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历史知识总结十篇历史知识总结十篇

历史知识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3:54

历史知识总结篇1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落后进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必修3知识点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2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4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

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

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历史必修3知识点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甘肃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

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总之,使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2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书画

(1)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等。

(2)中国画的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3三、文学成就

(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张衡等。

(4)唐诗: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5)宋词:有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6)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

(7)明清小说: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出现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4四、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徽剧与汉调融合,形成京剧。

历史必修3知识点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一、新思潮的萌发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海国图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与《海国图志》: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二、维新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宣传变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其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反对因循守旧。

(3)严复:翻译《天演论》,根据进化论宣传变法。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了变法运动的进行,促进了思想解放。

3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德先生—democr

acy,赛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发表《文学革命论》。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4)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把反封建与白话文结合起来。

(5)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言论:陈独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2、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传播。

4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前: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五四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宣传;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历史知识总结篇2

多读书,读不同观点的书,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增强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长征(战略转移)原因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二、长征的路线:(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路线

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转折

(1)内容:

①集中力量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

②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①恶劣的自然环境②敌人的围追堵截③缺衣少食

4、长征精神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陕北红军

2、会宁会师(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四、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2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1923.6)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③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

①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②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也是国民大革命的开端)

注:新三民主义同中共二大通过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

概况:1924年5月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和军事并重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注:1925.3.12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1925.7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二、北伐胜利进军

1.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2.时间: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3.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过程:初期主战场——湖南、湖北;

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先锋部队——叶挺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5.战绩: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②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注:1927.1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武汉国民政府

6.各地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相互促进)

①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剧增②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4蒋介石、上海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7汪精卫,武汉“分共会议”,“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后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南京国民政府:

1927.4.18南京,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3、全国统一

(1)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6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2)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4.教训: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注: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4-1927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3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的影响

2.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时间:1919.5.4

4.地点:北京5.主力:学生

6.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斗争方式:罢课、游行示威、集会演讲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的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1.主力: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2.中心: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

的力量

3.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重要作用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地位)

四、五四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其精神真谛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4新文化运动1915年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北洋政府统治下政局混乱,社会动荡2.“尊孔复古”逆流;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传播3.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反思后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

3.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狂人日记》

2.提倡民主与科学。

(两大口号)陈独秀“德先生”“赛先生”

3.进行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③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④性质: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局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5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孙中山、黄兴

1、导火索:宋教仁遇刺案。

2、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失败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孙中山、黄兴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7项准备工作)

失败原因: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帝国主义国家由支持到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

三、护国战争:

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

局面: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盘踞东北。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

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历史知识总结篇3

高一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口诀(一)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征

1、民族性

秦汉文化日东升,承先启后多特征。

统一多样巧结合,秦汉一统文化新。

各族文化齐发展,统一文化多风情。

2、开放性

中外文化交流频,文化外传亦引进。

中外交通大发展,文化交流促强盛。

3、先进性

中华文化时先进,领先世界多发明。

天文算术造纸术,东亚文化为中心。

4、壮观性

秦汉文化面貌新,气势恢弘惊世人。

长城史记兵马俑,令人观止到如今。

高一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口诀(二)

明清文化

1、口诀

明清文化古萌新科技著作集大成

徐徐送礼随高峰理学心学相继红

反对封建有启蒙炎黄匹夫李贽猛

市民小说更兴盛儒生聊聊红楼梦

三游水浒梁山空官修图书类与丛

永乐大典图书成四库全书清乾隆

耶稣教士西学东教皇禁祭天祖孔

势头衰落因干政

2、解释

①“明清文化古萌新”:指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是“承古萌新”。

②“科技著作集大成,徐徐送礼随高峰”:a、“科技著作集大成”指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b、“徐徐”:指徐光启和徐霞客,《农政全书》和《徐霞客游记》。C“送”同“宋”指宋应星《天工开物》d、“礼”同李指李时珍《本草纲目》e、“随高峰”是指这些科技著作随着封建经济高峰的到来而出现。

③“理学心学相继红”指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④“反对封建有启蒙,炎黄匹夫李贽猛”:a、“反对封建有启蒙”指早期民主启蒙思潮也在潜滋暗长。b、“炎黄”指顾炎武与黄宗羲。C、“匹夫”指王夫之。d、“李贽猛”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⑤“市民小说更兴盛,儒生聊聊红楼梦,三游水浒梁山空”:a“市民小说更兴盛”指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b、“儒生聊聊红楼梦”是指《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和《红楼梦》。c、“三游水浒梁山空”是指《三国演》《西游记》和《水浒》。

⑥“官修图书类与丛,永乐大典图书成,四库全书清乾隆”:a“官修图书类与丛”是指官修类书与丛书。b、“永乐大典图书成”:是指类书《永乐大典》与《古今图书集成》c、“四库全书清乾隆”是指丛书《四库全书》在清乾隆年间编撰成。

⑦“耶稣教士西学东,教皇禁祭天祖孔,势头衰落因干政”:a、“耶稣教士西学东”:指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促进了西学东渐。b、“教皇禁祭天祖孔,势头衰落因干政”指西学东渐势头衰落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教皇不准中国教徒敬天、祭祖、祭孔,第二点是一些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

高一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口诀(三)

西夏的建立和宋夏和战

1、西夏的建立(1038)

羌族支脉党项族,中唐游牧陕甘宁。

①政治方面

元昊称帝都兴庆④,仿效唐宋官制新。

设立中书枢密院,选拔官吏科举兴。

官职羌汉两系统,各司其职利统领。

部落兵制民皆兵,兵农一体渐强盛。

②文化方面

仿照汉文楷书体,西夏文字有创新。

2、宋夏和战

元昊兴兵犯宋境,两败俱伤和议定。

取消帝号称国主,北宋册封夏称臣。

北宋每年送“岁币”,边境贸易渐繁盛。

历史知识总结篇4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

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武王伐纣

1、纣王的暴政

建议教师让学生回忆夏桀的暴政,使学生理解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民意志实施暴政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的。

2、周国的强盛

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周国强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周的发展、强大是周人经过艰苦奋斗,和特别是领导者重视人才的而得来的。

3、武王伐纣

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①商纣王的暴政,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②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③是否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重要标准。)

宋代三大词人及代表作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着名盛世及皇帝

贞观之治:唐太宗

贞观遗风:武则天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

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

四大名着及作者

《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

主要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创设,包括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科举制:隋朝创设,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唐朝时科举考试主要科目有明经科和进士科。

行省制度:元朝创设,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厂卫特务机构:明朝设立,主要有明太祖设的“锦衣卫”和明成祖设的“东厂”。

八股取士:明朝的科举制度,考试范围在“四书五经”,文章称“八股文”,对读书人危害甚巨。

军机处:清朝雍正皇帝设立,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春秋

1、在"春秋五霸"中,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这主要是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后经周天子派人送去代表权力的的弓和车,其盟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

2、春秋时期着名的兼并战争包括晋楚城濮之战,长江下游的吴越争霸。

收复新疆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扬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我国西北的门户。

2、新疆危机:

<1>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

<2>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3、“海防”与“塞防”之争:

李鸿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保东南海防;

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战略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③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是损失了中国西部的一块土地和大量赔款。

5、历史意义:

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6、评价左宗棠:

左宗棠是湘军的重要将领,后做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他和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但是左宗棠与李鸿章在对待外国侵略的态度是有很大不同,左宗棠对外国侵略势力主张抵御,是抵抗派的着名将领,左宗棠认为新疆乃西北屏障,新疆一失,必祸及内地,因此,他坚决主张出兵新疆,驱逐外患,收复失地,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秦始皇

1、"六合"指东、西、南、北、天和地。

2、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bc230--bc221,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决定自称"皇帝"。又因他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所以自称"朕"。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的两级行政长官分别叫做郡守和县令。

4、秦朝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统一的文字,后又在全国推广一种笔画平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隶书,至今仍很常用。

5、秦始皇下令废除流过旧货币,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还在全国颁行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器。

6、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侵扰中原。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收复河套地区,并且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里长城加以防御。

7、秦始皇派兵征服岭南地区的越族后,在那里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为了转运粮饷而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8、秦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9、秦始皇暴虐无比,其子秦二世胡亥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10、bc2XX年,陈胜和吴广带人戍边,行至大泽乡突遇暴雨,按秦律必死无疑,无奈起义,在陈建立政权,一度打到咸阳附近,最终虽然失败,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人民反秦,最终,秦始皇相传之万世的秦朝仅存在XX年就灭亡了。

11、简述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治国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1)秦始皇灭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汉武帝在自己统治时期完成了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的大一统。

(2)秦始皇处理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用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西汉初年造成的王国问题。

(3)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出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汉武帝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

不同点: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汉武帝则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战国

1、战国七雄包括:齐、楚、秦、燕、赵、魏、韩,有东南西北到中间之说。

2、在战国七雄的变法活动中,秦国商鞅的变法最为突出。内容包括:废除旧田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奖励耕战,废除贵族的特权。

4、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5、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是长平之战,秦国国实力最强。

6、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得以确立的主要原因是铁制农具的使用耕牛的推广。

7、战国时期最着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是都江堰。

商朝

1、商朝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出土文物。

2、我们把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作"甲骨文",它反映了商朝的历史。

历史知识总结篇5

一、历史课课堂总结要有启发性

所谓启发性,是指历史课课堂总结要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前理解”能力(原有知识结构)对知识展开有规律、有目的的思考。这是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表格、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将零散的历史知识转换成具体知识组合,从而形成解决新历史问题的独立系统。

我在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这一内容进行课堂总结时,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美国为什么能够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表1的规律,形成一个独立的知识结构系统。尔后,指导学生以此为例仿制两个关于德国和日本的表格,启发学生解决一个新问题――“德国、日本为什么走上法西斯道路?”这样,被启发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更富有规律性、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必须强调的是,在启发学生对历史问题展开有规律、有目的的思考时,一要注意启发的手段要新颖,要能激发学生兴趣,打开思考的大门;二要始终坚持史论结合、历史唯物辨证等史学方法。

(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和真实感,从而启发学生对现实与未来的思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历史的人物、事件、现象等历史因素,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理解,以讨论探究、历史情景剧表演等方式再现历史,“玩穿越”,以此启发学生认识历史的本质联系,分析成因,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预示历史的现实意义和未来趋势。

我在对“鸦片战争”这一内容进行总结时,选取鸦片战争前夕,各方势力对鸦片的态度不一作为材料(请看表2,根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整理),让学生扮演各方势力编排一段历史情境对话,让学生“穿越”到1840年前去认识这段历史的真实,思考:1.主张“禁烟”是不是明智之举?2.主张“弛禁”的人就是卖国、迂腐之流吗?3.鸦片战争可否避免?如果可以避免,政府应如何做?如果不能避免,原因是什么?4.假如今天遇到类似的问题,作为政府应该做什么?作为个人,你应该做些什么?

问题1、2,旨在启发学生重塑对历史的理解,再现历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问题3,旨在启发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探索。

问题4,旨在启发学生形成历史的现实意义和对未来的忧患意识,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历史课课堂总结要有深度性

所谓深度性,是指历史课课堂总结要引导学生有深度地认识、理解历史知识、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深度课堂总结应注重于以下两点:

(一)突出历史的因果性,增强学生对历史发展必然性的认识。这还得从历史发展的宏观上、整体性出发,去深入的挖掘历史人物活动或历史现象的前因后果,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处理。

学生在学完必修一《美国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课后,对美国历史兴趣很浓,选择了“美国内战”作为自主研究性学习课。为了让学生认识这一事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美国独立后为何存在两种经济形式?2.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为何无法调和?3.假设林肯没有当选总统,美国内战能避免吗?

问题1,引导学生从美国独立前的经济状况、独立战争的领导力量、独立后统治阶级的组成等三个方面深入思考,得出结论: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并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问题2,引导学生从劳动力和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角度深入思考,得出结论: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唯有战争方能解决。

问题3,黑人奴隶制度是《1787年宪法》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阻碍了美国的社会进步,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是美国人民共同的愿意,从这两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得出结论:历史发展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任何一个触动到双方利益和矛盾的焦点――黑奴存废,都会导致内战的爆发。

最后,请学生综合概括,得出总的结论:美国历史的不可逆转性,两种经济形式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历史发展趋势的不可阻挡性,决定了美国内战必然会爆发。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形成“内战是美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的认识。

通过此例,不难发现,教学中这样得出的总结,是自然而然的,而非教师“填鸭式”的结论。突出了历史的因果性,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发展必然性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运用历史理论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所以,课堂总结是要有深度的,否则达不到上述的目的。

(二)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挖掘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其具体化。历史发展的本质是通过历史现象反映出来的。只有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化,才能透过现象理解本质,才能认识历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历史知识总结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框架包围、理论内在”

很多教师认为,学习的过程,即学生接触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因此,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是围绕这一理念,即用教材引导学生接触知识,用多媒体或其他手段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用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然而,学习并非是单纯的学生与知识的互动,严格来说学习有两大体系,一是认知体系,即上述学习的过程;二是元认知体系,即学习、研究和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从教学的角度看,制订两套教学方案,赋予不同的教育目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围绕如何运用元认知理论构建“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概念的意义

“框架包围、理论内在”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元认知,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是多层次、全方位认识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元认知学习体系以中外历史的发展轨迹为框架,以时展的规律和特征为内部理论,使学生首先从整体上勾勒中外历史骨架,其次从细节上掌握历史的内在,从而达到“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教育目的。

从教育意义的角度看,“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体系首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性认识学习的概念和意义,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知识,并学以致用。其次,从学习历史的角度看,虽然历史学科有庞大的脉络和复杂的理论体系,但运用“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方法,可帮助学生寻获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形成更清晰和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获取更多知识。

二、“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以“时间轴”勾勒历史的外部框架

所谓时间轴,是指将一些历史事件划分到某一时间段,并将这些时间段串联起来,最后以数轴形式将其呈现出来,使学生便于用某一时间段为历史事件定义,并了解历史来龙去脉的一种学习方法。历史的时间轴本身即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就像一幅由多个单一的时间轴串联起来的表现历史的“挂历”,将历史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历史的全貌。

时间轴的划分方法有很多,如以“左图右史”的方式作出时间轴,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如此,可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知识时快速找到某一点在整个时间轴上的位置和地位。又如,对不同的历史分期进行整合,制作成一个系统的时间轴,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在时间轴上,分别在古、近、现代史部分标出年份和重大事件,这种学习方式扩充了时间轴的容量,虽然信息量的增加不利于学生记忆,但能系统地反映出更多历史事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构建历史的外部框架。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时间轴增强学史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自主探究,创设更多历史时间轴的制作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掌握正确的学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不断组织学生串联相关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继而利用时间轴引导学生将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合,对一条条直观的时间轴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如此则既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有利于不断完善学生的内部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2.以“特征总结法”学习历史的内在规律

“特征总结法”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它在“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系统的基础上,首先掌握中外历史体系的框架,继而总结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具体特征,配合对历史框架的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树立完善的历史观,掌握历史全貌。

在课堂教学中,“特征总结法”在每一课都应当有所体现,构建一课学习一个历史知识、总结一个发展特征的学习模式。如教学“汉朝的建立”一课,汉朝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汉朝”这一历史分期的特征,学生会发现汉朝的建立源于农民起义。同样,唐、明、清朝的建立也是源于农民起义,这就说明这几个朝代的建立有共同特征。而在中国古代史中,并非所有朝代的建立都与农民起义有关,如晋朝和宋朝,东晋刘裕以地主阶级篡晋,赵匡胤则出身军官家庭,陈桥兵变后攻城略地,是以军阀身份残唐、建立宋朝的。因此,这说明晋朝和宋朝的建立有相似的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这些特征,有助于让学生发现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构建学习历史的内部理论体系,实现经世致用、读史明智和提升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

三、结语

元认知是初中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1],然而,目前很多教师还没有涉猎对元认知的研究,教学方法单一、片面,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元认知应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教师应通过不懈努力,发掘其教育价值,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培养更多人才。

历史知识总结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知识历史概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历史经验的总结,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均离不开历史概念的教学。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及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历史学科概念的考查,愈来愈引起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关注,历史学科概念的形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

一、中学历史知识的构成

对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前提。传统观念将历史知识结构分为具体知识和规律性知识两大类。具体知识,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规律性知识指的是历史概念、规律等。从“具体”与“规律”的视角分析历史知识的结构,很难反映出历史学科的特质,因为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构件中也有“具体的”和“规律性的”两类。另外,这种框定也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均具有弹性,其“具体”可繁可简,可深可浅;而许多具体规律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作用又往往胜于“具体”知识,且规律又有总体的、阶段的等方面的区别等。

因此,根据中学历史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可将其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总体。

基本史实是指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基本过程,它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要素,是一些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史实。基本史实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浅层次,但也是最有血肉和生命力的物件。历史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反映了相应历史现象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对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概括。基本概念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中间层次。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规律不仅反映历史事物当时具有的内部本质联系,而且反映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历史规律是高度抽象的,它是若干基本概念的概括与组合。基本规律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最高层次,需要在宏观把控基础上进行科学抽象才能获得。

在以上三个层次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基本知识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概括,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概念的产生,是历史认识过程中的质变,表明人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学生再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系统综合,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认识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可见,基本概念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概念是基本知识认识上的升华,又是基本规律形成的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二、历史学科概念的类别

一般说来,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可以划分为史实概念与理论概念两类。史实概念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概括和评价。如“七七事变”,包括对该事件基本史实的概括:历史背景、爆发时间、地点、基本过程;还包括对这一史实的评价;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史实概念依其所反映的内容可分为事件概念和人物概念。前述“七七事变”为事件概念。人物概念主要包括:所处的时代、类别、事迹、作用等。从教学实践出发,每一个历史名词都可以视为一个事件概念,如“”、“《资政新篇》”、“闭关锁国”、“七七事变”等,每一个具体人物都可以为一个人物概念,如秦始皇、洪秀全、孙中山等。不少事件概念与人物概念是互相包容的,因为“事中有人,人中有事”,如“太平天国运动”与“洪秀全”、“《新青年》”与“”。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论事,后者侧重论人。

三、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缺失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可以得知,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如果从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审视,概念教学的意义则更为重要。

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智力价值,即不同的知识对人的智力发展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学习这种知识有助于记忆的增强,学习那种知识有助于思维的提高”,就是这个道理。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其中的理论概念抽象概括程度较高,其智力价值也就较高。在学习实践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曾经学过的基本事实可能会在记忆中很快消失,但基本概念则可保持长久。不仅如此,它还为我们继续学习历史知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指导,借助它形成的对基本规律的认识可以受益终生。

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注意从具体史实中概括出史实概念并向理论概念推进,如向学生指出“农奴”与“奴隶”的区别,“市民阶级”与“城市平民”的不同与演进;要求学生对史实概念进行归类,如将一系列人物归纳为“地主阶级改革家”、“资产阶级革命家”;指导学生根据一般的史实概念进一步概括出高层次的概念,如根据历次农民起义概括出“农民战争”的共同特点,根据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概括出“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理论概念。但就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情况看,对基本概念教学,尤其是理论概念教学,尚重视得不够。

历史知识总结篇8

1.历史图片是进行历史内容教学的最好资源。

学生通过对历史图片的有效学习,可以近距离地与历史进行接触,进而能够很好地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比如,我们在学习到“西方列强在19世纪末掀起了对我国的瓜分狂潮”相关的内容时,这个历史事实在《时局图》中就得到了充分地反映。而“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当时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是《时局图》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再结合这幅图进行对照,就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这幅漫画反映出来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对漫画的了解又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当时历史事件的印象,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

2.看图叙史。

历史图片作为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字信息的必要补充,同时又具有文字形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合理使用历史图片,能够促进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单张图片来讲述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概况和前因后果,也可以利用多张图片,让学生梳理相关历史知识的发展进程及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死记硬背而言效果更好。因此,在教学中进行看图叙史,既能让学生解读图片中的历史信息,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锻炼。

二、有效结合地图进行教学,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历史图片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有效的图片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综合把握;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以此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解读历史图片能力的目的。

1.感知历史,掌握史实。

历史图片是历史知识的有效载体,也是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教材中的史料图片,并且要注意充分合理地运用教材中的这些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相关的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例如,“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一课,我们在学习到经济危机给德国带来的影响时,教材也从多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但是学生却没有形成直观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认识到这场危机,我们历史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教材中的一幅图片进行讲解。如教师可以结合“1927年的德国关于经济危机预言性的漫画”,让学生来仔细观看这幅图,进而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很直观地体会到那时的德国贫富悬殊,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从而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经济危机的相关背景,进而使学生形成立体的知识网。

2.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图片,不失为我们教师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好素材。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挖掘课本图片中蕴含的一些历史信息,让学生进行读图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真正促进历史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例如,“美国国父华盛顿”这节内容是我们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即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担任总统期间的主要事迹。对此,我们教师可以结合该课中的最后一张插图“在美国南达科他州拉什莫尔山上刻的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头像”来作为新知识的导入,指导学生看图,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华盛顿能够列入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为什么华盛顿被称为美国的国父?”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看书,自主探究。这样也可以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吸收和认同。这样,学生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历史知识总结篇9

   当前,我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讲谈——接受式”、“自觉——辅导式”和“参与——活动式”。

   一、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是在改革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是50年代初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以苏联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融合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方式而成的,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五个环节为结构程序。它的优点是方便了人们对历史教学活动过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指导也更为明确具体。其教学过程由教师直接控制,通过教师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系统讲述,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由感知到理解,然后通过总结新课和家庭作业的完成,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它能使学生比较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比较突出地体现了历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使系统性较强的历史知识得以有效地传授,历史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然而,它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最主要的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造成了“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被动学习的局面。它所反映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为授受关系,表现在教学内容上以知识为主,在教学方式上以传授、灌输为主。

   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了教师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积极地接受历史知识,教学双方形成了双向的反馈交流,这一改革后的模式,从其特征上看,可称为“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的教学要素的关系如图(一)所示。

   图(一):

   附图{图}

   该模式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源于现代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信息加工理论〔1〕。它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贮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分析讲谈——接受式,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是信息播发者与接收者之间用语言交流的传递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学生接收了教师播放的信息后,经过大脑神经系统的加工,引起反应活动,并把反应活动后得到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再经过教师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加工,对其反馈的信息作出再反应。

   讲谈——接受教学模式,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师生谈话的方式逐步展开教学过程、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其中,既有教师对历史知识的系统讲述,也有学生的积极反应、自主探索;教学的过程是信息的传递过程和反馈过程的结合。它继承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重教的一面,又发展了重学的一面,把教与学、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了历史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该模式适应了历史知识因果联系性的特点和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特点。历史知识的各个部分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历史事件既可能是前一个历史事件所引起的结果,又可能是后一个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原因,它们互为因果,环环相扣,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正是从历史知识的本质联系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结构,进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运用这一模式进行历史教学,可以达到以故引新,学新联旧;以旧启新,新旧相连的目的。运用得当,学生的历史认识也就会象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地向前迈进,螺旋上升。

   该模式的结构程序为: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总结新课检查巩固新课。

   1.导入新课:通过谈话联系与新授历史知识内容有关的旧的内容,既复习巩固已有知识,又引起新知识的学习。

   教学示例:(材料选自“人教版”初三《世界历史》第1册第23课《美国内战》,下同。)

   师: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何时?它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1775——1783年,它使美国获得了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师:如果说独立战争扫除了殖民统治这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的话;那么,70多年后的美国内战则扫除了另一大障碍,为美国经济强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板书):第23课美国内战。

   2.教学新课:通过谈话联系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教学。层层相扣,使新知识逐步呈现,学生逐步接受新知识。

   教学示例:(教学目标是引起“美国领土的扩张”的教学)

   师:独立战争结束之时,美国的领土主要在哪些区域?后来有了什么变化?

   生:主要在大西洋沿岸,后来扩展到了太平洋沿岸。

   师:这些变化是怎么形成的?[板书并依次讲述以下内容:1.领土的扩张(时间、方式、结果)]

   3.总结新课: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使所学的历史知识逐步形成历史概念和历史原理,建立起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并使之系统化和科学化。

   4.检查巩固新课:一般通过口试练习和笔试练习两种方式进行。测试题目,不仅要达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目的,而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讲谈——接受式教学模式,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采用指导阅读、看图、图示、讨论等法,属于接受学习的教学范畴。由于它方便易行,又能起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并可采用多种变式,因而是目前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初中的历史教学。

   二、自学——辅导式

   自学——辅导式,又称导学式。它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相机点拨的辅导,使自学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教学要素的构成关系,如图(二)所示。

   图(二):

   附图{图}

   错综复杂的教学过程,从理论上可以作这样的剖析:以教师为主体,作用于教材、学生等客体,构成了教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作用于教材、教师等客体,构成了学的过程;教师、学生均具有主客体双重角色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其职业的特点和年龄、智力及知识水平的优势,理应发挥主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即主导作用,主要用于对学生的指导、点拨和引渡上;同理,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理应接受教师的主导。然而,学习活动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一切都有赖于学习主体主动积极地去吸收和消化知识,并构建为自己特有的认知结构。“从宏观上看,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也必然是受动性递减,主动性递增,直至完全能把握自己,达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故学生的主动性必须受到重视和珍重。”〔2〕这样,教的主导性和学的主动性的契合,就构成了“自学——辅导式”的主旋律。显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论是支撑该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实际上,早在80年代,该模式就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试验。

   1982年,杭州的茅蔚然老师提出了“四段式历史教学法”〔3〕。他把45分钟的历史课分成四段来进行。第一段,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新课内容,时间约5—7分钟;第二段,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讲课,约25—28分钟;第三段,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教师回答提问,约5分钟;第四段,课堂作业,约5分钟。这一方法明确而具体地安排了各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此后,上海的钱昌明老师将一堂课分为阅读、整理和练习三段,1985年总结为“读、理、练三段式教学法”〔4〕。后来,杭州、兰州等地的历史教师又先后提出了“读、讲、议、看、练”五字三段式教学法和“自学、精讲、练习”三步式教学法等,虽然名称各异,但都具备了自学、辅导和练习的环节,并改变了“讲”的内涵,针对性强,效果好,都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它们都为该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自学——辅导式的结构程序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生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精讲练习总结。

   第一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问题,阅读教材课文。通过阅读,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并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和能力。

   教学示例:(材料选自“人教版”高一《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二课时)。具体实施如下:

   教师用幻灯或小黑板等教具,向学生展示阅读本课内容的要求:(按一课时的量进行)①、阅读第1、2自然段,归纳16—17世纪早期英国国内经济领域的变化;②、阅读第3自然段,总结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及其在阶级关系方面的变化;③、阅读第4、5自然段,思考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各自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样评价?④阅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目,概括英国革命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主要采取了哪几种形式?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说明了什么?“光荣革命”的实质是什么?怎样认识英国革命的功绩和对内对外的影响?

   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试作课题笔记。

   第二步:同桌学生或相邻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其间,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那些基础知识薄弱、历史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作重点的辅导,并作方法论上的指导。

   第三步:教师精讲。本环节着眼于对全班学生的辅导。主要针对学生在前面环节中所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所谓精讲,一是讲授的内容要精,教师主要讲本课的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问题;二是讲授的语言要精,教师的语言要点到为止,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

   其中,知识结构的讲授尤为重要,要使学生明确各教学内容的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和线索,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常常采取图示法进行。

历史知识总结篇10

摘要: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伴随着教学的改革,新三维目标被提上教学的舞台,在各学科受到广泛的运用。新三维目标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紧密结合,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新三维目标是历史教师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身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历史新三维目标的内容着手,详细地解读了新三维目标,对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落实新三维目标的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新三维目标;内容;方法

一、历史新三维目标的内容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历史新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历史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问题进行深入地了解,掌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间、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新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后还应该具备基本的历史信息分析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或者其他渠道了解历史信息,具有对历史信息进行分析、解读、概括等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历史新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在了解历史学习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后,对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做深入的了解。历史的学习过程是从感知历史事件开始的,从感知到积累再到探索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另外,历史学习还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了解学习方法的过程。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学好历史,必须高度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学习中得到的结论必须以真实的历史时间为依据。历史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探究学习的能力,要懂得如何分析历史时间,懂得从事情的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综合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起因,探索最合适的分析方法。学生还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用在课堂内容的学习上,还可以增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历史学习还要求学生善于跟他人合作,从合作学习中理解他人的想法,跟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交流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历史学科的学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学生的名族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借助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意识,培养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历史新三维目标要求重视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命运的意识。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识、树立崇高的理想等。学习历史知识还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认识人类发展变化史的同时,对世界各地区、个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学习中吸取优秀的文化成果,形成符合21世纪发展的开放式观念。

二、历史新三维目标的解读

(一)“知识与能力”的解读

知识目标主要包括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信息知识以及意会知识的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概念、历史人物等。历史能力主要指历史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培养后的散发思维能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从历史课程的学习以及历史习题的解答中累积而来的,例如解答一道历史习题,学生就应该掌握历史学科中所有这种类型的解答方式,再根据这种方式举一反三,思考其他类型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的解读

“过程与方法”属于新三维目标中的二维目标,传统的历史教学重视历史事件的结论而忽视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21世纪经济社会对教学的要求。现今历史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事件的结果,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都要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传统的历史课堂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课程改革后要求历史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二维目标中的“过程”主要指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行为能力的过程,培养过程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二维目标中的“方法”主要是指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中学历史学习的方法目标是:学生自主地预习教学内容、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课后根据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举一反三完成课后习题。学习方法要求学生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思考历史人物生活的艰苦和取得成就的不易;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据自主思考得出结论;二维目标还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学生在学习后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和比较,增强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认同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历史教学新三维目标中的“三维目标”。“情感”是指人的价值在得到认可和满足时产生的心理反应;“态度”包含范围较广,除了基本的学习态度以外,还包括学习动力、求真的科学态度、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指学生在学习中对事物产生的看法,中学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三、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落实新三维目标

(一)整合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要求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进行叠加,整合手段应该以“知识技能”为主线开展,在过程与方法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三维目标要细化、系列化、学科化

伴随着教学的改革,新课程明确提出了教学的新三维目标,主要是把理论化、抽象化的课程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便于中学生理解学习。三维目标的整合首先需要把三维目标细化、系列化、学科化。“细化”指将课程教学目标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教学课程的总目标,它主要是某一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例如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节知识点时,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史。我国教学课程的总目标主要体现在课程方案中,总目标为每种类型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二层次是相对总目标来说较为具体的目标,这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根据每一具体的知识点,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确定的教学目标就是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演变进行深入了解。第三层次是可以直接操作的教学目标,主要指课堂教学时制定的教学目标;“系列化”是对新三维目标之间的管理进行整理,是将细化的各个目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向联系,对各个目标之间的影响和互动等进行简单的描述;“学科化”是指将三维目标转化为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学科化可以将理论化的知识点具体化,结合实践引导教师实现三维目标的情境化。

2、课堂内容具有问题性、情境性、活动性

三维目标的整合需要做到课堂内容具有问题性、情境性以及活动性。“问题性”表现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探索中学习历史知识,如学习“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有哪些?”、“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等引导学生学习;“情境性”是指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运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满足教学的需求;“活动性”指课堂教学处理理论学习外还应该结合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学历史学习要求掌握历史人物,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开展“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要到位、技能目标要落实

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没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将课堂还原给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首先应该简要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状况,展示“战争时局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提出问题:“观看“战争时局图”后有什么感触?”“小组之间从“战争时局图”中发现了那些问题?”等,小组之间在互相讨论、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安排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

一小组代表:从“战争时局图”中我们看出帝国主义的凶狠残暴。

二小组代表:从”战争时局图”中我们看出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

三小组代表:我们经过讨论提出问题“战争时局图”主要想传达什么思想?

四小组代表:”战争时局图”告诉我们要奋起抗战,保卫国家领土的统一。

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工作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为主,教师可以及时总结说:第三小组同学问题提得恰到好处,第四小组同学的回答也非常到位,综合四个小组的同学的研究讨论,我们可以明确“战争时局图”的深刻寓意,通过这幅图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帝国主义的残暴,还可以看出一场大规模的爱国主义运动即将爆发。

这个案例很明显将课堂主体还原给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是引领向导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保障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准确到位、落实学生的技能目标。

(三)情感目标要切实

情感目标的达成与其他目标的不同之处在于情感目标属于隐性知识,强调的是学生的心理感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本为主,新课改后,单纯凭借课本进行教学是无法达成教学目标的。新三维目标的提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隐性知识的教育,中学历史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的文化思想如学习“司马迁与《史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感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寓意,引导学生结合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精神感悟司马迁的的人生价值;学习“贞观之治”这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应该你引导到学生了解唐太宗的用人原则,将古人的用人制度与现今社会的用人机制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学生对比学习的能力。总之,教师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工作时,不仅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还要以启迪学生的心灵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结束语

作为教学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该在具有创新精神的同时,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进行整合,三维目标不仅要细化、系列化、学科化,课堂内容还需要具有问题性、情境性、活动性,满足过程与方法目标到位、情感目标要切实等要求,落实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新三维目标。新三维目标要求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只有教师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课堂,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地实现新三维的教学目标。(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许映红.连续统思维:三维目标与历史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

[2]戴成方,魏娟.如何落实体育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J].科技信息,2010(21).

[3]胡月琴.在历史课堂中怎样落实三维目标[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8).

[4]吴文海.促进历史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交融的策略[J].考试周刊,2009(43).

[5]李春芳.谈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的三维目标[J].读写算(教研版),2013(2).

[6]陈海和.一切尽在“不言”中――谈谈历史图片对实现三维目标的作用[J].金色年华:下,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