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十篇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十篇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1:27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篇1

一、降难减量――《必修一》教材的处理

《必修一》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和源头,它涉及与后续学习密切相关的章节有:

1.物质的量:高中计算的基础

2.离子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基石

3.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结构学习的基石

4.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中所有知识的载体,但选修中不再涉及元素化合物的系统学习

《必修一》每一个章节都直接决定以后的化学学习效果。但理论章节需要深层次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量大、零散,需要大量地梳理记忆,短时间高强度的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因此,我们可以把非金属中硫和氮等内容放到高一下期去处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抛砖引玉――《必修二》教材的处理

《必修二》将高中化学的难点知识分散在必修和选修教学,因此,如何做好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的分割和衔接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各章可作如下处理:

1.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

内容:在化学键基础上补充分子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相关知识。

目的:为有机化学及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做理论支撑。

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内容:将原电池和电解池内容分为必修二和选修四切割教学。原电池(除盐桥)所有内容,及化学电源部分整合在必修二完整教学,而在选修四不在进行化学电源的教学,重点进行电解池的教学。

目的:保持知识完整性,避免重复教学,浪费时间。

3.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内容:必修二主要针对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而选修四主要进行化学平衡的教学。

目的: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4.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甲烷

内容: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适当拓展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目的:构建基本有机物研究框架,但不增加物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注意:教学分割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分阶段有梯度地教学,尽量不重复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温故而知新――选修教材的教学

选修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上的提升,教学时应密切联系必修课程的知识,紧扣必修课程展开教学。

1.“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

该书与必修的衔接教学非常重要。教师应在对必修教学内容适当复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教学。下面将必修二和选修四知识要求程度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化学反应与能量

《必修二》:能总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能定性描述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关系。

《选修四》: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进行计算。

(2)电化学基础

《必修二》:掌握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化学电源。

《选修四》:复杂原电池的理解,电解池的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电解池的综合运用。

(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必修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速率的计算,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知道化学反应有限度。

《选修四》: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复杂内容及平衡常数的应用,会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选修五――有机化学”的教学

在必修二的基础上补充。

(1)命名:必修二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选修五学习多类别同系物的系统命名。

(2)同分异构: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选修五拓展到所有同分异构。

(3)同系物: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同系物,选修五拓展到各类有机物。

目的:《必修二》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有机学习思路,在选修五教学中再逐步提升。

3.“选修三――物质结构”教材的处理――融合必修二,谨遵考纲。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2012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命题特点复习对策

一、试题命题特点

2012年高考福建卷思想政治试题,按照“保持平稳,求质求新”的基本原则,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进行命制。其注重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坚持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坚持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突出学科能力和素质要求。试题以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为背景引入对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考生通过感知试题情境来展示知识和能力。试题命制科学、规范,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一)试题严格遵循2012年福建省《考试说明》要求。

试题命制严格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省颁考试说明为依据,试题的题型结构、内容比例均按考试说明的规定确定。全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考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四个必修模块及两个选修模块内容。

(二)试题关注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主干知识。

试题围绕《考试说明》和教材中要求的主干知识来设计,体现基础性与能力性的统一。总体较为平和、平实,考点分布较广,共涉及六个模块的61个知识点,没有偏题、难题、怪题,在坚持“平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双基”掌握程度。非选择题能力立意明显,主观题设问总体上明确,指向清楚,对知识点的要求明确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知识调动方向由于模糊而对答题产生的影响。如39(1)“……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39(2)“……说明党和政府……”,39(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42a(2)“……从国体角度……”,等等。

(三)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全面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

试题继续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增强选拔功能。在试题的素材选用上,坚持全面性和新颖性。通过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题型设计上注重多样性,发掘不同题型的能力要求特点,力求全面考查考生的能力。通过图表、函数曲线、漫画、计算题型,突出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如第30、31、33、36题)。在选择题的设计中,通过题枝干扰项的设置,尤其是组合式选项题目在同一题中有四选三又有四选二的设置(如26题),既能提高试题的区分度,又能全面考核考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在主观题设计中,通过演绎性题型(如第39题第2问)和归纳性题型(如第39题第1问),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合、迁移、转换和拓展的能力。通过评析类试题的设置(如第39题第3问,第42题a第2问),考查考生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如第39题第4问),注重过程与方法,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四)试题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政治学科特点和地方特色。

试题命制以年度间发生的社会热点为载体,坚持思想性与时代性相统一,贯彻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也很好地体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突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如第26题以某地部分人大(微博)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开展调研,形成议案并提交大会,依法行使职权为背景,旨在增强考生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第39题以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为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考生正确看待义利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试题注重以生活为基础,开发地方资源,注意选取一些具有本省经济文化特色的素材,积极反映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教材知识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机结合,贴近考生,富有乡土气息,反映了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走向。如第28题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为背景,考查对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理解;第34题以“福建精神”为背景,考查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价值观相关知识的理解。第39题的(3)问以福建某民营企业为素材,引导日常教学积极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增进考生对本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了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激发考生爱国爱乡之情。

(五)试题富有创新性,体现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原则。

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试题阅读量的控制、难度的分布与把控、能力要求的体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通过突出有效信息、化繁为简等方法,有效地控制了阅读量。在难度分布上体现多层次的要求,试题的难度结构更趋合理。试题注意模块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对考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在开放性上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间的整合和迁移,关注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第39(4)问要求考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向社会发出倡议,大大拓展了开放的空间,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实践能力。试题进一步加大了对知识转换表述的力度,有利于引导考生夯实基础,活学活用。在选考试题的设置上,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将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相渗透。如第42a(2)问要求考生综合运用选修③和必修②的知识作答。

二、对今后的教学复习建议

(一)认真研读省颁《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方向与要求。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规范高考复习和考生备考的依据,规定了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的范围与内容、考核的目标与要求。研究《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考什么,考多难,怎么考等问题,可以增强教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盲目备考,减轻负担。因此,要注意研究:①考试内容。做到清楚考点,与上年相比有哪些调整变化。②题型示例和参考样卷。应充分领会这些试题的命题特点,总结、归纳出这些试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尤其要注意新调整的例题和题目,或许是今年高考的一个重要导向。③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这些要求并在平时复习中精选练习加强训练,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二)夯实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强化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实时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坚持点—线—面有机结合。夯实基础:一要对照《考试说明》所列考点,查缺补漏。要准确理解各考点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复习的“度”。加强对考点的分析讲解,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将模糊的、易错的知识试题化、细化。二要突出主干知识,狠抓落实。三要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和模块知识体系,加强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以提高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解答涉及跨章节知识点的题目的能力。四要防止死记硬背基础知识,可结合练习和重大时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五要充分利用几次重大考试的契机,如2012年3月第一次市质检,4月省质检,5月第二次市质检及各校校模等,推动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三)加强能力培养和各类题型的专项训练,以总结解题能力和技巧。

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只背书不训练是难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因此,应多角度训练综合能力,包括审题能力、归纳和演绎能力、组织答案的能力,还包括文字的表述能力等。审题时让学生做到把握立意,审清题目(包括模块、题型、知识点、主体、对象等),把握材料,提取文字材料、图表等重要信息,注意全面性,防止片面性。

题型训练是提高答题能力的重要渠道。在训练时应注意:①要在研究《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明确高考试题中易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题型,精选精编试题加强训练。选择题部分题型如单项类、组合类、排序类、表明类、原因类、启示类、跨模块类、图表类、函数类、漫画类、古诗词类、计算类等。主观题型如文字材料类、图表类、文字材料与图表组合类、原因类、意义类、影响类、认识类、评析类、做法类、措施类、启示类、体现类、合理性、正确性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②要注意避免“题海战术”,一定要少而精,克服练多读少、做多想少的毛病。③要注意讲究速度,合理安排答题顺序,调整答题时间,限时作答。④可适当精选历年高考试题,做到与高考试题相衔接,培养高考试题题感。⑤应加强对各类题型解题技巧的归纳与总结,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关注国家重大时政热点和地方性热点,并注意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考试说明》关于考试内容明确指出应包括:“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等时事政治内容。此外,在近年来我省高考自主命题的实际中,都有选取一些具有本省地方性特点的素材作为出题设问的背景。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除与练习相结合外,还要注意与重大热点问题的结合。这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学生光会罗列教材知识点而不懂结合材料的难点,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五)加强选修与必修相关知识的整合。

选修渗透必修是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在2010年福建高考选修试题中就已出现,在2012年高考选修试题中再次出现。纵观选修的命题趋势,选修的考查设问越来越灵活、巧妙,复习时要正确处理好必修和选修教学的关系,注意加强选修与必修相关知识的结合。

(六)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当前高考实行网上阅卷,对答题规范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书写太潦草、字迹不清晰、卷面不整洁、不分要点等是考试丢分的重要因素,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答题规范训练时应做到:一要从平时训练开始,不断强化学生对答题规范性重要性的认识;二要训练考生养成答题时做到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工整,思路清晰、语言顺畅,答案序号化等良好习惯;三要训练学生答题简明扼要,突出要点和关键词;四要提醒学生使用教材专业术语,忌口语化,做到知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五要按要求认真答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规定区域答题,避免出现错字、别字、漏字等;六要鼓励学生勇于作答,不留空白。

参考文献: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篇3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模块化课程群基本素质职业岗位

1课程群提出的背景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发展教育作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条提出,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同时赋予了教育以改善民生的重任。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因此,从十七大报告中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办好职业教育成为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五年制高职教育进行准确定位,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准确把握高职教学特点的前提和基础。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教育。高职教育强调知识的够用性,够用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具备;二是专业基础知识必须够用;三是基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必须掌握;四是适应岗位变化的基本素质和应变能力必须培养和初步具备;五是在工作中应具有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创业能力必须强化。

高职教育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求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需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地有针对性地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四是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传统教学以课程为本,课程之间界限分明,知识相对封闭。五年制高职学生囿于个人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课程之间的关系、技能之间的关联应由教师理顺贯通,从而把各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融合成一个面向技能应用的知识空间。但是,因为教材、教师、学生自身都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并存在一些不可调和的因素,如教师素质、教材难度等,所以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很难适应五年制高职教育够用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要求,当前必须对课程进行整合和模块化。

2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模块化的优势

电子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就业的岗位也分布在各行各业。因此,应用电子技术是一个有多个专业方向的专业。

由于学生毕业就业具有不确定性,在课程设置上很难合理,往往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好。如果针对多个专业方向设置模块化课程,而模块化课程间是并列关系,学生就可根据市场需要和个人爱好选学不同模块。这样便可达到够用、实用和具有针对性的要求。因此,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模块化具有传统课程设置不可比拟的优势。

3课程群模块的设置

职业教育强调就业,职业教育要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进行教育。因此,我们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将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分为基本素质课程群、职业岗位公共知识课程群和职业岗位课程群三类模块,其中职业岗位课程群模块又分为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仪器仪表、通信和自动控制五个子模块。

应用电子技术涉及的行业比较多,我们针对任何一个行业的某一个岗位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模块都是不科学的,一方面满足就业岗位多样性要针对多个岗位设置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间必然有重复的内容(但不是所有模块都需要的内容);另一方面这样设置的模块学生最多选择2―3个,针对性太强的几个岗位不利于学生今后就业,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职业岗位模块要对准一个岗位群。

通过对市场调研发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仪器仪表、通信和自动控制等行业就业。在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仪器仪表、通信和自动控制等行业中,每个行业都有多个应用电子专业就业的岗位,因此学生选择一个职业岗位模块就可满足就业岗位的多样性和学习内容具有针对性的要求。同时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仪器仪表、通信和自动控制五个岗位群可以说是应用电子的五个专业方向,每个岗位群涉及的课程群不存在重复的课程或内容。因此,我们将职业岗位模块分为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仪器仪表、通信和自动控制五个子模块。

4三类模块的课程设置

4.1基本素质模块

该模块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注重人文素质的课程模块,即文化类和工具类课程组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满足生活需要,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这类课程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是以一般能力培养为主,兼顾电子专业高技工职业能力的培养。该模块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政治、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

4.2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

职业岗位公共知识课程模块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毕业生今后的就业岗位都能用到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仪表与测量、C51语言、eDa技术等课程。

4.3职业岗位知识模块

职业岗位知识模块是课程模块化的关键和重要体现。该模块的每个子模块都能满足一个岗位群就业的需要,各个模块安排的课时一样,可集中在一个学期进行一个子模块的学习。

4.3.1家用电器子模块

家用电器模块是在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基础上开设的面向家用电器行业各岗位就业的职业岗位子模块。通过该子模块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在家用电器行业的安装、调试、检验、运行、维修、销售、管理及家用电器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岗位上就业的能力。通过对该模块包括的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应在无线电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器维修工、制冷设备安装维修工等工种中的1―2个工种上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

该子模块主要包括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技能鉴定强化训练等课程,总学时为600学时。

4.3.2计算机应用子模块

计算机应用模块是在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基础上开设的面向计算机应用行业各岗位就业的职业岗位子模块。通过该子模块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在计算机行业的组装、调试、检验、运行、维修、销售、管理及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岗位上就业的能力。通过对该模块包括的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应在计算机调试工、网络管理员等工种中的1―2个工种上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

该子模块包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局域网组成与实践、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技能鉴定强化训练等课程,总学时为600学时。

4.3.3智能化仪器仪表子模块

智能化仪器仪表子模块是在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基础上开设的面向智能化仪器仪表行业各岗位就业的职业岗位子模块。通过该子模块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在智能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检验、运行、维修、销售、管理及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岗位上就业的能力。通过对该模块包括的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应在电子CaD绘图员、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电子仪器仪表调试工等工种中的1―2个工种上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

该子模块包括传感器原理与应用、VB、智能仪器、技能鉴定强化训练等课程,总学时为600学时。

4.3.4通信技术子模块

通信技术子模块是在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基础上开设的面向通信行业各岗位就业的职业岗位子模块。通过该子模块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在通信行业中从事通信设备和线路的安装、调试和维修的能力,初步具备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能力。通过对该模块包括的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应在通信设备维修工、程控交换机调试工等工种中的1―2个工种上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

该子模块包括数字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通信终端设备原理与维修、技能鉴定强化训练等课程,总学时为600学时。

4.3.5自动控制子模块

自动控制子模块是在职业岗位公共知识模块基础上开设的面向工业自动控制各岗位就业的职业岗位子模块。通过该子模块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在工业自动控制行业中从事工业自动控制设备和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维护的能力,初步具备工业自动控制设备和系统的改造与设计的能力。通过对该模块包括的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应在维修电工、pLC工程师、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工等工种中的1―2个工种上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

该子模块包括电机与自动控制、工业检测与转换技术pLC、技能鉴定强化训练等课程,总学时为600学时。

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包括的五个子模块包含的课程都是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深度,而实践性又比较强的课程,学习中要重点突出应用,特别是在创新设计中的应用。具体实施时应结合项目进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演示教学、现场教学和一体化教学,教学中应和相关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工考核知识、技能要求一致,具体实施时可安排一定的课程设计。设置100学时左右的课时进行1―2工种的技能鉴定强化训练,并完成相应工种的鉴定。具体鉴定工种可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志向进行选择。

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包括的五个子模块在具体实施时由于模块间是一种并列关系,所以可以任意选择、任意组合,开设顺序不受限制。每个模块都是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每个子模块中包括的课程可以同时开设,也可分开开设,在教学实施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结束语

合理规划课程群使课程群之间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当某一课程群因技术发展需要调整内容时,不会影响其它模块。模块化的课程群规划使学生的能力素质有了一一对应的教学保证,使负责具体模块的教师有了明确的责任和目标要求,模块化课程群是搞好高职教育、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篇4

一、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点

(一)髙中语文新课标中有关选修课程的要求

高中课程设置中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但还没有哪一个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像这次的新课程标准一样对选修课程作了如此详尽的说明,可见国家对选修课程的重视。按照三级课程管理模式,选修课程包括国家选修课程、地方选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点已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作了详细的说明。

(二)新课标理念下语文选修课程的特点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国家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课程。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编排方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从总体上看,新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性质上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选修课程必然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五个系列,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它们的设置就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设置上的专题性与针对性。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选修课程的开设应遵循多样选择的原则:既要注重基础性,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差异性。五个课程系列的开设其选材范围必然很广也很自由,但这并不是说选修课程处于无序状态,五个系列可以视为是五个专题,它们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除了专题性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针对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我们知道语文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其次选修课程是针对语文的实际应用;再次选修课程是针对学生的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方式设置的。

3.实施上的灵活性。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具有灵活性。我们知道新的课程改革实行三级的课程管理模式,这就给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学校带来很大的自主权。灵活性一方面指的是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系列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灵活性的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可以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及能力灵活地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在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多样的广泛的不同要求,这也说明了语文选修课程比必修课程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灵活性。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将要面临的困难

结合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我想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将会遭遇如下一些困难:

(一)师资问题

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曾经认为“教师是宇宙的中心”,十分重视教师素养的培养,今天,我们依然认为教师具有如此重要的中心地位。但重视教师素养的培养对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很有启发,我们必须重视师资培养。实现教师专业化要实施新的语文选修课程,必然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上好选修课的必要条件。

(二)教材问題

教材被认为是教学过程的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一,可见教材的重要性。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是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依托。与必修课程教材相比,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写、出版以及选用等环节还有许多问题期待解决。其一,语文选修课程灵活多样,系列丰富,各地区各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开设,这样一来同-类型的选修课程教材的需求数量就会相对局限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学校,需求数量必然会很少。由此就会带来编写、出版、发行教材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浪费,我们怎样将这些控制到最低点?其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可以拿一些现成的图书作为选修课程的教材,这就存在一个教材选用的问题,什么样的教材适合教师教学以及高中生学习需要呢?

(三)评价问题

高中语文新课标当中虽对评价有比较详细的建议,但笔者认为评价仍是语文新课改一个大的问题,甚至是“瓶颈”。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评价与考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我们知道,评价具有诊断、导向、激励等许多功能,而在目前,髙中学习其评价主要是与考试结合在一起,特别是高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则很容易放弃选修课程的学习。因而要很好的发挥选修课的评价的各方面的功能,使学生积极地投人并很好地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策略

(一)选修课课程设置要求

1.选修课应在编制教学计划时与必修课统一考虑。选修课既应是必修课的补充,又应是必修课的延伸。应由必修课和选修课共同编制出完整的更广博的培养高中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体系。必修授课计划一定要根据课程的整体要求和学生的要求来制定。对此,选修课亦概莫能外。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应与知识需要接轨,对于选修课,不搞短期行为,也不搞临时行为。

2.对于教育思想的改革,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设计安排在选修课中进行实验性教学。

  3.选修课的课程设置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过去开选修课多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协商决定,较少听取学生意见,而忽视了学生常能够对他们自己需要和希望学的东西讲出很好的意见。

(二)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选修课的教学方法要灵活、生动。可以变换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可以采用讨论法,使学生互相促进、互相启发;也可以使用调研法、演示法和模拟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传授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便学生能通过自学,学到许多课堂上没有教授过的知识和能力。

(三)选修课的课时安排

选修课的总课时安排中必须占有足够的份额,例如占总课时数的2〇%?30%,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选择余地。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国家和学校已规定出必须选够的数量。笔者以为,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度,这样才有利于提髙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选修课的真正目的和效果。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篇5

一、走进新课标

1、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综合语言能力的基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课程目标如下图所示: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2、必修四内容标准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课程结构体现着我们的教学目标。必修课程是为高中毕业生达到的共同英语能力基础而设置的课程,共有五个模块,达到七级目标要求学完必修五。首先我们看一下必修四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幻灯片展示)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课程标准对必修四在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a、语言技能听: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能听懂操作性指令;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能抓住要点。说:能在日常交际中对一般的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能根据熟悉的话题,稍做准备后,有条理地作简短的发言;能就一般性话题进行讨论。读: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能够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写: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

B、语言知识语音:在口头表达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流畅;根据语音、语调了解话语中隐含的意图和态度;初步了解英语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词汇理解话语中词汇表达的不同功能、意图和态度等;了解英语单词的词义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词汇。语法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事物,简单地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等。功能了解日常交际功能的主要语言表达形式;在语境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话题熟悉个人、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进一步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科学文化方面的话题。

C、情感态度: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

能在交流中用英语介绍祖国文化;能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体现国际合作精神。

D、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善于抓住重点、做好笔记,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根据需要制订英语学习的计划;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遵循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

e、文化意识:理解英语中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二、走进教材

1、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

新版高中英语教材在指导思想、编写原则以及内容选择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体现了当前英语教学的新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了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路。新版教材保留了以“话题”为核心、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贯穿全书的特点,以“分合”“散聚”的编排处理语言知识;以“专题阅读”的方式拓展阅读,以相关话题和搭建“脚手架”的手段辅助写作训练;同时凸显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学生、英语教学生活化等诸多优点。新版教材每个单元仍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但打破了原有每单元分4课的框架,通过语言功能和结构的板块,将语言素材串成一体,有warming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aboutLanguage,Usinglanguage,Summingup,Learningtip,Readingforfun9个板块,每一板块任务明确,一目了然。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及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分配上灵活调整,有所侧重,适当扩展或删减。学生亦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基础状况、兴趣爱好、目标掌握等,做好课前及课后工作。应该说,师生在使用教材时,有更大的自和自由度,有更多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每册学生用书配有练习册(workbook),置于学生用书的第五单元之后,是这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册提供了大量围绕中心话题的语言训练,交际性和任务型活动,项目及自我评价等材料,每个单元包括以下十个部分。听(Listening)说(talking)单词和习语的运用(Usingwordsandexpressions)语法结构的运用(Usingstructures)听的任务(Listeningtask)读的任务(Readingtask)说的任务(Speakingtask)写的任务(writingtask)项目(project)自我评价(Checkingyourself)

2、必修四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a、横向知识整合

必修四共有课标词汇156个,重点词汇和短语70个。其余为词。话题涉及到中外科学家及演员,西方文化的肢体语言和主题公园。语法是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中的动词ing形式、构词法。写作任务涉及到了对人物的描写、海报型广告、有趣的故事。(具体内容如g3版图表所示)module4的学生用书目录(FrameworkofnewSeniorenglishforChinaBook4)

B、纵向知识整合

学科整合,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

必修四话题涉及的文化知识面很广,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其中渗透的学科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化等内容。同时,语篇也充满了跨文化交际的信息,中外文化交织在一起,体现了教材的国际性和民族性。

话题整合:必修四的话题围绕人物展开分别是简・古道尔、袁隆平、查理・卓别林,在必修教材中描写人物的还有必修一安妮日记和曼德拉,必修五的约翰・斯诺。通过这些文章的讲解和学习,使学生体会如何写介绍人物的文章。

语法教学的整合:非谓语动词是高中语法教学的难点。必修四安排三个单元对动词ing进行学习,选修六安排对其复习。必修五安排三个单元对过去分词进行学习,选修八安排对其复习。动词不定式没有安排在必修课本中学习而是直接在选修七进行复习。这样科学的安排,既易于难点突破又加强记忆。

三、必修四的教学建议

1.重组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体系。

针对新教材“有单元无课时”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能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一个单元分成period1(warmingup,listeningandspeaking),period2(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period3(Learningaboutlanguage),period4(Readingandwriting,tips)。如在"workingtheland"(nSeFC必修4Unit2)的教学中,由于当前学生中,城市学生不知道农业生产到底在做什么,即使是农村学生,接触农业生活实际的机会也甚少,因此,他们也无法想象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鉴于此,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深入农村、亲近农民、了解农业"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农村、体验农村生活、学习种植农作物,从而使学生对农村、农民、农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农民的劳动、尊重自己的劳动和劳动成果。

2.关注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

符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必然是开放性的,这种开放必然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这些非预期因素正是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真实反映,是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重要部分,拥有无穷的教育和教学价值。

如在Bodylanguage(nSeFC必修4Unit4)的教学中,在熟悉了不同身体语言的含义和使用场合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内参与表演,可以设计"你演我猜"的简单身体语言表演,但是,由于节目本身就有很大的思考和拓展空间,因此在表演和猜测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从而让课堂超越了原本设想的课堂,学生的思维空间也会超越教师原本预想的思维空间。

3.语法知识的教学可采用“发现法”。“发现法”的常规教学模式是“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第一步是“观察”。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有哪些新的语言现象,根据课文中的例子让他们说出来。然后让他们研究并“发现”这些新的语言现象有什么样的构成特征,可以用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完以后,让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把重点的结构写在黑板上。对于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和没有发现的内容或现象,教师进行补充和点拨。然后教师结合课本中的练习或自行设计练习进行“巩固”,最后还要帮助学生创造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进行真实“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知识通过“输入(”input),“吸入”(intake)和“内化”(internalization),然后进行“输出”(output)和“运用”(production)。《新高中英语》在语言学习中设计的Discoveringusefulwordsandexpressions和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正是基于此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进行发现性和探究性学习,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5、提倡自主学习(autonomouslearning)探究学习(inquiringlearning)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提倡功能、结构、话题及“任务型”活动途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发挥思维和想象力,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评价建议

一方面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本单元本册书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总结成绩,查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此外,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教学时间的比例。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要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进行评价。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体育项目选修高中学生身体自尊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30054

课改后的高中体育课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本文以不同运动选修项目为中介对高中生身体自尊进行研究,用以了解不同运动项目对高中生身体自尊及不同身体自尊维度发展的影响,了解身体自尊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这将有助于高中生建立正确的身体观念,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自尊发展的正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内部动机,达到健康人生的目的。

本研究以选修篮球、乒乓球、健美操3种项目的高中学生身体自尊特点和差异作为对象。选择了无锡市3所江苏省四星级高级中学的450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选修篮球144人,男110人,女34人;选修乒乓球167人,男88人,女79人;选修健美操139人,男30人,女109人。

本研究调查量表采用徐霞(2001)汉化修订版基础上修订成的《身体自尊量表》,英文简称pSpp。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825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123份,有效问卷为702份,有效率85%,符合本次研究要求。

一、本次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一)不同运动项目学生身体自尊总值及各个维度比较

对不同运动项目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选修篮球项目的学生,其身体自尊总体水平最高,选修健美操项目的学生身体自尊水平最低。选修篮球的学生在身体自尊的五个维度(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均显著高于选修乒乓球、健美操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选修乒乓球的学生在身体素质维度上显著高于选修健美操的学生。

此结果不仅说明篮球运动对身体自尊有显著作用,中大运动量的运动可以减轻体脂,增强身体机能,改变身体形象,进而提高了身体自尊,而且也说明越是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越喜爱强度大、竞争性强的项目,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往往喜欢比较轻松、没有身体接触的项目。

(二)不同运动项目男女生身体自尊总值与各个维度比较

1.不同运动项目男生身体自尊比较

对选修不同运动的男生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篮球男身体自尊总分高于乒乓球男(p

此结果说明男生参加较大强度运动能更好地提高身体自尊水平,原因可能是男生通过对抗运动,会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成功的对抗,体现出身体的强壮,对身体也更有自信。

2.不同运动项目女生身体自尊比较

对选修不同运动项目的女生身体自尊各维度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篮球女的身体自尊总分高于健美操女(p

此结果说明篮球运动可以显著提高女生身体素质,在自我能力范围内,高中女生参加的运动项目强度越大,对女生的身体机能越有帮助,这类女生的自我身体优越感也就越强。

二、综上所述得出的结论

1.通过选修不同运动项目学生之间的比较显示,选修篮球的学生身体自尊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选修乒乓球、健美操项目的学生,选修健美操项目的学生身体自尊水平最低。从各个维度之间的比较看,差异主要体现在身体素质维度和运动技能维度。

2.选择不同项目男生或女生的身体自尊也存在差异。选择篮球项目的男生身体自尊总值要显著高于选修乒乓球和健美操项目的男生,在运动技能、身体状况两个维度上最明显。选修篮球的女生身体自尊总值显著高于选修乒乓球、健美操的女生,在身体素质维度上体现得很明显。

三、针对结论,为了减少项目间的差异性,可以通过以下五项措施来达到全面强身健体的目的

(一)选修前,加强选项指导,正确认识自我

教师要扩大学生的体育视野,培养学生全面性、多样化的体育兴趣。加强对学生选修项目的指导工作,克服盲目跟风、随意选择的简单行为,创造条件让学生选择到自己真正喜爱的运动项目。正确处理学生运动兴趣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矛盾,让学生选准对身体发展有利又最合适自己的体育项目。

(二)改进、扩充各项目的教学内容

运动项目特点各不相同,自然会产生差异。但是体育教学不是运动队训练,在进行选项教学时,不仅要进行专项运动的学练,还要加强一般身体素质练习,增加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项目,如长跑、短跑、跳跃等。

在学生体育意识增强和身体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鼓励学生在发展了某个专项体育能力后,再尝试增加其他运动项目或提高专项技术难度。让学生尝试一些自己不擅长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不无益的。

(三)树立目标时以任务定向为前提

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以任务定向为目标的锻炼,有研究表明任务定向占优势的个体会有更高的运动参与动机,表现得更具有坚持性,而且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阶段性学练目标,创造条件使学生逐步提高,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看待自我,提高自信心,达到身心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扩充评价内容,重纵向比较,区别评价

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身体认知水平,指导学生客观地对自己的身体做出评价。多使用成功评价和积极鼓励,给予学生丰富的反馈信息,能帮助学生明确改进目标。评价多使用纵向比较,少使用横向比较,个人的进步与成长更为重要。评价内容也可以从技能、体能两块来共同评价,提高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及自信心。

(五)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在校园中开展体育知识专题讲座,举办健康知识竞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身体观,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度。

在校园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体育活动,定期举办体育周,以氛围带动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使学生热爱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沃建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

[3]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photoshop;模块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81-01

1.引言

案例教学法以教师精心设计、书写的案例为学习基础,学生通过知识的回忆和探索新知,来参与讨论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教师分析总结案例结果,以此来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教师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汇总学生的问题,进行统一演示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善自我的作品。

案例教学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比较适合操作性很强的课程,photoshop软件就是具有知识众多、新手不易于理解,所以选择在photoshop这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2.课程体系结构及内容的划分

根据教学内容和案例教学法的要求,photoshop这门课程建了以模块、子模块、知识点、案例四个维度的知识结构。

photoshop课程教学内容分为5个模块、14个子模块,其中有20个案例及若干个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模块一:基础知识模块该模块包含基本概念、界面与操作环境模块、图层模块和色彩调整四个子模块。

基本概念子模块主要讲授矢量图形和位图、像素和分辨率、图像文件格式等。

界面与操作环境子模块讲授photoshop软件的启动与退出、界面的菜单、工具、工作环境属性设置等若干知识点。

案例一:花语,主要练习建立文件、设置文档属性、调整图像大小等操作。

图层子模块主要讲授了图层的新建、移动和图层的编辑。

案例二:新学期新计划,根据教师提供的透明图片,学生练习图层的应用。

色彩调整子模块主要讲授调整色阶、曲线、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等。

案例三:金色海岸,主要应用色彩调节工具进行调整色阶、色相饱和度、曲线及亮度/对比度等操作。

案例四:浓浓金秋,主要应用色彩调节工具进行通道混合器、曲线、可选颜色等操作。

模块二:工具使用模块

该模块包含图像的选取、图像的绘制、图像的修整、文字工具、路径五个子模块。

图像的选取子模块主要讲授选择工具栏、其他选取方法等若干知识点。

案例五:我的未来不是梦,主要使用各选取工具练习圆形选区、椭圆选区、填充颜色等。

图像的绘制子模块主要讲授设置颜色、画笔选项栏、绘画、图像的填充、图像的编辑等。

案例六:太极、四叶草,笑脸。主要通过各种工具和选项练习设置前景色、利用标尺绘制各种图形图像等。

图像的修整子模块主要讲授图像的修补工具栏、图章工具、橡皮擦工具等。

模块三:图层的运用、通道和蒙版模块

图层的运用子模块主要讲授图层的基本操作图层样式、图层蒙版等若干知识点。

案例十一:人物切面,主要练习图层的合并和混合等操作。

案例十二:蒙娜莎的微笑,主要练习添加图层样式、图层蒙版的应用、调整图层等。

通道的运用子模块主要讲授通道的建立、通道调板、查看通道、将通道转化为选区等。

案例十三:撕裂效果,主要应用通道功能练习建立通道、将通道载入选区等操作。

模块四:特效模块

特效子模块主要讲授各种滤镜的使用、字体特效等若干知识点。

案例十四:惊讶的美女,主要应用扭曲滤镜、模糊滤镜、纹理滤镜等多种滤镜的组合。

文字特效:主要应用了画笔的载入,画笔预设,编辑字体并结合滤镜组工具操作练习。

模块五:综合应用模块

此模块中的各个子模块都是运用本课程中各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的实例。

案例十五:绘制艺术名片,主要练习画笔的运用、文字工具运用、滤镜运用等。

案例十六:美丽的家乡,主要练习图层的运用、羽化功能、图层样式等。

3.结语

案例法进行photoshop课程的教学,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模式,而且也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源于社会生活得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更容易了解现实生活,增加了社会经验。总之,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做出了众多的贡献,是一种新颖的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夏秀丽.photoshop教学改革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6B):66-69.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篇8

关键词:语法新课标《新标准》高中英语

一、引言

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新课标)。其中,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大方面,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知识是技能发展的根基,没有扎实的语言知识作为基础,又何谈技能的培养与运用。语音、词汇和语法在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将对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语法知识进行详细分析。

二、理论基础

语法是对词类变化和句子结构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词法学和句法学,有关于此的研究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学者们,如许国璋、张道真等,他们的相关著作也为我们的英语语法学习指明了道路,提供了清晰完整的语法学习体系。

语法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知识,因此语法知识的编写在教材编写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高中英语七级语法知识目标有如下描述:(1)掌握描述时间、地点和方位的常用表达方式;(2)理解并掌握比较人、物体及物体的常用表达方式;(3)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事物,简单地表达观点、态度或情感等;(4)掌握语篇中基本的衔接和连贯手段,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七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

三、外研社(新标准)高中英语教材中语法知识分析

本文以外研社《新标准》高中英语教材为例,分析其必修一至五中的语法知识。根据新课标要求,完成必修五的学习应达到七级英语级别。以下是《新标准》高中英语教材中必修一至五的语法内容及编写顺序:必修一:复习一般现在时、以-ing和-ed结尾的形容词、后加-ing形式的动词、动词加-ed词尾、一般过去时的表达方式(表明是一般过去时的时间表达方式)、现在完成时、形容词的比较级、合成词、定冠词和零冠词;必修二:名词活用做动词、一般将来时、不定式to表目的、结果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过去完成时、动词后加-ing或加todo形式、动词ing形式作主语、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频度副词和表示地点的副词、副词和副词短语;必修三:被动语态、主谓一致、连词、过去完成时的被动语态、间接引语、不定式、but+不定式、限制性定语从句、定语从句ofwhom,inwhich、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省略关系代词;必修四:将来进行时、祈使句、条件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复习被动语态、by+动词ing、复习情态动词、mayhave,mighthave;必修五:复习动词形式、被动语态、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

从以上具体内容中可以看出,对于语法知识的呈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部分:(1)动词的变式、用法、时态、语态和语气。(2)从句:状语从句和定于从句。(3)其它:形容词、副词、合成词、冠词、连词等的具体用法。其中,时态语态是重点,并在每一模块中,针对具体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和拓展延伸。总的来看,该教材的语法知识和编写顺序基本符合新课标中对七级语法知识目标的描述。形容词比较级的学习可以满足新课标中要求的理解并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常用表达方式;状语从句、定语从句、被动语态、主谓一致和连词的学习可以满足新课标中要求的掌握语篇中基本的衔接和连贯手段,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

该教材对语法知识的呈现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主要表现在对语法知识的不断重现,即已经出现过的知识会在后续学习中再次出现,且再次出现时会有适当的拓展和补充,这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和掌握,也符合人的遗忘规律,再次学习或复习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记忆。此外,在语法知识的教学方法方面,启发式教学法是该教材的特色,即通过提供一些文章中的句子等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归纳和讲解,这与传统的教师灌输似教学有很大不同。且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让学生参与到知识获取的实践中来,以更有效地内化语法知识,通过身心体验也有助于长时记忆和正确运用;学习语法知识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死记硬背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但如前面具体语法知识所示,以状语从句为例,对于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和让步状语从句等的呈现分布在不同必修的不同模块中,虽然有延伸和复习的功能,但对于一个既定语法项目来说,具体小知识点的呈现显得未免有些零散,可能会使学生们头脑中的整体语法框架不够完整,有些混乱。以小见大,必修五册书的语法知识点需要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语法知识框架,以有助于学生们的学习和探讨。

四、建议

语法知识是一套完整的规则体系,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毕业应达到七级目标,不仅要学会语法规则以满足应试需要,而且还要灵活运用,发展交际技能。因此,语法教学方式应多采用交际式教学法,这需要实际情境作支撑,虽然我国乃至很多东方国家,交际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阻碍,但这仍是教育工作者们努力的一个方向,它会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针对上文所说的语法知识分布零散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进行完必修这五册书的学习之后,选修课的学习应灵活设置。虽然按顺序进行选修六至八的学习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但这与必修课的学习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不过是一个继续和延伸。因此,针对教材问题、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和应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完必修的学习之后开发校本课程,结合本校实际开发设计自己的教材和安排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途径。这样在校本课程中,可以实现对语法知识体系的整体梳理和教学方法的合理设计,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将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当然,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提高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陈琳,SimonGreenall(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7.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篇9

我们的课堂从上课的导入、复习、新授、反馈、总结都是学生参与完成,真可谓“无师课堂”,每节课的自主学习,学生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上网查阅相关知识的链接、推敲上课时的导入语、课堂上任务的分配、展示时的展示方式、知识的总结等,为自己在课堂上大展身手而积极地准备。课堂中“我要导入课题负责本课的交流”“我要挑战”“我要补充”“我要点评”“我要总结”……好一个知识的超市,生命在这里欢呼。

例如,我上《松鼠》一课时,先让学生看看课文是如何对松鼠进行外貌描写的,继而让他们读中领悟写作方法,从而对自己熟悉的动物或者东西进行外貌描写,写完后先让他们进行小组内展示交流,并做出总结,谁的写作有哪些闪光点,值得借鉴,谁的写作有哪些不足,有待修改,并指出如何修改,最后每小组选出优秀的作品后,再进行大组内筛选,再一次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在班内的展示交流中进行朗诵。在展示交流中,尤其是当每个学生展示朗诵自己的作品后,全班的学生踊跃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有的学生说:你的作品内容很精彩,写得形象生动,就是写作顺序有点乱,今后要有顺序地描写。

有的说: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如果能把猫的胡须写具体,再写出它的作用就更好了。

……

三个“臭皮匠”真抵一个“诸葛亮”啊!谁说弟子不如师。课堂改革的步伐才刚刚迈出一小步,同学们早有高招精心打造着超乎我们想象的课堂。看到他们不服输的抢答,听到他们很有逻辑的辩解,一种成就感充盈在我的心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不能替代学生学习的。“五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法,学生的课堂学习有学法,知识的获取有办法。

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篇10

(一)在把握旧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新教材。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有多年高中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高中的生物知识体系的把握已经相当到位,这是我很羡慕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和我一样是从初中教学半路出家的,或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我们才刚刚步入高中的教学,虽然我们的理念是全新的,但对高中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性不够,这是我们欠缺的。旧的高中教材三本书(必修一、二,选修全一册)从知识的角度来看,体系是相当完善的,应该是备课时要参考借鉴的书。因此我认为在备课时,不仅要吃透新课标,还要把旧教材拿来做一个对比,对教学内容做一些适当的补充修改。

如必修二开篇的《减数分裂》,新教材对整个减数分裂过程的阐述与以往完全不同,并不是按照的形成过程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两条线来叙述的,而是先在第1课时介绍两次分裂的时期和特点,第2课时再出现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各时期的细胞名称,并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没有图示,也没强调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我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给学生们补充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解,让学生自己发现与形成过程的不同之处,再以图表归纳总结。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这个环节也要补充到教学设计中,对于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研究题目,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授课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我们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也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学,但不可忽视的是新课程的教学最后的终结性评价还是高二非选修班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三选修班学生的高考,平时学得再轻松,考试不能通过,这样的教学还是失败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手上只有一本课程标准,当然它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核心依据,但我经常在想这两次考试怎么考?我现在任教三个班,一个非选班,两个选修班,对于非选班我的教学依据就是课程标准,不再增加任何多余的教学内容,但选修班我适时的补充一些知识,到底什么样的知识需要补充?我充分地研究了课本配套的两本练习册《学习评价手册》和《实验》。在备课时,研究教材后,我会先把两本习题册做一遍,如果发现一些知识点课本上没有涉及,但习题上却出现了,对于这样的知识点,在选修班我是进行补充的。

如必修三《人体的稳态》中有关“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在新教材中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机理并未强调感应阶段、效应阶段、反应阶段。而《实验》p8的第4题填图题中却出现了这样的说法,很多课外的习题书上也有不少题目和三个阶段相关,所以针对选修班我在课堂上仍然做了适当的补充。

(三)更新对教材的认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强的新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尽快更新“相对老化的知识结构”。高中生物增加了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比如必修一第五章中提到的“细胞凋亡”、必修二第五章生物进化中有关分子进化速率的计算、必修三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还有一些内容原本只出现在老教材的“课外阅读”部分,现在课本中教在正文中占据了一定的篇幅,如必修二第五章生物进化中的“中性突变”学说,必修三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等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我的做法是首先阅读课本、教学指南,吃透教材内容,研究题目,发现其蕴含的知识点,并借助网络进行知识扩展与储备。如在“细胞凋亡”一节中书上提供了正常细胞、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Dna电泳图。我在对Dna分子的电泳作资料收集时,在网上获得了三种细胞的Dna电泳的动态图,于是收集下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帮助他们获得更为直观的感性知识,从而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四)设计教学案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我们这一类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极易分神,更不愿意做笔记,所以我在进行必修二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进行了教学案的设计。我们玄武区从去年起就开展了“四边”活动,即教师边导边教,学生边学边练。我的教学案设计的主旨就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边听课边思考,边学边练。在“教学互动”环节中我尝试配套教材的“积极思维”、“放眼社会等栏目设计一些填空题、图表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阅读或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过程中,针对“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一个自学阅读题,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由组合定律与分离定律间存在的关系,并充分理解2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图解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再如对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我设计了具体的题目,把教材上枯燥的文字叙述转变成遗传图解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填写,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图解的书写原则,又构建了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