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十篇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十篇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4:50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1

在本学期,担任七年级(6)个班的历史课,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的要求为依据。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2

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学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Ji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3

对于程度较好班级,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对于程度较差的班级,教师应提示、启发,引导其回答,最后进行小结。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初一(5)、(7)、(8)班历史科教学,经过两周的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5)(7)班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8)班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氛围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_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四、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

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5分钟”。

3、多讲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6、每天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大约80多次。

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绩。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莲山课件]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4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_,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_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4

一、充分利用课本中图表教学资源,发掘其教学价值

我们知道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图表,大致分四大类:对比表、对照表、统计表、汇总表。这些表格的内容都是珍贵确凿的历史事实、数据,运用在历史课本的某一地方,其目的是为了简明具体、确凿证明、说明某一历史现象的结论、规律。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明白编者意图,充分应用好这些图表,提出有价值的讨论问题,得出合理正确的论断,才是我们应用图表的意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图表,析图表。这是学习历史的方法,又是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自制一些图表,让学生学习读图表,识图表,析图表的训练,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总之,正确认识历史课本中图表资源价值作用,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二、课本中历史图表教学方法举要

历史课本中图表的教学,一定要遵循;服务于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出现的时间要适时,教师引导要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恰到好处,既教给学生知识,又教给学习方法,又培养学生读图表,识图表,析图表的分析能力。

1.比较表的教学举要

在现行的历史课本中,比较表是常见的一种图表。这种图表简明、醒目,历史史实确凿,给学生具体真实的感受。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155页:美国内战中北南双方力量对比如下:

这个图表出现在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这课前面有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最后北方的胜利。最后有一幅彩图: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并配有评价了林肯对美国历史的贡献及南北战争的意义。最后,配了一张对比图表,目的是让学生探究“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能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1)适时出示这张统计图表。在讲完林肯对美国历史的贡献及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后,紧接着出示。

(2)组织学生读图表。组织学生读图表,明确题目,各项对比的内容。

(3)明确探究的问题: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最终胜利的原因。

(4)识图、析图结合图表提供数据和所要探究的问题,分点组织语言。

(5)分小组讨论、小组交流。

(6)小结、归纳总结。

那么,经过这样数次的组织历练,学生读图表、识图表、析图表的能力不断提升,不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

2.对照表的教学举要

例如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6页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比较。

对照图表是把双方的相关数据内容作一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要通过这样的史实,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其教学要领归纳为:

(1)适时出示对照图表。这一对照表出现在“战略大决战”。因此在讲完全文后,让学生探究,教师要适时出示这个对照图表。

(2)读识这个图表。让学生读出图表的内容,明确其中探究的问题。

(3)析图让学生分小组用语言描述图表的内容,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及时展示成果,并达成共识

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联系整个解放战争的历史,必然会得出“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在各方面都不占优势”这个正确结论。教学这类对照图表,一是要进行对比,二是要相互比照,然后得出结论。

在比照图表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一一对应对比,逐项分析对比,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有力组织引导,学生要由现象到本质得出结论,这样才能突出教学的有效性。

3.统计图表的教学举要

统计图表是把历史的有关内容用表格逐一展示,特点是简单、明了,便于从历史事实中职掌握历史的规律。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4页,“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如下:

其教学要点如下:

(1)适时出示统计图表。

(2)分项阅读。

(3)提出探究问题: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4)探究。

(5)交流。

(6)归纳总结。

这种归纳,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从历史各种数据中得出正确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同时提高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4.总结表教学举要

总结表多数出现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或一本书末尾,其目的是要总结归纳相关历史知识,便于识忆。例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2页:

其教学要点为:

(1)教师出示所设计的表格。

(2)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3)小组交流、总结、订正。

(4)学生举一反三。

例如运用上面的表格归纳总结“七七事变”等,这样简单明了便于知识系统化,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是复习课运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39-01

板书就好像课文的精缩版“名片”,好的板书能够直接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一般教师使用板书的情况如下:(1)课前,使用提纲挈领式板书,板书的脉络清晰、要点明确,上课前书写于黑板上,有助于学生在课始自读课文时迅速把握重难点。(2)课中,使用娓娓道来式板书,教师边讲边板书,与学生共同探索课文内容,变繁杂的课文为简单的提纲,有助于学生直击要点、深入课堂。(3)课即将结束,使用总结式板书,帮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抓住最有效的内容,回归课文本体,掌握主要内容,分清讲授内容的主次。在此,笔者主要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进行历史课堂板书设计。

一、数字框架式和大括弧式

数字框架式板书主要运用阿拉伯数字、中文数字、罗马数字等,把课文分为大小不等的几个层次,将单个分析与综合总结相结合,适用于内容比较集中、单一且层次比较清晰的课文。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的板书(见图1),这样的板书对学生理清课文的基本脉络有较大的帮助,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和最后总结时都可运用,是历史课堂中比较常用的板书形式。

数字框架式板书与大括弧式板书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是把课文内容层次化,不同之处在于形式的差别。如《》的板书也可以设计成图2的样式。两者相较,大括弧式板书的直观性更强,能更多地体现知识点的迁移和交叉关系。

二、表格式

在历史课堂上,表格式板书的运用相对较少,一般适用于内容较多且杂的课文,利用表格特有的分项特点进行设计,可以化繁为简,由点到面,变凌乱为有条理,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知识。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可运用表格式板书(见表1)。

表1

由于初中历史课单位授课内容相对较少,而表格式板书囊括内容较多,所以表格式板书更适用于专题式复习。由于绘制表格所需时间较长,教师一般需要在课前提前准备。此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美观、清晰的板书,对教师的粉笔书写要求较高。因此,很多教师把表格式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这样,既能节省时间还可以保证板书效果,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三、线索式

线索式板书最常用的符号是线条和箭头。线索式样板书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箭头表现出课文内容的不同层次,是数字框架式板书的变形,但又比数字框架式板书更能够表达出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另一种是利用箭头的形状表达出强烈的推进感,适合层层深入、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课文。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板书形式(见图3)。

四、设计初中历史课堂板书应注意的问题

1.忌画蛇添足,过多过密。板书是课文内容的重现但不是重写,板书起的是纲领性的作用,是课文的“灵魂”而不是课文内容的单纯重复。有的教师所设计的板书事无巨细、洋洋洒洒,反而使得条理不清晰,重难点不突出,这是板书设计的大忌。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6

一、统筹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制定好复习计划

初三下学期我们历史科的教学任务重,复习要涉及初一至初三六册的教材,复习范围广、内容多,如不能有效地安排好、利用好时间必将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教学效果,要取得较好成果一个良好的复习计划极为关键。因此我校在每学期期初,我们初三历史备课组成员都会根据学校的周课时数和校历表制定好一份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好复习进度。本学期期初至市质检考试前完成第一轮总复习,以《考试说明》为纲,以课本为本,以《复习指南》为指南。从5月下旬开始进行第二轮复习,主要以《初中历史学习报》中考版为主进行一些综合训练强化学生解题技巧。

二、立足《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以《考试说明》为纲回归课本

1、学习考纲、指南新精神

中考历史学科要复习的知识点既多且杂考查的角度又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如何设题最后还得回归课本回归考纲。因此我们的复习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紧扣考纲、把握趋势、夯实基础、锤炼能力”。每年市教科所的《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出炉后,我们备课组成员都会一起学习领会《考纲》和《复习指南》的新精神。特别注意比较当年《考纲》、《指南》和往年相互比较有啥新变化,变化点在哪,这些变化点就是我们当年须多关注须反复锤炼的重心。

2、复习立足考纲回归课本

近几中考试卷80%为基础题,另20%稍难题和较难题也以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为支撑,基本史实的再现仍是考察的重点,这就意味着掌握好基础知识是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证。因此,我校初三备课组的复习方针是紧扣《考试说明》,夯实基础,依据考试说明的知识要求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与整合。不求每一位同学能熟记所有的知识要点,但求学生对每一册,每一课内容的纲要非常熟悉,只有这样在开卷考时,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找到所考查的知识点的位置,加快答题速度,提高答题质量。

“回归课本”,就是复习时我们以课本为准则,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梳理、归纳与整合。第一轮的复习时我们“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细致地阅读教材,逐册、逐章、逐节地对《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全方位对知识进行梳理,绝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但是要注意的是复习不是上新课,不能照本宣科,要注意去粗取精,在整理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后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突破,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只有让学生对基础知识了然于胸,在考场上才能大大减少翻书的时间,提高做题速度,才能节省出更多时间用来思考难度较大的题目。

3、根据《考试说明》构建知识网络与能力培养

初三年的学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初一二年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又要求在一学期里熟知三年的知识要点,理清知识结构,这就有些强其所难。因此需要老师根据考试说明精心编撰复习提纲,在提纲中按照章节顺序整理出各个章节的知识结构。一份好的复习提纲能让学生对知识结构一目了然,能抓住每一个学习主题的框架,熟悉提纲和课本目录。一份完整、详细的复习提纲,对学生来说是考场上必不可少的一件利器。

复习要注重基础知识但不能忽略能力培养。在复习中要注意基础与能力并重,因为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复习要点线结合,注意要点化、线索化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抓住了基础知识这个“点”还要注意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这样就可以清晰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点线结合应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复习完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串线,复习完一本书后也可适当地串线,尤其是同一主题的内容更应该注意联系,由于历史总复习的时间很紧张不可能再有更多时间去组织专题复习,因此只能注意在平时复习时将之融入。实践证明,抓点线结合,便于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条理化。抓住了点,复习便有了针对性;抓住了线,就可以以线相串,串住一些知识点,就可以“顺藤摸瓜”,记住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

四、适度关注时政热点,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7

一、利用课本的封面图片来构建知识体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授每本书之前,笔者都会引导学生掌握每本书的封面信息。这就正如我们去书店买书,首先会关注这本书的封面介绍,如果被其中的一些细节所打动,就会进而关注这本书。在高三历史的总复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每本书之前可以进行课本的总述,即利用课本封面的图片来构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现以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和下册为例,谈谈如何利用课本的封面进行生活化教学以及构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看到这本书的最上面,有什么内容?

生:有一些机器。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世界近代史”。

师:是的,上面是机器,这反映了整本书的核心是机器,那么机器让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生:工业革命。

师:是的,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经济核心内容,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工业革命有关。因此这本书的封面反映了整本书的重点是工业革命,它是属于经济领域的。

教师在黑板上写“近代的含义就是机器化和民主化”。

师:那么这本书封面的下面是什么内容?

生:是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师:很好。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为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立法的规范。如果说工业革命体现了整本书的经济重点,那么,法国大革命则反映了整本书的政治重点,即资产阶级夺取权力,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教师具体的板书如下:

【教学片断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看到这本书的最上面,有什么内容?

生:有些人在开会。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世界现代史”。

师:是的,上面是有些人在开会,那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会议吗?

生:是联合国会议,因为开会的人有黑人,不可能是其他性质的会议。

师:这说明《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政治核心内容是国际关系,因为它把联合国会议作为重点内容。那么,中间的人物是谁?

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

师:加加林出现在教科书的封面说明了什么呢?

生:科技的发展与重要性。

师:非常好!同学们,这些高科技成果表明世界的经济发展很快,也说明了国家之间的合作会不断地加强,全球化问题是任何国家都不敢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经济核心内容是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这样利用封面来构建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整本书的认识。

二、利用课本的目录来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宏观掌握历史线索

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中,教师都要不断提醒学生回归课本。课本的目录隐藏着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和重要的知识点,关注课本目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每一单元所包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结论、历史概念、历史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历史规律都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影响和意义。只要学生认真复习和理解目录的内容,就可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在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很多历史知识隐藏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一大”至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此外,目录还可以让学生更好记住一些历史事件的原因,如高中《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原因;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条件和阶级条件等等。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目录的知识和思考目录隐含的信息。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目录章节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学习,通过对比目录的知识点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阶段性特征,例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四章的对照区别如下:

就这样,笔者一次又一次通过对生活化的目录知识的运用帮助学生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归纳历史线索,从而使学生学会主动利用教材进行学习,积极从教材找信息来学习历史,这样学到的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学生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全面掌握教材的重要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三、利用生活化词语“市场”来构建知识体系

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缺乏,在学习世界史知识时感觉到比较吃力,有些学生认为世界史就是各国历史的简单相加,其实不是这样的,世界史是世界历史宏观的发展和整体的发展。以《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内容为例,在讲这本书之前,教师可以一个总纲来引导学生把握整本书的内容。这个总纲就是“市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第一章到第四章是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形成时期、完全形成时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市场”两个字既可以反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对市场的需求,又能反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廉价商品的倾销地和原料产地这一特点。笔者以“市场”一词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构建世界近代史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以及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联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正让学生理解了“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结论。

其实,从中国近代现代史来看列强的侵华史的关键之处在于“市场”,正所谓:“得市场者得天下。”“市场”这个生活化的词语可以把人教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的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资本主义经济是谋利经济,农业经济是谋生经济,因此两者对于“市场”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再以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下册)的内容为例,笔者利用生活化词语“市场”自己制作了学习表格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的线索,具体如下:

同样的,教师在讲述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曲折、衰落时也可以运用“市场”这一关键词。

综上所述,由于教材本身已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因此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利用标题下面的黑体字来构建知识体系,而往往会把教材中最富有个性和特点的词语、封面、目录丢在一边。事实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假设、细心观察、积极推理和认真总结归纳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更有价值。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能进一步体会到历史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构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在运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的过程中笔者进一步明白: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在生活中挖掘历史学习素材,使学生学到有用的历史,真正发挥历史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升.如何形成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6]邓璟生,陈雄章,唐凌.历史意识、教学方法、课程资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7]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王铎全.全国优秀历史教学案例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育科研创新思维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89-02

随着中考和高考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教学中,历史作为一门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其在各门学科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提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忽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显然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课堂教学。历史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十几年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从六个方面浅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管窥之见,权作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加强初中历史教育科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现象虽然还有,但是比较少了,绝大多数都是专科或本科的历史学科毕业生。这些人,毕业时满腹经纶,但几年历史课教下来,一些人的知识水平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仅仅停留在所教历史学科的一些知识层次上,严重制约了初中素质教育的落实。作为一位优秀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通过加强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科研,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每位历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平时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甚至是测试,我们都要注意做到多一点历史研究,多用创新手法。这样,一方面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能更加活跃,另一方面知识能够被更灵活地运用。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较差、创新能力偏低的历史教师能够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较强的好学生。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从创新的角度加强教育科研,探索新的历史教学方法,变老师为“导师”,引导、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变“发问”为“答问”,师生互动,释疑解难;变“教教材”为“学教材”,创建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充分运用初中历史课本,搭建创新思维教育平台

众所周知,“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无不蕴涵着创新的意识,创新精神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为例,历史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中每节课后的“学习与探究”栏目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抗日救亡运动”时,围绕课后“学习活动”中“西安事变发生后应当怎样处置”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组推选代表发言。其中,有的组主张杀掉,有的组主张释放,有的组主张扣住,逼联共抗日。这种让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的方式把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新的见解也出现了。此外,专栏中的“读读”、“想想”、“议议”、“说说”、“记记”等也为学生搭建了创新思维的平台。这些栏目内容的设置,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讨出新意,有利于学生当堂进行理解、消化、巩固、运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可使学生遨游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之中,创新意识被不断激发出来,创新思维被无限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迸发出更加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才能。

三利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奋发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有活力、有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去探索新知识,才能发挥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仅依靠传统的历史教科书等信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转变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可以利用电化教学设备创设情境,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时,将国共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等制作成课件,再配以嘹亮的冲锋号声来渲染历史课堂教学气氛。当大屏幕上出现了站在飞机上,向大家挥手致意时,同学们被伟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深深感动,接着,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乘飞机去干什么?他为什么要亲自前去?谁来接一行人?有哪几位陪同前往等。大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由此,学生由被动听老师讲课变为主动探求新知,求知欲被调充分动起来。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红军长征”时,让学生观看电视剧《长征》片段,并合唱电视剧《长征》主题歌《十送红军》,紧接着开展以“长征”为主题的讨论,最后总结出“长征精神”。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提问,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古人云:“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这说明怀疑是发现的思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任何科学成就的获得和真理的证明,都是科学问题积极探索的结果。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的一种最常见、最普通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能否表达出来,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他们表达的环境和气氛。历史教学活动应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积极思维,大胆表达。同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探究时“违反常识”的一些提问;在问题争辩中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他们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一些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一些想法等,哪怕只有一点意思,都应该充分给予肯定。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进行质疑,敢于同中求异。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让题目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探讨的价值,避免非此即彼的简单机械的问题。学生的探索精神来源于对问题的思考,其探索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学习主题第6课“”时,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如果成功了,中国能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吗?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时,历史教师就应指导学生,结合当时中国的国内外形势进行探讨,只要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其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而且他们还会有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五通过历史观察思考想象,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学会透过重重迷雾看穿事物本质。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液”。2011年教育部修改后的《初中历史新课标》指出,课本中的历史插图教学不容忽视,历史教师要灵活运用。“插图教学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提供了初始阶段的情境”,历史老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课本中的各种插图,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问题的“创造者”。如我在讲述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二课上古亚非文明埃及“神奇的金字塔”时,让学生仔细观察“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从中感受到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学生围绕课本中的诸多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众多的历史见解中,展现其“异想天开”的结果。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历史基础知识,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如科学家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等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通过观察茶壶的蒸汽,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发明改良了蒸汽机。其次,初中历史教师要根据课本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的情境,提供想象的材料,引导诱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如我在讲述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17课“重庆谈判”内容时,引导学生分析,对当时签订的“双十协议”,倘若中共方面、等人再作出一些让步,国民政府能够忠实履行协议,内战是否就可避免,国共就能实行第三次合作,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中国的情况又将如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描绘今日的中国,是否能与美国抗衡,变成世界的强国。这样,通过历史观察、思考和想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六初中历史教学适时评价,激励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对学生适时进行评价,投以赏识的目光,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可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名言。赏识能使人感到愉快轻松,能使人灵感涌动。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认真倾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所发出的疑问,及时地捕获有效信息,准确地反馈有效信息。同时对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发出的疑问,教师应做出适时的、恰当的评价,以激励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和责任心,而且可促使孩子将事情做得更好”,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和评价,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强化,即使学生所答问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教师也应在恰如其分的评价之后,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指正,让他们在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实质。教师客观的、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评价,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对学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关爱有加,就会多一批善于思考的优秀学生。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9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探析,新课本与旧课本对历史事件的处理,其鲜明的特点就在于略过程深分析。在新编课本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都被精简,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性文字大大减少。如旧课本中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用四节来处理,对一些历史事件有较具体的描述,而新课本只用一节来安排,这就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其中攻占巴士底狱及巴黎人民第二、第三次武装起义重要史实,都浓缩成了一句话来概括。又如旧课本中分三章来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的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和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等课文,在新课本中缩编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节。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旧课本中用四节安排,新课本只用两节来处理。新课本这样安排固然是建立在初中义务教育教材已经学过世界史的基础上,以避免初、高中教材的过多重复和冗赘,而把着力点用在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它的影响、意义的理性分析上,这势必加大了教材容量大与课时紧的矛盾,使教师感到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来分析,义务教育要求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必须学习世界史,以便为学生走上社会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好知识储备,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由于中考不考历史,初三的世界史教学绝大多数得不到保证,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相当一部分高一学生无初中世界史知识作基础,初、高中的世界史教材无法衔接,教师如果从新教材侧重理性分析的角度出发来教学,这就使得初中没有学过世界史的大多数学生感到“莫名其妙”,面对教师的提问常常感到困惑不解,难以适应。

从课程安排的计划来解析,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是按照供试验用的适用于21世纪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新修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世界近代现代史在高中二年级开设,为文科限定选修课,也就是说,从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情况出发,加大理论色彩,着重分析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思维的启迪和开发,这很适合高二学生已完成了从经验性逻辑思维转化到理论性逻辑思维的实际,便于学生在理性思维趋向成熟的条件下,自觉地利用理论为前导来分析综合各种历史事实及有关资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而现行的教学计划则要求,高一开设《世界近代现代史》,无论是文科、理科学生都要学,这就造成了今后学理科的学生不愿在历史课上花大功夫应付着学,将来学文科的学生由于思维水平发展还没有完成向理论性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虽想学但受思维发展水平的条件限制,缺乏系统的方法论常识,又感到要学好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去学习,特别是对课本中的许多思考题,常常陷入“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很难知道从什么角度去“思考”的困难境地。

从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现状来剖析,随着老教师的大量退休,高中历史教师青年人已占到80%多,与老教师相比,这些青年教师尽管好学上进给历史教学带来希望的明天,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在“动乱”的年代,长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在西方新思潮的冲击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较为薄弱,而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理性分析的加强,表现在教材的编写上就是针对高中教学的特点,增大了历史资料的数量和分量,就上册27课来说援引的50多则史料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言论摘录就有25条之多,这些史料相当一部分由于教参没有说明来源,致使一些青年教师对其理解不知所云,更不知如何结合课文来处理,对这些思维水平层次高的“观点性材料”深感“望尘莫及”,使教学处在了“进退维谷”的艰难境遇。

明确了新教材难教的症结所在,如何从当前的教学现实出发,化难教难学为好教好学呢?也就是说,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应对呢?

第一,必须改变过去高一世界史教学的某些传统教法,创立适应新教材特点的教学新手段。

上面我们谈了新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重分析略过程,如前述法国大革命由原来的四节变成了现在的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原来的四节变成了现在的二节,教学时间大大缩短,因此,处理教材不能总以旧课本为参照系来设计,必须从新课本的实际出发,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时间的多少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繁简轻重,科学地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尽量完成,不留尾巴,以免造成时间上的被动。如美国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在旧课本上是以整整的两章出现,新教材只安排在一节课来完成,如按过去高一世界历史教学的习惯作法来讲述,不要说是一节课,两节课也恐怕难以处理完,现在安排在一节其共性都是民族独立革命,它们有不少相同的地方,教师只要抓住了美国独立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来重点讲授,然后让学生阅读“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一节,仿照老师的讲授找出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可顺利完成,在总结课文时教师只稍作点拨对同为独立革命的美国和拉丁美洲因受殖民统治的不同特征与影响及由此带来革命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区别,就会把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到理性思考的新台阶。这样用新的手段,做到教、学结合,使主导、主体地位都得到了有效地发挥,难教难学又何患之有!

第二,必须适当降低要求,从高一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做到灵活处理教材。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既然是按新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编修的供高二文科学生限定选修的课本放在高一让文理两科学生都学习,这就告诉我们,教学时必须把针对高考的目标降到会考的水准上,不可完全“以本为本”,否则就会“欲速不达”,效果也难十分理想。事实上,新编课本本身就有相当的弹性,为教师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提供了变通的余地。如课文中历史资料,以上册为例来说,所引50多则资料平均一课两框,而带星号要求学生掌握的资料,在全书中只有十六段,几乎是两课一段,也就是说大多数历史资料如何处理权限都掌握在教师手中。同理,对教材内容及课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题也可视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其原则是:

1.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教学目标出发,对教材的某些章节内容给以必要的调整。如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宗教改革”部分和第二章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等篇目都可来个“删繁就简三秋树”,讲清重点,剩下部分由学生自学处理。

2.从高一学生大部分将选择理科及学生尚未完成从经验性逻辑思维向理论性逻辑思维转化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中一些难度大、理论性较强的思考题,可对学生不作要求。如上册第17页、22页、31页等难度较大基本适应文科学生的问题,可留到文、理分科后再去深入讲解和处理。

3.从历史学科与语、数、外等基础学科课时开设的多少不同的情况出发,对课后练习题,可采取课堂提问的方法当堂完成,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样做,绝非是淡化高中历史课程,而是抓住及时反馈以进行效果回授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益。事实上,历史学科不可能也不适宜要求学生付出与语、数、外等基础学科同等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第三,理线补史,网络结构,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整体感知、整体联想和整体思维能力。

这是针对初三没有开设世界史或虽开设没有学好的学生所提出来的教学应对策略。理线补史,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先懂得新教材的基本结构,如上册主要讲解世界近代史,为此,必须告诉学生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发展及基本定型的历史就是世界近代史的最主要的基本线索;再告诉学生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对落后地区和国家的掠夺,必然引起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由此引出了民族解放运动这一线索;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发财致富必然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和发展,又引起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一线索,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又引出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这一线索。理清了这四条线索,并把有关章节如珠子那样串在各自的线上,学生就能对全册内容的基本结构了然于胸,知道了本学期学习的具体目标。并产生一种新的学习期待心理。补史,则是对学生所缺历史知识,围绕课文的重点,适当地补充必要的史实,以弥补课本“略过程”所造成的缺憾。网络结构,是在现代教育理论重知识系统性逻辑性让学生形成牢固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把新教材各课的思路和结构特点,用网络结构的方法以图示,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理解历史现象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如前所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斗争激烈反复,政权更迭频繁,头绪多,理解难,而新教材却行文简约,缩为一节,给学生掌握知识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果教完这节课,教师能用图示结构来处理,学生就会顺利掌握法国历史的进程和产生新的学习期待心理,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篇10

[关键词]专制政治;民国教科书;小学历史教科书

[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2-0137-05

张国荣(1974―),男,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安徽淮北235000)

19世纪末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许多社会科学概念逐渐被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所掌握,进而成为解构、建构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基本概念或理论分析工具,并进一步进入社会大众的观念之中,演变为人们认知中国历史的一般知识。其中,把民国以前的政治制度称为“专制政治”的认识,是这些概念集合中一个重要子集。尤其是对这种制度的否定性评价,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下的许多国人。

“专制”、“专制主义”、“专制政治”、“专制政体”等概念都是从西方引进,并被用来分析解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概念工具。其相对应的西文是“Despotism”,汉语常将其翻译为“专制、专制主义、专制政治”等。据侯旭东考证,最早将“Despotism”翻译为“专制政治”的应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人。1876年,日本人何礼之根据英译本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翻译为日文《万法精神》时,明确将中国政体划归为“专制国家”[1]。19世纪末,逃亡日本的中国维新人士及留日中国学生最早通过日语接受了这一翻译,时间大约是在1899年。[1]随后,在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的大力宣传下,中国古代专制政治的概念逐步流行开来,成为批判中国古代政治的有力理论武器,同时也被用作分析中国历史、解释落后原因的理论利器。

在“专制政治”观念引入的初期,使用该概念的,基本上还仅仅局限于中国少数的精英知识分子之间,但是进入民国之后,随着传播工具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这一观念逐渐演化成了一个认知中国历史的常识性概念或话语形式。其间,不容讳言,历史教科书在该概念的传播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这一历史现象,侯旭东等学者亦有所体察,但皆未能展开系统的论述。鉴于“专制政治”的观念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史研究的深刻影响,本文试以小学历史教科书作为切入点,考察“专制政治”观念在教科书书写中呈现的使用形态,透视民国历史教科书撰写者如何把“专制政治”观念,通过历史叙述转变成为普通大众认知及分析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视角乃至不证自明的知识预设,以推进我们对近代史学史发展的认识获得进一步深入。

1912年帝制,民国建立,共和肇始。为了彻底和过去决裂,建构新政权,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建国新方案,其中对小学历史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本国史要旨,在使儿童知国体之大要,兼养成国民之志操。”[2](p10)“国体”教育便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被强制规定下来。在这种政治情势下,民间教科书出版机构遂纷纷而起,组织编撰了一系列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历史教科书,以适应市场需要。而“专制政治”观念则于此时,以合法的形式正式进入历史教科书的叙述之中,成为新国体与旧国体决裂的标志,并逐渐成为“野蛮”政治的代名词,形成反衬民国“民主政治”优越的重要参照观念。

为了说明当时教科书的这种出版情况,我们选取不同出版机构、在不同时期所编的有影响力的典型历史教科书作为分析个案,具体体察“专制政治”观念是如何在教科书编著者的历史叙述中被“放置”的。

首先是商务印书馆。作为以教科书起家的近代出版机构,商务馆一直以教科书的编撰为经营的主要业务,对于近代教育及近代观念的输入与传播皆有重大的影响。从笔者掌握的现有资料看,商务馆中较早把“专制政治”观念引入小学历史教科书的是1913年出版的,由傅运森编撰,高凤谦、张元济校订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在这本教科书中,“专制”等词语频繁出现,似乎成为和秦始皇等帝王相伴的专有名词。这本教科书也明确把民国前的中国历史称为“专制时代”。比如教科书序言中说:“我国专制时代,君主年号最多。”[3](p2)在“秦始皇”一节中说:“始皇务行专制之政,焚诗书、坑儒生,收民间兵器以为金人。”[3](p9)“秦之帝制”中又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海内,自谓德过三皇,功高五帝,因建号皇帝,都咸阳,厉行专制,尊君卑臣,举海内人民土地,悉为一家所私有。”[4](p5)在这本教科书的叙述中秦始皇和专制之间如影随形。“近代之文化”一节中,编者对民国前的制度又再一次进行全面总结曰:“迨清之季世,共和民权之说输入,民志一变,卒数千年专制之政体,而建中华民国,洵国史之光荣也。”[5](p18)另外,1915年出版的北京教育图书社编纂,王凤岐等校订的《实用历史教授书》,也延续着上述教科书的表述。

到了20世纪20年代,商务版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者对中国“专制制度”的表述,比以前更加完备。如吴研因编著的《新法历史教科书》,便采用更朴素的口语化的言语将“专制政治”的“余毒”做了充分的阐发,在他的描述中,“专制政治”切实地变成了社会痛苦与不幸的制造者,以秦始皇为代表的历代专制帝王,则无一例外地成了与人民相对的“反动者”。

吴研因在他的教科书序言中首先申明:“本书取材注重民本的、群众的、进化的、世界的、实在的、扼要的、积重的、实用的、感发的、适时的,十大要点,和已出的历史教科书完全不同,所以加上‘新法’两个字。”[6](《编辑大要》)而他在《新法历史教授书》中对上述十大要点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阐发,并且反复使用与专制相关的词语,如“专制之弊害”、“一人一姓之美谈”、“武断专私”、“阿谀文饰”、“独善忠君”等。其反专制的编撰宗旨一目了然。在其具体的教科书行文中这种思想也表露无遗。如“秦始皇的专制和反动”一节中,对秦始皇专制政治痛加针砭,称其“想他的子孙永远做皇帝,传位下去,没有穷尽”[6](p13)。此外,在“缇萦上书救父废肉刑”一节,吴氏教科书说:“但后代昏王酷吏,严刑重罚,灭族挖心的把戏,还不时有的,这真是专制的余毒,文明世界所少见的了!”[7](p19)“清和民国交替的远因”一节,吴氏总结中国古代历史说:“闹了几千年,一治一乱,循环往复没有一个端倪。武昌起义,民国成立,才把循环式的‘帝王专制’打破了,找出一条‘民主共和’的大路来。这真是一大进化哪!”[8](p25)

30年代,教科书表述也是延续如前。如1933年徐映川编著,王云五、傅纬平校注《复兴历史教科书》中,“宋以后中央集权的完成”一节,就对中国古代政体的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秦、汉行郡县制度,实际上还不能把全国政权集中于中央,这是因为旧日封建制度影响太深的缘故。……所以宋以后中央权力渐渐巩固了。……此后元朝的官制,大致沿袭宋朝。明清两朝更变本加厉。外官、总督、巡抚权任虽是加重;但完全听受中央的箝束,尚有督、抚触忤呼皇帝的意思;一经皇帝降旨调动,甚至革职问,那是凛凛奉行,断不敢丝毫违抗的。”[9](p42-43)

其次是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的中华书局,虽较之商务印书馆成立为晚,但是其甫开业即推出《中华教科书》系列,以适应国内教育时局的巨大变革,并在推行“中华”系列教科书的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它以“本最新之说,遵教育部通令,以独立、自尊、自由、平等之精神,采人道、实业、政治、军国民之主义。程度适合,内容完善,期养成共和国民以植我国基础”[10](p10)为编撰指导,以总经理陆费逵提出的“民国行共和政体,须养成共和国民”[11](p626)为出版宗旨。这一崇高的使命感决定了中华书局版教科书把反专制、颂共和作为其自觉的文化使命。如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章嵌等编制,陆费逵等审阅的《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教科书编辑大意中说:“民国肇造,五族一家,是编注重于统一国土,调和种族,务使以往之专制观念,不稍留存与后生心目之中。”[12](《编辑大意》)表现出编撰者与过去彻底决裂的决心与态度。唯因如此,“秦始皇之统一”一节中,编者的叙述是:“秦庄襄王灭周,其子政又并六国,一统中夏,定都咸阳,自号始皇帝。废封建之法,立郡县之制……焚诗书,坑儒士,禁民偶语。君主专制之威,于斯为盛。”[13](p1)而“最近代结论”一课则总结说:

自满洲代明至民国成立,谓之最近代……世宗严察刻厉,专制君主之最后模范也。……自此以后,教徒扰乱,外交失败,屡损国威,然以专制政体演成此现象,固为不可逃之公例。及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从此吾国历史上得一大结束。扫专制之旧习,增民族之光荣,是又在自今以后之国民矣。[14](p11)

至于“清廷逊位与民国成立”一节论及清廷皇帝退位、袁世凯在北京任大总统、民国政府迁至北京,则称“于是数千年专制政体一变而为共和矣”[15](p10)。由此可见,中国“专制”之说已是中华书局版历史教科书论证民国“共和”合法、合理的主要依据,而反“专制”则是这些编撰者组织教科书时的价值预设。

后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小学历史教科书,同样在中国“专制政治”的定论上丝毫未有让步。如杨?、庄启传编《新式历史教科书》,姚少华编、金兆梓校《小学历史课本》,李直编、陈棠、张相校《新中华历史课本》等,基本上都是对这一观点的持续阐述。

再次考察其他一些出版机构。民国期间,除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外,还有许多出版社参与教科书编撰。为表明普遍性,我们下面试列举几例,以透视其他出版机构在历史教材编纂方面,所表现出的对于民国前的历史政治形态的认知与表述,以期窥一斑而知群豹:

――朱翊新编辑,魏冰心、范祥善校订《新主义历史课本》(世界书局1932年版)。“明太祖的专制”一课中说:“明太祖用这种专制手段来压服人民,目的是在维持君权。但是君主一人的耳目有限,所以他虽有宦官不能预政的禁令,事实上仍用宦官为爪牙,以致酿成宦官专权,流毒全国,民众怨恨,激起变乱。”[16](p9-10)

――储?编《北新历史教本》(北新书局1932年版),“一个专制魔王”一节这样描述秦始皇:“他在十三岁的时候……便继了王位……一切事件不论大小,他总要查个明白。……不久攻灭六国,统一中国,秦王自己便称为‘始皇’。但是他虽做了这个至尊的专制魔王,心理还不满足,常想要长生不死才好。”[17](p20-21)

――教育总署编审会著《高小历史教科书》(北平,著者自刊1940年版)“秦始皇统一中国”一节说:“西周初年的封建制度,不能说没有中央集权的倾向,但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实始于秦始皇。”[18](p20)“明代的宦官与朋党”中说:“君主专制的局势,到明代而达于极点。”[19](p5)

――国立编译馆主编《高级小学历史》(国定中小学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1946年版)在“中华民国成立”一节中,对清帝退位的历史意义的表述是,“数千年以来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结束的标志”[20](p5)。

由上述列举的种种主要历史教科书的表述看,民国期间,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态持“专制政治”的观点已成知识界基本共识,对这种政治形态支配下的中国古代政治在学理上的否定,已是教科书编撰者自觉的行为。于是,因教科书的广泛传播,这种观点也从书斋走向社会,逐渐影响到普通受教育的民众。

上述历史教科书,是我们选择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以及其他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的教材。其中傅运森、张元济、吴研因、徐映川、王云五等商务印书馆的元老们所持的观点,基本能够代表整个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编撰者群体的观点。而陆费逵、金兆梓、范源濂、李直等中华书局的开拓者们所编及所校的教科书,同样具有代表性。又加上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占据整个教科书市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从阅读历史教科书的小学生人数而言,其数量必定是很庞大的一部分。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一文中记载,“全国所用教科书,商务供给什六,中华供给什三,近今年世界书局教科书亦占一部分”[21](p277),可见其影响之大。还有,从《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中小学教材》的统计数字来看,1911―1949年间,共出版小学历史教科书52种。从单本教科书来讲,重复出版的次数相当惊人。下面我们把前面出现的各教科书出版情况列举如下,从一个侧面管窥这种出版盛况。首先中华书局版,潘武、章嵌编《新编中华历史教科书》,1913年11月初版,到1915年6月已是第6版。章嵌编著《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1913年5月初版,1914年3月已经5版。姚少华编《小学历史课本》(1―4册),第1册,1933年5月初版,1936年5月89版,96版;第2册,1933年5月6版,1936年9月83版;第3册,1933年7月13版,1935年4月52版;第4册,1934年10月30版。[22](p88)李直编《新中华历史课本》,1928年3月初版,1931年11月已是第18版。

其次商务印书馆,傅运森编撰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1―6册),其中,第1册,1913年1月初版,1914年7月已经是30版;第2册,1913年7月29版,1921年5月69版;第3册,1913年1月初版,1913年4月29版;第4册,1921年7月55版;第5册,1913年2月4版,1913年4月15版;第6册,1913年7月20版[22](p85-86)。吴研因编纂《新法历史教科书》(1―6册),第1册,1920年6月初版,1923年3月57版;第2册,1921年5月27版,1922年10月47版;第3册,1921年4月25版;第4册,1920年9月5版;第5册,1922年2月25版;第6册,1922年5月25版。[22](p87)徐映川编著《复兴历史教科书》(1―4册),1933年7月初版,第1册,1933年10月75版,1935年3月152版;第2册,1935年3月137版;第4册,1934年6月97版[22](p88)。可见教科书的复制与传播之广。

当然,在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这两家出版社所发行的教科书占据全国教科书的绝大部分。当时的许多人都是读着这两家出版社所出版的教科书成长的。叶圣陶说,可以说,凡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进过学校的人没有不曾受到商务的影响,没有不曾读过商务的书刊的。[23](p302)胡适评价说商务印书馆是“一个支配几千万儿童的知识思想的机关”[23](p51)。学者李侃也说:“现在五六十岁以上的知识分子,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就是在中、小学时代,从中华书局出版的各科教科书中,得到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24](p683)而其他出版机构所出版历史教科书在社会不同层面同样参与到小学生历史认知的构建中。由此,“专制政治”观念传播幅度之广可见一斑。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把中国从秦至清的政治组织形式视为“专制政治”,在民国期间已成为知识界普遍公认的知识,是诠释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历史观念。随着这种观念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植入历史教科书的文本中,并逐渐被普通国人所熟悉和掌握,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中重要的负面符号性观念。虽然这一时期历史教科书的个别编撰者不乏对传统政治体制的公正认识与评价,但从整体来说,否定之说仍占主要地位。同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过分贬损,反衬的是对西方自希腊以来的民主政治的无原则的高度赞美与虚假想象。这一点在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中尤为突出(将专文论述)。

当然,这种叙述策略的实质,蕴涵有近代以来知识界对于帝制政治的反省,以及在反省基础上产生的对于民主政治的向往,但是也不可否认,其中亦不乏西方知识霸权对中国历史撰写者群体精神的影响。周宁曾指出:“的东方专制主义形象,既是‘停滞帝国’形象的延伸,又是对它进一步的解释。……西方的东方专制主义话语起源于希腊,复兴于文艺复兴时代。中国形象作为‘孔教理想国’的时代,人们想不到将君主开明、政治廉洁、道德淳朴、文化优雅的与邪恶的东方暴政联系起来。直到启蒙运动后期,东方专制主义话语才开始‘收编’中国形象。”[25](p11)而民国教科书编纂者们不加过滤就匆匆消费了这些概念,并把这些引入的概念通过教科书传播于社会,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不啻为西方权力――知识霸权在中国社会扩张,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诚如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部分党员“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现象进行了批评,并直接指出:“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26](p798)可见,对中国传统历史包括政治形态的西方式误读,是整个近代社会知识界中普遍现状。而这种自清末民国以来的认识趋向,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做出学术上的理性反思,恰恰相反,当下我们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认识仍然没有走出民国知识精英设计的分析路径与西方知识精英设计的话语结构,对其否定、批评之说至今不绝于耳。如果说民国期间知识界是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话,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民族自信与自尊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对待传统应该更加理性,真正从学术上做出符合中国自身历史事实的分析。

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民国知识精英把中国古代政治组织形式称为“专制政治”有其一定合理性,符合中国部分历史真实。因为考察中国古代各朝的权力运行机制,我们发现中央权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于皇帝手中,皇帝具有无上的权威与尊严。这一点其实在民国至今的政治学著作中已有无数次论证与说明,我们无须在此赘述。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中国广大的边疆或者说中央核心权力所不及的京畿以外边缘地区,皇权权威与控制力是否就有效,事实上也是一个值得具体地深入研究的问题。梁启超说:“中国之地太大,人太众。……其于民仅羁縻勿绝,听其自生自养而已。我民因君相不代我谋,于是合群以自谋之。积之既久,遂养成此一种政体。故以实情论之,一国之内,实含有无数小国。朝廷之与地方团体,其关系殆仅如属国。政府与民间,痛痒不甚相关。无论何姓代有天下,而吾民之自治也如故。”[27](p260)应该说,就广大边疆地区而言,其统治方式也许有多种,或者说其权力的来源有多种,皇权非权力唯一合法性基础。就以统治力非常强大的汉、唐、明、清等朝来说,其中央权力能量的传导也是有限的,对西北、东北、西南、东南等广大边疆地区“统而不治”的情况也是常态,所以和亲与羁縻怀柔等政策常见于史书中。也许杜赞奇提出的“复线历史”[28](p3)更符合中国古代政治统治方式的真实存在。其实,民国精英们提出中国古代“专制政治”统治之说,其政治推销作用远远胜于对中国古代政治事实的描述,在特定时代对于民众的思想启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把此认识作为一种公式,去笼统表述中国古代政治的组织制度,现在我们认为是不全面的,也制约了我们对古代政治组织形式中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地方与地方、边疆与边疆间复杂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J].近代史研究,2008,(4).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傅运森.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1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4]傅运森.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5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5]傅运森.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6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6]吴研因.新法历史教科书(第1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7]吴研因.新法历史教科书(第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8]吴研因.新法历史教科书(第5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9]徐映川.复兴历史教科书(第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0]吕达.陆费逵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2]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1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3]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2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4]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6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5]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9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6]朱翊新.新主义历史课本(第2册)[m].上海:世界书局,1932.

[17]储.北新历史教本(第1册)[m].上海:北新书局,1932.

[18]教育总署编审会.高小历史教科书(第1册)[m].北京:著者自刊,1940.

[19]教育总署编审会.高小历史教科书(第3册)[m].北京:著者自刊,1940.

[20]国立编译馆.高级小学历史(第4册)[m].上海:国定中小学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1946.

[21]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2]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中小学教材[G].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23]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4]李侃.中华书局的七十年[a].李侃史论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5]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6]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