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语文八上总结十篇语文八上总结十篇

语文八上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8:50

语文八上总结篇1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语文,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情况,感慨良多,不知是该闭门思过还是该怪罪学生的不争气。总之,一个学期以来总有许多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开去。现就本学期本人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教学态度自认为还是挺不错的,每篇课文不能说总是阅读上五六遍,但也能先要求自己至少读个两遍。但对于重点的课文总能多读几遍,每个问题也总能经过多方的思考以达到让学生思考并思有所获的地步。在课堂上常常是走到学生当中去,尤其是学生在讨论时总是走到学生当中与他们共同探讨。在课堂朗读中要求学生读的同时,自己常常是先示范读一遍,以至于有的学生说:“老师这篇文章好像就是你写的。”我自己觉得这个学期的教学态度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在教学中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册书单元教学的性质很强,每单元都有一个相关的主题,比如议论文单元、小说单元、说明文单元……因此在教学中就注重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并以每篇课文作为范例进行教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他们展开讨论,让学生有意识思考,有兴趣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每堂课都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备好学生,知道学生喜欢课外的知识,于是每节课前就由我自己给学生讲一个课前小故事,让学生起来复述,并让同学讲讲故事讲了个怎样的道理或从故事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这样既锻炼自己的朗读水平,也让学生从小故事当中学到一点做人的道理,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课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课文的迁移积累也是本学期很注意做的一件事,每课都会向课外或生活延伸,作业设计也注意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的设计。即专家所说的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

3、作文教学也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命题灵活,形式也多样化了。比如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军训和运动会,因此本学期就有两次作文有关这方面的,因是学生亲眼所见的,写作中就多了几分真实性和真切的情感,作文水准也提高了许多。周记就让学生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做些摘抄,写一写读后感,有时还有意识将课堂延伸让学生写在周记上。还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也有所区别,因人而异,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比如周记我让作文水平中下的同学就摘抄,而中等以上的同学就要踏踏实实的写每周发生的重要的大小事,或在摘抄的基础上写出相对应的感受想。而作文也有区别,一些有能力的作文字数就要求600字以上,而一些后进生则要求450字以上则可以。一课三练一部分可以只同学做第一、二部分,一部分同学则需全部完成。

4、注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由于本地区学生受方言的影响,对语文的学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待语文科目较不重视,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只有多抓学生的优点,让他们意识到有人关注他们,有人在乎他。当然这种做法收效甚微,但我还是要关注他们,毕竟他们也是班级中的一员,在学习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教育理论中有一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所以我不能放弃每一位同学。

5、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这学期准备了一节公开课,历时半月,虽然个中滋味无人知晓,但能积极参与这种有意义的教研活动,我还是感到很开心。同时也听了不少其他老师的课,感觉收获颇多.

语文八上总结篇2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全国性对已完成高年级阶段课程的英语专业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八级要求进行的考试。翻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总比重占全部考试的20%,由汉译英和英译汉两部分组成,每部分为一个连续篇章。从历年翻译试题的归纳总结来看,各年的翻译选段都围绕人文话题,以人生哲理、个人见闻和随想为主,语体较为正式。在汉译英试题的汉语原文中,四字格出现的频率较高,如何准确地翻译试题中的四字格是考试的一大关注点和得分点。而在英译汉试题的汉语译文中,如能恰当地运用四字格则能达到增添文采、锦上添花的效果。本文以专八翻译试题为例,分析汉译英中汉语四字格的具体翻译方法,英译汉中译语四字格的运用标准和场合。一、四字格简介四字格,指的是四字短语或词组,是汉语有的词语组合现象,既包括汉语成语四字格,也包含非固定的普通四字格。“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和短语。”[1]“汉语成语有百分之九十七采用四字格。”[2]而汉语中的普通四字格形式不固定,可根据具体语境自由搭配组合。汉语四字格因为其特有的修辞效果和美学价值——“音韵上的节奏美,形式上的整齐美,内容上的意象美,行文上的简介美”[3]而在汉语写作和翻译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恰当得体地运用四字格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但使用场合需加以注意,不可滥用、误用而因词害意。从历年专八翻译试题的归纳总结看,四字格在其中的运用也有广泛的趋势。如何准确地翻译汉译英试题中的四字格是考试的一大关注点和得分点,如何在英译汉试题翻译译文中恰当地运用四字格也值得探讨。二、汉译英试题中汉语四字格的翻译从2001~2011年专八翻译试题的总结归纳看,汉译英试题涉及记叙、散文和论说三种体裁。围绕人文话题,以人生哲理、社会现象、文化生活、个人随想为主,语体都较为正式。几乎每一年的翻译试题原文中都有汉语四字格的出现,但其翻译并不是单纯机械地从英语中找一个形式与之相应的译文来处理。经总结,专八汉译英试题中汉语四字格翻译的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语境,把握意思翻译专八汉译英试题中汉语四字格时,应结合试题的整体语境,分析出真正的具体意思,而不是其字面意思进行翻译。例(1):“得病以前,我受父母宠爱,在家中横行霸道。”(2003年真题)“横行霸道”在文中指“我”在家中做事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所欲为,可以翻译为getthingsdoneone’sownway。全句可译为Beforeifellill,ihadbeenaspoiledchildofmyparents,gettingthingsdonemyownwayinthefamily.2.分析结构,正确表达除了结合语境把握四字格的正确意思外,在翻译专八汉译英试题中汉语四字格时,四字格本身的结构也应加以分析,以便得到正确的译文。例(2):“因此我们的苦闷,基本上比西方人为少为小;因为苦闷的强弱原是随欲望与野心的大小而转移的。”(2006年真题)“为少为小”是并列结构,语义重复,意思其实就是“少”,用lessthan翻译即可。全句可译为therefore,ourbitternessanddepressionarebasicallylessthanthoseofwesterners,becausetheintensityofwhichisgrowingwiththeexpansionofone’sdesireandambition.3.结合句式,灵活处理在翻译专八汉译英试题中汉语四字格时,不仅要能够结合语境,分析出四字格在试题中的真正意思,还要再结合译文的整体句式,做相应的灵活处理,以翻译出意思正确又符合语法的译文。例(3):“我在山坡的小屋里,悄悄掀起窗帘,窥见园中大千世界,一片繁华,自己的哥姐、堂表兄弟,也穿插其间,个个喜气洋洋。”(2003年真题)句中的“大千世界”“一片繁华”是指掀起窗帘看到的花园中的热闹场面,可译为thebustleofthekaleidoscopicworld;“穿插其间”指在宾客中穿梭来往,可结合整体句式,翻译为句子的谓语部分,即shuttleamongtheguests;“喜气洋洋”指的是心情愉悦的状态,可用分词短语的形式处理,做句子的插入成分,即fullofjoy。全句可译为inthesmallhouseontheslope,iquietlyliftedthecurtain,onlytopeepatthebustleofthekaleidoscopicworlddowninthegarden,andmyeldersisters,brothersandcousins,eachfullofjoy,wereshuttlingamongtheguests.出现在历年专八汉译英试题中的汉语四字格,既有固定的成语四字格,也有非固定的普通四字格。翻译这些四字格时,不应只是一味机械地从英语中寻求形式与之相应的短语来处理,而应结合试题原文语境,灵活处理,这样才能正确地翻译试题中的汉语四字格。三、英译汉试题中汉语四字格的运用“四字格是汉语的独特优势之一,是汉语美学的个性和强项。”[4]在英译汉翻译中使用四字格,是发挥译语优势的鲜明体现。由于四字格形式工整,言简意赅,节奏感强,在英译汉译文中恰当准确地使用四字格,会使译文妙笔生花,富有文采。从2001~2011年专八翻译试题的归纳总结看,英译汉试题涉及论说、散文和演讲三种体裁,围绕人文话题,以人生哲理、生活感想、写景抒情为主,语体较为正式。在汉语译文中可结合试题原文体裁文体、语言风格恰当运用汉语四字格,发挥译语优势,达到译文优美的效果。具体的运用标准和场合如下:1.引言引用的翻译在专八英译汉试题原文语言正规,行文流畅,尤其是引用了简洁的引言的情况下,可以恰当地在译文中使用四字格。例(4):“asalberteinsteinoncesaid,‘Lifefortheamericanisalwaysbecoming,neverbeing.’”(2003年真题)此处的“becoming”和“being”形成一对概念,前者表示动态,即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后者表示静态,表示已经存在且不再发展。全句可译为:正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那样:“对美国人来说,生活总是在发展变化中,从来不会静止不变。”在译文中将“becoming”和“being”这一对相反概念的词用四字格“发展变化”“静止不变”来表达可达到用词整齐、简约凝练的效果。#p#分页标题#e#2.特殊句式的翻译除了在翻译引言时可适当使用四字格,在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中使用四字格尤其可以体现译语的优势,如平行,排比,对比,对偶的句式。例(5):“theyareawarethatthereisadifferencebetweenbeinglovingandactingloving,betweenbeingstupidandactingstupid,betweenbeingknowledgeableandactingknowledgeable.”(2002年真题)原文中既用到了三个排比句式,“adifferencebetween…and…”“between…and…”“between…and…”又在每一个排比中有对比,“being”指的是“真的在做”,其反面是“acting”“假装”。在译文中恰当使用四字格体现这些排比和对比,会使句式整齐,有鲜明的对比意味。全句可译为:他们深知,在关爱他人和假装关爱之间,在愚顽不化和大智若愚之间,在学识渊博和貌似才高之间是有区别的。3.简洁有力的气势在专八英译汉试题原文气势磅礴、简洁有力的情况下,译文中如能恰当使用四字格,会达到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形式工整、节奏强烈的效果。

语文八上总结篇3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二册《数字杂说》怎么教才好呢?思索良久,我决定就从数字这儿说起。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预习任务:收集含数字的成语、字谜或对联和含有数字的诗,并把它制成小卡片。

经过一番充分准备,我步入课堂。由于学生做好了充分准备,所以回答问题十分踊跃,连平时根本不发言的同学也争相回答。经过发言,把学生制作的卡片整理如下:

成语卡片:一言九鼎,一了百了,一刀两断,一干二净,一日三秋,一目十行,二龙戏珠,三长两短,三头六臂,三番五次,三言两语,四通八达,四面八方,四分五裂,四平八稳,五湖四海,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六神无主,六亲不认,七嘴八舌,七上八下,七拼八凑,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十羊九牧,十室九空,百发百中,百川归海,百口莫辩,百依百顺,千山万水,千变万化,千钧一发,千锤百炼,万马奔腾,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事如意,万事大吉,万古长青,万古流芳。

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儿童六七个,八九十枝花”(李白);“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在学生列出这样一些材料时,我便为学生补充了用数字入诗的优点:以数字写景,景人;以数字写人,栩栩如生;以数字记事,灵活自如;用数字抒情,情趣更浓;以数字说理,言简意明等等。

看到同学们一个个意犹未尽,我便又补充了一些关于数字的诗、对联、谜语,列举如下:

诗:“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归。一山一水一寺中,一林黄叶一僧归”(《一字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杜牧);“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八百里分麾下渌,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伦文叙《百鸟诗》)。

(中间留几分钟学生自己品味数字入诗之妙)

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十”;“近视千山五百出,远望九州十八川”;“三塔寺前三座塔,五台山上五层台”;“地下七十二大贤,贤贤易色;天上二十八星宿,宿宿皆春”;“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做王侯”;“一船两橹三人摇过四仙桥,万瓦千砖百匠建成十佛寺”;“一塔峨峨,七层四面八方;只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谜语:0000(打一成语);三十比九(打一成语);七分钟加八分钟等于一千元(打一成语);二五(打一成语);八九不离十(打一字);一字十八有口,一字口中有十八(打二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连起来,大家都不愁(打一字);二十个兵,上北京,来到北京口,四人打前锋(打一字)。

(附谜底:万无一失;一念之差;一刻千金;低三下四;杂;杏、困;喜;燕)

在此基础上做个小结:“含有数字的诗、成语、谜语会让人觉得趣味横生,简练明了,意蕴不凡。如大家能掌握而且能熟练地运用于写作,将会使作文锦上添花。课后大家再去收集,并分门别类地做成卡片,以备日后查找资料。”后来,我去抽查了一些不同层次学生制作的卡片,其制作之精心让我惊讶之余暗暗涌上一股喜悦之情。这样做的确有助于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有了上面的基础,对课文的教学,便不费吹灰之力了。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很快归纳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数字的遗憾。结构形式为总―分。数字的发展史(即身世)含有四个阶段,并列成了表格。

为了使学习有个完美的结尾,在课堂的结束之时,我又让学生收集了一些古代年龄的古称:

襁褓――不满周岁

不惑之年――40岁

黄口――10岁以下

知命之年――50岁

金钗之年――12岁

花甲――60岁

及笄之年――15岁

古稀之年――70岁

弱冠――20岁

期颐――100岁

而立之年――30岁

语文八上总结篇4

“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我们广大中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我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决定在全校广大师生中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安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的阶段(2006年3月7日—4月3日)

1、于2006年3月27日(星期一)举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员会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开展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的“八荣八耻”讲话活动,会上关明校长作动员报告,老师代表进行表态发言。在校园内布置“八荣八耻”学习宣传栏,张帖“八荣八耻标语,营造“八荣八耻”的学习教育氛围。

2、对“八荣八耻”比照身边的言与行,向全校师生发出一份“知荣明耻”倡议书,号召全体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立足本职岗位自觉践行“八荣八耻”。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阶段(2006年4月3日—6月10日)

1、班以“八荣八耻”为内容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八荣八耻”内容深入每个同学心灵。

2、每个班级张帖“八荣八耻”标语,让每个同学牢记“八荣八耻”这一总书记的谆谆教导。

3、校广播站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系列报道,宣传“八荣八耻”,报道“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进展情况,宣传学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的人和事。

4、举办“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骨干培训班,以学生会干部、各班班长、团支部书记为培训对象,通过他们带动全体同学掀起学习“八荣八耻”的热潮,培训班学习以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5、用清明节时间,由团委组织开展一次“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辈遗志”的演讲比赛,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4月2日星期日上午8:00举行)6展“漫画作品创作大赛”,大赛由艺体组段海涛、党钢琴老师具体负责,交稿时间为4月3日之前,对获奖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并制作宣传手册。

7、全校师生中进行以“知荣明耻”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要求每班至少五篇文章,于4月20日之前交初一年级钟稳老师处,然后由语文教研组组织老师进行评选。

8、班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出一期“知荣明耻”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

9、五四青年节期间,结合纪念五四青年节,由团委发展一批新青年学生入团并进行入团宣誓。

10、结合开展建设“无脏话,无垃圾”校园活动,设立文明监督员,督促同学们行光荣之事,拒耻辱之事。

11、六一期间,结合庆祝六一儿童节,在七年级学生中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主题内容的讲故事比赛,由团委学生会主办,让同学们以身边的人与事为素材,根据荣耻的标准自编小故事,并进行公开演讲。

12、设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专栏,将学习活动中涌现的先进的人和事,学习心得,优秀稿件,及时进行张贴和宣传。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06年月11日——7月1日)

1、各班根据本次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认真的总结,由班委会指定专人执笔撰写总结报告,6月15日前各班将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活动总结报告交送政教处。

2、各班评选出学习活动先进个人2名,于6月15日前报于政教处,由学校进行统一表彰。

3、校将根据本次学习活动的记录和检查,评选出学习活动先进集体6个。

4、学校将于6月下旬召开学习活动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我们坚信,在我校全面深入开展学习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一定能够使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通过组织学习,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从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我校和谐、健康、文明校园的建设。

语文八上总结篇5

[关键词]赫哲语;濒危现状;调查

赫哲族自古以来生息繁衍于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赫哲族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载于《左传・昭公九年》的西周时的“肃慎”,与历代史籍中所载的“挹娄”、“勿吉”、“黑水”和“野人女真”等有历史渊源关系。辽设“五国部”。金设胡里改路(依兰哈喇)统辖其地。元时,设“开元路”、后置“水达达路”。明在黑龙江口附近(今俄罗斯特林)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清初时“呼尔哈部”、“窝集部”、“瓦尔喀部”、“萨哈林部”和“使犬部”为赫哲族所居地,雍正十年(1732)设立三姓副都统。民国初年,赫哲语归属依兰兵备道统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工作将赫哲族正式确认为“赫哲”。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赫哲族人口为5354人,黑龙江省3613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7%。

八岔赫哲族乡位于我国版图的最东北角,黑龙江省同江市的东北部,距县城118.5公里,东经133°32′,北纬48°12′。地处三江冲积沼泽化平原同抚三角洲,东北部与抚远县接壤,南交金川、银川乡,西接临江乡,北傍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总面积508.16平方公里。八岔乡辖八岔村、新强村、新胜村、新颜村四个行政村,八岔村为赫哲族村。2013年,辖区总人口3558人,汉族人口为3009人,占总人口85%。赫哲族(也有个别满族、蒙古族等4个少数民族)人口549人,占总人口15%。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属黏着语类型。赫哲语同满语、锡伯语、鄂伦春语和鄂温克语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赫哲族自古以来就以渔、猎为生,语言中关于鱼类、野生动植物及渔猎业生产工具的词汇十分丰富。仅有关鱼的名称就有40余个,有关野生动物(包括野兽和野禽)类的有58个,有关野生植物类(包括树木和野菜类)的有89个,渔、猎生产工具类75个。赫哲语言就是一部赫哲语的历史。

一、赫哲语转用汉语情况

1934年出版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载赫哲语“以赫哲语为主干,加入满洲语、蒙古语、古亚洲语及小部分汉语。”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组织对赫哲族开展社会历史调查,于1959年初步完成的《赫哲族简史》这样描述:“赫哲族由于人口少,居住极为分散,很早即与汉族杂居,相互往来,现在男女老幼都通晓汉语,汉语已成为运用自如的世纪工具。儿童从幼年即学习汉语,入学后都学汉文。学校全用汉语、汉文教学。”到了上世纪80年代,赫哲语渐趋衰微,安俊先生根据1982和1983年的调查资料编著的《赫哲语简志》中:“在清代赫哲人曾使用过满文,现只有极少数的老人还会背诵满文的‘十二字头’的一部分。赫哲族由于长期同汉族人民杂居,在社会生活中都已把汉语作为口头和书面交际工具,除特殊情况外,极少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一般来说,现在的情况是:五十五岁以上的人还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五十五岁以下四十岁以上的人只能听懂或说一些本民族的简单的话语,三十岁以下的人对本民族语言则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

2001年何学娟等研究员按聚居区和次聚居区两个区域对赫哲族赫哲语掌握情况进行了入户问卷式调查。以掌握单词数量为标准(将掌握2000个单词以上、300-1999个单词定位“掌握”,将掌握1-300个单词和不掌握归为“不掌握”)进行了赫哲语掌握程度的统计。统计结果为,八岔村的赫哲语掌握情况是:25.53%的人掌握,74.47%的人不掌握,是街津口村、四排村、敖其村、抓吉村等5个聚居区中掌握情况最好的。其次是街津口村,20.94%的人掌握,79.06%的人不掌握。而敖其村和抓吉村没有一个人会说赫哲语,四排村也只有0.7%的人会说赫哲语,99.03%的人不会。

吴宝柱等研究员2001-2002年,对八岔、街津口、四排、敖其、佳木斯市、饶河镇和抚远县赫哲语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为赫哲族中94.26%的人已转用汉语。

二、八岔乡赫哲语言状态

2013年至2014年春笔者对八岔村赫哲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八岔乡所辖的八岔村为赫哲族村,共204户,508人。与赫哲族通婚的汉族人及户籍为“赫哲”的汉族人有220人,6岁以下儿童43人,具有语言能力的赫哲人为245人。此外,机关、学校、和医院等单位赫哲人有18人。

本次调查对象为八岔乡有赫哲语言能力者共有262人(1人患病丧失语言能力不纳入统计)。调查结果为,有6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完全掌握赫哲语;有3人能听懂全部或大部分,会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在提示情况下能说上百个词汇);60年代出生的年龄在50岁左右的人中,约有10人能听懂一部分赫哲语,会说简单几句日常用语;70年代有2人会说并能听懂几句简单的话;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既听不懂也不会说。如果也将“掌握300个词汇以下”和“不掌握”记作“不掌握赫哲语”,八岔乡目前有2%的人掌握赫哲语,有98%人不掌握。较2000年左右的25.53%和5.74%下降了23.53和3.74%。

从年龄结构来看,赫哲语掌握者集中在高龄人群。通晓赫哲语的人年龄在76-90之间;能够听懂大部分、会说简单词汇的人年龄在60岁左右;仅能听懂几句、会说几个简单句子的人在50岁左右。通过以上可以发现,80岁左右至以上的赫哲族老人都有赫哲语的使用能力,而70到60岁之间却仅有3人(听力强、说的能力薄弱),再下一个年龄段60到50岁之间却仅有10余人左右(略懂赫哲语)。

掌握赫哲语人数在同年代出生人中的比例也迅速下降。据统计,30、40年代出生者掌握赫哲语的比例为100%,50年代出生的人则下降到了20%,60年代出生的人比例为23%,70年代又大幅降到5%,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就没有掌握赫哲语的了。

赫哲语使用人数减少的同时,使用赫哲语的交际场合也逐渐转变,从“任何场合使用”到“生产生活中使用”缩小到“仅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最后“任何场合都不使用赫哲语”。赫哲语的语言交际功能正逐渐退化。

三、结语

“根据2000年2月在德国科隆召开的濒危语言学会议所拟定的标准,语言的生存状态可分为7个等级,分别是(1)安全的语言(safe):前景非常乐观、群体内所有成员包括儿童都在学习和使用的语言。(2)稳定但受到威胁的语言(stablebutthreatened):群体内所有成员包括儿童都在学习和使用、但总人数很少的语言。(3)受到侵蚀的语言(eroding):群体内部的部分成员已转用其它语言,另一部分成员包括儿童仍在学习和使用的语言。(4)濒危的语言(endangered):所有的使用者都在20岁以上、且群体内部的儿童已不再学习和使用的语言。(5)严重濒危的语言(severelyendangered):所有的使用者都在40岁以上、而群体内部的儿童和年轻人都已不再学习使用的语言。(6)濒临消亡的语言(criticallyendangered):只有少数70岁以上老人还在使用、而群体内几乎所有其它的成员都已放弃使用的语言。消亡的语言(extinct):失去了所有使用者的语言。”

根据这个标准,那么八岔乡的赫哲语至少在60年代就已处于“濒危的语言”,80年代处于“严重濒危的语言”,而本世纪开始,赫哲语就已进入了“濒临消亡的语言”。八岔乡赫哲语在我国赫哲族居住地区是语言保留状态最好的,尚仅有6位老人能够完全使用赫哲语交际,全国能用赫哲语交际的人不超过十几位,均是70岁以上的老人,赫哲语已步入濒临消亡的边缘,可以预见,随着这些老人的离世,赫哲语就会真正变成为“消亡的语言”。

参考文献:

[1]吴宝柱.赫哲语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满语研究,2003.

[2]何学娟.濒危状态的赫哲语[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刘宝俊.论语言的濒危和消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4]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民族出版社,2003

[5]民族五种问题丛书黑龙江省编写组.赫哲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7

语文八上总结篇6

十岁以内的年龄别称大致有周、垂髫、始龀、幼学等。

周就是周岁,袁枚的《祭妹文》里有此称代:“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耳。”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人不剃发,童子自然下垂的短发谓之“髫”。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垂髫”即为这个年龄段。始龀,又叫“童龀”,刚刚换牙之意,代七八岁,如《愚公移山》:“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幼学为十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而于是之的《幼学纪事》,则是幼年求学意,不能与十岁划等号。

总角年龄跨度较大,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古时儿童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在头顶上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像《林黛玉进贾府》:“这院门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这里的“总角”已能伺候人,起码十岁开外。

十到二十范围内的年龄称谓主要有豆蔻、志学、束发、及笄、二八、弱冠等。

豆蔻本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杜牧《赠别》诗用“豆蔻梢头二月初”形容少女的美丽,现今仍有“豆蔻年华”之说。志学,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老舍自传》中云:“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归有光《项脊轩志》里“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即这个岁数。及笄是女子十五岁。笄,就是簪;女子十五岁许嫁时行笄礼,结发插簪,源于《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二八十六,成语“二八佳人”即十六岁美女,语出苏轼《李钤辖座上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女渭城歌。”弱冠指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弱,年少,因二十岁的人体骼尚未发育健全;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束发戴帽,以示成人,可娶妻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也。”左思《咏史》诗云:“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三十岁至一百岁之间的年龄全为整数代称。而立代三十岁,不惑代四十岁,知命代五十岁,耳顺及花甲代六十岁,古稀代七十岁,八十称耄,九十称耋或胡,一百岁叫期颐。其中好几个代称出自《论语》。

语文八上总结篇7

高校外语教育规划,作为语言规划的一部分,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安全等重大方面(胡文仲,2011)。1949年新中国建国至今,国家综合实力的崛起、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显而易见。国家高校外语教育(以大学英语为主)同样历经了60余载的风雨变化。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国家的外语教育建设规划,尤其是英语教学规划至关重要。如何对我国外语教育进行有效规划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社会、教育界等各个层面关注与探讨的重大问题。

长久以来,基于国家高校外语教育规划问题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传统研究手段和方法,如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和对比研究的方法。魏芳(2015)通过回顾建国六十年来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并总结了各个时期的规划效果和影响,同时与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作对比,丰富了我国在语言教育政策和规划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胡文仲(2009)也基于历史研究与文献法,总结了新中国60年以来的外语教育发展,并认为尽管我国外语教育已取得巨大成就和重大进展,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外语教育政策和整体规划的缺失,理论研究与创新的缺失等等。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将目光转向语言教育规划问题上,然而初步的分析与研究大多停留在历史回顾和总结反思层面,缺乏语言政策规划领域中相关理论框架的支撑,未能将每一时期国家高校外语教育的特点、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以科学的手段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因此,本文将在总结我国高校外语教育规划发展的基础上,利用Cooper(1989)的“八问方案”(accountingscheme)理论框架,考查不同时期下,高校外语教育的实施者、受影响群体、实施行为、实施目的等,以此进行客观对比分析,并试图预测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新定位。

二、基于“八问方案”的高校外语教育规划的问题探究

语言规划领域最初理论框架的建立一般都认为是挪威社会语言学家Haugen的贡献。然而实际上最先使用本?w规划(corpusplanning)和地位规划(statusplanning)这一对概念的是德裔加拿大人类社会学家HeinzKloss(赵守辉,2008)。从国家的宏观层面上看,语言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个民族其文化的容器和身份的象征(刘海涛,2007)。在中国大陆,最早涉及的国内重大语言规划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普通话的推广,汉语拼音运动以及汉字简化运动。这三大语言规划问题本质上都是关于国家共同语的修订、改善与发展,而涉及外语教学方面的国家外语教育规划却较少受到关注。

基于在Haugen的2*2模型,Cooper首次将“语言的教育规划”,也就是“习得规划”这一概念进入了语言规划领域,扩大了学科发展。教育因素的加入,使得国家、社会、以及受众之间的关系得以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习得规划不仅仅包括了多语环境下的国家共同语习得和相对弱势的少数语种习得,同样也包括对一个国家的外语教育和习得进行规划。Cooper(1989)的另一重大贡献还在于提出了“八问方案”的理论,他用一句话来描述任何一项语言规划不可回避的八个主要问题。

在新中国六十年以来的外语教学成就的得失研究中,胡文仲(2009)将我国高校外语教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1949-1965年:这一阶段外语教育形成的新格局,同时为后期的外语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1966-1977年:文革阶段是整个国家社会发展各方面停滞甚至是倒退的十年,高校外语教育同样也遭到严重破坏。3)1978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全球化的浪潮,外语教育改革铺天盖地,全面展开。在当今,高校外语教学依旧保持着繁荣发展的姿态。

我国初期的高校外语教育规划在国家“权威规划机构”的领导纲要下,与国家政治外交发展密不可分,外语教育的规划形成的是自上而下的规定。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浪潮,外语教育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变革以及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交流融合而带着自发性的不断变化。社会发展这一因素逐渐代替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角色,成为了引导我国高校外语教育发展的隐性力量。

Zhao和Baldauf(2008)曾就Cooper的“八问方案”理论框架,考查了1986年前后中国语言规划实践中汉字规划的发展变化及特点。本文也将采用Cooper“八问方案”的理论框架,主要考察分析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发展和规划特点。

(一)高校外语教育制定实施者的改变

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外语教育是完全的自上而下,并且由权威决策机构制定,行为的实施者仅限于国家机构或政府部门,高校外语教育规划与国家政治走向、外交政策相挂钩。因此,初期的外语人才培养大多限制于国家外事干部队伍。由此可见,初期的高校外语教育受众小、纲要性以及政治性质较为强烈。而自1986年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育包括高校外语教育的制定不再是国家权威部分“一手包办”,外语界专家学者、各级外语教师以及在校学生的声音与建议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予以采纳,国家的适度放权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直接参与政策规划的制定。而外语教学的对象也扩大到全体中小学和高校学生,逐步加强国家外语能力建设。

(二)由工具观向资源观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的高校外语教育规划目标是单向的,培养外语人才是为了吸收其他先进国家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该时期的外语教育规划与国家对外政策紧密相连,并且外语的工具性作用占主要地位。然而,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外语教育的人文性作用日益突出。从个人发展需要来讨论外语学习意义的话,语言是促进人的心智发展的重要工具(丁仁仑,2013)。总结而言,我国高校外语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1)国家层面:致力于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任务不仅在于吸收、借鉴国外知识与经验,更应该将中国国内的贡献与成就带向世界;2)个人层面:外语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构建语言形式与其所表达思想之间的桥梁。这样看来,外语教育制定的目的不仅仅关注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宏观层面,更应该个人发展的微观层面纳入考量。

语文八上总结篇8

关键词:十八大报告语言特色语言魅力

语言是思维内容的外在表达和充分体现。语言特色,是指一定的语言表达区别于其他语言表达的独特风格。形象生动语言是精深思想内容的生动表达,彰显人类语言的文明魅力和时代特色。语言魅力是指语言的吸引力和表现力。党的十八报告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魅力,生动表达和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深刻内涵。本文着重从十八大报告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魅力视角,加深对十八大报告思想内涵的深刻理解。

一是语言清新优美。十八大报告语言清新优美,像和谐的满眼春风,读起来使人心旷神怡。如十八报告科学谋划一个总体战略布局。由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这是十八大的一个重大创新亮点。涵盖中国特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外交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并有许多新的提法和新的亮点。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两个加快”: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个新提法。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要“四个着力”。一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四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四个着力的核心是实现四创新。在经济发展道路上,要“四化道路”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良性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立足点从“速度至上”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的思想,为转变发展方式指明了根本方向。“四化同步”思想、“创新驱动”思想、“质量和效益优先”思想是十八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的三个重点和新亮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四个创新”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把创新驱动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是十八大的一个重要创新亮点。政治建设总的建设要求:紧紧围绕人民民主这面旗帜,要“三个更加注重”、“一个突出”。“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治国管理中的作用。“一个突出”: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既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建设的七项要求中有四个新亮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一个新提法。提出“四个层面”的民主协商:第一,基本制度层面的协商民主;第二,社会生活层面协商民主;第三,党际关系层面的协商民主;第四,基层自治层面的协商民主。二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新提出“四分开”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四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监督体系。这是一个新亮点。十七大提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运行?十八大作了明确回答。即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网络监督。从而真正让权力在阳光运行。文化建设总的要求是:两个方向(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和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三贴近原则(实际、生活、群众)。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建设总的思路是: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三公平”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新亮点。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与十二大问题并列论述,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大新亮点。总体思路是:一是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五大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二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是一定要更加地珍爱自然和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一个创新亮点。上升到规律性层面新认识,是党的建设的新境界。在总体思路上:全面加强“五大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并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制度建设前面。既符合逻辑,更符合民心民意!这是一个新排序。“强化‘四自’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建设的“五自能力”是十八大报告的又一个创新亮点。

二是语言简洁精准。如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报告还明确提出了“四个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着眼特点,着眼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矛盾原理的经典要义。报告强调指出:开辟一条道路,创立一个理论体系,确立一个基本制度。要“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总思路”:即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总任务(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一个宏伟目标:一是建党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是建国10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综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报告强调指出:一是在战略机遇期上要“三个赢得”:“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二是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五点要求”:“五点要求”的最大亮点: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万亿元人民币。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写入主题报告。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的概括。这个概括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作了具体表述。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的凝练。在公民道德素质方面。具体提出加强“四德”、“三弘扬”“四信”。“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三弘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代风尚,真、善、美。“四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上升到党建科学化水平和战略高度。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三是语言人文关怀。“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个新提法,提出了很高的标准,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把教育放在社会建设的首要一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特别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指明了根本方向。推动实现更高就业。提出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创新亮点,更是百姓关注的热点。第一,实现“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第二,多渠道增加居民则产性收入。第三,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上述十八大报告语言表达的人文关怀,就会像阳光一样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冰雪,就会像春雨一样滋润人们的心田,就会像黄莺一样唤醒孤寂冷漠的心。

四是语言内涵精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这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概括,这里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增加了时代特征。以前从未这样表述过。这大大丰富了历史经验的科学内涵。建党九十多年来的最高成就是,开辟了一条道路,创立了一个理论体系,确立了一个基本制度。这里一个突出亮点比十七大报告多了一个基本制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是十八大报告的灵魂和实质。应当倍加珍惜。报告主题思想中的“攻艰克难”四个字意味深长!强调必须清醒认识“三个没有变”:一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三是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报告还特别强调指出“三个依然”:一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三是腐败问题依然严峻。从国情严峻考验看:国内改革开放和利益调整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风险期。官民、劳资、警民三大矛盾十分突出。从世情严峻考验看:当中国进入第二大经济体后,西方世界冷战思维和冷战心态更加复杂:经济上的贸易战,政治上的分化战,军事上的包围战,思想文化上的渗透战更加激烈复杂!从党情严峻考验看: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大危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五是语言意境高远。读十八大报告优美文字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不仅养眼,而且养心,滋润灵魂,提升境界。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十八大一个重大贡献,一个重大亮点。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转化为“四个更加自觉”地基本要求就由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是一个新提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注释:

语文八上总结篇9

作者:王玉超刘明坤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如《东西晋演义•西晋卷之一》写夷夷兵犯没鹿回时道:“力微曰:‘韩信连百万之众,收四海之地,平秦灭楚,取赵协燕,功盖天下,名闻古今。张良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匡扶社稷,担担乾坤,以三寸之舌,开四百年之基,成汉室之业,皆此二人之力,高祖所谓人杰。臣于大王,无尺寸之功,止一马之力,何敢受其赐也。’宾曰:‘富贵之事,世人贪之,恐不得至,卿何固辞?今授卿一所。吾欲南霸天下,欲卿效张良、韩信之立勋,故有是命,卿何却之?’”力微与宾客的这段对话,既明白易懂,又不失文雅典重,西晋人物借汉代典故论说道理,不仅符合人物的时代和身份,还与八股文不言后代之语的要求吻合。通俗小说演绎历史事件,人物的语言理应具有古文特征,作者将骈对偶句纳入小说人物之口显然恰到好处。骈丽对偶的语言大量出现在明清小说中,这与八股文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绝大多数的明清小说作者经历了长期的八股文训练,他们在最初习业阶段就练习嘱对,对骈偶语言尤为谙熟,当他们转作小说时,自然会情不自禁地使用骈丽语言,这种情况一般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的。其次,小说作者往往带有炫才心理,他们像“掉书袋”一样,故意将简明的语言对偶化,使之骈丽、古奥,以示自己的文采。这些书表策判、短篇描摹或杂入的骈文偶句,虽不能说是多余部分,但是,如若将其删除也不会妨碍小说意思的正常表达,可以说,它们既不会破坏小说的完整性,也可以让小说作者一展文采。再次,明清小说作者大多是科举中的落第者,他们往往将科举中未能实现的愿望放置于小说的虚构情境之中,大量书表策判的书写,其实是小说作者为官作宰的体验。另外,明清小说与八股文一样形成了骈散结合的模式,只是八股文是骈中有散,明清小说是散中有骈。八股文除破题、承题、起讲、收结之外,正文主体部分以骈为主,小说将骈文纳入其中,在散化的叙事语言中不时杂入骈文,虽以散为主,骈文却随处可见。八股文的对股结构决定了对偶语言,但是八股文的对偶语言有相对的对偶和绝对的对偶两种形态,有时只是两股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小说运用的骈体形式同样具备这两种形态。最后,明清小说是通俗文学,最初的产生是为了适应普通大众的欣赏口味,它始终未能登上雅文学的殿堂,但是随着明清文人对通俗小说的接受和参与创作,小说的文人化成为发展趋向。其中骈丽文字是主要表现之一,它既是小说作者必然使用的语言类型,也是文人阅读群体乐于接受的重要原因,究其文人化趋向的根源,还是与八股教育不能脱离关系。人们对骈丽对偶的语言风格,一直存在褒贬、取舍的争议。但是,到了明代科举时期,八股文却将骈丽对偶作为了主体形式,这种常常被认为“戴着镣铐跳舞”的八股文,在以立意为主的前提下,将骈体对偶形式运用得恰当自如,无刻意为之的痕迹,这一特点也明显地体现在明清小说作者的笔下。将明清小说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的小说与明代之前对比,明代中期以后的小说中虽然书表策判、短篇描摹的语段仍然存在,但随时杂入叙事中的骈偶语言明显增多了。骈偶语言可以出现在人物语言中,也可以出现在作者的叙述中,这些骈丽语言与小说的正文叙事融为一体,原本作为小说中的描摹短篇不再独立成章,小说更具整体性、典雅化。这种化描摹短篇为骈偶叙事的用语方法,笔者姑且称之为“化整为零”法,这种方法与八股文骈散结合、共同成章的方式是相同的。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作者从写作八股文到转而写作小说,将八股文骈散结合的用语方式运用于小说叙事中,久而久之形成的这种“化整为零”法,这正是通俗小说中短篇描写逐渐消失的重要原因。通俗小说起源于民间说书,与讲唱文学关系密切,自产生之时就有短篇描写穿插其中,直至明代仍然如此,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英烈传》等都有大量的短篇描摹语段,这种方式一直延续至清代。但是查考明清小说发现,从明代中期开始,小说中的短篇描写逐渐减少,有的只在开头或结尾以诗词形式出现,相当一部分小说中这种短篇描写消失了,如《红楼梦》、《镜花缘》、《绣云阁》等。仔细阅读发现,这些小说虽然没有典雅骈丽的短篇描写,却不代表这些小说自始至终都是通俗白话,其中骈丽对偶的语言随处可见,如《红楼梦》对大观园的描写、对探春宝钗等人房间的描绘,无不用对偶骈文,只是这些骈丽语言与通俗白话交融一处,如果将其提出,使之独立成篇亦无不可。简言之,通俗小说中短篇描写的消失,只是形式上的消失,其实这种骈丽对偶的描写仍然存在,不过是散见于小说的字句之间。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小说作者借鉴八股文骈散结合的用语方式有直接关系,“化整为零”法的使用不能不说是其重要原因。

书经是明清小说“以时文为小说”的另一个表现。明清小说作者引经据典不足为奇,但引用范围集中在《四书》、《五经》,尤其是《四书》,这必然有其内在原因。八股文与明清小说同时盛行于世,它的文题选择范围就是《四书》、《五经》,其中《四书》尤为重要,这一点正是明清小说作者大量引用书经的原因所在。《四书》是八股文的题库,八股文发挥《四书》原句、代圣贤人物立言阐释儒理,诸项要求无不以《四书》为中心。《四书》是明清文人主要研读的儒家经典,明清小说作者也不例外,他们凭借对《四书》的熟悉,在写作小说时有意无意地将《四书》内容融入其中,使明清小说引用《四书》的频率大大提高。明清小说作者引用《四书》的方式有四种。一是将《四书》中的人物或事件、义理直接作为小说的描写对象。如《公冶长听鸟语纲常》是明清时期罕见的短篇白话小说。作者借公冶长其人,结合他能识鸟语之事充分想象发挥,以公冶长听鸟语为题议论儒理纲常,故事短小精悍、表意完整。这类引用《四书》形式的小说,最典型的莫过于明代袁黄的《七十二朝人物演义》。这部小说共四十卷,均以《四书》中截取的语句为题,作者将《四书》中的人物作为主人公,围绕与之相关的典故、史实、传说进行叙述,从写作形式到内容都有意模仿八股文。这类小说作者以八股文的写作思维作为中介,引用《四书》的方式最为直接。二是小说作者在叙说人物或事理时,将《四书》中的圣贤人物化入其中,圣贤人物不作为整部小说的描写对象,作者的目的在于他们的衬托作用。如《西湖二集》第三卷写甄龙友时说:“就是孔门颜子见了,少不得也要与他作个揖,做个知己;若是子贡见了,还要让他个先手,称他声‘阿哥’。……果然有东方朔之才,具淳于髡之智。”这里作者借引孔门弟子,以突出甄龙友的个性和特征,又借引东方朔、淳于髡等人来衬托他的才智。作者这样引用《四书》内容,不但在无形之中突出了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表明了小说作者对《四书》的熟悉程度。三是小说作者常常用“孔子说”、“孟夫子说”之类的语言直接引用《四书》中的圣人之语,借其权威性以说明事理。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写上海善士寄册募捐各州县一事,继之道:“岂但勇于为善,他这番送册子来,还要学那‘古之人与人为善’呢。其实这件事我就很不佩服。……所以孔子说:‘博施济众,尧舜犹病。’我不信现在办善事的人,果然能够照我这等说,由近及远么?”《绿野仙踪》写齐贡生语:“你这沾光下顾的话,再休对我说!孟子曰:‘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畏彼哉!’”这类引用《四书》的方式,说明小说作者将孔、孟之言视为权威、经典,他们认为借引《四书》语言最具说服力,甚至有时在引用《四书》时忘记考虑说话者的身份,如《女开科传》中写和尚之言:“妈妈不须愁虑,当日孔夫子曾有言,‘君子周急不总富,见人患难而不救者,其人必不仁。’”作者代小说人物讲论道理时,忍不住借引孔孟之语,居然让和尚也引用孔子的话进行劝说。如果说引用《四书》语句、孔孟之语是文人写作的共通性,那么,将朱熹的话奉若经典必定与八股文相关。《快心编》中的见性曾说:“朱夫子云:‘一旦豁然贯通,是从性天上来的。’这便是真悟。”作者代见性说话,将朱熹尊称为“夫子”,视其为圣贤、权威人物,这正是因为八股文要求发挥《四书》语句的同时,还要谨遵朱熹的注释,在明清文人眼中,朱熹的注释与《四书》原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四是明清小说作者直接将《四书》语言纳入小说当中,有时化用《四书》原句,略微加以改动,有时在引用的同时注明出处。如《快心编》中有作者议论:“如此做得去,这则为兼善豪杰,穷则为独善豪杰,……譬如韩信寄食漂母,宁戚佣工饭牛,……是皆劳筋骨,苦心志。”这里作者将《四书》中的语句化为自己的语言,与小说的叙说融为一体。《女开科传》对《四书》语句的引用则注明出处,“那《中庸》上说得好:动乎四体,至诚如神。”小说作者在写作中,无论是化用《四书》语言,还是明示《四书》语言,都运用自如,不生硬牵强。明清小说作者偏好引用《四书》是因为长期习业八股文所致。一方面他们在短则十年寒窗,长则数十年苦学的《四书》研读生涯中,已经对《四书》内容烂熟于胸,引用《四书》内容很多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之下。另一方面他们奉《四书》为经典,借引《四书》其实是借用《四书》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另外,各种《四书》相关典籍的流行为小说作者的引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明清科举社会中,人们为了投合应考举子寻求捷径的心理,各种与《四书》相关的书籍层出不穷,有关《四书》人物、典故、解句、注释等方面的著作应有尽有。《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就是在明人薛应旂《四书人物考》的基础上创作的,《四书人物考》正是为了让举子了解《四书》人物,以备科考的一类书籍,薛应旂在自序中云:“迩来命世之英固多,而驰骛场屋者唯事速化,岂直子史束阁?虽《四书》所载名氏已大都不省其为何如人矣。……杜门无事,遂将平生手录古人形迹各注于名氏之端者,编为纪传,总四十卷,名之曰《四书人物考》。”[2]159-160《制义丛话》记嘉庆年间“学政姚元之奏请饬禁坊刻《四书典制类联》及《四书人物类典串珠》等书”[3]31。可见《四书》的相关辅考书籍一直盛行于明清两朝,这无疑会使文人对其中的人物、典故更加熟知,运用更加自如。就《五经》而言,它也是明清小说中引用较多的一类。明清科举乡、会试首场有四道《五经》题,无论是专经,还是各选一经,对举子来说,《五经》都不可忽视,明清科举对《五经》的考查也是小说作者偏好引用的重要前提。明清小说引用《五经》的方式与《四书》大致相同,从引用人物到语言,从直接引用到化为小说家言,诸种方式不一而足。如《鼓掌绝尘》中的娄公子引《诗经》说:“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承赠良马,弟将何物可报耶?”类似的引用,或具理性或富诗意,均与小说的叙事语言结合得十分融洽。明清小说作者对《五经》的引用与《四书》一样,频率高,数量多,偏好引用的原因也几乎相同。另外,明清文人写作八股文喜好引用《五经》,这也是小说作者偏好引用《五经》的又一原因,方苞评归有光《大学之道一节》文,曰:“化治以前先辈多以经语诂题,而精神之流通,气象之高远,未有若兹篇者。”[4]95八股文虽阐释经典,但它本身就大量引用经典,这种写作习惯在文人写作小说时随之转移其中。

语文八上总结篇10

一、标点符号不合乎规范

1.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尾误用问号

八(上)第10课余秋雨的《信客》,导引中:“熟读课文,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看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同时看看周围,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人?”句中的问号使用不合乎规范。本句是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末应该用句号。像这种类型的句子在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和第21课《桃花源记》的导引中均有出现。如:“阅读本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读后还要仔细想想,对作者的理想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两句的句末都误用了问号。

2.总括句前面误用逗号

八(上)第26课郦道元的《三峡》,第一段中的“隐天蔽日”与“自非亭午夜分”之间不应该用逗号,而应该用冒号。因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总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在写“岭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在写“山高”。因为“山高岭连”,所以才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效果。也就是说最后这两句是对前文进行总括的语句,冒号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逗号没此功用。

3.连词前误用顿号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间使用顿号不恰当。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雪后的西湖已成为一片大的冰雪世界,“湖心亭一点”和“余舟一芥”是在大的背景烘托之下出现的小事物,这两个小事物属于并列关系。既然是并列关系,“、”和“与”就不应该同时用。另外本文中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的“天”“云”“山”“水”属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只用了“与”来连接,而没有同时用“、”和“与”来连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文的标点符号出现前后矛盾之处!

二、文言字词解释有误

1.“船底”被解释成“船顶”

八(上)第23课魏学的《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船背”该如何解释?在课本p180的课下注解⒄中,它的意思为“船的顶部”。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的义项为“脊背,泛指物体的背面,反面”。针对此种义项,有很多人认为船的背面就是船的顶部。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又不经推敲。它的义项中除了“泛指物体的背面”外,还有“反面”之意。船的反面应该是哪里?我认为船的反面不是船的顶部,而应该是船的底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词典》中,“背”的义项为“物体的反面或物体朝后、朝下的一面”,并且后面附着“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这个示例。那么在此文中,这个“背”的义项就应该是“船的反面”或者“船的底部”。按正常的逻辑来判断,船的正面应该是人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船身和船顶,而船的反面就是船的底部。除词典上的释义外,我们再结合语境来分析:如果按照“船的顶部”来解释,那么船的顶部应该为船舱的顶部。如果船舱的顶部不算高,在高度上来讲,坡在上面题字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本文中的“中轩敞者为舱”的意思却为“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有“高”和“宽敞”,想必苏轼在上面题字还是比较困难的。除了高度外,还有一句“箬篷覆之”,意思是“用箬竹叶做的船篷”。既然已经有船篷了,就说明船舱的顶部已经雕刻了箬竹叶。把箬竹叶和题名刻在一起,题名如何能达到文中所说的“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的效果?从美观上来看,古人的文章、画等作品题目落款时往往都会选择左下角,避免冲淡作品的主题。魏学在雕刻这幅图景时应该会考虑苏轼的题名放在船的底部更合适,若苏轼题在船舱顶部就有喧宾夺主之嫌了。所以结合语境来看,“背”应该解释为“底部”。

2.“更定”被解释为“定更”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更定”释为“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就目前来看,杭州西湖冬天在晚上六点左右天黑。在崇祯五年即1632年,晚上八点左右就是初更,而“更”是夜里的计时单位。这说明此时已经天黑。既然已经天黑,如何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景象?特别是在古代野外的夜晚,没有照明的情况下,作者如何能看到“上下一白”的效果?另外,本文中的“更定”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提到的“定更”吗?是否是译者将二者混为一谈了?“定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旧时晚上八点钟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而在依据最新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古汉语词典》中查到了“更定”,它的义项为“更深夜静”,而且举的例子就是本文中的“是日更定矣”。《古汉语词典》中“更”的义项为“夜里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后起意义)”。《中学文言文多用词典》中“定”的义项为“人声静谧”,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也是此文中的“是日更定矣”。“矣”的义项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综合上面各个义项,先从“人声静谧”入手去分析,虽然深夜比较安静,但是古代晚上还是有打更的人出来打更,有打更的声音和打更人提醒大家防范的喊声。每两小时一次,还无法达到人声静谧,只有当五更都打完了,即到了早上五六点那样才真正的安静下来。再加之“矣”是“了”之意,表完成时态。“更”可以理解为“打更”,“矣”修饰“更”,意为“打更完毕”。那么“更定矣”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打更声结束后,人声静谧”。这时大概是早上五六点,而在杭州冬天日出的时间也刚好是五六点左右。在日出之后,作者出门才有可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些景象。

3.“郁郁”被解释为“形容草木茂盛”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下注解“郁郁”的意思为“形容草木茂盛”。但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为“香气浓烈的样子”,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恰巧就是本文中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我认为应该翻译为“香气浓烈的样子”。按照语境便可分析出来,“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中的“岸”译为“岸上”。“芷”即白芷,香草名,可入药也可做香料,白芷枝叶呈青色。“汀兰”译为“小洲上的兰花”,兰花的枝叶也呈青翠色。由此可判断出,白芷和兰花发出浓烈的香气,呈现出一片青葱翠绿的颜色。所以此两句应该翻译成“岸上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4.“极”被解释为“尽”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意思为“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从修辞角度分析,应该是对偶句,即“通”与“极”的词性一致,都是动词。课本的课下注解“极”被解释为“尽”,那么“尽”作为动词时有三个义项:①完,消失;②竭尽;③结束,完成。把这三个义项都带入原句中进行翻译,明显不合语法规范。“极”作为动词时有一个义项是“至,到达”。我认为此处的“极”翻译成“至,到达”或“到,到了”更合适。

三、表意不明

1.小说中的“我”被表述成“作者”

八(上)第8课李森祥的《台阶》的体裁是小说,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在p67导引中的“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父亲的故事的”一句表意不明,易让人产生“作者”就是“我”的误解。此处不妨改成“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文中‘我’的父亲的故事的”。

2.并列谓语服务于同一个主语导致语意不明

在八下第25课的导引中,有一处文字“这些作品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表意不明,它的表述容易误导读者认为这课中所有的诗词曲都是“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长期被贬异地的悲愤心情,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诗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杜牧的《赤壁》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的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寄托了词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表现出其不为失意和离别所苦的旷达胸襟。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综上所述,各首有各自的感情特点,因此导引应在“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和“思亲忧国”的前面各加一个“有的”,这个句子就变成“这些作品有的抚今追昔,有的慷慨悲愤,有的感时伤怀,有的思亲忧国”。这样的表述才够准确。

四、对内容分析不当