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十篇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十篇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09:52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1

一、完善组织制度,注重组织自身素质建设

学生会成员的素质决定着这个队伍的素质,加强学生会成员素质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在新一年度中,我会配合好左晨晓主席做好学生会成员素质的提升工作,同时更做好编辑、宣传两部门的成员素质提高。

1、完善学生会部门规章制度,使学生会13部(处)按照标准一致的部门制度,奖赏一致。

2、实行"每周例会"制度,编辑部、宣传部两部门实行每周例会制度,并要求做好会议记录,提高例会的效率,实现办事高效率。自己并会不定时参与两部门的例会。

3、我会引导编辑宣传两部门多次进行部门的沟通交流,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召开两部门共同会议,举办活动,聚餐等多种途径增进两部门的交流,增强两部门的交流与合作。4、宣传部主要负责活动的对外宣传工作,编辑部则会承办一些部门活动。在接下来的一年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加活动组织奖赏制度。

二、加大初期培训,注重新干事的培训工作

编辑部、宣传部的纳新工作已经结束,前期工作也已经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中。宣传部、编辑部是学院学生组织中仅有的对于从事文字编辑工作的部门,培训工作必不可少,两个部门的前期工作也主要以加强内部成员的培训为主。一年中,我会时刻关注编辑部、宣传部两部门的新干事的培训工作。宣传部、编辑部两部门的培训工作中,我会引导两个部门开展工作。

1、前期的培训工作中,首先要让每个干事了解本部门的日常工作,让每个人熟悉各类总结、各种新闻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新闻、总结写作方面的不同之处,通过往年的具体的优秀新闻、总结进行具体的讲解。

2、在理论培训工作开展的同时,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进行"模拟训练",让他们实际动手去写。将干事分配到部长、副部长手中,实行"结对子帮扶导师制"政策,针对干事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和面对面的指导。

3、在"模拟训练"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要进入"实战演练"阶段。将平时简单的日常工作分配到每个人手中,让干事配合完成,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提高业务水平。

三、做好基础工作,打造学院精品活动。

学生会宣传部、编辑部的工作直接或简接的决定着学院一年来的工作质量。学生会宣传部负责着数学科学学院三大学生组织的活动、学院领导出席活动等学院活动的对外宣传工作。编辑部负责着学院活动的总结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们力争:

1、学院宣传工作做出成绩。会积极与校外媒体进行沟通,让外界及时了解学院工作的最新动态,向外界宣传聊大数科院的精神风范。

2、编辑总结写出创新。编辑部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力度,是我院总结编辑工作再上台阶,为我院在基层团支部建设、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者杯等活动中争先创优,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院的活动只有打造出活动品牌,方能做出数学科学学院活动特色;只有加强学生活动的品牌意识,才能策划出优秀的学生活动;只有站在广大数学学子的立场上,才能举办出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

1、延续往年优秀活动品牌,举办"第四届数字读书节"、"第二届读书交流会"等读书推荐活动。在图书推荐书目上进行创新,使所推荐的图书能更好的为广大学生喜爱。

2、编辑部在举办征文活动时,确保征文主题的选择适合时宜,适合学院需要。

3、加大活动创新力度,我们编辑、宣传部门会根据社会热点进行活动设计。

四、加强对外交流,促进组织开展对外合作。

新一年度中,学院内三大学生组织应该积极组织交流与合作,一起描绘数学科学学院的美好明天。学生会也应加强与其他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弥补自身的不足,更好的为数学科学学院服务。

1、我们会积极与校级学生组织搞好交流,配合好校级组织的工作,认真并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各项工作。

2、我们会与学院内社团联合会、宿舍自律委员会搞好合作。三大组织一起携手共建数学科学学院的学生组织,一起描绘学院美好未来。

3、我们会与其他优秀学院开展座谈交流会,借鉴其他学院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组织内的自我检查与自我改正。以便更好的为学院服务。

五、积极筹备学校活动

基层团支部建设活动月,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挑战者"杯等活动,是展现我院成绩的重要平台。

1、认真策划组织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2

几十年来,随着报业改革的进行,报纸的生产流程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而每次流程革新的背后往往都是一种新的新闻编辑理念、新的媒体运作模式。本刊记者深入到报纸采编一线,与夜班编辑一同经历报纸的生产过程,以此梳理近年来报业在生产流程变革上所做的尝试,探讨流程变革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展望变革的可能方向。

流程,韦氏大辞典的定义是“为达到预想的目标或产品的一系列有序和完善的步骤或操作”。

报纸的生产流程,就是一份报纸生产出来的全过程。笼统来说,它包括从纸张的采购,到新闻的采写编辑,再到最后的印刷等等前后相连的一系列环节。在这一生产流程中,采编流程居于核心地位。在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报纸生产流程呈现出不同特征,它们或被动跟随技术的脚步,或主动调整应对市场的挑战,不同报社的生产流程也有很大不同,甚至看起来各自处于不同时代。

与版面变革、组织结构变革一起,流程变革是中国报业嬗变、前进的缩影。

信息化浪潮下的流程衍变

告别铅与火:技术推动流程变革

历史的脚步永远不像钟摆那样均匀平衡。1987年,世界上第一张采用计算机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在《经济日报》印刷厂诞生,中国报业开始告别“铅与火”,到1993年,仅仅6年间,全国99%以上的报社采用了国产激光照排系统,延续近百年的中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得到彻底改造,中国报业眨眼间跨入世界报业信息化的先进行列。

对《无锡日报》来说,这一历史性时刻是在1991年5月28日。之前,《无锡日报》的版面编辑们晚上要离开编辑部,到印刷厂去工作。和版面编辑一起工作的还有校对、收讯(接收新华社电讯的工作人员)和排版工人。在印刷厂,版面编辑将文字稿件交给拣字工人,拣字工人将相应的铅字拣出来,打出小样,并经过初步校对后,交给拼版师傅。拼版师傅则根据版面编辑事先划好的版样拼版。在拼版中如果遇到稿件字数过多或过少,编辑则随时对稿件进行增删。在版面编辑、拣字工人、校对、拼版师傅的交叉合作中,报纸的版面得以最终完成。

1991年5月28日之后,这一切都被电脑替换。拣字工人和拼版师傅被组版员所代替。版面编辑划好版样直接交给组版员。组版员根据版样排版。《无锡日报》总编办主任陈子明说,原先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排版工作在实行激光照排之后,在熟练的组版员手中,只需要15-20分钟。版面编辑增删字数、更换字体等等不再需要众多不同工种人员的参与和协同。在生产链条缩短、报纸采编环节与生产环节分开的背后,生产效率急剧提高。

采编流程计算机化:未完成的流程革命

就在不少报社刚刚告别“铅与火”的1994年,又一场信息化浪潮出现了。1994年1月,《深圳晚报》首家采用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编辑、记者开始“告别纸和笔”。根据这一计算机系统,整个采编流程,从采访、写稿、编辑、传送、审定、签发直到组版、发排,全部实现了电脑化管理。

《无锡日报》1998年12月28日正式启用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记者将写好的文字稿提交给部门主任审阅,部门主任审定后交给总编办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对稿件进行编辑处理后提交给值班总编,值班总编电子盖章后返回给责任编辑。新的采编系统看起来繁琐和不便,甚至改变了人们一些习惯性的做法。为了完成这一采编流程的电子化,《无锡日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来培训采编人员。

《无锡日报》网络新闻部主任李燕回忆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子报《江南晚报》初上采编系统时说,“上采编系统遇到的最大阻力还是观念上的。为成功过渡,刚开始,《江南晚报》单机不联网,我们一直和方正的技术人员在现场交流和磨合,磨合到这一系统基本符合我们的采编需求时才联网。电子化流程也是根据当时已有的采编流程为框架。”在随后方正不断对这一软件进行升级更新时,《无锡日报》也没有盲目跟进,无锡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刘川始终强调,要以自身的需求为着眼点,“把采编系统用到极致再更新”。

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并没有颠覆或者大规模更改新闻采编的原有流程。它更多的意义在于将报社已有的采编流程加以固化和规范。借助计算机网络的便利,编辑部的指挥和把关得以前移。《无锡日报》社会热线部副主任潘一东说,通过这一系统,他和编辑几乎可以同步看到记者写作的内容,这便于他及时与记者沟通稿件,避免在记者完稿时才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对稿件进行统筹。

流程的固化使采编系统可以更好地避免差错,任何一个环节对稿件所做的修改和处理都可以在电脑里清晰呈现出来,一旦出现差错便可迅速查找原因,责任清晰明确。

然而,这场信息革命并没有像告别“铅与火”那样迅猛地被各个报社接受。基于各自实际,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地方报社并没有上马电子化的采编系统,一些报社虽然设置有采编系统,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搁置未用。

市场竞争中流程的分化与整合

上个世纪末之前,技术是报业流程变革的第一推动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1999到2000年前后,中国报业迎来一次业务流程再造的高潮,这一阶段,中国报业由被动变为主动,不断通过业务流程调整提高生产效率,满足读者需要。

采编合一还是采编分离?

这一时期,“采编合一”和“采编分离”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争论与尝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1986年《扬子晚报》创刊时,采编部门只有两个:编辑部和采访部。后来,当报纸不断成长,原有采访部中的条口逐渐发展为独立部门,这些部门有编辑又有记者,从采访到划版都在部门内完成。《扬子晚报》副总编辑戴平介绍说,那时,不但文体部、副刊部,包括新闻部也实行部门自采自编的编采合一制。

到20世纪末,多数的中国报纸已经抛弃了简单的编采分离,以部门为单位的编采合一成为大多数报纸最重要的采编流程。

也同样在此时,一些大城市的晚报和都市类报纸竞争开始日趋激烈。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对新闻质量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来自于报纸版面不断扩大,发稿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为了应对新的要求,不少报纸开始逐渐改变传统的以部门为单位编采合一制的流程,探索适合自身的采编模式。

以《北京晚报》为例,1998年之前,《北京晚报》实行以部门为单位、部门主任为编辑人的编采合一制。这一时期,各个部门有归属于自己的记者和编辑。记者采写稿件,首先交部门主任审核,部门主任审核完毕交给本部门的编辑排版。编辑将所有版面拼接完成之后,再交给总编把关。

1998年之后,《北京晚报》在地方新闻(北京新闻)的编辑流程上做了重大改革,重点是在部门主任之下设立责任编辑,一个部门负责2-3个版,每个版配备一个责任编辑。责任编辑一方面指导记者进行采访,另一方面也负责最后的拼版工作。经过不断变化调整,到2003年,《北京晚报》的采编流程已经稳定为以版为单位,责任编辑为编辑人的编采合一制。

关于此次流程改革的原因,《北京晚报》副总编辑谢星文说,“1998年之后,版面越来越多,部门主任疲于应付,没有足够的精力用于新闻的策划和组织指挥,设立责任编辑,可以把部主任的工作进行拆分,分流一部分给责任编辑。另外,设立责任编辑可以更好地发挥年轻人的积极性,让年轻人发挥更大作用”。

从以部门为单位的编采合一到以版为单位的编采合一,看似变化不大,实则是整个编辑思想的重要转变。它意味着报纸采编的重心从记者转移到编辑。在以部门为单位的编采合一下,编辑大体相当于排版员,新闻采访的策划与指挥权在部门主任手里,但在实际操作中,部门主任大多无力过多承担策划与指挥的任务,记者拥有相当多的自由。在以版为单位的编采合一下,责任编辑地位有了重大提高,被赋予策划和组织指挥新闻采访的重要职能。

就流程改革的方向来说,《北京晚报》试图采取一种以编辑为轴心的“大编辑”制。2002年左右,《北京晚报》在编辑部中分别设立“采访中心”和“编辑中心”,实行较彻底的“采编分开”。但这一尝试并不成功,很快,《北京晚报》又退回到以责任编辑为核心,以版为单位的编采合一。

总结分分合合的原因,谢星文说:“采编分离事实上是大编辑制。但由于历史原因,《北京晚报》形成了记者强、编辑弱的局面。好记者并不能直接拿回来做大编辑,大编辑奇缺。后来没办法,还是以原来的编辑升任大编辑,结果,编辑指挥不了记者,没办法起到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搞了‘责任编辑制’,部门主任和责任编辑一起发挥作用。”

《现代快报》也在1999年改版时尝试过采编分开,但很快发现同样的问题:队伍年轻,编辑较弱,采编分离并不能完全实现编辑参与策划、组织报道的原初设想。和《北京晚报》类似,《现代快报》并没有完全依赖编辑实现组织指挥报道的职能,而是通过强化“采前会”“编委牵头”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协助编辑完成对报道的策划和组织指挥。

时至今日,采编合一还是采编分离的争论和探索依然在持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单纯的采编合一或者采编分离都不符合当下中国报业的实际,但重新梳理采编流程,建立以编辑为中心的采编体制则是较为一致的变革方向。

从单一流程到多个流程

2000年前后,都市类报纸进入到厚报时代,与此同时,全国的晚报纷纷改为早出,与都市报争夺市场。报纸急剧膨胀且在时间上高度集中的印刷需求难以同时得以满足,印刷生产环节能力的缺失开始反馈到采编流程上,不少报社结合印刷时间,重新设计和调整流程,形成若干条采编流程并行的局面。

《扬子晚报》从这一时期开始实行分时校版,与此对应,部分版面截稿时间提前一天,预拼版占所有版面的一半左右。

《现代快报》则从2002年开始,实行分时分类签版,将全部采编内容分为当日新闻、广告;非当日新闻、广告;专刊、副刊;突发新闻;外号、特刊等五类,分别制定不同的流程,将过去的单一流程划分为五个流程,对终签实行不同的时间段控制。

在这五类采编流程中还有细分,由于非当日新闻、广告和突发新闻都要和当日新闻拼版,所以在这三者中,非当日新闻、广告最早签大样,当日新闻最迟签大样,而突发新闻则随时签大样,交错岔开。专刊、副刊和外号、特刊不需要与当日新闻版拼版,可以单独印刷,《现代快报》在流程设计中使其有计划地提前签大样,平衡整个采编工作时间。

通过多个流程在不同时段上的并行,采编部门工作量在时间分布上也更均衡,为印刷的均衡生产提供条件。

流程刚性不断增强

随着生产环节对采编环节的影响与制约的显露。报纸印刷方式、印刷地点、彩版数量、印厂分布等等对采编流程和时间节点形成了倒逼。谢星文说,2006年《北京晚报》的分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16版、8版一叠变为32版、16版一叠,分叠的变化直接导致报纸清样时间的改变。“现在,我们必须把32个版面全部传齐之后,印厂才可能印刷。”

但时间不等人,市场竞争一方面使各报增加版面,另一方面,也使各报上市或“出街”的时间变得极为敏感。

戴平说,“扬子这么多年出晚报,实行了一年的一报两出为彻底改成早报做了铺垫,使得时间观念更为突出。”在谢星文看来,在《法制晚报》诞生后,《北京晚报》的竞争压力更大了。《法制晚报》一面市就积极拼抢出版时间,依靠比《北京晚报》早出摊半个多小时的优势,《法制晚报》在零售市场上奋起直追。

这种情况下,《北京晚报》在采编流程上任何一点延误都可能给对手留出足够生长的空间。几乎所有的晚报和都市报都同样面临类似问题。为了保证最终的面市时间,各报都对流程设计了严格的时间节点,甚至进行流程压缩。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3

得以实现快速发展,源于接力社自我变革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组织战略的推动与有力支持。

自我裂变,分类考核体系

专业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规模化、市场品牌,是接力出版社长期发展的坚定思维。“扩展市场是我们一个坚定的方向。”2000年,接力出版社自我裂变,实施了两个战略转移:由教育、培训类图书向一般图书的转移和发展重心由南宁向北京的转移。

近年来,接力出版社不断扩展市场类图书。其利润格局已经由最早的二、八分,逐步调整到了教材占40%,一般图书占60%。

配合市场扩展战略,在绩效考核方面,接力出版社实行教材和市场图书两种不同的考核办法。从市场找到的选题和从政府拿到的选题,考核体系也是不同的。

对于社组选题,也就是社领导组织的选题,实行选题竞标制,几个事业部进行公平竞标。由编辑公布选题策划方案,接受公开质询,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项目主管。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营销部基于长期市场调研提出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营销人员数据分析能力和业务沟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编辑要有策划方案也要有详细的推广方案,这就要求编辑不仅要有文笔,也要了解市场。首先要与营销部充分沟通;第二要与媒体密切联系,接力社一年有4000多篇稿件在各类媒体上;第三要全力做好推广活动,推广活动的密度达到平均一天一场。

对于编辑自组选题,由社务会(社领导和论证小组组成)根据利润情况决定是否被批准。批准后,由提出该选题的编辑组织实施。

行政分权,项目主管掌权

在图书的编辑出版流程上,接力出版社实行项目管理制。配合项目管理制,接力出版社对项目主管赋予很大权力。在选题竞标中成功的编辑成为项目主管,自主组建编辑团队。

项目主管负责图书项目的全程掌控;并负责与发行、印制等其他部门沟通协调。项目期间,项目主管要全程追踪成本、库存、利益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项目结束,主管对团队的奖金进行分配。编辑团队奖金的多少主要依据图书毛利。项目管理实行“一书一账”的考核制度,三年一次清盘结算。在这项制度下,接力社北京出版中心2005年有的编辑拿到60万元的奖金,同时有的编辑年底清算下来需要倒扣奖金。

对于非编辑部门的考核,如发行部门,按照区域制定任务指标,奖金总额根据回款减退货、再减储运的点数来确定。生产部门、综合部门按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发行的平均奖拿奖金,再按个人系数进行分配。在收入方面,编辑人员中既会出现最高收入的标杆,也会出现最低的收入底线。但平均来说,发行部门的人均收入最高。

引进外援,凝聚领军人才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4

一、思想政治建设

(一)认真开展业务知识和政治理论学习。在干部职工中认真开展业务知识和政治理论的学习,要求每个干部职工做到业务上精、能力上强,政治上硬,具备过硬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坚持每周五下午的学习制度,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业务知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七大等有关精神,要求干部职工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精品意识、争优意识。不断从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上加强修志队伍的建设。通过集体学习和自学、理论联系实际,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增强了信心,振奋了精神,明确了目标任务,为全年工作目标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抓好各项目标管理责任工作。一是按照与县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的机关作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制定了2009年机关作风建设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了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考勤制度。通过抓好贯彻落实,促进了干部职工之间的相互团结、相互协作,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按照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制定了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半年来,共组织干部学习政纪条规和有关法律法规6次,研究纠正作风建设工作2次,并按时完成了纪检监察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是及时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自觉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带动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理论学习。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个人思考与专题辅导相结合。把党的十七三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以及县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习重点。半年内上报相关信息12期;三是认真开展调研活动。4月23日,班子成员深入到挂钩联系点瑶山乡牛塘村龙潭坡村民小组进行调研,帮助联系点解决实际困难。半年来,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深化了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提升了谋划地方志工作发展的水平,明确了实现地方志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了思想解放,更新了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促进了作风的转变,激发了党员干部做好地方志工作的积极性,为推动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发。

二、续志总纂和年度年鉴编撰工作

(一)续志工作。2009年是完成第二轮续志编纂工作冲刺的一年,时间紧迫,工作量大。为确保志书质量,按期完成志书及年鉴的编辑出版任务。年初对志办全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调整。一是年内编辑人员只专心负责续志编纂和年鉴编撰工作,不再安排其他工作任务;二是年内必须完成续志总纂和初审工作,确保2010完成印刷出版任务;三是7月中旬前,必须完成《××年鉴》(2009年版)的组稿、总纂工作。半年来,编辑人员全面完成了续志稿的二次修改,完成了续志稿约80余万字的编写。目前,志办正在对志稿进行最后补充和修改。7月底前可全部完成续志总纂工作。

(二)年度年鉴编撰工作。2009年的续志编纂工作任务繁重,在不影响续志工作进度、续志质量的情况下,为确保《××年鉴》(2009年版)的编辑出版工作能如期完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元月以河政办发〔2009〕16号文件《××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征集2009年版〈××年鉴〉稿件和宣传彩页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上报年鉴资料。志办主任在与每个编辑人员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每个编辑人员必须于4月30日前,完成年鉴稿件的征集工作;6月底以前完成年鉴初稿的编写工作。截止6月底,志办已完成了《××年鉴》(2009年版)的初稿编撰任务,下半年可按时完成校对和印刷出版工作。

三、其他工作

(一)认真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工作。半年来,志办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完成了《红河州年鉴》(2009年版)、《云南年鉴》(2009年版)、《云南经济年鉴》(2009年版)、《云南小康年鉴》(2009年版)等年鉴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和上报工作。志办在续志编纂和年鉴编撰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仍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安排专人负责编写,按时按质的完成了约3万余字的文字材料和图片的上报工作。

(二)积极完成信息上报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对2009年信息上报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年初,志办安排了专人负责把志办近期的工作动态,工作进展情况编写成信息或简报上报。为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对信息的采编能力,志办还定期召开学习讨论会,交流工作经验,互相学习。截止6月底,志办已完成了12期简报的上报任务。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极少数部门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续志总纂和年鉴编撰工作的如期完成。由于二轮志书时间跨度长(1978~2005年),编纂时间短,任务繁重,加之有少数部门对地方志工作认识不到位,县级领导虽反复强调修志工作的重要性,但仍有少数单位没有按工作部署和要求,对需补充的续志资料一拖再拖,严重地影响了志办进行总纂的进度。

(二)经费紧张,编辑人员难以深入各乡镇开展业务指导工作。志办是公益性的业务单位,没有经费来源,经费来源单一。业务经费短缺,没有差旅费,使编辑人员无法深入各乡镇、基层单位进行业务指导。而各基层单位的续志、年鉴撰稿员由于业务素质偏低,导致了上报的续志、年鉴稿件质量低,采用率低。间接地影响了志办续志编纂、年鉴编撰工作的顺利开展。

半年来,志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严格贯彻落实,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使续志编纂、年鉴编辑、信息等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志办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克服各种困难,力争圆满完成续志编纂出版、年鉴编辑出版、信息上报等工作。

五、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修志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学习制度,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为干部职工创造参加业务培训学习的机会,以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

(二)全面完成《××县志》(1978~2005年)的总纂初审工作。

(三)全面完成《××年鉴》(2009年版)的编辑出版任务。7月15日前,完成年鉴初稿的编撰工作,即时交付印刷厂。8至10月完成一校、二校、三校工作,全面完成定稿、印刷出版任务。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5

一、新时期对总编室的重新定位:总枢纽和窗口

大学出版社改制前,总编室只是传统事业单位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工作内容是一些编务档案的保存、作者来访的接待、相关文件的收发等。随着体制改革的渗透,总编室的定位已经由原来的服务管理部门演变为图书出版机构“对社内管理的枢纽,对社外工作的窗口”。在出版社内部,一方面,总编室是图书出版机构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另一方面,它起到承接、联系编辑部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在有些运用智能化软件进行业务管理的大学出版社,总编室是该软件中一个重要的信息终端,是其他部门人员参考、决策的重要依据。总的来说,新时期大学出版社总编室身兼数职,其定位大致可以概括为:作为编辑业务管理机构和社长、总编辑的办事机构;承担着管理选题汇总、统计上报、书号管理、合同审核、稿酬审核、成书上报、样书发放、档案存档、编校费、外审费结算、公文的起草、查办、落实、来信来访接待与处理、维权打假及版权贸易等工作;处理和完成大量的、临时的、突发的、繁杂的工作任务。

二、新时期总编室工作的主要内容

鉴于新时期总编室在图书出版机构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管理者,应明确工作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总编室的职能作用,保质完成总编室的岗位职责。具体日常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选题上报工作。具体是对选题进行量化管理、定期公布。选题数量和到稿情况按月公布,选题成书情况按季公布。②Cip的管理工作。总编室专门人员按时收发Cip,定期催发Cip,避免Cip未到影响成书(要求编辑二校时上报Cip数据)。③统计编校审稿情况工作。每季度公布图书出版机构各策划部编、校、审稿情况(包括外审)。④样书管理工作。图书付厂印刷后及时催印刷厂交送样书,尽量一周内样书到手,并按季度上报新闻出版总署、北京版本图书馆、省新闻出版局等。⑤书稿档案整理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障著译者的权益,督促各策划部将已编辑出版图书的流程本及相关材料按季度上报总编室签收。⑥费用结算工作。总编室根据每季度各策划部成书情况、合同签订情况及书稿归档情况,配合财务部门及时结算、支付稿酬,并公布稿费及外审结算信息。⑦评奖和重大项目申报批复工作。按照要求,及时通知图书出版机构相关人员按要求申报奖项。获奖结果,重大项目申报及批复,及时向全社人员公布,充分体现民主、公平、信息透明。

三、新时期总编室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如前所述,总编室是图书出版机构的重要服务部门,因此搞好服务是总编室工作的“主旋律”。在工作实践中,总编室的工作内容繁杂,涉及面广,服务对象广,笔者总结出“服务到位、协调到位、把关到位、参谋到位”的工作原则。在工作中,只有坚持原则,才能使得总编室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才能保证图书出版机构这台大机器的正常运转。

首先,严格按照书号管理办法管理书号,做到书号不漏用、不重用,一书一号,杜绝买卖书号等违规情况发生,根据书号实名申领要求,书稿完成三审后方可申领书号。

其次,严格按照印章管理规定管理出版社合同印章及总编室印章,杜绝出现不合理使用印章的情况。

再次,及时起草、催办、查办总编室的各种文件。按时间规定上报,决不拖拉。

第四,热情接待与处理读者来信和来访人员,杜绝出现“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现象。

第五,完善资料室管理,制定严格的借阅制度,提高资料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买费用,每年计划更换及购买一批新的工具书,以适应编辑查阅要求。

第六,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多听听业务人员的心声,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社领导提供工作建议,做好参谋和助手。

第七,配合社内严格管理软件使用,按要求使用编务系统,稿费支付申报程序等。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6

一、招新本学年的招新,同样采取海报、宣传片花相结合的形式对本部门进行宣传,同时开辟专题栏目为学生会的其他部门的招新宣传提供平台。广播站的招新情况如下:

1、播音部采取面试形式公开招聘,选拔几名播音水平较高和应变能力较强的成员(5名左右)。

2、编辑部采取面试形式公开招聘,选拔几名文字能力较好和编辑能力较强的成员(5名左右)。招聘编辑人员在广播站尚属首次。因考虑到音柱的增加、播音质量要求的提高、减轻播音员收集整理编辑资料的压力,故做此改动。

二、工作职责

1、继续采取值班站长制,加强对节目的监督与引导。站长主管广播站全面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运行,调整有关人员配置,定期召开例会,及时总结广播站的经验和教训,搜集各方面意见,起总策划作用,做好广播站日常工作。

2、播音部:负责全天的播音工作、各节目组可以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在学校允许、健康的范围内,灵活设计具体内容,注重自身播音素养的全面提高。

3、编辑部:审阅和编辑播出的新闻稿件,编辑和收集广播站节目稿件,保障每天能够提供好的稿件。监督节目内容,避免短期内重复主题的出现。

三、日常工作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7

编辑中心制是西方新闻界普遍采用的编采运作模式,它的意思是:“编辑在编辑部处于指挥、决策的地位,通常不参与采访,而是坐镇编辑部,通过多渠道的信息,随时对外界发生的各种变动做出分析与判断,结合报纸的要求,向记者布置采写任务,并最后帮助记者完成稿件的写作和修改。”①近几年,国内已有报纸采用这种模式,专家学者对此予以了肯定,评价说“记者中心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它采用的是大采访部小编辑部的模式。编辑中心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它强调编辑的主导地位,强调编辑部对整个新闻报道过程的策划和指挥”。②

编辑中心制是与记者中心制相对立的两种编采运作模式。下面试从二者的对比说明,讨论一下编辑中心制才是适应当前社会现实的编采运作模式。

1.新闻报道过程中倚重的对象不同

记者中心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苏联新闻采编制度的结果。它参照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在媒体内部设立数量众多的记者部,记者部下建条线记者群,负责报道各条战线的工作和生产情况。在这种制度下,记者的作用远大于编辑。一方面,记者决定了新闻来源。记者人数众多,在媒体中占绝对优势,而且都是“第一线”人员,处于中心位置,为版面提供各条线的新闻;而编辑只是负责编辑版面,按照条线重要程度安排新闻稿件的“二线人员”,没有获取新闻来源的权力。记者如果不提供稿件,编辑就“无米下锅”。另一方面,记者决定着新闻产品――版面、节目的内容、风格、层次。编辑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新闻稿件文字加工,做标题,划版样,而不能策划报道、组织稿件。换句话说,编辑对记者选择新闻、判断新闻价值、采访的深度和广度无从把握。所以,新闻报道基本上是记者思想、水平的体现。

编辑中心制则与记者中心制相反,它是以编辑为主的机制,由编辑来领导记者的机制。在这种制度下,编辑根据受众需求规划组织版面,按照版面所需安排记者采集新闻来源。编辑的地位不再是陪衬的“绿叶”,而是为记者所簇拥的“红花”。编辑可以直接分派记者采访任务,要求记者提供新闻稿件,并参与到记者工作成效的最后评定。编辑成为了“找米下锅”的主导者,决定着新闻产品呈现的风貌。此时,新闻报道就是编辑思想、水平的体现。

2.新闻报道呈现出的效果不同

记者中心制下,所有报道主题基本是各记者部主任与辖下记者商量敲定的。记者提供的主要是自己所联络行业的新闻或生产信息,对条线以外领域的新闻不大关注。例如,教科文卫部的选题会,就是跑高校、中小学、医院、文化、科技条线的记者分别报出各自条线最近的动态,然后部主任分别确定可供报道的选题。各记者管好自己负责条线的新闻就好,对别条线的选题不仅不参与讨论,甚至还默默遵循着一个“行业潜规则”――不踩别人的线。从而最终获得的新闻产品体现出来的版面特点就是:行业性、工作性较强,报道语言僵硬、呆板;版面风格不统一,内容较为零碎、散乱;读者兴趣体现不够,相关性、趣味性、时效性较弱。

更严重的问题是,记者队伍多而杂,大半为刚步入媒体行业的新生力量,受历练不够的约束,对新闻报道的把握较难以到位,记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记者与编辑脱钩,采编主体的记者单独作业,报道思想互不统一。种种弊病导致版面的整体素质下滑,版面风格和版面思想紊乱。

编辑中心制将打破目前普遍的记者各部门间、部门内各条线间以及记者与编辑间平行、封闭的局面,建立起树形运作模式,总编辑把握方向,编辑组织策划新闻报道,记者落实编辑安排的采访任务。由编辑站在全局角度统筹版面,可以增强编辑、记者间的互动交流,保证版面的整体协调性,而且不同于条线记者受各条线提供信息所累,编辑可以排除许多不必要的生产信息或宣传信息。再则,编辑多为拥有十几年新闻工作经验的老记者出身,依靠编辑来把关版面,可以保证版面质量,最终实现清晰版面思想和版面语言。

3.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不同

记者中心制赋予了记者无上的权力,形成了兴盛一时的“无冕之王”称号。当新闻报道的权力局限到记者个人身上,尤其是队伍庞大、良莠不齐的记者群体上时,行业腐败将难以控制,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红包”、“软广告”、“假新闻”等等腐败现象随着经济大潮淹没媒体行业,至今不得偃息。

编辑中心制建立精良的编辑队伍,从受众需求角度出发考虑版面安排和报道主题。编辑与记者的关系是垂直、互动的,两层面共同参与新闻策划,担负报道任务。这种结构下,不仅利于业绩考量,也便于透明操作。失去报道权力的记者将不得不把“无冕之王”的桂冠还给新闻事业,人数最多的记者队伍受到约束,再加强监督人数较少的中间管理阶层的编辑队伍,腐败将不会如今日这般泛滥。

在具体构想中,现行的部主任一职撤销,设置“总编辑――编辑――记者”的采编人员结构。

总编辑把握全局方向,召开编辑群会议,决定一些具有重大政治、经济影响或会影响媒体风格的头条、独家新闻的报道。

编辑是编采机制中的主导力量,“上承”总编辑,“下启”记者。由于编辑层面担当大梁,所以具体职称上肯定不能笼统地一类归之。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设置“编辑”、“助理编辑”、“初级编辑”等,③也可沿用我国已有的“高级编辑”、“中级编辑”、“初级编辑”等称号。但编辑的功能认知上要导正,“高级编辑”的职务应相当于国外的“编辑”职务,依此类推。高级编辑的权力是很大的,刊登或播出什么,基本都是高级编辑说了算。总编辑、高级编辑统属金字塔最高点的编辑部,部里编辑经常交流,确保编辑思想一致,以形成和维持媒体自身整体的观点与价值。

处于基石地位的记者群,则要转变观念,改变记者与版面间的对应从属关系,集中精力发挥自身报道能力。编辑与记者之间的联系将会更直接、更迅速。现有的部主任一职其实是记者中心制下对记者地位拔高的表现。制度改革之后,明晰的编辑和记者职称体系将把部主任的职权划分开来,改善现在媒体分工模糊、责任不清、记者一手抓的状况。

三、建立适合我国的编辑中心制关键在编辑角色的重构

在前两部分的论述中,笔者已提出了适合我国的编辑中心制的大概模式。要真正建立成熟完善的编辑中心制,我们首先应该区分和认清目前国内的编辑与编辑中心制所需要的“编辑”是不同的,以现在的编辑队伍是无法实现真正的“编辑中心制”的。

1.工作内容不同

目前我国的编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写标题、画版面、文字加工等,这种层次的编辑人员相当于国外的Copyeditor,仅仅是编辑中的“技术员”。而编辑中心制下的编辑是负责新闻策划、组织稿件、编排版面等工作的,他们才相当于国外的editor。

2.在媒体单位构成中的职能角色不同

目前我国媒体行业中,记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在职能角色定位方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记者与编辑平行设立,编辑只是技术人员,很难干涉记者工作,记者也不屑于听取编辑意见。另一种是编辑基本上作为媒介的行政领导出现。虽然这种编辑掌握发稿权,处于中心位置,但他的定位也不是编辑中心制设定下的编辑角色定位。一方面,权力给他带来的影响跟记者中心制差不多,只不过换成很多企业在搞宣传和公关活动时绕过记者,去找编辑。另一方面,这些编辑很难令人信服地指导记者的采访活动,在业内,此类编辑被认为是非专业的。

编辑中心制下,编辑定位在中间管理层,处于总编辑之下、记者之上。记者对编辑负责,听命于编辑。编辑拥有安排记者采访任务,派遣记者出外报道,评定记者工作成效的权力。

由于当前媒体安排给编辑的工作仅是些技术活,编辑不需发挥太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们往往认为排版技术熟练、善美工、精文字的人就可以胜任编辑工作,甚至认为作家、语言学家、文学评论家等语言文字功力深厚的人天然就是一个优秀的新闻编辑。

编辑中心制的建立,将意味着编辑地位的空前加强,意味着编辑对新闻报道质量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意味着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编辑要具备“出色的新闻意识”、“拔尖的策划能力”与“和谐的组织才能”。

“出色的新闻意识”是最基本的,编辑必须是经验丰富的老记者,具有建立在丰富的传媒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新闻理解能力。他承担着实质上的“把关”工作,是“守门人”。编辑的新闻意识应该是最优秀的。报道主题的确定,报道重要程度的判断都是由编辑完成。

“策划能力”是指组织、筹划重大新闻报道活动的能力。重大新闻报道的好坏是评价一个媒体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许多世界知名媒体往往是因重大新闻报道出色一炮而红。如《纽约时报》之于“水门事件”,Cnn之于“沙漠战争”等。

“和谐的组织才能”在编辑中心制中成为编辑的要件。因为编辑处于中间管理阶层,他要完成完美的新闻报道必须要组织领导好下面的记者阶层?熏协调安排记者完成采访任务,尤其是重大新闻报道、大型活动直播,更是考验编辑组织能力的时刻。

分清了二者的不同后,我们也就认识到建立适合我国的编辑中心制,关键在于编辑角色的重构。新闻编辑是什么呢?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职称、职务概念,而是一个新闻信息的加工者、把关者、综合处理者、编采活动的组织者、统筹决策者的概念,这就意味着它包括了编辑、责编、主编、终审总编等专业人员。新闻编辑作为一个编采层级体系的统称,它必然要体现传媒的集体意志,对传媒的发展方向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可以说,当我们把编辑当作个人来考虑时,他实际上是以个人的方式体现着传媒的集体意志。当我们把编辑当作一个集合概念来研判时,他就是传媒运作的谋划者、操作者。④只有以这种类型编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编辑中心制才是能改变我国现状、完善成熟的编辑中心制。

1.它是改变新闻报道疲软之势的“强心剂”

“编辑中心制”强调和突出的是媒体的编辑思想,并将这种理念贯穿在高效的运作管理之中,编辑、记者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编辑依据整体报道思想,组织、指挥记者进行有目的的采访,并及时做出有社会影响力的贴近社会、贴近百姓的报道;记者把发现的新闻线索与编辑联系,依据编辑部的意见进行采访,稿件自然与媒体的整体思想相一致。它将有效改善当前新闻报道中版面风格和版面思想紊乱等弊病,让媒体面貌焕然一新、统一清晰,一扫萎靡之气。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有些媒体已在事实上开始了编辑中心制的实践。如北京、广州的某些媒体编辑,已成为策划稿件或策划版面的编辑,从而形成了90年代末至今京广媒体在全国的强势之态。

2.它是整顿媒体行业不正之风的“紧箍咒”

建立编辑中心制,形成总编辑、编辑、记者三个层面的树形管理模式,把权力集中到少而精的中间阶层,记者不再拥有强大权力又不受监督掌控,将有效治理目前庞大而鱼龙混杂的记者队伍腐败失序的状况,亦将便于加强对权力的管理和监督,是防止整个媒体行业大面积权力滥用情况出现的“杀手锏”。

3.它是拓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闻事业“开山斧”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新闻事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拓宽领域,建立新的以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新闻事业。编辑中心制正是改变原有制度、解决目前众多难解之题的新尝试、新方向、新希望。

记者中心制已愈来愈不适应于现实需要,小修小补的改革也并没有带来整体现状大的改变。与其痛苦于现状的持续低迷,不如承受阵痛,破除记者中心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编辑中心制,从新闻报道至媒体行业换上更健康更适合的新颜。

注:

②蔡铭泽:《新闻传播学》,253页。

③郑保勤:《国外新闻采编人员职称、职务情况》,《新闻知识》,1996(5)。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8

一、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近年来,各地各新闻单位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此长彼长的态势日益凸显,新闻舆论工作气象一新。一是主流媒体传播阵地得到拓展。传统媒体积极向网上发展,全媒采编平台、新闻客户端、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取得进展,新媒体布局初步形成,覆盖用户大大增加。二是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主流媒体发挥内容资源优势,加强融媒体内容创作生产,推出了一批“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新媒体品牌,培养锻炼了一批全媒人才。三是融合传播技术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到全媒采编平台构建之中,移动直播、H5应用等技术在采编制作环节普遍采用,机器人写稿、无人机采集、虚拟现实等技术从无到有,实现了突破。四是融合发展引领新闻传播创新。各媒体探索运用全媒体多样化传播形式、分众化互动式服务方式、大众化生活化话语表达,推动了新闻传播全方位创新。实践证明,党中央作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抓住了历史机遇,跟上了时代潮流,坚定有力地推进这场重大而深刻的媒体变革,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了战略主动,为实现“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动力不足的问题,有的缺乏居安思危、求新图变的紧迫感,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比如,思路不清的问题,有的深入研究不够、总体设计缺乏,路线图、施工图不明晰。比如,工作偏差的问题,有的传统业务与新媒体业务还是“两张皮”,互不相融;有的新媒体名号与母体相分离,削弱了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主流媒体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融合发展的任务更为紧迫。一是传播形态持续演变,要求我们通过深度融合占据制高点。信息载体、传播渠道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已成为主要信息入口,聚合类平台、自媒体公号不断涌现,网络直播、问答社区等成为舆论生成传播重要源头。面对传播形态的深刻变化,只有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才能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二是传统媒体不进则退,倒逼我们增创深度融合新优势。纸媒发行、广告连续下滑,不少都市类媒体收入“断崖式”下跌。广播电视的情况虽然好于报纸,但受众日渐分流,广告收入也在下降。在现实压力下,一些媒体人才流失加剧。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推进深度融合,传统主流媒体才能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新路。三是国外媒体加速转型,启示我们加快深度融合提升竞争力。现在,国外主流媒体都在探索数字化转型,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有的把原来的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中心“合三为一”,打造统一的多媒体新闻编辑部,还有的建成了“蜘蛛网”式的融媒体中心。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只有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才能勇立潮头、加快发展,在与国际主流媒体的竞争中增强实力、扩大影响。

媒体融合已经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必须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着力创新工作理念思路,着力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着力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二、确立移动媒体优先这个发展战略

现在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我国移动新闻用户已超过5亿,占网民总数的70%以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可以预见,随着5G、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不断演进,移动媒体必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必须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强化移动优先意识,实施移动优先战略。

1.打造移动传播矩阵。

移动传播载体发展迅速,新闻客户端、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移动电视、网络电台等不断涌现,形态丰富多样。目前来看,新闻客户端功能比较完备、信息容量大、方便易用。传统媒体进入移动传播领域,需要关注新闻客户端发展,推动移动媒体建设,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专业采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媒体品牌优势,强化用户意识,优化使用体验,实现精准推送,最大限度吸引用户。

2.创新移动新闻产品。

优质内容是媒体的立身之本。主流媒体的移动新闻生产,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重点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打造与主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移动新闻精品。“准”就是要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守护好准确、权威、专业的“金字招牌”,把准方向、把好导向,为用户提供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新”就是要创新内容表达、丰富呈现形式,推出各种样式和形态的移动新闻产品,比如直播新闻、互动新闻、个性新闻、可视化新闻、动新闻、听新闻、大数据新闻、机器人新闻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微”就是要多提供短小精悍、鲜活快捷、“微言大义”的信息。要善于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等方式,推出更多微内容、微信息,方便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快”就是要抢占第一时间、第一落点,即时采集、即时推送,快速做出反应、迅速送达用户,在传播中抢得先机。

3.紧盯移动技术前沿。

技术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媒体亟待补齐的短板。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必须以先进技g为支撑,用最好、最新的技术提升采编能力,拓宽传播领域。一方面,要用好现有技术。充分运用数据抓取、云计算、数据库、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整合内容资源,提升数据存储挖掘利用能力;充分运用4G传输、流媒体传输、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等技术,获取充足信息,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和稳定性;充分运用虚拟现实、3D、H5等技术,丰富表现形式,增强信息呈现的质量和冲击力。另一方面,要研发亟需技术。在已经出现的“用户画像”、场景匹配、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上,研究适用于新闻领域的个性分析、即时推送、机器人写作等技术应用。要密切关注5G传输、全息投影、增强现实、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积极谋划和布局未来移动传播终端,着力增强相关技术研发应用能力,抢占移动技术发展应用的先机。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运用任何信息传播新技术,都要加强技术把关、内容把关,确保新闻真实准确。

三、突破采编发流程再造这个关键环节

重构采编发网络、再造采编发流程,是媒体深度融合最需要突破的难点,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必须攻克的“腊子口”。

1.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

构建适应融媒体生产的采编发网络和采编发流程,首先要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精心设置组织架构,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并不是要求把采编发各环节绝对地“统”起来,当然也不能按媒体属性简单地“分”开来做,报、台、网、微、端各搞一摊。从实践探索来看,在深度融合过程中,一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采编指挥调度、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稿件资源方面可以尝试统起来,增强调度指挥能力、一线采写能力、新闻原创能力。二是编辑力量可以有统有分,“分”就是按业务领域分设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等专业编辑部门;“统”就是改变报网、台网分办的做法,让这些按专业划分的编辑部,既管报纸版面、广播频率、电视频道内容,又领办网站、“两微一端”的频道栏目内容。三是可以按媒体形态分设报、台、网、微、端负责内容总成的总编辑室。具体到每个新闻单位、不同形态媒体,哪些该统、哪些该分,怎么统、怎么分,还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搞好设计。

2.分层级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

根据“统”“分”结合的思路,新型融媒体采编发网络的基本架构,可以由指挥调度中心、采编发联动平台、采访编辑技术各部门、各媒体总编辑室等方面组成。指挥调度中心是整个采编发网络的核心层,负责全社、全台各类媒体宣传任务统筹、重大选题策划、采编力量指挥。采编发联动平台是常设性的运行机构,也是创新融合机制的重要节点,具体负责对指挥调度中心指令的传达执行和需求反馈。采访、编辑、技术等各部门派代表全天候联合办公,执行指挥调度中心决策,同时根据工作需求随时向上反馈情况,并进行跨部门沟通协调。采访、编辑、技术各部门是整个新型采编发网络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全媒体采访部门、各专业编辑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等。全媒体采访部门负责把所有的采访力量整合起来统一调度,各专业编辑部门负责传统媒体的编辑任务以及网、微、端相关频道栏目的内容制作,技术支持部门统筹管理技术研发应用和技术人员调度。各媒体总编辑室按照媒体形态设立,包括报纸或新闻频率频道总编辑室、网站总编辑室、客户端和其他新媒体总编辑室等,主要负责把各专业编辑部门所编辑的内容整合起来,统一设计包装,完成版面栏目总成,统筹刊播管理。这个基本架构是一个原则性设计,不同媒体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拿出设计方案,分步加以实施。

3.创新媒体内部体制机制。

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必然要求对新闻单位内部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要按照新的业务流程调整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破除采编部门间相互分割、自成一体的藩篱,破除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和新媒体采编发环节的壁垒,创新内部组织结构,建立采编分离、全媒体生产的运行机制。这项工作有很大难度,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勇于担当、锐意改革,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体制机制改革向前推进。

四、抓好“中央厨房”建设这个龙头工程

“中央厨房”就是融媒体中心。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央厨房”是标配、是龙头工程,一定要建好用好。

一要搞清楚“中央厨房”是什么。

这涉及“中央厨房”的功能定位问题。在融媒体采编发网络中,“中央厨房”既是硬件基础和技术平台,也是大脑和神经中枢,应具备集中指挥、采编调度、高效协调、信息沟通等基本功能。在采编发网络的基本架构设计中,指挥调度中心、采编发联动平台这两个层级是“中央厨房”的核心部分,其运转要实现“人人见面”、面对面工作,其他层级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人机见面”。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实现管理扁平化、功能集成化、产品全媒化。

二要搞清楚“中央厨房”怎么建。

这涉及“中央厨房”的硬件、软件配置问题。“中央厨房”要有一个工作平台,保障采访、编辑、技术各部门代表集中办公,开展常态化工作。有条件的还可以采取“蜘蛛网”式的采编发大平台架构,做到人员混合编排、一体办公。要有一个技术支撑体系,打好底层技术基础,配好硬件设施,为采编发网络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技术保障。要有一个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加强稿库、资料库建设,汇集各种稿件、节目素材、新闻背景资料,集成各种编辑软件工具,为记者编辑获取新闻线索、查阅背景资料、创作多媒体稿件提供支撑。要有一个传播效果监测反馈系统,及时对本媒体稿件、节目传播力影响力作出评估,及时发现舆情热点和参考选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对“中央厨房”建设来说,这“四个一”是基本标准。各媒体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坚持基本标准,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央厨房”建设的内容。

三要搞清楚“中央厨房”怎么用。

这涉及到日常运行机制问题。建好“中央厨房”的硬件设施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套新的运行机制。要按照“中央厨房”的功能定位,建立总编协调制度、部门沟通制度、岗位值班制度、采前策划制度、线索通报制度、效果反馈制度等,确保“中央厨房”与采编发网络紧密结合、无缝衔接。“中央厨房”建设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每家媒体、每个地方都单独研发技术系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可考虑建立媒体技术合作共享机制,把比较成熟的技术系统推广运用起来。

五、强化全媒人才培养这个重要支撑

全媒传播需要全媒人才,媒体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要把全媒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有力举措,加快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全媒化集团军。

1.着力推动现有人员融合转型。

目前,会使“十八般兵器”的全媒人才还属于“特种兵”,很能干但数量少,远不能满足融合发展需要,亟须加快全员融合转型。要通过专题培训、实战演练、业务研讨、观摩交流等方式,重点引导现有人员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转型,在观念和技能方面有大的提升。要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人才使用通道,推动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到新媒体平台上去施展拳脚,开办原创栏目,培育品牌公号,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2.着力抓好后备人才储备培养。

现在,国内高校新闻院系基本都开设了新媒体课程,但与融合发展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密。要用好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B计划、高校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编写等各个环节,都要适应媒体深度融合的需要,为新闻战线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全媒人才。要促进高校新闻院系与新闻单位的对接交流,强化对媒体融合的前瞻研究、趋势分析、实践总结,为推进深度融合提供学理支持。

3.着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要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用人体制、优化人才环境。要研究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职级晋升制度、薪酬分配办法,吸引凝聚全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急需的高端人才。在当前情况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以后,用人体制、人员身份不同的问题将更加凸显,要深入研究、妥善解决,逐步实现同岗同责、同工同酬,提升从业人员的事业心归属感。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是一项战略任务、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各新闻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快省级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形成以中央媒体为引领、省级媒体为骨干的融合传播布局。要做强媒体主业,深耕专业领域,积极探索信息服务、版权合作、广告经营等多种盈利渠道,找到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不断开创党的新闻事业发展新局面。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9

开门办报是党报的优良传统。在1942年4月2日《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同志就曾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这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为办好党报指明了正确方向。

2012年、2013年,面对严峻发展形势,湖北日报瞄准建设全国一流党报目标,按照“党性立报、新闻强报、文化活报、服务兴报、开门办报”的思路,连续实施两轮改版,新闻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发行量步步攀升,从2011年的21万多份增加到现在的55万份,在全国仅次于南方日报;其中市场发行量15万份,居全国省级党报首位,市场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均进入全国省级党报前列。

大张旗鼓重申和践行“开门办报”,是湖北日报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对此,新华社相关刊物刊文给予肯定:《湖北开门办党报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效果明显》;中央领导刘云山作出批示,要求总结湖北日报办报经验。湖北日报的成功实践,对于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创新开门办报模式,增强党报舆论引导能力,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开门办报与开门评报并重

按照新闻传播接近律,新闻传播要达到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与接近,进而产生行为上的某种一致。开门办报,就是要让群众的智慧为党报所用,拉近党报与群众的距离,将党的主张和群众的反应有机结合起来。党报办得怎么样,应该如何改进,最终还要经得起群众检验。因此,在改版过程中,湖北日报十分重视群众和社会评价,把听取群众意见,作为改版的必须步骤;将群众意见,作为改版的重要依据,做到开门办报与开门评报并重。

开门评报,是为了听民意,纳民智,借民力,不能开“偏门”、“小门”,而应该敞开大门,以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在这方面,湖北日报通过会议、走访、报纸、网络等渠道,虚心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取得较好成效。2012年,在谋划改版的时候,湖北日报连续召开十几个专家座谈会,上门征求党政机关意见,还在报纸和荆楚网、大楚网上刊登《开门办报,请您赐教》读者问卷调查,收到反馈信息近20万条。

作为“新闻纸”,党报创新无止境,正如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社长邹贤启所说,“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适应社会思想的新情况,适应媒体格局的新变化。”而要做到“三个适应”,开门评报就必须是进行时,永远没有休止符。为此,湖北日报建立了开门评报长效机制,指定部门,安排专人,开辟专刊,除在改版之初进行读者调查外,还在改版满月、周年等关键时期,对报纸改版后的主要报道、专副刊及栏目,组织读者测评。2012年2月6日至2月13日17时,湖北日报改版满月测评,数百读者积极参与,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等专家还署名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巩固和扩大报纸改版成果起到指导作用。此外,每周一期的《读者》专刊,一期一个主题,约请高素质读者评报,成为湖北日报编读交流沟通的常设平台,受到专家和读者欢迎。

高度尊重和积极采纳读者意见,既能激发读者评报热情,又给报纸带来活力。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从2012年1月1日起,湖北日报设置时政要闻、经济纵横、城市空间、农村天地、民生法治等十大板块,版面设置更加清晰时尚,扩大了社会服务功能。针对读者提出的党报面孔生硬、说教味过浓的毛病,湖北日报在报纸上公开承诺,狠刹长稿风;鼓励记者深入基层,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新闻,一股清新文风扑面而来。许多读者来信来电反映,稿子短了、鲜活了、好看了。

搭建社会资源聚合平台

新闻资源是新闻媒体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资源,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媒体竞争力。而在新闻信息、新闻环境等诸多资源中,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最有价值的资源,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依此存在。

实践表明,精心设置开门办报平台,聚合和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党报贴近性、可读性、时效性的有效途径。在这个方面,湖北日报推出了几项创新之举:一是创新新闻培训模式,开办新闻干部研修班;二是组建大学生记者团,让大学生记者直接到编辑记者岗位跟班实践,形成多层次多方面开门办报格局,取得可喜成效。2012年,在继续办好传统通讯员培训班的同时,湖北日报举办了两期新闻干部研修班。参加研修的主要为全省市(州)、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分管新闻工作的副部长、新闻科长、专职新闻干事及地方媒体从业人员。他们大多具有一定新闻写作功底,掌握着一个地方新闻资源,承担着舆论引导重要职责,是办好党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来自各地的40多名学员,与编辑记者一起进行采访写作实践和学习交流,采写鲜活稿件上千条,形成一支不离乡土的“编外记者”队伍。专家评价:新闻干部研修班学员如一粒可迅速繁殖、扩张的种子,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乃至一个地区,大大拓展了党报新闻信息源。

在激烈竞争环境中,“互动”已成为媒体争夺受众的重要手段。在改版中,湖北日报改单向沟通为即时互动的传播方式并不断创新,有针对性地开辟专栏,让“作家写作家”、“农民拍农民”,吸引读者参与办报。编辑部与省作协联合主办的《湖北作家写作家》专栏,一年累计刊发稿件150篇,计划将发300篇。专家认为,这是报纸增强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践行“开门办报”,唤醒全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而进行的有益探索。

建立编辑记者基层联系点制度,通过深入开展“走转改”,架起党报与群众间的桥梁,密切编辑记者与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湖北日报践行“开门办报”的有效举措。

按照等部门部署和省委宣传部要求,经过精心准备,湖北日报编辑部2012年在全省各地建立210多个编辑记者基层联系点,2013年又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实现了记者走基层的全覆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联系点,编辑记者接地气、俯下身、抓活鱼,采写鲜活报道数百篇,并交结了大批基层朋友。

湖北日报编辑记者基层联系点,实现了编辑部内外两个全覆盖。在内部,做到从社长、总编辑到普通编辑、记者全覆盖;在外部,做到全省地(市、州)、县(市、区)全覆盖。

为加强联系点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编辑部根据实际,分级、分区域建立编辑、记者基层联系点。总编辑、副总编辑、编务总监、首席记者、总编助理联系点,以市(州)为主,外加一个县,点面结合,宏观把握、协调管理;各新闻中心主任联系一至两个县(市、区),重点策划,统筹创意、出新出彩;编辑、记者联系一个县(市、区)和一至两个基层单位,扑下身子、深入群众,熟悉基层,经受锻炼。这样,也保证了湖北日报编辑、记者基层联系点分布全省,基层报道来自各地。

为确保这项工作落在实处,湖北日报集思广益,精心谋划,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实行总编辑挂帅,各中心一把手负责组织、落实、检查本部门编辑、记者联系点工作;出台了专项制度,对驻点时间、新闻采写和调查研究都提出了明确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要求每个编辑、记者每季度必须到联系点工作一次以上,当季因故未到者,下季主动补上;每年采写来自联系点的报道4篇以上;在联系点结交朋友不得少于2人。联系点工作与部门和编辑、记者年终考核挂钩。

《湖北日报》还对外公布编辑、记者基层联系点,以及工作措施、任务和监督电话,自我加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对内加强督促检查,在编前会上通报联系点工作进度,对工作进度快,效果好的部门和编辑、记者,给予表扬鼓励,以促进工作的平衡开展。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10

编辑部是报纸采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负责都市报稿件的组稿、审稿、发稿、审读校样、签发付印样、结算稿费等等事务。

笔者担任安徽一家都市报的编辑部主任,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现就编辑部的管理工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笔者觉得编辑部的管理,一是要靠编辑自觉,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制度,以制度来管理人。制定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编辑部的管理工作,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业务上的管理,一个是日常工作上的管理。在业务的管理上,我们制订了每日评报制度、编辑文风制度、每周评优(差)制度、每周理论学习制度等,确保报纸的质量与品位;在日常工作的管理上,我们制订了考勤签到制度、卫生值日制度等,以保证编辑部工作的正常运转,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先谈谈业务工作上的管理:

1、每日评报制度

为了提高报纸质量,让大家互相督促,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们制度了每日评报制度,并形成书面意见予以公开张贴,接受报社各个单位、部门的监督。我们把评报当作一件日常工作来抓,编辑部的成员每人一天轮流循环评报,评报人当天有事必须请假,并需要自己找别人代评;轮值评报人应提前到岗,充分阅读本报、同城其他都市报及当日记者评报;评报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由评报人主评,其他同志予以补充,并由评报人书写评报意见;评报内容切忌空泛,着重找出当日报纸亮点及不足之处。这样,我们通过对比,知道当天本报和同城媒体中,哪些比别家做得好,哪些做得还有不足,需要下一步改正、提高。

大家普遍认为,记者写稿需要讲究文风,形成报纸的独特风格。其实,编辑也应有文风。作为一家都市报,我们专门制定了编辑文风制度。都市报具有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和灵活创新优势。编辑在处理稿件和版面时,应突出图文并重,尽可能多用图片、组照表现新闻;对枯燥乏味的行业新闻、数据新闻尽可能用图表;对内容复杂的社会新闻尽可能配漫画;对警示性的案件新闻多用示意图。通过灵活使用图表,来实现文风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让读者一目了然,读之即懂,轻松阅读。

具体来说,在实际工作中,编辑除了要修改错别字及病句外,如果对新闻背景不了解时与记者及时沟通,对记者叙述不清之处予以核实,并完善稿件内容;挖掘稿件中的新闻点,尤其在相似的新闻中做出新意;拟出恰当、生动的标题吸引读者;对记者在稿件中的偏激、主观语句予以修正;在政治框架和新闻性中寻找平衡,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尽可能披露更多的新闻事实;好的编辑是能指挥记者发挥作用的编辑,要积极主动介入记者的采写,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编辑要将独立立场、客观、公正、正面、深入的基本标准贯穿其中,鼓励多种编辑手段的创新和运用。

3、每周评优(差)制度

为了提高报纸质量,奖优罚劣,提高大家竞争意识,编辑部实行每周评优(差)制度,每周五综合点评一次,大家共同推荐最佳版面、标题,最差版面、标题,并由采编人员共同投票决定。

版面评比的内容是:从版式设计到稿件编排,到图文搭配、视觉冲击、颜色设置、线条运用、空间留白等,以简洁、美观、雅致、大方为妙。

标题的评比标准主要指准确、新颖、生动、传神等几个方面,拟定让读者耳目一新的标题为佳。评出结果后,“最佳”给予物质奖励,“最差”给予经济处罚。通过评比,大家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版面和标题质量明显上升,大家力争上最佳“红榜”,避免上最差“黑榜”。

4、每周理论学习制度

同时,为了提高编辑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编辑部每周还推出理论学习制度,主要从网络上,学习其他家报纸的优质版面、精美标题,并吸收过来,学以致用。现在已是网络时代,国内主流媒体均推出电子版,查阅非常方便。每周,编辑部都会从国内主流媒体的电子版上,截取好版面、好标题,供编辑学习、借鉴。

通过学习,大家的业务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

下面再谈一下日常工作上的管理:

1、考勤签到制度

准时到岗,这是任何一个单位员工必须保证做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准时上班,保证充足的工作时间,才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为了让各位编辑准时上班,编辑部严格执行考勤签到制度,并且和经济利益挂钩,凡迟到者均处以一定的罚款,并扣发当月全勤奖。如果有编辑请病假、事假,我们也有一套严格的手续。请假一天,向部门主任申请,请假超过一天,分管老总批准,请假3天以上,必须书面申请,并且交总编办备案,假期过后,主动销假。

2、卫生值日制度

人人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环境自然包括卫生环境。为了编辑部的卫生环境,我们推出了卫生值日制度。编辑部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轮流值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人轮流值日一周,每周至少拖地一次,大家互相监督、提醒。

通过以上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编辑部在业务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水平;在日常工作上,大家积极向上,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