效益”指标在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对持续建设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很大,但是,该指标量化的难度较大,这也给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留下一些课题。

1.1.3研究角度单一。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企业信息化静态现状着眼,强调、侧重企业信息化的现有数量、规模,研究角度十分单一,所以无论怎样顾此轻彼、顾彼轻此的指标体系研究都不能改变研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应该从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质量、信息化发展能力多个角度着手,进行立体的研究。

1.1.4指标测算缺乏科学性。在现有的成果中,多数学者对信息化指标测算都使用“投人法”或“产出法”。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投人法”,其结果是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越高,这将违背“适度信息化”原则;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产出法”或“利润法”,因信息化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测算方法缺乏科学性。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

2.1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与方法

我国一些企业在早期信息化发展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信息化格局较好,但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于是在新的一轮竞争中逐渐落伍,最后与企业期初信息化目标相差甚远;一些企业信息化高标准、高投人,最后企业负债累累、举步为艰。导致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不能确保正确树立“适度信息化”的企业信息化理念,于是我们在充分考虑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信息化测度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立体测度,以改变现有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先天性不足,提出新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数量与规模)、企业信息化发展质量测度(效益和稳定性)、企业信息化发展能力测度(可持续能力)。

通过研究确定,企业信息化内容都具有“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信息系统”四大属性要素,因此,建立以这4个要素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与质量指数,建立以“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环境”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

发展水平:主要指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即信息化要素的数量和规模,建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eiDi)。

发展质量:主要测重信息化系统结构和经济效益,建立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eiQi)。

发展能力:是指信息化系统中的可持续建设能力,建立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eiCi)。

企业信息化测度方法:以投人法为主,兼顾信息化效益和发展潜力。

2.2企业信息化测度的综合指数模型

建立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eiSi):

α,β,γ分别为企业信息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和能力指数指标权重。

其中:

ei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反映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

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二级指标权重;dy为三级指标权重;f(aij)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具体指标。

ei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反映信息化的效益体现程度,包括稳定性和持续性。

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二级指标权重;qij;为三级指标权重;f(Bij)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具体指标。

ei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二级指标权重;cij为三级指标权重;f(Cij)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具体指标。

2.3指标的处理

由于企业信息化评估涉及许多指标,而且各企业间指标数值有高有低,情况十分复杂。所以在进行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测算之前,必须把各指标的情况综合起来形成单一指数,以符合多目标综合评价的要求。但是各指标又不能进行简单的相加和罗列,因为,首先各指标的性质和计量单位不一样,有些是总量指标、绝对指标,有些是相对指标,还有人均指标,这些不同性质和计量单位的指标无法简单相加;其次,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处重要程度不同,简单相加不能体现出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因此,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涵义及作用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过程。

二、国内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1)企业领导的支持力度不够。要求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整个变革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投入,否则容易事倍功半。(2)企业需求不明确。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之前,企业必须认真分析自己的问题所在,明确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方向,保证整个项目合理、有序的展开。(3)人员培训不重视。许多中小企业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同时,没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企业的所有职工进行培训,导致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人员一撤离就无法正常运转管理信息系统。(4)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之间不兼容。中小企业往往由于经济能力受限,引进管理信息系统时,不同部门使用的不同管理信息子系统之间不兼容。

三、中小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

(1)职能管理。职能管理及分解是企业管理专业化的表现,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体现出企业管理的专业化。通常中小企业管理职能包括成本投资管,工期管理,质量、安全、环境和健康等的管理,组织和信息管理,采购和合同管理几个方面。(2)集成管理。现代中小企业管理越来越强调集成化,企业管理集成化要求企业管理有更高层次的系统性。(3)全寿命管理。全寿命管理的理念要求中小企业的建设和管理要在中小企业全寿命期内综合考虑建设的问题,使总体目标达到最优。要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考虑中小企业实施过程,同时考虑管理信息系统纳入企业运行阶段的应用。

四、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模块应具有的功能

(1)系统管理。对全系统所形成的文件进行保存和维护,并提供查询的功能。(2)通讯编码管理。在这个模块当中,最重要的是编码体系。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网络分析、成本管理、数据的储存、分析、统计都依靠编码来识别,编码设计对项目的整个计划及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3)采购管理。通过对多对象多元素的采购计划的编制、分解,将企业的采购需求变为直接的采购任务,系统支持企业以销定购、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多种采购应用模式,支持多种设置灵活的采购单生成流程。(4)库存管理。库存管理系统是生产、计划和控制的基础。本系统通过对仓库、货位等帐务管理及入/出库类型、入/出库单据的管理,及时反映各种物资的仓储、流向情况,为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提供依据。(5)投资管理。投资控制模块就是为实现控制每个子项目、每一阶段的实际投资支出,确保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而设立的。(6)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不断加强与顾客交流,了解顾客需求,对产品及服务进行升级的连续过程。以更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客户关系,以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7)财务管理。对财务的管理应该根据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合理生成报表。

五、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1)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软件规范。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软件规范,指导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2)开发好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开发规范的约束下,指导软件开发,组织有关研发单位协作开发出先进、实用、通用性好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并对软件进行认证,保证软件质量,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鼓励企业应用企业管理软件。(3)把软件应用作为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以中小企业作为软件实施的基本单元,形成社会化的软件立体应用层次。培养具有企业战略与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网络、信息化企业管理规划与程序三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4)开发适合中国企业管理特点并能与国际接轨的项目信息门户平台系统。(5)积极引导和鼓励办公企业向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政府支持是实现办公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力保证,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做出全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袁咏平.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施方案选择[J].中国证券期货.2010(5):46~47

[2]张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0):77~79

[3]丁群福,董江军.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中小企业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4):156~158

[4]姜玲.论企业管理信息化之路[J].今日科苑.2008(14)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化水平测评;框架模型

1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

所谓信息化是相对于工业化而言的,它是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信息化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信息化可以给企业带来诸多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生产的信息化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通过营销的信息化可以把握市场的最新动态,通过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将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企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因而全面、公正和客观地评价国有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就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目前如何正确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没有权威的规范和模式,尤其是在定性的基础上定量评价是管理界函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并不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技术装备落后。我国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信息化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占我国工商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中,有一半的还没有配备计算机,(2)社会网络化程度低,信息流通不畅。截至2002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5910万,同时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2083万台。这个绝对数字虽然大,但我国上网人口的比例还很低。2003年春夏之交在我国广东、香港和北京等局部地区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则充分说明一了我国公共信息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存在公共服务部门信息不畅的瘤疾;(3)人员素质低、管理方式落后、信息系统成功率低。我国企业职工队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68%,这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企业大多还是采用粗放式管理,管理方法落后,因此体现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在中国的成功率很低,以致于业界中产生了“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的悲观观点。

我们认为,以上种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间题,那就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化措施。否则,盲目进行信息化投资只能使企业陷人歧途,使信息化投资产生不了回报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投资目标。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理论模型及可借鉴的方法介绍

应该说信息化测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1962年马克卢普就在其《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就考察了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比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测评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与方法。1977年,美国学家波拉特在《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一书中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化的测评方法,并利用美国国家统计数据具体地测评了美国信息化的gnp值和就业人数,第一次使人们对美国的经济结构和性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其理论核心是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逐个识别出来,然后将信息部门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进而建立了一套可以量化的测评体系。其中一级信息部门又称第一信息部门,包括所有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或产业),这个部门提供信息处理与信息传递所需要的技术性的基础设施,销售作为商品的信息;二级信息部门又称第二信息部门,包括民间和政府的管理部门,此类部门涵盖了经济领域中行使计划、决策、管理活动的有关机构。1965年,日本经济学家小松畸清介首次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法,又称信息化指数模型。信息化指数法主要是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等行业中选取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四个要素来体现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四个要素具体又细分为11个变量,将这些指标与某一基准年相比得到的就是信息化指数。这种方法即可以从时间序列上研究发展趋势,也可从截面上考察不同国家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差别。1998年,钟义信等提出了一种测评信息化水平的新方法,取名为“信息化的综合指数法”。

这些方法成为我国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指导性理论和方法。如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国家统计局于1995年采用六个要素指标来测度国家信息化水平。这六个指标分别是: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法规,每个要素指标又包含若干个子指标。现有的这些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和方法几乎都是立足于社会和国家等宏观层次的,因此往往以产业部门为基础数据输人单元。但如果把社会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和指标体系直接应用于微观层次的企业时,往往会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企业信息化一般都是由企业信息化战略驱动的,信息化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时应该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水平;②社会信息化水平在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渐进式的,而企业信息化水平可以是跳跃式,例如我国很多企业在没有任何信息化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直接投资建设erp系统或cims系统照样取得了成功,而我们不能说这种信息化过程是渐进式的;③在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软件开发、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等方面的投资占有绝大部分的份额,同时硬件和网络的投资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在社会信息化测评指标中,硬件和通信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显然这与微观层次的企业信息化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④企业不能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模型和指标体系中得到有关企业信息化过程的信息,而企业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了解了其信息化水平如以后,往往更关心其下一步应该如何干的问题。

虽然这样说,我们还是认为社会信息化水平测评方法仍然可以作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参考标准。在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和大家普遍能接受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描述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进化的诺兰(nolan)模型、描述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以及描述企业信息技术创新的技术一信息卓越度模型都可以用来作为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指导模型。对此本文作者已另出过专门讨论。

3建立合理的指数测评模型时应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

3.1企业的发展战略及信息化战略

任何企业都有自身的发展战略计划(规划),而不管这种战略是存在于企业领导人的头脑中还是被记录了下来。在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化战略必然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说缺少信息化战略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不完全的。而信息化战略是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了它,企业才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信息化,也才能使信息化与企业的其他相关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满足客户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服务。没有了信息化战略的企业只能着眼企业当前的局部利益,缺少通盘的考虑,结果会导致信息化投资收益的短期性,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因此,在测评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察企业是否有一个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计划),并且这个规划是否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相协调和一致,为实现企业的任务和使命服务。

3.2企业信息化的组织保障和cio

在我国企业界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这就说明了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是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目前,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大多由企业的信息中心等相关机构来执行,而信息中心自身的称谓也是林林总总,颇具内涵,如计控室、电脑室、信息科技部、管理信息中心等,而这样部门的负责人往往被冠以首席信息官(cio)的头衔,当然这样准cio要想成为真正的cio除了自身要具备一定的实力以外,组织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国的信息中心和准cio们往往是临时性的,而且也缺少相应的调配企业资源和权利,这就严重地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试想在一个信息化部门可有可无的企业中,其信息化水平一定高不到哪里去。为了保障企业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建立稳定的企业信息化组织机构势在必行,也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践案例也能说明这一点。因此,在测评企业信息化水平时,是否建立了有效的信息组织机构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3.3信息技术的投入产出绩效

提高生产效率是所有企业进行信息化的目标之一。企业在其信息化的不同阶段,信息技术投入引起的产出效率往往是不同的。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企业往往关注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如投资建立企业的通信网络和进行企业信息的标准化工作等。这些工作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本身不会有回报。这正如联合服务汽车协会(usna)高级副总裁兼cio唐纳德·r·沃克(donaldft.walker)所说的“在信息基础架构用于商业化应用之前,不会有投资回报”图。在信息化的中高级阶段,企业才会从信息技术的投资中得到应用的回报。这也可以从美国学者在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从实证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投资存在生产率悖论(pm_ductivityparadox),而90年代中后期至今又发现悖论不存在的事实中得到证明叫。因此,加强对信息技术投资产出绩效的考评也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一点已经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重视。

3.4信息化的墓础标准建设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除了架设通信网络和开发应用信息系统以外,还有相应的一些信息化基础标准工作必须同时完成。这些标准不仅包括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也包括企业管理、员工操作和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化。例如,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上马erp系统之前,就已经通过is09001质量认证、中国轮胎认证委员会认证、美国交通部dot认证、欧共体eoe认证等认证过程,提高了企业信息标准化工作。这些工作为该公司顺利erp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5业务流程皿组、组织结构变革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除了包含架设一个通信网络和开发一套信息系统这种大家熟知的概念以外,还牵涉到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和决策权结构等众多方面的变革。企业的信息化与业务流程重组以及组织结构变革之间是一种互动性的关系。因为,信息化要求打破企业传统的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建立起来的业务流程,建立面向客户需求的新业务流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会引起组织职能的重新分工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因此,信息技术被称为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变.革的“使能器(enabler)"。另一方面,只有经过重组后的合理的新业务流程才能使得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用。我国很多企业实施erp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传统业务流程与erp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相冲突。因此,测评企业信息化水平时,如果把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是否重组了其传统的业务流程和组织决策权结构作为指标之一,就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

3.6倍息安全和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安全和信息的伦理道德问题是近年来逐步凸现出来的一种社会间题。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传输的安全。现在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和电子商务网站。企业为.了保证局域网免受非法的网络攻击,可以从两方面保证信息的安全。在技术层面上,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防火墙系统和必要的数据备份机制;在管理层面上,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保证制度,以避免人为的失误造成的信息破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的措施,都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伦理就成为很重要的补充措施。信息的伦理问题是国际上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主要研究从业人员是否有浪费和失误、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和影响及其防范措施、个人隐私权和知识产权问题等。无论是信息安全问题也好,伦理道德问题也罢,都要求企业建立一种良好的信息文化。很明显,如果一个企业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得当并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那么其信息化进程将会顺利地进行,所以信息安全和信息的伦理道德问题从长期来看必然成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标准之一。

4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框架模型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建立如下图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框架模型。

在这个框架模型中,

企业信息化水平可以通过it战略、it资源、it应用和it绩效四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衡量,四个指标又进一步分为若干个子指标,子指.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只是限于篇幅的原因,我们没有细分出第三层的子指标。该理论框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每一层指标都应赋予一定的权重,权重的比例分配将影响一个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因此可以应用多种方法,如专家打分法来确定权重。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篇10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决策的每一个程序,几乎都离不开对信息的传播。这些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个渠道。前者是建制型的,主要传递正式信息,即官方信息;后者是非建制型的,主要传递非正式的文化信息。本文所论述的文化网络(culturenetwork)在企业文化理论中,是与非正式信息联系在一起的,是指非建制型的信息传播渠道。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与人们在社会中的多种角色密切相关的。从一个特定的企业来看,每一个人都只能在特定的岗位上扮演特定的角色。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同时扮演着其他的一个或几个角色,即小道消息传播者、背后议论者、小集团成员等。这些形形的角色在企业正式组织之外,构成了一个隐形的文化网络。这一文化网络不分地位、头衔、劳动分工,把企业各种人员联系在一起,影响着企业的各种决策和协调。

一、文化网络的特殊存在形式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事实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网络。几乎每一个企业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企业刚讨论某些职位的变动,各种小道消息就会很快传到每一个角落。从表面上看,企业的决策都是在各种会议上作出的,但是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实际上真正对决策的支持和形成最终意见往往是在会前和会后。尤其在中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人们在正式组织中讨论和决策一件事情时,免不了有碍于情面的,于是可说可不说的尽量不说,可多说可少说的尽量少说,“可以说”或“可多说的”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非正式渠道,从而形成了“非正式信息的质量大于正式信息的质量”的现象。研究表明,人们对“正式信息”的关注程度常常弱于“非正式信息”。由于非正式信息的这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巨大效应,我们必须对其加以关注。

二、文化网络的价值分析

文化网络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内部各种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管理者而言,必须学会扬长避短,使文化网络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从企业文化角度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表明,文化网络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网络对企业信息进行着有效的检验和反馈。企业管理的任何决策都是以信息的方式下传到各个部门和环节中的,无论这种决策多么正式,总免不了要经过传播小道消息者的“诠释”。这些众多的解释中,虽然总是夹杂着虚假成分,但却能为决策者提供许多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所不能得到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决策者检讨决策的方式与方法;

第二、保证信息传播途径的畅通。企业非正式群体组织的存在,其自然意义就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自由宣泄情感”的场所。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任何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都受到一定的精神指导和支配,是心理活动的最直接的外显。若人们心中所想不能得到一定的释放,会对企业的广开言路造成重大影响,以致企业如一潭死水失去活力,而文化网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为企业注入活力的通道;

第三、加强了各个元素的联系,有利于解决内部矛盾。文化网络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自然也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完全通过正式途径去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文化网络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是企业脱离“神散形不散”局面的非正式途径。

三、对企业管理者的几点建议

文化网络本质上是企业中的“人际潜流”,它的内部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能否有效地掌握住这种能量,取决于管理者的指挥能力。如果企业管理者希望不受文化网络的操纵,并利用文化网络来为管理服务,就必须认清文化网络存在的极其重要性,并亲自营造一个成功的网络,使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

1.学会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引导文化网络的正确发展方向。企业中的劳动分工是一种自然方式,并不意味着人的先天能力的不平等。但在职工的心目中,管理者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管理者只有通过主动与职工接触,才能给人亲切、平易的好感,使职工消除对领导的恐惧、顾虑和防备。此时,管理者将更容易加入到网络中去,也更容易对网络施加一定的影响。

2、善于把握“关键人物”,把握住文化网络的枢纽。首先是中层干部。他们往往都具有自己的一个小集团,相当一部分人施加着影响,放弃他们就等于舍本逐末。其次是秘书与助理。他们不仅对企业业务上的事很清楚,而且对各种传闻及各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知之甚多。他们完全可以作为桥梁,起到沟通作用。当然,若他们试图维护自己的上司,则可轻而易举地通过“闲话网”来传颂上司的感人事件,达到管理者通过自身努力难以达到的效果。再次是“网络领袖”。他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人,但他对群众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管理者的任何一个不慎之举,都可能招致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认清这种网络领袖,并与之保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若将他们安置在信息沟通较大的岗位上,是再明智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