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二地理总结十篇高二地理总结十篇

高二地理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3:50

高二地理总结篇1

一、本学期所做的工作

1、支持学校工作,积极完成任务。

刚刚过去的一学期,高二地理备课组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和年级组分配、布置的各项任务。全组老师积极支持学校工作,群策群力制定教学计划;认真按时按质进行集体备课;积极落实教务处和年级组组织的教学观摩和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设教学公开课,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认真制定工作计划。

在开学初针对高二、高三的学科特点,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高二本学期是复习和学习《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以及选修5《自然灾害及防御》的所有内容,学习任务较重,所以必须要认真详细地制定时间计划,划分时间段,并控制好各时间段的用时计划,现在一个学期快结束了,事实证明我们的计划比较科学和成功。

3、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学。

本备课组的成员都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精心备课,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本备课组坚持按时集体备课,讨论授课的方法,能够做到目标,进度,作业,测试的统一,在中心备课人备出详案的基础上,讲述对教材的理解,教学重点及难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然后大家研讨、交流,最后集思广益,确定统一的教案,再由各个老师针对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发扬团体合作精神,注重相互交流探讨。

本备课组的老师无论是谁在网上收集到的或在别处得到的教学资料,都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备课效率。为了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二地理备课组坚持相互听课,当面或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实事求是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路子,形成教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我们组内的教研气氛非常浓厚,除都能按时参加组内的正常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还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碰在一起讨论问题,研讨教法,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事们通过讨论,不但提高了对许多模糊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5、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地理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环节中特别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按照《教学大纲》、《高考考纲》精心备好课,提高个人的好课率和备课组的好课率。地理课是一门很实用和很社会化的学科,所以要把地理课与社会相结合,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各位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学讨论教学法”等。

6、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本备课组的老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利用辅导课和其他课余时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你不教我不懂”引导成“你不教我也懂”,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自学教材的习惯,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立足高二,着眼高三,目标明确,稳打稳扎。

高二区域地理部分内容属于高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研、教学过程中,我们高二备课组始终坚持为高考备战的原则,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思维习惯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严格按高考要求讲授知识、考核学生,而且开创性地提出旧题新考,强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理解,扎扎实实抓规范。

8、重视定时训练,强化学生的考试能力和技巧。

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导处的统一安排,双周星期一下午的第3节课作为地理的定时训练时间。为了认真培养、锻炼学生的考试能力和技巧,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备课组十分重视,每次定时训练前均要通过集体研究、讨论,确定命题内容、试题难度值,精心命制,确保质量。本学期在扣除节假日、阶段性考试时间外,共进行了8次定时训练,命题格式均按高考要求来进行(即12道选择题,2道综合题),定时训练后即时批改、即时评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问题

1、由于历史原因和分班的某些个中原因,文科班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或者是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不够的情况。

2、开放性题目学生的解答能力欠缺,学生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3、学生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较少,学生分析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三、今年努力的方向

1、更好更严格地抓好备课组建设,特别是从备课组成员的思想入手,要不满足于现状,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要认真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利用多种手段(包括电化、多媒体等)改进地理课教学。

2、强化对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以及有关资料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使备课组内的教研、讨论气氛进一步浓厚起来,通过讨论、交流,使备课组成员的知识、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加强同事之间的团结互助、互相关心,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再作不懈的努力。

总之,本学期我们高二地理备课组全体老师都在竭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且大胆推陈出新,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备课组将始终坚持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不断创新,将工作做得更好,为乐山一中明天的辉煌再做贡献!

高二地理老师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2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教学成绩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三个理科班和两个文科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自然灾害和防治》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

2、课堂教学状况

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素质发展情况

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5、作业完成情况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本学期的作业分了好几部分:填图、绘图、课堂作业、同步练习以及训练卷的形式给学生增加做题方法和技巧。

6、日常考核

本学期学生考核除进行月考外,也注重了新课标要求下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而不是只盯在学生的成绩上。

7、教材使用分析

本学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教材内容,做到了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8、参加教研情况

本学期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一直按时参加无一次迟到早退或缺席现象。另外还参加国培,培训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获东方市教学论文二等奖。并积极总结经验。

二、主要成功教学经验和教训

1、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5、教学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这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教学,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资源观和自然灾害和防治意识。以课本中的地图各类图表为素材,进行探究,并对课本知识进行了拓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读图分析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高二地理老师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3

不知不觉已经到高二下学期了,在这学期里课程较重,但我还是合理安排时间,好好做好教学相关工作,主要负责高二13、14、15班的教学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认真阅读地理课标,认真备课,积极参与备课组备课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钻研地理课标,将疑问的地方圈出来,并且在备课组备课过程中提出,虚心请教。

2、认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等。

二、抓好课堂,重视课外时间

在课程上多引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重视引导学生自身思考问题,然后以评价的语言来激励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多关注新闻时事,用新闻中的相关地理知识来激发学生把握最新信息,最新动态,也让他们学会自主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课上还会以一些幽默的地理语言来调动课堂的兴趣度,减少学生走神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外,重视学生及时反馈的课堂情况,并且针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同时加强与后进生的沟通交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地理的有趣性,实用性。

三、经常听课,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每周有15节,课时较多,但我仍然坚持多去听老教师的课,特别是同一个年段。在听课过程中特别注意他们如此安排课程,如何启发学生思维,如何结合生活实例,如何管理课堂,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听完课,倾听老教师的分析,并且针对自己有疑问的问题反思,并积极提问,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能力。

高二地理总结篇2

12.[会议发言]市财政局党委稽查局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汇报演讲[佚名][2008年6月18日][54]学在深处,学以致用认真扎实地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市财政局党委稽查局党支部感谢大家给我们支部就前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的汇报机会。今天我要汇报的题目是:《学在深处,学以致用,认真扎实地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2月1日,全市财政地税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在市财政地税……

13.[计划规划]稽查大队“两风”建设工作总结[佚名][2008年6月3日][5]深入开展“两风”建设开创稽查工作新局面按照总公司深入开展“两风”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大队领导班子予以高度重视,结合稽查大队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两风”建设工作。在这次深入开展“两风”建设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学习教育、征求意见、谈心交流、查摆整理、对照检查等措施,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两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队上下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作风……

14.[计划规划]稽查大队2008年纪检工作安排[佚名][2008年6月3日][4]稽查大队2008年纪检工作将在总公司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纪委全会、省、市纪委会议精神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稽查中心工作,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监督教育和查处力度,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一、……

15.[计划规划]稽查大队2008年六项工程实施方案[佚名][2008年6月3日][5]根据总公司在2008年继续实施六项工程的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和向心力,实现企业经济增长、安全稳定,减亏增效逐步推进企业改革改制,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健康、深入、协调地发展。根据稽查大队的工作特点,结合大队开展的创建“阳光稽查”活动,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抓好“六项工程”落实为目的,做到科学……

16.[计划规划]稽查大队2008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佚名][2008年6月3日][4]根据总公司推进“六项工程”的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密围绕总公司的中心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总公司2008年各项安全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认真按照总公司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工作做为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经大队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一、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全体……

17.[计划规划]稽查大队2008年管理工程实施方案[佚名][2008年6月3日][3]根据总公司及稽查大队继续推进六项工程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实现总公司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为中心,在努力推进管理工程与大队实际管理相结合的同时,努力提高稽查和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基础,突出重点目标,规范常规管理,狠抓落实,确保管理工程目标的实现。二、重点工作目标1、稽查管理。为确保完成总公司下达的2008年经济指标……

18.[计划规划]稽查大队二00五年亲民工程实施方案[佚名][2008年6月3日][2]根据总公司继续开展六项工程的总体要求,结合稽查大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总公司2008年总体工作思路为指导,结合大队实际情况,坚持“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的理念,从转变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入手,深入开展创建“阳光稽查”活动,为广大燃气用户提供热情优质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塑造燃气稽查良好的公众形象。二、工作目标继续保持全年处理违章案件上访率、陈述申辩率……

19.[计划规划]稽查大队2008年先锋工程实施方案[佚名][2008年6月3日][4]根据总公司继续推进六项工程的总体要求,结合稽查大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紧密结合稽查大队2008年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实际,以先锋工程为统领,卓有成效地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完成总公司提出……

20.[计划规划]稽查大队2008年育人工程实施方案[佚名][2008年6月3日][2]根据总公司深入实施“六项工程”文件精神,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稽查工作,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大队开展的“阳光稽查”创建活动,为全面提高全体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本年度“育人工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总公司“六项工程”为指导,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方位育人为重点,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稽查员侦查违章的能力,严格执行稽查办案程序、增强稽查业……21.[计划规划]稽查大队2008年增效工程实施方案[佚名][2008年6月3日][3]根据总公司继续推进六项工程总体要求,结合稽查大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总公司2008年总体工作思路为指导,以加大稽查清欠力度和成本控制为手段,以加强基础管理为保障,深入开展增收节支挖潜活动,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总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目标的顺利完成。二、工作目标1、确保完成120万元清欠任务,力争全年完成清欠200万元。2、减低成本,……

22.[调研报告1]我市房地产行业经营现状及税务稽查、管理对策[佚名][2008年6月2日][29]我市房地产行业经营现状及税务稽查、管理对策一、我市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目前,我市注册登记的房地产企业有1083个,其中××市区774个,市直属企业144个。正常运行的公司约有60-70家。从调查分析的情况看,我市房地产业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一)私有制、股份制房地产公司成为该行业的主流。目前我市房地产企业的经济……

23.[调研报告1]推行“阳光稽查”构建诚信纳税---对推行“阳光稽查”的调查报告[佚名][2008年6月2日][14]推行“阳光稽查”构建诚信纳税---对推行“阳光稽查”的调查报告 随着税务稽查由传统的执法型向执法服务型的转变,稽查工作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诚信纳税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加快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就目前的税务检查工作而言,建立并实施新的检查机制和新的检查方式已势在必行。 一、……

24.[工作报告]在稽查大队职工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佚名][2008年6月1日][19]依法行政、从严治队为全面完成二00四年各项工作而努力奋斗—***同志在稽查大队二届三次会员职工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各广大职工、同志们:二届三次职工大会的召开,是我大队全体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最基本形式,也标志着我大队民主管理体制逐渐趋于成熟,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保证,通过这次大会,与会的各位职工,将要对大队的整体工作及各项任务目标进行讨……

25.[事迹材料]税务稽查局助理调研员事迹材料[佚名][2008年5月31日][410]***,男,汉族,本科学历,1964年2月出生,江苏人,1981年10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助理调研员兼办公室主任。该同志参加工作24年来,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军官,又由一名普通科员成长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工作岗位在变,职务在变,但是,他对党的忠诚没有变,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工作的进取劲头没有减,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没……

26.[工作总结1]2008运政稽查工作总结[佚名][2008年4月9日][604]稽查队二四年工作总结结合道路客货运输秩序整顿工作和继续深入开展管理年活动,稽查队以发挥行管职能、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执法、文明执勤、努力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和运输环境、更好地为我市运输经济服务为目标,从提高自身素质下工夫,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逐步行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结的集体、战斗的集体。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

27.[工作总结1]燃气稽查大队二00四年党群工作总结[佚名][2008年4月9日][88]二00四年,党群办在大队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总公司《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以“六项工程”为主线,结合大队的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党群各项工作,注重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机的结合,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开创了党群工作的新局面。现将党群办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二00四年党群主要工作(一……

28.[工作总结1]燃气稽查大队2008工作总结及二00五年工作安排[佚名][2008年4月9日][68]二00四年稽查大队按照总公司党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六项工程”工作目标,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结合稽查大队工作实际,努力实践“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队训,创新求实、与时俱进,狠抓稽查队伍素质的提高和规范管理,全面实施了创建“阳光稽查”活动,深入开展各项燃气稽查工作,发挥稽查“以查促管”的增收作用,密切与建委、公安、供气管理等部门的配合,有力地打击了燃气违章行为,为实现总公司……

29.[工作总结1]燃气稽查大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工作总结[佚名][2008年4月9日][61]2008年稽查大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省市政府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总公司纪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要求,按照总公司纪委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重在党风廉政建设、源头预防和廉洁自律、监督检查、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和加强稽查大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促进20……

高二地理总结篇3

关键词:吉林市;产业结构;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任务比以往显得更加迫切、更加困难。总理在2010年主持召开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中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总理在2015年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把稳增长保就业提效益作为紧要之务,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东北新一轮振兴。

吉林市地处松花江上游,自然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工业城市。吉林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是石化产业,拥有吉化集团公司、中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吉林化纤集团三家大型企业集团。吉林市汽车产业也具有一定规模,能够生产轻、微型客车、经济型轿车、专用车、农用车等多种整合产品。吉林市拥有亚洲最大的铁合金、碳素生产厂家,以及全国第二大镍业生产地。吉林市作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城市,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其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及优化,来带动吉林市以及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文运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及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吉林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吉林市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一、研究方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缩写为SSm)是由美国学者Daniel和Creamer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综合性,有效的揭示区域与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确定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一)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法通常将研究区域的上级区域的经济发展看当作参照系,将研究区域的经济总量在特定时间段的变动分解成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假定时间范围在[0,t]内,用h0、ht分别表示研究区域基期和末期的总产值,h0i、hti分别表示研究区域基期和末期第i产业产值,Ho、Ht上级区域基期和末期的总产值,H0i、Hti表示上级区域基期和末期第i产业产值,r和ri分别表示研究区域在[0,t]内总产值的变化率和第i产业的变化率,R和Ri分别表示上级区域在[0,t]内总产值的变化率和第i产业的变化率。以G表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总量,RS表示份额分量,pS表示结构偏离分量,DS表示竞争力偏离分量。

式中份额分量RS是指吉林市各产业按吉林省GDp增长率增长所实现的增长份额。当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高于实际增长水平时,吉林市的总偏离值为负,相反则为正;式中结构偏离分量pS是指吉林市各产业按吉林省相应产业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与按吉林省GDp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之差,当RS为正,说明吉林市的产业结构优于吉林省,相反则落后于吉林省;式中竞争力偏离分量DS是指吉林市各产业按吉林市相应产业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与按吉林省在[0,t]内相应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之差,当DS为正时,说明吉林市比吉林省更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相反则不如吉林省。

(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与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相比,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是将考察的时间段[0,t]进一步细分,分析每个时间分段内各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根据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G=RS+pS+DS=[i=1nRSi]+[i=1npSi]+[i=1nDSi],其中G=[i=1nGi],则Gi=RSi+pSi+DSi(i=1,2,…..n)

在时间范围[0,t]内,增长总量可以分解为t-1个分量,用上标m表示第m年相对于前一年的增量,则Gi=[m=1tRSmi]+[m=1tpSmi]+[m=1tDSmi]

动态-偏离份额模型推到过程如下:

RSi=h0iR=h0i[Ht-H0H0]=h0i[Ht-Ht-1+Ht-1-Ht-2+…+H1-H0H0]

=[m=1th0iHm-Hm-1H0]=[m=1tRSmi]

所以RSmi=h0i[Hm-Hm-1H0]

同理,得pSmi=h0i[Hmi-Hm-1iH0i-Hm-Hm-1H0]

DSmi=h0i[hmi-hm-1ih0i-Hmi-Hm-1iH0i]

RSmi是指吉林市第m年i产业的份额分量,是按吉林省生产总值比例分配,吉林市i产业规模发生的变化;pSmi是指吉林市第m年i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是吉林市i产业比重相对于吉林省增长率产生的偏差;DSmi是指吉林市第m年i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是吉林市i产业增长速度与吉林省相应产业增长速度不同引起的偏差。

二、吉林市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吉林市,上级区域为吉林省,以2002年为基期,分别选取2002-2012年吉林市和吉林省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生产总值,所有数据来自2003-2013年《吉林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吉林统计年鉴》。

(一)吉林市产业结构传统偏离-份额分析

根据表1可知,吉林市的实际增长量(2003.50亿元)大于份额分量(1742.03亿元),总偏离是261.47亿元,说明吉林市实际经济增长高于吉林省平均水平。由结构偏离分量带来的增长为9.34亿元,说明吉林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由竞争力偏离分量带来的增长为252.13亿元,说明吉林市拥有较强的区位竞争力,而且其对吉林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

表1中第一产业的总偏离为-120.41亿元,其中结构偏离分量为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说明吉林市第一产业在吉林省处于劣势,主要是由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表1中第二产业的总偏离为340.19亿元,比吉林省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高199.40个百分点,其中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正,且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吉林市第二产业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优势;表一中第三产业的总偏离为41.69亿元,其中结构偏离分量为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说明吉林市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处于优势,若能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二)吉林市产业结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根据2003-2012年吉林市三次产业结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表(表2)绘制出图1、图2、图3、图4。由图1可知,2003-2012年吉林市总偏离曲线中个别年份为负,大多数为正,说明吉林市的经济增长量高于吉林省的平均水平,与传统偏离-份额分析的结果一致。结构份额曲线在0上下波动,除了2011年为负,其它都为正值。竞争力偏离曲线与总偏离曲线几乎重合,说明吉林市的总偏离主要取决于吉林市的区位竞争力。

1.吉林市第一产业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由图2可知,2003-2012年吉林市第一产业总偏离曲线只有2007年为正且不断下降,说明吉林市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量低于吉林省的平均水平且相差越来越远。结构偏离曲线为负值且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图1中的结构偏离曲线相比,除了2011年图2中的结构偏离曲线的值均小于图1中的结构偏离曲线的对应值,说明相比于第二、第三产业,吉林市的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势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偏离曲线大多数年份为正值,与图1中的竞争力偏离曲线相比,除了2004-2006年及2007年,图2中的竞争力偏离曲线的值均小于图1中的竞争力偏离曲线的对应值且相差较大,说明吉林市第一产业有区位竞争力,但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区位竞争力较低。

2.吉林市第二产业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由图3可知,2003-2012年吉林市第二产业总偏离曲线与图1中总偏离曲线形状相似,比第一产业总偏离曲线波动幅度大,大多数年份总偏离值为正,说明吉林市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量高于吉林省的平均水平。结构偏离曲线均为正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吉林市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竞争力偏离曲线波动较大,与结构偏离曲线相比,对第二产业产值增量的贡献较小。

3.吉林市第三产业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由图4可知,2003-2012年吉林市第三产业总偏离值部分年份为正,其余年份为负,但曲线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吉林市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量高于吉林省的平均水平。结构偏离分量几乎都为负且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吉林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偏离曲线波动较大大致呈上升趋势,说明吉林市第三产业的区位竞争力较大,与结构偏离曲线相比,对第三产业产值增量的贡献较大。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吉林市拥有较强的区位竞争力,总体的产业结构合理,但产业结构对吉林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小。吉林市总体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结构优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吉林市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

在第一产业方面,吉林市农业结构较单一,应该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农业,促进吉林市农业结构的多元化。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将科技加入农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效、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业。

在第二产业方面,吉林市的轻重工业比重不合理,重化工业比例偏高,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重工业来拉动,同时吉林市的石化产业在工业内部结构中所占比重过大,使得整个产业抗波动能力较差。吉林市应大力发展能耗较低的轻纺工业,精细化工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来不断提高轻工业比重,近而改变吉林市偏重型的工业结构。

在第三产业方面,吉林市服务业仍以低层次的服务业为主,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吉林市应该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用服务业层次的提升来带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吉林市应该加速发展金融、保险、技术、信息、咨询等生产服务,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良性互动。最后,吉林市可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松花湖旅游区建设为核心,促进龙潭山、朱雀山等重点旅游景区联动发展。加快打造松花江旅游产业带。

参考文献

[1]吴大鹏.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2(6).

[2]李钟林,李天国.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延边地区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2013(10).

[3]吴殿廷.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高二地理总结篇4

关键词:国内投资;FDi;产业结构;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2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187-03

一、引言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决定着一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可协调发展。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变动转变。在山东省政府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下,研究促进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开拓优化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新途径尤为重要。

山东省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了投资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投资地域来源看,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占据了投资数额的绝大部分。虽然二者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三次产业的发展中到底哪种投资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明确,因此综合研究国内投资和FDi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发现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199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来研究国内投资与FDi对山东省产业结构影响的不同贡献率,从而发现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为今后的投资方向提供参考,并且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以及山东省现状,提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性建议。

二、国内投资与FDi对山东省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国际贸易因素等都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基于研究国内投资与FDi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目的,在利用eviews5.0进行实证研究过程中,本文假定除国内投资与FDi之外的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

本文国内投资以固定资产投资为衡量指标,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数额是指减掉外商直接投资之后的国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以山东省实际利用外资额来衡量,产业结构以各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衡量。

本文的相关论述中,DCkt表示t时期第k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FDikt表示t时期第k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额,inSk表示第k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了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分别对三个指标取对数,为lnDCkt、lnFDikt、lninSk,其中,k=1,2,3。时期t的时间跨度为1990—2011年,样本数据来自相关各年的《山东统计年鉴》及山东省商务信息网。

(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在实证分析之前,必须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来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通过aiC和SC统计量的测算,确定最佳滞后期为4。

1.对原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根据表1可知,序列lnDC1,lnFDi2,lninS2,lnFDi3的原序列是平稳的,而剩余序列是不平稳的。由于对各变量进行回归必须建立在变量之间同阶单整的基础上,所以必须对以上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aDF)。

2.对原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检验结果显示,各个原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在1%,5%,10%的置信水平下,均至少有一个模型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所以,各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原序列是一阶单整i(1)序列。

(三)变量的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aDF)结果显示,各变量是一阶单整的,因此可以对原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G两步法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通过对三次产业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aDF检验,得出以下结果(见表3):

根据残差序列的aDF检验结果可知,第一产业回归方程的aDF统计量为-4.4094,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2.6797,因此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残差序列是平稳的;第二产业回归方程的aDF统计量为-2.9734,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2.6857,因此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残差序列是平稳的;第三产业回归方程的aDF统计量为-2.4455,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2.6857,但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1.9591,因此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残差序列是平稳的。综合来说,三次产业的变量lnDCkt,lnFDikt,lninSk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是协整的,可以对其使用经典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

(四)国内投资与FDi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回归分析

通过对各变量的aDF检验以及对三次产业回归模型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可知,各变量之间是协整的。但是,并不能得出国内投资、FDi对山东省三次产业发展变化的不同贡献率,因此,要对三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本文对1990—2011年三次产业国内投资数额、FDi数额与山东省产业结构数据运用eviews进行回归分析,设定lnDCkt,lnFDikt为自变量,lninSk为因变量。结果如下:

1.第一产业国内投资、FDi与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

R2=0.9842,调整决定系数adj-R2=0.9852,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检验统计量F=590.451,概率prob(F-statistic)=0.0000,说明模型的整体显著性很高。

从模型的输出结果来看,lnDC1、lnFDi1的系数分别为-0.2473、-0.0317,这表示,在FDi投资额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投资(DC1)每提高1%,第一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inS1)就会下降0.2473%。同理,在国内投资额(DC)不变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FDi1)每提高1%,第一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inS1)就会下降0.0317%。这表明,国内投资(DC)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均对第一产业产值占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inS)产生负作用,即随着国内投资和FDi对第一产业投资额的增加,第一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逐步下降的,并且国内投资的作用明显大于外商直接投资(FDi)。

2.第二产业国内投资、FDi与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

从回归结果来看,决定系数R2=0.9145,调整决定系数adj-R2=0.9056,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检验统计量F=101.6737,概率prob(F-statistic)=0.0000,说明模型的整体显著性很高。

从模型的输出结果来看,lnDC2、lnFDi2的系数分别为0.0332、0.0376,这表示,在FDi投资额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投资(DC2)每提高1%,第二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inS2)就会提高0.0332%,同理,在国内投资额(DC)不变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FDi2)每提高1%,第一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inS2)就会提高0.0376%。这表明,国内投资(DC)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均对第二产业产值占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inS)产生正作用,即随着国内投资和FDi对第二产业投资额的增加,第二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逐步提高的,并且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作用明显大于国内投资。

3.第三产业国内投资、FDi与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

从回归结果来看,决定系数R2=0.5632,调整决定系数adj-R2=0.5172,表明模型对原始数据具有一定的拟合效果,拟合了51.72%的原始数据。检验统计量F=12.2493,概率prob(F-statistic)=0.0004,说明模型的整体显著性很高。

从模型的输出结果来看,lnDC3、lnFDi3的系数分别为0.0353、0.0070,这表示,在FDi投资额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投资(DC3)每提高1%,第二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inS3)就会提高0.0353%,同理,在国内投资额(DC)不变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FDi3)每提高1%,第一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inS3)就会提高0.0070%。这表明,国内投资(DC)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均对第二产业产值占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inS)产生正作用,即随着国内投资和FDi对第三产业投资额的增加,第三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逐步提高的,并且国内投资的作用明显大于外商直接投资(FDi)。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上面的实证分析表明,国内投资、FDi对三次产业产值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对于第一产业来说,随着国内投资和FDi的增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是逐步降低的,国内投资对其影响程度大于FDi对它的影响程度;对于第二、三产业来说,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随着国内投资和FDi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但在第二产业中,FDi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国内投资的促进作用,而在第三产业中,国内投资的促进作用要大于FDi的促进作用。随着国内投资和FDi数额的快速增长,如何正确引导投资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调整山东省产业结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和山东省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利用国内投资和FDi来促进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

1.明确三次产业发展主导因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投资是推动三次产业产值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使推动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之一。无论是国内投资还是FDi,均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比较来看,国内投资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明显大于FDi对二者的推动作用,而第二产业中,FDi的作用要明显大于国内投资。因此,对于第一、三产业来说,要积极引导国内资本的投资,同时,积极、审慎地利用FDi;对于第二产业来说,要大力引进外资,促进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不能忽略国内投资对它的拉动作用。

2.提高经济科技含量,增强产业结构效益,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单方面追求三次产业产值的增加,而应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在扩大国内投资和引进外资过程中,要重点加大对三次产业中的现代科学技术产业的投资,通过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经济的科技含量,增强产业结构效益。

高二地理总结篇5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区域经济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5%,人口36298.0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27.9%(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2954.7亿元,占全国的16.9%,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7864.1亿元,占全国的17.4%,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08.5%,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9.5%,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1738.42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90.01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25.4%下降到2007年的16.0%,下降了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41.0%提高到2007年的46.3%,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1998年的33.5%提高到2007年的37.7%(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64.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645.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2172.1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046.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0、46.3、37.7(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46.3%。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63.6%下降到2007年的51.4%,下降幅度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13.3%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17.9%。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30.7%,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51.4、17.9、30.7,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51.4%,根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63.3%,处在46.1%~63.3%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6.96%,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36.0%~49.9%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高二地理总结篇6

一、总量目标

2016年全县全社会各行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33910万立方米(不含五彩湾)。

(一)地表水。全县地表水用水总量为17598万立方米(水量计量点为引水渠首或出库位置),其中:农业用水量为15398万立方米,工业、生活用水量为2200万立方米。

(二)地下水。全县地下水用水总量为16312万立方米(水量计量点为井口),其中:农业用水量为15534万立方米,工业、生活用水量为778万立方米。

二、分配原则

(一)坚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原则。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坚持基本用水优先、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落实降低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总要求,合理配置各行业水权,努力破解结构性缺水命题。

(三)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井、田双控,做到亩有定额、井有总量。

(四)坚持下管一级、逐级分配原则。初始水权由县政府分配到乡镇,各乡镇再结合各自实际分配到各农民用水者协会,协会将水权分配管理各农户、机井和轮次。

(五)坚持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原则。全县农业灌溉河灌区、井河混灌区用水优先安排地表水,在地表水供给量不能满足农作物用水需求时,科学合理提取地下水。

(六)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落实《县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调控机制,完善水量、水价形成机制、节水激励机制、水权交易规则及有关水市场管理平台等,利用市场调节促进水量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流转。

三、分配方法

(一)农业灌溉用水量分配。

1、二轮承包土地灌溉用水量分配。

(1)对县人民政府相关政策核定认可的全县各乡镇农户二轮承包土地(包括1998年农经部门核发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定居兴牧人均分配不少于5亩的人工饲草料地、移民安置土地、村集体不超过10%的预留机动地)的农田灌溉配水面积;对经林业和农经部门确认后的二轮承包土地范围内的农田防护林、特色林果基地、种苗花卉基地和退耕还林的土地。依据昌州水字〔2012〕329号《关于对县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的批复》中灌区综合灌溉用水定额和分区灌溉用水定额标准,结合我县水利基础设施改建和高效节水面积实施以及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提高,合理修订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从2016年起全县农业综合灌溉用水定额按383立方米/亩执行,其中:山区灌溉用水定额为300立方米/亩,平原区灌溉用水定额为400立方米/亩,纯井灌区灌溉用水定额为365立方米/亩。

(2)对二轮承包土地超定额用水,实行差异化水价政策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按照批准的现行水价的2倍计收水费,并按政策缴纳水资源费、水资源补偿费。

2、二轮承包土地以外耕地及林业灌溉用水量分配。

(1)对二轮承包土地以外的农户种植耕地(指农户种植耕地自然亩),经农经部门确认后,在区域水资源总量允许情况下,优先配置用水量,原则上配水定额不少于300立方米/亩。

(2)对二轮承包土地以外的集体公益林、农田防护林、特色林果基地、种苗花卉基地、退耕还林的土地,经农经、林业、国土资源部门确认后,在区域水资源总量允许情况下,合理调配用水量,原则上配水定额不少于300立方米/亩,但不得擅自改变其取用水性质,否则核减其用水量。

(3)对二轮承包土地以外的村集体公用地、国有小农场土地,经农经、国土资源部门确认后,在区域水资源总量允许情况下,可调配适当用水量,并鼓励采用水权交易的方式购买水量。

(4)对二轮承包土地以外的用水,严格实行差异化水价政策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按照批准的现行水价的2倍计收水费,并按政策缴纳水资源费、水资源补偿费。

(二)生活及畜禽用水量分配。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按实际居住人口计,配水定额70升/人/天;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按调查统计的实有人口计,配水定额50升/人/天,畜禽用水按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2倍进行配置。

(三)渔业用水分配。对持有县级人民政府核发的有效养殖证的养殖水域(以养殖证登记面积为基数),养殖证的合法性由水利部门确认后,按二轮承包土地性质用水对待,依据《州用水总量控制方案》确定未来五年全州年度亩用水量为1500立方米/亩执行,超定额用水量按政策缴纳水资源费和水资源补偿费。

(四)工业用水量分配。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50立方米。中小企业工业用水的配置,由商经委编制工业企业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分配。城镇生活中水回用水量用于工业。

四、配水比例

2016年各行业配水量及配水比例:农业灌溉用水量为30932万立方米,占总配水量的91.22%;工业、生活用水量为2978万立方米,占总配水量的8.78%。

五、保障措施

(一)巩固改革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三条红线”。确定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和区域地下水控采指标,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两套指标控制体系。强化水权分配、轮次控制、逐级审批、水电双控、考核监督、责任追究等水权监管措施,加强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的职能职责,建立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权监管长效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水资源常态化管理模式。

(二)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水资源分配方案的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和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乡镇负责辖区农业用水配置与管理,督促水管、电力、公安、司法等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严格落实水电共管措施;各部门和各乡镇要采取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办法明确责任主体,严格落实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在水权落实过程中违规和不执行水权配置有关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巩固水权制度改革成果。

(三)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统筹调度机制,积极开展水平衡测试,科学调配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遵守各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实行定额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制定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强化节水监督管理,淘汰不合格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普及高效节水技术。逐步制定落实县乡两级水功能纳污限制指标,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实行水功能区达标率和限制排污总量双控制度,严格控制排污总量,确保水环境安全。

(四)加强用水结构调整。按照以水调结构,以水定产业,以水促发展的基本原则,围绕“三化”发展目标要求,打好结构调整组合拳,引导用水由低效高耗向低耗高效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用水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用水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双向促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优先保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的用水需求,加快高效节水技术示范区建设。推行工业废水的净化循环利用和中水回用,保障低耗水高效益工业项目用水需求,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五)规范用水程序,强化过程控制。全县各灌区统一实行用水计划申请制度。用水程序为:用水户提出申请协会核对加注意见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审核批复水管单位确认后出售水票和刷卡充直取水。全面推行实名制配水制度,强化配水人口的审核审定工作,提高水权配置的公开透明力度,充分体现水权享有人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要结合各自实际,及时将水权逐级分配下达,指导用水户拟定作物种植计划,于2016年3月10日前将水权细化分解到机井、作物和轮次,填写轮次水量确认表。同时,要在作物轮次用水期间实行用水旬报和月报统计制度,以张榜公示、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将逐轮次水量使用情况向用水户进行告知,实行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严格的过程性控制。

(六)科学水量调度,提高用水效率。全力推进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地下水灌溉为辅的灌溉模式,采取地表水与地下水灵活调度措施,根据上游地表水来水情况,随时配置并供给地表水进行灌溉。各灌区要结合各协会、村组轮次水量确认表确定的灌溉轮次,合理配置地表水灌溉次序。每一轮次地表水灌溉各干渠要同时开口灌溉,支渠要集中流量实行轮灌和续灌。同时加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度,有效增加降雨量,建立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联合调度长效机制不断强化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

高二地理总结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调整与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完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步骤。通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数据分析,指出现阶段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措施。

一、河北产业结构现状

1、三次产业增加值能够直接反映区域产业结构状况。从图1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在1988年开始持续下降,二三产业稳步上升,但是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明显比第三产业发展快。从2000年开始第一产业平稳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发展相对稳定,且所占比重保持上升的趋势,近年来,上升趋势迅猛,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是经济的主导产业部门,河北正处在重化工业发展时期;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平稳,虽然有小幅增长趋势,但是缺乏强劲后劲的动力。总之,第一产业对河北省地区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越来越少,在地区经济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小,符合产业升级的规律。第二产业是河北的支柱产业,占据经济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但是依赖于一二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来的后劲力不足的特点。就目前而言,河北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图1)

2、产值结构状况能够很好地反映区域产业结构,一般用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衡量。要想综合反映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应该从某一时点上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部门构成进行分析。从图2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河北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总体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呈现出逐步递减的态势,从1980年31%到2008年12.8%下降了18.3%;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这一发展趋势30多年来未有过大的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总体上看是逐渐增加的态势,但是增长缓慢,从1980~2008年只增长了12.6%。但是,与全国三次产业比重相比,河北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6∶54.2∶33.2,产业结构由改革开放后的“二一三”格局,演变为当前的“二三一”格局。这种产业结构显然与标志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三二一”型结构即第三产业占主要比重,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可以看出,河北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升级。(图2)

3、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是分析产业结构的一个主要指标。从图3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河北就业人员总数有了比较大的提高。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80年到2008年下降35%;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有较大的增长,从1980年到2008年提高16%;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增长的最大,从1980年到2008年提高了19%。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忽视了第一产业,而比较重视二三产业,使得二三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从2000年开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基本保持一致。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图3)

二、河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较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第一产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发展缓慢,基本上变化不大,第一产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2,60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505亿元,只增加了904亿元。除此以外,近年来,河北农、林、牧、渔业构成比重基本没有改变。从农业产业结构总体上讲,主要以农业和牧业为主,林业所占比重甚少,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产品批量小,标准化低,商品率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主要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河北农产品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含量不高,贮运、保鲜及加工增值能力差,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标准、环境安全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等都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省市有较大差距。

2、重工业比重较高,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一般采用区位商这一指标,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i地区j部门区位商=(i地区j部门的产值/i地区工业总产值)/(全国j部门的总产值/全国工业总产值)

一般而言,地区范围越大,对产值和区位商的要求相对较低,地区范围越小要求越高。区位商≥2,产值比重≥15%的部门是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区位商≥1.5,产值比重≥10%的部门是二级主导专业化部门。(表1)

河北省工业行业中,区位商大于2、产值比重大于15%的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大于2的其他专业化部门是黑色金属采选业。区位商大于1的地区专业化部门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工业主要是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及相关产业为主,重工业比重较高。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建立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目前,装备制造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制成品,分属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区位商均低于1,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的23.05%。可见,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

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1)信息服务业发展不足。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相对滞后,虽然城市网站发展速度较快,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却没有提到应有高度,缺少城市信息资源交换中心,普遍存在信息资源规模小、范围窄、质量差、更新周期长、共享程度低等问题;(2)金融业发展滞后。尽管河北省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河北GDp大省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还有不相称的方面。银行机构种类和数量偏少,金融服务层次和效能仍待提高。上述问题如长期存在,将制约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额为26.3亿元,占GDp的0.23%,2006年研发费用支出额为76.66亿元,约占GDp的0.66%,研发经费支出增长速度很快,科技创新活动加强,极大地促进了河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尽管从绝对数量上来看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其在经济总量上所占比重仍然非常小。1995河北省高新技术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值的比重为1.98%,2006年下降到0.64%;高新技术相对薄弱,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今天,其成为制约河北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河北省高新技术研发投入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表现为投入不足,人力资源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措施

1、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与现代化,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改变河北省农产品竞争力低下的状况,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一是培植特色产业,优化行业结构;二是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优化农业组织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培育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带动关联产业强的农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群体;四是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因地制宜,优化河北省农业布局结构。

2、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河北省的主导产业包括钢铁、冶金、医药、建材、化工、机械、纺织、食品。政府应当从政策与资金上支持科研机构建设,促进原有科研机构改造升级,促进实力企业创建部级技术中心等,承担向企业推广和扩散先进技术的职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优势产业做优做强,带动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一是加速构建制造业产业体系。以技术改造为手段,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二是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三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四是优化工业布局,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3、重视第三产业,合理提高服务业比重。重视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把服务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壮大总量、提升层次。一是优先发展生产业;二是优先发展文化、旅游、房地产、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三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

4、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促进工业园区发展。利用北京产业转移浪潮,加快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河北省固安县自城南计划推出后,越来越多的北京企业开始进驻固安。2009年固安商品房销售中,北京居民及外埠在京务工人员占据80%以上,促进了该地区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区位于京东发展轴与东部发展带的交汇处,大厂县政府将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确立为园区核心发展产业,规划了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区、城市核心区、滨河综合产业区四个功能区。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区如今已成功引进了首钢集团、中石油储备基地等一批国字号、京字头的战略合作者,形成以现代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电子信息、商贸物流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群。

5、改善投融资环境,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各市要把加快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支持外埠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到本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加快地方商业银行的发展,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河北地方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保险、信托、担保、咨询等金融机构在城市建设投融资中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同时,也要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9.

[2]母爱英,武建奇,武义青.京津冀:理念、模式与机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

高二地理总结篇8

年终工作总结的内容应该从下面5个方面写起:

1、回顾

应该把过去一段时间最主要的事件都梳理出来。

2、收获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提高等等。

3、自己的感悟

这也是工作总结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自我反省,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寻找自身的不足,从而得到修补和提高。

4、下一阶段的计划。

包括未来的目标,未来期望达到的业绩,个人生活以及思想意识观念上的更新等。

5、对团队和上司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写年终工作总结必须注意一下5大忌:

1、忌事无俱细,体现突出重点的原则。

全年工作方方面面,大小事情很多,无需事无俱细地对所有工作进行总结,芝麻西瓜一起抓。重点应该是本单位、本部门承担的任务指标完成情况,队伍建设情况,以及为完成指标克服困难所采取的措施等。用事实和数字说话,做到有理有据。

2、二忌成绩注水,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

总结成绩必须是事实成果的汇总归类和条理化,既不能人为拔高,注水膨胀,也不能把别人成果拿来共享,把年初工作计划变换口气当成绩来总结,更不能笔下生花,无中生有,闭门造车。

3、忌简单罗列,体现依事说理的原则。

工作总结不仅仅是工作量的罗列汇总,而是要通过总结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所做的工作。要通过对全年的工作总结得出一般性规律,形成有益的经验,达成一致的认识,使其对今后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对他人具有借鉴作用,没有经验体会的总结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4、忌回避问题,体现一分为二的原则。

总结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发展和提高。“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讲不得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要客观地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正视缺点,以警示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避免在将来的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切忌“一路颂歌,满地鲜花”。

高二地理总结篇9

牡丹区是山东省菏泽市唯一的市辖区,菏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黄河下游南岸,北纬30°39″―35°53″,东经114°48″―116°24″。北靠鄄城,东接郓城、巨野,南邻定陶、曹县,西与东明相连,西北一隅濒临黄河,与河南濮阳市隔河相望。牡丹区属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坡度降为1/8000。是全国著名的粮、棉、油、林、鲁西黄牛、青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基地和观赏旅游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地下矿藏储量丰富,是中原油田、巨野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施情况

(一)工作部署

按照市局安排部署,牡丹区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工作由市局土地变更调查所负责。为建立城镇地籍调查、更新、监测和数据汇总新机制,为更好地满足国土资源管理、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需要,按照《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09]24号)》文件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实施方案》,土地变更调查所同志通过对城镇土地利用情况调查、数据汇总与统计分析,全面掌握了牡丹区城镇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等信息,为城镇内部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五个专项用地调查提供基础依据,为城镇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二)作业依据

1、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09]24号)

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全国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汇总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114号)

3、《全国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汇总实施方案》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5、《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1993)

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

8、《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07]3号)

9、《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实施方案》

10、本地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三)、数据来源与汇总方法

1、数据来源

城镇汇总数据来源:牡丹区城区城镇调查数据库建设已完成并通过验收,我们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核定后的建制镇图斑范围,确定了城镇地籍调查中面积计算范围,结合汇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可利用土地登记资料、用地审批资料、勘测定界资料等汇总变更数据),形成城镇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2、汇总方法

城区以外的建制镇,利用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各建制镇(202)面积结合实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和量算。

公路用地和街巷用地,采取区域抽样调查和道路测算相结合的办法,随机抽样调查一定数量,以此来推算整个城镇范围内该地类的土地分类面积。

对于建制镇范围内的其他用地,结合城市区位理论,对用地布局结构作出判断。

工作程序:

(四)、质量检查

为确保汇总成果质量,我们力求真实、准确,在调查和汇总的各个环节认真进行检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参加数据汇总的人员,落实责任,实行自检和检查制度,从而确保了城镇土地调查汇总数据真实真确。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牡丹区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包括城市(201)和建制镇(202)2个一级类和商服、工矿仓储、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特殊、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其他土地等8个二级类。

第二位的为住宅用地,一方面是城镇数据汇总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数量较多,另一方面是牡丹区近几年房地产产业发展较快,已形成一定规模。

第三位是交通运输用地,随着区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的建设,政府加大对城市道路的投资,新建、扩建几条主要干道,大大改善了牡丹区的道路交通情况。为牡丹区经济开发区新建了多条道路,改善了牡丹区的投资环境。

第四位的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主要为机关团体和公共设施用地。近几年我区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了城区环境,排水设施、变电所和环卫设施及公共绿地面积明显提高。

第五位是商服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建制镇主干道路两侧,主要为批发零售用地,住宿餐饮、商务金融、其他商服用地面积较小。这也是我市欠发达,各种消费和购买力较低的表现。

第六位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是城市内部护城河和用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些河流和沟渠用地。

第七位是其他土地,主要为空闲地。其地类主要是城镇内空闲地,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以居民点等为主,城中村、平房较多是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下一步应加大城镇改造,逐步减少住宅用地比率,加大商业用地、城市绿地、公共休闲场所、健身场所等用地面积,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办公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第八位是特殊用地,主要是监教场所、殡葬和宗教用地。

三、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城镇用地发展较快,规划相对滞后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建制镇用地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虽然在政策、融资、引导和力度上花费了相当大精力,但从目前各个建制镇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城镇建设规划相对滞后,部分建制镇用地的开发利用只能在开发建设中补设规划,还有一部分是需要进行建设时才进行相关规划设计。

2.功能分区比较混杂,缺乏合理规划布局

因城镇建设规划的相对滞后和调控能力的欠缺,致使牡丹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城镇发内内各类土地相互依存,功能分区分布混杂,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任意性较大,各类土地在交通用地沿线附近围绕分布,商住不分、工农一体,貌似分离,但又相互交错,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等现象。

3.城镇内部各类用地的利用效率低

虽然牡丹区城镇各类土地利用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县区,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来说,各类建设用地的利用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普遍存在着各类用地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二)建议

1.随着新形势下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已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及时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做好与城镇规划的衔接,科学编制和合理安排好各项用地计划指标,促进建制镇用地向集约化、规范化目标迈进。

2.调整城镇用地结构,合理改造和布局城镇用地功能分区。根据各个建制镇内各类用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城镇规划的要求,对建制镇用地存在的“商住不分、工农一体,貌似分离,但又相互交错”用地类型混杂问题,进行用地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定城镇用地改造规划和计划,合理布局各类用地的功能分区,分步、分期实施建制镇用地结构调整和改造建设,促进建制镇用地观念向规范化轨道转变。

高二地理总结篇10

关键词:城市用地、理性扩展、对策建议、重庆市

城市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城市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潮流。土地非农化是城市化的客观需求和必然结果,城市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成为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内陆开放高地,城市发展速度迅猛。重庆市主城区,作为重庆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特别是直辖以来,城市建设用地高速扩展,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引导城市用地合理增长

重庆直辖以来,主城区新增城市用地效益并不高,仍存在城市用地的闲置和浪费现象,因此建议应建立健全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制度,科学设立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评价标准,以提高城市土地的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土地资源管理的动态化和信息化要求,利用在日常工作中累计的土地资源管理数据和项目用地信息,把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结果与用地供给相挂钩,对土地利用绩效高的项目优先供地,对土地利用绩效低的项目不予供地。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用地当前扩展特征来看,相对于城市人口增长,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过快,因而建议将以增加城市用地为主的“外延式粗放扩张”方式,逐步与以挖掘存量城市用地内部潜力为主的“内涵式集约用地”方式结合起来,参照主城各区城市用地扩展的核心驱动因子,结合各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对城市用地增长的合理调控,推进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二)合理引导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城市直辖市,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主要受非农业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其中非农业人口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用地扩展正相关,是促使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市用地扩展负相关,反映了城市用地集约利用程度。集约化程度越高,说明城市外延扩展越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以增强主城区作为重庆市市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价值。目前重庆市主城区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三、二、一”的格局,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持续下降。基于主城区作为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核心地位,主城区应继续推进“退二进三”战略,让高效益的第三产业逐步代替污染重效益低的第二产业,让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三)推进城市用地置换,优化城市用地布局

城市土地结构不合理是阻碍土地集约利用的隐性原因,而城市用地置换通过把不适宜留在城市中心位置的,与城市最佳功能布局相违背的用地,通过土地置换方式,实施迁出或合并压缩其用地规模,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用地效益。城市中各个地块都有其自身的区位优势,只有按照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优地优用,才能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土地置换可以重新配置城市土地资源,不仅有利于促进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而且也有助于盘活企业资产,救活企业;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促进旧城改造和城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合理重组与战略性结构调整。

通过级差地租和税费杠杆等的作用,调整土地利用方向,提高土地利用的结构性效率,运用级差地租原理重新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盘活企业资产,改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重建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功能,通过“退二进三、“退市进郊”等措施,挖掘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用地,通过合理置换,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率,使黄金地段真正发挥黄金效益,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促进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四)按紧凑型城市要求,挖掘城市存量土地资源

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用地效益不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城市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而建设“紧凑型”城市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对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上,紧凑城市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利用强度高、容积率高和建筑密度高。一是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重庆市主城区主要沿长江、嘉陵江两岸分布,介于中梁山与铜锣山之间,直辖以来,主城区城市用地空间扩展已经形成了一条东北-西南方向的轴式扩展格局。二是对旧城区建设用地进行再次开发。旧城改造是挖掘城市现有用地潜力的有效手段,可以引导城市用地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和集约型转变。三是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国际经验表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尽快开展地下空间资源普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尽早实施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规范地下空间的建设行为,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突破传统的二维规划模式,向三维规划发展,由平面规划向空间规划转变。

(五)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

当前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空间布局、扩展方向等主要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控制和约束,两规的水平直接影响城市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土地利用效率、城市用地结构等,因此应科学编制“两规”,保证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时效性。第一,通过编制主城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合理确定土地利用分区和土地用途,强化土地的用途管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土地管理,保证城市化过程中,农地转用的合法和有序。第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该结合主城各区的现实,城市用地指标也不能搞一刀切的政策,而是根据各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其城市用地规模,选择合适的用地布局模式和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第三,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衔接,应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规模,合理编制城乡总体规划,严格圈定城市建设用地范围,防止城市用地的盲目外延扩张。

参考文献:

[41]郑新奇,孙元军,付梅臣,等.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合理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5):4-10.

[2]林坚,祖基翔,苗春蕾,等.中国区县单元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3):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